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92666A - 用于基于测量的移动性的方法和布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基于测量的移动性的方法和布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92666A
CN109792666A CN201680089748.0A CN201680089748A CN109792666A CN 109792666 A CN109792666 A CN 109792666A CN 201680089748 A CN201680089748 A CN 201680089748A CN 109792666 A CN109792666 A CN 1097926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radio link
access node
target
wireless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8974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92666B (zh
Inventor
范锐
A.瑞阿尔
缪庆育
E.拉莫斯
J.鲁内
C.缇德斯塔夫
张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097926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926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926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9266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58Transmission of hand-off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e.g.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33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due to low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5Handover due to radio link fail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用于执行从源接入节点到目标接入节点的无线装置辅助切换的方法和布置。在无线装置中执行的方法包括:针对对应的候选无线电链路执行(S31)一个或多个移动性测量,并且基于所执行的一个或多个移动性测量,从一个或多个候选无线电链路中选择(S32)初始目标链路。使用第一无线电链路报告机制,将基于一个或多个移动性测量的第一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标识初始目标链路)传送(S33)到提供初始目标链路的目标节点。使用与第一无线电链路报告机制不同的第二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将针对一个或多个候选无线电链路并基于相同的一个或多个移动性测量的第二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传送(S34)到源接入节点。最后,在来自源接入节点的切换命令中所指示的切换目标链路上或在初始目标链路上发起(S35)无线装置连接,其中基于针对切换命令的接收状态在初始目标链路上发起无线装置连接。

Description

用于基于测量的移动性的方法和布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从源接入节点到目标接入节点执行无线装置辅助的切换的方法和布置。
背景技术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负责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和长期演进LTE的标准化。关于LTE的3GPP工作也称为演进的通用陆地接入网络E-UTRAN。LTE是用于实现基于高速分组的通信(其可以既在下行链路中也在上行链路中达到高数据速率)的技术。为了支持高数据速率,LTE允许20MHz的系统带宽,或在采用载波聚合时高达100 MHz的系统带宽,并且LTE将继续演进。平行于LTE演进,新一代蜂窝技术,第5代系统(5G),正在开发之中。5G的任务之一是提高相比于LTE的吞吐量和容量。这部分地通过增加每个载波的采样速率和带宽来实现。5G还包括使用更高载波频率,即,6 GHz以上。
在UTRAN和E-UTRAN中,用户设备UE或无线装置无线连接到无线电基站RBS,其通常在UMTS中被称为NodeB、NB,并且在LTE中被称为演进NodeB、eNodeB或eNB。无线电基站RBS、接入节点AN、或接入点AP是用于能传送无线电信号到UE和接收由UE传送的信号的无线电网络节点的通用术语。在无线局域网WLAN系统中,无线装置也被表示为站STA。
未来的通信网络预期会在很大程度上利用先进的天线系统。利用此类天线,信号将在窄的传送波束中传送,以在某些方向上增加信号强度,和/或在其它方向上减少干扰。高频率和依赖波束形成,使得维持可靠的无线电链路是具有挑战性的。窄波束可以快速地被丢失-特别是在采用差衍射特性组合之时。因此,基于波束形成的高频无线电接入技术更易受链路质量中的突然变化或甚至是丢失覆盖的影响,这可导致显著的延迟和信令,直到无线装置能够恢复并再次找到覆盖为止。
在LTE中,一些下行链路参考信号以始终开启的方式且在整个带宽上被广播,而不考虑系统中是否存在UE或UE的位置。这些信号被称为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接收参考信号的用户设备UE可以出于移动性目的而测量相邻小区的质量。在此类未来蜂窝通信网络中在所有单独的传送波束中施加参考信号的此类连续传输可消耗可用于数据的资源,并且在相邻小区中产生大量的干扰。连续传输也导致在无线电接入点中的高能耗。
用于将测量(也被称为移动性参考信号测量)从UE报告回NW的的一个选项是使用RRC信令。该信息在L3级别被聚合且长报告长度可以被支持,其允许传递关于许多检测到的候选链路身份及它们的估计的信号强度或质量的信息。在接收到这些测量报告时,网络能够做出切换决定,或是将UE保持在小区中,将它移动到相同频率、另一频率和/或RAT内的另一个小区。该链路转换决定可然后由NW考虑链路质量和网络状态参数的组合来做出。
然而,基于使用上行链路同步序列USS(携带同步导频和身份的本地唯一信号)的物理层(基于L1的)报告还正在研究对于采用非RRC报告处置无线电链路的另一选项。备选的是,基于L1的报告可使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前导码。UE可被配置成通过预先配置的USS序列将USS传送到目标以指示例如一组候选DL波束中的最佳DL波束。UE被配置用于执行多个候选波束的移动性测量,并且在检测到最强波束时;它应该直接接入其源自的节点。这通过发送其上行链路UL资源(时间/频率隙、序列)与下行链路DL波束相关联的USS来完成;该关联由网络预先配置。接收AN(例如目标AN)预先保留用于USS检测的UL资源,这允许以最小的时延来传递报告。在接收USS报告时,AN,例如目标AN,可在DL中发信号通知新服务链路,以允许同步参数更新和在UE处的其他可能的配置更改。此基于L1的方法是一种在其中服务链路的SINR能够由于遮蔽而快速地下降的情形下接入目标波束的更快速的方法,并且由于以下的事实而提供了在鲁棒性以及时延方面的改进,即UE直接向目标发送报告而在基于RRC的方法中,UE需要向源发送测量、等待来自源的决定并最终从服务链路(其可能处于坏的无线电条件下)接收RRC连接重新配置。
基于RRC的测量报告允许从UE向网络传递可靠的、丰富的测量信息,但往往带有相当大的信令开销和潜在的高时延。对于移动性决定只使用RRC信令(如在LTE中那样)可能会在5G中针对新无线电NR所设想的一些场景中,比如当UE在更高的频率中使用高增益波束形成时产生问题。在那种情况下,由波束提供的链路质量可由于积极的遮蔽效应(其在当LTE被部署时的频率中不存在)以及波束的窄的覆盖而非常快速地下降。因此,RRC信令可能不适合于其中链路质量在最佳覆盖区域外迅速降低的波束形成的系统中的情况。基于USS报告的备选方法可能在其他情况下产生问题并可能带来复杂性和资源缺点。在基于USS的报告中,UE可以一次只传递单个链路报告。因此,波束转换或移动过程有效地变成受UE控制,因为来自UE的报告和最佳链路检测确定目标链路。因此,存在改进在支持移动性过程中的测量报告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寻求减轻、缓和、或消除以上所标识的本领域中的缺陷中的一个或多个缺陷的解决方案,并提供在无线装置辅助切换期间改善信令效率和链路连续性的解决方案。
此目的通过一种用于在无线装置中使用的方法来获得,所述方法用于执行在无线网络中从源接入节点到目标接入节点的无线装置辅助切换。所述方法包括执行针对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候选无线电链路的一个或多个移动性测量以及基于所执行的一个或多个移动性测量,从所述一个或多个候选无线电链路选择初始目标链路。使用第一无线电链路报告机制,将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移动性测量的、标识所述初始目标链路的第一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传送到提供所述初始目标链路的目标接入节点以及使用与所述第一无线电链路报告机制不同的第二无线电链路报告机制,将针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候选无线电链路并且基于相同的一个或多个移动性测量的第二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传送到所述源接入节点。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来自所述源接入节点的切换命令中所指示的切换目标链路上或在所述初始目标链路上发起通信,其中基于针对所述切换命令的接收状态在所述初始目标链路上发起通信。
所公开的方法实现了综合的移动性测量报告,同时即使在服务链路的快速丢失期间也提供用于链路连续性的备用解决方案。因而,该技术方案提供其中链路质量在最佳覆盖区域之外迅速降低的无线网络中(例如,在具有窄波束覆盖的高频波束形成系统中)的链路连续性。所公开的解决方案的显著益处是不需要移动性测量的额外信令。
根据本公开的方面,第一无线电链路报告机制是物理层无线电链路报告机制。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第二无线电链路报告机制是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报告机制。
因此,所提出的方法组合了当源链路在综合报告或基于该综合报告的切换过程完成前丢失时,通过备用物理层无线电链路报告机制(例如,基于上行链路同步信号USS的报告机制)可能的快速链路建立的优点。
本公开的以上目的还通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来获得,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被存储在其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当在无线装置中被执行时促使所述无线装置执行上述提及的方面中的任一方面。
