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64811A - 骨盆骨折复位固定套件 - Google Patents

骨盆骨折复位固定套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64811A
CN109864811A CN201910259657.2A CN201910259657A CN109864811A CN 109864811 A CN109864811 A CN 109864811A CN 201910259657 A CN201910259657 A CN 201910259657A CN 109864811 A CN109864811 A CN 1098648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ing rod
external member
connector
connection
pelvic fra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5965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庆元
秦娜
王磊
王建新
文莹
陈向东
吴志林
柒俊杰
张玲
江丽
潘长武
阮剑
郑勤
王建红
袁红
宋娴
邵丽华
周再稳
许正武
熊宗红
张红
钟薇
徐翰斌
杜涛
陈文胜
欧阳晔凌
赵�怡
钟琦
吴耀华
詹新辉
王壮为
王庆刚
王浩
王胜
张佑明
徐卉
陈震
李运兵
蔡凯华
祝维
林伟
陈自芳
张细建
郭锐
周全军
武庆平
武宙阳
陈敏
胡娜
易明
王洁
胡艺川
冯艳坤
冷志浩
叶霖
余雄伟
陈庆红
王庆阳
金鑫
黎军
李先超
胡亮
张文盛
郝泉水
周峰
邹峰
杨玉泉
胡权
欧阳竞雄
徐世荣
孙超民
胡伟
王伟
黄卫
徐耀忠
邱彩菊
龚臣
孙建兵
范月琪
黄惠琴
熊彩虹
欧阳伟
徐超
丁刚
王菲
徐莉
董彬
徐芳
黄欣
易欣
张纯
黄易
杨慧
王梦娟
陈曼
占娜
杨彬
伍芳
邵静文
刘琴
宋颖
何彤
於琦
袁丽
钟俊
吴镭
涂秀娟
徐丽林
蔡敏
曹友
陈向阳
王海鹏
江金霞
徐小强
周玲
黄�俊
陈孟
刘荣军
刘娇
樊小娜
袁化强
陈雄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25965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64811A/zh
Publication of CN1098648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648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骨盆骨折复位固定套件,与X光机配合使用,其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固定架,固定架连接于床体上;调节架,调节架的首端连接于固定架上,调节架包括至少三段依次首尾连接的调节杆及连接相邻两个调节杆的连接件,其中至少一个连接件为连接转轴,且至少一个连接件为连接套筒;及定位筒,定位筒连接于调节架的尾端,定位筒具有适于克氏针穿过的第一定位孔和适于神经刺激仪的刺激针穿过的两个第二定位孔,两个第二定位孔分别与第一定位孔平行且对称设于第一定位孔的两侧。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全机械结构,可以手工操作,可以万向变化方向,也可以固定方向,可以使克氏针精准地达到所需位置,提高了复位和固定的成功率。

Description

骨盆骨折复位固定套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骨盆骨折复位固定套件。
背景技术
骨盆骨折是一种非常严重、非常危险的骨折,如果伤情严重,会造成患者休克,甚至死亡。每10万人中,大约有20~37人会发生骨盆骨折,约占所有骨折的0.3%~6%。未合并软组织或内脏器官损伤的骨盆骨折的病死率为10.8%,复杂的骨盆创伤病死率为31.1%。盆腔内还有和动脉伴行的静脉及异常丰富的静脉丛,后者的面积约为动脉的10~15倍,且相互通连。骨盆各骨主要为松质骨,盆壁肌肉多,再加上邻近又有许多动脉丛和静脉丛,因此骨折后可引起广泛出血。严重骨盆多发伤患者的旱期死亡多发生于伤后数分钟至数小时,约占死亡总数的30%,骨折出血仍是骨盆骨折病人死亡的首要原因。骨盆骨折越不稳定,相应出血的就越大,出血量越大病人越危险。所以尽早复位和固定骨折非常重要。
现在骨盆骨折多采用切开复位结合钢板内固定或者是外固定支架。切开复位和钢板内固定出血量往往较大,而且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进行手术会加重失血和休克症状。而外固定支架对骨盆起固定作用但是没有对断端起加压作用。另外,闭合复位时,患者失血较小。可是骨盆为不规则形状,厚薄不一,所以定位、方向、导入、复位、固定要求度较高而且操作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骨盆骨折复位固定套件,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全机械结构, 可以手工操作,可以万向变化方向,也可以固定方向,可以使克氏针精准地达到所需位置,提高了复位和固定的成功率。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骨盆骨折复位固定套件,与X光机配合使用,其不同之处在于:
其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连接于床体上;
