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54386B - 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54386B
CN109854386B CN201811443689.XA CN201811443689A CN109854386B CN 109854386 B CN109854386 B CN 109854386B CN 201811443689 A CN201811443689 A CN 201811443689A CN 109854386 B CN109854386 B CN 1098543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sleeve
fluid
damper device
central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4368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54386A (zh
Inventor
R·J·萨马拉辛哈
N·A·玛吉纳
A·维克沙姆
A·克罗斯
F·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eneral Electric Co
Original Assignee
General Electric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eneral Electric Co filed Critical General Electric Co
Publication of CN1098543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543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543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543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5/00Devices or appurtenances for use in, or in connection with, pipes or pipe systems
    • F16L55/04Devices damping pulsations or vibrations in fluids
    • F16L55/041Devices damping pulsations or vibrations in flui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eventing vibr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7/00Apparatus or systems for feeding liquid fuel from storage containers to carburettors or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rangements for purifying liquid fuel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7/0011Constructional details;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y of elements of fuel systems; Materials therefor
    • F02M37/0041Means for damping pressure puls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DFLUID DYNAMICS, i.e. METHODS OR MEANS FOR INFLUENCING THE FLOW OF GASES OR LIQUIDS
    • F15D1/00Influencing flow of flui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11/00Hoses, i.e. flexible pipes
    • F16L11/26Hoses, i.e. flexible pipes made of sound-absorbing materials or with sound-absorbing struc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5/00Devices or appurtenances for use in, or in connection with, pipes or pipe systems
    • F16L55/04Devices damping pulsations or vibrations in fluids
    • F16L55/045Devices damping pulsations or vibrations in fluids specially adapted to prevent or minimise the effects of water hammer
    • F16L55/05Buffer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2200/00Details of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M2200/31Fuel-injection apparatus having hydraulic pressure fluctuations damping elements
    • F02M2200/315Fuel-injection apparatus having hydraulic pressure fluctuations damping elements for damping fuel pressure fluctu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DFLUID DYNAMICS, i.e. METHODS OR MEANS FOR INFLUENCING THE FLOW OF GASES OR LIQUIDS
    • F15D1/00Influencing flow of fluids
    • F15D1/02Influencing flow of fluids in pipes or cond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Pipe Accessories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包括流通套管。所述流通套管被配置成放置在流体流过其中的较大外部套管内部。所述流通套管是细长的并且围绕中心轴线延伸。所述阻尼器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流通套管连接的间接流动套管。所述间接流动套管也被配置成放置在所述较大外部套管内部。所述流通套管和所述间接流动套管被配置成通过将所述流体分成沿所述中心轴线流过所述流通套管的第一部分和沿所述中心轴线且沿不同方向在所述流通套管外部同时流动的第二部分来抑制在所述较大外部套管中流动的所述流体中的一个或多个流量波动或压力波动。

Description

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文中描述的主题涉及用于使流体波动衰减的装置。
背景技术
当发动机运转时,燃气涡轮发动机组件和相关部件等组件受到机械振动。发动机组件中的机械振动可能引起燃料管线以及通过燃料管线的流体振动。
发动机组件的机械振动带来的一个问题是机械振动引起燃料管线中的流体波动。流体中的压力波动或流量波动可表现为发动机组件的燃烧不稳定性。另外,流体中的压力和流量波动会产生不稳定的反馈回路,从而在流体、燃料管线或发动机组件中产生进一步的机械振动。由不稳定的反馈回路引起的机械振动连同由运转发动机引起的机械振动一起可能在流体中产生相干的声耦合波动。
发明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包括流通套管,所述流通套管被配置成放置在流体流过其中的较大外部套管内部。流通套管是细长的并且围绕中心轴线延伸。阻尼器装置还包括与流通套管连接的间接流动套管。所述间接流动套管也被配置成放置在所述较大外部套管内部。所述流通套管和所述间接流动套管被配置成通过将所述流体分成沿所述中心轴线流过所述流通套管的第一部分和沿所述中心轴线且沿不同方向在所述流通套管外部同时流动的第二部分来抑制在所述较大外部套管中流动的所述流体中的一个或多个流量波动或压力波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内嵌流体阻尼器装置包括多个细长杆,这些细长杆在多个节点处彼此连接。所述杆形成围绕中心轴线延伸的细长的流通套管。流通套管被配置成放置在流体流过其中的较大外部套管内部。杆被配置成通过分开流体使得流体中的至少一些流过流通套管而不接触杆并且同时流体中的至少一些流过流通套管且接触杆来抑制在较大外部套管中流动的流体中的一个或多个流量波动或压力波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内嵌流体阻尼器装置包括流通套管,所述流通套管被配置成放置在流体流过其中的较大外部套管内部。流通套管是细长的并且围绕中心轴线延伸。阻尼器装置还包括与流通套管连接的间接流动套管。所述间接流动套管也被配置成放置在所述较大外部套管内部。所述流通套管和所述间接流动套管被配置成通过将所述流体分成沿所述中心轴线流过所述流通套管的第一部分和沿所述中心轴线且沿不同方向在所述流通套管外部同时流动的第二部分来抑制在所述较大外部套管中流动的所述流体中的一个或多个流量波动或压力波动。流通套管被配置成从第一端部延伸到第二端部。相对于由流通套管形成的用于流体的第一部分从第一端部流到第二端部的流动路径,间接流动套管形成用于流体的第二部分从第一端部流到第二端部的更长的流动路径。
具体地,本申请技术方案1涉及一种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所述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包括流通套管。所述流通套管被配置成放置在流体流过其中的较大外部套管内部,所述流通套管是细长的并且围绕中心轴线延伸。所述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包括间接流动套管。所述间接流通套管与所述流通套管连接,所述间接流动套管也被配置成放置在所述较大外部套管内部。其中,所述流通套管和所述间接流动套管被配置成通过将所述流体分成沿所述中心轴线流过所述流通套管的第一部分和沿所述中心轴线且沿不同方向在所述流通套管外部同时流动的第二部分来抑制在所述较大外部套管中流动的所述流体中的一个或多个流量波动或压力波动。