同样地,本公开的目的通过无线装置来获得,所述无线装置被配置用于执行从源接入节点到目标接入节点的无线装置辅助切换。所述无线装置包括无线电电路,所述无线电电路被布置用于无线电信号的传输和接收。所述无线装置还包括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成使用所述无线电电路促使所述无线装置执行针对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候选无线电链路的一个或多个移动性测量,以及基于所执行的一个或多个移动性测量,从所述一个或多个候选无线电链路选择初始目标链路。通过使用所述无线电电路,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成进行以下操作:使用第一无线电链路报告机制,将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移动性测量的、标识所述初始目标链路的第一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传送到提供所述初始目标链路的目标接入节点;以及使用与所述第一无线电链路报告机制不同的第二无线电链路报告机制,将针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候选无线电链路并且基于相同的一个或多个移动性测量的第二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传送到所述源接入节点。处理电路还配置成在来自所述源接入节点的切换命令中所指示的切换目标链路上或在所述初始目标链路上发起通信,其中基于针对所述切换命令的接收状态在所述初始目标链路上发起通信。
所述无线装置和计算机程序实现与无线装置中执行的方法相关的上述那些优点中的对应的优点。
对于提供在无线装置辅助切换期间改善信令效率和链路连续性的解决方案的目的还通过在接入节点中执行的用于执行从源接入节点到目标接入节点的无线装置辅助切换的方法来获得。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对应的第一或第二互不相同的无线电链路报告机制接收第一或第二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其中所述第一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包括初始目标链路,并且其中基于所述第二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确定切换目标链路; 以及发起到所述初始目标链路或所述切换目标链路的切换过程。
本公开的以上所提及的目的还通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来获得,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被存储在其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当在接入节点中被执行时促使所述接入节点执行以上提及的方法方面中的任一方面。
同样地,本公开的目的通过接入节点来获得,所述接入节点被配置成用于执行从源接入节点到目标接入节点的无线装置辅助切换。所述接入节点包括:无线电电路,所述无线电电路被布置用于无线电信号的传输和接收;通信电路,所述通信电路被布置用于节点间通信信号的传输和接收;以及处理电路。处理电路使用无线电电路和通信电路被配置成促使接入节点通过对应的第一或第二互不相同的无线电链路报告机制接收第一或第二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其中第一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包括初始目标,并且其中基于第二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确定切换目标链路;以及发起到初始目标链路或切换目标链路的切换过程。
在接入节点、所述计算机程序和所述网络节点中执行的方法实现与在无线装置中执行的方法相关的上述那些优点中的对应优点。
本公开的目的不限于上述目的,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能从以下描述中领会其他目的和优点。此外,将容易领会的是,本公开的目的和优点能通过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组合中记载的部件来实践。
附图说明
前述内容将从如在附图中所示出的示例实施例的以下详细描述而更容易地被理解,附图中类似的参考符号在所有不同的视图中指代相同的部分。所述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示例实施例之上。
图1示出从接入节点传送的波束扫描;
图2示出来自无线装置的测量报告传输;
图3是示出在无线装置中执行的示例性方法步骤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示例性方法步骤的网络方面的流程图;
a.是示出在源接入节点中执行的示例性方法步骤的流程图;
b.是示出在目标接入节点中执行的示例性方法步骤的流程
图5示出示例无线装置配置;
图6示出示例无线装置配置;
图7示出用于接入节点的示例节点配置;
图8示出用于接入节点的示例节点配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各方面将参考附图在下文中更充分地被描述。然而,本文所公开的方法和布置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现,并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本文所阐述的方面。附图中类似的数字通篇指代类似的元件。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用于描述本公开的具体方面的目的,并且不旨在限制本发明。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a/an)”、以及“该(the)”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指示。
应当注意的是,词语“包括”并不必然排除除了所列的元件或步骤外的其他元件或步骤的存在。还应当指出的是,任何参考标记不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示例实施例可以至少部分地通过硬件和软件两者来实现,并且若干“部件”、“单元”或“装置”可以由相同的硬件项来表示。
本文中所描述的各种示例实施例在方法步骤或过程的一般上下文中被描述,其可以在一个方面由计算机程序产品来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体现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包括由网络化环境中的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诸如程序代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术语“接入节点”被使用并且它可以对应于任何类型的接入节点或任何网络节点,其与UE和/或与另一网络节点进行通信。接入节点的示例是NodeB、基站、多标准无线电、无线电节点、eNodeB、网络控制器、无线电网络控制器、基站控制器、中继器、施主节点控制的中继器、基站收发信台、接入点、传输点、传输节点、在分布式天线系统中的节点、DAS等。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内,术语“无线装置”或“无线终端”涵盖能够通过传送和/或接收无线信号来与无线网络的接入节点以及可选地与另一无线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任何终端。因此,术语“无线装置”涵盖但不限于:用户设备(例如LTE UE)、移动终端、用于机器对机器通信的固定或移动无线装置、集成或嵌入无线卡、外部插入的无线卡、加密狗等。在整个本公开中,术语“用户设备”有时用来举例说明各种实施例。然而,这不应该被解释为限制性的,因为本文所说明的概念同样适用于其他无线装置。因此,每当在本公开中提及“用户设备”或“UE”,这应该被理解为涵盖如上所定义的任何无线装置。
本文中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指的是预定义的信号,该预定义的信号对于传送器和接收器二者是已知的。典型地,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由特定符号或符号序列(通常是一个或多个符号的序列)表征。接收器针对该预知的符号对无线电信道进行监视,并且当发现匹配时,检测到参考信号。在参考信号中所使用的符号序列在本文中被称为参考信号序列。如上所述,参考信号有时被用来识别一些实体,例如在波束扫描中的单独波束。如果仅参考信号被用于此目的,则在扫描中的每个波束需要被分配到独特的参考信号序列。移动性参考信号是连同移动性(例如切换)所使用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
在对于NG通信系统中的更高频率的支持中,波束形成是必要的组成。通过在接入节点处使用具有数百个元件的数量的天线阵列,可以创建具有每个节点数十或数百个候选波束的相当规则的波束网格覆盖模式。来自此类阵列的单独波束的覆盖区域可以是小的,降至在宽度上为几十米的量级。位于当前服务波束区域外的信道质量降级可相当显著,并且由于波束的有限的覆盖区域而快速地发生。
因此,NG中的移动性过程还需要解决发现候选波束而不只是目标AN的问题。通常波束扫描过程被采用,借此使波束,即用于同步和移动性的参考信号,顺序地从AN在多个波束方向上被传送。图1示出了从具有一个传输点的AN传送的波束扫描。具有同步和波束发现的目的的此类波束扫描过程可结合无线装置从一个波束到另一个波束的切换而被执行。涉及波束扫描的切换准备过程可涉及从无线装置的当前服务接入节点和/或一个或多个其它候选目标接入节点的候选目标波束。在5G系统中,还可以预期,一个单独的接入点可能具有若干传输点。
不同的测量报告机制正被研究用于波束质量报告:基于RRC的报告,以及使用上行链路同步序列USS或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PRACH前导码的基于PHY层的报告,其中UE被配置为通过预先配置USS序列或PRACH前导序列将USS传送到目标节点,以指示例如一组候选DL波束中的最佳DL波束。
在基于RRC的报告中,UE被配置为测量所谓的移动性参考信号,并且在触发某些预先配置的事件时,例如,服务波束比第一阈值低,而邻居波束大于第二阈值时,UE经由建立的RRC连接发送包括综合的、可靠的测量信息的RRC测量报告消息到服务源AN或AN-s。基于此,AN,或更具体地,网络功能管理的移动性,可做出受过训练的移动性决定,因为该报告消息将包含在特定时间点关于与特定UE相关联的多个候选节点或波束的无线电测量。
在基于USS的报告中,UE被配置为测量多个候选波束的移动性参考信号,并且作为测量报告发送其上行链路UL资源(例如,T/F隙和序列)与下行链路DL波束关联的USS。图2示出无线装置报告图1的波束扫描中的一个波束。该方法呈现了一种在其中服务链路的SINR能够由于遮蔽而快速地下降的情形下接入目标波束的更快速的方法,以抵消基于波束的系统中的传播挑战。在鲁棒性和时延方面,相比基于RRC的方法存在改进,这是由于以下的事实:UE直接向目标接入节点发送报告,而在基于RRC的方法中,UE需要向源接入节点发送测量、等待来自源的决定并最终在服务链路(其可能处于坏的无线电条件下)上接收移动性命令,例如RRC连接重新配置消息。
基于RRC的测量报告允许从UE向网络传递可靠的、丰富的测量信息,但往往带有相当大的信令开销和潜在的高时延。在基于USS的报告中,UE可以一次只传递单个链路报告。因此,波束转换或移动过程有效地变成受UE控制,并且可能没有基于RRC的过程那么可靠。因此,对于移动性决定使用RRC信令在一些NG场景中带来问题,但备选的方法可能在其他NG场景中也是有问题的。
