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01449A - 一种伞架出借伞和收回伞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伞架出借伞和收回伞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01449A
CN109801449A CN201811612552.2A CN201811612552A CN109801449A CN 109801449 A CN109801449 A CN 109801449A CN 201811612552 A CN201811612552 A CN 201811612552A CN 109801449 A CN109801449 A CN 1098014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mbrella
gate runner
gate
ratchet
st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1255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Future Purchase Agel Ecommerce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Future Purchase Agel Ecommerc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Future Purchase Agel Ecommerce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Future Purchase Agel Ecommerce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8014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014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Holders For Apparel And Elements Relating To Appare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伞架出借伞以及收回伞的方法,其中,所述伞架出借伞方法,包括:接收借伞指令;当伞被移动到伞架的识别装置附近时,伞架的识别装置读取伞的信息;以及当伞架识别装置读取到伞的信息时,解锁闸机转轮,使其能够向借伞方向转动,进而使伞在外力作用下朝向伞出入口运动离开伞架。本申请伞架借出伞和收回伞通过同一个出入口,闸机转轮可以根据不同的状态,变换不同的转动方向,操作简单,可以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便捷的体验,有利于共享伞的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伞架出借伞和收回伞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共享伞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伞架出借伞和收回伞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伞是雨天出行的重要工具,但是经常携带伞会给人们出行带来不便。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共享伞应运而生,可以使人们需要使用伞的时候通过付费的方式暂时取得伞的使用权,解决经常携带伞出行的不便,因此广受欢迎。但是,目前来说,共享伞技术尚不成熟,无法给用户带来足够便捷的使用体验,不利于共享伞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伞架出借伞方法,包括:接收借伞指令;当伞被移动到伞架的识别装置附近时,伞架的识别装置读取伞的信息;以及当伞架识别装置读取到伞的信息时,解锁闸机转轮,使其能够向借伞方向转动,进而使伞在外力作用下朝向伞出入口运动离开伞架。
如上所述的方法,当所述伞通过所述闸机转轮时,伞架的限制装置控制使所述闸机转轮每转动一次只能通过一把伞。
如上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当伞被移动通过所述闸机转轮预定时间内没有其他伞通过所述闸机转轮,锁止所述闸机转轮。
如上所述的方法,还可以包括根据通过所述闸机伞的信息产生订单并计时。
如上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接收借伞指令之前或同时,接收唤醒信号,启动所述伞架。
如上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借伞指令至少包括:借伞数量、借伞期限或归还日期中的一种或多种。
如上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解锁闸机转轮或所述锁止闸机转轮包括:控制闸机中的转动限位件,使其释放或恢复对所述闸机转轮的限制。
如上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转动限位件包括:第一棘轮,与所述闸机转轮同轴耦接,当所述第一棘轮处于锁止状态时,所述闸机转轮被锁止,当所述第一棘轮被释放时,使所述闸机转轮沿第一方向旋转;第一棘爪,经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一棘轮旋转或锁止;驱动装置,与处理器电连接,经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一棘爪锁止或释放所述第一棘轮;控制所述闸机中转动限位件,使其释放或恢复对所述闸机转轮的限制包括:驱动装置接收解锁或锁止信号,并产生第一或第二驱动力,在所述第一或第二驱动力的作用下第一棘爪离开或回到初始位置,释放或锁止所述第一棘轮,使所述闸机转轮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或锁止。
如上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所述闸机中转动限位件,使其释放或恢复对所述闸机转轮的限制还包括:所述闸机中的第一微动开关检测所述驱动装置控制所述第一棘爪锁止或释放所述第一棘轮。
如上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当所述接收到借伞指令后提示用户取伞,其中,所述提示至少包括:伞架灯光提示、伞架声音提示或向用户移动终端发送提示中的一种或多种。
如上所述的方法,其中,限制装置控制使所述闸机转轮每转动一次只能通过一把伞包括:当伞沿导轨向外移动时,所述限制装置中的止多拨爪的多个凸齿当一把伞进入凸齿之间时,所述止多拨爪的一个凸齿阻止另一把伞通过。
如上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伞架的检测装置检测伞是否通过所述闸机,并在通过闸机时或之后发送反馈消息。
如上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根据所述反馈消息和/或所述识别装置读取到的伞的信息确定出借伞的数量。
如上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一端位于所述闸机转轮相邻轮齿之间的检测拨爪;以及与所述检测拨爪接触的第三微动开关;所述检测装置检测伞是否通过所述闸机包括:检测拨爪在闸机转轮转动过程中被推动;所述第三微动开关在所述检测拨爪被推动时被触发。
如上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闸机转轮锁止后,所述止多拨爪的凸齿复位到所述闸机转轮轮齿的下方。
根据本申请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伞架收回伞方法,包括:接收还伞指令;当伞被移动到识别装置附近时,伞架的识别装置读取伞的信息;以及当伞架的伞识别装置读取到伞信息后,解锁闸机转轮,使其能够向还伞方向转动,进而使伞在外力作用下远离伞出入口运动进入伞架。
如上所述的方法,当所述伞通过所述闸机转轮时,伞架的限制装置控制使所述闸机转轮每转动一次只能通过一把伞。
如上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基于伞出借的订单以及收回伞架的时间和/或状态确定向用户发送付款请求或扣费。
如上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接收还伞指令之前或同时包括:接收唤醒指令,唤醒伞架系统。
如上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唤醒指令和所述还伞指令为:伞触碰伞架的入伞触发拨爪,所述入伞触发拨爪触发与其接触的第四微动开关发出的信号。
如上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当伞通过所述闸机转轮后,锁止所述闸机转轮,其中,所述解锁闸机转轮或所述锁止闸机转轮包括:控制闸机中的转动限位件,使其释放或恢复对所述闸机转轮的限制。
如上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转动限位件包括:第二棘轮,与所述闸机转轮同轴耦接,当所述第二棘轮处于锁止状态时,所述闸机转轮被锁止,当所述第二棘轮被释放时,使所述闸机转轮沿第二方向旋转;第二棘爪,经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二棘轮旋转或锁止;驱动装置,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经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二棘爪锁止或释放所述第二棘轮;控制所述闸机中转动限位件,使其释放或恢复对所述闸机转轮的限制包括:驱动装置接收解锁或锁止信号,并产生第二或第一驱动力,在所述第二或第一驱动力的作用下第二棘爪离开或回到初始位置,释放或锁止所述第二棘轮,使所述闸机转轮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或锁止。
如上所述的方法,所述控制所述闸机中转动限位件,使其释放或恢复对所述闸机转轮的限制还包括:所述闸机中的第二微动开关检测所述驱动装置控制所述第二棘爪锁止或释放所述第二棘轮。
如上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伞收回伞架的时间是伞通过闸机转轮的时间,或被所述识别装置识别的时间。
如上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识别装置对伞的状况进行识别。
如上所述的方法,其中限制装置控制使所述闸机转轮每转动一次只能通过一把伞包括:当伞沿导轨向内移动时,所述限制装置的止多拨爪的多个凸齿当一把伞进入凸齿之间时,所述止多拨爪的一个凸齿阻止另一把伞通过。
