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70358A - 多刚性块体多期多方位伸-缩变形物理模拟实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刚性块体多期多方位伸-缩变形物理模拟实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70358A
CN109870358A CN201910185928.4A CN201910185928A CN109870358A CN 109870358 A CN109870358 A CN 109870358A CN 201910185928 A CN201910185928 A CN 201910185928A CN 109870358 A CN109870358 A CN 1098703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formation
model
structural
experimental
fau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8592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琦
孙永河
陈树民
付晓飞
王有功
刘志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18592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70358A/zh
Publication of CN1098703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703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多刚性块体多期多方位伸‑缩变形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它包括获取研究区的地层信息、构造状况,明确基底先存构造分布特征,利用地震资料对断层进行系统解释;依据断层精细解释结果,对断层几何学、运动学特征进行解析,判断当期应力场方向;编制构造发育史平衡剖面,明确断裂活动期次及强度;通过确定实际地区与实验模型的比例,等比例设计实验模型,按照基底断裂的形态与特征确定好刚性模型的形状及摆放特征;选取合适的实验材料,确定材料铺设厚度;加载实验动力装置,分阶段变形并铺设实验材料;记录实验过程数据及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本发明用于对多期变形叠加盆地构造研究,模拟结果与实际变形特征十分吻合。

Description

多刚性块体多期多方位伸-缩变形物理模拟实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构造地质学领域中含油气盆地内部断裂活动演化的砂箱物理模拟的实验方法,具体涉及的是多刚性块体多期多方位伸-缩变形物理模拟实验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含油气盆地而言,在地质历史时期,盆地并非仅仅经历一次构造运动,而是早期基底断层在晚期经历了多期不同方向的拉伸、挤压,叠加之后造成了先存断层的再次活动,进而使得研究区现今断层、地层分布十分复杂,具有多期叠加的特征。现有技术采用二维或三维砂箱物理模拟实验方式模拟目标区域的地质演化过程和变形过程,但仅仅研究单方向的变形过程,方法比较单一。很难针对不同研究区在不同先存基底条件下多期多方位变形过程开展物理模拟实验。基于现实研究及实际油气勘探的需要,针对多期多方位伸-缩变形的模拟越发显得迫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多刚性块体多期多方位伸-缩变形物理模拟实验方法,这种多刚性块体多期多方位伸-缩变形物理模拟实验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采用二维或三维砂箱物理模拟实验方法仅仅研究单方向的变形过程,方法比较单一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多刚性块体多期多方位伸-缩变形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获取研究区地层信息、构造概况,明确基底先存构造分布特征,取得研究区地震数据资料;对地震剖面上可以识别的断层进行精细解释,绘制平面分布图;
步骤二、依据断层精细解释结果,对断层几何学参数进行统计,包括:断层走向、倾角、延伸长度、最大断距及剖面组合样式等;并依据断层走向确定断层运动学背景,包括应力场方向等。
步骤三、编制构造发育史平衡剖面,通过对研究区构造解析,厘定研究区断层活动期次及各时期变形方向及变形程度;明确断层变形机制、确定断层演化规律;
步骤四、根据实际研究区的尺寸,依据物理模拟实验尺寸相似性原则,按照比例缩小得到实验模型尺寸,根据实际研究区的基底先存构造分布,设置相应的挡板及底部刚性块体,包括固定挡板、移动挡板、刚性底板;结合实际地质状况确定刚性块体的边界形态、摆放角度及叠置关系;
