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86795A - 跨机房分布式对账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跨机房分布式对账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86795A
CN109886795A CN201910035021.XA CN201910035021A CN109886795A CN 109886795 A CN109886795 A CN 109886795A CN 201910035021 A CN201910035021 A CN 201910035021A CN 109886795 A CN109886795 A CN 1098867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nciliation
data center
task
stage
task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3502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阳
邓群花
韩红涛
刘相琴
侯晶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tsUnion Clear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tsUnion Clear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tsUnion Clearing Corp filed Critical NetsUnion Clearing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003502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86795A/zh
Publication of CN1098867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867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跨机房分布式对账处理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通过在任一数据中心生成追踪记录,根据追踪记录和数据中心的个数生成各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一阶段对账任务集合,若检测到每一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一阶段对账任务集合中的第一对账任务全部执行完成,则生成各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二价段对账任务集合,若检测到每一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二阶段对账任务集合中的第二对账任务全部执行完成,则生成第三阶段对账任务,以及在任一数据中心执行第三阶段对账任务以汇总各个数据中心的对账数据。由此,提高了对账处理效率,更高效的提供对账服务。

Description

跨机房分布式对账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跨机房分布式对账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稳定性,越来越多的平台选择在不同地方部署多个数据中心。相关技术中,只能够针对一个数据中心的任务进行驱动和状态追踪,不能够满足分布式任务的处理需求,处理效率比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跨机房分布式对账处理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只能够针对一个数据中心的任务进行驱动和状态追踪,不能够满足分布式任务的处理需求,处理效率比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跨机房分布式对账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另一种跨机房分布式对账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跨机房分布式对账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每个数据中心发送的多个清分数据;其中,所述每个数据中心同时执行多个跨机房分布式对账处理;
在任一数据中心生成追踪记录,根据所述追踪记录和数据中心的个数生成各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一阶段对账任务集合;
若检测到每一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一阶段对账任务集合中的第一对账任务全部执行完成,则生成各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二价段对账任务集合;
若检测到每一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二阶段对账任务集合中的第二对账任务全部执行完成,则生成第三阶段对账任务,以及在任一数据中心执行所述第三阶段对账任务以汇总各个数据中心的对账数据。
进一步的,在所述根据所述追踪记录和数据中心的个数生成各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一阶段对账任务集合之后,还包括:
按照各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编号将所述各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一阶段对账任务集合标记到对账任务列表中。
进一步的,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获取目标数据中心的目标编号;
根据所述目标编号从所述对账任务列表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中心对应第一阶段对账任务,并按照所述第一阶段对账任务进行对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阶段对账任务为数据中心库级的对账数据处理;
所述第二阶段对账任务为数据中心级别的对账数据汇总;
所述第三阶段对账任务为全部数据中心的对账数据汇总。
本发明实施例的跨机房分布式对账处理方法,通过在任一数据中心生成追踪记录,根据追踪记录和数据中心的个数生成各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一阶段对账任务集合,若检测到每一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一阶段对账任务集合中的第一对账任务全部执行完成,则生成各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二价段对账任务集合,若检测到每一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二阶段对账任务集合中的第二对账任务全部执行完成,则生成第三阶段对账任务,以及在任一数据中心执行第三阶段对账任务以汇总各个数据中心的对账数据。由此,提高了对账处理效率,更高效的提供对账服务。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跨机房分布式对账处理装置,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在任一数据中心生成追踪记录,根据所述追踪记录和数据中心的个数生成各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一阶段对账任务集合;
处理模块,用于若检测到每一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一阶段对账任务集合中的第一对账任务全部执行完成,则生成各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二价段对账任务集合;
执行模块,用于若检测到每一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二阶段对账任务集合中的第二对账任务全部执行完成,则生成第三阶段对账任务,以及在任一数据中心执行所述第三阶段对账任务以汇总各个数据中心的对账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标记模块,用于按照各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编号将所述各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一阶段对账任务集合标记到对账任务列表中。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数据中心的目标编号;