如上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伞架的检测装置检测伞是否通过所述闸机转轮,并在通过闸机转轮时或之后发送反馈消息。
如上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根据所述反馈消息和/或所述识别装置读取到的伞的信息确定收回伞的数量。
如上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一端位于所述闸机转轮相邻轮齿之间的检测拨爪;以及与所述检测拨爪相连的第三微动开关;所述检测装置检测伞是否通过所述闸机包括:检测拨爪在闸机转轮转动过程中被推动;所述第三微动开关在所述检测拨爪被推动时被触发。
如上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闸机转轮锁止后,所述止多拨爪的凸齿复位到所述闸机转轮轮齿的下方。
本申请伞架借出伞和收回伞通过同一个出入口,闸机转轮可以根据不同的状态,变换不同的转动方向,操作简单,可以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便捷的体验,有利于共享伞的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伞架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伞架爆炸图;
图3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悬挂有伞的滑轨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伞架上部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伞架上部结构俯视图;
图6A和图6B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闸机的顶面和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闸机爆炸图;
图8A-图8H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闸机的内部部件示意图;
图9A-图9D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限制装置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10A-图10E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借伞时闸机工作原理图;
图11A-图11E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还伞时闸机工作原理图;
图12为根据本申请借伞和还伞过程中微动开关脉冲图;
图13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伞架出借伞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以及
图14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伞架收回伞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以下的详细描述中,可以参看作为本申请一部分用来说明本申请的特定实施例的各个说明书附图。在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在不同图式中描述大体上类似的组件。本申请的各个特定实施例在以下进行了足够详细的描述,使得具备本领域相关知识和技术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应当理解,还可以利用其它实施例或者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结构、逻辑或者电性的改变。
本文中,所述的伞包括晴伞、雨伞、晴雨伞等各种类型的伞。
目前,共享伞的储存和固定装置多以柜式为主,这样的伞柜体积和重量较大,不容易挪动更换位置。并且,伞在柜中堆积容易出现生锈、发霉或者损坏等问题,增加了运营成本。同时,一般的共享伞储存和固定装置在借伞和还伞时会分别采用不同的轨道口,这会增加借伞和还伞操作流程的复杂度,让使用者感到困惑。另外,现有伞柜的技术不成熟,使用者有可能通过特殊的技术手段通过仅支付一把伞的费用而取出多把伞,导致商家的利益受损,不利于共享伞的推广应用。此外,现有的伞柜大多使用外接市电供电,会极大限制伞柜的使用场景,不利于该商业模式的广泛推广。
为了克服上述困难,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新的伞架,其通过结构上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仅支付一把伞的费用而获取多把伞的问题,减小了伞架的体积和重量,可以随意的挪动位置,并且该伞架采用常规的电池供电,不受市电的约束,可以应用于多种场景,便于伞架的全面推广,给消费者带来更加便捷的体验。而且伞架在空闲的时候会进入深度休眠的状态,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电能损耗,降低对伞架进行维护的频率。
本申请的伞架采用统一的轨道用于借伞和还伞操作,在轨道口处安置闸机装置用于控制伞的借还,操作简单。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伞架还包括借还伞检测装置,可以通过检测的结果,控制闸机执行不同的操作。根据本申请其他一些实施例,借还伞检测装置还可以检测伞是否已经通过闸机或者检测通过闸机的伞的数量。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伞架还包括限制装置,其可以防止一次打开闸机有多把伞通过检测装置的情况,可以有效的避免商家的损失。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申请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方便对申请技术方案的理解,并不应当用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图1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伞架示意图。示出了伞架的整体形状。图2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伞架爆炸图。图中示出伞架各个部件的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安装位置。
如图所示,伞架100包括支撑架、滑轨103以及机头104。其中,机头104用于控制伞进出,滑轨103的第一端(例如沿纸面偏右的一端)与机头104连接,用于支撑并悬挂伞,支撑架分别与滑轨103和机头104连接,用于支撑悬挂伞的滑轨103和控制伞进出的机头104。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支撑架可以包括支撑杆101和支撑杆102。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支撑杆101的形状可以为“T”字型,其包括竖杆1011和横杆1012。其中,竖杆1011的下端与横杆1012相连,例如可以与横杆1012的中点相连,上端与滑轨103的另一端(例如沿纸面偏左的一端)相连。横杆1012可以用于与地面接触,以稳定伞架。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支撑杆101可以一体成型。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竖杆1011与滑轨103之间可以通过“L”型连接件105连接,连接件105可以将二者的连接处完全覆盖,有利于滑轨103的闭合性,防止裸露的滑轨划伤用户,也可以保护滑轨及其与支撑杆101固定连接处。当然,根据本申请其他的实施例,支撑杆101也可以具有其他的形状,例如“L”型。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支撑杆101可以是金属型材。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支撑杆102的形状可以为“L”型,其包括竖杆1021和横杆1022。其中,竖杆1021的下端与横杆1022的一端相连,例如可以是纸面远离读者的一端(当然也可以是沿纸面靠近读者的一端),上端与机头104相连。横杆1022与地面接触,用于稳定伞架。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支撑杆102可以一体成型。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支撑架还可以包括底杆107,其连接于支撑杆101和支撑杆102之间。具体地,底杆107连接于支撑杆101的横杆1012和支撑杆102的横杆1022之间。底杆107可以加固伞架的结构,有利于增加伞架的稳定性。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底杆107可以通过螺钉与支撑杆101的横杆1012和支撑杆102的横杆1022的中点相连。当然,连接点也可以位于其他的位置。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通过螺钉连接仅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中的一种连接方式,本领域中已有的其他连接方式也可以应用于本申请技术方案。例如:焊接、铆接等等。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底杆可以是金属型材。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底杆可以是中空的方管,有利于减轻伞架的重量,方便挪动伞架。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横杆1022的长度可以与横杆1012的长度相同,特别是当底杆107与横杆1012和1022连接点的位置相同的情况下(例如连接在横杆1012和1022的中点)并平行于滑轨103,可以方便竖杆1011和竖杆1021在沿滑轨103的方向上彼此错开,避免竖杆1021在伞出入时形成阻挡。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机头104例如沿纸面偏右的一侧可以具有凹进的部分,作为伞出入口。滑轨103沿纸面偏右的一端与机头104连接,对准机头104的伞出入口。竖杆1021可以通过连接件106连接到机头104(例如沿纸面偏右的非凹进部分),有利于充分的避让开机头的伞出入口,方便用户借还伞。
