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42899B - 一种邻区干扰协调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邻区干扰协调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42899B
CN109842899B CN201711215007.5A CN201711215007A CN109842899B CN 109842899 B CN109842899 B CN 109842899B CN 201711215007 A CN201711215007 A CN 201711215007A CN 109842899 B CN109842899 B CN 1098428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value
interference
base station
frequ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1500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42899A (zh
Inventor
俞鑫华
胡国峰
吕晓锋
郑国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Zhej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Zheji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Zheji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1500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428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428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428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428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428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邻区干扰协调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S1、实时监测本小区的上行干扰值和接入用户终端数量;S2、若判断获知所述上行干扰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上行干扰值的变化趋势与所述接入用户终端数量的变化趋势相关联,则获取所述本小区对应的目标同频邻区;S3、分别向所述本小区的基站和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发送RS功率调整指令,以使得所述本小区的基站和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根据所述RS功率调整指令进行RS功率调整。所述装置用于执行上述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及装置提高了同频干扰消除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邻区干扰协调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邻区干扰协调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采用的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是一种为实现小区内正交传输设计的多址技术,通过随机窄带传输来实现一种自然的干扰随机化。OFDMA系统窄带传输所占用的资源块(RB)分布在本小区内是已知的,对邻区则是随机分布的,这就造成了小区间的同频“随机窄带干扰”,在小区边缘会形成随机碰撞、随机干扰,在切换带本小区的有用信号对于邻区来说是无用信号,即同频邻区干扰,当LTE区域性网络处于重载情况下,各小区用户较多,网络负荷高,资源块满载中,同频小区间干扰急剧恶化,因此对于同频小区干扰的协调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现有技术条件下,LTE系统是通过小区间干扰抑制技术来降低同频邻区干扰,主要考虑的方案包括以下三种:(1)干扰随机化;就是将干扰信号随机化,这种随机化不能降低干扰信号的能量,但能使干扰特性近似“白噪声”,从而使终端可以依赖处理增益对干扰进行干扰抑制;(2)干扰消除;小区间干扰消除就是对干扰小区的干扰信号进行某种程度的解调甚至解码,然后利用接收机的处理增益从接收信号中消除干扰信号分量;(3)小区干扰协调(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ICIC);ICIC是通过管理无线资源使得小区间干扰得到控制,是一种考虑多个小区中资源使用和负载等情况而进行的多小区无线资源管理功能;具体而言,ICIC以小区间协调的方式对各个小区中无线资源的使用进行限制,包括限制哪些时频资源可用,或者在一定的时频资源上限制其发射功率,从而提高邻区在这些资源上的SINR,提高小区边缘的数据速率,改善边缘用户的业务体验。然而,上述现有的同频干扰协调技术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干扰,但是以牺牲频谱资源与频谱效率来实现干扰降低,本质上并未完全消除干扰源,针对邻区负载增加或用户数增长时伴随出现的同频干扰,也无法快速有效判别及消除,大大影响同频干扰的消除效率。
因此,提出一种干扰协调方法提高同频干扰的消除效率是目前业界亟待解决的需要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邻区干扰协调方法及装置。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邻区干扰协调方法,包括:
S1、实时监测本小区的上行干扰值和接入用户终端数量;
S2、若判断获知所述上行干扰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上行干扰值的变化趋势与所述接入用户终端数量的变化趋势相关联,则获取所述本小区对应的目标同频邻区;所述目标同频邻区为干扰贡献度最大、且其干扰贡献度与各干扰同频邻区的干扰贡献度的平均值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干扰同频邻区;
S3、分别向所述本小区的基站和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发送RS功率调整指令,以使得所述本小区的基站和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根据所述RS功率调整指令进行RS功率调整。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邻区干扰协调装置,包括监测单元、获取单元和处理单元,其中:
监测单元用于实时监测本小区的上行干扰值和接入用户终端数量;
