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16098B - 神经网络的处理方法及评估方法、数据分析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神经网络的处理方法及评估方法、数据分析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16098B
CN109816098B CN201910075152.0A CN201910075152A CN109816098B CN 109816098 B CN109816098 B CN 109816098B CN 201910075152 A CN201910075152 A CN 201910075152A CN 109816098 B CN109816098 B CN 1098160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input
neural network
output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7515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16098A (zh
Inventor
那彦波
刘瀚文
卢运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7515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160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160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16098A/zh
Priority to US17/042,265 priority patent/US20210049447A1/en
Priority to PCT/CN2019/127431 priority patent/WO2020151438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160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160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40Extraction of image or video features
    • G06V10/44Local feature extraction by analysis of parts of the pattern, e.g. by detecting edges, contours, loops, corners, strokes or intersections; Connectivity analysis, e.g. of connected components
    • G06V10/443Local feature extraction by analysis of parts of the pattern, e.g. by detecting edges, contours, loops, corners, strokes or intersections; Connectivity analysis, e.g. of connected components by matching or filtering
    • G06V10/449Biologically inspired filters, e.g. difference of Gaussians [DoG] or Gabor filters
    • G06V10/451Biologically inspired filters, e.g. difference of Gaussians [DoG] or Gabor filters with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filter responses, e.g. cortical complex cells
    • G06V10/454Integrating the filters into a hierarchical structure, e.g.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1Design or setup of recognition systems or techniques; Extraction of features in feature space; Blind source separation
    • G06F18/214Generating training patterns; Bootstrap methods, e.g. bagging or boos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3/00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biological models
    • G06N3/02Neural networks
    • G06N3/04Architecture, e.g. interconnection topology
    • G06N3/048Activation func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3/00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biological models
    • G06N3/02Neural networks
    • G06N3/06Physical realisation, i.e. hardware implementation of neural networks, neurons or parts of neurons
    • G06N3/063Physical realisation, i.e. hardware implementation of neural networks, neurons or parts of neurons using electronic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3/00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biological models
    • G06N3/02Neural networks
    • G06N3/08Learning metho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7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using pattern recognition or machine learning
    • G06V10/764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using pattern recognition or machine learning using classification, e.g. of video obj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7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using pattern recognition or machine learning
    • G06V10/82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using pattern recognition or machine learning using neural networ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3/00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biological models
    • G06N3/02Neural networks
    • G06N3/04Architecture, e.g. interconnection topology
    • G06N3/045Combinations of networ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72Classification, e.g. identification

Abstract

一种神经网络的处理方法和处理装置、神经网络的评估方法、数据分析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该神经网络的处理方法包括:利用至少一个非线性层中的第N个非线性层处理输入至第N个非线性层的输入矩阵,以得到第N个非线性层输出的输出矩阵;根据所述输入矩阵和所述输出矩阵,对第N个非线性层进行线性化处理以确定第N个非线性层对应的第N个线性函数的表达式。

Description

神经网络的处理方法及评估方法、数据分析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神经网络的处理方法和处理装置、神经网络的评估方法、数据分析方法及数据分析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当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技术已经在诸如物体分类、文本处理、推荐引擎、图像搜索、面部识别、年龄和语音识别、人机对话以及情感计算等领域取得了巨大进展。人工神经网络包括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CNN),卷积神经网络是一类包含卷积计算且具有深度结构的前馈神经网络,是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的代表算法之一。卷积神经网络是一种非线性系统,其包括多个层结构以及连接这些层结构的非线性单元,这些非线性单元可以允许卷积神经网络适应各种输入。
发明内容
本公开至少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神经网络的处理方法,所述神经网络包括至少一个非线性层,
所述处理方法包括:
利用所述至少一个非线性层中的第N个非线性层处理输入至所述第N个非线性层的输入矩阵,以得到所述第N个非线性层输出的输出矩阵;
根据所述输入矩阵和所述输出矩阵,对所述第N个非线性层进行线性化处理以确定所述第N个非线性层对应的第N个线性函数的表达式,
其中,所述第N个线性函数的表达式表示为:
fLN=AN*x+BN
其中,fLN表示所述第N个线性函数,AN表示所述第N个线性函数的第一参数,BN表示所述第N个线性函数的第二参数,x表示所述第N个非线性层的输入,AN和BN根据所述输入矩阵和所述输出矩阵确定,其中,N为正整数。
例如,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方法中,所述第N个线性函数的第一参数的表达式为:
AN=(DfNN)(x1),