本公开中所呈现的此方法和布置利用基于RRC的报告和基于USS的报告所提供的益处,同时减少相关的缺点。想法是将UE配置成触发用于移动性相关报告的具体报告机制或报告机制的组合。
根据以上部分而清楚的是,所公开的解决方案在使用高增益波束形成的无线网络中特别有益,其中,候选链路是将被用于与无线装置的通信的不同的波束配置,如图1中所示。然而,所述原理也同样适用于更传统的、基于小区的和基于扇区的部署。此外,在本公开中,术语“链路”和“波束”可互换使用,并且当指代波束时,这表示链路的一个示例。
图3在流程图中示出在无线装置中执行的用于执行从源接入节点到目标接入节点的无线装置辅助的切换的示例性方法步骤。该方法包括在无线装置中执行S31对于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候选无线电链路的一个或多个移动性测量。根据本公开的方面,执行一个或多个移动性测量包括测量对于对应的候选无线电链路的合适的下行链路信号,例如,移动性参考信号MRS。所述无线装置例如通过从服务接入节点接收S30配置而提前或就在测量前被配置用于此类MRS测量和报告。服务接入节点将在下面被命名为源接入节点,即,在移动性过程被发起时所述无线装置所连接到的接入节点。通常,无线装置测量多个候选链路的移动性参考信号,即对应的候选链路的移动性测量。根据本公开的方面,无线装置从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导出下行链路DL同步设置并为候选无线电链路,即,关于所有检测到的候选链路来存储这些DL同步设置。移动性参考信号可由同步序列和链路标识序列组成,所述同步序列用于获得相对于候选链路信号的时间和频率(T/F)对齐,所述链路标识序列用来区分不同的检测到的候选链路身份。移动性参考信号可以被用来触发测量报告。通常情况下,设置触发条件,以使得在候选链路被视为比当前服务链路更好时无线装置发送报告。
通过使用针对候选链路的移动性测量的结果,无线装置从一个或多个候选无线电链路基于所执行的一个或多个移动性测量选择S32初始的目标链路,这例如通过检测和选择等同于最强波束的最佳质量链路来进行。无线装置使用第一无线电链路报告机制,将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移动性测量的、标识初始目标链路的第一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传送S33到提供初始目标链路的目标接入节点。提供初始目标链路的目标接入节点是所述第一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的一个接收方,但是根据本公开的方面,该报告也可以被传送到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另外的目标接入节点或被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另外的目标接入节点所感知/接收,并且也可被传送到还被称为源接入节点的服务接入节点。根据本公开的方面,第一无线电链路报告机制是物理层无线电链路报告机制并且初始目标链路的报告包括使用快速L1报告方法报告最佳质量链路,这例如通过传送根据先前的配置其参数(序列,T/F资源)映射到最佳质量链路身份的USS来进行。因此,根据本公开的方面,上行链路同步序列USS提供物理层无线电报告机制。对于基于USS的报告,无线装置可以使用从最佳质量链路移动性参考信号(即,初始目标链路)获得的DL定时参考。这允许相关联的目标接入节点估计对于初始目标链路的定时提前TA,并避免额外的同步过程,如果无线装置控制的切换由于服务/源链路降级而被调用,则这是特别有益的。无线装置根据初始目标的DL定时传送USS,并在DL控制信道中接收TA命令。与最初目标的链路因而被建立。
通过重新使用针对一个或多个候选无线电链路执行的移动性测量,无线装置使用与第一无线电链路报告机制不同的第二无线电链路报告机制,将基于相同的一个或多个移动性测量的、针对一个或多个候选无线电链路的第二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传送S34到源接入节点。如之前所提到的,执行移动性测量包括测量对于对应的候选无线电链路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从而提供可在第二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中发送的测量的综合的集合。根据本公开的方面,第二无线电链路报告机制是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报告机制。因此,无线装置还经由当前服务链路发送RRC报告到接收源接入节点,从而对于若干候选链路提供身份和质量信息。虽然这里在上面呈现了在第一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的传输后被执行,所述第二报告可实际上在第一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之前、之后、或在原则上与第一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一起同时被发送。
无线装置然后发起在来自源接入节点的切换命令中所指示的切换目标链路上或在初始目标链路上的通信,其中基于针对切换命令的接收报告来在初始目标链路上发起通信。因此,无线装置等待经由服务链路的来自源接入节点的切换命令。如果接收到命令,则所述无线装置执行根据预定过程的到在切换命令中所指示的切换目标节点的切换。然而,如果例如在从发送第二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例如RRC报告)起的预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切换命令,且无线装置没有在预定时间内从源接入节点接收到任何其它数据和信号,无线装置则自主地切换到使用在所述第一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中标识的初始目标链路,即,无线装置自身其经由第一无线电链路报告机制报告的初始目标链路。这也适用于其中UE知道RRC测量报告传输失败的情况,例如通过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 NACK(否定确认)所指示的。从无线装置的角度来看,在其中RRC报告从不被源接入节点接收(例如由于链路故障)的情况以及其中切换命令没有被接收的情况之间没有区别。在任一情况下,无线装置将切换到目标接入节点和由无线装置选择的初始目标链路。在一些常规的部署中,如果源接入节点确定没有必要进行切换,则切换命令可以被忽略。然而,在多数情况下,响应于RRC报告的发送,响应消息或切换命令是被期望的。
在下面的讨论中,使用了实施例,其中为了简化呈现,第一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经由USS被提供,且第二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是RRC报告。然而,本公开不限于这样的实施例且以下公开的具体情形也不应被视为限于基于RRC和USS的报告。
根据本公开的方面,第一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传输,例如,L1报告或USS传输,与第二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传输,例如,RRC报告,之间的顺序也可以反转。通过将顺序反转,使得基于RRC的过程(基于RRC的过程是易受服务链路的突然丢失的影响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其是更加时间关键型的)更早地被发起。RRC报告是动态调度的传输,而L1报告(USS传输)具有固定的/预定的时间表(在无线装置和候选AN被配置用于测量过程时被确定)。以反转的顺序来执行传输,如果RRC报告的传输遇到问题的话,例如因为调度请求或调度分配传输失败或需要多个HARQ重传,无线装置可能必须提早地放弃RRC传输尝试,以便根据所配置的时间表来传送USS。该问题可通过在USS传输的调度中具有一些灵活性来减轻,即,为USS传输配置时间窗口而非时隙。因此,根据本公开的方面,第一和第二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之间的顺序可以是可配置的,由此第二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可先于第一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的传输被传送。根据本公开的方面,将传送第一或第二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所采用的顺序在执行测量程序之前被提供给无线装置的配置信息中被接收。
如上面所提到的,在来自源接入节点的切换命令中所指示的切换目标链路上或在初始目标链路上的通信基于针对切换命令的接收报告被发起。然而,将被理解的是,切换的接收状态也可以从RRC报告的传输而被感知。如果UE在预定时间段内没有接收到成功接收的确认,例如 HARQ或RLC,则无线装置将确定该RRC报告传输已经失败,并且然后将不得不转换到初始目标链路。如果RRC报告的传输失败,则源接入节点将不能传送任何切换命令,并且因此在此特定情况下,接收状态将是无线装置未接收到切换命令。无法接收到切换命令当然也可以是在测量报告后链路丢失的结果,这将再次导致转换到初始目标链路。
图4在流程图中示出了上面讨论的方法的网络方面。在向无线装置提供无线电接口的网络节点中执行所公开的操作,即,表示用于无线装置辅助切换的源接入节点和目标接入节点的一个或多个接入节点。图4a和图4b从源接入节点和目标接入节点的视角公开了示范操作。然而,本公开不由图4a和4b中建议的操作的示范分布所限制。在下文中,将参考图4、图4a和图4b中公开的操作来呈现网络视角,而非特定参考任何一个图。
在接入节点中执行的方法包括出于针对对应的候选无线电链路的移动性测量的目的而传送至少一个信号。转回到针对图1给出的波束扫描呈现,将理解,通常存在有由每个目标节点提供的多个候选链路。因此,通常将会传送多个信号,以能够实现针对多个候选链路的移动性测量。根据本公开的方面,接入节点向无线装置传送S40配置,以用于配置移动性测量的无线装置性能。配置指令配置无线装置以用于执行针对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候选无线电链路的一个或多个移动性测量,例如,以测量和报告多个候选链路中的下行链路DL移动性参考信号质量。
在包括至少源接入节点和目标接入节点的网络中,所述网络(即,所述网络的接入节点)传送S41多个移动性参考信号,即,根据本公开的方面的对应于每个候选链路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可针对给定的无线装置测量会话来特别地调度移动性参考信号,或者可按照周期性传输模式的部分来调度移动性参考信号。对于针对给定的无线装置测量会话来特别地调度候选MRS传输的备选方案是,移动性参考信号传输在永久或半永久的基础上是重复的并且无线装置被配置成对重复的移动性参考信号传输的某个集合进行测量。
根据本公开的方面,根据预定义的规则或通过来自网络的信令将移动性参考信号映射到上行链路同步信号(USS),以使得传送候选移动性参考信号的接入节点也具有对每个MRS和USS之间的映射关系的认识。在传送移动性参考信号的接入节点中保留USS接收资源。可以在该过程中调用出于移动性测量的目的而传送信号的所有接入节点或者可能成功接收USS的子集。