获取单元用于若判断获知所述上行干扰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上行干扰值的变化趋势与所述接入用户终端数量的变化趋势相关联,则获取所述本小区对应的目标同频邻区;所述目标同频邻区为干扰贡献度最大、且其干扰贡献度与各干扰同频邻区的干扰贡献度的平均值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干扰同频邻区;
处理单元用于分别向所述本小区的基站和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发送RS功率调整指令,以使得所述本小区的基站和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根据所述RS功率调整指令进行RS功率调整。
又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其中:
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通过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处理器可以调用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方法的步骤。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邻区干扰协调方法及装置,通过实时监测本小区的上行干扰值和接入用户终端数量,若判断获知所述上行干扰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上行干扰值的变化趋势与所述接入用户终端数量的变化趋势相关联,则获取所述本小区对应的目标同频邻区;分别向所述本小区的基站和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发送RS功率调整指令,以使得所述本小区的基站和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根据所述RS功率调整指令进行RS功率调整,提高了同频干扰的消除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邻区干扰协调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邻区干扰协调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邻区干扰协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实体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邻区干扰协调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邻区干扰协调方法,包括:
S1、实时监测本小区的上行干扰值和接入用户终端数量;
具体地,邻区干扰协调装置实时监测本小区的上行干扰值和接入用户终端数量。
S2、若判断获知所述上行干扰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上行干扰值的变化趋势与所述接入用户终端数量的变化趋势相关联,则获取所述本小区对应的目标同频邻区;所述目标同频邻区为干扰贡献度最大、且其干扰贡献度与各干扰同频邻区的干扰贡献度的平均值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干扰同频邻区;
具体地,所述装置若判断获知所述上行干扰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上行干扰值的变化趋势与所述接入用户终端数量的变化趋势相关联,则根据所述本小区接入的用户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Measurement Report,MR),计算所述本小区的各邻区的干扰贡献度,根据所述干扰贡献度获取所述本小区对应的目标同频邻区;否则,所述邻区干扰协调流程结束。其中,所述目标同频邻区为干扰贡献度最大、且其干扰贡献度与各干扰同频邻区的干扰贡献度的平均值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干扰同频邻区;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和调整,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S3、分别向所述本小区的基站和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发送RS功率调整指令,以使得所述本小区的基站和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根据所述RS功率调整指令进行RS功率调整;
具体地,所述装置分别向所述本小区的基站和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发送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RS)功率调整指令,以使得所述本小区的基站和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根据所述RS功率调整指令进行RS功率调整。所述RS功率调整指令携带调整步长,还可以携带其他参数,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和调整,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邻区干扰协调方法及装置,通过实时监测本小区的上行干扰值和接入用户终端数量,若判断获知所述上行干扰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上行干扰值的变化趋势与所述接入用户终端数量的变化趋势相关联,则获取所述本小区对应的目标同频邻区;分别向所述本小区的基站和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发送RS功率调整指令,以使得所述本小区的基站和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根据所述RS功率调整指令进行RS功率调整,提高了同频干扰的消除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S4、判断所述本小区的基站和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是否均完成RS功率调整,若是,则返回步骤S1,否则返回步骤S3。
