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03293A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03293A
CN109803293A CN201910001078.8A CN201910001078A CN109803293A CN 109803293 A CN109803293 A CN 109803293A CN 201910001078 A CN201910001078 A CN 201910001078A CN 109803293 A CN109803293 A CN 1098032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power line
data
forwarded
transmit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0107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03293B (zh
Inventor
黄翔
单丽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3C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0107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032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032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032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032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032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涉及网络技术领域,应用于组网中除出口电力线接入点AP外的第一电力线AP,其中,所述出口电力线AP为:组网中与组网外部通信的电力线AP,所述方法包括:获得待传输数据的第一类型报文和第二类型报文,其中,所述第一类型报文为:适用于电力线传输的报文,所述第二类型报文为:适用于无线网络传输的报文;通过电力线向所述出口电力线AP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第一类型报文,并通过无线网络向所述出口电力线AP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第二类型报文,以使得所述出口电力线AP根据接收到的报文转发所述待传输数据。应用本申请实施例传输数据,能够提高电力线AP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线AP(Access Point,接入点)是兼具电力线通信和无线AP功能的AP,可通过电力线拓展无线网络,是家庭、中小企业、酒店组网的理想选择。电力线AP通过电力线与无线设备进行数据传输,能够摆脱网线的束缚,即插即用,非常方便。
不过电力线AP通过电力线传输数据时,电压变化或者家用电器电磁波变化等都会对数据传输产生干扰,进而影响电力线AP传输数据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以提高电力线AP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组网中除出口电力线接入点AP外的第一电力线AP,其中,所述出口电力线AP为:组网中与组网外部通信的电力线AP,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待传输数据的第一类型报文和第二类型报文,其中,所述第一类型报文为:适用于电力线传输的报文,所述第二类型报文为:适用于无线网络传输的报文;
通过电力线向所述出口电力线AP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第一类型报文,并通过无线网络向所述出口电力线AP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第二类型报文,以使得所述出口电力线AP根据接收到的报文转发所述待传输数据。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组网中的出口电力线AP,其中,所述出口电力线AP为:组网中与组网外部通信的电力线AP,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待转发报文;
根据报文转发记录,判断是否已转发过所述待转发报文对应的第一类型报文或者第二类型报文,其中,所述第一类型报文为:适用于电力线传输的报文,所述第二类型报文为:适用于无线网络传输的报文;
若为是,拒绝转发所述待转发报文;
若为否,转发所述待转发报文,并记录针对所述待转发报文的报文转发记录。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组网中除出口电力线接入点AP外的第一电力线AP,其中,所述出口电力线AP为:组网中与组网外部通信的电力线AP,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报文获得模块,用于获得待传输数据的第一类型报文和第二类型报文,其中,所述第一类型报文为:适用于电力线传输的报文,所述第二类型报文为:适用于无线网络传输的报文;
报文传输模块,用于通过电力线向所述出口电力线AP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第一类型报文,并通过无线网络向所述出口电力线AP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第二类型报文,以使得所述出口电力线AP根据接收到的报文转发所述待传输数据。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组网中的出口电力线AP,其中,所述出口电力线AP为:组网中与组网外部通信的电力线AP,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报文获得模块,用于获得待转发报文;
报文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报文转发记录,判断是否已转发过所述待转发报文对应的第一类型报文或者第二类型报文,其中,所述第一类型报文为:适用于电力线传输的报文,所述第二类型报文为:适用于无线网络传输的报文,若为是,拒绝转发所述待转发报文,若为否,触发报文转发模块;
