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42700A -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42700A
CN109842700A CN201711219893.9A CN201711219893A CN109842700A CN 109842700 A CN109842700 A CN 109842700A CN 201711219893 A CN201711219893 A CN 201711219893A CN 109842700 A CN109842700 A CN 1098427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display screen
functional unit
sliding part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1989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42700B (zh
Inventor
贾玉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1989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42700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16486 priority patent/WO2019105263A1/zh
Publication of CN1098427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427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427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427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5Cordless telephone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终端本体、滑动模组、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终端本体包括显示屏和与所述显示屏相盖合的背壳,所述滑动模组包括滑动件和转动连接所述滑动件的功能组件,所述滑动件沿平行所述显示屏方向可伸缩地滑动连接于所述背壳,以带动所述功能组件与所述显示屏相层叠或相展开,所述功能组件在与所述显示屏相展开后可相对所述显示屏翻转,所述驱动机构固定于所述显示屏和所述背壳之间,驱动所述滑动件滑动,所述传动机构连接于所述功能组件和所述驱动机构,以带动所述功能组件相对所述滑动件转动。简化了移动终端的排布结构,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的正面和反面均会排布功能器件,功能器件可以是摄像头、受话器、光感元件、闪光灯等。而功能器件通常占用了手机正面和反面使用面积,导致手机的正面和反面结构繁杂,降低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提高用户体验的移动终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终端本体、滑动模组、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终端本体包括显示屏和与所述显示屏相盖合的背壳,所述滑动模组包括滑动件和转动连接所述滑动件的功能组件,所述滑动件沿平行所述显示屏方向可伸缩地滑动连接于所述背壳,以带动所述功能组件与所述显示屏相层叠或相展开,所述功能组件在与所述显示屏相展开后可相对所述显示屏翻转,所述驱动机构固定于所述显示屏和所述背壳之间,驱动所述滑动件滑动,所述传动机构连接于所述功能组件和所述驱动机构,以带动所述功能组件相对所述滑动件转动。
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终端本体、滑动模组、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滑动模组包括可伸缩滑动于所述终端本体的滑动件和转动连接所述滑动件的功能组件,所述驱动机构固定于所述终端本体,所述传动机构连接于所述功能组件和所述驱动机构;
所述终端本体接收伸出信号,所述终端本体根据所述伸出信号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传动机构,以使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滑动件滑动至相对所述终端本体伸出状态;
所述终端本体接收转动信号,所述终端本体根据所述转动信号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传动机构,以使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功能组件相对所述终端本体转动;
所述终端本体接收收缩信号,所述终端本体根据所述收缩信号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传动机构,以使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滑动件收缩至相对所述终端本体收缩状态。
本申请提供的移动终端,通过所述驱动机构固定于背壳,驱动所述滑动件相对所述显示屏滑动,进而带动所述滑动件上的功能组件相对所述显示屏滑动,使得功能组件可以随所述滑动件相对所述显示屏相层叠或展开,在用户方便携带的时候,所述功能组件相对所述显示屏层叠,在需要使用所述功能组件的时候,所述功能组件相对所述显示屏展开,并且所述功能组件可以相对所述显示屏翻转,实现功能组件可以与显示屏相同朝向,也可以与显示屏相背朝向,简化了移动终端的排布结构,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另一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另一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收缩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展开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另一状态下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中框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滑动模组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滑动模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另一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滑动模组的另一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滑动模组的另一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另一截面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滑动模组的另一分解示意图;
图18是图7的移动终端的II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9是图8的移动终端的III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收缩状态的截面示意图;
