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31276A - 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31276A
CN109831276A CN201711202738.6A CN201711202738A CN109831276A CN 109831276 A CN109831276 A CN 109831276A CN 201711202738 A CN201711202738 A CN 201711202738A CN 109831276 A CN109831276 A CN 1098312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sliding window
receiving end
length
deco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0273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31276B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Yuzheng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uper Data Link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uper Data Link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uper Data Link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0273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312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312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312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312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312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其中,该信号处理方法包括:接收端接收信号;接收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的信号;接收端在对应域内依据预定的移位间隔切割预处理的信号;接收端依据预设译码算法对切割后的信号进行译码。本发明解决了由于相关技术中在对信号进行译码的过程中运算量大,导致的译码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应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BCJR算法和Log-MAP算法中,由于需要计算后向递归参数,故而需要等到整帧数据的信号全部接收后再进行译码,在实际工程实现中,较耗费运算存储量,且导致译码时延,使得算法难以实施。
针对上述由于相关技术中在对信号进行译码的过程中运算量大,导致的译码效率低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以至少解决由于相关技术中在对信号进行译码的过程中运算量大,导致的译码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接收端信号处理方法,包括:接收端接收信号;接收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的信号;接收端在对应域内依据预定的移位间隔切割预处理的信号;接收端依据预设译码算法对切割后的信号进行译码;其中,接收端依据预设译码算法对切割后的信号进行译码包括:接收端依据系统重叠次数确定滑动窗长度和滑动窗重叠部分长度;接收端依据滑动窗长度和滑动窗重叠部分长度确定信号的编码原始序列长度;接收端依据编码原始序列长度和滑动窗长度及滑动窗重叠部分长度,得到滑动窗的滑动次数;接收端依据滑动窗的滑动次数对信号进行译码处理,得到输出的软信息。
可选的,滑动窗长度大于滑动窗重叠部分长度。
可选的,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预处理包括:对信号进行同步、信道估计和/或均衡处理运算。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发送端信号处理方法,包括:发送端根据设计参数在调制域内生成包络信号;发送端根据重叠复用次数将包络信号在调制域内按照预定的位移间隔进行移位,得到调制域内的各移位包络信号;发送端将待调制序列中的符号和各自对应的移位包络信号相乘,得到调制域内的调制包络信号;发送端在调制域内叠加调制包络信号,得到调制域内的复调制包络信号。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接收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信号;预处理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的信号;切割模块,用于在对应域内依据预定的移位间隔切割预处理的信号;译码模块,用于依据预设译码算法对切割后的信号进行译码;其中,译码模块包括:长度确定单元,用于依据系统重叠次数确定滑动窗长度和滑动窗重叠部分长度;第一获取单元,用于依据滑动窗长度和滑动窗重叠部分长度确定信号的编码原始序列长度;第二获取单元,用于依据编码原始序列长度和滑动窗长度及滑动窗重叠部分长度,得到滑动窗的滑动次数;译码单元,用于依据滑动窗的滑动次数对信号进行译码处理,得到输出的软信息。
可选的,滑动窗长度大于滑动窗重叠部分长度。
