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18706B -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18706B
CN109818706B CN201811474696.6A CN201811474696A CN109818706B CN 109818706 B CN109818706 B CN 109818706B CN 201811474696 A CN201811474696 A CN 201811474696A CN 109818706 B CN109818706 B CN 1098187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serial
sequences
signal sequences
parall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7469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18706A (zh
Inventor
赵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7469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187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187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187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187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187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应用于通信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WIFI信号和LTE信号间的相互干扰问题。该方法包括:对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进行串并转换,生成包括M个第一信号序列和N个第二信号序列的第三信号,第一信号序列与第一信号相对应,第二信号序列与第二信号相对应,对第三信号进行傅里叶反变换,生成第四信号,第四信号包括两两相互正交M个第三信号序列和N个第四信号序列,M个第三信号序列与M个第一信号序列一一对应,N个第四信号序列与N个第二信号序列一一对应,根据第一信源的时序,对M个第三信号序列进行并串转换,得到第一串行信号;根据第二信源的时序,对N个第四信号序列进行并串转换,得到第二串行信号。

Description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所采用的频率越来越复杂接近,这就导致不同频段之间的相互干扰越来越严重。
在现有技术中,市面上的大部分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中集成有LTE系统和WIFI系统。然而,由于LTE的部分频段与WIFI的部分频段比较接近,例如,LTE B40/B7/B20/B3的频段,和2.4GHz WIFI工作频段(2401-2483MHz)和LTE工作频(2400–2483.5MHz)段几乎重合,从而导致了WIFI信号源产生的WIFI信号与LTE信号源产生的LTE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的WIFI信号和LTE信号间的相互干扰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分别对第一信源和第二信源进行调制,得到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所述第一信号与所述第一信源相对应,所述第二信号与所述第二信源相对应;
对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进行串并转换,生成第三信号,所述第三信号包括M个第一信号序列和N个第二信号序列,所述M个第一信号序列和N个第二信号序列为并行传输的信号序列,所述第一信号序列与所述第一信号相对应,所述第二信号序列与所述第二信号相对应,M和N均为大于1的整数;
对所述第三信号进行傅里叶反变换,生成第四信号,所述第四信号包括M个第三信号序列和N个第四信号序列,所述M个第三信号序列和N个第四信号序列两两相互正交,且所述M个第三信号序列与所述M个第一信号序列一一对应,所述N个第四信号序列与所述N个第二信号序列一一对应;
根据所述第一信源的时序,对所述M个第三信号序列进行并串转换,得到第一串行信号;根据所述第二信源的时序,对所述N个第四信号序列进行并串转换,得到第二串行信号。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号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第一串行信号和第二串行信号进行串并转换,得到第四信号,所述第一串行信号包括M个第三信号序列,所述第二串行信号包括N个第四信号序列,所述第一串行信号与第一信源相对应,所述第二串行信号与第二信源相对应,所述M个第三信号序列和所述N个第四信号序列两两相互正交,所述第四信号包括所述M个第三信号序列和所述N个第四信号序列,所述第四信号中的信号序列为并行传输的信号序列,M和N均为大于1的整数
将所述第四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生成第三信号,所述第三信号包括M个第一信号序列和N个第二信号序列,所述M个第一信号序列与所述M个第三信号序列一一对应,所述N个第二信号序列与所述N个第四信号序列一一对应;
根据第一排序顺序,对M个第一信号序列进行并串转换,得到第三串行信号,根据第二排序顺序,对N个第二信号序列进行并串转换,得到第四串行信号,所述第一排序顺序为所述M个第三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串行信号中的排序顺序,所述第二排序顺序为所述N个第四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串行信号中的排序顺序;
分别对所述第三串行信号和所述第四串行信号进行解调,得到所述第一信源和所述第二信源。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发送装置,包括:
调制模块,用于分别对第一信源和第二信源进行调制,得到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所述第一信号与所述第一信源相对应,所述第二信号与所述第二信源相对应;
串并转换模块,用于对所述调制模块得到的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进行串并转换,生成第三信号,所述第三信号包括M个第一信号序列和N个第二信号序列,所述M个第一信号序列和N个第二信号序列为并行传输的信号序列,所述第一信号序列与所述第一信号相对应,所述第二信号序列与所述第二信号相对应,M和N均为大于1的整数;