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收缩状态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2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收缩状态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厚度”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暗示或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请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提供一种移动终端100,所述移动终端100包括终端本体10、滑动模组20、驱动机构30和传动机构40,所述终端本体10包括显示屏11和与所述显示屏11相盖合的背壳12。所述滑动模组20包括滑动件21和转动连接所述滑动件21的功能组件50。所述滑动件21沿平行所述显示屏11方向可伸缩地滑动连接于所述背壳12,以带动所述功能件22与所述显示屏11相层叠或相展开,所述功能组件50在与所述显示屏11相展开后可相对所述显示屏11翻转。所述驱动机构30固定于所述显示屏11和所述背壳12之间,驱动所述滑动件21滑动。所述传动机构40连接于所述功能组件50和所述驱动机构30,以带动所述功能组件50相对所述滑动件21转动。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功能组件50随所述滑动件21滑动至与所述显示屏11相层叠位置,所述滑动件21容置于所述显示屏11与所述背壳12之间,所述功能组件50被所述显示屏11覆盖,便于用户携带所述移动终端100,且提高所述显示屏11的显示区屏占比,增加用户体验。所述功能组件50随所述滑动件21滑动至相对于所述显示屏11展开的位置,所述功能组件50从所述显示屏11的一侧露出,便于实现对应的功能。所述功能组件50相对所述显示屏11翻转,便于调整朝向,以满足多方位提供功能信号。所述移动终端10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
通过所述驱动机构30固定于背壳12,驱动所述滑动件21相对所述显示屏11滑动,进而带动所述滑动件21上的功能组件50相对所述显示屏11滑动,使得所述功能组件50可以随所述滑动件21相对所述显示屏11相层叠或展开,在用户方便携带的时候,所述功能组件50相对所述显示屏11层叠,在需要使用所述功能组件50的时候,所述功能组件50相对所述显示屏11展开,并且所述功能组件50可以相对所述显示屏11翻转,实现所述功能组件50可以与显示屏11相同朝向,也可以与显示屏11相背朝向,简化了移动终端100的排布结构,提高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3、图4、图5和图6,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屏11为全面屏。所述显示屏11呈矩形板状。所述显示屏11具有第一短边111和相对所述第一短边111设置的第二短边112,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短边111和所述第二短边112之间两个相对设置长边113。所述第一短边111靠近所述滑动件21。所述显示屏11在靠近所述第一短边111和靠近所述第二短边112处设置极窄的非显示区,该非显示区仅用于为所述显示屏11提供驱动线缆,以实现所述显示屏11显示画面。所述显示屏11可以是液晶显示屏(LiquidCrystalDisplay,LCD),也可以是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屏(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背壳12与所述显示屏11形状大致相同。所述背壳12与所述显示屏11之间形成收容腔13,所述收容腔13内固定所述驱动机构30,对所述驱动机构30形成保护。在所述滑动件21相对所述背壳12滑动至与所述显示屏11呈收缩状态时,所述功能组件50随所述滑动件21滑入所述收容腔13内,对所述功能组件50隐藏,减小所述移动终端100在朝向用户的一面设置非显示区的屏占比,有效提高显示区的屏占比。在所述滑动件21相对所述背壳12滑动至与所述显示屏11呈展开状态时,所述功能组件50随所述滑动件21滑出所述收容腔13,从而方便所述功能组件50提供功能信号。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本体10还包括电子组件131,所述电子组件131固定于所述收容腔13内,电连接所述显示屏11,为所述显示屏11提供电信号和操控处理信号。所述电子组件131可以包括电池、中央处理器和主板。所述功能组件50可以相对所述滑动件21翻转至与所述显示屏11相同朝向,即在所述功能组件50随所述滑动件21相对所述显示屏11展开后,用户可以同时观察到所述显示屏11和所述功能组件50。而在所述功能组件50相对所述滑动件21翻转至与所述背壳12相同朝向,用户可以同时观察到所述背壳12和所述功能组件50。所述功能组件50还可以翻转至与所述显示屏11呈夹角状态,实现多方位提供功能信号。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动件21在所述显示屏11和所述背壳12之间滑动。所述收容腔13设有平行所述显示屏11的开口。所述滑动件21滑动至与所述显示屏11相收缩状态,所述滑动件21封盖所述收容腔13的开口,从而避免杂质进入所述收容腔13,提高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安全性。所述滑动件21相对所述显示屏11沿平行所述长边113方向滑动。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动件21还可以相对所述显示屏11沿平行所述第一短边111方向滑动。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功能组件50可以是摄像头模组、虹膜识别模组、人脸识别模组、闪光灯、送话器、受话器、感光器、指纹模组、按键等功能器件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功能组件50在所述滑动件21上相互隔离。所述功能组件50随所述滑动件21滑动至与所述显示屏11相层叠状态,所述功能组件50隐藏于所述显示屏11与用户相背离一侧。所述功能组件50被所述显示屏11遮蔽,从而用户无法观察所述功能组件50,使得所述移动终端100外观简洁,增加显示区的屏占比。在所述功能组件50随所述滑动件21滑动至与所述显示屏11相展开的状态,所述至少一个功能组件50与所述显示屏11并排,所述功能组件50与所述显示屏11在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同一侧供用户交互,方便用户使用所述移动终端100,提高操作体验。所述功能组件50翻转至与所述显示屏11相背一侧时,所述功能组件50与所述背壳12在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同一侧供用户交互。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7,所述驱动机构30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背壳12的驱动轴31,所述驱动轴3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滑动件21的滑动方向相平行,所述驱动轴31的外周侧壁设有沿螺旋曲线延伸的第一导滑槽311,所述滑动件21设有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导滑槽311的凸块211,所述凸块211沿所述第一导滑槽311滑动,带动所述滑动件21相对所述背壳12滑动。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轴31包括第一转动端312和相对所述第一转动端311设置第二转动端313。