可选的,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预处理包括:对信号进行同步、信道估计和/或均衡处理运算。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发送装置,包括:包络信号生成模块,用于根据设计参数在调制域内生成包络信号;位移模块,用于根据重叠复用次数将包络信号在调制域内按照预定的位移间隔进行移位,得到调制域内的各移位包络信号;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将待调制序列中的符号和各自对应的移位包络信号相乘,得到调制域内的调制包络信号;叠加模块,用于在调制域内叠加调制包络信号,得到调制域内的复调制包络信号。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控制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接收端信号处理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接收端信号处理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控制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发送端信号处理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发送端信号处理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接收端接收信号;接收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的信号;接收端在对应域内依据预定的移位间隔切割预处理的信号;接收端依据预设译码算法对切割后的信号进行译码;其中,接收端依据预设译码算法对切割后的信号进行译码包括:接收端依据系统重叠次数确定滑动窗长度和滑动窗重叠部分长度;接收端依据滑动窗长度和滑动窗重叠部分长度确定信号的编码原始序列长度;接收端依据编码原始序列长度和滑动窗长度及滑动窗重叠部分长度,得到滑动窗的滑动次数;接收端依据滑动窗的滑动次数对信号进行译码处理,得到输出的软信息,达到了降低运算量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提升译码效率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相关技术中在对信号进行译码的过程中运算量大,导致的译码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接收端信号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是OvXDM卷积编码等效模型的示意图
图3是软值提取方法示意图;
图4是OvTDM发射信号框图;
图5是OvTDM接收信号框图;
图6是K路复用波形排列的示意图;
图7是K=3重叠时分复用输入-输出关系树图;
图8是节点状态转移图;
图9是K=3OvTDM系统Trellis图;
图10是SISO译码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发送端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接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发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1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译码方法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接收端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接收端侧,该信号处理方法在OvTDM系统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接收端接收信号;
步骤S104,接收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的信号;具体的预处理可以包括对信号进行同步、信道估计和均衡处理等运算;
步骤S106,接收端在对应域内依据预定的移位间隔切割预处理的信号;
其中,接收端在时域内依据波形发送时间间隔切割预处理后的信号;需要说明的是,该步骤在不同的对应域内会有不同的移位切割方式,例如,在OvFDM系统,对应为频域,此时则依据预定的频率间隔对预处理后的信号进行间隔切割;
步骤S108,接收端依据预设译码算法对切割后的信号进行译码。
其中,步骤S108中的接收端依据预设译码算法对切割后的信号进行译码包括:
Step1,接收端依据系统重叠次数确定滑动窗长度和滑动窗重叠部分长度;
Step2,接收端依据滑动窗长度和滑动窗重叠部分长度确定信号的编码原始序列长度;
Step3,接收端依据编码原始序列长度和滑动窗长度及滑动窗重叠部分长度,得到滑动窗的滑动次数;
Step4,接收端依据滑动窗的滑动次数对信号进行译码处理,得到输出的软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接收端接收信号;接收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的信号;接收端在对应域内依据预定的移位间隔切割预处理的信号;接收端依据预设译码算法对切割后的信号进行译码,达到了降低运算量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提升译码效率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相关技术中在对信号进行译码的过程中运算量大,导致的译码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可选的,滑动窗长度大于滑动窗重叠部分长度。
本实施例通过在OvXDM系统采用MAP译码方式,在计算后向递归参数时,结合滑动窗的方式实现整帧数据的处理。
解决了在一般的BCJR算法和Log-MAP算法中,由于需要计算后向递归参数,故而需要等到整帧数据的信号全部接收后再进行译码,在实际工程实现中,较耗费运算存储量,且导致译码时延,使得算法难以实施的问题。
从而实现了采用滑动窗MAP的译码方式,降低了存储容量,同时由于数据滑窗处理,因此降低了译码时延,可以实时的数据译码结果,提高了算法在工程上实施的可能性。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译码方法具体如下:
1.OvXDM系统MAP、Log-MAP译码方法介绍
OvXDM系统可表示为重叠时分复用(Overlapped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OvTDM)系统、重叠频分复用OvFDM(Overlapped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简称OvFDM)系统、重叠码分复用OvCDM(Overlapped 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简称OvCDM)系统、重叠空分复用OvSDM(Overlapped Space Division Multiplexing,简称OvSDM)系统、重叠混合复用OvHDM(Overlapped Hybrid Division Multiplexing,简称OvHDM)系统等,其系统等效模型如附图2所示。
以下为OvXDM系统内的MAP算法:
以OvTDM系统为例,基于图9中的Trellis结构图,在进行OvTDM译码时,采用一种最大化后验概率(Maximum a posteriori,MAP)的方法进行译码,同时亦可得到输出比特的软信息,该软信息可进一步应用于软入软出(Soft In Soft Out,简称SISO)的译码结构中,如图10所示,该结构可帮助进一步提高译码的成功率,降低译码后的误码率。
设在Trellis图上的某条路径在m-1时刻和m时刻的状态分别为Sm-1和Sm,状态转移所对应的输入比特为xm,而所对应的OvTDM重叠复用后的输出为ym
设接收序列为r,长度为N,而则表示接收序列中第a位至第b位所表示的序列。OvTDM系统的重叠复用系数为K。由此,首先可将每个比特符号xm后验概率表示为
若对此后验概率取对数似然比,设为Lapp(xm),则可表示
故而,求解后验概率的对数似然比的关键,在于求解联合概率。
设U+和U-分别表示当前状态转移所对应的输入比特xm=+1和xm=-1的状态转移集合,根据贝叶斯和马尔可夫的相关性质,可将联合概率表示为:
同理,可得
分别定义:
此时,联合概率的表达可分别简化为:
而其中,αm(Sm-1)和βm(Sm)可分别由前向递推和后向递推得到:
在实际计算中,αm(Sm-1)参数和βm(Sm)参数在递归次数多后较易产生溢出的情况,导致算法不稳定,通常可以在每个状态计算时都对此前向递归和后向递归参数进行比例缩放,可以使得:
表示当前参量的γm(Sm-1,Sm)则可表示为:
其中,p(xm)表示输入比特xm的先验概率,p(rm|ym)表示当前状态下的信道条件转移概率。若假设输入的先验信息同样使用对数似然比的方式表示,设为La(xm),则:
则可得:
而γm(Sm-1,Sm)计算中的另一部分信道条件转移概率则可根据信道特征进行确定,若假设信道为AWGN信道的情况下,根据噪声特性,p(rm|ym)可表示为:
最终,可将每个符号的的后验对数似然比表示为(这个是MAP的公式):
而其外信息对数似然比可由后验对数似然比与先验对数似然比作差求得:
Lext(xm)=Lapp(xm)-La(xm)
由上所述的算法可以看出,算法中涉及大量的乘法运算,复杂度较高并且大量消耗资源。故而,可将其中所涉及的部分乘法运算进行取对数,转化为加法运算。
以下则为Log-MAP的相关计算:
首先,可以对算法中的前向递归、后向递归与当前状态转移参数进行取对数的操作,可得:
而最终,后验对数似然比可改写为(这个是Log-MAP的公式)
同时,根据Jacobian Logarithm对数公式,原来在log域的加法又可以转化为ln(ea+eb)=max(a,b)+ln(1+exp(-|a-b|))。在此,ln(1+exp(-|a-b|))作为一个修正函数。实际中,若需计算ln(1+exp(-|a-b|))修正函数,并且避免其计算的复杂度,通常采用,查表的方式来得到此项修正函数的值。当其中的a和b相差较大的时候,此修正函数的值十分小,可理解为远远小于max(a,b)。此时,log域的加法运算也可近似的演化为取最大值运算,即为ln(ea+eb)≈max(a,b)。如此可在系统译码的同时也可进一步降低译码算法的复杂度。使用此方法可将所有如上部分所述的涉及log域加法的运算进行进一步简化,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观察OvTDM系统所得的Trellis图可知,其与传统卷积码的Trellis图的主要差异位于头部和尾部的过渡状态。由于状态数和状态输出的不同,并不能使用同一状态列表和方法对头部和尾部的过渡状态进行译码。同时,头部和尾部的过渡状态与头部和尾部的译码准确性密切相关。故为保证译码数据的完整性和译码准确度,在此部分中译码头部和尾部的数据作单独处理说明。
头部数据: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头部状态包含数据输入,其与中间状态的差异仅存在于状态个数和状态输出。并且头部状态的转移构成其实可等效为一的树图,即每一个t时刻的状态仅对应1个t-1时刻的状态,由此也简化了头部状态转移关系。故头部状态仅需单独建立相应的状态转移关系进行计算即可。
算法中,依然最终所得的后验公式,单独建立状态转移列表,计算前向、后向与当前状态变量。
Log域算法的头部处理也与之相对应。
尾部数据:
尾部的过渡状态与头部不同,尾部的过渡状态中并没有相应的数据输入,若假设输入序列长度为L,在尾部译码时,可直接考虑第计算L位的相关变量即可。设OvTDM的编码后输出长度为N,尾部过渡状态没有输入,则尾部过渡状态仅与后向递归变量βm(Sm)相关,即只需将第L位的后向递归变量通过尾部过渡状态计算出即可。根据高斯噪声序列的独立性,直接计算第L位的后向递归变量,可得:
Log域算法也仅需作相应的取对数处理即可。
由于在计算后向递归参数βm(Sm)时,需要等到整帧的信号全部接收到后在进行译码。因此,传统的算法往往导致非常大的运算存储量和译码时延,故而较难以在接收端将此算法进行实施。
2.滑动窗最大后验概率译码(Maximun A Posteriori,简称MAP)MAP和Log-MAP的译码方式类似,区别在于Log-MAP是为简化运算量,对MAP算法取对数操作。本案例以MAP译码方式为例,说明滑动窗的译码过程。
在使用滑动窗MAP进行分块译码的过程中,前向递归参数和当前状态的递归参数可基本不受影响,但是后向递归参数需要不断的进行初始化,并且每次的整体递归长度有限。故为了将后向递归参数对于译码性能的影响降到最低,可考虑将每次的滑动窗进行一定的重叠,即每次译码输出的过程中,舍弃滑动窗最后的一部分译码结果,并且将其划入下一个滑动窗的头部,以此来保证该滑动窗重叠部分的译码可靠度。其滑动窗示意图如附图3所示。