在出于移动性测量的目的而进行的一个或多个信号(例如移动性参考信号)的传输之后,接入节点通过对应的第一或第二互不相同的无线电链路报告机制接收第一或第二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第一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包括初始目标链路,而第二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包括由无线装置检测到的候选链路身份以及它们的质量的综合的列表。接收第二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的接入节点使用第二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例如根据遗留过程确定切换目标链路。
根据本公开的方面,第一无线电链路报告机制是物理无线电链路报告机制。根据本公开的另外的方面,上行链路同步信号USS提供物理层无线电链路报告机制。根据本公开的方面,第二无线电链路报告机制是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报告机制。
在下面的讨论中,为了简化呈现,使用了其中借助于USS来提供第一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并且第二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是RRC报告的实施例。然而,本公开不限于这样的实施例,且也不应将以下所公开的具体情形视为限于基于RRC和USS的报告。此外,提供初始目标链路的目标接入节点将被呈现为无线装置选择的目标接入节点或USS选择的目标节点,而提供切换目标节点的另一个目标接入将被视为网络选择的目标节点。切换目标节点和初始目标节点当然可以是相同的,即使选择过程不同。
传送移动性参考信号的每一个接入节点必须也被准备来接收USS。该USS接收隙的分配由网络确定,并以类似于移动性参考信号的分配的方式被传递到无线装置。因此,网络在传送相应移动性参考信号的一个或多个候选接入节点中保留USS接收资源。对于每个接入节点,USS接收资源中的至少一些应该位于在以上提及的定时器的可能期满之后(或者在最大数量的HARQ和可能的更高协议层重传尝试的估计时间之后)的时域中。如果重复传送移动性参考信号,则分配的USS资源也必须以相同的周期重复发生。
接收包括初始目标链路的第一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的接入节点是用于切换过程的目标接入节点。响应于接收到初始目标链路,目标接入节点发起切换过程并且还可以向源接入节点发送与发起的切换过程相关的信息。网络还尝试经由源接入节点中的当前服务链路接收第二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例如RRC报告。 RRC报告提供由无线装置检测到的候选链路身份及它们的链路质量的综合列表。如果成功接收到RRC报告,则接收接入节点(即,源接入节点)基于报告的候选链路质量和例如与这些候选链路相关联的不同接入节点中的负载来为无线装置确定切换目标链路。源接入节点在接收到RRC报告之后,例如在预定时间或在预定时间窗口内,通过服务(源)链路向无线装置传送切换命令,并且从而发起网络控制的切换过程。根据现有技术过程执行网络控制的切换过程。因此,取决于在接入节点中是否成功接收到第一或第二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向初始目标链路或向切换目标链路发起切换过程。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还可以基于第一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在目标链路建立之后将关于切换目标链路的信息(即,网络选择的目标链路)传递到目标接入节点。源接入节点可以向无线装置提供与切换目标节点有关的信息,于是切换过程被发起到切换目标链路。无线装置从源接入节点获知切换目标链路,但是可以使用用于快速链路建立的物理层报告机制来执行到切换目标链路的实际切换。在基于使用物理层中的信令的切换过程启动切换目标链路之后,可然后使用RRC来重新配置切换目标链路。切换过程可以包括从无线装置接收上行链路UL信号以估计关于目标节点的定时提前TA、AN间切换和确认消息、数据缓冲器传输等。
在一些情况中,源链路可能无法维系足够长的时间以支持经由源接入节点到切换接入链路的完整的基于RRC的切换过程。当无线装置快速移动远离当前窄波束覆盖区域时或者当拐角效应导致突然的遮蔽时,可能是这种情况。如果未接收到第二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例如,RRC报告),则源接入节点将通知由无线装置选择的目标接入节点基于第二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的切换不成功。然后,网络根据通过基于USS的报告机制接收的第一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例如,最佳质量链路报告)继续进行到初始目标链路的切换过程。作为一般性原则,如果源接入节点或无线装置已经通过源链路发送了某些信令并且没有接收到预期的返回信令(消息、响应和确认),则这是丢失的源链路的指示并且应启动使用基于USS的报告机制的切换。
如果在源接入节点中未接收到第二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例如,RRC报告),则源接入节点知道无线装置将切换到初始目标链路并且可以相应地动作。然而,当源接入节点已经传送了未被确认的切换命令时,则从源接入节点的角度来看该情况是不明确的,因为源接入节点不能知道无线装置是否实际接收到该命令。因此,根据本公开的方面,源接入节点将信息(例如,切换和配置相关信息)既传送到提供初始目标链路的目标接入节点还传送到提供在源接入节点中基于RRC报告确定的切换目标链路的另一目标接入节点。然后由无线装置决定实际成为目标的那个接入节点,即如果无线装置接收到切换命令,则它将转换到网络选择的目标接入节点,否则无线装置将转换到USS选择的目标接入节点。
在其中源接入节点接收到第二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但后续过程失败的情况下,例如,当切换命令没有到达无线装置时,无线装置连接到网络所选择的目标接入节点仍然是可能的。源接入节点可以通过向目标接入节点传送请求来实现这一点,该目标接入节点提供指定的切换目标链路以传送移动性参考信号或其他类型的信号以实现进一步的移动性测量。此时,通过第一无线电链路报告机制选择的目标接入节点将不在传送移动性参考信号,并且无线装置可以通过检测移动性参考信号来同步到由网络选择的切换目标链路。
如上面所提及的,从网络或源接入节点的角度来看,传送切换命令的失败是模糊的情况,因为源接入节点不能知道无线装置是否接收到切换命令。根据本公开的方面,能够针对两者来准备网络,即,源接入节点可以通知通过无线装置信令选择的接入节点和由源接入节点选择的接入节点二者,它们应该准备承担作为目标接入节点的角色。然后由无线装置决定选择这些接入节点中实际成为目标的那个接入节点,即如果无线装置接收到切换命令,则它将转换到网络选择的目标接入节点,否则无线装置将转换到通过第一无线电链路报告机制选择的目标接入节点。
在其中无线装置转换到初始目标链路的情况中,提供该初始目标的目标接入节点可以主动通知源接入节点它是被选择提供初始目标链路的目标接入节点并且询问源接入节点关于切换目标链路的信息和提供该切换目标链路的目标接入节点。这将使得无线装置能够随后切换或重定向到由网络选择的切换目标链路和目标接入节点。对于该主动方法的替代方案可以是源接入节点还从无线装置接收USS传输,并且从而知道无线装置已选择的那个候选接入节点。因此,在确定经由服务/源链路的RRC报告和/或切换命令已经失败之后,源接入节点通知USS选择的接入节点它是目标接入节点并且传递可能的上下文参数。如果源AN确定经由服务/源链路的RRC报告和/或切换命令已经失败并且源接入节点没有接收到USS,则源接入节点向每个所涉及的候选接入节点发送消息,指示USS选择的接入节点它应该承担目标接入节点的角色并响应USS。所选择的目标AN应当优选地确认该指令,而未选择的候选接入节点可以忽略该消息,或者备选地,否定地响应(即,指示它未被USS选择)。要从源接入节点传递到目标接入节点的无线装置上下文参数可以包括在源接入节点发送给候选接入节点的第一消息(即,指示USS选择的接入节点它是目标接入节点的消息)中,或者,备选的是,可以响应于确认消息将它们发送到目标接入节点。
为了快速进行基于USS的、基本上由无线设备控制的切换,网络使用所接收的USS信号进行定时提前估计,并依赖于无线装置的能力来使用先前的移动性参考信号测量来进行DL同步建立。为了避免死锁,源接入节点准备USS选择的接入节点和网络选择的接入节点二者来承担目标角色,但这不一定涉及MRS传输。无线装置处于与USS选择的AN的下行链路DL同步中,因此USS选择的AN可以在没有先前MRS的情况下传送重新配置消息(例如,RAR或类似RAR的消息)。然后,经由与通过L1报告的最佳质量链路相对应的目标节点执行任何进一步的重新配置。
在这种情况中,从目标AN发送消息(其可以被称为HO命令),其确认接受由USS指示的目标选择,包括UE的全部或部分重新配置(例如,TA)。在用于来自源AN的切换命令的预定时间(或时间窗口)结束之后,优选地在预定时间或在预定时间窗口内发送该消息。这允许UE在发送RRC报告之后在用于HO命令的预定时间或时间窗口期间监视源AN的服务链路的DL,并且如果这未被成功接收,则UE转换到监视USS选择的AN的DL,预期确认USS选择的AN/波束是所选目标和新服务AN的响应。
可以在测量报告和切换过程期间检查源链路的丢失。可以在切换序列中插入检查点以对未能接收切换命令或确认消息作出反应。如果在从传送消息的预定时间段内没有接收到预期的响应消息,则可以在网络和无线装置侧推断出故障。在这种情况下,网络和无线装置可以恢复使用USS选择的初始目标链路。
本文中描述的各种示例实施例在可在一个方面由计算机程序产品来实现的方法步骤或过程的一般性上下文中被描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被实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由联网的环境中的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诸如程序代码。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可移除和不可移除存储装置,包括但不限于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紧致盘(CD)、数字多功能盘(DVD)等。通常,程序模块可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相关联的数据结构、和程序模块表示用于执行图3、图4、图4a和图4b中公开的方法的步骤的程序代码的示例。此类可执行指令或相关联的数据结构的具体序列表示用于实现此类步骤或过程中描述的功能的对应动作的示例。
图5是无线装置的示例配置,其可并入以上讨论的示例实施例中的一些。无线装置被配置用于执行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无线装置辅助切换。如图5中所示,无线装置包括被布置用于无线电信号的传输和接收的无线电电路51。应当领会,无线电电路51可作为任何数量的收发、接收和/或传送单元或电路来被包括,并且无线电电路可在半双工或全双工传输模式下进行操作。还应领会,无线电电路51可以采用本领域中已知的任何输入/输出通信端口的形式。
无线装置还包括被布置成控制无线装置的操作的处理电路。具体来说,处理电路52被配置成促使无线装置执行针对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候选无线电链路的一个或多个移动性测量,并且基于所执行的一个或多个测量从一个或多个候选无线电链路选择初始目标链路。处理电路52还使无线装置基于所执行的一个或多个移动性测量从一个或多个候选无线电链路中选择初始目标链路。处理电路还促使无线装置使用第一无线电链路报告机制来将基于一个或多个移动性测量的、标识初始目标链路的第一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传送到目标接入节点,并且使用与第一无线电链路报告机制不同的第二无线电链路报告机制在所选择的目标链路上传送针对一个或多个候选无线电链路并且基于相同的一个或多个移动性测量的第二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最后,处理电路被配置为使无线装置在来自源接入节点的切换命令中所指示的切换目标链路上或在初始目标链路上发起通信,其中基于针对切换命令的接收状态在初始目标链路上发起通信。
