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31440A - 接口报文转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接口报文转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31440A
CN109831440A CN201910130411.5A CN201910130411A CN109831440A CN 109831440 A CN109831440 A CN 109831440A CN 201910130411 A CN201910130411 A CN 201910130411A CN 109831440 A CN109831440 A CN 1098314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original message
original
support system
mapping rela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3041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占春
姜晓东
刘晓锋
古颜松
王俊
张学勇
王丽
刘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3041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31440A/zh
Publication of CN1098314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314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接口报文转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应用于集中业务支撑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与该集中业务支撑系统对接的外围系统传输的原始报文,根据原始报文的报文头,判断该原始报文是否满足转换触发条件,以及在该原始报文满足转换触发条件时,基于确定的报文映射关系,将原始报文转换成目标报文。该技术方案,可以实现报文之间的自动转换,节省了开发和错误排查的时间,降低了工作量,提供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接口报文转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口报文转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集中业务支撑系统可以将业务支撑系统域的多个核心系统集中起来,需要与很多个外围系统进行对接,从而实现系统间的信息交互和联动。
目前,若想实现集中业务支撑系统与外围系统的对接,每个外围系统均需要大量的接口,且均需要对每个外围系统的接口协议进行开发,其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资源和时间,并且集中业务支撑系统与外围系统的接口测试过程中,可能出现接口报文的对接有误的现象,且错误排查费时费力。
综上所述,现有接口报文对接方法中存在工作量大,费时费力,用户体验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接口报文转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以克服现有接口报文对接方法中存在的工作量大、费时费力、用户体验差的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接口报文转换方法,应用于集中业务支撑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与所述集中业务支撑系统对接的外围系统传输的原始报文;
根据所述原始报文的报文头,判断所述原始报文是否满足转换触发条件;
在所述原始报文满足所述转换触发条件时,基于确定的报文映射关系,将所述原始报文转换成目标报文。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在所述原始报文满足所述转换触发条件时,基于确定的报文映射关系,将所述原始报文转换成目标报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原始报文进行字段分析和拆分,得到所述原始报文对应的报文头、至少一个原始报文字段;
将所述报文头、所述至少一个原始报文字段呈现在所述集中业务支撑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上;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原始报文字段,确定目标转换模型;
根据所述目标转换模型,确定所述原始报文与所述目标报文之间的所述报文映射关系。
在第一方面的上述可能设计中,在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转换模型,确定所述原始报文与所述目标报文之间的所述报文映射关系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集中业务支撑系统中是否存在所述报文映射关系对应的报文转换规则;
若所述集中业务支撑系统中不存在所述报文映射关系对应的报文转换规则,则获取用户通过所述人机交互界面输入的配置指令,所述配置指令用于指示每个原始报文字段与目标报文字段的报文转换规则。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根据所述原始报文的报文头,判断所述原始报文是否满足转换触发条件,包括:
根据所述原始报文的报文头,确定所述原始报文对应的业务类型、业务实现方式和业务接入方式;
根据所述原始报文对应的业务类型、业务实现方式和业务接入方式,判断所述原始报文是否满足转换触发条件。
在第一方面的再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在所述原始报文满足所述转换触发条件时,基于确定的报文映射关系,将所述原始报文转换成目标报文,包括:
在所述原始报文满足所述转换触发条件时,根据所述报文映射关系对所述原始报文进行预览转换,得到预览模式的目标报文;
在所述预览模式的目标报文满足转换结果时,按照所述报文映射关系将所述原始报文转换成所述目标报文。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接口报文转换装置,应用于集中业务支撑系统,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判断模块和转换模块;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集中业务支撑系统对接的外围系统传输的原始报文;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原始报文的报文头,判断所述原始报文是否满足转换触发条件;
所述转换模块,用于在所述原始报文满足所述转换触发条件时,基于确定的报文映射关系,将所述原始报文转换成目标报文。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处理模块、呈现模块和确定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所述转换模块之前,对所述原始报文进行字段分析和拆分,得到所述原始报文对应的报文头、至少一个原始报文字段;