所述第一转动端312靠近所述滑动件21。所述第二转动端313转动连接所述背壳12。所述第一导滑槽311绕所述驱动轴31的外周侧壁延伸。所述螺旋曲线为等距螺旋曲线。在所述驱动轴31相对所述背壳12匀速转动时,所述凸块211相对所述第一导滑槽311匀速滑动,带动所述滑动件21相对所述背壳12沿平行所述驱动轴21轴向匀速转动。所述驱动机构30包括两个所述驱动轴31,两个所述驱动轴31分别固定于所述背壳12靠近两个长边113处。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7和图8,所述驱动轴31靠近所述滑动件21一端在外周侧壁沿周向设有与所述第一导滑槽311连通的第二导滑槽314,所述凸块211滑动至所述第二导滑槽314,所述驱动轴31驱动所述功能组件50相对所述显示屏11翻转。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导滑槽314位于所述第一转动端312。所述第二导滑槽314在所述驱动轴31的外周侧壁环绕角度小于360°,即所述凸块211在所述第二导滑槽314内相对驱动轴31轴线转动预设角度,该预设角度小于360°。利用所述第二导滑槽314在所述驱动轴31的外周壁环绕角度小于360°,方便所述凸块211可以顺利退回至所述第一导滑槽311。所述凸块211滑动动至所述第二导滑槽314,所述凸块211在所述驱动轴31方向上不再相对所述背壳12移动。即所述滑动件21不再相对所述背壳12滑动,而所述驱动轴31仍可以相对所述背壳12转动,所述驱动轴31仍可以将扭矩驱动力传递至所述传动机构40,,所述传动机构40可以将扭矩驱动力传递至所述功能组件50,以使所述功能组件50相对所述滑动件21转动,以实现所述功能组件50相对所述显示屏11翻转,使得所述驱动机构30结构简洁。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动件21包括支架212,所述支架212包括朝向所述收容腔13内的底壁213和与所述底壁213相对设置的顶壁214。在所述滑动件21滑动至封盖所述收容腔13开口的位置时,所述底壁213收容于所述收容腔13内,所述显示屏11和所述背壳12遮盖所述底壁213,所述顶壁214大致与所述显示屏11的第一短边111平齐,即大致与所述收容腔13的开口平齐。所述底壁213大致垂直所述显示屏11。所述滑动件21在所述底壁213设有连杆215。所述连杆215朝平行所述驱动轴31的方向延伸。所述凸块211设置于所述连杆215远离所述底壁213一端。所述支架212在靠近两个所述长边12处分别设有两个所述连杆215。每一所述连杆215的凸块211对应滑动连接每一所述驱动轴31的第一导滑槽311和第二导滑槽314。利用两个所述连杆215分别靠近两个所述长边113,使得两个所述连杆215有效带动所述滑动件21滑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9、图10和图11,所述背壳12包括固定连接所述显示屏11的中框121,所述驱动机构30还包括固定连接所述中框121内侧的电机32,所述驱动轴31转动连接所述电机32。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中框121为矩形框体。所述中框12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长臂122和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长臂122的第一短臂123和第二短臂124。所述第二短臂124与所述第一短臂123相对设置。所述长臂122对应固定连接所述显示屏11的长边113,所述第一短臂123固定连接所述显示屏11与用户相背离一侧,并靠近所述第一短边111。所述第二短臂124固定连接所述显示屏11的第二短边112。所述驱动机构30包括两个所述电机32,每一所述电机32螺钉连接于每一所述长臂122的内侧。每一所述电机32靠近所述第一短臂123。每一所述驱动轴31穿过所述第一短臂123,所述第一短臂123为所述驱动轴31提供轴承。所述中框121稳固承载所述电机32,并且对所述电机32进行保护。所述电机3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端312。所述电机32驱动所述驱动轴31朝预设方向转动,所述凸块211在所述第一导滑槽311滑动,并相对所述背壳12由所述第一转动端312滑动至所述第二转动端313。所述滑动件21由靠近所述第一短臂123处滑动至远离所述第一短臂123处,即所述至少一个功能组件50由与所述显示屏11相层叠处滑动至与所述显示屏11相展开处。当所述电机32驱动所述驱动轴31朝预设方向反向转动时,所述凸块211沿所述第一导滑槽311滑动,并相对所述背壳12由所述第二转动端313处滑动至所述第一转动端312处,而所述至少一个功能组件50由与所述显示屏11相展开处滑动至与所述显示屏11相层叠处。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动件21还包括第一外框216。所述第一外框216固定连接所述支架212。所述第一外框216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第一拼接板217和固定连接于所述两个第一拼接板217之间第一短侧板218。所述第一短侧板218固定于所述支架212的顶壁214。所述第一拼接板217与所述连杆215相隔离。所述滑动件21滑动至与所述显示屏11相靠拢状态,所述连杆215位于所述长臂122内侧,所述第一拼接板218位于所述长臂122外侧。所述至少一个功能组件50固定于所述第一外框216内侧。两个所述第一拼接板217分别滑动连接两个所述长臂122外侧。所述长臂122在连接所述第一短臂123一端设有滑槽125。所述滑槽125沿所述长臂122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拼接板217滑动连接所述滑槽125。所述滑槽125为所述第一拼接板217导向,防止所述滑动件21与背壳12产生错位,即限制所述滑动件21仅在平行所述显示屏11方向上相对所述背壳12滑动。在所述第一外框216滑动至所述显示屏11相靠拢状态,所述第一拼接板217遮盖所述滑槽125,所述第一短侧板218邻接于所述显示屏11的第一短边111,从而使得所述移动终端100外观结构简洁。
进一步地,所述背壳12还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外侧板126。每一所述外侧板126固定每一所述长臂122的外侧。所述外侧板126遮盖所述长臂122。在所述第一外框216滑动至与所述显示屏11相靠拢状态,所述外侧板126与所述第一拼接板217相拼接,以在所述背壳12周侧形成平滑的拼接面,提高所述背壳12的外观性能。所述外侧板126和所述第一拼接板217共同邻接所述显示屏11的长边113,以提高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外观简洁性,并对所述滑动件21和所述显示屏11均形成保护。