根据本申请其他的实施例,支撑杆102也可以具有其他的形状,例如“T”型,只要保证竖杆1021与横杆1022的连接点距离横杆1022的中点满足一定的距离,例如大于等于伞柄的直径即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支撑杆102可以是金属型材。
图3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悬挂有伞的滑轨示意图。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滑轨103可以为内部中空的直杆,这个中空的部分构成伞道,滑轨103的侧截面可以为下部具有开口的口字形状。开口的尺寸可以小于伞柄的直径。伞的伞杆可以从该开口处进入伞道,伞柄可以支撑在该开口的两侧。这样,伞可以在伞道内部进行滑动。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滑轨还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开口沿纸面向下的“C”字形等,或者是中间间隔一定距的两块条形板。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开口的尺寸或者两块条形板之间的距离小于伞柄的直径。根据本申请其他一些实施例,滑轨可以不是沿直线延伸,例如可以是在平行于伞架底面的平面内S型延伸,有利于伞架增加容纳伞的数量。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滑轨可以是金属型材。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支撑架还可以包括水槽108,其可以设置在支撑杆101的横杆1012和支撑杆102的横杆1022之间,并位于滑轨103的下方以及底杆107的上方,用于收集滑轨103上悬挂伞表面的雨水,防止雨水弄脏地面或者滑倒行人。当然,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通过水槽收集伞表面的雨水以及敞开式的伞架,可以有效的对伞进行晾干,防止伞霉变。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水槽108还可以与底杆107固定连接,有利于加固伞架的结构,增加伞架的稳定性。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水槽可以通过铆钉与底杆相互连接。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本领域中其他连接方式也可以应用于水槽与底杆之间的连接。例如:螺钉连接、焊接等等。
图4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伞架上部结构爆炸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伞架上部结构俯视图。如图所示,伞架上部结构包括滑轨103和机头104,其中,滑轨103连接到机头104中。
如图所示,机头104内可以设有前导轨板401和后导轨板402。其中,前导轨板401与后导轨板402平行间隔放置,形成导轨410。滑轨103的第一端可以与导轨410耦接。具体的,其开口的两侧分别连接到前导轨板401和后导轨板402沿纸面偏左一端的上表面。其中,导轨410的宽度与滑轨103伞道开口的大小可以相同或者可以略有不同,形成一体式的轨道,便于伞滑动进出。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如图4所示,可选择的,机头104还可以包括支架403,其可以具有类似于开口向下的“L”型的形状,其L型长边沿纸面向外的一端固定在前导轨板401,L型短边(例如短边的中点)与后导轨板402固定,并且其端头向下与支撑杆102连接。支架403的长边与导轨410相对应的位置朝下的方向具有凹陷,以便于伞柄通过并进入轨道。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支架403的长边以及短边的大部分可以高于导轨410所在的平面,有利于伞顺利通过机头入/出伞。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支架403可以对机头上盖406起到支撑的作用。当然,支架403也可以具有其他的形状和连接关系,例如也可以是门型的结构。
进一步地,机头104内还可以设有闸机404,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其可以设置于前导轨板401上表面,闸机404中的转轮位于导轨410的上方,用于控制伞的出入。相应的,限制装置408位于前导轨板401的下表面,配合闸机404工作。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闸机404和限制装置408也可以分别位于后导轨板402的上下表面。以下将对闸机404的具体结构和工作方式进行详细介绍。
图6A和图6B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闸机的顶面和底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闸机爆炸图。图中示出了其各个部件的安装位置以及之间的连接关系。图8A-图8H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闸机的内部部件示意图。图8A为闸机的闸机转轮和转动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B和图8C为转动限位件的第一棘轮顶面和底面的结构示意图;图8D和图8E为转动限位件的第二棘轮顶面和底面的结构示意图;图8F为转动限位件第一棘爪的结构示意图;图8G为转动限位件第二棘爪的结构示意图;图8H为闸机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6A和图6B,闸机404可以包括下盒体601和上盒体602,下盒体601和上盒体602之间可以通过螺丝或卡扣等紧固装置固定以形成盒体。下盒体601朝向盒体以外的一面上可以设有闸机转轮603,转轮603可以以其中心为轴转动并且可以包括多个轮齿。相邻两个轮齿之间的空间可以容纳伞柄,在转动的过程中轮齿会依次经过导轨410的上方,从而直接推动伞或者辅助人力推动伞实现伞的出入。根据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闸机转轮603也可以安装在盒体内,闸机转轮603的轮齿可以从盒体一侧的开口伸出,这种方案可以对闸机转轮603进行有所保护。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盒体内可以安装有限定闸机转轮603转动的转动限位件,其可以与闸机转轮603相耦接,能择一的限定闸机转轮603正向或反向旋转预设角度。具体的,转动限位件包含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且所述第一转动件配置为跟随所述闸机转轮603正向旋转,所述第二转动件配置为跟随所述闸机转轮603反向旋转。由于闸机转轮603可双向转动控制伞的进出,使得伞可从同一个导轨口进或出,极大提升闸机的便利性,用户可以在任意的导轨口处借出或归还伞。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参考图8A,转动限位件可以采用双棘轮棘爪机构,包括第一棘轮620和第二棘轮630以及第一棘爪640和第二棘爪650。其中闸机转轮603、第一棘轮620和/或第二棘轮630均可旋转的安装在第一旋转轴611上,而且第一棘轮620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第二棘轮630和闸机转轮603相咬合。其中,第一棘轮620构成了上述第一转动件,与闸机转轮603耦接为一体,第一棘轮620具有第一棘齿621。第二棘轮630构成了上述第二转动件,与第一棘轮620或闸机转轮603耦接为一体,第二棘轮630具有第二棘齿631,并且第二棘齿631的齿向与第一棘齿621的齿向相背;第一棘爪640具有第一棘爪主体和第一棘爪尖部,第一棘爪尖部可以对第一棘轮620止逆。第二棘爪650具有第二棘爪主体和第二棘爪尖部,第二棘爪尖部可以对第二棘轮630止逆。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闸机转轮603和转动限位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如图7、图8A、图8B、图8C、图8D以及图8E所示。第一棘轮620的上表面或顶面设有缺口622,第二棘轮630的下表面或底面设有凸块632,凸块632插入缺口622中定位咬合。具体的,缺口622的数量具有两个,分别为第一扇形缺口和第二扇形缺口,第一扇形缺口和第二扇形缺口相对向的分布在第一棘轮620的中心的两侧。凸块632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扇形凸块和第二扇形凸块。其中,第一扇形凸块与第一扇形缺口相适配,第二扇形凸块与第二扇形缺口相适配。可选的,第一扇形缺口的面积小于第二扇形缺口的面积,且第一扇形凸块的面积小于第二扇形凸块的面积。也即,当第二棘轮630下表面的凸块632插入第一棘轮620上表面的缺口622时,第一棘轮620和第二棘轮630相互咬合成一体,共同运动。类似的,第一棘轮620的下表面设有凸块623,闸机转轮603的上表面设有缺口612,当第一棘轮620下表面的凸块623插入闸机转轮603上表面的缺口612时,第一棘轮620和闸机转轮603相互咬合成一体,共同运动。
如图8A、图8F和图8G所示,第一棘爪640和第二棘爪650结构类似。以第一棘爪640进行说明,第一棘爪640包含棘爪主体以及位于棘爪主体的两端的第一棘爪尖部641和第一棘爪驱动端。其中,第一棘爪驱动端具有位于内侧的第一棘爪弯折部642和位于外侧的第一棘爪角端643。需要指出的是,第一棘爪驱动端的内侧和外侧是以驱动件660作为参照物,靠近驱动件660的一侧为内侧,远离驱动件660的一侧为外侧。其中,第一棘爪尖部641插入第一棘轮620的第一棘齿621的齿槽中时,第一棘轮620被止逆,不能沿顺时针方向或正向继续转动。类似的,第二棘爪650包含棘爪主体以及位于棘爪主体的两端的第二棘爪尖部651和第二棘爪驱动端。其中,第二棘爪驱动端具有位于内侧的第二棘爪弯折部652和位于外侧的第二棘爪角端653。第二棘爪尖部651插入第二棘轮630的第二棘齿631的齿槽中时,第二棘轮630被止逆,不能沿逆时针方向或反向继续转动。
