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15567B - 一种悬架轮胎包络生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悬架轮胎包络生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15567B
CN109815567B CN201910020746.1A CN201910020746A CN109815567B CN 109815567 B CN109815567 B CN 109815567B CN 201910020746 A CN201910020746 A CN 201910020746A CN 109815567 B CN109815567 B CN 1098155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simulated motion
motion track
envelope
reference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2074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15567A (zh
Inventor
骆贤宗
沙留业
阚爱梅
徐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2074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1556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155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155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155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155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悬架轮胎包络生成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选择已建立的悬架模型中轮胎上至少三个不同位置的点作为参考点;所述参考点中的指定一个点为所述轮胎的轮心点;所述选择的多个参考点共面;在虚拟环境中驱动所述参考点进行移动,以形成所述参考点的模拟运动轨迹;根据所述模拟运动轨迹生成轮胎包络。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利用动力学仿真软件和制图软件,建立悬架模型,并对轮胎施加各种工况的作用力,以模拟轮胎在各种工况下的运动轨迹,从而生成轮胎包络,与现有技术只利用三维制图软件生成轮胎包络的方法相比,准确率和生成率更高。

Description

一种悬架轮胎包络生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悬架轮胎包络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悬架轮胎的包络是指考虑整车在各种工况下,汽车悬架轮胎随车辆的悬架跳动以及车辆在转向运动时所占据的空间位置。
汽车悬架轮胎包络不仅可以影响轮罩和翼子板的开孔形状,而且可以影响汽车悬架轮胎在运动时与周边部件是否发生干涉,还影响根据整车架构所开发的轮距以及整车最小的转弯直径,因此,汽车悬架轮胎包络是车辆开发过程中总布置分析和新车型设计的重要环节。
目前,在汽车悬架轮胎包络的生成过程中,通常只利用CATIA三维制图软件生成包络,没有结合轮胎动力学特征进行仿真,现有悬架轮胎包络生成方法不仅生成效率较低,而且生成的准确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架轮胎包络生成方法,以提高生成汽车悬架轮胎包络的生成效率和准确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悬架轮胎包络生成方法,包括:选择已建立的悬架模型中,轮胎上至少三个不同位置的点作为参考点;所述参考点中的指定一个点为所述轮胎的轮心点;所述选择的多个参考点共面;
在虚拟环境中驱动所述参考点进行移动,以形成所述参考点的模拟运动轨迹;
根据所述模拟运动轨迹生成轮胎包络。
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
所述选择轮胎上至少三个不同的点作为参考点,包括:
获取物理输入器所输入的至少三个坐标值;
根据所述生成的至少三个坐标值,选择轮胎上至少三个不同位置的点作为参考点。
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
所述在虚拟环境中驱动所述参考点进行移动,以形成所述参考点的模拟运动轨迹,包括:
在虚拟环境中通过对所述轮胎施加预先设定方向和大小的作用力,驱动所述轮胎进行移动,以形成所述参考点的模拟运动轨迹。
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
所述根据所述模拟运动轨迹生成轮胎包络,包括:
根据所述参考点的模拟运动轨迹,生成与所述模拟运动轨迹对应的子轮胎包络;
将所述子轮胎包络进行组合,以生成轮胎包络。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
所述根据所述参考点的模拟运动轨迹,生成与所述模拟运动轨迹对应的子轮胎包络,包括:
使用预定的优化方式,根据所述参考点的模拟运动轨迹,生成与所述模拟运动轨迹对应的子轮胎包络。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
所述优化方式包括:
选择用于生成子轮胎包络的所述模拟运动轨迹,所述选择出的模拟运动轨迹是由不同的所述参考点生成,且选择出的任意两个模拟运动轨迹不重合;
选择用于生成子轮胎包络的所述模拟运动轨迹,所述选择出的模拟运动轨迹是轮胎与地面相接触时所产生的模拟运动轨迹;
将不同的所述模拟运动轨迹之间的相对位置调整为固定数值;
选择用于生成子轮胎包络的所述模拟运动轨迹,所述选择出的模拟运动轨迹是所述轮心点的跳动方向为垂直方向时产生的模拟运动轨迹。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
所述在虚拟环境中通过对所述轮胎施加预先设定的动力值,包括:
向动力学仿真软件中输入针对所述轮胎预先设定好方向和大小的转向力,以及预先设定好方向和大小的制动力。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
所述形成参考点的模拟运动轨迹,包括:
获取虚拟环境中所述参考点在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随移动时间变化的坐标数据;
向制图软件中输入所述坐标数据,以生成与所述模拟运动轨迹对应的曲线图;所述曲线图作为所述参考点的模拟运动轨迹。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
所述在虚拟环境中通过对所述轮胎施加预先设定方向和大小的作用力,驱动所述轮胎进行移动,以形成所述参考点的模拟运动轨迹,包括:
向ADAMS软件中输入针对所述轮胎预先设定好方向和大小的转向力,以及预先设定好方向和大小的制动力,驱动所述轮胎进行移动;
获取ADAMS软件中所述参考点在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随移动时间变化的坐标数据;
向CATIA软件中输入所述坐标数据,以生成与所述模拟运动轨迹对应的曲线图;所述曲线图作为所述参考点的模拟运动轨迹。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上述悬架轮胎包络生成方法中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步骤。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悬架轮胎包络生成方法中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悬架轮胎包络生成方法,选择已建立的悬架模型中轮胎上至少三个不同位置的点作为参考点,参考点中的指定一个点为轮胎的轮心点,选择的多个参考点共面,在虚拟环境中驱动参考点进行移动,以形成参考点的模拟运动轨迹,根据模拟运动轨迹生成轮胎包络。与现有技术只利用三维制图软件生成轮胎包络的方法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悬架轮胎包络生成方法,利用动力学仿真软件与制图软件结合的方法,包络的生成效率和准确率更高。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悬架轮胎包络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各参考点对应的模拟运动轨迹效果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悬架轮胎包络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汽车悬架轮胎的包络是指考虑整车在各种工况下,汽车悬架轮胎随车辆的悬架跳动以及车辆在转向运动时所占据的空间位置。
汽车悬架轮胎包络不仅可以影响轮罩和翼子板的开孔形状,而且可以影响汽车悬架轮胎在运动时与周边部件是否发生干涉,还影响根据整车架构所开发的轮距以及整车最小的转弯直径,因此,汽车悬架轮胎包络是车辆开发过程中总布置分析和新车型设计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对于开发一个全新的轮胎包络,没有样车,也没有同样悬架可以参考的情况下,要得到一个精度较高的轮胎包络,模拟分析是唯一的途径。
目前,常用的汽车悬架轮胎包络生成软件包括CATIA(Computer Aided Three-dimensional Interactive Application)软件,即计算机辅助三维交互应用软件。CATIA软件是一种三维制图软件,在CATIA软件中,可以实现实体与曲面之间的交互操作。在现有的汽车悬架轮胎包络的生成方法中,通常只利用CATIA软件中生成汽车悬架轮胎包络,没有结合车辆动力学特征进行仿真,现有悬架轮胎包络生成方法不仅生成效率低,而且生成的准确度也较低。
考虑到现有技术中悬架轮胎包络生成方法生成效率较低,而且生成包络的准确度较低。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悬架轮胎包络生成方法,下面通过实例进行描述。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悬架轮胎包络生成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悬架轮胎包络生成方法。
S101:选择已建立的悬架模型中,轮胎上至少三个不同位置的点作为参考点;参考点中的指定一个点为轮胎的轮心点;选择的多个参考点共面。
S102:在虚拟环境中驱动参考点进行移动,以形成参考点的模拟运动轨迹。