具体地,所述装置判断所述本小区的基站和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是否均完成RS功率调整,若所述本小区的基站或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未完成RS功率调整,则所述装置返回步骤S3,再次发送所述RS功率调整指令,使得未完成RS功率调整的所述本小区的基站或者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再次进行RS功率调整,直到所述本小区的基站和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均完成RS功率调整;所述装置若所述本小区的基站和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均完成了RS功率调整,则返回步骤S1继续监测所述本小区的上行干扰值和接入用户终端数量,判断所述本小区的上行干扰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若不大于,则本次邻区干扰流程结束,若仍大于,则所述装置继续判断执行步骤S2-S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邻区干扰协调方法及装置,通过实时监测本小区的上行干扰值和接入用户终端数量,若判断获知所述上行干扰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上行干扰值的变化趋势与所述接入用户终端数量的变化趋势相关联,则获取所述本小区对应的目标同频邻区;分别向所述本小区的基站和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发送RS功率调整指令,以使得所述本小区的基站和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根据所述RS功率调整指令进行RS功率调整,然后判断所述本小区的基站和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是否均完成RS功率调整,若是,则返回执行实时监测本小区的上行干扰值和接入用户终端数量,否则返回步骤再次发送RS功率调整指令,提高了同频干扰的消除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判断上行干扰值的变化趋势与所述接入用户终端数量的变化趋势相关联,包括:
若判断获知:
Figure BDA0001485343670000061
则判定所述上行干扰值的变化趋势与所述接入用户终端数量的变化趋势相关联;其中,Pt'为所述本小区当前时刻的上行干扰值,Pt为所述本小区在所述当前时刻之前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任意一个时刻的上行干扰值,P0为所述本小区的上行干扰初始值,Nt'为所述本小区所述当前时刻接入用户终端数量,Nt为所述本小区在所述当前时刻之前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任意一个时刻接入用户终端数量,N0为所述本小区的接入用户终端数量初始值。
具体地,所述装置若判断获知:
Figure BDA0001485343670000062
则判定所述上行干扰值的变化趋势与所述接入用户终端数量的变化趋势相关联;其中,Pt'为所述本小区当前时刻的上行干扰值,Pt为所述本小区在所述当前时刻之前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任意一个时刻的上行干扰值,P0为所述本小区的上行干扰初始值,Nt'为所述本小区当前时刻接入用户终端数量,Nt为所述本小区在所述当前时刻之前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任意一个时刻接入用户终端数量,N0为所述本小区的接入用户终端数量初始值。应当说明的是,所述Pt和Nt为同一时刻的上行干扰值和接入用户终端数量;所述当前时刻为判断获知所述上行干扰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上行干扰值的变化趋势与所述接入用户终端数量的变化趋势相关联的时刻。应当说明的是,所述本小区的上行干扰初始值是在预设历史时间段内监测到的所述本小区上行干扰的最小值,所述接入用户终端数量初始值为监测到所述上行干扰初始值的时刻所述本小区接入用户终端的数量;所述预设历史时间段可以设置为10分钟,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值,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和调整,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所述本小区对应的目标同频邻区,包括:
获取从所述当前时间起的第二预设时间段内多个用户终端多次上报的MR测量报告,所述MR测量报告包括所述本小区的RSRP值和所述本小区的同频邻区的RSRP值;
根据所述本小区的RSRP值和所述本小区的同频邻区的RSRP值,获取干扰同频邻区并计算各所述干扰同频邻区的干扰贡献度,将所述干扰贡献度最大的干扰同频邻区作为候选同频邻区;
若判断获知所述候选同频邻区的干扰贡献度与各所述干扰同频邻区的干扰贡献度的平均值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则将该候选同频邻区作为所述目标同频邻区。
具体地,所述装置获取从所述当前时间起的第二预设时间段内多个用户终端多次上报的MR测量报告,所述MR测量报告包括所述本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值和所述本小区的同频邻区的RSRP值,所述装置若判断获知所述本小区的同频邻区的RSRP值大于预设门限,则将该同频邻区作为所述干扰同频邻区,并计算各所述干扰同频邻区的干扰贡献度,将所述干扰贡献度最大的干扰同频邻区作为候选同频邻区;若判断获知所述候选同频邻区的干扰贡献度与各所述干扰同频邻区的干扰贡献度的平均值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则将该候选同频邻区作为所述目标同频邻区。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用户终端上报的MR测量报告中可以包括一个同频邻区的RSRP值,也可以携带多个同频邻区的RSRP值;不同用户终端上报的MR测量报告中的同频邻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同一个用户终端在不同时刻上报的MR测量报告中的同频邻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其中,所述预设门限、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和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和调整,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例如,以所述本小区内的三个用户终端A、B、C为例,所述用户终端A、B、C在从所述当前时刻起的3分钟之内各上报三次MR测量报告,如表1所示,且表1中的Q1、Q2、Q3、Q4、Q5、Q6、Q7、Q8、Q9均大于所述预设门限,也就是所述表1中的同频邻区M1、同频邻区M2和同频邻区M3均为所述干扰同频邻区,所述装置根据本小区的RSRP值和本小区的同频邻区的RSRP值,计算各所述干扰同频邻区(M1、M2、M3)的干扰贡献度,并获取所述干扰贡献度最大的同频邻区作为候选同频邻区,若判断获知所述候选同频邻区的干扰贡献度与各所述同频邻区的干扰贡献度的平均值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则将所述同频邻区作为所述目标同频邻区。
表1
Figure BDA0001485343670000081
Figure BDA0001485343670000091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计算各所述干扰同频邻区的干扰贡献度,包括:
若所述MR测量报告包括的所述本小区的干扰同频邻区的RSRP值与本小区的RSRP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第三预设阈值,则将该干扰同频邻区的干扰贡献度加1。