步骤五、根据实际研究区的地层信息及分布特征铺设砂体:依据物理模拟实验材料相似性原理,即实验模型与实际对象必须符合相似性原则,用不同粒径的干燥石英砂模拟脆性地层、用硅胶蜂蜜模拟塑性地层,实验过程中,相应的地层之间用一定粒度的彩色石英砂岩铺设薄薄一层作为标志层;相应的;按照研究区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实验材料;按照实际盆地地层厚度和形态按比例确定实验材料需要铺设的模型厚度,将石英砂等材料铺设进模型变形产生的空间;
步骤六、根据所述研究区构造活动期次及变形方向,结合构造发育史平衡剖面,确定研究构造演化的各个阶段及每个阶段的变形特征、应力的角度及方向,变形特征包括挤压过程、拉伸过程、地层沉积过程、地层剥蚀过程,利用计算机控制实验动力装置中挡板移动进而模拟所述研究区的构造变形;
步骤七、实验过程数据的捕捉与采集:利用模型顶部的高清相机进行等间隔的拍摄,记录实验模型平面变形过程;实验结束后,铺设松散石英砂,用水润湿实验模型,使实验模型中的模拟材料固结,待模型完全固结后,通过一定方位一定间距切割试验模型,记录内部剖面情况;或通过3D扫描装置对模型进行扫描,将扫描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进行实验过程数据的记录,并得出实验结果。
上述方案步骤二中依据断层走向判断应力场方向的方法:根据断层与先存构造之间关系,将断层分为先存构造复活断层、先存构造相关断层及库伦断层,库伦断层的走向往往与当期应力场方向垂直,因此通过识别库伦断裂可以判断当期应力场的方向。
上述方案步骤三中编制构造发育史平衡剖面的方法:剖面在遵循面积守恒的原则前提下,现今的剖面可以通过复原层位、加入剥蚀量、去压实作用、断距消除及层拉平方法将原始剖面复原至地层原始沉积形态或未变形状态。
上述方案步骤三中厘定断层活动时期的方法:通过识别地震剖面上不整合界面,确定两个不整合界面之间的构造层,而构造层的形成时间就是一个构造期,进而确定构造活动时期;通过断距-埋深曲线法确定断裂的运动特征;通过断距与埋深的变化关系,确定断距高值区对应断裂初始破裂的层位,根据曲线的形态确定断裂的活动期次和活动特征。
上述方案步骤三中厘定断层活动强度的方法:运用生长指数法确定断层活动强度,计算断层上盘沉积地层厚度与下盘相同层位地层厚度的比值,比值大于1表明断裂发生同沉积活动,比值等于1代表地层没有同沉积活动。
上述方案步骤四中依据尺寸相似性原则确定实验模型尺寸:通过读取实际地区构造图或地质图,确定研究区分布范围、比例尺大小,实验模型的比例尺在1:10000-1:1000000之间;根据比例尺换算实验模型的尺寸;根据基底构造图先存构造的展布特征,将基底划分为若干个块体,块体边界形态与基底断裂展布特征一致;按照确定好的比例、尺寸及先存构造展布形态,在刚性聚乙烯板上切割出刚性基底实验模型,并按照实际地区进行摆放。
上述方案步骤五中进行的实验材料选择、模型厚度的确定通过物理模拟实验相似性原则确定:
(1)实验材料选择松散石英砂;
(2)为了便于实验的观察且不影响实验结果,将干燥石英砂通过染色处理作为标志层,便于观察变形又不改变材料的内摩擦角;
(3)通过对实际地区地震剖面的解释以及对构造演化的认识,结合钻井资料,确定各组地层的沉积厚度及残余厚度,按照实验模型比例换算出各层石英砂铺设的的厚度;
(4)通过步骤三编制的构造发育史平衡剖面,确定各个时期变形量,变形量包括伸展量和收缩量;按照一定比例,将伸展量换算成实验动力装置的移动位移。
上述方案步骤六利用计算机控制实验动力装置中挡板移动模拟所述研究区的构造变形方法:
若所述构造演化过程包括地层的挤压过程,则根据所述构造演化过程的不同阶段和所述挤压过程的变形方向,用计算机控制挡板对模型进行挤压变形;
若所述构造演化过程包括地层的拉伸过程,则根据所述构造演化过程的不同和所述伸展过程的变形方向,用计算机控制挡板对模型进行拉伸变形;
若所述构造演化过程包括地层的沉积过程,则根据所述构造演化过程的不同和所述地层厚度按比例铺设相应粒径的石英砂或硅胶等材料;
若所述构造演化过程包括地层的剥蚀过程,则根据所述构造演化过程的不同用鼓风机、毛刷或刮板去除模型一部分地层,进而模拟剥蚀。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目针对不同基底先存条件、多期不同方向的伸-缩变形过程的研究区,针对性设计基底刚性块体模型,基于多期不同方向的拉伸变形采用物理模拟实验的方法再现研究区断层形成演化过程。可以利用基底刚性块体的不同组合样式,模拟不同研究区的先存基底条件,并且可以通过不同方向不同角度的伸缩、再现盆地构造变形过程,是一项创新的技术。
2、本发明利用基底多个刚性块体在多期次多方向伸缩变形模拟实际盆地的多期变形叠加过程。既考虑了实际基底的形态,又考虑了多期不同性质的变形特征(包括拉伸变形和收缩变形),进一步地,根据基底先存构造的走向与应力方向的关系,可以模拟正交拉伸(收缩)变形,斜向拉伸(收缩)变形及走滑变形。适用于对多期变形叠加盆地构造研究,模拟结果与实际变形特征十分吻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模型设计图,其中图2a为物理模拟实际研究区范围;图2b为聚丙烯(PP)材质实验模型设计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模型初始状态图。
