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46452B - 电子结肠镜辅助按压器及其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子结肠镜辅助按压器及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46452B
CN109846452B CN201910146337.6A CN201910146337A CN109846452B CN 109846452 B CN109846452 B CN 109846452B CN 201910146337 A CN201910146337 A CN 201910146337A CN 109846452 B CN109846452 B CN 1098464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istband
air bag
air
vent
electronic colonosc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4633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46452A (zh
Inventor
梁艳娉
巫织娥
林婷
潘淑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14633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4645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464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464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464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464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结肠镜辅助按压器,包括腰带,腰带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气囊,第一气囊分别设置在腰带的左右两侧且每个气囊活动安装在腰带上,每个气囊都设有通气口,腰带的两端部设有第一固定连接装置,腰带的左右两端部通过第一固定连接装置可拆卸地安装在一起。采用机械挤压腹部的方式来取代现有手工挤压腹部的方式来解决肠管成袢的问题,减少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通过将左气囊的通气口设置在左气囊的左侧,右气囊的通气口设置在右气囊的右侧,使得左右气囊在充气时,向内侧挤压模拟出人工挤压时的状态。设有若干个第一气囊,可以根据患者的体型选择位于不同位置的第一气囊以完成机械挤压。

Description

电子结肠镜辅助按压器及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机械领域,特别涉及电子结肠镜辅助按压器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电子肠镜检查是经肛门将肠镜循腔插至回盲部,从黏膜侧观察结肠病变的检查方法是目前诊断大肠粘膜病变的最佳选择。但由于患者的肠道不同,而且肠道弯弯曲曲,导致部分患者在检查过程中肠管容易成袢,阻碍了电子肠镜的运动,无法继续对后续肠道进行检测。此时则需要医护人员挤压腹部相应位置使得肠袢消失,以便肠镜通过。采用上述传统方法时,需要增加医护人员的人手的同时还需要医护人员具有较好的技术以及体力以对患者腹部实施长时间的挤压,非常麻烦。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方便医护人员处理肠管成袢的电子结肠镜辅助按压器及其系统。
一方面,一种电子结肠镜辅助按压器,包括腰带,腰带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气囊,第一气囊分别设置在腰带的左右两侧(应理解此处所指的设置在腰带的左右两侧,是指当只有两个第一气囊时,一个第一气囊设置在左侧,另一个设置在右侧;如有三个及三个以上的第一气囊时,起码要有一个第一气囊设置在左侧,一个第一气囊设置在右侧,剩下的第一气囊可以设置在左侧或右侧)且每个气囊活动安装在腰带上,每个气囊都设有通气口,腰带的两端部设有第一固定连接装置,腰带的左右两端部通过第一固定连接装置可拆卸地安装在一起。
在其中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设置在腰带左侧的第一气囊为左气囊,左气囊的通气口设置在左气囊的左侧,设置在腰带右侧的第一气囊为右气囊,右气囊的通气口设置在右气囊的右侧。
在其中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腰带设有沿左右方向设置的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气囊活动设置在第一导向杆上,所述第一气囊设有第一固定结构,所述第一固定结构用于将第一气囊固定在第一导向杆上。
在其中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杆上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沿左右方向布置;所述第一固定结构为卡夹结构,所述卡夹结构的卡口与凹槽相匹配。
