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09675B - 定型炉及其风门开度调整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定型炉及其风门开度调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09675B
CN109809675B CN201910142818.XA CN201910142818A CN109809675B CN 109809675 B CN109809675 B CN 109809675B CN 201910142818 A CN201910142818 A CN 201910142818A CN 109809675 B CN109809675 B CN 1098096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oor
sleeve
handle
adjusting device
telescop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4281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09675A (zh
Inventor
李青
李赫然
杨道辉
刘源
姚文龙
豆正礼
何怀胜
李兆廷
鄂文浩
石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Wuhu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Wuhu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Wuhu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4281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096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096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096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096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096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urnace Housings, Linings, Walls, And Ceiling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定型炉及其风门开度调整装置,风门设置于定型炉内并将其腔体分为上下两层,该定型炉风门开度调整装置包括:把手,连接在所述风门的板轴上,所述板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定型炉上;固定座,安装在所述定型炉上;伸缩组件,一端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把手上,另一端可周向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固定座上;以及驱动组件,与所述伸缩组件相连接,用于驱动伸缩组件沿轴向上下运动,进而驱动把手带动风门绕板轴转动,以调整所述风门的开度。这样,操作人员通过控制伸缩组件上下运动的距离可对风门开度进行高精度调整,实现定型炉内温度区间的精密控制,满足定型炉的工艺要求。另外,本公开提供的风门开度调整装置设置在定型炉上,易于更换和检修。

