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75158A - 衣帽连接装置以及衣服 - Google Patents

衣帽连接装置以及衣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75158A
CN109875158A CN201910226740.XA CN201910226740A CN109875158A CN 109875158 A CN109875158 A CN 109875158A CN 201910226740 A CN201910226740 A CN 201910226740A CN 109875158 A CN109875158 A CN 1098751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fixing piece
cap
locating part
attachment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2674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98751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751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7/00Details of garments or of their mak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FGARMENT FASTENINGS; SUSPENDERS
    • A41F1/00Fasten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ar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300/00Details of garments
    • A41D2300/30Clos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 Outer Garments And Coa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衣帽连接装置以及衣服,衣帽连接装置包括:带子,所述带子与帽子相连;提拉机构,所述提拉机构包括设置于上衣上的固定件和设置于所述带子上的限位件;所述提拉机构至少具有提拉状态和松开状态;在所述提拉状态下,限位件限制所述带子相对于所述固定件移动;在所述松开状态下,所述限位件允许所述带子相对于所述固定件移动,所述限位件能相对于所述固定件移动,以使所述提拉机构能在所述提拉状态和所述松开状态之间转换。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成本低廉、工序简单、操作简单、使用周期长、耐磨损且能实现帽随头转的衣帽连接装置以及衣服。

Description

衣帽连接装置以及衣服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上衣制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衣帽连接装置以及衣服。
背景技术
衣帽连接装置是一种用于连接帽子和上衣的装置。
现有的衣帽连接装置大多为拉链、纽扣、弹性布料、以及魔术贴。拉链或者纽扣为可拆卸式连接方式。该可拆卸式连接方式使得在平时能够将帽子与上衣相连;在需要拆洗时,能够将帽子从上衣上卸下来。基于拉链或者纽扣自身的材料属性,当帽子与上衣相连时,帽子不能随头转动。如此导致视线受遮挡;进而增加步行、骑车时的交通事故发生率。
当使用弹性布料时,通常需要使用较多的布料,以降低磨损率。但太多的布料影响美观,工序复杂且成本较高。
当使用魔术贴时,魔术贴的上部分和下部分均需要固定在帽子上。而魔术贴的固定方式一般为缝制,所以工序复杂。且带帽时,需要将魔术贴的上部分和下部分分开。由于魔术贴自身的材料属性,将魔术贴上部分和下部分分开的操作不太容易。因此操作不方便。而不带帽时,需要将魔术贴的上部分和下部分相接合。由于魔术贴在使用过几次后,其上部分和下部分的黏贴强度会降低,从而降低上部分和下部分的接合强度,因此使用周期较短,生产成本高。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衣帽连接装置以及衣服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成本低廉、工序简单、操作简单、使用周期长、耐磨损且能实现帽随头转的衣帽连接装置以及衣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衣帽连接装置,包括:带子,所述带子与帽子相连;提拉机构,所述提拉机构包括设置于上衣上的固定件和设置于所述带子上的限位件;所述提拉机构至少具有提拉状态和松开状态;在所述提拉状态下,限位件限制所述带子相对于所述固定件移动;在所述松开状态下,所述限位件允许所述带子相对于所述固定件移动,所述限位件能相对于所述固定件移动,以使所述提拉机构能在所述提拉状态和所述松开状态之间转换。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带子具有相背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帽子相连,所述第二端为自由端,所述固定件在所述带子的延伸方向上位于所述限位件面对所述带子的第一端的一侧,且所述限位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带子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固定件为孔圈,所述带子穿设于所述孔圈内;所述限位件为弹簧扣,所述弹簧扣的外轮廓大于所述孔圈的内径。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带子上穿设有吊钟纽扣,所述吊钟纽扣位于所述弹簧扣面对所述带子的第二端的一侧,所述弹簧扣具有供所述带子穿设的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孔径小于所述吊钟纽扣的最大外径。