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74588A - 一种基于红河流域高原山区环境的沃柑抗逆种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红河流域高原山区环境的沃柑抗逆种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74588A
CN109874588A CN201910262871.3A CN201910262871A CN109874588A CN 109874588 A CN109874588 A CN 109874588A CN 201910262871 A CN201910262871 A CN 201910262871A CN 109874588 A CN109874588 A CN 1098745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ndarin orange
mountain area
fertile mandarin
red river
plateau mount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6287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麟
何伟
邓秋群
阮卫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HE LINYU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HE LINYU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HE LINYU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HE LINYU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6287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74588A/zh
Publication of CN1098745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745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40Protecting water resources
    • Y02A20/402River restoration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经济作物种植领域,具体涉及是一种基于红河流域高原山区环境的沃柑抗逆种植方法,先种植环境选择,针对红河流域高原山区选择适宜种植沃柑的环境,然后种植环境开垦,对所选择的环境进行土壤改良,使之符合沃柑种植,再种植,将沃柑幼苗种植在开垦后的土壤中,最后种植后实施水、肥、药一体的综合管理,在沃柑幼苗周边架设水管及相应的施肥、施药管道。解决了现有沃柑种植方法,主要基于广西所处自然环境,由于环境差异明显无法适用于红河流域高原山区进行种植的问题。能够大幅提高沃柑品种在红河流域高原山区特殊的环境中进行种植时的存活率,由之前的不能种植或者极小规模种植到现在能够基本实现存活率100%,亩产提高3%~5%。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红河流域高原山区环境的沃柑抗逆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经济作物种植领域,具体涉及是一种基于红河流域高原山区环境的沃柑抗逆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柑橘在植物分类学上属芸香科Rutaceae柑橘属Citrus L.,柑橘是世界第一大水果。柑桔的品种有多个种,沃柑Orah是“坦普尔”桔橙与“丹西”红桔的杂交F1代种,属于宽皮柑桔类型,起源于以色列,先后引至美国、韩国、中国重庆、广西等地栽培。其中沃柑品种的选育单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及重庆绿康果业有限公司,品种审定编号为渝审柑桔2012002。其具外观漂亮、晚熟高糖、早结丰产优质、树势强旺,耐寒、耐旱,不易黄化、裂果和日灼,后期基本不落果,耐贮运,收获于水果淡季1-4月等特点。
沃柑品种在广西亚热区地区范围内都有较大分布,四川、重庆也有一定量分布,主要集中分布在我国低海拔地区耐寒性中等。红河流域高原山区为非传统的柑橘栽培区,该区农业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主要经济作物多集中在海拔100-600m的区域内;首先,海拔100-600m以下热区作物重点是橡胶、香蕉、菠萝等作物;其次,海拔500m以上热区重点发展经济林、八角、草果等。