图4为实施例1中的实验过程模型状态图,由图4-1、图4-2、图4-3、图4-4组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这种多刚性块体多期多方位伸-缩变形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获取研究区地层信息、构造概况,明确基底先存构造分布特征,取得研究区地震数据资料;对地震剖面上可以识别的断层进行精细解释,绘制平面分布图。
b依据断层精细解释结果,对断层几何学参数进行统计,包括:断层走向、倾角、延伸长度、最大断距及剖面组合样式等;并依据断层走向确定断层运动学背景,进一步地,根据断层与先存构造之间关系,将断层分为先存构造复活断层、先存构造相关断层及库伦断层,库伦断层的走向往往与当期应力场方向垂直,因此通过识别库伦断裂可以判断当期应力场的方向。
c遵循守恒的原则,通过复原层位、恢复剥蚀量、去压实作用、断距消除等方法编制构造发育史平衡剖面,再现各个时期的构造变形特征及过程。,进一步地厘定研究区断层活动期次及各时期变形方向及变形程度;通过识别地震剖面上不整合界面,可以确定两个不整合界面之间的构造层,而构造层的形成时间就是一个构造期,进而可以确定构造活动时期;通过断距-埋深曲线法可以确定断裂的运动特征;通过断距与埋深的变化关系,可以确定断距高值区对应断裂初始破裂的层位,根据曲线的形态可以确定断裂的活动期次和活动特征;运用生长指数法确定断层活动强度。最终明确断层变形机制、确定断层演化规律;
d通过读取实际地区构造图或地质图,确定研究区分布范围、比例尺大小,通常实验模型的比例尺在1:10000-1:1000000之间。根据比例尺换算实验模型的尺寸;根据基底构造图先存构造的展布特征,将基底划分为若干个块体,块体边界形态与基底断裂展布特征一致;按照确定好的比例、尺寸及先存构造展布形态,在刚性聚乙烯板(其他刚性材料)上切割出刚性基底实验模型,并按照实际地区进行摆放。
e根据实际研究区的地层信息及分布特征铺设砂体:依据物理模拟实验材料相似性原理,即实验模型与实际对象必须符合相似性原则,通过一系列岩石力学分析得出:由于松散石英砂(粒径0.2-0.3mm,内摩擦角31°左右)抗张强度接近于0,其变形特性符合库伦准则,与地壳浅层岩石的变形特性相近,因此是模拟上地壳变形的最好材料,故实验材料选择松散石英砂作为脆性地层的材料,硅胶蜂蜜等材料模拟塑性地层,实验过程中,相应的地层之间用一定粒度的彩色石英砂岩铺设薄薄一层作为标志层;进一步地,通过对实际地区地震剖面的解释以及对构造演化的认识,结合钻井资料,可以确定各组地层的沉积厚度及残余厚度,按照实验模型比例可以换算出各层石英砂铺设的的厚度。依据各个时期的变形程度(伸展量或收缩量),设置动力装置的移动位移。
f根据所述研究区构造活动期次及变形方向,结合构造演化史剖面,确定研究构造演化的各个阶段及每个阶段的变形特征(包括挤压过程、拉伸过程、地层沉积过程、地层剥蚀过程)、应力的角度及方向,利用计算机控制挡板移动进而模拟所述研究区的构造变形。
若所述构造演化过程包括地层的挤压过程,则根据所述构造演化过程的不同阶段和所述挤压过程的变形方向,用计算机控制挡板对模型进行挤压变形;
若所述构造演化过程包括地层的拉伸过程,则根据所述构造演化过程的不同和所述伸展过程的变形方向,用计算机控制挡板对模型进行拉伸变形;
若所述构造演化过程包括地层的沉积过程,则根据所述构造演化过程的不同和所述地层厚度按比例铺设相应粒径的石英砂或硅胶等材料;
若所述构造演化过程包括地层的侵蚀过程,则根据所述构造演化过程的不同用鼓风机、毛刷或刮板去除模型一部分地层,进而模拟剥蚀。
g实验过程数据的捕捉与采集:利用模型顶部的高清相机进行等间隔的拍摄,记录实验模型平面变形过程。进一步地,实验结束后,在最后一阶段变形后,铺设松散石英砂,用水润湿实验模型,使实验模型中的模拟材料固结,待模型完全固结后,可以通过一定方位一定间距切割试验模型,记录内部剖面情况;或通过3D扫描装置对模型进行扫描,将扫描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进一步地,进行实验过程数据的记录,并作总结得出实验结果。
实施例1:
通过获取研究区地质信息、构造概况,确定了研究区基底存在两条先存断裂F1和F2的展布特征;通过编制构造发育史平衡剖面,借助不整合识别、断距-埋深曲线及生长指数等方法对研究区断层活动期次,活动强度及构造演化过程进行厘定,确定研究区存在多期不同方向的拉伸和挤压变形,包括:火石岭组、沙河子组时期的EW向伸展,沙河子组末期为EW向挤压;营城组一段为EW向伸展,EW向末期挤压;营城组三段时期为近NW向伸展,营城组三段末期为NW向挤压。
根据实际研究区的范围大小:研究区长宽比约为51.9km/53.25km,因此实验模型尺寸为长约50cm,宽约50cm,相似系数为1.05×10-5。
依据研究区基底(T5反射层)构造图断裂分布,认为基底存在两组主干先存断裂F1和F2。选择厚度为0.8mm的聚丙烯(PP)材料板材为主要材料作为刚性实验模型的设计材料,按照基底先存断裂的形态及规模,同时按照F1和F2断裂特征裁剪出相应的形状以模拟先存断裂(图2),将实验聚丙烯(PP)刚性基底模型固定在动力装置驱动端,将三块刚性聚丙烯(PP)实验模型(模型块体1、模型块体2及模型块体3)按照顺序叠放在实验操作台上(如图3所示),将四套动力装置安装固定,两组装置与模型上下轴线正交,另外两组动力装置斜交摆放,与模型轴线呈45°夹角。
