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12937A - 基于二氧化碳浓度的新风控制方法、控新风装置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基于二氧化碳浓度的新风控制方法、控新风装置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12937A
CN109812937A CN201910143755.XA CN201910143755A CN109812937A CN 109812937 A CN109812937 A CN 109812937A CN 201910143755 A CN201910143755 A CN 201910143755A CN 109812937 A CN109812937 A CN 1098129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dioxide
signal
value
air
dioxide concent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4375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12937B (zh
Inventor
郑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4375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1293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129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129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129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129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二氧化碳浓度的新风控制方法、控新风装置和空调器,设计空调技术领域。一种基于二氧化碳浓度的新风控制方法,其包括比较接收的实时二氧化碳浓度值与预设二氧化碳浓度值。若实时二氧化碳浓度值大于预设二氧化碳浓度值,计算实时二氧化碳浓度值和预设二氧化碳浓度值的差值。在空调系统运行的状态下,依据差值发出第一信号,依据差值发出第二信号。其中,第一信号用于控制新风系统的电机的转速提高至与差值一一对应的转速值,第二信号用于控制空调系统的压缩机的转速提高至与差值相匹配的转速值。控新风装置及空调器均能执行上述方法。以上,能实现新风量控制的无级调节,并同时控制空调系统和新风系统。

Description

基于二氧化碳浓度的新风控制方法、控新风装置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基于二氧化碳浓度的新风控制方法、控新风装置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针对汽车车内舒适性问题,有研究表明:车内二氧化碳浓度是影响驾车及乘车舒适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浓度过高时甚至会危害人体健康、带来行车安全隐患。因此,已有学者提出:自动检测车内二氧化碳浓度并据此打开和关闭新风系统,或据此切换空调内循环风门和外循环风门,风门开度则是根据二氧化碳浓度等级来调整的。
但是现有的新风系统在自动检测二氧化碳浓度,并依据二氧化碳浓度打开或者关闭新风系统之后,会导致空调系统对于车内的温度调节不稳定,此时需要通过调节空调系统来调节车内的温度。
另外,无法实现依据实时的二氧化碳浓度选择适合的新风系统工作强度,进而经常使得新风系统的负荷较大,进而影响新风系统的使用时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降低新风系统的负荷,延长新风系统的使用时限,并保证空调系统对于温度调节的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二氧化碳浓度的新风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比较接收的实时二氧化碳浓度值与预设二氧化碳浓度值。
若所述实时二氧化碳浓度值大于所述预设二氧化碳浓度值,计算所述实时二氧化碳浓度值和所述预设二氧化碳浓度值的差值。
在空调系统运行的状态下,依据所述差值发出第一信号,依据所述差值发出第二信号。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用于控制新风系统的电机的转速提高与所述差值一一对应的转速值,所述第二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空调系统的压缩机的转速提高与所述差值相匹配的转速值。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二氧化碳浓度的新风控制方法能通过实时二氧化碳浓度值和预设二氧化碳浓度值的差值来控制新风系统的电机提高转速,并且实时二氧化碳浓度值和预设二氧化碳浓度值之间的差值和新风系统的电机提高的转速量一一对应,即能实现每形成一个差值都能对应一个电机提高的转速量,即当实时二氧化碳浓度值降低导致差值降低时,也能实时的改变提高电机的转速量,进而实现了对于新风系统电机的连续控制,即实现了对于新风系统电机的无级调节,便能降低新风系统的负荷,延长新风系统的使用时限。另外,能依据差值同时控制空调系统的压缩机提高转速,即能同时实现空调系统和新风系统的控制,避免新风系统在新风时影响空调系统对于温度的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信号为第一调速信号或者第二调速信号。
所述依据所述差值发出第二信号步骤还包括:
判断所述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式。
若为制热模式,依据所述差值发出所述第一调速信号,其中,所述第一调速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空调系统的压缩机的转速提高至第一转速值。
若为制冷模式,依据所述差值发出所述第二调速信号,其中,所述第二调速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空调系统的压缩机的转速提高至第二转速值。
其中,所述第一转速值小于所述第二转速值。
当新风系统进行新风时,对空调系统的温度调节会产生影响,并且当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新风系统对于温度调节的影响较大,当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新风系统对于温度调节的影响较小。即,通过判断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式,并依据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式对空调系统的压缩机进行转速的提升,即在制热模式依据差值将压缩机的转速提高第一转速值,在制冷模式依据差值将压缩机的转速提高第二转速值,以保证空调系统在不同的运行模式下均能保证对于温度调节的稳定有效。
进一步地,在所述依据所述差值发出第一信号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实时二氧化碳浓度值降低至等于或小于所述预设二氧化碳浓度值时,发出控制所述新风系统关闭的第三信号。
