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06839B - 一种活性焦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活性焦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06839B
CN109806839B CN201910248291.9A CN201910248291A CN109806839B CN 109806839 B CN109806839 B CN 109806839B CN 201910248291 A CN201910248291 A CN 201910248291A CN 109806839 B CN109806839 B CN 1098068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t
oxidation
oxygen
oxidation chamber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4829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06839A (zh
Inventor
苏国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luo Guoning Activated Carb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ngluo Guoning Activated Carb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luo Guoning Activated Carb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ngluo Guoning Activated Carb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4829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068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068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068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068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068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活性焦制备方法,包括配料、磨粉、捏合、造粒、炭化、活化、后氧化几个步骤,本发明中对活化后的活化料又增加了后氧化步骤,后氧化步骤为向后氧化室内通入含氧混合气体,使得氧与高温的活化料中的炭表面反应形成一层致密氧化膜,不仅增加炭组织结构的强度,而且增加了活性焦中的氧含量,从而提高其在钢液中脱硫脱硝的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活性焦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活性焦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活性焦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活性焦是孔隙结构合理、比表面积适中、耐压强度极高的专用吸附剂,实际应用过程中可反复再生。目前活性焦种类不多,按粒径不同可以分为5mm、9mm等,从外形上还可分为柱状焦、球形焦、胶囊型焦等数种。
活性焦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炭化和活化两个步骤,其中炭化的实质是有机物的热解过程,包括热分解反应和热缩聚反应,在高温条件下,有机化合物中所含的氢、氧等元素的组成被分解。碳原子不断环化,芳构化,结果使氢、氧、氮等原子不断减少,炭不断富集,最后经过石墨化过程成为富炭或纯炭物质;活化的目的是利用蒸汽或化学物质来清除炭化过程中积聚在孔隙结构中的焦油物质及裂解产物并与炭发生反应,以提高孔洞体积(或表面积)及高吸附容量的成品炭。活化的方法主要是使用物理活化法,也叫做气体活化,此过程是用活化气体与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侵蚀碳化物的表面,同时除去焦油类物质及未碳化物,使碳化料的微细孔隙结构发达的过程。
目前,采用斯列普炉活化后的活性焦产品由于其空隙度较粗、吸附能力差、着火点低的缺点,在用于钢液熔炼过程中脱硫脱硝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有必要提出一种脱硫脱硝效果较好的活性焦制备方法。
一种活性焦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配料:将无烟煤、焦煤、专用添加剂按照质量比为50-60%:30-40%:5-15%称量,并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料;
磨粉:将所述混合料研磨,形成混合粉;
捏合:将所述混合粉、煤焦油、沥青、水按照60-80%:15-25%:3-6%:3-8%的质量比加入至混捏锅内混合,形成湿混料,所述煤焦油、沥青、水的加入顺序为煤焦油、沥青、水依次加入;
造粒:将所述湿混料加入至成型机内挤压,形成湿润炭粒;
炭化:将所述湿润炭粒加入至炭化炉内炭化;
活化:将炭化后的物料置于活化炉内活化,形成活化料;
后氧化:将活化炉出料的活化料直接置于后氧化室内后氧化,所述后氧化室为设置于活化炉出料口下方的封闭腔体,在后氧化室内通入含氧混合气体,活化料在后氧化室内的停留时间与活化炉的出料间隔时间相同,以形成连续出料、接序后氧化。
本发明中对活化后的活化料又增加了后氧化步骤,后氧化步骤为向后氧化室内通入含氧混合气体,使得氧与高温的活化料中的炭表面反应形成一层致密氧化膜,不仅增加炭组织结构的强度,而且增加了活性焦中的氧含量,从而提高其在钢液中脱硫脱硝的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活性焦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配料:将无烟煤、焦煤、专用添加剂按照质量比为50-60%:30-40%:5-15%称量,并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料;优选的,无烟煤、焦煤、专用添加剂按照质量比为60%:40%:5%,或无烟煤、焦煤、专用添加剂按照质量比为50%:30%:10%,或落入上述范围的任何值的组合。
