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66565A - 用于机动车辆的板簧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机动车辆的板簧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66565A
CN109866565A CN201811414704.8A CN201811414704A CN109866565A CN 109866565 A CN109866565 A CN 109866565A CN 201811414704 A CN201811414704 A CN 201811414704A CN 109866565 A CN109866565 A CN 1098665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f spring
spring
clamping device
latch plate
faste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1470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弗雷德里克·彼得·沃尔夫-蒙海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Original Assignee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iled Critical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ublication of CN1098665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665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3/00Resilient suspensions for a single wheel
    • B60G3/02Resilient suspensions for a single wheel with a single pivoted arm
    • B60G3/12Resilient suspensions for a single wheel with a single pivoted arm the arm being essentially parallel to the longitudinal axis of the vehicle
    • B60G3/16Resilient suspensions for a single wheel with a single pivoted arm the arm being essentially parallel to the longitudinal axis of the vehicle the arm itself being resilient, e.g. leaf sp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1/00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springs
    • B60G11/02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springs having leaf springs only
    • B60G11/10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springs having leaf springs only characterised by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ttaching the spring to axle or sprung part of the vehicle
    • B60G11/113Mountings on the ax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7/00Resilient suspensions having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spring or vibration-damper characteristics, for regula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a supporting surface and a sprung part of vehicle or for locking suspension during us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surface conditions, e.g. due to speed or load
    • B60G17/02Spring characteristics, e.g. mechanical springs and mechanical adjusting means
    • B60G17/023Spring characteristics, e.g. mechanical springs and mechanical adjusting means the mechanical spring being a leaf sp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2/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spring, damper or actuator
    • B60G2202/10Type of spring