在新风系统启动一段时间过后,二氧化碳的浓度逐渐降低,最后导致实时二氧化碳浓度值等于或者小于预设二氧化碳浓度值之后,便控制新风系统关闭,即完成了对于二氧化碳浓度的控制,并实现将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降低至能使人舒适的浓度范围。
进一步地,在所述在空调系统运行的状态下,依据所述差值发出第一信号,依据所述差值发出第二信号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空调系统是否运行。
若所述空调系统未运行,依据接收的实时温度值发出控制所述空调系统开启的第四信号。
在通过新风系统对二氧化碳的浓度进行调控,假如外部的环境温度相对于内部的环境温度过高或者过低,此时新风系统在新风时会影响内部环境的温度,即当实时二氧化碳浓度值大于预设二氧化碳浓度值,并且空调系统未运行时,能依据检测到的内部环境的实时温度值控制空调系统开启。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信号为第一调节信号或者第二调节信号。
所述依据接收的实时温度值发出控制所述空调系统开启的第四信号步骤包括:
比较接收的所述实时温度值与第一预设温度值,并比较接收的所述实时温度值与第二预设温度值,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
若所述实时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发出控制所述空调系统开启制冷模式的所述第一调节信号。
若所述实时温度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发出控制所述空调系统开启制热模式的所述第二调节信号。
通过对比内部环境的实时温度值和第一预设温度值和第二预设温度值的大小关系,并在实时温度值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时控制空调系统开启制冷模式,以避免新风系统在新风时升高内部环境的温度,进而避免内部环境温度的不舒适;并在实时温度值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值时控制空调系统开启制热模式,以避免新风系统在新风时降低内部环境的温度,进而避免内部环境温度的不舒适。
进一步地,在所述依据所述差值发出第一信号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新风系统是否开启。
若所述新风系统未开启,发出控制所述新风系统开启的第五信号。
在需要调节二氧化碳浓度,然而新风系统未运行时,通过先开启新风系统然后再调节新风系统电机的转速,能避免新风系统电机从停机直接到提速造成的故障损坏。
进一步地,在所述比较接收的实时二氧化碳浓度值与预设二氧化碳浓度值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开启信号,并开始接收所述实时二氧化碳浓度值。
通过接收开启信号开启基于二氧化碳浓度的新风控制方法的功能,以便于使用者对该功能进行开启关闭的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依据所述实时二氧化碳浓度值生成用于显示所述实时二氧化碳浓度值的图文信号并发出。
以便于将实时二氧化碳浓度值实时进行显示,便于使用者能直观地获知内部环境的二氧化碳的浓度,进而便于使用者进行内部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调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控新风装置,包括:
比较模块,用于比较接收的实时二氧化碳浓度值与预设二氧化碳浓度值。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实时二氧化碳浓度值和所述预设二氧化碳浓度值的差值。
控制模块,用于依据差值发出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
相对于现有技术,该控新风装置的有益效果与上述基于二氧化碳浓度的新风控制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又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至少一个软件程序,当所述软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所述空调器执行上述的基于二氧化碳浓度的新风控制方法。
相对于现有技术,该空调器的有益效果与上述控新风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新风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二氧化碳浓度的新风控制方法的第一控制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二氧化碳浓度的新风控制方法的第二控制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二氧化碳浓度的新风控制方法的第三控制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二氧化碳浓度的新风控制方法的第四控制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二氧化碳浓度的新风控制方法的第五控制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新风装置的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空调器;10-控新风装置;11-比较模块;12-计算模块;13-控制模块;20-新风系统;30-空调系统;40-二氧化碳浓度检测装;50-温度检测装置;60-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所述的基于二氧化碳浓度的新风控制方法及控新风装置所应用的空调器1的结构示意框图。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二氧化碳浓度的新风控制方法及控新风装置,应用于空调器1,用于对新风系统进行无级调节,并同时控制新风系统和空调系统,以实现在保证空调系统对于内部环境的温度调节稳定的情况下,有效地降低二氧化碳浓度。
该空调器1包括存储器、处理器、空调系统、新风系统、二氧化碳浓度检测装置、温度检测装置及显示装置等结构。其中,新风系统和空调系统集成为一体并设置于空调器1内部。二氧化碳浓度检测装置、温度检测装置和显示装置均设置于空调外部并用于设置于内部环境内。
存储器和处理器相互之间直接或间接地电性连接,以实现数据的传输或交互。例如,这些元件相互之间可通过一条或多条通讯总线或信号线实现电性连接。
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或者数据。所述存储器可以是,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lectric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等。
