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40568A - 可视信息加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储存介质 - Google Patents

可视信息加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储存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40568A
CN109840568A CN201811539332.1A CN201811539332A CN109840568A CN 109840568 A CN109840568 A CN 109840568A CN 201811539332 A CN201811539332 A CN 201811539332A CN 109840568 A CN109840568 A CN 1098405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ed
information
colour band
card
init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3933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维希
马永刚
田俊杰
冯绍钧
马荣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inters (Jiangmen)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men Dascom Computer Peripher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men Dascom Computer Peripher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men Dascom Computer Peripher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3933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40568A/zh
Publication of CN1098405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405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视信息加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储存介质,在对卡片进行信息的印制时,在不同的打印阶段,改变色带上的起始打印位置和卡片上的起始打印位置之间的对准状态,并限制残留于色带中的残留信息的长度不大于打印在卡片上的目标信息的长度,使得色带上呈现出后续待打印信息与初始待打印信息错位重叠或者残留于色带中的残留信息与打印在卡片上的目标信息发生错位的情况,从而使得残留于色带中的残留信息不能够被辨别,起到对残留信息进行加密的作用,有效避免用户信息出现资料泄露的问题。

Description

可视信息加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储存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可视信息加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储存介质。
背景技术
在一些智能卡片的表面,往往会打印有关于用户的姓名、住址及身份证号等隐私信息,例如社保卡、身份证等。而在制作这些卡片时,往往需要使用到直印式或转印式的智能卡印卡机。在这些智能卡印卡机中,往往采用色带实现卡片上信息的印制,但是,当完成印卡后,色带上就会残留有用户的信息,若直接把用完的色带扔掉,则会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若对色带进行销毁处理,则需要增加销毁设备的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视信息加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储存介质,能够在对卡片进行信息的印制时,同时对色带中经过印卡后残留的打印信息进行加密,避免用户信息出现资料泄露。
本发明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视信息加密方法,包括:
进行初始打印,在所述初始打印中,色带上的起始打印位置与卡片上的起始打印位置相互对准,所述色带和所述卡片相对于打印头移动使所述打印头通过所述色带把来源于目标信息的初始待打印信息打印在所述卡片表面,残留于所述色带中的初始待打印信息的长度不大于打印在所述卡片上的初始待打印信息的长度;
进行后续打印,所述色带上的起始打印位置与所述卡片上的起始打印位置在所述后续打印中至少一次不对准,所述色带和所述卡片相对于所述打印头移动使所述打印头通过所述色带把来源于所述目标信息的后续待打印信息打印在所述卡片表面,使得所述卡片表面仅被打印有所述目标信息,残留于所述色带中的残留信息的长度不大于打印在所述卡片上的所述目标信息的长度。
进一步,所述后续待打印信息为从所述初始待打印信息中任意选取的局部信息。
进一步,所述后续待打印信息于所述色带中的位置和所述初始待打印信息于所述色带中的位置相互错位重叠。
进一步,所述初始待打印信息与所述后续待打印信息形成具有前后次序的字符序列。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视信息加密装置,包括:
初始处理单元,用于进行初始打印,在所述初始打印中,色带上的起始打印位置与卡片上的起始打印位置相互对准,所述色带和所述卡片相对于打印头移动使所述打印头通过所述色带把来源于目标信息的初始待打印信息打印在所述卡片表面,残留于所述色带中的初始待打印信息的长度不大于打印在所述卡片上的初始待打印信息的长度;后续处理单元,用于进行后续打印,所述色带上的起始打印位置与所述卡片上的起始打印位置在所述后续打印中至少一次不对准,所述色带和所述卡片相对于所述打印头移动使所述打印头通过所述色带把来源于所述目标信息的后续待打印信息打印在所述卡片表面,使得所述卡片表面仅被打印有所述目标信息,残留于所述色带中的残留信息的长度不大于打印在所述卡片上的所述目标信息的长度。
进一步,所述后续待打印信息为从所述初始待打印信息中任意选取的局部信息。
进一步,所述后续待打印信息于所述色带中的位置和所述初始待打印信息于所述色带中的位置相互错位重叠。
进一步,所述初始待打印信息与所述后续待打印信息形成具有前后次序的字符序列。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视信息加密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和用于与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能够执行如上所述的可视信息加密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上所述的可视信息加密方法。
第五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计算机执行如上所述的可视信息加密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初始打印中,由于色带上的起始打印位置与卡片上的起始打印位置相互对准,并且残留于色带中的初始待打印信息的长度不大于打印在卡片上的初始待打印信息的长度,因此残留于色带中的初始待打印信息与打印在卡片上的初始待打印信息相一致;而在多次进行的后续打印中,由于在至少一次后续打印中,色带上的起始打印位置与卡片上的起始打印位置不对准,并且卡片表面仅被打印有目标信息,而残留于色带中的残留信息的长度不大于打印在卡片上的目标信息的长度,因此,在色带上会呈现后续待打印信息与初始待打印信息错位重叠或者残留于色带中的残留信息与打印在卡片上的目标信息发生错位的情况,不论在色带中呈现哪种情况,残留于色带中的残留信息都不能够被辨别,因此能够起到对残留信息进行加密的作用,有效避免了用户信息出现资料泄露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可视信息加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可视信息加密方法的效果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可视信息加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可视信息加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不冲突,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虽然在装置示意图中进行了功能模块划分,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装置中的模块划分,或流程图中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根据发明人所了解到的情况,在一些智能卡片的表面,往往会打印有关于用户的姓名、住址及身份证号等隐私信息,例如社保卡、身份证等。而在制作这些卡片时,往往需要使用到直印式或转印式的智能卡印卡机。在这些智能卡印卡机中,往往采用色带实现卡片上信息的印制,但是,当完成印卡后,色带上就会残留有用户的信息,若直接把用完的色带扔掉,则会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若对色带进行销毁处理,则需要增加销毁设备的成本。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视信息加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储存介质,在对卡片进行信息的印制时,在不同的打印阶段,改变色带上的起始打印位置和卡片上的起始打印位置之间的对准状态,并限制残留于色带中的残留信息的长度不大于打印在卡片上的目标信息的长度,使得色带上呈现出后续待打印信息与初始待打印信息错位重叠或者残留于色带中的残留信息与打印在卡片上的目标信息发生错位的情况,从而使得残留于色带中的残留信息不能够被辨别,起到对残留信息进行加密的作用,有效避免用户信息出现资料泄露的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
参照图1,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视信息加密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步骤S100,进行初始打印,在所述初始打印中,色带上的起始打印位置与卡片上的起始打印位置相互对准,所述色带和所述卡片相对于打印头移动使所述打印头通过所述色带把来源于目标信息的初始待打印信息打印在所述卡片表面,残留于所述色带中的初始待打印信息的长度不大于打印在所述卡片上的初始待打印信息的长度;
