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78080B - 一种带有版权保护机制的出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版权保护机制的出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78080B
CN110378080B CN201910648025.5A CN201910648025A CN110378080B CN 110378080 B CN110378080 B CN 110378080B CN 201910648025 A CN201910648025 A CN 201910648025A CN 110378080 B CN110378080 B CN 1103780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blication
dimensional code
identification
resource
data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4802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78080A (zh
Inventor
韩进
张炎
杨硕
严璐绮
钱雁南
姜文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ngzhiyun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nsulting Center (L.P.)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1064802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780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780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780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780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780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10Protecting distributed programs or content, e.g. vending or licensing of copyrighted material ;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DR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2Providing cryptographic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using light without selection of wavelength, e.g. sensing reflected white light
    • G06K7/1404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 G06K7/1408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the method being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type of code
    • G06K7/14172D bar cod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版权保护机制的出版物,出版物的版权保护机制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将纸质与网络媒体相结合:将出版物中的文字说明性内容采用纸质媒介传递,将图片、音频、视频及大容量资源预存为网络资源;2)出版物防盗版与防盗用:分别设置资源二维码与标识二维码;资源二维码包含访问网络资源的URL、以及资源二维码所属出版物的类别编号;标识二维码包含身份信息录入页面的URL、标识二维码所属出版物的类别编号、标识号;3)新型出版物的验证:包括身份认证与阅读网络资源验证过程。本发明实现纸质出版物与网络媒体相结合,将手机号作为密钥对资源进行加密,有效的保障了出版物的安全性,使其不易被盗版盗用。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版权保护机制的出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知识产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版权保护机制的出版物。
背景技术
纸质读物广泛用于任何人群,人们可以从纸质读物的文字、图片等信息中汲取知识,这种传统的纸质读物基本占据了大部分的读物种类。但是这种传统的纸质出版物却存在一些问题:
1、出版物在印刷时,书内图片容易印刷模糊,且图片大多为黑白色,不容易读者看清;
2、对于一些专业技术教程书,仅仅通过文字和图片这些单一的表达方式,并不能将作者意思表达清楚,不利于读者理解;
3、对于某些书本知识,需配套大量学习资源的(如相应题库、讲解等),若完全用纸质出版物印刷,篇幅较大,耗费大量纸张以及墨水,提高成本的同时不利于保护绿色环境;