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带子具有相背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帽子相连,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带子的第二端相连,所述固定件为第一导轨,所述限位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其包括:限位圈,所述带子穿设于所述限位圈内;所述限位圈位于所述第一导轨的上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限位件为弹簧扣,所述弹簧扣具有供所述第一导轨穿设的中心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固定件包括位于所述上衣领口相对侧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且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在左右方向上相背对,所述带子包括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相配合的第一带子和与所述第二固定件相配合的第二带子。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帽子和所述上衣中其中之一设置有第二导轨,另一设置有滑栓,且所述滑栓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上。
一种衣服,其包括:帽子;上衣;所述上衣与所述帽子通过如上所述的衣帽连接装置连接。
借由以上的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方式所述的衣帽连接装置以及衣服通过设置孔圈、带子以及限位件使得能通过移动限位件实现帽子能随头转动。并通过移动限位件实现在不需要带帽时,帽子能与上衣相连。如此相对于魔术贴的上部分和下部分相分开和相结合的操作来说,操作更简单。且在带子相对于孔圈移动的过程中,带子、孔圈以及限位件的磨损较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本申请实施方式所述的衣帽连接装置的使用周期长、耐磨损。进一步地,因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所述的衣帽连接装置在上衣上设置孔圈,帽子上连接带子,带子上设置限位件,都属于简单的工艺操作,且带子、孔圈以及限位件都属于成本低廉的物件,因此本申请实施方式所述的衣帽连接装置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因此,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成本低廉、工序简单、操作简单、使用周期长、耐磨损且能实现帽随头转的衣帽连接装置以及衣服。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申请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申请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申请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申请。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第一个实施例的衣帽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二个实施例的衣帽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衣帽连接装置的后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带子;13、帽子;15、固定件;16、限位圈;17、限位件;23、吊钟纽扣;35、领口;37、第二导轨;39、滑栓;41、上衣;43、衣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一种衣帽连接装置。该衣帽连接装置可以用于雨衣、防寒服、羽绒服、滑雪衫、冲锋衣、棉袄、防晒服、登山衣及其他带帽类服装。利用该衣帽连接装置制作的服装不仅实现了帽随头转,以保证视线不受遮挡,从而避免在步行、骑车时造成交通事故;而且成本低廉、工序简单、操作简单、使用周期长、外形美观、耐磨损,满足了当前消费者的各种需求,市场竞争力大。
请参阅图1、图2。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衣帽连接装置,其包括:带子11,所述带子11与帽子13相连;提拉机构,所述提拉机构包括设置于上衣41上的固定件15和设置于所述带子11上的限位件17;所述提拉机构至少具有提拉状态和松开状态;在所述提拉状态下,限位件17限制所述带子11相对于所述固定件15移动;在所述松开状态下,所述限位件17允许所述带子11相对于所述固定件15移动,所述限位件17能相对于所述固定件15移动,以使所述提拉机构能在所述提拉状态和所述松开状态之间转换。
使用时,通过使得限位件17相对于固定件15移动,使得在不需要带帽时,可以将提拉机构处于提拉状态。也即限位件17限制带子11相对于固定件15移动,从而使得帽子13的移动也被限制。如此将帽子13与上衣41固定在一起,以避免帽子13从上衣41上滑落。而在需要帽随头转时,可以将提拉机构处于松开状态。也即限位件17允许带子11相对于固定件15移动,从而使得帽子13能相对于上衣41移动。如此使得帽子13戴在头上能随头转动。