    • B60G2202/11Leaf sp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4/00Indexing codes related to suspensions per se or to auxiliary parts
    • B60G2204/40Auxiliary suspension parts; Adjustment of suspensions
    • B60G2204/43Fittings, brackets or knuck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6/00Indexing codes related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suspension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 materials used, procedures or tools
    • B60G2206/01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suspension elements, e.g. arms, dampers, springs
    • B60G2206/4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dampers and/or springs
    • B60G2206/42Springs
    • B60G2206/428Leaf sp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prings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车轮悬架的板簧组件,该板簧组件包括用于轮架在机动车辆的车身(3)上的弹性支撑的板簧(2),其中,板簧(2)具有第一端部部分(5),其具有用于板簧与车身(3)的第一紧固的第一紧固件(6);第二端部部分(7),其与所述第一端部部分相对并具有用于板簧与车身(3)的第二紧固的第二紧固件(8);和悬架部分(9),其在两个端部部分(5、7)之间伸展并具有用于固定轮架的第三紧固件(10),其中板簧(2)具有至少两个弹簧板(11、12),这些弹簧板通过安装在悬架部分(9)中的第一夹紧装置(10)彼此压靠并且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夹紧装置(13)彼此压靠,该第二夹紧装置在板簧(2)的纵向伸展方向(L)上与第一夹紧装置(10)间隔开并附接到板簧(2)上。至少一个第二夹紧装置(13)在其附接到板簧(2)的状态下的位置(18)在板簧(2)的纵向伸展方向(L)上是可变的。

Description

用于机动车辆的板簧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用于机动车辆的车轮悬架的板簧组件,该板簧组件包括具有至少两个弹簧板并且用于将轮架弹性支撑在机动车辆的车身上的板簧。
背景技术
通常已知这种用于机动车辆上的轮架的弹性支撑的板簧组件。对于轮架在此应理解为在由轮架保持的车辆车轮与机动车辆的车轮悬架之间建立机械连接的任何设备。这种板簧组件尤其用于商用车辆,例如较小和较大的货车。通常,板簧安装在机动车辆上,其定向方式使得它们的纵向伸展基本上平行于机动车辆的纵向方向。
例如,从US 2009/0302513 A1中已知这样一种用于轮架的弹性支撑的板簧组件,在此是一个将轮架固定在机动车辆上的刚性轴。板簧具有第一端,其具有用于其第一紧固到车身的第一紧固件;第二端,其与第一端相对并具有用于其第二紧固到车身的第二紧固件;和第三紧固件,其位于在两端之间伸展的悬架部分上并用于将刚性轴紧固到板簧上。所描述的板簧具有两个弹簧板,该弹簧板通过用于紧固刚性轴的第三紧固件同时也被保持彼此压靠。板簧组件在两个端部其中之一处具有夹具,该夹具固定地连接到两个弹簧板的下部并且与两个弹簧板的上部滑动接合。夹具布置在距第三紧固件不变的固定距离处。
此外,US 4022449 A公开了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板簧组件,该板簧组件包括具有多个弹簧板的板簧,该弹簧板在由两个相对的自由端限定的悬架部分中通过螺纹装置大致居中地保持在一起,彼此压靠。在板簧的分别由两个端部限定的端部中布置有夹紧装置,同样地该夹紧装置保持弹簧板彼此压靠。夹紧装置分别在板簧的端部通过铆钉固定地连接到其中一个弹簧板上。
GB 2152627 A进一步公开了一种夹紧装置的替代实施例,该夹紧装置用于将用于机动车辆的板簧的多个弹簧板在其相应的端部中压靠在一起。夹紧装置通过其中一个弹簧板上的板簧端部中的相应钻孔安装并保持在固定的预定位置上。
从US 4519590 A中还可知一种紧固和夹紧装置,通过该紧固和夹紧装置,车轴可牢固且固定地安装在板簧上。
US 2984477 A还公开了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板簧组件,其包括具有多个弹簧板的板簧,其中,在板簧的两端之间伸展的悬架部分中的弹簧板,通过穿过所有弹簧板的螺纹装置保持在中央,相互压靠在一起。另外,所有或至少一些弹簧板通过在板簧的纵向伸展的方向上与螺纹装置间隔开的张紧夹保持在一起。张紧夹分别通过弹性材料与弹簧板相接触,该弹性材料由于其形成有凹槽和腹板的、相对弹簧板抵靠的内侧,在将张紧夹安装到板簧上之后,可靠地防止张紧夹相对于板簧沿着其纵向伸展的移动。
尽管用于机动车辆的已知的板簧组件通常通过简单的结构、高坚固性、低制造成本和几乎无需维护而特别有利地区分,然而,其关于更好和更容易地适应相应机动车辆的不同负载和/或驾驶状况的功能仍然需要扩展。
发明内容
在此背景下,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车轮悬架的板簧组件,该板簧组件具有带有多个弹簧板的板簧,该板簧以简单的、非时间相关的且成本经济的方式实现机动车辆的离地间隙的变化和/或板簧的弹簧率的变化,即作用在板簧上的力与由此产生的板簧的偏转(即绕曲)之比的变化。此外,板簧组件应该简单紧凑的构造,同时具有较小的重量。