对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编号从所述对账任务列表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中心对应第一阶段对账任务,并按照所述第一阶段对账任务进行对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阶段对账任务为数据中心库级的对账数据处理;
所述第二阶段对账任务为数据中心级别的对账数据汇总;
所述第三阶段对账任务为全部数据中心的对账数据汇总。
本发明实施例的跨机房分布式对账处理装置,通过在任一数据中心生成追踪记录,根据追踪记录和数据中心的个数生成各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一阶段对账任务集合,若检测到每一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一阶段对账任务集合中的第一对账任务全部执行完成,则生成各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二价段对账任务集合,若检测到每一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二阶段对账任务集合中的第二对账任务全部执行完成,则生成第三阶段对账任务,以及在任一数据中心执行第三阶段对账任务以汇总各个数据中心的对账数据。由此,提高了对账处理效率,更高效的提供对账服务。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另一种跨机房分布式对账处理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跨机房分布式对账处理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跨机房分布式对账处理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五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指令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跨机房分布式对账处理方法。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机房分布式对账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跨机房分布式对账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机房分布式对账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跨机房分布式对账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跨机房分布式对账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跨机房分布式对账处理方法及装置。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机房分布式对账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跨机房分布式对账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在任一数据中心生成追踪记录,根据追踪记录和数据中心的个数生成各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一阶段对账任务集合。
本发明实施例的跨机房分布式对账处理方法可以处理多批次的对账处理,针对每一个批次的对账处理都可以通过任务调度管理器在分布式架构部署模式中的任一数据中心生成一个追踪记录,可以理解的是,该追踪记录包括各个数据中心当前的一个运行状态,比如是否在对账处理中、空闲中等等,也就是获取每一个数据中心的运行状态等信息在任一数据中心生成追踪记录。
从而根据追踪记录和可以使用的数据中心的个数生成各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一阶段对账任务集合,第一阶段对账任务为数据中心库级的对账数据处理,每一个数据中心有很多种库级的对账数据处理任务。
S102、若检测到每一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一阶段对账任务集合中的第一对账任务全部执行完成,则生成各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二价段对账任务集合。
S103、若检测到每一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二阶段对账任务集合中的第二对账任务全部执行完成,则生成第三阶段对账任务,以及在任一数据中心执行所述第三阶段对账任务以汇总各个数据中心的对账数据。
具体地,任务调度管理器可以使用调度系统,持续检测每一个数据中心处理第一对账任务的完成情况,当检测到某个数据中心的第一阶段对账任务集合中的第一对账任务全部执行完成时,任务调度管理器可以生成该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二阶段对账任务集合;其中,第二阶段对账任务为数据中心级别的对账数据汇总。
可以理解的是,每个数据中心处理第一阶段对账任务集合中的第一对账任务有快有慢,只要该数据中心将第一阶段对账任务集合中的第一对账任务全部执行完成时任务调度管理器可以生成该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二阶段对账任务集合。
还可以理解的是,任务调度管理器可以持续检测各个数据中心完成第二对账任务的情况,当所有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二阶段对账任务集合中的第二对账任务全部执行完成,则生成第三阶段对账任务,也就是生成全部数据中心的对账数据汇总的任务。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阶段对账任务可以在任一可以配置的数据中心获取并执行,目的是汇总各个数据中心的对账数据,即在任一数据中心执行第三阶段对账任务以汇总各个数据中心的对账数据,生成对账汇总文件。
由此,首先进行各个数据中心库级的对账数据处理,然后进行数据中心级别的对账数据汇总,最后对所有数据中心的对账数据进行汇总。单数据中心级别的汇总依赖于本数据中心所有库级任务的完成,所有数据中心汇总任务的处理依赖于各个数据中心级别的任务处理状态,在满足对账业务需求的同时,有效提高对账处理的并发性,实现中心级别并发,库表级别并发,提高对账处理效率,更高效的提供对账服务,根据追踪记录和任务状态,准确跟踪对账的处理进展。
基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理解的是,在步骤101之后,还包括:如图2所示:
步骤201,按照各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编号将各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一阶段对账任务集合标记到对账任务列表中。
步骤202,获取目标数据中心的目标编号。
步骤203,根据目标编号从对账任务列表中获取目标数据中心对应第一阶段对账任务,并按照第一阶段对账任务进行对账。
具体地,根据追踪记录和可用数据中心的个数生成各个数据中心第一阶段对账任务集合,以数据中心编号区分各数据中心的任务并记录到对账任务列表中,以进一步提高对账处理效率。
从而,使用各个数据中心的调度系统,每个数据中心根据数据中心的编号去获取第一阶段的对账任务,并分发出表级子任务,从而执行各个表级子任务,实现对第一对账任务的完成。
其中,目标编号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要进行选择,比如01则对应数据中心01,从从对账任务列表中获取目标数据中心01对应第一阶段对账任务,并按照第一阶段对账任务进行对账。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跨机房分布式对账处理方法,通过在任一数据中心生成追踪记录,根据追踪记录和数据中心的个数生成各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一阶段对账任务集合,若检测到每一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一阶段对账任务集合中的第一对账任务全部执行完成,则生成各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二价段对账任务集合,若检测到每一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二阶段对账任务集合中的第二对账任务全部执行完成,则生成第三阶段对账任务,以及在任一数据中心执行第三阶段对账任务以汇总各个数据中心的对账数据。由此,提高了对账处理效率,更高效的提供对账服务。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机房分布式对账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包括:生成模块31、处理模块32和执行模块33。
其中,生成模块31,用于在任一数据中心生成追踪记录,根据追踪记录和数据中心的个数生成各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一阶段对账任务集合。
处理模块32,用于若检测到每一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一阶段对账任务集合中的第一对账任务全部执行完成,则生成各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二价段对账任务集合。