处理器用于读/写存储器中存储的数据或程序,并执行相应地功能。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二氧化碳浓度的新风控制方法,其用于依据内部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对新风系统20以及空调系统30进行调控,进而通过新风系统20控制内部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并通过同时调控空调系统30以避免影响空调系统30对于内部环境温度的调节。即,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二氧化碳浓度的新风控制方法能实现新风量控制的无级调节,并同时控制空调系统30和新风系统2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内部环境指代的是车内环境,相对应的,外部环境则指代的是车外环境。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该基于二氧化碳浓度的新风控制系统应用于新风控制系统。
其中,请参阅图1,该新风控制系统包括控新风装置10、新风系统20、空调系统30、二氧化碳浓度检测装置40、温度检测装置50和显示装置60。新风系统20、空调系统30、二氧化碳浓度检测装置40、温度检测装置50和显示装置60均与控新风装置10电连接。新风系统20用于对车内环境进行新风;空调系统30用于调节车内环境的温度;二氧化碳浓度检测装置40用于检测车内环境的实时二氧化碳浓度,并生成实时二氧化碳浓度值发送给控新风装置10;温度检测装置50用于检测车内环境的实时温度,并生成实时温度值发生给控新风装置10。显示装置60则用于显示实时的二氧化碳浓度值。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基于二氧化碳浓度的新风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比较接收的实时二氧化碳浓度值和预设二氧化碳浓度值。
即,二氧化碳浓度检测装置40在检测车内环境的二氧化碳浓度之后,生成实时二氧化碳浓度值,并将实时二氧化碳浓度值发送给控新风装置10。控新风装置10接收到实时二氧化碳浓度值时,并将实时二氧化碳浓度值与预存于控新风装置10内部的预设二氧化碳浓度值进行对比。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二氧化碳浓度值可以是控新风装置10出厂之后设定的默认值,也可以是使用者认为操作设定的值。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1之前,基于二氧化碳浓度的新风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S111、接收开启信号,并开始接收实时二氧化碳浓度值。
通过接收开启信号开启基于二氧化碳浓度的新风控制方法的功能,以便于使用者对该功能进行开启关闭的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车内环境设置用于开启控新风装置10的开关,以使得能通过人为的控制控新风装置10的开启和关闭,以便于对该功能的自行控制。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1之前,基于二氧化碳浓度的新风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S121、依据实时二氧化碳浓度值生成用于显示实时二氧化碳浓度值的图文信号并发出。
控新风装置10在接收到实时二氧化碳浓度值后,依据实时二氧化碳浓度值生成图文信号,并将图文信号发送至显示装置60,显示装置60则依据图文信号显示该实时二氧化碳浓度值,以便于使用者直观的获知车内环境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而便于使用者对二氧化碳浓度进行调控。
步骤S2、若实时二氧化碳浓度值大于预设二氧化碳浓度值,计算实时二氧化碳浓度值与预设二氧化碳浓度值的差值。
即,当控新风装置10判断实时二氧化碳浓度值大于预设二氧化碳浓度值时,则控新风装置10计算实时二氧化碳浓度值和预设二氧化碳浓度值的差值,即通过实时二氧化碳浓度值减去预设二氧化碳浓度值得到差值。
步骤S3、在空调系统30运行的状态下,依据差值发出第一信号,依据差值发出第二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其中,第一信号用于控制新风系统20的电机的转速提高至与差值一一对应的转速值;第二信号用于控制空调系统30的压缩机的转速提高至与差值相匹配的转速值。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信号用于控制新风系统20的电机的转速提高至与差值一一对应的转速值”中与差值一一对应的转速值指代的是,每一个差值对应一个转速值。即,在本实施例中,当新风系统20开始运行时,会使得车内环境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进而使得二氧化碳浓度检测装置40检测到的实时二氧化碳浓度降低,相应的实时二氧化碳浓度值降低,便造成差值降低。当差值降低时,由于每一个差值对应一个转速值,即当差值不断降低,对应的转速值也不断发生改变,进而实现通过差值的变化实现对于电机的转速值的连续调控,即实现了对于新风系统20的电机的无级调节,进而实现新风量的无级调节。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当差值降低,对应的转速值降低,即当车内环境二氧化碳浓度不断降低时,对应新风系统20的电机转速不断降低。
在本实施例中,在空调系统30运行的状态下,控新风装置10依据差值发出第一信号至新风系统20,以通过第一信号控制新风系统20的电机提升至对应的转速值运行。并且,依据差值发出第二信号至空调系统30,以依据第二信号控制空调系统30的压缩机提速至对应的转速值运行。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信号为第一调速信号或者第二调速信号。其中,第一调速信号用于控制空调系统30的压缩机的转速提高至第一转速值。第二调速信号用于控制空调系统30的压缩机的转速提高至第二转速值。第一转速值小于第二转速值。
步骤S3中,请结合参阅图2和图3,依据差值发出第二信号的步骤包括:
步骤S311、判断空调系统30的运行模式。
其中,空调系统30具有两种运行模式,两种运行模式分别为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
步骤S312、若为制热模式,依据差值发出第一调速信号。
步骤S313、若为制冷模式,依据差值发出第二调速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312和步骤S313并不代表先后顺序,也可以将步骤S312和步骤S313相互调换位置。
另外,当空调系统30在制热模式运行时,新风系统20的新风作用对于空调系统30的温度调节功能的影响较小,此时将空调系统30的压缩机的转速提升至较低的第一转速值,以避免新风系统20造成车内环境温度调节的不稳定。其中,可以理解为当空调系统30在制热模式运行时,依据第一调速信号对空调系统30的压缩机的转速进行微调高至第一转速值。当空调系统30在制冷模式运行时,新风系统20的新风作用对于空调系统30的温度调节功能的影响较大,此时将空调系统30的压缩机的转速提升至较高的第二转速值,以避免新风系统20造成车内环境温度调节的不稳定。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3之后,基于二氧化碳浓度的新风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S4、当实时二氧化碳浓度值降低至等于或小于预设二氧化碳浓度值时,发出控制新风系统20关闭的第三信号。
