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19087A - 一种具有智能终端及壳体的终端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智能终端及壳体的终端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19087A
CN109819087A CN201910174386.0A CN201910174386A CN109819087A CN 109819087 A CN109819087 A CN 109819087A CN 201910174386 A CN201910174386 A CN 201910174386A CN 109819087 A CN109819087 A CN 1098190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intelligent terminal
shell
press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7438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19087B (zh
Inventor
丁智成
段海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ang Black Sha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Black Sha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Black Sha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Black Sha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7438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190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190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19087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77711 priority patent/WO2020177700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190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190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94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s are generated
    • H03K17/96Touch switch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18Telephone s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ships, mines, or other places exposed to adverse environ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23Construction or mounting of dials or of equivalent devices;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use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智能终端及壳体的终端组件,智能终端内置有传感器模块;壳体设有按压单元,按压单元接收按压力以于壳体上向智能终端的方向往复运动,按压单元包括按压部和触发部;当按压单元移动时,按压单元的触发部接触触发或非接触触发传感器模块,传感器模块根据触发感应执行与按压单元对应的操作;当按压力减小或释放时,按压单元退回至一初始位置,按压单元的按压部生成回馈力。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无需在智能终端上额外开孔便可给用户操作反馈实体按键的手感,保持智能终端的结构整体性,同时,摒除了通过如软件映射、数据接口连接等方式将实体按键与智能终端关联的方式,实现方式更为简化。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智能终端及壳体的终端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智能终端及壳体的终端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人们对于手中使用的智能终端的要求也愈发增多。其中对于智能终端使用中,不少用户希望在趋同化的智能终端中体验到过去使用功能机时的机械按压手感。因此,不少智能终端的制造厂商常采用以下几种方式为用户带来这些按压手感:
1.在智能终端的外壳上开孔,后将可带来按压手感的机械按键装配在孔内,用户对机械按键的按压将使得机械案件与智能终端的内部电路开关发生实体接触和物理行程的变化,从而驱动内部电路,同时机械按键的行程及反馈给予用户实体按键的按压手感;
2.用户使用手指等直接或间接的与智能终端的触控面板上虚拟的触控区域接触、滑动,使触控面板的电容值或电阻值产生变化,同时智能终端向用户反馈一按压的虚拟体验(触控面板并未被实际按压移动,而由智能终端生成一行程体验“欺骗”用户的手指);
