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94911A - 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电动工具 - Google Patents

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电动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94911A
CN109794911A CN201711148443.5A CN201711148443A CN109794911A CN 109794911 A CN109794911 A CN 109794911A CN 201711148443 A CN201711148443 A CN 201711148443A CN 109794911 A CN109794911 A CN 1097949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ol body
power supply
power
supply assembly
power t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4844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士松
钟红风
刘芳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14844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94911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949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949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ortable Power Tool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电动工具。该装置应用于电动工具中,电动工具还包括电动工具主体及供电组件。该装置包括:供电调节模块,控制供电组件以适应于电动工具主体的供电模式向电动工具主体供电;控制模块,连接到供电调节模块,被配置为:确定电动工具主体的类别;根据电动工具主体的类别确定适应于电动工具主体的供电模式,其中,控制装置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到电动工具主体和/或供电组件。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控制装置可拆卸地连接电动工具主体和/或供电组件,通过识别工具主体的类别以确定供电模式,控制供电组件以该供电模式向工具主体供电,提高了控制装置的适配性,降低了电动工具的总体成本。

Description

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电动工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动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装置及方法以及电动工具。
背景技术
电动工具是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用手握持操作的作业工具。电动工具一般包括传动组件(例如往复机构)、动力组件(例如直流电机或交流电机)、供电组件(例如电池)、控制组件(例如开关、电机控制、锂电保护装置等)、机壳(用于包覆前述组件),以及设置于机壳上的握持装置(例如手柄、副手柄)等。电动工具通常通过加载供电组件(例如电池)提供电流,驱动动力组件(例如电机)转动,进而通过传动组件来驱动作业工作头进行作业。
在相关技术中,电动工具产品越来越多的供电组件采用了锂电池,但锂电池需要过压、过放、过温、大负载等保护措施,因此在电动工具机身内部一般集成有锂电保护装置。并且,手持电动工具中越来越多的产品中的动力组件采用无刷电机(包含直流无刷和交流无刷)。而无刷电机除电机本体外,还需要控制其运行的控制器。该控制器一般也集成在电动工具的机身内部。上述的锂电保护装置、无刷电机及无刷电机的控制器的成本均较高,当它们集成于一个工具中时具有较高的单机成本,约束了用户的购买力。
相关技术中,存在将锂电保护装置、电机及电机的控制器设置于一个可更换传动组件、供电组件的电动工具内的解决方案。然而电动工具种类繁多,所需要的动力各不同相同,电机的功率、转速差别很大,电机的体积、重量也相差很大,导致采用该相关技术的电动工具的适配性较差。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适配性较高且成本较低的电动工具。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出了一种控制装置及方法以及电动工具,其适配性较高且成本较低。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电动工具中,所述电动工具还包括电动工具主体及供电组件,所述装置包括:
供电调节模块,控制所述供电组件以适应于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的供电模式向所述电动工具主体供电;
控制模块,连接到所述供电调节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为:
确定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的类别;
根据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的类别,确定适应于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的供电模式,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到所述电动工具主体和/或所述供电组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连接部,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到所述电动工具主体;
第二连接部,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到所述供电组件;
所述供电调节模块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在所述电动工具主体和所述供电组件之间,或者连接在所述电动工具主体和所述供电组件的前面、后面、侧面和/或下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连接部,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到所述电动工具主体;
所述供电调节模块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部,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电动工具主体,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直接连接所述供电组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连接部,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到所述供电组件;
所述供电调节模块连接到所述第二连接部,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供电组件,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直接连接所述供电组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供电保护模块,连接到所述控制模块,
其中,所述控制模块还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供电模式,确定所述供电组件的供电保护模式;
控制所述供电保护模块以所述供电保护模式对所述供电组件进行供电保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无线传输模块,连接到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无线传输模块能够与终端设备建立无线连接,接收和/或发送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电动工具主体的类别与供电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模块确定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的类别,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的物理连接方式,确定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的类别。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模块确定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的类别,包括:
根据所述电动工具主体与所述供电组件的物理连接方式,确定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的类别。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模块确定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的类别,包括:
接收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的控制指令;
根据所述控制指令,确定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的类别。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供电模式包括向所述电动工具主体供电的电流和/或转速。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电动工具中,所述电动工具还包括电动工具主体及供电组件,所述装置包括:
供电调节模块,控制所述供电组件以相对应的供电模式向所述电动工具主体供电;
控制模块,连接到所述供电调节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为:
向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的控制单元传输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使得所述电动工具主体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电动工具的运行;
确定与所述控制指令相对应的供电模式,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到所述电动工具主体和/或所述供电组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无线传输模块,连接到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无线传输模块能够与终端设备建立无线连接,接收和/或发送配置信息,以及与供电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配置参数/程序,配置参数/程序存储在存储模块中,控制装置包括该存储模块,配置参数包括配置参数包括启动占空比,过流保护参数,马达初始转速、换相方式等。这样,当控制装置与上述电动工具主体配接,且电源开关闭合时,控制模块将配置参数/程序传输给控制单元,更新控制单元内的参数/程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连接部,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到所述电动工具主体;
第二连接部,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到所述供电组件;
所述供电调节模块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在所述电动工具主体和所述供电组件之间,或者连接在所述电动工具主体和所述供电组件的前面、后面、侧面和/或下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连接部,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到所述电动工具主体;
所述供电调节模块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部,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电动工具主体,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直接连接所述供电组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连接部,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到所述供电组件;
所述供电调节模块连接到所述第二连接部,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供电组件,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直接连接所述供电组件。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电动工具主体的类别;
根据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的类别,确定适应于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的供电模式;
控制供电组件以所述供电模式向所述电动工具主体供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供电模式,确定所述供电组件的供电保护模式;
控制供电保护模块以所述供电保护模式对所述供电组件进行供电保护。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向电动工具主体的控制单元传输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使得所述电动工具主体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电动工具的运行;
确定与所述控制指令相对应的供电模式;
控制供电组件以所述供电模式向所述电动工具主体供电。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动工具,包括:
电动工具主体,所述电动工具主体中设置有传动组件以及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控制所述传动组件运动;
供电组件,为所述电动工具主体中的动力组件供电;
如上所述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到电动工具主体和/或供电组件,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的类别,控制所述供电组件以适应于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的供电模式向所述电动工具主体供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装置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到电动工具主体和/或供电组件包括以下连接方式中的一种:
所述控制装置连接在所述电动工具主体和所述供电组件之间:
所述控制装置连接在所述电动工具主体和所述供电组件的前面、后面、侧面或下面;
所述控制装置连接到所述电动工具主体,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直接连接所述供电组件;
所述控制装置连接到所述供电组件,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直接连接所述供电组件。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控制装置及方法以及电动工具,使得控制装置能够可拆卸地连接电动工具主体和/或供电组件,通过识别电动工具主体的类别确定适应于电动工具主体的供电模式,控制供电组件以该供电模式向电动工具主体供电,从而提高了控制装置的适配性,并降低了电动工具的总体成本。
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一种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一种控制装置的控制模块的配置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动工具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动工具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动工具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一种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7a和图7b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动工具的侧视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动工具的前视图。