通过驱动装置从不同的方向加载动力,实现与实际地区应力场方向相似的变形过程。刚性基底模型之上铺设分层的干燥石英砂模拟地层,通过刚性基底模型的运动带动上部砂体发生变形(图4)。
①按照相似比例,在模型上铺设3.5cm厚白色石英砂以模拟前裂陷期地层,并用刮板刮平使得表面平整。在平整的白色石英砂“基底”表面,铺设1mm厚黑色彩色石英砂作为标志层,以便观察变形特征,该标志层相当于实际T5反射层。
②徐家围子断陷在火石岭组时期受地幔柱上拱的影响发生初始裂陷,因此实验在黑色石英砂铺设后,启动动力装置1和动力装置3,并以0.5cm/min的速度左右拉伸并拍照记录实验过程;当拉伸量为1cm(左右分别拉伸0.5cm)时,在拉伸出的空间内,填充白色石英砂并刮平,代表火石岭组沉积的地层,并在平整石英砂表面铺设0.1cm绿色石英砂作为标志层。
③接着相同方向以相同速度继续拉伸,代表沙河子组时期的伸展。当拉伸量为3cm时,在空间内充填白色石英砂并刮平表面,以代表沙河子组地层沉积,并铺设红色标志层。
④上部步骤完成后,调整动力装置1和动力装置3为挤压状态,并以0.5cm/min的速度左右挤压,以模拟沙河子组末期的挤压反转变形。变形2min后,暂停提供动力,用刮板刮平因挤压而产生的模型表面凸起,并铺设0.1cm黄色石英砂,模拟剥蚀过程。
⑤以0.5cm/min的速度水平拉伸模型,动力装置1运转1min停止,动力装置3运转2min,进而产生左侧0.5cm、右侧1cm的水平拉伸位移,模拟营城组一段变形过程,在拉伸空间中铺设白色石英砂,刮平并铺设1cm彩色石英砂作为标志层。
⑥由于徐家围子断陷营一段末期经历了大范围的挤压剥蚀,导致研究区普遍缺失营城组二段地层,因此,在营一段变形后,反向以相同速率及运转时间启动动力装置1和动力装置3,并刮平挤压产生的凸起,并铺设标志层以模拟营城组一段末期的挤压反转变形过程。
⑦在前述过程f的实验操作后,启动动力装置2和动力装置4对模型加载斜向动力。以0.5cm/min的速度启动装置2和动力装置4,动力装置2运转1min后停止,产生0.5cm的位移量,动力装置4运转3min后停止,产生1.5cm的位移量,并在拉伸出的空间内充填白色石英砂并刮平表明、铺设彩砂,整个过程模拟营城组三段变形过程。
⑧接下来,启动动力装置2和动力装置4加载斜向挤压动力。动力装置2挤压0.5cm、动力装置4挤压1.5cm后,刮平模型表面并铺设彩砂,从而模拟营三段末期的挤压变形。
整个过程结束后,在模型上部铺设0.5cm厚的白色石英砂,代表后裂陷阶段地层沉积,至此整个变形过程结束。
切片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整个变形过程结束后,对模型进行浇水润湿,并按照设计,垂直于构造轴向横向切片,观察剖面变形情况,并拍照记录。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实施例利用基底多个刚性块体在多期次多方向伸缩变形模拟实际盆地的多期变形叠加过程。既考虑了实际基底的形态,又考虑了多期不同性质的变形特征(包括拉伸变形和收缩变形),进一步地,根据基底先存构造的走向与应力方向的关系,可以模拟正交拉伸(收缩)变形,斜向拉伸(收缩)变形及走滑变形。适用于对多期变形叠加盆地构造研究,模拟结果与实际变形特征十分吻合。
另外,本发明具体应用途径很多,上述实例视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应当指出,对于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提出若干改进措施,这些改进措施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多刚性块体多期多方位伸-缩变形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获取研究区地层信息、构造概况,明确基底先存构造分布特征,取得研究区地震数据资料;对地震剖面上可以识别的断层进行精细解释,绘制平面分布图;
步骤二、依据断层精细解释结果,对断层几何学参数进行统计,包括:断层走向、倾角、延伸长度、最大断距及剖面组合样式等;并依据断层走向确定断层运动学背景,包括应力场方向;
步骤三、编制构造发育史平衡剖面,通过对研究区构造解析,厘定研究区断层活动期次及各时期变形方向及变形程度;明确断层变形机制、确定断层演化规律;
步骤四、根据实际研究区的尺寸,依据物理模拟实验尺寸相似性原则,按照比例缩小得到实验模型尺寸,根据实际研究区的基底先存构造分布,设置相应的挡板及底部刚性块体,包括固定挡板、移动挡板、刚性底板;结合实际地质状况确定刚性块体的边界形态、摆放角度及叠置关系;
步骤五、根据实际研究区的地层信息及分布特征铺设砂体:依据物理模拟实验材料相似性原理,即实验模型与实际对象必须符合相似性原则,用不同粒径的干燥石英砂模拟脆性地层、用硅胶蜂蜜模拟塑性地层,实验过程中,相应的地层之间用一定粒度的彩色石英砂岩铺设薄薄一层作为标志层;相应的;按照研究区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实验材料;按照实际盆地地层厚度和形态按比例确定实验材料需要铺设的模型厚度,将石英砂等材料铺设进模型变形产生的空间;