根据本公开的方面,处理电路包括处理器52a和存储器52b。处理器53a可以是任何适合类型的计算单元或电路,例如,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任何其他形式的电路。应当领会,处理电路不需要作为单个单元来提供,而是可作为任何数量的单元或电路来提供。
存储器53b还可以被配置成存储接收的或传送的数据和/或可执行程序指令。存储器53b可以是任何适合类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并且可以是易失性和/或非易失性类型。
图6示出了被配置用于执行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无线装置辅助切换的无线装置60的实施例。无线装置60包括:移动性测量执行模块61,其用于执行针对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候选无线电链路的移动性测量;初始目标链路选择模块62,其被配置成基于所执行的一个或多个移动性测量从一个或多个候选无线电链路选择初始目标链路;第一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模块63,其被配置成使用第一无线电链路报告机制将基于一个或多个移动性测量的、标识初始目标链路的第一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传送到源接入节点;第二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模块64,其被配置成使用与第一无线电链路报告机制不同的第二无线电链路报告机制,传送针对一个或多个候选无线电链路并且基于相同的一个或多个移动性测量的第二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以及通信发起模块65,其被配置为在来自源接入节点的切换命令中所指示的切换目标链路上或在初始目标链路上发起通信,其中基于针对切换命令的接收状态在初始目标链路上发起通信。
图7是接入节点70的示例配置,其可并入以上讨论的示例实施例中的一些。接入节点70被配置用于执行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无线装置辅助切换。如图7中所示,接入节点包括无线电电路71,其被布置用于无线电信号的传输和接收。应当领会,无线电电路71可作为任何数量的收发、接收和/或传送单元或电路来被包括,并且无线电电路可在半双工或全双工传输模式下进行操作。还应当领会,无线电电路71可以采用本领域中已知的任何输入/输出通信端口的形式。
接入节点还可包括通信电路72,其被布置成从一个或多个另外的无线电网络节点传送和/或接收通信信号。还应当领会,通信电路72可以采用本领域中已知的任何输入/输出通信端口的形式。
接入节点还包括布置成控制接入节点的操作的处理电路。特别地,处理电路73被配置为使得接入节点通过对应的第一或第二互不相同的无线电链路报告机制接收第一或第二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其中第一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包括初始目标,并且其中基于第二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确定切换目标链路。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使得接入节点发起到初始目标链路或切换目标链路的切换过程。
根据本公开的方面,处理电路包括处理器73a和存储器73b。处理器73a可以是任何适合类型的计算单元或电路,例如,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任何其他形式的电路。应当领会,处理电路不需要作为单个单元来提供,而是可作为任何数量的单元或电路来提供。
存储器73b可以被配置为存储接收的关于配置的估计间隙的信息。存储器73b还可以被配置为存储接收的或传送的数据和/或可执行的程序指令。存储器73b可以是任何适合类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并且可以是易失性和/或非易失性类型。
图8示出了被配置用于执行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无线装置辅助切换的接入节点80的实施例。接入节点80包括:第一无线电链路测量接收模块81,其被配置成接收包括针对无线装置的初始目标链路的第一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其中,通过第一无线电链路报告机制来接收第一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第二无线电链路测量接收模块82,其被配置成基于第二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确定切换目标链路;以及切换模块83,其被配置成执行无线装置到初始目标链路或切换目标链路的切换。
在附图和说明书中,已经公开了本公开的示范方面。然而,在基本上不脱离本公开的原理的情况下,可对这些方面做出许多变化和修改。因此,本公开应当被视为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并且不限于以上讨论的具体方面。因此,尽管采用了特定术语,但仅在一般性和描述性的意义上使用它们,而不是出于限制的目的。
本文提供的示例实施例的描述已经为了说明的目的而呈现。所述描述并不旨在穷举或将示例实施例限制为所公开的确切形式,并且根据以上教导,修改和变化是可能的,或者可以从对所提供的实施例的各种备选的实践中获得。本文中讨论的示例被选取和描述以便于解释各种示例实施例的原理和性质以及其实际应用,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以各种方式以及采用适合于预期的具体使用的各种修改来利用示例实施例。本文描述的实施例的特征可被组合在源节点、目标节点、对应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所有可能的组合中。应当领会,可互相组合地实践本文中呈现的示例实施例。

Claims (23)

1.一种用于在无线装置中使用的用来执行从源接入节点到目标接入节点的无线装置辅助切换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 执行(S31)针对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候选无线电链路的一个或多个移动性测量;
- 基于所执行的一个或多个移动性测量,从所述一个或多个候选无线电链路选择(S32)初始目标链路;
- 使用第一无线电链路报告机制,将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移动性测量的、标识所述初始目标链路的第一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传送(S33)到提供所述初始目标链路的目标接入节点;
- 使用与所述第一无线电链路报告机制不同的第二无线电链路报告机制,将针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候选无线电链路并且基于相同的一个或多个移动性测量的第二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传送(S34)到所述源接入节点;以及
- 在来自所述源接入节点的切换命令中所指示的切换目标链路上或在所述初始目标链路上发起(S35)无线装置连接,其中基于针对所述切换命令的接收状态在所述初始目标链路上发起所述无线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一个或多个移动性测量包括测量针对对应的候选无线电链路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一个或多个移动性测量还包括从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导出下行链路同步设置,并为所述候选无线电链路存储这些同步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无线电链路报告机制是物理层无线电链路报告机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物理层无线电链路报告机制是上行链路同步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无线电链路报告机制是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报告机制。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当在预定时间段内未成功接收到切换命令时,在所述初始目标链路上发起(S35a)通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当已经建立了在所述初始目标链路上的通信时,将通信转换到从所述目标接入链路接收的切换目标链路。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当从所述源接入节点成功接收到切换命令时,在所述切换目标链路上发起(S35b)通信。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存储在其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当在无线装置中被执行时促使所述无线装置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1.一种无线装置(50),配置成用于执行从源接入节点到目标接入节点的无线装置辅助切换,所述无线装置包括:
- 无线电电路(51),所述无线电电路(51)被布置用于无线电信号的传输和接收;
- 处理电路(52),所述处理电路(52)被配置成使用所述无线电电路促使所述无线装置进行以下操作:
·执行针对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候选无线电链路的一个或多个移动性测量;
·基于所执行的一个或多个移动性测量,从所述一个或多个候选无线电链路选择初始目标链路;
·使用第一无线电链路报告机制,将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移动性测量的、标识所述初始目标链路的第一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传送到提供所述初始目标链路的目标接入节点;
·使用与所述第一无线电链路报告机制不同的第二无线电链路报告机制,将针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候选无线电链路并且基于相同的一个或多个移动性测量的第二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传送到所述源接入节点;以及