其中,DfNN表示所述第N个非线性层对应的非线性函数的一阶导数,x1表示所述输入矩阵;
所述第N个线性函数的第二参数的表达式为:
BN=fNN(x1)-A*(x1),
其中,fNN表示所述第N个非线性层对应的非线性函数,fNN(x1)表示所述输出矩阵。
例如,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方法还包括:对所述神经网络中的所有非线性层进行所述线性化处理。
例如,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方法中,所述至少一个非线性层包括激活层、实例归一化层、最大池化层或softmax层,
所述激活层的激活函数为ReLU函数、tanh函数或sigmod函数。
本公开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
获取输入数据;
利用所述神经网络对所述输入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第一输出数据;
根据所述输入数据和所述第一输出数据,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处理方法,对所述神经网络中的所有非线性层进行所述线性化处理,以确定与所述神经网络对应的线性化神经网络;
基于所述线性化神经网络,分析所述输入数据和所述第一输出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
例如,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分析方法中,基于所述线性化神经网络,分析所述输入数据和所述输出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
根据所述输入数据,确定探测数据组,其中,所述探测数据组为二值矩阵组;
利用所述线性化神经网络处理探测数据组,以得到第二输出数据组;
基于所述探测数据组和所述第二输出数据组,分析所述输入数据和所述第一输出数据之间的正向影响或反向影响。
例如,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分析方法中,所述探测数据组包括至少一个探测数据,所述第二输出数据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输出数据,所述至少一个探测数据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输出数据一一对应,
基于所述探测数据组和所述第二输出数据组,分析所述输入数据和所述第一输出数据之间的正向影响,包括:
利用所述线性化神经网络分别处理所述至少一个探测数据,以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输出数据;
通过分析所述至少一个探测数据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输出数据在元素级别上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输入数据的各个输入元素对所述第一输出数据的各个输出元素的正向影响,
其中,每个所述探测数据包括目标探测元素,所述目标探测元素的值为1,每个所述探测数据的输入元素中除了所述目标探测元素之外的其余输入元素的值均为0。
例如,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分析方法中,在所述探测数据组包括多个探测数据的情况下,所述多个探测数据中至少部分探测数据中的目标探测元素的位置不同。
例如,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分析方法中,所述多个探测数据的尺寸相同,且所述多个探测数据的尺寸与所述输入数据的尺寸也相同。
例如,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分析方法中,所述探测数据组包括多个探测数据,所述第二输出数据组包括多个第二输出数据,所述多个探测数据与所述多个第二输出数据一一对应,
基于所述探测数据组和所述第二输出数据组,分析所述输入数据和所述第一输出数据之间的反向影响,包括:
利用所述线性化神经网络分别处理所述多个探测数据,以得到所述多个第二输出数据;
通过分析所述多个探测数据和所述多个第二输出数据在元素级别上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输出数据的各个输出元素对所述输入数据的各个输入元素的反向影响,
其中,每个所述探测数据包括目标探测元素,所述目标探测元素的值为1,每个所述探测数据中除了所述目标探测元素之外的其余探测元素的值均为0,所述多个探测数据的数量和每个所述探测数据中的元素的数量相同,所述多个探测数据中任意两个探测数据的目标探测元素的位置不同。
本公开至少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神经网络的评估方法,包括:
执行根据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处理方法,以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非线性层对应的至少一个线性解释器单元;
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线性解释器单元,对所述神经网络进行评估。
例如,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评估方法中,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线性解释器单元,对所述神经网络进行评估包括:
对所述至少一个线性解释器单元进行评估以确定所述至少一个非线性层的评估结果;
基于所述评估结果,对所述神经网络进行训练。
例如,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评估方法中,基于所述评估结果,对所述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包括:
基于所述评估结果,确定所述至少一个非线性层的训练权重;
获取训练输入数据和训练目标数据;
利用所述神经网络对所述训练输入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训练输出数据;
根据所述训练输出数据和所述训练目标数据,计算所述神经网络的损失函数的损失值;
基于所述至少一个非线性层的训练权重和所述损失值对所述神经网络的参数进行修正,在所述神经网络的损失函数满足预定条件时,得到训练好的所述神经网络,在所述神经网络的损失函数不满足所述预定条件时,继续输入所述训练输入数据和所述训练目标数据以重复执行上述训练过程。
本公开至少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神经网络的处理装置,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以及
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可以执行根据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处理方法。
本公开至少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由计算机执行时可以执行根据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处理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制。
图1为一种卷积神经网络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由于卷积神经网络中的激活函数的激活结果而等效的少量滤波器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神经网络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非线性层和与该非线性层对应的线性函数的示意图;
图5A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神经网络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B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修改后的神经网络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A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神经网络的结构示意图;
图6B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性化神经网络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数据分析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神经网络的评估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神经网络的训练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神经网络的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一种数据分析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为了保持本公开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公开省略了部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卷积神经网络是一种使用例如图像作为输入和输出,并且通过滤波器(卷积核)来替代标量权重的神经网络结构。卷积神经网络包括多个非线性层,例如,激活层、实例归一化层(instance normalization)、最大池化层或softmax层等均为非线性层。
卷积神经网络是深度学习系统的代表算法之一。目前,深度学习系统的主要缺点是难以解释神经网络的工作过程。在深度学习系统中,首先选择一个网络架构,然后对该网络架构进行训练以获得一组参数(滤波器系数和偏置)。如果训练得到的网络较好,则对于给定的输入,该训练后的网络的输出将以高精度匹配期望的目标。然而,仍然有许多问题难以解释,例如:该训练后的网络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选择吗?该训练后的网络的参数的数量是否足够?这些参数如何在训练后的网络内部工作以得到输出?与拥有少数层(浅网络)的网络相比,拥有许多层(深层网络)的网络如何帮助提高输出的精确度?
深度神经网络架构中的滤波器通常较小(3*3卷积核或5*5卷积核等),逐个可视化大量的滤波器并不能提供对深度神经网络架构的深入了解。另外,偏置是不能提供深度神经网络架构中工作的复杂机制的线索的标量。理解深度学习系统的参数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个难题。