所述报文转发模块,用于转发所述待转发报文,并记录针对所述待转发报文的报文转发记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线AP,包括处理器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被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促使: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步骤。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执行时,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促使所述处理器: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步骤。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线AP,包括处理器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被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促使: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步骤。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执行时,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促使所述处理器: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步骤。
由以上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第一电力线AP获得待传输数据的第一类型报文和第二类型报文后,分别通过电力线向出口电力线AP传输待传输数据的第一类型报文、通过无线网络向出口电力线AP传输待传输数据的第二类型报文,以使得出口电力线AP转发上述待传输数据。也就是,电力线AP在传输数据时,不仅通过电力线进行传输,还通过无线网络进行传输,这样即使电压变化、家用电器的电磁波变化等对电力线传输数据带来干扰,但是不会影响无线网络传输数据,因此提高了电力线AP传输数据的稳定性。
除此之外,通过电力线传输数据时受影响的因素与通过无线网络传输数据时受影响的因素一般不同,一旦通过电力线传输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输数据这两种方式中的一种受到影响,另一种依然可以正常传输数据,所以相对于单纯通过电力线传输数据或者单纯通过无线网络传输数据,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传输数据可以得到较快的数据传输速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组网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由于现有技术中电力线AP通过电力线传输数据时,电压变化或者家用电器电磁波变化等都会对数据传输产生干扰,进而影响电力线AP传输数据的稳定性。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下面先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电力线AP。
由于电力线AP是兼具电力线通信和无线AP功能的AP,因此可通过电力线拓展无线网络。作为执行主体的上述电力线AP所在的组网中可能会存在多个电力线AP,上述组网中与组网外部通信的电力线AP可以称为出口电力线AP,基于此,组网中除出口电力线AP之外的电力线AP均可以作为上述执行主体。
为便于描述,组网中除出口电力线AP之外的任一作为执行主体的电力线AP可以称为第一电力线AP。
具体的,上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S101:获得待传输数据的第一类型报文和第二类型报文。
其中,第一类型报文为:适用于电力线传输的报文。由于电力线传输数据属于以有线方式传输数据,所以上述第一类型报文也可以称为有线报文。
第二类型报文为:适用于无线网络传输的报文。由于无线网络传输数据属于以无线方式传输数据,所以上述第二类型报文也可以称为无线报文。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无线网络可以为MESH网络。
另外,从上述描述可以看出,第一类型报文和第二类型报文在数据传输方式上存在差异,为适应不同的传输方式,第一类型报文和第二类型报文往往在数据格式上存在差异,例如,第一类型报文可以是符合IEEE 802.3的报文,第二类型报文可以是符合IEEE802.11的报文。
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需要获得待传输数据的第一类型报文和第二类型报文两种类型的报文。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手机、电脑等网络设备接入上述第一电力线AP时,可以是以有线方式接入的,也可以是以无线方式接入的,因此,上述第一电力线AP所接收到的数据可能是通过有线方式传输至该第一电力线AP的数据,也可能是以无线方式传输至第一电力线AP的数据。
而受数据传输方式的影响,上述第一电力线AP接收到的数据是以有线方式传输至该第一电力线AP的数据时,第一电力线AP接收到的数据是适应于有线方式传输的数据;上述第一电力线AP接收到的数据是以无线方式传输至该第一电力线AP的数据时,第一电力线AP接收到的数据是适用于无线方式传输的数据。
鉴于此,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获得待传输数据的第一类型报文和第二类型报文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得到:
接收到的数据为通过无线方式传输至第一电力线AP的数据时,直接将所接收到的数据作为待传输数据的第一类型报文,并根据所接收到的数据生成适用于无线网络传输的报文作为待传输数据的第二类型报文;
接收到的数据为通过有线方式传输至第一电力线AP的数据时,直接将所接收到的数据作为待传输数据的第二类型报文,并根据所接收到的数据生成适用于电力线传输的报文作为待传输数据的第一类型报文。