如图8A和图8H所示,驱动件660包含驱动电机661和凸轮662。其中,凸轮662与驱动电机661的输出轴相耦接,且凸轮662具有近心端663和远心端664。驱动电机661驱动凸轮662转动,凸轮662对应择一的驱动第一棘爪640或第二棘爪620摆动,从而择一的驱动所述第一棘爪640对所述第一棘轮620脱离止逆或驱动所述第二棘爪650对所述第二棘轮630脱离止逆。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凸轮662可采用盘形凸轮,盘形凸轮位于所述第一棘爪驱动端和第二棘爪驱动端围设的空间内。随着盘形凸轮662的转动,所述远心端664择一的抵顶所述第一棘爪弯折部642或第二棘爪弯折部652时,使得所述第一棘爪尖部641脱离所述第一棘轮620的棘齿或所述第二棘爪尖部651脱离所述第二棘轮630的棘齿,从而释放所述第一棘轮620或第二棘轮630。由于闸机转轮603转动过程中需要一定的高度空间,第一棘轮620的上表面设置的缺口622突出于所述第一棘齿621的顶面,使得所述第一棘齿621的顶面和第二棘齿631的底面存在间隙。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可以对转动限位件进行检测,从而反应闸机的转动情况,闸机包含检测第一棘爪动作的第一检测件和检测第二棘爪动作的第二检测件。例如,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分别采用微动开关K1 670和微动开关K2 680。需要说明是,本申请并不限制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的类型,任一检测件均可以是微动开关、红外光耦或者霍尔开关等。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闸机404还可以包括检测装置,其可以检测闸机转轮603的转动情况,从而可以检测通过伞的数量。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检测装置可以包括检测拨爪604、检测扭簧605以及微动开关K3 606。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检测拨爪604和检测扭簧605可以通过螺钉等紧固装置固定在下盒体601朝向盒体外部表面的螺柱上。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检测拨爪604可以具有形状不同的两端(例如检测端和触发端),如图6所示,检测拨爪604的检测端(沿纸面向外的一端)的形状可以与闸机转轮603的轮齿相配合,在闸机转轮603转动时可以推动检测拨爪604的检测端,触发端会被推动从而远离其初始位置,从而可以检测一把伞的出入。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检测扭簧605的一端与一个固定的点耦接,例如可以固定在下盒体上的一个点。检测扭簧605的另一端可以固定在检测拨爪604例如沿纸面向内的一端。当检测拨爪604在闸机转轮603轮齿的推动下脱离初始位置的时候,检测扭簧605会被拉伸发生弹性形变。当轮齿经过后,检测拨爪604不再受到推动的作用力,因此检测拨爪604会在检测扭簧605收缩作用力下回到其初始位置。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当检测拨爪604处于初始位置时,其沿纸面向内的一端可以按下微动开关K3 606;当检测拨爪604脱离初始位置时,微动开关K3 606被释放,微动开关606发生状态变化,并将变化状态发送到处理器,处理器基于此事件,记录一把伞的出入。
下面继续介绍机头104的结构。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如图4所示,机头104内还可以设有识别装置405,其用于识别通过闸机转轮603的伞的标识,其可以设置在机头内部的各种位置,例如可以位于后导轨板402上(例如位置可以高于闸机转轮),或者也可以位于机头上盖406的内侧等等,位置的选择可以根据伞柄、识别码、电路走线的情况的不同而不同。优选为,识别装置位于闸机转轮的正上方,或者相比较于闸机转轮更远离出/入伞口。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识别装置405可以是RFID天线、条形码扫描器或摄像头等等。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识别装置405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机头104还可以包括限制装置408,用于防止打开一次闸机通过多把伞,避免商家的损失。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限制装置408的位置可以与闸机404相对应,例如当闸机404设置在前导轨板401上方的时候,限制装置408可以固定在前导轨板401的下方,并位于闸机转轮603的下方,可以有效的限制多把伞一次性通过闸机转轮。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限制装置408可以包括止多拨爪4081和止多扭簧4082。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止多拨爪4081可以包括多个凸齿,且可以位于例如前导轨板401下方,并且至少一个凸齿伸入到导轨410下方;止多扭簧4082可以位于止多拨爪4081下方;止多拨爪4081和止多扭簧4082可以通过贯穿件彼此固定。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凸齿的宽度为5mm-15mm。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止多拨爪的多个凸齿之间形成凹口,其用于容纳伞的伞柄。当止多拨爪转动时,凹口会转动经过导轨410。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凹口为圆弧状,其用于与伞柄相吻合。当然,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根据伞柄的不同,凹口可以有不同的形状。例如:“L”型等。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每个凹口仅可以容纳一把伞的伞柄,可以有效的防止多把伞同时通过闸机。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止多扭簧4082可以具有例如U型的形状,两条边分别可以随着止多拨爪4081的转动而转动,从而造成扭簧的拉伸。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在止多扭簧4082的两条边之间设有例如固定在前导轨板401上的立柱(如图8所示)。因此,当止多扭簧4082的一条边随止多拨爪4081转动的时候,另一条边会因为该立柱的阻挡而保持在初始位置。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在止多拨爪4081与前导轨板401之间以及止多拨爪4081与止多扭簧4082之间还可以包括隔离元件。例如:垫片、套管等等。可以避免部件之间接触,减小部件之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减小部件之间的摩擦,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限制装置408还可以包括保护盖4083,其全部或部分覆盖止多扭簧4082和止多拨爪4081,并与前导轨板401固定,可以对限制装置408的内部结构进行保护,防止不法用户对限制装置进行破坏。
图9A-图9D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限制装置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9A所示为止多拨爪4081处在初始状态或者说止多扭簧4082没有发生形变的情况。
如图9B和图9C所示,当伞柄例如沿纸面左移的时候,止多拨爪4081的凸齿被伞柄推动从而使得止多拨爪4081例如逆时针旋转,为了防止下一把伞也进入闸机转轮603,止多拨爪4081的另一个凸齿可以转动到能把阻止下一把伞进入闸机转轮603的位置或角度,例如可以旋转到与沿纸面水平呈90度、60度或30度的角度(这里的角度指的是凸齿的中心线与沿纸面水平方向之间的角度)。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多把伞同时或者在短时间内有多把伞出入机头,容易引发识别装置识别错误,从而导致货损或者给使用者带来不便。而止多扭簧4082的沿纸面偏右的边被止多拨爪4081带动,也沿逆时针向上转动。然而,由于止多扭簧4082之间的立柱的存在,止多扭簧4082的左边被阻挡而无法沿逆时针转动。因此,止多扭簧4082发生弹性形变。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为阻止另一把伞通过所述闸机转轮。凸齿之间的角度可以为60°-90°。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凸齿之间的角度可以是相邻两个凸齿中心线的夹角,或者相邻两凸齿相邻两边的夹角。另外,凸齿伸入导轨的长度与导轨宽度的比例也要满足特定的要求才能实现上述阻挡的目的,例如凸齿伸入导轨的长度与导轨宽度的比例可以是0.5。
如图9D所示,当伞柄脱离止多拨爪4081的凸齿后,止多扭簧4082沿纸面偏右的边回到初始位置,止多拨爪4081会在止多扭簧4082的收缩作用力下复位。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机头104还可以包括唤醒装置,用于检测伞进入导轨并发出唤醒信号,从而唤醒伞架系统。虽然唤醒装置并不是闸机404的一部分,但是还是可以参考图6和图7,唤醒装置可以包括入伞触发拨爪607、入伞触发扭簧608以及微动开关K4 609。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唤醒装置可以位于下盒体601下方,或者唤醒装置可以位于与闸机404相同或者不同的导轨板上。但是无论如何,唤醒装置的位置必须比闸机转轮603更靠近机头104的伞出入口,且竖直方向上的位置与闸机转轮603相仿。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如图6所示,入伞触发拨爪607和入伞触发扭簧608可以通过螺钉等紧固装置依次固定在下盒体601朝向盒体外部表面上。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入伞触发拨爪607可以是带凸块的扇形状,如图6所示,凸块设置于扇形的圆弧上,并靠近固定在下盒体601朝向盒体外部表面上的微动开关K4 609。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在初始位置,入伞触发拨爪607的扇形尖端可以全部或部分的覆盖导轨410,微动开关K4 609可以处于第一状态,例如处于释放状态或者被入伞触发拨爪607的凸块部分压迫的状态。在有伞进入导轨410时,伞会首先推动入伞触发拨爪607,入伞触发拨爪607发生旋转,远离初始位置,微动开关K4 609可以因此处于第二状态,例如被凸块压迫的状态或者释放状态。当然,根据不同的位置设置,微动开关K4 609的状态也可以是对调的。无论如何,利用微动开关K4 609前后的状态差异可以对伞架进行唤醒,例如从断电状态进入供电状态,或者从休眠状态进入到工作状态。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入伞触发扭簧608的两端分别卡在入伞触发拨爪607凸块两侧,在入伞触发扭簧608的两条边之间设有例如固定在下盒体601上的立柱。因此,当入伞触发扭簧608的一条边随入伞触发拨爪607转动的时候,另一条边会因为该立柱的阻挡而保持在初始位置。当伞进入,入伞触发拨爪607被推动远离初始位置时,入伞触发扭簧608会被拉伸发生弹性形变。当伞经过后,入伞触发拨爪607不再受到推动的作用力,因此入伞触拨爪607会在入伞触发扭簧608收缩的作用力下回到初始位置。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唤醒装置还可以包括止动部件610,用于限制入伞触发拨爪607的转动范围。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止动部件610可以是圆柱形状。如图6所示,止动部件610可以设置于入伞触发拨爪607凸块运动的路线上。根据本申请其他一些实施例,止动部件还可以具有其他形状。例如:方形,椭圆等等。