由以上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方式所述的衣帽连接装置通过设置提拉机构以及带子11使得只需要相对于固定件15移动限位件17即能在需要帽随头转时,使得帽子13随头转动;在不需要带帽时,使得帽子13与上衣41相连。如此相对于魔术贴的上部分和下部分相分开和相结合的操作来说,操作更简单。且在帽随头转的过程中,带子11相对于固定件15移动,带子11、固定件15以及限位件17的磨损较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本申请实施方式所述的衣帽连接装置的使用周期长、耐磨损。进一步地,因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所述的衣帽连接装置在上衣41上设置固定件15,帽子13上连接带子11,带子11上设置限位件17,都属于简单的工艺操作,且带子11、固定件15以及限位件17都属于成本低廉的物件,因此本申请实施方式所述的衣帽连接装置成本低廉、工艺简单。
下面将结合图1和图2,对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衣帽连接装置进行解释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说明,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而为了简洁,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省略对相同部件的详细说明,且相同部件的说明和互相参照和引用。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带子11整体呈长条状。具体地,该长条状的带子11具有延伸方向。该带子11在其延伸方向上具有相背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例如如图1所示,长条状的带子11沿上下方向延伸。长条状的带子11在上下方向上具有相背对的第一端(即上端)和第二端(即下端)。当然带子11不限于为长条状,还可以是其他的形状,对此本申请不作规定。进一步地,带子11的材料可以是尼龙、丝绸、棉质、塑料等。对此本申请不作规定。
进一步地,带子11与帽子13相连。从而使得帽子13与带子11成为一个整体。进而当带子11的移动受限时(也即提拉机构处于提拉状态时),帽子13也不能移动。当带子11能相对于固定件15移动时(也即提拉机构处于松开状态时),帽子13也能移动。也即具体地,当需要带帽时,使得带子11能相对于固定件15移动,进而帽子13能带动带子11移动,从而实现帽子13随头转动。当不需要带帽时,使得带子11的移动受限,进而帽子13不能带动带子11移动,从而实现帽子13不能相对于上衣41移动,从而避免帽子13落地。
进一步地,带子11沿其延伸方向的一端与帽子13相连。例如如图1、图2所示,带子11的第一端与帽子13相连。该连接方式可以是缝制连接。当然该连接方式不限于缝制,还可以是其他的连接方式,例如粘贴,对此本申请不作规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提拉机构至少具有提拉状态和松开状态。例如如图1中所示,上衣41左侧和右侧的提拉机构均处于提拉状态。如图2中所示,上衣41左侧的提拉机构处于松开状态。上衣41右侧的提拉机构处于提拉状态。
具体地,提拉机构包括设置于上衣41上的固定件15。具体地,该固定件15可以固定连接于上衣41上。当然该固定件15不限于固定连接于上衣41上,还可以是其他的设置方式,例如该固定件15与上衣41可拆卸连接。从而通过可拆卸连接能在需要清洗上衣41的时候,将固定件15从上衣41上卸下来,从而方便清洗。该固定方式可以是缝制固定,也可以是粘结固定,对此本申请不作规定。该上衣41可以仅仅包括能穿在人体上身的衣服。当然该上衣41不限于为仅仅包括能穿在人体上身的衣服。还可以是包括能穿在人体全身的衣服,例如连体裤。对此本申请不作规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提拉机构还包括设置于带子11上的限位件17。在提拉状态下,限位件17限制带子11相对于固定件15移动。也即当提拉机构处于提拉状态时,限位件17能限制带子11相对于固定件15移动。从而使得帽子13通过带子11与上衣41相接合。进而使得帽子13能被固定在穿衣者的身后。也即当提拉机构处于提拉状态时,帽子13处于未戴在头上的状态,且提拉机构能避免帽子13从上衣41上掉落。在松开状态下,限位件17允许带子11相对于固定件15移动。也即当提拉机构处于松开状态时,限位件17不限制带子11相对于固定件15移动。从而使得带子11与上衣41之间的接合被解开,也即帽子13脱离上衣41,能随头转动。也即当提拉机构处于松开状态时,帽子13处于戴在头上的状态,帽子13能随头转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限位件17能相对于固定件15移动,以使提拉机构能在提拉状态和松开状态之间转换。从而能通过移动限位件17,实现帽子13与上衣41相接合或相脱离。通过使得限位件17相对于固定件15移动,使得在不需要带帽时,可以将提拉机构处于提拉状态。也即限位件17限制带子11相对于固定件15移动的状态,从而使得帽子13的移动也被限制。如此将帽子13与上衣41相接合,以避免帽子13从上衣41上滑落。而在需要带帽时,可以将提拉机构处于松开状态。也即限位件17允许带子11相对于固定件15移动的状态,从而使得帽子13与上衣41相脱离。如此使得帽子13戴在头上能随头转动。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带子11的第二端为自由端。也即带子11的第二端的移动不受限制。固定件15在带子11的延伸方向上位于限位件17面对带子11的第一端的一侧。也即在带子11的延伸方向上,固定件15靠近带子11的第一端。限位件17靠近带子11的第二端。例如如图所示,带子11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一端位于带子11的上方。第二端位于带子11的下方。固定件15靠近于第一端;限位件17靠近于第二端。所以固定件15位于限位件17的上方。进一步地,限位件17可移动地设置于带子11上。也即限位件17能在固定件15面对自由端的一侧上移动。