公开号为10925827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沃柑种植方法,但是其主要适用于广西等优越的自然环境中,较之红河流域高原山区环境有显著差别,并不能适用满足山区环境种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沃柑种植方法,主要基于广西所处自然环境,由于环境差异明显无法适用于红河流域高原山区进行种植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红河流域高原山区环境的沃柑抗逆种植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红河流域高原山区环境的沃柑抗逆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种植环境选择,针对红河流域高原山区选择适宜种植沃柑的环境;
第二步,种植环境开垦,对所选择的环境进行土壤改良,使之符合沃柑种植;
第三步,种植,将沃柑幼苗种植在开垦后的土壤中;
第四步,种植后实施水、肥、药一体的综合管理,在沃柑幼苗周边架设水管及相应的施肥、施药管道。
进一步的,第一步,选择平均气温为17.5℃~22.6℃,积温为6388℃~8249℃,年均降雨量为1780.7~1789.7mm,年均相对湿度为80%~90%,土地表层土壤厚度为50~70cm,土壤PH值为5.5~7.0,坡度低于25°,高度为300~1000m的红河流域高原山区环境。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在红河流域的高原山区,选择低纬地区,地处热带北缘、亚热带山地季风雨林湿热型气候,其中生物资源丰富,干湿季明显,雨季为5~10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5%,静风频率达50%以上,全年无霜期。具有年温差小,昼夜温差大等气候特点,有利于沃柑的种植。
进一步的,第二步,对种植环境进行坡改台处理,开垦时修筑台面,台宽为1~1.2m,耕翻厚度为14~33cm的表层土壤。
可选的,第二步,开垦后,相邻台面的高度差相等,相邻台面间设置有斜坡面。
可选的,第二步,位于最下方的斜坡面上设置排液口,且位于最下方的斜坡面下方设置有蓄水池。
可选的,台面上设置有种植穴,且相邻种植穴的间距为3m×4m。
可选的,台面上设置有种植穴,且相邻种植穴的间距为3m×3.7m。
可选的,种植穴为环形结构,中心为种植孔,由种植穴中心向外依次设有肥料添加槽和水添加槽,肥料添加槽与种植孔之间设置有第一土壤分隔层,肥料添加槽与水添加槽之间设置有第二土壤分隔层,肥料添加槽上设置有第一添加口,水添加槽外围设置有第三土壤分隔层,水添加槽上设置有第二添加口,第一添加口依次穿过第二土壤分隔层、水添加槽和第三土壤分隔层,第二添加口穿过第三土壤分隔层。
进一步的,第三步,将沃柑幼苗种植在种植孔内。
进一步的,第四步,每亩施有机肥1500kg、复合肥100kg、钙镁磷肥100 kg,每2000亩种植土地建设700m3水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1、通过在红河流域高原山区环境中选择适宜于沃柑生长的环境,并结合特有的开垦手段,在冬季基于水肥一体化的处理,能够大幅提高沃柑品种在红河流域高原山区特殊的环境中进行种植时的存活率,由之前的不能种植或者极小规模种植到现在能够基本实现存活率100%,亩产提高3%~5%的技术效果。
2、解决了现有沃柑种植方法,主要基于广西所处自然环境,由于环境差异明显无法适用于红河流域高原山区进行种植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坡改台示意图;
图2为种植穴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为台面、2为蓄水池、3为排液口、4为斜坡面、5为种植穴、6为种植孔、7为第一土壤分隔层、8为第二土壤分隔层、9为第三土壤分隔层、10为肥料添加槽、11为水添加槽、12为第一添加口、13为第二添加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能够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保护内容。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红河流域高原山区环境的沃柑抗逆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种植环境选择,针对红河流域高原山区选择适宜种植沃柑的环境;
第二步,种植环境开垦,对所选择的环境进行土壤改良,使之符合沃柑种植;
第三步,种植,将沃柑幼苗种植在开垦后的土壤中;
第四步,种植后实施水、肥、药一体的综合管理,在沃柑幼苗周边架设水管及相应的施肥、施药管道。
实施中,在红河流域的高原山区,选择低纬地区,地处热带北缘、亚热带山地季风雨林湿热型气候,其中生物资源丰富,干湿季明显,雨季为5~10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5%,静风频率达50%以上,全年无霜期。具有年温差小,昼夜温差大等气候特点,有利于沃柑的种植。通过在红河流域高原山区环境中选择适宜于沃柑生长的环境,并结合特有的开垦手段,在冬季基于水肥一体化的处理,能够大幅提高沃柑品种在红河流域高原山区特殊的环境中进行种植时的存活率,由之前的不能种植或者极小规模种植到现在能够基本实现存活率100%,亩产提高3%~5%的技术效果。解决了现有沃柑种植方法,主要基于广西所处自然环境,由于环境差异明显无法适用于红河流域高原山区进行种植的问题。
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如图2所示,一种基于红河流域高原山区环境的沃柑抗逆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种植环境选择,针对红河流域高原山区选择适宜种植沃柑的环境,其中选择平均气温为17.5℃,积温为6388℃,年均降雨量为1780.7mm,年均相对湿度为80%,土地表层土壤厚度为50cm,土壤PH值为5.5,坡度低于25°,高度为300m的红河流域高原山区环境;