设OvTDM编码前原始序列长度为L,重叠复用次数为K,编码后序列长度为N,N=L+K-1。滑动窗长度与滑动窗重叠部分长度分别为Lde和Lre,并且满足关系Lde>Lre
另外,若使用此方法进行译码,最好对帧长进行一定的匹配,保证滑动窗可以准确滑动至编码前原始序列长度的最后一位,即满足(L-Lre)/(Lde-Lre)为正整数。
为匹配长度,测试此滑动窗译码的性能,仿真参数中,首先确定Lre与Lde,而后根据Lre与Lde确定L,基本保证L变化范围位于4000左右。
在OvTDM一实施例中,假设原始数据帧长度L=4092,重叠复用次数K=6,编码后的序列长度为N=4097。设定滑动窗长度为Lde=4K=24,滑动窗重叠部分长度为Lre=2K=12,则滑动窗滑动的次数为340次,即需要滑动340次才能将整帧数据处理完,每次滑窗结束后,可输出滑动窗内的符号的软信息。
根据仿真结果,当滑动窗的重叠部分大于重叠重数时,此方法对于误码性能的影响较小,故而,此方法可用于简化BCJR与Log-MAP,减小译码时的存储量与时延。
3.OvTDM系统处理过程
3.1发送端
OvTDM发送端系统框图如附图4所示,具体处理步骤如下:
(1)首先设计生成发送信号的包络波形h(t)。
(2)将(1)中所设计的包络波形h(t)经特定时间移位后,形成其它各个时刻发送信号包络波形h(t-i×△T)。
(3)将所要发送的符号xi与(2)生成的相应时刻的包络波形h(t-i×△T)相乘,得到各个时刻的待发送信号波形xih(t-i×△T)。
(4)将(3)所形成的各个待发送波形进行xih(t-i×△T)叠加,形成发射信号波形。
(5)发送的信号可以表示为:
重叠复用方法遵循平行四边形规则,如附图6所示。
3.2接收端
发送端将编码调制后的信号通过天线发射出去,信号在无线信道中传输,接收端对接收信号进行匹配滤波,再对信号分别进行抽样、译码,最终判决输出比特流。
接收端处理过程如附图5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对接收信号进行同步,包括载波同步、帧同步、符号时间同步等;
(2)根据取样定理,对每一帧内的接收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
(3)对接收到的波形按照波形发送时间间隔切割;
(4)按照一定的译码算法对切割后的波形进行译码。
译码过程参考附图7K=3,重叠时分输入-输出关系图,附图8节点状态转移图,附图9K=3,OvTDM系统Trellis图
本实施例通过在OvXDM系统采用MAP译码方式,在计算后向递归参数时,结合滑动窗的方式实现整帧数据的处理。从而实现了采用滑动窗MAP的译码方式,降低了存储容量,同时由于数据滑窗处理,因此降低了译码时延,可以实时的数据译码结果,提高了算法在工程上实施的可能性。
其中,本实施例中在考虑如何使译码输出的比特差错概率最小的同时,进一步输出译码后的软信息。如此,区别于传统的译码算法进行一次译码后直接输出硬判决结果,该译码算法可作为SISO(软入软出)的译码算法使用,充分利用译码输出的软信息进行迭代。相比于一次译码后的判决,多次迭代译码的使用可以进一步提高译码的成功率,降低译码后的误码率。
并且,在头尾部数据处理上,通过观察OvXDM系统所得的Trellis图可知,其与传统卷积码的Trellis图的主要差异位于头部和尾部的过渡状态。由于状态数和状态输出的不同,并不能使用同一状态列表和方法对头部和尾部的过渡状态进行译码。同时,头部和尾部的过渡状态与头部和尾部的译码准确性密切相关。需使用合适的方法单独对其进行处理。
经过此译码方式的OvXDM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实际无线通信系统中,如各类移动通信系统、卫星通信、微波视距通信、散射通信、大气层光通信、红外通信与水生通信等任何无线通信系统中。既可以应用于大容量无线传输,也可以应用于小容量的轻型无线电系统。
实施例2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发送端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1所示,在发送端侧,该发送端信号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02,发送端根据设计参数在调制域内生成包络信号;
步骤S1104,发送端根据重叠复用次数将包络信号在调制域内按照预定的位移间隔进行移位,得到调制域内的各移位包络信号;
步骤S1106,发送端将待调制序列中的符号和各自对应的移位包络信号相乘,得到调制域内的调制包络信号;
步骤S1108,发送端在调制域内叠加调制包络信号,得到调制域内的复调制包络信号。
实施例3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接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在接收端侧,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1202,用于接收信号;预处理模块1204,用于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的信号;切割模块1206,用于在对应域内依据预定的移位间隔切割预处理的信号;译码模块1208,用于依据预设译码算法对切割后的信号进行译码;其中,译码模块1208包括:长度确定单元12081,用于依据系统重叠次数确定滑动窗长度和滑动窗重叠部分长度;第一获取单元12082,用于依据滑动窗长度和滑动窗重叠部分长度确定信号的编码原始序列长度;第二获取单元12083,用于依据编码原始序列长度和滑动窗长度及滑动窗重叠部分长度,得到滑动窗的滑动次数;译码单元12084,用于依据滑动窗的滑动次数对信号进行译码处理,得到输出的软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信号;预处理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的信号;切割模块,用于在对应域内依据预定的移位间隔切割预处理的信号;译码模块,用于依据预设译码算法对切割后的信号进行译码,达到了降低运算量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提升译码效率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相关技术中在对信号进行译码的过程中运算量大,导致的译码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可选的,滑动窗长度大于滑动窗重叠部分长度。