具体地,所述装置若判断获知所述MR测量报告包括的所述本小区的干扰同频邻区的RSRP值与本小区的RSRP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第三预设阈值,则将该干扰同频邻区的干扰贡献度加1,以此计算各所述干扰同频邻区的干扰贡献度。当然,所述装置还可以按照其他方式计算各所述干扰同频邻区的干扰贡献度,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和调整,此处不做具体限定;所述第三预设阈值可以设置为6db,也可以设置为其他数值,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和调整,此处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参看表1,以干扰同频邻区M1为例,所述第三预设阈值为W,且|Q1-P1|>W,|Q2-P2|>W,|Q9-P9|>W,则所述干扰同频邻区M1的干扰贡献度为3;其他干扰同频邻区的干扰贡献度可以按照上述方法获得,此处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分别向所述本小区的基站和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发送RS功率调整指令,包括:
S31、向所述本小区的基站发送第一RS功率调整指令,所述第一RS功率调整指令携带第一调整步长,以使得所述本小区的基站按照所述第一调整步长进行RS功率调整;
S32、向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发送第二RS功率调整指令;所述第二RS功率调整指令携带第二调整步长,以使得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按照所述第二调整步长进行RS功率调整。
具体地,所述装置向所述本小区的基站发送第一RS功率调整指令,所述第一RS功率调整指令携带第一调整步长,以使得所述本小区的基站按照所述第一调整步长进行RS功率调整;同时向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发送第二RS功率调整指令;所述第二RS功率调整指令携带第二调整步长,以使得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按照所述第二调整步长进行RS功率调整。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所述本小区的基站和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是否均完成RS功率调整,若是,则返回步骤S1,否则返回步骤S3,包括:
接收所述本小区的基站返回的第一RS功率调整响应消息和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返回的第二RS功率调整响应消息,并分别统计发送所述第一RS功率调整指令的第一次数和发送所述第二RS功率调整指令的第二次数;所述第一RS功率调整响应消息携带所述本小区的基站经过调整后的第一RS功率值,所述第二RS功率调整响应消息携带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经过调整后的第二RS功率值;
若判断获知所述第一RS功率值不大于第四预设阈值或所述第一次数不小于第五预设阈值,则判定所述本小区的基站完成RS功率调整,否则返回执行S31;
若判断获知所述第二RS功率值不大于第六预设阈值或所述第二次数不小于第七预设阈值,则判定所述目标邻区的基站完成RS功率调整,否则返回执行S32;
若判定所述本小区的基站和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均完成RS功率调整,则返回步骤S1。
具体地,所述装置向所述本小区的基站发送所述第一RS功率调整指令,所述本小区的基站按照所述第一调整步长进行RS功率调整,然后向所述装置返回第一RS功率调整响应消息,所述第一RS功率调整响应消息携带所述本小区的基站经过调整后的第一RS功率值,并统计发送所述第一RS功率调整指令的第一次数,所述装置若判断获知所述第一RS功率值不大于第四预设阈值或所述第一次数不小于第五预设阈值,则判定所述本小区的基站完成RS功率调整,否则返回执行S31再次发送所述第一RS功率调整指令。所述装置向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发送所述第一RS功率调整指令,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按照所述第二调整步长进行RS功率调整,然后向所述装置返回第二RS功率调整响应消息,所述第二RS功率调整响应消息携带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经过调整后的第二RS功率值,并统计发送所述第二RS功率调整指令的第二次数,然后所述装置若判断获知所述第二RS功率值不大于第六预设阈值或所述第二次数不小于第七预设阈值,则判定所述目标邻区的基站完成RS功率调整,否则返回执行S32,再次发送所述第二RS功率调整指令。所述装置若判定所述本小区的基站和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均完成RS功率调整,则返回步骤S1,继续监测所述本小区的上行干扰值和接入用户终端数量。其中,所述第四预设阈值、第五预设阈值、第六预设阈值、第七预设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和调整,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邻区干扰协调方法及装置,通过实时监测本小区的上行干扰值和接入用户终端数量,若判断获知所述上行干扰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上行干扰值的变化趋势与所述接入用户终端数量的变化趋势相关联,则获取所述本小区对应的目标同频邻区;分别向所述本小区的基站和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发送RS功率调整指令,以使得所述本小区的基站和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根据所述RS功率调整指令进行RS功率调整,然后判断所述本小区的基站和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是否均完成RS功率调整,若是,则返回执行实时监测本小区的上行干扰值和接入用户终端数量,否则返回步骤再次发送RS功率调整指令,提高了同频干扰的消除效率。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邻区干扰协调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邻区干扰协调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01、实时监测本小区的上行干扰值和接入用户终端数量;
S202、判断上行干扰值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203,否则,执行步骤S209;
S203、判断上行干扰值的变化趋势与接入用户终端数量的变化趋势是否相关联;若是,则执行步骤S204,否则,执行步骤S209;
