CN109889578B - 一种云—边协同处理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云—边协同处理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889578B CN109889578B CN201910063409.0A CN201910063409A CN109889578B CN 109889578 B CN109889578 B CN 109889578B CN 201910063409 A CN201910063409 A CN 201910063409A CN 109889578 B CN109889578 B CN 10988957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ecrap
- terminal node
- uncached
- cach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9000013598 ve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3786 synthesis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125000004432 carbon atom Chemical group C*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764238 Is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90 augment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云—边协同处理的传输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ECRAP响应终端节点的数据请求,确定所述终端节点的请求数据内容,并根据各所述终端节点的请求数据内容对终端节点进行分组;S2.ECRAP根据本地的缓存数据内容将所述请求数据内容划分为已缓存数据和未缓存数据;S3.ECRAP向所述终端节点传输所述已缓存数据,同时,向服务端申请加载所述未缓存数据,并在所述未缓存数据加载至本地后再传输给所述终端节点。具有可充分复用边缘缓存使能射频接入节点的缓存与信号处理能力,能有效降低前传链路开销和数据传输时延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云—边协同处理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受超高清视频传输,智能交通以及物联网等新兴通信场景的驱动,高速率数据传输和低时延成为未来通信网络的两大重要的性能指标。C-RAN(Cloud-Radio AccessNetwork,云无线接入网)集中式云端处理能力以及灵活的计算功耗和存储能为功率受限的用户提供高速率的数据传输。但是,对于一些要求低时延的应用场景,C-RAN不能提供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在网络边缘节点预先缓存一些流行度高的内容成为了有效降低传输时延的强有力解决方案。通过将网络云端的计算能力和缓存能力迁移到网络边缘,使网络边缘节点具有数据存储及信号处理能力,称为边缘缓存使能射频接入节点(ECRAP:Edge Cache-enabled Radio Access Point)。
对具有边缘缓存使能射频接入节点的通信网络而言,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预缓存方面,考虑缓存内容的分布机制;另一个是传输方面,旨在同时传输缓存和未缓存的内容以降低前传链路的开销。然而,缓存内容到网络边缘的最大驱动力是同时降低前传链路的开销以及传输时延。5G移动通信的大部分应用场景要求端到端的传输时延小于100ms,某些场景如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和车联网甚至要求时延小于10ms。因此,怎样利用边缘缓存使能射频接入节点的缓存功能来降低传输时延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充分复用边缘缓存使能射频接入节点的缓存与信号处理能力,能有效降低前传链路开销和数据传输时延的云—边协同处理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云—边协同处理的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ECRAP响应与之连接的各终端节点的数据请求,确定各所述终端节点的请求数据内容,并根据各所述终端节点的请求数据内容对终端节点进行分组;
S2.所述ECRAP判断所述请求数据内容是否已缓存在本地,并将所述请求数据内容划分为已缓存数据和未缓存数据;
S3.所述ECRAP将所述已缓存数据传输给提出请求的所述终端节点,并从服务端加载所述未缓存数据,在加载后传输给提出请求的所述终端节点。