由于通过有线方式传输的数据和通过无线方式传输的数据在报文头信息上存在差异,而封装数据,也就是原始数据,或者称为原始有效数据,是相同的,因此,在根据所接收到的数据生成适用于无线网络传输的报文、或者根据所接收到的数据生成适用于电力线传输的报文时,可以采用复制封装数据的方式实现。
S102:通过电力线向出口电力线AP传输待传输数据的第一类型报文,并通过无线网络向出口电力线AP传输待传输数据的第二类型报文,以使得出口电力线AP根据接收到的报文转发上述待传输数据。
具体的,出口电力线AP接收到上述第一类型报文或者第二类型报文后,可以转发所接收到的报文,从而使得出口电力线AP接收到的报文被传输至目的端。其中,上述目的端是指第一电力线AP想要将待传输数据发送到的端。
上述出口电力线AP如何对所接收到的报文进行转发在后续图2所示实施例中进行详细说明,这里暂不详述。
由以上可见,上述各个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第一电力线AP获得待传输数据的第一类型报文和第二类型报文后,分别通过电力线向出口电力线AP传输待传输数据的第一类型报文、通过无线网络向出口电力线AP传输待传输数据的第二类型报文。也就是,电力线AP在传输数据时,不仅通过电力线进行传输,还通过无线网络进行传输,这样即使电压变化、家用电器的电磁波变化等对电力线传输数据带来干扰,但是不会影响无线网络传输数据,因此提高了电力线AP传输数据的稳定性。
除此之外,通过电力线传输数据时受影响的因素与通过无线网络传输数据时受影响的因素一般不同,一旦通过电力线传输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输数据这两种方式中的一种受到影响,另一种依然可以正常传输数据,所以相对于单纯通过电力线传输数据或者单纯通过无线网络传输数据,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传输数据可以得到较快的数据传输速度。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2,提供了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电力线AP。
在作为执行主体的上述电力线AP所在的组网中,上述电力线AP可以为与组网外部通信的电力线AP,也就是,上述电力线AP为上述组网的网络出口,为便于描述可以称为出口电力线AP。
具体的,上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S201:获得待转发报文。
待转发报文可能是上述出口电力线AP所在组网中的其他电力线AP通过电力线发送的第一类型报文,也可能是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的第二类型报文。
其中,第一类型报文为:适用于电力线传输的报文,第二类型报文为:适用于无线网络传输的报文。
S202:根据报文转发记录,判断是否已转发过待转发报文对应的第一类型报文或者第二类型报文,若为是,执行S203,若为否,执行S204。
在待转发报文为第一类型报文时,待转发报文对应的第一类型报文即为待转发报文本身,待转发报文对应的第二类型报文可以是通过复制待转发报文的封装数据而得到的、适用于无线网络传输的报文。
在待转发报文为第二类型报文时,待转发报文对应的第一类型报文可以是通过复制待转发报文的封装数据而得到的、适用于电力线传输的报文,待转发报文对应的第二类型报文为待转发报文本身。
由于上述出口电力线AP既可能接收到待传输数据的第一类型报文,又可能会接收到待传输数据的第二类型报文,且出口电力线AP接收到第一类型报文和第二类型报文的顺序是不固定的,而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待传输数据只需转发一次,因此,在接收到待转发报文后需要判断是否已转发过待转发报文对应的第一类型报文或者第二类型报文,防止出现重复转发报文的情况。
具体的,根据报文转发记录,判断是否已转发过待转发报文对应的第一类型报文或者第二类型报文时,可以先解析待转发报文,获得待转发报文的报文信息,然后查找报文转发记录中是否记录有与所获得报文信息相匹配的信息。由于待传输数据的第一类型报文和第二类型报文仅仅为待传输数据适用于不同传输方式的数据,因此,第一类型报文和第二类型报文中报文的有效载荷或者称为原始有效数据相同,这样对待传输数据的第一类型报文和第二类型报文进行解析时,得到的报文信息是相同的。因此,若查找到上述报文转发记录中记录有与所获得报文信息匹配的信息,则可判定已转发过待转发报文对应的第一类型报文或者第二类型报文,否则,判定未转发过待转发报文对应的第一类型报文或者第二类型报文。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出口电力线AP中可以存储有报文转发记录表,该转发记录表用于记录报文转发记录。其中,报文转发记录中记录有已转发的每一报文的报文信息。
以IP报文为例,报文的报文信息可以包括:报文的源IP(Internet Protocol,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地址、目的IP地址、IP标志字段等等信息。
这样当上述电力线AP接收到待转发报文后,可以对待转发报文进行解析,得到待转发报文的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IP标志字段等信息,然后查找上述报文转发记录表中是否记录有上述解析记得到的信息,若存在,则认为已经转发过待转发报文对应的第一类型报文或者第二类型报文。
S203:拒绝转发待转发报文。
S204:转发待转发报文,并记录针对待转发报文的报文转发记录。
记录针对待转发报文的报文转发记录,可以是记录待转发报文的报文信息。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为防止随着上述出口电力线AP所转发的报文越来越多,报文转发记录越来越多,影响判断是否已转发过待转发报文对应的第一类型报文和第二类型报文的效率,S202判定已转发过待转发报文对应的第一类型报文或者第二类型报文的情况下,还可以删除针对待转发报文的报文转发记录。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记录针对待转发报文的报文转发记录之后,还可以按照预设时长对针对待转发报文的报文转发记录进行老化处理。
若上述待转发报文为第一类型报文,且上述出口电力线AP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待转发报文对应的第二类型报文,则可以认为待转发报文对应的第二类型报文丢失,这时可以删除针对待转发报文的报文转发记录,防止出口电力线AP中的报文转发记录过多。