即,当新风系统20持续地对车内环境进行新风作用,车内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会持续降低,当车内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值降低至等于或者低于预设二氧化碳浓度值时,此时控新风装置10则发出第三信号至新风系统20,以关闭新风系统20,即停止新风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当实时二氧化碳浓度值降低至等于或者小于预设二氧化碳浓度值时,控新风装置10不再向新风系统20发送第一信号,并不再向空调系统30发送第二信号,此时新风系统20接收到第三信号并停止运行,空调系统30则按照原始的工作运行状态运行。空调系统30原始的工作运行状态指代的是,在空调系统30第一次接收到第二信号之前的运行状态。
请结合参阅图2和图4,在空调系统30运行的状态下,在依据差值发出第一信号,依据差值发出第二信号的步骤之前,基于二氧化碳浓度的新风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S321、判断空调系统30是否运行。
步骤S322、若空调系统30未运行,依据接收的实时温度值发出控制空调系统30开启的第四信号。
即,在本实施例中,当车内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超过预设二氧化碳浓度值,并且空调系统30处于停机状态时,控新风装置10依据温度检测装置50检测到车内环境的实时温度值控制空调系统30开启,以使得能保证车内环境的温度能在新风系统20启动之后能持续处于稳定的状态,保证车内环境的舒适。
具体地,请结合参阅图2和图5,第四信号为第一调节信号或者第二调节信号。并且,步骤S322包括:
步骤S3221、比较实时温度值与第一预设温度值,并比较实时温度值与第二预设温度值。
在本实施例中,温度检测装置50检测到车内环境的实时温度并生成实时温度值发送至控新风装置10,控新风装置10则比较实时温度值分别和预存于控新风装置10内的第一预设温度值和第二预设温度值之间的大小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其中,第一预设温度值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温度值指代的是夏季人体舒适环境温度值;第二预设温度值指代的是冬季人体舒适环境温度值。即当实时温度值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新风系统20的新风作用则会将车外环境中的热空气导入至车内环境中,则会导致车内环境温度升高并造成车内环境的不舒适;同理,当实时温度值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值,新风系统20的新风作用则会将车外环境中的冷空气导入至车内环境中,则会导致车内环境温度降低并造成车内环境的不舒适。
步骤S3222、若实时温度值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发出控制空调系统30开启制冷模式的第一调节信号。
控新风装置10在实时温度值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时,发送第一调节信号至空调系统30,以控制空调系统30以制冷模式启动运行。
步骤S3223、若实时温度值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值,发出控制空调系统30开启制热模式的第二调节信号。
控新风装置10在实时温度值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值时,发送第二调节信号至空调系统30,以控制空调系统30以制热模式启动运行。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3222和步骤S3223之间并无先后顺序,也可以将步骤S3222和步骤S3223互换顺序。
另外,请结合参阅图2和图6,在步骤S3之前,基于二氧化碳浓度的新风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S331、判断新风系统20是否开启。
步骤S332、若新风系统20未开启,发出控制新风系统20开启的第五信号。
即,在需要调节二氧化碳浓度,然而新风系统20未运行时,通过先开启新风系统20然后再调节新风系统20电机的转速,能避免新风系统20电机从停机直接到提速造成的故障损坏。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二氧化碳浓度的新风控制方法能通过实时二氧化碳浓度值和预设二氧化碳浓度值的差值来控制新风系统20的电机提高转速,并且实时二氧化碳浓度值和预设二氧化碳浓度值之间的差值和新风系统20的电机提高的转速量一一对应,即能实现每形成一个差值都能对应一个电机提高的转速量,即当实时二氧化碳浓度值降低导致差值降低时,也能实时的改变提高电机的转速量,进而实现了对于新风系统20电机的连续控制,即实现了对于新风系统20电机的无级调节。另外,能依据差值同时控制空调系统30的压缩机提高转速,即能同时实现空调系统30和新风系统20的控制,避免新风系统20在新风时影响空调系统30对于温度的调节。
另外,请参阅图7,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控新风装置10,其包括比较模块11,比较模块11用于比较接收的实时二氧化碳浓度值与预设二氧化碳浓度值。计算模块12,计算模块12用于计算所述实时二氧化碳浓度值和所述预设二氧化碳浓度值的差值。控制模块13,控制模块13用于依据差值发出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基于二氧化碳浓度的新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比较接收的实时二氧化碳浓度值与预设二氧化碳浓度值;
若所述实时二氧化碳浓度值大于所述预设二氧化碳浓度值,计算所述实时二氧化碳浓度值和所述预设二氧化碳浓度值的差值;
在空调系统(30)运行的状态下,依据所述差值发出第一信号,依据所述差值发出第二信号;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用于控制新风系统(20)的电机的转速提高至与所述差值一一对应的转速值,所述第二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空调系统(30)的压缩机的转速提高至与所述差值相匹配的转速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氧化碳浓度的新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为第一调速信号或者第二调速信号;
所述依据所述差值发出第二信号步骤还包括:
判断所述空调系统(30)的运行模式;
若为制热模式,依据所述差值发出所述第一调速信号,其中,所述第一调速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空调系统(30)的压缩机的转速提高至第一转速值;
若为制冷模式,依据所述差值发出所述第二调速信号,其中,所述第二调速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空调系统(30)的压缩机的转速提高至第二转速值;
