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69256B - 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液的加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液的加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69256B
CN109869256B CN201910180663.9A CN201910180663A CN109869256B CN 109869256 B CN109869256 B CN 109869256B CN 201910180663 A CN201910180663 A CN 201910180663A CN 109869256 B CN109869256 B CN 1098692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engine
controller
heat exchanger
heat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8066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69256A (zh
Inventor
马斌斌
张卫星
韩红飞
顾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8066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692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692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692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692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692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液的加热系统。该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循环泵、换热器和电加热器。其中循环泵的输入端与发动机的第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换热器的输入端与循环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换热器的输出端与发动机的第二端通过管道连接,冷却液通过循环泵在加热系统的管道内循环流动。电加热器的输入端与循环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电加热器的输出端与发动机的第二端通过管道连接,在结构上,电加热器与换热器并联,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环境来选择换热器和/或电加热器对发动机冷却液进行加热,提高加热系统的可靠性,同时由于利用换热器来对冷却液进行加热,可以直接利用市政供暖提供的热源,节约能源成本。

Description

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液的加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冷却液加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液的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供电可靠性是数据中心稳定运行的前提,而柴油发电机组作为数据中心的后备电源,是供电可靠性保障的最后一道屏障,因此,在市电失电时,保障柴油发电机组的正常启动是重中之重。
在北方,由于冬季环境温度低,现有技术中柴油发电机组所配备的机组加热系统是以电加热器作为热源,加热机体循环水套内的冷却液,保证柴油发电机组的正常启动。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液的加热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液的加热系统,该系统包括:循环泵,循环泵的输入端与发动机的第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换热器,换热器的输入端与循环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换热器的输出端与发动机的第二端通过管道连接,其中,冷却液通过循环泵在加热系统的管道内循环流动;电加热器,电加热器的输入端与循环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电加热器的输出端与发动机的第二端通过管道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液的加热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循环泵的控制端连接,控制器被配置成可调节循环泵的工作频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液的加热系统还包括电动三通阀,电动三通阀的输入端与循环泵的输出端连接,电动三通阀的第一输出端与电加热器连接,电动三通阀的第二输出端与换热器的输入端连接,电动三通阀的控制端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被配置成通过控制电动三通阀的第一输出端的开启或关闭以控制电加热器的接通或断开,通过控制电动三通阀的第二输出端的开启或关闭以控制换热器的接通或断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液的加热系统还包括电动调节阀,电动调节阀的输入端与电动三通阀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电动调节阀的输出端与发动机的第二端通过管道连接;控制器被配置成控制电动调节阀的开度以调节冷却液的流速。