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49523A - 液体喷射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体喷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49523A
CN109849523A CN201811425302.8A CN201811425302A CN109849523A CN 109849523 A CN109849523 A CN 109849523A CN 201811425302 A CN201811425302 A CN 201811425302A CN 109849523 A CN109849523 A CN 1098495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sliding part
opening
chamber
injection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2530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49523B (zh
Inventor
须贝圭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8495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495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495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495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8Ink recirculation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Particle Formation And Scattering Control In Inkjet Printers (AREA)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少因为在滑动部与液室之间的滑移部中所产生的摩擦而产生的热量的液体喷射装置。液体喷射装置具备:压力室,其与喷出液体的喷嘴孔连通;液室,其具有与压力室连通的第一开口;第一滑动部,其被配置于液室内,且在与第一开口相对应的位置处具有第一贯穿孔;以及驱动装置,其使第一滑动部沿着预先设定的方向驱动。第一滑动部通过由驱动装置实施的驱动,从而在液室的具有第一开口的内壁面上沿着预先设定的方向进行滑移,而使第一开口和第一贯穿孔重叠的面积发生变化,从而使第一开口的开度发生变化,第一滑动部与具有第一开口的内壁面沿着预先设定的方向而线接触。

Description

液体喷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喷射装置。
背景技术
关于液体喷射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如下的液体喷射装置,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在液室内的壁面上设置有板,并以于壁面上滑动的方式对板进行驱动。
在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液体喷射装置中,伴随着滑动部(板)的滑移(slide),在滑动部与液室的滑移部中因为摩擦而导致发热。在该发热较大的情况下,有可能降低液室内的液体的粘度,从而降低从喷嘴孔喷出的液体的喷出稳定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3200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发明,且能够作为以下的方式来实现。
(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液体喷射装置。该液体喷射装置具备:压力室,其与喷出液体的喷嘴孔连通;液室,其具有与所述压力室连通的第一开口;第一滑动部,其被配置于所述液室内,且在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应的位置处具有第一贯穿孔;以及驱动装置,其使所述第一滑动部沿着预先设定的方向驱动。所述第一滑动部通过由所述驱动装置实施的驱动,从而在所述液室的具有所述第一开口的内壁面上沿着所述方向进行滑移,而使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一贯穿孔重叠的面积发生变化,从而使所述第一开口的开度发生变化,所述第一滑动部与具有所述第一开口的所述内壁面沿着所述方向而线接触。根据该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能够缩小第一滑动部与液室的内壁面之间的滑移部中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减少因为滑移部中的摩擦而产生的热量。因此,能够抑制液室内的液体的粘度的降低,从而能够抑制从喷嘴孔喷出液体的喷出稳定性的降低。
(2)在上述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所述液室的所述内壁面具有沿着所述方向延伸的槽状的凹部,所述第一开口被形成在所述凹部在。根据该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因为通过液室的槽状的凹部来引导第一滑动部的驱动,所以能够提高液室内的第一滑动部的定位精度。
(3)在上述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所述第一滑动部的垂直于所述方向的剖面为圆弧状。根据该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因为与由相同直径的圆柱来构成第一滑动部的情况相比,能够缩小第一滑动部的体积,所以能够确保液室的容积,从而能够实现液室的小型化。
(4)在上述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所述第一滑动部的与所述内壁面线接触的一侧的相反侧的面为平面。根据该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能够将第一滑动部的平面部分设为第一滑动部的旋转抑制机构,从而能够提高液室内的第一滑动部的定位精度。
(5)在上述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所述第一滑动部的垂直于所述方向的剖面为中空,所述第一滑动部的所述中空的内部空间形成所述液室的一部分。根据该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因为能够在第一滑动部的内部设置液室的一部分,所以能够实现液室的小型化。
(6)上述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具备多个所述压力室,所述液室具有将各个所述压力室和所述液室连通的多个所述第一开口,多个所述第一开口沿着所述方向进行排列,所述第一滑动部在与多个所述第一开口相对应的位置处具有多个所述第一贯穿孔。根据该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因为能够通过一组的第一滑动部和驱动装置,来对多个第一开口进行开闭,所以与分别对多个第一开口设置第一滑动部和驱动装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液体喷射装置的小型化。