在其中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腰带包括至少两套第一导向杆,每套第一导向杆与一个第一气囊相对应,且所述第一导向杆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气囊设置在第一导向杆上;优选地,每套第一导向杆包括分布在腰带上下的两根第一导向杆;更加优选地,第一导向杆与第一气囊之间包括第二固定结构,所述第二固定结构用于将第一气囊固定在第一导向杆上。
在其中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结构为卡扣结构、磁接结构或螺栓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导向杆两端的第一磁铁件,以及设置在第一气囊上的第二磁铁件,所述第一磁铁件与第二磁铁件相互配合,使得第一气囊固定在第一导向杆上;优选地,所述第一气囊上设有滑动环,所述滑动环与第一导向杆相匹配,滑动环上设有第二磁铁件,更加优选地,所述第一磁铁件与第二磁铁件为环形。
在其中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腰带分为中间部与设置在左右两侧的左翼部与右翼部,中间部的宽度大于左翼部与右翼部的宽度,优选地,所述左翼部的宽度为13-16cm,所述右翼部的宽度为13-16cm,最优选的,所述左翼部的宽度为14-15cm,右翼部的宽度为14-15cm。
在其中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连接装置为卡扣结构、磁接结构、魔术贴结构或螺栓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连接装置为魔术贴结构。
在其中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气囊上设有压力表,所述压力表用于检测与显示第一气囊中的压力。
另一方面,一种电子结肠镜辅助按压系统,包括吹气装置以及上述的电子结肠镜辅助按压器,所述吹气装置包括第一气管,所述吹气装置通过第一气管与第一气囊的通气孔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气管包括一个与吹气装置连接的进气口,若干个与第一气囊的通气孔连接的出气口。优选地,所述吹气装置为手动装置或电动装置;更加优选地,所述吹气装置为吹气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方案的优势在于:
(1)采用机械挤压腹部的方式来取代现有手工挤压腹部的方式来解决肠管成袢的问题,减少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2)通过将左气囊的通气口设置在左气囊的左侧,右气囊的通气口设置在右气囊的右侧,使得左右气囊在充气时,向内侧挤压模拟出人工挤压时的状态。
(3)设有若干个第一气囊,可以根据患者的体型选择位于不同位置的第一气囊以完成机械挤压。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立体图。
图2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后视视角)。
图3为实施例1中的第一导向杆的其中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的第一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一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3中的结构示意图(未显示第一气囊)。
图7为实施例3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3中的第一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滑动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3中的第一导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4的立体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未显示第一气囊)
图13为实施例4中第一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识:1、腰带;11、第一通孔;2、第一气囊;21、通气口;22、塞子;23、球状结构;24、连接杆;3、第一固定连接装置;4、第一导向杆;41、凹槽;5、第一固定结构;a、翼部的宽度;6、第一磁铁件;7、第二磁铁件;8、滑动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电子结肠镜辅助按压器,包括腰带1,腰带1包括两个第一气囊2,第一气囊2分别设置在腰带1的左右两侧,每个气囊都设有通气口21,腰带1的两端部设有第一固定连接装置3,腰带1的左右两端部通过第一固定连接装置3可拆卸地安装在一起,其中,设置在腰带1左侧的第一气囊2为左气囊,左气囊的通气口21设置在左气囊的左侧(此处的左气囊的左侧不是特指左气囊的左侧面是指左气囊的左边部分,下文中的右气囊的右侧亦是同理),设置在腰带1右侧的第一气囊2为右气囊,右气囊的通气口21设置在右气囊的右侧。应理解,如图5所示,正常情况下通气口21上设有塞子22,所述塞子22用于防止漏气。