3.智能终端外接配件,在配件上配备完整的机械按键手感机构和电路,该配件通过蓝牙或手机自身外观的数据接口(如USB、Dock点)将机械按键按压后形成的指令信息传给智能终端,从而给到用户按压按键可控制智能终端的体验。
上述现有技术的第一种方案中,由于需要在智能终端上额外开孔,将破坏智能终端的结构整体性;第二种方案中,需要在智能终端内设置电容式按键;第三种方案,需要通过软件将配件的按键映射至手机,或占用手机接口。
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智能终端及其外配配件的结构,通过保持智能终端原有结构完整性的同时,对任意智能终端均可配置有实体按键的按压手感,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智能终端及壳体的终端组件,无需在智能终端上额外开孔,保持智能终端的结构整体性,同时,摒除了通过如软件映射、数据接口连接等方式将实体按键与智能终端关联的方式,实现方式更为简化。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智能终端及壳体的终端组件,所述壳体套设于所述智能终端外,所述智能终端内置有传感器模块,且所述智能终端的外壳连续成型以取消实体按键的配置;
所述壳体设有按压单元,所述按压单元接收一按压力以于所述壳体上向所述智能终端的方向往复运动,其中所述按压单元包括:
按压部,面向所述壳体的外部方向设置,接收所述按压力并向产生所述按压力的对象反馈一回馈力;
触发部,与所述按压部弹性连接,伸入所述壳体内直至所述智能终端在所述壳体的射影范围内,所述触发部受所述按压部驱动往复运动与所述传感器模块活动触发;
当所述按压单元移动时,所述按压单元的触发部接触触发或非接触触发所述传感器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根据触发感应执行与所述按压单元对应的操作;
当所述按压力减小或释放时,所述按压单元退回至一初始位置,所述按压单元的按压部生成所述回馈力。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磁传感器;
所述触发部内置有磁性元件,且触发部进行往复运动时的全部或部分行程位于所述磁传感器的感应范围内,所述触发部于所述感应范围内以非接触触发所述磁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磁传感器为霍尔传感器;
所述触发部进行往复运动时的全部或部分行程位于所述霍尔传感器的磁感应线上,所述触发部切割所述磁感应线,以非接触触发所述霍尔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磁传感器为各向异性磁电阻传感器、巨磁电阻传感器或隧道磁电阻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电容传感器,所述电容传感器设于所述智能终端的背壳、侧面或具有显示单元的端面;
所述触发部包括按键元件或滚轮元件,所述按键元件或滚轮元件对应于所述电容传感器的位置而设;
当所述按键元件接收按压力时,所述按键元件与所述电容传感器的表面接触,改变所述电容传感器的感应电容以触发所述电容传感器;
当所述滚轮元件接收按压力时,所述滚轮元件接触所述电容传感器的不同表面位置,改变所述电容传感器的感应电容以触发所述电容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压电传感器,所述压电传感器内置于所述智能终端,且所述压电传感器具有设于所述智能终端表面的感应面;
所述触发部对应于所述感应面的位置而设;
当所述按压部接收按压力时,所述触发部挤压所述感应面,改变所述压电传感器的感应电压以触发所述压电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壳体与所述智能终端通过卡接、卡扣、磁吸、锁钉中的一种互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按压单元为塑胶软胶成型、塑胶弹性壁成型、弹簧成型、软胶成型、热熔成型、黏胶成型或螺钉成型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按压单元设于所述壳体的侧面,且位于所述智能终端内设置所述磁传感器的上方或下方;
所述按压部包括按压键,所述触发部包括翻折筋,所述按压键部分露出所述壳体,所述翻折筋垂直于所述智能终端的表面设置,且所述按压键与所述翻折筋间连接有一弹性元件;
所述按压键接收所述按压力时,控制所述弹性元件驱动所述翻折筋向所述智能终端的表面翻折,以在与磁感应线同向的状态和与磁感应线垂直的状态间切换。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智能终端上无需开设孔洞用作容纳按键,保有智能终端的结构一致性;
2.对于设有任意传感器的智能终端均可实现实体按键的反馈手感,提高用户体验;
3.将对于智能终端的实体结构损耗转嫁到壳体上,有效提高智能终端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符合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终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符合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壳体与智能终端安装后形成的终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终端组件;
110-智能终端、111-传感器模块;