(7)上述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具备:循环流道,其与所述液室的第二开口连通,且用于使所述液室内的所述液体循环至所述液体供给源中;以及第二滑动部,其被配置于所述液室内,且在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应的位置处具有第二贯穿孔,所述液室经由供给流道而与液体供给源连通,所述第二滑动部通过由所述驱动装置实施的驱动,从而在所述液室的具有所述第二开口的内壁面上沿着所述方向进行滑动,而使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二贯穿孔重叠的面积发生变化,从而使所述第二开口的开度发生变化,所述第二滑动部与具有所述第二开口的所述内壁面沿着所述方向而线接触。根据该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能够缩小第二滑动部与液室的内壁面之间的滑移部中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减少因为滑动部中的摩擦而产生的热量。因此,即使在于液室内设置了用于对与循环流道连通的第二开口进行开闭的第二滑动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液室内的液体的粘度的降低,从而能够抑制从喷嘴孔喷出液体的喷出稳定性的降低。
(8)在上述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所述第一滑动部和所述第二滑动部被一体地形成。根据该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因为通过一组的滑动部和驱动装置,就能够对与压力室连通的第一开口和与循环流道连通的第二开口进行开闭,所以能够实现液体喷射装置的小型化。
(9)在上述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所述液室经由供给流道而与液体供给源连通,经由所述第一开口而使所述液室内的所述液体流入所述压力室内,所述压力室与如下的循环流道连通,所述循环流道用于使所述压力室内的所述液体循环至所述液体供给源中。根据该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也能够缩小第一滑动部与液室的内壁面之间的滑移部中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减少因为滑移部中的摩擦而产生的热量。因此,能够抑制液室内的液体的粘度的降低,从而能够抑制从喷嘴孔喷出液体的喷出稳定性的降低。
(10)在上述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所述压力室经由供给流道而与液体供给源连通,经由所述第一开口而使所述压力室内的所述液体流入所述液室内,所述液室与如下的循环流道连通,所述循环流道用于使所述液室内的所述液体循环至所述液体供给源中。根据该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也能够缩小第一滑动部与液室的内壁面之间的滑移部中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减少因为滑移部中的摩擦而产生的热量。因此,能够抑制液室内的液体的粘度的降低,从而能够抑制从喷嘴孔喷出液体的喷出稳定性的降低。
本发明也可以通过液体喷射装置以外的各种方式来实现。例如,可以通过阻力可变机构、闸门结构等方式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液体喷射装置的简要结构的说明图。
图2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滑动部和驱动装置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3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滑动部和驱动装置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4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液室和压力室的剖面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液室和压力室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6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液室和压力室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7为表示从喷嘴孔喷出液体的喷出动作序列的时序图。
图8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开口的剖面示意图。
图9为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滑动部的剖面形状的剖面示意图。
图10为表示第四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滑动部的剖面形状的剖面示意图。
图11为表示第五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滑动部的剖面形状的剖面示意图。
图12为表示第六实施方式中的各个滑动部的剖面形状的剖面示意图。
图13为表示第七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滑动部的剖面形状的剖面示意图。
图14为表示第八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滑动部的剖面形状的剖面示意图。
图15为表示第九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滑动部的剖面形状的剖面示意图。
图16为表示第十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滑动部的剖面形状的剖面示意图。
图17为表示第十一实施方式中的液体喷射装置的简要结构的说明图。
图18为表示第十二实施方式中的液体喷射装置的简要结构的说明图。
图19为表示第十三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配置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A、第一实施方式
图1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液体喷射装置5的简要结构的说明图。液体喷射装置5具备:液体供给源10、加压装置20、液室30、第一滑动部40、驱动装置50、压力室60、喷嘴孔70、循环装置80、供给流道101、压力室连通流道102、循环流道103、控制部90。
在液体供给源10中收纳有液体。液体供给源10例如由罐构成。加压装置20为,用于将液体以加压的方式供给至液室30中的装置。加压装置20例如由泵构成。液体供给源10内的液体通过加压装置20所产生的压力,经由供给流道101流向液室30内。
液室30与多个压力室60相连接。在液室30的内壁面上形成有与压力室60的数量相对应的数量的第一开口31,并且在各个第一开口31上连接有通往压力室60的压力室连通流道102。液室30内的液体经由各个压力室连通流道102而流向压力室60内,并且根据下文所述的喷出动作序列,来从喷嘴孔70喷出。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液室30与三个压力室60A、60B、60C相连接。在液室30的内壁面上形成有与压力室60的数量相对应的数量即三个第一开口31A、31B、31C,并且在各个第一开口31A、31B、31C上连接有通往压力室60A、60B、60C的压力室连通流道102A、102B、102C。液室30内的液体经由各个压力室连通流道102A、102B、102C而流向压力室60A、60B、60C内,并从喷嘴孔70A、70B、70C喷出。
第一滑动部40被配置在形成有第一开口31的液室30的内壁面上。第一滑动部40在与各个第一开口31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贯穿孔41。第一滑动部40通过驱动装置50而沿着预先设定的方向被驱动。本实施方式中的“预先设定的方向”与液室30的内部空间的长边方向(图1中的左右方向)一致,并且该方向还与各个第一开口31的排列方向一致。第一滑动部40通过由驱动装置50实施的驱动,从而在液室30的具有第一开口31的内壁面上,沿着第一开口31的排列方向进行滑移,而使第一开口31和第一贯穿孔41重叠的面积发生变化,从而使第一开口31的开度发生变化。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滑动部40在与三个第一开口31A、31B、31C相对应的位置处具有第一贯穿孔41A、41B、41C。第一滑动部40通过使第一开口31A、31B、31C和第一贯穿孔41A、41B、41C重叠的面积发生变化,从而使第一开口31A、31B、31C的开度发生变化。