调节架,所述调节架的首端连接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调节架包括至少三段依次首尾连接的调节杆及连接相邻两个所述调节杆的连接件,其中至少一个所述连接件为连接转轴,且至少一个所述连接件为连接套筒;
定位筒,所述定位筒连接于所述调节架的尾端,所述定位筒具有适于克氏针穿过的第一定位孔和适于神经刺激仪的刺激针穿过的两个第二定位孔,两个所述第二定位孔分别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平行且对称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孔的两侧。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架被构造为设于所述床体一侧且竖直向上延伸的杆状结构。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连接转轴的外周面上开设有第一螺纹部,所述连接件还包括两个第一锁紧部,两个所述第一锁紧部上分别与开设有所述第一螺纹部配合的第二螺纹部,两个所述第一锁紧部能相互配合以夹紧通过连接转轴连接的两个调节杆。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套筒包括外筒部和设于所述外筒部内的内筒部,所述内筒部的外周面上开设有第三螺纹部,所述内筒部上开设有与调节杆配合的连接孔,所述内筒部上还对称开设有沿其轴向延伸且与所述连接孔连通的弹性变形缺口,所述外筒部的内周面被构造为锥面且其内周面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三螺纹部配合的第四螺纹部。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定位筒能相对于所述调节架转动。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骨盆骨折复位固定套件还包括拆卸地设于所述床体上的支撑架、可拆卸地设于所述支撑架上的提拉杆和用于将克氏针固定在提拉杆上的固定件。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架有两个,且对称设于所述床体的两侧。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固定件包括限位块、与克氏针配合的两个固定夹和两个第二锁紧部,两个所述固定夹和限位块套设于所述提拉杆上,且所述限位块位于两个所述固定夹之间,所述提拉杆的外周面上开设有第五螺纹部,所述第二锁紧部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五螺纹部配合的第六螺纹部,两个所述第二锁紧部能相互配合以夹紧两个所述固定夹和限位块。
对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特点为:该骨盆骨折复位固定套件,配合使用X光机照射出骨盆骨折位置后,再调节调节架即可调节克氏针的位置和角度,可以使克氏针精准地达到所需位置,提高了复位和固定的成功率;通过X光机可以大概明确骨盆周围的较大神经和血管,再运用与神经刺激器的刺激针平行的克氏针可以检测克氏针通路周围有无重要神经,从而避免对重大神经的损伤;该套件还可以收缩折叠节约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骨盆骨折复位固定套件使用状态图;
图2为图1中固定架、调节架及定位筒连接关系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2中连接套筒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3的爆炸图;
图5为图3中内筒部正视图;
图6为图2中调节杆和连接套筒连接关系放大示意图,其中连接套筒仅示出局部简图;
图7为图2中定位筒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剖视图;
图9为图2中调节架与定位筒连接关系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骨盆骨折复位固定套件使用状态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骨盆骨折复位固定套件使用状态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支撑架、提拉杆和固定件连接关系放大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C形臂X光机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克氏针和顾客空心钉安装位置示意图;