步骤S200,进行后续打印,所述色带上的起始打印位置与所述卡片上的起始打印位置在所述后续打印中至少一次不对准,所述色带和所述卡片相对于所述打印头移动使所述打印头通过所述色带把来源于所述目标信息的后续待打印信息打印在所述卡片表面,使得所述卡片表面仅被打印有所述目标信息,残留于所述色带中的残留信息的长度不大于打印在所述卡片上的所述目标信息的长度。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色带上的起始打印位置与卡片上的起始打印位置在初始打印中相互对准,并且残留于色带中的初始待打印信息的长度不大于打印在卡片上的初始待打印信息的长度,因此残留于色带中的初始待打印信息与打印在卡片上的初始待打印信息相一致;而在多次进行的后续打印中,由于在至少一次后续打印中,色带上的起始打印位置与卡片上的起始打印位置不对准,并且卡片表面仅被打印有目标信息,而残留于色带中的残留信息的长度不大于打印在卡片上的目标信息的长度,因此,在色带上会呈现后续待打印信息与初始待打印信息错位重叠或者残留于色带中的残留信息与打印在卡片上的目标信息发生错位的情况,不论在色带中呈现哪种情况,残留于色带中的残留信息都不能够被辨别,因此能够起到对残留信息进行加密的作用,有效避免了用户信息出现资料泄露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信息由多个字符组成,初始待打印信息和后续待打印信息都取自于目标信息中的内容。其中,初始待打印信息和后续待打印信息均可以为单个字符,也可以分别为由至少两个连续字符组成的单词、词语、词组、句子或数字序列等;另外,后续待打印信息既可以与初始待打印信息相同,也可以与初始待打印信息不相同,或者后续待打印信息为初始待打印信息中的局部信息。另外,进行后续打印的次数可以为一次,也可以为多次。
下面以不同的具体例子对本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例子一:
参照图2,目标信息为字符串“可视信息加密”,而初始待打印信息选取为字符串“可视信息加密”,后续待打印信息选取为字符串“信息加密”,后续打印的次数为一次。那么,在初始打印中,由于色带上的起始打印位置与卡片上的起始打印位置相互对准,并且残留于色带中的初始待打印信息的长度不大于打印在卡片上的初始待打印信息的长度,因此残留于色带中的初始残留信息和打印于卡片上的初始信息均为字符串“可视信息加密”。当进行后续打印时,由于色带上的起始打印位置与卡片上的起始打印位置至少一次不对准,并且残留于色带中的残留信息的长度不大于打印在卡片上的目标信息的长度,即后续待打印信息“信息加密”需要与色带中的初始残留信息“可视信息加密”错位重叠,例如后续待打印信息“信息加密”对准初始残留信息“可视信息加密”中的“可视信息”部分。那么,在后续打印的过程中,初始残留信息中的字符“可”分别与卡片上的字符“信”和打印头相对应,当打印头把后续待打印信息“信息加密”对应打印在卡片上的字符串“信息加密”中时,色带上初始残留信息中的字符串“可视信息”会被因为重复打印而再次形成的残留信息“信息加密”所叠加遮盖,此时,从色带上看不出初始残留信息中的字符串“可视信息”。由于色带中的残留信息不能被完全辨别,因此即使别人获得色带,也不能清楚知道残留于色带中的全部信息,因此能够起到对残留信息进行加密的作用,能够有效避免用户信息出现资料泄露的问题。
例子二:
参照图3,例子二与上述例子一的区别在于:后续打印的次数为两次,第一次进行后续打印时的后续待打印信息选取为字符串“信息加密”,第二次进行后续打印时的后续待打印信息选取为字符串“可视信”。在例子二中,第一次进行后续打印的过程与例子一中进行的过程一样,而在进行第二次后续打印时,后续待打印信息“可视信”也会与色带中的初始残留信息“可视信息加密”错位重叠,在例子二中,后续待打印信息“可视信”对准初始残留信息“可视信息加密”中的“息加密”部分。那么,在第二次后续打印的过程中,初始残留信息中的字符“息”分别与卡片上的字符“可”和打印头相对应,当打印头把后续待打印信息“可视信”对应打印在卡片上的字符串“可视信”中时,色带上初始残留信息中的字符串“息加密”会被因为重复打印而再次形成的残留信息“可视信”所叠加遮盖,此时,从色带上看不出初始残留信息中的字符串“息加密”。因此,结合两次后续打印,色带上的初始残留信息“可视信息加密”能够被全部叠加覆盖,所以色带中的残留信息均不能被辨别,因此即使别人获得色带,也不能清楚知道残留于色带中的信息,因此能够起到对残留信息进行加密的作用,能够有效避免用户信息出现资料泄露的问题。
例子三:
目标信息为字符串“1234”,而初始待打印信息选取为字符“1”,后续打印的次数为三次,第一次进行后续打印时的后续待打印信息选取为字符“2”,第二次进行后续打印时的后续待打印信息选取为字符“3”,第三次进行后续打印时的后续待打印信息选取为字符“4”。那么,在初始打印中,残留于色带中的初始残留信息和打印于卡片上的初始信息均为字符“1”。当进行第一次后续打印时,色带上的起始打印位置相对于卡片上的起始打印位置向前偏移两个字符;当进行第二次后续打印时,色带上的起始打印位置相对于卡片上的起始打印位置向后偏移一个字符;当进行第三次后续打印时,色带上的起始打印位置相对于卡片上的起始打印位置向后偏移一个字符。因此,当完成全部的打印处理后,残留于色带中的残留信息为字符串“1342”,而打印在卡片上的目标信息为字符串“1234”。所以,根据残留于色带中的残留信息,并不能够辨别出被打印在卡片上的目标信息。当后续打印的次数越多,并且每次进行后续打印的后续待打印信息都不相同,那么,最后残留于色带中的残留信息和打印于卡片上的目标信息之间的差异性越大,即更加难以根据残留于色带中的残留信息而辨别出打印于卡片上的目标信息,从而能够起到对残留信息进行加密的作用,有效避免了用户信息出现资料泄露的问题。
另外,当进行初始打印而使初始待打印信息被打印在卡片上时,色带上对应的油墨会被转移到卡片上而出现油墨缺失,例如初始待打印信息为字符串“可视信息加密”,那么这些缺失的油墨会在色带上形成残留信息“可视信息加密”。当进行后续打印而使后续待打印信息被打印在卡片上时,例如后续待打印信息为字符串“信息加密”,并且后续待打印信息需要叠加遮盖色带中的字符串“可视信息”,那么,在进行后续打印时,由于油墨的缺失,色带中仅有部分油墨会被打印在卡片上对应于“信息加密”的位置,此时,卡片上的字符串“信息加密”中的每一个字符,均呈现出部分油墨重叠的噪点效果。由于采用非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而印制得到的卡片,其上的字符并不会出现部分油墨重叠的噪点效果,因此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印制得到的卡片,能够起到防伪的作用,通过观测字符是否具有部分油墨重叠的噪点效果,即可判断所使用的卡片是否假冒的伪造品,从而有效保证了用户的信息及财产安全。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当进行多次后续打印时,卡片并不需要在每一次后续打印时都回归原始位置。下面以一个具体例子进行说明:
例如,目标信息为字符串“可视信息加密”,初始待打印信息选取为字符串“可视信息加密”,后续打印的次数为两次,第一次进行后续打印时的后续待打印信息选取为字符串“可视信息”,第二次进行后续打印时的后续待打印信息选取为字符串“加密”。当进行第一次后续打印时,卡片回归原始位置,卡片中的字符“可”分别与色带中的字符“信”和打印头对准,当打印头通过色带把字符串“可视信息”打印在卡片上时,色带中的字符串“信息加密”会被字符串“可视信息”叠加遮盖,当前打印头对准卡片上的字符“息”,此时,卡片向前偏移一个字符的距离,而色带则进行偏移并使得色带中的字符“可”对准卡片上的字符“加”,此时,卡片上的字符“加”、色带中的字符“可”和打印头相互对准,接着进行第二次后续打印,当打印头通过色带把字符串“加密”打印在卡片上时,色带中的字符串“可视”会被字符串“加密”叠加遮盖。综上所述,经过两次后续打印后,色带中的初始残留信息“可视信息加密”被字符串“加密可视信息”所叠加遮盖。
因此,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卡片的印制并对色带中的残留信息进行加密处理时,并不需要在每一次后续打印时都使卡片回归原始位置,从而能够节省印制卡片的时间,提高印制卡片的效率。
进一步,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视信息加密方法,其中,所述后续待打印信息为从所述初始待打印信息中任意选取的局部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初始待打印信息可以为目标信息中的一部分,也可以为目标信息本身,而后续待打印信息则仅为从初始待打印信息中任意选取的局部信息。在本实施例中,后续待打印信息可以为单个字符,也可以为由至少两个连续字符组成的单词、词语、词组、句子或数字序列等。因此,根据所需打印的目标信息的内容,可以灵活选择用于对色带中残留信息进行叠加遮盖的后续待打印信息,从而使得对色带中残留信息的加密操作更加灵活方便,避免出现印制卡片耗时过长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后续待打印信息作为从初始待打印信息中任意选取的局部信息,在后续打印过程中实现对色带中残留信息的加密操作以及所能带来的有益效果,均在上面的实施例内容中已经进行了详细说明,因此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视信息加密方法,其中,所述后续待打印信息于所述色带中的位置和所述初始待打印信息于所述色带中的位置相互错位重叠。
在本实施例中,例如,初始待打印信息为字符串“可视信息加密”,后续待打印信息为字符串“信息加密”,那么,当初始待打印信息与后续待打印信息在色带中相互错位重叠时,后续待打印信息中的每一个字符均与初始待打印信息中的每一个字符相差半个字符的距离。由于初始待打印信息和后续待打印信息相互错位遮盖,因此色带中的残留信息不能够被有效辨别,从而能够起到对残留信息进行加密的作用,有效避免了用户信息出现资料泄露的问题。另外,由于初始待打印信息已经使色带中的部分油墨出现了缺失,因此当后续待打印信息与初始待打印信息相互错位重叠时,在色带上仅有部分油墨会被打印到卡片上,从而使得卡片中的字符笔画呈现出部分油墨重叠的噪点效果,从而能够起到防伪的作用。
进一步,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视信息加密方法,其中,所述初始待打印信息与所述后续待打印信息形成具有前后次序的字符序列。
在本实施例中,初始待打印信息的内容与后续待打印信息的内容不相同,并且目标信息为由初始待打印信息与后续待打印信息形成的具有前后次序的字符序列。本实施例在后续打印过程中实现对色带中残留信息的加密操作以及所能带来的有益效果,均在上面的实施例内容中已经进行了详细说明,因此此处不再赘述。
参照图3,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视信息加密装置,在该可视信息加密装置400中,包括但不限于:初始处理单元410和后续处理单元420。
其中,初始处理单元410用于进行初始打印,在所述初始打印中,色带上的起始打印位置与卡片上的起始打印位置相互对准,所述色带和所述卡片相对于打印头移动使所述打印头通过所述色带把来源于目标信息的初始待打印信息打印在所述卡片表面,残留于所述色带中的初始待打印信息的长度不大于打印在所述卡片上的初始待打印信息的长度;
后续处理单元420用于进行后续打印,所述色带上的起始打印位置与所述卡片上的起始打印位置在所述后续打印中至少一次不对准,所述色带和所述卡片相对于所述打印头移动使所述打印头通过所述色带把来源于所述目标信息的后续待打印信息打印在所述卡片表面,使得所述卡片表面仅被打印有所述目标信息,残留于所述色带中的残留信息的长度不大于打印在所述卡片上的所述目标信息的长度。
其中,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后续处理单元420中所选取的后续待打印信息为从初始待打印信息中任意选取的局部信息。
另外,在本实施例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后续待打印信息于色带中的位置和初始待打印信息于色带中的位置相互错位重叠。