进一步地,所述背壳12还包括第二外框127。所述第二外框127可拆卸连接两个所述长臂122,并位于所述第二短臂124外侧,对所述第二短臂124遮盖。所述第二外框127与所述第一外框216结构形状大致相同,以提高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外观性能。所述第二外框127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第二拼接板128和固定连接于所述两个第二拼接板128之间的第二短侧板129,所述第二拼接板128可拆卸连接所述长臂122,所述第二短侧板129遮盖所述第二短臂124。所述长臂122连接所述第二短臂124一端露出所述外侧板126,以供所述第二拼接板128遮盖。所述长臂122连接所述第二短臂124一端卡合连接所述第二拼接板218内侧。在所述第二拼接板128与所述长臂122卡合连接后,所述第二拼接板218与所述外侧板126拼接,以在所述背壳12的周侧形成平滑的拼接面。所述第二拼接板128、外侧板126和所述第一拼接板217共同邻接所述显示屏11的长边113。所述第一外框216、两个所述外侧板126和所述第二外框127可围合呈矩形外框,以对所述显示屏11的周缘进行保护,并形成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外框结构。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2和图13,所述滑动模组20还包括遮盖所述功能组件50的第一盖板23,所述第一盖板23平行所述显示屏11,所述第一盖板23对应所述功能组件50设有至少一个第一信号穿透孔23a(参图12),所述第一盖板23随所述滑动件21滑动而与所述显示屏11相层叠或相展开。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盖板23遮盖所述支架212,并遮盖固定于所述支架212的所述功能组件50。所述支架212包括连接于所述底壁213和所述顶壁214之间的第一侧面2121和与所述第一侧面2121相对设置的第二侧面2122。所述第一侧面2121和所述第二侧面2122均平行于所述显示屏11。所述第一侧面2121靠近所述显示屏11。所述支架212在所述第一侧面2121朝所述第二侧面2122开设第一容槽2123。所述第一容槽2123容纳所述功能组件50。所述功能组件50在所述第一容槽2123内转动。所述第一盖板23遮盖所述第一容槽2123。所述至少一个信号穿透孔23a与所述第一容槽2123相通。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盖板23朝向所述支架212一侧设有第一凸台231,所述第一凸台231与所述第一容槽2123相配合。所述第一凸台231封盖所述第一容槽2123,对所述功能组件50提供保护。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盖板23滑动连接于所述滑动件21,所述第一盖板23的滑动方向平行所述显示屏11的法向,在所述第一盖板23随所述滑动件21滑动至相对所述显示屏11展开的状态后,所述第一盖板23相对所述滑动件21滑动至与所述显示屏11相平齐的状态。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容槽2123的侧壁设有导轨2124。所述第一凸台231的侧壁设有与所述导轨2124相配和的导向槽232。所述导轨2124沿垂直所述显示屏11的方向延伸。所述导轨2124与所述导向槽232相配合,以提供所述第一盖板23相对所述支架212滑动导向。所述第一盖板23滑动至所述显示屏11相平齐之后,所述显示屏11与所述第一盖板23之间无缝隙,避免所述显示屏11与所述第一盖板23之间向所述收容腔13内渗入杂质。所述驱动轴31驱动所述凸块211滑动至所述第二导滑槽314处,所述滑动件21停止相对所述显示屏11滑动,所述第一盖板23滑动至与所述显示屏11相展开位置。当所述凸块211继续沿所述第二导滑槽314滑动,所述驱动轴31可以继续转动,所述驱动轴31通过所述传动机构40提供扭矩动力至所述第一盖板23,以使所述第一盖板23向远离所述支架21的方向滑动,从而所述第一盖板23与所述显示屏11平齐。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3和图14,所述滑动模组20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盖板23相对的第二盖板24,所述第二盖板24平行所述第一盖板23,所述功能组件50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盖板24和所述第二盖板23之间。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盖板24位于所述支架212与所述第一盖板23相背离一侧。所述背壳12包括与所述显示屏11相对的背板14。所述背板14的形状与所述显示屏11大致相同。所述收容腔13形成于所述显示屏11、中框121和所述背板14之间。即所述驱动机构30固定于所述显示屏11和所述背板14之间。所述第二盖板24随所述滑动件21滑动而与所述背板14相层叠或相展开。当所述滑动件21滑动至与所述显示屏11相收缩状态,所述第二盖板24与所述背板14相层叠。当所述滑动件21滑动至与所述显示屏11相展开状态,所述第二盖板24与所述背板14相展开状态。所述第二盖板24的形状与所述第一盖板23的形状大致相同。所述第二盖板24遮盖所述至少一个功能组件50与所述第一盖板23相背离一侧。所述第一盖板23和所述第二盖板24分别装饰所述支架212的朝向用户一侧和与用户相背离一侧,并且对所述功能组件50形成保护。所述第二盖板24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信号穿透孔24a,所述第二信号穿透孔24a用于透过所述功能组件50的功能信号。在所述功能组件50相对所述滑动件21翻转至与所述显示屏11相背的朝向时,所述功能组件50的至少一个功能器件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信号穿透孔24a相对应,并经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信号穿透孔24a与用户交互。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5,所述第二盖板24滑动连接于所述滑动件21,所述第二盖板的滑动方向平行所述显示屏11的法向,在所述第二盖板24随所述滑动件21滑动至相对所述显示屏11展开的状态后,所述第二盖板24相对所述滑动件21滑动至与所述背板14相平齐的状态。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212在所述第二侧面2122开设贯穿至所述第一侧面2121的过孔2125。所述过孔2125与所述第一容槽2123相通。所述第二盖板24朝向所述支架212一侧设有与所述过孔2125滑动配合的第二凸台241。所述第二凸台241沿垂直所述显示屏11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凸台241与所述过孔2125相配合,以提供所述第二盖板24相对所述支架212滑动导向。所述第二盖板24滑动至所述背板14相平齐之后,所述背板14与所述第二盖板24之间无缝隙,避免所述背板14与所述第二盖板24之间向所述收容腔13内渗入杂质。所述驱动轴31驱动所述凸块211滑动至所述第二导滑槽314处,所述滑动件21停止相对所述显示屏11滑动,所述第二盖板24滑动至与所述背板14相展开位置。当所述凸块211继续沿所述第二导滑槽314滑动,所述驱动轴31可以继续转动,所述驱动轴31通过所述传动机构40提供扭矩动力至所述第二盖板24,以使所述第二盖板24向远离所述支架212的方向滑动,从而所述第二盖板24与所述背板14平齐。所述第二盖板24和所述第一盖板23可以同时相背滑动,也可以先后依次相对滑动。所述第一盖板23和所述第二盖板24分别对所述滑动模组20朝向用户一侧和与用户相背离一侧进行装饰,提高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外观性能。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6,所述滑动模组20还包括锁紧组件25,所述锁紧组件25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盖板23的第一锁紧件251和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盖板24的第二锁紧件252,所述第一锁紧件251与所述第二锁紧件253相互施加牵引力,以带动所述第一盖板23和所述第二盖板24相互靠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紧件251为永磁体,所述第一锁紧件251可以设置于所述功能组件50的其中一个功能器件上。例如,所述功能组件50包括送话器,所述第一锁紧251可以是设置于送话器的永磁体。所述第一锁紧件251固定于所述第一凸台231的顶端端面上。所述第二锁紧件252为永磁体。所述第二锁紧件252固定于所述第二盖板24朝向所述支架212的侧面上。