进一步地,机头104内部还可以设有扬声器700,其位于闸机转轮603靠近滑轨103一侧,可以用于播放语音提示。具体的,扬声器700可以提示用户使用共享伞架的方法、播放天气预报、播放借还伞的操作流程等等。参考图7,扬声器700可以包括喇叭701,用于产生语音提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喇叭701可以是带状喇叭、号角喇叭、气垫式喇叭、传输线式喇叭、全音域喇叭、同轴喇叭等等。
进一步地,扬声器还可以包括前声腔壳702,其可以通过螺钉等紧固装置与喇叭701连接形成前声腔,可以对声音进行放大。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前声腔可以是圆柱状的空间,其直径可以为35mm-40mm,高度可以是1.5mm-3.5mm。根据本申请其他一些实施例,前声腔还可以是其他形状的空间。例如:棱柱状或椭圆柱状等。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在前声腔壳702上包括多个出声孔7021,便于喇叭701形成的语音播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出声孔7021可以是直径为2mm-5mm的圆孔。根据本申请其他一些实施例,出声孔7021还可以有其他形状。例如:方形、椭圆等等。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扬声器产生的音量可以达到80-90分贝。
进一步地,扬声器还可以包括后声腔壳703和后声腔盖704。其中,喇叭701或者前声腔壳702可以与后声腔壳703沿纸面方向向下的表面可拆卸固定。后声腔壳703可以具有“口”型形状,且其侧壁可以与下盒体601的一个侧壁相依或者二者可以共用一个侧壁。后声腔盖704可以可拆卸的固定在后声腔壳703沿纸面朝上的开口上。后声腔盖704可以是上盒体602底面的延伸或者与其在同一表面内。后声腔壳703与后声腔盖704可以形成扬声器的后声腔,后声腔壳703沿纸面向下的开口可以用于收集喇叭701发出的声音,并可以对低频重音进行修正,有利于改善音质。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后声腔可以是长方体状的空间,其与喇叭701接触底面的长边可以是48.5mm-50mm,宽边可以是47mm-50mm,高度可以是27mm-50mm。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后声腔还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圆柱形、椭圆柱形等等。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后声腔壳703与下盒体601可以一体成型,后声腔盖704与上盒体602可以一体成型。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扬声器700还可以包括漏音孔,其设置于后声腔壳的侧壁上,其用于对后声腔修正的低频重音进行调整。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漏音孔的形状可以是矩形,其长边不超过5mm,宽边不超过3mm。根据本申请其他一些实施例,漏音孔还可以有其他形状。例如:圆形、椭圆形等等。当然,漏音孔还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例如:后声腔盖上等。
下面继续介绍机头104的其他结构。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如图4所示,机头104还可以包括上盖406,其可以与前导轨板401和后导轨板402连接,并覆盖前后导轨板401和402、闸机404等等重要的结构,对机头104的内部结构进行保护。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上盖406上还可以包括例如位于上盖406上表面的按键4061,可以用于控制整个伞架的状态。例如:控制伞架的开启或者关闭。又如:控制伞架从断电状态进入供电状态,或者从休眠状态进入到工作状态。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可选择的,上盖406还可以包括例如位于上盖406上表面的指示灯4062,用于显示伞架的不同状态。例如:伞架处于开机或关机状态、伞架处于休眠状态、或者伞架处于已被唤醒状态等等。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可选择的,上盖406还可以包括二维码4063,作为该伞柜的ID或者供使用者扫描用于身份识别。该二维码还可位于伞柜的其他可以易于被用户察觉的位置。当然,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用户通过使用移动设备扫描伞柜上的二维码借伞仅仅只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本领域中已有的身份识别实施方式均可以应用于本申请技术方案,例如:刷卡、伞架扫描用户二维码、扫描用户指纹、扫描用户掌纹、摄像头对用户进行面部识别等等。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机头104中还可以设有处理器,其可以配置为控制伞架中各部分的状态,例如控制闸机404以阻止或者允许伞的进出,或者控制识别装置405用于识别伞等等。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机头104内还可以设有定位装置及通信装置,方便对伞架分布进行统计和调整,远程传输数据到服务器以及服务器对伞架进行远程控制。
根据本申请一个可选实施例,机头104内部还可以设有电池407,其可以设置在机头内部的任意位置,例如在上盖406与闸机404之间,用于为伞架供电。这可以有效的避免伞架利用外部供电,减小了伞架使用场景的限制,有利于共享伞的推广应用。
结合图4-图9D,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闸机工作原理如图10A-图10E和图11A-图11E所示。其中,图10A-图10E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借伞时闸机工作原理图。图11A-图11E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收伞时闸机工作原理图。
如图所示,闸机404整体固定在轨道的一端,例如轨道的入口处或出口处。闸机转轮603从下盒体601下方穿过中孔613,其上表面设置的缺口612与第一棘轮620的下表面的凸块623相互咬合。第一棘轮620的上表面的缺口622与第二棘轮630的下表面的凸块632相互咬合。第一旋转轴611从上方向下依次穿过第二棘轮630、第一棘轮620、下盒体601以及闸机转轮603,可以利用卡簧卡住第一旋转轴611的尾部卡簧槽,将以上各部件同轴固定。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在闸机转轮603与卡簧之间还可以包括隔离元件例如垫片,有利于防止闸机转轮转动过程中磨损。
第二旋转轴614依次穿过第二棘爪650,棘爪扭簧615和第一棘爪640,并固定在下盒体601的转轴孔处,且棘爪扭簧615两端分别卡在第二棘爪650的第二棘爪驱动端和第一棘爪640的第一棘爪驱动端的外侧。在棘爪扭簧615的弹力作用下,第二棘爪尖部651可插入第二棘轮630的第二棘齿631的齿槽处,第一棘爪尖部641可插入第一棘轮620的第一棘齿621的齿槽处。凸轮662套设在所述驱动电机661的输出轴上,驱动电机661置于下机构盒体的驱动电机槽内。通过螺钉等紧固装置将微动开关K1 670及微动开关K2 680固定在上盒体602对应的开关固定槽内,其中,微动开关K1、微动开关K2、微动开关K3以及微动开关K4既可以为相同类型微动开关,也可以为不同类型微动开关。还可以通过螺钉等紧固装置将微动开关K3 606和微动开关K4 609固定在下盒体601外的开关固定槽内。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闸机转轮603每转动一个凸齿,也即闸机转轮603每旋转预设角度,例如45度、60度、72度或90度等,两凸齿间的承载部可携带一把伞进或出闸机404。闸机转轮603、第一棘轮620、第二棘轮630同轴且两两咬合成一体,三者同步转动。例如,默认微动开关初始状态为高位,伞的流向可通过表1(为借伞和还伞时微动开关的状态表)中各微动开关的状态变化以及图12确定。图12为根据本申请借伞和还伞过程中微动开关脉冲图。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也可以默认微动开关初始状态为低位,则微动开关在各阶段的状态变化与表1相反。
表1
如表1所示,在阶段1时,即默认状态下,例如驱动电机未开始工作,参考图10A,第二棘爪650和第一棘爪640在棘爪扭簧615弹力作用下,第二棘爪650的第二棘爪尖部651卡住第二棘轮630的第二棘齿631,使闸机转轮603不能逆时针转动;第一棘爪640的第一棘爪尖部641卡住第一棘轮620的第一棘齿621,使闸机转轮603不能顺时针转动,使得闸机转轮的两个方向被锁止。
当阶段2时,即打开闸机转轮的一个方向,例如借伞方向。驱动电机661是闸机打开或关闭的动力源,驱动电机661输出轴带动凸轮662转动。凸轮662向左转动时(参考图10B),产生第一驱动力,凸轮662的远心端664推动第一棘爪640的第一棘爪弯折部642的圆弧面。当远心端664抵顶所述第一棘爪弯折部642到预设位置时,第一棘爪640的第一棘爪角端643抵到微动开关K1 670时,即微动开关K1 670的状态发生改变,驱动电机661停转。此时,第一棘爪640的第一棘爪尖部641与第一棘轮620的第一棘齿621脱离,使得闸机转轮603可以顺时针转动,伞可以沿纸面向左通过。
当阶段3时,即伞通过闸机转轮。参考图10C,当伞向左通过时,闸机转轮603的轮齿会被推动,进而可以推动检测拨爪604的检测端,例如检测端可以具有弧形凸起,即闸机转轮603的轮齿抵压所述弧形凸起时,使检测拨爪604的触发端脱离微动开关K3 606,从而触发微动开关K3 606,使得微动开关K3 606的状态发生变化。该微动开关K3 606的信号跳变即为闸机转轮603转动的依据。闸机可根据该信号确定一把伞通过。