4、出版物的版权很难得到保障。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不断发展,现有专利技术与研究提出了新型的阅读方式,如廖健锋的专利发明《一种通过扫描笔记簿上二维码链接到网络学习平台的方法》,运用电子产品实现在线阅读与获取网络媒体资源,具体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Kindle等电子设备来进行阅读。这种方式虽然比原有的传统的纯纸质的读物更为便捷,但是对于某些特定人群,如学生和科研人员等,这种完全的在线阅读方式并不方便学习者在阅读图书时进行标注、做笔记等等。与此同时,不论是传统纸质出版物,还是网络媒体中传播的电子出版物,对于版权的保护都存在很多漏洞,出版物盗版盗用等情况非常普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对于占用篇幅较大的图片,以及弥补原有传统书本只能运用图片和文字的问题,将动态图片,视频或大容量的电子媒体等资源通过二维码提供的URL实现内容访问,达到减少书本篇幅以节约资源的目的;本发明还针对图书以及图书配套的网络电子媒体资源访问的盗版盗用问题,运用加密算法,通过构建一个新型的身份验证架构,达到保护版权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版权保护机制的出版物,所述出版物的版权保护机制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将纸质与网络媒体相结合:将出版物中的文字说明性内容采用纸质媒介传递,将图片、音频、视频及大容量资源预存为网络资源;
2)出版物防盗版与防盗用:分别设置资源二维码与标识二维码;
资源二维码包含访问网络资源的URL、以及资源二维码所属出版物的类别编号;每类出版物有自已的编号和数据库中所对应的表;
标识二维码包含身份信息录入页面的URL、标识二维码所属出版物的类别编号、标识号;
3)新型出版物的验证:包括身份认证与阅读网络资源验证过程;
身份认证步骤包括:预先为每本出版物设置唯一的标识号,存入标识号数据库中;
第一次扫描标识二维码后,获取扫描手机的手机号码,并将其作为密钥,将对应标识号进行加密,将所形成的密文存入密文数据库中,标识号状态记为已激活;
阅读网络资源步骤包括:扫描资源二维码,获取扫描手机的手机号码,并将其作为密钥,通过资源二维码确定当前出版物属于哪类出版物,并由此确定数据库中所对应的表,对密文数据库中与此类出版物表中的每一条目进行解密;若解得的某一结果与标识号数据库中的任一个已激活标识号完全匹配,则当前手机通过身份认证。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身份认证过程中的加密、解密过程如下:
1)构建数据库:创建出版物标识号数据库作为明文库,根据出版物的类别编号,建立多张表,每个类别编号为一张表,类别编号即为表名;将同一类别编号的标识号存入相同的表中;
创建存储密文的数据库作为密文库,根据出版物的类别编号,建立多张表,每个类别编号为一张表,类别编号即为表名;将同一类类别的标识号经过加密后生成的密文存入同一张表中;对于每个存放密文的表,建立所对应的副表,用于存放解密密文后的明文;
2)加密过程:将用户手机的手机号码作为密钥,记作K,每本书后二维码URL链接“?keyword=”后的标识为明文,记作P;
运用对称加密算法,将加密函数记为E,密文记为C;
将K、P传入到E函数,得到C=E(K,P),存入数据库对应的表中;
3)解密过程:数据库中的密文信息记作C1,C2,C3…,Cn,解密函数记为D,将K、C1,C2,C3…,Cn传入D函数,得到PS=D(KS,CS),其中PS表示第s个明文P;CS表示第s个密文C;KS表示第s个用户的手机号;
通过二维码所含的类别编号信息,在明文库中确定所对应的表,将解密出来的明文P1,P2,P3…,Ps与明文库中该表对应的明文进行遍历对比,直至找到一个相同为止,即表示该手机注册过,即有获取云端资源的权限。
资源二维码在同版出版物中的印刷内容及印刷位置是完全一致的。
标识二维码提供的身份信息录入页面的URL被扫描一次后即失效。
标识二维码在每本出版物中是唯一的。
每个标识二维码只允许一次扫描,仅向一部手机开放阅读网络资源的权限,盗版无法获取阅读权限。
身份认证过程中,将密文存入密文数据库当前出版物标识号所属类别的对应的表中,并将标识号数据库中对应标识号的激活状态更新为“已激活”。
同一类出版物的资源二维码标识存在于同一个表中。
对称加密算法包括AES加密算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实现纸质出版物与网络媒体相结合。本发明将文字说明性内容放于纸质媒介中进行传播,对于动态图片、图片、音频、视频或大容量资源(如习题库、习题讲解)等,全部存放于云端,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相应资源。此方法不但解决了传统纸质出版物存在的印刷模糊、占用篇幅过大以及浪费资源等问题,也解决了网络媒体中传播的电子出版物对于特定人群,如学生,研究人员等,存在的无法标注、记录笔记,给学习带来不便等相关问题。
2.有效的保障了出版物的版权。本发明提出一种全新的身份验证架构,将用户手机号作为密钥K,将二维码标识作为待加密的明文P,引入对称加密算法中的AES加密算法,将二维码标识加密成一段密文C,后期只有参与过加密过程的手机才能解开密文。这样大大提高了出版物版权的安全性,使其不易被盗版盗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带有版权保护机制的出版物的身份验证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带有版权保护机制的出版物的对称加密算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为了实现网络媒体与纸质出版物的结合以及出版物的版权保护,提高读者学习效率的同时节约资源,本发明提出一种在网络媒体与纸质出版物相结合的同时,借助对称加密算法,达到保护出版物版权的全新身法验证架构。该出版物通过将内容部分一分为二,对于文字说明性的内容,采用纸质媒介传递,对于动态图片,视频或大容量的电子媒体通过二维码提供的URL实现内容访问。本发明在出版物中印刷的二维码分成二类,一类提供特定资源的访问地址,这类二维码在同一种出版物中印刷的位置和内容是一致的,另一类是提供每本出版物特定的标识二维码,这种二维码在出版物特定位置只出现一次。用户在第一次访问网络媒体资源之前,扫描该类二维码提供的链接,实现用户的身份信息与二维码标识的加密,将形成的密文存入数据库中每一类出版物所对应的表中。其后每一次用户访问媒体内容都将要扫描标识二维码,通过身份验证后才能获取到对应的网络资源,从而实现对出版物的盗版与盗用的阻止。