此外,在本实施例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初始待打印信息与后续待打印信息形成具有前后次序的字符序列。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实施例中的可视信息加密装置与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可视信息加密方法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因此,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内容同样适用于本装置实施例,此处不再详述。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装置实施例中的可视信息加密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初始打印中,由于色带上的起始打印位置与卡片上的起始打印位置相互对准,并且残留于色带中的初始待打印信息的长度不大于打印在卡片上的初始待打印信息的长度,因此残留于色带中的初始待打印信息与打印在卡片上的初始待打印信息相一致;而在多次进行的后续打印中,由于在至少一次后续打印中,色带上的起始打印位置与卡片上的起始打印位置不对准,并且卡片表面仅被打印有目标信息,而残留于色带中的残留信息的长度不大于打印在卡片上的目标信息的长度,因此,在色带上会呈现后续待打印信息与初始待打印信息错位重叠或者残留于色带中的残留信息与打印在卡片上的目标信息发生错位的情况,不论在色带中呈现哪种情况,残留于色带中的残留信息都不能够被辨别,因此能够起到对残留信息进行加密的作用,有效避免了用户信息出现资料泄露的问题。
参照图4,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视信息加密设备,该可视信息加密设备500包括一个或多个控制处理器510和存储器520,图4中以一个控制处理器510为例。
控制处理器510和存储器520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4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520作为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暂态软件程序、非暂态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可视信息加密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图3中所示的初始处理单元410和后续处理单元420。控制处理器51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520中的非暂态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可视信息加密装置40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可视信息加密方法。
存储器520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可视信息加密装置400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5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暂态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暂态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520可选包括相对于控制处理器51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该可视信息加密设备50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存储在所述存储器520中,当被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控制处理器510执行时,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可视信息加密方法,例如,执行以上描述的图1中的方法步骤S100至S200,实现图3中的单元410-420的功能。
此外,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一个或多个控制处理器执行,例如,被图4中的一个控制处理器510执行,可使得上述一个或多个控制处理器51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可视信息加密方法,例如,执行以上描述的图1中的方法步骤S100至S200,实现图3中的单元410-420的功能。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以上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可视信息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行初始打印,在所述初始打印中,色带上的起始打印位置与卡片上的起始打印位置相互对准,所述色带和所述卡片相对于打印头移动使所述打印头通过所述色带把来源于目标信息的初始待打印信息打印在所述卡片表面,残留于所述色带中的初始待打印信息的长度不大于打印在所述卡片上的初始待打印信息的长度;