当阶段4时,即关闭闸机转动方向。参考图10D,当伞向左通过时,在触发了前述微动开关K3 606后,微动开关K3 606恢复到初始状态,伞向左完全通过,驱动电机661输出轴带动凸轮662转动。凸轮662向右转动时,产生第二驱动力,凸轮662的远心端664离开第一棘爪640的第一棘爪弯折部642的圆弧面.当远心端664离开第一棘爪弯折部642到预设位置时,第一棘爪640的第一棘爪角端643松开微动开关K1 670,微动开关K1 670恢复到初始状态,驱动电机661停转。
当阶段5时,即恢复到常态下或初始状态下,参考图10E,此时,凸轮662回到初始位置,第一棘爪640的第一棘爪尖部641对第一棘轮620的第一棘齿621止逆,使得闸机转轮603顺时针方向锁止。
上述各阶段中微动开关的状态的高低电平也可以互换,只要保持微动开关仍然在相同的阶段发生状态变化即可。
参考图11A-图11E,当伞沿纸面向右通过时,闸机的工作原理与图10实施例中相似,故在此不再赘述。通过以上方法,驱动电机622的不同转动方向控制伞可通过的方向。通过微动开关K1、微动开关K2、微动开关K3、微动开关K4的状态,可以记录伞的流向。
图13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伞架出借伞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在步骤1301,接收来自用户或服务器的借伞指令。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借伞指令可以在伞架处理器处理也可以在服务器进行处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借伞指令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借伞的数量、借伞的期限或者归还日期等。
可选择的,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在接收用户借伞指令之前或者接收用户借伞指令时可以接收唤醒信号,启动伞架系统。在无人借伞时,伞架系统会自动进入深度休眠状态,降低能耗,节约电源,延长伞架的维护时间。当用户借伞时需要先唤醒伞架系统。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唤醒信号可以是按动伞架按键发出的信号。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唤醒信号还可以是扫描二维码发出的信号。
可选择的,在启动伞架系统后,接收借伞指令之前或接收借伞指令时,还可以接收用户身份信息,并进行认证。用户可以扫描二维码登录伞架系统进行身份认证。根据本申请其他一些实施例,还可以用其他方式登录伞架系统。例如:伞架扫描用户移动终端的二维码、扫描用户的指纹、扫描用户的掌纹、扫描用户的虹膜、扫描用户的面部等。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可以由伞架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也可以由远程服务器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根据用户不同的状态可以有不同的反馈。例如,对于首次扫码的用户,可以要求其填写注册信息,并在注册完成后使用服务前可以要求用户缴纳押金。
另外,根据其他的实施例,可以根据各种参数对用户划分不同的等级,例如借伞的数量,借伞期限等等。这些参数可以根据用户的信用记录,或者押金的多少等信息确定。
可选择的,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在身份认证通过后,可以提示用户将伞架上悬挂的伞由机头的单一出入口取出。根据不同的实施例,提示可以包括伞架上灯光的提示,或者伞架发出的声音提示,或者伞架发送到用户移动终端的提示等。
当用户被授权可以借伞后,可以将伞架上的伞沿轨道向外滑出并通过机头内的闸机。
在步骤1302,当伞被移动到达识别装置附近时,伞架中的识别装置会读取伞的信息,并将读取结果反馈到处理器。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伞柄的表面或者伞柄内部可以包括电子标签、条形码、二维码等等。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识别装置可以通过伞柄表面或者内部的电子标签、条形码或二维码等识别伞信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处理器可以将伞信息以及借伞人的相关信息、借伞日期等信息进行存储或者上传到服务器中。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可以根据用户的身份信息和/或借出伞的信息产生订单并计时。例如:可以记录借出伞的时间或者闸机锁闭的时间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本文中所描述的“当伞被移动到识别装置附近时伞架的识别装置读取伞的信息”——并非表示,在伞被移动到达识别装置附近之前,伞架中的识别装置不会读取伞的信息。例如,在处理器接收到借伞指令之后,识别装置即可以开始读取伞的信息。
在步骤1303,当处理器接收到伞架中的识别装置读取到的伞的信息后,控制解锁闸机转轮,使其能够向借伞方向转动,进而伞可以在外力作用下朝向伞出入口运动离开伞架。这里解锁闸机转轮只是允许闸机转轮借出伞的单向转动,而不存在可以同时还回伞的可能。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解锁闸机转轮包括:控制闸机中的转动限位件,使其释放对所述闸机转轮的限制。具体的,处理器发送指令到驱动电机,驱动电机接收到解锁信号后,会带动凸轮转动,产生第一驱动力,凸轮的远心端可以将第一棘爪推离初始位置,相应的,第一棘爪的尖部会脱离第一棘轮的棘齿,第一棘轮可以进行转动,从而闸机转轮也可以向借伞方向转动,解锁闸机转轮。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闸机中的微动开关K1可以检测第一棘轮的位置,可以确定第一棘轮是否被释放,从而可以确定闸机转轮是否打开。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当身份认证通过后,处理器就可以控制解锁闸机转轮。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伞在外力作用下朝向伞出入口运动离开伞架可以包括以下任一种:用户施加作用力,或者伞架自身提供作用力(例如:电机带动齿轮齿条、传送带等结构,或者气缸、液压缸推动等),或者用户和伞架同时施加作用力。
可选地,在步骤1304,当伞被移动通过闸机转轮时,伞架中的限制装置控制使闸机转轮每转动一次只能通过一把伞。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当用户移动伞通过闸机转轮时,限制装置中的止多拨爪的多个凸齿当一把伞进入凸齿之间时,止多拨爪相邻的另一个凸齿会阻止另一把伞通过。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伞架中的检测装置可以检测伞是否通过闸机,并在通过闸机时或之后发送反馈消息。具体的,检测装置中的检测拨爪一端位于闸机转轮相邻轮齿之间,另一端与微动开关K3接触。当闸机转轮在转动时,轮齿会推动检测拨爪发生位置变动,从而可以触动微动开关K3。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伞架借出伞的数量可以通过微动开关K3反馈的消息、识别装置读取的信息或二者的结合确定。
可选地,在步骤1305,当伞被移动通过闸机后,处理器接收到检测装置的反馈后,可以控制锁止闸机转轮。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锁止闸机转轮包括:控制闸机中的转动限位件,使其恢复对闸机转轮的限制。具体的,处理器发送指令到驱动电机,驱动电机接收到指令后,进行转动产生第二驱动力,带动凸轮回到初始位置,第一棘爪的尖端会在棘爪扭簧的作用下重新插入到第一棘轮的棘齿中,对第一棘轮进行止逆,从而可以锁闭闸机转轮。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当处理器接收到检测装置的反馈后可以根据一定预设时间内没有伞通过锁闭闸机。例如:15s、30s、45s、1min或者更长。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闸机转轮锁闭后,止多拨爪的凸齿会复位到闸机转轮轮齿的下方。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伞通过闸机转轮为闸机转过一个轮齿,即闸机转轮相邻两个轮齿后一轮齿到达前一轮齿的位置。例如:转过45°、60°、72°或者90°等。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当一段时间无人操作伞架,伞架系统自动进入深度休眠状态。
图14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伞架收回伞(换言之,还回伞)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在步骤1401,当用户还伞时,处理器会先接收到还伞指令。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当伞进入机头导轨入口后,伞柄会触碰伞架中的入伞触发拨爪,进而触发与入伞触发拨爪接触的微动开关K4,处理器可以接收到微动开关K4的信号。
可选择的,如果已经超过预定的时间没有人借伞或者还伞,那么伞架可以进入睡眠状态。伞架系统自动进入深度休眠状态,有利于降低能耗,节约电源,延长伞架的维护时间。可选地,还可以在接收还伞指令之前或同时接收唤醒指令,并唤醒伞架系统。当用户还伞时需要先唤醒伞架。根据本申请其他一些实施例,唤醒伞架系统也可以通过按动机头上的按键或者扫描机头上的二维码等等。在此,唤醒指令和还伞指令可以为,伞触碰伞架的入伞触发拨爪,入伞触发拨爪触发与其接触的第四微动开关(K4)发出的信号。
这个预定的时间可以是例如5分钟、10分钟或者更久。这样,当处理器接收到微动开关K4的信号后可以先唤醒伞架系统,或者接收到微动开关K4的信号时唤醒伞架系统。例如:伞架中的部件从睡眠状态回到活跃状态。