若上述待转发报文为第二类型报文,且上述出口电力线AP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待转发报文对应的第一类型报文,则可以认为待转发报文对应的第一类型报文丢失,这时可以删除针对待转发报文的报文转发记录,防止出口电力线AP中的报文转发记录过多。
由以上可见,上述各个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由于出口电力线AP获得的待转发报文可能是第一类型报文,也可能是第二类型报文,也就是,其他电力线AP向上述出口电力线AP传输数据时,不仅通过电力线传输数据,还通过无线网络传输数据,因此,即使电压变化、家用电器的电磁波变化等对电力线传输数据带来干扰,但是不会影响无线网络传输数据,上述出口电力线AP依然能够正常接收报文并进行报文转发,所以提高了出口电力线AP传输数据的稳定性。
除此之外,通过电力线传输数据时受影响的因素与通过无线网络传输数据时受影响的因素一般不同,一旦通过电力线传输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输数据这两种方式中的一种受到影响,另一种依然可以正常传输数据,所以相对于单纯通过电力线传输数据或者单纯通过无线网络传输数据,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传输数据可以得到较快的数据传输速度。
下面再结合图3所示的组网结构示意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图3所示的组网为MESH网络,其中包括AP1、AP2、AP3和AP4共计4个电力线AP,AP1为该组网中与组网外部通信的网络设备,也就是该组网的网络出口,即出口电力线AP。
下面以图3中AP3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说明。
手机-C以无线方式接入AP3,电脑-C以有线方式接入AP3。
AP3接收到来自手机-C、且以无线方式传输的数据M后,该数据M即为待传输数据的第二类型报文,并根据数据M生成适用于电力线传输的报文,进而获得待传输数据的第一类型报文,通过AP3->AP2->AP1这一路径中各个电力线AP之间的MESH链路,AP3向AP1发送上述第二类型报文,也就是数据M,并且通过AP3与AP1之间的电力线,AP3向AP1发送上述所获得的第一类型报文。
AP3接收到来自电脑-C、且以有线方式传输的数据N后,该数据N即为待传输数据的第一类型报文,并根据数据N生成适用于无线网络传输的报文,进而获得待传输数据的第二类型报文,通过AP3->AP2->AP1这一路径中各个电力线AP之间的MESH链路,AP3向AP1发送上述所获得的第二类型报文,并且通过AP3与AP1之间的电力线,AP3向AP1发送上述待传输数据的第一类型报文,也就是数据N。
下面以图3中AP1为例,继续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说明。
假设,AP1中存在一个报文转发记录表。
AP1接收到报文P,并对报文P进行解析,得到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以及IP标志字段,在上述报文转发记录表中进行查找,发现报文转发记录表中未记录有上述解析得到的信息,所以认为还没有转发过报文P对应的第一类型报文或者第二类型报文,转发上述报文P,并将解析报文P得到的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以及IP标志字段记录在报文转发记录表中。
AP1又接收到报文Q,并对报文Q进行解析,得到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以及IP标志字段,在上述报文转发记录表中进行查找,发现报文转发记录表中记录有上述解析得到的信息,且与前述解析报文P得到的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以及IP标志字段相同,说明报文Q和报文P是同一待传输数据的不同类型的报文。又由于已经转发过报文P,为防止重复转发同一待传输数据,所以AP1可以拒绝转发报文Q。
与上述数据传输方法相对应,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应用于组网中除出口电力线接入点AP外的第一电力线AP,其中,所述出口电力线AP为:组网中与组网外部通信的电力线AP,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报文获得模块401,用于获得待传输数据的第一类型报文和第二类型报文,其中,所述第一类型报文为:适用于电力线传输的报文,所述第二类型报文为:适用于无线网络传输的报文;
报文传输模块402,用于通过电力线向所述出口电力线AP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第一类型报文,并通过无线网络向所述出口电力线AP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第二类型报文,以使得所述出口电力线AP根据接收到的报文转发所述待传输数据。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报文获得模块401可以包括:
第一报文获得单元,用于接收到的数据为通过无线方式传输至所述第一电力线AP的数据时,直接将所接收到的数据作为待传输数据的第一类型报文,并根据所接收到的数据生成适用于无线网络传输的报文作为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第二类型报文;
第二报文获得单元,用于接收到的数据为通过有线方式传输至所述第一电力线AP的数据时,直接将所接收到的数据作为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第二类型报文,并根据所接收到的数据生成适用于电力线传输的报文作为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第一类型报文。
由以上可见,上述各个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第一电力线AP获得待传输数据的第一类型报文和第二类型报文后,分别通过电力线向出口电力线AP传输待传输数据的第一类型报文、通过无线网络向出口电力线AP传输待传输数据的第二类型报文。也就是,电力线AP在传输数据时,不仅通过电力线进行传输,还通过无线网络进行传输,这样即使电压变化、家用电器的电磁波变化等对电力线传输数据带来干扰,但是不会影响无线网络传输数据,因此提高了电力线AP传输数据的稳定性。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5,提供了另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应用于组网中的出口电力线AP,其中,所述出口电力线AP为:组网中与组网外部通信的电力线AP,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报文获得模块501,用于获得待转发报文;