此外,在液室30的内壁面上,在与各个第一开口31相邻的位置处形成有第二开口32,且在各个第二开口32上连接有通往液体供给源10的循环流道103。在循环流道103中设置有循环装置80。循环装置80例如由泵构成。液室30内的液体通过循环装置80所产生的压力,而经由循环流道103循环至液体供给源10中。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三个第一开口31A、31B、31C相邻的位置处形成有第二开口32A、32B、32C,并且在各个第二开口上连接有循环流道103。
控制部90被构成为如下的计算机,所述计算机具备CPU、存储器、与各部件连接的接口电路。CPU通过执行被储存于存储器中的控制程序,从而对驱动装置50的驱动进行控制。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90对下文所述的压力室致动器62的驱动进行控制,从而执行用于从喷嘴孔70喷出液体的喷出动作序列。
图2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滑动部40和驱动装置50的结构的说明图。利用图2,来对被配置于液室30内的第一滑动部40、和驱动装置50的具体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上文所述那样,在液室30内形成有与各个压力室60A~60C连通的第一开口31A~31C。在液室30内的与第一开口31A~31C相邻的位置处,形成有与循环流道103连通的第二开口32A~32C。各个第一开口31A~31C以预定的间隔沿着液室30的内部空间的长边方向被排列成一个直线状。各个第二开口32A~32C以与第一开口31A~31C的排列间隔相同的间隔,沿着液室30的内部空间的长边方向被排列成一个直线状。
第一滑动部40被配置于液室30内,且在第一滑动部40上形成有第一贯穿孔41A~41C。第一贯穿孔41A~41C以与第一开口31A~31C的排列间隔相同的间隔,沿着液室30的内部空间的长边方向被排列成一个直线状。
驱动装置50由驱动装置用压电元件51、位移放大机构52、弹性部件53、第一位置调节机构54、第二位置调节机构55、第一O型环56和第二O型环57而构成。驱动装置用压电元件51根据所施加的电压而进行伸缩。由控制部90来控制驱动装置用压电元件51上所施加的电压。位移放大机构52由杠杆构成,并且通过对由驱动装置用压电元件51的伸缩而产生的位移进行放大,从而从第一滑动部40的一个端部侧对第一滑动部40进行按压。弹性部件53由螺旋弹簧构成,并且被配置于与位移放大机构52为另一侧的第一滑动部40的端部侧。第一位置调节机构54由调节螺钉构成,并且对位移放大机构52的位置进行调节。第二位置调节机构55由调节螺钉构成,并且对驱动装置用压电元件51的位置进行调节。第一O型环56和第二O型环57被配置于液室30的端部处,并且对液室30的端部进行密封,以使液室30内的液体不向外部泄漏。
图3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滑动部40和驱动装置50的动作的说明图。利用图2和图3,对由驱动装置50来驱动第一滑动部40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图2中,第一滑动部40被配置于,从纸面垂直方向进行观察时第一贯穿孔41A~41C和第一开口31A~31C重叠的位置处。在该状态下,第一开口31A~31C成为打开状态,从而使液室30和压力室60A~60C成为连通状态。第二开口32A~32C成为关闭状态,从而使液室30和循环流道103成为非连通状态。当驱动装置用压电元件51伸长时,驱动装置用压电元件51的位移通过位移放大机构52而被放大,并被传递至第一滑动部40。第一滑动部40通过位移放大机构52而朝向图2中的左方向被按压,从而在液室30的内壁面上进行滑移,直至到达图3所示的位置。
在图3中,第一滑动部40移动至从纸面垂直方向进行观察时第一贯穿孔41A~41C和第二开口32A~32C重叠的位置。在该状态下,第二开口32A~32C成为打开状态,从而使液室30和循环流道103成为连通状态。第一开口31A~31C成为关闭状态,从而使液室30和压力室60A~60C成为非连通状态。此外,弹性部件53经由第一滑动部40和位移放大机构52而被驱动装置用压电元件51按压从而进行收缩。因此,对于第一滑动部40,而作用有由弹性部件53推回去的力,当驱动装置用压电元件51收缩时,第一滑动部40朝向图3中的右方向被推回,直至回到图2所示的位置为止而在液室30的内壁面上滑移。
图4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液室30和压力室60的剖面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液室30和压力室60的结构的主视图。图6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液室30和压力室60的结构的俯视图。利用图4至图6,来对液室30和压力室60的具体的结构进行说明。另外,虽然在图4至图6中,仅示出一个压力室60,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其它的压力室60也采用相同的结构。
利用图4,对液室30的结构进行说明。液室30具有圆柱形状的内部空间。在图4中,液室30的内部空间被表示为圆形形状,且具有跨及图4中的纸面垂直方向的空间。在液室30上,连接有供给流道101,并且从液体供给源10供给的液体流入液室30内。在液室30的压力室60侧的内壁面上,形成有与压力室60连通的第一开口31。另外,第一开口31的直径例如为100~300μm左右。
如上文所述那样,在液室30内配置有第一滑动部40,且第一滑动部40在与第一开口31相对应的位置处具有第一贯穿孔41。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滑动部40具有圆柱形状,且第一滑动部40的直径与液室30的内部空间的直径相比较小。此外,第一滑动部40的圆柱的轴向相对于液室30的圆柱的轴向平行,并且第一滑动部40与具有第一开口31的液室30的内壁面接触。因此,第一滑动部40与具有第一开口31的液室30的内壁面沿着第一开口31的排列方向而线接触。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线接触”是指,以小于等于第一开口31的直径(100~300μm)的宽度进行接触。另外,第一开口31和第一贯穿孔41也可以隔开少许间隙而连通。此时,优选为,将该间隙中的流道阻力设为大于第一开口31的流道阻力,以使液体不向该间隙流动而向第一开口31流动。
压力室60与喷出液体的喷嘴孔70相连通。在压力室60的一侧的壁面上经由弹性体衬套63而安装有振动板61,且在振动板61上安装有压力室致动器62。压力室致动器62例如由压电元件构成,并且根据所施加的电压来进行伸缩。被施加于压力室致动器62上的电压由控制部90来控制。当压力室致动器62伸长时,振动板61被按压,从而缩小压力室60内的容积。当压力室致动器62收缩时,振动板61被拉长,从而扩大压力室60内的容积。伴随着压力室60内的容积的变化,压力室60内的压力也发生变化。当压力室60内的压力超过喷嘴孔70的弯液面耐压时,从喷嘴孔70喷出液体。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弯液面耐压”是指,液体的弯液面未被破坏(即,弯液面能够承受)的最大的压力。
利用图5,来对第二开口32的配置进行说明。在液室30的内壁面上形成有第二开口32,所述第二开口32与用于使液室30内的液体循环至液体供给源10的循环流道103连通。第二开口32沿着第一开口31的排列方向,被形成于与第一开口31相邻的位置处。
