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92781B - 用于共享频谱中的系统标识的签名序列 - Google Patents

用于共享频谱中的系统标识的签名序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92781B
CN109792781B CN201780059694.8A CN201780059694A CN109792781B CN 109792781 B CN109792781 B CN 109792781B CN 201780059694 A CN201780059694 A CN 201780059694A CN 109792781 B CN109792781 B CN 1097927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chnology
shared spectrum
waveform
spectrum channel
signature wave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5969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92781A (zh
Inventor
J·孙
T·刘
X·张
S·巴尔吉
J·蒙托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97927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927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927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927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 H04W74/0816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各方面涉及配置成与一个或多个其他系统(例如,利用相同的无线电接入技术的其他运营商网络、和/或利用不同的无线电接入技术的其他网络)一起对共享频谱进行共享的无线通信系统。共享频谱上的不同系统之间的共存可通过利用技术中立签名波形(诸如签名序列)来提供。设备或系统可监视共享频谱信道以寻找签名波形,并且在检测到该签名波形时,可确定该共享频谱可用于该系统,还是由于被另一系统占用而是繁忙的。当该共享频谱信道是空闲的时,该设备或系统可通过传送该签名波形来保留该信道。还要求保护和描述了其他方面、实施例和特征。

Description

用于共享频谱中的系统标识的签名序列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9月29日在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交的临时申请No.62/401,783、以及于2017年7月6日在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交的非临时申请No.15/642,384的优先权和权益,这些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援引如同在下文全面阐述那样且出于所有适用目的被纳入于此。
技术领域
以下所讨论的技术一般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尤其涉及使用技术中立签名波形进行共享频谱中的系统标识。各实施例可提供并实现用于共享频谱中的多个不同系统的共存的技术。
引言
共享频谱可以是可由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系统或技术共享的频带或信道。共享频谱可由使用相同无线电接入技术(RAT)和/或两个或更多个RAT的两个或更多个运营商网络共享,这些RAT中的每一者可由相应RAT内的一个或多个运营商网络利用。此外,潜在新技术可能在将来被添加到共享频谱的用户列表中。宽泛地,任何适当数目的不同系统(例如,不同RAT、和/或每个RAT内的不同运营商)可在它们遵循对共享频谱的使用的预定或议定技术限制时对共享频谱进行共享。
共享频谱可在某些方面被认为与无执照频带(诸如由Wi-Fi、蓝牙、以及许多其他不同的系统和技术使用的2.4GHz频带)相似。然而,与无执照频带不同,共享频谱可能不完全不受限。即,并非任何任意性技术可被允许接入共享频谱。相反,可建立协议,其中某些技术限制可以就位以限制哪些系统和技术可接入和使用共享频谱。
Wi-Fi技术在其无执照频带内采用某种载波侦听(CS)或先听后讲(LBT)机制来控制对其无执照频带的接入。虽然这种CS机制提供了适用于许多目的的功能,但是希望共享对无执照频带的接入的技术的最近增长已经产生了某些共存问题。相应地,对于共享频谱而言,由Wi-Fi使用的CS共存机制可能不太适当或不太胜任。
一些示例的简要概述
以下给出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本公开的所有构想到的特征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标识出本公开的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本公开的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目的是以简化形式给出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作为稍后给出的更详细描述之序言。
本公开的各个方面提供了用于在共享频谱信道上进行无线通信的各种系统和技术的共存。这种共存可由在信息突发之前传送的技术中立签名波形(例如,签名序列)提供,签名序列充当信道占用信号。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能在无线通信设备处操作的无线通信方法。该方法监视共享频谱信道以检测技术中立签名波形的传输。在从第一系统检测到技术中立签名波形的情况下,该方法监视共享频谱信道以寻找与第一系统相对应的第一因技术而异的波形,其中该无线通信设备被配置成使用该第一系统。在没有检测到技术中立签名波形达大于阀值时间量的时间的情况下,该方法确定共享频谱信道是空闲的。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其被通信地耦合至处理器,以及收发机,其被通信地耦合至该处理器。该处理器和该存储器被配置成监视共享频谱信道以检测技术中立签名波形的传输。在从第一系统检测到技术中立签名波形的情况下,该处理器和该存储器被进一步配置成监视共享频谱信道以寻找与第一系统相对应的第一因技术而异的波形,其中该无线通信设备被配置成使用该第一系统。在没有检测到技术中立签名波形达大于阀值时间量的时间的情况下,该处理器和该存储器被进一步配置成确定共享频谱信道是空闲的。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计算机可执行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执行代码包括用于监视共享频谱信道以检测技术中立签名波形的传输的指令。在从第一系统检测到技术中立签名波形的情况下,该计算机可执行代码进一步包括用于监视共享频谱信道以寻找与第一系统相对应的第一因技术而异的波形的指令,其中该无线通信设备被配置成使用该第一系统。在没有检测到技术中立签名波形达大于阀值时间量的时间的情况下,该计算机可执行代码进一步包括用于确定共享频谱信道是空闲的指令。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设备。该设备包括用于监视共享频谱信道以检测技术中立签名波形的传输的装置。该设备进一步包括用于在从第一系统检测到技术中立签名波形的情况下监视共享频谱信道以寻找与第一系统相对应的第一因技术而异的波形的装置,其中无线通信设备被配置成使用该第一系统。该设备进一步包括用于在没有检测到技术中立签名波形达大于阀值时间量的时间的情况下确定共享频谱信道是空闲的装置。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方面将在阅览以下详细描述后得到更全面的理解。在结合附图研读了下文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之后,本发明的其他方面、特征和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是明显的。尽管本发明的特征在以下可能是针对某些实施例和附图来讨论的,但本发明的全部实施例可包括本文所讨论的有利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换言之,尽管可能讨论了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具有某些有利特征,但也可以根据本文讨论的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使用此类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以类似方式,尽管示例性实施例在下文可能是作为设备、系统或方法实施例进行讨论的,但是应当领会,此类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在各种设备、系统、和方法中实现。
附图简述
图1是解说了接入网的示例的概念图。
图2是概念性地解说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调度实体与一个或多个被调度实体进行通信的示例的框图。
图3是概念性解说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设备的示例的框图。
图4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共享频谱信道上的包括签名序列的传输的示意性解说。
图5是解说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共享频谱信道中的各系统之间的共存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6是解说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共享频谱信道中的各系统之间的共存的另一过程的流程图。
图7是解说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用于使用自相关来检测签名序列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8是解说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用于保留共享频谱信道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9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包括共享频谱信道上的经修改签名序列和后续波形的传输的示意性解说。
详细描述
以下结合附图阐述的详细描述旨在作为各种配置的描述,而无意表示可实践本文所描述的概念的仅有配置。本详细描述包括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各种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是,没有这些具体细节也可以实践这些概念。在一些实例中,以框图形式示出众所周知的结构和组件以便避免湮没此类概念。
本公开的各个方面提供了用于在共享频谱上进行无线通信的各种系统和技术的共存。这种共存可通过在因技术而异的波形之前传送技术中立或技术不可知(technologyagnostic)签名波形来促成。签名波形充当促成各种系统共享对共享频谱的接入的信道占用信号。技术中立的签名波形可由各种技术的不同系统检测。
在本公开中,对技术中立签名波形或技术无关签名波形的引用泛指呈现下述属性的任何适当波形,该波形可在共享频谱信道上传送以用作利用共享频谱信道的不同系统的信道占用信号。例如,利用共享频谱信道的每个设备可在每个因技术而异的数据突发之前、在先听后讲(LBT)帧之前、或在数据突发序列之前将技术中立签名波形(例如,签名序列)作为前置码来传送。该签名序列可操作用于使得使用共享频谱信道的设备能够通过解决任何冲突来减少或避免系统之间的干扰。
本公开通篇给出的各种概念可跨种类繁多的电信系统、网络架构、和通信标准来实现。现在参照图1,作为解说性示例而非限定,提供了无线电接入网100的示意性解说。