本公开至少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神经网络的处理方法和处理装置、神经网络的评估方法、数据分析方法及数据分析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神经网络的处理方法可以将神经网络进行线性化,以使神经网络变为一个线性系统,从而可以使用线性系统的经典方法(例如,脉冲响应)分析神经网络,提高对神经网络如何解决问题的理解,基于这些理解还可以优化神经网络的配置。
图1为一种卷积神经网络的示意图。例如,该卷积神经网络可以用于处理图像、语音、文本等。图1中仅示出了具有3层结构的卷积神经网络,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如图1所示,卷积神经网络包括输入层101、隐藏层102和输出层103。输入层101具有4个输入121,隐藏层102具有3个输出122,输出层103具有2个输出123,最终该卷积神经网络最终输出2幅图像。
例如,输入层101的4个输入121可以为4幅图像,或者1幅图像的四种特征。隐藏层102的3个输出122可以为经过输入层101输入的图像的特征图。隐藏层102的3个输出可以为经由输入层101输入的图像或特征(例如,4个输入121)的特征图。
例如,如图1所示,每个卷积层具有权重
Figure BDA0001958494510000071
和偏置
Figure BDA0001958494510000072
权重
Figure BDA0001958494510000073
表示卷积核,偏置
Figure BDA0001958494510000074
是叠加到卷积层的输出的标量,其中,k是表示输入层101的标签,i和j分别是输入层101的单元和隐藏层102的单元的标签。例如,隐藏层102可以包括第一卷积层201和第二卷积层202。第一卷积层201包括第一组卷积核(图1中的
Figure BDA0001958494510000075
)和第一组偏置(图1中的
Figure BDA0001958494510000076
)。第二卷积层202包括第二组卷积核(图1中的
Figure BDA0001958494510000077
)和第二组偏置(图1中的
Figure BDA0001958494510000078
)。通常,每个卷积层包括数十个或数百个卷积核,若卷积神经网络为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则其可以包括至少五层卷积层。
例如,如图1所示,该隐藏层102还包括第一激活层203和第二激活层204。第一激活层203位于第一卷积层201之后,第二激活层204位于第二卷积层202之后。激活层(例如,第一激活层203和第二激活层204)包括激活函数,激活函数用于给卷积神经网络引入非线性因素,以使卷积神经网络可以更好地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激活函数可以包括线性修正单元(rectifying linear unit,ReLU)函数、S型函数(Sigmoid函数)或双曲正切函数(tanh函数)等。例如,激活层可以单独作为卷积神经网络的一层,或者激活层也可以被包含在卷积层(例如,第一卷积层201可以包括第一激活层203,第二卷积层202可以包括第二激活层204)中。
例如,在第一卷积层201中,首先,对每个输入121应用第一组卷积核中的若干卷积核
Figure BDA0001958494510000079
和第一组偏置中的若干偏置
Figure BDA00019584945100000710
以得到第一卷积层201的输出;然后,第一卷积层201的输出可以通过第一激活层203进行处理,以得到第一激活层203的输出。在第二卷积层202中,首先,对输入的第一激活层203的输出应用第二组卷积核中的若干卷积核
Figure BDA00019584945100000711
和第二组偏置中的若干偏置
Figure BDA00019584945100000712
以得到第二卷积层202的输出;然后,第二卷积层202的输出可以通过第二激活层204进行处理,以得到第二激活层204的输出。例如,第一卷积层201的输出可以为对其输入应用卷积核
Figure BDA0001958494510000081
后再与偏置
Figure BDA0001958494510000082
相加的结果,第二卷积层202的输出可以为对第一激活层203的输出应用卷积核
Figure BDA0001958494510000083
后再与偏置
Figure BDA0001958494510000084
相加的结果。例如,如图1所示,第一激活层203的输出即为隐藏层102的输出122,第二激活层204的输出被传输至输出层103以作为输出层103的输出123。
图2为一种由于卷积神经网络中的激活函数的激活结果而等效的少量滤波器的示意图。例如,激活函数可以防止整个卷积神经网络的架构被减少至作用于每个输入的少量的一组滤波器。卷积神经网络可以被解释为一种自适应滤波器。若激活层包括ReLU函数,若该激活层的输入包括第一部分输入和第二部分输入,若第一部分输入是正的,则激活层将该第一部分输入不变地传递至下一层;而若第二部分输入是负的,则该第二部分输入不对该激活层的输出产生任何影响。假设,如图1所示,激活第一激活层203中的第二个ReLU2032和第二激活层204中的第一个ReLU 2041的特定输入,对于该卷积神经网络中的其余ReLU,该特定输入是负的,即其余ReLU不影响输出。因此,如图2所示,省略了除第一激活层203中的第二个ReLU 2032和第二激活层204中的第一个ReLU 2041之外的ReLU,得到线性的卷积神经网络,该线性的卷积神经网络仅包括四个不同的滤波器和一些偏置,其作用于每个输入。对于不同的输入,各个ReLU的激活状态将不同,从而改变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出结果。对于任意的输入,卷积神经网络的净效应总是等效于少量的滤波器和偏置(例如,如图2所示的一组滤波器和偏置),但是该一组滤波器随着输入而改变,从而产生自适应滤波器效应。
图3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神经网络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图4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非线性层和与该非线性层对应的线性函数的示意图。
例如,神经网络为非线性系统,神经网络包括至少一个非线性层。如图3所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神经网络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利用至少一个非线性层中的第N个非线性层处理输入到第N个非线性层的输入矩阵,以得到第N个非线性层输出的输出矩阵;
S12:根据输入矩阵和输出矩阵,对第N个非线性层进行线性化处理以确定第N个非线性层对应的第N个线性函数的表达式。
例如,神经网络可以为卷积神经网络。至少一个非线性层包括激活层、实例归一化层、最大池化层或softmax层等。例如,激活层的激活函数可以为ReLU函数、tanh函数或sigmoid函数等。下面以第N个非线性层为激活层,且激活层的激活函数为ReLU函数为例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激活层的情形。
例如,N为正整数,且小于等于神经网络中所有非线性层的数量。在一些实施例中,神经网络包括M个非线性层,M为正整数,则1≤N≤M。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以第N个非线性层为例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方法适用于神经网络中的每一个非线性层。
例如,在步骤S11中,输入至不同的非线性层的输入矩阵可以相同,也可以各不相同。例如,神经网络包括第一个非线性层和第二个非线性层,第一个非线性层和第二个非线性层可以不同。第一输入矩阵为第一个非线性层的输入,第二输入矩阵为第二个非线性层的输入,第一输入矩阵和第二输入矩阵可以相同,例如,第一输入矩阵的各个元素、尺寸等分别与第二输入矩阵的各个元素、尺寸等相同;第一输入矩阵和第二输入矩阵也可以不相同,例如,第一输入矩阵的尺寸与第二输入矩阵的尺寸可以不相同,第一输入矩阵的至少部分元素与第二输入矩阵的至少部分元素不相同。
例如,不同的非线性层输出的输出矩阵各不相同。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N个非线性层420对应的第N个非线性函数可以表示为:yNN=fNN(x),其中,x表示第N个非线性层420的输入。不同的非线性层具有不同的函数表达式,例如,当第N个非线性层420为激活层,且激活层中的激活函数为ReLU函数时,第N个非线性层420对应的非线性函数的表达式可以表示为:
yNN=fNN(x)=max(x>0,x,0)。
又例如,当第N个非线性层420为激活层,且激活层中的激活函数为Sigmoid函数时,第N个非线性层420对应的非线性函数的表达式表示为:
Figure BDA0001958494510000091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11中,输入矩阵401为输入至第N个非线性层的输入矩阵,即输入矩阵401被输入至第N个非线性层420。第N个非线性层420对输入矩阵401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激活处理)以得到输出矩阵402,从而输出矩阵402为第N个非线性层420输出的输出矩阵。如图4所示,x1表示输入矩阵401,y1表示输出矩阵402,则y1=fNN(x1)。
例如,输入矩阵401和输出矩阵402均可以为二维矩阵,输入矩阵401的尺寸和输出矩阵402的尺寸相同。输入矩阵401中的第i行第j列的点的值表示为x1i,j,输出矩阵402中的第i行第j列的点的值表示为y1i,j,其中,i和j均为正整数,且0<i≤Q1,0<j≤Q2,Q1和Q2为正整数,Q1表示输入矩阵401的总行数,Q2表示输入矩阵401的总列数。例如,当第N个非线性层420为激活层,且激活层中的激活函数为ReLU函数时,y1i,j=max(x1i,j>0,x1i,j,,0)。
例如,对于一个包括ReLU函数的非线性激活对应于该非线性层对于其输入的泰勒展开。例如,基于输入矩阵401,对第N个线性层420对应的非线性函数执行泰勒展开,以确定第N个非线性层420的泰勒展开式,例如,第N个非线性层420的泰勒展开式是:
Figure BDA0001958494510000101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泰勒展开式的高阶项均为非线性的,为了对非线性层进行线性化,泰勒展开式的高阶项在x1处均可以被省略,从而可以得到第N个非线性层420对应的线性函数表达式。
例如,在步骤S12中,第N个非线性层420对应的第N个线性函数包括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第N个线性函数的表达式表示为:
yLN=fLN=AN*x+BN
其中,fLN表示第N个线性函数,AN表示第N个线性函数的第一参数,BN表示第N个线性函数的第二参数,x表示第N个非线性层的输入,如图4所示,AN和BN根据输入矩阵401和输出矩阵402确定。