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板簧组件实现。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别有利的实施例由从属权利要求公开。
应该指出的是,在以下描述中单独引用的特征可以以任何选择的、技术上合理的方式相互组合,并揭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描述另外表征和指定本发明,特别是结合附图。
根据本发明,用于机动车辆的车轮悬架的板簧组件具有用于将轮架弹性支撑在机动车辆的车身上的板簧。对于轮架在此应理解为使车轮可机械连接到机动车辆的车轮悬架的任何设备。板簧具有第一端部部分(包括第一板簧端部),其具有用于板簧在车身上的第一紧固的第一紧固件;第二端部部分(包括第二板簧端部),其与第一端部部分相对并具有用于板簧在车身上的第二紧固的第二紧固件;和悬架部分,其在两个端部部分之间伸展并具有用于固定轮架的第三紧固件。与主要用于将板簧固定到车身或连接到车身的辅助框架的两个端部部分相比,悬架部分由于其弹性弯曲能力提供了板簧的实际弹簧作用。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板簧组件的板簧具有至少两个弹簧板,即至少第一弹簧板和第二弹簧板,这些弹簧板通过安装在悬架部分中的第一夹紧装置而保持彼此压靠并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夹紧装置保持彼此压紧,该第二夹紧装置与第一夹紧装置在板簧的纵向伸展方向上间隔开并附接到板簧上。对于纵向伸展基本上应理解为板簧从其第一端部部分向相对的第二端部部分伸展的方向。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第二夹紧装置在其附接到板簧的状态下的位置在板簧的纵向伸展的方向上是可变的。由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夹紧装置的位置调节是在其安装在板簧上的状态下进行的,导致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夹紧装置在板簧伸展方向上的位置在没有损坏(即无损的)该第二夹紧装置并且因此没有其功能损失的情况下是可变的。
第二夹紧装置的位置调节引起其与第一夹紧装置的距离的变化,并因此,板簧的第一和第二弹簧板的连接段的长度变化由第一和至少一个第二夹紧装置规定并且基本上受限制,该连接段基本上有效地促进了板簧的弹簧作用。因此,通过第二夹紧装置的相应位置,能够影响板簧的弹簧率即,作用在板簧上的力与由此引起的板簧的偏转(即绕曲)之比。由此得出,通过板簧的弹簧率的变化,除了其纯弹簧作用之外,同样可以影响以其重力加载板簧的机动车辆的离地间隙。特别有利地,可以根据机动车辆的负载状况实现弹簧率的相应变化。由于仅改变第二夹紧装置的位置,因此能够以期望的方式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容易地调节板簧的弹簧率。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板簧组件具有简单和紧凑的结构,并且与传统的板簧相比,基本上完全没有变重,或者由于第二夹紧装置的新设计而仅至多稍重一些。
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实施方式提供,板簧至少在其悬架部分的区域中具有恒定的厚度,在该悬架部分的区域中至少一个第二夹紧装置的位置是可变的。因此,确保了压缩力,该压缩力在板簧的悬架部分中的第二夹紧装置的整个定位范围内与第二夹紧装置的相应位置无关,基本上是恒定的,并通过第二夹紧装置施加在两个弹簧板上。一方面,这允许第二夹紧装置的更简单的设计,因为这不必在板簧的悬架部分的定位范围内安排厚度变化补偿。另一方面,第二夹紧装置能够在板簧上的整个定位范围内始终容易地并且以相同的(力)消耗调节到任何选定的位置,这有利于第二夹紧装置在板簧的悬架部分中的预定位置处的特别精确的定位。因此,板簧的期望弹簧率和/或机动车辆的期望离地间隙能够被精确地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有利实施例,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夹紧装置通过至少一个弹性体接触元件将其施加在第一和第二弹簧板上的压缩力传递到其中,即在相应的第一和第二弹簧板中,所述弹性体接触元件抵靠在第一和第二弹簧板的表面上。弹性体接触元件在两个弹簧板上的支承接触允许以结构简单且廉价的方式实现夹紧装置和两个弹簧板之间的摩擦连接,该摩擦连接与第二夹紧装置沿着板簧的纵向伸展的位移运动相关。该摩擦连接在第二夹紧装置的位移方向上的摩擦力或保持力尤其取决于夹紧装置通过弹性体接触元件施加在两个弹簧板的相应表面上的压缩力或夹紧力,并且始终有利地设定成,通过克服摩擦力或保持力,可以实现第二夹紧装置在板簧的悬架部分中的位置的期望变化,从而改变其弹簧率和/或改变机动车辆的离地间隙,另一方面,该力设定得足够高,以便可靠地防止在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板簧组件时由于通常在机动车辆上产生的操作载荷而导致的第二夹紧装置的非期望的位移。此外,第二夹紧装置和两个弹簧板之间的上述摩擦连接实现第二夹紧装置沿板簧的纵向伸展的无级定位,并因此实现板簧的弹簧率和/或机动车辆的离地间隙的无级设定。尤其是,即使在弹簧板的相应接触表面存在不规则的情况下,弹性体接触元件也可将均匀分布在接触元件上的力引入两个弹簧板中。
