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63783A - 根据edt发送数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根据edt发送数据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63783A
CN109863783A CN201880003851.8A CN201880003851A CN109863783A CN 109863783 A CN109863783 A CN 109863783A CN 201880003851 A CN201880003851 A CN 201880003851A CN 109863783 A CN109863783 A CN 1098637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message
edt
sent
ci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0385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63783B (zh
Inventor
金兑勋
金弘锡
李在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18/004897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8199673A1/ko
Publication of CN1098637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637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637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637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8Mobility data transf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22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transferring data sessions between adjac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04W52/021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using a pre-established activity schedule, e.g. traffic indication fra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04W52/021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where the power saving management affects multipl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2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wanted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8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2Data link layer protoco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的一个公开内容提供了一种由基站支持早期数据传输(EDT)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从移动性管理实体(MME)接收第一消息的步骤。第一NAS消息可以包括下行链路数据。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基于接收到第一NAS消息确认除下行链路数据之外不存在附加数据的步骤。

Description

根据EDT发送数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
背景技术
在建立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标准的3GPP中,为了处理第四代通信和若干相关的论坛和新技术,作为优化和改进3GPP技术的性能的努力的一部分,对长期演进/系统架构演进(LTE/SAE)技术的研究已经从2004年年末开始。
已经基于3GPP SA WG2执行的SAE是关于网络技术的研究,其目的是确定网络的结构,并且与3GPP TSG RAN的LTE任务一致支持异构网络之间的移动性,并且是3GPP的最近重要的标准化问题中的一个。SAE是用于将3GPP系统开发为支持基于IP的各种无线电接入技术的系统的任务,并且出于以更加改进的数据传输能力来最小化传输延迟的优化的基于分组的系统的目的,已经实施了该任务。
在3GPP SA WG2中定义的演进的分组系统(EPS)较高级参考模型包括非漫游情形和具有各种情景的漫游情形,并且对于其细节,可以参考3GPP标准文献TS 23.401和TS23.402。已经由EPS较高级参考模型简要地重新配置图1的网络配置。
图1示出演进的移动通信网络的配置。
演进的分组核心网(EPC)可以包括各种元件。图1图示与各种元件中的一些相对应的服务网关(S-GW)52、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DN GW)53、移动性管理实体(MME)51、服务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以及增强的分组数据网关(ePDG)。
S-GW 52是在无线电接入网络(RAN)和核心网之间的边界点处操作的元件,并且具有维护eNodeB 22和PDN GW 53之间的数据路径的功能。此外,如果终端(或者用户设备(UE))在由eNodeB 22提供服务的区域中移动,则S-GW 52起到本地移动锚定点的作用。即,对于在E-UTRAN(即,在3GPP版本8之后定义的通用移动电信系统(演进的UMTS)陆上无线电接入网络)内的移动性,分组可以通过S-GW 52路由。此外,S-GW 52可以起到与另一个3GPP网络(即,在3GPP版本8之前定义的RAN,例如,UTRAN或者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GERAN)/增强型数据速率全球演进(EDGE)无线电接入网络)的移动性的锚定点的作用。
PDN GW(或者P-GW)53对应于朝向分组数据网络的数据接口的终止点。PDN GW 53可以支持策略实施特征、分组过滤、计费支持等等。此外,PDN GW(或者P-GW)53可以起到3GPP网络和非3GPP网络(例如,不可靠的网络,诸如互通无线局域网(I-WLAN)、码分多址(CDMA)网络,或者可靠的网络,诸如WiMax)的移动性管理的锚定点的作用。
在图1的网络配置中,S-GW 52和PDN GW 53已经被图示为单独的网关,但是,这两个网关可以根据单个网关配置选项来实现。
MME 51是用于执行终端对网络连接的接入并且执行用于支持网络资源的分配、跟踪、寻呼、漫游、切换等等的信令和控制功能的元件。MME 51控制与订户和会话管理相关的控制平面功能。MME 51管理大量的eNodeB 22,并且执行用于选择用于切换到另一个2G/3G网络的网关的传统信令。此外,MME 51执行功能,诸如安全过程、终端对网络会话处理和空闲终端位置管理。
SGSN处理所有分组数据,诸如,用户的移动性管理和用于不同的接入3GPP网络(例如,GPRS网络和UTRAN/GERAN)的认证。
ePDG起到用于不可靠的非3GPP网络(例如,I-WLAN和Wi-Fi热点)的安全节点的作用。
如参考图1所述,具有IP能力的终端(或者UE)可以基于非3GPP接入以及基于3GPP接入,经由在EPC内的各种元件,接入由服务提供者(即,运营商)提供的IP服务网络(例如,IMS)。
此外,图1示出各种参考点(例如,S1-U和S1-MME)。在3GPP系统中,连接存在于E-UTRAN和EPC的不同的功能实体之中的两个功能的概念链路被称作参考点。下表1定义图1所示的参考点。除了表1的示例中所示的参考点之外,根据网络配置,可以存在各种参考点。
[表1]
在图1所示的参考点之中,S2a和S2b对应于非3GPP接口。S2a是为用户平面提供PDNGW和可靠的非3GPP接入之间的相关控制和移动性支持的参考点。S2b是为用户平面提供PDNGW和ePDG之间的移动性支持和相关控制的参考点。
图2是示出公共E-UTRAN和公共EPC结构的示例性图。
如图2所示,eNodeB 20可以执行功能,诸如在RRC连接被激活时路由到网关、寻呼消息的调度和传输、广播信道(BCH)的调度和传输、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对UE的资源的动态分配、用于eNodeB 20测量的配置和提供、无线电承载的控制、无线电准入控制和连接移动性控制。EPC可以执行功能,诸如寻呼的产生、LTE_IDLE状态的管理、用户平面的加密、EPS承载的控制、NAS信令的加密和完整性保护。
图3是示出在UE和eNodeB之间的控制平面中的无线电接口协议的结构的示例性图,并且图4是示出在UE和eNodeB之间的控制平面中的无线电接口协议的结构的另一示例性图。
无线电接口协议基于3GPP无线电接入网络标准。无线电接口协议水平地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并且其被划分为用于信息传输的用户平面和用于控制信号(或者信令)的传送的控制平面。
该协议层可以基于通信系统中众所周知的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的下三层被划分为第一层(L1)、第二层(L2)和第三层(L3)。
在下文中,描述图3中示出的控制平面的无线电协议和图4的用户平面中的无线电协议的层。
物理层PHY,即,第一层,使用物理信道提供信息传送服务。PHY层经由传输信道连接到位于更高层中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并且数据经由传输信道在MAC层和PHY层之间传送。此外,经由PHY层,在不同的PHY层,即,在发射器侧和接收器侧上的PHY层之间传送数据。
物理信道由时间轴上的多个子帧和频率轴上的多个子载波组成。此时,一个子帧由时间轴上的多个符号和多个子载波组成。一个子帧由多个资源块组成,并且一个资源块由多个符号和多个子载波组成。传输时间间隔(TTI),即,在其间发送数据的单位时间,是对应于一个子帧的1ms。
根据3GPP LTE,存在于发射器侧和接收器侧的物理层之中的物理信道可以被划分为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即,数据信道)、以及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CFICH)、物理混合ARQ指示符信道(PHICH)、以及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即,控制信道)。
在子帧的第一OFDM符号中发送的PCFICH携带关于被用来在该子帧内发送控制信道的OFDM符号的数量(即,控制区的大小)的控制格式指示符(CFI)。无线设备首先在PCFICH上接收CFI,然后监测PDCCH。
与PDCCH不同,无需使用盲解码,PCFICH经由子帧的固定PCFICH资源发送。
PHICH携带用于上行链路(UL)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肯定应答(ACK)/否定应答(NACK)信号。在PHICH上发送针对由无线设备发送的PUSCH上的UL数据的ACK/NACK信号。
在无线电帧的第一子帧的第二时隙的前四个OFDM符号中发送物理广播信道(PBCH)。PBCH携带对无线设备与eNodeB通信来说是不可缺少的系统信息,并且经由PBCH发送的系统信息被称作主信息块(MIB)。相比之下,在由PDCCH指示的PDSCH上发送的系统信息被称作系统信息块(SIB)。
PDCCH可以携带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的资源分配和传输格式、有关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的资源分配的信息、用于PCH的寻呼信息、用于DL-SCH的系统信息、在PDSCH上发送的上层控制消息的资源分配(诸如,随机接入响应)、针对在特定的UE组内的部分UE的一组发射功率控制命令、以及互联网语音协议(VoIP)的激活。多个PDCCH可以在控制区域内被发送,并且UE可以监测多个PDCCH。PDCCH被在一个控制信道单元(CCE)或者多个连续的CCE的聚合上发送。CCE是被用来根据无线电信道的状态为PDCCH提供编码率的逻辑分配单元。CCE对应于多个资源元素组。PDCCH的格式和可能的PDCCH的比特数由CCE的数量和CCE提供的编码率之间的关系来确定。
经由PDCCH发送的控制信息被称作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DCI可以包括PDSCH的资源分配(也称作下行链路(DL)许可)、PUSCH的资源分配(也称作上行链路(UL)许可)、针对特定UE组内的部分UE的一组发射功率控制命令和/或互联网语音协议(VoIP)的激活。
若干层存在于第二层中。首先,媒体接入控制(MAC)层用于将各种逻辑信道映射到各种传输信道,并且还起到将多个逻辑信道映射到一个传输信道的逻辑信道复用的作用。MAC层经由逻辑信道连接到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层,即更高层。根据发送的信息的类型,该逻辑信道基本上被划分为发送控制平面的信息的控制信道,以及发送用户平面的信息的业务信道。
第二层的RLC层用来通过分割和级联数据,控制适合于由更低层在无线电部分中发送由更高层接收的数据的数据大小。此外,为了保证无线电承载所需的各种类型的QoS,RLC层提供三种操作模式:透明模式(TM)、未应答模式(UM)和应答模式(AM)。具体地,AM RLC通过用于可靠数据传输的自动重传请求(ARQ)功能来执行重传功能。
第二层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执行报头压缩功能,用于减小包含大小相对较大并且不必要的控制信息的IP分组报头的大小,以便当发送IP分组时,在具有小带宽的无线电部分中高效率地发送IP分组,诸如IPv4或者IPv6。因此,可以增加无线电部分的传输效率,因为在数据的报头部分中仅发送必要信息。此外,在LTE系统中,PDCP层还执行安全功能。该安全功能包括用于防止数据由第三方拦截的加密,以及用于防止数据由第三方操纵的完整性保护。
在第三层的最高的位置处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层仅在控制平面中被定义,并且负责控制与无线电承载(RB)的配置、重新配置和释放有关的逻辑信道、传输信道和物理信道。此时,RB指的是由第二层提供以便在UE和E-UTRAN之间传送数据的服务。
如果RRC连接存在于UE的RRC层和无线网络的RRC层之间,则UE处于RRC_CONNECTED状态。否则,UE处于RRC_IDLE状态。
在下文中,描述UE的RRC状态和RRC连接方法。RRC状态意指UE的RRC层是否已经逻辑地连接到E-UTRAN的RRC层。如果UE的RRC层逻辑地连接到E-UTRAN的RRC层,则其被称作RRC_CONNECTED状态。如果UE的RRC层没有逻辑地连接到E-UTRAN的RRC层,则其被称作RRC_IDLE状态。因为处于RRC_CONNECTED状态的UE具有RRC连接,所以E-UTRAN可以检查小区单元中的UE的存在,并且因此有效地控制UE。相比之下,如果UE处于RRC_IDLE状态,则E-UTRAN不能检查UE的存在,并且在跟踪区(TA)单元(即,大于小区的区域单元)中管理核心网。即,仅在大于小区的区域单元中检查处于RRC_IDLE状态的UE的存在。在这样的情况下,UE需要转换为RRC_CONNECTED状态,以便被提供诸如语音或数据的公共移动通信服务。通过跟踪区标识(TAI)分类每个TA。UE可以通过跟踪区码(TAC),即由小区广播的信息来配置TAI。
当用户首先接通UE的电源时,UE首先搜索合适的小区,在相应的小区中建立RRC连接,并且向核心网注册有关UE的信息。此后,UE保持在RRC_IDLE状态。必要时,处于RRC_IDLE状态的UE(重新)选择小区,并且检查系统信息或者寻呼信息。该过程被称作驻留。当处于RRC_IDLE状态的UE需要建立RRC连接时,UE经由RRC连接过程与E-UTRAN的RRC层建立RRC连接,并且转变为RRC_CONNECTED状态。处于RRC_IDLE状态的UE需要建立RRC连接的情形包括多个情形。该多个情形可以包括:例如,由于诸如由用户进行的呼叫尝试的原因需要发送UL数据的情形、以及响应于从E-UTRAN接收的寻呼消息需要发送响应消息的情形。
位于RRC层上的非接入层(NAS)层执行诸如会话管理和移动性管理的功能。
在下文中,详细地描述图3中所示的NAS层。
属于NAS层的演进会话管理(ESM)执行诸如默认承载的管理和专用承载的管理的功能,并且ESM负责对于UE使用来自网络的PS服务所必需的控制。默认承载资源的特征在于当UE首次接入特定的分组数据网络(PDN)或者接入网络时,它们由网络分配。此时,网络分配可用于UE的IP地址,使得UE可以使用数据服务和默认承载的QoS。LTE支持两种承载:具有保证用于数据发送和接收的特定带宽的保证比特率(GBR)QoS特性的承载,以及具有无需保证带宽的尽力而为的QoS特性的非GBR承载。默认承载被指定非GBR承载,并且专用承载可以被指定具有GBR或者非GBRQoS特性的承载。