如图1所示,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件15为孔圈。该孔圈的材料可以是金属、塑料、树脂、尼龙、丝绸等,对此本申请不作规定。带子11穿设于孔圈内。从而带子11能在孔圈内沿其延伸方向移动。限位件17为弹簧扣。当然限位件17不限于为弹簧扣,还可以是其他的结构,对此本申请不作规定。弹簧扣具有供所述带子11穿设的中心孔。也即带子11穿设于中心孔内。从而弹簧扣能沿带子11的延伸方向移动。如此,当不需要带帽时,一只手拉住带子11的第二端,另一只手沿带子11的延伸方向向上移动弹簧扣,以使得弹簧扣与帽子13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直至将帽子13、固定件15与弹簧扣紧贴在一起。此时弹簧扣能限制带子11相对于固定件15移动。也即提拉机构处于提拉状态。当需要帽随头转时,一只手拉住带子11的第二端,另一只手沿带子11的延伸方向向下移动弹簧扣,以使得弹簧扣能松开帽子13以及固定件15。进而使得弹簧扣能允许带子11相对于孔圈移动。也即提拉机构处于松开状态。当然可以通过调整弹簧扣向下移动的距离来调整穿衣者转头的幅度。例如当弹簧扣移动至带子11的最下端时,穿衣者转头的幅度最大。如此只需要一手通过拉住带子11的第二端,一手操作弹簧扣即能沿带子11的延伸方向移动弹簧扣,从而使得提拉机构能在提拉状态和松开状态之间转换。
如图1所示,优选地,弹簧扣的外轮廓大于孔圈的内径。从而当弹簧扣沿带子11的延伸方向朝向孔圈移动时,不能穿过孔圈。如此使得弹簧扣能将帽子13与孔圈相抵,从而使得帽子13能与上衣41相接合。
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为了降低操作难度,带子11的第二端位于固定件15背对带子11的第一端的一侧。也即带子1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位于固定件15的两侧。当在固定件15面对带子11的第二端的一侧上操作时,(即如图1所示的固定件15的前侧),即可使得位于固定件15背对带子11的第二端一侧(即如图1所示的固定件15的后侧)上的帽子13能随带子11移动。如此相对于带子11的第二端和第二端均位于固定件15的一侧的方式,带子11的第二端和第二端位于固定件15的两侧的方式能降低操作难度。
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为了避免弹簧扣沿带子11的延伸方向背离固定件15移动时,弹簧扣从带子11上脱离,带子11上穿设有吊钟纽扣23。具体地,吊钟纽扣23位于限位件17面对带子11的第二端的一侧。也即吊钟纽扣23位于弹簧扣背对固定件15的一侧。当然为了避免弹簧扣沿带子11的延伸方向背离固定件15移动时,弹簧扣从带子11上脱离,带子11上不限于设置吊钟纽扣23,还可以是其他的方式,例如将带子11的第二端打结。对此本申请不作规定。
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弹簧扣的中心孔的孔径小于吊钟纽扣23的最大外径。从而当弹簧扣沿带子11的延伸方向背离固定件15移动时,不能穿过吊钟纽扣23。如此避免弹簧扣从带子11上脱离。另一方面,为了避免带子11第二端的线头露在外面,影响美观,通过吊钟纽扣23能挡住第二端的线头。
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限位件17与带子11的第二端相连。该连接为固定连接。从而限位件17移动时,能带动带子11移动。固定件15为第一导轨。具体地,该第一导轨固定于上衣41上。该固定方式可以是黏贴固定。当然该固定方式不限于此,还可以是其他的固定方式,例如焊接固定,对此本申请不作规定。限位件17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导轨上。从而限位件17能带动带子11沿第一导轨移动,从而能使提拉机构在提拉状态和松开状态之间转换。
如图2所示,具体地,限位件17为弹簧扣。第一导轨穿设于弹簧扣的中心孔内。从而弹簧扣能带动带子11沿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移动。具体地,如图2所示,当不需要带帽时,沿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向下(即背离带子11的第一端)移动弹簧扣,从而使得带子11能随弹簧扣向下移动。进而使得位于带子11第一端的帽子13能朝向穿衣人的后颈部(即朝向带子11的第二端)移动。由于弹簧扣能稳定地停靠在第一导轨上的任意位置,所以当弹簧扣停止向下移动时,弹簧扣能向带子11施加拉力,进而限制带子相对于第一导轨移动。也即提拉机构处于提拉状态。当然可以通过调整弹簧扣向下移动的距离来调整帽子与穿衣人后颈部之间的距离。例如当弹簧扣移动至第一导轨的最下端时,穿衣人后颈部之间的距离最小。当需要帽随头转时,沿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向上(即朝向带子11的第一端)移动弹簧扣,从而使得带子11能随弹簧扣移动,以使得弹簧扣能松开帽子13以及固定件15。由于弹簧扣能稳定地停靠在第一导轨上的任意位置,所以当弹簧扣停止向上移动时,弹簧扣能允许带子11相对于第一导轨移动。也即提拉机构处于松开状态。当然可以通过调整弹簧扣向上移动的距离来调整穿衣者转头的幅度。例如当弹簧扣移动至第一导轨的最上端时,穿衣者转头的幅度最大。如此只需要沿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移动弹簧扣,从而能使提拉机构在提拉状态和松开状态之间转换。由于弹簧扣沿第一导轨移动时,只需要一只手即可完成移动的动作,所以操作简单。
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方式所述的衣帽连接装置还包括:限位圈16。带子11穿设于限位圈16内。从而带子11能在限位圈16内沿其延伸方向移动。进一步地,限位圈16位于第一导轨的上部。例如如图2所示,第一导轨沿竖直方向延伸。孔圈位于第一导轨的正上方。从而一方面当不需要带帽时,沿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向下移动弹簧扣,当弹簧扣停止移动时,提拉机构处于提拉状态。当需要帽随头转时时,沿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向上移动弹簧扣,当弹簧扣停止移动时,提拉机构处于松开状态;另一方面,限位圈16能在限位件17相对于第一导轨移动的过程中对带子11进行支撑,从而避免带子11发生晃动,如此提高外观美观度和方便操作。进一步地,该限位圈16的材料可以是金属、塑料、树脂、尼龙、丝绸等,对此本申请不作规定。