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液的加热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发动机上,与控制器连接,温度传感器被配置成检测发动机的温度;控制器被配置成:响应于发动机的温度在第一预设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限定的温度范围内,控制电动三通阀的第一输出端开启、第二输出端开启,以及控制电加热器和电动调节阀关闭,其中,第一预设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以及在使用换热器对冷却液加热时,响应于发动机的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控制电动调节阀开启,和/或,减小循环泵的工作频率;以及在使用换热器对冷却液加热时,响应于发动机的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控制电动三通阀的第一输出端打开、第二输出端关闭,控制电加热器启动,和/或,增大循环泵的工作频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还被配置成:在使用电加热器对冷却液加热时,响应于发动机的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控制电动三通阀的第一输出端关闭、第二输出端开启,控制电加热器关闭,减小循环泵的工作频率,以及控制电动调节阀开启;以及响应于循环泵的工作频率小于或者等于预设频率,且发动机的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控制减小电动调节阀的开度以降低冷却液的流速。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液的加热系统还包括变频器,变频器的输入端与控制器连接,变频器的输出端与循环泵连接;控制器被配置成通过变频器控制循环泵的工作频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液的加热系统还包括流量传感器,流量传感器设置在加热系统的管道上,与控制器连接,流量传感器被配置成检测管道中冷却液的流速;控制器被配置成获取冷却液的流速,响应于冷却液的流速小于预设流速,发送报警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液的加热系统还包括报警装置,报警装置与控制器连接,被配置成响应于接收控制器的报警指令,提示报警信息;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成响应于冷却液的流速小于预设流速,生成报警指令,并将报警指令发送至报警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液的加热系统还包括阀门,阀门安装在与换热器连接的管道中,被配置成控制换热器开启或关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液的加热系统,可以包括循环泵、换热器和电加热器。其中,循环泵的输入端与发动机的第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换热器的输入端与循环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换热器的输出端与发动机的第二端通过管道连接,冷却液通过循环泵在加热系统的管道内循环流动。电加热器的输入端与循环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电加热器的输出端与发动机的第二端通过管道连接,这样在结构上,电加热器与换热器并联,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环境来选择换热器和/或电加热器对发动机冷却液进行加热,提高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液的加热系统的可靠性,同时,由于利用换热器来对冷却液进行加热,可以直接利用市政供暖提供的热源,节约能源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液的加热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申请提供的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液的加热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液的加热系统的图2所示的实施例的可选地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循环泵,11-变频器,2-发动机,21-温度传感器,3-换热器,31-阀门,4-管道,41-流量传感器,5-电加热器,6-控制器,7-电动三通阀,8-电动调节阀,9-报警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请参见图1所示,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液的加热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液的加热系统可以包括循环泵1、发动机2、换热器3、管道4和电加热器5。
该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液的加热系统,包括:循环泵1,循环泵1的输入端与发动机2的第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换热器3,换热器3的输入端与循环泵1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换热器3的输出端与发动机2的第二端通过管道连接,其中发动机2的冷却液通过循环泵1在加热系统的管道4内循环流动;电加热器5,电加热器5的输入端与循环泵1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电加热器5的输出端与发动机2的第二端通过管道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循环泵1,与发动机2通过管道连接。循环泵1的作用是使冷却液在管道4内循环流动。例如在使用时用户可以通过手动调节循环泵1的阀门的开度,以调节冷却液在管道4内的流速。该循环泵1的频率还可以是可调节的,可以由人工根据实际的使用环境来手动调节循环泵1的工作频率,以达到调节冷却液在管道4内的流速的目的。
换热器3,是板式换热器,该换热器3的一侧流通的是市政水,该市政水提供热源,该板式换热器另一侧流通的是冷却液。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该换热器3的一侧流通的是市政水,即热源为市政水。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该热源还可以是温度较高的蒸气,还可以是热水器提供的热水,本申请实施例不以此为限制。如图1所示,换热器3、循环泵1、发动机2依次通过管道4串联连接,发动机2中的冷却液在循环泵1的作用下,在发动机2 -循环泵1-换热器3-发动机2组成的闭环内循环流动,这样换热器3的一侧的供暖市政水将热量传递给换热器3的另一侧的冷却液,经过换热后的冷却液流动至发动机2,为发动机2进行预热。本实施例中,换热器3的主要热源是市政水,通过供暖的市政水为换热器3另一侧的冷却液循环加热,使热的冷却液流动以加热柴油发电机组,这样能够直接利用供暖热源,同时也节省加热系统功耗,降低成本。