如附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带有版权保护机制的出版物,所述出版物的版权保护机制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网络资源库的建立,将纸质与网络媒体相结合:
将出版物中的文字说明性内容采用纸质媒介传递;按照在出版物中出现的位置,为动态图片、音频、视频或大容量资源(如题库)进行标号并分类管理及存储,导出各个资源的文件名,用于资源二维码的生成。
2)出版物防盗版与防盗用的实现的步骤:分别设置资源二维码与标识二维码;
a.资源二维码包含两个信息:一是提供访问特定网络资源的URL,通过资源二维码提供的URL实现内容访问。二是提供资源二维码所属哪类出版物的类别编号;每一类出版物有自己特定的编号和数据库中所对应的表。该类的二维码在同版出版物中的印刷内容及印刷位置是完全一致的。
b.标识号、类别编号的生成,其实施步骤为:按照一定的规则,随机生成13位由大小写字母、数字及特殊符号组合成的标识号;类别编号直接与标识号数据库中对应的表名相同,URL中“class=”等号右边的即为二维码所属的类别编号。
标识二维码包含三个信息:一是身份信息录入页面的URL,用于后期身份认证,扫描一次后失效;二是该类二维码所属的出版物的类别编号,三是标识号;该类二维码在每本出版物中是唯一特定的。每个标识二维码只允许一次扫描,仅向一部手机开放阅读网络资源的权限,盗版或盗用无法获取阅读权限。
c.标识号数据库的建立,标识号数据库为每版出版物创建标识号表,每一张标识号表的表明即为每类出版物的编号,包含属性:IdNum(标识号)、isActive(激活状态),将IdNum设置为主键,确保每个标识号都是唯一特定的,isActive的初始值为false(未激活)。
d.密文数据库的建立,密文数据库为每版出版物创建密文表以及与之一一对应的副表,每一张密文表表名即为每类出版物的编号。包含属性:SerialNum(密文序号)、Ciphertext(密文),SerialNum为主键自动填充,初始状态表中不含任何记录。
3)新型出版物验证架构的建立,包括身份认证与阅读网络资源过程。
建立身份认证网页步骤包括:预先为每本出版物设置唯一的标识号,存入标识号数据库中,初始激活状态为“未激活”;
标识二维码包含标识号信息,第一次被扫描后,获取扫描手机的手机号码,并将其作为密钥,通过对称加密算法,将对应标识号进行加密,将所形成的密文存入密文数据库中,存入的时候,应将密文存入密文数据库该标识所属类别的对应的表中,并将标识号数据库中对应标识号的状态更新为已激活;
阅读网络资源:在数据库中,每类出版物的资源二维码都有各自对应的表,同一类出版物的资源二维码标识存在于同一个表中。扫描资源二维码,获取扫描手机的手机号码,并将其作为密钥,通过二维码里的类别编号,确定当前出版物属于哪类出版物,并由此确定数据库中所对应的表,对密文数据库中与此类出版物表中的每一条目进行解密;若解得的某一结果,可与标识号数据库的此类出版物所对应的表中的任一个“已激活”标识号完全匹配,则该手机通过身份认证,可阅读网络资源。
身份认证过程中的对称加密算法(如AES加密算法)实现步骤如下:
1)构建数据库:创建出版物标识号数据库作为明文库,根据出版物的类别编号,建立多张表,每个类别编号为一张表,类别编号即为表名;将同一类别编号的标识号存入相同的表中;
创建存储密文的数据库作为密文库,根据出版物的类别编号,建立多张表,每个类别编号为一张表,类别编号即为表名;将同一类类别的标识号经过加密后生成的密文存入同一张表中;对于每个存放密文的表,建立所对应的副表,用于存放解密密文后的明文。
2)加密过程:将用户手机的手机号码作为密钥,记作K,每本书上二维码URL链接“?keyword=”后的标识为明文,记作P;
运用对称加密算法(如AES加密算法),将加密函数记为E,密文记为C;
将K、P传入到E函数,得到C=E(K,P),存入数据库对应的表中;
3)解密过程:将用户手机的手机号码记作K,数据库中的每一个密文信息分别记作C1,C2,C3…Cn,解密函数记为D,将K、C1、C2、C3…Cn传入D函数,得到Ps=D(Ks,Cs),其中Ps表示第s个明文P;Cs表示第s个密文C;Ks表示第s个用户的手机号;
通过二维码所含的类别编号信息,在明文库中确定所对应的表,将解密出来的明文P1,P2,P3…,Ps与明文库中该表对应的明文进行遍历对比,直至找到一个相同为止,即表示该手机注册过,即有获取云端资源的权限。
具体实施如下:获取扫描标识二维码手机的手机号,并提取二维码URL中“?keyword=”后的keyword参数的值(标识号);
连接标识号数据库,查询对应标识号isActive属性值,若查询到对应标识号isActive属性值为true,提示该标识号已被使用,身份认证失败;若查询到对应标识号isActive属性值为false才可继续执行下面步骤;
将手机号作为密钥,加密标识号,读取URL中“class=”等号右边的类别编号,由此类别编号确定该本出版物的二维码属于何种类别,进而确定数据中所对应的表。所形成的密文存入密文数据库的这张表中,并将标识号数据库中对应标识号的isActive属性值更新为true(已激活);
提示身份认证已完成。