Description

定型炉及其风门开度调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玻璃基板生产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定型炉及其风门开度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玻璃基板生产过程中,配料经窑炉加热液化并过滤澄清后,流入成型生产炉,溢流下拉成超薄的液晶玻璃基板。在成型工序中,生产炉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马弗炉、定型炉和退火炉,玻璃基板在马弗炉溢流下拉并在退火炉的牵引机构下拉成板,通过定型炉中的加热设备可对玻璃基板的厚度应力翘曲品质进行精密控制。相关技术中,定型炉内设置有分割炉内空间的风门,风门将炉内空间分割成上下两层,通过调整风门的开合度,可实现炉内上层和下层不同温度的工艺设置,同时风门对炉内气流可以起到控制作用,因此,风门开度的精密化调整对于优化定型炉生产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相关技术中,与风门相连接的风门把手上连接有螺栓,定型炉炉壁的钢板上多个呈半圆形排布的小圆孔,通过螺栓和不同位置处小圆孔的配合,可实现风门把手的固定。但是,由于风门处于上千度的高温环境中,将热量传递给风门把手,致使螺栓热咬合失效,造成风门开度无法调整;另外,在风门调整过程中,每移动1mm都会对定型炉内的温度产生影响,而现有的固定结构也无法实现对风门开度进行毫米级精密调整,无法有效保证定型炉内的生产环境。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定型炉风门开度调整装置,该调整装置具有较高的调整精度,可对定型炉的温度区间进行精确控制,满足工艺的调整需求。
本公开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定型炉,该定型炉上设置有本公开提供的风门开度调整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定型炉风门开度调整装置,风门设置于定型炉内并将其腔体分为上下两层,所述定型炉风门开度调整装置包括:把手,连接在所述风门的板轴上,所述板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定型炉上;固定座,安装在所述定型炉上;伸缩组件,一端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把手上,另一端可周向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固定座上;以及驱动组件,与所述伸缩组件相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伸缩组件沿轴向上下运动,进而驱动所述把手带动所述风门绕所述板轴转动,以调整所述风门的开度。
可选地,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与所述固定座相连接的套筒,以及可上下运动地套设在所述套筒内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上端形成有用于与所述把手可拆卸连接的挂扣。
可选地,所述套筒上安装有齿轮,所述伸缩杆上形成有沿轴向延伸与所述齿轮相配合的齿条,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齿轮相啮合的蜗杆,将所述蜗杆安装在所述套筒外周壁上的固定架,以及用于调整所述蜗杆和所述齿轮配合间隙的调整件。
可选地,所述固定架的端部铰接在所述套筒的外周壁上,所述调整件包括套设在所述蜗杆下端的压套,穿过所述压套上的通孔连接在所述套筒的外周壁上的压紧把手,并且所述压紧把手的轴径小于所述通孔的孔径。
可选地,所述伸缩杆具有螺纹杆段,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容纳在所述套筒的凸起部内与所述螺纹杆段相连接的旋钮,所述套筒的外周壁上形成有安装槽,所述旋钮部分从所述安装槽中伸出。
可选地,所述套筒的下端形成有第一圆环,所述固定座上形成有第二圆环,所述第一圆环和所述第二圆环相套接。
可选地,所述固定座上形成有球头,所述套筒的下端形成有与所述球头相连接的球头座,所述球头座包括包裹在所述球头上的半球座和与所述半球座相对接的连接座,所述半球座和所述连接座通过紧固件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把手形成为多段折弯杆,包括连接在所述板轴上的第一杆段,用于与所述伸缩组件相连接的第二杆段,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杆段和所述第二杆段的第三杆段,所述第二杆段上连接有第一固定套,所述第一固定套内设置有隔热垫。
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套上形成有凸台,所述凸台具有缩颈段,所述挂扣上形成有槽孔,所述槽孔包括能够穿过所述凸台的圆孔和与所述缩颈段相配合的长条槽。