进一步地,在步骤S3中具体包括:所述ECRAP判断所述未缓存数据是否为空,判断所述已缓存数据是否为空;当所述未缓存数据为空时,直接将所述已缓存数据传输给提出请求的所述终端节点;当所述已缓存数据为空时,向服务端加载所述未缓存数据,并将从服务端加载得到的未缓存数据传输给提出请求的所述终端节点;当所述未缓存数据和所述已缓存数据均不为空时,将所述已缓存数据传输给提出请求的所述终端节点,同时从服务端加载所述未缓存数据,并在加载后传输给提出请求的所述终端节点。
进一步地,在步骤S3中所述未缓存数据和所述已缓存数据均不为空时,当所述ECRAP从服务端加载完所述未缓存数据,所述已缓存数据还没有全部传输给所述终端节点时,将所述未缓存数据和剩余的所述已缓存数据通过协同传输方式传输给提出请求的所述终端节点。
进一步地,所述未缓存数据为空时,通过如下式所定义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已缓存数据为空时,通过如下式所定义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未缓存数据和剩余的所述已缓存数据均不为空时,通过如下式所定义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式(1.1)、式(1.2)和式(1.3)中,g为与所述ECRAP连接的属于同一分组的所述终端节点所组成的集合的组号,为所述组号的集合,S为单个所述终端节点的请求数据内容的大小,τ为所述ECRAP向服务端请求数据产生的时延,rg,1为所述ECRAP向组号g中的终端节点发送已缓存数据的传输速率,rg,2为所述ECRAP向组号g中的终端节点发送加载的未缓存数据及未发送完的已缓存数据的传输速率,Rk,1为仅发送已缓存数据时,终端节点k在单位带宽上的可实现传输速率,Rk,2为同时发送未缓存数据和已缓存数据时,或仅发送未缓存数据时,终端节点k在单位带宽上的可实现传输速率,k为所述终端节点的编号,为ECRAP的总个数,wg,i为仅发送已缓存数据时编号为i的ECRAP用于服务中终端节点所使用的波束成形矢量,为发送已缓存数据和未缓存数据时ECRAP用于服务中终端节点所使用的波束成形矢量,为组号为g的终端节点的集合,为fg所代表的数据内容是否缓存在编号为i的ECRAP中的标识,是则否则fg为第g个子集合的终端节点所请求的数据内容索引号,Pi为编号为i的ECRAP的功率,i为所述ECRAP的编号,为ECRAP的集合,即共有KR个ECRAP,Tr()为求矩阵的迹,Ωi为编号为i的ECRAP的噪声协方差,为编号为i的ECRAP的前传链路速率,为ECRAP用于发送未缓存文件fg时使用的波束成形矢量的集合,为所有噪声方差的集合,Ci为编号为i的ECRAP与服务端之间前向链路的归一化容量。
进一步地,Rk,1由式Rk,1=ln(1+γk,1)确定,Rk,2由式Rk,2=ln(1+γk,2)确定,式中,γk,1为未缓存数据为空时,终端节点k的信噪比,γk,2未缓存数据与已缓存数据均不为空时,终端节点k的信噪比,其余各参数的定义与式(1.3)中的定义相同。
进一步地,γk,1由式确定,γk,2由式确定,式中,其中,为终端节点k到编号为i的ECRAP的信道系数,为终端节点k的噪声方差,gk为用户k所在用户分组的组号,为发送已缓存数据和未缓存数据时ECRAP用于服务中终端节点所使用的波束成形矢量,其中ug,i为编号为i的ECRAP用于发送已缓存文件fg时使用的波束成形矢量,其中vg,i为编号为i的ECRAP用于发送未缓存文件fg时使用的波束成形矢量,为中的子向量,根据的关系,或者其余各参数的定义与式(1.3)中的定义相同。
进一步地,在步骤S1之前,还包括步骤S0:所述ECRAP预先估计终端节点对数据的需求,预先从服务端加载数据并缓存在本地。
一种云—边协同处理的传输系统,包括服务端、ECRAP和终端节点;
服务端与所述ECRAP网络连接;ECRAP与所述终端节点网络连接;
所述ECRAP用于响应与之连接的各终端节点的数据请求,确定各所述终端节点的请求数据内容,并根据各所述终端节点的请求数据内容对终端节点进行分组;判断所述请求数据内容是否已缓存在本地,将所述请求数据内容划分为已缓存数据和未缓存数据;将所述已缓存数据传输给提出请求的所述终端节点,并从服务端加载所述未缓存数据,在加载后传输给提出请求的所述终端节点。
进一步地,所述ECRAP还具体用于:判断所述未缓存数据是否为空,判断所述已缓存数据是否为空;当所述未缓存数据为空时,直接将所述已缓存数据传输给提出请求的所述终端节点;当所述已缓存数据为空时,向服务端加载所述未缓存数据,并将从服务端加载得到的未缓存数据传输给提出请求的所述终端节点;当所述未缓存数据和所述已缓存数据均不为空时,将所述已缓存数据传输给提出请求的所述终端节点,同时从服务端加载所述未缓存数据,并在加载后传输给提出请求的所述终端节点。
进一步地,所述ECRAP还具体用于:在所述未缓存数据和所述已缓存数据均不为空时,当所述ECRAP从服务端加载完所述未缓存数据,所述已缓存数据还没有全部传输给所述终端节点时,将所述未缓存数据和剩余的所述已缓存数据通过协同传输方式传输给提出请求的所述终端节点。