由无线电接入网100所覆盖的地理区域可被划分成数个蜂窝区域(蜂窝小区),这些蜂窝区域可基于从一个接入点或基站在地理区域上广播的标识而被用户装备(UE)唯一性地标识。图1解说了宏蜂窝小区102、104和106、以及小型蜂窝小区108,其中每一者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扇区。扇区是蜂窝小区的子区域。一个蜂窝小区内的所有扇区由相同的基站服务。扇区内的无线电链路可由属于该扇区的单个逻辑标识来标识。在被划分成扇区的蜂窝小区中,蜂窝小区内的该多个扇区可由各天线群形成,其中每一天线负责与该蜂窝小区的一部分中的诸UE的通信。
一般而言,基站(BS)服务每个蜂窝小区。广义地,基站是无线电接入网中负责一个或多个蜂窝小区中去往或来自UE的无线电传送和接收的网络元件。BS也可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称为基收发机站(BTS)、无线电基站、无线电收发机、收发机功能、基本服务集(BSS)、扩展服务集(ESS)、接入点(AP)、B节点(NB)、演进型B节点(eNB)、gNB、或某个其他合适术语。
在图1中,蜂窝小区102和104中示出了两个高功率基站110和112;并且第三高功率基站114被示出为控制蜂窝小区106中的远程无线电头端(RRH)116。即,基站可具有集成天线,或者可由馈电电缆连接到天线或RRH。在所解说的示例中,蜂窝小区102、104和106可被称为宏蜂窝小区,因为高功率基站110、112和114支持具有大尺寸的蜂窝小区。此外,低功率基站118被示出为在小型蜂窝小区108(例如,微蜂窝小区、微微蜂窝小区、毫微微蜂窝小区、家用基站、家用B节点、家用演进型B节点等等)中,该小型蜂窝小区108可与一个或多个宏蜂窝小区交叠。在这一示例中,蜂窝小区108可被称为小型蜂窝小区,因为低功率基站118支持具有相对小尺寸的蜂窝小区。蜂窝小区尺寸设定可根据系统设计以及组件约束来完成。要理解,无线电接入网100可包括任何数目的无线基站和蜂窝小区。此外,可部署中继节点以扩展给定蜂窝小区的大小或覆盖区域。基站110、112、114、118为任何数目的移动装置提供至核心网的无线接入点。
图1进一步包括四轴飞行器或无人机120,其可被配置成用作基站。即,在一些示例中,蜂窝小区可以不必是驻定的,并且蜂窝小区的地理区域可根据移动基站(诸如四轴飞行器120)的位置而移动。
一般而言,基站可包括用于与网络的回程部分进行通信的回程接口。回程可提供基站与核心网之间的链路,并且在一些示例中,回程可提供相应基站之间的互连。核心网是无线通信系统的一部分,其一般独立于无线电接入网中所使用的无线电接入技术。可采用各种类型的回程接口,诸如使用任何适当传输网络的直接物理连接、虚拟网络等等。一些基站可被配置为集成接入回程(IAB)节点,其中无线频谱可被用于接入链路(即,与UE的无线链路)和回程链路两者。这一方案有时被称为无线自回程。通过使用无线自回程(而不是要求每一新基站部署配备其自己的硬连线回程连接),用于基站与UE之间的通信的无线频谱就可被利用于回程通信,从而使得能够快速且容易地部署高度密集的小型蜂窝小区网络。
无线电接入网100被解说成支持多个移动装置的无线通信。移动装置在由第三代伙伴项目(3GPP)所颁布的标准和规范中通常被称为用户装备(UE),但是此类装置也可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称为移动站(MS)、订户站、移动单元、订户单元、无线单元、远程单元、移动设备、无线设备、无线通信设备、远程设备、移动订户站、接入终端(AT)、移动终端、无线终端、远程终端、手持机、终端、用户代理、移动客户端、客户端、或某一其他合适术语。UE可以是向用户提供对网络服务的接入的装置。
在本文档内,“移动”装置不一定需要具有移动能力,并且可以是驻定的。术语移动装置或移动设备泛指各种各样的设备和技术。例如,移动装置的一些非限定性示例包括移动设备、蜂窝(蜂窝小区)电话、智能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电话、膝上型设备、个人计算机(PC)、笔记本、上网本、智能本、平板设备、个人数字助理(PDA)、以及广泛多样的嵌入式系统,例如,对应于“物联网”(IoT)。移动装置另外可以是自驱或其他运输交通工具、远程传感器或致动器、机器人或机器人设备、卫星无线电、全球定位系统(GPS)设备、对象跟踪设备、无人机、多轴飞行器、四轴飞行器、遥控设备、消费者和/或可穿戴设备,诸如眼镜、可穿戴相机、虚拟现实设备、智能手表、健康或健身跟踪器、数字音频播放器(例如,MP3播放器)、相机、游戏控制台等。移动装置另外可以是数字家用或智能家用设备,诸如家用音频、视频和/或多媒体设备、电器、自动售货机、智能照明设备、家用安全系统、智能仪表等。移动装置另外可以是智能能源设备,安全设备,太阳能电池板或太阳能电池阵列,控制电功率(例如,智能电网)、照明、水等等的城市基础设施设备;工业自动化和企业设备;物流控制器;农业装备;军事防御装备、车辆、飞行器、船、以及武器等。再进一步,移动装置可提供联网医疗或远程医疗支持,即,远距离卫生保健。远程保健设备可包括远程保健监视设备和远程保健监管设备,它们的通信可例如以对于关键服务数据传输的优先化接入和/或对于关键服务数据传输的相关QoS的形式被给予优先对待或胜于其他类型的信息的优先化接入。在无线电接入网100内,蜂窝小区可包括可与每个蜂窝小区的一个或多个扇区处于通信的UE。例如,UE122和124可与基站110处于通信;UE 126和128可与基站112处于通信;UE 130和132可藉由RRH 116与基站114处于通信;UE 134可与低功率基站118处于通信;并且UE 136可与移动基站120处于通信。此处,每个基站110、112、114、118和120可被配置成:为相应蜂窝小区中的所有UE提供至核心网(未示出)的接入点。
在另一示例中,移动网络节点(例如,四轴飞行器120)可被配置成用作UE。例如,四轴飞行器120可通过与基站110通信来在蜂窝小区102内操作。在本公开的一些方面,两个或更多个UE(例如,UE 126和128)可使用对等(P2P)或侧链路信号127彼此通信而无需通过基站(例如,基站112)中继该通信。
控制信息和/或话务信息从基站(例如,基站110)到一个或多个UE(例如,UE 122和124)的单播或广播传输可被称为下行链路(DL)传输,而在UE(例如,UE 122)处始发的控制信息和/或话务信息的传输可被称为上行链路(UL)传输。另外,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和/或话务信息可在时间上被划分成帧、子帧、时隙、和/或码元。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码元可指在OFDM波形中每副载波携带一个资源元素(RE)的时间单位。时隙可携带预定数目的码元(例如,7或14个OFDM码元)。子帧可指1ms的历时。多个子帧可被编群在一起以形成单个帧或无线电帧。当然,这些定义不是必需的,并且可利用任何适当的方案来组织波形,并且波形的各种时间划分可具有任何适当的历时。
无线电接入网100中的空中接口可利用一个或多个复用和多址算法来实现各个设备的同时通信。例如,用于从UE 122和124到基站110的上行链路(UL)或反向链路传输的多址可利用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频分多址(FDMA)、正交频分多址(OFDMA)、离散傅里叶变换(DFT)-扩展OFDMA或单载波FDMA(DFT-s-OFDMA或SC-FDMA)、稀疏码多址(SCMA)、资源扩展多址(RSMA)、或者其他合适的多址方案来提供。此外,对从基站110到UE 122和124的下行链路(DL)或前向链路传输进行复用可利用时分复用(TDM)、码分复用(CDM)、频分复用(FDM)、正交频分复用(OFDM)、稀疏码复用(SCM)、或其他合适的复用方案来提供。
此外,无线电接入网100中的空中接口可利用一个或多个双工算法。双工是指双方端点都能在两个方向上彼此通信的点到点通信链路。全双工意指双方端点能同时彼此通信。半双工意指一次仅一个端点可以向另一端点发送信息。在无线链路中,全双工信道一般依赖于发射机和接收机的物理隔离以及适当的干扰消除技术。通常通过利用频分双工(FDD)或时分双工(TDD)为无线链路实现全双工仿真。在FDD中,不同方向上的传输在不同的载波频率处操作。在TDD中,在给定信道上的不同方向上的传输使用时分复用彼此分开。即,在一些时间,该信道专用于一个方向上的传输,而在其他时间,该信道专用于另一方向上的传输,其中方向可以非常快速地改变,例如,每时隙若干次。
在无线电接入网100中,UE在移动之时独立于其位置进行通信的能力被称为移动性。UE与无线电接入网之间的各个物理信道一般在移动管理实体(MME)的控制下进行设立、维护和释放。在本公开的各个方面,无线电接入网100可利用基于DL的移动性或基于UL的移动性来实现移动性和切换(即,UE的连接从一个无线电信道转移到另一无线电信道)。在被配置用于基于DL的移动性的网络中,在与调度实体的呼叫期间,或者在任何其他时间,UE可监视来自其服务蜂窝小区的信号的各个参数以及相邻蜂窝小区的各个参数。取决于这些参数的质量,UE可维持与一个或多个相邻蜂窝小区的通信。在该时间期间,如果UE从一个蜂窝小区移动到另一蜂窝小区,或者如果来自相邻蜂窝小区的信号质量超过来自服务蜂窝小区的信号质量达给定的时间量,则UE可以进行从服务蜂窝小区到相邻(目标)蜂窝小区的移交或切换。例如,UE 124(被解说为交通工具,尽管可以使用任何适当形式的UE)可从对应于其服务蜂窝小区102的地理区域移动到对应于邻居蜂窝小区106的地理区域。当来自邻居蜂窝小区106的信号强度或质量超过其服务蜂窝小区102的信号强度或质量达给定的时间量时,UE 124可向其服务基站110传送指示该状况的报告消息。作为响应,UE 124可接收切换命令,并且该UE可经历至蜂窝小区106的切换。
在被配置用于基于UL的移动性的网络中,来自每个UE的UL参考信号可由网络用于为每个UE选择服务蜂窝小区。在一些示例中,基站110、112和114/116可广播统一同步信号(例如,统一主同步信号(PSS)、统一副同步信号(SSS)和统一物理广播信道(PBCH))。UE122、124、126、128、130和132可接收统一同步信号,从这些同步信号中导出载波频率和时隙定时,并响应于导出定时而传送上行链路导频或参考信号。由UE(例如,UE 124)传送的上行链路导频信号可由无线电接入网100内的两个或更多个蜂窝小区(例如,基站110和114/116)并发地接收。这些蜂窝小区中的每一者可测量导频信号的强度,并且无线电接入网(例如,基站110和114/116中的一者或多者和/或核心网内的中心节点)可为UE 124确定服务蜂窝小区。当UE 124移动通过无线电接入网100时,该网络可继续监视由UE 124传送的上行链路导频信号。当由相邻蜂窝小区测得的导频信号的信号强度或质量超过由服务蜂窝小区测得的信号强度或质量时,网络100可在通知或不通知UE 124的情况下将UE124从服务蜂窝小区切换到该相邻蜂窝小区。
尽管由基站110、112和114/116传送的同步信号可以是统一的,但该同步信号可以不标识特定的蜂窝小区,而是可标识包括在相同频率上操作和/或具有相同定时的多个蜂窝小区的区划。在5G网络或其他下一代通信网络中使用区划实现了基于上行链路的移动性框架并改善了UE和网络两者的效率,因为可减少需要在UE与网络之间交换的移动性消息的数目。
在各种实现中,无线电接入网100中的空中接口可利用有执照频谱、无执照频谱、或共享频谱。有执照频谱一般借助于从政府监管机构购买执照的移动网络运营商来提供对频谱的一部分的专有使用。无执照频谱提供了对频谱的一部分的共享使用而无需政府准予的执照。虽然一般仍然需要遵循一些技术规则来接入无执照频谱,但一般任何运营商或设备可获得接入。共享频谱可落在有执照与无执照频谱之间,其中可能需要技术规则或限制来接入频谱,但频谱可能仍然由多个运营商和/或多个RAT共享。例如,有执照频谱的一部分的执照的持有者可提供有执照共享接入(LSA)以将该频谱与其他方共享,例如,以适当的获许可方确定的条件来获得接入。
在一些示例中,可调度对空中接口的接入,其中调度实体(例如,基站)分配用于在其服务区域或蜂窝小区内的一些或全部设备和装备间的通信的资源。在本公开内,如以下进一步讨论的,调度实体可负责调度、指派、重配置、以及释放用于一个或多个被调度实体的资源。即,对于被调度的通信而言,UE或被调度实体利用由调度实体分配的资源。
基站不是可用作调度实体的唯一实体。即,在一些示例中,UE可用作调度实体,从而调度用于一个或多个被调度实体(例如,一个或多个其他UE)的资源。在其他示例中,可在各UE之间使用侧链路信号而不必依赖于来自基站的调度或控制信息。例如,UE 138被解说成与UE 140和142进行通信。在一些示例中,UE 138正用作调度实体或主侧链路设备,并且UE 140和142可用作被调度实体或非主(例如,副)侧链路设备。在又一示例中,UE可用作设备到设备(D2D)、对等(P2P)、或车辆到车辆(V2V)网络中、和/或网状网络中的调度实体。在网状网络示例中,UE 140和142除了与调度实体138通信之外还可任选地直接彼此通信。
由此,在具有对时间-频率资源的经调度接入并且具有蜂窝配置、P2P配置或网状配置的无线通信网络中,调度实体和一个或多个被调度实体可利用经调度的资源来通信。现在参照图2,框图解说了调度实体202和多个被调度实体204(例如,204a和204b)。此处,调度实体202可对应于基站110、112、114、和/或118。在附加示例中,调度实体202可对应于UE138、四轴飞行器120、或无线电接入网100中的任何其他合适节点。类似地,在各种示例中,被调度实体204可对应于UE 122、124、126、128、130、132、134、136、138、140和142、或无线电接入网100中的任何其他合适节点。