在步骤1402,当伞被移动到识别装置附近时,伞架的识别装置会读取伞的信息,并将读取到的信息反馈到处理器。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处理器还可以将识别到伞的信息上传服务器。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识别装置不仅可以识别伞的身份信息,还可以对伞的状态或状况进行识别,例如:还回来的伞是否有破损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本文中所描述的“当伞被移动到识别装置附近时伞架的识别装置读取伞的信息”——并非表示,在伞被移动到达识别装置附近之前,伞架中的识别装置不会读取伞的信息。例如,在处理器接收到还伞指令之后,识别装置即可以开始读取伞的信息。在步骤1403,当处理器接收到伞架识别装置读取的伞的信息后,控制解锁闸机转轮,使其能够向还伞方向转动,进而使伞在外力作用下远离伞出入口运动进入伞架。这里解锁闸机转轮只是允许闸机转轮还回伞的单向转动,而不存在可以同时借出伞的可能。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解锁闸机转轮包括:控制闸机中的转动限位件,使其释放对所述闸机转轮的限制。具体的,处理器发送解锁指令到驱动电机,驱动电机接收到解锁指令带动凸轮转动,产生第二驱动力,凸轮的远心端可以将第二棘爪推离初始位置,相应的,第二棘爪的尖端会脱离第二棘轮的棘齿,第二棘轮可以进行转动,从而闸机转轮可以沿还伞方向转动,解锁闸机转轮。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闸机中的微动开关K2可以检测第二棘轮的位置,可以确定第二棘轮是否被释放,从而可以确定闸机转轮是否打开。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当处理器接收到还伞信号后,就可以控制解锁闸机转轮。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伞在外力作用下朝向伞出入口运动离开伞架可以包括以下任一项:用户施加作用力,或者伞架自身提供作用力(例如:电机带动齿轮齿条、传送带等结构,或者气缸、液压缸推动等),或者用户和伞架同时施加作用力。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处理器或者服务器还可以通过读取到的伞信息调取相关租赁信息或出借的订单,并至少根据伞的身份信息和相关租赁信息计算费用。其中,租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租借人信息、租借伞的数量、租借日期、伞收回伞架时间和时间段等。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伞收回伞架时间可以是伞通过闸机转轮的时间,或者识别装置识别到的时间等。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如果识别装置发现伞存在破损的情况,那么会对用户扣除罚金。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处理器或服务器还可以将计算的费用和/或扣除的罚金推送到用户的移动终端(如发送付款请求)或者直接在用户的账户中扣费。
可选地,在步骤1404,当伞被移动通过闸机转轮时,伞架中的限制装置控制使所述闸机转轮每转动一次只能通过一把伞。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当伞沿导轨向内移动通过闸机转轮时,所述限制装置的止多拨爪的多个凸齿当一把伞进入凸齿之间时,所述止多拨爪的另一个凸齿阻止另一把伞通过。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伞架中的检测装置可以检测伞是否通过闸机,并在通过闸机时或之后发送反馈消息。具体的,检测装置中的检测拨爪一端位于闸机转轮相邻轮齿之间,另一端与微动开关K3接触。当闸机转轮在转动时,轮齿会推动检测拨爪发生位置变动,从而可以触动微动开关K3。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伞架收回伞的数量可以通过微动开关K3反馈的消息、识别装置读取的信息或二者的结合确定。
可选地,在步骤1405,当伞被移动经过闸机转轮后,处理器接收到检测装置的反馈后,可以控制锁止闸机转轮。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锁止闸机转轮包括:控制闸机中的转动限位件,使其恢复对闸机转轮的限制。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锁止闸机转轮包括:处理器发送锁止指令到驱动电机,驱动电机接收到锁止指令,控制凸轮转回初始位置,产生第一驱动力,第二棘爪的尖端会在棘爪扭簧的作用下重新插入到第二棘轮的棘齿中,对第二棘轮进行止逆,从而可以锁止闸机转轮。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闸机转轮锁止,止多拨爪的凸齿会复位到闸机转轮轮齿的下方。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伞通过闸机转轮为闸机转过一个轮齿。例如:转过45°、60°、72°或者90°等。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当闸机转轮转过一个轮齿时,检测拨爪会被推动一次,即微动开关K3会被触发一次,可以确定一把伞通过。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当一段时间无人操作伞架,伞架系统自动进入深度休眠状态。
本申请的伞架通过支架结构悬挂伞,可以有效的防止伞的霉变,并且伞架底部还设有水槽,防止伞流动滑道行人。而且本申请伞架将借伞口和出伞口合并,有效的减少伞架借还伞的流程,简化操作,可以为消费者带来便捷的体验,并且可以降低伞架的成本。同时还包括限制装置,防止伞架打开一次通过多把伞,有效的避免了商家的损失,有利于共享伞的推广应用。
上述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属于本发明公开的范畴。

Claims (30)

1.一种伞架出借伞方法,包括:
接收借伞指令;
当伞被移动到伞架的识别装置附近时,伞架的识别装置读取伞的信息;以及
当伞架识别装置读取到伞的信息时,解锁闸机转轮,使其能够向借伞方向转动,进而使伞在外力作用下朝向伞出入口运动离开伞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当所述伞通过所述闸机转轮时,伞架的限制装置控制使所述闸机转轮每转动一次只能通过一把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当伞被移动通过所述闸机转轮预定时间内没有其他伞通过所述闸机转轮,锁止所述闸机转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可以包括根据通过所述闸机转轮伞的信息产生订单并计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接收借伞指令之前或同时,接收唤醒信号,启动所述伞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借伞指令至少包括:借伞数量、借伞期限或归还日期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解锁闸机转轮或所述锁止闸机转轮包括:控制闸机中的转动限位件,使其释放或恢复对所述闸机转轮的限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转动限位件包括:第一棘轮,与所述闸机转轮同轴耦接,当所述第一棘轮处于锁止状态时,所述闸机转轮被锁止,当所述第一棘轮被释放时,使所述闸机转轮沿第一方向旋转;第一棘爪,经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一棘轮旋转或锁止;驱动装置,与处理器电连接,经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一棘爪锁止或释放所述第一棘轮;
控制所述闸机中转动限位件,使其释放或恢复对所述闸机转轮的限制包括:驱动装置接收解锁或锁止信号,并产生第一或第二驱动力,在所述第一或第二驱动力的作用下第一棘爪离开或回到初始位置,释放或锁止所述第一棘轮,使所述闸机转轮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或锁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所述闸机中转动限位件,使其释放或恢复对所述闸机转轮的限制还包括:所述闸机中的第一微动开关检测所述驱动装置控制所述第一棘爪锁止或释放所述第一棘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当接收到借伞指令后提示用户取伞,其中,所述提示至少包括:伞架灯光提示、伞架声音提示或向用户移动终端发送提示中的一种或多种。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限制装置控制使所述闸机转轮每转动一次只能通过一把伞包括:当伞沿导轨向外移动时,所述限制装置中的止多拨爪的多个凸齿当一把伞进入凸齿之间时,所述止多拨爪的一个凸齿阻止另一把伞通过。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伞架的检测装置检测伞是否通过所述闸机,并在通过闸机时或之后发送反馈消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根据所述反馈消息和/或所述识别装置读取到的伞的信息确定出借伞的数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一端位于所述闸机转轮相邻轮齿之间的检测拨爪;以及与所述检测拨爪接触的第三微动开关;
所述检测装置检测伞是否通过所述闸机包括:检测拨爪在闸机转轮转动过程中被推动;所述第三微动开关在所述检测拨爪被推动时被触发。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闸机转轮锁止后,所述止多拨爪的凸齿复位到所述闸机转轮轮齿的下方。
16.一种伞架收回伞方法,包括:
接收还伞指令;
当伞被移动到识别装置附近时,伞架的识别装置读取伞的信息;以及
当伞架的识别装置读取到伞信息后,解锁闸机转轮,使其能够向还伞方向转动,进而使伞在外力作用下远离伞出入口运动进入伞架。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当所述伞通过所述闸机转轮时,伞架的限制装置控制使所述闸机转轮每转动一次只能通过一把伞。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基于伞出借的订单以及收回伞架的时间和/或状态确定向用户发送付款请求或扣费。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接收还伞指令之前或同时包括:接收唤醒指令,唤醒伞架系统。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唤醒指令和所述还伞指令为:伞触碰伞架的入伞触发拨爪,所述入伞触发拨爪触发与其接触的第四微动开关发出的信号。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当伞通过所述闸机转轮后,锁止所述闸机转轮,其中,所述解锁闸机转轮或所述锁止闸机转轮包括:控制闸机中的转动限位件,使其释放或恢复对所述闸机转轮的限制。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转动限位件包括:第二棘轮,与所述闸机转轮同轴耦接,当所述第二棘轮处于锁止状态时,所述闸机转轮被锁止,当所述第二棘轮被释放时,使所述闸机转轮沿第二方向旋转;第二棘爪,经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二棘轮旋转或锁止;驱动装置,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经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二棘爪锁止或释放所述第二棘轮;