进一步地,所述未缓存数据为空时,通过如下式所定义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已缓存数据为空时,通过如下式所定义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未缓存数据和剩余的所述已缓存数据均不为空时,通过如下式所定义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式(2.1)、式(2.2)和式(2.3)中,g为与所述ECRAP连接的属于同一分组的所述终端节点所组成的集合的组号,为所述组号的集合,S为单个所述终端节点的请求数据内容的大小,τ为所述ECRAP向服务端请求数据产生的时延,rg,1为所述ECRAP向组号g中的终端节点发送已缓存数据的传输速率,rg,2为所述ECRAP向组号g中的终端节点发送加载的未缓存数据及未发送完的已缓存数据的传输速率,Rk,1为仅发送已缓存数据时,终端节点k在单位带宽上的可实现传输速率,Rk,2为同时发送未缓存数据和已缓存数据时,或仅发送未缓存数据时,终端节点k在单位带宽上的可实现传输速率,k为所述终端节点的编号,为ECRAP的总个数,wg,i为仅发送已缓存数据时编号为i的ECRAP用于服务中终端节点所使用的波束成形矢量,为发送已缓存数据和未缓存数据时ECRAP用于服务中终端节点所使用的波束成形矢量,为组号为g的终端节点的集合,为fg所代表的数据内容是否缓存在编号为i的ECRAP中的标识,是则否则fg为第g个子集合的终端节点所请求的数据内容索引号,Pi为编号为i的ECRAP的功率,i为所述ECRAP的编号,为ECRAP的集合,即共有KR个ECRAP,Tr()为求矩阵的迹,Ωi为编号为i的ECRAP的噪声协方差,为编号为i的ECRAP的前传链路速率,为ECRAP用于发送未缓存文件fg时使用的波束成形矢量的集合,为所有噪声方差的集合,Ci为编号为i的ECRAP与服务端之间前向链路的归一化容量。
进一步地,Rk,1由式Rk,1=ln(1+γk,1)确定,Rk,2由式Rk,2=ln(1+γk,2)确定,式中,γk,1为未缓存数据为空时,终端节点k的信噪比,γk,2未缓存数据与已缓存数据均不为空时,终端节点k的信噪比,其余各参数的定义与式(2.3)中的定义相同。
进一步地,γk,1由式确定,γk,2由式确定,式中,其中,为终端节点k到编号为i的ECRAP的信道系数,为终端节点k的噪声方差,gk为用户k所在用户分组的组号,为发送已缓存数据和未缓存数据时ECRAP用于服务中终端节点所使用的波束成形矢量,其中ug,i为编号为i的ECRAP用于发送已缓存文件fg时使用的波束成形矢量,其中vg,i为编号为i的ECRAP用于发送未缓存文件fg时使用的波束成形矢量,为中的子向量,根据的关系,或者其余各参数的定义与式(2.3)中的定义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ECRAP还用于:预先估计终端节点对数据的需求,预先从服务端加载数据并缓存在本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的ECRAP在接到终端节点的数据请求时,先判断终端节点所请求的数据是否已缓存在本地,将所请求的数据划分为已缓存数据和未缓存数据,在向终端节点发送已缓存数据的同时,向服务端申请加载未缓存数据,从而降低了终端节点获取数据的时延。
2、本发明的ECRAP在向服务端申请加载未缓存数据后,如果已缓存数据仍然没有传输完成,则将剩余的已缓存数据和加载的未缓存数据采用协同传输方式进行传输,可以达到进一步降低延时的效果。
3、本发明的ECRAP预先判断终端节点对数据的需求,预先从服务端加载数据并缓存,可以使得ECRAP能够更及时的响应终端节点的数据请求,降低了ECRAP需要临时从服务端加载数据的数据量,降低了ECRAP需要根据数据请求从服务端获取数据并传输给终端节点所需要的时间,以及对前传链路容量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网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云—边协同处理的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ECRAP响应与之连接的各终端节点的数据请求,确定各终端节点的请求数据内容,并根据各终端节点的请求数据内容对终端节点进行分组;S2.ECRAP判断请求数据内容是否已缓存在本地,并将请求数据内容划分为已缓存数据和未缓存数据;S3.ECRAP将已缓存数据传输给提出请求的终端节点,并从服务端加载未缓存数据,在加载后传输给提出请求的终端节点。
进一步地,优选在步骤S3中具体包括:ECRAP判断未缓存数据是否为空,判断已缓存数据是否为空;当未缓存数据为空时,直接将已缓存数据传输给提出请求的终端节点;当已缓存数据为空时,向服务端加载未缓存数据,并将从服务端加载得到的未缓存数据传输给提出请求的终端节点;当未缓存数据和已缓存数据均不为空时,将已缓存数据传输给提出请求的终端节点,同时从服务端加载未缓存数据,并在加载后传输给提出请求的终端节点。在步骤S3中未缓存数据和已缓存数据均不为空时,当ECRAP从服务端加载完未缓存数据,已缓存数据还没有全部传输给终端节点时,将未缓存数据和剩余的已缓存数据通过协同传输方式传输给提出请求的终端节点。