图9a和图9b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动工具的侧视图和前视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动工具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一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公开,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公开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公开的主旨。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一种控制装置的框图。该控制装置100可应用于电动工具中,该电动工具还包括电动工具主体200及供电组件300。如图1所示,该控制装置100包括:
供电调节模块101,控制供电组件300以适应于电动工具主体200的供电模式向电动工具主体200供电;
控制模块102,连接到所述供电调节模块101,
其中,控制装置100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到所述电动工具主体200和/或所述供电组件300。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一种控制装置的控制模块102的配置流程图。如图2所示,控制模块102被配置为:
步骤S11,确定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的类别;
步骤S12,根据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的类别,确定适应于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的供电模式。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将电动工具分为工具主体、控制装置及供电组件,使得控制装置能够可拆卸地连接电动工具主体和/或供电组件,通过识别电动工具主体的类别确定适应于电动工具主体的供电模式,控制供电组件以该供电模式向电动工具主体供电,从而提高了控制装置的适配性。用户在选购电动工具时可选购不同的电动工具主体,而只需选购一套兼容于不同的电动工具主体的该控制装置及供电组件,从而降低了电动工具的总体成本。
举例来说,电动工具主体200可以包括电钻,主体200中可包括动力组件(例如无刷电机),传动组件(在动力组件的驱动下旋转)。在电动工具主体200上放置作业工作头(例如钻头)时,可以通过作业工作头进行钻孔作业。电动工具主体200也可以包括其他工具主体,例如电动扳手、电动起子、电动圆锯等,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供电组件300可包括锂电池包,能够在与控制装置100以及电动工具主体200连接的情况下,分别为控制装置100以及电动工具主体200供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装置100可以可拆卸地连接到电动工具主体200和/或供电组件300。当控制装置100仅连接到电动工具主体200,或仅连接到供电组件300时,电动工具主体200和供电组件300可以直接连接;当控制装置100同时连接到电动工具主体200和供电组件300时,控制装置100可以连接在电动工具主体200和供电组件300之间,也可以连接在电动工具主体200和供电组件300的侧面、前面、后面或下面等。本公开对控制装置100、电动工具主体200、供电组件300之间的具体连接关系不作限制。
图3和图4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动工具的示意图。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装置100可以连接在电动工具主体200与供电组件300之间,图3和图4分别示出了控制装置100与电动工具主体200和供电组件300分离以及连接的状态。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动工具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动工具主体200可以为电动圆锯,控制装置100可以连接在电动工具主体200与供电组件300之间。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一种控制装置的框图。如图6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连接部103(也称第一接口),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到所述电动工具主体200;
第二连接部104(也称第二接口),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到所述供电组件300;
所述供电调节模块101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部103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04,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103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04连接在所述电动工具主体200和所述供电组件300之间,或者连接在所述电动工具主体和所述供电组件的前面、后面、侧面或下面。
举例来说,控制装置100的第一连接部103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配接)到电动工具主体200,第二连接部104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配接)到供电组件300。控制装置100可以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103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04连接在所述电动工具主体200和所述供电组件300之间,或者连接在所述电动工具主体200和所述供电组件300的前面、后面、侧面或下面。
其中,第一连接部103与不同的电动工具主体200之间的物理连接方式可以不同。例如,可以设置电动工具主体200的接口深度、接口角度、接口的触点数量等,使得第一连接部103与不同的电动工具主体200连接时的物理连接状态不同,从而实现对电动工具主体200的识别。例如,电动工具主体200包括电钻时,可以设置接口的触点为5个;电动工具主体200包括电动扳手时,可以设置接口的触点为6个。这样,根据第一连接部103与电动工具主体200的物理连接状态,就可以确定电动工具主体200的类别(例如为电钻或电动扳手)。应当理解,可以采用其他的物理连接方式,例如采用光电连接、磁体连接、设置切换开关,或设置接口电路的阻抗等,实现对电动工具主体200的识别,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连接部103,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到所述电动工具主体200;
所述供电调节模块101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部103,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103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电动工具主体200,所述电动工具主体200直接连接所述供电组件300。
举例来说,控制装置100可以仅包括第一连接部103,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配接)到电动工具主体200,而电动工具主体200与供电组件300直接连接。
图7a和图7b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动工具的侧视图。其中,图7a是控制装置100与电动工具主体200及供电组件300分离的状态,图7b是控制装置100与电动工具主体200及供电组件300连接的状态。如图7a和图7b所示,第一连接部103可以包括凸出的插口,能够插入到电动工具主体200前面对应的插槽中,使得控制装置100处于电动工具主体200和供电组件300的前面,并与电动工具主体200电连接。与电动工具主体200连接后,控制装置100可以对电动工具主体200进行供电调节。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动工具的前视图。与图7类似,第一连接部103可以包括凸出的插口,能够插入到电动工具主体200侧面对应的插槽中,使得控制装置100处于电动工具主体200和供电组件300的侧面,并与电动工具主体200电连接。与电动工具主体200连接后,控制装置100可以对电动工具主体200进行供电调节。