利用图6,来对第一滑动部40的第一贯穿孔41、第一开口31、第二开口32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如上文所述那样,驱动装置50使第一滑动部40沿着第一开口31的排列方向而驱动。第一滑动部40通过由驱动装置50实施的驱动,从而在液室30的具有第一开口31的内壁面上沿着第一开口31的排列方向进行滑动,并且通过使第一开口31和第一贯穿孔41重叠的面积发生变化,从而使第一开口31的开度发生变化。此外,以同样的方式,第一滑动部40通过使第二开口32和第一贯穿孔41重叠的面积发生变化,从而使第二开口32的开度发生变化。第一滑动部40通过对第一开口31的开度进行变更,而能够使液室30与压力室60之间的流道阻力发生变化。此外,第一滑动部40通过对第二开口32的开度进行变更,而能够使液室30与循环流道103之间的流道阻力发生变化。
图7为表示控制部90对压力室致动器62、驱动装置50的驱动装置用压电元件51进行控制从而执行的、从喷嘴孔70喷出液体的喷出动作序列的一个示例的时序图。横轴表示喷出动作的一个周期的时间。纵轴表示第一开口31的开度、喷射喷嘴的压力室60的容积、非喷射喷嘴的压力室60的容积。在此,“喷射喷嘴”是指,在该周期中实施液体的喷出的喷嘴孔70。此外,“非喷射喷嘴”是指,在该周期中未实施液体的喷出的喷嘴孔70。在该周期中,是设为喷射喷嘴,还是设为非喷射喷嘴,要根据印刷图案来进行控制。
首先,对喷射喷嘴的压力室60内的容积与第一开口31的开度之间的关系来进行说明。在作为初始状态的时刻t0处,在喷射喷嘴的压力室60内充满有液体。此时,第一开口31成为关闭状态。在从时刻t1至时刻t2之间,喷射喷嘴的压力室60内的容积逐渐被缩小。在从时刻t2至时刻t3之间,喷射喷嘴的压力室60内被缩小至预定的容积,并且压力室60内的压力超过喷嘴孔70的弯液面耐压。由此,从喷嘴孔70喷出液体。在从时刻t3至时刻t4之间,喷射喷嘴的压力室60内的容积逐渐返回至初始状态。在从时刻t4至时刻t5之间,第一滑动部40被驱动,从而使第一开口31的开度被慢慢扩大。在从时刻t5至时刻t7之间,第一开口31被打开至预定的开度,从而从液室30将液体供给至压力室60内。在从时刻t7至时刻t8之间,第一滑动部40被驱动,从而使第一开口31的开度被慢慢缩小。在时刻t8处,第一开口31再次被设置成关闭状态,从而结束一个周期。
接下来,对非喷射喷嘴的压力室60内的容积与第一开口31的开度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在作为初始状态的时刻t0处,在非喷射喷嘴的压力室60内充满有液体。此时,第一开口31成为关闭状态。在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5中,通过一个第一滑动部40来实施所有的第一开口31的开闭,所以不管是喷射喷嘴还是非喷射喷嘴,在从时刻t4至时刻t5之间,第一滑动部40被驱动,从而使第一开口31的开度被慢慢扩大。此外,因为非喷射喷嘴不实施液体的喷出,所以在非喷射喷嘴的压力室60内充满有液体。因此,当非喷射喷嘴的压力室60内的容积仍然为初始状态,且第一开口31被设为打开状态时,向仍然充满有液体的非喷射喷嘴的压力室60内进一步供给液体,从而有可能从喷嘴孔70泄漏液体。因此,在第一开口31被设为打开状态之前,在从时刻t1至时刻t2之间,扩大非喷射喷嘴的压力室60内的容积。然后,从第一开口31成为打开状态后的时刻t5至时刻t6,非喷射喷嘴的压力室60内的容积逐渐返回至初始状态。由此,非喷射喷嘴的压力室60内的液体经由第一开口31被输送至液室30内,从而能够抑制从喷嘴孔70泄漏液体。在从时刻t7至时刻t8之间,第一滑动部40被驱动,从而使第一开口31的开度被慢慢缩小。在时刻t8处,第一开口31再次被设置成关闭状态,从而结束一个周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第一开口31被设置成打开状态时,第二开口32被设置成关闭状态。即,当液室30与压力室60连通时,液室30未与循环流道103连通。此外,当第二开口32被设置成打开状态时,第一开口31被设置成关闭状态。即,当液室30与循环流道103连通时,液室30未与压力室60连通。
根据以上所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5,因为第一滑动部40与液室30的内壁面线接触,所以与第一滑动部40与液室30的内壁面面接触的情况相比,能够缩小第一滑动部40与液室30的内壁面之间的滑移部中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减少因在滑移部中的摩擦而产生的热量。因此,能够抑制液室30内的液体的粘度的降低,从而能够抑制从喷嘴孔70喷出液体的喷出稳定性的降低。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通过一个第一滑动部40和驱动装置50就能够对多个第一开口31进行开闭,所以与分别对多个第一开口31单独设置第一滑动部40和驱动装置50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液体喷射装置5的小型化。
B、第二实施方式
图8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5b中的第一开口31的剖面示意图。在下文的说明中,对于发挥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功能的要素,利用相同的参照符号来进行说明。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5b中,液室30的内壁面具有沿着液室30的内部空间的长边方向延伸的槽状的凹部33,第一开口31被形成于凹部33上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图4)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滑动部40与液室30的内壁面在凹部33的角部处线接触。
根据该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5b,因为通过被设置于液室30中的槽状的凹部33来引导第一滑动部40的驱动,所以能够提高液室30内的第一滑动部40的定位精度。另外,虽然在第一开口31与第一滑动部40之间产生了间隙,但是因为该间隙与第一开口31、第一贯穿孔41或者第二开口32相比流道阻力较大,所以没有所谓的串流的问题。
C、第三实施方式
图9为第三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5c中的第一滑动部40的剖面示意图。在第三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5c中,第一滑动部40的垂直于长边方向的剖面为圆弧状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图4)不同。
根据该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5c,与由相同直径的圆柱来形成第一滑动部40的情况相比,能够缩小第一滑动部40的体积,所以能够确保液室30的容积,从而能够实现液室30的小型化。
D.第四实施方式
图10为第四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5d中的第一滑动部40的剖面示意图。在第四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5d中,相对于第一滑动部40中的与液室30的内壁面线接触一侧为相反侧的面是平面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图4)不同。具体而言,第一滑动部40具有将圆柱用平行于该圆柱的轴向的剖面来进行分割的形状。此外,在第一滑动部40的平面部分的一部分上抵接有从液室30突出的销34。第一滑动部40的平面部分和销34构成旋转抑制机构,所述旋转抑制机构用于对以平行于第一滑动部40的长边方向的轴为旋转轴的、第一滑动部40的旋转进行抑制。
根据该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5d,因为能够抑制以平行于第一滑动部40的长边方向的轴为旋转轴的第一滑动部40的旋转,所以能够提高液室30内的第一滑动部40的定位精度。
E、第五实施方式
图11为第五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5e中的第一滑动部40的剖面示意图。在第五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5e中,第一滑动部40的垂直于长边方向的剖面为中空,且第一滑动部40的中空的内部空间形成液室30的一部分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图4)不同。具体而言,第一滑动部40具有至少一个端部开口的管状的形态,并且液室30内的液体从第一滑动部40的开口的端部流入第一滑动部40内。第一滑动部40内的液体经由第一贯穿孔41而流入压力室60或者循环流道103内。