在网络中,被指定给UE的承载被称作演进的分组服务(EPS)承载。当指定EPS承载时,网络指定一个ID。这被称作EPS承载ID。一个EPS承载具有最大比特率(MBR)和保证比特率(GBR)或者聚合最大比特率(AMBR)的QoS特性。
同时,在图3中,位于NAS层之下的RRC层、RLC层、MAC层和PHY层还被统称为接入层(AS)。
图5a是图示在3GPP LTE中的随机接入过程的流程图。
随机接入过程被用于UE 10来获得与基站,即eNodeB 20的UL同步,或者被指定UL无线电资源。
UE 10从eNodeB 20接收根索引和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配置索引。由Zadoff-Chu(ZC)序列定义的64个候选随机接入前导存在于每个小区中。根索引是被用于UE生成64个候选随机接入前导的逻辑索引。
随机接入前导的发送局限于每个小区中的特定的时间和频率资源。PRACH配置索引指示其上可以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的特定子帧和前导格式。
UE 10将随机选择的随机接入前导发送给eNodeB 20。此时,UE 10选择64个候选随机接入前导中的一个。此外,UE选择对应于PRACH配置索引的子帧。UE 10在所选择的子帧中发送所选择的随机接入前导。
已经接收到随机接入前导的eNodeB 20将随机接入响应(RAR)发送到UE 10。用两个步骤检测该随机接入响应。首先,UE 10检测以随机接入RNTI(RA-RNTI)掩码的PDCCH。UE10在由所检测的PDCCH指示的PDSCH上,在媒体接入控制(MAC)协议数据单元(PDU)内接收随机接入响应。
图5b图示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层中的连接过程。
图5b示出取决于是否存在RRC连接的RRC状态。RRC状态表示UE 10的RRC层的实体是否与eNodeB 20的RRC层的实体处于逻辑连接,如果是,则其称为RRC连接状态,如果否,则其称为RRC空闲状态。
在连接状态中,UE 10具有RRC连接,因此,E-UTRAN可以在小区基础上掌握UE的存在,并且因此可以有效地控制UE 10。相比之下,处于空闲状态中的UE 10不能掌握eNodeB20,并且基于大于小区的跟踪区,由核心网管理。跟踪区是一组小区。即,处于空闲状态中的UE 10仅在更大的区域基础上被掌握其存在,并且UE应切换到连接状态以接收诸如语音或者数据服务的典型移动通信服务。
当用户接通UE 10时,UE 10搜索合适的小区,并且在该小区中保持在空闲状态。当需要时,UE 10经由RRC连接过程与eNodeB 20的RRC层建立RRC连接,并且转变为RRC连接状态。
存在保持在空闲状态中的UE需要建立RRC连接的许多情形,例如,当用户尝试呼叫时,或者当需要上行链路数据传输时,或者当响应于从EUTRAN接收寻呼消息而发送消息时。
为了使空闲UE 10与eNodeB 20进行RRC连接,UE 10需要执行如上所述的RRC连接过程。RRC连接过程通常伴随有UE 10发送RRC连接请求消息给eNodeB 20的过程、eNodeB 20发送RRC连接建立消息给UE 10的过程、以及UE 10发送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给eNodeB 20的过程。参考图6进一步详细描述这些过程。
1)当尝试建立RRC连接时,例如,用于尝试呼叫或者发送数据或者响应来自eNodeB20的寻呼,空闲UE 10发送RRC连接请求消息给eNodeB 20。
2)当从UE 10接收到RRC连接请求消息时,如果存在足够的无线电资源,则eNodeB20接受来自UE 10的RRC连接请求,并且eNodeB 20发送响应消息、RRC连接建立消息给UE10。
3)当接收到RRC连接建立消息时,UE 10发送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给eNodeB 20。如果UE 10成功地发送RRC连接建立消息,则UE 10恰好与eNodeB 20建立RRC连接,并且切换到RRC连接状态。
近年来,已经积极地进行了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的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即MTC(机器类型通信)的研究。
因为没有人为干预,MTC通信也被称为IoT(物联网)通信。基于蜂窝网络而不是像Wi-Fi的无线LAN来执行IoT通信被称为CIoT。不同于无线LAN,CIoT支持不基于IP的通信以及基于IP的通信。
同时,为了支持CIoT服务,3GPP已经改进了物理层,即RAT(无线电接入技术)。改进的RAT被称为NB-IoT(窄带IoT)。
因此,期望使用NB-IoT的CIoT设备发送和接收少量数据。然而,为了使CIoT设备发送和接收数据,应当预先与基站发送和接收相当数量的信号。为了发送/接收这样少量的数据,预先发送/接收大量控制信号可能是低效的。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已经尝试使用演进分组服务(EPS)中的控制平面(CP)来优化CloT以及使用用户平面(UP)来优化CloT。
另一方面,近年来,人们一直在争论更快地传输数据。这被称为EDT(早期数据传输)。
然而,技术上不可能一起应用EPS优化方法和EDT。
发明内容
因此,本说明书的一个公开内容是提出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目的,本说明书的一个公开内容提供一种支持早期数据传输(EDT)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由基站执行并且包括:基站从移动性管理实体(MME)接收第一非接入层(NAS)消息。第一NAS消息可以包括下行链路数据。该方法可以包括响应于接收到第一NAS消息,认为除了下行链路数据外没有另外的数据。
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基站将初始用户设备(UE)消息发送到MME。初始UE消息可以包括根据EDT的UE数据。
第一NAS消息可以包括下行链路NAS传输消息。
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基站向MME发送UE上下文恢复请求消息。
为了解决上述目的,本说明书的一个公开内容提供一种根据早期数据传输(EDT),通过包括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层和上层的无线设备发送上行链路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从上层获得释放辅助指示(RAI);基于RAI,确定是否可以应用EDT;以及如果确定可以应用EDT,则发送包括UL数据的RRC请求消息。
获得RAI可以包括进一步获得RRC建立原因和呼叫类型。
可以通过随机接入过程的第三消息,发送包括UL数据的RRC请求消息。
RRC请求消息可以包括EPS承载ID和逻辑信道(LC)ID中的至少一个。
RAI可以指示不期望后续的上行链路数据,或者仅期望用于上行链路数据的一个下行链路数据。
RRC请求消息可以包括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
如果通过控制平面(CP)发送上行链路数据,则可以不执行RRC连接恢复过程。
如果通过控制平面发送上行链路数据,则RRC请求消息是除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之外的消息。
为了解决上述目的,本说明书的一个公开内容提供了一种包括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层的无线设备根据早期数据传输(EDT)发送上行链路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将随机接入过程的第三消息发送到基站;以及从基站接收随机接入过程的第四消息。第三消息可以包括用于在RRC挂起状态下执行RRC连接恢复过程的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可以包括根据EDT的上行链路数据。
第四消息可以包括下行链路数据。
第四消息可以包括RRC连接恢复消息、RRC连接建立消息和RRC连接拒绝消息中的至少一个。
为了解决上述目的,本说明书的一个公开内容提供了一种根据早期数据传输(EDT)发送上行链路数据的无线设备。无线设备可以包括发送/接收单元;以及控制发送/接收单元并且包括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层和上层的处理器。如果从上层获得释放辅助指示(RAI),则RRC层可以基于RAI来确定是否可以应用EDT。如果确定可以应用EDT,则处理器的RRC层可以发送包括上行链路数据的RRC请求消息。
根据本说明书的公开内容,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具体地,本说明书的公开内容允许CIoT设备执行EDT(早期数据传输),从而节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演进的移动通信网络的结构图。
图2是图示常规E-UTRAN和常规EPC的架构的示例性图。
图3是图示UE和eNodeB之间的控制平面上的无线电接口协议的结构的示例性图。
图4是图示在UE和基站之间的用户平面上的无线电接口协议的结构的另一个示例性图。
图5a是图示在3GPP LTE中的随机接入过程的流程图。
图5b图示在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层中的连接过程。
图6示出了MTC(机器类型通信)通信的示例。
图7示出了由CIoT设备执行的用于数据通信的一系列过程。
图8是图示由基站发起的挂起过程的信号流程图。
图9是图示由CIoT设备发起的连接恢复过程的信号流程图。
图10a和10b示出了根据控制平面(CP)CIoT EPS优化,由CIoT设备发送数据的过程。
图11示出了CIoT设备根据用户平面(UP)CIoT EPS优化来发送数据的过程。
图12a和图12b是示出图1所示的基站和MME之间的上下文恢复请求消息的发送/接收的图。
图13是示出根据EDT,在早期阶段发送数据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4a和图14b是示出根据EDT发送数据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5示出了用于UP CIoT优化的EDT应用的示例。
图16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CloT设备100和网络设备的配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UMTS(通用移动电信系统)和EPC(演进的分组核心网)描述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这样的通信系统,而是可以适用于本发明的技术精神可以应用于的所有通信系统和方法。
本文使用的技术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的实施例,并且不应当解释为限制本发明。此外,除非另外定义,否则本文使用的技术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由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而不应被解释地太宽泛或太窄。此外,本文使用的被确定为没有准确地表示本发明精神的技术术语应当由如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确切理解的技术术语替换或者理解。此外,本文使用的常规术语应该在如词典中所定义的上下文中来解释,而不应当以过度窄的方式来解释。
此外,本说明书中单数的表达包括复数的含义,除非在上下文中单数的含义与复数的含义明确地不同。在下述描述中,术语“包括”或者“具有”可以表示本说明书中描述的特征、数量、步骤、操作、组件、部件或其组合的存在,并且可不排除存在或添加另一个特征、另一个数量、另一个步骤、另一个操作、另一个组件、另一个部件或者其组合。
出于解释有关各种组件的目的,使用术语“第一”和“第二”,并且组件不局限于术语“第一”和“第二”。术语“第一”和“第二”仅用于区别一个组件与另一个组件。例如,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组件可以称为第二组件。
将理解到,当单元或者层被称为“连接到”或者“耦合到”另一个单元或者层时,其可以直接地连接或者耦合到另一个单元或者层,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单元或者层。相比之下,当单元被称为“直接地连接到”或者“直接地耦合到”另一个单元或者层时,不存在中间单元或者层。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更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在描述本发明时,为了便于理解,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被用于表示相同的组件,并且将省略相同的组件的重复描述。将省略被确定使本发明的要点变得不清楚的公知技术的详细描述。提供附图仅使得本发明的精神容易理解,而不应旨在限制本发明。应当理解,除了在附图中所示的之外,本发明的精神可以被扩展为其修改、替换或者等效。
在附图中,例如示出用户设备(UE)。UE还可以表示终端或者移动设备(ME)。UE可以是膝上电脑、移动电话、PDA、智能电话、多媒体设备、或者其他便携式设备,或者可以是诸如PC或者车载设备的固定设备。
术语的定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在参考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之前,简要地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
UMTS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的缩写,其指的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核心网。
UE/MS是用户设备/移动站的缩写,其指的是终端设备。
EPS是演进的分组系统的缩写,其指的是支持长期演进(LTE)网络的核心网,以及从UMTS演进的网络。
PDN是公共数据网络的缩写,其指的是用于提供服务的服务器所处的独立网络。
PDN连接指的是从UE到PDN的连接,即,由IP地址表示的UE和由APN表示的PDN之间的关联(或者连接)。
PDN-GW是分组数据网络网关的缩写,其指的是执行功能,诸如UE IP地址的分配、分组筛选&过滤以及计费数据的采集的EPS网络的网络节点。
服务网关(服务GW)是EPS网络的网络节点,其执行诸如移动性锚定、分组路由、空闲模式分组缓存以及触发MME以寻呼UE的功能。
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PCRF):EPS网络的节点,其执行用于动态地应用QoS的决策和对于每个服务流程不同的计费策略。
接入点名称(APN)是在网络中被管理并且提供给UE接入点的名称。即,APN是表示或者标识PDN的字符串。经由P-GW接入请求的服务或者网络(PDN)。APN是在网络内预先地定义的名称(字符串,例如,“internet.mnc012.mcc345.gprs”),使得可以搜索P-GW。
隧道终点标识符(TEID):在网络内的节点之间设置的隧道的端点ID,并且其针对每个UE的每个承载单元设置。
NodeB是UMTS网络的eNodeB,并且安装在户外。NodeB的小区覆盖范围对应于宏小区。
eNodeB是演进的分组系统(EPS)的eNodeB,并且安装在户外。eNodeB的小区覆盖范围对应于宏小区。
(e)NodeB是表示NodeB和eNodeB的术语。
MME是移动性管理实体的缩写,用于控制EPS内的每个实体,以便为UE提供会话和移动性。
会话是用于数据传输的通道,其单元可以是PDN、承载,或者IP流单元。单元可以被划分为如在3GPP中定义的整个目标网络的单元(即,APN或者PDN单元)、基于在整个目标网络内的QoS划分的单元(即,承载单元)以及目的地IP地址单元。
PDN连接是从UE到PDN的连接,即,由IP地址表示的UE和由APN表示的PDN之间的关联(或者连接)。其指的是核心网内的实体(即,UE-PDN GW)之间的连接,使得可以形成会话。
UE上下文是有关被用来管理网络中的UE的UE情形的信息,即,包括UE ID、移动性(例如,当前位置)以及会话的属性(例如,QoS和优先级)的情形信息。
OMA DM(开放移动联盟设备管理):设计用于管理诸如移动电话、PDA或者便携式计算机的移动设备以及执行诸如设备配置、固件升级和错误报告的功能的协议。
OAM(操作管理和维护):表示显示网络故障并且提供能力信息、诊断和数据的一组网络管理功能。
NAS配置MO(管理对象):用于在UE中配置与NAS功能相关联的参数的MO(管理对象)。
NAS(非接入层):UE和MME之间的控制平面的较高层。NAS支持在UE和网络之间的移动性管理、会话管理、IP地址管理等等。
MM(移动性管理)操作/过程:用于控制/管理/控制UE的移动性的操作或过程。MM操作/过程可以被解释为包括CS网络中的MM操作/过程、GPRS网络中的GMM操作/过程以及EPS网络中的EMM操作/过程中的一个或多个。UE和网络节点(MME、SGSN、MSC)发送和接收MM消息以执行MM操作/过程。