需要说明的是,第N个线性函数是基于第N个非线性层和输入至第N个非线性层的输入矩阵共同决定的。当第N个非线性层固定,而输入至第N个非线性层的输入矩阵不相同,则第N个线性函数中的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不相同;当输入矩阵相同,而第N个非线性层为不同类型的非线性层,即输入矩阵输入至不同的非线性层,则第N个线性函数中的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也不相同。也就是说,不同的输入矩阵输入同一个非线性层可以得到不同的线性函数;同一个输入矩阵输入不同的非线性层也可以得到不同的线性函数。
例如,如图4所示,基于第N个线性函数的线性系统执行的操作和第N个非线性层420执行的操作相近似,也就是说,在可接受的微小误差范围内,可以认为基于第N个线性函数的线性系统执行的操作和第N个非线性层420执行的操作相同,从而第N个非线性层420可以由形式为fLN=AN*x+BN的线性系统替代。
例如,第一参数AN和第二参数BN可以为常量。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参数AN和第二参数BN均为矩阵,矩阵中所有值均为常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参数AN和第二参数BN均为常数;在又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参数AN和第二参数BN其中之一为矩阵,另一个为常数。
例如,根据上述泰勒展开式,第N个线性函数的第一参数AN的表达式可以表示为:
AN=(DfNN)(x1),
其中,DfNN表示第N个非线性层420对应的非线性函数在x1处的一阶导数,x1表示输入矩阵401。
例如,根据上述泰勒展开式,第N个线性函数的第二参数BN的表达式可以表示为:
BN=fNN(x1)-(DfNN)(x1)*(x1)=fNN(x1)-A*(x1),
其中,fNN表示第N个非线性层420对应的非线性函数,fNN(x1)表示输出矩阵402。
例如,当第N个非线性层420为激活层,且激活层中的激活函数为ReLU函数时,第N个线性函数的第一参数AN为1或0,第N个线性函数的第二参数BN为0。
图5A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神经网络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B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修改后的神经网络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例如,神经网络还包括卷积层。如图5A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神经网络包括第一卷积层41、第N个非线性层420和第二卷积层43,且第一卷积层41、第N个非线性层420和第二卷积层43依次连接。第N个非线性层42可以为激活层。例如,输入矩阵401可以为第一卷积层41的输出,即第一卷积层41输出输入矩阵401,第N个非线性层420对该输入矩阵401进行处理以得到输出矩阵402。输出矩阵402为第二卷积层43的输入。例如,在图5A所示的示例中,输入矩阵401和输出矩阵402均可以为特征图。
需要说明的是,神经网络还可以包括平均池化层、全连接层等。
例如,对第N个非线性层进行线性化后,可以确定与该第N个非线性层对应的第N个线性解释器单元,利用第N个线性解释器单元替换第N个非线性层则可以得到修改后的神经网络。如图5B所示,修改后的神经网络包括第一卷积层41、第N个线性解释单元421和第二卷积层43,第N个线性解释单元421与图5A中的第N个非线性层420对应,且图5A所示的神经网络中的第N个非线性层420被替换为第N个线性解释单元421则得到图5B所示的修改后的神经网络。第N个线性解释单元421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第N个线性函数,即,fLN=AN*x+BN。第一卷积层41和第二卷积层43的结构、参数等保持不变。
例如,如图5A和图5B所示,第N个线性解释器单元421和第N个非线性层420可以执行相类似的操作,也就是说,对于同一个输入矩阵x1,当输入矩阵x1被输入至第N个非线性层420后,得到输出矩阵y1;当输入矩阵x1被输入至第N个线性解释器单元421后,也可以得到输出矩阵y1。
例如,对于激活函数为ReLU的激活层,可以采用具有二值掩膜(binary mask)功能的线性解释器单元替代;对于激活函数为sigmoid的激活层,可以采用具有连续掩膜(continuous mask)功能的线性解释器单元替代;对于最大池化层,可以采用具有非均匀下采样(Non-uniform Downsampling)功能的线性解释器单元替代;对于实例归一化层,可以采用具有线性归一化(Linear Normalization)功能的线性解释器单元替代。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神经网络的处理方法还可以对神经网络中的所有非线性层进行线性化处理,以确定线性化神经网络。对神经网络的各个非线性层的线性化处理过程可以参考上述对步骤S11和步骤S12的相关描述。例如,对神经网络中的所有非线性层进行线性化处理后,可以确定与神经网络中的所有非线性层一一对应的线性解释器单元,然后将神经网络中的所有非线性层替换为对应的线性解释器单元,即神经网络中的所有非线性层分别被对应的线性解释器单元替代,从而得到线性化神经网络。例如,神经网络中的所有非线性层与线性化神经网络中的所有线性解释器单元一一对应。由此,利用线性解释器单元来解释非线性层的操作(例如,激活操作),线性化神经网络为线性系统,从而可以利用线性化神经网络对神经网络进行分析评估等操作。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公开中,“神经网络”为一个非线性系统,即该“神经网络”包括非线性层和线性层;“线性化神经网络”为一个线性系统,即该“线性化神经网络”包括线性解释器单元和线性层。线性解释器单元并不是神经网络中的实际存在的层结构,只是为了便于描述而定义的层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仅将神经网络中的部分非线性层替换为对应的线性解释器单元。例如,将神经网络中的所有激活层替换为与激活层对应的线性解释器单元,将神经网络中的所有实例归一化层替换为与实例归一化层对应的线性解释器单元,而神经网络中的最大池化层和softmax层则保持不变。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整个神经网络等效为一个线性解释器单元,此时,神经网络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神经网络处理输入图像,以得到输出图像;根据输入图像和输出图像,确定与神经网络对应的线性解释器单元。输入图像可以为各种类型的图像,例如,输入图像可以为通过数码相机或手机等图像采集设备拍摄的图像,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图6A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神经网络的结构示意图,图6B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性化神经网络的结构示意图。
例如,如图6A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神经网络可以等效为一个非线性系统,该非线性系统的函数表达式为:yNN1=fNN1(x),其中,x表示神经网络的输入,例如,x表示可以表示一幅输入图像。yNN1为非线性函数,例如yNN1可以为x的高阶多次项表达式。图6A中示出的神经网络可以包括五个线性层和五个非线性层,每个非线性层位于相邻两个线性层之间。
例如,当神经网络中的所有非线性层均被替换为线性解释器单元后,可以得到如图6B所示的线性化神经网络。如图6B所示,线性化神经网络包括五个线性层和五个线性解释器单元,该五个线性解释器单元与图6A所示的五个非线性层一一对应。线性化神经网络为一个线性系统,线性化神经网络对应的线性函数的表达式为:yNN2=fNN2(x)=ANN2*x+BNN2,其中,ANN2和BNN2为线性化神经网络对应的线性函数的参数,且均为常数项。
图7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数据分析方法的流程图。
例如,神经网络可以为上述神经网络的处理方法处理后得到的线性化神经网络。如图7所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1:获取输入数据;
S22:利用神经网络对输入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第一输出数据;
S23:根据输入数据和第一输出数据,执行神经网络的处理方法,对神经网络中的所有非线性层进行线性化处理,以确定与神经网络对应的线性化神经网络;
S24:基于线性化神经网络,分析输入数据和第一输出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分析方法中,由于线性化神经网络为线性系统,从而可基于该线性系统分析神经网络对各种数据的处理过程,实现神经网络的可视化。
线性系统可以通过脉冲响应而被完全描述。由于线性化神经网络为线性系统,从而可以对该线性化神经网络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当分析线性化神经网络对一张图像的处理过程时,脉冲响应可以示出输入图像中的输入像素对输出图像中的输出像素的影响,例如,经过线性化神经网络的处理该输入图像后,各个输入像素与各个输出像素的转换关系,例如,哪些输入像素用于获得输出像素,每个输入像素的比重等。根据线性系统的标准方法,也可以获得相反的关系,即输出像素对输入像素的影响,例如,某个输出像素对应于哪些输入像素等。当分析线性化神经网络中的某一非线性层对输入矩阵的处理过程时,类似地,脉冲响应可以示出输入矩阵中的输入元素对输出矩阵中的输出元素的影响。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分析方法可以应用于图像识别、图像分类、语音识别、语音分类等领域。
例如,在步骤S21和步骤S22中,输入数据和第一输出数据可以为图像、文本、语音等。例如,在输入数据和第一输出数据为图像的情况下,输入数据和第一输出数据可以为二维矩阵;在输入数据和第一输出数据为文本或语音的情况下,输入数据和第一输出数据可以为一维矩阵。
例如,如图6A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神经网络对输入数据501进行处理以得到第一输出数据502。输入数据501表示为x2,第一输出数据502表示为y2,则y2=fNN1(x2)。
例如,在步骤S23中,神经网络的处理方法为根据本公开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方法。关于对神经网络中的所有非线性层进行线性化处理的详细说明可以参考上述神经网络的处理方法中关于步骤S11-S12的相关描述,重复之处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S23中,线性化神经网络是基于输入数据和神经网络共同决定的。当神经网络的结构、参数等固定,而输入至神经网络中的输入数据不相同,则可以得到不同的线性化神经网络;当输入数据相同,而神经网络的结构、参数等不相同,即输入数据输入至不同的神经网络,则也可以得到不同的线性化神经网络。也就是说,不同的输入数据输入同一个神经网络则可以得到不同的线性化神经网络;同一个输入数据输入不同的神经网络也可以得到不同的线性化神经网络。