步骤六、根据所述研究区构造活动期次及变形方向,结合构造发育史平衡剖面,确定研究构造演化的各个阶段及每个阶段的变形特征、应力的角度及方向,变形特征包括挤压过程、拉伸过程、地层沉积过程、地层剥蚀过程,利用计算机控制实验动力装置中挡板移动进而模拟所述研究区的构造变形;
步骤七、实验过程数据的捕捉与采集:利用模型顶部的高清相机进行等间隔的拍摄,记录实验模型平面变形过程;实验结束后,铺设松散石英砂,用水润湿实验模型,使实验模型中的模拟材料固结,待模型完全固结后,通过一定方位一定间距切割试验模型,记录内部剖面情况;或通过3D扫描装置对模型进行扫描,将扫描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进行实验过程数据的记录,并得出实验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刚性块体多期多方位伸-缩变形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二中依据断层走向判断应力场方向的方法:根据断层与先存构造之间关系,将断层分为先存构造复活断层、先存构造相关断层及库伦断层,库伦断层的走向往往与当期应力场方向垂直,因此通过识别库伦断裂可以判断当期应力场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刚性块体多期多方位伸-缩变形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三中编制构造发育史平衡剖面的方法:剖面在遵循面积守恒的原则前提下,现今的剖面可以通过复原层位、加入剥蚀量、去压实作用、断距消除及层拉平方法将原始剖面复原至地层原始沉积形态或未变形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刚性块体多期多方位伸-缩变形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三中厘定断层活动时期的方法:通过识别地震剖面上不整合界面,确定两个不整合界面之间的构造层,而构造层的形成时间就是一个构造期,进而确定构造活动时期;通过断距-埋深曲线法确定断裂的运动特征;通过断距与埋深的变化关系,确定断距高值区对应断裂初始破裂的层位,根据曲线的形态确定断裂的活动期次和活动特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刚性块体多期多方位伸-缩变形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三中厘定断层活动强度的方法:运用生长指数法确定断层活动强度,计算断层上盘沉积地层厚度与下盘相同层位地层厚度的比值,比值大于1表明断裂发生同沉积活动,比值等于1代表地层没有同沉积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刚性块体多期多方位伸-缩变形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四中依据尺寸相似性原则确定实验模型尺寸:通过读取实际地区构造图或地质图,确定研究区分布范围、比例尺大小,实验模型的比例尺在1:10000-1:1000000之间;根据比例尺换算实验模型的尺寸;根据基底构造图先存构造的展布特征,将基底划分为若干个块体,块体边界形态与基底断裂展布特征一致;按照确定好的比例、尺寸及先存构造展布形态,在刚性聚乙烯板上切割出刚性基底实验模型,并按照实际地区进行摆放。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刚性块体多期多方位伸-缩变形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五中进行的实验材料选择、模型厚度的确定通过物理模拟实验相似性原则确定:
(1)实验材料选择松散石英砂;
(2)为了便于实验的观察且不影响实验结果,将干燥石英砂通过染色处理作为标志层,便于观察变形又不改变材料的内摩擦角;
(3)通过对实际地区地震剖面的解释以及对构造演化的认识,结合钻井资料,确定各组地层的沉积厚度及残余厚度,按照实验模型比例换算出各层石英砂铺设的的厚度;
(4)通过步骤三编制的构造发育史平衡剖面,确定各个时期变形量,变形量包括伸展量和收缩量;按照一定比例,将伸展量换算成实验动力装置的移动位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刚性块体多期多方位伸-缩变形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六利用计算机控制实验动力装置中挡板移动模拟所述研究区的构造变形方法:
若所述构造演化过程包括地层的挤压过程,则根据所述构造演化过程的不同阶段和所述挤压过程的变形方向,用计算机控制挡板对模型进行挤压变形;
若所述构造演化过程包括地层的拉伸过程,则根据所述构造演化过程的不同和所述伸展过程的变形方向,用计算机控制挡板对模型进行拉伸变形;
