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14290A -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14290A
CN109814290A CN201910199293.3A CN201910199293A CN109814290A CN 109814290 A CN109814290 A CN 109814290A CN 201910199293 A CN201910199293 A CN 201910199293A CN 109814290 A CN109814290 A CN 1098142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ewing area
backlight
brightness
display device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9929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14290B (zh
Inventor
李亚鹏
丁小梁
王海生
王鹏鹏
李扬冰
邓立凯
马媛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9929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142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142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142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142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142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介质,涉及显示装置技术领域,能够解决由于成像设备的设置而使得整个显示装置结构复杂,无法实现窄边框或无边框的问题。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背光模组包括与第一显示区位置对应的第一背光区;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之间、且与第一显示区位置对应的传感器阵列;控制方法包括:当显示装置工作在成像模式时,控制第一背光区的背光源关闭,并控制第一显示区显示预设掩模图案;获取传感器阵列采集的景物信息;根据预设掩模图案和景物信息还原出实际景物图像。本发明用于显示装置的成像。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显示设备,无论是手机显示屏,还是计算机显示器等设备,若需要成像都是在屏幕外增加摄像头。有的使用分离的方式,成像设备游离于显示屏之外,使得整个系统显得较臃肿;有的内嵌在显示屏的边框上,但这使得显示装置的边框较宽,无法做到窄边框或无边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介质,能够解决现有的显示装置由于成像设备的设置而使得整个装置结构复杂,无法实现窄边框或无边框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与所述第一显示区位置对应的第一背光区、以及与所述第二显示区位置对应的第二背光区;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背光模组之间、且与所述第一显示区位置对应的传感器阵列;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当所述显示装置工作在成像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一背光区的背光源关闭,并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区显示预设掩模图案;获取所述传感器阵列采集的景物信息;根据所述预设掩模图案和所述景物信息还原出实际景物图像。
可选的,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当所述显示装置工作在显示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一背光区和所述第二背光区的背光源开启,并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进行显示。
可选的,在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进行显示之前,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设置所述第一背光区的背光源光强为所述第二背光区的背光源光强的1/Ts;其中,所述Ts为所述传感器阵列对光线的透过率;获取所述显示面板上每个像素在显示255灰阶时的标定亮度;根据所述标定亮度分别获取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平均亮度和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平均亮度,并将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平均亮度和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平均亮度中的较小值作为标准亮度;获取所述标准亮度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平均亮度的比值,将所述比值作为所述第一显示区的亮度矫正系数,并获取所述标准亮度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平均亮度的比值,将所述比值作为所述第二显示区的亮度矫正系数;根据所述第一显示区的亮度矫正系数对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像素进行亮度矫正,并根据所述第二显示区的亮度矫正系数对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像素进行亮度矫正。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标定亮度分别获取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平均亮度和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平均亮度具体包括:在所述第一显示区中随机获取若干个像素对应的标定亮度,并获取所述若干个像素对应的标定亮度的均值,将所述均值作为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平均亮度;在所述第二显示区中随机获取若干个像素对应的标定亮度,并获取所述若干个像素对应的标定亮度的均值,将所述均值作为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平均亮度。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预设掩模图案和所述景物信息还原出实际景物图像具体为:根据第一公式获取实际景物图像;所述第一公式为:
O=MLYMR
其中,ML=(Mx TMxx 21ro)-1Mx T,MR=My(My TMyy 21co)-1;O为实际景物图像,Y为所述传感器阵列采集的景物信息,Mx和My为根据所述预设掩模图案标定出的系统矩阵,αx和αy为正则化系数,1ro和1co为全1矩阵。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与所述第一显示区位置对应的第一背光区、以及与所述第二显示区位置对应的第二背光区;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背光模组之间、且与所述第一显示区位置对应的传感器阵列;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成像模块,所述成像模块用于:当所述显示装置工作在成像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一背光区的背光源关闭,并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区显示预设掩模图案;获取所述传感器阵列采集的景物信息;根据所述预设掩模图案和所述景物信息还原出实际景物图像。
可选的,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用于:当所述显示装置工作在显示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一背光区和所述第二背光区的背光源开启,并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进行显示。
可选的,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亮度矫正模块,所述亮度矫正模块用于:设置所述第一背光区的背光源光强为所述第二背光区的背光源光强的1/Ts;其中,所述Ts为所述传感器阵列对光线的透过率;获取所述显示面板上每个像素在显示255灰阶时的标定亮度;根据所述标定亮度分别获取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平均亮度和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平均亮度,并将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平均亮度和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平均亮度中的较小值作为标准亮度;获取所述标准亮度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平均亮度的比值,将所述比值作为所述第一显示区的亮度矫正系数,并获取所述标准亮度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平均亮度的比值,将所述比值作为所述第二显示区的亮度矫正系数;根据所述第一显示区的亮度矫正系数对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像素进行亮度矫正,并根据所述第二显示区的亮度矫正系数对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像素进行亮度矫正。
可选的,所述传感器阵列为玻璃基的光电传感器阵列。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背光模组包括与第一显示区位置对应的第一背光区、以及与第二显示区位置对应的第二背光区;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之间、且与第一显示区位置对应的传感器阵列;控制方法包括:当显示装置工作在成像模式时,控制第一背光区的背光源关闭,并控制第一显示区显示预设掩模图案;获取传感器阵列采集的景物信息;根据预设掩模图案和景物信息还原出实际景物图像。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之间设置传感器阵列,利用传感器阵列前方的第一显示区显示预设掩模图案,景物发射的光线通过预设掩模图案在传感器阵列上成像,即传感器阵列采集到景物信息,然后结合预设掩模图案和景物信息,利用编码孔径成像技术还原出实际景物图像,以此实现对景物的成像功能。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第一显示区充当了编码孔径成像技术中的掩模板,因而无需引入额外的掩模层,这样简化了整体结构,并且降低了产品成本。另外,由于本发明中成像所涉及的结构都位于显示面板内,因而不会增加显示装置的边框宽度,这样使得显示装置可以实现窄边框或无边框结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区域划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显示区处的显示装置层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预设掩模图案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预设掩模图案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预设掩模图案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亮度调整方法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极的驱动电路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10和背光模组;显示面板10包括第一显示区11和第二显示区12,背光模组包括与第一显示区11位置对应的第一背光区、以及与第二显示区12位置对应的第二背光区;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显示面板10和背光模组之间、且与第一显示区11位置对应的传感器阵列14。
参考图1所示,显示面板10包括第一显示区11和第二显示区12,本发明实施例对于第一显示区11和第二显示区12的相对位置和具体尺寸等均不做限定。显示装置在第一显示区11处的层级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包括第一背光区的背光源13,设置在第一背光区的背光源13上的传感器阵列14,传感器阵列14远离第一背光区的背光源13的一侧还依次设置有下偏光片16、液晶层17、上偏光片18、彩膜19和盖板20。
