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96662A - 一种pvc/pe共混物与pe的粘结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pvc/pe共混物与pe的粘结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96662A
CN109796662A CN201910118431.0A CN201910118431A CN109796662A CN 109796662 A CN109796662 A CN 109796662A CN 201910118431 A CN201910118431 A CN 201910118431A CN 109796662 A CN109796662 A CN 1097966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end
pvc
pure
bonding piece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1843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96662B (zh
Inventor
邵俊
钟茂灵
陈水亮
候豪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11843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966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966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966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966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966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VC/PE共混物与PE的粘结件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以PVC和PE为原料,制备两者的共混物,再将共混物与PE粘结,形成粘结件。当共混物组分为PE:PVC=7:3,且在90℃成型时,共混物的韧性最大,断裂伸长率最高可达264.03%;将制备的共混物与纯PE板粘结时,PE:PVC为6:4且在100℃下成型的共混物与PE粘结件的拉伸强度可与原共混物的拉伸强度相接近(~10MPa),则与PE粘结后样品的界面处能达到较好的粘结效果。通过对粘结件断面作元素分析,拉伸强度大的样品(例如PE:PVC为6:4且在100℃下成型的共混物与PE的粘结件),断面都比较粗糙,且氯元素含量较大。此外,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得到的PE/PVC共混物与PE粘结物的成型加工性优异,且制备方法简单,适于工业化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PVC/PE共混物与PE的粘结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高分子材料的粘结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的PVC的分子量一般在5万~11万范围内,具有较大的多分散性,分子量随聚合温度的降低而增加。PVC无固定熔点,80~85℃开始软化,130℃变为粘弹体。
工业生产的PE密度升高,其熔点也升高,分子量一般在5万以上;分子量分布较宽,约为20~50。
生活中常用的USB数据线,其线材主要是由PVC制成的,而插头处则是由内模(PE)和外模(PE或PVC)制成的。这种USB数据线的线材与插头处经常会出现断裂的情况,需时常更换,在浪费金钱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通过分析大量文献后进行实验,发明人发现纯PVC之间、纯PE之间的粘结性都不是很好。也就是说,USB数据线插头处的不同材料使得内膜和外模粘结性不好,导致线材与插头处断裂。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PVC/PE共混物与PE的粘结件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PVC/PE共混物与PE的粘结件,其特征在于:包括PVC/PE共混物和PE,PVC/PE共混物与PE粘结在一起。
进一步地,在PVC/PE共混物中,PE与PVC的质量比为5:5~7:3;优选的,PE与PVC的质量比为7:3。
上述PVC/PE共混物与PE的粘结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PE与PVC混合均匀,控制一定的温度熔融PE与PVC,将熔融物注入80~110℃的模具中,冷却定型,得到PVC/PE共混物;
(2)将PVC/PE共混物与PE进行界面粘结,得到PVC/PE共混物与PE的粘结件。
在上述方法的步骤(1)中,PE与PVC的质量比为5:5~7:3;优选的,PE与PVC的质量比为7:3。
在上述方法的步骤(1)中,一定的温度是指170~200℃。
上述方法的步骤(2)具体为:将熔融状态的PE注入含有PVC/PE共混物的模具中,冷却定型,得到PVC/PE共混物与PE的粘结件。
本发明的方法以原料PE和PVC共混,得到的共混物与纯PE粘结,得到PVC/PE共混物与PE的粘结件。当共混物组分为PE:PVC=7:3,且在90℃成型时,共混物的韧性最大,断裂伸长率最高可达264.03%。将制备的共混物与纯PE板粘结时,PE:PVC为6:4且在100℃下成型的共混物与PE的粘结件拉伸强度可与原共混物的拉伸强度相接近(10MPa),则与PE粘结后样品的界面处能达到较好的粘结效果。通过对粘结件断面作元素分析,发明人发现拉伸强度大的样品(例如PE:PVC为6:4且在100℃下成型的共混物与PE的粘结件),断面都比较粗糙,且氯元素含量较大。此外,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得到的PE/PVC共混物与PE粘结物的成型加工性优异,且制备方法简单,适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制备的PE/PVC共混物与PE的粘结件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例3中制备的PE:PVC为7:3、80℃的共混物放大5000倍的电镜图。
图3为本发明实例4中制备的PE:PVC为6:4、80℃的共混物放大5000倍的电镜图。
图4为本发明实例5中制备的PE:PVC为5:5、80℃的共混物放大5000倍的电镜图。
图5为本发明实例1~5制备的同在80℃下成型的样条的应力-应变谱图。
图6为本发明实例9~11制备的PE/PVC共混物与纯PE粘结物的应力-应变谱图。
图7为本发明实例6~13中制备的同在80℃下成型粘结物的应力-应变图。
图8为本发明实例9制备的PE/PVC共混物与纯PE粘结物的断口图及氯元素分布图。
图9为本发明实例10制备的PE/PVC共混物与纯PE粘结物的断口图及氯元素分布图。
图10为本发明实例11制备的PE/PVC共混物与纯PE粘结物的断口图及氯元素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例1
本实例涉及纯PE样条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将原料PE注入平行双螺杆挤出机,控制温度在170℃挤出,将原料注入微量注射成型仪中,控制模具的温度为80℃,冷却定型,得到纯PE样条。
利用微型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对实例1中得到的纯PE样条进行分析,得到纯PE样条的拉伸强度为15.40MPa,应变为734%。