S103:根据模拟运动轨迹生成轮胎包络。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悬架轮胎包络生成方法中,首先利用机械系统动力学自动分析软件建立悬架模型,在悬架模型的轮胎上选取至少三个不同位置的点作为参考点,通过在悬架模型中驱动参考点进行移动,得到参考点的模拟运动轨迹,再利用制图软件,将模拟运动轨迹生成轮胎包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机械系统动力学自动分析软件,即ADAMS(Automatic DynamicAnalysis of Mechanical Systems)软件,利用ADAMS软件,可以建立虚拟机械模型,并对虚拟机械模型进行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输出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反作用力的曲线图。ADAMS软件的仿真可以进行机械系统的性能、运动范围以及碰撞检测等方面的预测。
CATIA(Computer Aided Three-dimensional Interactive Application)软件,即计算机辅助三维交互应用软件,可以用于汽车系统和零部件的设计,这里将ADAMS软件与CATIA软件结合,可以制作出完整的轮胎包络。
悬架连接是汽车车架与轮胎之间的动力连接装置,用于在轮胎与车架之间传递力和扭矩,还可以用于缓冲不平路面传递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从而衰减汽车受到的震动,保证汽车能平稳地形式。悬架与轮胎连接,悬架上下跳动可以表示轮胎的运动状态,因此建立悬架模型,以获取悬架轮胎上的参数值。
在步骤S101中,在虚拟环境下建立悬架模型,在悬架模型的轮胎上选取至少三个不同位置的点作为参考点。选取的参考点中指定的一个点为轮胎的轮心点,其余的参考点可以是轮胎表面上的点,也可以是轮胎内部的点。通过选取多个参考点,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轮胎相对于车身的不同运动状态,用于表现轮胎在移动过程中角度的变化,并且选取的参考点需要在同一个平面内。优选地,一般选取三个不同位置的点作为参考点,其中一个参考点为轮胎的轮心点。
在悬架模型所在的坐标系内通过物理输入器输入参考点的坐标值的方式选定好参考点,这里可以通过键盘输入参考点的坐标值。
另外,还需要确定出轮胎与地面的接触点,同样可以通过物理输入器输入接触点的坐标值的方式确定出接触点的位置。
在步骤S102中,根据设定的整车工况,例如汽车的起步、加速、等速、减速、转弯、上下坡、停车等行驶工况,在ADAMS软件中的标准接口Standard Interface界面中对悬架模型进行动力学仿真计算,即在轮胎与地面的接触点处施加用于模拟汽车各种行驶工况的作用力,这里作用力具体可以为用于模拟转向的侧向力和用于模拟制动的纵向力。具体地,侧向力是用来保持或者改变汽车行驶方向的作用力,在汽车转向行驶时,侧向力可以调节转向轮胎的角度,从而可以通过改变侧向力的方向来反映轮胎的转向状态。
具体步骤为点击ADAMS软件中的Simulate键,再点击Suspension Analysis键,最后点击Static Loads键,在相应位置中通过物理输入器输入预设的作用力的大小或者预设的作用力的方向,输入后点击OK键,进行仿真。这里,可以通过改变预设的作用力的大小以及改变预设的作用力的方向来模拟汽车各种行驶工况的作用力。
在模拟汽车各种行驶工况后,可以输出各参考点在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随移动时间变化的三维坐标数据。具体步骤为提取各参考点的模拟运动轨迹在ADAMS软件中生成参考点的坐标数据,并保存在数据文件中。在处理界面Adams/Post Processor中,点击file键,再点击Export键,最后点击table键,选择参考点,即可以得到各参考点在移动过程中随移动时间变化的坐标数据,并以.tab格式保存在文件夹中。在具体实施中,可以以0.2S为预设时间间隔,得到各个参考点随预设时间间隔变化的坐标数据。
在ADAMS软件中打开生成的.tab格式的保存有坐标数据的文件夹,同时打开CATIA制图文件中的GSD_PointSplineLoftFromExcel.xls表格,再将ADAMS软件中保存的各参考点的坐标数据复制到CATIA制图文件中的GSD_PointSplineLoftFromExcel.xls中,点击“工作-宏”命令,然后点击“Fculll.creationSpline”命令,各参考点的坐标数据即可自动在CATIA制图文件中生成参考点对应的曲线图,最后将曲线图作为各参考点的模拟运动轨迹,如图2所示,为各参考点的坐标数据在CATIA制图文件中生成的参考点对应的模拟运动轨迹效果图。
在步骤S103中,使用预定的优化方式,根据所述参考点的模拟运动轨迹,生成与所述模拟运动轨迹对应的子轮胎包络,
优化方式可以为:
选择用于生成子轮胎包络的模拟运动轨迹,选择出的模拟运动轨迹是由不同的参考点生成,且选择出的任意两个模拟运动轨迹不重合;
选择用于生成子轮胎包络的模拟运动轨迹,选择出的模拟运动轨迹是轮胎与地面相接触时所产生的模拟运动轨迹;
将不同的模拟运动轨迹之间的相对位置调整为固定数值;
选择用于生成子轮胎包络的模拟运动轨迹,选择出的模拟运动轨迹是轮心点的跳动方向为垂直方向时产生的模拟运动轨迹。
在具体优化过程中,选择不同的参考点生成的模拟运动轨迹,且选择的任意两个模拟运动轨迹不能重合;同时,而且选择轮胎与地面相接触时参考点所产生的模拟运动轨迹,也就是需要建立地面坐标系,将轮胎与地面的接触点约束在地面坐标系上,选择此时轮胎上的参考点产生的模拟运动轨迹;通过约束不同的模拟运动轨迹之间相对位置的距离值,约束不同的模拟运动轨迹之间的位置相对是固定的;并且选择出的轮心点在与地面垂直方向跳动时产生的模拟运动轨迹。
根据预定的优化方式,利用选择的模拟运动轨迹生成对应的子轮胎包络时准确率更高,更符合真实条件下产生的轮胎包络。
具体可以在内燃动车组DMU运动模块中进行优化。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悬架轮胎包络生成方案中,可以按照如下步骤具体实现:
步骤1,在ADAMS软件的模板生成器Template Builder界面中建立悬架模型,在悬架模型的轮胎中建立三个参考点,其中一个参考点为轮心点;