如图2中所解说的,调度实体202可向一个或多个被调度实体204广播话务206(该话务可被称为下行链路话务)。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术语下行链路可指在调度实体202处始发的点到多点传输。宽泛地,调度实体202是负责在无线通信网络中调度话务(包括下行链路传输以及在一些示例中还包括从一个或多个被调度实体到调度实体202的上行链路话务210)的节点或设备。描述该系统的另一方式可以是使用术语广播信道复用。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术语上行链路可指在被调度实体204处始发的点到点传输。宽泛地,被调度实体204是接收来自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另一实体(诸如调度实体202)的调度控制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调度准予、同步或定时信息)或其他控制信息的节点或设备。
调度实体202可向一个或多个被调度实体204广播包括一个或多个控制信道(诸如PBCH;PSS;SSS;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CFICH);物理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指示符信道(PHICH);和/或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等)的控制信息208。PCFICH提供信息以辅助接收方设备接收和解码PDCCH。PDCCH携带包括但不限于调度准予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PHICH携带HARQ反馈传输(诸如确收(ACK)或否定确收(NACK))。HARQ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众所周知的技术,其中为了准确性,可例如利用任何适当的完整性校验机制(诸如校验和(checksum)或循环冗余校验(CRC))来在接收侧校验分组传输的完整性。如果传输的完整性被确认,则可传送ACK,而如果未被确认,则可传送NACK。响应于NACK,传送方设备可发送HARQ重传,这可实现追赶组合、增量冗余等等。
包括一个或多个话务信道(诸如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或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以及在一些示例中,系统信息块(SIB)))的上行链路话务210和/或下行链路话务206可以附加地在调度实体202和被调度实体204之间传送。
此外,被调度实体204可向调度实体202传送包括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212。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可包括各种各样的分组类型和类别,包括导频、参考信号、以及配置成实现或辅助解码上行链路话务传输的信息。在一些示例中,控制信息212可包括调度请求(SR),即,对调度实体202调度上行链路传输的请求。此处,响应于在控制信道212上传送的SR,调度实体202可传送可调度用于上行链路分组传输的资源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208。
在一些示例中,被调度实体(诸如第一被调度实体204a和第二被调度实体204b)可利用侧链路信号来进行直接D2D通信。侧链路信号可包括侧链路话务214和侧链路控制216。侧链路控制信息216在一些示例中可包括请求信号(诸如请求发送(RTS))、源传送信号(STS)、和/或方向选择信号(DSS)。请求信号可供被调度实体204请求时间历时以保持侧链路信道可用于侧链路信号。侧链路控制信息216可进一步包括响应信号,诸如清除发送(CTS)和/或目的地接收信号(DRS)。响应信号可供被调度实体204指示侧链路信道例如在所请求的时间历时里的可用性。请求和响应信号的交换(例如,握手)可使得执行侧链路通信的不同被调度实体能够在侧链路话务信息214的通信之前协商侧链路信道的可用性。
图2中解说的信道或载波不一定是调度实体202与被调度实体204之间可利用的所有信道或载波,并且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除了所解说的那些信道或载波以外还可利用其它信道或载波,诸如其他话务、控制、和反馈信道。
图3是解说用于采用处理系统314的无线通信设备300的硬件实现的示例的简化框图。例如,无线通信设备300可以是如图1中所解说的用户装备(UE)。在另一示例中,无线通信设备300可以是如图1中所解说的基站。在另一示例中,无线通信设备300可以是如图2中所解说的调度实体202。在另一示例中,无线通信设备300可以是如图2中所解说的被调度实体204。
无线通信设备300可使用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4的处理系统314来实现。处理器304的示例包括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状态机、选通逻辑、分立的硬件电路、以及配置成执行本公开通篇描述的各种功能性的其他合适硬件。在各种示例中,无线通信设备300可被配置成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功能中的任何一者或多者。即,如在无线通信设备300中利用的处理器304可被用来实现以下所描述且在图4-9中所解说的过程和功能中的任何一者或多者。
在这一示例中,处理系统314可被实现成具有由总线302一般化地表示的总线架构。取决于处理系统314的具体应用和总体设计约束,总线302可包括任何数目的互连总线和桥接器。总线302将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例如,由处理器304一般化地表示)、存储器305和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由计算机可读介质306一般化地表示)的各种电路通信地耦合在一起。总线302还可链接各种其他电路,诸如定时源、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这些电路在本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且因此将不再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308提供总线302与收发机310之间的接口。收发机310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备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和/或装置。取决于该装备的本质,也可提供用户接口312(例如,按键板、显示器、扬声器、话筒、操纵杆)。
在本公开的一些方面中,处理器304可包括配置成用于各种功能(包括例如确定感测到的信号的自相关)的自相关电路系统340。例如,自相关电路系统340可被配置成实现以下关于图5–7描述的功能中的一者或多者(包括例如图6的框604)。
在本公开的一些方面,处理器304可包括配置成用于各种功能(包括例如确定检测到的签名序列与所储存的签名序列352之间的互相关)的互相关电路系统342。例如,互相关电路系统342可被配置成实现以下关于图5–7描述功能中的一者或多者(包括例如图6的框610和/或618)。
在本公开的一些方面,处理器304可包括配置成用于各种功能(包括例如使用检测到的签名序列来执行频率误差校正、和/或基于检测到的签名序列来执行时间同步)的同步电路系统344。
处理器304负责管理总线302和一般性处理,包括对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306上的软件的执行。软件在由处理器304执行时使得处理系统314执行以下针对任何特定装置描述的各种功能。计算机可读介质306和存储器305还可被用于存储由处理器304在执行软件时操纵的数据。
处理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4可执行软件。软件应当被宽泛地解释成意为指令、指令集、代码、代码段、程序代码、程序、子程序、软件模块、应用、软件应用、软件包、例程、子例程、对象、可执行件、执行的线程、规程、函数等,无论其是用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硬件描述语言、还是其他术语来述及皆是如此。软件可驻留在计算机可读介质306上。计算机可读介质306可以是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作为示例,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磁存储设备(例如,硬盘、软盘、磁带)、光盘(例如,压缩碟(CD)或数字通用盘(DVD))、智能卡、闪存设备(例如,卡、棒或钥匙型驱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可擦除PROM(EPROM)、电可擦除PROM(EEPROM)、寄存器、可移除盘、以及用于存储可由计算机访问和读取的软件和/或指令的其他任何合适介质。作为示例,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可包括载波、传输线、以及用于传送可由计算机访问和读取的软件和/或指令的任何其他合适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306可驻留在处理系统314中、在处理系统314外部、或跨包括处理系统314的多个实体分布。计算机可读介质306可以实施在计算机程序产品中。作为示例,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包括封装材料中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如何取决于具体应用和加诸于整体系统的总体设计约束来最佳地实现本公开通篇给出的所描述的功能性。
在一个或多个示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306可包括配置成用于各种功能(包括例如确定感测到的信号的自相关)的自相关软件360。例如,自相关软件360可被配置成实现以下关于图5–7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包括例如图6的框604)。
在本公开的一些方面,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306可包括配置成用于各种功能(包括例如确定检测到的签名序列与所储存的签名序列352之间的互相关)的互相关软件362。例如,互相关软件362可被配置成实现以下关于图5–7描述功能中的一者或多者(包括例如图6的框610和/或618)。
在本公开的一些方面,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306可包括配置成用于各种功能(包括例如使用检测到的签名序列来执行频率误差校正、和/或基于检测到的签名序列来执行时间同步)的同步软件364。
利用无执照频带的无线网络的一个示例是由IEEE 802.11标准定义的Wi-Fi。在Wi-Fi网络中,设备使用涉及畅通信道评估(CCA)和网络分配向量(NAV)的先听后讲(LBT)或载波侦听(CS)算法来共享对无执照频带的接入。CCA涉及设备对由另一设备传送的作为物理层汇聚协议(PLCP)帧的一部分的Wi-Fi前置码进行检测和解码。在前置码内包括旧式短训练字段(L-STF)和旧式长训练字段(L-LTF),它们包括允许设备检测信号、执行频率偏移估计、时序同步等的信息。L-STF包括10个短训练码元,每个短训练码元具有为0.8μs的长度。L-LTF包括两个长训练码元,其各自具有为3.2μs的长度。
在设备感测或检测到Wi-Fi信号前置码的情况下,该设备将载波报告为在帧的长度内是繁忙的。CCA进一步涉及设备对来自非Wi-Fi源的载波上的噪声和干扰的能量水平进行检测。在能量检测采样指示能量高于给定阈值的情况下,可将载波报告为繁忙的。NAV使设备能够显式地保留载波以在当前帧之后进行多个帧的传输。通过将相应的信息编码在PLCP帧报头中来作出这种保留。
本公开的各个方面提供了用于在共享频谱上进行无线通信的各种系统和技术的共存。这种共存可由在信息突发之前传送的技术中立签名波形(例如,签名序列)提供,签名序列充当信道占用信号。
共享频谱可包括可由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系统共享的一个或多个频带或信道。如本公开中所使用的,系统可指运营商网络和/或无线电接入技术(RAT)。即,共享频谱信道可由使用相同RAT和/或两个或更多个RAT的两个或更多个运营商网络共享,这些RAT中的每一者可由相应RAT内的一个或多个运营商网络利用。