所述第二锁紧件252和所述第一锁紧件251通过磁力相互吸引,使得所述第一锁紧件251和所述第二锁紧件252相互提供相靠拢的牵引力。在所述驱动机构30通过所述传动机构40驱动所述第一盖板23和所述第二盖板24相背滑动后,所述驱动机构30停止向所述第一盖板23和所述第二盖板24提供驱动作用力后,所述第一盖板23和所述第二盖板24在所述锁紧组件25的牵引力作用下相互靠拢,方便所述第一盖板23和所述第二盖板24分别退回至抵触所述支架212的位置,进而方便所述第一盖板23和所述第二盖板24可以随所述滑动件21滑动至与所述显示屏11相层叠的状态。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7、图18和图19,所述移动终端100还包括传动机构40,所述传动机构40连接于所述第一盖板23、第二盖板24、功能组件50和所述驱动机构30,将所述驱动机构30的动力传递至所述功能组件50、第一盖板23和第二盖板24,以驱动所述第一盖板23和所述第二盖板24相对所述滑动件21滑动,以及驱动所述功能组件50相对所述显示屏11翻转。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机构40包括第一转接轴41,所述第一转接轴41随所述滑动件21与所述驱动机构30滑动连接,并在所述驱动机构30的驱动作用下转动,所述第一转接轴41的轴向平行所述滑动件21的滑动方向,所述第一转接轴41将转动扭矩传递至所述第一盖板23,以驱动所述第一盖板23滑动。所述第一转接轴41还将转动扭矩传递至所述第二盖板24,以驱动所述第二盖板24滑动。当所述凸块211滑动至所述第二导滑槽314,所述第一转接轴41在驱动第一盖板23和所述第二盖板24分别相对所述显示屏11和所述背板14平齐后,将转动扭矩传递至所述功能组件50,以驱动所述功能组件50转动。所述支架212在所述第二侧面2122向所述第一侧面2121开设第二容槽2126。所述支架212在所述第二容槽2126内设有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接轴41的限位凸起2127。所述驱动轴31在远离所述电机32一端端面朝连接所述电机32一端端面设滑孔315。所述滑孔315为异形孔。所述第一转接轴41的一端插入所述滑孔315内,并与所述滑孔315滑动配合。所述驱动轴31可驱动所述第一转接轴41相对所述背壳12转动。所述第一转接轴41另一端连接所述支架212,所述第一转接轴41随所述支架212相对所述驱动轴31滑动。所述传动机构40还包括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接轴41远离所述电机32一端的第一锥齿轮411。所述第一锥齿轮411在周侧壁沿周向设有限位凹槽412。所述限位凹槽412与所述限位凸起2127转动配合。所述第一锥齿轮411收容于所述第二容槽2126。利用所述限位凸起2127与所述第一锥齿轮411的限位凹槽412相配合,使得所述第一锥齿轮411仅相对所述支架212转动,并随所述支架212相对所述背壳12滑动。所述第一锥齿轮411通过所述第一转接轴41将所述驱动轴31的扭矩力传递至所述第一盖板23和所述第二盖板24,以驱动所述第一盖板23和所述第二盖板24相对所述滑动件21滑动。所述第一锥齿轮411还通过所述第一转接轴41将所述驱动轴31的扭矩力传递至所述功能组件50,以驱动所述功能组件50相对所述滑动件21转动。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17、图18和图19,所述传动机构40还包括第二转接轴42和推杆43,所述第二转接轴42与所述第一转接轴41轴联接,所述第二转轴42在周侧壁设有沿螺旋曲线延伸的第三导滑槽421,所述推杆43设有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三导滑槽421的滑动块431,所述推杆43沿所述第二转接轴42轴向相对所述滑动件21滑动,以推动所述第一盖板23和所述第二盖板24滑动。所述凸块211沿所述第一导滑槽311滑动,所述推杆43与所述功能组件50分离,所述凸块211沿所述第二导滑槽314的尾端滑动,所述推杆43推动所述功能组件相50对所述显示屏11翻转。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转接轴42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212。所述第二转接轴42的轴向大致垂直所述第一转接轴41,并平行所述显示屏11,以方便所述第二转接轴42向所述第一盖板23和所述第二盖板24提供足够的行程。所述支架212在所述第二侧面2122朝所述第一侧面2121开设与所述第二容槽2126相通的第三容槽2128。所述第二转接轴42收容于所述第二容槽2126内。所述第二转接轴42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锥齿轮411,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容槽2126侧壁。所述传动机构40还包括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接轴42的第二锥齿轮422。所述第二锥齿轮422与所述第一锥齿轮411相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422的锯齿数小于所述第一锥齿轮411的锯齿数,例如,所述第一骓驰轮411的锯齿数是所述第二锥齿轮422的两倍,在所述第一锥齿轮411转动半圈时,所述第二锥齿轮422转动一整圈。所述凸块211由所述第二导滑槽314的前端滑动至尾端,所述驱动轴31和所述第一转接轴41的转动角度小于360度,而所述第二转接轴42转动角度大于360度。即所述第二转接轴42可以连续转动多圈,使得所述推杆43的滑动行程增加,以方便所述推杆43可以在推动所述第一盖板23和所述第二盖板24滑动后还可以继续推动所述功能组件50转动。所述第一转接轴41通过所述第一锥齿轮411和所述第二锥齿轮422带动所述第二转接轴421转动。所述第三容槽2128与所述第一容槽2123相通。所述滑动块431在所述第三容槽2128内滑动,并可伸缩至所述第一容槽2123内,以推动所述第一盖板23和所述第二盖板24滑动,以及推动所述功能组件50转动。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17、图18和图19,所述第一盖板23设有第一楔形块233,所述推杆43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楔形块233相配合的推动块432。所述第二盖板24设有与所述推动块432相配合的第二楔形块242。所述第一楔形块233设置于所述第一凸台231靠近所述第三容槽2128。所述第二楔形块242设置于所述第二凸台241,并与所述第一楔形块233相对设置。所述推动块432在所述推杆43的滑动作用下,朝远离所述第一转接轴41方向滑动,推动所述第一楔形块233和所述第二楔形块242沿垂直所述显示屏11方向相背滑动,从而推动所述第一盖板23和所述第二盖板24相背滑动。在所述推杆43朝靠近所述第一转接轴41方向滑动,所述推动块431与所述第一楔形块233和所述第二楔形块242相分离,所述第一盖板23和所述第二盖板24在所述锁紧组件25的作用下相互靠拢。所述推动块432在推动所述第一楔形块233和所述第二楔形块242后,所述第二转接轴42继续转动,所述推杆43继续朝远离所述第一转接轴41方向滑动,以推动所述功能组件50转动。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212在所述第三容槽2128的底壁上设置有导向块2129。每个所述推杆43沿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导向槽433。每个所述导向块2129插接在对应的所述导向槽433内,并在所述导向槽433内滑动。所述导向槽433的两端闭合设置,防止所述导向块2129脱离所述推杆43。每个所述推杆43被对应的所述第二转接轴42带动沿平行所述第二转接轴42轴向滑动时,所述导向块2129对所述推杆43的运动起导向作用。