120-壳体、121-按压单元、122-按压部、123-触发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优点。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与“部件”可以混合地使用。
参阅图1和图2,分别为符合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终端组件100所具有的智能终端110及壳体120的未安装时和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该壳体120套设在智能终端110外,作为对于智能终端110的保护壳使用,亦或是作为智能终端110的模组之一,形成可套嵌及拆卸的外壳的一部分。当壳体120套设在智能终端110外后,用户对于智能终端110的握持也将转嫁至对壳体120的握持,则用户对于壳体120的按压也将转移为对智能终端110的按压。当需要反馈给用户对于外部指令的确认接收时,也将由壳体120给予用户实体按键的按压手感体验,鉴于此,本实施例中的智能终端110的外壳可连续成型,即呈无孔或无缝设计,其上可不再具有实体按键,原所有实体按键的指令接收、移动、反馈等均将由壳体120完成。因此,在壳体120上,设有按压单元121,在智能终端110内设有对应于按压单元121的传感器模块111。按压单元121对外设置,可用于接收用户欲执行操作时向按压单元121施加的按压力。具体地,按压单元121包括按压部及触发部,按压部面向壳体120的外部方向设置,即朝向外部,接收用户施加的按压力,且按压部由于离开初始位置,将产生期望回到初始位置的反作用力,即回馈力,该回馈力便施加至用户上。触发部则与按压部弹性连接,随按压部一同移动,且同样由于发生了位移,可辅助产生该反馈力。也就是说,当按压力的作用方向为朝向壳体120内部时,按压单元121的按压部和触发部便会向壳体120内部伸入,即向着对应的传感器模块111移动。随着按压单元121的伸入,当其伸入的距离基本等于按压单元121的行程,如最大行程时,触发部将对传感器模块111触发,触发的方式可如触发部与传感器模块111的部分直接接触的接触式触发,触发部改变传感器模块111的外部检测数据,也可如触发部与传感器模块111发出的无线信号或无线感应装置的感应,以改变无线信号的外部检测数据,从而通过非接触式触发传感器模块111。当传感器模块111被按压单元121触发感应时,其感应结果为接收到用户通过按压单元121所施加的操作指令,并根据操作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从而最终实现从用户按下按压单元121至执行操作的步骤。此后,当用户发现自身施加的按压力已带来期望指令的执行时,便会减轻按压力或直接释放按压力,按压部和触发部向释放按压力的方向移动,移动时向用户生成上述回馈力,直至退回到初始位置。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按压单元121设置在壳体120上,智能终端110上仅设有用于与按压单元121互相感应配合的传感器模块111,则智能终端110上无需开孔以放置接收按压力的实体按键,实体按键被按压后的损耗均将由壳体120上的按压单元121承担,当按压单元121损坏时,替换按压单元121或壳体120时,便可提供全新的实体按键手感至用户。此外,根据传感器模块111的不同配置,按压单元121的配置也可不尽相同,但同样可以理解的是,面向用户侧的按压单元121的部分,即按压部,均为可反馈按压手感的金属按键、塑胶按键、橡胶按键等,而远离用户侧的按压单元121的部分,即触发部,则可根据不同的传感器模块111配置调整结构,以期满足任意类型的智能终端110。
以下根据不同实施例中传感器模块111的配置详细介绍按压单元121与传感器模块111的互相感应过程。
实施例一
参阅图2,该实施例中,传感器模块111包括磁传感器,磁传感器是把磁场、电流、应力应变、温度、光等外界因素引起敏感元件磁性能变化转换成电信号,以这种方式来检测相应物理量的器件。按压单元内置有磁性元件,且按压单元进行往复运动时的全部或部分行程位于磁传感器的感应范围内,按压单元的往复运动使按压单元于感应范围内以非接触触发磁传感器。
具体地。磁传感器可以是霍尔传感器,霍尔传感器是根据霍尔效应制作的一种磁场传感器。磁场传感器所产生的磁场中需要设置一霍尔半导体片,恒定电流I通过该片。在洛仑兹力的作用下,I的电子流在通过霍尔半导体时向一侧偏移,使该片在垂直方向上产生电位差,即霍尔电压。霍尔电压随磁场强度的变化而变化,磁场越强,电压越高,磁场越弱,电压越低。霍尔电压值很小,通常只有几个毫伏,但经集成电路中的放大器放大,就能使该电压放大到足以输出较强的信号。若使霍尔集成电路起传感作用,则外部通过机械的方式切割磁场产生的磁感应线时,将改变磁场中磁通量的变化。因此,对应于磁传感器,按压单元121内置有磁性元件,且磁性元件的放置位置为:按压单元121根据接收到的按压力作往复运动时,磁性元件将穿过磁传感器产生的磁感应线,例如磁性元件原本位于磁场内,按压单元121的行程变化将带动磁性元件在磁场内的位置变化以切割磁场内不同位置处的磁感应线,或是磁性元件原本位于磁场外,随按压单元121的行程变化进入到磁场内,并对磁场内的磁感应线进行切割;亦或是磁性元件原位于磁场内,并固定在磁场内的某一位置,按压单元121的行程变化将带动磁性元件移出磁场,磁性元件的移动过程中对磁感应线的切割使得磁传感器的感应信息发生变化。通过上述磁性元件与磁感应线基于霍尔效应的感应,按压单元121可非接触式地触发磁传感器。
可以理解的是,磁传感器可设置在智能终端110的内部,在智能终端110的表面不易观察到传感器模块111的存在。而按压单元121可设置在磁传感器的上方,且呈基本水平的设置(在智能终端110水平放置的状态下)。按压单元121受按压力时,将向智能终端110的中心方向缩入。触发部123的初始位置可以是全部隐藏在壳体内,或部分伸出至智能终端的射影范围内,磁性元件设置在按压单元121的端部,即触发部123处,也随按压单元121一同缩入,切割垂直于智能终端110表面的磁感应线。