共享频谱可在某些方面被认为与无执照频带(诸如由Wi-Fi、蓝牙、以及许多其他不同系统和技术使用的2.4GHz频带)相似。然而,与无执照频带不同,共享频谱可能不是完全不受限的。即,并非任何任意性技术可被允许或批准接入共享频谱。相反,可建立协议,其中某些技术限制可以就位以限制哪些系统和技术可接入和使用共享频谱。
在特定实现中,共享频谱可占用任何适当的频带,诸如但不限于3.5GHz频带。在一些示例中,具有相同的无线电接入技术(RAT)的多个运营商可占用共享频谱。在一些示例中,多个RAT可占用共享频谱。此外,潜在新技术可能在将来被添加到共享频谱的用户列表中。宽泛地,任何适当数目的不同系统(例如,不同RAT、和/或每个RAT内的不同运营商)可在它们遵循对共享频谱的使用的预定或议定技术限制时对共享频谱进行共享。在一些示例中,这些技术限制可采用共存机制。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可以定义跨不同运营商以及跨不同RAT共用的适当共存机制以使得该各种各样的不同系统能够对共享频谱进行共享。跨使用相同RAT的不同运营商、以及跨使用不同RAT的网络,这些系统之间的共用理解可使得不同系统的用户能够知晓彼此并实现对共享频谱的公平接入。例如,共享频谱的每个用户可传送可由不同运营商和/或不同RAT的用户检测到的签名序列。
如以上简要地描述的,Wi-Fi技术采用某种CS机制来控制对其无执照频带的接入。然而,Wi-Fi机制(包括上述预定或预定义的前置码)并不是适当地前向兼容以使得新技术能够在那些新技术可能采用与它们的前趋技术不兼容的截然不同的通信机制时共享无执照频带。即,任何新Wi-Fi版本必须重复相同的前置码,这限制了该技术。在另一方面,在本公开的一些方面,可一般化签名序列,并且可以不预定义确切序列。
此外,Wi-Fi前置码不具有可能对于上述共享频谱信道而言期望的适当穿透(例如,在-6dB SNR下不能被可靠地检测到)。对于共享频谱信道而言,可能期望采用最简单的可能机制来减少对不同系统或技术施加的任何限制,以使得它们能够彼此理解。此外,跨共享频谱上的不同系统、或甚至在相同系统内,可能存在或可能不存在时间同步。
因此,可以定义特殊的技术中立签名波形(例如,签名序列)以使得不同系统和/或技术的用户能够检测到并在某种程度上相互理解。该签名序列可充当共存机制,以允许共享频谱信道上的不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的共享频谱信道上的包括签名序列402的传输的示意性解说。如图4中所解说的,签名序列402可作为因技术而异的波形404的传输的前置码来传送。因技术而异的波形是指遵循使用特定系统或技术进行接入和通信的特定技术需求的波形。如以下进一步详细描述的,签名序列可包括具有为N的长度或历时的签名、模式或波形(例如,以R的采样率的N个样本)。该传输可在签名序列中重复K次。
在本文中在以下所描述的签名序列机制可在某些方面与在以上简要地描述的由Wi-Fi使用的CS算法相似。然而,签名序列机制呈现出将在以下进一步详细描述的若干差异,这些差异中的一些可提供改进的将来兼容性、以及大范围的不同系统的共存。
图5是解说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的用于共享频谱中的各系统之间的共存的过程500的流程图。此处,在框502,设备可确定共享频谱信道的状态。例如,共享频谱信道的状态可以是空闲或繁忙的。该确定可通过监视或感测共享频谱信道,并检测正在共享频谱信道上传送的任何签名序列来实现,如以下进一步详细描述的。如果共享频谱信道是繁忙的(即,系统正在利用共享频谱),则设备可确定利用共享频谱的系统是设备自己的系统,还是可任选地该设备能够与其进行通信的某种其他系统。如果该系统是设备自己的系统或此类熟悉的系统,则过程可转至框508,并且该设备可通过利用与该系统相对应的因技术而异的波形和接入方法与该系统进行通信来利用该共享频谱信道。
在另一方面,如果共享频谱的状态是空闲的,则在框506,该设备可通过传送签名序列来保留共享频谱,如以下进一步详细描述的。在保留共享频谱之后,在框508,该设备可以因技术而异的波形来利用共享频谱。
图6是解说根据本公开的进一步方面的用于共享频谱中的各系统之间的共存的过程600的流程图。
在框602,设备可监视共享频谱信道。在一个示例中,设备可利用接收机310(参见图3)来尝试在共享频谱上检测包括签名序列的波形。此处,签名序列可由一个或多个签名序列参数的集合来表征。这些签名序列参数对于利用共享频谱的所有系统而言可以是共用的,并且可由设备用来监视共享频谱信道。
藉由使用共享频谱的所有系统对共用的签名序列参数的使用,可使得它们能够理解每个签名序列,即使不同系统在之前从未一起操作,以及即使不同系统在共享频谱上使用截然不同的因技术而异的波形。由此,设备不必一定包括特殊电路或硬件来理解可由其他系统在共享频谱上传送的波形。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签名序列参数可包括采样率R、长度N和重复次数K。例如,采样率R可以为1μs,长度N可包括32个样本,而重复次数K可包括32次重复。签名序列的重复导致较高的自相关。当然,任何其他适当的值可被用于签名序列参数中的任一者。长度N内的序列(或在一些示例中,长度N内的序列的一部分)可以是唯一性的,或者定义标识传送该序列的系统或RAT的序列特性。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签名序列表征可被表征为接收方设备能够检测和标识的时域模式。在一些示例中,接收方设备可使用自相关检测器来检测签名序列的存在。即,以上所述,签名序列可由已知的采样率R、样本数N和重复因子K来表征。使用适当的重复因子,并使用已知的采样率和样本数,签名序列传输可呈现出相对较高的自相关,从而实现检测签名序列的存在。
在一些示例中,如果监视共享频谱信道的设备在大于某一时间历时T空闲的时间内没有检测到签名波形(或检测到未知的签名波形),则设备可确定共享频谱信道处于空闲状态。
如果签名序列或波形被感测或检测到,则在框604,该设备可利用自相关电路系统340来确定感测到的信号的自相关。对自相关的确定涉及计算信号在不同的时间点与自身的相关性以找到重复模式。自相关的计算的细节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已知的。例如,参照图7,在框702,该设备可评估自相关函数R以检测签名序列。自相关函数R可生成-1至1之间的值。为1的值指示完美的相关性,而为-1的值指示完美的反相关性(即,与完美的相关相反)。在本公开的一些方面,如果该设备确定函数R的值大于预定阈值,则在框704该设备可确定检测到签名序列;否则,在框706,没有签名序列被检测到。由于重复的签名序列的结构,因此如果接收方设备使用自相关接收机(例如,图3的自相关电路系统340和收发机310),则该接收机不需要知晓确切序列来检测其存在。换言之,接收机可检测其他系统(其他运营商或甚至其他RAT)的序列。接收方设备只需要知晓重复模式,这可被包含在上述签名序列参数R、N和K内。自相关接收机的使用可具有对于频率误差而言稳健的附加益处。由此,即使接收机处的晶体振荡器不是非常准确的,自相关仍然可以正常地工作。
如果在框604处确定的感测到的信号的自相关不大于自相关阈值,则在框606,该设备可确定没有签名序列被检测到。虽然这可指示共享频谱信道是空闲的,但在本公开的一方面,频谱可在没有签名序列在大于T空闲的时间内被检测到时被确定是空闲的。因此,当没有签名序列被检测到时,该过程可返回到框602来继续监视共享频谱信道以寻找签名波形。
一旦签名序列被检测到(例如,在所确定的感测到的信号的自相关大于自相关阈值时),则在框608,接收方设备可利用同步电路系统344以使用检测到的签名序列来执行频率误差校正。例如,频率误差可通过比较所接收的签名序列的不同时段的相位来估计。所估计的频率误差可被用来生成相位斜升信号,并与所接收的签名序列相乘以补偿频率误差。
在本公开的一些方面,使用共享频谱的设备可检测签名序列是否标识其自己的系统(或熟悉的系统),在该情形中,该设备可基于所标识的系统的接入规则或方法来使用该信道;或者如果该签名序列标识某一其他系统,则在该情形中,该设备可等待,直到信道可用或空闲。
由此,在框610,该设备可利用互相关电路系统342来确定检测到的签名序列与同该设备自己的系统相对应的预测或已知签名序列的相同样本集合之间的互相关。例如,设备可将一个或多个签名序列352储存在存储器305中(参见图3)。
对互相关的确定涉及计算检测到的签名序列与设备可能已经储存在存储器中的预测或已知签名序列之间的相似度或相关性。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很好地知晓对互相关的计算。如果检测到的签名序列与同设备自己的系统相对应的预测签名序列之间的互相关大于互相关阈值,则在框612,设备可确定其自己的系统已经被标识为使用共享频谱信道,并且该信道可被确定为是可用的。相应地,在框614,设备可利用共享频谱信道以使用因技术而异的波形来与设备自己的系统进行通信。
在另一方面,如果检测到的签名序列不指示设备自己的系统(即,在框610处确定的检测到的签名序列与设备自己的系统的签名序列之间的互相关不大于互相关阈值),则某一其他技术可能占用共享频谱信道。在本公开的一些方面(选项1),该过程可以停止,并且在框616,设备可退避达适当的时间(退避时间)以将共享频谱留给其他技术。即,设备放弃使用共享频谱信道达预定退避时间。设备可稍后再次尝试共享频谱。
在本公开的一些方面(选项2),如果接收方设备检测到不同系统,但接收机能够标识和处置该系统,则接收机可改变其模式以处理该其他系统。
即,如果设备检测到与设备自己的系统不同的系统相对应的签名序列,如上所述,则该签名序列仍然可对应于设备能够与其在共享频谱上进行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其他系统。如果存在任何其他这种系统,则在框618,设备可利用互相关电路系统342来确定签名序列与一个或多个其他预测或已知签名序列的相同样本集合之间的互相关,以尝试标识该签名序列。
如果接收机知道该序列并能够利用与所标识的系统相对应的因技术而异的波形进行通信(例如,如果检测到的签名序列与相同系统的某个较早版本、或与接收机能够处理其数据的任何其他系统相对应),则在框620,接收方设备可确定熟悉的系统被标识。在框624,接收机可将其模式改变成该其他格式,并且设备可确定信道可用于通信。相应地,在框614,设备可使用因其他技术而异的波形中的数据进行通信。
图8是解说根据本公开的进一步方面的用于保留共享频谱信道的过程800的流程图。过程800可由图3的设备300或任何装置来执行。如上所述,在本公开的一方面,如果没有签名序列在大于T空闲的时间内被检测到,则设备可确定共享频谱信道是空闲的。当共享频谱信道是空闲的时,如果设备有数据要传送,则在框802,设备可通过利用将签名序列作为信道占用信号来向利用共享频谱的其他设备传送来保留共享频谱信道。例如,设备可利用其收发机310来将其签名序列或波形作为信道占用信号来传送。如果设备没有数据要传送,则设备可继续监视空闲信道,直到设备有数据要传送。在进一步细节中,设备可在传输突发的起始处(例如,在以因技术而异的波形来利用共享频谱信道之前)传送签名序列。即,设备可将特殊的技术中立波形(例如,签名序列)作为前置码来传送,以用作信道占用信号。签名序列可在每个数据突发之前、在LBT帧之前、或在来自节点的数据突发序列之前传送。
例如,如上所述,使用共享频谱的系统可利用遵循签名序列参数(诸如采样率R、样本数N和K次重复)的任何适当的签名序列。在具有这种灵活性的情况下,可随时间部署新系统,这些新系统中的每一者可定义它们自己的波形或签名序列,只要其遵循签名序列参数(例如,R、N和K)。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签名序列可被配置为具有合理的恒定包络并呈现出较低峰均功率比(PAPR)的时域波形。在一个示例中,签名序列的PAPR低于预定PAPR阈值。在一些示例中,可选择要使用的调制以满足签名序列的PAPR要求。签名序列可利用具有任何适当的调制的波形,调制包括但不限于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正交相移键控(QPSK)等。通常,较低调制阶数可导致较低PAPR。因此,调制的选择影响PAPR。例如,如果使用pi/2-BPSK,则PAPR可能比使用直接BPSK时更低。在一些示例中,签名序列自身(即,序列的模式)可基于其PAPR来选择。即,可能出现一些序列或模式可能呈现出相对较高的PAPR,并且由此这些序列可被避免。
在一些示例中,接入共享频谱的每个系统(例如,相同RAT和/或每个不同RAT内的每一个运营商网络)可使用唯一性或可区分的签名序列。
例如,系统可以将签名序列用作RAT标识符,即,用来标识对共享频谱进行共享的不同系统的技术。不同RAT可使用不同序列,但是每个签名序列可符合共用的一个或多个签名序列参数(诸如采样率R、样本数N、以及采样的重复次数K)的集合。当设计出新RAT或向共享频谱添加该新RAT时,其设计者可选择符合上述参数的新序列。跨不同RAT,通常不需要理解波形的因技术而异的部分。