可选的,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预处理包括:对信号进行同步、信道估计和/或均衡处理运算。
实施例4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发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在发送端侧,该装置包括:
包络信号生成模块1302,用于根据设计参数在调制域内生成包络信号;位移模块1304,用于根据重叠复用次数将包络信号在调制域内按照预定的位移间隔进行移位,得到调制域内的各移位包络信号;信号处理模块1306,用于将待调制序列中的符号和各自对应的移位包络信号相乘,得到调制域内的调制包络信号;叠加模块1308,用于在调制域内叠加调制包络信号,得到调制域内的复调制包络信号。
实施例5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控制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1中的接收端信号处理方法。
实施例6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实施例1中的接收端信号处理方法。
实施例7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控制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2中的发送端信号处理方法。
实施例8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实施例2中的发送端信号处理方法。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接收端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端接收信号;
所述接收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的信号;
所述接收端在对应域内依据预定的移位间隔切割所述预处理的信号;
所述接收端依据预设译码算法对切割后的信号进行译码;
其中,所述接收端依据预设译码算法对切割后的信号进行译码包括:所述接收端依据系统重叠次数确定滑动窗长度和滑动窗重叠部分长度;
所述接收端依据所述滑动窗长度和所述滑动窗重叠部分长度确定所述信号的编码原始序列长度;
所述接收端依据所述编码原始序列长度和滑动窗长度及所述滑动窗重叠部分长度,得到滑动窗的滑动次数;
所述接收端依据所述滑动窗的滑动次数对所述信号进行译码处理,得到输出的软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端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窗长度大于所述滑动窗重叠部分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端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预处理包括:对信号进行同步、信道估计和/或均衡处理运算。
4.一种发送端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端根据设计参数在调制域内生成包络信号;
所述发送端根据重叠复用次数将所述包络信号在调制域内按照预定的位移间隔进行移位,得到调制域内的各移位包络信号;
所述发送端将待调制序列中的符号和各自对应的移位包络信号相乘,得到所述调制域内的调制包络信号;
所述发送端在所述调制域内叠加所述调制包络信号,得到所述调制域内的复调制包络信号。
5.一种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信号;
预处理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的信号;
切割模块,用于在对应域内依据预定的移位间隔切割所述预处理的信号;
译码模块,用于依据预设译码算法对切割后的信号进行译码;
其中,所述译码模块包括:
长度确定单元,用于依据系统重叠次数确定滑动窗长度和滑动窗重叠部分长度;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依据所述滑动窗长度和所述滑动窗重叠部分长度确定所述信号的编码原始序列长度;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编码原始序列长度和滑动窗长度及所述滑动窗重叠部分长度,得到滑动窗的滑动次数;
译码单元,用于依据所述滑动窗的滑动次数对所述信号进行译码处理,得到输出的软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窗长度大于所述滑动窗重叠部分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预处理包括:对信号进行同步、信道估计和/或均衡处理运算。
8.一种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包络信号生成模块,用于根据设计参数在调制域内生成包络信号;
位移模块,用于根据重叠复用次数将所述包络信号在调制域内按照预定的位移间隔进行移位,得到调制域内的各移位包络信号;
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将待调制序列中的符号和各自对应的移位包络信号相乘,得到所述调制域内的调制包络信号;
叠加模块,用于在所述调制域内叠加所述调制包络信号,得到所述调制域内的复调制包络信号。
9.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接收端信号处理方法。
10.一种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接收端信号处理方法。
11.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发送端信号处理方法。