在本发明的又一有利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弹性体接触元件是弹性体轧辊,其可旋转地保持在第二夹紧装置上。在该实施例中,由第二夹紧装置通过至少一个轧辊施加在相应的第一和第二弹簧板上的压缩力总是可以设定为在轧辊和两个弹簧板的相应表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或保持力在板簧的纵向伸展方向上的大小足够高,从而当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板簧组件时,由于通常在机动车辆上发生的操作载荷,能够可靠地防止第二夹紧装置的位置发生非期望的变化。然而,为了改变第二夹紧装置的位置,在该实施例中,不再克服弹性体轧辊与相应的第一和第二弹簧板之间的摩擦连接的摩擦力或保持力,而是仅施加引起至少一个弹性体轧辊旋转的力。因此,通过将弹性体轧辊在两个弹簧板的相应接触表面上以非常高的精度滚动,第二夹紧装置可以重新(特别优选地无级地)定位。可以通过可操作地连接到轧辊上的合适的锁定装置,例如摩擦制动器、夹紧装置等,,从而例如在机动车辆的驱动操作期间防止至少一个弹性体轧辊的非期望旋转。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有利实施例,至少一个弹性体轧辊的旋转由机械、电气、液压和/或气动致动器控制。当然,致动器也可以由上述类型的混合形成,因此,例如,机电、电动液压、电动气动致动器等。致动器不仅可以手动操作,例如,由机动车辆的使用者操作,但是也可以例如借助于(无论如何)存在于机动车辆中的电子控制单元根据同样自动确定的机动车辆的负载状态和/或驱动状态自动地激活。
致动器可另外配置成释放或关闭例如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防止至少一个弹性体轧辊(例如摩擦制动器或夹紧装置)的非期望的旋转,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提供附加的手动或自动产生的力以提供第二夹紧装置沿板簧的纵向伸展方向的实际位移。然而,致动器同样可以构造成直接驱动至少一个弹性体轧辊,例如通过电动马达,也有可能插入齿轮机构,其中,电动马达和/或可构造为例如自锁齿轮机构的齿轮机构可以特别有利地同时确保锁定至少一个弹性体轧辊的旋转运动。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以以结构简单、成本经济且基本上免维护的方式实现的实施例中,第一紧固装置可以具有第一紧固孔和橡胶金属衬套,第一紧固孔构造在板簧的第一端部中,橡胶金属衬套设置在第一紧固孔中,该橡胶金属衬套用于板簧在车身上的可枢转移动的第一紧固。橡胶金属衬套本身是已知的,是成本经济的,在其所提供的功能方面,特别是第一端部在车身上的可枢转移动的安装功能方面,基本上没有磨损,此外,还具有避震和隔音效果。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有利实施例,第二紧固装置可以具有配置在板簧的第二端部的第二紧固孔,和中间连接构件,该中间连接构件以可枢转移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第二端部上并且又为了板簧的第二紧固,同样可以可枢转移动地或旋转地固定在车身上,但在这种情况下以弹性可变形的方式。可枢转移动的安装件,即板簧的第二端部上和车身上的中间连接构件,可以如上所述通过本身已知的橡胶金属衬套实现。同样可以想到中间连接构件在车身上的旋转刚性连接,其中,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能够在机动车辆行驶期间实现由于压缩和回弹运动的板簧的长度补偿,中间连接构件是可弹性变形的,例如是可弹性弯曲的。中间连接构件可以具有基本上纵长的形状,例如可以是杆状构造。
本发明的又一有利实施例提供了第一弹簧板具有第一弹簧板端部、与其相对的第二弹簧板端部、以及在第一和第二弹簧板端部之间伸展的第一弹簧板部分。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弹簧板具有第三弹簧板端部、与其相对的第四弹簧板端部、以及在第三和第四弹簧板端部之间伸展的第二弹簧板部分。此外,第一弹簧板的第一弹簧板端部形成板簧的第一端部,第二弹簧板的第四弹簧板端部形成板簧的第二端部。第一弹簧板部分到第一弹簧板的第二弹簧板端部和第二弹簧板部分到第二弹簧板的第三弹簧板端部一起形成板簧的悬架部分。换句话说,第一弹簧板不是从板簧的第一端部伸展到板簧的第二端部,而是仅伸展到板簧的悬架部分中。类似地,第二弹簧板不是从板簧的第二端部伸展到板簧的第一端部,而是同样仅伸展到板簧的悬架部分中。因此,第一弹簧板的第二弹簧板端部和第二弹簧板的第三弹簧板端部也可以分别称为自由端部。在板簧的悬架部分中,两个弹簧板重叠,并且如本文所述,通过一个第一夹紧装置和至少一个第二夹紧装置将两个弹簧板彼此压靠。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特别有利的、减少部件和减轻重量的实施例中,装配在板簧的悬架部分中的用于将轮架固定到板簧上的第三紧固件由第一夹紧装置形成。因此,第一夹紧装置提供施加在两个弹簧板上的压缩力或夹紧力和用于轮架的紧固可能性。
板簧还可以由纤维复合材料(例如纤维增强塑料材料)或金属材料(例如钢材料)形成。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由以下对本发明的说明性实施例的描述中得出,该说明性实施例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性的,并且在下面参考附图更详细地解释。在图中: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板簧组件的说明性实施例的侧视图;和
图2示出了穿过图1的板簧组件沿着平行于图1的附图平面(XZ平面)定向的截面的侧向纵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不同的俯图中,在功能方面等效的部分总是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因此这些通常也仅描述一次。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机动车辆的车轮悬架(均未示出)的板簧组件1的说明性实施例的侧视图。这里示出的板簧组件1在其安装在机动车辆上的状态下定向成其纵向伸展L基本上平行于机动车辆的纵向方向。然而,这不是绝对必要的。也就是说,图1仅表示一个车辆侧的板簧组件1。应该理解的是,机动车辆关于板簧组件1对称地构造,也就是说在车辆的两个侧面上具有与图1中所示的板簧组件1基本相同的实施例。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中的板簧组件1沿着平行于图1的附图平面(XZ平面)定向的截面的侧向纵截面。