在另一示例中,系统可将签名序列用作相同RAT内的运营商标识符。即,签名序列可从对共享频谱进行共享的不同运营商网络之中标识运营商网络。不同的运营商可使用不同的签名序列,尽管如上所述,每个签名序列可符合共用的一个或多个签名序列参数的集合。当向共享频谱添加新运营商时,新运营商可选择符合上述参数的新序列。此处,因为相同RAT由对共享频谱进行共享的两个或更多个运营商网络使用,所以在设备确定签名序列属于具有相同RAT的不同运营商之后,设备可具有稍后对该波形进行处理以收集更多信息的能力。例如,在利用共享频谱的两个或更多个运营商网络上的设备的某种水平的互操作性可以是可能的。
在本公开的一方面,上述签名序列的结构可被替代地解读为单频调信标的变型。单频调信标可例如作为某个频率的正弦波来传送。单频调信标的益处在于,接收机可以具有非常低的复杂度,并且可以简单地对所接收的频调执行FFT以检测频调位置处的峰值。然而,使用这种单频调信标的问题在于,它可能在该特定的频率处呈现处非常高的功率,潜在地违反了针对频谱的管理。此外,这种单频调信标可能提供较差的时域分辨率,并且可能需要另一序列(例如,主同步信号或PSS)来恢复时序。
如在本公开中所描述的重复的签名序列可以认为与梳齿状信标类似。。对于具有K次重复的长度N的序列的签名序列的设计,频域可以是每K个频调有1个频调的梳齿状结构。由于梳状结构,可以减少发射功率管控,并且可对功率分布在整个频带上感到满意。序列设计方案随后变成对活跃频调结构中携带的码元的调制的设计。在本公开的进一步方面,签名序列可携带除了用作信道占用信号的序列之外的附加信息。此处,相对于略去任何进一步信息的签名序列,在签名序列中包括附加信息可能以更高的错误率和更差的PAPR属性为代价。一般而言,签名序列中所包括的附加信息的量越大,如上所述的代价越高。
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进一步方面的共享频谱信道上的传输的示意性解说。如图9中所解说的,传输可包括包含签名序列902的前置码、后续波形903和因技术而异的波形904。如在先前示例(例如,参见图4)中那样,签名序列可包括重复达K次重复的长度为N的签名或波形,。
在一些示例中,签名序列902可被配置成包括充当信道占用信号的签名922。即,签名922可被配置成标识传送该序列的系统。然而,在本公开的进一步方面,签名922可被配置成指示除了标识传送序列的系统之外的信息。例如,签名922可被配置成包括指示在签名序列之后的因技术而异的波形或突发的长度的突发历时信息。在一个特定示例中,突发历时信息924可包括经量化的长度(例如,区分长突发和短突发的1比特信息)。例如,可使得使用共享频谱的设备知晓短突发历时和长突发历时,这些突发历时可具有任何适当的历时,例如,1ms的短突发和10ms的长突发。在该示例中,如图9中所解说的,签名922可根据签名A配置以指示短突发,并且根据签名B配置以指示长突发。当然,与突发历时相关的任何适当数目比特的信息可经由签名序列来传送以指示突发的大小的任何适当粒度,例如,至多达指示整个突发长度的特定数目。
除了签名信息922和突发历时信息924之外,签名序列902可被进一步配置成传达任何其他适当的杂项信息。例如,签名序列波形可被配置成携带信息(诸如物理蜂窝小区标识符(PCI)或者PCI的一部分)。
替换地,如果特定实现在突发的开始处要求多得多的额外比特,则在本公开的进一步方面,可在签名序列902之后包括后续波形903。后续波形903可包括任何适当的有效载荷信息。
后续波形903的结构可采用任何适当的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正交频分多址(OFDMA)信号、时分多址(TDMA)信号等。此处,接收方设备使用相干接收机来检测后续波形903可以是可能的。与在签名序列902中包括有效载荷(例如,突发历时924和/或杂项波形926)相比,以此方式来使用后续波形903可提供更高效的方式来递送大的有效载荷。为了利用后续波形903,接收机一般可能需要知道哪种RAT正在传送该后续波形。相应地,设备可在对后续波形进行解码之前基于签名序列来标识RAT。
在不同实现中,使用共享频谱的不同系统可以或可以不彼此同步。本上下文中的同步是指不同系统以及使用相应的系统的节点具有彼此共用的时序(例如,码元、采样、或者子帧的边界可被对准)。
在利用共享频谱的不同系统被同步的示例中,则对签名序列的检测和标识可被简化。例如,如果采样边界是知晓的,则对信号的检测将被简化,这是由于接收机将具有少量的时序假设要测试。此处,在签名序列的传输与接收之间可能存在一定量的传播延迟,从而引入了某种不确定性,因此虽然可以相对于未经同步的系统减少时序假设的数目,但是由于不确定性,它可能大于1。此外,因为存在相对较少的时序假设,所以随后在互相关步骤之后,将几乎不存在时序模糊性。因此,对于时序恢复将不需要额外的波形。签名序列之后可以直接跟随因技术而异的波形。在一些示例中,如果因技术而异的波形只能在某个时间实例(诸如子帧或时隙边界)处开始,则可在签名序列与因技术而异的波形之间使用适当的填充信号。
在另一方面,在利用共享频谱的不同系统不被同步的示例中,签名序列可以潜在地在任何任意性时间到达,因此有较大量的假设要测试。即使在互相关步骤之后,可能仍然存在某种时序模糊性。尤其在低SNR下,重复的签名序列可能具有较低的时序分辨率。由于N的倍数处的时序模糊性,区分序列与自身的偏移版本可能是困难的。例如,序列可具有N的倍数的延迟,并且接收方设备未能检测到长度N的重复的签名中的一者或多者。因此,签名序列之后可跟随单独的时序恢复序列,以使得接收方设备可使用相干检测来恢复时序。该时序恢复序列可以是因技术而异的,或者它可以是以技术中立的格式的。例如,另一时域波形可跟随签名序列,从而提供比签名序列更高的时序分辨率。
该相干检测步骤可在频率误差校正步骤之后被执行。重复的签名序列的自相关检测器可用作用于对时序恢复序列的相干检测的触发。时序恢复序列随后可仅搜索来自自相关步骤的时序不确定性。在一些示例中,该时序恢复序列还可提供对稍晚波形的信道估计(例如,相位参考)。
已参照示例性实现给出了无线通信网络的若干方面。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领会的,本公开通篇描述的各个方面可扩展到其他电信系统、网络架构和通信标准。
作为示例,各个方面可在由3GPP定义的其他系统内实现,诸如长期演进(LTE)、演进型分组系统(EPS)、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和/或全球移动系统(GSM)。各个方面还可被扩展到由第三代伙伴项目2(3GPP2)所定义的系统,诸如CDMA2000和/或演进数据优化(EV-DO)。其他示例可在采用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超宽带(UWB)、蓝牙的系统和/或其他合适系统内实现。所采用的实际的电信标准、网络架构和/或通信标准将取决于具体应用和加诸于系统的总体设计约束。
在本公开内,措辞“示例性”用于意指“用作示例、实例、或解说”。本文中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现或方面不必被解释为优于或胜过本公开的其他方面。同样,术语“方面”不要求本公开的所有方面都包括所讨论的特征、优点或操作模式。术语“耦合”在本文中用于指代两个对象之间的直接或间接耦合。例如,如果对象A物理地接触对象B,且对象B接触对象C,则对象A和C仍可被认为是彼此耦合的——即便它们并非彼此直接物理接触。例如,第一对象可以耦合至第二对象,即便第一对象从不直接与第二对象物理接触。术语“电路”和“电路系统”被宽泛地使用且意在包括电子器件和导体的硬件实现以及信息和指令的软件实现两者,这些电子器件和导体在被连接和配置时使得能够执行本公开中描述的功能而在电子电路的类型上没有限制,这些信息和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能够执行本公开中描述的功能。
图1-9中解说的组件、步骤、特征、和/或功能中的一者或多者可以被重新安排和/或组合成单个组件、步骤、特征、或功能,或者可以实施在若干组件、步骤或功能中。还可添加附加的元件、组件、步骤、和/或功能而不会脱离本文中所公开的新颖性特征。图1–9中解说的装置、设备和/或组件可被配置成执行本文中描述的一个或多个方法、特征、或步骤。本文中所描述的新颖算法还可以高效地实现在软件中和/或嵌入在硬件中。
应理解,所公开的方法中各步骤的具体次序或阶层是示例性过程的解说。基于设计偏好,应该理解,可以重新编排这些方法中各步骤的具体次序或阶层。所附方法权利要求以样本次序呈现各种步骤的要素,且并不意味着被限定于所呈现的具体次序或阶层,除非在本文中有特别叙述。
提供之前的描述是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均能够实践本文中所描述的各种方面。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将容易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明白,并且在本文中所定义的普适原理可应用于其它方面。因此,权利要求并非旨在被限定于本文中所示出的各方面,而是应被授予与权利要求的语言相一致的全部范围,其中对要素的单数形式的引述并非旨在表示“有且仅有一个”——除非特别如此声明,而是旨在表示“一个或多个”。除非特别另外声明,否则术语“一些”指代一个或多个。引述一列项目中的“至少一者”的短语指代这些项目的任何组合,包括单个成员。作为示例,“a、b或c中的至少一者”旨在涵盖:a;b;c;a和b;a和c;b和c;以及a、b和c。本公开通篇描述的各个方面的要素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当前或今后所知的所有结构上和功能上的等效方案通过引述被明确纳入于此,且旨在被权利要求所涵盖。此外,本文中所公开的任何内容都并非旨在贡献给公众,无论这样的公开是否在权利要求书中被显式地叙述。

Claims (28)

1.一种能在无线通信设备处操作的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监视共享频谱信道以检测技术中立签名波形的传输,所述技术中立签名波形能由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系统的设备检测以充当促成所述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系统共享频谱信道的信道占用信号,所述监视包括:
感测所述共享频谱信道上的信号;
确定所感测到的信号的自相关;以及
在所述自相关大于自相关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共享频谱信道携带所述技术中立签名波形;
在从第一系统检测到所述技术中立签名波形的情况下,监视所述共享频谱信道以寻找与所述第一系统相对应的第一因技术而异的波形,其中所述无线通信设备被配置成使用所述第一系统;以及
在没有检测到所述技术中立签名波形达大于阈值时间量的时间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共享频谱信道是空闲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从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已知的第二系统检测到所述技术中立签名波形的情况下,放弃使用所述共享频谱信道达退避时间,或者监视所述共享频谱信道以寻找与所述第二系统相对应的第二因技术而异的波形;以及
在从具有未知签名波形的第三系统检测到所述技术中立签名波形的情况下,放弃使用所述共享频谱信道达所述退避时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使用所检测到的技术中立签名波形来执行频率误差校正。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确定所检测到的技术中立签名波形与所储存的签名序列之间的第一互相关,所储存的签名序列与同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相对应的所述第一系统相对应;以及
在所述第一互相关大于互相关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共享频谱信道由与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相对应的所述第一系统占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第一互相关不大于所述互相关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检测到的技术中立签名波形与所储存的签名序列之间的第二互相关,所储存的签名序列与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已知的所述第二系统相对应;以及