SM(会话管理)操作/过程:用于控制/管理/处理/操纵UE的用户平面和/或承载上下文/PDP上下文的操作或过程。SM操作/过程可以被解释为包括GPRS网络中的SM操作/过程和EPS网络中的ESM操作/过程中的一个或多个。UE和网络节点(MME、SGSN)发送和接收SM消息以执行SM操作/过程。
PLMN:公共陆地移动网络的缩写,表示运营商的网络标识号。在UE漫游情况下,PLMN被划分为归属PLMN(HPLMN)和拜访PLMN(VPLMN)。
CIoT:蜂窝物联网的缩写,意指基于物联网通信执行。
窄带-IoT:意指对于CIoT,在3GPP中改进的RAT(无线接入技术)。即,它是以180kHz的最大带宽(对应于一个PRB)操作的网络。
控制平面CIoT EPS优化:控制平面上的信令优化,以实现用户数据(基于IP或基于非IP或基于SMS的用户数据)的有效传输。
用户平面CIoT EPS优化:用户平面上的信令优化,实现用户数据(基于IP或基于非IP或基于SMS的用户数据)的有效传输。
支持CIoT EPS优化的UE:支持控制平面CIoT EPS优化或用户平面CIOT EPS优化以及一个或多个其他CIoT EPS优化的UE。
NB-S1模式:意指对NB(窄带)IoT,以改进的RAT(无线电接入技术)操作的模式。
WB-S1模式:该模式不是对NB IoT修改的RAT,而是通用RAT模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说明书的公开内容。
<机器类型通信(MTC)通信>
MTC(机器类型通信)是指机器和机器之间的通信,不包括人,并且此时使用的机器被称为MTC机器。通过MTC设备提供的服务不同于人为干预的服务,并且可以应用于各种服务。
图6示出了MTC(机器类型通信)通信的示例。
MTC(机器类型通信)是MTC装置100之间的信息交换,不涉及经由基站200的人类交互,或者经由基站交换的MTC设备100和MTC服务器700之间的信息交换。
MTC服务器700是与MTC设备100通信的实体。MTC服务器700执行MTC应用并且将MTC特定服务提供给MTC设备。
MTC设备100是提供MTC通信的无线设备,并且可以是固定的或移动的。
<省电模式(PSM)>
同时,由于MTC设备的特性,不是非频繁地接收移动终止数据,而是可以周期性地发送移动始发数据。鉴于这些特性,为了最大化能量效率,MTC设备可以在省电模式(PSM)下操作。
当进入PSM状态时,MTC设备停用接入层(AS),因此PSM类似于断电状态。然而,在PSM状态中,MTC设备可以在网络中以注册状态存在,因此MTC设备不必重新附着到网络并且重新建立PDN连接。因此,PSM状态和断电状态是不同的。
一旦MTC设备进入PSM状态,例如,直到周期性TAU/RAU或诸如生成或分离上行链路数据的移动始发事件可能导致MTC设备启动网络中的某些过程为止,将保持在PSM状态。
即使MTC设备处于PSM状态,也可以在需要移动始发服务时随时离开PSM。也就是说,即使在PSM状态中,MTC设备也可以在任何时间对移动始发服务激活接入层(AS)并且恢复空闲模式的操作。
另一方面,如果移动可达定时器已经期满并且MTC设备的激活时间已经期满,则MME会知道MTC设备已经进入PSM状态,因此不能被寻呼。
另一方面,一旦MTC设备进入PSM状态,就不能立即接收移动终止服务。换句话说,如果MTC设备进入PSM状态,则只能在诸如周期性跟踪区域更新(TAU)或路由区域更新(RAU)之后的信号传输或数据传输的移动始发事件之后的活动时段期间对移动终止服务作出响应。
因此,PSM仅适用于需要不频繁的移动始发服务和移动终止服务并且能够容忍通信中的某些延迟的MTC设备。
另一方面,MTC设备应该请求足够长的激活时间以使得能够接收诸如潜在的移动终止服务或SMS的数据。
如果MTC设备希望使用PSM,则MTC设备应当在每次附着和TAU/RAU过程期间请求活动时间的值。如果网络支持PSM并且MTC设备接受使用PSM,则将活动时间的值分配给MTC设备。考虑到MTC设备请求的活动时间值和MME/SGSN设置,网络可以确定要分配给MTC设备的活动时间值。如果由网络分配的活动时间的值不令人满意,则MTC设备可以仅在下一即将到来的TAU/RAU过程的时段期间请求其期望活动时间的值。
另外,PSM适用的MTC设备可以将适合于延迟/响应性的周期性TAU/RAU定时器值附加到移动终止服务,并且在TAU/RAU过程期间向网络请求周期性TAU/RAU定时器值。当网络向MTC设备分配周期性TAU/RAU定时器值时,如果MTC设备不满足分配的周期性TAU/RAU定时器值,则MTC设备可以仅在下一即将到来的TAU/RAU过程的时段期间请求其期望的周期性TAU/RAU定时器值。
<蜂窝物联网(CIoT)>通信>
MTC通信也被称为IoT(物联网)通信,因为没有人为干预。基于蜂窝网络而不是如Wi-Fi的无线LAN执行IoT通信被称为CIoT。与无线LAN不同,CIoT支持基于非IP的通信以及基于IP的通信。
同时,为了支持CIoT服务,3GPP已经改进了物理层,即RAT(无线电接入技术)。改进的RAT被称为NB-IoT(窄带IoT)。
针对NB-IoT改进的RAT使用优化的物理层(例如,载波带宽为180kHz,子载波间隔为3.75kHz或15kHz)以实现非常低的功耗。
<优化CIoT设备的数据发送和接收>
由于CIoT设备发送和接收少量数据,如上所述,CIoT设备可以在通过针对NB-IoT而改进的RAT,即,高达180kHz的带宽(对应于一个PRB)操作的网络中操作。
然而,即使CIoT设备发送/接收少量数据,但由于CIoT设备应当预先通过网络发送和接收大量信令,因此存在低效的问题。将参考图7对此进行描述。
图7示出了CIoT设备执行数据通信的一系列过程。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7顺序地描述该过程。
1至5)首先,CIoT设备100执行用于数据通信的随机接入过程。也就是说,CIoT设备100将第一消息(MSG1),例如,随机接入前导发送到基站200。然后,CIoT设备100从基站200接收第二消息(MSG2),例如,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然后,CIoT设备100将第三消息(MSG3),例如,调度消息发送到基站200。调度消息可以包括RRC连接请求消息。然后,CIoT设备100从基站200接收第四消息(MSG4),例如,RRC连接建立消息。然后,CIoT设备100将第五消息(MSG5),例如,RRC连接完成消息发送到基站200。RRC连接完成消息可以包括NAS服务请求消息。
6至7)然后,基站200将基于S1-AP的初始UE(初始UE)消息发送到MME 510。初始UE消息可以包括NAS服务请求消息。MME 510将基于S1-AP的初始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发送到基站200。
8至9)然后,基站200将RRC安全模式命令(SMC)发送到CIoT设备并且接收RRC安全模式命令响应。
10至11)此后,基站200向CIoT 100发送RRC连接重新配置完成消息。CIoT 100向基站发送RRC连接重新配置完成消息。
12至14)基站200将基于S1-AP的初始上下文建立完成消息发送到MME 510。然后,MME 510将承载修改请求消息发送到S-GW 520并且从S-GW 520接收承载修改响应消息。
15),CIoT设备100可以执行数据通信。
16至19)当完成数据通信并且不需要RRC连接时,基站200将基于S1-AP的UE上下文释放请求消息发送到MME 510。然后,MME 510将释放接入承载消息发送到S-GW 520。然后,S-GW 520向MME 510递送释放接入承载响应消息。MME 510将基于S1-AP的UE上下文释放命令消息发送到基站。
20)基站200向UE发送RRC连接释放消息,并且将RRC连接释放完成消息发送到MME510。
如上所述,即使CIoT设备100发送/接收少量数据,但由于CIoT设备100应当与基站200交换大量信号,因此存在低效的问题。
特别地,期望CIoT设备以相当高的密度位于基站覆盖范围内,在这种情况下,相当大量的信号可能使网络过载。
因此,尝试通过在演进分组服务(EPS)中使用控制平面并通过使用用户平面来优化CloT。将描述每种尝试如下。
1.挂起和恢复EPS优化的过程
1-1.挂起过程
当UE和网络支持用户平面CI优化的EPS优化时,网络使用该过程来挂起连接。
图8是示出由基站发起的挂起过程的信号流程图。
1)基站向MME发送S1UE上下文挂起请求消息以发起连接挂起过程。具体地,基站挂起CIoT设备的RRC连接,并指示MME进入ECM-IDLE。在基站、CIoT设备和MME中维护与恢复连接所需的S1-AP关联、UE上下文和承载上下文相关联的数据。
基站可以包括关于推荐小区和用于在S1UE上下文挂起请求消息中寻呼的基站的信息。如果可用,MME应在寻呼CIoT设备时使用该信息时存储它。
如果可能,基站将关于增强(即,扩展)覆盖范围的信息包括在S1UE上下文挂起请求消息中。
2)MME向服务GW发送释放承载请求消息来请求释放用于CIoT设备的所有S1-U承载。
3)S-GW释放用于CIoT设备的所有基站相关信息(地址和下行链路TEID),并且通过释放承载接入响应消息对MME进行响应。当用于CIoT设备的下行链路分组到达时,S-GW开始缓冲接收到的用于CIoT设备的下行链路分组并且启动网络触发服务请求过程。
S-GW经由释放接入承载响应消息向MME告知释放S1-U承载。
4)MME向基站发送S1-AP:UE上下文挂起响应消息,以成功地终止基站发起的连接挂起过程。见TS 36.413。
5)基站通过发送RRC连接挂起消息来挂起到CIoT设备的RRC连接。
当CIoT设备的AS层接收到RRC连接挂起消息时,向NAS层发送指示挂起RRC连接的指示。
当接收到该指示时,CIoT设备的NAS层进入EMM空闲状态。NAS层认为NAS信令连接被释放。但是,NAS层不认为NAS消息的安全交换已经被终止。
1-2.恢复过程
当CIoT设备和网络支持用户平面CIoT EPS优化并且CIoT设备存储执行连接恢复过程所需的信息时,使用该过程来通过CIoT设备恢复ECM连接。具体地,该过程如下。
如果基于挂起指示,在EMM空闲的同时启动使用NAS消息的过程,则CIoT设备的NAS层请求AS层恢复RRC连接。为此,NAS层将建立原因和呼叫类型发送到AS层。此时,NAS消息尚未被发送到AS层。
当从AS层接收到指示恢复RRC连接的指示时,NAS层进入EMM连接状态。如果未被发送到AS层并且正在等待的NAS消息是服务请求消息、控制平面服务请求(CPSR)消息或扩展服务请求消息,则不递送该消息。如果NAS消息是另一消息,则NAS层加密该消息。在NAS层进入EMM连接状态之后,NAS层发送该消息。
图9是图示由CIoT设备发起的连接恢复过程的信号流程图。
1)CIoT设备对基站发起随机接入过程
2)CIoT设备触发RRC连接恢复过程,该过程包含基站访问针对CIoT设备存储的AS上下文所需的信息。E-UTRAN执行安全检查。在CIoT设备和网络之间执行EPS承载状态同步。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设置用于基本EPS承载的无线电承载,则无法在CIoT设备中设置无线电承载,并且CloT内部地移除EPS承载,而不是控制平面CIoT EPS承载。
3)基站通过包括RRC恢复原因的S1-AP UE上下文恢复请求消息,告知MME已经恢复了CIoT设备的RRC连接。如果基站不能接受所有被挂起的承载,则基站应当在被拒绝的EPS承载列表中包括关于该事实的信息。MME进入ECM-CONNECTED状态。MME确认UE已经返回到与MME相关联的基站,该MME存储与S1-AP关联、UE上下文和承载上下文有关的数据。
如果基站不接受默认承载,则将与该承载相关联的所有承载视为不接受承载。MME通过触发承载释放过程来释放不接受和未设置承载。
4)MME经由S1-AP UE上下文恢复响应消息来响应该连接恢复。
5)如果不能恢复E-RAB列表,则基站重置无线电承载。
6)由CIoT设备发送的UL(上行链路)数据现在可以由基站转发到S-GW。在连接挂起过程期间,基站将UL数据发送到所存储的S-GW地址和TEID。S-GW将UL数据发送到PDN GW。
7)MME发送修改承载请求消息。修改承载请求消息可以包括关于EPS承载的地址的信息、S1TEID、用于下行链路分组延迟通知的请求、RAT类型等。
8)S-GW发送修改承载响应消息。该消息包括S-GW的地址、TEID。
2.控制平面(CP)CIoT EPS优化
这是一种通过在NAS层的PDU(分组数据单元)中包括数据来发送数据的方法。也就是说,当CIoT设备和MME使用控制平面CIoT EPS优化时,CIoT设备和MME可以将数据发送到包括相关联的PDN连接的EPS承载ID的NAS PDU。这是通过控制平面(SRB+S1-AP)发送数据的方案,用于在不使用发送现有数据所必需的用户平面建立(DRB+S1-U路径)的情况下发送诸如附着NAS层和跟踪区域更新(TAU)的NAS消息。此时,数据的安全性使用NAS层的安全性而不是AS层的安全性。如上所述,由于AS层的安全性不是必需的,所以可以省略SMC(安全模式命令)过程等。此外,当切换RRC连接模式时,减少了所需的RRC信令。
将参考附图对此进行描述。
图10a和10b示出了CIoT设备根据控制平面(CP)CIoT EPS优化来发送数据的过程。
如参考图10a和10b可以看出,CIoT设备100可以在随机接入过程的第五消息(MSG5),例如,RRC连接完成消息中包括的NAS服务请求消息中包括数据,以便此后发送。
即,如果将图7与图10a进行比较,在图7中,CIoT设备100低效,因为它可以在第15个过程中传输数据。但是,在图10a中,CIoT设备100变得高效,因为它可以在第五过程中传输数据。
3.用户平面(UP)CIoT EPS优化
在这种情况下,当没有数据发送/接收时,将相应的上下文设置为维护而不是释放(删除)存储在CIoT设备和基站中的UE上下文(即,CIoT设备的ID(或UE ID)、AS安全信息等)。此外,如果没有数据发送/接收,则CIoT设备执行RRC连接挂起过程而不执行S1释放过程。因此,当CIoT设备再次请求RRC连接时,它可以快速地从RRC空闲模式切换到RRC连接模式。也就是说,不是执行用于建立用户平面的服务请求过程,而是执行RRC连接恢复过程。因此,显著地减少了CIoT设备应当发送/接收的用于从RRC空闲模式(EMM-IDLE)切换到RRC连接模式(EMM-CONNECTED)的RRC信号的数量。
图11示出了CIoT设备根据用户平面(UP)CIoT EPS优化来发送数据的过程。
0)首先,如果没有数据发送/接收,不是释放(删除)存储在CIoT设备100和基站200中的UE上下文,而是维持相应的上下文,同时不是执行S1释放过程,而是执行RRC连接挂起过程。这导致NAS层进入ECM空闲状态。
1至3),如果再次需要数据通信,则CIoT设备100的NAS层触发服务请求过程、TAU过程或附着过程。然后,NAS层生成NAS消息并等待。
4)NAS层将RRC建立原因和呼叫类型发送到AS层。此时,不发送NAS消息。
5a-5d)CIoT设备100的AS层将随机接入过程的第一消息(即,MSG1)(例如,随机接入前导)发送到基站200。CIoT设备100从基站200接收随机接入过程的第二消息(即,MSG2)(例如,随机接入响应)。然后,CIoT设备100的AS层通过将其包括在随机接入过程的第三消息(即,MSG3)(例如,调度的消息)中来发送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此时,恢复ID被包括在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中。基站200将随机接入过程的第四消息(即,MSG4)(例如,RRC连接恢复完成消息)发送到CIoT设备100。此时,RRC连接恢复完成消息包括恢复ID和承载描述符。
6-7)基站200将基于S1-AP的UE上下文恢复请求消息发送到MME 510。MME向基站发送上下文恢复响应消息。
8-9)同时,CIoT设备100的AS层向NAS层发送指示恢复成功的指示。NAS层进入EMM连接模式。
10)NAS层将待定的NAS消息递送到AS层。
11)然后,CIoT设备100的AS层将随机接入过程的第五消息(即,MSG5)(例如,RRC连接恢复完成消息)发送到基站200。恢复完成消息可以包括NAS消息。
当将图7与图11进行比较时,在图7中,CIoT设备100低效,因为它在第15个过程中传输数据。但是,在图11中,CIoT设备100变得高效,因为它可以在第11个过程中传输数据。
图12a和12b是图示在图11中所示的基站和MME之间的上下文恢复请求消息的发送/接收的图。
如图12a和12b所示,基站发送UE上下文恢复请求消息以请求恢复。此时,如果MME接受恢复,则UE发送UE上下文恢复响应消息,如图12a所示。然而,如果MME拒绝恢复,则发送UE上下文恢复失败消息,如图12b所示。
如果MME发送上下文恢复失败消息,则基站执行RRC释放过程。
具体地,如果MME不能恢复一个E-RAB,则它向基站发送上下文恢复失败消息,以释放与CIoT设备相关的逻辑S1连接。当接收到失败消息时,基站释放RRC连接并且释放所有相关的信令和用户数据传输资源。
4.早期数据传输(EDT)
另一方面,近年来,已经讨论了更快地传输数据。这被称为EDT。在EDT中,在随机接入过程的MSG1和MSG5之间的DL数据的情况下,DL数据通过MSG2或MSG4发送。在UL数据的情况下,UL数据通过MSG3发送。
根据这种EDT,CIoT设备可以快速地执行早期传输。一旦完成早期传输,CIoT设备可以通过尽早释放RRC连接来节能。
图13是图示根据EDT,尽早发送数据的过程的流程图。
1)CIoT设备100的上层触发连接模式。
2a-2b)CIoT设备100发送随机接入过程的MSG1(即,随机接入前导)。MSG1可以指示它用于早期数据传输。基站200发送随机接入过程的MSG2(即,随机接入响应消息)。
3a)当CIoT设备100发送所存储的CIoT设置中的UP数据时,CIoT设备100恢复DRB和SRB。CIoT设备100的AS层(即,RRC层)进入RRC连接模式。