根据该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5e,因为能够在第一滑动部40的内部设置液室30的一部分,所以能够实现液室30的小型化。另外,也可以使第一滑动部40的端部并不开口,而在第一滑动部40的侧面上形成有贯穿孔。在该情况下,液室30内的液体经由该贯穿孔流入第一滑动部40内。
F、第六实施方式
图12为第六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5f中的第一滑动部40和第二滑动部42的剖面示意图。在第六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5f中,液室30内的第二开口32的配置与第一实施方式(图4)不同。此外,在液室30内的与第二开口32相对应的位置处配置有具有第二贯穿孔43的第二滑动部42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图4)不同。具体而言,第二开口32在第一滑动部40和液室30线接触的直线上(图12中的纸面垂直方向),并未以与第一开口31并列的方式而形成,而被形成于液室30的上部。第二滑动部42通过由驱动装置50实施的驱动,从而在液室30的具有第二开口32的内壁面上沿着液室30的内部空间的长边方向进行滑动,并且通过使第二开口32和第二贯穿孔43重叠的面积发生变化,从而使第二开口32的开度发生变化。第二滑动部42与具有第二开口32的液室30的内壁面沿着液室30的内部空间的长边方向线接触。
根据该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5f,能够缩小第二滑动部42与液室30的内壁面之间的滑移部中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减少因为滑移部中的摩擦而产生的热量。因此,即使在于液室30内设置有用于对与循环流道103连通的第二开口32进行开闭的第二滑动部42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液室30内的液体的粘度的降低,从而能够抑制从喷嘴孔70喷出液体的喷出稳定性的降低。此外,因为在液室30中,第一开口31和第二开口32未被配置于同一直线上,所以能够缩小第一开口31彼此之间的间隔。因此,能够缩小喷嘴孔70彼此之间的间隔,从而能够实现喷嘴孔70的高密度化。另外,用于驱动第二滑动部42的驱动装置50既可以与用于驱动第一滑动部40的驱动装置50为一体,也可以与用于驱动第一滑动部40的驱动装置50单独地设置。
G、第七实施方式
图13为第七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5g中的第一滑动部40的剖面示意图。在第七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5g中,第一滑动部40和第二滑动部42被一体地形成的结构与第六实施方式(图12)不同。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液室30的内部空间并非为圆柱形状而为四棱柱形状的结构也与第六实施方式(图12)不同。具体而言,第一滑动部40(第二滑动部42)具有圆柱形状。第一滑动部40在与第一开口31相对应的位置处具有第一贯穿孔41,并且在与第二开口32相对应的位置处具有第二贯穿孔43。通过第一滑动部40的驱动,从而使第一开口31和第二开口32的开度发生变化。此外,因为第一滑动部40为圆柱形状,而相对于此,液室30的内部空间为四棱柱形状,所以第一滑动部40与具有第一开口31的液室30的内壁面沿着液室30的内部空间的长边方向而线接触,并且与具有第二开口32的液室30的内壁面沿着液室30的内部空间的长边方向而线接触。
根据该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5g,因为通过一组第一滑动部40和驱动装置50,就能够对与压力室60连通的第一开口31和与循环流道103连通的第二开口32进行开闭,所以能够实现液体喷射装置5g的小型化。
H、第八实施方式
图14为第八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5h中的第一滑动部40的剖面示意图。在第八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5h中,第一滑动部40的垂直于长边方向的剖面为圆弧状的结构与第七实施方式(图13)不同。
根据该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5h,因为与由相同直径的圆柱来形成第一滑动部40的情况相比,能够缩小第一滑动部40的体积,所以能够确保液室30的容积,从而能够实现液室30的小型化。
I、第九实施方式
图15为第九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5i中的第一滑动部40的剖面示意图。在第九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5i中,第一滑动部40中的与液室30的内壁面线接触的一侧的相反侧的面为平面的结构与第七实施方式(图13)不同。具体而言,第一滑动部40具有对圆柱用平行于该圆柱的轴向的剖面来进行分割的形状。此外,在第一滑动部40的平面部分的一部分上抵接有从液室30突出的销34。第一滑动部40的平面部分和销34构成如下的旋转抑制机构,所述旋转抑制机构用于对以平行于第一滑动部40的长边方向的轴为旋转轴的第一滑动部40的旋转进行抑制。
根据该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5i,因为能够抑制以平行于第一滑动部40的长边方向的轴为旋转轴的第一滑动部40的旋转,所以能够提高液室30内的第一滑动部40的定位精度。
J、第十实施方式
图16为第十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5j中的第一滑动部40的剖面示意图。在第十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5j中,第一滑动部40的垂直于长边方向的剖面为中空,并且第一滑动部40的中空的内部空间形成液室30的一部分的结构与第七实施方式(图13)不同。具体而言,第一滑动部40具有至少一个端部开口的管状的形态,从而使液室30内的液体从第一滑动部40的开口的端部流入第一滑动部40内。第一滑动部40内的液体经由第一贯穿孔41流向压力室60内,且经由第二贯穿孔43流向循环流道103。
根据该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5j,因为能够在第一滑动部40的内部形成液室30的一部分,所以能够实现液室30的小型化。另外,也可以不在第一滑动部40的端部开口,而在第一滑动部40的侧面上形成有贯穿孔。此时,液室30内的液体经由该贯穿孔而流入第一滑动部40内。
K、第十一实施方式
图17为表示第十一实施方式中的液体喷射装置5k的简要结构的说明图。在第十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5k中,压力室60与用于使压力室60内的液体循环至液体供给源10的循环流道103连通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图1)不同。具体而言,当通过使第一滑动部40驱动,从而使液室30和压力室60成为连通状态时,液室30内的液体流入压力室60内。未从喷嘴孔70喷出的压力室60内的液体经由循环流道103而循环至液体供给源10中。循环流道103内被循环装置80调节成,喷嘴孔70的弯液面耐压以下的压力。
根据该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5k,也能够缩小第一滑动部40与液室30的内壁面之间的滑移部中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减少因为滑动部中的摩擦而产生的热量。此外,因为循环流道103未与液室30而与压力室60相连接,所以不需要通过被配置于液室30内的第一滑动部40的驱动而从液室30与压力室60连通的状态切换至液室30与循环流道103连通的状态。因此,即使在液体喷射装置5具有循环流道103的情况下,也能够缩小第一滑动部40的行程量(移动量),从而能够减少因为第一滑动部40与液室30的内壁面之间的滑移部中的摩擦而产生的热量。