在所述第二互相关大于所述互相关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共享频谱信道由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已知的所述第二系统占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第一互相关不大于所述互相关阈值的情况下,并且在所述第二互相关不大于所述互相关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共享频谱信道由具有未知签名波形的所述第三系统占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共享频谱信道被确定为是空闲的,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传送技术中立签名波形以保留所述共享频谱信道;以及
利用第一因技术而异的波形来与一个或多个设备进行通信。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传送所述技术中立签名波形包括:
传送具有采样率R和样本数N的所传送技术中立签名波形;以及
重复所传送的技术中立签名波形的传送达K次重复,其中R、N和K分别为正整数。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传送所传送的技术中立签名波形包括利用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或正交相移键控(QPSK)来调制所传送的技术中立签名波形。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选择所传送的技术中立签名波形以使峰均功率比(PAPR)低于PAPR阈值。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使用所传送的技术中立签名波形来传送突发历时信息,所述突发历时信息指示所述第一因技术而异的波形的历时,
其中所传送的技术中立签名波形的传送进一步包括重复所述突发历时信息的传送。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所传送的技术中立签名波形之后传送后续波形,其中所述后续波形携带与所述第一因技术而异的波形相对应的有效载荷信息。
13.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其被通信地耦合至所述处理器;以及
收发机,其被通信地耦合至所述处理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被配置成:
监视共享频谱信道以检测技术中立签名波形的传输,所述技术中立签名波形能由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系统的设备检测以充当促成所述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系统共享频谱信道的信道占用信号,所述监视包括:
感测所述共享频谱信道上的信号;
确定所感测到的信号的自相关;以及
在所述自相关大于自相关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共享频谱信道携带所述技术中立签名波形;
在从第一系统检测到所述技术中立签名波形的情况下,监视所述共享频谱信道以寻找与所述第一系统相对应的第一因技术而异的波形,其中所述无线通信设备被配置成使用所述第一系统;以及
在没有检测到所述技术中立签名波形达大于阈值时间量的时间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共享频谱信道是空闲的。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被进一步配置成:
在从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已知的第二系统检测到所述技术中立签名波形的情况下,放弃使用所述共享频谱信道达退避时间,或者监视所述共享频谱信道以寻找与所述第二系统相对应的第二因技术而异的波形;以及
在从具有未知签名波形的第三系统检测到所述技术中立签名波形的情况下,放弃使用所述共享频谱信道达所述退避时间。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被进一步配置成:
使用所检测到的技术中立签名波形来执行频率误差校正。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被进一步配置成:
确定所检测到的技术中立签名波形与所储存的签名序列之间的第一互相关,所储存的签名序列与同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相对应的所述第一系统相对应;以及
在所述第一互相关大于互相关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共享频谱信道由与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相对应的所述第一系统占用。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被进一步配置成:
在所述第一互相关不大于所述互相关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检测到的技术中立签名波形与所储存的签名序列之间的第二互相关,所储存的签名序列与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已知的所述第二系统相对应;以及
在所述第二互相关大于所述互相关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共享频谱信道由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已知的所述第二系统占用。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被进一步配置成:
在所述第一互相关不大于所述互相关阈值的情况下,并且在所述第二互相关不大于所述互相关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共享频谱信道由具有未知签名波形的所述第三系统占用。
19.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在所述共享频谱信道被确定为是空闲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被进一步配置成:
传送技术中立签名波形以保留所述共享频谱信道;以及
利用第一因技术而异的波形来与一个或多个设备进行通信。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被进一步配置成通过以下操作来传送所述技术中立签名波形:
传送具有采样率R和样本数N的所传送技术中立签名波形;以及
重复传送所传送的技术中立签名波形达K次重复,其中R、N和K分别为正整数。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传送所传送的技术中立签名波形包括利用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或正交相移键控(QPSK)来调制所传送的技术中立签名波形。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被进一步配置成:
选择所传送的技术中立签名波形以使峰均功率比(PAPR)低于PAPR阈值。
23.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被进一步配置成:
使用所传送的技术中立签名波形来传送突发历时信息,所述突发历时信息指示所述第一因技术而异的波形的历时;以及
通过重复所述突发历时信息来传送所传送的技术中立签名波形。
24.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被进一步配置成:
在所传送的技术中立签名波形之后传送后续波形,其中所述后续波形携带与所述第一因技术而异的波形相对应的有效载荷信息。
25.一种存储计算机可执行代码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能在无线通信设备处操作以用于以下动作的指令:
监视共享频谱信道以检测技术中立签名波形的传输,所述技术中立签名波形能由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系统的设备检测以充当促成所述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系统共享频谱信道的信道占用信号,所述监视包括:
感测所述共享频谱信道上的信号;
确定所感测到的信号的自相关;以及
在所述自相关大于自相关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共享频谱信道携带所述技术中立签名波形;
在从第一系统检测到所述技术中立签名波形的情况下,监视所述共享频谱信道以寻找与所述第一系统相对应的第一因技术而异的波形,其中所述无线通信设备被配置成使用所述第一系统;以及
在没有检测到所述技术中立签名波形达大于阈值时间量的时间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共享频谱信道是空闲的。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指令:
在从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已知的第二系统检测到所述技术中立签名波形的情况下,放弃使用所述共享频谱信道达退避时间,或者监视所述共享频谱信道以寻找与所述第二系统相对应的第二因技术而异的波形;以及
在从具有未知签名波形的第三系统检测到所述技术中立签名波形的情况下,放弃使用所述共享频谱信道达所述退避时间。
27.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包括:
用于监视共享频谱信道以检测技术中立签名波形的传输的装置,所述技术中立签名波形能由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系统的设备检测以充当促成所述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系统共享频谱信道的信道占用信号,所述监视包括:
感测所述共享频谱信道上的信号;
确定所感测到的信号的自相关;以及
在所述自相关大于自相关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共享频谱信道携带所述技术中立签名波形;
用于在从第一系统检测到所述技术中立签名波形的情况下监视所述共享频谱信道以寻找与所述第一系统相对应的第一因技术而异的波形的装置,其中所述无线通信设备被配置成使用所述第一系统;以及
用于在没有检测到所述技术中立签名波形达大于阈值时间量的时间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共享频谱信道是空闲的装置。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进一步包括:
用于在从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已知的第二系统检测到所述技术中立签名波形的情况下放弃使用所述共享频谱信道达退避时间或者监视所述共享频谱信道以寻找与所述第二系统相对应的第二因技术而异的波形的装置;以及
用于在从具有未知签名波形的第三系统检测到所述技术中立签名波形的情况下放弃使用所述共享频谱信道达所述退避时间的装置。
CN201780059694.8A 2016-09-29 2017-09-25 用于共享频谱中的系统标识的签名序列 Active CN1097927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662401783P 2016-09-29 2016-09-29
US62/401,783 2016-09-29
US15/642,384 US10200874B2 (en) 2016-09-29 2017-07-06 Signature sequence for system identification in a shared spectrum
US15/642,384 2017-07-06
PCT/US2017/053321 WO2018064000A1 (en) 2016-09-29 2017-09-25 Signature sequence for system identification in a shared spectru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92781A CN109792781A (zh) 2019-05-21
CN109792781B true CN109792781B (zh) 2022-09-20

Family

ID=61686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59694.8A Active CN109792781B (zh) 2016-09-29 2017-09-25 用于共享频谱中的系统标识的签名序列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2) US10200874B2 (zh)