从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板簧组件1具有用于将轮架(未示出)弹性支撑在机动车辆的车身3(在图1和2中示意性表示)上的板簧2。在图1和2中示出的板簧组件1的说明性实施例中,轮架保持在刚性轴4上,其中刚性轴4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固定在板簧2上。
从图1和2可以进一步看出,板簧2具有第一端部部分5、第二端部部分7和悬架部分9,其中该第一端部部分5具有用于板簧与车身3的第一紧固的第一紧固件6,该第二端部部分7与上述第一端部部分相对并具有用于板簧与车身3的第二紧固的第二紧固件8,该悬架部分9在两个端部部分5和7之间伸展并具有用于固定轮架或在此为刚性轴4的第三紧固件10。
此外,在图1和2中可以看出,板簧2具有两个弹簧板11和12,其中弹簧板11在本文中也称为第一或上部弹簧板,弹簧板12称为第二或下部弹簧板。弹簧板11和12借助于装配在悬架部分9中的第一夹紧装置10彼此压靠在一起。在图1和2中所示的板簧组件1的说明性实施例中,第三紧固件10和第一夹紧装置10由同一个部件形成。然而,这不是绝对必要的。
另外,从图1和2可以看出,两个弹簧板11和12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夹紧装置13相互压靠在一起,该第二夹紧装置13在板簧2的纵向伸展方向L上与第一夹紧装置10间隔开并且固定在板簧2上,这里同样在板簧2的悬架部分9中。
特别是在图1中可以看到,第一夹紧装置或第三紧固件10包含例如抵靠在上部弹簧板11的顶侧的上压力片14,和抵靠在下部弹簧板12的底侧的下压力片15。两个压力片14和15通过两个U形夹16和适当的螺纹装置17保持在一起。通过螺纹装置17,能够限定由第一夹紧装置10施加在两个弹簧板11和12上的压缩力或夹紧力。在所示的板簧组件1中,第一夹紧装置10在预定的固定位置处附接到板簧2。
如图1和2中的方向箭头18所示,至少一个第二夹紧装置13在其附接到板簧2的状态下的位置在板簧2的纵向伸展方向L上是可变的。也就是说,第二夹紧装置13的位置在板簧2的纵向伸展方向L上以无损的方式无级地变化并因此无功能损失。
第二夹紧装置13在移动方向18上的位置的调节作用于改变其与第一固定配合的夹紧装置10的距离,并因此改变板簧2的第一和第二弹簧板11和12的连接段的长度,该连接段基本上有效地促进了板簧2在其悬架部分9中的弹簧作用,并且由第一夹紧装置10和至少一个第二夹紧装置13所限定。因此,通过第二夹紧装置13的相应位置能够影响板簧2的弹簧率,即作用在板簧2上的力F与由此引起的板簧2的偏转(即绕曲)之比。除了板簧2的实际弹簧率之外,同样能够改变静态地以其重力加载板簧2的机动车辆的离地间隙。
从图1和2中可以另外看出,板簧2至少在其悬架部分9中的部分区域中基本上具有恒定的厚度D,在该部分中至少一个第二夹紧装置13的位置18是可变的。
此外,在图1和2中示出的板簧组件1的说明性实施例的第二夹紧装置13通过分别抵靠第一和第二弹簧板11和12的表面的至少一个弹性体接触元件19传递施加在第一和第二弹簧板11和12上的压缩力,特别地,在图2中示出的板簧组件1的纵向剖视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该弹性体接触元件。这里示出的板簧组件1的第二夹紧装置13总共具有四个弹性体接触元件19,其在该说明性实施例中构造为弹性体轧辊。从图2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四个弹性体轧辊19中的两个保持在第二夹紧装置13的上压力片20上,并且四个弹性体轧辊19中的另外两个保持在第二夹紧装置13的下压力片21上。如图1所示,两个压力片20和21通过总共四个螺纹装置22保持在一起,在图1的侧视图中,只能看到两个螺纹装置22。通过螺纹装置22,例如螺栓和螺母,可以限定两个压力片20和21经由相应的弹性体轧辊19施加在上部弹簧板11和下部弹簧板12上的压缩力。四个弹性体轧辊19分别可旋转地安装在相应的压力片20和21中。
弹性体轧辊19的旋转可以通过机械、电气、液压和/或气动致动器(未示出)以及前述类型的任何可能组合来控制。致动器可以例如由机动车辆的使用者手动操作或可激活,或者例如根据由机动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自动地确定的负载状况和/或行驶状况自动操作或激活。在释放弹性体轧辊19的旋转之后,可以通过另外施加的位移力在移动方向18上调节第二夹紧装置13。夹紧装置13也可以通过弹性体轧辊19的直接旋转驱动来调节,例如通过电动马达,也可能插入齿轮机构(均未示出)。
从图1和2中还可以看出,第一紧固件6具有第一紧固孔23和橡胶金属衬套24,第一紧固孔23配置在板簧2的第一端部部分5中,橡胶金属衬套24设置在第一紧固孔23中,该橡胶金属衬套用于板簧组件1到车身3可枢转移动的第一紧固。第二紧固件8具有第二紧固孔25和中间连接构件26(见图1),第二紧固孔25配置在板簧2的第二端部部分7中(见图2),中间连接构件26(见图1)以可枢转移动的方式安装在上述第二端部部分上,这里同样通过橡胶金属衬套24(见图2)容纳在第二紧固孔眼25中。中间连接构件26具有杆状或剑形构造,并且为了板簧组件1到车身3的第二紧固,又以可枢转移动的方式固定到车身3上。
从图1和2中还可以看出,第一弹簧板11的第一弹簧板端部26形成板簧2的第一端部部分5。第一弹簧板11的与第一弹簧板端部26相对的第二弹簧板端部27,和在第一和第二弹簧板端部26和27之间伸展的第一弹簧板部分28伸展到板簧2的悬架部分9中,但是不伸展到板簧2的第二端部部分7中。