3b)CIoT设备100的AS层(即,RRC层)发送随机接入过程的MSG3。MSG3包括RRC消息。在CP EDT的情况下,RRC消息包括包含NAS PDU的NAS消息,并且在UP EDT的情况下,MSG3可以包括UP数据。
4a-4c)当使用CP EDT时,基站200可以基于S1-AP,在初始UE消息中包括NAS PDU,从而被发送。
4d-4e)或者当使用UP EDT时,基站可以在发送基于S1-AP的UE上下文恢复请求消息之后发送UL数据。
4f)同时,当存在待发送给CIoT设备100的DL数据,并且使用CP EDT时,MME 510可以将包括NAS PDU的DL NAS传输消息转发给基站200。
4g)或者当存在待发送给CIoT设备100的DL数据并且使用UP EDT时,DL数据可以通过S1-U接口被发送给基站200。
4h)此后,基站200和MME 510可以基于S1-AP,发送和接收UE上下文释放消息。
5)当使用CP EDT时,基站200可以将包括DL数据的NAS PDU转发到CIoT设备100。可替选地,当使用UP EDT时,基站200可以将DL数据发送到CIoT设备100。
<旨在通过本说明书的公开内容解决的问题>
上文所述的EDT具有以下问题。
1.第一个问题
首先,不清楚数据是通过CP路径还是UP路径传输,这将在下文具体地描述。
通常,使用CIoT EPS优化的CIoT设备使得指示是使用CP CIoT EPS优化还是使用UP CIoT EPS优化的指示被包括在随机接入过程的MSG5中,从而被发送。
CIoT设备的NAS层向AS层告知所请求的CIoT EPS优化方法。也就是说,在NB(窄带)通信中,当CIoT设备的NAS层请求到AS层的RRC连接时,如果NAS层请求使用没有PDN连接的EMM注册状态,或者请求使用UP CIoT EPS优化,则CIoT设备将关于所请求的CIoT EPS优化的指示发送到AS层。如果CIoT设备在不使用UP CIoT优化的情况下请求使用S1-U数据传送,则CIoT设备将关于UP CIoT EPS优化的指示递送到AS层。另一方面,在WB(宽带)通信中,当CIoT设备的NAS层请求到AS层的RRC连接时,如果NAS层请求使用没有PDN连接的EMM的注册状态或请求使用CP CIoT EPS优化或UP CIoT EPS优化,则CIoT设备将关于所请求的CIoTEPS优化的指示发送到AS层。
然后,AS层生成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并且使RRC连接恢复完成消息能够被包括在MSG5中并且发送MSG5。此时,如果支持CIoT EPS优化,则AS层使得将attachWithoutPDN-连接指示包括在该消息中。此外,AS层根据NAS层的请求,将up-CIoT-EPS-优化指示或cp-CIoT-EPS-优化指示包括在该消息中。
然而,在根据EDT的早期传输的情况下,UL数据被包括在MSG3中并且被发送。当CIoT设备接收到MSG4时,不发送MSG5并且释放RRC连接。
也就是说,当根据EDT执行早期发送时,由于不发送包括up-CIoT-EPS-优化指示或cp-CIoT-EPS-优化指示的RRC连接恢复完成消息,因此不可能知道是通过该路径还是通过CP路径发送UL数据。
解决该问题的简单方案是在EDT中仅支持CP EDT和UP EDT中的一个。
另一方面,当从挂起状态切换到恢复状态时,过去已经重新激活了UP的所有承载。但是,存在一个问题,即,在挂起状态下,不存在仅恢复CP的过程。
2.第二个问题
在图9中,存在如下问题:当根据传统方法或UP EDT方法执行UP EDT时,如果CIoT设备通过MSG3发送UL数据,则没有用于检查CIoT设备是否成功发送UL数据的方法,这可以参考挂起和恢复过程具体地描述。
如果根据挂起指示,处于EMM空闲状态的CIoT设备经由MSG3(即,包括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发送UL数据,则基站确定是否接受恢复。如果基站接受恢复,则基站将MSG4(包括RRC连接恢复消息)发送到CIoT设备,然后将UE上下文恢复请求消息发送到MME。已经接收MSG 4的CIoT设备在内部释放它。此后,CIoT设备进入EMM空闲状态。此时,为了省电,CIoT设备可以切换到eDRX或PSM模式。
另一方面,如果MME已经接收到UE上下文恢复请求消息但是不能恢复任何E-RAB,则它将UE上下文恢复失败消息发送到基站,从而释放与CIoT设备相关联的逻辑S1连接。当接收到UE上下文恢复失败消息时,基站释放RRC连接并且释放所有相关信令。此外,基站释放用于传送用户数据的资源。
结果,出现以下问题。
如果在CP路径上发送待由CIoT设备发送的UL数据,则恢复过程可能是不必要的,因为不需要恢复UP承载。因此,MME向基站发送UE上下文恢复失败消息,并且基站根据失败消息执行RRC连接释放过程。然而,当接收MSG 4时,CIoT设备执行如上所述的RRC连接释放,然后切换到EMM-IDLE模式并且进一步切换到eDRX或PSM。结果,基站不能执行RRC连接释放。然而,此时的问题是CIoT设备切换到EMM空闲状态并且切换到eDRX或PSM状态,而不知道UL数据的传输是成功还是失败。如果CIoT设备能够从基站接收RRC连接释放请求消息,则它可以通过该消息估计UL数据的成功,但是由于CIoT不能接收该消息,因此CIoT设备无法确定UL数据的成功/失败。
3.第三个问题
根据传统操作,为了使用PSM,CIoT设备通过TAU过程请求MME使用PSM并且接受该请求。然而,如果CIoT设备支持EDT,则通过随机接入过程的MSG3发送UL数据,并且在发送TAU请求消息之前释放RRC连接。在这种情况下,CIoT设备不能使用PSM,因此不能获得省电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即使EDT有增益,由无法使用PSM导致的缺点也可能更大。
<本说明书的公开内容>
在下文中,假设CIoT设备可以支持EDT。在下文中,假设当CIoT发送UL数据时,如果根据挂起指示,CIoT处于EMM空闲状态并且根据挂起指示,CIoT处于RRC空闲状态,则CIoT设备执行恢复过程。
I.第一公开内容:预备EDT
CIoT设备和网络节点根据以下选项之一彼此执行检查EDT的能力信息的操作。
选项A)当仅检查EDT的能力信息时
为了执行EDT,CIoT设备应该向网络节点告知其关于EDT的能力信息。为此,CIoT设备可以将TAU请求消息或者用于执行附着过程的附着请求消息中的能力信息字段内的EDT支持比特设置为“支持EDT”,以便此后进行发送。如果支持EDT,则接收附着请求消息或TAU请求消息的网络节点(例如,MME)还在附着接受消息或TAU接受消息中的EPS网络特征支持字段中设置“支持EDT”,以便此后发送到CIoT设备。
选项B)当识别启用EDT的承载以及用于EDT支持的能力信息时
与选项A不同,除了关于EDT支持的能力信息之外,还可以执行检查支持EDT的承载信息的操作。
B-1)当与附着过程或TAU过程一起执行检查支持EDT的承载信息的操作时
CIoT设备向网络节点发送附着请求消息或TAU请求消息,该消息包括支持EDT的承载信息以及关于EDT支持的能力信息。
网络节点(例如,MME)检查附着请求消息或TAU请求消息。此时,如果网络节点也支持EDT,则它在支持EDT的承载中发送附着确认消息或TAU接受消息,该消息包括将用于EDT的承载信息。
同时,即使CIoT设备不能将承载信息包括在该消息中,网络节点(例如,MME)也检查当前CIoT设备的承载上下文,并且可以根据该检查,使得关于支持该EDT的承载的信息被包括在标签接受消息或TAU接受消息中,以便随后发送给CIoT设备。
B-1)当执行单独地确认支持EDT的承载信息的操作时
可以根据选项A来执行用于EDT支持的能力信息确认。检查支持EDT的承载可以执行如下。
当CIoT设备执行ESM过程(例如,PDN连接请求过程、承载资源分配请求过程、承载资源修改过程)时,关于支持EDT的承载的信息被包括在协议配置选项(PCO)或扩展的PCO中,以便此后发送到网络节点(例如,P-GW)。
如果网络节点(例如,P-GW)支持相应承载的EDT,则网络节点(例如,P-GW)通过将指示包括在PCO或扩展PCO内,向CIoT设备发送指示支持EDT的指示。通过该过程(ESM过程),MME还可以检查支持EDT的承载信息。
“支持EDT”可以通过细分CP EDT和UP EDT来表示。换句话说,如果支持CP EDT,则可以表示为“支持CP EDT”,如果支持UP EDT,则可以表示为“支持UP EDT”。
II.第二公开内容:UL数据传输
第二公开内容涉及用于解决上述第一问题的方案。
当CIoT设备发送包括UL数据的MSG3(即,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时,关于是否应该经由CP路径发送数据(即,其是否是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或者是否使用CPEDT方法)或者是否应该经由UP路径传输数据(即,其是否是UP数据或者是否使用UP EDT方案)的信息可以被包括在MSG3中,以便此后被发送。具体地,CIoT设备的操作如下。
1)当CIoT设备的应用层将待发送的数据发送到下层(例如,NAS层或AS层)时,还一起发送指示待发送的数据是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还是UP数据(或通过UP EDT发送的数据)的指示。
1-A)以下内容被包括在该指示中或被单独地发送到下层(例如,NAS层或AS层)。
-关于数据是否是少量数据的信息,和/或
-关于是期望UL数据发送还是期望DL数据接收的(后续)信息(或释放辅助指示(RAI)),和/或
-关于是否执行EDT的信息。
1-B)根据触发路径,CIoT设备可以内部地考虑以下情形。
CIoT设备的应用层经由NAS层将该信息发送到AS层。此时,NAS层可以将包括要被发送的EPS承载ID信息的信息发送到AS层。NAS层将该信息或EPS承载ID信息发送到AS层的时间点成为当触发恢复过程时发送RRC建立原因和呼叫类型时的时间点。具体而言如下。
如果根据挂起指示,在EMM空闲时触发使用初始NAS消息的过程,则CIoT设备请求下层恢复RRC连接。此时,NAS层将关于EDT的指示发送到AS层。另外,NAS层将关于要向其发送数据的EPS承载ID、RRC建立原因和呼叫类型的信息发送到AS层。
CIoT设备的AS层使得数据能够被包括在随机接入过程的MSG3(包括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中,并且将该数据发送到基站。基站可以接受或拒绝恢复请求或指示回退。如果拒绝恢复或指示回退,则尝试通过CIoT设备的AS层的常规操作来重传数据。
如果根据EDT要发送的数据是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则所生成的NAS消息可以是CPSR(控制平面服务请求)消息。如果拒绝恢复或指示回退,则将通过CPSR中包含的数据进行重传。
另一方面,信息可以直接被发送到AS层而不通过NAS层。也就是说,CIoT设备的应用层可以将信息直接转发到AS层。如果没有从上层接收到EPS承载ID,则AS层可以知道数据被发送到的EPS承载ID。
2)当接收到要发送的UL数据、指示和信息时,CIoT设备的AS层确定早期发送是必需的,并且与恢复过程一起执行以下操作。
2-A)AS层启动随机接入过程。具体地,CIoT设备的AS层发送MSG1,并且当成功地接收到MSG2时,AS层将包括UL数据(即,包括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的MSG3发送到基站。
2-B)此时,通过存储在CIoT设备的AS层中的AS安全上下文(例如,认证令牌、短MAC-1)来加密UL数据,并且保证其完整性。
2-C)随机接入过程的MSG3包括以下指示。
指示其是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还是UP数据(或通过UP EDT发送的数据)的指示,和/或
-包括EPS承载ID或LC(逻辑信道)ID。在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的情况下,可以不包括该信息。
3)当基站接收到包括UL数据的MSG3时,它检查相应的UL数据是CP数据(或通过CPEDT发送的数据)还是UP数据(或通过UP EDT发送的数据)。还可以通过EPS承载ID或LC ID来检查相应的UL数据是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还是UP数据(或通过UP EDT发送的数据)。此外,如稍后所述,基站将S1-AP消息发送到MME。此外,基站可以通过检查所接收的EPS承载ID或LC ID来确定是否恢复EPS承载。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当已经恢复另一EPS承载时,如果不能恢复该EPS承载,则基站发送RRC连接恢复拒绝消息以告知CIoT设备恢复拒绝。拒绝消息可以包括指示拒绝的原因的原因信息。对于CP数据(或通过CP EDT传输的数据),可能没有必要执行恢复。在这种情况下,基站可以直接将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发送到MME而不执行恢复。在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的情况下,UE可以向MME发送UE上下文恢复请求消息。
3-A)如果经由MSG3发送的数据是UP数据(或UP EDT发送的数据),则执行恢复过程。换句话说,基站将UE上下文恢复请求消息发送到MME。当MME接收到UE上下文恢复请求消息时,CIoT设备恢复期望发送的EPS承载,然后向基站发送UE上下文恢复响应消息。另一方面,即使当不恢复CIoT设备想要发送的EPS承载并且恢复另一EPS承载时,MME也可以向基站发送UE上下文恢复响应消息。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还没有恢复用于基站发送从CIoT设备接收的UL数据的EPS承载,因此可能不需要恢复其他EPS承载。因此,仅恢复必要的EPS承载可能是有效的。
在恢复过程期间,可以执行以下优化操作。
-如果应用优化,则基站使得在过程2)中,从CIoT设备接收的UE承载ID能够被包括在UE上下文恢复请求消息中,以便随后被发送。当基站从CIoT设备接收到LC ID时,可以找到映射到相应LC ID的EPS承载ID,然后EPS承载ID可以被包括在该消息中。
-如果不应用优化,则基站可以正常地生成并且发送UE上下文恢复请求消息。
3-B)如果CIoT设备通过MSG3发送的数据是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则基站提取MSG3中的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并且提取被包括在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中的UL数据。然后,基站使得所提取的UL数据能够被包括在S1-AP消息中并且将其发送到MME。S1-AP消息可以是正常UE上下文恢复请求消息或初始UE消息的重用、其修改或新定义的消息。S1-AP消息可以包括指示包括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的单独指示。具体操作如下。
-在初始UE消息的情况下,
可以在初始UE消息中添加IE(信息元素)作为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的容器,以便包括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可以被包括在IE中,或者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可以被包括在现有的NAS-PDUIE中。
可以包括指示仅在现有NAS-PDU IE中包括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的情况下,其是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的指示。
-在UE上下文恢复请求消息的情况下
不包括E-RAB无法恢复列表。作为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的容器,为了包含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可以在消息中添加新的IE。新添加的IE可以包括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
-对于新S1-AP消息
至少消息类型、S1-AP的ID可以被包括在该消息中。
该消息包括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该消息可以包括指示包括单独的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的指示。
4)当MME接收S1-AP消息时,其操作如下所述。
4-A)在UP数据(或通过UP EDT发送的数据)的情况下
4-A-i)当应用过程3-A)的优化时,接收到该过程的MME可以仅恢复对应于所接收的EPS承载ID的E-RAB承载。
如果成功恢复E-RAB承载,则将UE上下文恢复响应消息发送到基站。
接收到上述响应消息的基站通过恢复的S1-U承载发送UP数据(或通过UP EDT发送的数据),而不用CIoT设备执行DRB设置。在发送UP数据(或通过UP EDT发送的数据)之后,基站可以告知CIoT设备是否成功发送了UP数据(或通过UP EDT发送的数据)。指示传输成功/失败的RRC消息可以是常见的RRC消息(例如,RRC连接释放消息)或新的RRC消息。RRC消息包括指示UL数据传输是否成功的原因信息。
如果E-RAB承载的恢复失败,则UE上下文恢复失败消息被发送到基站。该消息包括指示数据传输是否成功的原因信息。原因信息可以指示失败的具体原因。例如,原因信息可以指示不能恢复所请求的EPS承载ID。