EP (1) EP3520543A1 (zh)
CN (1) CN109792781B (zh)
AU (1) AU2017333674B2 (zh)
BR (1) BR112019006318A2 (zh)
CA (1) CA3034437A1 (zh)
SG (1) SG11201901255YA (zh)
TW (1) TWI771323B (zh)
WO (1) WO201806400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00874B2 (en) * 2016-09-29 2019-02-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gnature sequence for system identification in a shared spectrum
US11223507B2 (en) * 2017-04-18 2022-01-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Payload with synchronization information
CN112332963A (zh) * 2017-04-27 2021-02-05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US10638371B2 (en) 2017-07-06 2020-04-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Universal reservation signal for medium sharing
CN110945954B (zh) * 2017-07-06 2021-10-2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介质共享的通用预留信号
US10735143B2 (en) * 2017-11-07 2020-08-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bit mapping in multiple access
US10624126B2 (en) 2018-02-16 2020-04-14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Close loop listen before talk to NR operation in unlicensed spectrum
US11553431B2 (en) * 2018-03-08 2023-01-10 Intel Corporation Time slotted scan receiver
US10834781B2 (en) 2018-09-21 2020-11-10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Closed loop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multiuser request to send and clear to send handshaking in an advanced wireless network
EP3923649A4 (en) * 2019-02-08 2022-09-14 Ntt Docomo, Inc. WIRELESS NODES AND CONTROL METHOD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TWI744749B (zh) * 2019-12-20 2021-11-01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 無人機群側行通訊方法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9742A (zh) * 2007-05-02 2008-1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通信系统中建立同步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1668338A (zh) * 2009-09-27 2010-03-10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在时分双工系统中实现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的方法和设备
CN102014516A (zh) * 2010-11-18 2011-04-13 北京邮电大学 Lte-a系统中的随机接入方法
CN102130876A (zh) * 2011-01-18 2011-07-20 南京邮电大学 载波聚合技术中立方量度改善的方法
CN102256317A (zh) * 2011-08-22 2011-11-23 电子科技大学 无线信道访问控制方法
CN102612076A (zh) * 2003-10-15 2012-07-2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高速媒体接入控制
CN102648646A (zh) * 2009-12-02 2012-08-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使用带静默期的先听后讲来进行频谱共享的装置和方法
CN103327565A (zh) * 2013-06-21 2013-09-25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对终端的接入控制方法和设备
CN103379656A (zh) * 2012-04-13 2013-10-30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03476130A (zh) * 2012-06-08 2013-12-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竞争接入方法及站点设备
CN103929826A (zh) * 2014-05-05 2014-07-16 盐城工学院 一种机器类通信终端自适应随机接入方法及系统
CN104184595A (zh) * 2009-04-01 2014-12-0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管理通过共享通信介质通信的节点间的传输
CN105191477A (zh) * 2013-05-03 2015-12-2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重用无线介质以获得高效率wifi的系统和方法
CN105230062A (zh) * 2013-05-20 2016-01-0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未许可频谱上的无线通信的选通方案
WO2016028400A1 (en) * 2014-08-22 2016-02-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hannel occupancy identifiers over an unlicens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band
WO2016141368A1 (en) * 2015-03-05 2016-09-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Amplify and forward techniques to reduce collis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7534634A (zh) * 2015-02-20 2018-01-0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共存无线接入技术的基于叠加编码的前导码设计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24641B1 (en) * 1998-08-19 2002-07-23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Searcher architecture for CDMA systems
US8363744B2 (en) * 2001-06-10 2013-01-29 Aloft Media,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robust, secure, and high-efficiency voice and packet transmission over ad-hoc, mesh, and MIMO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6668105B2 (en) * 2000-07-27 2003-12-23 Systems Planning & Analysis, Inc. Fiber optic strain sensor
US8401128B2 (en) * 2003-08-28 2013-03-1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aptable receiver parameters
US20070223525A1 (en) * 2006-03-21 2007-09-2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of packets in a csma wireless network
JP5193029B2 (ja) 2006-04-28 2013-05-0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rach送信方法
JP4435204B2 (ja) * 2007-05-17 2010-03-17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方法
US8451917B2 (en) * 2008-06-30 2013-05-28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on of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signals by cognitive radios
US8130667B2 (en) * 2008-09-19 2012-03-06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Preamble group selection in random access of wireless networks
US9887864B1 (en) * 2014-03-10 2018-02-06 Origin Wireless, Inc. Methods, devices and systems of heterogeneous time-reversal paradigm enabling direct connectivity in internet of things
EP2368385B1 (en) * 2008-12-23 2018-04-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relating to secondary use of radio resources
CN102185685A (zh) 2011-05-11 2011-09-14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发射随机接入信号方法及系统
US9167228B2 (en) * 2012-01-03 2015-10-20 Lawrence Maxwell Monari Instrumented sports paraphernalia system
US9485683B2 (en) * 2012-05-31 2016-11-0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Sensing 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 and reporting in a long term evolution system operating over license exempt bands