例如,步骤S24可以包括:根据输入数据,确定探测数据组,其中,探测数据组为二值矩阵组;利用线性化神经网络处理探测数据组,以得到第二输出数据组;以及基于探测数据组和第二输出数据组,分析输入数据和第一输出数据之间的正向影响或反向影响。
例如,“正向影响”表示输入数据中的各个输入元素对第一输出数据中的各个输出元素的影响,例如,每个输入元素可以对应第一输出数据中的哪些输出元素等;“反向影响”表示第一输出数据中的各个输出元素对输入数据中的各个输入元素的影响,例如,每个输出元素可以对应输入数据中的哪些输入元素等。
例如,根据输入数据可以确定探测数据组中的探测数据的数量和尺寸等。每个探测数据的尺寸和输入数据的尺寸相同。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探测数据组包括至少一个探测数据,第二输出数据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输出数据,至少一个探测数据与至少一个第二输出数据一一对应。例如,探测数据组可以包括三个探测数据,则,第二输出数据组包括三个第二输出数据,第一个探测数据与第一个第二输出数据对应,第二个探测数据与第二个第二输出数据对应,第三个探测数据与第三个第二输出数据对应。
例如,每个探测数据为二值矩阵。需要说明的是,二值矩阵表示该二值矩阵中的元素的值为1或0。
在本公开中,“脉冲响应”表示一个输入(例如,探测数据)的输出(例如,第二输出数据),该探测数据中某个像素(例如,目标探测元素)的值为1,而其余所有的元素(例如,非目标探测元素)的值为0。
例如,探测数据和第二输出数据也可以为图像、文本、语音等。例如,在探测数据和第二输出数据为图像的情况下,探测数据和第二输出数据可以为二维矩阵;在探测数据和第二输出数据为文本或语音的情况下,探测数据和第二输出数据可以为一维矩阵。
例如,当输入数据为图像时,输入数据中的输入元素表示图像中的像素;当输入数据为文本时,输入数据中的输入元素表示文本数据中的汉字或字母;当输入数据为语音时,输入数据中的输入元素表示语音数据中的声元。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说明是以输入数据为例说明数据中的元素,上述说明对第一输出数据、探测数据和第二输出数据同样适用。
例如,在步骤S24中,基于探测数据组和第二输出数据组,分析输入数据和第一输出数据之间的正向影响,包括:利用线性化神经网络分别处理至少一个探测数据,以得到至少一个第二输出数据;通过分析至少一个探测数据和至少一个第二输出数据在元素级别上的对应关系,确定输入数据的各个输入元素对第一输出数据的各个输出元素的正向影响。
例如,每个探测数据包括目标探测元素,目标探测元素的值为1,每个探测数据中除了目标探测元素之外的其余探测元素均为非目标探测元素,而非目标探测元素的值均为0。
例如,如图6B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探测数据组包括探测数据503,第二输出数据组包括第二输出数据504,且探测数据503表示为x3[n,m],第二输出数据504表示为y3[p,q],该探测数据503与第二输出数据504对应。在一些示例中,探测数据503中的位于第n0行第m0列的元素为目标探测元素,探测数据503中的其余的元素均为非目标探测元素,从而探测数据503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1958494510000161
其中,n、m、n0和m0均为正整数,且0<n≤Q3,0<m≤Q4,Q3和Q4为正整数,Q3表示探测数据503的总行数,Q4表示探测数据503的总列数。例如,输入数据501的尺寸和探测数据503的尺寸相同。
例如,如图6B所示,线性化神经网络对应的线性函数的表达式为:yNN2=fNN2(x)=ANN2*x+BNN2,从而第二输出数据504表示为:
y3[p,q]=ANN2*x3[n,m]+BNN2
其中,y2[p,q]表示第二输出数据504,p和q均为正整数,且0<p≤Q5,0<q≤Q6,Q5和Q6为正整数,Q5表示第二输出数据504的总行数,Q6表示第二输出数据504的总列数。例如,第二输出数据504的尺寸和第一输出数据502的尺寸可以相同。
例如,由于探测数据503中的目标探测元素位于第n0行第m0列,则根据探测数据503和第二输出数据504可以确定探测数据503中的位于第n0行第m0列的探测元素对第二输出数据504中的各个输出元素的贡献,即正向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一维矩阵的尺寸表示一维矩阵中的元素的数量;二维矩阵的尺寸表示二维矩阵中的行数和列数。例如,输入数据501和探测数据503均为二维矩阵时,“输入数据501的尺寸和探测数据503的尺寸相同”可以表示输入数据501中的行数和探测数据503的行数相同,且输入数据501中的列数和探测数据503的列数相同;输入数据501和探测数据503均为一维矩阵时,“输入数据501的尺寸和探测数据503的尺寸相同”可以表示输入数据501中的元素的数量和探测数据503中的元素的数量相同。
例如,第二参数BNN2可以表示线性化神经网络对全零矩阵处理得到的输出,第二参数BNN2可以表示偏置系数。
由于探测数据503中,仅位于第n0行第m0列的元素的值为1,探测数据503中的其余元素的值为0,从而通过分析上述探测数据503和第二输出数据504在元素级别上的对应关系,则可以得到输入数据501中位于第n0行第m0列的输入元素对第一输出数据502中的所有输出元素的贡献。
例如,在探测数据组包括多个探测数据的情况下,多个探测数据中至少部分探测数据中的目标探测元素的位置不同。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数据501包括Q3*Q4个输入元素,探测数据组可以包括Q3*Q4个探测数据,每个探测数据中的目标探测元素对应输入数据501中的一个输入元素,Q3*Q4个探测数据的Q3*Q4个目标探测像素的位置分别与输入数据501中的Q3*Q4输入元素的位置一一对应。也就是说,若一个探测数据的目标探测元素位于第一行第一列,则该探测数据的目标探测元素与输入数据中位于第一行第一列的输入元素对应,通过对该探测数据和与其对应的第二输出数据进行分析,则可以确定输入数据501中位于第一行第一列的输入元素对第一输出数据502中的各个输出元素的贡献。
例如,通过对应Q3*Q4个探测数据进行分析,则可以确定输入数据501中的每个输入元素对第一输出数据502中的各个输出元素的贡献。但本公开不限于此,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可以仅对输入数据501中的部分输入元素进行分析,此时,可以仅对与输入数据501中需要分析的输入元素对应的探测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从而节省存储空间和系统资源。
例如,多个探测数据的尺寸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中以探测数据中仅包括一个目标探测元素为例说明本公开的实施例,即分析输入数据中的某个特定输入元素(例如,位于第n0行第m0列的输入元素)对输出的正向影响,但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也可以分析输入数据中的多个特定输入元素对输出的正向影响,从而每个探测数据可以包括多个目标探测元素(例如,两个目标探测元素、三个目标探测元素等),该多个目标探测元素的值均为1。除了该多个目标探测元素之外,探测数据中的其余元素的值均为0。
例如,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探测数据组包括多个探测数据,第二输出数据组包括多个第二输出数据,多个探测数据与多个第二输出数据一一对应,每个探测数据为二值矩阵。多个探测矩阵的尺寸相同。
此时,在步骤S24中,基于探测数据组和第二输出数据组,分析输入数据和第一输出数据之间的反向影响,包括:利用线性化神经网络分别处理多个探测数据,以得到多个第二输出数据;通过分析多个探测数据和多个第二输出数据在元素级别上的对应关系,确定输出数据的各个输出元素对输入数据的各个输入元素的反向影响。
例如,每个探测数据包括目标探测元素,目标探测元素的值为1,每个探测数据中除了目标探测元素之外的其余探测元素均为非目标探测元素,而非目标探测元素的值均为0。探测数据组中的多个探测数据的数量和每个探测数据中的元素的数量相同,多个探测数据中任意两个探测数据的目标探测元素的位置不相同。
例如,输入数据501包括多个输入元素,多个探测数据包括多个目标探测元素,多个输入元素和多个目标探测元素一一对应。也就是说,若输入矩阵501包括Q3*Q4个输入元素,探测数据组可以包括Q3*Q4个探测数据,每个探测数据中的目标探测元素对应输入数据501中的一个输入元素,Q3*Q4个探测数据中的Q3*Q4个目标探测元素的位置分别与输入数据501中的Q3*Q4输入元素的位置一一对应。
在分析反向影响时,即分析第一输出数据502对输入数据501的影响时,若要分析该第一输出数据502是如何被输入数据501影响的,对于第一输出数据502中的某个特定输出元素,由于不清楚该特定输出元素是由输入数据501中的一个或几个输入元素得到的,因此,可以输入与输入数据501中的所有输入元素一一对应的多个探测数据,以分析该特定输出元素对输入数据501中的所有输入元素的影响。
综上所述,可以向线性化神经网络输入探测数据,可以在元素级别上分析该输入的探测数据与对应的第二输出数据之间的关系,以获得输入数据和第一输出数据之间的正向影响或反向影响,从而分析神经网络中的非线性层对输入数据的具体处理过程,确定第一输出数据的一个特定输出元素由输入数据中的哪些输入元素决定(反向影响),以及确定输入数据中的各个输入元素对第一输出数据的一个特定输出元素的贡献量(正向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上面以分析神经网络的处理过程为例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分析方法进行描述,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在一些示例中,可以分析神经网络中的某一个非线性层的数据处理过程,非线性层的数据处理过程与上面数据分析方法的过程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8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神经网络的评估方法的流程图;图9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神经网络的训练方法的流程图。
例如,如图8所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神经网络的评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31:执行神经网络的处理方法,以确定与至少一个非线性层对应的至少一个线性解释器单元;
S32:基于至少一个线性解释器单元,对神经网络进行评估。
例如,在步骤S31中,神经网络的处理方法为根据本公开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方法。关于对神经网络中的至少一个非线性层进行线性化处理的详细说明可以参考上述神经网络的处理方法中关于步骤S11-S12的相关描述,重复之处在此不再赘述。