图9a和图9b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动工具的侧视图和前视图。如图9a和图9b所示,第一连接部103可以包括凸出的插口,控制装置100能够整个插入到电动工具主体200后面对应的插槽中,使得控制装置100处于电动工具主体200和供电组件300中间,并与电动工具主体200电连接。与电动工具主体200连接后,控制装置100可以对电动工具主体200进行供电调节。
应当理解,以上只是控制装置100、电动工具主体200及供电组件300之间的几种示例性的连接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现本公开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任何容易想到的连接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连接部104,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到所述供电组件300;
所述供电调节模块101连接到所述第二连接部104,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100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104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供电组件300,所述电动工具主体200直接连接所述供电组件300。
举例来说,控制装置100可以仅包括第二连接部104,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配接)到供电组件300,而电动工具主体200与供电组件300直接连接。控制装置100也可以与供电组件300集成,设置在供电组件300中。本公开对控制装置100与供电组件300之间的具体连接方式不作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装置100的控制模块102可以是单片机、CPU、MPU、FPGA等任何能进行数据处理的处理部件,控制模块102可以通过专用硬件电路实现,也可以通过通用处理部件结合可执行逻辑指令实现,以执行控制模块102的处理过程。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100还可包括存储模块(未示出),以存储控制模块102的配置信息,例如电动工具主体的类别与供电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模块102可以在步骤S11中确定电动工具主体200的类别。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S11可包括:根据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的物理连接方式,确定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的类别。
当控制装置100通过第一连接部103与电动工具主体200连接时,可以根据第一连接部103与电动工具主体200之间的物理连接方式,对电动工具主体200进行识别,从而确定电动工具主体200的类别。例如,电动工具主体200包括电钻时,可以设置接口的触点为5个;电动工具主体200包括电动扳手时,可以设置接口的触点为6个。这样,根据第一连接部103与电动工具主体200的物理连接状态,就可以确定电动工具主体200的类别(例如为电钻或电动扳手)。应当理解,可以采用其他的物理连接方式,例如采用光电连接、磁体连接、设置切换开关,或设置接口电路的阻抗等,实现对电动工具主体200的识别,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S11可包括:根据所述电动工具主体与所述供电组件的物理连接方式,确定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的类别。
当控制装置100不与电动工具主体200直接连接时,可以根据电动工具主体与供电组件之间的物理连接方式,对电动工具主体进行识别,从而确定电动工具主体200的类别。具体的识别方式可以与前文所述的方式相同或相似,此处不再重复描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S11可包括:
接收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的控制指令;
根据所述控制指令,确定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的类别。
举例来说,在控制装置与电动工具主体和/或供电组件连接后,可以实现与电动工具主体之间的电连接。此时,电动工具主体可以向控制装置的控制模块发送控制指令,该控制指令可以例如为一组电平信号。控制模块102在接收到该控制指令后,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控制指令与电动工具主体类别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电动工具主体的类别。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步骤S12中,根据电动工具主体200的类别,可以确定适应于电动工具主体200的供电模式。其中,供电模式可以包括向电动工具主体200供电的电流和/或转速等。可以在存储模块中预先存储有不同的电动工具主体200的类别与供电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电动工具主体200的类别为电钻(主机代码01)时,其供电模式为电流5A,转速1000转/分钟等,。这样,在确定电动工具主体200为电钻时,就可以直接确定电钻的供电模式(如:电流5A,转速1000转/分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供电调节模块101可以分别连接到第一连接部103和第二连接部104,使得电动工具主体200和供电组件300之间导通;也可以仅连接到电动工具主体200或供电组件300,与电动工具主体200和供电组件300形成供电通路。
供电调节模块101可以基于控制模块102确定的供电模式,控制供电组件300以该供电模式向所述电动工具主体200供电。例如,供电调节模块101可以通过控制多个开关、MOS管等元器件的导通或关断,调节供电组件300与电动工具主体200之间的阻抗,从而使得供电组件300以指定的参数(例如电流5A,转速1000转/分钟)向电动工具主体200供电。
如图6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装置100还包括:供电保护模块105,连接到控制模块102。其中,所述控制模块102还被配置为:根据供电模式,确定供电组件300的供电保护模式;控制供电保护模块105以供电保护模式对供电组件进行供电保护。
举例来说,可以在控制装置100的存储模块中预先存储有不同的电动工具主体200的供电模式,以及与供电模式相关联的供电保护模式,以便对供电组件300进行过压、过放、过温、大负载等供电保护。例如,电动工具主体200的类别为电钻(主机代码01)时,其供电模式为电流5A,转速1000转/分钟,与该供电模式相关联的供电保护模式可以在负载过大(例如电流大于5A)时,对供电组件300采取保护措施,例如,控制供电保护模块105的开关断开,以切断供电电路,从而保证了供电组件300的安全性。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对供电组件300进行供电保护,提高了供电组件300使用的安全性。
如图6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装置100还包括:无线传输模块106,连接到控制模块102,无线传输模块106能够与终端设备建立无线连接,接收和/或发送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可包括电动工具主体200类别与供电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举例来说,可以设置有无线传输模块106,使得控制装置100能够通过无线传输模块106与终端设备建立无线连接并进行通信。该终端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个人电脑等通用终端设备,也可以是专用的终端设备。无线传输模块106可以采用WIFI、蓝牙、射频等方式与终端设备建立无线连接。本公开对终端设备的类型以及无线连接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通过终端设备对控制装置进行配置或固件更新升级等操作,将配置信息写入到控制装置100的存储模块中。例如,可以将电动工具主体200的类别(主机代码1~n)、相对应的供电模式以及相对应的供电保护模式信息等配置信息写入到控制装置100的存储模块中,其中n表示电动工具主体200的类别数量。这样,控制模块102就可以根据配置信息实现对电动工具主体的供电,以及对供电组件300的供电保护。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对控制装置进行配置,提高了控制装置的通用性。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可应用于电动工具中,该电动工具还包括电动工具主体及供电组件。电动工具主体内包含控制单元,其电性连接控制装置中的控制模块,用以接受控制装置传输的控制指令来控制电动工具主体内电机的运行。该控制装置包括:
供电调节模块,控制供电组件以相对应的供电模式向电动工具主体供电;
控制模块,连接到供电调节模块,控制模块被配置为:
向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的传输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使得所述电动工具主体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电动工具的运行;
确定与所述控制指令相对应的供电模式,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到所述电动工具主体和/或所述供电组件。这时电动工具主体依据所接受的控制指令,控制该电动工具内电机的运行(如调整输出功率或转速等)。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将电动工具分为工具主体、控制装置及供电组件,使得控制装置能够可拆卸地连接电动工具主体和/或供电组件,通过向电动工具主体传输控制指令以控制电动工具的运行,并控制供电组件以与控制指令相对应的供电模式向电动工具主体供电,从而提高了控制装置的适配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装置可以向电动工具主体的控制单元传输控制指令,使得根据电动工具主体上设置的按钮/旋钮等控制部件对应不同的工作模式。本公开对电动工具主体及其控制指令的具体设置方式不作限制。
通过这种方式,控制装置可以适应于对不同电动工具主体或同一电动工具主体的不同工作模式进行供电,进一步提高控制装置的适配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可包括:
第一连接部,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到所述电动工具主体;
第二连接部,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到所述供电组件;
所述供电调节模块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在所述电动工具主体和所述供电组件之间,或者连接在所述电动工具主体和所述供电组件的前面、后面、侧面和/或下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可包括:
第一连接部,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到所述电动工具主体;
所述供电调节模块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部,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电动工具主体,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直接连接所述供电组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可包括:
第二连接部,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到所述供电组件;
所述供电调节模块连接到所述第二连接部,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供电组件,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直接连接所述供电组件。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控制装置向电动工具主体的控制单元传输控制指令,根据该控制指令,确定与所述控制指令相对应的供电模式,控制供电组件以所述供电模式向所述电动工具主体供电。电动工具主体依据所接受的控制指令,控制该电动工具内电机的运行(如调整输出功率或转速等)。
控制指令包括配置参数/程序,配置参数/程序预先存储在存储模块中,控制装置包括该存储模块,配置参数包括配置参数包括启动占空比,过流保护参数,马达初始转速、换相方式等。当控制装置与上述电动工具主体配接,且电源开关闭合时,控制模块将配置参数/程序传输给控制单元,更新控制单元内的参数/程序。
控制指令还包括操作指令,操作指令由用户通过操作操作部件(配置在电动工具上的开关)产生。电机启动后,由工具主体操作部件产生的操作指令,控制模块将操作指令传输给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根据接收的操作指令控制电机运行。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动工具的示意图。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动工具,如图10所示,该电动工具包括:
电动工具主体200,所述电动工具主体中设置有传动组件201以及动力组件202,所述动力组件202控制所述传动组件201运动;
供电组件300,为所述电动工具主体200中的动力组件202供电;
如上所述的控制装置100,所述控制装置100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到电动工具主体200和/或供电组件300,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100根据所述电动工具主体200的类别,控制所述供电组件300以适应于电动工具主体200的供电模式向所述电动工具主体200供电。
举例来说,电动工具中可以设置有多个不同的电动工具主体200,例如电动冲击钻、电动扳手、电动起子、电动圆锯等,以适应于用户的不同使用需求。电动工具主体200中可包括动力组件202(例如无刷电机),传动组件201,传动组件201可以在动力组件202的驱动下旋转。在电动工具主体200上放置作业工作头(例如钻头)时,可以通过作业工作头进行作业(例如钻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供电组件300可包括锂电池包,能够在与控制装置100以及电动工具主体200连接的情况下,分别为控制装置100以及电动工具主体200的动力组件202供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装置100可以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到电动工具主体200和/或供电组件300,其中,控制装置100根据所述电动工具主体200的类别,控制所述供电组件300以适应于所述电动工具主体200的供电模式向所述电动工具主体200供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装置100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到电动工具主体和/或供电组件可以包括以下连接方式中的一种:
控制装置100连接在电动工具主体200和供电组件300之间;
控制装置100连接在电动工具主体200和供电组件300的前面、后面、侧面或下面;
控制装置100连接到电动工具主体200,电动工具主体200直接连接供电组件;
控制装置100连接到供电组件300,电动工具主体200直接连接供电组件300。
应当理解,可以采用本领域公知的各种连接方式,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一种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如图1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801,确定电动工具主体的类别;
步骤S802,根据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的类别,确定适应于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的供电模式;
步骤S803,控制供电组件以所述供电模式向所述电动工具主体供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供电模式,确定所述供电组件的供电保护模式;