EP3000267B1 (en) * 2013-05-21 2018-07-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sharing resources using individual harq processes
WO2015009499A1 (en) 2013-07-17 2015-01-22 Board Of Trustees Of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Dynamic channel bonding in multicarrier wireless networks
US9907085B2 (en) 2014-09-26 2018-02-27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WIFI-coordinated LAA-LTE
US9986586B2 (en) * 2015-01-29 2018-05-29 Intel IP Corporation Reservation of unlicensed spectrum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20160242039A1 (en) * 2015-02-17 2016-08-1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Computer Programs, Network Nodes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7535003A (zh) 2015-03-13 2018-01-02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在未许可频谱上通信的技术
US20160330678A1 (en) * 2015-05-07 2016-11-10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iscovery reference signal through channel of unlicensed frequency band
US9966991B2 (en) * 2015-07-28 2018-05-08 John David Terr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cure network access and group membership in a digital chaos cooperative network
US10367677B2 (en) * 2016-05-13 2019-07-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twork architecture,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10200874B2 (en) * 2016-09-29 2019-02-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gnature sequence for system identification in a shared spectrum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12076A (zh) * 2003-10-15 2012-07-2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高速媒体接入控制
CN101299742A (zh) * 2007-05-02 2008-1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通信系统中建立同步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4184595A (zh) * 2009-04-01 2014-12-0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管理通过共享通信介质通信的节点间的传输
CN101668338A (zh) * 2009-09-27 2010-03-10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在时分双工系统中实现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的方法和设备
CN102648646A (zh) * 2009-12-02 2012-08-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使用带静默期的先听后讲来进行频谱共享的装置和方法
CN102014516A (zh) * 2010-11-18 2011-04-13 北京邮电大学 Lte-a系统中的随机接入方法
CN102130876A (zh) * 2011-01-18 2011-07-20 南京邮电大学 载波聚合技术中立方量度改善的方法
CN102256317A (zh) * 2011-08-22 2011-11-23 电子科技大学 无线信道访问控制方法
CN103379656A (zh) * 2012-04-13 2013-10-30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03476130A (zh) * 2012-06-08 2013-12-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竞争接入方法及站点设备
CN105191477A (zh) * 2013-05-03 2015-12-2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重用无线介质以获得高效率wifi的系统和方法
CN105230062A (zh) * 2013-05-20 2016-01-0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未许可频谱上的无线通信的选通方案
CN105247914A (zh) * 2013-05-20 2016-01-1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为通过未许可频谱的无线通信选择子帧类型或交织信号的技术
CN103327565A (zh) * 2013-06-21 2013-09-25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对终端的接入控制方法和设备
CN103929826A (zh) * 2014-05-05 2014-07-16 盐城工学院 一种机器类通信终端自适应随机接入方法及系统
WO2016028400A1 (en) * 2014-08-22 2016-02-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hannel occupancy identifiers over an unlicens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band
CN107534634A (zh) * 2015-02-20 2018-01-0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共存无线接入技术的基于叠加编码的前导码设计
WO2016141368A1 (en) * 2015-03-05 2016-09-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Amplify and forward techniques to reduce collis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_hybrid_Random_Access_method_for_smart_meters_on_LTE_networks;Chalakorn Karupongsiri;《IEEE XPLORE》;20160122;全文 *
IEEE_Standard_for_Low_Frequency_less_than_500_kHz_Narrow_BandPower_Line_Communications_for_Smart_Grid_Application_-_Coexistence_text_from_IEEE_P1901.2_vD0.07.01;Standards Committee;《IEEE XPLORE》;20130301;全文 *
R4-155436 "RAN4-76 meeting report";MCC;《3GPP tsg_ran\WG4_Radio》;20151011;全文 *
基于CCA门限调整的车辆紧急告警信息分发机制研究;刘月波;《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信息科技辑》;20140424;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7333674A1 (en) 2019-03-07
CN109792781A (zh) 2019-05-21
EP3520543A1 (en) 2019-08-07
US10200874B2 (en) 2019-02-05
TWI771323B (zh) 2022-07-21
AU2017333674B2 (en) 2022-07-28
BR112019006318A2 (pt) 2019-10-01
CA3034437A1 (en) 2018-04-05
US20180091980A1 (en) 2018-03-29
WO2018064000A1 (en) 2018-04-05
SG11201901255YA (en) 2019-04-29
US10728765B2 (en) 2020-07-28
US20190132745A1 (en) 2019-05-02
TW201815181A (zh) 2018-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92781B (zh) 用于共享频谱中的系统标识的签名序列
CN110521175B (zh) 支持多种波形的同步信令设计方法和装置
CN109792784B (zh) 共享频谱的资源的基于签名序列的发信令通知和分配
CN109565841B (zh) 用于副链路中的子带调度的信令机制
AU2017340144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a coexistence of 5G new radio technology with narrowband internet-of-things technology
US10461976B2 (en) Cyclic prefix management in new radio
CN113748740A (zh) 上行链路传输取消
CN111357249B (zh) 用于pi/2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调制的参考信号
CN111183609B (zh) 用于上行链路物理资源块的共用索引
CN110800243B (zh) 集束coreset的速率匹配行为
CN112514516A (zh) 通过集中式控制器促进多节点对话前监听功能
CN111771348A (zh) Nr中用于由回退dci调度的传输的dmrs指示
CN112602362A (zh) 网络辅助侧链路调度技术
CN109478985B (zh) 用于估计小区边缘处的下行链路信道状况的装置和方法
CN112534757A (zh) 对控制传输使用多址签名的分布式信道接入机制
WO2022000321A1 (en) Reference signal configuration sharing for multi-node passive sensing
CN115280704B (zh) 用于基于迷你时隙的重复的非丢弃规则
WO2022225697A1 (en) Indication of message repetition and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bundling capabilities
EP4327614A1 (en) Indication of message repetition and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bundling capabilities
CN115777188A (zh) 用于多节点无源感测的配置共享
CN115516790A (zh) 用于处于多无线电双连通性中的多个传送接收点的参考定时
CN116848921A (zh) 在多订户识别模块调离期间处理带宽部分切换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0641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