本申请技术方案2涉及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所述流通套管被配置成从第一端部延伸到第二端部,相对于由所述流通套管形成的用于所述流体的所述第一部分从所述第一端部流到所述第二端部的流动路径,所述间接流动套管形成用于所述流体的所述第二部分从所述第一端部流到所述第二端部的更长的流动路径。
本申请技术方案3涉及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所述间接流动套管包括围绕所述流通套管成螺旋形缠绕并且远离所述中心轴线从所述流通套管径向突出的螺旋突起。
本申请技术方案4涉及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从所述流通套管径向突出的所述螺旋突起被配置成从所述流通套管延伸到所述较大外部套管的内表面。
本申请技术方案5涉及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所述螺旋突起被配置成沿所述中心轴线至少部分地在所述流通套管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围绕所述流通套管成螺旋形缠绕。
本申请技术方案6涉及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所述螺旋突起被配置成形成用于所述流体的所述第二部分沿所述螺旋突起在所述流通套管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成螺旋形流动的流动路径。
本申请技术方案7涉及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所述间接流动套管包括在所述中心轴线的相对侧从所述流通套管径向突出的一个或多个闭合环。
本申请技术方案8涉及根据技术方案7所述的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相对于由所述流通套管形成的用于所述流体的所述第一部分从所述第一端部流到所述第二端部的流动路径,所述一个或多个闭合环形成用于所述流体的所述第二部分从所述第一端部流到所述第二端部的更长的流动路径。
本申请技术方案9涉及根据技术方案7所述的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从所述流通套管径向突出的所述一个或多个闭合环被配置成形成用于所述流体的所述第二部分围绕所述一个或多个闭合环在所述流通套管的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流动的流动路径。
本申请技术方案10涉及一种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其包括多个细长杆,所述杆在多个节点处彼此连接,所述杆形成围绕中心轴线延伸的伸长的流通套管,所述流通套管被配置成放置在流体流过其中的较大外部套管内部。其中所述杆被配置成通过分开所述流体使得所述流体中的至少一些流过所述流通套管而不接触所述杆并且同时所述流体中的至少一些流过所述流通套管且接触所述杆来抑制在所述较大外部套管中流动的所述流体中的一个或多个流量波动或压力波动。
本申请技术方案11涉及根据技术方案10所述的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所述杆被配置成从所述流通套管延伸到所述较大外部套管的内表面。
本申请技术方案12涉及根据技术方案10所述的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所述杆被配置成沿朝向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从所述多个节点突出。
本申请技术方案13涉及根据技术方案10所述的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所述多个杆被配置成形成围绕所述中心轴线在所述流通套管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延伸的格子。
本申请技术方案14涉及一种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所述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包括细长的流通套管,所述流通套管被配置成放置在流体流过其中的较大外部套管内部,所述流通套管沿中心轴线伸长并且围绕中心轴线延伸。所述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包括间接流动套管,所述间接流动套管与所述流通套管连接并且设置在所述流通套管的外部,所述间接流动套管也被配置成放置在所述较大外部套管内部。其中,所述流通套管和所述间接流动套管被配置成通过将所述流体分成沿所述中心轴线流过所述流通套管的第一部分和沿所述中心轴线且沿不同方向在所述流通套管外部同时流动的第二部分来抑制在所述较大外部套管中流动的所述流体中的一个或多个流量波动或压力波动。并且其中所述流通套管被配置成从第一端部延伸到第二端部,相对于由所述流通套管形成的用于所述流体的所述第一部分从所述第一端部流到所述第二端部的流动路径,所述间接流动套管形成用于所述流体的所述第二部分从所述第一端部流到所述第二端部的更长的流动路径。
本申请技术方案15涉及根据技术方案14所述的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所述间接流动套管包括围绕所述流通套管成螺旋形缠绕并且远离所述中心轴线从所述流通套管径向突出的螺旋突起。
本申请技术方案16涉及根据技术方案15所述的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所述螺旋突起被配置成沿所述中心轴线至少部分地在所述流通套管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围绕所述流通套管成螺旋形缠绕。
本申请技术方案17涉及根据技术方案15所述的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所述螺旋突起被配置成形成用于所述流体的所述第二部分沿所述螺旋突起在所述流通套管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成螺旋形流动的流动路径。
本申请技术方案18涉及根据技术方案15所述的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从所述流通套管径向突出的所述螺旋突起被配置成从所述流通套管延伸到所述较大外部套管的内表面。
本申请技术方案19涉及根据技术方案14所述的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所述间接流动套管包括在所述中心轴线的相对侧从所述流通套管径向突出的一个或多个闭合环。
本申请技术方案20涉及根据技术方案19所述的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相对于由所述流通套管形成的用于所述流体的所述第一部分从所述第一端部流到所述第二端部的流动路径,所述一个或多个闭合环形成用于所述流体的所述第二部分从所述第一端部流到所述第二端部的更长的流动路径。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通过阅读对非限制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主题,下文中,在附图中:
图1示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组件;
图2示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的透视图;
图3示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图2所示的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的截面视图;
图4示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的透视图;
图5示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的透视图;
图6示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的透视图;
图7示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的截面透视图;
图8示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的截面透视图;
图9示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的半透明透视图;
图10A示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的透视图;
图10B示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图10A所示的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的正视图;
图11A示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的透视图;
图11B示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图11A所示的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的正视图;以及
图12示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中描述的主题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抑制流过较大外部套管的流体中的流量波动或压力波动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放置在较大外部套管内部的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所述阻尼器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内部套管,其将流过外部套管的流体分成一个或多个部分。分开的流体沿着中心轴线并沿着由内部套管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流动路径在一个或多个不同的方向上流动。本文中描述的主题的一个技术效果是对减小响应发动机组件运转时引起的机械振动的流体压力或流量波动有所提升。例如,本文中描述的系统和方法可以对减小响应流体不稳定或响应发动机组件形成和/或引起机械振动等的流体中的燃料管线压力波动或燃料管线流量波动有所提升。