其中:1-固定架、2-调节架(201-第一连接件(2011-第一锁紧部)、202-第二连接件(2021-外筒部(2021a-外筒部的内周面)、2022-内筒部(20221-连接孔、20222-弹性变形缺口))、203-第一调节杆(2031-第一调节杆尾端限位臂)、204-第二调节杆(2041-第二调节杆首端限位臂、2042-第二调节杆尾端限位臂)、205-第三调节杆(2051-第三调节杆首端限位臂)、206-第四调节杆(2061-第四调节杆尾端限位臂)、207-第五调节杆(2071-第五调节杆首端限位臂)、208-第六调节杆)、3-定位筒(301-第一定位孔、302-第二定位孔、303-连接杆)、4-床体、5-克氏针、6-转动轴、7-第三锁紧部、8-C形臂X光机、9-支撑架(901-横杆、902-纵杆)、10-提拉杆、11-固定件(1101-限位块、1102-固定夹、1103-第二锁紧部)、12-绳带、13-骨科空心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14,本发明实施例骨盆骨折复位固定套件,与C形臂X光机14或B超机或CT机配合使用,能对骨盆骨折闭合精确定位复位并且进行加压。骨盆骨折复位固定套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架1、调节架2和定位筒3。其中固定架1连接于床体4上。调节架2的首端连接于固定架1上,调节架2的尾端与定位筒3连接。调节架2包括至少三段依次首尾连接的调节杆及连接相邻两个调节杆的连接件。各调节杆可分别绕与其相连的连接件的轴线转动。连接件分为第一连接件201和第二连接件202,其中至少一个连接件为第一连接件201且至少一个连接件为第二连接件202,第一连接件201被构造为连接转轴,第二连接件202被构造为连接套筒。使用时,为了避免克氏针损伤神经,定位筒3具有适于克氏针5穿过的第一定位孔301和适于神经刺激仪的刺激针穿过的两个第二定位孔302,两个第二定位孔302分别与第一定位孔301行且对称设于第一定位孔301的两侧, 插入第二定位孔302的刺激针可以探测周围有无重要神经,减少主要神经损伤。
请参考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固定架1被构造为设于床体4一侧且竖直向上延伸的杆状结构。请参考图2,调节架2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调节杆203、第二调节杆204、第三调节杆205、第四调节杆206、第五调节杆207、第六调节杆208、三个第一连接件201及两个第二连接件202。其中第一调节杆203的首端与固定架1连接,第一调节杆203的尾端通过第一连接件201与第二调节杆204的首端连接,第二调节杆204的尾端通过第一连接件201与第三调节杆205的首端连接,第三调节杆205的尾端通过第二连接件202与第四调节杆206的首端连接,第四调节杆206的尾端通过第一连接件201与第五调节杆207的首端连接,第五调节杆207的尾端通过第二连接件202与第六调节杆208的首端连接,第六调节杆208的尾端通过连接杆303与定位筒3连接,连接杆303形成于定位筒3的外侧面上并与第六调节杆208通过转动轴6连接。
请参考图2,为了能固定通过第一连接件201连接的两个调节杆,防止其在转动至所需位置后继续转动,第一连接件201的外周面上开设有第一螺纹部,第一连接件201还包括两个第一锁紧部2011,两个第一锁紧部2011上分别与开设有第一螺纹部配合的第二螺纹部,两个第一锁紧部2011能相互配合以夹紧通过第一连接件201连接的两个调节杆。
请参考图3至图6,为了能有效地转动和固定调节杆,第二连接件202包括外筒部2021和设于外筒部2021内的内筒部2022,内筒部2022的外周面上开设有第三螺纹部,内筒部2022上开设有与调节杆配合的连接孔20221,内筒部2022上还对称开设有沿其轴向延伸且与连接孔20221连通的弹性变形缺口20222,外筒部的内周面2021a被构造为锥面且其内周面2021a上开设有与第三螺纹部配合的第四螺纹部。装配时,先分别将两个调节杆的端部插入内筒部2022的连接孔20221内,然后外筒部2021套至内筒部2022外周,拧动外筒部2021,直至弹性变形缺口20222被挤压变形以使内筒部2022夹紧两个调节杆,固定完成,需要转动通过第二连接件202连接的调节杆时,拧动外筒部2021,直至弹性变形缺口202222恢复原状,此时即可转动调节杆,转动至所需位置后,再拧动外筒部2021直至调节杆被固定即可。
请参考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使通过第一连接件201连接的两个调节杆配合更精准,提高转动精度。第一调节杆203的尾端形成有两个第一调节杆尾端限位臂2031,两个第一调节杆尾端限位臂2031之间具有间隔,第二调节杆204的首端形成有三个间隔排列的第二调节杆首端限位臂2041,装配时,两个第一调节杆尾端限位臂2031分别插入三个第二调节杆首端限位臂2041之间的间隔内,位于中间的第二调节杆首端限位臂2041插入两个第一调节杆尾端限位臂2031的间隔内,第一连接件201穿过两个第一调节杆尾端限位臂2031和三个第二调节杆首端限位臂2041以连接第一调节杆203和第二调节杆204。第二调节杆204的尾端形成有两个第二调节杆尾端限位臂2042,两个第二调节杆尾端限位臂2042之间具有间隔,第三调节杆205的首端形成有三个间隔排列的第三调节杆首端限位臂2051,装配时,两个第二调节杆尾端限位臂2042插入三个第三调节杆首端限位臂2051之间的间隔内,位于中间的第三调节杆首端限位臂2051插入两个第二调节杆尾端限位臂2042的间隔内,第一连接件201穿过两个第二调节杆尾端限位臂2042和三个第三调节杆首端限位臂2051以连接第二调节杆204和第三调节杆205。第四调节杆206的尾端形成有两个第四调节杆尾端限位臂2061,两个第四调节杆尾端限位臂2061之间具有间隔,第五调节杆207的首端形成有三个间隔排列的第五调节杆首端限位臂2071,装配时,两个第四调节杆尾端限位臂2061插入三个第五调节杆首端限位臂2071之间的间隔内,位于中间的第五调节杆首端限位臂2071插入两个第四调节杆尾端限位臂2061的间隔内,第一连接件201穿过两个第四调节杆尾端限位臂2061和三个第五调节杆首端限位臂2071以连接第四调节杆206和第五调节杆207。