第二弹簧板12具有第三弹簧板端部29、与其相对的第四弹簧板端部30、以及在第三和第四弹簧板端部29、30之间伸展的第二弹簧板部分31,其中第二弹簧板12的第四弹簧板端部30形成板簧2的第二端部部分7,第三弹簧板端部29和第二弹簧板部分31一直伸展到板簧2的悬架部分9中,但是不伸展到板簧2的第一端部部分5。因此,第一弹簧板部分28到第一弹簧板11的第二弹簧板端部27和第二弹簧板部分31到第二弹簧板12的第三弹簧板端部29一起形成板簧2的悬架部分9。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板簧组件不限于这里公开的实施例,而是还包括相同作用的其它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从本文所述的板簧组件的特征的技术上合理的进一步组合中得出。因此可以设想,例如,将板簧组件的第一紧固件或夹紧装置设置在板簧的两个端部之间在其悬架部分中的大致中间位置,并且在该第一夹紧装置的两侧,分别提供另一个第二夹紧装置(总共两个第二夹紧装置),这些夹紧装置在板簧的纵向伸展方向上可移动地布置,以便形成基本上完全对称的板簧组件。
在优选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板簧组件在车轮悬架中使用,用于将轮架(特别是在用于保持或提供轮架的刚性轴)弹性支撑在机动车辆(特别是例如货车的商用车辆)上。
附图标记列表:
1 板簧组件
2 板簧
3 车身
4 刚性轴
5 第一端部部分
6 第一紧固件
7 第二端部部分
8 第二紧固件
9 悬架部分
10 第三紧固件、第一夹紧装置
11 第一、上部弹簧板
12 第二、下部弹簧板
13 第二夹紧装置
14 上压力片
15 下压力片
16 U型夹
17 螺纹装置
18 移动方向
19 弹性体接触元件/轧辊
20 上压力片
21 下压力片
22 螺纹装置
23 紧固孔
24 橡胶金属衬套
25 第二紧固孔
26 第一弹簧板端部
27 第二弹簧板端部
28 第一弹簧板部分
29 第三弹簧板端部
30 第四弹簧板端部
31 第二弹簧板部分
D 厚度
F 力
L 纵向伸展方向
X x坐标
Z z坐标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车轮悬架的板簧组件,所述板簧组件包括用于轮架在所述机动车辆的车身(3)上的弹性支撑的板簧(2),其中,所述板簧(2)具有第一端部部分(5),所述第一端部部分具有用于所述板簧与所述车身(3)的第一紧固的第一紧固件(6);第二端部部分(7),所述第二端部部分与所述第一端部部分相对并具有用于所述板簧与所述车身(3)的第二紧固的第二紧固件(8);和悬架部分(9),所述悬架部分在两个所述端部部分(5、7)之间伸展并具有用于固定所述轮架的第三紧固件(10),其中所述板簧(2)具有至少两个弹簧板(11、12),所述弹簧板通过安装在所述悬架部分(9)中的第一夹紧装置(10)彼此压靠并且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夹紧装置(13)彼此压靠,所述第二夹紧装置在所述板簧(2)的纵向伸展方向(L)上与所述第一夹紧装置(10)间隔开并附接到所述板簧(2)上,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夹紧装置(13)在其附接到所述板簧(2)的状态下的位置(18)在所述板簧(2)的所述纵向伸展方向(L)上是可变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簧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簧(2)至少在其所述悬架部分(9)的部分区域中具有恒定的厚度(D),在所述部分区域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夹紧装置(13)的所述位置(18)是可变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簧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夹紧装置(13)通过至少一个弹性体接触元件(19)传递其施加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弹簧板(11、12)上的压缩力,所述弹性体接触元件分别抵靠所述第一和第二弹簧板(11、12)的表面。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板簧组件,
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所述弹性体接触元件(19)是弹性体轧辊(19),所述弹性体轧辊可旋转地保持在所述第二夹紧装置(13)上。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板簧组件,
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所述弹性体轧辊(19)的旋转由机械、电气、液压、和/或气动致动器控制。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板簧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紧固件(6)具有第一紧固孔(23),所述第一紧固孔构造在所述板簧(2)的所述第一端部部分(5)中,并且所述第一紧固件(6)具有橡胶金属衬套(24),所述橡胶金属衬套设置在所述第一紧固孔(23)中并且所述橡胶金属衬套用于与所述车身(3)的可枢转移动的所述第一紧固。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板簧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紧固件(8)具有第二紧固孔(25),所述第二紧固孔构造在所述板簧(2)的所述第二端部部分(7)中,并且所述第二紧固件(8)具有中间连接构件(26),所述中间连接构件以可枢转移动的方式安装到所述第二端部部分上并且为了所述第二紧固能够以可枢转移动或旋转刚性且可弹性变形的方式固定到所述车身(3)上。