进一步地,优选未缓存数据为空时,通过如下式所定义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已缓存数据为空时,通过如下式所定义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未缓存数据和剩余的已缓存数据均不为空时,通过如下式所定义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式(1.1)、式(1.2)和式(1.3)中,g为与ECRAP连接的属于同一分组的终端节点所组成的集合的组号,为组号的集合,S为单个终端节点的请求数据内容的大小,τ为ECRAP向服务端请求数据产生的时延,rg,1为ECRAP向组号g中的终端节点发送已缓存数据的传输速率,rg,2为ECRAP向组号g中的终端节点发送加载的未缓存数据及未发送完的已缓存数据的传输速率,Rk,1为仅发送已缓存数据时,终端节点k在单位带宽上的可实现传输速率,Rk,2为同时发送未缓存数据和已缓存数据时,或仅发送未缓存数据时,终端节点k在单位带宽上的可实现传输速率,k为终端节点的编号,为ECRAP的总个数,wg,i为仅发送已缓存数据时编号为i的ECRAP用于服务中终端节点所使用的波束成形矢量,为组号为g的终端节点的集合,为发送已缓存数据和未缓存数据时ECRAP用于服务中终端节点所使用的波束成形矢量,为fg所代表的数据内容是否缓存在编号为i的ECRAP中的标识,是则否则fg为第g个子集合的终端节点所请求的数据内容索引号,Pi为编号为i的ECRAP的功率,i为ECRAP的编号,为ECRAP的集合,即共有KR个ECRAP,Tr()为求矩阵的迹,Ωi为编号为i的ECRAP的噪声协方差,为编号为i的ECRAP的前传链路速率,为ECRAP用于发送未缓存文件fg时使用的波束成形矢量的集合,为所有噪声方差的集合,Ci为编号为i的ECRAP与服务端之间前向链路的归一化容量。
进一步地,优选Rk,1由式Rk,1=ln(1+γk,1)确定,Rk,2由式Rk,2=ln(1+γk,2)确定,式中,γk,1为未缓存数据为空时,终端节点k的信噪比,γk,2未缓存数据与已缓存数据均不为空时,终端节点k的信噪比,其余各参数的定义与式(1.3)中的定义相同。
进一步地,优选由式确定,ln(·)表示自然对数运算,|·|表示行列式运算,为ECRAP用于发送未缓存文件fg时使用的波束成形矢量vg,i的集合,为所有噪声方差的集合,其余各参数的定义与式(1.3)中的定义相同。
进一步地,优选γk,1由式确定,γk,2由式确定,式中,其中,为终端节点k到编号为i的ECRAP的信道系数,为终端节点k的噪声方差,gk为用户k所在用户分组的组号,为发送已缓存数据和未缓存数据时ECRAP用于服务中终端节点所使用的波束成形矢量,其中ug,i为编号为i的ECRAP用于发送已缓存文件fg时使用的波束成形矢量,其中vg,i为编号为i的ECRAP用于发送未缓存文件fg时使用的波束成形矢量,为中的子向量,根据的关系,或者其余各参数的定义与式(1.3)中的定义相同。
进一步地优选,在步骤S1之前,还包括步骤S0:ECRAP预先估计终端节点对数据的需求,预先从服务端加载数据并缓存在本地。通过预告从服务端加载数据并缓存在本地,可以提高ECRAP对终端节点数据请求的响应速度,进一步缩短时延。
本实施例的云—边协同处理的传输系统,包括服务端、ECRAP和终端节点;服务端与ECRAP网络连接;ECRAP与终端节点网络连接;ECRAP用于响应与之连接的各终端节点的数据请求,确定各终端节点的请求数据内容,并根据各终端节点的请求数据内容对终端节点进行分组;判断请求数据内容是否已缓存在本地,将请求数据内容划分为已缓存数据和未缓存数据;将已缓存数据传输给提出请求的终端节点,并从服务端加载未缓存数据,在加载后传输给提出请求的终端节点。
进一步地优选,ECRAP还具体用于:判断未缓存数据是否为空,判断已缓存数据是否为空;当未缓存数据为空时,直接将已缓存数据传输给提出请求的终端节点;当已缓存数据为空时,向服务端加载未缓存数据,并将从服务端加载得到的未缓存数据传输给提出请求的终端节点;当未缓存数据和已缓存数据均不为空时,将已缓存数据传输给提出请求的终端节点,同时从服务端加载未缓存数据,并在加载后传输给提出请求的终端节点。
进一步地优选,ECRAP还具体用于:在未缓存数据和已缓存数据均不为空时,当ECRAP从服务端加载完未缓存数据,已缓存数据还没有全部传输给终端节点时,将未缓存数据和剩余的已缓存数据通过协同传输方式传输给提出请求的终端节点。
在本实施例中,未缓存数据为空时,通过如下式所定义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已缓存数据为空时,通过如下式所定义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未缓存数据和剩余的已缓存数据均不为空时,通过如下式所定义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式(2.1)、式(2.2)和式(2.3)中,g为与ECRAP连接的属于同一分组的终端节点所组成的集合的组号,为组号的集合,S为单个终端节点的请求数据内容的大小,τ为ECRAP向服务端请求数据产生的时延,rg,1为ECRAP向组号g中的终端节点发送已缓存数据的传输速率,rg,2为ECRAP向组号g中的终端节点发送加载的未缓存数据及未发送完的已缓存数据的传输速率,Rk,1为仅发送已缓存数据时,终端节点k在单位带宽上的可实现传输速率,Rk,2为同时发送未缓存数据和已缓存数据时,或仅发送未缓存数据时,终端节点k在单位带宽