S204、获取MR测量报告;所述装置获取从所述当前时间起的第二预设时间段内多个用户终端多次上报的MR测量报告,所述MR测量报告包括所述本小区的RSRP值和所述本小区的同频邻区的RSRP值;然后执行步骤S205;
S205、计算干扰贡献度;根据所述本小区的RSRP值和所述本小区的同频邻区的RSRP值,获取干扰同频邻区并计算各所述干扰同频邻区的干扰贡献度;然后执行步骤S206;
S206、获取目标同频邻区;将所述干扰贡献度最大的干扰同频邻区作为候选同频邻区,若判断获知所述候选同频邻区的干扰贡献度与各所述干扰同频邻区的干扰贡献度的平均值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则将该候选同频邻区作为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然后执行步骤S207;
S207、发送RS功率调整指令;分别向所述本小区的基站和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发送RS功率调整指令,以使得所述本小区的基站和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根据所述RS功率调整指令进行RS功率调整;然后执行步骤S208;
S208、判断是否完成RS功率调整;所述装置判断所述本小区的基站和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是否均完成RS功率调整,若是,则返回步骤S201,否则返回步骤S207;
S209、流程结束。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邻区干扰协调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邻区干扰协调装置,包括:监测单元301、获取单元302和处理单元303,其中:
监测单元301用于实时监测本小区的上行干扰值和接入用户终端数量;获取单元302用于若判断获知所述上行干扰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上行干扰值的变化趋势与所述接入用户终端数量的变化趋势相关联,则获取所述本小区对应的目标同频邻区;所述目标同频邻区为干扰贡献度最大、且其干扰贡献度与各干扰同频邻区的干扰贡献度的平均值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干扰同频邻区;处理单元303用于分别向所述本小区的基站和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发送RS功率调整指令,以使得所述本小区的基站和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根据所述RS功率调整指令进行RS功率调整。
可选地,处理单元303还用于判断所述本小区的基站和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是否均完成RS功率调整,若是,则返回执行所述监测单元,否则返回执行所述发送单元。
可选地,获取单元302具体用于若判断获知:
Figure BDA0001485343670000131
则判定所述上行干扰值的变化趋势与所述接入用户终端数量的变化趋势相关联;其中,Pt'为所述本小区当前时刻的上行干扰值,Pt为所述本小区在所述当前时刻之前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任意一个时刻的上行干扰值,P0为所述本小区的上行干扰初始值,Nt'为所述本小区所述当前时刻接入用户终端数量,Nt为所述本小区在所述当前时刻之前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任意一个时刻接入用户终端数量,N0为所述本小区的接入用户终端数量初始值。
可选地,获取单元302具体用于获取从所述当前时间起的第二预设时间段内多个用户终端多次上报的MR测量报告,所述MR测量报告包括所述本小区的RSRP值和所述本小区的同频邻区的RSRP值;根据所述本小区的RSRP值和所述本小区的同频邻区的RSRP值,获取干扰同频邻区并计算各所述干扰同频邻区的干扰贡献度,将所述干扰贡献度最大的干扰同频邻区作为候选同频邻区;若判断获知所述候选同频邻区的干扰贡献度与各所述干扰同频邻区的干扰贡献度的平均值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则将该候选同频邻区作为所述目标同频邻区。
可选地,获取单元302具体用于若所述MR测量报告包括的所述本小区的干扰同频邻区的RSRP值与本小区的RSRP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第三预设阈值,则将该干扰同频邻区的干扰贡献度加1。
可选地,处理单元303具体用于向所述本小区的基站发送第一RS功率调整指令,所述第一RS功率调整指令携带第一调整步长,以使得所述本小区的基站按照所述第一调整步长进行RS功率调整;向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发送第二RS功率调整指令;所述第二RS功率调整指令携带第二调整步长,以使得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按照所述第二调整步长进行RS功率调整。
可选地,处理单元303具体用于接收所述本小区的基站返回的第一RS功率调整响应消息和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返回的第二RS功率调整响应消息,并分别统计发送所述第一RS功率调整指令的第一次数和发送所述第二RS功率调整指令的第二次数;所述第一RS功率调整响应消息携带所述本小区的基站经过调整后的第一RS功率值,所述第二RS功率调整响应消息携带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经过调整后的第二RS功率值;若判断获知所述第一RS功率值不大于第四预设阈值或所述第一次数不小于第五预设阈值,则判定所述本小区的基站完成RS功率调整,否则返回执行S31;若判断获知所述第二RS功率值不大于第六预设阈值或所述第二次数不小于第七预设阈值,则判定所述目标邻区的基站完成RS功率调整,否则返回执行发送单元303;若判定所述本小区的基站和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均完成RS功率调整,则返回步骤监测单元30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邻区干扰协调方法及装置,通过实时监测本小区的上行干扰值和接入用户终端数量,若判断获知所述上行干扰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上行干扰值的变化趋势与所述接入用户终端数量的变化趋势相关联,则获取所述本小区对应的目标同频邻区;分别向所述本小区的基站和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发送RS功率调整指令,以使得所述本小区的基站和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根据所述RS功率调整指令进行RS功率调整,提高了同频干扰的消除效率。