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板簧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簧板(11)具有第一弹簧板端部(26)、与所述第一弹簧板端部相对的第二弹簧板端部(27)以及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弹簧板端部(26、27)之间伸展的第一弹簧板部分(28),并且所述第二弹簧板(12)具有第三弹簧板端部(29)、与所述第三弹簧板端部相对的第四弹簧板端部(30)以及在所述第三和第四弹簧板端部(29、30)之间伸展的第二弹簧板部分(31),其中所述第一弹簧板(11)的所述第一弹簧板端部(26)形成所述板簧(2)的所述第一端部部分(5),并且所述第二弹簧板(12)的所述第四弹簧板端部(30)形成所述板簧(2)的所述第二端部部分(7),并且所述第一弹簧板部分(28)到所述第一弹簧板(11)的第二弹簧板端部(27)和所述第二弹簧板部分(31)到所述第二弹簧板(12)的所述第三弹簧板端部(29)一起形成所述板簧(2)的所述悬架部分(9)。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板簧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紧固件(10)安装在所述板簧(2)的所述悬架部分(9)中,并且所述第三紧固件用于所述轮架在所述板簧(2)上的固定,所述第三紧固件由所述第一夹紧装置(10)构成。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板簧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簧(2)由金属材料或纤维复合材料形成。
CN201811414704.8A 2017-12-01 2018-11-26 用于机动车辆的板簧组件 Pending CN10986656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7221644.1A DE102017221644B4 (de) 2017-12-01 2017-12-01 Blattfederanordnung für Kraftfahrzeuge
DE102017221644.1 2017-12-0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66565A true CN109866565A (zh) 2019-06-11

Family

ID=66547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14704.8A Pending CN109866565A (zh) 2017-12-01 2018-11-26 用于机动车辆的板簧组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792966B2 (zh)
CN (1) CN109866565A (zh)
DE (1) DE102017221644B4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32775A (zh) * 2022-06-02 2022-08-23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板簧悬架结构和汽车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0127866A1 (de) 2020-10-22 2022-04-28 Rheinmetall Invent GmbH Federvorricht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84477A (en) 1958-02-26 1961-05-16 Rockwell Standard Co Leaf spring clip mounting
DE2321190B2 (de) 1973-04-26 1978-12-07 Stahlwerke Brueninghaus Gmbh, 5840 Schwerte Parabelfeder
US4004826A (en) * 1976-01-08 1977-01-25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Leaf spring suspension system
US4452435A (en) 1981-05-27 1984-06-05 Nhk Spring Co., Lt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friction between leaf springs of a laminated leaf spring assembly
JPS6010215B2 (ja) 1982-03-23 1985-03-15 日本発条株式会社 重ね板ばね装置
US4456232A (en) 1982-07-07 1984-06-26 Nhk Spring Co., Lt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friction between leaf springs of a laminated leaf spring assembly
US4519590A (en) 1983-01-05 1985-05-28 Ford Motor Company Axle clamp for filament reinforced synthetic material leaf springs
GB8400802D0 (en) 1984-01-12 1984-02-15 British Steel Corp Clamping devices