·在来自所述源接入节点的切换命令中所指示的切换目标链路上或在所述初始目标链路上发起通信,其中基于针对所述切换命令的接收状态在所述初始目标链路上发起通信。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装置,其中,所述处理电路(52)包括处理器(52a)以及存储器(52b),所述存储器(52b)包含由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指令。
13.一种无线装置(60),配置成用于执行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无线装置辅助切换,所述无线装置包括:
- 移动性测量执行模块(61),所述移动性测量执行模块(61)用于执行针对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候选无线电链路的移动性测量;
- 初始目标链路选择模块(62),所述初始目标链路选择模块(62)被配置成基于所执行的一个或多个移动性测量,从所述一个或多个候选无线电链路选择初始目标链路;
- 第一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模块(63),所述第一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模块(63)被配置成使用第一无线电链路报告机制,将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移动性测量的、标识所述初始目标链路的第一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传送到提供所述初始目标链路的目标接入节点;
- 第二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模块(64),所述第二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模块(65)被配置成使用与所述第一无线电链路报告机制不同的第二无线电链路报告机制,传送针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候选无线电链路并基于相同的一个或多个移动性测量的第二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以及
- 通信发起模块(65),所述通信发起模块(65)配置成在来自所述源接入节点的切换命令中所指示的切换目标链路上或在所述初始目标链路上发起通信,其中基于针对所述切换命令的接收状态在所述初始目标链路上发起通信。
14. 一种用于在无线网络的接入节点中使用的用来执行从源接入节点到目标接入节点的无线装置辅助切换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 通过对应的第一或第二互不相同的无线电链路报告机制接收(S42)第一或第二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其中所述第一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包括初始目标,并且其中基于所述第二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确定切换目标链路; 以及
- 发起(S44)到所述初始目标链路或所述切换目标链路的切换过程。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 传送(S41)用于对应的候选无线电链路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无线电链路报告机制是物理层无线电链路报告机制。
17.根据权利要求14-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无线电链路报告机制是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报告机制。
18.根据权利要求14-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向所述无线装置传送(S40)用于测量报告的配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4-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入节点是所述源接入节点,并且其中对所述切换过程的所述发起包括将无线装置上下文信息传送到提供所述初始目标链路的目标接入节点和到提供所述切换目标链路的另一个目标接入节点。
2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存储在其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当在接入节点中被执行时促使所述接入节点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3-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1.一种接入节点(70),被配置成用于执行从源接入节点到目标接入节点的无线装置辅助切换,所述接入节点包括:
- 无线电电路(71),所述无线电电路(71)被布置用于无线电信号的传输和接收;
- 通信电路(72),所述通信电路(72)用于节点间通信信号的传输和接收;
- 处理电路(73),所述处理电路(73)被配置成使用所述无线电电路促使所述接入节点进行以下操作:
·通过对应的第一或第二互不相同的无线电链路报告机制接收第一或第二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其中所述第一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包括初始目标,并且其中基于所述第二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确定切换目标链路; 以及
·发起到所述初始目标链路或所述切换目标链路的切换过程。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接入节点,其中,所述处理电路(73)包括处理器(73a)和存储器(73b),所述存储器(73b)包含由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指令。
23.一种接入节点(80),被配置成用于执行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无线装置辅助切换,所述接入节点包括:
- 第一无线电链路测量接收模块(81),所述第一无线电链路测量接收模块(81)被配置成接收包括针对所述无线装置的初始目标链路的第一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其中,通过第一无线电链路报告机制接收所述第一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
- 第二无线电链路测量接收模块(82),所述第二无线电链路测量接收模块(82)被配置为使用与所述第一无线电链路报告机制不同的第二无线电链路报告机制,接收针对一个或多个候选无线电链路的第二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
- 切换目标链路确定模块(83),所述切换目标链路确定模块(83)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二无线电链路测量报告确定切换目标链路; 以及
- 切换模块(84),所述切换模块(84)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无线装置到所述初始目标链路或所述切换目标链路的切换。
CN201680089748.0A 2016-09-30 2016-09-30 用于基于测量的移动性的方法和布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7926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6/101049 WO2018058512A1 (en) 2016-09-30 2016-09-30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based mobility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92666A true CN109792666A (zh) 2019-05-21
CN109792666B CN109792666B (zh) 2022-03-25

Family

ID=61762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9748.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792666B (zh) 2016-09-30 2016-09-30 用于基于测量的移动性的方法和布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051214B2 (zh)
EP (1) EP3520483B1 (zh)
CN (1) CN109792666B (zh)
WO (1) WO2018058512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63264A (zh) * 2019-06-17 2019-11-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指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731550A (zh) * 2019-10-14 2022-07-08 Lg 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移动性之后执行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520254A4 (en) 2016-09-30 2020-05-2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S FOR RADIO DISTANCE MEASURING CONFIGURATION
EP3520484A4 (en) 2016-09-30 2020-03-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BASED MOBILITY
US10728808B2 (en) * 2016-09-30 2020-07-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based mobility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8386A (zh) * 2007-02-07 2007-08-15 重庆重邮信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快切换后用户终端测量的处理方法
US20080020770A1 (en) * 2006-07-19 2008-01-24 Alcatel Lucent Method of controlling handover, base station and mobile station for use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1553020A (zh) * 2008-03-31 2009-10-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模式下基于演进基站的封闭用户组小区接入方法