其中,所述第一转速值小于所述第二转速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氧化碳浓度的新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依据所述差值发出第一信号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实时二氧化碳浓度值降低至等于或小于所述预设二氧化碳浓度值时,发出控制所述新风系统(20)关闭的第三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氧化碳浓度的新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在空调系统(30)运行的状态下,依据所述差值发出第一信号,依据所述差值发出第二信号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空调系统(30)是否运行;
若所述空调系统(30)未运行,依据接收的实时温度值发出控制所述空调系统(30)开启的第四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二氧化碳浓度的新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信号为第一调节信号或者第二调节信号;
所述依据接收的实时温度值发出控制所述空调系统(30)开启的第四信号步骤包括:
比较接收的所述实时温度值与第一预设温度值,并比较接收的所述实时温度值与第二预设温度值,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若所述实时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发出控制所述空调系统(30)开启制冷模式的所述第一调节信号;
若所述实时温度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发出控制所述空调系统(30)开启制热模式的所述第二调节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氧化碳浓度的新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依据所述差值发出第一信号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新风系统(20)是否开启;
若所述新风系统(20)未开启,发出控制所述新风系统(20)开启的第五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氧化碳浓度的新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比较接收的实时二氧化碳浓度值与预设二氧化碳浓度值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开启信号,并开始接收所述实时二氧化碳浓度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氧化碳浓度的新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依据所述实时二氧化碳浓度值生成用于显示所述实时二氧化碳浓度值的图文信号并发出。
9.一种控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比较模块(11),用于比较接收的实时二氧化碳浓度值与预设二氧化碳浓度值;计算模块(12),用于计算所述实时二氧化碳浓度值和所述预设二氧化碳浓度值的差值;
控制模块(13),用于依据差值发出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至少一个软件程序,当所述软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所述空调器(1)执行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二氧化碳浓度的新风控制方法。
CN201910143755.XA 2019-02-25 2019-02-25 基于二氧化碳浓度的新风控制方法、控新风装置及空调器 Active CN1098129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43755.XA CN109812937B (zh) 2019-02-25 2019-02-25 基于二氧化碳浓度的新风控制方法、控新风装置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43755.XA CN109812937B (zh) 2019-02-25 2019-02-25 基于二氧化碳浓度的新风控制方法、控新风装置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12937A true CN109812937A (zh) 2019-05-28
CN109812937B CN109812937B (zh) 2020-11-27

Family

ID=66607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43755.XA Active CN109812937B (zh) 2019-02-25 2019-02-25 基于二氧化碳浓度的新风控制方法、控新风装置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12937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80335A (zh) * 2020-06-01 2020-10-16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1912076A (zh) * 2020-05-25 2020-11-10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和控制方法
CN111947287A (zh) * 2020-08-10 2020-11-17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和二氧化碳浓度的检测方法
CN113108410A (zh) * 2021-04-19 2021-07-13 广州克孟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净化室
CN113932398A (zh) * 2020-07-13 2022-01-14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和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方法
CN114777283A (zh) * 2022-03-21 2022-07-2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厨房空调器控制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26228Y (zh) * 2007-10-29 2008-10-01 广州大学 一种公交车空调设备控制器
CN105841311A (zh) * 2016-05-18 2016-08-10 北京送变电公司 换气系统
CN106225147A (zh) * 2016-07-25 2016-12-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新风系统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KR101835320B1 (ko) * 2017-07-28 2018-03-09 (주)코노텍 이산화탄소 농도 조절기능을 가진 실내환경조절장치