变换模块,用于对所述串并转换模块得到的所述第三信号进行傅里叶反变换,生成第四信号,所述第四信号包括M个第三信号序列和N个第四信号序列,所述M个第三信号序列和N个第四信号序列两两相互正交,且所述M个第三信号序列与所述M个第一信号序列一一对应,所述N个第四信号序列与所述N个第二信号序列一一对应;
并串转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源的时序,对所述变换模块得到的第四信号中的所述M个第三信号序列进行并串转换,得到第一串行信号;根据所述第二信源的时序,对所述变换模块得到的第四信号中的所述N个第四信号序列进行并串转换,得到第二串行信号。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接收装置,包括:
串并转换模块,用于将第一串行信号和第二串行信号进行串并转换,得到第四信号,所述第一串行信号包括M个第三信号序列,所述第二串行信号包括N个第四信号序列,所述第一串行信号与第一信源相对应,所述第二串行信号与第二信源相对应,所述M个第三信号序列和所述N个第四信号序列两两相互正交,所述第四信号包括所述M个第三信号序列和所述N个第四信号序列,所述第四信号中的信号序列为并行传输的信号序列,M和N均为大于1的整数;
变换模块,用于将所述串并转换模块得到的所述第四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生成第三信号,所述第三信号包括M个第一信号序列和N个第二信号序列,所述M个第一信号序列与所述M个第三信号序列一一对应,所述N个第二信号序列与所述N个第四信号序列一一对应;
并串转换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排序顺序,对所述变换模块得到的第三信号中的M个第一信号序列进行并串转换,得到第三串行信号,根据第二排序顺序,对所述变换模块得到的第三信号中的N个第二信号序列进行并串转换,得到第四串行信号,所述第一排序顺序为所述M个第三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串行信号中的排序顺序,所述第二排序顺序为所述N个第四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串行信号中的排序顺序;
解调模块,用于分别对所述并串转换模块得到的所述第三串行信号和所述第四串行信号进行解调,得到所述第一信源和所述第二信源。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发送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信号处理方法的步骤。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接收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信号处理方法的步骤。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二方面所述的信号处理方法的步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发送装置通过将第一信号(对第一信源进行调制后得到的)和第二信号(对第二信源进行调制后得到的)进行串并转换,得到第三信号,该第三信号包括M个第一信号序列和N个第二信号序列,其中,M个第一信号序列和N个第二信号序列为并行传输的信号序列,第一信号序列与第一信号相对应,第二信号序列与第二信号相对应。然后,将第三信号进行傅里叶反变换得到第四信号后,由于该第四信号包括的M个第三信号序列和N个第四信号序列两两相互正交,且M个第三信号序列与M个第一信号序列一一对应,N个第四信号序列与N个第二信号序列一一对应,因此,对M个第三信号序列进行并串转所得到的第一串行信号,与对N个第四信号序列进行并串转换所的得到的第二串行信号,形成物理上的正交序列,即通过傅里叶反变换使得第一信号的信号序列和第二信号的信号序列形成物理上的正交序列,相互之间不存在相互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的串并转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三;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四;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例如,第一信号、第二信号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信号,而不是用于描述信号的特定顺序。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英文:of)”,“相应的(英文:corresponding,relevant)”和“对应的(英文:corresponding)”有时可以混用,应当指出的是,在不强调其区别时,其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一致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通信系统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包括发送装置100和接收装置200。
示例性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发送装置100在生成新的第一信号和新的第二信号后,便可通过相应信道发送至接收装置20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的发送装置100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以是终端设备,本发明不作限定。上述的接收装置200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以是终端设备,本发明不作限定。例如,针对下行,发送装置100为网络设备,接收装置200为终端设备,针对上行,发送装置100为终端设备,接收装置200为网络设备。
上述的网络设备100可以为基站、核心网设备、发射接收节点(Transmission andReception Point,TRP)、中继站或接入点等。网络设备100可以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CDMA)网络中的基站收发信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中的NB(NodeB),还可以是LTE中的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B)。网络设备100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网络设备100还可以是5G通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或未来演进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然用词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终端设备200可以为无线终端设备也可以为有线终端设备,该无线终端设备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其他业务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等。