若所述构造演化过程包括地层的沉积过程,则根据所述构造演化过程的不同和所述地层厚度按比例铺设相应粒径的石英砂或硅胶等材料;
若所述构造演化过程包括地层的剥蚀过程,则根据所述构造演化过程的不同用鼓风机、毛刷或刮板去除模型一部分地层,进而模拟剥蚀。
CN201910185928.4A 2019-03-12 2019-03-12 多刚性块体多期多方位伸-缩变形物理模拟实验方法 Pending CN1098703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85928.4A CN109870358A (zh) 2019-03-12 2019-03-12 多刚性块体多期多方位伸-缩变形物理模拟实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85928.4A CN109870358A (zh) 2019-03-12 2019-03-12 多刚性块体多期多方位伸-缩变形物理模拟实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70358A true CN109870358A (zh) 2019-06-11

Family

ID=66920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85928.4A Pending CN109870358A (zh) 2019-03-12 2019-03-12 多刚性块体多期多方位伸-缩变形物理模拟实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70358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08472A (zh) * 2019-12-02 2020-04-14 东华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离散元的裂谷盆地伸展过程模拟方法
CN111028646A (zh) * 2020-01-06 2020-04-1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伸展环境的构造转换带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和方法
CN112700704A (zh) * 2020-12-02 2021-04-2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膝折构造模拟方法及装置
CN112700705A (zh) * 2020-12-02 2021-04-2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膝折构造模拟系统及方法
CN113049467A (zh) * 2021-03-12 2021-06-29 东北石油大学 一种模拟不整合汇聚脊控藏机理的装置及方法
CN113376688A (zh) * 2020-03-10 2021-09-1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变倾角的塑形地层构造分析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14609691A (zh) * 2020-12-09 2022-06-1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地形成因模式的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471971A (zh) * 2021-06-10 2022-12-1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盆地模拟阶段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7309304A (zh) * 2023-09-27 2023-12-29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复杂板块汇聚背景下盆地差异构造变形模拟装置及方法
CN115983154B (zh) * 2023-01-05 2024-03-1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基于源汇系统的物理模拟和沉积数值模拟一体化的实验研究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08030A (zh) * 2017-09-19 2018-03-16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分层伸展的离散元模拟方法
CN110599884A (zh) * 2018-06-12 2019-12-2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陆内冲断构造的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及实验模型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08030A (zh) * 2017-09-19 2018-03-16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分层伸展的离散元模拟方法