所述呈现模块,用于将处理模块得到的所述报文头、所述至少一个原始报文字段呈现在所述集中业务支撑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上;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原始报文字段,确定目标转换模型,以及根据所述目标转换模型,确定所述原始报文与所述目标报文之间的所述报文映射关系。
在第二方面的上述可能设计中,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根据所述目标转换模型,确定所述原始报文与所述目标报文之间的所述报文映射关系之后,判断所述集中业务支撑系统中是否存在所述报文映射关系对应的报文转换规则;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在所述集中业务支撑系统中不存在所述报文映射关系对应的报文转换规则时,获取用户通过所述人机交互界面输入的配置指令,所述配置指令用于指示每个原始报文字段与目标报文字段的报文转换规则。
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判断模块,包括:确定单元和判断单元;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原始报文的报文头,确定所述原始报文对应的业务类型、业务实现方式和业务接入方式;
所述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原始报文对应的业务类型、业务实现方式和业务接入方式,判断所述原始报文是否满足转换触发条件。
在第二方面的再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转换模块,包括:预览单元和转换单元;
所述预览单元,用于在所述原始报文满足所述转换触发条件时,根据所述报文映射关系对所述原始报文进行预览转换,得到预览模式的目标报文;
所述转换单元,用于在所述预览模式的目标报文满足转换结果时,按照所述报文映射关系将所述原始报文转换成所述目标报文。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接口报文转换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各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各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口报文转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通过获取与集中业务支撑系统对接的外围系统传输的原始报文,根据该原始报文的报文头,判断原始报文是否满足转换触发条件,以及在原始报文满足转换触发条件时,基于确定的报文映射关系,将该原始报文转换成目标报文。该方案能够节省开发和错误排查的时间,降低了工作量,提供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口报文转换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口报文转换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口报文转换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口报文转换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口报文转换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口报文转换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口报文转换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口报文转换装置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口报文转换装置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口报文转换方法适用于物联网系统。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物联网系统可以包括:集中业务支撑系统11和外围系统12。该集中业务支撑系统11和外围系统12之间可以相互通信。
在本实施例中,该集中业务支撑系统11可以是某一运营商的新零售系统。该新零售系统是指企业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进而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并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示例性的,该集中业务支撑系统11可以与多个外围系统12进行对接,基于全面重构品牌体系、营销渠道和场景服务,将线下用户行为和线上多维度数据进行匹配,实现线上线下同款、同价、同库存,用户可以自主选择发货到家或自提商品,使购买更加便捷。
可选的,该外围系统12可以是集中业务支撑系统11所属运营商的集团内部系统或省分系统或者合作者系统等。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外围系统12的具体表现形式进行限定,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集中业务支撑系统11可以获取外围系统12传输的原始报文,并基于集中业务支撑系统11内部的显示、处理等需要将原始报文转换成该集中业务支撑系统11可以处理的目标报文。
现阶段,基于集中业务支撑系统的特性,集中业务支撑系统11需要对接的外围系统12非常多,不同的外围系统可能具有不同的对外接口。因而,若想实现该集中业务支撑系统11与较多的外围系统进行对接采用原始的方式,且采用原始方式实现时,则需要基于每个外围系统的接口协议对该集中业务支撑系统的接口进行开发。
然而,基于每个外围系统的接口协议对该集中业务支撑系统的接口进行开发,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和时间,而且在接口测试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对接错误,而对接错误的原因大多是接口报文的字段对接有误,排查原因费时费力。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口报文转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通过获取与集中业务支撑系统对接的外围系统传输的原始报文,根据该原始报文的报文头,判断原始报文是否满足转换触发条件,以及在原始报文满足转换触发条件时,基于确定的报文映射关系,将该原始报文转换成目标报文。该方案能够节省开发和错误排查的时间,降低了工作量,提供了用户体验。也即,通过在集中业务支撑系统中建立图形化的配置平台,利用这种图形化的配置模式,可以大大节省开发人员在开发和调试接口时的工作量;图形化的配置平台可以使得使用者直观的完成从外围系统获取到的原始报文和目标报文的对应关系转换,可以提高使用者的体验。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口报文转换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是上述图1所示物联网系统中的集中业务支撑系统11。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口报文转换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获取与集中业务支撑系统对接的外围系统传输的原始报文。