每个气囊活动安装在腰带1上,优选地,所述腰带1设有沿左右方向设置的两个第一导向杆4(更准确地说,第一导向杆4固定在腰带1上),其中,如图2所示,两个第一导向杆4的一根处于上方,另一根处于下方,所述第一气囊2活动设置在第一导向杆4上,所述第一气囊2设有第一固定结构5,所述第一固定结构5用于将第一气囊2固定在第一导向杆4上。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导向杆4上设有若干凹槽41,所述凹槽41沿左右方向布置;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固定结构5为卡夹结构,所述卡夹结构的卡口与凹槽41相匹配,更准确地说为弹性卡扣结构。应理解所述卡夹结构的卡口大于第一导向杆4的凹槽41处大小,而大于第一导向杆4除凹槽41处的大小,而卡口的开口略小于第一导向杆4在凹槽41处的直径。因此,在使用时第一气囊2可以通过卡夹结构插入到第一导向杆4的凹槽41内实现固定。应理解所述第一导向杆4除了可以为如图2所示,亦可以为如图3所示的结构,为环形凹槽4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向杆4为圆柱形结构)
所述腰带1分为中间部与设置在左右两侧的左翼部与右翼部,中间部的宽度大于左翼部与右翼部的宽度a,优选地,所述左翼部的宽度a为13-16cm,所述右翼部的宽度a为13-16cm,最优选的,所述左翼部的宽度a为14-15cm,右翼部的宽度a为14-15cm。由于本申请通过腰带1包围并挤压患者腹部(更准确地说肠道的位置)来解决肠道成袢的问题,而肠道位于肋骨与盘骨之间,如腰带1过宽则会导致腰带1只能勒紧肋骨与盘骨而无法挤压到肠道,而腰带1过窄,挤压肠道时可能会导致肠道向上下两侧偏移,使得气囊无法准确对准肠道成袢的位置,影响本实施例的技术效果。优选地,中间部为中间宽两侧窄的结构,与肋骨的底端结构相匹配,使得本申请可以尽可能地覆盖到整个肠道,避免腰带1只能覆盖到小部分的肠道,在勒紧腰带1时使得肠道上下移动。应理解上述所指的宽度为物件的顶端与底端的距离。优选地,中间部最宽的位置的宽度为15-20cm。
所述第一固定连接装置3为卡扣结构、磁接结构、魔术贴结构或螺栓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连接装置3为魔术贴结构,即粘扣带。在本实施例中,腰带1的两端都设有魔术贴结构,当需要使用时,将腰带1围在患者腹部位置,然后通过魔术贴将腰带1的两端连接在一起,使得腰带1环形包围着患者腹部。
所述气囊上设有压力表,所述压力表用于检测与显示气囊中的压力。
使用本实施例中的按压器时,首先根据患者的腰围,选定左右两个第一气囊2的位置,同时通过第一固定结构5将第一气囊2固定到相应的位置上,然后对第一气囊2进行充气,使得左气囊向右膨胀,右气囊向左膨胀,产生朝向中部的挤压力,使得肠袢消失。如肠袢一直存在,那么我方可以对第一气囊2进行放气操作,再将其放到另外一个位置上充气来挤压腹部。
相比起现有技术只是简单地采用气囊挤压腹部的方式来处理肠袢的问题,本实施例通过左气囊向右膨胀,右气囊向左膨胀的方式能更加准确地对特定位置进行挤压。而且我方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体型、肠道结构等生理特征来调整第一气囊2的位置,使得本实施例具有更广泛的实用性。而且由于本实施例是腰带1结构,如出现结肠镜难以插入的情况,患者可以自由更换体位来调整肠道弯曲走向(如伸直身体或弯腰等),使得结肠镜可以更好地插入到肠道里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杆4的材质为橡胶,更加优选地,其材质为硬质橡胶。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气囊的宽度(即上下跨度)为7-12cm。所述第一气囊为扁平的块状结构。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腰带1设有若干个第一气囊2,通过第一固定结构5固定在第一导向杆4上的不同凹槽41中。本实施例的优势在于,医疗人员无需更换第一气囊2的位置,减少拆装第一气囊2所带来的麻烦,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实施例3
如图6和图7所示,一种电子结肠镜辅助按压器,包括腰带1,腰带1包括若干个第一气囊2,第一气囊2分别设置在腰带1的左右两侧,每个气囊都设有通气口21,腰带1的两端部设有第一固定连接装置3(第一固定连接装置一个设置在腰带一端的正面,另一个设置在腰带另一端的反面),腰带1的左右两端部通过第一固定连接装置3可拆卸地安装在一起。所述腰带1包括至少两套第一导向杆4,每套第一导向杆4与一个第一气囊2一一对应,且所述第一导向杆4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气囊2设置在第一导向杆4上;优选地,每套第一导向杆4包括分布在腰带1上下的两根第一导向杆4;更加优选地,第一导向杆4与第一气囊2之间包括第二固定结构,所述第二固定结构用于将第一气囊2固定在第一导向杆4上。第一导向杆4的长度为1-5cm。(应理解所述图6中腰带1没有显示出第一气囊2,而图7对应于图6中腰带1设有第一气囊2时的结构)