可选地,所述定型炉上固定有刻度盘,所述第三杆段上套设有第二固定套,所述第二固定套上形成于垂直指向所述刻度盘的指针。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还提供一种定型炉,包括上述的定型炉风门开度调整装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控制驱动组件便可驱动伸缩组件沿轴向上下运动,以图1中所示的方向为例,当伸缩组件向上运动时,把手带动风门绕板轴顺时针转动,两扇风门向下以增大开度;当伸缩组件向下运动时,把手带动风门绕板轴逆时针转动,两扇风门向上以减小开度,即,通过控制伸缩组件上下运动的距离可对风门开度进行高精度调整,实现定型炉内温度区间的精密控制,满足定型炉的工艺要求。另外,本公开提供的风门开度调整装置设置在定型炉上,易于更换和检修。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定型炉风门开度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定型炉风门开度调整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定型炉风门开度调整装置中调整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定型炉风门开度调整装置中把手位置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定型炉风门开度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风门11板轴
2把手21第一杆段
22第二杆段23第三杆段
24第一固定套240凸台
25第二固定套26指针
3固定座31第二圆环
32球头430槽孔
4伸缩组件41套筒
42伸缩杆43挂扣
44齿轮45齿条
421螺纹杆段410凸起部
411第一圆环412半球座
413连接座414紧固件
5驱动组件51蜗杆
52固定架53压套
54压紧把手530通孔
55旋钮56顶紧把手
6刻度盘7玻璃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本公开提供的定型炉风门开度调整装置正常安装的情况下定义的,具体可参考图1中所示的图面方面,“内”、“外”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轴向”、“周向”是指相对于相应部件的轴线而言的。此外,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另外,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如图1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定型炉风门开度调整装置,风门1设置于定型炉内并将其腔体分为上下两层,该定型炉风门开度调整装置包括:把手2,固定座3,伸缩组件4,以及驱动组件5,其中,把手2连接在风门1的板轴11上,板轴11可转动地连接在定型炉上;固定座3安装在定型炉上;伸缩组件4一端可拆卸地连接在把手2上,另一端可周向转动地连接在固定座3上;驱动组件5与伸缩组件4相连接,驱动组件5用于驱动伸缩组件4沿轴向上下运动,进而驱动把手2带动风门1绕板轴11转动,以调整风门1的开度。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风门1可以为设置在定型炉的腔体内且位于同一高度上的两扇,每一扇风门1上分别连接有本公开提供的风门开度调整装置,操作人员同时控制两侧的风门调整装置可实现风门开度的调整。具体地,通过本公开提供的风门开度调整装置使风门具有以下三种状态:
风门完全闭合状态,在布置生产线初期,还未进行玻璃基板生产时,炉体需经历一个月的升温过程,使定型炉能够达到相应的高温状态,在此期间,需保证风门处于闭合状态,以防止炉体热量散失,造成设备损坏。本公开提供的风门开度调整装置中伸缩组件4设置在把手2的下方,对把手2施加一个向上的杠杆撬动力,以平衡风门1自身的重力,使风门1处于水平状态,另外,还可以通过调整伸缩组件4的位置调整两扇风门1边沿的接触力,避免两扇风门边沿受到过大的挤压力而咬合。
风门处于半开状态,如图1所示,风门1保持一定的开度,使玻璃基板7从两扇风门1之间的缝隙流下,本公开提供的风门开度调整装置可对风门的开度进行微调,且调整完毕后可保持在该位置下不变,保证风门开度的稳定性,以满足定型炉成型的工艺要求。
风门处于全打开状态,伸缩组件4的端部与把手2进行可拆卸地连接,可快速实现与把手2的衔接与分离,在定型炉进行定期清洁维护时,可迅速将两扇风门1的开度调整至最大,以保证定型炉上下层腔体的贯通,操作简单方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控制驱动组件5便可驱动伸缩组件4沿轴向上下运动,以图1中所示的方向为例,当伸缩组件4向上运动时,把手2带动风门1绕板轴11顺时针转动,两扇风门1向下运动以增大开度;当伸缩组件4向下运动时,把手2带动风门1绕板轴11逆时针转动,两扇风门1向上运动以减小开度,即,通过控制伸缩组件4上下运动的距离可对风门1开度进行高精度调整,实现定型炉内温度区间的精密控制,满足定型炉的工艺要求。另外,本公开提供的风门开度调整装置设置在定型炉上,易于更换和检修。
伸缩组件4可以为任意适当的结构。在本公开中,如图1和图5所示,伸缩组件4包括与固定座3相连接的套筒41,以及可上下运动地套设在套筒41内的伸缩杆42,伸缩杆42的上端形成有用于与把手2可拆卸连接的挂扣43。套筒41和伸缩杆42的配合具有一定的间隙,伸缩杆42的表面进行光滑处理,可保证伸缩杆42在套筒41内顺畅滑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在套筒41的内壁增设滚珠,增加伸缩杆42在套筒41内滑动的顺畅性。挂扣43可拆卸地连接在把手2上,可快速实现伸缩组件4与把手2的衔接和分离,操作简单方便。
驱动组件5驱动伸缩杆42在套筒41内沿轴向向上或向下运动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作为本公开的一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套筒41上安装有齿轮44,伸缩杆42上形成有沿轴向延伸与齿轮44相配合的齿条45,驱动组件5包括与齿轮44相啮合的蜗杆51,将蜗杆51安装在套筒41外周壁上的固定架52,以及用于调整蜗杆51和齿轮44配合间隙的调整件。具体地,齿轮44为碳钢材质,可转动地安装在套筒41上,套筒41上形成有开口槽,齿轮44通过开口槽与伸缩杆42上的齿条45配合,蜗杆51通过固定架52安装在套筒41上,通过驱动蜗杆51转动,可带动齿轮44转动,进而带动伸缩杆42上下运动。蜗杆51每转动一圈,齿轮44向前运动一个齿,即可微小地改变伸缩杆42的位置,精确地调整风门1的开度。