在本实施例中,该集中业务支撑系统可以通过与外围系统的对接接口接收外围系统传输的原始报文。参照图1中对外围系统的介绍可知,该外围系统的表现形式可以有多种,包括但不局限于运营商的集团内部系统或省分系统或者合作者系统等,只要是能够与该集中业务支撑系统进行信息交互的系统均可以是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外围系统,此处不再赘述。
值得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集中业务支撑系统可支持的内部报文和外围系统传输来的报文之间的区别,在本实施例中,将从外围系统获取到的报文称为原始报文,将经过集中业务支撑系统转换后的报文称为目标报文。
步骤22:根据该原始报文的报文头,判断该原始报文是否满足转换触发条件。
在本实施例中,集中业务支撑系统获取到外围系统传输的原始报文后,可以首先对该原始报文进行解析,从中确定出报文头中关键字段的内容,根据该关键字段的内容,确定原始报文是否满足转换触发条件。
例如,报文头的关键字段中会携带该原始报文对应业务的业务类型、实现方式、接入通道等内容,根据上述内容的组合形式判断原始报文是否满足转换触发条件。
关于本步骤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下述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记载,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23:在该原始报文满足转换触发条件时,基于确定的报文映射关系,将原始报文转换成目标报文。
示例性的,集中业务支撑系统中保存有报文映射关系,在确定原始报文满足转换触发条件时,可以首先基于原始报文的字段内容确定出原始报文转换为目标报文对应的报文映射关系,进而基于该报文映射关系,将该原始报文转换成目标报文,实现了集中业务支撑系统对外围系统传输来的原始报文的自动识别。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口报文转换方法,通过获取与集中业务支撑系统对接的外围系统传输的原始报文,根据该原始报文的报文头,判断原始报文是否满足转换触发条件,以及在原始报文满足转换触发条件时,基于确定的报文映射关系,将原始报文转换成目标报文。该技术方案中,可以实现报文之间的自动转换,节省了开发和错误排查的时间,降低了工作量,提供了用户体验。
示例性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口报文转换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上述步骤23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1:对该原始报文进行字段分析和拆分,得到原始报文对应的报文头、至少一个原始报文字段。
在本实施例中,当集中业务支撑系统获取到原始报文后,可以基于接口文档中的报文范例,将该原始报文导入系统内部,由该系统对原始报文进行格式化分析和拆分处理,由该集中业务支撑系统自动进行字段识别,得到该原始报文包括的报文头、至少一个原始报文字段等内容。
示例性的,集中业务支撑系统可以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language,XML)对原始报文进行分析,确定出该原始报文各字段的内容。
步骤32:将上述报文头、至少一个原始报文字段呈现在集中业务支撑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上。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调用集中业务支撑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可以将上述得到的报文头、至少一个报文字段呈现在该人机交互界面上,以使用户能够直观的获知原始字段包括的各字段内容。
例如,该人机交互界面可以显示该原始报文中每一个报文字段的字段类型、字段名称、字段长度以及字段内容等,提高了显示内容的可视化效果。
示例性的,该人机交互界面可以是图形化的操作界面,用户可以根据人机交互界面上显示的内容确定是否需要介入处理。
步骤33:根据该至少一个原始报文字段,确定目标转换模型。
在本实施例中,当上述至少一个原始报文字段呈现在人机交互界面上时,根据原始报文的报文格式和原始报文字段内容,从集中支撑业务系统具有的多个转换模型中选择一个作为目标转换模型,以其作为报文映射关系确定的基准。
步骤34:根据该目标转换模型,确定原始报文与目标报文之间的报文映射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转换模型可以指示原始报文与目标报文各字段之间的对应关系,因而,集中业务支撑系统根据该目标转换模型可以确定出应该以何种方式将原始报文映射成目标报文,即原始报文与目标报文之间的报文映射关系。
示例性的,在本实施例中,在确定出目标转换模型时,相应的确定了目标转换模型对应的目标报文字段。因而,原始报文转换为目标报文之前,首先将原始报文的格式和目标报文的格式进行对比,若检测到原始报文中存在无法与目标报文字段匹配的字段,这时可以配置目标报文字段的获取方式,例如,直接调用集中业务支撑系统支持的服务从对应的服务器中获取目标报文字段,以及配置该服务的输入参数和输出参数的关系。
相应的,通过调用的服务补齐目标报文字段时,在获取到该服务返回的结果时,可以将该服务以及该服务对应的输入参数和输出参数和返回结果一并保存到缓存中,以便后期再有基于相同输入、输出参数调用相同的服务时,可以直接从缓存中获取对应的输出参数,以减少服务的调用次数。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设计中,如图3所示,在上述步骤34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5:判断该集中业务支撑系统中是否存在报文映射关系对应的报文转换规则。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集中业务支撑系统中可以配置与上述报文映射关系对应的报文转换规则,例如,将原始报文和目标转换模型中的枚举值进行配置和映射。示例性的,集中业务支撑系统中的目标转换模型有一套标准的枚举值列表,比如,性别,男枚举值可以为1,女枚举值可以为0等。
可选的,报文转换规则可以包括:字符串转数字,字符串截取,字符串匹配等。本实施例中的报文转换规则并不局限于包括上述几种类型,在实际应用中,其还可以包括其他类型,此处不再赘述。
值得说明的是,报文映射关系对应的报文转换规则也可以是用户通过图形化的人机交互界面进行配置,例如,新增枚举值。
步骤36:若该集中业务支撑系统中不存在报文映射关系对应的报文转换规则,则获取用户通过该人机交互界面输入的配置指令。
其中,该配置指令用于指示每个原始报文字段与目标报文字段的报文转换规则。
通常情况下,集中业务支撑系统可以基于人机交互界面显示的内容以及确定的报文转换规则,从人机交互界面上选择原始报文的每个原始报文字段使之和目标转换模型对应的目标报文字段进行映射。
具体的,当集中业务支撑系统中不存在报文映射关系对应的报文转换规则或者转换规则较为复杂时,可以获取用户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输入的配置指令,以实现对报文转换规则的配置。
示例性的,该报文转换规则可以包括正则表达式、java映射等方式、支持字段之间的一转多或多转一模式等类型,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报文转换规则的类型进行限定,其可以根据集中业务支撑系统的所需实现方案进行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口报文转换方法,通过对原始报文进行字段分析和拆分得到该原始报文对应的报文头、至少一个原始报文字段,将该报文头、至少一个原始报文字段呈现在该集中业务支撑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上,确定目标转换模型,以及确定该原始报文与目标报文之间的报文映射关系,以及判断集中业务支撑系统中是否存在该报文映射关系对应的报文转换规则,并在不存在时,获取用户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输入的配置指令以指示每个原始报文字段与目标报文字段的报文转换规则。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人机交互界面的配置,确定了原始报文与目标报文之间的报文映射关系和报文转换规则,为将原始报文转换为目标报文提供了实现可能。