控制供电保护模块以所述供电保护模式对所述供电组件进行供电保护。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进行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9)

1.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电动工具中,所述电动工具还包括电动工具主体及供电组件,所述装置包括:
供电调节模块,控制所述供电组件以适应于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的供电模式向所述电动工具主体供电;
控制模块,连接到所述供电调节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为:
确定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的类别;
根据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的类别,确定适应于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的供电模式,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到所述电动工具主体和/或所述供电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连接部,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到所述电动工具主体;
第二连接部,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到所述供电组件;
所述供电调节模块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在所述电动工具主体和所述供电组件之间,或者连接在所述电动工具主体和所述供电组件的前面、后面、侧面和/或下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连接部,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到所述电动工具主体;
所述供电调节模块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部,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电动工具主体,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直接连接所述供电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连接部,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到所述供电组件;
所述供电调节模块连接到所述第二连接部,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供电组件,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直接连接所述供电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供电保护模块,连接到所述控制模块,
其中,所述控制模块还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供电模式,确定所述供电组件的供电保护模式;
控制所述供电保护模块以所述供电保护模式对所述供电组件进行供电保护。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无线传输模块,连接到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无线传输模块能够与终端设备建立无线连接,接收和/或发送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电动工具主体的类别与供电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确定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的类别,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的物理连接方式,确定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的类别。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确定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的类别,包括:
根据所述电动工具主体与所述供电组件的物理连接方式,确定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的类别。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确定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的类别,包括:
接收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的控制指令;
根据所述控制指令,确定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的类别。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式包括向所述电动工具主体供电的电流和/或转速。
11.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电动工具中,所述电动工具还包括电动工具主体及供电组件,所述装置包括:
供电调节模块,控制所述供电组件以相对应的供电模式向所述电动工具主体供电;
控制模块,连接到所述供电调节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为:
向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的控制单元传输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使得所述电动工具主体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电动工具的运行;
确定与所述控制指令相对应的供电模式,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到所述电动工具主体和/或所述供电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连接部,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到所述电动工具主体;
第二连接部,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到所述供电组件;
所述供电调节模块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在所述电动工具主体和所述供电组件之间,或者连接在所述电动工具主体和所述供电组件的前面、后面、侧面和/或下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连接部,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到所述电动工具主体;
所述供电调节模块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部,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电动工具主体,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直接连接所述供电组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连接部,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到所述供电组件;
所述供电调节模块连接到所述第二连接部,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供电组件,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直接连接所述供电组件。
15.一种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电动工具主体的类别;
根据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的类别,确定适应于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的供电模式;