其他实施例中,磁传感器可以是各向异性磁电阻传感器、巨磁电阻传感器或隧道磁电阻传感器。各向异性磁电阻传感器(AMR(Anisotropic Magneto Resistance)Sensor),为单磁层器件,基于平行磁场感应工作在1~3%△R/R(最大电阻变化率)及45°偏角,通过电流在薄膜平面流动且工作场范围窄。巨磁电阻传感器(GMR(Giant Magneto Resistance)Sensor),其电阻取决于在薄膜界面中自旋电子的散射,大部分电子不能形成散射,而在室温条件下,GMR的△R/R(最大电阻变化率)<20%。隧道磁电阻传感器(TMR(TunnelingMagneto Resistance)Sensor)利用了电子的自旋特性,电子在通过第二层磁性材料时,电子的自旋方向被定义,具有自旋的电子通过量子隧穿效应穿过MgO(氧化镁)绝缘层,然后有选择性地穿过磁性层(自旋相同则通过——低电阻,否则不通过——高电阻),室温条件下,TMR的△R/R(最大电阻变化率)可达500%以上。
一进一步实施例中,按压单元121的按压部122设置在壳体120的侧面,并位于磁传感器的上方或下方。按压单元121同时包括作为按压部122的按压键及作为触发部123的翻折筋,按压键暴露在壳体120外,用于接收用户施加的按压力,翻折筋的固定端枢轴固定在壳体120的侧边,自由端向外延伸时,使得翻折筋整体垂直于智能终端110的表面设置。在翻折筋与按压键间,连接有一弹性元件,按压键受按压力驱动后,通过弹性元件的驱动,带动翻折筋沿枢轴转动,从而在垂直于智能终端110的表面和平行于智能终端110的表面间切换,也即在与磁感应线同向(平行)和与磁感应线垂直的状态间切换,两状态间的切换也将切割磁感应线以触发磁传感器。通过该实施例中的配置,可利用简单的结构和小部件的尺寸占比节省壳体120上所需空间,代替现有技术中需要使用一整个保护盖的翻折对磁传感器的感应。即便是在智能终端110外套有壳体120后的终端组件100,其外部的轮廓也呈一致性和整体性,符合用户的使用和审美习惯。
实施例二
该实施例中,传感器模块111包括电容传感器,是一种将其他量的变换以电容的变化体现出来的传感器。其主要由上下两电极、绝缘体、衬底、薄膜构成,在压力作用下,薄膜产生一定的形变,上下两电极距离发生变化,导致电容变化。电容传感器可根据智能终端110的制造厂商对于用户的调研设置在智能终端110的任意位置,如智能终端110的背壳、侧面或具有显示单元的端面,以检测用户是否有按压触发、指纹检测等。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按压单元121的设置,用户不与电容传感器的感应面直接接触,而改由按压单元121作为中间件传递按压操作。具体地。按压单元121的按压部在接收按压力时,带动触发部与电容传感器的表面接触,从而改变电容传感器的感应电容,进而触发电容传感器。通过间接式的接触触发,用户对电容传感器的接触触发变化为对按压单元121的操作,则通过按压单元121的行程反馈,可给予用户原电容传感器不会产生的回馈手感,从而给用户即使是针对固定不同的电容传感器,也可具有实体按键的按压手感效果。
按压单元121也可具有不同的接收按压力的结构。如,按压单元121的触发部可以是按键元件,即标准的实体按键结构。按键元件的行程与按压力的方向相同,对按键元件的按压,按键元件也即与电容传感器的表面接触,改变感应电容;按压单元121的触发部也可以是滚轮元件,按压部突出于壳体120外,按压力则可以是与其垂直方向的力,也可以是将滚轮元件绕滚轴旋转的推力,随着推力的施加,滚轮元件上的不同部分将接触到电容传感器的不同表面位置,改变电容传感器的感应电容,以模拟原用户对电容传感器施加的在其表面滑动的滑触操作。不仅可给予用户按压反馈,还可向用户提供滑滚体验,进一步提升用户在原实体按键操作中可得到的手感体验。
实施例三
该实施例中,传感器模块111包括压电传感器,如智能终端110上加装的薄膜型操作部,其利用某些电介质受力后产生的压电效应制成的传感器。压电效应是指某些电介质在受到某一方向的外力作用而发生形变(包括弯曲和伸缩形变)时,由于内部电荷的极化现象,会在其表面产生电荷的现象。压电传感器的感应面设置在智能终端110的表面,按压单元121的按压部包括按键元件(可与实施例二中的按键元件相同或不同),按键元件的设置位置与感应面的位置相对而设,当按键元件接收到按压力时,用户的手指挤压按键元件,按键元件进而挤压压电传感器的感应面,改变压电传感器的感应电压以对其触发。通过按键元件的设置,原用户对压电传感器的直接挤压将由按键元件作为中间件传递挤压力,则按键元件对用户手指的反馈,即可为用户施加挤压力后所得到的按键反馈,从而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实体按键的爽快手感。
针对上述三实施例中不同传感器模块111包括的传感器类型,当用户需要施加操作指令时,其操作的对象均将归集为对按压单元121的操作,通过统一操作对象,可对任意类型的智能终端110作适配性应用,则在任意智能终端110外套设有壳体120组成终端组件100后,按压单元121与传感器模块111的位置对应,均可利用按压单元121本身的弹性反馈向用户提供实体按键手感。且通过按压单元121对传感器模块111的直接触发,省去了在智能终端110上额外安装应用程序映射按键的步骤,提高触发的速度,降低用户反馈延迟。
任一实施例中,壳体120与智能终端110通过卡接、卡扣、磁吸、锁钉中的一种方式互相连接,以将壳体120与智能终端110稳固连接。例如,以卡接方式连接时,壳体120具有一空腔,智能终端110容置在空腔内,并与壳体120的内壁过盈配合;再如,以卡扣方式连接时,壳体120内部具有卡扣件,将智能终端110的外壳卡住;又如磁吸方式连接时,智能终端110及壳体120上分别设有磁吸件,磁吸件互相连接后以稳固壳体120与智能终端110的相对位置。
而为实现按压单元121上受按压后反馈给用户实体按键的手感,按压单元121可以是塑胶软胶成型、塑胶弹性壁成型、弹簧成型、软胶成型、热熔成型、黏胶成型或螺钉成型中的一种。常见于智能终端110上、家用电器上、机械设备上所具有的实体按键均可转用至本发明的实施例中。