无线终端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无线终端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设备,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设备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以及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设备,无线终端设备也可以为移动设备、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UE终端设备、接入终端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终端设备单元、终端设备站、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Station)、远方站、远程终端设备(Remote Terminal)、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用户代理(User Agent)、终端设备装置等。其中,上述的移动终端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终端设备、可穿戴设备、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非移动终端设备可以为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PC)、电视机(television,TV)、柜员机或者自助机等;本发明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处理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信号处理装置,该信号处理装置可以为发送装置,也可以为该发送装置中能够实现该信号处理方法的功能模块和/或功能实体,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确定,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第一实施例:
下面结合图2所示的信号处理方法流程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处理方法进行说明,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包括步骤101至步骤105:
步骤101:发送装置分别对第一信源和第二信源进行调制,得到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发送装置可以为图1所示通信系统中的发送装置例如,基站。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信号与第一信源相对应,上述的第二信号与第二信源相对应。示例性的,上述的第一信号为发送装置对第一信源输出的原始信号进行信号调制后得到的调制信号,上述的第二信号为为发送装置对第二信源输出的原始信号进行信号调制后得到的调制信号。
示例性的,上述的第一信源和第二信源包括但不限于:WIFI信号源、LTE信号源或者其他信号源。对应的上述的第一信号以及第二信号包括但不限于:WIFI信号、LTE信号或者其他信号。
步骤102:发送装置对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进行串并转换,生成第三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三信号包括M个第一信号序列和N个第二信号序列,不上述的M个第一信号序列和N个第二信号序列为并行传输的信号序列,上述的第一信号序列与第一信号相对应,上述的第二信号序列与第二信号相对应,M和N均为大于1的整数。同时,由于该第三信号中的每个信号序列只会是第一信号的信号序列或第二信号的信号序列,因此,第一信号的信号信息与第二信号的信号信息不会交织在相同的一个信号序列中。
步骤103:发送装置对第三信号进行傅里叶反变换,生成第四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的第四信号包括M个第三信号序列和N个第四信号序列,上述的M个第三信号序列和N个第四信号序列两两相互正交,且上述的M个第三信号序列与M个第一信号序列一一对应,即上述的第三信号序列与第一信号相对应,上述的N个第四信号序列与所述N个第二信号序列一一对应,即上述的第四信号序列与第一信号相对应。
步骤104:发送装置根据第一信源的时序,对M个第三信号序列进行并串转换,得到第一串行信号。
步骤105:发送装置根据第二信源的时序,对N个第四信号序列进行并串转换,得到第二串行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发送装置在将M个第三信号序列和N个第四信号序列分别进行并串转换后,便可将生成的第一串行信号以及第二串行信号发送至接收装置,以便接收装置进行接收解调。
应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步骤标号并未对本实施例的具体步骤的执行顺序进行限定,仅用于区分具体步骤的不同,例如,上述的步骤104和步骤105并不存在步骤上的先后,发送装置可以先执行步骤104,也可以先执行步骤105,也可以同时执行步骤104和步骤105。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的步骤104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4a:发送装置根据第一信源的时序,确定出M个第三信号序列的第一串联顺序,根据第一串联顺序,对所M个第三信号序列进行并串转换,得到第一串行信号。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的步骤105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5a:发送装置根据第二信源的时序,确定出N个第四信号序列的第二串联顺序,根据第二串联顺序,对N个第四信号序列进行并串转换,得到第二串行信号。
此外,发送装置在得到相互正交的第一串行信号和第二串行信号后,可以按照传统的OFDM流程进行加循环前缀、D/A,上变频的处理过程,之后再送入天线传输至接收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处理方法,发送装置通过将第一信号(对第一信源进行调制后得到的)和第二信号(对第二信源进行调制后得到的)进行串并转换,得到第三信号,该第三信号包括M个第一信号序列和N个第二信号序列,其中,M个第一信号序列和N个第二信号序列为并行传输的信号序列,第一信号序列与第一信号相对应,第二信号序列与第二信号相对应。然后,将第三信号进行傅里叶反变换得到第四信号后,由于该第四信号包括的M个第三信号序列和N个第四信号序列两两相互正交,且M个第三信号序列与M个第一信号序列一一对应,N个第四信号序列与N个第二信号序列一一对应,因此,对M个第三信号序列进行并串转所得到的第一串行信号,与对N个第四信号序列进行并串转换所的得到的第二串行信号,形成物理上的正交序列,即通过傅里叶反变换使得第一信号的信号序列和第二信号的信号序列形成物理上的正交序列,相互之间不存在相互干扰。