示例性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口报文转换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步骤22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步骤41:根据该原始报文的报文头,确定原始报文对应的业务类型、业务实现方式和业务接入方式。
可选的,由于报文是网络传输的数据单位,在传输过程中,报文会被不断的封装成分组、包、帧等,封装的方式是添加一些信息段,例如,报文的报文头可以是以一定格式组织起来的数据。
通常情况下,一个报文包括报文头和报文内容。报文头可以包括:报文类型、报文版本、报头长度等信息;报文内容中可以是封装的待传输数据,在本实施例中,该报文内容可以是上述至少一个原始报文字段。
在本实施例中,原始报文的报文头中可以包括业务类型、业务实现方式和业务接入方式等信息,因而,通过分析原始报文的报文头可以确定出该原始报文对应的业务类型、业务实现方式和业务接入方式。
步骤42:根据该原始报文对应的业务类型、业务实现方式和业务接入方式,判断原始报文是否满足转换触发条件。
示例性的,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集中业务支撑系统中设定报文转换的转换触发条件,该转换触发条件可以由业务类型、业务实现方式和业务接入方式为关键字配置而成的。
例如,若原始报文中报文头的关键字段为物流配送+航空运输+XX快递时,则确定该原始报文满足转换触发条件,进而触发原始报文转换成目标报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口报文转换方法,根据该原始报文的报文头,确定原始报文对应的业务类型、业务实现方式和业务接入方式,根据该原始报文对应的业务类型、业务实现方式和业务接入方式,判断原始报文是否满足转换触发条件。该技术方案中,基于原始报文的业务类型、业务实现方式和业务接入方式形成转换触发条件,实现方式简单,易于实现。
示例性的,在本申请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口报文转换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步骤23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步骤51:在该原始报文满足转换触发条件时,根据该报文映射关系对原始报文进行预览转换,得到预览模式的目标报文。
在本实施例中,在正式将原始报文转换为目标报文之前可以首先利用上述确定的报文映射关系对原始报文进行预览转换,在人机交互界面上呈现出预览模式的目标报文,用户可以预览该预览模式的目标报文,进而判定其是否满足转换结果,最后由用户确定是否基于该报文映射关系进行报文转换。
步骤52:在该预览模式的目标报文满足转换结果时,按照报文映射关系将原始报文转换成目标报文。
作为一种示例,若用户认为该预览模式的目标报文满足转换结果,可以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输入确定指令,这样该集中业务支撑系统便可以调用报文转换引擎,基于上述报文映射关系按照报文转换规则将原始报文转换成目标报文。
作为另一种示例,若用户认为该预览模式的目标报文不满足转换结果,则可以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输入取消指令,以使集中业务支撑系统取消报文转换任务。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口报文转换方法,根据该报文映射关系对原始报文进行预览转换,得到预览模式的目标报文,并且在该预览模式的目标报文满足转换结果时,按照报文映射关系将原始报文转换成目标报文。该技术方案,首先通过预览模式供用户查看预览的目标报文是否满足转换结果,再确定是否转换,提高了转换准确度,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接口报文转换失误的问题,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下述为本申请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口报文转换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是集中业务支撑系统,也可以集成在集中业务支撑系统中,作为该集中业务支撑系统的一个接口报文转换模块实现报文转换的功能。如图6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获取模块61、判断模块62和转换模块63。
其中,该获取模块61,用于获取与集中业务支撑系统对接的外围系统传输的原始报文。
该判断模块62,用于根据所述原始报文的报文头,判断所述原始报文是否满足转换触发条件。
该转换模块63,用于在所述原始报文满足所述转换触发条件时,基于确定的报文映射关系,将所述原始报文转换成目标报文。
示例性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口报文转换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处理模块71、呈现模块72和确定模块73。
其中,该处理模块71,用于所述转换模块63之前,对所述原始报文进行字段分析和拆分,得到所述原始报文对应的报文头、至少一个原始报文字段;
所述呈现模块72,用于将处理模块71得到的所述报文头、所述至少一个原始报文字段呈现在所述集中业务支撑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上;
所述确定模块73,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原始报文字段,确定目标转换模型,以及根据所述目标转换模型,确定所述原始报文与所述目标报文之间的所述报文映射关系。
示例性的,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设计中,上述判断模块62,还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73根据所述目标转换模型,确定所述原始报文与所述目标报文之间的所述报文映射关系之后,判断所述集中业务支撑系统中是否存在所述报文映射关系对应的报文转换规则;
该获取模块61,还用于在所述集中业务支撑系统中不存在所述报文映射关系对应的报文转换规则时,获取用户通过所述人机交互界面输入的配置指令,所述配置指令用于指示每个原始报文字段与目标报文字段的报文转换规则。
示例性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口报文转换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上述判断模块62,包括:确定单元81和判断单元82。
其中,该确定单元81,用于根据所述原始报文的报文头,确定所述原始报文对应的业务类型、业务实现方式和业务接入方式;
该判断单元82,用于根据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原始报文对应的业务类型、业务实现方式和业务接入方式,判断所述原始报文是否满足转换触发条件。