上的可实现传输速率,k为终端节点的编号,为ECRAP的总个数,wg,i为仅发送已缓存数据时编号为i的ECRAP用于服务中终端节点所使用的波束成形矢量,为发送已缓存数据和未缓存数据时ECRAP用于服务中终端节点所使用的波束成形矢量,为组号为g的终端节点的集合,为fg所代表的数据内容是否缓存在编号为i的ECRAP中的标识,是则否则fg为第g个子集合的终端节点所请求的数据内容索引号,Pi为编号为i的ECRAP的功率,i为ECRAP的编号,为ECRAP的集合,即共有KR个ECRAP,Tr()为求矩阵的迹,Ωi为编号为i的ECRAP的噪声协方差,为编号为i的ECRAP的前传链路速率,为ECRAP用于发送未缓存文件fg时使用的波束成形矢量的集合,为所有噪声方差的集合,Ci为编号为i的ECRAP与服务端之间前向链路的归一化容量。
其中,Rk,1由式Rk,1=ln(1+γk,1)确定,Rk,2由式Rk,2=ln(1+γk,2)确定,式中,γk,1为未缓存数据为空时,终端节点k的信噪比,γk,2未缓存数据与已缓存数据均不为空时,终端节点k的信噪比,其余各参数的定义与式(2.3)中的定义相同。
其中,优选由式确定,ln(·)表示自然对数运算,|·|表示行列式运算,为ECRAP用于发送未缓存文件fg时使用的波束成形矢量vg,i的集合,为所有噪声方差的集合,其余各参数的定义与式(2.3)中的定义相同。
其中,γk,1由式确定,γk,2由式确定,式中,其中,为终端节点k到编号为i的ECRAP的信道系数,为终端节点k的噪声方差,gk为用户k所在用户分组的组号,为发送已缓存数据和未缓存数据时ECRAP用于服务中终端节点所使用的波束成形矢量,其中ug,i为编号为i的ECRAP用于发送已缓存文件fg时使用的波束成形矢量,其中vg,i为编号为i的ECRAP用于发送未缓存文件fg时使用的波束成形矢量,为中的子向量,根据的关系,或者其余各参数的定义与式(2.3)中的定义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优选,ECRAP还用于:预先估计终端节点对数据的需求,预先从服务端加载数据并缓存在本地。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3所示的系统,对申请的技术方案进一步加以说明。具体地,服务端如图3中的K1所示,在具体在物理设备上,服务端可以是网络云端。服务端通过光纤或无线链路连接有多个ECRAP,服务端与ECRAP之间的链路称为前传链路。ECRAP标注为为ECRAP的序号集合,即共有个ECRAP与服务端连接。ECRAP具有数据缓存和信号处理能力,每个ECRAP均与一个或多个终端节点(即用户终端),终端节点通过ECRAP与服务端通信。
ECRAP预先根据与之连接的终端节点的行为、历史申请数据内容的时延敏感度要求,流行度分布特性,以及前传链路容量等因素,ECRAP在满足本地缓存容量限制的条件下,从服务端预先加载并缓存部分数据内容。
当有终端节点需要请求数据时,终端节点向ECRAP发出数据请求,通过ECRAP获取数据。ECRAP接收与其连接的各终端节点的数据请求,并从服务端加载相应的数据,分发传输给对应的终端节点。设标注为i的ECRAP所收到的终端节点的数据请求的合集为ECRAP根据本地所缓存的数据情况,将终端节点所请求的数据划分为已缓存数据(即为的文件构成的集合)和未缓存数据(即为的文件构成的集合),已缓存数据表示终端节点所请求的数据已缓存在ECRAP的本地缓存中,ECRAP可以直接将数据提供给终端节点;而未缓存数据表示终端节点所请求的数据没有缓存在ECRAP的本地缓存中,需要先从服务端加载相应的数据,然后再传输给终端节点。
针对终端节点的数据请求,有如下三种情形:一是ECRAP已缓存了终端节点数据请求的全部请求数据内容,即未缓存数据为空;即ECRAP完全不需要从服务端加载数据,可直接将缓存的数据发送给终端节点,满足终端节点对数据的需求,此时,极大了缩短了终端节点从发出数据请求到获得所请求数据的时延。二是ECRAP完全没有缓存终端节点数据请求的请求数据内容,即已缓存数据为空,即终端节点的全部靖求内容均需要ECRAP从服务端下载,再传输给终端节点。三是ECRAP已缓存了部分请求数据内容,即已缓存数据和未缓存数据均不为空,此时,对于已缓存数据,ECRAP可以直接将数据传输给终端节点,在传输已缓存数据的同时,ECRAP同时还向服务端请求加载未缓存数据,两者同步进行,从而节省了时间,对于终端节点,发起数据请求后就可以立即接收到所请求的数据,大大的降低的数据延时。当然,在具体的工程应用中,如何判断ECRAP是否缓存了数据,ECRAP是否需要向服务端申请加载数据的方式有多种,可以根据需要来确定,如图2所示的流程,同样可以实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ECRAP缓存了部分请求数据内容的情形,ECRAP向服务端请求加载未缓存数据,在未缓存数据加载完成后,存在两种情形,一是已缓存数据已发传输完成,此时,ECRAP只需要将从服务端加载的未缓存数据传输给终端节点即可;二是已缓存数据还没有传输完成,此时,ECRAP需要将从服务端加载的未缓存数据和剩余的已缓存数据传输给终端节点。在本实施例中,优选通过上式所示的公式来表征ECRAP的数据传输方式,通过上述公示来指导ECRAP的数据传输,从而进一步缩短延时。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未缓存数据和已缓存数据的情况,相应的选择式(1.1)、式(1.2)和式(1.3)所定义的数据传输方法,由ECRAP将数据传输给提出数据请求的终端节点,从而可以实现时延最小的效果,提高ECRAP对终端节点的响应速度。