图1示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组件10。组件10包括连接在系统12与储存器52之间的外部套管54。外部套管54是将流体从储存器52输送到系统12的套管(例如,通道、管、软管、管道等)。例如,外部套管54可以是燃料管线,并且系统12可以是发动机系统。外部套管54可以提供燃料从储存器52到发动机系统的燃烧器的通路。视需要,系统12可以是任何替代的机械系统,并且外部套管54可以使任何流体在储存器52与系统12之间通过。沿着外部套管54的长度在储存器52与系统12之间,外部套管54可以是刚性的、柔性的或刚性和柔性的组合。视需要,多个外部套管54可以与储存器52、系统12、替代储存器(未示出)、第二系统、另一部件或其中的任何组合可操作地连接。
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100在储存器52与组件10之间的位置处设置在外部套管54内部。例如,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100位于组件10的上游。外部套管54可以被称为较大外部套管54,因此较大外部套管54具有相对于阻尼器装置100的大小和/或形状更大的截面积。例如,阻尼器装置100的大小和形状设计成完全容纳于较大外部套管54内。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阻尼器装置100设置在相比系统12更靠近贮存器52的位置。视需要,阻尼器装置100可以设置在储存器52与系统12之间的任何位置。另外或替代地,可以在较大外部套管54的内部设置一个或多个阻尼器装置100。例如,第一阻尼器装置100可以设置得更靠近储存器52,并且第二阻尼器装置可以设置得更靠近系统12,使得流体在储存器52与系统12之间依次流过第一阻尼器装置然后第二阻尼器装置。视需要,一个或多个阻尼器装置100可以在任何位置、以任何配置等设置在燃料管线54的内部。阻尼器装置100被配置成基本上填充较大外部套管54的内部腔室,视需要,阻尼器装置100可基本上不填充较大外部套管54的内部腔室。
图2示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100的透视图。阻尼器装置100包括放置在较大外部套管54内部的一个或多个内部套管。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100包括两个内部套管204、210。内部套管204在本文中可以被称为流通套管204,并且内部套管210可以被称为间接流动套管210。视需要,阻尼器装置100可以包括多个流通套管204和/或多个间接流动套管210。
流通套管204在第一端部206与第二端部208之间延伸长度L。流通套管204是流体在第一端部206与第二端部208之间流过的通道或通路。另外或替代地,阻尼器装置100可以包括流体在第一端部206与第二端部208之间流过的两个或更多个流通套管204。流通套管204沿中心轴线202伸长并围绕中心轴线202延伸。在所示实施例中,流通套管204在第一端部206与第二端部208之间基本上以中心轴线202为中心。视需要,流通套管204可以不沿长度L以中心轴线202为中心。另外或替代地,流通套管204可以沿不同的轴线延伸。例如,流通套管204可以在靠近第一端部206的位置处基本上以中心轴线202为中心,并且可以在靠近第二端部208的位置处基本上不以中心轴线202为中心。另外或替代地,流通套管204可以沿基本上与中心轴线202平行的不同轴线延伸。
在所示实施例中,流通套管204具有基本上圆形截面形状并且在第一端部206与第二端部208之间为管状。视需要,流通套管204可以具有任何替代截面形状,例如但不限于四边形、椭圆形等。视需要,流通套管204可以沿第一端部206与第二端部206之间的长度L具有一个或多个不同的和/或变化的截面形状。例如,套管204可以在靠近第一端部206的位置具有圆形截面形状且可以在靠近第二端部208的位置具有四边形截面形状,并且可以靠近第一端部206具有圆形截面形状且靠近第二端部208具有同心的更小或更大的圆形截面形状,等。
间接流动套管210与流通套管204可操作地连接并且设置在流通套管204外部。间接流动套管210沿中心轴线202延伸长度SL。在所示实施例中,长度SL小于流通套管204的长度L。另外或替代地,长度SL可以基本上等于长度L。间接流动套管210可以基本上在第一端部206处或附近开始,并且可以基本上在第二端部208处或附近结束,或其组合。
间接流动套管210包括围绕流通套管204成螺旋形缠绕的螺旋突起216。螺旋突起216远离中心轴线202从流通套管204径向突出。例如,螺旋突起216在基本上垂直于或以其它方式远离中心轴线202的径向方向上远离流通套管204突出。视需要,螺旋突起的一个或多个螺旋可以远离流通套管204在任何方向上延伸。
在所示实施例中,螺旋突起216围绕流通套管204成螺旋形缠绕十七次,并且每个突起沿长度SL彼此等距离地设置。视需要,螺旋突起216可以包括任何数量的成螺旋形缠绕的螺旋。另外或替代地,任何数量的螺旋突起可以沿长度SL彼此等距离或非等距地定位。另外,每个螺旋远离流通套管204径向延伸基本上相等的距离。视需要,一个或多个螺旋可以比一个或多个交替的螺旋延伸更小或更大的距离。
在所示实施例中,螺旋突起216延伸长度SL,螺旋突起216的延伸长度小于流通套管204的长度L。例如,螺旋突起216沿中心轴线202至少部分地在流通套管204的第一端部206与第二端部208之间围绕流通套管204成螺旋形缠绕。视需要,螺旋突起216可以围绕流通套管204成螺旋形缠绕基本上等于第一端部206与第二端部208之间的长度L的长度。在所示实施例中,螺旋突起216沿间接流动套管210的长度SL延伸连续长度。另外或替代地,一个或多个螺旋突起216可以延伸一个或多个共同和/或独特的非连续长度。视需要,一个或多个螺旋突起216可以具有任何替代配置。
阻尼器装置100是整体装置,其包括与间接流动套管210整体形成的流通套管204,作为由共同材料制成的单个装置。例如,包括流通套管204和间接流动套管210的阻尼器装置100可以压铸、注塑、机械加工等。另外或替代地,内部套管中的一个或多个(例如,流通套管204或间接流动套管210)可以形成为单独的部件。例如,间接流动套管210可以焊接到、印刷在、机械固定到流通套管204,等。另外或替代地,流通套管204可以由对间接流动套管210的材料独特的材料制成。视需要,可以通过任何替代方法制造阻尼器装置。阻尼器装置100和/或流通套管204或间接流动套管210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由金属合金或非金属材料制成。视需要,阻尼器装置100可以是柔性或刚性装置。例如,阻尼器装置100可以是柔性的,使得装置100可以弯曲以便贴合较大外部套管54。
图3示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设置在较大外部套管54内部的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100的截面图。螺旋突起216在流通套管204之间径向突出距离310、312。例如,螺旋突起216与流通套管204在流通套管204的外表面304处可操作地连接。螺旋突起216从流通套管204的外表面304延伸距离310、312到较大外部套管54的内表面306。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流通套管204基本上以中心轴线202为中心,并且螺旋突起216远离流通套管204径向突出。另外或替代地,距离310可以大于(例如,更大的距离)或小于(例如,更短的距离)外表面304与内表面306之间的距离312。例如,流通套管204和螺旋突起216可大体上不以中心轴线202为中心。
参考图2和3,放置在较大外部套管54内部的阻尼器装置100将从储存器52沿方向A流动的流体分成第一部分212和第二部分214。流体的第一部分212沿中心轴线202通过流通套管204从第一端部206流到第二端部208。视需要,第一部分212可以沿从第二端部208到第一端部206的方向流动。流体的第二部分214沿中心轴线202且沿不同方向在流通套管204外部流动。例如,流体的第二部分214沿中心轴线202在围绕间接流动套管210的螺旋突起216的方向上流动。流体的第一部分212和第二部分214可以含有基本上相同或基本上不同体积的流体。例如,流通套管204的大小和形状可以设计成使得流通套管204可以允许更多或更少的流体(例如,更大或更小体积的流体)相对于第二部分214被分成第一部分212。
相应地,流体的第一部分212流过流通套管204,同时流体的第二部分214在流通套管204外部(例如,沿由间接流动套管210形成的路径)流动。例如,被分成第一部分212和第二部分214的沿方向A流动的流体基本上同时流过流通套管204以及在流通套管204外部(例如,沿间接流动套管210的流动路径)流动。另外,相对于由流通套管204形成的用于流体的第一部分212从第一端部206流到第二端部208的流动路径,间接流动套管210形成用于流体的第二部分214从第一端部206流到第二端部208的更长的流动路径。例如,流体的第二部分214沿由间接流动套管210形成的路径流动所花费的时间相对于流体的第一部分212沿由流通套管204形成的路径同时流动(例如,基本上同时流动)所花费的时间更长(例如,更大或更多的时间量)。
图4示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400的透视图。阻尼器装置400包括杆420和内部套管410。内部套管410在本文中可以被称为间接流动套管410。杆420沿中心轴线202在第一端部406与第二端部408之间延伸长度L。间接流动套管410沿中心轴线202延伸长度SL。在所示实施例中,长度SL小于杆420的长度L。另外或替代地,长度SL可以基本上等于长度L。间接流动套管410可以基本上在第一端部406处开始,并且可以基本上在第二端部408处结束,或其组合。
间接流动套管410包括围绕杆420成螺旋形缠绕的螺旋突起416。在所示实施例中,螺旋突起416围绕杆420成螺旋形缠绕十七次,并且每个突起沿长度SL彼此等距离地设置。视需要,螺旋突起416可以包括彼此以任何一致和/或不一致距离间隔开的任何数量的成螺旋形缠绕的螺旋。在所示实施例中,螺旋突起416的每个螺旋远离杆420的外表面424径向突出共同的距离。例如,螺旋突起416的每个螺旋在较大外部套管54的外表面424与内表面(例如,内表面306)之间远离中心轴线202径向延伸。视需要,一个或多个螺旋可以不延伸到外部套管54的内表面。