验证网页完成以下任务:获取扫描资源二维码手机的手机号码,并提取二维码URL中的name参数的值(资源文件名);
连接密文数据库,通过URL中“class=”右边的类别编号确定该本出版物在数据库中所对应的表,将手机号作为密钥,对此类出版物在数据库中所对应的密文表中的密文逐一进行解密及以下活动;
将解密结果与标识号数据库对应的表中“已激活”标识号记录进行比对,对应过程由类别编号完成对应;
若有完全匹配项,表示验证通过,转到对应资源文件,否则提示验证失败。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带有版权保护机制的出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版物的版权保护机制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将纸质与网络媒体相结合:将出版物中的文字说明性内容采用纸质媒介传递,将图片、音频、视频及大容量资源预存为网络资源;
2)出版物防盗版与防盗用:分别设置资源二维码与标识二维码;
资源二维码包含访问网络资源的URL、以及资源二维码所属出版物的类别编号;每类出版物有自己的编号和数据库中所对应的表;
标识二维码包含身份信息录入页面的URL、标识二维码所属出版物的类别编号、标识号;
3)出版物的验证:包括身份认证与阅读网络资源验证过程;
身份认证步骤包括:预先为每本出版物设置唯一的标识号,存入标识号数据库中;
第一次扫描标识二维码后,获取扫描手机的手机号码,并将其作为密钥,将对应标识号进行加密,将所形成的密文存入密文数据库中,标识号状态记为已激活;每个标识二维码只允许一次扫描,仅向一部手机开放阅读网络资源的权限,盗版无法获取阅读权限;
阅读网络资源步骤包括:扫描资源二维码,获取扫描手机的手机号码,并将其作为密钥,通过资源二维码确定当前出版物属于哪类出版物,并由此确定数据库中所对应的表,对密文数据库中与此类出版物表中的每一条目进行解密;若解得的某一结果与标识号数据库中的任一个已激活标识号完全匹配,则当前手机通过身份认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版权保护机制的出版物,其特征在于,身份认证过程中的加密、解密过程如下:
1)构建数据库:创建出版物标识号数据库作为明文库,根据出版物的类别编号,建立多张表,每个类别编号为一张表,类别编号即为表名;将同一类别编号的标识号存入相同的表中;
创建存储密文的数据库作为密文库,根据出版物的类别编号,建立多张表,每个类别编号为一张表,类别编号即为表名;将同一类类别的标识号经过加密后生成的密文存入同一张表中;对于每个存放密文的表,建立所对应的副表,用于存放解密密文后的明文;
2)加密过程:将用户手机的手机号码作为密钥,记作K,每本书后二维码URL链接“?keyword=”后的标识为明文,记作P;
运用对称加密算法,将加密函数记为E,密文记为C;
将K、P传入到E函数,得到C=E(K,P),存入数据库对应的表中;
3)解密过程:数据库中的密文信息记作C1,C2,C3…,Cn,解密函数记为D,将K、C1,C2,C3…,Cn传入D函数,得到PS=D(KS,CS),其中PS表示第s个明文P;CS表示第s个密文C;KS表示第s个用户的手机号;
通过二维码所含的类别编号信息,在明文库中确定所对应的表,将解密出来的明文P1,P2,P3…,Ps与明文库中该表对应的明文进行遍历对比,直至找到一个相同为止,即表示该手机注册过,即有获取云端资源的权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版权保护机制的出版物,其特征在于,资源二维码在同版出版物中的印刷内容及印刷位置是完全一致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版权保护机制的出版物,其特征在于,标识二维码提供的身份信息录入页面的URL被扫描一次后即失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版权保护机制的出版物,其特征在于,标识二维码在每本出版物中是唯一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版权保护机制的出版物,其特征在于,身份认证过程中,将密文存入密文数据库当前出版物标识号所属类别的对应的表中,并将标识号数据库中对应标识号的激活状态更新为“已激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版权保护机制的出版物,其特征在于,同一类出版物的资源二维码标识存在于同一个表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版权保护机制的出版物,其特征在于,对称加密算法包括AES加密算法。
CN201910648025.5A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带有版权保护机制的出版物 Active CN1103780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48025.5A CN110378080B (zh)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带有版权保护机制的出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48025.5A CN110378080B (zh)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带有版权保护机制的出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78080A CN110378080A (zh) 2019-10-25
CN110378080B true CN110378080B (zh) 2021-03-30