上述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云—边协同处理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ECRAP响应与之连接的各终端节点的数据请求,确定各所述终端节点的请求数据内容,并根据各所述终端节点的请求数据内容对终端节点进行分组;ECRAP为边缘缓存使能射频接入节点;
S2.所述ECRAP判断所述请求数据内容是否已缓存在本地,并将所述请求数据内容划分为已缓存数据和未缓存数据;
S3.所述ECRAP将所述已缓存数据传输给提出请求的所述终端节点,并从服务端加载所述未缓存数据,在加载后传输给提出请求的所述终端节点;
在步骤S3中具体包括:所述ECRAP判断所述未缓存数据是否为空,判断所述已缓存数据是否为空;当所述未缓存数据为空时,直接将所述已缓存数据传输给提出请求的所述终端节点;当所述已缓存数据为空时,向服务端加载所述未缓存数据,并将从服务端加载得到的未缓存数据传输给提出请求的所述终端节点;当所述未缓存数据和所述已缓存数据均不为空时,将所述已缓存数据传输给提出请求的所述终端节点,同时从服务端加载所述未缓存数据,并在加载后传输给提出请求的所述终端节点;
所述未缓存数据为空时,通过如下式所定义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已缓存数据为空时,通过如下式所定义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未缓存数据和剩余的所述已缓存数据均不为空时,通过如下式所定义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式(1.1)、式(1.2)和式(1.3)中,g为与所述ECRAP连接的属于同一分组的所述终端节点所组成的集合的组号,为所述组号的集合,S为单个所述终端节点的请求数据内容的大小,τ为所述ECRAP向服务端请求数据产生的时延,rg,1为所述ECRAP向组号g中的终端节点发送已缓存数据的传输速率,rg,2为所述ECRAP向组号g中的终端节点发送加载的未缓存数据及未发送完的已缓存数据的传输速率,Rk,1为仅发送已缓存数据时,终端节点k在单位带宽上的可实现传输速率,Rk,2为同时发送未缓存数据和已缓存数据时,或仅发送未缓存数据时,终端节点k在单位带宽上的可实现传输速率,k为所述终端节点的编号,为ECRAP的总个数,wg,i为仅发送已缓存数据时编号为i的ECRAP用于服务中终端节点所使用的波束成形矢量,为发送已缓存数据和未缓存数据时ECRAP用于服务中终端节点所使用的波束成形矢量,为组号为g的终端节点的集合,为fg所代表的数据内容是否缓存在编号为i的ECRAP中的标识,是则否则fg为第g个子集合的终端节点所请求的数据内容索引号,Pi为编号为i的ECRAP的功率,i为所述ECRAP的编号,为ECRAP的集合,即共有KR个ECRAP,Tr()为求矩阵的迹,Ωi为编号为i的ECRAP的噪声协方差,为编号为i的ECRAP的前传链路速率,为ECRAP用于发送未缓存文件fg时使用的波束成形矢量的集合,O为所有噪声方差的集合,Ci为编号为i的ECRAP与服务端之间前向链路的归一化容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边协同处理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未缓存数据和所述已缓存数据均不为空时,当所述ECRAP从服务端加载完所述未缓存数据,所述已缓存数据还没有全部传输给所述终端节点时,将所述未缓存数据和剩余的所述已缓存数据通过协同传输方式传输给提出请求的所述终端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云—边协同处理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之前,还包括步骤S0:所述ECRAP预先估计终端节点对数据的需求,预先从服务端加载数据并缓存在本地。
4.一种云—边协同处理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端、ECRAP和终端节点;
服务端与所述ECRAP网络连接;ECRAP与所述终端节点网络连接;ECRAP为边缘缓存使能射频接入节点;
所述ECRAP用于响应与之连接的各终端节点的数据请求,确定各所述终端节点的请求数据内容,并根据各所述终端节点的请求数据内容对终端节点进行分组;判断所述请求数据内容是否已缓存在本地,将所述请求数据内容划分为已缓存数据和未缓存数据;将所述已缓存数据传输给提出请求的所述终端节点,并从服务端加载所述未缓存数据,在加载后传输给提出请求的所述终端节点;
所述ECRAP还具体用于:判断所述未缓存数据是否为空,判断所述已缓存数据是否为空;当所述未缓存数据为空时,直接将所述已缓存数据传输给提出请求的所述终端节点;当所述已缓存数据为空时,向服务端加载所述未缓存数据,并将从服务端加载得到的未缓存数据传输给提出请求的所述终端节点;当所述未缓存数据和所述已缓存数据均不为空时,将所述已缓存数据传输给提出请求的所述终端节点,同时从服务端加载所述未缓存数据,并在加载后传输给提出请求的所述终端节点;
