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80116A - 一种抗酸碱的黄腐酸盐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酸碱的黄腐酸盐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80116A
CN109880116A CN201910170647.1A CN201910170647A CN109880116A CN 109880116 A CN109880116 A CN 109880116A CN 201910170647 A CN201910170647 A CN 201910170647A CN 109880116 A CN109880116 A CN 1098801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xanthohumate
antiacid alkali
raw material
preparation
cont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7064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逸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Aiton Humic Acid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Aiton Humic Acid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Aiton Humic Acid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Aiton Humic Acid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7064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80116A/zh
Publication of CN1098801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801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酸碱的黄腐酸盐及其制备方法,该黄腐酸盐包含的组分分别为:黄腐酸≥55%,水分10%。制备方法为:以含量40‑60%褐煤为原料,将其粉碎后与水,氢氧化钠按照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加入反应釜加热反应,然后放入沉降池静止,取上清液进入离心机高速分离出有效成分液体,按照体积比加入5%三氧化硫,进入高塔后高温喷雾磺化,并干燥冷却得到细粉抗酸碱黄腐酸盐成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酸碱,全水溶,高含量的黄腐酸盐产品。

Description

一种抗酸碱的黄腐酸盐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腐植酸类肥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酸碱的黄腐酸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腐植酸包括黑腐酸、棕腐酸和黄腐酸,棕腐酸由于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含量特别少,所以没办法产量化使用,而在现有市面上存在较多的黑腐酸为大分子、强碱、配伍难,在土壤中容易发生酸碱中和及氧化还原反应,最终直接分解,产生的效益较低。相对而言,黄腐酸为小分子,PH值为7,能够螯合中微元素,在国民经济中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尤其在农业含腐植酸类肥料中使用量越来越大。黄腐酸特有的纯矿源属性,决定了产品无毒,无害,无残留等优势。在腐植酸类肥料中表现出解磷解钾固氮,快速补充有机质,抗旱,生根,修复土壤等方面效果显著。黄腐酸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促进植物生长,对抗旱有重要作用,能提高植物抗逆能力,增产和改善作物品质。主要应用对象为小麦、玉米、红薯、谷子、水稻、棉花、花生、油菜、烟草、蚕桑、瓜果、蔬菜等作物。
目前含腐植酸类肥料添加黄腐酸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硝基腐植酸,产品生产中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并反应剧烈含量不可控,同时在全国范围内都很难达到环保要求。另一种是直接添加黄腐酸钾产品,但成本过高,仅在含腐植酸类水溶肥中使用。在腐植酸类复合肥,复混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等大肥中,如添加黄腐酸钾会导致产品成本过高而脱离市场。
硝基腐植酸产品生产中很难完全反应,和大量元素复配后依然有持续化学反应,且水溶性有限。造成复配所得成品化学结构极不稳定,含量容易流失,产品有结块等问题。同时氧化还原反应会使得产品包装胀气,颗粒沙化等,产品外观受影响,运输也极为不便,直接制约了黄腐酸在含腐植酸类肥料的添加,且其成品黄腐酸含量仅为3—15%。
现有中国专利文件CN201310283894.5公开了一种制备高水溶性黄腐酸钾干粉的工艺方法,其没有磺化过程,同时其采用氢氧化钾作为抽提剂,分子量大、有效成分低,产量低,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抗酸碱,全水溶,高含量的中性黄腐酸盐产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酸碱的黄腐酸盐,包括以下组分,黄腐酸≥55%,水分5%-10%。
作为优选,上述抗酸碱的中性黄腐酸盐中,黄腐酸55%,水分10%。
上述抗酸碱的中性黄腐酸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备料,以含量40-60%褐煤为原料,放入雷蒙机中粉碎至80-100目,得到原料粉末;
S2:按比例混合材料,将原料与水、氢氧化钠按照质量比例1:1:4进行混合;
S3:将混合好的材料放入反应釜,加热至85度,持续反应40-120分钟;
S4:将其放入沉降池静止6小时后,取上清液,放入离心机高速分离出腐植酸钠有效成分液体;
S5:按照体积比例加入5%三氧化硫,进入雾化干燥塔,用600°的瞬时温度进行高温喷雾磺化;