示例性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口报文转换装置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上述转换模块63,包括:预览单元91和转换单元92。
其中,该预览单元91,用于在所述原始报文满足所述转换触发条件时,根据所述报文映射关系对所述原始报文进行预览转换,得到预览模式的目标报文;
该转换单元92,用于在所述预览模式的目标报文满足转换结果时,按照所述报文映射关系将所述原始报文转换成所述目标报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用于执行图2至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应理解以上装置的各个模块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集成到一个物理实体上,也可以物理上分开。且这些模块可以全部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也可以全部以硬件的形式实现;还可以部分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用软件的形式实现,部分模块通过硬件的形式实现。例如,确定模块可以为单独设立的处理元件,也可以集成在上述装置的某一个芯片中实现,此外,也可以以程序代码的形式存储于上述装置的存储器中,由上述装置的某一个处理元件调用并执行以上确定模块的功能。其它模块的实现与之类似。此外这些模块全部或部分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实现。这里所述的处理元件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或以上各个模块可以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
例如,以上这些模块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再如,当以上某个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代码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代码的处理器。再如,这些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SOC)的形式实现。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口报文转换装置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101、存储器102、通信接口103和系统总线104,所述存储器102和所述通信接口103通过所述系统总线104与所述处理器101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存储器102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通信接口103用于和其他设备进行通信,该处理器101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图2至图5所示方法实施例中服务器的实现方案。
该图10中提到的系统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所述系统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通信接口用于实现数据库访问装置与其他设备(例如客户端、读写库和只读库)之间的通信。存储器可能包含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图2至图5所示实施例的方法。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运行指令的芯片,所述芯片用于执行上述图2至图5所示实施例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程序产品,所述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存储介质中,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所述存储介质读取所述计算机程序,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可实现上述图2至图5所示实施例的方法。
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在公式中,字符“/”,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相除”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涉及的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范围。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接口报文转换方法,应用于集中业务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与所述集中业务支撑系统对接的外围系统传输的原始报文;
根据所述原始报文的报文头,判断所述原始报文是否满足转换触发条件;
在所述原始报文满足所述转换触发条件时,基于确定的报文映射关系,将所述原始报文转换成目标报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原始报文满足所述转换触发条件时,基于确定的报文映射关系,将所述原始报文转换成目标报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原始报文进行字段分析和拆分,得到所述原始报文对应的报文头、至少一个原始报文字段;
将所述报文头、所述至少一个原始报文字段呈现在所述集中业务支撑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上;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原始报文字段,确定目标转换模型;
根据所述目标转换模型,确定所述原始报文与所述目标报文之间的所述报文映射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转换模型,确定所述原始报文与所述目标报文之间的所述报文映射关系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集中业务支撑系统中是否存在所述报文映射关系对应的报文转换规则;
若所述集中业务支撑系统中不存在所述报文映射关系对应的报文转换规则,则获取用户通过所述人机交互界面输入的配置指令,所述配置指令用于指示每个原始报文字段与目标报文字段的报文转换规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原始报文的报文头,判断所述原始报文是否满足转换触发条件,包括:
根据所述原始报文的报文头,确定所述原始报文对应的业务类型、业务实现方式和业务接入方式;
根据所述原始报文对应的业务类型、业务实现方式和业务接入方式,判断所述原始报文是否满足转换触发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原始报文满足所述转换触发条件时,基于确定的报文映射关系,将所述原始报文转换成目标报文,包括:
在所述原始报文满足所述转换触发条件时,根据所述报文映射关系对所述原始报文进行预览转换,得到预览模式的目标报文;
在所述预览模式的目标报文满足转换结果时,按照所述报文映射关系将所述原始报文转换成所述目标报文。