报文判断模块502,用于根据报文转发记录,判断是否已转发过所述待转发报文对应的第一类型报文或者第二类型报文,其中,所述第一类型报文为:适用于电力线传输的报文,所述第二类型报文为:适用于无线网络传输的报文,若为是,拒绝转发所述待转发报文,若为否,触发报文转发模块503;
所述报文转发模块503,用于转发所述待转发报文,并记录针对所述待转发报文的报文转发记录。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数据传输装置还可以包括:
记录删除模块,用于判定已转发过所述待转发报文对应的第一类型报文或者第二类型报文的情况下,删除针对所述待转发报文的报文转发记录。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数据传输装置还可以包括:
老化处理模块,用于在记录针对所述待转发报文的报文转发记录之后,按照预设时长对针对所述待转发报文的报文转发记录进行老化处理。
由以上可见,上述各个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由于出口电力线AP获得的待转发报文可能是第一类型报文,也可能是第二类型报文,也就是,其他电力线AP向上述出口电力线AP传输数据时,不仅通过电力线传输数据,还通过无线网络传输数据,因此,即使电压变化、家用电器的电磁波变化等对电力线传输数据带来干扰,但是不会影响无线网络传输数据,上述出口电力线AP依然能够正常接收报文并进行报文转发,所以提高了出口电力线AP传输数据的稳定性。
与前述数据传输方法相对应,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力线AP,该电力线AP包括:处理器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被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促使: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组网中除出口电力线接入点AP外的第一电力线AP,其中,所述出口电力线AP为:组网中与组网外部通信的电力线AP,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待传输数据的第一类型报文和第二类型报文,其中,所述第一类型报文为:适用于电力线传输的报文,所述第二类型报文为:适用于无线网络传输的报文;
通过电力线向所述出口电力线AP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第一类型报文,并通过无线网络向所述出口电力线AP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第二类型报文,以使得所述出口电力线AP根据接收到的报文转发所述待传输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处理器被机器可执行执行促使实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其他实现方式,与前述图1所示实施例部分提及的其他实施例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由以上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第一电力线AP在传输数据时,不仅通过电力线进行传输,还通过无线网络进行传输,这样即使电压变化、家用电器的电磁波变化等对电力线传输数据带来干扰,但是不会影响无线网络传输数据,因此提高了电力线AP传输数据的稳定性。
与前述数据传输方法相对应,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执行时,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促使所述处理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组网中除出口电力线接入点AP外的第一电力线AP,其中,所述出口电力线AP为:组网中与组网外部通信的电力线AP,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待传输数据的第一类型报文和第二类型报文,其中,所述第一类型报文为:适用于电力线传输的报文,所述第二类型报文为:适用于无线网络传输的报文;
通过电力线向所述出口电力线AP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第一类型报文,并通过无线网络向所述出口电力线AP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第二类型报文,以使得所述出口电力线AP根据接收到的报文转发所述待传输数据。
由以上可见,通过执行本实施例提供的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的机器可执行指令而进行数据传输时,第一电力线AP不仅通过电力线进行传输,还通过无线网络进行传输,这样即使电压变化、家用电器的电磁波变化等对电力线传输数据带来干扰,但是不会影响无线网络传输数据,因此提高了电力线AP传输数据的稳定性。
与前述数据传输方法相对应,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电力线AP,该电力线AP包括:处理器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被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促使: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组网中的出口电力线AP,其中,所述出口电力线AP为:组网中与组网外部通信的电力线AP,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待转发报文;
根据报文转发记录,判断是否已转发过所述待转发报文对应的第一类型报文或者第二类型报文,其中,所述第一类型报文为:适用于电力线传输的报文,所述第二类型报文为:适用于无线网络传输的报文;
若为是,拒绝转发所述待转发报文;