步骤2,在ADAMS软件中的标准接口Standard Interface界面中对轮胎与地面的接触点处施加用于模拟转向的侧向力和用于制动的纵向力,进行仿真,提取ADAMS软件中三个参考点生成的坐标数据.tab文件,将坐标数据.tab文件复制CATIA软件中生成参考点的曲线图。
步骤3,利用CATIA中生成的曲线图,生成与每个工况对应的轮胎包络文件,将各种工况下生成的轮胎包络进行叠加,得到最终的轮胎包络。
具体实施步骤为:
首先在ADAMS软件的模板生成器Template Builder界面中建立悬架模型,悬架模型的轮胎上选取三个不同位置的点作为参考点,其中一个参考点为轮心点,其余的参考点可以是轮胎表面上的点,也可以是轮胎内部的点。在悬架模型所在的坐标系内通过键盘输入参考点的坐标值。
点击ADAMS软件中的Simulate键,再点击Suspension Analysis键,最后点击Static Loads键,在相应位置中通过键盘输入用于模拟转向的侧向力和用于制动的纵向力,输入后点击OK键,进行仿真。
提取各参考点的模拟运动轨迹在ADAMS软件中生成参考点的坐标数据,并保存在数据文件中。在处理界面Adams/Post Processor中,点击file键,再点击Export键,最后点击table键,选择参考点,即可以得到各参考点在移动过程中以0.2s为一帧变化的坐标数据,并以.tab格式保存在文件夹中。
在ADAMS软件中打开生成的.tab格式的保存有坐标数据的文件夹,同时打开CATIA制图文件中的GSD_PointSplineLoftFromExcel.xls表格,再将ADAMS软件中保存的各参考点的坐标数据复制到CATIA制图文件中的GSD_PointSplineLoftFromExcel.xls中,点击“工作-宏”命令,然后点击“Fculll.creationSpline”命令,各参考点的坐标数据即可自动在CATIA制图文件中生成参考点对应的曲线图。
建立ground地面零件,模拟地面驱动,通过“点曲面”命令,将轮胎与地面的接触点约束在地面上;通过“固定”命令,将模拟运动轨迹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通过“菱形结合”命令,驱动轮胎沿垂直方向运动,约束轮心点的跳动方向在垂直方向运动。
经过上述分析,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悬架轮胎包络生成方法,选择已建立的悬架模型中轮胎上至少三个不同位置的点作为参考点,参考点中的指定一个点为轮胎的轮心点,选择的多个参考点共面,在虚拟环境中驱动参考点进行移动,以形成参考点的模拟运动轨迹,根据模拟运动轨迹生成轮胎包络。与现有技术中在机械系统动力学自动分析ADAMS软件中采用手工方法生成汽车悬架轮胎包络的方法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悬架轮胎包络生成方法,利用ADAMS软件与CATIA制图文件结合的方法,包络的生成效率和准确率更高。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悬架轮胎包络生成装置、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等,具体可参见以下实施例。
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悬架轮胎包络生成装置300结构示意图,所述悬架轮胎包络生成装置300包括:选择模块301、驱动模块302以及生成模块303;
选择模块301,用于选择建立好的悬架模型中轮胎上至少三个不同位置的点作为参考点;
驱动模块302,用于在虚拟环境中驱动参考点进行移动,以形成参考点的模拟运动轨迹;
生成模块303,用于根据模拟运动轨迹生成轮胎包络。
上述悬架轮胎生成装置300,利用动力学仿真软件和制图软件,建立悬架模型,并对轮胎施加各种工况的作用力,以模拟轮胎在各种工况下的运动轨迹,从而生成轮胎包络,与现有技术利用手工方法生成轮胎包络的方法相比,准确率和生成率更高。
可选地,选择轮胎上至少三个不同的点作为参考点,包括:
获取物理输入器所输入的至少三个坐标值;
根据生成的至少三个坐标值,选择轮胎上至少三个不同位置的点作为参考点。
可选地,在虚拟环境中驱动参考点进行移动,以形成参考点的模拟运动轨迹,包括:
在虚拟环境中通过对轮胎施加预先设定方向和大小的作用力,驱动轮胎进行移动,以形成参考点的模拟运动轨迹。
可选地,根据模拟运动轨迹生成轮胎包络,包括:
根据参考点的模拟运动轨迹,生成与模拟运动轨迹对应的子轮胎包络;
将子轮胎包络进行组合,以生成轮胎包络。
可选地,根据模拟运动轨迹生成轮胎包络,包括:
使用预定的优化方式,根据参考点的模拟运动轨迹,生成与模拟运动轨迹对应的子轮胎包络。
可选地,优化方式包括:
选择用于生成子轮胎包络的模拟运动轨迹,选择出的模拟运动轨迹是由不同的参考点生成,且选择出的任意两个模拟运动轨迹不重合;
选择用于生成子轮胎包络的模拟运动轨迹,选择出的模拟运动轨迹是轮胎与地面相接触时所产生的模拟运动轨迹;
将不同的模拟运动轨迹之间的相对位置调整为固定数值;
选择用于生成子轮胎包络的模拟运动轨迹,选择出的模拟运动轨迹是轮心点的跳动方向为垂直方向时产生的模拟运动轨迹。
可选地,在虚拟环境中通过对轮胎施加预先设定的动力值,包括:
向动力学仿真软件中输入针对轮胎预先设定好方向和大小的转向力,以及预先设定好方向和大小的制动力。
可选地,形成参考点的模拟运动轨迹,包括:
获取虚拟环境中参考点在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随移动时间变化的坐标数据;
向制图软件中输入坐标数据,以生成与模拟运动轨迹对应的曲线图;曲线图作为参考点的模拟运动轨迹。
可选地,在虚拟环境中通过对轮胎施加预先设定方向和大小的作用力,驱动轮胎进行移动,以形成参考点的模拟运动轨迹,包括:向ADAMS软件中输入针对所述轮胎预先设定好方向和大小的转向力,以及预先设定好方向和大小的制动力,驱动所述轮胎进行移动;