第二步,种植环境开垦,对所选择的环境进行土壤改良,使之符合沃柑种植,对种植环境进行坡改台处理,开垦时修筑台面1,台宽为1m,耕翻厚度为14cm的表层土壤,;
第三步,种植,将沃柑幼苗种植在开垦后的土壤中;
第四步,种植后实施水、肥、药一体的综合管理,在沃柑幼苗周边架设水管及相应的施肥、施药管道,每亩施有机肥1500kg、复合肥100kg、钙镁磷肥100 kg,每2000亩种植土地建设700m3水池。
实施中,在红河流域的高原山区,选择低纬地区,地处热带北缘、亚热带山地季风雨林湿热型气候,其中生物资源丰富,干湿季明显,雨季为5~10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5%,静风频率达50%以上,全年无霜期。具有年温差小,昼夜温差大等气候特点,有利于沃柑的种植。通过在红河流域高原山区环境中选择适宜于沃柑生长的环境,并结合特有的开垦手段,在冬季基于水肥一体化的处理,能够大幅提高沃柑品种在红河流域高原山区特殊的环境中进行种植时的存活率,由之前的不能种植或者极小规模种植到现在能够基本实现存活率100%,亩产提高3%~5%的技术效果。解决了现有沃柑种植方法,主要基于广西所处自然环境,由于环境差异明显无法适用于红河流域高原山区进行种植的问题。
实施例3
基于实施例1,如图2所示,基于实施例1,一种基于红河流域高原山区环境的沃柑抗逆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种植环境选择,针对红河流域高原山区选择适宜种植沃柑的环境,其中选择平均气温为22.6℃,积温为8249℃,年均降雨量为1789.7mm,年均相对湿度为90%,土地表层土壤厚度为70cm,土壤PH值为7.0,坡度低于25°,高度为1000m的红河流域高原山区环境;
第二步,种植环境开垦,对所选择的环境进行土壤改良,使之符合沃柑种植,对种植环境进行坡改台处理,开垦时修筑台面1,台宽为1.2m,耕翻厚度为33cm的表层土壤,;
第三步,种植,将沃柑幼苗种植在开垦后的土壤中;
第四步,种植后实施水、肥、药一体的综合管理,在沃柑幼苗周边架设水管及相应的施肥、施药管道,每亩施有机肥1500kg、复合肥100kg、钙镁磷肥100 kg,每2000亩种植土地建设700m3水池。
实施中,在红河流域的高原山区,选择低纬地区,地处热带北缘、亚热带山地季风雨林湿热型气候,其中生物资源丰富,干湿季明显,雨季为5~10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5%,静风频率达50%以上,全年无霜期。具有年温差小,昼夜温差大等气候特点,有利于沃柑的种植。通过在红河流域高原山区环境中选择适宜于沃柑生长的环境,并结合特有的开垦手段,在冬季基于水肥一体化的处理,能够大幅提高沃柑品种在红河流域高原山区特殊的环境中进行种植时的存活率,由之前的不能种植或者极小规模种植到现在能够基本实现存活率100%,亩产提高3%~5%的技术效果。解决了现有沃柑种植方法,主要基于广西所处自然环境,由于环境差异明显无法适用于红河流域高原山区进行种植的问题。
实施例4
基于实施例3,其中第二步,开垦后,相邻台面1的高度差相等,相邻台面1间设置有斜坡面4。
实施例5
基于实施例4,第其中二步,位于最下方的斜坡面4上设置排液口3,且位于最下方的斜坡面4下方设置有蓄水池2。台面1上设置有种植穴5,且相邻种植穴5的间距为3m×4m即每亩56株,种植穴5为环形结构,中心为种植孔6,由种植穴5中心向外依次设有肥料添加槽10和水添加槽11,肥料添加槽1与种植孔6之间设置有第一土壤分隔层7,肥料添加槽1与水添加槽11之间设置有第二土壤分隔层8,肥料添加槽1上设置有第一添加口12,水添加槽11外围设置有第三土壤分隔层9,水添加槽11上设置有第二添加口13,第一添加口依次穿过第二土壤分隔层8、水添加槽11和第三土壤分隔层9,第二添加口13穿过第三土壤分隔层9。
使用中,采用特殊的种植穴结构,在冬季进行施肥时能够达到保水保肥的效果,降低肥料的淋失,同时也能对表面土壤进行保温,使沃柑幼苗能够平稳度过冬季。
在肥料添加槽和水添加槽周边设置第一土壤分隔层、第二土壤分隔层、第三土壤分隔层,及提供了一定的物理强度,又能够防止肥料与水在表面的混合,过多的肥料和水能够从添加口排出在周边土壤中。
实施例6
基于实施例4,第其中二步,位于最下方的斜坡面4上设置排液口3,且位于最下方的斜坡面4下方设置有蓄水池2。台面1上设置有种植穴5,且相邻种植穴5的间距为3m×3.7m即每亩60株,种植穴5为环形结构,中心为种植孔6,由种植穴5中心向外依次设有肥料添加槽10和水添加槽11,肥料添加槽1与种植孔6之间设置有第一土壤分隔层7,肥料添加槽1与水添加槽11之间设置有第二土壤分隔层8,肥料添加槽1上设置有第一添加口12,水添加槽11外围设置有第三土壤分隔层9,水添加槽11上设置有第二添加口13,第一添加口依次穿过第二土壤分隔层8、水添加槽11和第三土壤分隔层9,第二添加口13穿过第三土壤分隔层9。
使用中,采用特殊的种植穴结构,在冬季进行施肥时能够达到保水保肥的效果,降低肥料的淋失,同时也能对表面土壤进行保温,使沃柑幼苗能够平稳度过冬季。
在肥料添加槽和水添加槽周边设置第一土壤分隔层、第二土壤分隔层、第三土壤分隔层,及提供了一定的物理强度,又能够防止肥料与水在表面的混合,过多的肥料和水能够从添加口排出在周边土壤中。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红河流域高原山区环境的沃柑抗逆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种植环境选择,针对红河流域高原山区选择适宜种植沃柑的环境;