如图1、图2所示,进一步地,固定件15包括位于上衣41领口35相对侧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通过该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能分别在上衣41领口35的相对侧对帽子13进行固定。从而使得帽子13在上衣41领口35的两侧对称分布,如此一方面提高帽子13在上衣41上连接的美观性,另一方面提高帽子13在上衣41上连接的牢固性。
具体地,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均为孔圈。在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均为第一导轨。
进一步地,该第一固定件的数量可以为1个,当然该第一固定件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对此本申请不作规定。优选地,该第一固定件的数量为1个。该第二固定件的数量可以为1个,当然该第二固定件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对此本申请不作规定。优选地,该第二固定件的数量为1个。
进一步地,该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在左右方向上相背对。例如如图1、图2所示,第一固定件位于上衣41的左侧。第二固定件位于上衣41的右侧。从而通过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能方便穿衣者在其身体的左右两侧分别控制帽子13。相对于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在前后方向上相背对的方式,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在左右方向上相背对能降低穿衣者的操作难度。因为当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在前后方向上相背对时,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中的任一个将位于穿衣者的身后,因此当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在前后方向上相背对时,操作难度较大。
进一步地,为了降低穿衣者的操作难度,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均位于上衣41的前侧。具体地,如图1、图2所示,第一固定件位于上衣41的左前幅上。第二固定件位于上衣41的右前幅上。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上衣41的美观性,上衣41上设置有衣领43。固定件15位于衣领43的下方。具体地,如图1、图2所示,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位于衣领43与上衣41的接缝处。从而能通过保持衣领43的完整性而提高上衣41的美观性。
如图1、图2所示,进一步地,带子11包括与第一固定件相配合的第一带子和与第二固定件相配合的第二带子。从而使得穿衣者能分别通过第一带子和第二带子在其身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对帽子13进行控制。
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一带子与第一固定件相配合,即为第一带子穿设于孔圈内。第二带子与第二固定件相配合,即为第二带子穿设于孔圈内。
也即,如图1所示,第一带子位于帽子13的左侧。且第一带子穿设于位于上衣41的左前幅的孔圈内。第二带子位于帽子13的右侧。且第二带子穿设于位于上衣41的右前幅的孔圈内。
如图2所示,第一带子与第一固定件相配合,即为第一带子随弹簧扣在第一导轨上移动。第二带子与第二固定件相配合,即为第二带子随弹簧扣在第一导轨上移动。
进一步地,第一带子和第二带子均与帽子13靠近上衣41领口35的一侧的帽围相连。以使帽子13背对上衣41领口35一侧的帽围在带帽时位于头顶的上方。从而在不需要使用帽子13时,帽子13远离上衣41领口35的一侧的帽围能位于上衣41的后侧。也即在不需要使用帽子13时,只需要将戴在头上的帽子13向后推,即可使得帽子13下落至穿衣者的身后。如此保证在需要使用帽子13时,只需要将帽子13向上拉即能将帽子13戴在头上。进而通过收紧帽子13帽围的收紧绳,即可将帽子13紧贴头部,从而帽子13即能随头转动了。
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帽子13和上衣41中其中之一设置有第二导轨37,另一设置有滑栓39,且滑栓39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二导轨37上。进一步地,滑栓39和第二导轨37是可拆卸的嵌入关系,以使滑栓39能在第二导轨37上左右滑动。具体地,例如帽子13上设置有第二导轨37,上衣41上设置有滑栓39。或者例如上衣41上设置有第二导轨37,帽子13上设置有滑栓39。从而当不需要使用帽子13时,滑栓39与第二导轨37能增加帽子13与上衣41的连接点,减少帽子13与上衣41之间的缝隙,以改善使用感知。另一方面,当帽子13戴在头上随头转动时,滑栓39能在第二导轨37上左右滑动。如此不会影响帽随头转。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一种衣服,其包括:帽子13;上衣41;所述上衣41与所述帽子13通过如上述的衣帽连接装置连接。
使用时,通过使得限位件17相对于固定件15移动,使得在不需要带帽时,可以将提拉机构处于提拉状态。也即限位件17限制带子11相对于固定件15移动,从而使得帽子13的移动也被限制。如此将帽子13与上衣41固定在一起,以避免帽子13从上衣41上滑落。而在需要帽随头转时,可以将提拉机构处于松开状态。也即限位件17允许带子11相对于固定件15移动,从而使得帽子13能相对于上衣41移动。如此使得帽子13戴在头上能随头转动。