进行后续打印,所述色带上的起始打印位置与所述卡片上的起始打印位置在所述后续打印中至少一次不对准,所述色带和所述卡片相对于所述打印头移动使所述打印头通过所述色带把来源于所述目标信息的后续待打印信息打印在所述卡片表面,使得所述卡片表面仅被打印有所述目标信息,残留于所述色带中的残留信息的长度不大于打印在所述卡片上的所述目标信息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信息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续待打印信息为从所述初始待打印信息中任意选取的局部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视信息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续待打印信息于所述色带中的位置和所述初始待打印信息于所述色带中的位置相互错位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信息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待打印信息与所述后续待打印信息形成具有前后次序的字符序列。
5.一种可视信息加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初始处理单元,用于进行初始打印,在所述初始打印中,色带上的起始打印位置与卡片上的起始打印位置相互对准,所述色带和所述卡片相对于打印头移动使所述打印头通过所述色带把来源于目标信息的初始待打印信息打印在所述卡片表面,残留于所述色带中的初始待打印信息的长度不大于打印在所述卡片上的初始待打印信息的长度;后续处理单元,用于进行后续打印,所述色带上的起始打印位置与所述卡片上的起始打印位置在所述后续打印中至少一次不对准,所述色带和所述卡片相对于所述打印头移动使所述打印头通过所述色带把来源于所述目标信息的后续待打印信息打印在所述卡片表面,残留于所述色带中的残留信息的长度不大于打印在所述卡片上的所述目标信息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视信息加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续待打印信息为从所述初始待打印信息中任意选取的局部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视信息加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续待打印信息于所述色带中的位置和所述初始待打印信息于所述色带中的位置相互错位重叠。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视信息加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待打印信息与所述后续待打印信息形成具有前后次序的字符序列。
9.一种可视信息加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和用于与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可视信息加密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可视信息加密方法。
CN201811539332.1A 2018-12-14 2018-12-14 可视信息加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储存介质 Pending CN10984056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39332.1A CN109840568A (zh) 2018-12-14 2018-12-14 可视信息加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储存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39332.1A CN109840568A (zh) 2018-12-14 2018-12-14 可视信息加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储存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40568A true CN109840568A (zh) 2019-06-04

Family

ID=66883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39332.1A Pending CN109840568A (zh) 2018-12-14 2018-12-14 可视信息加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储存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4056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87844A (zh) * 2021-09-16 2021-12-14 江门市得实计算机外部设备有限公司 耗材残留信息的消除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40693A (ja) * 2004-11-11 2006-06-01 Pfu Ltd 情報隠蔽印刷システム
CN101334714A (zh) * 2007-06-26 2008-12-31 佳能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以及信息处理系统
US20120019872A1 (en) * 2010-07-22 2012-01-26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nting device, print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US20130002786A1 (en) * 2006-12-22 2013-01-03 JVC Kenwood Corporation Thermal transfer prin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7162601A1 (fr) * 2016-03-25 2017-09-28 Evolis Procede de protection de donnees imprimee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40693A (ja) * 2004-11-11 2006-06-01 Pfu Ltd 情報隠蔽印刷システム