接收到该信息的基站可以在发送RRC释放消息或RRC恢复拒绝消息的同时,将原因信息告知CIoT设备。
接收到该原因信息的CIoT设备识别出数据传输已经失败。可以基于原因信息具体地识别失败的原因。
4-A-ii)如果不应用优化,则MME通常生成并且发送UE上下文恢复响应消息或UE上下文恢复失败消息。
4-B)在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的情况下,已经在过程4)中接收到由基站发送的S1-AP消息的MME识别出基站中的成功恢复(例如,恢复测试成功),检查包含在S1-AP消息中的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并且确定是否发送相应的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
4-B-i)如果MME不发送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拒绝发送),则它告知CIoT设备拒绝以及拒绝的原因。为此,MME将S1-AP消息发送到基站。S1-AP消息可以是常见的S1-AP消息(例如,下行链路NAS传输消息或UE上下文恢复失败消息)的重用、修改的消息或新定义的消息。
当重用或修改常见的S1-AP消息时,根据过程3-B)中使用的S1-AP消息,确定要使用哪个S1-AP消息。例如,当在过程3-B)中使用初始UE消息时,如果使用下行链路NAS传输消息或UE上下文恢复请求消息,则使用UE上下文恢复失败消息。该消息可以包括指示拒绝原因的原因信息。
此时,如果要发送到CIoT设备的DL数据在MME中等待,则与基站一起将其发送。DL数据可以被包括在S1-AP消息中以便被发送。
4-B-ii)当MME希望发送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时,它检查要发送的EPS承载ID,并且检查应当通过哪一接口发送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具体地,MME可以基于消息中包括的EPS承载ID来确认与SCEF或P-GW的PDN连接。
当MME已经决定发送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时,或者当发送成功时,MME可以将S1-AP消息发送到基站或执行S1释放过程。S1-AP消息可以是常见的S1-AP消息(例如,下行链路NAS传输消息或UE上下文恢复失败消息)的重用、修改的消息或新定义的消息。
当重用或修改常规的S1-AP消息时,根据过程3-B)中使用的S1-AP消息,确定要使用哪个S1-AP消息。例如,如果在过程3-B中使用初始UE消息、下行链路NAS传输消息或UE上下文恢复请求消息,则使用UE上下文恢复失败消息。该消息可以包括指示成功发送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的指示。
当要发送到CIoT设备的DL数据在MME中等待时,将4-C UP数据(或通过UP EDT发送的数据)和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均发送到基站。
4-C-i)此时,DL数据应当是可以通过将其包括在常见RRC消息(例如,MSG4(即,RRC连接建立消息、RRC连接拒绝消息、RRC连接恢复消息或RRC连接释放消息)中来发送的大小的数据(换句话说,可以通过EDT发送的大小的数据)。MME或S-GW识别出数据的允许大小信息,并且仅当DL数据是允许大小时才将DL数据发送到基站。只有当除了DL数据之外不再有缓冲的DL数据时,才能执行该操作。具体地,当MME具有要发送到CIoT的DL数据并且除了该DL数据之外没有更多缓冲的DL数据时,将这种情况告知基站。更具体地,当发送包括NASPDU(包括DL数据)的下行链路NAS传输消息时,MME可以使得指示不存在要另外发送的数据的指示被包括在下行链路NAS传输消息中,然后进行传输。基站确认除了NAS PDU(DL数据)之外,不存在另外的数据。关于数据的允许大小的信息可以是预设的,或者可以由MME或S-GW通过信令(例如,从基站到MME和/或从基站到S-GW和/或从MME到S-GW的信令)来识别。
当DL数据是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时,MME确定是否将EDT应用于DL数据。当EDT应用于DL数据时,MME使得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能够被包括在NAS消息(例如,CPSR消息)中并且将数据发送到下层(即,S1-AP层)。此外,MME向下层发送'EDT'指示,指示其是EDT。接收到该信息的下层使得包括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和EDT指示的NAS消息能够被包括在S1-AP消息(例如,下行链路NAS传输消息)中,以便随后传输到基站。
如果DL数据是UP数据(或通过UP EDT发送的数据),则S-GW确定DL数据是否是应用EDT的。当执行过程4)时,MME可以告知S-GW激活用于特定承载的EDT应用。可替选地,通过第一公开内容,S-GW可以预先知道是否已经激活用于特定承载的EDT应用。根据上述条件,当EDT应用于DL数据时,S-GW将UP数据(或通过UP EDT发送的数据)发送到基站。当应用过程3-A)的优化时,S-GW向MME发送指示其是EDT的“EDT”指示。接收该指示的MME向下层(即,S1-AP层)发送指示其是EDT的“EDT”指示。接收到该指示的下层使得EDT指示能够被包括在S1-AP消息(例如,UE上下文释放命令消息)中并且将其发送到基站。
4-C-ii)如果相应的DL数据是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则包括DL数据的S1-AP消息包括指示该数据是用于EDT的指示。
4-C-iii)当相应的DL数据是UP数据(或通过UP EDT发送的数据)并且应用过程3-A)的优化时,执行以下操作。
如果存在用于发送DL数据的恢复/建立的承载(例如,当它是与在过程4中发送的UL数据的承载相同的承载的数据时),则将其发送到相应的基站。
当不存在用于发送DL数据的恢复/建立承载时(例如,当它不是与在过程4)中发送的UL数据的承载相同的承载的数据时,或者当恢复过程不工作或者在发送UL数据或信令时恢复过程不成功时),应当建立具有用于发送DL数据的附加S1-U承载的DRB。
在这种情况下,根据现有技术,S-GW向MME发送DDN(下行链路数据通知)消息。
已经接收到DDN的MME发送包括承载信息的E-RAB建立请求消息以建立相应的承载。E-RAB建立请求消息包括E-RAB ID和用于发送DL数据的承载的相关信息(例如,E-RAB级QoS参数)。MME接收并且确认E-RAB建立响应消息,该消息指示已成功地执行相应承载的E-RAB建立,并且将DDN响应消息发送到S-GW。
当接收到DDN响应消息时,S-GW将DL数据发送到基站。
4-C-iv)如果等待(缓冲)的DL数据无法被发送到EDT,
在发送下行链路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的情况下,执行用于发送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的过程。
在发送下行链路UP数据(或UP EDT发送的数据)的情况下,MME以传统方式执行建立S1-U连接和DRB的传统操作。例如,如果基站不具有UE上下文,则执行初始上下文建立过程。或者,如果基站中存在UE上下文但是未激活相应的承载,则执行E-RAB建立过程。
5)当基站接收到过程4)的S1-AP消息时,操作如下。此时,如果DL数据正在等待(缓冲),则基站将DL数据发送到CIoT设备。
5-A)在UP数据(或通过UP EDT发送的数据)的情况下
5-A-i)当应用过程3-A)的优化时,
如果MME在过程4)中成功恢复相应的E-RAB承载并且MME向基站发送UE上下文恢复响应消息,则接收到该消息的基站通过恢复的S1-U承载发送相应的数据。
如果MME在过程4)中未能恢复E-RAB承载并且向基站发送UE上下文恢复失败消息,则该消息包括指示数据传输是否成功的原因信息。原因信息可以指示失败的具体原因。例如,原因信息可以指示不能恢复所请求的EPS承载ID。
5-A-ii)如果不应用过程3-A)的优化
如果MME在过程4)中成功恢复并且将UE上下文恢复响应消息发送到基站,则基站检查是否恢复用于发送在过程3)中接收的UL数据的EPS承载。当恢复EPS承载时,基站通过恢复的S1-U承载发送相应的数据。
-如果MME未能在过程4)中恢复并且UE上下文恢复失败消息被发送到基站,
5-B)在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的情况下,基站接收过程4)中描述的S1-AP消息,并且基站识别UL数据传输的成功或失败。如果CIoT设备通过RRC消息检测到来自基站的传输失败,则CIoT设备可以尝试通过尚未释放的RRC连接进行重传。具体地,如果未释放RRC连接,则CIoT设备可以重传MSG5(即,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或另一RRC消息。
5-C)在UP数据(或通过UP EDT发送的数据)和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的情况下,以下适用。在UP数据(或通过UP EDT发送的数据)的情况下,无论是否应用优化,以下情况都适用。
基站接收包括过程4)中描述的DL数据的S1-AP消息,并且当它识别出不存在要发送的另外的数据时,它使得相应的DL数据能够被包括在MSG4中并且尝试将MSG4发送到CIoT设备。如果DL数据是CP数据,则它被包括在MSG4的RRC消息中,并且如果DL数据是UP数据,则它可以在与MSG4的RRC消息分开的DTCH上发送。基站检查DL数据是否具有可以被包括在MSG4中的大小,并且如果DL数据具有可以被发送到MSG4的大小,则基站使得DL数据能够被包括在MSG4中,以便此后被发送。如果DL数据具有不能被包括在MSG4中的大小或者未能被发送到MSG4,则在MSG4传输(即,RRC连接建立消息的传输)之后,在移动到RRC连接状态之后,尝试传输相应的DL数据,或者使得DL数据能够被包括在S1-AP消息中,或者使得指示DL数据传输失败的指示被包括在S1-AP消息中以便随后被发送。基站向CIoT设备发送RRC消息。RRC消息可以是RRC连接释放消息或另一RRC消息。RRC消息包括指示传输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信息。原因信息可以指示失败的具体原因。例如,原因信息可以指示EPS承载的恢复失败。
当发送DL数据时,相应的DL数据可以被包括在现有的RRC消息中(例如,MSG4(即,RRC连接建立消息、RRC连接拒绝消息、RRC连接恢复消息或RRC连接释放消息)以便随后被发送。可替选地,用于发送DL数据的消息可以是除RRC连接释放消息之外的RRC消息。如果基站期望发送RRC连接释放消息,则DL数据被成功发送到CIoT设备的AS层,然后,RRC连接释放消息被发送到CIoT设备。
在基站向CIoT设备发送RRC消息的时间点,如果CIoT设备处于RRC空闲状态(即,如果基站不发送MSG4),则可以发送除了RRC连接释放消息以外的另一RRC消息。RRC消息可以是RRC连接建立消息或RRC连接拒绝消息。
6)CIoT设备识别UL数据传输的成功或失败。CIoT设备可以根据原因信息具体地识别原因。在失败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原因信息尝试重传。在失败的情况下,CIoT设备可以根据原因信息确定是否重传。如果UL数据失败并且可以尝试重传,则CIoT设备的NAS层或RRC层可以在EMM连接状态或RRC连接状态下执行重传而不切换到EMM空闲状态或RRC空闲状态。
在上述描述中,EDT指示可以由原因信息表示。
在上文中,基于以下假设进行了描述,即,在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的情况下,根据挂起指示,在EMM空闲状态下CIoT进行传输。但是,根据EDT,当发送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时,可能没有必要执行恢复过程。这是因为当UL数据是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时,不必建立UL承载。因此,当CIoT设备根据挂起指示处于EMM空闲状态时,CIoT设备根据EDT发送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时,CIoT设备的NAS层切换到EMM空闲状态,然后可以发送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当根据EDT发送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时,可以直到过程3)才执行恢复过程。同时,在恢复CIoT设备的上下文的同时,基站可以从CIoT设备接收用于发送CP数据(或通过CPEDT发送的数据)的RRC消息(例如,RRC连接请求消息或新的RRC消息)。此后,基站可以删除正在恢复的相应CIoT设备的上下文。基站在RRC空闲状态或EMM空闲状态下,提取包括在相应RRC消息的NAS消息中的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然后,基站将所提取的CP数据(或CP EDT发送的数据)封装在UL NAS传输消息中,并且将封装的CP数据发送到MME。
无论是否使用UP优化,都可以应用关于从上述过程4)解释的CP数据(或通过CPEDT发送的数据)的描述。换句话说,即使当CIoT设备在EMM空闲状态下将CP数据(或通过CPEDT发送的数据)发送到上行链路时,也可以适用上述描述。
如上所述,处于EMM空闲状态的CIoT设备可以仅在初始NAS消息未被发送到网络节点(即,MME)时,根据挂起指示应用EDT,从而发送UP数据(或通过UP EDT发送的数据)。换句话说,如果需要将初始NAS消息递送到网络节点,则不应当执行EDT。
在以下情况i)、ii)和iii)中,当恢复过程成功时,不将初始NAS消息发送到网络节点。
-当EMM根据挂起指示处于空闲状态时,如果CIoT设备从较低层接收到RRC连接已恢复的指示,则CIoT设备切换到EMM连接模式。NAS消息如下。
i)服务请求消息
ii)当CIoT设备不包括ESM容器、NAS消息容器或EPS承载上下文状态IE时的CPSR消息
iii)当扩展服务请求消息和服务类型IE指示“经由S1的分组服务”,并且CIoT设备不包括EPS承载上下文状态IE时,
不发送该消息。否则,CIoT设备加密该消息,并且当切换到EMM连接模式时,发送初始NAS消息。
如果NAS消息被丢弃并且没有被转发到网络节点,则对待发送的下一上行链路NAS消息,重用对应于该消息的上行链路NAS COUNT的值。
在上述过程3-A的恢复过程中,已经恢复了传统CIoT设备的承载上下文中的所有承载。然而,在EDT的情况下,建议仅恢复特定承载,因为通常仅使用特定承载发送。另一方面,上文描述了CIoT设备在MSG3中包括ESP承载ID,因此相应的承载ID被发送到MME。然而,即使在某些情况下CIoT设备不发送ESP承载ID,基站也可以使待恢复的承载ID被包括在S1-AP消息中。例如,如果已经在CIoT设备和网络节点之间承诺/设置了用于EDT的承载,则基站可以使得EPS承载ID被包括在S1-AP消息中,以便随后即使尚未从CIoT设备接收到承载ID,也可以将其发送。
III.第三公开内容:判断UL数据传输是否成功
为了解决第二个问题,第三公开内容提出了一种允许CIoT设备知道UL数据传输是否成功的方法。下文描述的选项1)是关于在恢复过程中另外使用定时器的方案,而选项2)是关于改进恢复过程的方案。
选项1)使用定时器的方案
CIoT设备的AS层将MSG3(即,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发送到基站。如果基站接受恢复,则它将MSG4(即,RRC连接恢复消息)发送到CIoT设备的AS层。此时,该消息可以包括不活动计时器。已经接收到MSG4的CIoT设备的AS层启动定时器Txx。此时,如果不活动定时器被包括在MSG4中,则定时器Txx由不活动定时器设置。如果MSG4中不存在不活动定时器,则CIoT设备根据设定值设置定时器Txx。如果在定时器Txx运行的同时从基站接收到信令(例如,RRC连接释放消息)或数据,则CIoT设备停止定时器Txx。当定时器Txx期满时,CIoT设备内部地释放RRC连接并且切换到EMM空闲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使用eDRX的CIoT设备继续使用eDRX。
选项2)修改常规恢复过程的方案。将参考附图对此进行描述。
图14a和14b是示出根据EDT发送数据的过程的流程图。
在下文中,将仅解释一般恢复过程和区别。
如第一公开内容中所述,仅当CIoT设备根据挂起指示处于EMM空闲状态并且初始NAS消息未被发送到网络节点(即,MME)时,可以应用EDT,从而发送UP数据(或通过UP EDT发送的数据)。换句话说,如果需要将初始NAS消息递送到网络节点,则不应当执行EDT。如果CIoT设备根据挂起指示处于EMM空闲状态,并且如果应用EDT来发送CP数据(或CP EDT发送的数据),则CIoT设备的NAS层将进入EMM空闲状态,然后发送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也就是说,稍后在第三公开内容中描述的内容假设CIoT设备根据挂起指示处于EMM空闲状态时发送UP数据(或通过UP EDT发送的数据)。
1)CIoT设备的AS层从上层接收指示。已经针对第一公开内容的过程1和过程2描述了关于该步骤的细节。当接收到指示时,CIoT设备的AS层执行恢复过程。