若为否,转发所述待转发报文,并记录针对所述待转发报文的报文转发记录。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处理器被机器可执行执行促使实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其他实现方式,与前述图2所示实施例部分提及的其他实施例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由以上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由于出口电力线AP获得的待转发报文可能是第一类型报文,也可能是第二类型报文,也就是,其他电力线AP向上述出口电力线AP传输数据时,不仅通过电力线传输数据,还通过无线网络传输数据,因此,即使电压变化、家用电器的电磁波变化等对电力线传输数据带来干扰,但是不会影响无线网络传输数据,上述出口电力线AP依然能够正常接收报文并进行报文转发,所以提高了出口电力线AP传输数据的稳定性。
与前述数据传输方法相对应,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执行时,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促使所述处理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组网中的出口电力线AP,其中,所述出口电力线AP为:组网中与组网外部通信的电力线AP,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待转发报文;
根据报文转发记录,判断是否已转发过所述待转发报文对应的第一类型报文或者第二类型报文,其中,所述第一类型报文为:适用于电力线传输的报文,所述第二类型报文为:适用于无线网络传输的报文;
若为是,拒绝转发所述待转发报文;
若为否,转发所述待转发报文,并记录针对所述待转发报文的报文转发记录。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机器可执行指令促使处理器实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其他实现方式,与前述图2所示实施例部分提及的其他实施例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通过执行本实施例提供的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的机器可执行指令而进行数据传输时,由于出口电力线AP获得的待转发报文可能是第一类型报文,也可能是第二类型报文,也就是,其他电力线AP向上述出口电力线AP传输数据时,不仅通过电力线传输数据,还通过无线网络传输数据,因此,即使电压变化、家用电器的电磁波变化等对电力线传输数据带来干扰,但是不会影响无线网络传输数据,上述出口电力线AP依然能够正常接收报文并进行报文转发,所以提高了出口电力线AP传输数据的稳定性。
前述各个实施例中提及的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上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存储装置。
上述各个实施例中提及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电力线AP、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组网中除出口电力线接入点AP外的第一电力线AP,其中,所述出口电力线AP为:组网中与组网外部通信的电力线AP,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待传输数据的第一类型报文和第二类型报文,其中,所述第一类型报文为:适用于电力线传输的报文,所述第二类型报文为:适用于无线网络传输的报文;
通过电力线向所述出口电力线AP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第一类型报文,并通过无线网络向所述出口电力线AP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第二类型报文,以使得所述出口电力线AP根据接收到的报文转发所述待传输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待传输数据的第一类型报文和第二类型报文,包括:
接收到的数据为通过无线方式传输至所述第一电力线AP的数据时,直接将所接收到的数据作为待传输数据的第一类型报文,并根据所接收到的数据生成适用于无线网络传输的报文作为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第二类型报文;
接收到的数据为通过有线方式传输至所述第一电力线AP的数据时,直接将所接收到的数据作为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第二类型报文,并根据所接收到的数据生成适用于电力线传输的报文作为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第一类型报文。
3.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组网中的出口电力线AP,其中,所述出口电力线AP为:组网中与组网外部通信的电力线AP,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待转发报文;
根据报文转发记录,判断是否已转发过所述待转发报文对应的第一类型报文或者第二类型报文,其中,所述第一类型报文为:适用于电力线传输的报文,所述第二类型报文为:适用于无线网络传输的报文;
若为是,拒绝转发所述待转发报文;
若为否,转发所述待转发报文,并记录针对所述待转发报文的报文转发记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记录针对所述待转发报文的报文转发记录之后,还包括:
判定已转发过所述待转发报文对应的第一类型报文或者第二类型报文的情况下,删除针对所述待转发报文的报文转发记录。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按照预设时长对针对所述待转发报文的报文转发记录进行老化处理。
6.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组网中除出口电力线接入点AP外的第一电力线AP,其中,所述出口电力线AP为:组网中与组网外部通信的电力线AP,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报文获得模块,用于获得待传输数据的第一类型报文和第二类型报文,其中,所述第一类型报文为:适用于电力线传输的报文,所述第二类型报文为:适用于无线网络传输的报文;