US20130002786A1 (en) * 2006-12-22 2013-01-03 JVC Kenwood Corporation Thermal transfer prin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1334714A (zh) * 2007-06-26 2008-12-31 佳能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以及信息处理系统
US20120019872A1 (en) * 2010-07-22 2012-01-26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nting device, print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WO2017162601A1 (fr) * 2016-03-25 2017-09-28 Evolis Procede de protection de donnees imprimee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87844A (zh) * 2021-09-16 2021-12-14 江门市得实计算机外部设备有限公司 耗材残留信息的消除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92208A (zh) 一种利用二维码与加密图形对比识别进行防伪的方法
CN105656632A (zh) 一种群组rfid标签身份认证方法
CN109840568A (zh) 可视信息加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储存介质
WO2008033843A3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product for rfid authentication
CN108734018A (zh) 认证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808998B (zh) 一种指纹识别装置
CN110071813A (zh) 一种账户权限更改方法系统、账户平台和用户终端
CN107316073A (zh) 一种可变二维码在药品防伪溯源中的应用方法
CN116029745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标签防伪溯源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1346924B1 (ko) 2차원 코드 패턴의 암복호화 방법, 이를 이용한 물류 관리 방법 및 코드 인식 장치
US919583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curely transmitting deterrent data
CN108985040B (zh) 使用密码钥匙登录的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CN104616135B (zh) 印章保护方法和系统
CN109117611A (zh) 一种基于动态条形码的内嵌式防伪标签
CN206849030U (zh) 一种嵌入式动态条形码防伪标签
CN104070834A (zh) 废纸循环复用方法及废纸循环复用打印机
CN108664837B (zh) 三维码生产集成系统
CN102945384B (zh) 一种增强高频rfid安全性的方法
CN113409127B (zh) 基于区块链医疗电子票据打印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10427580B (zh) 无源无硅基芯片射频技术实现可变的光学直读识别码系统
CN206849078U (zh) 一种基于动态条形码的内嵌式防伪标签
De Fazio Why it is important to build an innovation strategy through the project management maturity model
JP6320265B2 (ja) 印刷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
CN103906028B (zh) 无线设备的配置方法及装置、系统
CN110378080B (zh) 一种带有版权保护机制的出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25

Address after: 529000 third floor, building 1, No. 399, Jinxing Road, Jianghai District, Jiangm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Printers (Jiangmen) Co.,Ltd.

Address before: 529000 No. 399 Jinxing Road, Jianghai District, Guangdong, Jiangmen, China

Applicant before: JIANGMEN DASCOM COMPUTER PERIPHERAL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