CN110599884A (zh) * 2018-06-12 2019-12-2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陆内冲断构造的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及实验模型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琦: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基础科学辑》", 15 January 2019 *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08472B (zh) * 2019-12-02 2023-11-21 东华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离散元的裂谷盆地伸展过程模拟方法
CN111008472A (zh) * 2019-12-02 2020-04-14 东华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离散元的裂谷盆地伸展过程模拟方法
CN111028646A (zh) * 2020-01-06 2020-04-1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伸展环境的构造转换带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和方法
CN113376688A (zh) * 2020-03-10 2021-09-1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变倾角的塑形地层构造分析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12700704A (zh) * 2020-12-02 2021-04-2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膝折构造模拟方法及装置
CN112700705A (zh) * 2020-12-02 2021-04-2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膝折构造模拟系统及方法
CN112700705B (zh) * 2020-12-02 2023-10-2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膝折构造模拟系统及方法
CN112700704B (zh) * 2020-12-02 2023-10-3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膝折构造模拟方法及装置
CN114609691A (zh) * 2020-12-09 2022-06-1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地形成因模式的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49467A (zh) * 2021-03-12 2021-06-29 东北石油大学 一种模拟不整合汇聚脊控藏机理的装置及方法
CN113049467B (zh) * 2021-03-12 2021-10-22 东北石油大学 一种模拟不整合汇聚脊控藏机理的装置及方法
CN115471971A (zh) * 2021-06-10 2022-12-1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盆地模拟阶段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471971B (zh) * 2021-06-10 2024-05-0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盆地模拟阶段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983154B (zh) * 2023-01-05 2024-03-1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基于源汇系统的物理模拟和沉积数值模拟一体化的实验研究方法
CN117309304A (zh) * 2023-09-27 2023-12-29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复杂板块汇聚背景下盆地差异构造变形模拟装置及方法