阻尼器装置400放置在较大外部套管54内部并将沿方向A流动的流体从储存器引导到部分414中。流体的部分414沿中心轴线202在杆420外部且沿中心轴线202在围绕间接流动套管410的螺旋突起416的方向上流动。相对于不含螺旋突起416的流动路径,间接流动套管410的螺旋突起416形成用于流体的部分414从第一端部406流到第二端部408的更长的流动路径。例如,阻尼器装置400的间接流动套管410形成用于流体流动的流动路径,使得相对于在间接流动套管410外部和在较大外部套管54内部流动(例如,在流体流过间接流动套管410之前和/或之后)的流体,沿方向A流动的流体沿由间接流动套管410形成的流动路径更慢地流动。另外或替代地,间接流动套管410的螺旋突起416的形状和/或大小可以设计成改变流过阻尼器装置400的流体的速度。
图5示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500的透视图。阻尼器装置500包括内部套管504、510A、510B。内部套管504在本文中可以被称为流通套管504,套管510A在本文中可以被称为第一间接流动套管510A,并且套管510B在本文中可以被称为第二间接流动套管510B。流通套管504沿中心轴线202在第一端部506与第二端部508之间延伸长度L。第一间接流动套管510A和第二间接流动套管510B与流通套管504可操作地连接并且设置在流通套管504外部。第一间接流动套管510A沿中心轴线202延伸长度SL-A并且第二间接流动套管510B沿中心轴线202延伸长度SL-B。在所示实施例中,长度SL-A基本上等于长度SL-B。视需要,第一间接流动套管510A可以延伸的长度SL-A可以小于或大于第二间接流动套管510B的长度SL-B。另外,长度SL-A、SL-B在沿中心轴线202的方向上间隔开距离522。视需要,长度SL-A、SL-B可以间隔开大于或小于距离522的距离。
第一间接流动套管510A和第二间接流动套管510B分别包括围绕流通套管504成螺旋形缠绕的螺旋突起516A、516B。例如,螺旋突起516A、516B远离中心轴线202从流通套管504的外表面524径向突出。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间接流动套管510A的螺旋突起516A围绕流通套管504成螺旋形缠绕五次,并且第二间接流动套管510B的螺旋突起516B围绕流通套管504成螺旋形缠绕五次。视需要,第一间接流动套管510A和/或第二间接流动套管510B可以包括围绕流通套管504缠绕的少于五个或多于五个螺旋。
放置在较大外部套管54内部的阻尼器装置500将沿方向A流动的流体分成第一部分512和第二部分514。第一部分512沿中心轴线202在第一端部506与第二端部508之间流过流通套管504。第二部分514沿中心轴线202且沿不同方向在流通套管504外部流动。例如,第二部分514沿围绕第一间接流动套管510A和第二间接流动套管510B的螺旋突起516的方向流动。例如,流体的第二部分514沿由第一间接流动套管510A的螺旋突起516A形成的流动路径且接着沿由第二间接流动套管510B的螺旋突起516B形成的流动路径流动。
在所示实施例中,由第一间接流动套管510A和第二间接流动套管510B的螺旋突起516形成的流动路径沿围绕中心轴线202的共同方向(例如,沿顺时针方向)可旋转地延伸。视需要,第一间接流动套管510A和/或第二间接流动套管510B的螺旋突起可以形成沿围绕中心轴线202的唯一方向流动的流动路径。例如,流体的第二部分514A可以首先围绕第一间接流动套管510A的螺旋突起516A沿顺时针方向流动,且接着第二部分514B可以围绕第二间接流动套管510B的螺旋突起516B沿逆时针方向流动,或其中的任何替代组合。另外或替代地,阻尼器装置500可以包括超过两个可以引导流体的第二部分514沿任何方向流动的间接流动套管510。
流体的第一部分512流过流通套管504,同时流体的第二部分514在流通套管504外部(例如,沿由第一间接流动套管510A和第二间接流动套管510B形成的路径)流动。例如,被分成第一部分512和第二部分514的沿方向A流动的流体基本上同时沿由流通套管504以及第一间接流动套管510A和第二间接流动套管510B形成的流动路径流动。另外,相对于由流通套管504形成的用于流体的第一部分512从第一端部506流到第二端部508的流动路径,第一间接流动套管510A和第二间接流动套管510B形成用于流体的第二部分514从第一端部506流到第二端部508的更长的流动路径。例如,流体的第二部分514沿由间接流动套管510A、510B形成的路径流动所花费的时间相对于流体的第一部分512沿由流通套管504形成的路径同时流动所花费的时间更长(例如,更大或更多的时间量)。
图6示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600的透视图。阻尼器装置600包括内部套管604和610。内部套管604在本文中可以被称为流通套管604,并且内部套管610在本文中可以被称为间接流动套管610。流通套管604沿中心轴线202并且大体上以中心轴线202为中心在第一端部606与第二端部608之间伸长。视需要,流通套管604可大体上不以中心轴线202为中心,阻尼器装置600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个流通套管604,其可以与流通套管604彼此可操作地连接并且可以沿中心轴线202伸长,或其中的任何组合。间接流动套管610与流通套管604可操作地连接并且设置在流通套管604的外部。视需要,两个或更多个间接流动套管610可以与流通套管604可操作地连接并且设置在流通套管604的外部。
间接流动套管610包括围绕流通套管604成螺旋形缠绕的螺旋突起616。例如,螺旋突起616远离中心轴线202从流通套管604的外表面624径向突出。螺旋突起616包括沿间接流动套管610的长度SL设置的多个挡板622。挡板622沿长度SL在螺旋突起616的两个或更多个螺旋之间延伸并且可操作地连接两个或更多个螺旋。例如,挡板622可以被称为在大体上平行于阻尼器装置600的伸长方向的方向上突出的台阶或板。视需要,挡板622可以在两个或更多个螺旋之间的任何方向上突出。
放置在较大外部套管54内部的阻尼器装置600将沿方向A流动的流体分成第一部分612和第二部分614。第一部分沿中心轴线202流过流通套管604。第二部分614在流通套管604外部并且沿由挡板622以及间接流动套管610的螺旋突起616的螺旋形成的流动路径流动。相对于由流通套管604形成的用于流体的第一部分612从第一端部606流到第二端部608的流动路径,间接流动套管610形成用于流体的第二部分614从第一端部606流到第二端部608的更长的流动路径。例如,流体的第二部分614沿由间接流动套管610形成的路径流动所花费的时间相对于流体的第一部分612沿由流通套管604形成的路径同时流动所花费的时间更长(例如,更大或更多的时间量)。
图7示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700的截面透视图。阻尼器装置700包括内部套管704和710。内部套管704在本文中可以被称为流通套管704,并且内部套管710在本文中可以被称为间接流动套管710。流通套管704沿中心轴线202并且大体上以中心轴线202为中心在第一端部706与第二端部708之间伸长。流通套管704包括内表面726和外表面724。流通套管704包括沿中心轴线202以及大体上以中心轴线202为中心伸长的杆720。在所示实施例中,杆720是实心或闭合杆。视需要,杆720可以是在第一端部706与第二端部708之间的开放通路或通道。
流通套管704还包括与流通套管704的内表面726可操作地连接的内部螺旋突起728。内部螺旋突起728在第一端部706和第二端部708之间围绕杆720成螺旋形缠绕。在所示实施例中,内部螺旋突起728包括彼此基本上等距离设置开的五个螺旋。视需要,内部螺旋突起728可以包括任何数量的螺旋,所述螺旋可以间隔开任何共同或唯一的距离,螺旋可以具有多螺旋反向旋转配置、可以具有多螺旋同向旋转配置,或其中的任何组合。
间接流动套管710与流通套管的外表面724可操作地连接并且设置在流通套管704的外部。视需要,两个或更多个间接流动套管710可以与流通套管704可操作地连接并且设置在流通套管704的外部。间接流动套管710包括围绕流通套管704成螺旋形缠绕的螺旋突起716。例如,螺旋突起716远离中心轴线202从流通套管704的外表面724径向突出。
放置在较大外部套管54内部的阻尼器装置700将流体分成第一部分712和第二部分714。流体的第一部分712通过流通套管704并且沿由条720和内部螺旋突起728形成的流动路径流动。例如,流体的第一部分712沿中心轴线202以从第一端部706到第二端部708的旋转逆时针方向流过流通套管704。流体的第二部分714在流通套管704的外部并且沿由螺旋突起716的螺旋形成的流动路径流动。例如,流体的第二部分714沿中心轴线202以从第一端部706到第二端部708的旋转顺时针方向在流通套管704的外部流动。另外或替代地,内部螺旋突起728和螺旋突起716可以围绕流通套管704成螺旋形缠绕,使得流体的第一部分712和流体的第二部分714沿从第一端部706到第二端部708的相同旋转方向流动。例如,内部螺旋突起728可以通过设定形状来形成用于流体的第一部分712以与由螺旋突起716形成的用于第二部分714的流动路径相同的旋转方向流动的流动路径。
在所示实施例中,相对于由流通套管704的内部螺旋突起728形成的用于流体的第一部分712同时从第一端部706流到第二端部708的流动路径,间接流动套管710的螺旋突起716通过设定形状和/或大小来形成用于流体的第二部分714从第一端部706流到第二端部708的更长的流动路径。视需要,流通套管704的内部螺旋突起728和/或条720的形状和/或大小可以设计成相对于流体的第二部分714形成用于流体的第一部分712流动的更长的流动路径。视需要,内部螺旋突起728可以通过设定形状和/或大小来形成用于第一部分712的长度与由间接流动套管710的螺旋突起716形成的流动路径的长度大体上相同的流动路径。例如,流通套管704和间接流动套管710的形状/大小可以设计成使流体的第一部分712和第二部分714同时以基本上相同的时间量或不同的时间量流过阻尼器装置700。
图8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800的截面透视图。阻尼器装置800包括内部套管804。内部套管804可以被称为流通套管804。流通套管804沿中心轴线202在第一端部806与第二端部808之间伸长。流通套管804包括内表面826和外表面824。
阻尼器装置800包括设置在流通套管804内部的板820。板820沿中心轴线202并且大体上以中心轴线202为中心伸长。板820在靠近流通套管804的第一端部806设置的第一端部842与靠近流通套管804的第二端部806设置的第二端部844之间延伸。在所示实施例中,板820在第一端部842与第二端部844之间延伸短于流通套管804的长度的距离。视需要,板820延伸的长度可以与流通套管804的长度基本上相同。另外,第一端部842包括第一端部挡扳852且第二端部844包括第二端部挡扳854。第一端部挡扳852和第二端部挡扳855沿大体上远离中心轴线202的方向远离板820突出一定距离。