6.一种接口报文转换装置,应用于集中业务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判断模块和转换模块;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集中业务支撑系统对接的外围系统传输的原始报文;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原始报文的报文头,判断所述原始报文是否满足转换触发条件;
所述转换模块,用于在所述原始报文满足所述转换触发条件时,基于确定的报文映射关系,将所述原始报文转换成目标报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处理模块、呈现模块和确定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所述转换模块之前,对所述原始报文进行字段分析和拆分,得到所述原始报文对应的报文头、至少一个原始报文字段;
所述呈现模块,用于将处理模块得到的所述报文头、所述至少一个原始报文字段呈现在所述集中业务支撑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上;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原始报文字段,确定目标转换模型,以及根据所述目标转换模型,确定所述原始报文与所述目标报文之间的所述报文映射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根据所述目标转换模型,确定所述原始报文与所述目标报文之间的所述报文映射关系之后,判断所述集中业务支撑系统中是否存在所述报文映射关系对应的报文转换规则;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在所述集中业务支撑系统中不存在所述报文映射关系对应的报文转换规则时,获取用户通过所述人机交互界面输入的配置指令,所述配置指令用于指示每个原始报文字段与目标报文字段的报文转换规则。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包括:确定单元和判断单元;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原始报文的报文头,确定所述原始报文对应的业务类型、业务实现方式和业务接入方式;
所述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原始报文对应的业务类型、业务实现方式和业务接入方式,判断所述原始报文是否满足转换触发条件。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模块,包括:预览单元和转换单元;
所述预览单元,用于在所述原始报文满足所述转换触发条件时,根据所述报文映射关系对所述原始报文进行预览转换,得到预览模式的目标报文;
所述转换单元,用于在所述预览模式的目标报文满足转换结果时,按照所述报文映射关系将所述原始报文转换成所述目标报文。
11.一种接口报文转换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2.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130411.5A 2019-02-21 2019-02-21 接口报文转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098314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30411.5A CN109831440A (zh) 2019-02-21 2019-02-21 接口报文转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30411.5A CN109831440A (zh) 2019-02-21 2019-02-21 接口报文转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31440A true CN109831440A (zh) 2019-05-31

Family

ID=66864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30411.5A Pending CN109831440A (zh) 2019-02-21 2019-02-21 接口报文转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31440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31213A (zh) * 2019-12-18 2020-05-0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r-goose电力报文的实现方法
CN112115190A (zh) * 2020-08-20 2020-12-22 苏宁云计算有限公司 一种接口报文的转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010413A (zh) * 2021-02-20 2021-06-22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口自动化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14070886A (zh) * 2021-11-17 2022-02-18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报文转换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338835A (zh) * 2021-12-31 2022-04-12 中企云链(北京)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数据报文动态转换方法以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9810A (zh) * 2000-12-06 2002-09-18 索尼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网络系统,记录媒体和计算机程序
CN101335648A (zh) * 2008-07-25 2008-12-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不同接口报文间的自动转换方法及其装置
CN105743712A (zh) * 2016-04-12 2016-07-06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Pis外部接口监控系统及方法
US20180054320A1 (en) * 2016-08-19 2018-02-2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for differential notification
CN108563768A (zh) * 2018-04-19 2018-09-21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不同数据模型的数据转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9810A (zh) * 2000-12-06 2002-09-18 索尼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网络系统,记录媒体和计算机程序
CN101335648A (zh) * 2008-07-25 2008-12-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不同接口报文间的自动转换方法及其装置