CN117309304B (zh) * 2023-09-27 2024-04-30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复杂板块汇聚背景下盆地差异构造变形模拟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70358A (zh) 多刚性块体多期多方位伸-缩变形物理模拟实验方法
Chorley Models in geomorphology
Terzopoulos et al. Techniques for realistic facial modeling and animation
CN104952345B (zh) 走滑构造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07590853A (zh) 一种城市建筑群震害高真实度展示方法
CN102147479B (zh) 一种储层空间物性参数的建模方法
CN104504754B (zh) 一种油气储层多点统计建模的方法及装置
CN110632653A (zh) 盐构造分析方法、装置及系统
Hoze et al. Residence times of receptors in dendritic spines analyzed by stochastic simulations in empirical domains
Resor et al. Forward modeling synsedimentary de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prograding steep-sloped carbonate margin
CN107240152A (zh) 三维地质模型的建模方法及系统
CN110008599A (zh) 一种基于高阶双套双相物质点法的水土耦合滑坡的模拟方法
Balázs et al. The dynamics of forearc–back‐arc basin subsidence: Numerical models and observations from Mediterranean subduction zones
Krstekanić et al. The influence of back-arc extension direction on the strain partitioning associated with continental indentation: Analogue modelling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Circum-Moesian Fault System of South-Eastern Europe
Bahroudi The effect of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asal decollement and basement structures on deformation of the Zagros Basin
Ur The morphology of Neo-Assyrian cities
CN106887040B (zh) 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方法和装置
Bois et al. Influence of structural heterogeneities and of large scale topography on imbricate gravitational rock slope failures: New insights from 3-D physical modeling and geomorphological analysis
Sanz et al. Three-dimensional elasto-plastic soil modelling and analysis of sauropod tracks
Ditto Cosmological Caches: Organization and Power at Chaco Canyon, New Mexico, AD 850-1150
Ramirez et al. Capabilities and limitations of different numerical tools in capturing seismic site performance in a layered liquefiable site
Natali et al. Rapid modelling of interactive geological illustrations with faults and compaction
CN106384016B (zh) 单一倾向断层的自动反演方法
CN117309304B (zh) 复杂板块汇聚背景下盆地差异构造变形模拟装置及方法
Balazs et al. The dynamics of forearc-back-arc vertical motion: Numerical models and observations from the Mediterranea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