板820将流通套管804分成形状和大小基本上相同的第一流通套管804A和第二流通套管804B,其中第一流通套管804A在第一端部806与第二端部808之间。例如,第一流通套管804A和第二流通套管804B在阻尼器装置800内部可以具有基本上相同的体积。视需要,板820可大体上不以中心轴线202为中心,使得第一流通套管804A和第二流通套管804B的形状或大小基本上不相同。另外或替代地,阻尼器装置800可以包括任何数量的板820,其可以将流通套管804分成任何数量的分开的流通套管。板820具有第一侧834和相对的第二侧836。例如,第一侧834面向第一流通套管804A,并且第二侧836面向第二流通套管804B。
阻尼器装置800包括与流通套管804的内表面826可操作地连接的一个或多个外部挡板822。外部挡板822远离流通套管804的内表面826且沿朝向中心轴线202的方向突出一定距离。在所示实施例中,外部挡板822沿大体上垂直于中心轴线202的方向远离内表面826延伸一定距离。视需要,外部挡板822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在远离内表面826的任何共同或唯一方向上延伸。第一流通套管804A包括五个外部挡板822A,并且第二流通套管804B包括八个外部挡板822B。另外或替代地,第一流通套管804A或第二流通套管804B可以包括任何数量的外部挡板822。
板820包括一个或多个内部挡板832,其与板820可操作地连接并且在大体上远离板820的方向上远离板820突出一定距离。在所示实施例中,板820包括与板820的第一侧834可操作地连接的四个内部挡板832A。四个内部挡板832A远离板820的第一侧834延伸共同的距离并且突出到第一流通套管804A中。另外,在所示实施例中,板820包括与板820的第二侧836可操作地连接的七个内部挡板832B。七个内部挡板832B远离板820的第二侧836延伸共同距离并且突出到第二流通套管804B中。另外或替代地,任何数量的内部挡板832可以远离板820的第一侧834或第二侧836延伸并且突出到第一流通套管804A或第二流通套管804B中。内部挡板832沿基本上垂直于中心轴线202的方向远离板820延伸。视需要,任何数量的挡板832可以沿远离板820的任何方向延伸。
放置在较大外部套管54内部的阻尼器装置800将流体分成第一部分812A和第二部分812B。流体的第一部分812A流过第一流通套管804A并且沿由突出到第一流通套管804A中的内部挡板832A和外部挡板822A形成的流动路径流动。流体的第二部分812B流过第二流通套管804B并且沿由突出到第二流通套管804B中的内部挡板832B和外部挡板822B形成的流动路径流动。
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二流通套管804B比第一流通套管804A包括更多的内部挡板832B和外部挡板822A。例如,相对于由第一流通套管804A形成的流动路径,第二流通套管804B通过设定形状和大小来形成用于流体的第二部分812B从第一端部806流到第二端部808的更长的流动路径。另外或替代地,第一流通套管804A和第二流通套管804B可以包括共同数量的内部挡板832和/或外部挡板822,使得第一流通套管804A和第二流通套管804B形成用于流体的第一部分812A和第二部分812B流动的基本上共同的流动路径。
图2到图8示出了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的六个实施例。另外或替代地,图2到图8所示的阻尼器装置的一个或多个特征或部件可以按任何组合、配置等组合。视需要,内联阻尼器装置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流通套管、一个或多个间接流动套管、沿一个或多个流动路径流动的流体的一个或多个部分等的任何替代形状、大小、配置等。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阻尼系统,其包括背靠背或以其它方式串联关系设置的本文中描述的阻尼器装置中的任何两个或更多个(所述装置的相同或不同实施例),使得燃料或其它流体依次流过流体储存器与负载(例如,发动机)之间的多个阻尼器装置。
图9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1000的半透明透视图。阻尼器装置1000包括内部套管1004、1010A、1010B。内部套管1004在本文中可以被称为流通套管1004,内部套管1010A在本文中可以被称为第一间接流动套管1010A,并且内部套管1010B在本文中可以被称为第二间接流动套管1010B。流通套管1004沿中心轴线202在第一端部1006与第二端部1008之间伸长。流通套管1004包括内表面1026和外表面1024。
第一间接流动套管1010A和第二间接流动套管1010B包括沿远离中心轴线202的方向从流通套管1004径向突出的一个或多个闭合环1022。闭合环1022中的每一个包括设置在闭合环1022中的每一个内部的环形挡扳1020。例如,环形挡板1020将第一间接流动套管1010A和第二间接流动套管1010B的闭合环1022与流通套管1004分开。
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间接流动套管1010A包括在中心轴线202的第一侧从流通套管1004径向突出的三个闭合环1022A,并且第二间接流动套管1010B包括在中心轴线202的相对的第二侧从流通套管1004径向突出的四个闭合环1022B。另外或替代地,阻尼器装置1000可以包括任何数量的间接流动套管1010,所述间接流动套管1010可以包括任何数量的可以从中心轴线202的任何侧突出的闭合环1022。
闭合环1022A、1022B沿阻尼器装置1000的长度在第一端部1006与第二端部1008之间以交替的配置布置。视需要,第一间接流动套管1010A和第二间接流动套管1010B可以包括任何共同或独特数量的闭合环1022。另外或替代地,第一间接流动套管1010A和第二间接流动套管1010B的闭合环1022可以在第一端部1006与第二端部1008之间以任何交替的、随机的、图案化的、连续的配置等布置。例如,第一间接流动套管1010A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可以在中心轴线202的第一侧上从流通套管1004突出的闭合环1022A,并且第二间接流动套管1010B可以不包括任何从流通套管1004突出的闭合环1022B。视需要,闭合环1022以及第一间接流动套管1010A和第二间接流动套管1010B可以具有任何替代配置。
放置在较大外部套管54内部的阻尼器装置1000将沿方向A流动的流体分成第一部分1012、第二部分1014A和第三部分1014B。流体的第一部分1012从第一端部1006到第二端部1008流过流通套管1004。流体的第二部分1014A流过第一间接流动套管1010A并且围绕第一间接流动套管1010A的闭合环1022A流动。流体的第三部分1014B流过第二间接流动套管1010B并且围绕第二间接流动套管1010B的闭合环1022B流动。例如,第一间接流动套管1010A的环形挡板1020A引导流体的第二部分1014A围绕环形挡板1020A并围绕闭合环1022A流动。另外,第二间接流动套管1010B的环形挡板1020B引导流体的第三部分1014B围绕环形挡板1020B并围绕闭合环1022B流动。
相对于由流通套管1004形成的流动路径,第一间接流动套管1010A和第二间接流动套管1010B的闭合环1022A、1022B形成用于流体的第二部分1014A和第三部分1014B从第一端部1006流到第二端部1008的更长的流动路径。例如,流过由流通套管1004形成的流动路径的流体的第一部分1012比分别流过由第一间接流动套管1010A和第二间接流动套管1010B形成的流动路径的流体的第二部分1014A和第三部分1014B更快速地(例如,以更短的时间量)从第一端部1006流到第二端部1008。
图10A示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1200的透视图。图10B示出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1200的正视图。将一起详细地论述图10A和10B。
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1200包括在多个节点1228处彼此连接的多个细长杆1222。阻尼器装置1200可以形成为整体阻尼器装置和/或形成为多部件的阻尼器装置。例如,阻尼器装置1200可以铸造成包括多个铸造或形成在一起的杆的单个整体的单片装置。视需要,杆可以在节点1228处彼此焊接、粘附、夹紧、紧固等。视需要,阻尼器装置1200的至少部分可以形成为整体阻尼器装置,并且一个或多个杆1222可以与至少部分整体的阻尼器装置可操作地连接。在所示实施例中,杆1222以重复格子图案布置。例如,杆1222的形状和大小基本上是一致的,并且被布置成使得杆1222形成的多个单元在杆1222之间基本上均匀地间隔开。视需要,阻尼器装置1200可以包括任何数量的可以沿阻尼器装置1200的长度以任何随机和/或图案化的配置布置的杆1222。例如,阻尼器装置1200可以包括任何数量的具有任何独特和/或一致形状和/或大小的杆1222,可以布置所述形状和/或大小以便在杆1222之间形成任何独特和/或一致大小的单元。
在多个节点1228处彼此连接的多个杆1222形成流通套管1204。流通套管1204沿中心轴线202并且基本上以中心轴线202为中心伸长。流通套管1204在第一端部1206与第二端部1208之间延伸。在所示实施例中,杆1222和节点1228经过设定形状、大小且被布置成使得流通套管1204大体上以中心轴线202为中心。另外或替代地,杆1222和节点1228可以任何替代配置布置,使得流通套管1204可基本上不以中心轴线202为中心。
放置在较大外部套管54内部的阻尼器装置1200划分沿方向A流动的流体,使得流体中的至少一些流过流通套管1204而不接触任何杆1222和/或节点1228,并且流体中的至少一些同时流过流通套管1204且接触杆1222和/或节点1228中的一个或多个。例如,流体中的至少一些沿中心轴线202沿方向1212流动且流过流通套管1204,使得沿方向1212流动的流体不与杆1222和/或节点1228的任一者接触、触碰、相互作用等。另外,流体中的至少一些沿方向1214流动,使得沿方向1214流动的流体与杆1222中的一个或多个和/或节点1228中的一个或多个接触、触碰、相互作用等。在节点1228处连接的杆1222形成用于沿方向1214流动的流体(例如,接触杆1222和节点1228的流体)的流动路径,所述流动路径相对于由杆1222和节点1228形成的用于沿方向1212流动的流体(例如,不接触杆1222或节点1228的流体)的流动路径更长。例如,相对于沿不接触杆1222和/或节点1228的流动路径流动的流体中的至少一些(例如,沿方向1212流动的流体),当流体沿方向1214上的流动路径流动并且接触杆1222和/或节点1228时,一个或多个杆1222和/或一个或多个节点1228可以形成或增加摩擦阻力。