报文传输模块,用于通过电力线向所述出口电力线AP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第一类型报文,并通过无线网络向所述出口电力线AP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第二类型报文,以使得所述出口电力线AP根据接收到的报文转发所述待传输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报文获得模块,包括:
第一报文获得单元,用于接收到的数据为通过无线方式传输至所述第一电力线AP的数据时,直接将所接收到的数据作为待传输数据的第一类型报文,并根据所接收到的数据生成适用于无线网络传输的报文作为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第二类型报文;
第二报文获得单元,用于接收到的数据为通过有线方式传输至所述第一电力线AP的数据时,直接将所接收到的数据作为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第二类型报文,并根据所接收到的数据生成适用于电力线传输的报文作为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第一类型报文。
8.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组网中的出口电力线AP,其中,所述出口电力线AP为:组网中与组网外部通信的电力线AP,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报文获得模块,用于获得待转发报文;
报文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报文转发记录,判断是否已转发过所述待转发报文对应的第一类型报文或者第二类型报文,其中,所述第一类型报文为:适用于电力线传输的报文,所述第二类型报文为:适用于无线网络传输的报文,若为是,拒绝转发所述待转发报文,若为否,触发报文转发模块;
所述报文转发模块,用于转发所述待转发报文,并记录针对所述待转发报文的报文转发记录。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记录删除模块,用于判定已转发过所述待转发报文对应的第一类型报文或者第二类型报文的情况下,删除针对所述待转发报文的报文转发记录。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老化处理模块,用于在记录针对所述待转发报文的报文转发记录之后,按照预设时长对针对所述待转发报文的报文转发记录进行老化处理。
11.一种电力线AP,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被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促使:实现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12.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执行时,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促使所述处理器:实现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13.一种电力线AP,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被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促使:实现权利要求3-5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14.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执行时,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促使所述处理器:实现权利要求3-5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CN201910001078.8A 2019-01-02 2019-01-02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98032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01078.8A CN109803293B (zh) 2019-01-02 2019-01-02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01078.8A CN109803293B (zh) 2019-01-02 2019-01-02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03293A true CN109803293A (zh) 2019-05-24
CN109803293B CN109803293B (zh) 2022-05-24

Family

ID=66558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01078.8A Active CN109803293B (zh) 2019-01-02 2019-01-02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0329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81991A (zh) * 2013-02-14 2015-10-1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有效联合电力线和可见光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105323080A (zh) * 2014-06-09 2016-0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备份、电源备份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878165A (zh) * 2017-01-22 2017-06-20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7769819A (zh) * 2017-10-31 