在一实施例中,请一并参考图7,所述滑动模组20还包括保护盖25。所述保护盖25固定连接所述支架212,并盖住所述第二容槽2126和所述第三容槽2128,且位于所述第一盖板23和所述第二盖板24之间。所述保护盖25对所述传动机构40进行保护。
进一步地,所述功能组件50包括转动座和固定于所述转动座的至少一个功能器件,所述传动机构40还包括固定于所述转动座的齿轮44和固定于所述推杆43的齿条45,所述凸块211在所述第二导滑槽314内滑动时,所述齿条45与所述齿轮44相啮合,并驱动所述转动座51相对所述显示屏11翻转。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座51的转动轴与所述第一转接轴41相平行。所述齿轮44的几何中心轴线与所述转动座51的转动轴相重合。所述齿条45固定于所述推动块432远离所述推杆43一端。所述齿条45与所述推杆43相平行。当所述凸块211滑动至所述第二导滑槽314,所述推动块432在推动所述第一楔形块233和所述第二楔形块242后,所述推动块432在平行所述推杆43方向相对所述第一楔形块233和所述第二楔形块242滑动。即所述第一盖板23和所述第二盖板24均相对所述滑动件21静止。所述齿条45沿平行所述推杆43方向来回滑动,使得所述转动座51可以来回翻转。即所述至少一个功能器件52可以随所述转动座51转动至与所述显示屏11相同朝向,也可以随所述转动座51转动至与所述背板14相同朝向。所述功能器件52可以是摄像头模组、虹膜识别模组、人脸识别模组、闪光灯、送话器、受话器、感光器、指纹模组、按键等功能器件。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20,图21和图22,所述第三导滑槽421沿非等距螺旋曲线延伸。所述第三导滑槽421包括第一段422、第二段423和第三段424。所述第一段422的螺距大于所述第二端423的螺距。所述滑动块431在所述第一段422滑动时,所述推杆43具有第一滑动速度。所述滑动块431在所述第二段423滑动时,所述推杆43具有第二滑动速度,所述第二滑动速度大于所述第一滑动速度。所述第一段422与所述第一导滑槽311相对应。所述第二段423和所述第三段424与所述第二导滑槽314相对应。即在所述凸块211沿所述第一导滑槽311滑动时,所述滑动块431沿所述第一段422滑动,所述推杆43推动所述推动块432缓慢滑动至靠近所述第一楔形块233和第二楔形块242处,以满足所述滑动件21滑动至与所述显示屏11相展开处具有足够的滑动行程。所述凸块211沿所述第二导滑槽314滑动时,所述滑动块431沿所述第二段423和所述第三段424滑动。
所述凸块211在所述第一导滑槽311滑动,所述滑动块431滑动至所述所述驱动轴31驱动所述滑动件21相对所述显示屏11展开,所述推杆43、推动块432和所述齿条43与所述第一盖板23、第二盖板24和所述功能组件50分离。所述凸块211由所述驱动轴31的第一导滑槽311进入所述第二导滑槽314时,所述推杆43的滑动块431从所述第三导滑槽421的第一段422逐渐进入所述第二段423中,此时,所述推动块432首先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楔形块233相接触,所述推动块432随后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楔形块242相接触,所述齿条45与所述齿轮44相分离。所述推动块432将推动所述第一盖板23和所述第二盖板24相背运动使得所述第一盖板23与所述显示屏11平齐,从而消除所述显示屏11与所述第一盖板23之间的台阶,以及使得所述第二盖板24与所述背板14平齐,从而消除所述背板14与所述第二盖板24之间的台阶。在所述凸块211继续在所述第二导滑槽314滑动,所述滑动块431滑动至所述第三段424,所述齿条45与所述齿轮44相啮合,从而所述推杆43推动所述功能组件50转动。
在需要将所述滑动模组20收容在所述收容腔13时,所述驱动机构30驱动所述驱动轴31朝预设方向反向转动,其实际运动过程相当于上述过程的相反过程,此处不再赘述,区别之处在于,所述推动块432被带动远离所述第一盖板23和所述第二盖板24。所述第一锁紧件251和所述第二锁紧件252的磁性吸附相吸促使所述第一盖板23和所述第二盖板24相向运动而复位,此时,所述凸块311从所述驱动轴31的所述第二导滑槽314进入所述第一导滑槽311,所述推杆43的滑动块432从所述第二转接轴42的所述快进段423逐渐进入所述慢进段422中,所述驱动机构30将带动所述滑动模组20收容于所述收容腔13中。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功能器件52包括摄像头模组和闪光灯。所述摄像头模组和所述闪光灯均固定于所述转动座51,并相互隔离。在所述推杆43推动所述至少一个功能器件52与所述显示屏11相同朝向时,用户可以实现利用摄像头和闪光灯进行前置拍摄。在所述推杆43推动所述至少一个功能器件52翻转180度,与所述显示屏11相反朝向时,用户可以实现利用摄像头和闪光灯进行后置拍摄。所述第一盖板23在所述第一凸台231上还设有第四容槽。所述摄像头模组和所述送话器222均固定于所述第四容槽内。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所述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所述移动终端100。所述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100接收伸出信号,所述移动终端100根据所述伸出信号控制所述驱动机构30驱动所述传动机构40,以使所述传动机构40带动所述滑动件21滑动至相对所述终端本体10伸出状态。
所述移动终端100接收转动信号,所述移动终端100根据所述转动信号控制所述驱动机构30驱动所述传动机构40,以使所述传动机构40带动所述功能组件50相对所述终端本体10转动。
所述移动终端100接收收缩信号,所述移动终端100根据所述收缩信号控制所述驱动机构30驱动所述传动机构40,以使所述传动机构40带动所述滑动件收缩至相对所述终端本体收缩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移动终端100通过触控显示屏、受话器、感光元件、闪光灯等器件接收到伸出信号、转动信号或收缩信号,并通过中央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机构30。
进一步地,在所述移动终端100接收转动信号的步骤中,所述移动终端100根据所述转动信号检测所述滑动件21的伸出阈值是否到达预设伸出阈值。
若检测为是,则所述移动终端100控制所述驱动机构30驱动所述传动机构40,以使所述传动机构40带动所述功能组件50相对所述终端本体10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移动终端100通过压力传感器、或红外测距器、或触发开关等器件检测所述滑动件21的伸出阈值。
本申请提供的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通过所述驱动机构固定于背壳,驱动所述滑动件相对所述显示屏滑动,进而带动所述滑动件上的功能组件相对所述显示屏滑动,使得功能组件可以随所述滑动件相对所述显示屏相层叠或展开,在用户方便携带的时候,所述功能组件相对所述显示屏层叠,在需要使用所述功能组件的时候,所述功能组件相对所述显示屏展开,并且所述功能组件可以相对所述显示屏翻转,实现功能组件可以与显示屏相同朝向,也可以与显示屏相背朝向,简化了移动终端的排布结构,提高用户体验。