获取ADAMS软件中所述参考点在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随移动时间变化的坐标数据;
向CATIA软件中输入所述坐标数据,以生成与所述模拟运动轨迹对应的曲线图;所述曲线图作为所述参考点的模拟运动轨迹。
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400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4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401,至少一个网络接口404和至少一个用户接口403,存储器405,至少一个通信总线402。通信总线4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403,包括显示器(例如,触摸屏)、键盘或者点击设备(例如,触感板或者触摸屏等)。
存储器405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401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405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VRA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405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
操作系统4051,包含各种系统程序,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
应用程序模块4052,包含各种应用程序,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器405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处理器401用于:
选择已建立的悬架模型中轮胎上至少三个不同位置的点作为参考点;参考点中的指定一个点为轮胎的轮心点;选择的多个参考点共面;
在虚拟环境中驱动参考点进行移动,以形成参考点的模拟运动轨迹;
根据模拟运动轨迹生成轮胎包络。
进一步地,处理器401还用于:获取虚拟环境中物理输入器所输入的至少三个坐标值;
根据生成的至少三个坐标值,选择轮胎上至少三个不同位置的点作为参考点。
进一步地,处理器401还用于:在虚拟环境中通过对轮胎施加预先设定方向和大小的作用力,驱动轮胎进行移动,以形成参考点的模拟运动轨迹。
进一步地,处理器401还用于:根据参考点的模拟运动轨迹,生成与模拟运动轨迹对应的子轮胎包络;
将子轮胎包络进行组合,以生成轮胎包络。
进一步地,处理器401还用于:使用预定的优化方式,根据参考点的模拟运动轨迹,生成与模拟运动轨迹对应的子轮胎包络;
优化方式包括:
选择用于生成子轮胎包络的模拟运动轨迹,选择出的模拟运动轨迹是由不同的参考点生成,且选择出的任意两个模拟运动轨迹不重合;
选择用于生成子轮胎包络的模拟运动轨迹,选择出的模拟运动轨迹是轮胎与地面相接触时所产生的模拟运动轨迹;
将不同的模拟运动轨迹之间的相对位置调整为固定数值;
选择用于生成子轮胎包络的模拟运动轨迹,选择出的模拟运动轨迹是轮心点的跳动方向为垂直方向时产生的模拟运动轨迹。
进一步地,处理器401还用于:向动力学仿真软件中输入针对轮胎预先设定好方向和大小的转向力,以及预先设定好方向和大小的制动力。
进一步地,处理器401还用于:获取虚拟环境中参考点在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随移动时间变化的坐标数据;
向制图软件中输入坐标数据,以生成与模拟运动轨迹对应的曲线图;曲线图作为参考点的模拟运动轨迹。
进一步地,处理器401还用于:向ADAMS软件中输入针对轮胎预先设定好方向和大小的转向力,以及预先设定好方向和大小的制动力,驱动轮胎进行移动;
获取ADAMS软件中参考点在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随移动时间变化的坐标数据;
向CATIA软件中输入坐标数据,以生成与模拟运动轨迹对应的曲线图;曲线图作为参考点的模拟运动轨迹。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进行悬架轮胎包络生成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程序代码包括的指令可用于执行前面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具体实现可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悬架轮胎包络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选择已建立的悬架模型中,轮胎上至少三个不同位置的点作为参考点;所述参考点中的指定一个点为所述轮胎的轮心点;所述选择的多个参考点共面;
在虚拟环境中驱动所述参考点进行移动,以形成所述参考点的模拟运动轨迹;
根据所述模拟运动轨迹生成轮胎包络;
所述根据所述模拟运动轨迹生成轮胎包络,包括:
根据所述参考点的模拟运动轨迹,生成与所述模拟运动轨迹对应的子轮胎包络;
将所述子轮胎包络进行组合,以生成轮胎包络;
所述根据所述参考点的模拟运动轨迹,生成与所述模拟运动轨迹对应的子轮胎包络,包括:
使用预定的优化方式,根据所述参考点的模拟运动轨迹,生成与所述模拟运动轨迹对应的子轮胎包络;
所述优化方式包括:
选择用于生成子轮胎包络的所述模拟运动轨迹,所述选择出的模拟运动轨迹是由不同的所述参考点生成,且选择出的任意两个模拟运动轨迹不重合;
选择用于生成子轮胎包络的所述模拟运动轨迹,所述选择出的模拟运动轨迹是轮胎与地面相接触时所产生的模拟运动轨迹;
将不同的所述模拟运动轨迹之间的相对位置调整为固定数值;