实例2
本实例涉及纯PVC样条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将原料PVC注入平行双螺杆挤出机,控制温度在200℃挤出,将原料注入微量注射成型仪中,控制模具的温度为80℃,冷却定型,得到纯PVC样条。
利用微型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对实例2中得到的纯PVC样条进行分析,得到纯PVC样条的拉伸强度为18.98MPa,应变为103%。
实例3
本实例涉及PE/PVC共混物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将14.0g PE和6.0g PVC原料混合均匀,注入平行双螺杆挤出机,控制温度在180℃挤出,调节模具的温度为80℃,将熔融物注入模具中,冷却定型,得到PE/PVC共混物。
利用微型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对实例3中得到的共混物进行分析,得到含70%PE、在80℃下成型的共混物的拉伸强度为12.94MPa,应变为213.44%。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实例3中得到的共混物进行分析,得到样品放大1000倍、2500倍和5000倍后的图片(其中放大5000倍图片见图1)。
实例4
本实例涉及PE/PVC共混物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将12.0g PE和8.0g PVC原料混合均匀,注入平行双螺杆挤出机,控制温度在190℃熔融挤出,调节模具的温度为80℃,将熔融物注入模具中,冷却定型,得到PE/PVC共混物。
利用微型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对实例4中得到的共混物进行分析,得到含60%PE、在80℃下成型的共混物拉伸强度为12.38MPa,应变为67.38%。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实例4中得到的共混物进行分析,得到各样品放大1000倍、2500倍和5000倍后的图片(其中放大5000倍图片见图2)。
实例5
本实例涉及PE/PVC共混物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将10.0g PE和10.0g PVC原料混合均匀,注入平行双螺杆挤出机,控制温度在200℃熔融挤出,调节模具的温度为80℃,将熔融物注入模具中,冷却定型,得到PE/PVC共混物。
利用微型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对实例5中得到的共混物进行分析,得到含50%PE、在80℃下成型的共混物拉伸强度为13.96MPa,应变为31.39%。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实例5中得到的共混物进行分析,得到各样品放大1000倍、2500倍和5000倍后的图片(其中放大5000倍图片见图3)。
实例6
本实例涉及PE/PVC共混物与纯PE的粘结物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将实例3中得到的含70%PE的共混物样条放入模具中,将实例1中的纯PE熔融物注入模具中,冷却定型,得到PE/PVC共混物与纯PE的粘结物。
利用微型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对实例6中得到的粘结物进行分析,得到80℃成型共混物与纯PE的粘结物拉伸强度为4.37MPa,应变为6.39%。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实例6中得到的共混物进行元素分析,得到各元素含量如下表:
其中,K和M指的是根据K层电子或者M层电子激发收集到的元素信息,计算得到的元素百分比。
并得到元素分析的断口和各元素在断口的位置分布图。
实例7
本实例涉及PE/PVC共混物与纯PE的粘结物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将含70%PE且在85℃下成型的共混物样条放入模具中,将实例1中的纯PE熔融物注入模具中,冷却定型,得到PE/PVC共混物与纯PE的粘结物。
利用微型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对实例7中得到的粘结物进行分析,得到85℃成型共混物与纯PE粘结物拉伸强度为5.15MPa,应变为7.89%。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实例7中得到的共混物进行元素分析,得到各元素含量如下表:
并得到元素分析的断口和各元素在断口的位置分布图。
实例8
本实例涉及PE/PVC共混物与纯PE的粘结物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将含70%PE且在90℃下成型的共混物样条放入模具中,将实例1中的纯PE熔融物注入模具中,冷却定型,得到PE/PVC共混物与纯PE的粘结物。
利用微型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对实例8中得到的粘结物进行分析,得到90℃成型共混物与纯PE粘结物拉伸强度为5.42MPa,应变为9.64%。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实例8中得到的共混物进行元素分析,得到各元素含量如下表:
并得到元素分析的断口和各元素在断口的位置分布图。
实例9
本实例涉及PE/PVC共混物与纯PE的粘结物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将实例4中得到的含60%PE的共混物样条放入模具中,将实例1中的纯PE熔融物注入模具中,冷却成型,得到PE/PVC共混物与纯PE的粘结物。
利用微型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对实例9中得到的粘结物进行分析,得到80℃成型共混物与纯PE的粘结物拉伸强度为5.74MPa,应变为12.42%。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实例9中得到的共混物进行元素分析,得到各元素含量如下表:
并得到元素分析的断口和氯元素在断口的位置分布图(见图7)。
实例10
本实例涉及PE/PVC共混物与纯PE的粘结物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将含60%PE且在90℃下成型的共混物样条放入模具中,将实例1中的纯PE熔融物注入模具中,冷却成型,得到PE/PVC共混物与纯PE的粘结物。
利用微型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对实例10中得到的粘结物进行分析,得到90℃成型共混物与纯PE粘结物拉伸强度为5.31MPa,应变为13.34%。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实例10中得到的共混物进行元素分析,得到各元素含量如下表:
并得到元素分析的断口和氯元素在断口的位置分布图(见图8)。
实例11
本实例涉及PE/PVC共混物与纯PE的粘结物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将含60%PE且在100℃下成型的共混物样条放入模具中,将实例1中的纯PE熔融物注入模具中,冷却成型,得到PE/PVC共混物与纯PE的粘结物。
利用微型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对实例11中得到的粘结物进行分析,得到100℃成型共混物与纯PE粘结物拉伸强度为9.77MPa,应变为35.28%。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实例11中得到的共混物进行元素分析,得到各元素含量如下表:
并得到元素分析的断口和氯元素在断口的位置分布图(见图9)。
实例12
本实例涉及PE/PVC共混物与纯PE的粘结物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将实例5中得到的含50%PE的共混物样条放入模具中,将实例1中的纯PE熔融物注入模具中,冷却成型,得到PE/PVC共混物与纯PE的粘结物。
利用微型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对实例12中得到的粘结物进行分析,得到80℃成型共混物与纯PE的粘结物拉伸强度为5.44MPa,应变为9.91%。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实例12中得到的共混物进行元素分析,得到各元素含量如下表:
并得到元素分析的断口和各元素在断口的位置分布图。
实例13
本实例涉及PE/PVC共混物与纯PE的粘结物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将含50%PE且在110℃下成型的共混物样条放入模具中,将实例1中的纯PE熔融物注入模具中,冷却成型,得到PE/PVC共混物与纯PE的粘结物。
利用微型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对实例13中得到的粘结物进行分析,得到110℃成型共混物与纯PE粘结物拉伸强度为9.63MPa,应变为18.66%。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实例13中得到的共混物进行元素分析,得到各元素含量如下表:
并得到元素分析的断口和各元素在断口的位置分布图。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及试验,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PVC/PE共混物与PE的粘结件,其特征在于:包括PVC/PE共混物和PE,PVC/PE共混物与PE粘结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VC/PE共混物与PE的粘结件,其特征在于:在PVC/PE共混物中,PE与PVC的质量比为5:5~7: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VC/PE共混物与PE的粘结件,其特征在于:在PVC/PE共混物中,PE与PVC的质量比为7:3。
4.一种PVC/PE共混物与PE的粘结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PE与PVC混合均匀,控制一定温度熔融PE与PVC,将熔融物注入80~110℃的模具中,冷却定型,得到PVC/PE共混物;
(2)将PVC/PE共混物与PE进行界面粘结,得到PVC/PE共混物与PE的粘结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PE与PVC的质量比为5:5~7: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PE与PVC的质量比为7:3。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方法的步骤(1)中,一定的温度是指170~200℃。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体为:将熔融状态的PE注入含有PVC/PE共混物的模具中,冷却定型,得到PVC/PE共混物与PE的粘结件。
CN201910118431.0A 2019-02-16 2019-02-16 一种pvc/pe共混物与pe的粘结件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97966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18431.0A CN109796662B (zh) 2019-02-16 2019-02-16 一种pvc/pe共混物与pe的粘结件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18431.0A CN109796662B (zh) 2019-02-16 2019-02-16 一种pvc/pe共混物与pe的粘结件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96662A true CN109796662A (zh) 2019-05-24
CN109796662B CN109796662B (zh) 2023-04-11

Family

ID=66561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18431.0A Active CN109796662B (zh) 2019-02-16 2019-02-16 一种pvc/pe共混物与pe的粘结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96662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3058A (zh) * 2002-05-30 2003-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插头及其制造方法
CN103165994A (zh) * 2011-12-09 2013-06-1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线束和电线接头
CN203135101U (zh) * 2013-03-01 2013-08-14 东莞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4893140A (zh) * 2015-05-05 2015-09-09 章于川 一种用于高密度聚乙烯共混改性聚氯乙烯的增容剂及高密度聚乙烯共混改性聚氯乙烯的方法
CN105811197A (zh) * 2014-12-31 2016-07-27 东莞市玖木通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流水平滑型无痕连接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14596A (zh) * 2014-05-23 2017-02-15 Sabic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聚氯乙烯/聚烯烃组合物
CN106941235A (zh) * 2017-04-18 2017-07-11 龙邹 一种计算机数据连接线磁环屏蔽内模成型方法
CN107316705A (zh) * 2017-07-20 2017-11-03 杭州乐荣电线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可对折板状数据线
CN206685672U (zh) * 2017-04-28 2017-11-28 中山合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hdmi高清信号线
CN206864820U (zh) * 2017-07-10 2018-01-09 宁波康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线连接头
CN207459365U (zh) * 2017-11-07 2018-06-05 珠海中广视讯线缆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usb充电线