所述未缓存数据为空时,通过如下式所定义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已缓存数据为空时,通过如下式所定义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未缓存数据和剩余的所述已缓存数据均不为空时,通过如下式所定义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式(2.1)、式(2.2)和式(2.3)中,g为与所述ECRAP连接的属于同一分组的所述终端节点所组成的集合的组号,为所述组号的集合,S为单个所述终端节点的请求数据内容的大小,τ为所述ECRAP向服务端请求数据产生的时延,rg,1为所述ECRAP向组号g中的终端节点发送已缓存数据的传输速率,rg,2为所述ECRAP向组号g中的终端节点发送加载的未缓存数据及未发送完的已缓存数据的传输速率,Rk,1为仅发送已缓存数据时,终端节点k在单位带宽上的可实现传输速率,Rk,2为同时发送未缓存数据和已缓存数据时,或仅发送未缓存数据时,终端节点k在单位带宽上的可实现传输速率,k为所述终端节点的编号,为ECRAP的总个数,wg,i为仅发送已缓存数据时编号为i的ECRAP用于服务中终端节点所使用的波束成形矢量,为发送已缓存数据和未缓存数据时ECRAP用于服务中终端节点所使用的波束成形矢量,为组号为g的终端节点的集合,为fg所代表的数据内容是否缓存在编号为i的ECRAP中的标识,是则否则fg为第g个子集合的终端节点所请求的数据内容索引号,Pi为编号为i的ECRAP的功率,i为所述ECRAP的编号,为ECRAP的集合,即共有KR个ECRAP,Tr()为求矩阵的迹,Ωi为编号为i的ECRAP的噪声协方差,为编号为i的ECRAP的前传链路速率,为ECRAP用于发送未缓存文件fg时使用的波束成形矢量的集合,O为所有噪声方差的集合,Ci为编号为i的ECRAP与服务端之间前向链路的归一化容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云—边协同处理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ECRAP还具体用于:在所述未缓存数据和所述已缓存数据均不为空时,当所述ECRAP从服务端加载完所述未缓存数据,所述已缓存数据还没有全部传输给所述终端节点时,将所述未缓存数据和剩余的所述已缓存数据通过协同传输方式传输给提出请求的所述终端节点。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云—边协同处理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ECRAP还用于:预先估计终端节点对数据的需求,预先从服务端加载数据并缓存在本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063409.0A CN109889578B (zh) | 2019-01-23 | 2019-01-23 | 一种云—边协同处理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063409.0A CN109889578B (zh) | 2019-01-23 | 2019-01-23 | 一种云—边协同处理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889578A CN109889578A (zh) | 2019-06-14 |
CN109889578B true CN109889578B (zh) | 2021-03-02 |
Family
ID=66926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063409.0A Active CN109889578B (zh) | 2019-01-23 | 2019-01-23 | 一种云—边协同处理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889578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77242A (zh) * | 2010-11-16 | 2011-02-16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分层分布式云计算体系结构及服务提供方法 |
CN106850817A (zh) * | 2012-12-10 | 2017-06-13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下载管理设备、方法及数据下载系统 |
CN105992253B (zh) * | 2015-02-16 | 2019-05-21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进行协同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