电加热器5,在现有的实际应用的柴油发电机组加热系统中,90%以上的电能是被电加热器5消耗的,只有极少部分是被循环泵1消耗掉的,而在运营阶段,由于柴油发电机组是后备的,在冬天的运营成本主要是电加热器5耗电。在本实施例中,该电加热器5的输入端与循环泵1的输出端通过管道4连接,电加热器5的输出端与发动机2的第二端通过管道4连接。即在结构上,电加热器5与换热器3并联。在使用时,用户可根据实际应用环境选择换热器3来加热冷却液,或者选择电加热器5来加热冷却液。例如,当使用主要热源时,换热器3投入使用,关闭电加热器5,当使用备用热源时,关闭换热器3,开启电加热器5。当温度太低时,也可以将换热器3和电加热器5均投入使用,提高对冷却液的加热效率。
这样的结构设计,将电加热器5作为备用加热热源,能够在供暖系统故障(即换热器3起不到加热作用时),或者在换热器3提供的热源不能满足温度要求时,选择使用备用系统,即将电加热器5投入运行,提高加热系统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液的加热系统,循环泵1的输入端与发动机2的第一端通过管道4连接,换热器3的输入端与循环泵1的输出端通过管道4连接,换热器3的输出端与发动机2的第二端通过管道4连接,冷却液通过循环泵1在加热系统的管道4内循环流动。电加热器5的输入端与循环泵1的输出端通过管道4连接,电加热器5的输出端与发动机2的第二端通过管道4连接,这样在结构上,电加热器5与换热器3并联,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环境来选择换热器3和/或电加热器5对发动机冷却液进行加热,提高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液的加热系统的可靠性。同时,由于利用换热器3对冷却液进行加热,可以直接利用市政供暖提供的热源,节约能源成本。
以下结合图2,描述本申请提供的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液的加热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液的加热系统可以包括循环泵1、发动机2、换热器3、管道4、电加热器5、控制器6。
如图2所示,该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液的加热系统,包括:循环泵1,循环泵1的输入端与发动机2的第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换热器3,换热器3的输入端与循环泵1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换热器3的输出端与发动机2的第二端通过管道连接,其中发动机2的冷却液通过循环泵1在加热系统的管道4内循环流动;电加热器5,电加热器5的输入端与循环泵1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电加热器5的输出端与发动机2的第二端通过管道连接;控制器6,所述控制器6与所述循环泵1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器6被配置成可调节所述循环泵1的工作频率。
与图1中不同的是,图2中所示的实施例的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液的加热系统还包括控制器6,该控制器6被配置成可调节循环泵1的工作频率。循环泵1在工作时,主要通过循环泵1的电机的转动频率来调整循环泵1的工作频率,控制器6可以直接发送脉冲驱动循环泵1的电机转动,控制循环泵1的电机的转速,从而控制循环泵1的工作频率,增强了调节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液的加热系统的便捷性。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地实现方式中,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液的加热系统还包括变频器11,变频器11的输入端与控制器6连接,变频器11的输出端与循环泵1连接。即控制器6通过变频器11来控制循环泵1的工作频率。变频器11操作方式简单方便,通过变频器11调节循环泵1的电机的转速来调节冷却液的流速,不用人工控制阀门的开度,节省了人力。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地实现方式中,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液的加热系统还包括电动三通阀7。如图2所示,循环泵1的输出端与电动三通阀7的输入端连接,电动三通阀7的第一输出端与电加热器5连接,电动三通阀7的第二输出端与换热器3的输入端连接。这里的连接均指通过管道4连接,以便于冷却液流通。电动三通阀7还具有控制端,该控制端与控制器6连接。
在实际使用时,当需要使用电加热器5进行加热时,控制器6可以控制电动三通阀7的第一输出端开启,这样连接有电加热器5的管道就可以流通冷却液;反之,当不需要使用电加热器5进行加热时,控制器6控制电动三通阀7的第一输出端关闭,这样冷却液就不能够流经电加热器5。
在实际使用时,当需要使用换热器3进行加热时,控制器6可以控制电动三通阀7的第二输出端开启,这样连接有换热器3的管道就可以流通冷却液;反之,当不需要使用换热器3进行加热时,控制器6控制电动三通阀7的第二输出端关闭,这样冷却液就不能够在换热器3中循环流通。
上述描述是为了说明电动三通阀7的各个端口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理解的是,当加热系统正常运行,只使用换热器3对冷却液加热,而不使用电加热器5时,此时控制器6控制电动三通阀7的第二输出端开启、第一输出端关闭,这样冷却液就只能在换热器3-循环泵1-发动机2三者及三者之间的管道循环流通。当换热器3提供的温度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或者此时供暖系统故障,不能使用换热器3对冷却液进行加热时,此时需要切换至电加热器5加热,即控制器6控制电动三通阀7的第一输出端开启、第二输出端关闭,这样冷却液就只能在电加热器5-循环泵1-发动机2三者及三者之间的管道循环流通。通过控制器6控制电动三通阀7来切换加热系统的热源,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
为了更好地对冷却液的流速进行调节,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地实现方式中,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液的加热系统还包括电动调节阀8。如图2所示,该电动调节阀8的输入端与电动三通阀7的第二端通过管道连接,电动调节阀8的输出端与发动机2的第二端连接。这里的连接指的是通过管道4连接。