执行模块33,用于若检测到每一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二阶段对账任务集合中的第二对账任务全部执行完成,则生成第三阶段对账任务,以及在任一数据中心执行所述第三阶段对账任务以汇总各个数据中心的对账数据。
进一步的,结合参考图4,图3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的装置还可以包括:标记模块34、获取模块35和对账模块36。
其中,标记模块34,用于按照各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编号将所述各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一阶段对账任务集合标记到对账任务列表中。
获取模块35,用于获取目标数据中心的目标编号;
对账模块36,用于根据目标编号从对账任务列表中获取目标数据中心对应第一阶段对账任务,并按照第一阶段对账任务进行对账。
本实施例中,第一阶段对账任务为数据中心库级的对账数据处理;第二阶段对账任务为数据中心级别的对账数据汇总;第三阶段对账任务为全部数据中心的对账数据汇总。
本发明实施例的跨机房分布式对账处理装置,通过在任一数据中心生成追踪记录,根据追踪记录和数据中心的个数生成各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一阶段对账任务集合,若检测到每一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一阶段对账任务集合中的第一对账任务全部执行完成,则生成各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二价段对账任务集合,若检测到每一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二阶段对账任务集合中的第二对账任务全部执行完成,则生成第三阶段对账任务,以及在任一数据中心执行第三阶段对账任务以汇总各个数据中心的对账数据。由此,提高了对账处理效率,更高效的提供对账服务。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跨机房分布式对账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跨机房分布式对账处理装置包括:
存储器1001、处理器1002及存储在存储器1001上并可在处理器10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1002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跨机房分布式对账处理方法。
进一步地,跨机房分布式对账处理装置还包括:
通信接口1003,用于存储器1001和处理器1002之间的通信。
存储器1001,用于存放可在处理器10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存储器1001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处理器1002,用于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跨机房分布式对账处理方法。
如果存储器1001、处理器1002和通信接口1003独立实现,则通信接口1003、存储器1001和处理器1002可以通过总线相互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总线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为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简称为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为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5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可选的,在具体实现上,如果存储器1001、处理器1002及通信接口1003,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实现,则存储器1001、处理器1002及通信接口1003可以通过内部接口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处理器1002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为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为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跨机房分布式对账处理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指令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跨机房分布式对账处理方法。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定制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跨机房分布式对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任一数据中心生成追踪记录,根据所述追踪记录和数据中心的个数生成各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一阶段对账任务集合;
若检测到每一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一阶段对账任务集合中的第一对账任务全部执行完成,则生成各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二价段对账任务集合;
若检测到每一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二阶段对账任务集合中的第二对账任务全部执行完成,则生成第三阶段对账任务,以及在任一数据中心执行所述第三阶段对账任务以汇总各个数据中心的对账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追踪记录和数据中心的个数生成各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一阶段对账任务集合之后,还包括:
按照各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编号将所述各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一阶段对账任务集合标记到对账任务列表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目标数据中心的目标编号;
根据所述目标编号从所述对账任务列表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中心对应第一阶段对账任务,并按照所述第一阶段对账任务进行对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阶段对账任务为数据中心库级的对账数据处理;
所述第二阶段对账任务为数据中心级别的对账数据汇总;
所述第三阶段对账任务为全部数据中心的对账数据汇总。
5.一种跨机房分布式对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在任一数据中心生成追踪记录,根据所述追踪记录和数据中心的个数生成各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一阶段对账任务集合;
处理模块,用于若检测到每一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一阶段对账任务集合中的第一对账任务全部执行完成,则生成各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二价段对账任务集合;
执行模块,用于若检测到每一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二阶段对账任务集合中的第二对账任务全部执行完成,则生成第三阶段对账任务,以及在任一数据中心执行所述第三阶段对账任务以汇总各个数据中心的对账数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标记模块,用于按照各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编号将所述各个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一阶段对账任务集合标记到对账任务列表中。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数据中心的目标编号;
对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编号从所述对账任务列表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中心对应第一阶段对账任务,并按照所述第一阶段对账任务进行对账。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阶段对账任务为数据中心库级的对账数据处理;