进一步地,在本公开中,如图3所示,固定架52的端部铰接在套筒41的外周壁上,调整件包括套设在蜗杆51下端的压套53,穿过压套53上的通孔530连接在套筒41的外周壁上的压紧把手54,并且压紧把手54的轴径小于通孔530的孔径。具体地,固定架52的端部铰接在套筒41上,蜗杆51的上端形成有凸台并穿过固定架52上的通孔,且凸台上安装有卡簧(图中未示出),可将蜗杆51的上端限制在固定架52上,下端通过压套53和压紧把手54进行固定,实现蜗杆51和齿轮44的啮合。蜗杆51穿过压套53上的通孔,压紧把手54穿过压套53上的另一通孔530,两个通孔垂直设置,通孔530的直径可以为6-8mm,压紧把手54为T形结构,穿过通孔530螺纹连接在固定块上。另外,由于伸缩组件4位于定型炉的外部,会受到高温的影响,各零部件间的装配间隙会发生改变,为保证齿轮44和蜗杆51的装配间隙,蜗杆51可以灵活驱动齿轮44,压紧把手54的轴径小于通孔530的孔径,在调节蜗杆51和齿轮44的装配间隙时,蜗杆51绕铰接点转动,蜗杆51和压紧把手54的夹角会改变,这样蜗杆51不会被压套53卡住,使蜗杆51和压紧把手54的夹角范围在85-95°的范围内可调节,使蜗杆51和齿轮44保持合适的间距,更顺畅地调整驱动伸缩杆42的上下运动。此外,当伸缩杆42调节至适当位置后,通过将压紧把手54拧入固定块,减小齿轮44和蜗杆51的装配间隙,齿轮44和蜗杆51具有一定的自锁功能,以实现风门1位置的固定。
作为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伸缩杆42具有螺纹杆段421,驱动组件5包括容纳在套筒41的凸起部410内与螺纹杆段421相连接的旋钮55,套筒41的外周壁上形成有安装槽,旋钮55部分从安装槽中伸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套筒41和伸缩管42的形状不做任何限定,可以为圆柱钢或条形钢,凸起部410的空腔可容纳并限制旋钮55,安装槽形成于凸起部410上,例如凸起部410的左右两侧可将旋钮55包裹住,前后两侧旋钮55可从安装槽中伸出,操作人员拨动旋钮55,便可驱动伸缩杆42相对于套筒41上下运动,可对螺纹杆段421的螺纹密度进行相关设计,螺纹密度越高,旋钮55旋转一圈产生的伸缩杆42伸缩量越小,具有较高的调节精度。另外,在调整完毕后,为实现旋钮55的固定,还包括穿过凸起部410抵顶在旋钮55上的顶紧把手56,当需要调整时,松开顶紧把手56拨动旋钮55即可。
伸缩组件4与固定座3可周向转动的连接方式有多种。作为本公开的一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套筒41的下端形成有第一圆环411,固定座3上形成有第二圆环31,第一圆环411和第二圆环31相套接。如图2所示,固定座3可以为U形结构且通过螺栓固定在定型炉的边沿上,定型炉炉体为从上往下的拼接结构,在拼接位置处,可留有装配连接螺栓的凸沿,利用凸沿将固定座3安装在定型炉上。固定座3和套筒41分别可以为耐热不锈钢材质,第一圆环411和第二圆环31套接在一起,且套接间隙较小,采用该连接方式,可实现伸缩组件4的左右移动和前后移动,更轻易地实现与把手2的连接,使伸缩组件4与把手2的连接方式更为灵活,实现两者的柔性连接,且不受高温的影响。
作为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固定座3上形成有球头32,套筒41的下端形成有与球头32相连接的球头座,球头座包括包裹在球头32上的半球座412和与半球座412相对接的连接座413,半球座412和连接座413通过紧固件414相连接。球头32容纳于半球座412和连接座413形成的空腔内,连接座413形成为圆环状,上圆面的直径大于球头32的直径,下圆面的直径小于球头32的直径,半球座412和连接座413的两侧分别形成有连接耳板,并通过紧固件414,例如锁紧螺丝相连接,这样,以球头32为中心,伸缩组件4可进行多角度调节,方便与把手2的连接和装配。另外,由于伸缩组件4与把手2和固定座3为活动连接状态,在调整伸缩组件4的伸缩量时,操作人员可用手握住套筒41,使风门1保持稳定。
更进一步地,在本公开中,如图4所示,把手2可以形成为多段折弯杆,包括连接在板轴11上的第一杆段21,用于与伸缩组件4相连接的第二杆段22,以及连接第一杆段21和第二杆段22的第三杆段23,第二杆段22上连接有第一固定套24,第一固定套24内设置有隔热垫,例如绝热材质的垫片,这样,将伸缩组件4与把手2的衔接处进行隔热,避免高温传导至伸缩组件4对其产生损坏。
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固定套24上形成有凸台240,凸台240具有缩颈段,挂扣43上形成有槽孔430,槽孔430包括能够穿过凸台240的圆孔和与缩颈段相配合的长条槽。穿过第一固定套24抵顶在第二杆段22上的螺栓将第一固定套24固定,挂扣43可通过圆孔挂在凸台240上,凸台240的缩颈段可沿长条槽滑入至较细部位,防止挂扣43从凸台240上脱落,实现伸缩组件4与把手2的稳定连接;当需要断开两者的连接时,只需将第二杆段22下压,挂扣43便可从凸台240上脱离。
如图4所示,定型炉上固定有刻度盘6,第三杆段23上套设有第二固定套25,第二固定套25上形成于垂直指向刻度盘6的指针26。刻度盘6上分布有呈直角扇形的刻度表,在把手2转动时,指针26可在刻度盘6上指示出一定的角度值,以表示风门1的开度值,将风门1的开度进行数值化、精确化,进一步保证风门开度调整的精确性。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还提供一种定型炉,包括上文中介绍的定型炉风门开度调整装置。该定型炉具有上述定型炉风门开度调整装置的所有有益效果,此处不做过多赘述。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8)