请参考图9,转动轴6的外周面上开设有第七螺纹部,骨盆骨折复位固定套件还包括两个第三锁紧部7,第三锁紧部7上开设有与第七螺纹部配合的第八螺纹部,连接杆303与第六调节杆208通过转动轴6连接,并通过两个第三锁紧部7锁紧。要转动定位筒3时,拧松第三锁紧部7即可转动定位筒3,如图9所示。需要固定定位筒3时,拧动第三锁紧部7直至连接杆303和第六调节杆208被夹紧即可。
请参考图10至图12,为了提拉固定对骨折端进行复位克氏针5,骨盆骨折复位固定套件还包括拆卸地固定于床体4上的支撑架9、可拆卸地固定于支撑架9上的至少一个提拉杆10和用于将克氏针5固定在提拉杆10上的固定件11。
优选地,为了便于支撑提拉杆10,支撑架9有两个,且对称设于床体4的两侧。各支撑架9分别包括一个位于床体4一侧上方的横杆901和至少两个连接横杆901和床体4的纵杆902。提拉杆10的两端端部可分别通过绳带12捆绑固定至任一侧的支撑架9的横杆901或纵杆902上。
请参考图12,固定件11包括限位块1101、与克氏针5配合的两个固定夹1102和两个第二锁紧部1103。图12中第二锁紧部1103仅示出局部结构,其结构与第一锁紧部2011结构相同。两个固定夹1102和限位块1101套设于提拉杆10上,且限位块1101位于两个固定夹1102之间,提拉杆10的外周面上开设有第五螺纹部,第二锁紧部1103上开设有与第五螺纹部配合的第六螺纹部,两个第二锁紧部1103能相互配合以夹紧两个固定夹1102和限位块1101。
本发明实施例骨盆骨折复位固定套件比一般切开复位损伤小,比盲探复位准确度高,操作简单可以纯手工操作,成本低廉,可实用性强,可以用基层医疗。
请参考图1至图14,本发明实施例骨盆骨折复位固定套件的具体使用方法为:
步骤1)、使患者平躺在床体4上;
步骤2)、将两根以上克氏针置入,使各克氏针5的前端置入到断端骨、后端留于患者体外,然后参考X光影像调整克氏针,直至将移位的骨折断端复位到位;
步骤3)、再将步骤2)中的克氏针5固定在提拉杆10上并将提拉杆10固定在支撑架9上,达到断端骨和支撑架9的固定,如图10和图11所示;
步骤4)、然后根据X线结果大致确定与骨科空心钉13配合的克氏针5的插入方向,连接固定架1、调节架2和定位筒3;
步骤5)、将定位筒3定位到大致方向后,再用X光机照射调节架2和患者,精确调节调节架2至定位筒3的中轴线位于克氏针的插入方向上, 达到位置后固定调节架2;
步骤6)、然后请参考图1,置入克氏针5,使克氏针5置入骨质中, 直至通过X线机观察到克氏针5达到目标位置;
步骤7)、再沿克氏针5置入骨科空心钉13;
步骤8)、骨科空心钉13固定后取出克氏针5;
步骤9)、缝合皮肤的小伤口,操作完成。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骨盆骨折复位固定套件,与X光机配合使用,其特征在于:
其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连接于床体上;
调节架,所述调节架的首端连接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调节架包括至少三段依次首尾连接的调节杆及连接相邻两个所述调节杆的连接件,其中至少一个所述连接件为连接转轴,且至少一个所述连接件为连接套筒;
定位筒,所述定位筒连接于所述调节架的尾端,所述定位筒具有适于克氏针穿过的第一定位孔和适于神经刺激仪的刺激针穿过的两个第二定位孔,两个所述第二定位孔分别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平行且对称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孔的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盆骨折复位固定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被构造为设于所述床体一侧且竖直向上延伸的杆状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盆骨折复位固定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转轴的外周面上开设有第一螺纹部,所述连接件还包括两个第一锁紧部,两个所述第一锁紧部上分别与开设有所述第一螺纹部配合的第二螺纹部,两个所述第一锁紧部能相互配合以夹紧通过连接转轴连接的两个调节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盆骨折复位固定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筒包括外筒部和设于所述外筒部内的内筒部,所述内筒部的外周面上开设有第三螺纹部,所述内筒部上开设有与调节杆配合的连接孔,所述内筒部上还对称开设有沿其轴向延伸且与所述连接孔连通的弹性变形缺口,所述外筒部的内周面被构造为锥面且其内周面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三螺纹部配合的第四螺纹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盆骨折复位固定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筒能相对于所述调节架转动。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骨盆骨折复位固定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骨盆骨折复位固定套件还包括拆卸地设于所述床体上的支撑架、可拆卸地设于所述支撑架上的提拉杆和用于将克氏针固定在提拉杆上的固定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骨盆骨折复位固定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有两个,且对称设于所述床体的两侧。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骨盆骨折复位固定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限位块、与克氏针配合的两个固定夹和两个第二锁紧部,两个所述固定夹和限位块套设于所述提拉杆上,且所述限位块位于两个所述固定夹之间,所述提拉杆的外周面上开设有第五螺纹部,所述第二锁紧部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五螺纹部配合的第六螺纹部,两个所述第二锁紧部能相互配合以夹紧两个所述固定夹和限位块。