例,以第一信号为LTE信号、第二信号为WIFI信号为例对本实施例的方案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具体实现过程如下所示:
1)、LTE信号的信号源输出的原始信号进行信号调制后,得到的调制后的LTE信号(即第一信号),WIFI信号的信号源输出的原始信号进行信号调制后,得到的调制后的WIFI信号(即第二信号),然后,将一路调制后的LTE信号和一路调制后的WIFI信号同时输送至串并转换器中进行串并转换,同时,将WIFI信号源的时序和LTE信号源的时序传送至信号源序列控制器中。
2)、经过串并转换后得到的第三信号,物理上为并行传输的X(X=M+N)路信号,每路信号对应一个信号序列(即第三信号包括X个信号序列),且每一路的信号只会是WIFI信号或者LTE信号,两者并不会交织在相同的一个信号序路中。
3)、将第三信号经过IFFT变换,成为第四信号,该第四信号包括X个两两相互正交的信号序列。
举例说明,参照图4所示的LTE信号和WIFI信号,假设信号码元长度为5位,LTE信号和WIFI信号经过串并变换后,输出5个并行传输的信号序列(如图4所示)。如图4所示,图4中的5个并行传输的信号序列中的任一信号序列只会是LTE信号或WIFI信号。
4)、将上述的第四信号同时输送至并串转换器进行并串转换,此时,信号源序列控制器根据WIFI信号源的时序和LTE信号源的时序为并串转换器提供的LTE信号的信号序列顺序和WIFI信号的信号序列顺序,分别将第四信号中的LTE信号序列和WIFI信号序列单独转换成串行LTE信号和串行WIFI信号输出。
至此,LTE信号和WIFI信号变成了物理上的相互正交的信号,相互之间不存在相互干扰。
之后,发送装置还可以按照传统的OFDM流程进行加循环前缀,D/A,上变频的处理过程,之后再送入天线进入空间信道。
这样本发明从整个系统层面提出,将LTE系统的传输信号和WIFI系统的传输信号设计成相互之间正交的信号,从根本上解决了WIFI/LTE之间的相互干扰的问题,改变了目前LTE系统的传输信号和WIFI系统的传输信号相互独立的现况。
第二实施例:
下面结合图5所示的信号处理方法流程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处理方法进行说明,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包括步骤201至步骤205:
步骤201:接收装置将第一串行信号和第二串行信号进行串并转换,得到第四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串行信号包括M个第三信号序列,上述的第二串行信号包括N个第四信号序列,上述的第一串行信号与第一信源相对应,上述的第二串行信号与第二信源相对应,上述的M个第三信号序列和上述的N个第四信号序列两两相互正交,上述的第四信号包括M个第三信号序列和所N个第四信号序列,上述的第四信号中的信号序列为并行传输的信号序列,M和N均为大于1的整数。
此外,接收装置在接收到发送装置发送的第一串行信号和第二串行信号后,可以按照传统的OFDM流程进行上变频、D/A、去循环前缀的处理过程,之后再进行串并转换。当然,上述的上变频、D/A、去循环前缀的处理过程需要与实施例一所示的信号调制过程相对应。
步骤202:接收装置将第四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生成第三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三信号包括M个第一信号序列和N个第二信号序列,上述的M个第一信号序列与M个第三信号序列一一对应,上述的N个第二信号序列与N个第四信号序列一一对应。
步骤203:接收装置根据第一排序顺序,对M个第一信号序列进行并串转换,得到第三串行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排序顺序为上述的M个第三信号序列在第一串行信号中的排序顺序,由于M个第三信号序列与M个第一信号序列一一对应,因此,可以基于M个第三信号序列在第一串行信号中的排序顺序,来确定第一信号序列的串联顺序。
步骤204:接收装置根据第二排序顺序,对N个第二信号序列进行并串转换,得到第四串行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排序顺序为上述的N个第四信号序列在第二串行信号中的排序顺序,由于N个第四信号序列与N个第二信号序列一一对应,因此,可以基于N个第四信号序列在第二串行信号中的排序顺序,来确定第二信号序列的串联顺序。
应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步骤标号并未对本实施例的具体步骤的执行顺序进行限定,仅用于区分具体步骤的不同,例如,上述的步骤203和步骤204并不存在步骤上的先后,发送装置可以先执行步骤203,也可以先执行步骤204,也可以同时执行步骤203和步骤204。
步骤205:接收装置分别对第三串行信号和第四串行信号进行解调,得到第一信源和第二信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处理方法,接收装置在接收到第一串行信号和第二串行信号后,对第一串行信号和第二串行信号进行串并转换,得到第四信号,由于该第四信号包含的M个第三信号序列和所述N个第四信号序列两两相互正交,且M个第三信号序列与第一信源相对应、N个第四信号序列与第二信源相对应,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第四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第三信号,便可通过对第三信号中的M个第一信号序列进行并串转换,得到第三串行信号,然后对该第三串行信号进行解调,从而还原出第一信源的原始信号,同理可以通过第三信号中的M个第二信号序列进行并串转换,得到第四串行信号,然后对该第四串行信号进行解调,从而还原出第二信源的原始信号。
例,以第一串行信号为LTE信号、第二串行信号为WIFI信号为例对本实施例的方案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具体实现过程如下所示:
1)、接收装置接收到发送装置通过LTE信道输送的LTE信号,以及接收到发送装置通过WIFI信道输送的WIFI信号后,便可按照传统的OFDM流程分别对该LTE信号和WIFI信号进行上变频、D/A、去循环前缀的处理过程,并将处理后的一路WIFI信号和一路LTE信号进行串并转换得到第四信号,同时,将这该第四信号中WIFI信号序列在第一串行信号中的排序顺序和LTE信号序列在第二串行信号中的排序顺序传送至信号源序列控制器中。
2)、由于接收装置所接收到第一串行信号中的LTE信号序列和第二串行信号中的WIFI信号序列,均为两两相互正交的信号序列,因此,经过串并转换后得到的第四信号中的WIFI信号序列和LTE信号序列,物理上为为并行传输的两两相互正交的多路信号。
3)、将第四信号经过FFT变换,经FFT变换后,按照信号源序列控制器提供的WIFI信号序列的排序顺序和LTE信号序列的排序顺序,将转换后得到的第三信号中的并行传输的WIFI/LTE信号序列转换为一路串行LTE信号和一路串行WIFI信号,并分别输出给WIFI解调器和LTE解调器,再由各自的解调器解调后输出WIFI信号源所输出的原始信号和LTE信号源所输出的原始信号。
综上所述,接收端的信号处理过程与发送端的信号处理过程整体原理相同,只是两者处理流程相反。
第三实施例:
图7为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发送装置300包括调制模块301、串并转换模块302、变换模块303和并串转换模块304,其中:
调制模块301,用于分别对第一信源和第二信源进行调制,得到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第一信号与第一信源相对应,第二信号与第二信源相对应。
串并转换模块302,用于对调制模块301得到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进行串并转换,生成第三信号,第三信号包括M个第一信号序列和N个第二信号序列,M个第一信号序列和N个第二信号序列为并行传输的信号序列,第一信号序列与第一信号相对应,第二信号序列与第二信号相对应,M和N均为大于1的整数。
变换模块303,用于对串并转换模块302得到的第三信号进行傅里叶反变换,生成第四信号,第四信号包括M个第三信号序列和N个第四信号序列,M个第三信号序列和N个第四信号序列两两相互正交,且M个第三信号序列与M个第一信号序列一一对应,N个第四信号序列与N个第二信号序列一一对应。
并串转换模块304,用于根据第一信源的时序,对变换模块303得到的第四信号中的M个第三信号序列进行并串转换,得到第一串行信号;根据第二信源的时序,对变换模块303得到的第四信号中的N个第四信号序列进行并串转换,得到第二串行信号。
可选的,上述的并串转换模块304具体用于:根据第一信源的时序,确定出M个第三信号序列的第一串联顺序;根据第一串联顺序,对变换模块303得到的第四信号中的M个第三信号序列进行并串转换,得到第一串行信号。
可选的,上述的并串转换模块304具体用于:根据第二信源的时序,确定出N个第四信号序列的第一串联顺序;根据第二串联顺序,对变换模块303得到的第四信号中的N个第四信号序列进行并串转换,得到第二串行信号。
示例性的,上述的串并转换模块302可以为串并转换器,上述的并串转换模块304可以为并串转换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送装置,发送装置通过将第一信号(对第一信源进行调制后得到的)和第二信号(对第二信源进行调制后得到的)进行串并转换,得到第三信号,该第三信号包括M个第一信号序列和N个第二信号序列,其中,M个第一信号序列和N个第二信号序列为并行传输的信号序列,第一信号序列与第一信号相对应,第二信号序列与第二信号相对应。然后,将第三信号进行傅里叶反变换得到第四信号后,由于该第四信号包括的M个第三信号序列和N个第四信号序列两两相互正交,且M个第三信号序列与M个第一信号序列一一对应,N个第四信号序列与N个第二信号序列一一对应,因此,对M个第三信号序列进行并串转所得到的第一串行信号,与对N个第四信号序列进行并串转换所的得到的第二串行信号,形成物理上的正交序列,即通过傅里叶反变换使得第一信号的信号序列和第二信号的信号序列形成物理上的正交序列,相互之间不存在相互干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送装置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发送装置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第四实施例:
图8为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接收装置400包括串并转换模块401、变换模块402、并串转换模块403以及解调模块404,其中:
串并转换模块401,用于将第一串行信号和第二串行信号进行串并转换,得到第四信号,第一串行信号包括M个第三信号序列,第二串行信号包括N个第四信号序列,第一串行信号与第一信源相对应,第二串行信号与第二信源相对应,M个第三信号序列和N个第四信号序列两两相互正交,第四信号包括M个第三信号序列和N个第四信号序列,第四信号中的信号序列为并行传输的信号序列,M和N均为大于1的整数。
变换模块402,用于将串并转换模块401得到的第四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生成第三信号,第三信号包括M个第一信号序列和N个第二信号序列,M个第一信号序列与M个第三信号序列一一对应,N个第二信号序列与N个第四信号序列一一对应。
并串转换模块403,用于根据第一排序顺序,对变换模块402得到的第三信号中的M个第一信号序列进行并串转换,得到第三串行信号,根据第二排序顺序,对变换模块402得到的第三信号中的N个第二信号序列进行并串转换,得到第四串行信号,第一排序顺序为M个第三信号序列在第一串行信号中的排序顺序,第二排序顺序为N个第四信号序列在第二串行信号中的排序顺序。
解调模块404,用于分别对并串转换模块403得到的第三串行信号和第四串行信号进行解调,得到第一信源和第二信源。
示例性的,上述的串并转换模块401可以为串并转换器,上述的并串转换模块403可以为并串转换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收装置,接收装置在接收到第一串行信号和第二串行信号后,对第一串行信号和第二串行信号进行串并转换,得到第四信号,由于该第四信号包含的M个第三信号序列和所述N个第四信号序列两两相互正交,且M个第三信号序列与第一信源相对应、N个第四信号序列与第二信源相对应,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第四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第三信号,便可通过对第三信号中的M个第一信号序列进行并串转换,得到第三串行信号,然后对该第三串行信号进行解调,从而还原出第一信源的原始信号,同理可以通过第三信号中的M个第二信号序列进行并串转换,得到第四串行信号,然后对该第四串行信号进行解调,从而还原出第二信源的原始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收装置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接收装置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第五实施例:
图9为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发送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发送装置500包括:处理器501、收发机502、存储器503、用户接口504和总线接口。