CN108592335A (zh) * 2018-04-27 2018-09-2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换新风控制方法、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26228Y (zh) * 2007-10-29 2008-10-01 广州大学 一种公交车空调设备控制器
CN105841311A (zh) * 2016-05-18 2016-08-10 北京送变电公司 换气系统
CN106225147A (zh) * 2016-07-25 2016-12-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新风系统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KR101835320B1 (ko) * 2017-07-28 2018-03-09 (주)코노텍 이산화탄소 농도 조절기능을 가진 실내환경조절장치
CN108592335A (zh) * 2018-04-27 2018-09-2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换新风控制方法、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12076A (zh) * 2020-05-25 2020-11-10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和控制方法
CN111780335A (zh) * 2020-06-01 2020-10-16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3932398A (zh) * 2020-07-13 2022-01-14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和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方法
CN113932398B (zh) * 2020-07-13 2023-06-09 海信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和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方法
CN111947287A (zh) * 2020-08-10 2020-11-17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和二氧化碳浓度的检测方法
CN111947287B (zh) * 2020-08-10 2021-12-07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和二氧化碳浓度的检测方法
CN113108410A (zh) * 2021-04-19 2021-07-13 广州克孟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净化室
CN113108410B (zh) * 2021-04-19 2021-11-26 广州克孟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净化室
CN114777283A (zh) * 2022-03-21 2022-07-2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厨房空调器控制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
CN114777283B (zh) * 2022-03-21 2024-03-2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厨房空调器控制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12937B (zh) 2020-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12937A (zh) 基于二氧化碳浓度的新风控制方法、控新风装置及空调器
CN105546756B (zh) 空调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1392940B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104374048B (zh) 空调器送风角度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CN110239310B (zh) 一种基于汽车空调关闭状态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201827993U (zh) 汽车空调系统
CN110332664A (zh) 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05752774B (zh) 电梯空调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10513845A (zh) 一种空调送风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09506335A (zh) 空调电辅热装置的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空调
CN108954706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07676935B (zh) 智能空调节能控制方法
CN107415629A (zh) 一种电动汽车节能安全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848473A (zh) 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736235A (zh) 一种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08151247A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和空调系统
CN109367349B (zh) 一种远程监控汽车智能调温系统和方法
CN108278730A (zh) 空调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4359202A (zh) 空调温度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8375173A (zh) 空调器中室内机的导风板的控制方法、空调器
CN106707821A (zh) 一种用于车辆的热交换器控制系统
CN105910224A (zh) 基于环境检测与自主学习的自适应空调调节系统及方法
CN114216243B (zh) 一种用于空调器制冷模式的控制方法、空调器
CN105235470A (zh) 一种具备睡眠模式的车载空调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CN106080099A (zh) 车载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车载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