第二步,种植环境开垦,对所选择的环境进行土壤改良,使之符合沃柑种植;
第三步,种植,将沃柑幼苗种植在开垦后的土壤中;
第四步,种植后实施水、肥、药一体的综合管理,在沃柑幼苗周边架设水管及相应的施肥、施药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红河流域高原山区环境的沃柑抗逆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选择平均气温为17.5℃~22.6℃,积温为6388℃~8249℃,年均降雨量为1780.7~1789.7mm,年均相对湿度为80%~90%,土地表层土壤厚度为50~70cm,土壤PH值为5.5~7.0,坡度低于25°,高度为300~1000m的红河流域高原山区环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红河流域高原山区环境的沃柑抗逆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对种植环境进行坡改台处理,开垦时修筑台面(1),台宽为1~1.2m,耕翻厚度为14~33cm的表层土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红河流域高原山区环境的沃柑抗逆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开垦后,相邻台面(1)的高度差相等,相邻台面(1)间设置有斜坡面(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红河流域高原山区环境的沃柑抗逆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位于最下方的所述斜坡面(4)上设置排液口(3),且位于最下方的所述斜坡面(4)下方设置有蓄水池(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红河流域高原山区环境的沃柑抗逆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面(1)上设置有种植穴(5),且相邻种植穴(5)的间距为3m×4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红河流域高原山区环境的沃柑抗逆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面(1)上设置有种植穴(5),且相邻种植穴(5)的间距为3m×3.7m。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基于红河流域高原山区环境的沃柑抗逆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穴(5)为环形结构,中心为种植孔(6),由种植穴(5)中心向外依次设有肥料添加槽(10)和水添加槽(11),所述肥料添加槽(1)与种植孔(6)之间设置有第一土壤分隔层(7),肥料添加槽(1)与水添加槽(11)之间设置有第二土壤分隔层(8),肥料添加槽(1)上设置有第一添加口(12),所述水添加槽(11)外围设置有第三土壤分隔层(9),水添加槽(11)上设置有第二添加口(13),所述第一添加口依次穿过第二土壤分隔层(8)、水添加槽(11)和第三土壤分隔层(9),所述第二添加口(13)穿过第三土壤分隔层(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红河流域高原山区环境的沃柑抗逆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将沃柑幼苗种植在种植孔(6)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红河流域高原山区环境的沃柑抗逆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步,每亩施有机肥1500kg、复合肥100kg、钙镁磷肥100 kg,每2000亩种植土地建设700m3水池。
CN201910262871.3A 2019-04-02 2019-04-02 一种基于红河流域高原山区环境的沃柑抗逆种植方法 Pending CN1098745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62871.3A CN109874588A (zh) 2019-04-02 2019-04-02 一种基于红河流域高原山区环境的沃柑抗逆种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62871.3A CN109874588A (zh) 2019-04-02 2019-04-02 一种基于红河流域高原山区环境的沃柑抗逆种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74588A true CN109874588A (zh) 2019-06-14

Family