此时,NAS层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案之一操作。
1-i)CIoT设备的NAS层不缓冲(或挂起)初始NAS消息,并且直接将初始NAS消息递送到AS层。此时,可以一起发送RRC建立原因以及呼叫类型和EDT可能的指示。也就是说,其被发送到CIoT设备的AS层(即,CIoT设备的RRC层)。CIoT设备的AS层(即,CIoT设备的RRC层)使得将通过MSG3发送的UL数据的大小(即,数据量信息)或EDT指示包括在MSG1中,以便随后被发送,从而请求将用于EDT的无线电资源分配给MSG3。当CIoT设备的AS层(即,CIoT设备的RRC层)接收到MSG2时,可以通过MSG2确认根据EDT用于UL数据传输的调度信息。也就是说,可以检查是否已经分配了根据EDT用于UL数据传输的无线电资源。当通过MSG2检查根据EDT的UL数据传输的调度时,UL数据(在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的情况下,包括UL数据的初始NAS消息)被包括在MSG3中并且被发送。然而,如果确认用于根据EDT的UL传输的调度信息不被包括在MSG2中,则CIoT设备的AS层(即,CIoT设备的RRC层)可以执行一般恢复过程。也就是说,AS层将恢复请求消息发送到基站,从而执行一般恢复过程。
1-ii)CIoT设备的NAS层缓冲(或挂起)初始NAS消息,向CIoT设备的AS层(即,CIoT设备的RRC层)发送RRC建立原因、呼叫类型和EDT可能的指示,以及包括正在缓冲(或待定)的UL数据的初始NSA消息的大小信息(即,数据量信息),并且执行以下过程。CIoT设备的AS层(即,CIoT设备的RRC层)使得能够将要发送到MSG 3的UL数据大小(即,数据量信息)或EDT指示包括在MSG 1中,以便随后发送,因此,根据EDT,请求为MSG3分配无线电资源。CIoT设备的AS层(即,RRC层)接收MSG2,并且可以通过MSG2,根据EDT确认用于UL数据传输的调度信息。也就是说,可以通过MSG2,根据EDT检查用于UL数据传输的调度信息。当通过MSG2确认用于根据EDT的UL数据传输的调度信息时,CIoT设备的AS层向上层(即,NAS层)发送EDT可能或者恢复成功的指示。在接收到恢复成功的指示时接收到指示的上层(即,NAS层)执行传统操作。然后,CIoT设备的AS层使得UL数据(在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的情况下,包括UL数据的初始NAS消息)被包括在MSG3中,以便随后被发送。然而,如果在根据EDT的UL数据传输中,调度信息未被包括在MSG2内,则CIoT设备的AS层(即,RRC层)可以执行一般恢复过程。也就是说,AS层将恢复请求消息发送到基站,从而执行一般恢复过程。
2)CIoT设备的AS层将MSG1发送到基站,并且基站将MSG2发送到CIoT设备的AS层。
3)当CIoT设备的AS层接收到MSG2时,CIoT设备的AS层将MSG3(例如,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发送到基站并且等待来自基站的响应。
4)当基站从CIoT设备的AS层接收到MSG3(即,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时,它不向CIoT设备发送MSG4(RRC连接恢复消息或RRC连接建立消息或RRC连接拒绝消息),并且将S1-AP消息发送到MME。在第一公开内容中已经解释了关于S1-AP消息的类型、其中包括的信息(IE)以及相关过程的细节。
在这种情况下,当CIoT设备发送UP数据(或通过UP EDT发送的数据)时,由基站发送到MME的S1-AP消息可以包括UE上下文恢复请求消息。
然而,当CIoT设备发送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时,基站发送到MME的S1-AP消息可以是如在第一公开内容中所述的消息。
5)接收到S1-AP消息的MME确定相应数据的传输和/或恢复。根据该确定,MME将S1-AP发送到基站。在本文中,已经在上文的第一公开内容中描述了关于S1-AP消息的类型、其中包括的信息(IE)以及相关过程的细节。
当CIoT设备发送UP数据(或通过UP EDT发送的数据)时,MME发送给基站的S1-AP消息可以是UE上下文恢复响应或UE上下文恢复失败消息。在上文的第一公开内容中已经描述了关于要发送两个消息中的哪个消息的细节。
另一方面,当CIoT设备发送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时,MME发送到基站的S1-AP消息可以是如第一公开内容中所述的消息。
6)接收到该消息的基站可以将RRC消息发送到CIoT设备。此时,在上述第一公开内容中已经描述了关于RRC消息的类型、RRC消息中包括的信息(IE)以及相关过程的细节。
7)CIoT设备可以识别从所接收的RRC消息发送的UL数据的传输的成功或失败。
7-A)当UL数据传输成功时
CIoT设备的AS层向NAS层发送指示UL数据传输成功的指示。具体地,AS层将关于恢复的结果(成功、失败、回退)和挂起的指示发送到NAS层。如果CIoT设备的AS层处于RRC连接状态,则其可以在接收到RRC连接释放消息之后切换到RRC空闲状态。如果未接收到RRC连接释放消息,则AS层内部地释放RRC连接并且进入RRC空闲状态。如果AS层处于RRC空闲状态,则它保持在该状态中。在传统eDRX的情况下,它切换到eDRX状态。当CIoT设备的NAS层识别出UL数据传输成功时,它丢弃正被缓冲(或待定)的NAS消息并且切换到EMM空闲状态。当接收到挂起指示时,EMM根据该指示切换到空闲状态。
7-B)如果CIoT设备确定UL数据的传输已经失败,则可以尝试重传。CIoT设备的AS层将传输失败的指示发送到CIoT设备的NAS层。当CIoT设备的NAS层接收到该指示时,其操作如下。在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的情况下,当通过MSG5尝试重传时,并且在UP数据(或通过UP EDT发送的数据)的情况下,在建立DRB(数据无线电承载)之后尝试重传。
作为参考,在第一公开内容中没有描述MSG4的传输定时。可以通过传统的恢复过程,或可以通过第二公开内容应用第一公开内容。
IV.第四公开内容:使用PSM的方法
在第四公开内容中,提出了一种使用eDRX或PSM的方法来解决第三个问题。
在下文中,描述了使用PSM的方法,但是以下描述也可以应用于使用eDRX的方法。
根据一般操作,当在PSM模式下,在CIoT设备中生成发送(MO)数据时,应当首先发送TAU请求消息。在发送TAU请求消息的情况下,执行EDT操作的效果没有意义,因此存在两种技术共存的困难。
在PSM模式下执行EDT的CIoT设备应当能够继续使用PSM而不执行TAU过程。
使用最近使用的参数,因为它们是用于PSM相关的操作参数。
CIoT设备再次进入PSM模式的时间点
-可以是在第一和第二公开内容中所述的CIoT设备在将UL数据发送到MSG3之后,从基站接收RRC消息(MSG4)的时间点。
-或者在第二公开内容的选项1中定时器期满的时间点。网络节点(例如,MME)还可以通过该操作知道CIoT设备重新进入PSM的时间点。
-基站的RRC消息的传输可以由MME识别,因为它是由MME触发的,并且如果基站告知MME该定时器何时期满,则可以识别它。
-另一种方法
a)当目前使用PSM的CIoT设备发送MSG3时,请求继续使用PSM的指示被包括在MSG3中。b)接收它的基站通过将其包括在S1-AP消息中而将其发送到MME。c)当从基站接收到S1-AP消息时,如果MME接受CIoT设备继续使用PSM,则MME通过在作为响应消息的S1-AP中包括该指示来发送指示应当继续使用PSM的指示,在本文中,基站将该指示与RRC消息一起发送到CIoT设备。即使当MME拒绝继续使用PSM时,该指示也被通过相同的方案递送给CIoT设备。
在上文中,MME可以在没有过程a和b的情况下开始该过程。在这种情况下,MME识别出CIoT设备当前正在使用PSM模式,并且在识别出CIoT设备当前处于EDT模式时执行上述操作。
并非所有上述整个过程都被实现,而是可以仅实现一些过程。
上述描述也可以应用于5G系统。下文示出了将传统EPC(LTE)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映射到5G系统中使用的技术术语的关系。上述描述可以根据下表中所示的映射应用于5G系统。在5G中,MME-EMM之间的接口被映射到AMF,MME-ESM被映射到SMF,MME-EMM和MME-AMF之间的接口被映射到N11,并且MME-EMM和基站之间的接口被映射到N2。
[表2]
V.第五公开内容第五公开内容提出了一种仅恢复对应于第二公开内容的UP数据(或通过UP EDT发送的数据)的承载的方法。也就是说,通常,基站恢复所有承载,但是第五公开内容提出仅恢复对应于MSG3中包括的特定UP数据(或通过UP EDT发送的数据)的承载。
在现有的UP EPS CIoT优化中,网络尝试恢复UE的所有承载。当基站接收到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时,基站发送包括所有成功恢复的承载的列表的基于S1-AP的UE上下文恢复请求消息。当接收到基于S1-AP的UE上下文恢复请求消息时,MME恢复消息中的所有承载并且发送修改承载请求消息。S-GW恢复修改承载请求消息中包含的所有承载。然后,建立对应于成功恢复的承载的S1-U承载。
图15示出了用于UP CIoT优化的EDT应用示例。
参见图15,当基站接收到包括UP EDT数据的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时,基站可以找到对应于UP EDT数据的承载ID。
因此,基站不必向MME发送用于恢复除与UP EDT数据相关联的承载之外的承载的请求消息。
也就是说,在图15的过程4中,由基站发送的UE上下文恢复请求消息不仅被用于告知MME该CIoT设备已经恢复RRC连接,而且还被用于请求MME恢复UE上下文、UE相关逻辑S1连接及其相关承载上下文。
也就是说,如果基站不接受所有挂起的E-RAB,则基站可以在UE上下文恢复请求消息中包括“E-RAB无法恢复”列表。“E-RAB无法恢复”列表可以包含关于不需要恢复的E-RAB的信息。
另一方面,当基站请求恢复除对应于所接收的UP EDT数据的承载之外的承载时,可以建立不使用的不必要的S1-U承载。
假设对应于通过MSG3发送的UP EDT数据的承载的ID为1,如下所述。
-选项1:如果基站如过去一样请求恢复所有承载,
基站发送包括所有承载的列表的基于S1-AP的UE上下文恢复请求消息。如果MME未能恢复承载ID为1的承载,但成功恢复其他承载,则MME通过基于S1-AP的UE上下文响应消息,向基站发送关于恢复的承载的信息,并且发送修改承载请求消息。然后,由于基站未能恢复承载ID为1的承载,因此基站向CIoT设备发送RRC连接拒绝消息,并且向MME发送S1UE上下文释放请求消息。MME执行S1释放过程。
-选项2:如果基站响应经由MSG3发送的UP EDT数据并且请求恢复承载ID为1的承载,则基站在S1-AP上下文恢复请求消息的承载列表中设置承载ID=1,然后进行发送。如果MME未能恢复承载中的ID=1的承载,则MME基于S1-AP向基站发送UE上下文恢复失败消息。然后,基站向CIoT设备发送RRC连接拒绝消息。
如上所述,与选项2相比,选项1需要额外的信令。
因此,当基站接收到包括UP EDT数据的MSG3时,基站请求MME仅恢复对应于UP EDT数据的承载是有效的。
另一方面,当CIoT设备处于挂起状态时,如果CIoT设备经由MSG3发送发送(MO)CPEDT数据,则CIoT设备可以不执行恢复过程。
实现此目的的CIoT设备的详细过程如下。
假设)处于EMM空闲状态的CIoT设备的NAS层根据挂起指示执行EDT的条件
情形1)如果触发下述NAS消息,或
当恢复成功时,NAS层未递送到下层的(未实际发送)消息可以是初始NAS消息,如上所述。
情形2)当已经触发了发送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的NAS消息时,控制平面服务请求(CPRS)消息、CPRS消息中的ESM消息容器可以包含ESM数据传输信息。
建议内容的上一步概念:
常见:判断是否可以由CIoT设备执行EDT
当满足以下条件时,CIoT设备判断可以执行EDT。
-当作为SIB提供的EDT的最大许可大小大于EDT数据时和/或
如果满足上述条件,则通过随机接入过程的MSG1进行EDT请求,并且如果接收到MSG2(即,随机接入响应),则确定是否可以执行EDT。具体地,如果经由MSG2获取足以经由MSG3发送EDT数据的许可(即,资源分配),则可以确定EDT数据传输是可能的。
情形1)无论在上述假设中是否可以执行EDT,都可以执行传统的恢复过程。也就是说,如前所述,CIoT设备可以发送MSG3(即,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并且接收MSG4。
情形2)在上述假设中,如果确定EDT是可执行的,则可以在不执行恢复过程的情况下执行CP EDT数据传输过程。然而,如果确定不能执行EDT,则CIoT设备可以执行传统的恢复过程。也就是说,如前所述,CIoT设备可以发送MSG3(即,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并且接收MSG4。
通过常规操作,可以经由MSG5(即,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发送CP数据(或CP EDT发送的数据)。
当NAS层缓冲(或挂起)初始NAS消息并且请求AS层(即,RRC层)执行恢复时,以及在假设2的情况下,NAS层应当向AS层(即,RRC层)提供正被缓冲(或待定)的NAS消息内的数据量信息。数据量信息被用作确定是否执行EDT的信息。
情形2)的修改示例在上述假设中,无论EDT是否可执行,都可以不执行恢复过程。在这种情况下,还应当改进传统UP EPS CIoT优化中的操作。也就是说,当CIoT设备根据挂起指示处于EMM空闲状态时,即使在触发包括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的控制平面服务请求(CPSR)消息的发送的情况下(或者通过MSG5,发送包括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的CPSR消息的情况下),可以不执行恢复过程。实现它的方法如下。当CIoT设备的NAS层根据挂起指示处于EMM空闲状态时,如果触发包括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的CPSR消息的发送,则在切换到EMM空闲状态之后发送包括相应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的CPSR消息。
在上述修改示例的情况下,应该改进传统的过程(UP EPS CIoT优化)。
V-1.实施方式选项
另一方面,在下文中,将描述用于实现上述提议的实施方式选项。
CIoT设备的NAS层最终可以判断是否执行恢复。
V-1-1.选项1
V-1-1-A.选项1-A
CIoT设备的NAS层可以根据关于CIoT设备的AS层的EDT是否可执行的信息来操作。具体如下。
过程1:在CIoT设备的NAS层中执行以下传统操作。
如果挂起指示触发在EMM空闲状态中使用初始NAS消息的过程,则CIoT设备的NAS层请求AS层恢复RRC连接。在对AS层的请求中,NAS层可以向AS层提供RRC建立原因和呼叫类型。在EDT的情况下,将释放指示RAI(释放辅助指示)和/或EDT指示连同RRC建立原因和呼叫类型一起提供给AS层(即,RRC层)。
过程2:CIoT设备的AS层可以确定EDT是否可执行。注意上文所述的高层概念
过程2-1:如果确定可以执行EDT,则AS层向CIoT设备的NAS层发送指示可以执行EDT的指示,并且进行到下面的3-1过程。
过程2-2:如果确定不能执行EDT,则如前所述执行恢复过程。
过程3:在过程2-1的情况下,
情形A)如果由CIoT设备的NAS层缓冲(或待定)的消息是NAS消息CP数据(或通过CPEDT发送的数据)(即,在ESM消息容器中包括ESM数据传输消息的CPSR消息),将下述信息连同NAS消息一起添加到CIoT的AS层,并且模式切换到EMM空闲状态。然后执行过程4。NAS层向AS层递送指示,指示NAS消息是用于发送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的NAS消息。该指示可以是发送CP EDT或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NAS层可以向AS层发送指示,指示它不应当执行恢复,或者它应当切换到空闲状态。
情形B)如果当前由CIoT设备的NAS层缓冲(或待定)的消息是包含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的NAS消息(即,在ESM消息容器中包括ESM数据传输网格的CPSR消息),则它向CIoT设备的AS层发送确认(ACK)/响应指示。
过程4:在过程3的情况A)中,CIoT设备的AS层发送随机接入过程的MSG3以发送传输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的NAS消息,并且不执行恢复过程。然而,在过程3的情况B)中,CIoT设备的AS层执行恢复过程。
V-1-1-B.选项1-B
仅当触发包括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的NAS消息的传输时,CIoT设备的NAS层才可以告知AS层。根据关于EDT是否可执行的信息,CIoT设备的AS层可以执行与CIoT设备的NAS层区别的另外的操作。
过程1:在CIoT设备的NAS层中执行以下传统操作。
如果挂起指示触发在EMM空闲状态中使用初始NAS消息的过程,则CIoT设备的NAS层请求AS层恢复RRC连接。在对AS层的请求中,NAS层可以向AS层提供RRC建立原因和呼叫类型。在EDT的情况下,RAI(释放辅助指示)和/或EDT指示连同RRC建立原因和呼叫类型一起被提供给AS层(即,RRC层)。