智能终端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本发明中描述的终端可以包括诸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导航装置等等的智能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下面,假设终端是智能终端。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除了特别用于移动目的的元件之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固定类型的终端。
应当注意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有较佳的实施性,但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变更或修饰为等同的有效实施例,但凡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具有智能终端及壳体的终端组件,所述壳体套设于所述智能终端外,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内置有传感器模块,且所述智能终端的外壳连续成型以取消实体按键的配置;
所述壳体设有按压单元,所述按压单元接收一按压力以于所述壳体上向所述智能终端的方向往复运动,其中所述按压单元包括:
按压部,面向所述壳体的外部方向设置,接收所述按压力并向产生所述按压力的对象反馈一回馈力;
触发部,与所述按压部弹性连接,伸入所述壳体内直至所述智能终端在所述壳体的射影范围内,所述触发部受所述按压部驱动往复运动与所述传感器模块活动触发;
当所述按压单元移动时,所述按压单元的触发部接触触发或非接触触发所述传感器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根据触发感应执行与所述按压单元对应的操作;
当所述按压力减小或释放时,所述按压单元退回至一初始位置,所述按压单元的按压部生成所述回馈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磁传感器;
所述触发部内置有磁性元件,且触发部进行往复运动时的全部或部分行程位于所述磁传感器的感应范围内,所述触发部于所述感应范围内以非接触触发所述磁传感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传感器为霍尔传感器;
所述触发部进行往复运动时的全部或部分行程位于所述霍尔传感器的磁感应线上,所述触发部切割所述磁感应线,以非接触触发所述霍尔传感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传感器为各向异性磁电阻传感器、巨磁电阻传感器或隧道磁电阻传感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电容传感器,所述电容传感器设于所述智能终端的背壳、侧面或具有显示单元的端面;
所述触发部包括按键元件或滚轮元件,所述按键元件或滚轮元件对应于所述电容传感器的位置而设;
当所述按键元件接收按压力时,所述按键元件与所述电容传感器的表面接触,改变所述电容传感器的感应电容以触发所述电容传感器;
当所述滚轮元件接收按压力时,所述滚轮元件接触所述电容传感器的不同表面位置,改变所述电容传感器的感应电容以触发所述电容传感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压电传感器,所述压电传感器内置于所述智能终端,且所述压电传感器具有设于所述智能终端表面的感应面;
所述触发部对应于所述感应面的位置而设;
当所述按压部接收按压力时,所述触发部挤压所述感应面,改变所述压电传感器的感应电压以触发所述压电传感器。
7.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终端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与所述智能终端通过卡接、卡扣、磁吸、锁钉中的一种互相连接。
8.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终端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单元为塑胶软胶成型、塑胶弹性壁成型、弹簧成型、软胶成型、热熔成型、黏胶成型或螺钉成型中的一种。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单元设于所述壳体的侧面,且位于所述智能终端内设置所述磁传感器的上方或下方;
所述按压部包括按压键,所述触发部包括翻折筋,所述按压键部分露出所述壳体,所述翻折筋垂直于所述智能终端的表面设置,且所述按压键与所述翻折筋间连接有一弹性元件;
所述按压键接收所述按压力时,控制所述弹性元件驱动所述翻折筋向所述智能终端的表面翻折,以在与磁感应线同向的状态和与磁感应线垂直的状态间切换。
CN201910174386.0A 2019-03-06 2019-03-06 一种具有智能终端及壳体的终端组件 Active CN1098190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74386.0A CN109819087B (zh) 2019-03-06 2019-03-06 一种具有智能终端及壳体的终端组件