参考图6所示,所述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601、当显示装置工作在成像模式时,控制第一背光区的背光源13关闭,并控制第一显示区11显示预设掩模图案15。
其中,预设掩模图案15为预先存储在显示装置内的掩模图案,示例的,可以是如图3、图4或图5所示的掩模图案,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步骤602、获取传感器阵列14采集的景物信息。
当第一显示区11显示了预设掩模图案15后,景物发射的光线通过预设掩模图案15在传感器阵列14上成像,这样传感器阵列14就采集到了景物信息。在实际应用中,传感器阵列15可以为玻璃基的光电传感器阵列。
步骤603、根据预设掩模图案15和景物信息还原出实际景物图像。
由于基于透镜成像的光学器件结构大而不灵活并且存在各种光学损耗(如散焦、场曲率和波长依赖),且通常不适用于可见光谱之外(例如,对于X射线天文望远镜)。因此无透镜成像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编码孔径成像技术作为无透镜成像的一种,主要是通过对光线进行调制,使光线穿过按不同变化规律分布的孔径,在传感器接收平面上投影形成重叠的、退化的二维模糊像,即图像被编码。由于编码的光学系统在传感器表面上重叠多路场景图像,因此需要解复用。孔径编码决定了如何从多路复用的光信号中重建图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显示装置工作在成像模式下时,第二背光区的背光源可以点亮,以用于正常显示或成像预览,也可以关闭不进行显示,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此时第一背光区的背光源13需要关闭,以避免第一背光区的背光源13发出的光线影响传感器阵列14对景物信息的采集。同时第一显示区11显示预设掩模图案,传感器阵列14采集景物信息;然后处理系统根据预设掩模图案15和采集到的景物信息,利用编码孔径成像技术还原出实际景物图像,以此实现对景物的成像功能。
这样一来,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之间设置传感器阵列,利用传感器阵列前方的第一显示区显示预设掩模图案,景物发射的光线通过预设掩模图案在传感器阵列上成像,即传感器阵列采集到景物信息,然后结合预设掩模图案和景物信息,利用编码孔径成像技术还原出实际景物图像,以此实现对景物的成像功能。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第一显示区充当了编码孔径成像技术中的掩模板,因而无需引入额外的掩模层,这样简化了整体结构,并且降低了产品成本。另外,由于本发明中成像所涉及的结构都位于显示面板内,因而不会增加显示装置的边框宽度,这样使得显示装置可以实现窄边框或无边框结构。
编码孔径成像需要在传感器前放置一片掩模板,掩模板的作用是对入射光线进行一次编码,成像后通过计算的方式对景物进行还原。
编码孔径技术通过对光线进行调制,使光线穿过按不同变化规律分布的孔径,在接收平面上投影形成重叠的、退化的二维模糊像,即所谓的图像被编码。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掩模图案15与传感器阵列14所在平面平行,二者之间的距离为d。实际景物图像用O表示,传感器阵列14采集的景物信息用Y表示,表示预设掩模图案15的传递矩阵,则传感器阵列14的响应模型可表示为:其中,整个系统噪声可以忽略不计。
本发明实施例对于预设掩模图案15的具体图案不做限定,若采用在数学表达上可分离的预设掩模图案15,如图3、图4和图5中的几种图案,由于其在数学上可表示成行列分离的形式,即可用系统矩阵Mx和My表示,那么传感器阵列14的响应模型可表示为:Y=Mx*O*My T;对该公式进行处理,分离出实际景物图像O,则得到第一公式:
O=MLYMR
其中,ML=(Mx TMxx 21ro)-1Mx T,MR=My(My TMyy 21co)-1;O为实际景物图像,Y为传感器阵列14采集的景物信息,Mx和My为根据预设掩模图案15标定出的系统矩阵,αx和αy为正则化系数,1ro和1co为全1矩阵。
根据上述第一公式即可还原出实际景物图像O,从而实现显示装置的成像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利用多幅预设掩模图案15进行同一景物的成像,这样可以增强成像效果。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像素电极采用有源驱动的方式,驱动电路示意图如图8所示,每个像素电极24被一个TFT23控制,当一行栅线21打开时,信号从数据线22储存在液晶的电容上,TFT23关闭,信号保持。使用该方案的好处是直接使用现有的LCD驱动方式,不需要严格同步,传感器阵列可在下一个显示周期内进行景物信息的采集。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当显示装置工作在显示模式时,控制第一背光区和第二背光区的背光源开启,并控制第一显示区11和第二显示区12进行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显示区11下方设置有传感器阵列14,传感器阵列14会遮挡部分第一背光区的光线,从而导致第一显示区11和第二显示区12的显示亮度会有差异,因而在第一显示区11和第二显示区12进行正常显示之前,需要对第一显示区11和第二显示区12的光强进行调整,具体的,参考图7所示,在控制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进行显示之前,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701、设置第一背光区的背光源13光强为第二背光区的背光源光强的1/Ts;其中,Ts为传感器阵列对光线的透过率。
由于第二显示区12的下方未设置传感器阵列14,因此透过率会明显高出第一显示区11,为了使两个区域的出光亮度一致,需要对第一背光区的背光源13的光强进行加强,原则上是将背光强度选为第二背光区的背光源光强的1/Ts倍。
步骤702、获取显示面板10上每个像素在显示255灰阶时的标定亮度。
由于光源功率不可能做到完全的精确可控,因此两个显示区仍会存在亮度差异,所以需要先对整个屏幕进行标定,得到每个像素的校正系数矩阵。具体做法是使屏幕上所有像素输出最大灰阶,一般8位深度屏幕采用255级灰阶,采用亮度计分别对第一显示区11和第二显示区12中每个像素的亮度进行采集,以获取每个像素在显示255灰阶时的标定亮度。
步骤703、根据标定亮度分别获取第一显示区11的平均亮度和第二显示区12的平均亮度,并将第一显示区11的平均亮度和第二显示区12的平均亮度中的较小值作为标准亮度。
其中,获取第一显示区11的平均亮度可以是获取第一显示区11中所有像素的标定亮度的平均值,将该平均值作为第一显示区11的平均亮度;也可以是在第一显示区11中随机获取若干个(如5个、7个或9个等)像素对应的标定亮度,并获取若干个像素对应的标定亮度的均值,将该均值作为第一显示区11的平均亮度;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同理,获取第二显示区12的平均亮度可以是获取第二显示区12中所有像素的标定亮度的平均值,将该平均值作为第二显示区12的平均亮度;也可以是在第二显示区12中随机获取若干个(如5个、7个或9个等)像素对应的标定亮度,并获取若干个像素对应的标定亮度的均值,将该均值作为第二显示区12的平均亮度;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亦不做限定。