如果由CIoT设备的NAS层缓冲(或待定)的消息是包含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的NAS消息(即,ESM消息容器中包括ESM数据传输网格的CPSR消息),则NAS层向AS层发送指示,指示NAS消息是用于发送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的NAS消息。该指示可以是发送CP EDT或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
过程2:CIoT设备的AS层可以确定EDT是否可执行。注意上文所述上层概念
过程2-1:如果确定可以执行EDT,则AS层向CIoT设备的NAS层发送指示可以执行EDT的指示,并且进行到下面的3-1过程。
过程2-2:如果确定不能执行EDT,则如前所述执行恢复过程。
过程3:在过程2-1中,CIoT设备的NAS层将以下信息连同包括当前缓冲(或待定)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的NAS消息一起发送到CIoT设备的AS层,然后切换到EMM-IDLE。NAS层可以向AS层发送指示,指示不应当执行恢复或者应当将模式切换到空闲状态。
过程4:CIoT设备的AS层发送随机接入过程的MSG3以发送传输CP数据(或通过CPEDT发送的数据)的NAS消息,并且不执行恢复过程。
V-1-1-C.选项1-C
CIoT设备的NAS层不请求恢复,并且可以在从CIoT设备的AS层接收到关于EDT是否成功的信息之后,根据当前缓冲(或待定)的NAS消息的类型来确定是否请求恢复,上述内容将在下文具体地描述。
过程1:在以下传统操作中,CIoT设备的NAS层不执行用于请求恢复的操作。
如果根据挂起指示,触发在EMM空闲状态中使用初始NAS消息的过程,则CIoT设备的NAS层可以向AS层提供RRC建立原因和呼叫类型。
在EDT的情况下,RAI(释放辅助指示)和/或EDT指示与RRC建立原因和呼叫类型一起被提供给AS层(即,RRC层)。
过程2:CIoT设备的AS层可以确定EDT是否可执行。注意上文所述的上层概念
过程2-1:如果确定可以执行EDT,则AS层将指示可以执行EDT的指示发送到CIoT设备的NAS层。
过程2-2:如果确定不能执行EDT,则将不能执行EDT的指示发送到CIoT设备的NAS层。
过程3:
在过程2-1的情况下,
情形A)当目前缓冲(待定的)NAS消息是传输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的NAS消息时,CIoT设备的NAS层切换到EMM-IDLE,并且将NAS消息发送到CloT设备的AS层。
情形B)当待定的NAS消息不是传输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的NAS消息时,CIoT设备的NAS层向CIoT设备的AS层发送恢复RRC连接的请求。
在过程2-2的情况下,
情形C)CIoT设备的NAS层将恢复RRC连接的请求发送到CIoT设备的AS层。
过程4:
在过程3的情况A)中,CIoT设备的AS层发送MSG3(用于CP EDT)以发送传输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的NAS消息并且不执行恢复过程。
在过程3的情形B)和C)中,CIoT设备的AS层执行恢复过程。
V-1-2.选项2
CIoT设备的AS层执行关于是否执行恢复的最终确定。
过程1.在EDT的情况下,CIoT设备的NAS层不像在EMM空闲状态下的传统操作中那样挂起初始NAS消息,并且可以直接将初始NAS消息连同RRC建立原因和呼叫类型一起递送到CIoT的AS层。然后,NAS层将RRC连接的恢复请求发送到CIoT设备的AS层。
在EDT的情况下,NAS层将RRC建立原因、RAI和/或EDT指示连同呼叫类型一起提供给AS层(即,RRC层)。
另外,NAS层向CIoT设备的AS层告知NAS消息是否是传输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的NAS消息(即,CPSR消息)。
在消息是传输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的NAS消息的情况下,该指示可以是CP EDT或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传输。
过程2:CIoT设备的AS层可以确定EDT是否可执行。注意上文所述的上层概念
过程2-1:如果确定EDT是可执行的,
情形A)如果在过程1)中接收的NAS消息是包括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的NAS消息
CIoT设备的AS层发送随机接入过程的MSG3(用于CP EDT),以便发送包含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的NAS消息。此时,AS层不执行恢复过程,而是将此告知CIoT设备的NAS层。然后,CIoT设备的NAS层移动到EMM空闲状态。
情形B)如果在过程1)中接收的NAS消息不是传输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的NAS消息,则CIoT设备的AS层执行恢复过程。
过程2-2:如果确定不能执行EDT,则如前所述执行恢复过程。
选项之间的比较:选项1-B)允许仅在生成传输CP数据(或通过CP EDT发送的数据)的NAS消息时执行不同的动作,与其他选项相比,这可以在不对生成其他NAS消息的其他情形进行任何进一步改进的情况下实现。
上述提议可以彼此组合地使用。
到目前为止所描述的内容可以用硬件实现。将参考附图对此进行描述。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CIoT设备100和网络设备的配置框图。
如图16所示,CIoT设备100包括处理器101、存储器102和发送/接收单元103。网络设备可以是基站200或MME/SGSN 510。该网络设备200或510包括处理器201或511、存储器202或512,以及发送/接收单元203或513。
存储器102,202或512存储上述方法。
处理器101,201和511分别控制存储器102,202和512以及发送/接收单元103,203和513。具体地,处理器101,201和511分别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02,202和512中的方法。处理器101,201和511通过发送/接收单元103,203或513发送上述信号。
已经参考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因此可以在本发明的概念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以各种形式修改、改变和改进本发明。

Claims (12)

1.一种支持早期数据传输(EDT)的方法,所述方法由基站执行并且包括:
由所述基站从移动性管理实体(MME)接收第一非接入层(NAS)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NAS消息包括下行链路数据;以及
响应于所述第一NAS消息的接收,认为除了所述下行链路数据外没有另外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由所述基站将初始用户设备(UE)消息发送到所述MME,
其中,所述初始UE消息包括根据所述EDT的UE的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NAS消息包括下行链路NAS传输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由所述基站向所述MME发送UE上下文恢复请求消息。
5.一种根据早期数据传输(EDT)由包括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层和上层的无线设备发送上行链路数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所述上层获得释放辅助指示(RAI);
基于所述RAI,确定是否可以应用所述EDT;以及
如果确定可以应用所述EDT,则发送包括所述UL数据的RRC请求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得所述RAI包括进一步获得RRC建立原因和呼叫类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随机接入过程的第三消息发送包括所述UL数据的RRC请求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RRC请求消息包括EPS承载ID和逻辑信道(LC)ID中的至少一个。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RAI指示不期望后续的上行链路数据,或者仅期望用于所述上行链路数据的一个下行链路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RRC请求消息包括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通过控制平面(CP)发送所述上行链路数据,则不执行RRC连接恢复过程。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通过所述控制平面发送所述上行链路数据,则所述RRC请求消息是除所述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之外的消息。
CN201880003851.8A 2017-04-28 2018-04-27 根据edt发送数据的方法 Active CN1098637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491333P 2017-04-28 2017-04-28
US62/491,333 2017-04-28
US201762581045P 2017-11-03 2017-11-03
US62/581,045 2017-11-03
KR20180040020 2018-04-05
KR10-2018-0040020 2018-04-05
PCT/KR2018/004897 WO2018199673A1 (ko) 2017-04-28 2018-04-27 Edt에 따라 데이터를 전송하는 방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63783A true CN109863783A (zh) 2019-06-07
CN109863783B CN109863783B (zh) 2022-05-31

Family

ID=65681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03851.8A Active CN109863783B (zh) 2017-04-28 2018-04-27 根据edt发送数据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3) US10932121B2 (zh)
EP (1) EP3471457B1 (zh)
JP (1) JP6935489B2 (zh)
CN (1) CN109863783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44365A (zh) * 2019-11-28 2020-03-31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5g核心网的多参考点关联方法及系统
CN111800858A (zh) * 2019-07-11 2020-10-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Edt数据的发送方法和设备
CN111800856A (zh) * 2019-07-05 2020-10-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寻呼方法、终端、基站及核心网设备
WO2020252659A1 (zh) * 2019-06-18 2020-12-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
WO2021000320A1 (zh) * 2019-07-04 2021-01-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终端
CN112242893A (zh) * 2019-07-17 2021-01-19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信息上报的方法及设备、接收消息的方法及设备
WO2021022557A1 (en) * 2019-08-08 2021-02-11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indication
CN113348699A (zh) * 2019-06-27 2021-09-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通信设备
CN115604822A (zh) * 2019-09-29 2023-01-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Cn) 一种数据传输和信息确定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2242893B (zh) * 2019-07-17 2024-05-3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信息上报的方法及设备、接收消息的方法及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324869A1 (en) * 2017-05-04 2018-11-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early data transmission
KR102458159B1 (ko) 2017-05-05 2022-10-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셀로 액세스를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18201483A1 (zh) * 2017-05-05 2018-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接入网设备
CN111465062A (zh) * 2017-05-08 2020-07-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系统间移动方法及装置
US10779333B2 (en) * 2017-09-28 2020-09-15 Apple Inc. Early data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689044B1 (en) * 2017-09-29 2022-05-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s and methods providing an idle early data transmission solution accommodating power-saving mode
US10849164B2 (en) 2017-09-29 2020-11-24 Mediatek Inc. High reliability and early data transmission
EP3747227B1 (en) 2018-02-02 2022-03-30 Sony Group Corporation Method of operating a network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corresponding method of operating a terminal device, corresponding apparatuses and integrated circuitry
WO2019190297A1 (en) * 2018-03-30 2019-10-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ellular iot service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U2019254040B2 (en) * 2018-04-16 2022-04-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secure handling of early data transmission
MX2020011708A (es) * 2018-05-07 2021-01-08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todos para manejar la configuracion de actualizacion de area de notificacion de red de acceso por radio (rna) periodica despues de rechazo.