磨粉:将所述混合料研磨,形成混合粉;
捏合:将所述混合粉、煤焦油、沥青、水按照60-80%:15-25%:3-6%:3-8%的质量比加入至混捏锅内混合,形成湿混料,所述煤焦油、沥青、水的加入顺序为煤焦油、沥青、水依次加入;优选的,所述混合粉、煤焦油、沥青、水的比例为60%:20%:5%:5%的质量比。
造粒:将所述湿混料加入至成型机内挤压,形成湿润炭粒;
炭化:将所述湿润炭粒加入至炭化炉内炭化;炭化温度为650-750℃,炭化时间为40min。
活化:将炭化后的物料置于活化炉内活化,形成活化料;活化温度为900-950℃,炭化时间为240min。
后氧化:将活化炉出料的活化料直接置于后氧化室内后氧化,所述后氧化室为设置于活化炉出料口下方的封闭腔体,在后氧化室内通入含氧混合气体,活化料在后氧化室内的停留时间与活化炉的出料间隔时间相同,以形成连续出料、接序后氧化。
本发明中对活化后的活化料又增加了后氧化步骤,后氧化步骤为向后氧化室内通入含氧混合气体,使得氧与高温的活化料中的炭表面反应形成一层致密氧化膜,不仅增加炭组织结构的强度,而且增加了活性焦中的氧含量。并且,该后氧化步骤与活化步骤连续施行,即,活化炉出料的活化料直接进入通入含氧混合气体的后氧化室,而不是通过转料料仓或其他转料工具将活化料转出,更不是将活化炉出料后的活化料停留或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后氧化。
比较于现有技术中,在活化炉出料口设置出料料斗的方式是不同,现有技术中就是上述的将出料的活化料放置一定时间后自然冷却,不存在后氧化操作。
由于钢液冶炼时加入活性焦的作用至少有两点:脱硫和脱硝。脱硝依靠活性焦表面的含氧成分对钢液中的一氧化氮进行氧化,形成二氧化氮,进而排出钢液。而脱硫是靠活性焦发达的空隙对二氧化硫进行吸附,吸入的二氧化硫与氧反应形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在与钢液的颗粒物氧化形成硫化物,被固化在活性焦内部,进而从钢液中脱出。
本发明生产的活性焦用于钢铁冶炼过程中的脱硫脱硝,具有如下优良性能:硫和氮脱除效果很高,且挥发分低,<3,着火点高,>500,高于国家标准,浮灰小,耐磨耐压高。如下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2011647900000041
通常,活性焦的脱硫能力强,则要求活性焦内部空隙发达,而发达的空隙则会造成活性焦强度低,有的厂家为了追求超强的吸附能力和发达的内部空隙,导致其强度和硬度下降,造成粉末率、浮灰率、以及挥发分高,在冶炼钢铁时加入后,形成炭杂质引入钢铁液中,使含碳量增高,不符合工艺要求。
本发明中的活性焦在加入至钢铁冶炼过程时,对熔液中的二氧化硫既能吸进去,又能脱出来,通过抽取我司按照本发明方法生产的活性焦样品及其他两个厂家生产的产品进行以下试验,得到以下指标数据。
表格2
Figure BDA0002011647900000042
由上表可知,我司生产的标号为1和2的活性焦的脱硫值和脱硝值、及脱硫率和脱硝率均高于其他厂家的指标数据。且耐磨强度和耐压强度也均高于其他厂家的实验数据。
进一步,专用添加剂优选为弱粘结煤。弱粘结煤不同于其他煤,按粘结性可以分为5个或6个档次,即GR.I.为0~5,称不粘结;GR.I.>5~20,称弱粘结煤;GR.I.>20~50,称为中等偏弱粘结煤;GR.I.>50~65,称中等偏强粘结煤;GR.I.>65,称强粘结煤。在强粘结煤中,若y>25mm或b>150%(对于Vdaf>28%,的肥煤,b>220%)的煤,则称为特强粘结煤。
进一步,在所述后氧化室的底部设置后出料阀,在活化炉的底部设置出料阀,所述后出料阀的打开时间早于出料阀打开时间,所述后出料阀的关闭时间早于出料阀关闭时间。
进一步,所述含氧混合气体为空气混合物,所述空气混合物包括压缩空气和氧气,氧气占比为不大于30%。
通入的混合气体中的氧与活化料的炭表面结构发生变化,形成一层致密氧化膜,增加炭组织结构的强度。
进一步,所述含氧混合气体为水蒸气。
水蒸气中的氧与活化料的炭表面结构发生变化,形成一层致密氧化膜,增加炭组织结构的强度。并且由于活化料为红料,温度很高,水蒸气中的水分可以起到边提供氧、边降温的作用。
进一步,所述混合气体的通入方式为从下向上、从四周向内部。此种方式保证了气体全部进入后氧化室内,其移动方向是向后氧化室内部移动,在充满后氧化室内部之后,在向外扩散,从而保证了内部的活化料充分完全被气体浸泡、包围,接触均匀,品质均匀。
进一步,还在后氧化室内设置布气管,所述布气管包括盘管和供气管,供气管的一端与盘管连通,另一端与外部供气系统连接,盘管设置于后氧化室的下部,在盘管的侧壁上开设气孔,所述气孔的开设方向为向下方或斜下方。以使气体向下吹出,预先将底部的活化料覆盖,然后随着随着自重向上扩散,充满其他物料。
进一步,所述后氧化室为锥形料仓,所述布气管还包括分支管,所述分支管沿着锥形料仓的侧壁方向设置,还在分支管的侧壁上开设气孔,所述气孔的开设方向为向内侧斜下方。
本方案中,将后氧化设置在活化炉底部的出料口的下方,使得活化炉出料后的活化料直接进入后氧化室,无需单独的设备来转运活化料,刚出料的活化料温度约为400-500度,而在活化料转运过程中,不仅降低了活化料的温度,而且活化料不规则的与外界接触,吸收杂质,导致位于外部或表面的活化料的品质与位置中间或底部的不相同,不均匀,本方案中采用封闭腔体,从后氧化室的下部及四周通入混合气体,进入的混合气体从下向上扩散,与活化料充分均匀接触,使得活化料品质均匀一致。
进一步,还在后氧化之后设置再氧化步骤,所述再氧化步骤为:还在后氧化室的下方设置料箱,以使后氧化后的物料进入料箱,所述料箱为封闭箱体,具有容纳腔体,所述料箱的容纳腔体与外部空气连通,以使物料在料箱内室温再氧化。
由于从活化炉出料后的物料温度约为400℃,温度较高,为红料,在通入压缩空气时,只能配以少量的氧气,避免氧化剧烈甚至着火,造成氧化后生成的氧化物过多,而导致强度下降,所以控制后氧化的时间较短,约为30-40min,为了进一步补充氧化,所以设置了再氧化,再氧化时,物料温度适宜,也非红料,反应速度温和,且与室温空气接触,实现自然状态下的边冷却边氧化,避免生成的氧化层较厚而导致强度降低,且为了弥补后氧化步骤中剧烈反应和短时间氧化,再氧化的时间为4h。
进一步,所述含氧混合气体的流量为:0.1-0.5吨/水蒸气,250立方/小时的空气混合物。
进一步,所述捏合步骤中加入添加剂,以增加孔隙度。
本发明实施例装置中的模块或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活性焦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配料:将无烟煤、焦煤、专用添加剂按照质量比为50-60%:30-40%:5-15%称量,并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料;
磨粉:将所述混合料研磨,形成混合粉;
捏合:将所述混合粉、煤焦油、沥青、水按照60-80%:15-25%:3-6%:3-8%的质量比加入至混捏锅内混合,形成湿混料,所述煤焦油、沥青、水的加入顺序为煤焦油、沥青、水依次加入;