本发明提供的装置的实施例具体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处理流程,其功能在此不再赘述,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实体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401、存储器(memory)402和总线403,其中,处理器401,存储器402通过总线403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401可以调用存储器402中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S1、实时监测本小区的上行干扰值和接入用户终端数量;S2、若判断获知所述上行干扰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上行干扰值的变化趋势与所述接入用户终端数量的变化趋势相关联,则获取所述本小区对应的目标同频邻区;所述目标同频邻区为干扰贡献度最大、且其干扰贡献度与各干扰同频邻区的干扰贡献度的平均值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干扰同频邻区;S3、分别向所述本小区的基站和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发送RS功率调整指令,以使得所述本小区的基站和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根据所述RS功率调整指令进行RS功率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S1、实时监测本小区的上行干扰值和接入用户终端数量;S2、若判断获知所述上行干扰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上行干扰值的变化趋势与所述接入用户终端数量的变化趋势相关联,则获取所述本小区对应的目标同频邻区;所述目标同频邻区为干扰贡献度最大、且其干扰贡献度与各干扰同频邻区的干扰贡献度的平均值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干扰同频邻区;S3、分别向所述本小区的基站和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发送RS功率调整指令,以使得所述本小区的基站和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根据所述RS功率调整指令进行RS功率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S1、实时监测本小区的上行干扰值和接入用户终端数量;S2、若判断获知所述上行干扰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上行干扰值的变化趋势与所述接入用户终端数量的变化趋势相关联,则获取所述本小区对应的目标同频邻区;所述目标同频邻区为干扰贡献度最大、且其干扰贡献度与各干扰同频邻区的干扰贡献度的平均值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干扰同频邻区;S3、分别向所述本小区的基站和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发送RS功率调整指令,以使得所述本小区的基站和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根据所述RS功率调整指令进行RS功率调整。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402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的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邻区干扰协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实时监测本小区的上行干扰值和接入用户终端数量;
S2、若判断获知所述上行干扰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上行干扰值的变化趋势与所述接入用户终端数量的变化趋势相关联,则获取所述本小区对应的目标同频邻区;所述目标同频邻区为干扰贡献度最大、且其干扰贡献度与各干扰同频邻区的干扰贡献度的平均值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干扰同频邻区;
S3、分别向所述本小区的基站和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发送RS功率调整指令,以使得所述本小区的基站和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根据所述RS功率调整指令进行RS功率调整;
所述判断上行干扰值的变化趋势与所述接入用户终端数量的变化趋势相关联,包括:
若判断获知:
Figure FDA0003337349050000011
则判定所述上行干扰值的变化趋势与所述接入用户终端数量的变化趋势相关联;其中,Pt'为所述本小区当前时刻的上行干扰值,Pt为所述本小区在所述当前时刻之前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任意一个时刻的上行干扰值,P0为所述本小区的上行干扰初始值,Nt'为所述本小区所述当前时刻接入用户终端数量,Nt为所述本小区在所述当前时刻之前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任意一个时刻接入用户终端数量,N0为所述本小区的接入用户终端数量初始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S4、判断所述本小区的基站和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是否均完成RS功率调整,若是,则返回步骤S1,否则返回步骤S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本小区对应的目标同频邻区,包括:
获取从当前时间起的第二预设时间段内多个用户终端多次上报的MR测量报告,所述MR测量报告包括所述本小区的RSRP值和所述本小区的同频邻区的RSRP值;
根据所述本小区的RSRP值和所述本小区的同频邻区的RSRP值,获取干扰同频邻区并计算各所述干扰同频邻区的干扰贡献度,将所述干扰贡献度最大的干扰同频邻区作为候选同频邻区;
若判断获知所述候选同频邻区的干扰贡献度与各所述干扰同频邻区的干扰贡献度的平均值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则将该候选同频邻区作为所述目标同频邻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各所述干扰同频邻区的干扰贡献度,包括:
若所述MR测量报告包括的所述本小区的干扰同频邻区的RSRP值与本小区的RSRP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第三预设阈值,则将该干扰同频邻区的干扰贡献度加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向所述本小区的基站和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发送RS功率调整指令,包括:
S31、向所述本小区的基站发送第一RS功率调整指令,所述第一RS功率调整指令携带第一调整步长,以使得所述本小区的基站按照所述第一调整步长进行RS功率调整;