12.一种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发送端信号处理方法。
CN201711202738.6A 2017-11-23 2017-11-23 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98312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02738.6A CN109831276B (zh) 2017-11-23 2017-11-23 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02738.6A CN109831276B (zh) 2017-11-23 2017-11-23 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31276A true CN109831276A (zh) 2019-05-31
CN109831276B CN109831276B (zh) 2022-06-03

Family

ID=66859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02738.6A Active CN109831276B (zh) 2017-11-23 2017-11-23 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31276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98417A1 (fr) * 2007-02-14 2008-08-21 Daoben Li Procédé de multiplexage codé et de transmission multi-adresse
CN106911421A (zh) * 2015-12-22 2017-06-30 深圳超级数据链技术有限公司 译码方法、装置及其系统
US20170230207A1 (en) * 2013-03-16 2017-08-10 Fausto D. HOLGUIN-SANCHEZ Methods for creating and receiving multi-carrier signals. codification, communication and detection apparatus. tunable noise-correction method for overlapped signals. iterative estimation method for overlapped signals
CN107277913A (zh) * 2016-04-08 2017-10-20 深圳超级数据链技术有限公司 定时同步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276740A (zh) * 2016-04-08 2017-10-20 深圳超级数据链技术有限公司 定时同步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276627A (zh) * 2016-04-08 2017-10-20 深圳超级数据链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处理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98417A1 (fr) * 2007-02-14 2008-08-21 Daoben Li Procédé de multiplexage codé et de transmission multi-adresse
US20170230207A1 (en) * 2013-03-16 2017-08-10 Fausto D. HOLGUIN-SANCHEZ Methods for creating and receiving multi-carrier signals. codification, communication and detection apparatus. tunable noise-correction method for overlapped signals. iterative estimation method for overlapped signals
CN106911421A (zh) * 2015-12-22 2017-06-30 深圳超级数据链技术有限公司 译码方法、装置及其系统
CN107277913A (zh) * 2016-04-08 2017-10-20 深圳超级数据链技术有限公司 定时同步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276740A (zh) * 2016-04-08 2017-10-20 深圳超级数据链技术有限公司 定时同步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276627A (zh) * 2016-04-08 2017-10-20 深圳超级数据链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处理方法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ONGTAO ZHANG: ""Low-Complexity Sliding Window Block Decoding Using Bit-Flipping for OVFDM Systems"", 《IEEE》 *
龚雪: ""迭代均衡与高效编码调制技术研究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31276B (zh) 2022-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19941B (zh) 基于重叠复用的调制解调方法和装置
CN105356971B (zh) 一种基于概率计算的scma译码器
MXPA06010073A (es) Canal iterativo y calculo de interferencia y descodificacion.
CN105518995B (zh) 用于低密度签名调制的低复杂度接收器和方法