Family

ID=68253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48025.5A Active CN110378080B (zh)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带有版权保护机制的出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780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51564A (zh) * 2020-06-12 2020-09-11 上海一全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笔记记录系统及其记录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3423A (zh) * 2005-10-20 2007-04-25 王占军 一种通过移动终端操作进行纸质媒体指定信息转发的方法
CN103136344A (zh) * 2013-02-05 2013-06-05 天津瑞德电子有限公司 基于纸质出版物海量短视频多维冗余快速高可靠检索方法
CN105046112A (zh) * 2015-07-10 2015-11-11 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版权保护方法
US9213931B1 (en) * 2015-01-28 2015-12-15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Matrix barcode enhancement through capture and use of neighboring environment image
CN106557707A (zh) * 2015-09-29 2017-04-05 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文档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66094A (zh) * 2007-12-18 2009-06-24 郭诺 移动通信应用中保护数字内容的方法、服务器和解密装置
CN102291382B (zh) * 2011-04-29 2014-03-12 北京恒信彩虹科技有限公司 数字媒体内容认证方法及其装置
CN108717431A (zh) * 2018-05-11 2018-10-30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证据存证、验证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3423A (zh) * 2005-10-20 2007-04-25 王占军 一种通过移动终端操作进行纸质媒体指定信息转发的方法
CN103136344A (zh) * 2013-02-05 2013-06-05 天津瑞德电子有限公司 基于纸质出版物海量短视频多维冗余快速高可靠检索方法
US9213931B1 (en) * 2015-01-28 2015-12-15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Matrix barcode enhancement through capture and use of neighboring environment image
CN105046112A (zh) * 2015-07-10 2015-11-11 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版权保护方法
CN106557707A (zh) * 2015-09-29 2017-04-05 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文档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78080A (zh) 2019-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907634B1 (en) Copyright protection based on hidden copright information
Judge Steganography: past, present, future
US8666065B2 (en) Real-time data encryption
Rizzo et al. Fine-grain watermarking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US961966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ding dynamic labels to a file and encrypting the file
CN105323064B (zh) 于线上加上即时文件动态标签、加密的系统及方法
Hakak et al. Preserving content integrity of digital holy Quran: Survey and open challenges
JPH05244150A (ja) 知的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装置
TWI528217B (zh) 於線上加上即時檔案動態標籤、加密之系統及方法
US2013026286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upporting secure documents
Shivani et al. Providing security and privacy to huge and vulnerable songs repository using visual cryptography
CN110378080B (zh) 一种带有版权保护机制的出版物
Saraswat et al. A review of digital image steganography
KR101961654B1 (ko) Qr코드에 의한 비저장식 데이터 기록 시스템 및 비저장식 데이터 제공 방법
Mandal et al. Applying encryption algorithm on text steganography based on number system
US20060053162A1 (en) Color dot code system
Abel et al. Data security using cryptography and steganography technique on the cloud
CN104462872A (zh) 终端、服务器和数字内容授权方法
Chakrabarti et al. Image steganography using priority-based neural network and pyramid
Chaudhary et al. An elucidation on steganography and cryptography
KR20160059001A (ko) 문서관리모듈을 기반으로 한 영업비밀 전자문서 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JP2006040186A (ja) 秘密情報漏洩防止方法及び装置
Shchegoleva et al. New Technologies for Storing and Transferring Personal Data
Koley et al. Number system oriented text steganography in various language for short messages
Ahmed et al. A Comparative Study of Image Steganography and Text Cryptograph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12

Address after: Room 20-8, Building 12, Langyue Garden, Century City, Hangzhou Bay New Zone, Ningbo, Zhejiang 315000

Patentee after: Ningbo Hangzhou Bay New Area Tuoche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0044 No. 219 Ning six road, Jiangbei new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12

Address after: Room 502, Gate 3, Building 4, Dongshengyuan Apartment Dormitory,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0

Patentee after: Wang Junpeng

Address before: Room 20-8, Building 12, Langyue Garden, Century City, Hangzhou Bay New Zone, Ningbo, Zhejiang 315000

Patentee before: Ningbo Hangzhou Bay New Area Tuochen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13

Address after: 1047, 3rd Floor, Building C2, No.1 Huangchang West Road, Dougezhuang,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20

Patentee after: Beijing Xingzhiyun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nsulting Center (L.P.)

Address before: Room 502, Gate 3, Building 4, Dongshengyuan Apartment Dormitory,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0

Patentee before: Wang Junpe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