L、第十二实施方式
图18为表示第十二实施方式中的液体喷射装置5l的简要结构的说明图。在第十二实施方式中的液体喷射装置5l中,压力室60经由供给流道101而与液体供给源10连通,压力室60内的液体经由第一开口31而流入液室30内,并且液室30与用于使液室30内的液体循环至液体供给源10的循环流道103连通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图1)不同。具体而言,向压力室60内从供给流道101供给液体。当通过使第一滑动部40驱动,从而使液室30和压力室60成为连通状态时,未从喷嘴孔70喷出的压力室60内的液体经由压力室连通流道102而流入液室30内。液室30内的液体通过循环装置80经由循环流道103而循环至液体供给源10中。当产生了压力室60内的压力超过喷嘴孔70的弯液面耐压的可能性的情况下,为了使液体不从喷嘴孔70泄漏,也可以通过使第一滑动部40驱动,从而使液室30和压力室60连通,由此使压力室60内的液体流通至液室30内。优选为,将供给流道101内设计成,流道阻力变得大于压力室连通流道102。也可以对加压装置20的加压力进行调节。此外,因为第一滑动部40通过液体的流动而在从液室30的内壁面远离的方向上受到压力,所以第一滑动部40优选为,例如通过弹簧等而被按压于液室30的内壁面上。
根据该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5l,也能够缩小第一滑动部40与液室30的内壁面之间的滑移部中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减少因为滑动部中的摩擦而产生的热量。此外,在第一滑动部40被按压于液室30的内壁面上的情况下,虽然第一滑动部40与液室30的内壁面之间的滑移部的摩擦变大,但是即使在该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缩小滑移部的接触面积,来抑制因为摩擦而产生的热量。
M、第十三实施方式
图19为表示第十三实施方式中的液体喷射装置5m中的第一开口31和第二开口32的配置的主视图。在第十三实施方式中的液体喷射装置5m中,第二开口32的配置、以及在第一滑动部40上形成有第二贯穿孔43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图5)不同。具体而言,第二开口32相对于第一开口31并未被配置在沿着液室30的内部空间的长边方向而相邻的位置处,而是相对于第一开口31被配置在图19中的左上方处。此外,在第一滑动部40的与第二开口32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第二贯穿孔43。
根据该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5m,能够在维持形成第一开口31、第二开口32时所需的间隔的同时,缩小液室30的内部空间的长边方向上的第一开口31与第二开口32之间的间隔,从而能够将第一滑动部40的行程量设置为,与压力室连通流道102或者循环流道103的流道的直径相比稍大的程度。因此,能够减少因为滑移部中的摩擦而产生的热量。
N、其他的实施方式
(N-1)图1所示的液体喷射装置5设置有三个压力室60A、60B、60C。相对于此,压力室60的数量既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还可以为四个以上。对于图17所示的液体喷射装置5k和图18所示的液体喷射装置5l中的压力室60的数量也相同。
(N-2)图1所示的液体喷射装置5设置有循环装置80、循环流道103,且在液室30的内壁面上形成有第二开口32。相对于此,液体喷射装置5既可以未设置有循环装置80、循环流道103,也可以未在液室30的内壁面上形成有第二开口32。即,液体喷射装置5也可以为,不使液体从液室30循环至液体供给源10的结构。
(N-3)图2至图3所示的驱动装置50具有驱动装置用压电元件51和位移放大机构52。相对于此,驱动装置50也可以不由驱动装置用压电元件51构成,而例如由气缸、螺线管、或者磁致伸缩元件而构成,而且驱动装置50也可以不具有位移放大机构52。
(N-4)图4、图8至图12所示的液室30的内部空间具有圆柱形状。相对于此,液室30的内部空间例如既可以为四棱柱形状,也可以为四棱柱形状以外的棱柱形状。此外,图13至图16所示的液室30的内部空间具有四棱柱形状。相对于此,液室30的内部空间例如既可以为圆柱形状,也可以为四棱柱形状以外的棱柱形状。即,只需为通过使液室30的内壁面和第一滑动部40线接触从而变成较小的接触面积的方式即可。
(N-5)图4和图8所示的第一滑动部40具有圆柱形状。相对于此,第一滑动部40例如既可以为四棱柱形状,也可以为四棱柱形状以外的棱柱形状。此外,既可以为实心剖面,也可以为中空剖面。即,只需为通过使液室30的内壁面和第一滑动部40线接触从而变成较小的接触面积的方式即可。
(N-6)如图8所示那样,图12至图16所示的液室30也可以在第一开口31侧的内壁面上具有槽状的凹部33。此外,也可以不仅在第一开口31侧还在第二开口32侧具有凹部33。另外,也可以在凹部33与液室30之间的边界处实施倒角。
(N-7)本发明并不限于喷出油墨的液体喷射装置,而且还能够适用于喷出除了油墨以外的其他液体的任意的液体喷出装置。例如,本发明能够适用于以下所示的各种液体喷出装置中。
(1)传真装置等图像记录装置。
(2)在液晶显示器等图像显示装置用的滤色器的制造中所使用的颜色材料喷出装置。
(3)在有机EL(Electro 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显示器、面发光示器(FieldEmission Display,FED)等的电极形成中所使用的电极材料喷出装置。
(4)对包含在生物芯片制造中所使用的生物体有机物的液体进行喷出的液体喷出装置。
(5)作为精密移液器的试料喷出装置。
(6)润滑油的喷出装置。
(7)树脂液的喷出装置。
(8)对钟表、照相机等精密机械中高精度地喷出润滑油的液体喷出装置。
(9)为了形成光通信元件等中所使用的微小半球透镜(光学透镜)等,从而将紫外线固化树脂液等透明树脂液喷出在基板上的液体喷出装置。
(10)为了对基板等进行蚀刻,从而喷出酸性或者碱性的蚀刻液的液体喷出装置。
(11)具备使其他的任意的微小量的液滴喷出的液体喷出头的液体喷出装置。
另外,“液滴”是指从液体喷出装置喷出的液体的状态,包括粒状、泪滴状、将尾部拉成丝状的液滴。此外,在此所称的“液体”只需为液体喷出装置所能够消耗的材料即可。例如,“液体”只需为物质为液相时的状态的材料即可,并且粘性较高或较低的液体状态的材料以及胶体溶液、凝胶水、其他的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状树脂、液状金属(金属熔液)这样的液体状态的材料也被包含在“液体”中。此外,不仅是作为物质的一种状态的液体,而且由颜料或金属颗粒等固态物质构成的功能材料的颗粒溶解、分散或混合于溶媒中而成的物质等也包括在“液体”中。作为液体的代表性的示例,可以列举油墨或液晶等。在此,油墨设为包含一般性的水性油墨、油性油墨以及胶状油墨、热熔性油墨等各种液体状组成物的油墨。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通过各种结构来实现。例如,为了解决上文所述的问题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或者为了达到上文所述的效果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能够将与发明内容一栏所记载的各个方式中的技术特征相对应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特征,适当地实施替换或者组合。此外,只要在本说明书中并未作为必要的技术特征而对该技术性的特征进行说明,则能够适当地进行删除。
符号说明