控制所述闸机中转动限位件,使其释放或恢复对所述闸机转轮的限制包括:驱动装置接收解锁或锁止信号,并产生第二或第一驱动力,在所述第二或第一驱动力的作用下第二棘爪离开或回到初始位置,释放或锁止所述第二棘轮,使所述闸机转轮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或锁止。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所述控制所述闸机中转动限位件,使其释放或恢复对所述闸机转轮的限制还包括:所述闸机中的第二微动开关检测所述驱动装置控制所述第二棘爪锁止或释放所述第二棘轮。
24.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伞收回伞架的时间是伞通过闸机转轮的时间,或被所述识别装置识别的时间。
25.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识别装置对伞的状况进行识别。
26.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限制装置控制使所述闸机转轮每转动一次只能通过一把伞包括:当伞沿导轨向内移动时,所述限制装置的止多拨爪的多个凸齿当一把伞进入凸齿之间时,所述止多拨爪的一个凸齿阻止另一把伞通过。
27.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伞架的检测装置检测伞是否通过所述闸机转轮,并在通过闸机转轮时或之后发送反馈消息。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根据所述反馈消息和/或所述识别装置读取到的伞的信息确定收回伞的数量。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一端位于所述闸机转轮相邻轮齿之间的检测拨爪;以及与所述检测拨爪相连的第三微动开关;
所述检测装置检测伞是否通过所述闸机包括:检测拨爪在闸机转轮转动过程中被推动;所述第三微动开关在所述检测拨爪被推动时被触发。
30.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闸机转轮锁止后,所述止多拨爪的凸齿复位到所述闸机转轮轮齿的下方。
CN201811612552.2A 2018-12-07 2018-12-27 一种伞架出借伞和收回伞的方法 Pending CN10980144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523513 2018-12-07
CN201822052351 2018-12-0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01449A true CN109801449A (zh) 2019-05-24

Family

ID=6655782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12552.2A Pending CN109801449A (zh) 2018-12-07 2018-12-27 一种伞架出借伞和收回伞的方法
CN201822219697.8U Active CN209995854U (zh) 2018-12-07 2018-12-27 一种伞架限制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19697.8U Active CN209995854U (zh) 2018-12-07 2018-12-27 一种伞架限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9801449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63394A (ja) * 2005-03-22 2006-10-05 Nakasai:Kk 回転式傘専用コインロッカー
ES1075559U (es) * 2011-10-04 2011-10-28 Jose Maria Pujol Ribalta Dispositivo modular para el bloqueo de paraguas y similares.
CN205025968U (zh) * 2015-09-24 2016-02-10 惠州市富池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向锁止的转轮机构
CN205302475U (zh) * 2016-01-19 2016-06-08 赵越 一种基于校园卡的雨伞管理装置
CN205644809U (zh) * 2016-05-26 2016-10-12 上海艺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伞架
CN106272193A (zh) * 2016-09-30 2017-01-04 南通天茂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正空反转向机构
CN106355774A (zh) * 2016-11-14 2017-01-25 谢明 一种雨伞共享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07316403A (zh) * 2017-08-11 2017-11-03 王永龙 智能伞柜及智能伞柜组件
CN207164904U (zh) * 2017-07-28 2018-03-30 广州云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智能雨伞租赁设备
CN108487790A (zh) * 2018-05-15 2018-09-04 北京未来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电子锁具及其锁具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63394A (ja) * 2005-03-22 2006-10-05 Nakasai:Kk 回転式傘専用コインロッカー
ES1075559U (es) * 2011-10-04 2011-10-28 Jose Maria Pujol Ribalta Dispositivo modular para el bloqueo de paraguas y similares.
CN205025968U (zh) * 2015-09-24 2016-02-10 惠州市富池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向锁止的转轮机构
CN205302475U (zh) * 2016-01-19 2016-06-08 赵越 一种基于校园卡的雨伞管理装置
CN205644809U (zh) * 2016-05-26 2016-10-12 上海艺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伞架
CN106272193A (zh) * 2016-09-30 2017-01-04 南通天茂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正空反转向机构
CN106355774A (zh) * 2016-11-14 2017-01-25 谢明 一种雨伞共享系统、方法及装置
CN207164904U (zh) * 2017-07-28 2018-03-30 广州云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智能雨伞租赁设备
CN107316403A (zh) * 2017-08-11 2017-11-03 王永龙 智能伞柜及智能伞柜组件
CN108487790A (zh) * 2018-05-15 2018-09-04 北京未来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电子锁具及其锁具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95854U (zh) 2020-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89428B2 (en) Point-of-sale system
US8760296B2 (en) Access monitoring systems for use with consumer-operated kiosks and other enclosures
CN105735826B (zh) 智能钥匙管理箱系统
CN101650850B (zh) 锁控旋转式伞的自动租赁系统
WO2005085980A3 (en) Authentication system and authentication apparatus
CN101702251A (zh) 一种层叠型锁控旋转式伞的借还装置
CN101656005B (zh) 一种锁控式螺旋输送的伞的出借装置
CN109801449A (zh) 一种伞架出借伞和收回伞的方法
CN108492394A (zh) 一种具有滑动面盖的指纹考勤机
CN101702252A (zh) 一种伞的竖向圆周运转电机驱动式租借装置
CN209712461U (zh) 一种伞架
CN209358708U (zh) 一种伞架中的扬声器
CN209712462U (zh) 一种伞架机头
CN206179101U (zh) 一种自动售盐机
CN109697803A (zh) 一种具有真人语音播报功能的消费机
CN109480574A (zh) 一种伞架
CN208077280U (zh) 一种彩票售票机
CN207798258U (zh) 一种安装稳固的紫外单色仪
CN208400230U (zh) 一种雨伞共享系统
CN206523878U (zh) 一种计算机硬件保密控制器
US8429941B2 (en) Latching system for a bicycle
CN101650851A (zh) 一种电机旋转驱动式伞的自动租赁装置
CN109147192A (zh) 一种燃气自助缴费设备
CN207097114U (zh) 一种带有未取卡检测功能的自助终端
CN209514805U (zh) 一种跨境电商互联网云端收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2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