由以上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方式所述的衣服不仅实现了帽随头转,以保证视线不受遮挡,从而避免在步行、骑车时造成交通事故;而且成本低廉、工序简单、操作简单、使用周期长、外形美观、耐磨损,满足了当前消费者的各种需求,市场竞争力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和区别类似的对象,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先后顺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应该理解,以上描述是为了进行图示说明而不是为了进行限制。通过阅读上述描述,在所提供的示例之外的许多实施方式和许多应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教导的范围不应该参照上述描述来确定,而是应该参照前述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所拥有的等价物的全部范围来确定。出于全面之目的,所有文章和参考包括专利申请和公告的公开都通过参考结合在本文中。在前述权利要求中省略这里公开的主题的任何方面并不是为了放弃该主体内容,也不应该认为申请人没有将该主题考虑为所公开的申请主题的一部分。

Claims (10)

1.一种衣帽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带子,所述带子与帽子相连;
提拉机构,所述提拉机构包括设置于上衣上的固定件和设置于所述带子上的限位件;所述提拉机构至少具有提拉状态和松开状态;在所述提拉状态下,限位件限制所述带子相对于所述固定件移动;在所述松开状态下,所述限位件允许所述带子相对于所述固定件移动,所述限位件能相对于所述固定件移动,以使所述提拉机构能在所述提拉状态和所述松开状态之间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帽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子具有相背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帽子相连,所述第二端为自由端,所述固定件在所述带子的延伸方向上位于所述限位件面对所述带子的第一端的一侧,且所述限位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带子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帽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孔圈,所述带子穿设于所述孔圈内;所述限位件为弹簧扣,所述弹簧扣的外轮廓大于所述孔圈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帽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子上穿设有吊钟纽扣,所述吊钟纽扣位于所述弹簧扣面对所述带子的第二端的一侧,所述弹簧扣具有供所述带子穿设的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孔径小于所述吊钟纽扣的最大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帽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子具有相背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帽子相连,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带子的第二端相连,所述固定件为第一导轨,所述限位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衣帽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限位圈,所述带子穿设于所述限位圈内;所述限位圈位于所述第一导轨的上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衣帽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弹簧扣,所述弹簧扣具有供所述第一导轨穿设的中心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帽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位于所述上衣领口相对侧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且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在左右方向上相背对,所述带子包括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相配合的第一带子和与所述第二固定件相配合的第二带子。
9.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衣帽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帽子和所述上衣中其中之一设置有第二导轨,另一设置有滑栓,且所述滑栓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上。
10.一种衣服,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帽子;
上衣;所述上衣与所述帽子通过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衣帽连接装置连接。
CN201910226740.XA 2018-03-25 2019-03-25 衣帽连接装置以及衣服 Pending CN10987515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05294 2018-03-25
CN201820405294X 2018-03-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75158A true CN109875158A (zh) 2019-06-14