具体地,控制器6与电动调节阀8的控制端连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当需要使用电动调节阀8时,控制器6控制电动调节阀8的阀门打开,冷却液即可从连接有电动调节阀8的管道流通;当不需要使用电动调节阀8时,控制器6控制电动调节阀8的阀门关闭,冷却液就无法从连接有电动调节阀8的管道内循环流通。并且,电动调节阀8的开度也可以调节,控制器6控制电动调节阀8的开度增大时,冷却液的流速增大,控制器6控制电动调节阀8的开度减小时,冷却液的流速减小。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控制器6控制电动调节阀8的开度,以调节冷却液的流速。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地实现方式中,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液的加热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器21,温度传感器21设置在发动机2上,该温度传感器21与控制器6连接,直接检测发动机机体的温度,然后将检测到的温度信息发送至控制器6,控制器6可以根据发动机2的温度来调整加热系统工作。
具体地,控制器6将发动机2的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和第二预设温度进行比较,这里的第一预设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例如第一预设温度可以是5℃,第二预设温度可以是40℃。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预设温度数值只是用来示例,本实施例不以此为限制。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控制器6判断得到发动机2的温度在第一预设温度于第二预设温度限定的温度范围内时,即发动机2的温度在5℃~40℃范围内时,说明此时加热系统正常运行,发动机2的温度也在正常范围内,即不影响发动机2启机。此时,控制器6控制电加热器5和电动调节阀8关闭,加热系统的供热热源是换热器3。具体地,控制器6可以直接控制电动调节阀8和电加热器5关闭,也可以是通过控制电动三通阀7的第一输出端关闭,这样冷却液就不能够流经电加热器5。
在使用换热器3对冷却液进行加热时,当控制器6判断得到发动机2的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例如发动机2的温度大于40℃时,说明发动机2的机体温度已经超出上限值,需要降低发动机2的温度。则控制器6控制电动调节阀8开启,即开启电动调节阀8旁路分流,降低发动机2的温度。为了加快降温,控制器6还可以控制减小循环泵1的工作频率,以降低冷却液的流速,从而降低发动机2的机体的温度。
在使用换热器3对冷却液进行加热时,当控制器6判断得到发动机2的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例如发动机2的温度小于5℃时,此时发动机2的温度已经不能保证发动机正常启机,需要提高发动机2的温度,或者,当供暖系统故障,换热器3不能对冷却液进行加热时,则控制器6控制电动三通阀7的第一输出端打开、第二输出端关闭,并控制电加热器5启动,这样加热系统中此时是电加热器5提供热源,从而提高对冷却液的加热效率,保证发动机2的温度在第一预设温度之上。此时为了更加快速的使发动机2的机体升温,控制器6也可以同时控制增大循环泵1的工作频率,从而加快冷却液在管道4内的循环流速,加快冷却液升温,从而加快发动机2的机体升温。
而在使用换热器3对冷却液加热时,当控制器6判断得到发动机2的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例如发动机2的温度大于40℃时,说明发动机2的机体温度已经超出上限值,需要降低发动机2的温度。则控制器6控制电动三通阀7的第一输出端关闭、第二输出端开启,同时控制电加热器5关闭,即使得电加热器5退出运行。由于此时整个加热系统的管道4中的冷却液会向外散热,为了减少冷却液向外界的散热量,且由于发动机2较大,局部散热量不均匀,为了保证整个加热系统的管道4中的冷却液的温度的均匀性,还需要使得冷却液循环流动。因此,控制器6还需要控制电动调节阀8开启,以及控制器6控制减小循环泵1的工作频率,使得冷却液的流速降低。
由于循环泵1的工作频率是有最低工作频率和最高工作频率限制的,因此,在控制器6检测到循环泵1的工作频率小于或者等于预设频率时,这里的预设频率即循环泵1的最低工作频率,此时控制器6可以通过控制电动调节阀8的开度作为补充调节,即控制减小电动调节阀8的开度以降低冷却液的流速,从而降低发动机2的温度。
为了对冷却液的流速进行监测,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地实现方式中,如图3所示,在加热系统的管道4上还设置有流量传感器41,流量传感器41与控制器6连接,这里的流量传感器41例如是插入式流量传感器,能够检测管道4中冷却液的流速,并将检测到冷却液的流速发送至控制器6,控制器6获取到该冷却液的流速后,判断该冷却液的流速是否小于预设流速,当控制器6判断得到冷却液的流速小于预设流速,则发送报警信息,例如控制器6发出预警提示声音。
可选地,如图3所示,控制器6还可以在冷却液的流速小于预设流速时,生成报警指令,并将报警指令发送至报警装置9。该报警装置9与控制器6连接,响应于接收到控制器6的报警指令,则提示报警信息。例如该报警装置9是指示灯,在接收到控制器6的报警指令时,指示灯亮。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地实现方式中,在与换热器3连接的管道中安装有阀门31。如图3所示,在换热器3的两侧的管道中共安装有四个手动阀门,这样在拆下换热器3时,可以手动将这四个阀门31关闭。或者在进行非冬季季节进行检修时、冷却液置换等工作时关闭这四个阀门31,防止冷却液泄露。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液的加热系统,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环境来选择换热器3和/或电加热器5对发动机冷却液进行加热,提高加热系统的可靠性,同时,由于利用换热器3对冷却液进行加热,可以直接利用市政供暖提供的热源,节约能源成本。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液的加热系统,包括:
循环泵(1),所述循环泵(1)的输入端与发动机(2)的第一端通过管道连接;
换热器(3),所述换热器(3)的输入端与所述循环泵(1)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换热器(3)的输出端与所述发动机(2)的第二端通过管道连接,其中,所述发动机(2)的冷却液通过所述循环泵(1)在加热系统的管道(4)内循环流动,所述换能器由市政水提供热源;
与所述换热器 (3)并联连接的电加热器(5),所述电加热器(5)的输入端与所述循环泵(1)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电加热器(5)的输出端与所述发动机(2)的第二端通过管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液的加热系统,其中,还包括:
控制器(6),所述控制器(6)与所述循环泵(1)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器(6)被配置成可调节所述循环泵(1)的工作频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液的加热系统,其中,还包括:
电动三通阀(7),所述电动三通阀(7)的输入端与所述循环泵(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动三通阀(7)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电加热器(5)连接,所述电动三通阀(7)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换热器(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动三通阀(7)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6)连接;
所述控制器(6)被配置成通过控制所述电动三通阀(7)的第一输出端的开启或关闭以控制所述电加热器(5)的接通或断开,通过控制所述电动三通阀(7)的第二输出端的开启或关闭以控制所述换热器(3)的接通或断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液的加热系统,其中,还包括:
电动调节阀(8),所述电动调节阀(8)的输入端与所述电动三通阀(7)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电动调节阀(8)的输出端与所述发动机(2)的第二端通过管道连接;
所述控制器(6)被配置成控制所述电动调节阀(7)的开度以调节所述冷却液的流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液的加热系统,其中,还包括:
温度传感器(21),所述温度传感器(21)设置在所述发动机(2)上,与所述控制器(6)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21)被配置成检测所述发动机(2)的温度;
所述控制器(6)被配置成:
响应于所述发动机(2)的温度在第一预设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限定的温度范围内,控制所述电动三通阀(7)的第一输出端开启、第二输出端开启,以及控制所述电加热器(5)和所述电动调节阀(8)关闭,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以及
在使用所述换热器(3)对所述冷却液加热时,响应于所述发动机(2)的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控制所述电动调节阀(8)开启和/或减小所述循环泵(1)的工作频率;以及
在使用所述换热器(3)对所述冷却液加热时,响应于所述发动机(2)的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控制所述电动三通阀(8)的第一输出端打开、第二输出端关闭,控制所述电加热器(5)启动和/或增大所述循环泵(1)的工作频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液的加热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器(6)还被配置成:
在使用所述电加热器(5)对所述冷却液加热时,响应于所述发动机(2)的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控制所述电动三通阀(7)的第一输出端关闭、第二输出端开启,控制所述电加热器(5)关闭,减小所述循环泵(1)的工作频率,以及控制所述电动调节阀(8)开启;以及
响应于所述循环泵(1)的工作频率小于或者等于预设频率,且所述发动机(2)的温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控制减小所述电动调节阀(8)的开度以降低所述冷却液的流速。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液的加热系统,其中,还包括:
变频器(11),所述变频器(11)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6)连接,所述变频器(11)的输出端与所述循环泵(1)连接;
所述控制器(6)被配置成通过所述变频器(11)控制所述循环泵(1)的工作频率。
8.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液的加热系统,其中,还包括:
流量传感器(41),所述流量传感器(41)设置在加热系统的管道(4)上,与所述控制器(6)连接,所述流量传感器(41)被配置成检测所述管道(4)中所述冷却液的流速;
所述控制器(6)被配置成获取所述冷却液的流速,响应于所述冷却液的流速小于预设流速,发送报警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液的加热系统,其中,还包括:
报警装置(9),所述报警装置(9)与所述控制器(6)连接,被配置成响应于接收所述控制器(6)的报警指令,提示所述报警信息;
所述控制器(6),进一步被配置成响应于所述冷却液的流速小于预设流速,生成报警指令,并将所述报警指令发送至所述报警装置(9)。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液的加热系统,其中,还包括:
阀门(31),所述阀门(31)安装在与所述换热器(3)连接的管道中,被配置成控制所述换热器(3)开启或关闭。
CN201910180663.9A 2019-03-11 2019-03-11 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液的加热系统 Active CN1098692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80663.9A CN109869256B (zh) 2019-03-11 2019-03-11 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液的加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80663.9A CN109869256B (zh) 2019-03-11 2019-03-11 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液的加热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69256A CN109869256A (zh) 2019-06-11
CN109869256B true CN109869256B (zh) 2021-07-30

Family