CN105743712A (zh) * 2016-04-12 2016-07-06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Pis外部接口监控系统及方法
US20180054320A1 (en) * 2016-08-19 2018-02-2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for differential notification
CN108563768A (zh) * 2018-04-19 2018-09-21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不同数据模型的数据转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31213A (zh) * 2019-12-18 2020-05-0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r-goose电力报文的实现方法
CN112115190A (zh) * 2020-08-20 2020-12-22 苏宁云计算有限公司 一种接口报文的转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010413A (zh) * 2021-02-20 2021-06-22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口自动化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13010413B (zh) * 2021-02-20 2023-04-25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口自动化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14070886A (zh) * 2021-11-17 2022-02-18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报文转换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338835A (zh) * 2021-12-31 2022-04-12 中企云链(北京)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数据报文动态转换方法以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31440A (zh) 接口报文转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1616839B2 (en) Intelligent edge computing platform with machine learning capability
JP6925321B2 (ja) エッジインテリジェンス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およびインターネット・オブ・シングス・センサストリームシステム
US20170090893A1 (en) Interoperability of Transforms Under a Unified Platform and Extensible Transformation Library of Those Interoperable Transforms
US8812911B2 (en) Distributed testing of a software platform
EP358828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commending service experience package
JP2019520649A (ja) プロセス視覚化プラットフォーム
US20180322200A1 (en) Analytics based on pipes programming model
Taher et al. An IoT-Cloud based solution for real-time and batch processing of big data: Application in healthcare
US2017037150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visual requirements and component reuse driven rapid application composition
CN111858254B (zh) 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介质
US11301258B2 (en) Supervised learning based UEFI pre-boot control
US11436654B2 (en) Displaying in real-time prebuilt devices that match a custom configured device
EP3961404B1 (en)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blockchain smart contract
CN111125529A (zh) 产品匹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200119176A (ko) 웹 트래픽 데이터를 처리 및 관리하는 시스템, 장치 및 방법
US1116566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to improve precision of identifying a range of effects of a failure in a system providing a multilayer structure of services
US20180329873A1 (en) Automated data extraction system based on historical or related data
US20190101911A1 (en) Optimization of virtual sensing in a multi-device environment
CN110717992B (zh) 调度模型的方法、装置、计算机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US20180067839A1 (en) Using workload profiling and analytics to understand and score complexity of test environments and workloads
US11205092B2 (en) Clustering simulation failures for triage and debugging
CN113127099B (zh) 服务器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394701B2 (en) Using run time and historical customer profiling and analytics to iteratively design, develop, test, tune, and maintain a customer-like test workload
US20220261405A1 (en) Configurable monitoring and alerting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