步骤704、获取标准亮度与第一显示区11的平均亮度的比值,将该比值作为第一显示区11的亮度矫正系数,并获取标准亮度与第二显示区12的平均亮度的比值,将该比值作为第二显示区12的亮度矫正系数。
具体的,C1=Istandard/I1,C2=Istandard/I2,式中Istandard为标准亮度,I1为第一显示区11的平均亮度,C1第一显示区11的亮度矫正系数;I2为第二显示区12的平均亮度,C2为第二显示区12的亮度矫正系数。
步骤705、根据第一显示区11的亮度矫正系数对第一显示区11的像素进行亮度矫正,并根据第二显示区12的亮度矫正系数对第二显示区12的像素进行亮度矫正。
在显示时,对应显示区上的像素灰阶乘以对应的亮度矫正系数,即可校正整个屏幕的亮度不均匀性。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参考图1至图5所示,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10和背光模组;显示面板10包括第一显示区11和第二显示区12,背光模组包括与第一显示区11位置对应的第一背光区、以及与第二显示区12位置对应的第二背光区;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显示面板10和背光模组之间、且与第一显示区11位置对应的传感器阵列14;如图9所示,显示装置还包括成像模块901,成像模块901用于:当显示装置工作在成像模式时,控制第一背光区的背光源13关闭,并控制第一显示区11显示预设掩模图案15;获取传感器阵列14采集的景物信息;根据预设掩模图案15和景物信息还原出实际景物图像。其中,传感器阵列14可以为玻璃基的光电传感器阵列。
进一步的,显示装置还包括显示模块902,显示模块902用于:当显示装置工作在显示模式时,控制第一背光区和第二背光区的背光源开启,并控制第一显示区11和第二显示区12进行显示。
进一步的,显示装置还包括亮度矫正模块903,亮度矫正模块903用于:设置第一背光区的背光源13光强为第二背光区的背光源光强的1/Ts;其中,Ts为传感器阵列14对光线的透过率;获取显示面板10上每个像素在显示255灰阶时的标定亮度;根据标定亮度分别获取第一显示区11的平均亮度和第二显示区12的平均亮度,并将第一显示区11的平均亮度和第二显示区12的平均亮度中的较小值作为标准亮度;获取标准亮度与第一显示区11的平均亮度的比值,将该比值作为第一显示区11的亮度矫正系数,并获取标准亮度与第二显示区12的平均亮度的比值,将该比值作为第二显示区12的亮度矫正系数;根据第一显示区11的亮度矫正系数对第一显示区11的像素进行亮度矫正,并根据第二显示区12的亮度矫正系数对第二显示区12的像素进行亮度矫正。
上述显示装置中各模块可以参考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中各步骤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可以达到与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相同的功能。
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之间设置传感器阵列,利用传感器阵列前方的第一显示区显示预设掩模图案,景物发射的光线通过预设掩模图案在传感器阵列上成像,即传感器阵列采集到景物信息,然后结合预设掩模图案和景物信息,利用编码孔径成像技术还原出实际景物图像,以此实现对景物的成像功能。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第一显示区充当了编码孔径成像技术中的掩模板,因而无需引入额外的掩模层,这样简化了整体结构,并且降低了产品成本。另外,由于本发明中成像所涉及的结构都位于显示面板内,因而不会增加显示装置的边框宽度,这样使得显示装置可以实现窄边框或无边框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与所述第一显示区位置对应的第一背光区、以及与所述第二显示区位置对应的第二背光区;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背光模组之间、且与所述第一显示区位置对应的传感器阵列;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当所述显示装置工作在成像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一背光区的背光源关闭,并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区显示预设掩模图案;
获取所述传感器阵列采集的景物信息;
根据所述预设掩模图案和所述景物信息还原出实际景物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显示装置工作在显示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一背光区和所述第二背光区的背光源开启,并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进行显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进行显示之前,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设置所述第一背光区的背光源光强为所述第二背光区的背光源光强的1/Ts;其中,所述Ts为所述传感器阵列对光线的透过率;
获取所述显示面板上每个像素在显示255灰阶时的标定亮度;
根据所述标定亮度分别获取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平均亮度和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平均亮度,并将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平均亮度和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平均亮度中的较小值作为标准亮度;
获取所述标准亮度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平均亮度的比值,将所述比值作为所述第一显示区的亮度矫正系数,并获取所述标准亮度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平均亮度的比值,将所述比值作为所述第二显示区的亮度矫正系数;