2018-03-0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494681A (zh) * 2018-02-05 2018-09-04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多链路的数据流传输方法、无线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81991A (zh) * 2013-02-14 2015-10-1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有效联合电力线和可见光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105323080A (zh) * 2014-06-09 2016-0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备份、电源备份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878165A (zh) * 2017-01-22 2017-06-20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7769819A (zh) * 2017-10-31 2018-03-0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494681A (zh) * 2018-02-05 2018-09-04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多链路的数据流传输方法、无线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03293B (zh) 2022-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lausen et al. Mobile ad hoc network (manet) neighborhood discovery protocol (nhdp)
CN103348726B (zh) 用于在网络中进行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CN103618800B (zh) 订阅通知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JP4874550B2 (ja) 有線又は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パケットのルーティングの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EP3145131B1 (en) Data packet processing method, service node and delivery node
CN106254147B (zh) 一种用于Wi-Fi网络的配置方法、物联网终端和控制端
WO2019029320A1 (zh) 一种配置管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905246B (zh) 利用分段然后加密安全的电力线通信(plc)网络节点
EP2988452A1 (en) Topology discovery in a hybrid network
Yi et al. Evaluation of routing protocol for low power and Lossy Networks: LOADng and RPL
WO2016089944A1 (en) Efficient hybrid resource and schedule management in time slotted channel hopping networks
CN109392178A (zh) Mpdu传输的方法、用户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US10419293B1 (en) Fast reformation in a directed acyclic graph based on deferred contention to higher devices
WO2019128273A1 (zh) 确定网络设备连接关系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JP2021180510A (ja)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19223795A1 (zh) 报文传输方法、通信装置和系统
CN108200567A (zh) 一种设备发现方法及设备
Yi et al. Collection tree extension of reactive routing protocol for low-power and lossy networks
Rayes et al. IoT protocol stack: a layered view
WO2019100794A1 (zh) 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7041534A1 (zh) 一种电力线网络通信的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803293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nastasiades et al. Content discovery in wireless information-centric networks
JP6356239B2 (ja) 最大離脱期間
CN103200110A (zh) 一种应用于智能变电站局域网的数据组播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25

Address after: 310052 11th Floor, 466 Changhe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3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52 Changhe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No. 466

Patentee before: NEW H3C TECHNOLOGIE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