其中,设置在腰带1左侧的第一气囊2为左气囊,左气囊的通气口21设置在左气囊的左侧,设置在腰带1右侧的第一气囊2为右气囊,右气囊的通气口21设置在右气囊的右侧。应理解正常情况下通气口21上设有塞子22,所述塞子22用于防止漏气。同时也应理解腰带1左侧是指位于腰带1中轴线左边的位置,腰带1右侧是指位于腰带1中轴线右边的位置。所述腰带1沿中轴线左右对称。同时也应理解上述所指的左右方位是在腰带1摊平时的方位,并不是指腰带1左右两端部安装在一起时的左右方位。
所述第二固定结构为卡扣结构、磁接结构或螺栓结构;优选地,如图8-10所示,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导向杆4两端的第一磁铁件6,以及设置在第一气囊2上的第二磁铁件7,所述第一磁铁件6与第二磁铁件7相互配合,使得第一气囊2固定在第一导向杆4上;优选地,所述第一气囊2上设有滑动环8,所述滑动环8与第一导向杆4相匹配(更准确地说滑动环8的内径与第一导向杆4相匹配),滑动环8上设有第二磁铁件7,更加优选地,所述第一磁铁件6与第二磁铁件7为环形。
所述腰带1分为中间部与设置在左右两侧的左翼部与右翼部,中间部的宽度大于左翼部与右翼部的宽度a,优选地,所述左翼部的宽度a为13-16cm,所述右翼部的宽度a为13-16cm,最优选的,所述左翼部的宽度a为14-15cm,右翼部的宽度a为14-15cm。
所述第一固定连接装置3为卡扣结构、磁接结构、魔术贴结构或螺栓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连接装置3为魔术贴结构,即粘扣带。
所述气囊上设有压力表,所述压力表用于检测与显示气囊中的压力。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包括若干第一导向杆4,每根第一导向杆4的长度较短,在腰带1弯曲变形时不需要随之变形弯曲,使用起来更加便捷,不会出现由于第一导向杆弯曲变形而出现实施例1中的第一固定结构5(卡夹结构)无法顺利插入到第一导向杆凹槽的情况,使用本实施例时,首先将需要调整位置的左气囊(左边的第一气囊2)滑动到其所在的第一导向杆4的最左端,使得左气囊的第二磁铁件7与其对应的第一导向杆4的左端的第一磁铁件6磁接在一起,同理将需要调整位置的右气囊(右边的第一气囊2)滑动到其所在的第一导向杆4的最右端,使得右气囊的第二磁铁件7与其对应的第一导向杆4的右端的第一磁铁件6磁接在一起;将腰带1包围在腹部四周,然后对第一气囊2进行充气,接着滑动左气囊,使得左气囊从左往右移动,直至左气囊的第二磁铁件7与其对应的第一导向杆4的右端的第一磁铁件6磁接在一起,同理滑动右气囊,使得右气囊从右往左移动,直至右气囊的第二磁铁件7与其对应的第一导向杆4的左端的第一磁铁件6磁接在一起。应理解上述方式仅仅用于模拟医护人员双手握拳,向腹中线使劲(本方式不是专门针对一个点作为按压位,而是采用针对局部部位的按压,具有更宽泛的适用性)的一种方式,阐述上述方式仅为了方便理解。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本实施例设有若干个第一气囊2且第一气囊2可以滑动,所以医护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按压器的操作方式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上,所述第一气囊的宽度(即上下跨度)为7-12cm。优选地,所述第一磁铁件6与第二磁铁件7的材质为钕铁硼磁铁,铁氧体或铝镍钴,优选为钕铁硼磁铁。同时本方案亦可以在第一导向杆的两端与气囊上设置另外的卡扣结构(如设置在气囊与第一导向杆两端的卡扣环),用于使得气囊更加稳定地固定在第一导向杆的两端。
实施例4
如图11-1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腰带1设有沿前后贯通的第一通孔11,所述第一通孔11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一气囊2上设有柄部件,所述柄部件的一端位于腰带1的前侧,另一端与第一气囊2连接。优选地,所述柄部件包括球状结构23(更准确地说为球冠或球缺结构)与连接杆24,所述球状结构23通过连接杆24与第一气囊2连接,所述连接杆24穿过第一通孔11,使得连接杆24一端的球状结构23与另一端的第一气囊2处于腰带1的前后两侧。因此,医疗人员可以通过推动球状结构23来带动第一气囊2左右移动。应理解柄部件除了可以是上述结构外,其它结构亦可以。
优选地,在中间部的上部与下部设有第二气囊(并未在图中画出),即位于第一气囊的上方或下方,第二气囊为长条形结构或贴合腰带边缘的弧形结构。通过设置第二气囊可以对腹部上下位置进行挤压来限制肠道的位置(处于上下两个第二气囊之间),避免肠道遭受中部的勒紧后向两侧移动,导致第一气囊无法持续按压肠道。
实施例5
一种电子结肠镜辅助按压系统,包括吹气机以及上述的电子结肠镜辅助按压器,所述吹气机包括第一气管,所述吹气机通过第一气管与第一气囊2的通气孔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气管包括一个与吹气机连接的进气口,若干个与第一气囊2的通气孔连接的出气口,优选为两个的出气口,使得本实施例中可以同时对左右两个第一气囊进行充气。或者所述吹气机设有若干个吹气口,吹气口与第一气囊一一配对。