CN112514528B (zh) * 2018-08-03 2024-05-14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5g蜂窝物联网的用户平面优化
US11937326B2 (en) * 2018-09-24 2024-03-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ser equipment (UE) reachability request parameter for suspended radio access network (RAN)
CN110958688B (zh) * 2018-09-26 2024-01-09 夏普株式会社 用户设备及其执行的方法、基站及其执行的方法
US20200137760A1 (en) * 2018-10-31 2020-04-30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using preconfigured uplink resour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2970302A (zh) * 2018-11-01 2021-06-15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无线设备的操作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US20220110139A1 (en) * 2019-01-30 2022-04-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Reliable Transmission of Early Mobile-Terminated Data
CN113906818A (zh) * 2019-04-02 2022-01-07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面上蜂窝物联网(ciot)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WO2020258192A1 (zh) * 2019-06-27 2020-12-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
CN112218285B (zh) * 2019-07-11 2022-06-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用户数据传输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21031112A1 (en) * 2019-08-20 2021-02-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Paging for mobile-terminated small data reception in idle and/or inactive mode
EP4030866A4 (en) * 2019-09-13 2022-10-26 Kyocera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CONTROL PROCEDURES
CN112584461B (zh) * 2019-09-30 2023-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路由器通告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KR20220092454A (ko) * 2019-11-01 2022-07-01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 단말 디바이스
GB2592356B (en) 2020-02-12 2022-07-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Network security
EP4029347B1 (en) * 2020-05-14 2023-12-20 Koninklijke Philips N.V. Small data transmission
CN115997466A (zh) * 2020-07-06 2023-04-2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小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14071660A (zh) * 2020-07-31 2022-02-18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窄带物联网终端及其固件升级方法、基站和通信系统
JP7385856B2 (ja) * 2020-09-24 2023-11-24 オフィノ, エルエルシー 少量データ送信手順でのリリースメッセージ
CN114339845A (zh) * 2020-09-30 2022-04-1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更新ue的nr能力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24510071A (ja) * 2021-02-05 2024-03-06 オッポ広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状態遷移方法、装置、デバイス及び記憶媒体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54890A1 (en) * 2011-04-01 2012-10-04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Small Data Transmission For Detached Mobile Devices
US20140016614A1 (en) * 2011-04-05 2014-01-16 Panasonic Corporation Short message transmission and handover procedures
CN103841547A (zh) * 2012-11-27 2014-06-0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6204985A1 (en) * 2015-06-19 2016-12-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mall data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6304849A (zh) * 2014-03-06 2017-01-04 大卫·伯顿 移动数据管理系统
WO2017014533A1 (ko) * 2015-07-22 2017-01-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C-sgn이 스몰 데이터 전송에 대한 정보를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20170086062A1 (en) * 2015-09-21 2017-03-23 Acer Incorporated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handling mobile originated (mo) cellular internet of things (ciot) data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51084A1 (en) * 2006-08-23 2008-02-28 Alessio Casati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for early transmission of data
KR20110049622A (ko) 2009-11-04 2011-05-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네트워크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GB2514357A (en) * 2013-05-20 2014-11-26 Nec Corp Communications system
EP3305000B1 (en) * 2015-06-03 2021-03-3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cheduling, power control and link adaptation based on communication between user equipment and network.
RU2701703C1 (ru) * 2015-12-28 2019-09-30 Нек Корпорейшн Радиотерминал, радиостанция, узел базовой сети и способ связи в них
TWI816160B (zh) * 2016-01-05 2023-09-21 美商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在傳訊平面上傳送小資料nas協定之增強的裝置及方法
CN106961456B (zh) * 2016-01-11 2022-01-18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决定iot业务方法和设备、iot业务行为控制方法和设备
EP3410814B1 (en) * 2016-01-31 2020-12-02 LG Electronics Inc. -1- Method for initiating tracking area update, and user equipment
WO2017172912A1 (en) * 2016-03-29 2017-10-05 Alcatel-Lucent Us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lot device data transfer
EP3843289B1 (en) * 2016-05-11 2022-09-28 Sony Group Corporation Distributed control in wireless systems
EP3277042B1 (en) * 2016-07-28 2022-05-25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msg3 transmission of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180035638A (ko) * 2016-09-29 2018-04-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RRC Inactive 및 active 상태에서 data 전송 결정 및 방법 및 장치
US20180213576A1 (en) * 2017-01-24 2018-07-26 Nokia Technologies Oy Connection Release Assistance Information
EP3607798B1 (en) * 2017-04-03 2022-11-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ransmission of early data in message 3 (msg3) via a dual grant
US20180324869A1 (en) * 2017-05-04 2018-11-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early data transmission
US11350445B2 (en) * 2017-08-10 2022-05-31 Kyocera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user equipment to perform early data transmission
CN110999404A (zh) * 2017-08-10 2020-04-10 京瓷株式会社 通信控制方法
TWI711331B (zh) * 2017-08-11 2020-11-21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物聯網之使用者設備自動釋放之方法及其裝置
US20190104553A1 (en) * 2017-09-29 2019-04-04 Media Tek Inc. High Reliability and Early Data Transmission
EP3689044B1 (en) * 2017-09-29 2022-05-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s and methods providing an idle early data transmission solution accommodating power-saving mode
US20190104564A1 (en) * 2017-09-29 2019-04-04 Mediatek Inc. Conditional RRC Confirm Messag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0849164B2 (en) * 2017-09-29 2020-11-24 Mediatek Inc. High reliability and early data transmission
US10708229B2 (en) * 2017-11-15 2020-07-07 Nicira, Inc. Packet induced revalidation of connection tracker
EP3711435A1 (en) * 2017-11-17 2020-09-23 Nec Corporation Early data transmission authorization control
WO2019187486A1 (en) * 2018-03-28 2019-10-03 Nec Corporation Emergency services support for a device which does not have a valid subscription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54890A1 (en) * 2011-04-01 2012-10-04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Small Data Transmission For Detached Mobile Devices
US20140016614A1 (en) * 2011-04-05 2014-01-16 Panasonic Corporation Short message transmission and handover procedures
JP2016181929A (ja) * 2011-04-05 2016-10-13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改良されたショート・メッセージ送信手順およびハンドオーバ手順
CN103841547A (zh) * 2012-11-27 2014-06-0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304849A (zh) * 2014-03-06 2017-01-04 大卫·伯顿 移动数据管理系统
WO2016204985A1 (en) * 2015-06-19 2016-12-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mall data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WO2017014533A1 (ko) * 2015-07-22 2017-01-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C-sgn이 스몰 데이터 전송에 대한 정보를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20170086062A1 (en) * 2015-09-21 2017-03-23 Acer Incorporated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handling mobile originated (mo) cellular internet of things (ciot) data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 "Early data transmission for NB-IoT", 《3GPP TSG RAN1#88BIS:R1-1705189》 *
HTC: "RRC aspects in NB-IoT", 《3GPP TSG-RAN2 MEETING #92:R2-156425》 *
HUAWEI等: "Transmission of data dur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8BIS:R1-1705121》 *
LG: "Data transmission dur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MTC",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8BIS:R1-1704846》 *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29396A (zh) * 2019-06-18 2021-08-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网络设备
CN113329396B (zh) * 2019-06-18 2023-05-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网络设备
WO2020252659A1 (zh) * 2019-06-18 2020-12-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
US11540252B2 (en) 2019-06-18 2022-12-27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CN113348699B (zh) * 2019-06-27 2023-03-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通信设备
CN113348699A (zh) * 2019-06-27 2021-09-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通信设备
WO2021000320A1 (zh) * 2019-07-04 2021-01-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终端
CN111800856B (zh) * 2019-07-05 2022-08-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寻呼方法、终端、基站及核心网设备
CN111800856A (zh) * 2019-07-05 2020-10-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寻呼方法、终端、基站及核心网设备
CN111800858B (zh) * 2019-07-11 2023-01-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Edt数据的发送方法和设备
CN111800858A (zh) * 2019-07-11 2020-10-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Edt数据的发送方法和设备
CN112242893A (zh) * 2019-07-17 2021-01-19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信息上报的方法及设备、接收消息的方法及设备
CN112242893B (zh) * 2019-07-17 2024-05-3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信息上报的方法及设备、接收消息的方法及设备
WO2021022557A1 (en) * 2019-08-08 2021-02-11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indication
CN115604822A (zh) * 2019-09-29 2023-01-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Cn) 一种数据传输和信息确定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5604822B (zh) * 2019-09-29 2024-03-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和信息确定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0944365B (zh) * 2019-11-28 2021-10-22 武汉虹旭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5g核心网的多参考点关联方法及系统
CN110944365A (zh) * 2019-11-28 2020-03-31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5g核心网的多参考点关联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71457B1 (en) 2021-03-10
US20210176621A1 (en) 2021-06-10
US11812502B2 (en) 2023-11-07
US10932121B2 (en) 2021-02-23
US20240031793A1 (en) 2024-01-25
CN109863783B (zh) 2022-05-31
EP3471457A4 (en) 2020-04-15
EP3471457A1 (en) 2019-04-17
JP2019525674A (ja) 2019-09-05
JP6935489B2 (ja) 2021-09-15
US20190141515A1 (en) 2019-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63783A (zh) 根据edt发送数据的方法
US11224084B2 (en) Method for registering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11184838B2 (en) Method for registering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06068660B (zh) 通过acdc阻止网络接入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TWI615052B (zh) 在無線通訊系統中用於傳輸傳呼的方法及用於支援該方法的裝置(二)
CN105612788B (zh) 对每个应用限制网络接入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5532043B (zh) 用于重新选择负责控制平面的网络节点的方法
CN106416354B (zh) 根据应用阻止网络接入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9891962A (zh) 用于响应请求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10431859A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层之间交互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9891919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确定emm模式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5940730B (zh) 用于支持省电模式的方法及其无线装置
CN109076437A (zh) 系统信息传输方法和基站、以及系统信息接收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9997407A (zh) 使用ps数据关闭功能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10383893A (zh) 在由于网络拥塞而应用接入控制的情形下远程终端选择中继终端的方法以及用于执行该方法的远程终端
CN105594259B (zh) 用于选择网络并且执行业务路由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10463252A (zh) 接收报告的方法、网络设备、执行报告的方法和基站
KR102053229B1 (ko) Edt에 따라 데이터를 전송하는 방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