ID=66920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80663.9A Active CN109869256B (zh) 2019-03-11 2019-03-11 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液的加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692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06453A (zh) * 2020-06-24 2020-09-25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发电机组预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107736A (zh) * 2021-04-20 2021-07-13 北京汇钧科技有限公司 加热装置、方法、系统和柴油发电机
CN114876625B (zh) * 2022-05-30 2023-05-12 东风华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电控风扇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103982A1 (en) * 2015-06-10 2016-12-14 Eberspächer AB Electrically operated heater for heating a heat transport liquid
CN207634230U (zh) * 2017-12-26 2018-07-20 王晨 一种全天候战车智能热源管理系统
CN109149014A (zh) * 2018-10-18 2019-01-04 曲阜天博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热管理系统、热管理方法及汽车
CN208474034U (zh) * 2018-05-31 2019-02-05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冷却液预热系统
DE102017221698B3 (de) * 2017-12-01 2019-04-11 Audi Ag Antriebseinrichtung mit einem Kühlmittelkreislauf und einem Heizelement sowie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Antriebseinrichtung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103982A1 (en) * 2015-06-10 2016-12-14 Eberspächer AB Electrically operated heater for heating a heat transport liquid
DE102017221698B3 (de) * 2017-12-01 2019-04-11 Audi Ag Antriebseinrichtung mit einem Kühlmittelkreislauf und einem Heizelement sowie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Antriebseinrichtung
CN207634230U (zh) * 2017-12-26 2018-07-20 王晨 一种全天候战车智能热源管理系统
CN208474034U (zh) * 2018-05-31 2019-02-05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冷却液预热系统
CN109149014A (zh) * 2018-10-18 2019-01-04 曲阜天博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热管理系统、热管理方法及汽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69256A (zh) 2019-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54429B (zh) 用于发动机冷却液的加热系统
CN109869256B (zh) 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发动机冷却液的加热系统
CN108091903B (zh) 一种燃料电池电堆热管理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08615916B (zh) 一种燃料电池及其控制方法
KR101449165B1 (ko) 연료전지 시스템의 냉각수 온도 제어 방법
US7930882B2 (en) Cogeneration system
US8286423B2 (en) Cogeneration system
CN105922842A (zh) 一种电动汽车暖气系统节能设备及其节能方法
CN207183468U (zh) 一种电池加热冷却系统、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12563533A (zh) 一种车用燃料电池余热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9084485A (zh) 适用于热水器的即开即热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KR101734996B1 (ko) 고효율 가스엔진식 히트펌프 시스템
CN106440018B (zh) 一种串联式供暖节能控制系统和方法
CN204612089U (zh) 智能化防冻空调机组
KR101458511B1 (ko) 열병합 발전 시스템 및 그의 제어 방법
CN201255461Y (zh) 寒冷地区热水供热空调进新风防止加热器冻结装置
JP4363612B2 (ja) 経路温度測定方法および排熱回収装置
CN114571970A (zh) 一种混合动力拖拉机用电驱动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8734504U (zh) 空压机余热回收节能系统
JP2012180962A (ja) 補助熱源付貯湯タンク給湯システム
JPS63213744A (ja) 給湯設備における凍結防止装置
CN104457082A (zh) 一种磁流变液测功机的智能冷却系统
JP2004257601A (ja) 排熱回収システム
CN111434909A (zh) 一种船用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热量回收系统
CN110360757A (zh) 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