S32、向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发送第二RS功率调整指令;所述第二RS功率调整指令携带第二调整步长,以使得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按照所述第二调整步长进行RS功率调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本小区的基站和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是否均完成RS功率调整,若是,则返回步骤S1,否则返回步骤S3,包括:
接收所述本小区的基站返回的第一RS功率调整响应消息和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返回的第二RS功率调整响应消息,并分别统计发送所述第一RS功率调整指令的第一次数和发送所述第二RS功率调整指令的第二次数;所述第一RS功率调整响应消息携带所述本小区经过调整后的第一RS功率值,所述第二RS功率调整响应消息携带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经过调整后的第二RS功率值;
若判断获知所述第一RS功率值不大于第四预设阈值或所述第一次数不小于第五预设阈值,则判定所述本小区的基站完成RS功率调整,否则返回执行S31;
若判断获知所述第二RS功率值不大于第六预设阈值或所述第二次数不小于第七预设阈值,则判定目标邻区的基站完成RS功率调整,否则返回执行S32;
若判定所述本小区的基站和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均完成RS功率调整,则返回步骤S1。
7.一种邻区干扰协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单元、获取单元和处理单元,其中:
监测单元用于实时监测本小区的上行干扰值和接入用户终端数量;
获取单元用于若判断获知所述上行干扰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上行干扰值的变化趋势与所述接入用户终端数量的变化趋势相关联,则获取所述本小区对应的目标同频邻区;所述目标同频邻区为干扰贡献度最大、且其干扰贡献度与各干扰同频邻区的干扰贡献度的平均值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干扰同频邻区;
处理单元用于分别向所述本小区的基站和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发送RS功率调整指令,以使得所述本小区的基站和所述目标同频邻区的基站根据所述RS功率调整指令进行RS功率调整;
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若判断获知:
Figure FDA0003337349050000031
则判定所述上行干扰值的变化趋势与所述接入用户终端数量的变化趋势相关联;其中,Pt'为所述本小区当前时刻的上行干扰值,Pt为所述本小区在所述当前时刻之前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任意一个时刻的上行干扰值,P0为所述本小区的上行干扰初始值,Nt'为所述本小区所述当前时刻接入用户终端数量,Nt为所述本小区在所述当前时刻之前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任意一个时刻接入用户终端数量,N0为所述本小区的接入用户终端数量初始值。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其中:
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通过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处理器可以调用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711215007.5A 2017-11-28 2017-11-28 一种邻区干扰协调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98428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15007.5A CN109842899B (zh) 2017-11-28 2017-11-28 一种邻区干扰协调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15007.5A CN109842899B (zh) 2017-11-28 2017-11-28 一种邻区干扰协调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42899A CN109842899A (zh) 2019-06-04
CN109842899B true CN109842899B (zh) 2022-03-29

Family

ID=66880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15007.5A Active CN109842899B (zh) 2017-11-28 2017-11-28 一种邻区干扰协调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428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69193B (zh) * 2019-12-13 2022-08-1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天津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的干扰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709765B (zh) * 2020-05-22 2024-03-1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吉林有限公司 一种最小接入电平的确定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4698011B (zh) * 2020-12-28 2023-08-22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小站间防干扰方法和装置
CN113364496B (zh) * 2021-05-18 2022-08-09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建设性干扰的多小区分布式协作方法
CN113473484B (zh) * 2021-06-30 2022-07-19 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调整小区覆盖范围的方法和装置
CN115334550B (zh) * 2022-08-18 2024-05-1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上行干扰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1574A (zh) * 2010-06-11 2011-12-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进行干扰协调的小区的确定方法及无线网络控制器