其中,处理器501,用于分别对第一信源和第二信源进行调制,得到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第一信号与第一信源相对应,第二信号与第二信源相对应,对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进行串并转换,生成第三信号,第三信号包括M个第一信号序列和N个第二信号序列,M个第一信号序列和N个第二信号序列为并行传输的信号序列,第一信号序列与第一信号相对应,第二信号序列与第二信号相对应,M和N均为大于1的整数,对第三信号进行傅里叶反变换,生成第四信号,第四信号包括M个第三信号序列和N个第四信号序列,M个第三信号序列和N个第四信号序列两两相互正交,且M个第三信号序列与M个第一信号序列一一对应,N个第四信号序列与N个第二信号序列一一对应,根据第一信源的时序,对第四信号中的M个第三信号序列进行并串转换,得到第一串行信号;根据第二信源的时序,对第四信号中的N个第四信号序列进行并串转换,得到第二串行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送装置,发送装置通过将第一信号(对第一信源进行调制后得到的)和第二信号(对第二信源进行调制后得到的)进行串并转换,得到第三信号,该第三信号包括M个第一信号序列和N个第二信号序列,其中,M个第一信号序列和N个第二信号序列为并行传输的信号序列,第一信号序列与第一信号相对应,第二信号序列与第二信号相对应。然后,将第三信号进行傅里叶反变换得到第四信号后,由于该第四信号包括的M个第三信号序列和N个第四信号序列两两相互正交,且M个第三信号序列与M个第一信号序列一一对应,N个第四信号序列与N个第二信号序列一一对应,因此,对M个第三信号序列进行并串转所得到的第一串行信号,与对N个第四信号序列进行并串转换所的得到的第二串行信号,形成物理上的正交序列,即通过傅里叶反变换使得第一信号的信号序列和第二信号的信号序列形成物理上的正交序列,相互之间不存在相互干扰。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图9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50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503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502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用于不同的用户设备,用户接口504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处理器50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503可以存储处理器5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另外,发送装置500还包括一些未示出的功能模块,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发送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5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信号处理方法的实施例一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第六实施例:
图10为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接收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接收装置600包括:处理器601、收发机602、存储器603、用户接口604和总线接口。
处理器601,用于将第一串行信号和第二串行信号进行串并转换,得到第四信号,第一串行信号包括M个第三信号序列,第二串行信号包括N个第四信号序列,第一串行信号与第一信源相对应,第二串行信号与第二信源相对应,M个第三信号序列和N个第四信号序列两两相互正交,第四信号包括M个第三信号序列和N个第四信号序列,第四信号中的信号序列为并行传输的信号序列,M和N均为大于1的整数;将第四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生成第三信号,第三信号包括M个第一信号序列和N个第二信号序列,M个第一信号序列与M个第三信号序列一一对应,N个第二信号序列与N个第四信号序列一一对应;根据第一排序顺序,对第三信号中的M个第一信号序列进行并串转换,得到第三串行信号,根据第二排序顺序,对第三信号中的N个第二信号序列进行并串转换,得到第四串行信号,第一排序顺序为M个第三信号序列在第一串行信号中的排序顺序,第二排序顺序为N个第四信号序列在第二串行信号中的排序顺序;分别对第三串行信号和第四串行信号进行解调,得到第一信源和第二信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收装置,接收装置在接收到第一串行信号和第二串行信号后,对第一串行信号和第二串行信号进行串并转换,得到第四信号,由于该第四信号包含的M个第三信号序列和所述N个第四信号序列两两相互正交,且M个第三信号序列与第一信源相对应、N个第四信号序列与第二信源相对应,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第四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第三信号,便可通过对第三信号中的M个第一信号序列进行并串转换,得到第三串行信号,然后对该第三串行信号进行解调,从而还原出第一信源的原始信号,同理可以通过第三信号中的M个第二信号序列进行并串转换,得到第四串行信号,然后对该第四串行信号进行解调,从而还原出第二信源的原始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图10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60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603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602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用于不同的用户设备,用户接口604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处理器60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603可以存储处理器6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另外,接收装置600还包括一些未示出的功能模块,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接收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6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信号处理方法的实施例二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第七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信号处理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路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路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6)

1.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别对第一信源和第二信源进行调制,得到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所述第一信号与所述第一信源相对应,所述第二信号与所述第二信源相对应,所述第一信源与所述第二信源为不同的信号源;