5、5b、5c、5d、5e、5f、5g、5h、5i、5j、5k、5l、5m…液体喷射装置;10…液体供给源;20…加压装置;30…液室;31、31A、31B、31C…第一开口;32、32A、32B、32C…第二开口;33…凹部;34…销;40…第一滑动部;41、41A、41B、41C…第一贯穿孔;42…第二滑动部;43…第二贯穿孔;50…驱动装置;51…驱动装置用压电元件;52…位移放大机构;53…弹性部件;54…第一位置调节机构;55…第二位置调节机构;56…第一O型环;57…第二O型环;60、60A、60B、60C…压力室;61…振动板;62…压力室致动器;63…弹性体衬套;70、70A、70B、70C…喷嘴孔;80…循环装置;90…控制部;101…供给流道;102、102A、102B、102C…压力室连通流道;103…循环流道。

Claims (10)

1.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压力室,其与喷出液体的喷嘴孔连通;
液室,其具有与所述压力室连通的第一开口;
第一滑动部,其被配置于所述液室内,且在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应的位置处具有第一贯穿孔;以及
驱动装置,其使所述第一滑动部沿着预先设定的方向驱动,
所述第一滑动部通过由所述驱动装置实施的驱动,从而在所述液室的具有所述第一开口的内壁面上沿着所述方向进行滑移,而使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一贯穿孔重叠的面积发生变化,从而使所述第一开口的开度发生变化,
所述第一滑动部与具有所述第一开口的所述内壁面沿着所述方向而线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
所述液室的所述内壁面具有沿着所述方向延伸的槽状的凹部,
所述第一开口被形成在所述凹部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滑动部的垂直于所述方向的剖面为圆弧状。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滑动部的与所述内壁面线接触的一侧的相反侧的面为平面。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滑动部的垂直于所述方向的剖面为中空,
所述第一滑动部的所述中空的内部空间形成所述液室的一部分。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
具备多个所述压力室,
所述液室具有将各个所述压力室与所述液室连通的多个所述第一开口,
多个所述第一开口沿着所述方向而排列,
所述第一滑动部在与多个所述第一开口相对应的位置处具有多个所述第一贯穿孔。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具备:
循环流道,其与所述液室的第二开口连通,并且用于使所述液室内的所述液体循环至液体供给源中;以及
第二滑动部,其被配置于所述液室内,并且在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应的位置处具有第二贯穿孔,
所述液室经由供给流道而与所述液体供给源连通,
所述第二滑动部通过由所述驱动装置实施的驱动,从而在所述液室的具有所述第二开口的内壁面上沿着所述方向进行滑移,而使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二贯穿孔重叠的面积发生变化,从而使所述第二开口的开度发生变化,
所述第二滑动部与具有所述第二开口的所述内壁面沿着所述方向而线接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滑动部和所述第二滑动部被一体地形成。
9.如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
所述液室经由供给流道而与液体供给源连通,
经由所述第一开口而使所述液室内的所述液体流入所述压力室内,
所述压力室与如下的循环流道连通,所述循环流道用于使所述压力室内的所述液体循环至所述液体供给源中。
10.如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中,
所述压力室经由供给流道而与液体供给源连通,
经由所述第一开口而使所述压力室内的所述液体流入所述液室内,
所述液室与如下的循环流道连通,所述循环流道用于使所述液室内的所述液体循环至所述液体供给源中。
CN201811425302.8A 2017-11-30 2018-11-27 液体喷射装置 Active CN1098495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29731A JP6954056B2 (ja) 2017-11-30 2017-11-30 液体噴射装置
JP2017-229731 2017-11-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49523A true CN109849523A (zh) 2019-06-07
CN109849523B CN109849523B (zh) 2020-07-14

Family

ID=66634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25302.8A Active CN109849523B (zh) 2017-11-30 2018-11-27 液体喷射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603920B2 (zh)
JP (1) JP6954056B2 (zh)
CN (1) CN109849523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221833D0 (en) * 1992-10-16 1992-12-02 Willett Int Ltd Method for assembling devices
US5650807A (en) * 1986-06-10 1997-07-2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US20060092236A1 (en) * 2004-11-04 2006-05-04 Kye-Si Kwon Piezoelectric inkjet printhead having a unidirectional shutter
US20060232640A1 (en) * 2005-04-18 2006-10-1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Liquid ejection hea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081562A (zh) * 2006-05-30 2007-12-05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流体喷出装置及流体喷出装置组
US20090115817A1 (en) * 2007-11-05 2009-05-0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Droplet discharge hea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roplet discharge apparatus
US20110304662A1 (en) * 2010-06-10 2011-12-1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ejecting head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DE102013223250A1 (de) * 2013-11-14 2015-05-21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Druckkopf, Druck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Aufbringen eines Druckmediums auf ein Substrat, insbesondere eine photovoltaische Solarzelle