图11A示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1300的透视图。图11B示出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1300的正视图。将一起详细地论述图11A和11B。
阻尼器装置1300包括在多个节点1328处彼此连接的多个细长杆1322。阻尼器装置1300可以形成为整体阻尼器装置和/或形成为多部件的阻尼器装置。例如,阻尼器装置1300可以铸造成包括多个铸造或形成在一起的杆的单个整体的单片装置。视需要,杆1322可以在节点1328处彼此焊接、粘附、夹紧、紧固等。视需要,阻尼器装置1300的至少部分可以形成为整体阻尼器装置,并且一个或多个杆1322可以与至少部分整体的阻尼器装置可操作地连接。在所示实施例中,杆1322以随机配置布置。例如,杆1322和节点1328被布置成使得杆1322在杆1322之间形成具有随机形状、随机大小、相隔随机距离等的多个单元。视需要,阻尼器装置1322可以包括任何数量的具有任何一致或独特形状和/或大小的杆1322,可以布置所述形状和/或大小以便在杆1322之间形成任何一致和/或独特大小的单元。
在多个节点1328处彼此连接的多个杆1322形成间接流动套管1310。间接流动套管1310沿中心轴线202并且基本上以中心轴线202为中心伸长。间接流动套管1310沿中心轴线202在第一端部1306与第二端部1308之间延伸。在所示实施例中,杆1322和节点1328被布置成使得杆1322中的一个或多个和节点1328中的一个或多个沿中心轴线202与间接流动套管1310相交。例如,杆1322中的一个或多个远离节点1328突出一定的距离,使得一个或多个杆1322在一个或多个方向上延伸,所述一个或多个方向可基本上平行于中心轴线202、可基本上垂直于中心轴线202、可与中心轴线202不平行、可与中心轴线202不垂直等。例如,一个或多个杆1322或节点1328可以沿中心轴线202在第一端部1306与第二端部1308之间的一个或多个部位与中心轴线202相交。
在较大外部套管54内部放置的阻尼器装置1300划分沿方向A流动的流体,使得流体流过间接流动套管1310并接触杆1322和/或节点1328中的一个或多个。例如,流体中的至少一些从第一端部1306流到第二端部1308并且与杆1322中的一个或多个和/或节点1328中的一个或多个接触、触碰、相互作用等。在节点1328处彼此连接的杆1322形成用于沿方向A流动的流体的多个流动路径,使得当流体从第一端部1306流到第二端部1308时,流体可以与杆1322中的一个或多个和/或节点1328中的一个或多个接触、触碰、相互作用等。
图12示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方法的流程图1500。在1502处,将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放置在流体被配置成流过其中的较大外部套管内部。阻尼器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内部套管。内部套管可以沿中心轴线伸长并且可以围绕中心轴线延伸。例如,阻尼器装置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流通套管、一个或多个间接流动套管、一个或多个流通套管和一个或多个间接流动套管的组合,等。视需要,内部套管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螺旋突起、一个或多个闭合环、一个或多个挡板、在一个或多个节点处彼此连接的一个或多个杆、或可以包括任何数量的螺旋突起、闭合环、挡板、杆的任何组合,等。另外或替代地,内部套管可以具有任何替代形状、大小、定向等,其可以划分流过较大外部套管的流体,使得流体可以沿由内部套管形成的流动路径的任何方向沿阻尼器装置的长度流动。
在1504处,流体流过设置在较大外部套管内部的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例如,流体可以是通过燃料管线流到燃气涡轮发动机组件的燃料。视需要,流体可以是流到机械系统的冷却剂,流体可以是流到任何替代机械系统的燃料,流体可以是从任何机械系统移除的任何流体,等。流体流过较大外部套管并且流过阻尼器装置,例如从阻尼器装置的第一端部到第二端部。另外或替代地,流体可以从阻尼器装置的第二端部流到第一端部。例如,燃料可以从燃气涡轮发动机组件移除。视需要,较大外部套管可以是流体可以流动通过的与任何组件可操作地连接的任何套管。
在1506处,阻尼器装置的一个或多个内部套管将流过阻尼器装置的流体分成一个或多个部分。例如,阻尼器装置可以包括单个内部套管,并且流体可以沿由内部套管形成的流动路径流动。视需要,阻尼器装置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内部套管。例如,阻尼器装置可以包括流通套管(例如,图2的流通套管204)和两个间接流动套管(例如,图5的间接流动套管510)。流体可以被分成三个部分,使得第一部分可以沿由流通套管形成的第一流动路径流动,第二部分可以沿由不同于第一流动路径的第一间接流动套管形成的第二流动路径流动,并且第三部分可以沿由不同于第一和第二流动路径的第二间接流动套管形成的第三流动路径流动。视需要,流体可以被分成具有基本上类似或基本上不同体积的流体的任何数量的部分。另外或替代地,内部套管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通过设定形状和/或大小来形成具有基本上类似流动路径的一个或多个流动路径。
在本文中描述的主题的一个实施例中,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包括流通套管,所述流通套管被配置成放置在流体流过其中的较大外部套管内部。流通套管是伸长的并且围绕中心轴线延伸。阻尼器装置还包括与流通套管连接的间接流动套管。所述间接流动套管也被配置成放置在所述较大外部套管内部。所述流通套管和所述间接流动套管被配置成通过将所述流体分成沿所述中心轴线流过所述流通套管的第一部分和沿所述中心轴线且沿不同方向在所述流通套管外部同时流动的第二部分来抑制在所述较大外部套管中流动的所述流体中的一个或多个流量波动或压力波动。
视需要,流通套管还被配置成从第一端部延伸到第二端部。相对于由流通套管形成的用于流体的第一部分从第一端部流到第二端部的流动路径,间接流动套管形成用于流体的第二部分从第一端部流到第二端部的更长的流动路径。
视需要,间接流动套管包括围绕流通套管成螺旋形缠绕并且远离中心轴线从流通套管径向突出的螺旋突起。
视需要,从流通套管径向突出的螺旋突起被配置成从流通套管延伸到较大外部套管的内表面。
视需要,螺旋突起被配置成沿中心轴线至少部分地在流通套管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围绕流通套管成螺旋形缠绕。
视需要,螺旋突起被配置成形成用于流体的第二部分沿螺旋突起在流通套管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成螺旋形流动的流动路径。
视需要,间接流动套管包括在中心轴线的相对侧从流通套管径向突出的一个或多个闭合环。
视需要,相对于由流通套管形成的用于流体的第一部分从第一端部流到第二端部的流动路径,一个或多个闭合环形成用于流体的第二部分从第一端部流到第二端部的更长的流动路径。
视需要,从流通套管径向突出的一个或多个闭合环被配置成形成用于流体的第二部分围绕一个或多个闭合环在流通套管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流动的流动路径。
在本文中描述的主题的一个实施例中,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包括多个细长杆,所述细长杆在多个节点处彼此连接。杆形成围绕中心轴线延伸的伸长的流通套管。流通套管被配置成放置在流体流过其中的较大外部套管内部。杆被配置成通过分开流体使得流体中的至少一些流过流通套管而不接触杆并且同时流体中的至少一些流过流通套管且接触杆来抑制在较大外部套管中流动的流体中的一个或多个流量波动或压力波动。
视需要,杆被配置成从流通套管延伸一种较大外部套管的内表面。
视需要,杆被配置成沿朝向中心轴线的方向从多个节点突出。
视需要,多个杆被配置成形成围绕中心轴线在流通套管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延伸的格子。
在本文中描述的主题的一个实施例中,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包括流通套管,所述流通套管被配置成放置在流体流过其中的较大外部套管内部。流通套管是伸长的并且围绕中心轴线延伸。阻尼器装置还包括与流通套管连接的间接流动套管。所述间接流动套管也被配置成放置在所述较大外部套管内部。所述流通套管和所述间接流动套管被配置成通过将所述流体分成沿所述中心轴线流过所述流通套管的第一部分和沿所述中心轴线且沿不同方向在所述流通套管外部同时流动的第二部分来抑制在所述较大外部套管中流动的所述流体中的一个或多个流量波动或压力波动。流通套管被配置成从第一端部延伸到第二端部。相对于由流通套管形成的用于流体的第一部分从第一端部流到第二端部的流动路径,间接流动套管形成用于流体的第二部分从第一端部流到第二端部的更长的流动路径。
视需要,间接流动套管包括围绕流通套管成螺旋形缠绕并且远离中心轴线从流通套管径向突出的螺旋突起。
视需要,螺旋突起被配置成沿中心轴线至少部分地在流通套管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围绕流通套管成螺旋形缠绕。
视需要,螺旋突起被配置成形成用于流体的第二部分沿螺旋突起在流通套管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成螺旋形流动的流动路径。
视需要,从流通套管径向突出的螺旋突起被配置成从流通套管延伸到较大外部套管的内表面。
视需要,间接流动套管包括在中心轴线的相对侧从流通套管径向突出的一个或多个闭合环。
视需要,相对于由流通套管形成的用于流体的第一部分从第一端部流到第二端部的流动路径,一个或多个闭合环形成用于流体的第二部分从第一端部流到第二端部的更长的流动路径。
如本文所使用,以单数形式叙述且跟在词语“一”或“一个”后的元件或步骤应理解为不排除复数个所述元件或步骤,除非明确陈述此类排除。此外,对当前描述的主题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提及并非旨在解释为排除同样合并有所述特征的附加实施方案的存在。此外,除非明确地陈述为相反情况,否则“包括”或“具有”带有特定属性的一个元件或多个元件的实施方案可以包括不带有该属性的其它此类元件。