CN106790552B (zh) * | 2016-12-23 | 2019-04-09 | 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内容分发网络的内容提供系统 |
CN107733998B (zh) * | 2017-09-22 | 2020-03-27 | 北京邮电大学 | 蜂窝异构分层网络的缓存内容放置及提供方法 |
CN107889160B (zh) * | 2017-11-15 | 2020-03-17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种考虑用户时延的小小区网络边缘部分缓存方法 |
-
2019
- 2019-01-23 CN CN201910063409.0A patent/CN109889578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889578A (zh) | 2019-06-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791815B1 (en) | Application-driven cdn pre-caching | |
CN102656863B (zh) | 用于http优化、多归属、移动性和优先级的方法和装置 | |
US7783773B2 (en) | Glitch-free media streaming | |
US10187165B2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 |
CN106549878B (zh) | 一种业务分流方法和装置 | |
WO2017161762A1 (zh)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
US9569742B2 (en) | Reducing costs related to use of networks based on pricing heterogeneity | |
CN100466551C (zh) | 一种实现负载均衡的方法和一种负载均衡设备 | |
CN109981751A (zh) | 一种文件传输方法及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WO2015076705A1 (ru) | Управление передачей потока видеоданных по сети на сетевое пользовательс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 |
CN101800731A (zh) | 网络传输管理服务器、网络传输管理方法及网络传输系统 | |
EP3258673B1 (en) | Efficient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servers in content transmission network system | |
CN111212301B (zh) | 一种视频码率的匹配方法、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 |
KR20200126822A (ko) | 심층 강화학습 기반 mmWave 차량 네트워크의 비디오 품질을 고려한 선제적 캐싱정책 학습 기법 및 그의 시스템 | |
CN104954497A (zh) | 一种云存储系统中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 |
CN112769905A (zh) | 一种基于numa架构的飞腾平台下高性能网卡性能优化方法 | |
CN103139098B (zh) |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以及光纤通道交换机 | |
CN109889578B (zh) | 一种云—边协同处理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 |
CN109561469A (zh) | 本地内容的缓存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
CN102075584B (zh) | 一种分布式文件系统及其访问方法 | |
CN105933167B (zh) | 提高链路带宽利用率的方法及装置 | |
US20230156520A1 (en) | Coordinated load balancing in mobile edge computing network | |
KR102235622B1 (ko) | IoT 환경에서의 협력 에지 캐싱 방법 및 그를 위한 장치 | |
CN113055311A (zh) | 一种基于用户分组的编码缓存方法、系统及装置 | |
CN110545300A (zh) | 一种内容缓存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