造粒:将所述湿混料加入至成型机内挤压,形成湿润炭粒;
炭化:将所述湿润炭粒加入至炭化炉内炭化;
活化:将炭化后的物料置于活化炉内活化,形成活化料;
后氧化:将活化炉出料的活化料直接置于后氧化室内后氧化,所述后氧化室为设置于活化炉出料口下方的封闭腔体,在后氧化室内通入含氧混合气体,活化料在后氧化室内的停留时间与活化炉的出料间隔时间相同,以形成连续出料、接序后氧化,所述含氧混合气体为水蒸气,还在后氧化之后设置再氧化步骤,所述再氧化步骤为:还在后氧化室的下方设置料箱,以使后氧化后的物料进入料箱,所述料箱为封闭箱体,具有容纳腔体,所述料箱的容纳腔体与外部空气连通,以使物料在料箱内室温再氧化,所述混合气体的通入方式为从下向上、从四周向内部,还在后氧化室内设置布气管,所述布气管包括盘管和供气管,供气管的一端与盘管连通,另一端与外部供气系统连接,盘管设置于后氧化室的下部,在盘管的侧壁上开设气孔,所述气孔的开设方向为向下方或斜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焦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氧化室的底部设置后出料阀,在活化炉的底部设置出料阀,所述后出料阀的打开时间早于出料阀打开时间,所述后出料阀的关闭时间早于出料阀关闭时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焦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氧混合气体为空气混合物,所述空气混合物包括压缩空气和氧气,氧气占比为不大于3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焦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氧化室为锥形料仓,所述布气管还包括分支管,所述分支管沿着锥形料仓的侧壁方向设置,还在分支管的侧壁上开设气孔,所述气孔的开设方向为向内侧斜下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性焦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氧混合气体的流量为:0.1-0.5吨/水蒸气,250立方/小时的空气混合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焦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捏合步骤中加入添加剂,以增加孔隙度。
CN201910248291.9A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活性焦制备方法 Active CN1098068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8291.9A CN109806839B (zh)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活性焦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8291.9A CN109806839B (zh)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活性焦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06839A CN109806839A (zh) 2019-05-28
CN109806839B true CN109806839B (zh) 2022-01-28

Family

ID=66610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48291.9A Active CN109806839B (zh)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活性焦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068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35771A (zh) * 2020-05-28 2020-09-08 鞍钢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冶金废料制备活性焦的方法
CN111689498A (zh) * 2020-06-05 2020-09-22 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脱硫脱硝活性焦的连续生产系统及方法
CN112429730B (zh) * 2020-11-06 2023-02-03 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活性焦磨损废焦制备的活性焦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08388A (zh) * 2020-11-11 2021-02-26 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脱硝性能的活性焦的制备方法
CN112456489A (zh) * 2020-11-11 2021-03-09 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活性焦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6910A (zh) * 2005-12-23 2006-07-26 邹炎 烟气治理活性焦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烟气治理活性焦
CN101492162A (zh) * 2009-03-11 2009-07-29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一种改性活性焦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993066A (zh) * 2010-02-11 2011-03-30 赵建勋 一种脱硫脱硝活性焦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18902A (zh) * 2014-02-28 2014-05-28 尚鼎炉业科技(扬州)有限公司 采用多段炉制造脱硫脱硝活性焦生产工艺及生产设备
CN203866042U (zh) * 2014-04-16 2014-10-08 邹炎 一种用于制备活性炭或活性焦的装置
CN205892760U (zh) * 2016-04-29 2017-01-18 江苏优华达环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炭活化转炉的氧控制系统