选择用于生成子轮胎包络的所述模拟运动轨迹,所述选择出的模拟运动轨迹是所述轮心点的跳动方向为垂直方向时产生的模拟运动轨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轮胎上至少三个不同的点作为参考点,包括:
获取物理输入器所输入的至少三个坐标值;
根据所述生成的至少三个坐标值,选择轮胎上至少三个不同位置的点作为参考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虚拟环境中驱动所述参考点进行移动,以形成所述参考点的模拟运动轨迹,包括:
在虚拟环境中通过对所述轮胎施加预先设定方向和大小的作用力,驱动所述轮胎进行移动,以形成所述参考点的模拟运动轨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虚拟环境中通过对所述轮胎施加预先设定的动力值,包括:
向动力学仿真软件中输入针对所述轮胎预先设定好方向和大小的转向力,以及预先设定好方向和大小的制动力。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成参考点的模拟运动轨迹,包括:
获取虚拟环境中所述参考点在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随移动时间变化的坐标数据;
向制图软件中输入所述坐标数据,以生成与所述模拟运动轨迹对应的曲线图;所述曲线图作为所述参考点的模拟运动轨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虚拟环境中通过对所述轮胎施加预先设定方向和大小的作用力,驱动所述轮胎进行移动,以形成所述参考点的模拟运动轨迹,包括:
向ADAMS软件中输入针对所述轮胎预先设定好方向和大小的转向力,以及预先设定好方向和大小的制动力,驱动所述轮胎进行移动;
获取ADAMS软件中所述参考点在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随移动时间变化的坐标数据;
向CATIA软件中输入所述坐标数据,以生成与所述模拟运动轨迹对应的曲线图;所述曲线图作为所述参考点的模拟运动轨迹。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悬架轮胎包络生成方法的步骤。
CN201910020746.1A 2019-01-09 2019-01-09 一种悬架轮胎包络生成方法 Active CN1098155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20746.1A CN109815567B (zh) 2019-01-09 2019-01-09 一种悬架轮胎包络生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20746.1A CN109815567B (zh) 2019-01-09 2019-01-09 一种悬架轮胎包络生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15567A CN109815567A (zh) 2019-05-28
CN109815567B true CN109815567B (zh) 2023-04-18

Family

ID=66604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20746.1A Active CN109815567B (zh) 2019-01-09 2019-01-09 一种悬架轮胎包络生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155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57267B (zh) * 2020-10-23 2023-12-01 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轮胎包络的制作方法及系统
CN113640018A (zh) * 2021-08-11 2021-11-12 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轮胎包络验证方法、试验台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16755A (zh) * 2013-06-05 2014-12-17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对汽车前转向轮运动轨迹进行仿真以及制作包络面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41957B1 (en) * 2000-07-21 2004-05-25 Daimlerchrysler Corporation Analytical tire model for vehicle durability and ride comfort analysis
CN102855361B (zh) * 2012-09-13 2015-02-04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作轮胎包络面的方法
CN103226628B (zh) * 2013-03-22 2016-06-22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汽车前后悬架轮胎包络面快速生成方法与装置
CN104217047B (zh) * 2013-06-05 2017-07-28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作汽车前转向轮包络面的方法