US20070153943A1 (en) Turbo equalization scheme
WO2004017586A1 (en) Channel tracking and signal detection in mimo systems
WO1998020617A1 (en) Soft decision output decoder for decoding convolutionally encoded codewords
US8488721B2 (en) Adaptive QRD-M algorithm based signal detecting method by using constellation set grouping in spatial multiplexing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system
US11943081B2 (en) Method of receiving a transmitted signal over a time-varying channel and receiver thereof
US5905743A (en) Apparatu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sequential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ng communications signals using whitening path metrics
CN115941001B (zh) 基于mimo系统的信息传输收发装置、系统、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01119177B (zh) 一种相干通信机用的比特-符号信号处理方法
US10771303B2 (en) Overlapped multiplexing-based decod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method and system
CN101711049A (zh) 一种基于干扰消除的选径方法和装置
CN101237434B (zh) 一种格雷映射m-psk调制的软判决方法
CN109831276A (zh) 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1064541B (zh) 多天线系统的并行置信传播检测方法
CN107968697B (zh) 重叠复用系统的译码方法和装置
CN107070513B (zh) 一种半正交导频系统中数据辅助迭代估计方法
CN1443011A (zh) 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均衡解调方法
CN109687935A (zh) 译码方法和装置
WO2006092662A2 (en) Efficient implementation of gsm/gprs equalizer
CN107645362B (zh) 一种适用于OvXDM系统的时频变换译码方法、装置及OvXDM系统
Eckford The factor graph EM algorithm: applications for LDPC codes
CN113965439B (zh) 一种适用于2dpsk系统的多符号联合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828

Address after: 518057 2nd Floor, No. 9 Software Building, Zhongxin Road,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EN ZHEN KUANG-CHI HEZHONG TECHNOLOGY Ltd.

Address before: Bantian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of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Jihua Road, the new world Huasai Industrial Area No. 2, building 101 (two floor) 201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SUPER DATA LINK TECHNOLOGY Ltd.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17

Address after: 510000 603, back seat, No. 2, Huangcun Avenue,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Guangzhou Lude Invest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2nd floor, software building, No.9, Gaoxin middle 1st Road,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HEN ZHEN KUANG-CHI HEZHONG TECHNOLOGY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20

Address after: Room 2212, 2nd Floor, No. 9 Guanghai Road,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735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Yuzh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603, back seat, No. 2, Huangcun Avenue,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Lude Invest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