对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进行串并转换,生成第三信号,所述第三信号包括M个第一信号序列和N个第二信号序列,所述M个第一信号序列和N个第二信号序列为并行传输的信号序列,所述第一信号序列与所述第一信号相对应,所述第二信号序列与所述第二信号相对应,M和N均为大于1的整数;
对所述第三信号进行傅里叶反变换,生成第四信号,所述第四信号包括M个第三信号序列和N个第四信号序列,所述M个第三信号序列和N个第四信号序列两两相互正交,且所述M个第三信号序列与所述M个第一信号序列一一对应,所述N个第四信号序列与所述N个第二信号序列一一对应;
根据所述第一信源的时序,对所述M个第三信号序列进行并串转换,得到第一串行信号;根据所述第二信源的时序,对所述N个第四信号序列进行并串转换,得到第二串行信号;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源的时序,对所述M个第三信号序列进行并串转换,得到第一串行信号,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信源的时序,确定出所述M个第三信号序列的第一串联顺序;
根据所述第一串联顺序,对所述M个第三信号序列进行并串转换,得到第一串行信号;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信源的时序,对所述N个第四信号序列进行并串转换,得到第二串行信号,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信源的时序,确定出所述N个第四信号序列的第二串联顺序;
根据所述第二串联顺序,对所述N个第四信号序列进行并串转换,得到第二串行信号。
2.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第一串行信号和第二串行信号进行串并转换,得到第四信号,所述第一串行信号包括M个第三信号序列,所述第二串行信号包括N个第四信号序列,所述第一串行信号与第一信源相对应,所述第二串行信号与第二信源相对应,所述M个第三信号序列和所述N个第四信号序列两两相互正交,所述第四信号包括所述M个第三信号序列和所述N个第四信号序列,所述第四信号中的信号序列为并行传输的信号序列,M和N均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第一串行信号与所述第二串行信号为不同的信号源的信号;
将所述第四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生成第三信号,所述第三信号包括M个第一信号序列和N个第二信号序列,所述M个第一信号序列与所述M个第三信号序列一一对应,所述N个第二信号序列与所述N个第四信号序列一一对应;
根据第一排序顺序,对所述M个第一信号序列进行并串转换,得到第三串行信号,根据第二排序顺序,对所述N个第二信号序列进行并串转换,得到第四串行信号,所述第一排序顺序为所述M个第三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串行信号中的排序顺序,所述第二排序顺序为所述N个第四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串行信号中的排序顺序;
分别对所述第三串行信号和所述第四串行信号进行解调,得到所述第一信源和所述第二信源。
3.一种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调制模块,用于分别对第一信源和第二信源进行调制,得到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所述第一信号与所述第一信源相对应,所述第二信号与所述第二信源相对应,所述第一信源与所述第二信源为不同的信号源;
串并转换模块,用于对所述调制模块得到的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进行串并转换,生成第三信号,所述第三信号包括M个第一信号序列和N个第二信号序列,所述M个第一信号序列和N个第二信号序列为并行传输的信号序列,所述第一信号序列与所述第一信号相对应,所述第二信号序列与所述第二信号相对应,M和N均为大于1的整数;
变换模块,用于对所述串并转换模块得到的所述第三信号进行傅里叶反变换,生成第四信号,所述第四信号包括M个第三信号序列和N个第四信号序列,所述M个第三信号序列和N个第四信号序列两两相互正交,且所述M个第三信号序列与所述M个第一信号序列一一对应,所述N个第四信号序列与所述N个第二信号序列一一对应;
并串转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源的时序,对所述变换模块得到的第四信号中的所述M个第三信号序列进行并串转换,得到第一串行信号;根据所述第二信源的时序,对所述变换模块得到的第四信号中的所述N个第四信号序列进行并串转换,得到第二串行信号;
所述并串转换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信源的时序,确定出所述M个第三信号序列的第一串联顺序;
根据所述第一串联顺序,对所述变换模块得到的第四信号中的所述M个第三信号序列进行并串转换,得到第一串行信号;
所述并串转换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信源的时序,确定出所述N个第四信号序列的第一串联顺序;
根据第二串联顺序,对所述变换模块得到的第四信号中的所述N个第四信号序列进行并串转换,得到第二串行信号。
4.一种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串并转换模块,用于将第一串行信号和第二串行信号进行串并转换,得到第四信号,所述第一串行信号包括M个第三信号序列,所述第二串行信号包括N个第四信号序列,所述第一串行信号与第一信源相对应,所述第二串行信号与第二信源相对应,所述M个第三信号序列和所述N个第四信号序列两两相互正交,所述第四信号包括所述M个第三信号序列和所述N个第四信号序列,所述第四信号中的信号序列为并行传输的信号序列,M和N均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第一串行信号与所述第二串行信号为不同的信号源的信号;
变换模块,用于将所述串并转换模块得到的所述第四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生成第三信号,所述第三信号包括M个第一信号序列和N个第二信号序列,所述M个第一信号序列与所述M个第三信号序列一一对应,所述N个第二信号序列与所述N个第四信号序列一一对应;
并串转换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排序顺序,对所述变换模块得到的第三信号中的M个第一信号序列进行并串转换,得到第三串行信号,根据第二排序顺序,对所述变换模块得到的第三信号中的N个第二信号序列进行并串转换,得到第四串行信号,所述第一排序顺序为所述M个第三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一串行信号中的排序顺序,所述第二排序顺序为所述N个第四信号序列在所述第二串行信号中的排序顺序;
解调模块,用于分别对所述并串转换模块得到的所述第三串行信号和所述第四串行信号进行解调,得到所述第一信源和所述第二信源。
5.一种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处理方法的步骤。
6.一种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号处理方法的步骤。