GB2544299B (en) * 2015-11-11 2020-11-11 Jaguar Land Rover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tyre testing procedure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16755A (zh) * 2013-06-05 2014-12-17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对汽车前转向轮运动轨迹进行仿真以及制作包络面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15567A (zh) 2019-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73352B (zh) 用于自主车辆仿真的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9815567B (zh) 一种悬架轮胎包络生成方法
US20080312882A1 (en) Structural analysis apparatus and structural analysis method
US11354458B1 (en) Automated vehicle safety simulation using safety quotient method
CN111699449A (zh) 自动驾驶车辆的仿真测试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车辆
Parra et al. Validation of a real-time capable multibody vehicle dynamics formulation for automotive testing frameworks based on simulation
Jaiswal et al. Real-time multibody model-based heads-up display unit of a tractor
CN105956265A (zh) 仿真工况参数流程化用于碰撞事故仿真重现的方法及系统
Fouladinejad et al. Modeling virtual driving environment for a driving simulator
Yamaura et al. ADAS virtual prototyping using modelica and unity co-simulation via openmeta
Miura et al. Cosam: Co-simulation framework for ros-based self-driving systems and matlab/simulink
KR20230150350A (ko) 차량의 운전자 보조 시스템을 시험하기 위한 방법
Gallrein et al. An advanced flexible realtime tire model and its integration into fraunhofer's driving simulator
Aoyama et al. A design methodology for real-time distributed software architecture based on the behavioral propertie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advanced automotive software
Eisele et al. ADAS virtual prototyping with the OpenMETA toolchain
CN114117651B (zh) 风-车-桥全动态耦合分析方法及系统
Bonera et al. Integrated design tools for model-based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vehicle chassis and powertrain systems
Lasalle et al. Automatic test concretization to supply end-to-end MBT for automotive mechatronic systems
Alexandru Virtual prototyping platform for designing mechanical and mechatronic systems
CN116348355A (zh) 用于测试车辆的驾驶员辅助系统的方法和系统
Sun et al. An intelligent driving simulation platform: architecture, implementation and application
Mundo et al. Development, validation and RT performance assessment of a platform for driver-in-the-loop simulation of vehicle dynamics
Elmquist et al. An overview of a connected autonomous vehicle emulator (CAVE)
Lee et al. IntVRsection: Virtual Reality Environment for Evaluating Signalized and Unsignalized Intersection Scenarios
Yabe et al. Self-driving Simulator Test Scenario Framework with Event-triggered Functionali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