ID=66935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62871.3A Pending CN109874588A (zh) 2019-04-02 2019-04-02 一种基于红河流域高原山区环境的沃柑抗逆种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74588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708815U (zh) * 2013-11-28 2014-07-16 天津绿茵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矿山、荒山乔灌木栽植的水肥定向供应装置
CN104303933A (zh) * 2014-10-22 2015-01-28 湖北天蓝地绿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木本植物促根育苗方法
CN106508545A (zh) * 2016-09-19 2017-03-22 鹤庆农佳果业有限公司 适用高原干热地区沃柑生态栽培种植的方法
CN107567930A (zh) * 2017-09-30 2018-01-12 广西田阳县创新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沃柑的石漠化种植方法
CN108901549A (zh) * 2018-07-04 2018-11-30 广西农垦国有明阳农场 沃柑高效种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708815U (zh) * 2013-11-28 2014-07-16 天津绿茵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矿山、荒山乔灌木栽植的水肥定向供应装置
CN104303933A (zh) * 2014-10-22 2015-01-28 湖北天蓝地绿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木本植物促根育苗方法
CN106508545A (zh) * 2016-09-19 2017-03-22 鹤庆农佳果业有限公司 适用高原干热地区沃柑生态栽培种植的方法
CN107567930A (zh) * 2017-09-30 2018-01-12 广西田阳县创新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沃柑的石漠化种植方法
CN108901549A (zh) * 2018-07-04 2018-11-30 广西农垦国有明阳农场 沃柑高效种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薛达元等: "《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技术规范与滇黔贵26县调查示范研究》", 28 February 2016, 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 *
黄勇明等: "广西武鸣沃柑生产技术", 《中国南方果树》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03857B (zh) 一种盐碱地微咸水覆膜滴灌加工番茄种植方法
CN103650882B (zh) 一种滨海盐碱地牡丹的栽培方法
CN105210612B (zh) 一种葛根的育苗及种植方法
CN101595819A (zh) 核桃良种选育和丰产栽培方法
CN104255249A (zh) 一种蛋白桑树的种植方法
CN101803519A (zh) 利用柽柳接种肉苁蓉的栽培方法
CN102138458B (zh) 贫瘠土地种植植物度过成活关键期的生态保湿装置
CN105612987A (zh) 一种野三七和川滇桤木套种方法
CN109006226A (zh) 运用c4植物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方法
CN102461408A (zh) 一种茶园生产管理方法
CN105900936B (zh) 一种林下动植物混养方法
CN105230273A (zh) 一种葛根的种植方法
Prihar et al. Enhancing crop water productivity to ameliorate groundwater decline.
CN110432071A (zh) 适用于河西走廊酿酒葡萄冬季不下架越冬管理方法
CN107493894A (zh) 一种冬季橡胶林下种植马铃薯的方法
Singh et al. Rain water harvesting for food and livelihood security: a case study from Pali, India
CN108419472A (zh) 种植藜麦改良重盐碱地的方法
CN112385501A (zh) 在中度盐碱地上种植野韭的方法
CN109380068A (zh) 一项克服西甜瓜低温僵苗的栽培方法
CN109417983A (zh) 海滨木槿滨海盐碱土育苗技术
CN109874588A (zh) 一种基于红河流域高原山区环境的沃柑抗逆种植方法
CN103583187A (zh) 一种中国北部茶园栽培管理方法
CN202043485U (zh) 贫瘠土地种植植物度过成活关键期的生态保湿装置
CN108077008B (zh) 一种干旱风沙区绿洲前沿植物幼苗生长的保护方法
CN110352779A (zh) 一种滨海重盐碱地桃树设施栽培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