根据所述第一显示区的亮度矫正系数对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像素进行亮度矫正,并根据所述第二显示区的亮度矫正系数对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像素进行亮度矫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标定亮度分别获取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平均亮度和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平均亮度具体包括:
在所述第一显示区中随机获取若干个像素对应的标定亮度,并获取所述若干个像素对应的标定亮度的均值,将所述均值作为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平均亮度;
在所述第二显示区中随机获取若干个像素对应的标定亮度,并获取所述若干个像素对应的标定亮度的均值,将所述均值作为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平均亮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预设掩模图案和所述景物信息还原出实际景物图像具体为:
根据第一公式获取实际景物图像;所述第一公式为:
O=MLYMR
其中,ML=(Mx TMxx 21ro)-1Mx T,MR=My(My TMyy 21co)-1;O为实际景物图像,Y为所述传感器阵列采集的景物信息,Mx和My为根据所述预设掩模图案标定出的系统矩阵,αx和αy为正则化系数,1ro和1co为全1矩阵。
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与所述第一显示区位置对应的第一背光区、以及与所述第二显示区位置对应的第二背光区;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背光模组之间、且与所述第一显示区位置对应的传感器阵列;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成像模块,所述成像模块用于:
当所述显示装置工作在成像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一背光区的背光源关闭,并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区显示预设掩模图案;
获取所述传感器阵列采集的景物信息;
根据所述预设掩模图案和所述景物信息还原出实际景物图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用于:
当所述显示装置工作在显示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一背光区和所述第二背光区的背光源开启,并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进行显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亮度矫正模块,所述亮度矫正模块用于:
设置所述第一背光区的背光源光强为所述第二背光区的背光源光强的1/Ts;其中,所述Ts为所述传感器阵列对光线的透过率;
获取所述显示面板上每个像素在显示255灰阶时的标定亮度;
根据所述标定亮度分别获取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平均亮度和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平均亮度,并将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平均亮度和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平均亮度中的较小值作为标准亮度;
获取所述标准亮度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平均亮度的比值,将所述比值作为所述第一显示区的亮度矫正系数,并获取所述标准亮度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平均亮度的比值,将所述比值作为所述第二显示区的亮度矫正系数;
根据所述第一显示区的亮度矫正系数对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像素进行亮度矫正,并根据所述第二显示区的亮度矫正系数对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像素进行亮度矫正。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阵列为玻璃基的光电传感器阵列。
10.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CN201910199293.3A 2019-03-15 2019-03-15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介质 Active CN1098142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99293.3A CN109814290B (zh) 2019-03-15 2019-03-15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99293.3A CN109814290B (zh) 2019-03-15 2019-03-15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14290A true CN109814290A (zh) 2019-05-28
CN109814290B CN109814290B (zh) 2021-11-16

Family

ID=66609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99293.3A Active CN109814290B (zh) 2019-03-15 2019-03-15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1429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77057A (zh) * 2019-06-28 2019-09-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信号处理方法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8460A (zh) * 2005-05-23 2008-07-23 秦内蒂克有限公司 编码孔径成像系统
CN101931742A (zh) * 2009-06-18 2010-12-2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影像感测模组及取像模组
US20140052386A1 (en) * 2012-02-10 2014-02-20 Optopo Inc. D/B/A Centice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andheld Raman Spectroscopy