1.一种定型炉风门开度调整装置,风门(1)设置于定型炉内并将其腔体分为上下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炉风门开度调整装置包括:
把手(2),连接在所述风门(1)的板轴(11)上,所述板轴(11)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定型炉上;
固定座(3),安装在所述定型炉上;
伸缩组件(4),一端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把手(2)上,另一端可周向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固定座(3)上;以及
驱动组件(5),与所述伸缩组件(4)相连接,所述驱动组件(5)用于驱动所述伸缩组件(4)沿轴向上下运动,进而驱动所述把手(2)带动所述风门(1)绕所述板轴(11)转动,以调整所述风门(1)的开度;
所述伸缩组件(4)包括与所述固定座(3)相连接的套筒(41),以及可上下运动地套设在所述套筒(41)内的伸缩杆(42),所述伸缩杆(42)的上端形成有用于与所述把手(2)可拆卸连接的挂扣(43);
所述套筒(41)上安装有齿轮(44),所述伸缩杆(42)上形成有沿轴向延伸与所述齿轮(44)相配合的齿条(45),所述驱动组件(5)包括与所述齿轮(44)相啮合的蜗杆(51),将所述蜗杆(51)安装在所述套筒(41)外周壁上的固定架(52),以及用于调整所述蜗杆(51)和所述齿轮(44)配合间隙的调整件;
所述伸缩杆(42)具有螺纹杆段(421),所述驱动组件(5)包括容纳在所述套筒(41)的凸起部(410)内与所述螺纹杆段(421)相连接的旋钮(55),所述套筒(41)的外周壁上形成有安装槽,所述旋钮(55)部分从所述安装槽中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型炉风门开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52)的端部铰接在所述套筒(41)的外周壁上,所述调整件包括套设在所述蜗杆(51)下端的压套(53),穿过所述压套(53)上的通孔(530)连接在所述套筒(41)的外周壁上的压紧把手(54),并且所述压紧把手(54)的轴径小于所述通孔(530)的孔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型炉风门开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41)的下端形成有第一圆环(411),所述固定座(3)上形成有第二圆环(31),所述第一圆环(411)和所述第二圆环(31)相套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型炉风门开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3)上形成有球头(32),所述套筒(41)的下端形成有与所述球头(32)相连接的球头座,所述球头座包括包裹在所述球头(32)上的半球座(412)和与所述半球座(412)相对接的连接座(413),所述半球座(412)和所述连接座(413)通过紧固件(414)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型炉风门开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2)形成为多段折弯杆,包括连接在所述板轴(11)上的第一杆段(21),用于与所述伸缩组件(4)相连接的第二杆段(2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杆段(21)和所述第二杆段(22)的第三杆段(23),所述第二杆段(22)上连接有第一固定套(24),所述第一固定套(24)内设置有隔热垫。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型炉风门开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套(24)上形成有凸台(240),所述凸台(240)具有缩颈段,所述挂扣(43)上形成有槽孔(430),所述槽孔(430)包括能够穿过所述凸台(240)的圆孔和与所述缩颈段相配合的长条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型炉风门开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炉上固定有刻度盘(6),所述第三杆段(23)上套设有第二固定套(25),所述第二固定套(25)上形成于垂直指向所述刻度盘(6)的指针(26)。
8.一种定型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型炉风门开度调整装置。
CN201910142818.XA 2019-02-26 2019-02-26 定型炉及其风门开度调整装置 Active CN1098096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42818.XA CN109809675B (zh) 2019-02-26 2019-02-26 定型炉及其风门开度调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42818.XA CN109809675B (zh) 2019-02-26 2019-02-26 定型炉及其风门开度调整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09675A CN109809675A (zh) 2019-05-28
CN109809675B true CN109809675B (zh) 2023-12-19