CN108203093A (zh) * 2015-11-27 2018-06-26 湖南鼎玖能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炭化和活化设备及炭化和活化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19308A (ja) * 1990-12-17 1992-08-10 Mitsui Mining Co Ltd 脱硝性能の高い脱硫脱硝用成形活性コークスの製造方法
DE102007045322B4 (de) * 2007-09-21 2017-01-1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Flugstromvergaser mit Kühlschirm und Gleitdichtung
CN104028218B (zh) * 2014-06-06 2016-05-25 四川大学 一种低成本高活性催化型脱硫活性焦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14384B (zh) * 2017-12-19 2020-01-03 同兴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脱硝脱硫用的活性焦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6910A (zh) * 2005-12-23 2006-07-26 邹炎 烟气治理活性焦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烟气治理活性焦
CN101492162A (zh) * 2009-03-11 2009-07-29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一种改性活性焦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993066A (zh) * 2010-02-11 2011-03-30 赵建勋 一种脱硫脱硝活性焦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18902A (zh) * 2014-02-28 2014-05-28 尚鼎炉业科技(扬州)有限公司 采用多段炉制造脱硫脱硝活性焦生产工艺及生产设备
CN203866042U (zh) * 2014-04-16 2014-10-08 邹炎 一种用于制备活性炭或活性焦的装置
CN108203093A (zh) * 2015-11-27 2018-06-26 湖南鼎玖能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炭化和活化设备及炭化和活化工艺
CN205892760U (zh) * 2016-04-29 2017-01-18 江苏优华达环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炭活化转炉的氧控制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以大同烟煤为原料制备烟气脱硫专用活性焦的研究;葛晓东;《化肥设计》;20130830;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06839A (zh) 2019-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06839B (zh) 一种活性焦制备方法
US2824047A (en) Desulfurization of carbonaceous solid fuels
JP4893944B2 (ja) 窒素ガスの分離方法及び分子ふるい炭素
US4111755A (en) Method of producing pelletized fixed sulfur fuel
US4769359A (en)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adsorbent carbon
KR101677719B1 (ko) 수소 및 일산화탄소를 포함하는 가스 저감 소스를 이용하여 직접환원철을 생산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20180129857A (ko) 바인더-프리 석탄계 성형 활성탄의 제조방법
CN105567263A (zh) 一种焦化红焦干熄造气及焦化废水处理方法
US2675307A (en) Process for coking-calcining complete smelting charge aggregates
JPH08506144A (ja) スラグ脱泡複合材料
CN112029991B (zh) 一种多介质气体喷吹强化高比例细粒物料烧结的方法
CA1304586C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of green briquettes for the formation of silicon, silicon carbide or ferrosilicon
CN110054225B (zh) 一种载氧体的制备方法
JP6414903B2 (ja) 炭素内装鉱の製造方法
CN111099590A (zh) 煤基活性炭生产工艺
CN109824049B (zh) 一种溶剂回收用活性炭制备方法
JP3174601B2 (ja) 成型活性コ−クスの製造方法
CN113735118A (zh) 一种提高煤质活性炭生产效率的制备方法
GB987775A (en) Fuel composition and method of preparing same
CZ305766B6 (cs) Způsob výroby kusového polokoksu
EP1403389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briquettes from finely dispersed metal oxides
CN100595143C (zh) 一种电石炉炉气的纯化工艺
JPH0260722B2 (zh)
Kamijo et al. Production of carbon included sinter and evaluation of its reactivity in a blast furnace environment
US3908970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rbonizing and desulfurizing coal-iron compac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