例如,在步骤S31中,可以对神经网络中的所有非线性层进行线性化处理,以得到与神经网络中的所有非线性层一一对应的多个线性解释器单元。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32可以包括:对至少一个线性解释器单元进行评估以确定至少一个非线性层的评估结果;基于评估结果,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
例如,在步骤S32中,可以向至少一个线性解释器单元输入探测数据,以得到第二输出数据。通过分析探测数据与第二输出数据之间的关系,获得输入数据和第一输出数据之间的正向影响或反向影响,从而确定至少一个非线性层的评估结果,进而确定神经网络中的每个非线性层对输入的贡献度。
例如,如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评估结果,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包括:
S41:基于评估结果,确定至少一个非线性层的训练权重;
S42:获取训练输入数据和训练目标数据;
S43:利用神经网络对训练输入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训练输出数据;
S44:根据训练输出数据和训练目标数据,计算神经网络的损失函数的损失值;
S45:基于至少一个非线性层的训练权重和损失值对神经网络的参数进行修正;
S46:判断神经网络的损失函数是否满足预定条件;
在神经网络的损失函数满足预定条件时,执行步骤S47,即得到训练好的所述神经网络;
在线性化神经网络的损失函数不满足预定条件时,返回到步骤S42,继续输入训练输入数据和训练目标数据以重复执行上述训练过程。
例如,在步骤S41中,在对神经网络中的所有非线性层进行线性化处理,以得到与神经网络中的所有非线性层一一对应的多个线性解释器单元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多个线性解释器单元,对神经网络中的所有非线性层进行评估,以确定神经网络中的所有非线性层的训练权重。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S41中,也可以仅对神经网络中的部分非线性层进行线性化处理,从而在训练过程中,可以确定与该部分非线性层的训练权重。
例如,在步骤S41中,可以基于脉冲响应,分析每个线性解释器单元对输入的贡献度(即权重),从而确定在通过神经网络对输入数据进行处理过程中,神经网络中的每个非线性层对输入数据的贡献度(即权重),确定如何改进神经网络的滤波器数量、参数等,优化网络配置。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基于脉冲响应,分析神经网络中的每个线性层对输入数据的贡献度(即权重)。例如,对于贡献度较低的层(非线性层和/或线性层),可以直接去除,从而降低神经网络的复杂度,减小训练神经网络的过程中的数据量;或者,在训练过程中,在步骤S45中,可以不对该贡献度较低的层的参数进行修正。对于贡献度较高的层(非线性层和/或线性层),则在训练过程中可以重点训练该贡献度较高的层,即在训练过程中,在步骤S45中,调整贡献度较高的层的参数,使其达到最优。
例如,在步骤S45中,可以将训练目标数据作为训练输出数据的目标值,不断优化神经网络的参数,最终得到训练好的神经网络。
例如,在步骤S46中,在一个示例中,预定条件对应于在输入一定数量的训练输入数据和训练目标数据的情况下,神经网络的损失函数的损失收敛。在另一个示例中,预定条件为神经网络的训练次数或训练周期达到预定数目,该预定数目可以为上百万,只要训练输入数据和训练目标数据的集合足够大。
图10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神经网络的处理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神经网络的处理装置90可以包括存储器905和处理器910。存储器905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处理器910用于运行计算机可读指令,计算机可读指令被处理器910运行时可以执行根据上文任一实施例所述神经网络的处理方法。例如,神经网络包括至少一个非线性层,计算机可读指令被处理器910运行时可以执行以下操作:利用至少一个非线性层中的第N个非线性层处理输入至第N个非线性层的输入矩阵,以得到第N个非线性层输出的输出矩阵;根据输入矩阵和输出矩阵,对第N个非线性层进行线性化处理以确定第N个非线性层对应的第N个线性函数的表达式。
例如,第N个线性函数的表达式表示为:
fLN=AN*x+BN
其中,fLN表示第N个线性函数,AN表示第N个线性函数的第一参数,BN表示第N个线性函数的第二参数,x表示第N个非线性层的输入,AN和BN根据第N个非线性层对应的输入矩阵和输出矩阵确定,其中,N为正整数。
例如,处理器91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PU)、张量处理器(TPU)或者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和/或程序执行能力的器件,并且可以控制神经网络的处理装置90中的其它组件以执行期望的功能。中央处理元(CPU)可以为X86或ARM架构等。
例如,存储器905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所述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等。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硬盘、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便携式紧致盘只读存储器(CD-ROM)、USB存储器、闪存等。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可以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指令,处理器910可以运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以实现神经网络的处理装置90的各种功能。
例如,如图10所示,神经网络的处理装置90还包括允许外部设备与神经网络的处理装置90进行通信的输入接口915。例如,输入接口915可被用于从外部计算机设备、从用户等处接收指令。神经网络的处理装置90也可包括使神经网络的处理装置90和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相接口的输出接口920。例如,神经网络的处理装置90可以通过输出接口920输出非线性层对应的线性函数的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等。考虑了通过输入接口915和输出接口920与神经网络的处理装置90通信的外部设备可被包括在提供实质上任何类型的用户可与之交互的用户界面的环境中。用户界面类型的示例包括图形用户界面、自然用户界面等。例如,图形用户界面可接受来自用户采用诸如键盘、鼠标、遥控器等之类的输入设备的输入,以及在诸如显示器之类的输出设备上提供输出。此外,自然语言界面可使得用户能够以无需受到诸如键盘、鼠标、遥控器等之类的输入设备强加的约束的方式来与神经网络的处理装置90交互。相反,自然用户界面可依赖于语音识别、触摸和指示笔识别、屏幕上和屏幕附近的手势识别、空中手势、头部和眼睛跟踪、语音和语音、视觉、触摸、手势、以及机器智能等。
例如,存储器905和处理器910之间可以通过网络或总线系统实现数据传输。存储器905和处理器910之间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互相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利用神经网络的处理装置90执行神经网络的处理方法的处理过程的详细说明可以参考神经网络的处理方法的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图11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一种数据分析装置的示意图。例如,如图11所示,数据分析装置100可以基于神经网络实现数据分析过程,数据分析装置100可以包括存储器1001和处理器1002。存储器1001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处理器1002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计算机可读指令被处理器1002运行时可以执行根据上文任一实施例所述数据分析方法。例如,计算机可读指令被处理器1002运行时执行以下操作:获取输入数据;利用神经网络对输入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第一输出数据;根据输入数据和第一输出数据,执行根据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神经网络的处理方法,对神经网络中的所有非线性层进行线性化处理,以确定与神经网络对应的线性化神经网络;基于线性化神经网络,分析输入数据和第一输出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
例如,除了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存储器1001还可存储训练输入数据和训练目标数据等。
例如,处理器1002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PU)、张量处理器(TPU)或者图形处理器(GPU)等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和/或程序执行能力的器件,并且可以控制数据分析装置100中的其它组件以执行期望的功能。中央处理元(CPU)可以为X86或ARM架构等。GPU可以单独地直接集成到主板上,或者内置于主板的北桥芯片中。GPU也可以内置于中央处理器(CPU)上。
例如,存储器10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所述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等。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硬盘、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便携式紧致盘只读存储器(CD-ROM)、USB存储器、闪存等。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可以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指令,处理器1002可以运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以实现数据分析装置100的各种功能。
例如,存储器1001和处理器1002之间可以通过网络或总线系统实现数据传输。存储器1001和处理器1002之间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互相通信。