控制供电组件以所述供电模式向所述电动工具主体供电。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供电模式,确定所述供电组件的供电保护模式;
控制供电保护模块以所述供电保护模式对所述供电组件进行供电保护。
17.一种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向电动工具主体的控制单元传输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使得所述电动工具主体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电动工具的运行;
确定与所述控制指令相对应的供电模式;
控制供电组件以所述供电模式向所述电动工具主体供电。
18.一种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动工具主体,所述电动工具主体中设置有传动组件以及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控制所述传动组件运动;
供电组件,为所述电动工具主体中的动力组件供电;
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到电动工具主体和/或供电组件,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的类别,控制所述供电组件以适应于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的供电模式向所述电动工具主体供电。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到电动工具主体和/或供电组件包括以下连接方式中的一种:
所述控制装置连接在所述电动工具主体和所述供电组件之间:
所述控制装置连接在所述电动工具主体和所述供电组件的前面、后面、侧面或下面;
所述控制装置连接到所述电动工具主体,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直接连接所述供电组件;
所述控制装置连接到所述供电组件,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直接连接所述供电组件。
CN201711148443.5A 2017-11-17 2017-11-17 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电动工具 Pending CN1097949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48443.5A CN109794911A (zh) 2017-11-17 2017-11-17 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电动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48443.5A CN109794911A (zh) 2017-11-17 2017-11-17 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电动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94911A true CN109794911A (zh) 2019-05-24

Family

ID=66554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48443.5A Pending CN109794911A (zh) 2017-11-17 2017-11-17 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电动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9491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21818A (zh) * 2019-10-31 2021-05-18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控制装置、电动工具主体及工具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66999Y (zh) * 2002-09-09 2003-08-20 义国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可拆换电源闸座的电动工具
EP1365891B1 (en) * 2001-01-24 2010-05-05 Demain Technology Pty Ltd. Power tool
CN101784373A (zh) * 2007-09-06 2010-07-21 佩朗股份有限公司 多功能便携式电气设备
CN103282165A (zh) * 2010-11-04 2013-09-04 英格索尔-兰德公司 具有通用控制器和工具标识和电池标识的无绳动力工具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65891B1 (en) * 2001-01-24 2010-05-05 Demain Technology Pty Ltd. Power tool
CN2566999Y (zh) * 2002-09-09 2003-08-20 义国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可拆换电源闸座的电动工具
CN101784373A (zh) * 2007-09-06 2010-07-21 佩朗股份有限公司 多功能便携式电气设备
CN103282165A (zh) * 2010-11-04 2013-09-04 英格索尔-兰德公司 具有通用控制器和工具标识和电池标识的无绳动力工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21818A (zh) * 2019-10-31 2021-05-18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控制装置、电动工具主体及工具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41521B2 (en) Power tool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893555B1 (en) Wireless charging of tools using a toolbox transmitter
US10847013B2 (en) Communicator, electric working machin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MX2010001272A (es) Aparatos electricos portatiles de funciones multiples.
CA2479979A1 (en) Handy electric nailing gun
CN210577798U (zh) 一种上电保护电路及电动工具
US10170928B2 (en) Power transfer system,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charging combination
CN108988511A (zh) 一种高效无线充电方法及无线充电装置
CN114342206A (zh) 适配器
KR20170109795A (ko) 전기 자동차의 충전 시스템
CN109794911A (zh) 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电动工具
JP2013070535A (ja) 無線給電対応型電源装置、電動工具、充電装置及び電気機器
US20230336020A1 (en) Auxiliary energy circuit for battery-powered power tool
CN108233441B (zh) 电源适配器及交直流电源驱动的工具
CN206422571U (zh) 无线充电装置及系统
JP2002315217A (ja) 充電機能付き直流電源装置
CN208241371U (zh) 一种双充无线充电发射器
US20230026737A1 (en) Method for Interacting with at Least One User of a Rechargeable-Battery-Operated Machining Tool, and System for Carrying Out the Method
KR200396897Y1 (ko) 셀프 충전식 랜턴
CN210650780U (zh) 剃须刀
CN118107417A (zh) 适配器以及包括该适配器的充电系统
CN109904912A (zh) 无线充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