Family

ID=66607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42818.XA Active CN109809675B (zh) 2019-02-26 2019-02-26 定型炉及其风门开度调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096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04333A (zh) * 2019-08-01 2019-12-24 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远程风量调节控制装置
CN111533435A (zh) * 2020-05-12 2020-08-14 芜湖东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定型炉隔板推进装置及玻璃基板工艺调整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172794Y1 (ko) * 1999-09-14 2000-03-15 포항종합제철주식회사 전로 배가스 회수용 덕트의 댐퍼 제어장치
CN207108803U (zh) * 2017-08-30 2018-03-16 芜湖东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玻璃基板温度分区控制可调节风门装置
CN207108802U (zh) * 2017-08-25 2018-03-16 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敲杆风门及定型炉
CN208327799U (zh) * 2018-06-14 2019-01-04 芜湖东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定型炉温度控制系统
CN209815948U (zh) * 2019-02-26 2019-12-20 芜湖东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定型炉及其风门开度调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172794Y1 (ko) * 1999-09-14 2000-03-15 포항종합제철주식회사 전로 배가스 회수용 덕트의 댐퍼 제어장치
CN207108802U (zh) * 2017-08-25 2018-03-16 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敲杆风门及定型炉
CN207108803U (zh) * 2017-08-30 2018-03-16 芜湖东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玻璃基板温度分区控制可调节风门装置
CN208327799U (zh) * 2018-06-14 2019-01-04 芜湖东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定型炉温度控制系统
CN209815948U (zh) * 2019-02-26 2019-12-20 芜湖东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定型炉及其风门开度调整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09675A (zh) 2019-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09675B (zh) 定型炉及其风门开度调整装置
CN209815948U (zh) 定型炉及其风门开度调整装置
CN201892366U (zh) 一种冰箱门端差调节装置
ITPD20070248A1 (it) Testa panoramica per attrezzature fotografiche e video-fotografiche.
CN114306856A (zh) 一种医用麻醉呼吸装置
CN205667724U (zh) 一种控温蒸馏装置
CN209743986U (zh) 一种壁挂式电视安装架
CN218645322U (zh) 一种壁灯用灯盘
CN111006267B (zh) 一种装饰罩安装装置及应用有该安装装置的吸油烟机
CN205939271U (zh) 一种可升降旋钮
CN111520786B (zh) 一种装饰罩安装装置及应用有该安装装置的吸油烟机
CN209538007U (zh) 一种钢结构桥梁的钢箱梁
CN209385768U (zh) 一种可调节蝶阀
CN207679361U (zh) 升降组件及卫浴装置
CN219893108U (zh) 一种伸缩推杆结构
CN219925116U (zh) 一种散热器装配装置
CN220087499U (zh) 一种pcr加热底座
CN210800528U (zh) 室内设计电视墙
CN208370035U (zh) 一种具有良好的防尘功能的伺服驱动器
CN208331640U (zh) 一种三头两臂四轴魔术支架
CN111006268A (zh) 一种装饰罩安装装置及应用有该安装装置的吸油烟机
CN209067946U (zh) 一种改良的冷凝器的安装支架
CN220457675U (zh) 一种防尘温控器
CN220103892U (zh) 一种红外瞄准镜
CN220579326U (zh) 一种转炉挡渣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 Qing

Inventor after: Shi Zhiqiang

Inventor after: Li Heran

Inventor after: Yang Daohui

Inventor after: Liu Yuan

Inventor after: Yao Wenlong

Inventor after: Dou Zhengli

Inventor after: He Huaisheng

Inventor after: Li Zhaoting

Inventor after: E Wenhao

Inventor before: Li Qing

Inventor before: Li Heran

Inventor before: Yang Daohui

Inventor before: Liu Yuan

Inventor before: Yao Wenlong

Inventor before: Dou Zhengli

Inventor before: He Huaisheng

Inventor before: Li Zhaoting

Inventor before: Shi Zhiqia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