S6:干燥冷却后得到抗酸碱中性黄腐酸盐成品。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6中,抗酸碱中性黄腐酸盐成品为细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不采用目前腐植酸氧化,硝化,简单降解的提取方式。而是先采用常规反应操作,然后加入氢氧化钠进行抽提,在制备过程中通过瞬时高温进行磺化,打破腐植酸原有分子链,经雾状充分磺化改性,重组分子结构,萃取出高纯度的小分子黄腐酸盐。
(2)成品为抗酸碱,全水溶,高含量的黄腐酸盐产品,用于各类腐植酸类肥料添加快捷稳定。与现有黄腐酸钾产品相比,分子量小、有效成分高、产量高,但成本只有黄腐酸钾产品的30%左右,是含腐植酸类大肥料的最佳添加方式。
(3)本发明产品离子移动能力强,添加到肥料中使用效果显著,对土壤有较好的改良作用,提高作物的生根、抗旱及抗逆性。市场空间巨大,在未来有机肥料的发展中举足轻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在含腐植酸类型的可溶性肥料中,黄腐酸作为一种必须的原料添加,如何合理配伍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而在中性的含腐植酸类可溶性肥料制作工艺中,非常方便,不用提高成本调节pH值,或者因配伍空间不足含量不能达标。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性抗絮凝黄腐酸钾的制备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S1:备料,以含量40-60%褐煤为原料,放入雷蒙机中粉碎至80-100目,得到原料粉末;
S2:按比例混合材料,将原料与水、氢氧化钠按照质量比例1:1:4进行混合;
S3:将混合好的材料放入反应釜,加热至85度,持续反应40-120分钟;
S4:将其放入沉降池静止6小时后,取上清液,放入离心机高速分离出腐植酸钠有效成分液体;
S5:按照体积比例加入5%三氧化硫,进入雾化干燥塔,用600°的瞬时温度进行高温喷雾磺化;
S6:干燥冷却后得到抗酸碱中性黄腐酸盐成品。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6中,抗酸碱中性黄腐酸盐成品为细粉。
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产品经反应后自然螯合为化学结构稳定的中性物质,产品可直接用于或者混合其他肥料进入土壤,其中性游离态物质最容易被吸收。中性抗絮凝黄腐酸盐的使用还可以降低氮元素的分解;而在和中微量元素配伍中,中性黄腐酸盐可以缓解螯合后产品的沉淀物,使得含腐植酸微量元素肥料制作难度简易化,外观更完美。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虽然在本发明的生产工艺中有钠离子,但是由于在氢氧化钠中钠离子只占5%,而本产品中只添加5%的氢氧化钠,所以整体上而言,本产品在实际使用中钠含量是极其低的,钠离子的含量对土壤的损坏已经低到可以混略不计的程度。另外一方面,采用氢氧化钠代替氢氧化钾,其优势为分子量小、有效成分高、产量高,离子移动能力强,添加到肥料中使用效果显著。但其成本只有黄腐酸钾产品的30%左右,所以在市场应用中占有绝对的优势。产品对土壤有较好的改良作用,能够提高作物的生根、抗旱及抗逆性。市场空间巨大,在未来有机肥料的发展中举足轻重,是含腐植酸类大肥料的最佳添加方式。同时产品原材料采购方便,常规生产设备就可实现生产,水电煤耗损低等,更具有生产可行性。使得黄腐酸盐这一昂贵的农用化学品更广泛的造福社会,成为百姓用得起的大众产品,为我国土壤改良,有机肥料应用做出贡献。
以下就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的举例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抗酸碱的黄腐酸盐的制备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S1:备料,以含量40%褐煤为原料,放入雷蒙机中粉碎至80目,得到原料粉末;
S2:按比例混合材料,将原料与水、氢氧化钠按照质量比例1:1:4进行混合;
S3:将混合好的材料放入反应釜,加热至85度,持续反应40分钟;
S4:将其放入沉降池静止6小时后,取上清液,放入离心机高速分离出腐植酸钠有效成分液体;
S5:按照体积比例加入5%三氧化硫,进入雾化干燥塔,用瞬时温度600°的高温进行喷雾磺化;
S6:干燥冷却后得到细粉状的抗酸碱中性黄腐酸盐成品。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抗酸碱的黄腐酸盐的制备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S1:备料,以含量50%褐煤为原料,放入雷蒙机中粉碎至90目,得到原料粉末;
S2:按比例混合材料,将原料与水、氢氧化钠按照质量比例1:1:4进行混合;
S3:将混合好的材料放入反应釜,加热至85度,持续反应80分钟;
S4:将其放入沉降池静止6小时后,取上清液,放入离心机高速分离出腐植酸钠有效成分液体;
S5:按照体积比例加入5%三氧化硫,进入雾化干燥塔,用瞬时温度600°的高温进行喷雾磺化;
S6:干燥冷却后得到细粉状的抗酸碱中性黄腐酸盐成品。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抗酸碱的黄腐酸盐的制备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S1:备料,以含量60%褐煤为原料,放入雷蒙机中粉碎至100目,得到原料粉末;
S2:按比例混合材料,将原料与水、氢氧化钠按照质量比例1:1:4进行混合;
S3:将混合好的材料放入反应釜,加热至85度,持续反应120分钟;
S4:将其放入沉降池静止6小时后,取上清液,放入离心机高速分离出腐植酸钠有效成分液体;
S5:按照体积比例加入5%三氧化硫,进入雾化干燥塔,用瞬时温度600°的高温进行喷雾磺化;
S6:干燥冷却后得到细粉状的抗酸碱中性黄腐酸盐成品。
本发明中未做详细描述的内容均为现有技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以及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抗酸碱的黄腐酸盐,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黄腐酸≥55%,水分5%-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酸碱的黄腐酸盐,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黄腐酸55%,水分10%。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抗酸碱的黄腐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备料,以含量40-60%褐煤为原料,放入雷蒙机中粉碎至80-100目,得到原料粉末;