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子结肠镜辅助按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腰带,腰带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气囊,第一气囊分别设置在腰带的左右两侧且每个气囊活动安装在腰带上,每个气囊都设有通气口,腰带的两端部设有第一固定连接装置,腰带的左右两端部通过第一固定连接装置可拆卸地安装在一起,所述腰带包括至少两套第一导向杆,每套第一导向杆与一个所述第一气囊相对应,且所述第一导向杆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气囊设置在第一导向杆上;所述腰带设有沿前后贯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气囊上设有柄部件,所述柄部件的一端位于所述腰带的前侧,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气囊连接,其中,所述柄部件包括球状结构与连接杆,所述球状结构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一气囊连接,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使得连接杆一端的所述球状结构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的所述第一气囊处于所述腰带的前后两侧,且所述第一导向杆与所述第一气囊之间包括第二固定结构,所述第二固定结构用于将所述第一气囊固定在所述第一导向杆上,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导向杆两端的第一磁铁件,以及设置在第一气囊上的第二磁铁件,所述第一磁铁件与第二磁铁件相互配合,使得第一气囊固定在第一导向杆上,所述第一气囊上设有滑动环,所述滑动环与第一导向杆相匹配,滑动环上设有第二磁铁件,所述第一磁铁件与第二磁铁件为环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结肠镜辅助按压器,其特征在于,每套第一导向杆包括分布在腰带上下的两根第一导向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结肠镜辅助按压器,其特征在于,设置在腰带左侧的第一气囊为左气囊,左气囊的通气口设置在左气囊的左侧,设置在腰带右侧的第一气囊为右气囊,右气囊的通气口设置在右气囊的右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结肠镜辅助按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带分为中间部与设置在左右两侧的左翼部与右翼部,中间部的宽度大于左翼部与右翼部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子结肠镜辅助按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翼部的宽度为13-16cm,所述右翼部的宽度为13-16c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子结肠镜辅助按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翼部的宽度为14-15cm,右翼部的宽度为14-15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结肠镜辅助按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连接装置为卡扣结构、磁接结构、魔术贴结构或螺栓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结肠镜辅助按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上设有压力表,所述压力表用于检测与显示第一气囊中的压力。
9.一种电子结肠镜辅助按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吹气装置以及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子结肠镜辅助按压器,所述吹气装置包括第一气管,所述吹气装置通过第一气管与第一气囊的通气孔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子结肠镜辅助按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管包括一个与吹气装置连接的进气口,若干个与第一气囊的通气孔连接的出气口。
CN201910146337.6A 2019-02-27 2019-02-27 电子结肠镜辅助按压器及其系统 Active CN1098464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46337.6A CN109846452B (zh) 2019-02-27 2019-02-27 电子结肠镜辅助按压器及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46337.6A CN109846452B (zh) 2019-02-27 2019-02-27 电子结肠镜辅助按压器及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46452A CN109846452A (zh) 2019-06-07
CN109846452B true CN109846452B (zh) 2024-04-19

Family