以上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20)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终端本体、滑动模组、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终端本体包括显示屏和与所述显示屏相盖合的背壳,所述滑动模组包括滑动件和转动连接所述滑动件的功能组件,所述滑动件沿平行所述显示屏方向可伸缩地滑动连接于所述背壳,以带动所述功能组件与所述显示屏相层叠或相展开,所述功能组件在与所述显示屏相展开后可相对所述显示屏翻转,所述驱动机构固定于所述显示屏和所述背壳之间,驱动所述滑动件滑动,所述传动机构连接于所述功能组件和所述驱动机构,以带动所述功能组件相对所述滑动件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背壳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滑动件的滑动方向相平行,所述驱动轴的外周侧壁设有沿螺旋曲线延伸的第一导滑槽,所述滑动件设有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导滑槽的凸块,所述凸块沿所述第一导滑槽滑动,带动所述滑动件相对所述背壳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靠近滑动件一端在外周侧壁沿周向设有与所述第一导滑槽连通的第二导滑槽,所述凸块滑动至所述第二导滑槽,所述驱动轴驱动所述功能组件相对所述显示屏翻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滑槽在所述驱动轴的外周侧壁环绕角度小于360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转接轴,所述第一转接轴插接所述驱动轴,并随所述滑动件相对所述背壳滑动,以及随所述驱动轴相对所述滑动件转动,所述第一转接轴的轴向平行所述驱动轴的轴向,当所述凸块滑动至所述第二导滑槽,所述第一转接轴将转动扭矩传递至所述功能组件,以驱动所述功能组件相对所述显示屏翻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二转接轴和推杆,所述第二转接轴与所述第一转接轴轴联接,所述第二转轴在周侧壁设有沿螺旋曲线延伸的第三导滑槽,所述推杆设有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三导滑槽的滑动块,所述推杆沿所述第二转接轴轴向相对所述滑动件滑动,所述凸块沿所述第一导滑槽滑动,所述推杆与所述功能组件分离,所述凸块沿所述第二导滑槽滑动,所述推杆推动所述功能组件相对所述显示屏翻转。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滑槽沿非等距螺旋曲线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转接轴的第一锥齿轮和固定于所述第二转接轴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相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齿轮的锯齿数大于所述第二锥齿轮的锯齿数。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功能组件的齿轮和固定于所述推杆的齿条,所述凸块在所述第二导滑槽内滑动时,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相啮合,并驱动所述功能组件相对所述显示屏翻转。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模组还包括遮盖所述功能组件的盖板,所述盖板平行所述显示屏,所述盖板滑动连接所述滑动件,所述凸块沿所述第一导滑槽滑动,所述推杆与所述盖板分离,所述凸块沿所述第二导滑槽滑动,所述推杆推动所述盖板相对所述显示屏平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接轴的轴向平行所述盖板,所述盖板设有楔形块,所述推杆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楔形块相配合的推动块。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滑槽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凸块沿所述第一导滑槽滑动,所述滑动块在所述第一段滑动,所述推杆与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功能组件分离,所述凸块沿所述第二导滑槽滑动,所述滑动块在所述第二段滑动,所述推杆推动所述盖板与所述显示屏平齐,所述凸块沿所述第二导滑槽滑动,所述滑动块沿所述第三段滑动,所述推杆推动所述功能组件与相对所述显示屏翻转。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的螺距小于所述第二段的螺距。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从所述第三段的一端向另一端滑动,所述功能组件由与所述显示屏相同朝向翻转至与所述显示屏相反朝向。
16.根据权利要求1~1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具有显示区,所述滑动件滑动至与所述显示屏相层叠状态,所述显示区部分覆盖或完全覆盖所述功能组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1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滑动件的转动座和固定于所述转动座的至少一个功能器件,所述至少一个功能器件随所述转动座相对所述显示屏翻转。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功能器件包括摄像头模组。
19.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终端本体、滑动模组、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滑动模组包括可伸缩滑动于所述终端本体的滑动件和转动连接所述滑动件的功能组件,所述驱动机构固定于所述终端本体,所述传动机构连接于所述功能组件和所述驱动机构;
所述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接收伸出信号,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伸出信号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传动机构,以使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滑动件滑动至相对所述终端本体伸出状态;
所述移动终端接收转动信号,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转动信号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传动机构,以使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功能组件相对所述终端本体转动;
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收缩信号,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收缩信号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传动机构,以使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滑动件收缩至相对所述终端本体收缩状态。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接收转动信号的步骤中,所述移动终端接收转动信号,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转动信号检测所述滑动件的伸出阈值是否到达预设伸出阈值;
若检测为是,则所述移动终端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传动机构,以使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功能组件相对所述终端本体转动。