S2:按比例混合材料,将原料与水、氢氧化钠按照质量比1:1:4进行混合;
S3:将混合好的材料放入反应釜,加热至85度,持续反应40-120分钟;
S4:将其放入沉降池静止6小时后,取上清液,放入离心机高速分离出腐植酸钠有效成分液体;
S5:按照体积比例加入5%三氧化硫,进入雾化干燥塔,用600°的瞬时温度进行高温喷雾磺化;
S6:干燥冷却后得到抗酸碱中性黄腐酸盐成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酸碱的黄腐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抗酸碱中性黄腐酸盐成品为细粉。
CN201910170647.1A 2019-03-07 2019-03-07 一种抗酸碱的黄腐酸盐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98801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70647.1A CN109880116A (zh) 2019-03-07 2019-03-07 一种抗酸碱的黄腐酸盐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70647.1A CN109880116A (zh) 2019-03-07 2019-03-07 一种抗酸碱的黄腐酸盐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80116A true CN109880116A (zh) 2019-06-14

Family

ID=66931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70647.1A Pending CN109880116A (zh) 2019-03-07 2019-03-07 一种抗酸碱的黄腐酸盐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8011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21844A (zh) * 2020-10-29 2021-02-05 云南兴伦肥业有限公司 一种黄腐酸钾的制备工艺
CN112409609A (zh) * 2020-11-24 2021-02-26 张坤 一种中性和偏酸性磺化黄腐酸钾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21844A (zh) * 2020-10-29 2021-02-05 云南兴伦肥业有限公司 一种黄腐酸钾的制备工艺
CN112409609A (zh) * 2020-11-24 2021-02-26 张坤 一种中性和偏酸性磺化黄腐酸钾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64175B (zh) 一种复合型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58879B (zh) 一种复合氨基酸螯合纳米硒叶面肥的制备方法
CN102190521A (zh) 腐植酸螯合多元素水溶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35243B (zh) 高水溶性有机肥
CN102190522A (zh) 氨基酸络合多种营养元素水溶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51968B (zh) 一种含钙、铁营养的苹果专用控释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539580A (zh) 一种有机无机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98717A (zh) 一种矿源黄腐酸钾水溶肥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05330442A (zh) 一种复合糖醇叶面肥的制备方法
CN105237239A (zh) 一种适宜富硒猕猴桃生产的叶面肥及其施用方法
CN101973820A (zh) 一种叶面肥及其生产方法
CN109880116A (zh) 一种抗酸碱的黄腐酸盐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79970A (zh) 一种含黄腐酸钾的大量元素水溶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72016A (zh) 幼龄茶树专用有机-无机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26480A (zh) 一种双组份包装螯合铁肥及使用方法
CN104892309A (zh) 一种活化腐植酸甘薯专用配方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85506A (zh) 含有多种磷素的小麦专用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05696B (zh) 一种12元素全营养水溶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09801B (zh) 一种草甘膦助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31692A (zh) 一种氨基酸钙水溶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88704B (zh) 一种叶菜类蔬菜专用螯合肥
CN1420119A (zh) 一种制备腐植酸的工艺
CN106832333B (zh) 一种中性抗絮凝黄腐酸钾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11991B (zh) 一种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52094A (zh) 一种平衡型含腐植酸的水溶肥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14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