PCT/CN2020/077711 WO2020177700A1 (zh) 2019-03-06 2020-03-04 一种具有智能终端及壳体的终端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74386.0A CN109819087B (zh) 2019-03-06 2019-03-06 一种具有智能终端及壳体的终端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19087A true CN109819087A (zh) 2019-05-28
CN109819087B CN109819087B (zh) 2021-04-23

Family

ID=66608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74386.0A Active CN109819087B (zh) 2019-03-06 2019-03-06 一种具有智能终端及壳体的终端组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19087B (zh)
WO (1) WO2020177700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48870A (zh) * 2019-09-02 2020-01-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触发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830639A (zh) * 2019-10-28 2020-02-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WO2020177700A1 (zh) * 2019-03-06 2020-09-10 上海众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智能终端及壳体的终端组件
WO2024082543A1 (zh) * 2022-10-19 2024-04-25 珠海市智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按键触发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12430A1 (en) * 2011-02-23 2012-08-23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CN103973288A (zh) * 2013-01-30 2014-08-0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手持式电子产品的按键结构
CN104869183A (zh) * 2014-02-20 2015-08-26 王彦之 带实体键盘的手机壳
CN106850907A (zh) * 2017-02-17 2017-06-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具有按键的移动终端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6878556A (zh) * 2017-02-15 2017-06-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7659699A (zh) * 2017-09-11 2018-02-02 北京传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按键组件及具有该按键组件的智能终端
CN109167869A (zh) * 2018-11-09 2019-01-08 天津聚美优品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手机壳
CN109600494A (zh) * 2017-09-30 2019-04-09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和电子装置
CN109600461A (zh) * 2017-09-30 2019-04-09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和电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87066B2 (en) * 2010-01-23 2016-03-15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Key structure for electronic product
CN105957759A (zh) * 2016-05-31 2016-09-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6254631A (zh) * 2016-07-22 2016-12-21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按键模组及手机
CN109819087B (zh) * 2019-03-06 2021-04-23 南昌黑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智能终端及壳体的终端组件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12430A1 (en) * 2011-02-23 2012-08-23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CN103973288A (zh) * 2013-01-30 2014-08-0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手持式电子产品的按键结构