应了解,以上描述希望为说明性而非限制性的。例如,上述实施方案(和/或其方面)可相互组合使用。例如,上述实施方案(和/或其方面)可相互组合使用。另外,在不脱离本文所阐述主题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许多修改以使特定情形或材料适应所述主题的教示。虽然本文所描述的材料的大小和类型旨在限定所公开主题的参数,但其绝非是限制性的,而是示范性实施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查阅以上描述后将会明白许多其它实施方案。因此,本文所描述的主题的范围应参考所附权利要求书以及此类权利要求书有权要求的等效物的完整范围来确定。在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including)”和“其中(inwhich)”用作对应术语“包括(comprising)”和“其中(wherein)”的通俗英文等价词。此外,在以下权利要求书中,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仅用作标记,且并旨在对其对象强加数字要求。此外,以下权利要求书的限制并不按照装置加功能格式编写并且不旨在基于35U.S.C.§112(f)来解释,除非且直到这类权利要求限制明确使用短语“用于……的装置”随后没有进一步结构的功能陈述。
本书面描述使用实例来公开本文所阐述的主题的若干实施方案,包括最佳模式,并且还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践所公开主题的实施方案,包括制造和使用所述装置或系统以及执行所述方法。本文所描述的主题的可获专利范围由权利要求书来限定并且可包括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想到的其它实例。如果此类其它实例具有与权利要求书的字面语言无异的结构要素,或如果此类其它实例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的字面语言无实质差异的等效结构要素,那么此类其它实例旨在处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流通套管,所述流通套管是细长的并且围绕中心轴线延伸;以及
间接流动套管,其与所述流通套管连接,
其中,所述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被配置成放置在用于输送流体的较大外部套管内部,所述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与所述较大外部套管为两个分离的部件,并且所述流通套管和所述间接流动套管被配置成通过将所述流体分成沿所述中心轴线流过所述流通套管的第一部分和沿所述中心轴线且沿不同方向在所述流通套管外部同时流动的第二部分来抑制在所述较大外部套管中流动的所述流体中的一个或多个流量波动或压力波动,并且其中,所述间接流动套管包括围绕所述流通套管成螺旋形缠绕并且远离所述中心轴线从所述流通套管径向突出的螺旋突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套管被配置成从第一端部延伸到第二端部,相对于由所述流通套管形成的用于所述流体的所述第一部分从所述第一端部流到所述第二端部的流动路径,所述间接流动套管形成用于所述流体的所述第二部分从所述第一端部流到所述第二端部的更长的流动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所述流通套管径向突出的所述螺旋突起被配置成从所述流通套管延伸到所述较大外部套管的内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突起被配置成沿所述中心轴线至少部分地在所述流通套管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围绕所述流通套管成螺旋形缠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突起被配置成形成用于所述流体的所述第二部分沿所述螺旋突起在所述流通套管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成螺旋形流动的流动路径。
6.一种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流通套管,所述流通套管是细长的并且围绕中心轴线延伸;以及
间接流动套管,其与所述流通套管连接,所述间接流动套管包括在所述中心轴线的相对侧从所述流通套管径向突出的一个或多个闭合环;
其中,所述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被配置成放置在用于输送流体的较大外部套管内部,所述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与所述较大外部套管为两个分离的部件,并且所述流通套管和所述间接流动套管被配置成通过将所述流体分成沿所述中心轴线流过所述流通套管的第一部分和沿所述中心轴线且沿不同方向在所述流通套管内部同时流动的第二部分来抑制在所述较大外部套管中流动的所述流体中的一个或多个流量波动或压力波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其特征在于,相对于由所述流通套管形成的用于所述流体的所述第一部分从第一端部流到第二端部的流动路径,所述一个或多个闭合环形成用于所述流体的所述第二部分从所述第一端部流到所述第二端部的更长的流动路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所述流通套管径向突出的所述一个或多个闭合环被配置成形成用于所述流体的所述第二部分围绕所述一个或多个闭合环在所述流通套管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流动的流动路径。
9.一种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细长的流通套管,所述流通套管沿中心轴线伸长并且围绕中心轴线延伸;以及
间接流动套管,所述间接流动套管与所述流通套管连接并且设置在所述流通套管的外部,
其中,所述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被配置成放置在用于输送流体的较大外部套管内部,所述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与所述较大外部套管为两个分离的部件,并且所述流通套管和所述间接流动套管被配置成通过将所述流体分成沿所述中心轴线流过所述流通套管的第一部分和沿所述中心轴线且沿不同方向在所述流通套管外部同时流动的第二部分来抑制在所述较大外部套管中流动的所述流体中的一个或多个流量波动或压力波动,
其中所述流通套管被配置成从第一端部延伸到第二端部,相对于由所述流通套管形成的用于所述流体的所述第一部分从所述第一端部流到所述第二端部的流动路径,所述间接流动套管形成用于所述流体的所述第二部分从所述第一端部流到所述第二端部的更长的流动路径,并且
其中所述间接流动套管包括围绕所述流通套管成螺旋形缠绕并且远离所述中心轴线从所述流通套管径向突出的螺旋突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突起被配置成沿所述中心轴线至少部分地在所述流通套管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围绕所述流通套管成螺旋形缠绕。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突起被配置成形成用于所述流体的所述第二部分沿所述螺旋突起在所述流通套管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成螺旋形流动的流动路径。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所述流通套管径向突出的所述螺旋突起被配置成从所述流通套管延伸到所述较大外部套管的内表面。
13.一种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细长的流通套管,所述流通套管沿中心轴线伸长并且围绕中心轴线延伸;以及
间接流动套管,所述间接流动套管与所述流通套管连接并且设置在所述流通套管的外部,所述间接流动套管包括在所述中心轴线的相对侧从所述流通套管径向突出的一个或多个闭合环,
其中,所述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被配置成放置在用于输送流体的较大外部套管内部,所述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与所述较大外部套管为两个分离的部件,并且所述流通套管和所述间接流动套管被配置成通过将所述流体分成沿所述中心轴线流过所述流通套管的第一部分和沿所述中心轴线且沿不同方向在所述流通套管内部同时流动的第二部分来抑制在所述较大外部套管中流动的所述流体中的一个或多个流量波动或压力波动,并且
其中所述流通套管被配置成从第一端部延伸到第二端部,相对于由所述流通套管形成的用于所述流体的所述第一部分从所述第一端部流到所述第二端部的流动路径,所述间接流动套管形成用于所述流体的所述第二部分从所述第一端部流到所述第二端部的更长的流动路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其特征在于,相对于由所述流通套管形成的用于所述流体的所述第一部分从所述第一端部流到所述第二端部的流动路径,所述一个或多个闭合环形成用于所述流体的所述第二部分从所述第一端部流到所述第二端部的更长的流动路径。
CN201811443689.XA 2017-11-30 2018-11-29 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 Active CN1098543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827,587 2017-11-30
US15/827,587 US10808874B2 (en) 2017-11-30 2017-11-30 Inline fluid damper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54386A CN109854386A (zh) 2019-06-07
CN109854386B true CN109854386B (zh) 2022-01-28

Family

ID=66634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43689.XA Active CN109854386B (zh) 2017-11-30 2018-11-29 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808874B2 (zh)