CN207704882U (zh) * 2017-11-15 2018-08-07 珠海中广视讯线缆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usb 3.1高速数据线
CN109161120A (zh) * 2018-07-02 2019-01-08 广东威立瑞科技有限公司 抗老化材料、制备方法及在制备电缆保护管中的应用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3058A (zh) * 2002-05-30 2003-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插头及其制造方法
CN103165994A (zh) * 2011-12-09 2013-06-1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线束和电线接头
CN203135101U (zh) * 2013-03-01 2013-08-14 东莞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6414596A (zh) * 2014-05-23 2017-02-15 Sabic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聚氯乙烯/聚烯烃组合物
CN105811197A (zh) * 2014-12-31 2016-07-27 东莞市玖木通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流水平滑型无痕连接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93140A (zh) * 2015-05-05 2015-09-09 章于川 一种用于高密度聚乙烯共混改性聚氯乙烯的增容剂及高密度聚乙烯共混改性聚氯乙烯的方法
CN106941235A (zh) * 2017-04-18 2017-07-11 龙邹 一种计算机数据连接线磁环屏蔽内模成型方法
CN206685672U (zh) * 2017-04-28 2017-11-28 中山合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hdmi高清信号线
CN206864820U (zh) * 2017-07-10 2018-01-09 宁波康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线连接头
CN107316705A (zh) * 2017-07-20 2017-11-03 杭州乐荣电线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可对折板状数据线
CN207459365U (zh) * 2017-11-07 2018-06-05 珠海中广视讯线缆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usb充电线
CN207704882U (zh) * 2017-11-15 2018-08-07 珠海中广视讯线缆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usb 3.1高速数据线
CN109161120A (zh) * 2018-07-02 2019-01-08 广东威立瑞科技有限公司 抗老化材料、制备方法及在制备电缆保护管中的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旭之 等: "《乙烯衍生物工学》", 31 July 1995, 化学工业出版社 *
辛浩波等: "《塑料合金及塑橡共混改性-配方•工艺•性能•应用技术》", 31 May 2000,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96662B (zh) 2023-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065614A1 (en) Thermoplastic composite,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rmoplastic composite, and injection-molded product
CN103980682B (zh) 一种3d打印聚己内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35670A (zh) 一种全降解仿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20522B (zh) 一种硫酸钙晶须增强增韧聚乳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42790A (zh) 一种耐高温、高强度聚苯硫醚基反应性增强增韧复合材料
CN106084772A (zh) 一种玻璃纤维增强的高温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40670B (zh) 一种改性的尼龙6/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1127601B1 (ko) 폴리에틸렌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폴리에틸렌수지제 상하수도관 제조방법
CN104194123B (zh) 聚丙烯腈纤维/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433114A (zh) 一种高韧性塑料钉用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09645A (zh) 一种低浮纤的玻璃纤维增强pa6材料
CN109796662A (zh) 一种pvc/pe共混物与pe的粘结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99422A (zh) 一种增韧petg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94119A (zh) 一种用于3d打印的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17746B (zh) 一种高密度聚乙烯增韧母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高密度聚乙烯管材中的应用
CN105017526B (zh) 一种增韧增强尼龙6的增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7163542A (zh) 一种pc/as/丙烯酸树脂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51436A (zh) 用于薄壁结构的酚醛模塑料
CN105420845A (zh) 混凝土用改性聚氧亚甲基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47118B (zh) 一种生物可降解热塑性材料及其加工方法与应用
CN106751578B (zh) 生物纤维填充pbt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92080B (zh) 眼镜生产行业用eva密封圈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01171A (zh) 氰基硅烷偶联剂改性玻璃纤维的方法及改性玻璃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31587B (zh) 一种含有增容剂的尼龙6共混物
CN105061990B (zh) 一种磺化超支化聚芳醚酮改性碳酸钙晶须/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