例如,如图11所示,数据分析装置100还包括允许外部设备与数据分析装置100进行通信的输入接口1003。例如,输入接口1003可被用于从外部计算机设备、从用户等处接收指令。数据分析装置100也可包括使数据分析装置100和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相接口的输出接口1004。例如,数据分析装置100可以通过输出接口1004输出分析结果等。考虑了通过输入接口1003和输出接口1004与数据分析装置100通信的外部设备可被包括在提供实质上任何类型的用户可与之交互的用户界面的环境中。用户界面类型的示例包括图形用户界面、自然用户界面等。例如,图形用户界面可接受来自用户采用诸如键盘、鼠标、遥控器等之类的输入设备的输入,以及在诸如显示器之类的输出设备上提供输出。此外,自然语言界面可使得用户能够以无需受到诸如键盘、鼠标、遥控器等之类的输入设备强加的约束的方式来与数据分析装置100交互。相反,自然用户界面可依赖于语音识别、触摸和指示笔识别、屏幕上和屏幕附近的手势识别、空中手势、头部和眼睛跟踪、语音和语音、视觉、触摸、手势、以及机器智能等。
另外,数据分析装置100尽管图中被示出为单个系统,但可以理解,数据分析装置100也可以是分布式系统,还可以布置为云设施(包括公有云或私有云)。因此,例如,若干设备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进行通信并且可共同执行被描述为由数据分析装置100执行的任务。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利用数据分析装置100执行数据分析的过程的详细说明可以参考数据分析方法的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公开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意图。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可以存储一个或多个第一计算机可读指令。例如,当所述第一计算机可读指令由计算机执行时可以执行根据上文所述的神经网络的处理方法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
例如,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还可以存储一个或多个第二计算机可读指令。当所述第二计算机可读指令由计算机执行时可以执行根据上文所述的数据分析方法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
例如,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在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还可以存储一个或多个第三计算机可读指令。当所述第三计算机可读指令由计算机执行时可以执行根据上文所述的神经网络的评估方法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
对于本公开,还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
(1)本公开实施例附图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
(2)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得到新的实施例。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图像数据分析方法,其中,所述神经网络由计算机运行且包括至少一个非线性层,
所述图像数据分析方法包括:
获取输入数据;
利用所述神经网络对所述输入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第一输出数据;
利用由所述计算机运行的所述至少一个非线性层中的第N个非线性层处理输入至所述第N个非线性层的输入矩阵,以得到所述第N个非线性层输出的输出矩阵,通过所述计算机处理所述输入矩阵和所述输出矩阵,以对所述第N个非线性层进行线性化处理以确定所述第N个非线性层对应的第N个线性函数的表达式,对所述神经网络中的所有非线性层进行所述线性化处理,以确定与所述神经网络对应的线性化神经网络;
基于所述线性化神经网络,分析所述输入数据和所述第一输出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第N个线性函数的表达式表示为:
fLN=AN*x+BN
其中,fLN表示所述第N个线性函数,AN表示所述第N个线性函数的第一参数,BN表示所述第N个线性函数的第二参数,x表示所述第N个非线性层的输入,AN和BN根据所述输入矩阵和所述输出矩阵确定,其中,N为正整数,
基于所述线性化神经网络,分析所述输入数据和所述输出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
根据所述输入数据,确定探测数据组,其中,所述探测数据组为二值矩阵组;
利用所述线性化神经网络处理探测数据组,以得到第二输出数据组;
基于所述探测数据组和所述第二输出数据组,分析所述输入数据和所述第一输出数据之间的正向影响或反向影响,
其中,所述输入数据和所述第一输出数据均为图像,且所述输入数据和所述第一输出数据均为二维矩阵,所述正向影响表示所述输入数据中的各个输入像素对所述第一输出数据中的各个输出像素的影响,所述反向影响表示所述第一输出数据中的各个输出像素对所述输入数据中的各个输入像素的影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数据分析方法,其中,所述探测数据组包括至少一个探测数据,所述第二输出数据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输出数据,所述至少一个探测数据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输出数据一一对应,
基于所述探测数据组和所述第二输出数据组,分析所述输入数据和所述第一输出数据之间的正向影响,包括:
利用所述线性化神经网络分别处理所述至少一个探测数据,以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输出数据;
通过分析所述至少一个探测数据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输出数据在元素级别上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输入数据的各个输入元素对所述第一输出数据的各个输出元素的正向影响,
其中,每个所述探测数据包括目标探测元素,所述目标探测元素的值为1,每个所述探测数据的输入元素中除了所述目标探测元素之外的其余输入元素的值均为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数据分析方法,其中,在所述探测数据组包括多个探测数据的情况下,所述多个探测数据中至少部分探测数据中的目标探测元素的位置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数据分析方法,其中,所述多个探测数据的尺寸相同,且所述多个探测数据的尺寸与所述输入数据的尺寸也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数据分析方法,其中,所述探测数据组包括多个探测数据,所述第二输出数据组包括多个第二输出数据,所述多个探测数据与所述多个第二输出数据一一对应,
基于所述探测数据组和所述第二输出数据组,分析所述输入数据和所述第一输出数据之间的反向影响,包括:
利用所述线性化神经网络分别处理所述多个探测数据,以得到所述多个第二输出数据;
通过分析所述多个探测数据和所述多个第二输出数据在元素级别上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输出数据的各个输出元素对所述输入数据的各个输入元素的反向影响,
其中,每个所述探测数据包括目标探测元素,所述目标探测元素的值为1,每个所述探测数据中除了所述目标探测元素之外的其余探测元素的值均为0,所述多个探测数据的数量和每个所述探测数据中的元素的数量相同,所述多个探测数据中任意两个探测数据的目标探测元素的位置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数据分析方法,其中,所述第N个线性函数的第一参数的表达式为:
AN=(DfNN)(x1),
其中,DfNN表示所述第N个非线性层对应的非线性函数的一阶导数,x1表示所述输入矩阵;
所述第N个线性函数的第二参数的表达式为:
BN=fNN(x1)-A*(x1),
其中,fNN表示所述第N个非线性层对应的非线性函数,fNN(x1)表示所述输出矩阵。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数据分析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神经网络中的所有非线性层进行所述线性化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数据分析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非线性层包括激活层、实例归一化层、最大池化层或softmax层,
所述激活层的激活函数为ReLU函数、tanh函数或sigmod函数。
9.一种数据分析装置,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以及
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数据分析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由计算机执行时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数据分析方法。
CN201910075152.0A 2019-01-25 2019-01-25 神经网络的处理方法及评估方法、数据分析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98160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75152.0A CN109816098B (zh) 2019-01-25 2019-01-25 神经网络的处理方法及评估方法、数据分析方法及装置
US17/042,265 US20210049447A1 (en) 2019-01-25 2019-12-23 Neural network processing method and evaluation method, and data analysis method and device
PCT/CN2019/127431 WO2020151438A1 (zh) 2019-01-25 2019-12-23 神经网络的处理方法及评估方法、数据分析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75152.0A CN109816098B (zh) 2019-01-25 2019-01-25 神经网络的处理方法及评估方法、数据分析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16098A CN109816098A (zh) 2019-05-28