CN103617776A (zh) * 2013-11-27 2014-03-05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屏亮度均匀性调整方法和系统
CN106611170A (zh) * 2017-01-03 2017-05-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7886040A (zh) * 2016-09-30 2018-04-0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109215604A (zh) * 2018-11-07 2019-01-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纹路识别方法、实现该方法的产品、纹路识别器件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8460A (zh) * 2005-05-23 2008-07-23 秦内蒂克有限公司 编码孔径成像系统
CN101931742A (zh) * 2009-06-18 2010-12-2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影像感测模组及取像模组
US20140052386A1 (en) * 2012-02-10 2014-02-20 Optopo Inc. D/B/A Centice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andheld Raman Spectroscopy
CN103617776A (zh) * 2013-11-27 2014-03-05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屏亮度均匀性调整方法和系统
CN107886040A (zh) * 2016-09-30 2018-04-0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106611170A (zh) * 2017-01-03 2017-05-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215604A (zh) * 2018-11-07 2019-01-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纹路识别方法、实现该方法的产品、纹路识别器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77057A (zh) * 2019-06-28 2019-09-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信号处理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0277057B (zh) * 2019-06-28 2021-01-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信号处理方法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14290B (zh) 2021-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09520B2 (en) Near eye display multi-component dimming system
CN112639579B (zh) 用于增强现实装置的空间分辨的动态调暗
US11240444B2 (en)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image acquiring method thereof
CN1836454B (zh) 用于自动立体显示装置的像素布置
US8717352B2 (en) Tracing-type stereo display apparatus and tracing-type stereo display method
US8891030B2 (en) Display method, display apparatus, optical unit,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isplay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CN102547116B (zh) 焦点检测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20130021226A1 (en) Wearable display devices
US20170336626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control method
US11698557B2 (en) Geometries for mitigating artifacts in see-through pixel arrays
US20180188536A1 (en) Near eye display multi-component dimming system
WO2016038997A1 (ja)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US954149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to measure display quality
JP2009515213A (ja) 3次元表示のための光学システム
US2009005936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lectronic and virtual ocular devices
CN109634024A (zh) 可调整焦距的透镜结构和屏下指纹传感器结构
US11323681B2 (en) 3D display device and working method thereof
CN106094386B (zh) 液晶透镜、显示装置和曲面显示方法
JP2017097098A (ja) 透過型映像表示装置
CN109814290A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5867962A (zh) 显示设备的颜色均匀性校正
US10877278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gmented reality display
JP2007108626A (ja) 立体映像生成システム
KR20150134019A (ko) 화질 개선 장치, 이를 가지는 디지털 촬영 장치 및 화질 개선 방법
CN106308729A (zh) 用于内窥镜的成像方法、装置及胶囊型医疗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