Family

ID=66163815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78045.3U Active CN208768995U (zh) 2018-03-25 2018-04-06 一种随头转服装头帽
CN201810302714.6A Withdrawn CN110301701A (zh) 2018-03-25 2018-04-06 一种衣帽连接
CN201920381031.4U Active CN209825311U (zh) 2018-03-25 2019-03-25 衣帽连接装置以及衣服
CN201910226740.XA Pending CN109875158A (zh) 2018-03-25 2019-03-25 衣帽连接装置以及衣服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78045.3U Active CN208768995U (zh) 2018-03-25 2018-04-06 一种随头转服装头帽
CN201810302714.6A Withdrawn CN110301701A (zh) 2018-03-25 2018-04-06 一种衣帽连接
CN201920381031.4U Active CN209825311U (zh) 2018-03-25 2019-03-25 衣帽连接装置以及衣服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4) CN2087689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43265A (zh) * 2019-06-27 2019-08-20 重庆大学 一种多功能救生衣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768995U (zh) * 2018-03-25 2019-04-23 陈萍 一种随头转服装头帽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8468A (zh) * 1998-12-28 2000-07-05 Ykk株式会社 绳带固定件
JP2005344228A (ja) * 2004-06-02 2005-12-15 Goldwin Technical Center:Kk 摺動式調節具
CN2919919Y (zh) * 2006-05-30 2007-07-11 徐一夫 可转动连衣帽
CN203538446U (zh) * 2013-09-02 2014-04-16 江苏红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户外便携式的外套
CN209825311U (zh) * 2018-03-25 2019-12-24 陈萍 衣帽连接装置以及衣服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8468A (zh) * 1998-12-28 2000-07-05 Ykk株式会社 绳带固定件
JP2005344228A (ja) * 2004-06-02 2005-12-15 Goldwin Technical Center:Kk 摺動式調節具
CN2919919Y (zh) * 2006-05-30 2007-07-11 徐一夫 可转动连衣帽
CN203538446U (zh) * 2013-09-02 2014-04-16 江苏红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户外便携式的外套
CN209825311U (zh) * 2018-03-25 2019-12-24 陈萍 衣帽连接装置以及衣服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43265A (zh) * 2019-06-27 2019-08-20 重庆大学 一种多功能救生衣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68995U (zh) 2019-04-23
CN110301701A (zh) 2019-10-08
CN209825311U (zh) 2019-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28361B1 (ko) 컵부를 갖는 의류
CN109875158A (zh) 衣帽连接装置以及衣服
TWI488585B (zh) A cup with a cup of clothing
CN106998831B (zh) 潮湿运动服脱衣辅助装置
CN213785557U (zh) 一种方便穿戴的可调节腰部支撑型医用隔离服
CN212787505U (zh) 一种新型抗冲击耐磨防护上衣
CN201700434U (zh) 一种多功能户外运动服
CN2922519Y (zh) 能够调整腰围尺寸的服装
CN211048440U (zh) 一种内置隐藏式通风网孔结构的运动服
CN209965265U (zh) 一种便于锻炼的舒适性运动服
CN207084145U (zh) 一种可收紧马甲
CN212787469U (zh) 一种可调节的裤腰拉链结构
CN211794482U (zh) 一种便于病人穿着的哈伦裤
CN218774194U (zh) 一种高空作业用防钩挂式安全衣
CN208510110U (zh) 裆部拔开处理的西裤
CN217065478U (zh) 一种方便穿戴的医用防护服
JP2015078460A (ja) カップ付き衣料
CN217695311U (zh) 一种防风效果好的毛呢大衣
CN215381680U (zh) 一种便于患者治疗的多功能病号服
CN209732635U (zh) 一种具有长短调节功能的牛仔裤
CN210809350U (zh) 一种休闲服
CN215936353U (zh) 一种具有绝缘性的风电机组维修用防护服
CN209915069U (zh) 一种具有多种穿衣方式的连裤裙
CN211021053U (zh) 一种套头雪服
CN217724374U (zh) 一种带有坐板结构的软吊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