CN (1) CN1098543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08927B2 (en) * 2020-07-24 2023-03-21 Pratt & Whitney Canada Corp Hydraulic snubber insert for gas turbine engine and associate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US20220356766A1 (en) * 2021-05-07 2022-11-10 Mitchell Z. Dziekonski Vibration damping subsea tubular system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21704Y (zh) * 2004-09-17 2008-02-13 尤利乌斯·布卢姆有限公司 流体阻尼器
CN101476738A (zh) * 2008-01-03 2009-07-08 富良 流体阻尼器
CN102374802A (zh) * 2010-08-18 2012-03-14 汉拏空调株式会社 套管式热交换器和制造该热交换器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236987A (en) * 1915-10-19 1917-08-14 Nat Silencer Company Muffler.
US1329559A (en) 1916-02-21 1920-02-03 Tesla Nikola Valvular conduit
US1505893A (en) * 1920-03-06 1924-08-19 Hunter William Silencer for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US1612584A (en) * 1922-09-30 1926-12-28 Hunter William Silencer for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US1782396A (en) * 1929-01-29 1930-11-25 Fairchild Aviat Corp Muffler
US2359365A (en) * 1943-05-20 1944-10-03 Katcher Morris Muffler
US3235003A (en) 1963-06-04 1966-02-15 Cloyd D Smith Spiral flow baffle system
US3700069A (en) * 1971-05-20 1972-10-24 Gen Motors Corp Wave interference silencer
US3913703A (en) * 1974-05-03 1975-10-21 Gen Motors Corp Single inner assembly wave interference silencer
US3963092A (en) * 1975-03-05 1976-06-15 Soares John M Exhaust muffler for competition car engines
JPS5236219A (en) * 1975-09-13 1977-03-19 Teruo Kashiwara Exhaust equipment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EP0184060A1 (en) * 1984-11-22 1986-06-11 Tula Silencers (Proprietary) Limited Exhaust silencer
US5076782A (en) 1989-07-26 1991-12-31 Campbell Johnny E Control device for a fuel valve
US5685157A (en) 1995-05-26 1997-11-1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Acoustic damper for a gas turbine engine combustor
US6038862A (en) 1997-12-23 2000-03-21 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Vibration damper for a fuel nozzle of a gas turbine engine
EP1250516B1 (en) 2000-01-06 2010-08-04 Damping Technologies, Inc. Turbine engine damper
DE10163812A1 (de) * 2001-12-22 2003-07-03 Mann & Hummel Filter Vorrichtung zur Schalldämpfung in einem Rohrkanal
US7661509B2 (en) * 2003-07-14 2010-02-16 Dadd Paul M Devices for regulating pressure and flow pulses
US6948479B1 (en) 2004-09-01 2005-09-27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Inline pulsation damper system
US7600607B2 (en) 2005-11-17 2009-10-13 John Timothy Sullivan Flow-through sound-cancelling mufflers
US7966819B2 (en) 2006-09-26 2011-06-28 Parker-Hannifin Corporation Vibration damper for fuel injector
KR101671600B1 (ko) 2012-02-24 2016-11-16 미츠비시 쥬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음향 댐퍼, 연소기 및 가스 터빈
US9074565B2 (en) 2012-07-16 2015-07-07 Denso International America, Inc. Damped fuel delivery system
CN104676646B (zh) 2013-10-25 2019-08-13 安萨尔多能源瑞士股份公司 用于燃气涡轮的燃烧器的阻尼装置
EP3034945B1 (en) 2014-12-19 2018-05-30 Ansaldo Energia Switzerland AG Gas turbine fuel pipe comprising a damper
US9500108B2 (en) * 2015-01-09 2016-11-22 Flexible Metal, Inc. Split path silence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21704Y (zh) * 2004-09-17 2008-02-13 尤利乌斯·布卢姆有限公司 流体阻尼器
CN101476738A (zh) * 2008-01-03 2009-07-08 富良 流体阻尼器
CN102374802A (zh) * 2010-08-18 2012-03-14 汉拏空调株式会社 套管式热交换器和制造该热交换器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54386A (zh) 2019-06-07
US10808874B2 (en) 2020-10-20
US20190162350A1 (en) 2019-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05093B2 (ja) 輪郭付けされた壁熱交換器
CN109854386B (zh) 内联流体阻尼器装置
US7934581B2 (en) Broadband noise resonator
JP6352283B2 (ja) 騒音軽減区分と高容積流区分との間に不感帯を有しない弁ケージ
US20180100704A1 (en) Heat exchangers
US20150323185A1 (en) Turbine engine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reof
WO2014178731A3 (en) A rotor assembly for an open cycle engine, and an open cycle engine
WO2014201311A1 (en) Curved plate/fin heat exchanger
JP2012149881A5 (zh)
EP3267024A1 (en) Rocket engine
EP2584266A3 (en) Combustor and method for conditioning flow through a combustor
US20130330242A1 (en) Mixing device having a plurality of mixing channels
SE523479C2 (sv) Behållaranordning inrättad att anordnas i ett avgassystem för en förbränningsmotor
US10202871B2 (en) Strainers
US11293703B2 (en) Heat exchangers
US8276618B2 (en) Flow restrictor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resistance of a flow
JP2018503022A (ja) 内燃機関の、特に自動車の、吸気管用の空気管
CN107002888B (zh) 阀装置以及排气热回收装置
CN105874255A (zh) 用于管路单元的减振组件
US20150059312A1 (en) Exhaust stack having a co-axial silencer
SE524648C2 (sv) Behållaranordning, innefattande partikelfilter och katalysatorrenare, inrättad att anordnas i ett avgassystem för en förbränningsmotor
SE520350C2 (sv) Behållaranordning inrättad att anordnas i ett avgassystem för en förbränningsmotor
RU150646U1 (ru) Система выпуска в двигателе (варианты)
RU150274U1 (ru) Система выпуска в двигателе (варианты)
JP2017015043A (ja) 排気熱回収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