CN104869183A (zh) * 2014-02-20 2015-08-26 王彦之 带实体键盘的手机壳
CN106878556A (zh) * 2017-02-15 2017-06-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6850907A (zh) * 2017-02-17 2017-06-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具有按键的移动终端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7659699A (zh) * 2017-09-11 2018-02-02 北京传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按键组件及具有该按键组件的智能终端
CN109600494A (zh) * 2017-09-30 2019-04-09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和电子装置
CN109600461A (zh) * 2017-09-30 2019-04-09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和电子装置
CN109167869A (zh) * 2018-11-09 2019-01-08 天津聚美优品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手机壳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77700A1 (zh) * 2019-03-06 2020-09-10 上海众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智能终端及壳体的终端组件
CN110648870A (zh) * 2019-09-02 2020-01-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触发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830639A (zh) * 2019-10-28 2020-02-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WO2024082543A1 (zh) * 2022-10-19 2024-04-25 珠海市智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按键触发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177700A1 (zh) 2020-09-10
CN109819087B (zh) 2021-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19087A (zh) 一种具有智能终端及壳体的终端组件
CN105556433B (zh) 用于电子设备的触觉开关
CN109564480B (zh) 触觉触控笔
CN104866149B (zh) 具有防止误触功能的智能装置
CN105929985B (zh) 带射频收发传输功能的真笔迹触控笔和触控装置
US20160358737A1 (en) Force sensing switch
US20100103112A1 (en) Fabric type input device
US11150744B2 (en) Smart controller
US20060164280A1 (en) Bluetooth remote controller using zipper interface
US20050156912A1 (en) Tethered stylyus for use with a capacitance-sensitive touchpad
CN107771311B (zh) 检测指示笔上的输入压力
WO2015013533A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dual tip functionality in a stylus device
CN105518591A (zh) 压电致动器和方法
TWI423030B (zh) Quickly switch the mouse head of the connection mouse
CN106850907A (zh) 具有按键的移动终端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7209616A (zh) 薄膜键盘、保护套和配备薄膜键盘的移动终端设备以及用于移动终端设备的充电器
KR100718988B1 (ko) 전자기기의 입력장치
US2005018009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button structure
US20180067608A1 (en) Stylus pen, touch sensor, and driving method of touch sensor
CN102053726A (zh) 指向装置
CN205334389U (zh) 具滚珠的电容笔
KR20140022305A (ko)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스타일러스 펜
KR101618370B1 (ko) 스타일러스 펜의 스위치 장치
KR100718987B1 (ko) 전자기기의 입력장치
CN207676314U (zh) 一种电容感测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