CN104602269A (zh) * 2013-10-30 2015-05-0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干扰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4717733A (zh) * 2013-12-13 2015-06-1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调整终端上行发射功率的方法及设备
CN106713189A (zh) * 2016-07-08 2017-05-24 北京展讯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信道估计方法、导频信号传输方法及基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18314B2 (en) * 2015-04-14 2018-03-13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uplink inter 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9648567B2 (en) * 2015-04-17 2017-05-09 Motorola Solution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on of external uplink interference in cellular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1574A (zh) * 2010-06-11 2011-12-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进行干扰协调的小区的确定方法及无线网络控制器
CN104602269A (zh) * 2013-10-30 2015-05-0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干扰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4717733A (zh) * 2013-12-13 2015-06-1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调整终端上行发射功率的方法及设备
CN106713189A (zh) * 2016-07-08 2017-05-24 北京展讯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信道估计方法、导频信号传输方法及基站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TE系统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研究与应用";付庆;《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信息科技辑(月刊)》;20150415;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42899A (zh) 2019-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42899B (zh) 一种邻区干扰协调方法及装置
Cierny et al. On number of almost blank subframes in heterogeneous cellular networks
US964856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facilitate small cell uplink power control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9490946B2 (en)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US905547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asurement report triggering configuration for multiple point communication measurement set management
EP312561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facilitate small cell uplink power control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JP6719393B2 (ja) リモート無線ユニットを決定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
CN108632856B (zh) 一种确定目标邻区的处理方法及服务器
JP2012524432A (ja) Mu−mimoにおけるユーザ端末のペアリング方法および装置
WO2012094995A1 (zh) 一种comp的实现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08243448B (zh) 一种小区系统内干扰强度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JP6900520B2 (ja) 電力処理方法、装置、および記憶媒体
CN108259094B (zh) 一种lte网络上行干扰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11836306A (zh) 功率协调方法及装置
CN108540299B (zh) 一种网络故障定位处理方法及装置
JP2017537532A (ja) セルクラスタリング方法および基地局
EP3183903A1 (en)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based interferer classification of cellular network cells
US10091744B2 (en) Unlicensed carrier power control metho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EP2809114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transmitting power
CN111263375B (zh) 一种volte上下行覆盖平衡判断方法及装置
CN109275182B (zh) 一种下行功率分配参数的通知方法及装置
CN108811065B (zh) 几乎空白子帧发射功率的调整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09327852B (zh) 一种小区质量计算方法、参数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7682922B (zh) 用于确定上行信号干扰噪声比目标值的方法和系统
CN105282750A (zh) 一种资源分配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