DE19533803A1 (de) * 1995-09-13 1997-03-20 Porsche Ag Radaufhäng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mit einer radführenden Blattfeder
IT1293415B1 (it) * 1997-07-04 1999-03-01 Rejna Spa Molla a balestra di tipo perfezionato, in particolare per una sospensione di un veicolo.
US5988614A (en) * 1997-09-25 1999-11-23 Atro Engineered Sytems, Inc. Bushing for heavy vehicles
JP5089494B2 (ja) 2008-06-04 2012-12-05 日野自動車株式会社 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WO2010119402A1 (en) * 2009-04-14 2010-10-21 William Wilfred Spencer A supplementary vehicle spring assembly
DE102009028893A1 (de) * 2009-08-26 2011-03-03 Zf Friedrichshafen Ag Lagervorrichtung einer im Bereich einer Fahrzeugachse eines Fahrzeuges montierbaren Querblattfeder
US9657799B2 (en) * 2013-03-15 2017-05-23 Polyone Corporation Suspension sub-assembly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32775A (zh) * 2022-06-02 2022-08-23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板簧悬架结构和汽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7221644A1 (de) 2019-06-06
US20190168556A1 (en) 2019-06-06
DE102017221644B4 (de) 2021-08-05
US10792966B2 (en) 2020-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102015119521B4 (de) Automatischer Riemenspanner für einen Verbrennungsmotor
CN109866565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板簧组件
CN101578196B (zh) 用于机动化轨道系统的传动装置
US8444162B2 (en) Bearing mechanism for a transverse leaf spring, mountable in the area of a vehicle axle
CN101415968A (zh) 串联弹簧叶片张紧器
CN102177366A (zh) 张紧装置
CN102575726A (zh) 双离合器
WO2009123437A1 (en) Hinging arrangement for a wheel axle suspension
CN101313161A (zh) 具有无间隙的操作机构的机电式制动器
DE102015214658A1 (de) Fahrpedalmodul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2017001089A1 (de) Festsattelscheibenbremse mit Bremsbelagsrückstellelement
DE112014004137T5 (de) Drehhebelscheibenbremssattel mit Zahnstangenmechanismus
WO2014032662A1 (de) Reibungskupplung mit betätigungsvorrichtung
DE102009032919B4 (de) Federungsanordnung mit einer Blattfeder aus einem Faserverbundwerkstoff
EP2212585B1 (de) Spannvorrichtung mit mechanischer dämpfung für einen zugmitteltrieb
DE102017215403A1 (de) Federbaugruppe
DE102008050192B4 (de) Fahrzeugschwingungsdämpfungssystem
CN107636951A (zh) 具有设计为板簧的加载装置的压电旋转驱动器
KR102322264B1 (ko) 차량용 현가장치
CN204020459U (zh) 板簧衬套组件、使用该组件的板簧悬架及车辆
DE102011089394A1 (de) Spannvorrichtung für einen Riementrieb
CN206086253U (zh) 一种板簧卷耳及板簧总成
DE102004006907A1 (de) Spannsystem für einen Zugmitteltrieb
CN212529236U (zh) 压缩机安装装置、空调系统和工程机械
DE102020121320B3 (de) Abstützanordnung, insbesondere für einen Anhäng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1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