CN107073946A (zh) * 2014-08-14 2017-08-18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包括空气隔离室和打印机流体压力控制阀的打印机流体循环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75937B2 (ja) * 2003-04-01 2008-11-05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流量制御装置
JP2007001035A (ja) * 2005-06-21 2007-01-11 Fuji Xerox Co Ltd 液滴吐出ユニット、及び液滴吐出装置
KR101257840B1 (ko) * 2006-07-19 2013-04-2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리스트릭터용 압전 액츄에이터를 구비한 잉크젯 헤드
JP2009286047A (ja) 2008-05-30 2009-12-10 Canon Inc 液体吐出方法および液体吐出装置
JP6355164B2 (ja) * 2015-03-30 2018-07-1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液滴吐出装置
CN109774309B (zh) * 2017-11-15 2021-06-08 大连理工大学 液体喷射方法、液体喷射装置及喷墨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50807A (en) * 1986-06-10 1997-07-2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GB9221833D0 (en) * 1992-10-16 1992-12-02 Willett Int Ltd Method for assembling devices
US20060092236A1 (en) * 2004-11-04 2006-05-04 Kye-Si Kwon Piezoelectric inkjet printhead having a unidirectional shutter
US20060232640A1 (en) * 2005-04-18 2006-10-1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Liquid ejection hea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081562A (zh) * 2006-05-30 2007-12-05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流体喷出装置及流体喷出装置组
JP2007320042A (ja) * 2006-05-30 2007-12-13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流体吐出装置および流体吐出装置群
US20090115817A1 (en) * 2007-11-05 2009-05-0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Droplet discharge hea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roplet discharge apparatus
US20110304662A1 (en) * 2010-06-10 2011-12-1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ejecting head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DE102013223250A1 (de) * 2013-11-14 2015-05-21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Druckkopf, Druck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Aufbringen eines Druckmediums auf ein Substrat, insbesondere eine photovoltaische Solarzelle
CN107073946A (zh) * 2014-08-14 2017-08-18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包括空气隔离室和打印机流体压力控制阀的打印机流体循环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098568A (ja) 2019-06-24
US20190160827A1 (en) 2019-05-30
JP6954056B2 (ja) 2021-10-27
US10603920B2 (en) 2020-03-31
CN109849523B (zh) 2020-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44223B2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pressure-regulating device
CN102267285B (zh) 维护装置、液体喷射装置及维护方法
CN101456291B (zh) 液体供给装置和液体喷射装置
EP0961655A1 (de) Mikrodosier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derselben
US11135853B1 (en) Ink circulation supply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kjet head
CN102029790B (zh) 液体喷射装置
CN103373066A (zh) 液体喷射装置
KR20090106509A (ko) 잉크젯 헤드의 유지보수 방법 및 기구, 및 장치
CN102233730B (zh) 液体喷射头、液体喷射头单元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EP3603981A1 (en) Liquid discharge head, head unit, apparatus for discharging liquid, and liquid discharging method
KR20110086946A (ko) 잉크젯 프린트 헤드
CN100553796C (zh) 流体排出方法及流体排出装置
JP2023095912A (ja) 弁型ノズル及び液体を吐出する装置
CN109849523A (zh) 液体喷射装置
Hassan et al. Microfluidic printheads for highly switchable multimaterial 3D printing of soft materials
CN103342051A (zh) 液体喷射头和液体喷射装置
US20180281411A1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liquid ejection method
JP2012200948A (ja) 液体噴射装置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における供給液体切り替え方法
CN107618268A (zh) 液体喷射装置
CN102180009B (zh)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8656733A (zh) 液体喷出装置
CN101462409B (zh) 液体供给装置和液体喷射装置
Moon et al. A new method for analyzing the refill process and fabrication of a piezoelectric inkjet printing head for LCD color filter manufacturing
US20080145537A1 (en) Micro patch coating device and method
KR101125155B1 (ko) 직접 인쇄 방식의 프린터 헤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