US20090268707A1 (en) * 2008-04-25 2009-10-29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to implement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bundling
CN102711167A (zh) * 2012-05-25 2012-10-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ue与基站之间的参考信号的方法和基站
CN102932835A (zh) * 2011-08-11 2013-0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切换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和通信系统
US20140073329A1 (en) * 2012-09-12 2014-03-13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andov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6014203A1 (en) * 2014-07-21 2016-01-28 Intel IP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network-provided autonomous handover
US20160037425A1 (en) * 2013-02-15 2016-02-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obile terminal handover in an lte net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4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61724A (en) * 1995-12-18 1997-08-26 Ericsson Inc. Satellite diversity scheme
CN100401827C (zh) 2005-06-08 2008-07-09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正确识别测量报告的实现方法
US8670415B2 (en) 2005-08-05 2014-03-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handoff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197963B2 (ja) 2007-01-09 2013-05-15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で使用される基地局装置、ユーザ装置及び方法
US8472374B2 (en) 2007-11-07 2013-06-2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Distinguishing between synchronized and asynchronous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KR101460359B1 (ko) 2007-12-13 2014-11-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핸드오버 방법 및 장치
JP5386506B2 (ja) 2008-01-02 2014-01-15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パテント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Lteにおけるcqi報告のための構成
US7920494B2 (en) * 2008-01-04 2011-04-05 Motorola Mobilit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mobility measurement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818356B2 (en) 2009-05-01 2014-08-26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WO2010148536A1 (zh) 2009-06-23 2010-12-29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协同多点传输系统中的传输方案确定方法和设备
CN102223664A (zh) 2010-04-15 2011-10-1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测量报告和确定目标小区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KR101719683B1 (ko) 2010-05-04 2017-04-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복수 개의 캐리어들이 집적된 단말기의 캐리어들에 대한 효율적인 메저먼트 방법
US9185571B2 (en) 2010-05-28 2015-11-10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Employing reference signals in communications
EP2395785B8 (en) 2010-06-11 2014-02-26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Method for controlling measurements in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terminal
US8582530B2 (en) 2010-12-30 2013-11-12 Intel Corporation Expedited reporting of neighbor cell signal strength
CN102369760B (zh) 2011-08-31 2014-09-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及通信系统
CN103167551B (zh) 2011-12-15 2016-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设备ue上报测量结果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3220048B (zh) 2012-01-20 2018-04-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进行测量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3313301A (zh) 2012-03-16 2013-09-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实现报告测量以及报告测量结果的方法和装置
JP6045808B2 (ja) 2012-04-06 2016-12-14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3428758B (zh) 2012-05-14 2018-08-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管理方法和网络端、测量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4488317B (zh) 2012-07-18 2018-08-03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扰码解析
EP3340680B1 (en) 2012-08-02 2023-02-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node and a method for providing an interface between base stations
CN108521391B (zh) 2013-03-11 2021-02-09 Lg电子株式会社 接收用于在用户设备之间直接通信的同步信息的方法及其的装置
US20140274049A1 (en) 2013-03-12 2014-09-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e measurement assisted handover classification
CN104469873A (zh) 2013-09-25 2015-03-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
US9749075B2 (en) 2013-09-27 2017-08-29 Mediatek Inc. Methods of discovery and measurements for small cells in OFDM/OFDMA systems
JP2015164281A (ja) 2014-01-31 2015-09-10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基地局、及び通信方法
US10020969B2 (en) 2014-03-14 2018-07-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iscovery and measurement in cellular networks
HUE043762T2 (hu) 2014-04-25 2019-09-30 Intel Ip Corp Felhasználói készülék és eljárások átadás kezdeményezésre
US9572108B2 (en) 2014-06-26 2017-02-14 Intel IP Corporatio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small cell activation and detection
WO2016053426A1 (en) 2014-10-01 2016-04-07 Intel IP Corpo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in macro-cell assisted small cell networks
KR102363547B1 (ko) 2014-11-26 2022-02-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빔포밍을 이용한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13556684A (zh) 2015-02-13 2021-10-26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ue的ue上下文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WO2016163786A1 (ko) 2015-04-07 2016-10-13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빔 포밍을 이용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 방법 및 장치