所述第二阶段对账任务为数据中心级别的对账数据汇总;
所述第三阶段对账任务为全部数据中心的对账数据汇总。
9.一种跨机房分布式对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跨机房分布式对账处理方法。
10.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跨机房分布式对账处理方法。
CN201910035021.XA 2019-01-15 2019-01-15 跨机房分布式对账处理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98867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35021.XA CN109886795A (zh) 2019-01-15 2019-01-15 跨机房分布式对账处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35021.XA CN109886795A (zh) 2019-01-15 2019-01-15 跨机房分布式对账处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86795A true CN109886795A (zh) 2019-06-14

Family

ID=66925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35021.XA Pending CN109886795A (zh) 2019-01-15 2019-01-15 跨机房分布式对账处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8679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84318A (zh) * 2020-06-29 2020-10-16 京东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819598A (zh) * 2021-02-20 2021-05-18 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5486A (zh) * 2013-12-02 2014-03-26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跨数据中心集群的分布式系统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5786594A (zh) * 2016-02-25 2016-07-2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分布式事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656522A (zh) * 2015-10-28 2017-05-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跨数据中心的数据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09117275A (zh) * 2018-08-31 2019-01-01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数据分片的对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5486A (zh) * 2013-12-02 2014-03-26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跨数据中心集群的分布式系统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6656522A (zh) * 2015-10-28 2017-05-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跨数据中心的数据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05786594A (zh) * 2016-02-25 2016-07-2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分布式事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117275A (zh) * 2018-08-31 2019-01-01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数据分片的对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罗琳琳: "大型电网企业内部债权债务抵销研究", 《企业管理》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84318A (zh) * 2020-06-29 2020-10-16 京东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819598A (zh) * 2021-02-20 2021-05-18 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ang et al. Optimal procurement design of an assembly supply chain with information asymmetry
CN107688591B (zh) 一种精算处理方法和装置
Geunes et al. Supply chain optimization
CN107679832A (zh) 任务管理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Yan et al. Pricing and return strategy: Whether to adopt a cross-channel return option?
CN105991737A (zh) 分布式任务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09886795A (zh) 跨机房分布式对账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787626A (zh) 一种合同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7943542A (zh) 一种配置信息管理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及存储控制器
CN108153852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187760A (zh) 智能交互方法和装置
Fandel et al. Investment and lot size planning in a supply chain: coordinating a just-in-time-delivery with a Harris-or a Wagner/Whitin-solution
CN101089882A (zh) 用于管理供应链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9634714B (zh) 一种智能调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10457114A (zh) 应用集群部署方法及装置
CN110298666A (zh) 交易处理过程中的异常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874676A (zh) 测试资源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9446024A (zh) 应用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08446177A (zh) 一种任务处理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09947846A (zh) 交易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348298B (zh) 设计师管理方法、装置、电子终端、及存储介质
JP2010277571A (ja) 商品選択システムとその方法、及び、商品選択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7266517B2 (en) Method to create an inventory file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
Qi Production scheduling with subcontracting: the subcontractor’s pricing game
CN108197164A (zh) 业务数据保存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1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