CN109816098B true CN109816098B (zh) 2021-09-07

Family

ID=66605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75152.0A Active CN109816098B (zh) 2019-01-25 2019-01-25 神经网络的处理方法及评估方法、数据分析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049447A1 (zh)
CN (1) CN109816098B (zh)
WO (1) WO202015143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37307A (zh) * 2017-05-23 2019-12-31 英特尔公司 用于使用二元张量和缩放因子对来增强神经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CN109816098B (zh) * 2019-01-25 2021-09-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神经网络的处理方法及评估方法、数据分析方法及装置
US11748853B2 (en) * 2020-04-28 2023-09-05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Method and architecture for blind image deconvolution
CN112991358A (zh) * 2020-09-30 2021-06-18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风格图像生成方法、模型训练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3379031B (zh) * 2021-06-01 2023-03-17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神经网络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484770B (zh) * 2021-06-10 2022-04-01 广东恒翼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充放电数据在线测算电池内部核心温度的方法及系统
CN114330175B (zh) * 2021-11-18 2023-08-18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增益结构的校准方法及装置、增益结构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22028A (zh) * 2017-12-21 2018-06-05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深度非线性主成分分析网络的训练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304921A (zh) * 2018-02-09 2018-07-20 北京市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卷积神经网络的训练方法及图像处理方法、装置
CN108460454A (zh) * 2017-02-21 2018-08-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卷积神经网络和用于其的处理方法、装置、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09178A1 (en) * 2006-11-03 2008-05-08 Nikon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edicting and correcting signal fluctuations of an interferometric measuring apparatus
WO2009086220A1 (en) * 2007-12-21 2009-07-09 University Of Florida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ffset-free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CN101881968A (zh) * 2009-05-05 2010-11-10 同济大学 一种基于模型的设备故障诊断方法
CN105404877A (zh) * 2015-12-08 2016-03-16 商汤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深度学习和多任务学习的人脸属性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05550709B (zh) * 2015-12-14 2019-01-29 武汉大学 一种遥感影像输电线路走廊森林区域提取方法
US10984054B2 (en) * 2017-07-27 2021-04-20 Robert Bosch Gmbh Visual analytics system for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based classifiers
CN107463927A (zh) * 2017-09-21 2017-12-12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道路减速带检测方法及装置
US11256977B2 (en) * 2017-12-29 2022-02-22 Facebook, Inc. Lowering hardware for neural networks
CN109816098B (zh) * 2019-01-25 2021-09-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神经网络的处理方法及评估方法、数据分析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60454A (zh) * 2017-02-21 2018-08-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卷积神经网络和用于其的处理方法、装置、系统
CN108122028A (zh) * 2017-12-21 2018-06-05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深度非线性主成分分析网络的训练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304921A (zh) * 2018-02-09 2018-07-20 北京市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卷积神经网络的训练方法及图像处理方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151438A1 (zh) 2020-07-30
US20210049447A1 (en) 2021-02-18
CN109816098A (zh) 2019-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16098B (zh) 神经网络的处理方法及评估方法、数据分析方法及装置
JP6504590B2 (ja) 画像のセマンティックセグメンテーションの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ー実施方法、並びに非一時的コンピューター可読媒体
KR101880907B1 (ko) 비정상 세션 감지 방법
US10552944B2 (en) Image upscaling with controllable noise reduction using a neural network
Liang et al. Incorporating image priors with 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for image super-resolution
WO2020186703A1 (e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base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05512723B (zh) 一种用于稀疏连接的人工神经网络计算装置和方法
US20210398252A1 (en) Image denoi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KR101298393B1 (ko) 그래픽 처리 유닛 상에서 콘볼루션 신경망을 트레이닝하는방법
CN112613581B (zh) 一种图像识别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086653B (zh) 手写模型训练方法、手写字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JP7425147B2 (ja) 画像処理方法、テキスト認識方法及び装置
Jalal et al. American sign language posture understanding with deep neural networks
CN108460454B (zh) 卷积神经网络和用于其的处理方法、装置、系统
CN110383299A (zh) 记忆增强的生成时间模型
CN111950699A (zh) 一种基于特征空间相关性的神经网络正则化方法
CN113627163A (zh) 一种注意力模型、特征提取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0390307B (zh) 表情识别方法、表情识别模型训练方法及装置
CN114925320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US11495049B2 (en) Biometric feature reconstruction method, storage medium and neural network
CN114170231A (zh)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语义分割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6246110A (zh) 基于改进胶囊网络的图像分类方法
CN115906861A (zh) 基于交互方面信息融合的语句情感分析方法以及装置
KR20190132885A (ko) 영상으로부터 손을 검출하는 장치, 방법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
CN113674383A (zh) 生成文本图像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