CN201711219893.9A 2017-11-28 2017-11-28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098427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19893.9A CN109842700B (zh) 2017-11-28 2017-11-28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
PCT/CN2018/116486 WO2019105263A1 (zh) 2017-11-28 2018-11-20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19893.9A CN109842700B (zh) 2017-11-28 2017-11-28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42700A true CN109842700A (zh) 2019-06-04
CN109842700B CN109842700B (zh) 2021-04-16

Family

ID=66664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19893.9A Active CN109842700B (zh) 2017-11-28 2017-11-28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42700B (zh)
WO (1) WO201910526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33210A (zh) * 2019-12-26 2020-03-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2770202A (zh) * 2021-01-05 2021-05-07 重庆蓝岸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翻转扬声器和影音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35245B (zh) * 2022-02-28 2023-11-10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车内后视镜
CN114980637B (zh) * 2022-04-26 2024-03-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7456A (zh) * 2016-10-24 2017-05-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6899721A (zh) * 2017-04-28 2017-06-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7197133A (zh) * 2017-07-21 2017-09-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摄像头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310807A1 (en) * 2016-04-25 2017-10-26 Harold P. MINTZ Vertical slide aparatus with rotational screen for smart phones, pdas, tablets and the lik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7456A (zh) * 2016-10-24 2017-05-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6899721A (zh) * 2017-04-28 2017-06-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7197133A (zh) * 2017-07-21 2017-09-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摄像头组件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33210A (zh) * 2019-12-26 2020-03-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2770202A (zh) * 2021-01-05 2021-05-07 重庆蓝岸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翻转扬声器和影音设备
CN112770202B (zh) * 2021-01-05 2022-07-12 重庆蓝岸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翻转扬声器和影音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05263A1 (zh) 2019-06-06
CN109842700B (zh) 2021-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42700A (zh)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
CN106603756B (zh) 显示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08143261U (zh) 移动终端
CN110227273A (zh) 遥控器及遥控器的制造方法
CN108340846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的车载导航系统
EP2685344B1 (en) Collapsible electronic equipment
AU2009240609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nipulation with thermo-insulating cover of massage pool or swimming massage pool
CN103546688A (zh) 一种旋转伸缩的摄像头及电子设备
CN111866229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3952434U (zh) 便携式电子吸烟装置
CN110863728B (zh) 联动装置
KR100598619B1 (ko) 차량용 모니터의 팝업장치
CN109379517A (zh) 电子设备
CN108555875A (zh) 一种自动取药送药机器人
CN204462937U (zh) 折叠式显示设备
KR20160145907A (ko) 곡면 디스플레이의 가변 곡률 구동장치
CN204170423U (zh) 一种带有伸缩显示屏的遥控器装置
CN109862145A (zh) 功能组件、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
CN209881848U (zh) 一种自带支架及保护套功能的移动终端
CN109995905A (zh) 功能组件、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8643752A (zh) 家用电器
CN1867238A (zh) 具有显示器支撑的储藏室
CN209028372U (zh) 一种防静电的pet基液晶显示屏
CN203811965U (zh) 电磁驱动滤光片切换器
CN213796501U (zh) 一种可变形态教育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