CN201910259657.2A 2019-04-02 2019-04-02 骨盆骨折复位固定套件 Pending CN1098648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59657.2A CN109864811A (zh) 2019-04-02 2019-04-02 骨盆骨折复位固定套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59657.2A CN109864811A (zh) 2019-04-02 2019-04-02 骨盆骨折复位固定套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64811A true CN109864811A (zh) 2019-06-11

Family

ID=66921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59657.2A Pending CN109864811A (zh) 2019-04-02 2019-04-02 骨盆骨折复位固定套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6481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40539A (zh) * 2019-11-28 2020-02-28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盆骨骨折外固定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40539A (zh) * 2019-11-28 2020-02-28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盆骨骨折外固定架
CN110840539B (zh) * 2019-11-28 2021-03-16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盆骨骨折外固定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216563B1 (en) External bone fixation apparatus
WO2008128261A1 (de) Einrichtung zur verwendung bei der behandlung eines hämorrhoidenprolaps
CN108272497A (zh) 机械手关节臂组合复位骨折外固定支架
CN110403711A (zh) 一种心血管内科手术用胸部支撑固定装置
CN104783881B (zh) 一种锁骨骨折微创髓内固定装置
DE19547772A1 (de) Vorrichtung zum Anheben der Bauchdecke für die Durchführung endoskopischer Untersuchungen sowie chirurgischer Operationen
CN109864811A (zh) 骨盆骨折复位固定套件
RU2596089C1 (ru) Способ миниинвазивного остеосинтеза флотирующих переломов ребер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106963462A (zh) 用于脊椎手术的外固定装置
CN106510824B (zh) 中央单棒的脊柱侧弯矫正系统
CN103610489B (zh) 一种四肢长骨骨折髓内复位器
CN108553152A (zh) 骨科随意透视复位固定架
CN206365906U (zh) 一种腓骨干高位截骨手术牵开器组件
CN206120370U (zh) 锁定环及带有该锁定环的牵开器组件
CN108210032A (zh) 一种治疗四肢骨折的骨牵引复位固定装置及方法
CN209236362U (zh) 一种脊柱微创钉尾折断对抗扳手
CN211355641U (zh) 一种甲状腺微创手术建腔拉钩装置
CN210521083U (zh) 骨盆骨折复位固定套件
CN210962168U (zh) 一种防扭转且易固定的血管夹
CN208212038U (zh) 一种医疗腹腔镜下血管缝合钳
CN206792470U (zh) 中央单棒的脊柱侧弯矫正系统
CN206729962U (zh) 用于腰椎融合术的固定器
CN217611349U (zh) 一种机器人辅助下重度脊柱侧凸头盆牵引手术导向针
CN109276303A (zh) 骨水泥固定螺钉及骨水泥注射装置
CN211862937U (zh) 多功能骨科外固定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