ID=66899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46337.6A Active CN109846452B (zh) 2019-02-27 2019-02-27 电子结肠镜辅助按压器及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46452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07513A1 (en) * 1991-04-03 1992-10-07 Fisher Scientific Company Therapeutic device
CN204562094U (zh) * 2015-02-16 2015-08-19 马新 结肠镜检查辅助压腹器
CN205433819U (zh) * 2016-03-01 2016-08-10 陈海莺 一种应用于肾脏手术后加压包扎的止血加压带
CN206080617U (zh) * 2016-07-25 2017-04-12 刘莉 肾穿刺术后用腹带
CN207693742U (zh) * 2017-07-05 2018-08-07 王婧君 一种充气式定量腹部加压带
CN210204685U (zh) * 2019-02-27 2020-03-31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电子结肠镜辅助按压器及其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71738B2 (en) * 2007-06-01 2016-03-01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Device for control of difficult to compress hemorrhage
US20110087263A1 (en) * 2009-10-13 2011-04-14 Patrick Thomas Arber External Pneumatic Compression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07513A1 (en) * 1991-04-03 1992-10-07 Fisher Scientific Company Therapeutic device
CN204562094U (zh) * 2015-02-16 2015-08-19 马新 结肠镜检查辅助压腹器
CN205433819U (zh) * 2016-03-01 2016-08-10 陈海莺 一种应用于肾脏手术后加压包扎的止血加压带
CN206080617U (zh) * 2016-07-25 2017-04-12 刘莉 肾穿刺术后用腹带
CN207693742U (zh) * 2017-07-05 2018-08-07 王婧君 一种充气式定量腹部加压带
CN210204685U (zh) * 2019-02-27 2020-03-31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电子结肠镜辅助按压器及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46452A (zh) 2019-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64637B1 (en) An overtube with a balloon and an endoscope system
US9486240B2 (en) Inflatable instrument for transanal minimal invasive surgery
CN109846452B (zh) 电子结肠镜辅助按压器及其系统
CN210204685U (zh) 电子结肠镜辅助按压器及其系统
PT1651297E (pt) Sonda para utilização médica
CN116509315A (zh) 结肠镜人工智能辅助压腹系统
CN218922739U (zh) 一种气囊定位戳卡及微创通道固定装置
JP2002301020A (ja) 医療用固定バルーン
CN212281515U (zh) 一种可体外取出式智能气囊阻断带
US20080146880A1 (en) Dilating Laryngoscope
CN213758432U (zh) 介入术后制动加压固定式气压泵
CN210020746U (zh) 一种固定支气管封堵器的气管导管
CN211327695U (zh) 一种双囊引流管
CN215777993U (zh) 一种操作简便的内镜
CN112869790A (zh) 一种妇产科手术用的可选择式阴部可调扩张装置
CN113616149A (zh) 一种小肠镜及其使用方法
CN215738848U (zh) 一种用于辅助结肠镜检查的腹部按压装置
CN219048377U (zh) 一种肠镜用气囊固定装置
CN221013213U (zh) 一种肠镜用局部可加压腹带
CN214208297U (zh) 一种医用经口检查用牙垫
CN214906655U (zh) 一种胃镜检查用辅助气囊套管
CN214965541U (zh) 磁共振固定气囊
CN114007487A (zh) 用于内窥镜检查的机器人
CN219229963U (zh) 一种具有精确定位的细胞刷
CN215078217U (zh) 一种内窥镜用柔性插入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