CN107925937B (zh) 2015-06-12 2021-01-12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波束成形系统的移动性
US10798623B2 (en) 2015-06-26 2020-10-06 Apple Inc. Method for processing radio signals and mobile terminal device
CN105228200B (zh) 2015-10-08 2019-04-16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网络辅助ue控制的快速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
US10356641B2 (en) * 2016-06-15 2019-07-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adio link reporting using multiple symbol sequences
US11388693B2 (en) 2016-08-17 2022-07-12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Interface enhancements for timing advance-based multilateration for user device positioning measurements
EP3516898B1 (en) 2016-09-22 2020-06-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Efficient uplink measurement signal reception window allocation with timing misalignment
US10728808B2 (en) 2016-09-30 2020-07-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based mobility
EP3520484A4 (en) 2016-09-30 2020-03-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BASED MOBILITY
EP3520254A4 (en) 2016-09-30 2020-05-2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S FOR RADIO DISTANCE MEASURING CONFIGURATION
EP3528530B1 (en) * 2016-10-13 2021-09-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asurement report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EP3560236B1 (en) 2016-12-21 2020-10-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Link switch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20770A1 (en) * 2006-07-19 2008-01-24 Alcatel Lucent Method of controlling handover, base station and mobile station for use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1018386A (zh) * 2007-02-07 2007-08-15 重庆重邮信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快切换后用户终端测量的处理方法
CN101553020A (zh) * 2008-03-31 2009-10-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模式下基于演进基站的封闭用户组小区接入方法
US20090268707A1 (en) * 2008-04-25 2009-10-29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to implement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bundling
CN102932835A (zh) * 2011-08-11 2013-0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切换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02711167A (zh) * 2012-05-25 2012-10-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ue与基站之间的参考信号的方法和基站
US20140073329A1 (en) * 2012-09-12 2014-03-13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andov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60037425A1 (en) * 2013-02-15 2016-02-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obile terminal handover in an lte network
WO2016014203A1 (en) * 2014-07-21 2016-01-28 Intel IP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network-provided autonomous handover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63264A (zh) * 2019-06-17 2019-11-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指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463264B (zh) * 2019-06-17 2021-10-0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指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731550A (zh) * 2019-10-14 2022-07-08 Lg 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移动性之后执行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14731550B (zh) * 2019-10-14 2024-01-12 Lg 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移动性之后执行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92666B (zh) 2022-03-25
WO2018058512A1 (en) 2018-04-05
US11051214B2 (en) 2021-06-29
EP3520483A4 (en) 2020-03-18
US20190215737A1 (en) 2019-07-11
EP3520483A1 (en) 2019-08-07
EP3520483B1 (en) 2022-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48987B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792305B (zh) 用于无线电链路测量配置的方法和设备
CN109792666A (zh) 用于基于测量的移动性的方法和布置
CN105165109B (zh) 用于通过网络监听确定几乎空白子帧图案的方法和设备
CN109792643A (zh) 用于基于测量的移动性的方法和设备
EP3308577B1 (en) Beam switching in a cellular network
CN109792667A (zh) 用于基于测量的移动性的方法和设备
US20100329216A1 (en) Method of Handling Mobile Device Mobility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0383883B (zh) 用于确定信号质量的技术
EP2863698A1 (e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macro cell, small cell,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s method
EP2563073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lecting serving nodes for wireless network access
EP3827524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handling beam blockag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13544474A (ja) 無線リンク障害情報を報告する方法、端末設備および基地局
WO2009070972A1 (en) A measure method, a repeater and a base station in the process of cell handoff
CN110169183A (zh) 定向接收和周期性rts/cts传输以估计干扰
JP2016526806A (ja) 遠方セルに対するアップリンク及びダウンリンク間の不均衡を検出し軽減するための通信デバイス、基地局、システム、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ープログラム製品
CN110022611A (zh) 实现波束失败恢复的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CN108307460A (zh)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09937541A (zh) 通信设备、基础设施设备和方法
US9918246B2 (en) Enhancing the usage of resources related to the transmission of environment-related information between a user equipment and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EP2938126B1 (en)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a base station
CN107104705A (zh) 移动通信系统的设置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3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