CN201811474696.6A 2018-12-04 2018-12-04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98187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74696.6A CN109818706B (zh) 2018-12-04 2018-12-04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74696.6A CN109818706B (zh) 2018-12-04 2018-12-04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18706A CN109818706A (zh) 2019-05-28
CN109818706B true CN109818706B (zh) 2020-09-29

Family

ID=66601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74696.6A Active CN109818706B (zh) 2018-12-04 2018-12-04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18706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4030A (zh) * 2005-05-25 2008-06-18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一种正交频分时分发射机、接收机及其方法
CN101420407B (zh) * 2008-12-02 2011-08-24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喷泉编码控制ofdm信号峰均功率比的信息传输方法
CN102752253A (zh) * 2011-12-22 2012-10-24 南京邮电大学 时频域联合处理抑制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子载波间干扰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74075B2 (en) * 2006-06-27 2013-02-12 John W. Bogdan Phase and frequency recovery techniques
CN105207966A (zh) * 2015-08-10 2015-12-30 中国民航大学 一种基于空频编码的压缩感知脉冲干扰抑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4030A (zh) * 2005-05-25 2008-06-18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一种正交频分时分发射机、接收机及其方法
CN101420407B (zh) * 2008-12-02 2011-08-24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喷泉编码控制ofdm信号峰均功率比的信息传输方法
CN102752253A (zh) * 2011-12-22 2012-10-24 南京邮电大学 时频域联合处理抑制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子载波间干扰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18706A (zh) 2019-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65656B2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pparatus
US11936580B2 (en) Uplink OFDMA processing in WLANs
CN107113559B (zh) 一种位置信息获取方法和设备
US11528728B2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EP364454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reference signal
CN109561506B (zh) 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WO2016119687A1 (zh) 一种信号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9475003B (zh) 一种信号发送、信号接收方法及装置
EP3576363B1 (en) Method of transmitting carrier information,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CN110115076B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474860B (zh) 一种ofdm基带信号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2600603B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6250318A (zh) 一种参考信号序列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9818706B (zh)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474749B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0149293B (zh) 一种ofdm基带信号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5777229A (zh) 传递具有320mhz信道宽度的指示的物理层(phy)协议数据单元(ppdu)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09691187B (zh)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8259124B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1757492A (zh)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218301A (zh) 信息的指示方法及设备
US11943084B2 (en)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CN112236983B (zh) 信道估计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30402A (zh) 一种同步广播信息的发送、检测方法及装置
IL27088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