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92291A - 窄带信号检测 - Google Patents
窄带信号检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792291A CN109792291A CN201780062032.6A CN201780062032A CN109792291A CN 109792291 A CN109792291 A CN 109792291A CN 201780062032 A CN201780062032 A CN 201780062032A CN 109792291 A CN109792291 A CN 10979229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gnal booster
- power level
- signal
- tends
- oscill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40—Monitoring; Testing of relay systems
- H04B17/407—Monitoring; Testing of relay systems without selective localization
- H04B17/409—Monitoring; Testing of relay systems without selective localization by means of resistance, voltage or current measur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04B7/15528—Control of operation parameters of a relay station to exploit the physical medium
- H04B7/15535—Control of relay amplifier gai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04B7/15564—Relay station antennae loop interference reduction
- H04B7/15578—Relay station antennae loop interference reduction by gain adjust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ntrol Of Amplification And Gai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所公开的是用于中继器的技术。该中继器可以测量通带内部的第一功率电平。该中继器可以将该中继器的增益调整选定的量。该中继器可以测量通带内部的第二功率电平。该中继器可以计算第一功率电平与第二功率电平之间的差值。当所述差值与选定的量相差预定阈值时,该中继器可以确定该中继器趋于振荡。
Description
背景技术
信号增强器和中继器可以用于提升无线设备与无线通信接入点(例如蜂窝塔)之间的无线通信质量。信号增强器可以对在无线设备与无线通信接入点之间传递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信号执行放大、滤波和/或应用其他处理技术,由此提升无线通信的质量。
举例来说,信号增强器可以经由天线接收来自无线通信接入点的下行链路信号。信号增强器可以放大下行链路信号,然后可以向无线设备提供经过放大的下行链路信号。换句话说,信号增强器可以充当无线设备与无线通信接入点之间的中继器。由此,无线设备可以从无线通信接入点接收到更强的信号。同样,来自无线设备的上行链路信号(例如电话呼叫和其他数据)可被引导至信号增强器。在经由天线将上行链路信号传递到无线通信接入点之前,信号增强器可以放大上行链路信号。
附图说明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中可以清楚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这些附图通过示例共同示出了本公开的特征;并且其中:
图1示出了一个依照示例与无线设备和基站进行通信的信号增强器;
图2示出了一个依照示例被配置成使用一个或多个下行链路信号路径以及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信号路径来放大上行链路(UL)和下行链路(DL)信号的蜂窝信号增强器;
图3示出了一个依照示例包含了宽带信号检测器的信号增强器;
图4示出了一个依照示例包含了窄带信号检测器的信号增强器;
图5示出了一个依照示例的中继器的功能;
图6示出了一个依照示例的信号增强器的功能;以及
图7示出了一个根据示例的无线设备。
现在将参考所示出的例示实施例,并且在这里会用特定语言来对其进行描述。然而应该理解,本发明的范围不应该由此受到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在公开和描述本发明之前,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里公开的特定结构、处理步骤或材料,相反,本发明可被扩展至能被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认识的各种等价物。此外还应该理解,这里采用的术语只用于描述特定示例,其目的并不是进行限制。在不同附图中,相同参考数字代表相同的要素。在流程图和处理中提供的数字是为了清楚示出步骤和操作而被提供的,并且未必指示特定的顺序或序列。
例示实施例
以下将会提供关于技术实施例的初始概述,然后会更详细地描述特定的技术实施例。初始概述旨在帮助读者更快地理解技术,其目的既不是标识技术的关键性特征或本质特征,也不是限制请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图1示出了一个与无线设备110和基站130进行通信的例示信号增强器120。该信号增强器120可以称为中继器。中继器可以是用于放大(或增强)信号的电子设备。信号增强器120(也称为蜂窝信号放大器)可以借助信号放大器122来对从无线设备110传递到基站130的上行链路信号和/或从基站130传递到无线设备110的下行链路信号执行放大、滤波和/或应用其他处理技术,由此提升无线通信质量。换句话说,信号增强器120可以双向放大或增强上行链路信号和/或下行链路信号。在一个示例中,信号增强器120可以位于固定位置,例如家中或办公室中。作为替换,信号增强器120也可附着于移动物体,例如车辆或无线设备110。
在一个配置中,信号增强器120可以包括集成设备天线124(例如内部天线或耦合天线)以及集成节点天线126(例如外部天线)。集成节点天线126可以接收来自基站130的下行链路信号。该下行链路信号可以经由第二同轴电缆127或是可通过操作来传递射频信号的其他类型的射频连接而被提供给信号放大器122。该信号放大器12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用于放大和滤波的蜂窝信号放大器。经过放大和滤波的下行链路信号可以经由第一同轴电缆125或是可通过操作来传递射频信号的其他类型的射频连接而被提供给集成设备天线124。集成设备天线124可以将经过放大和滤波的下行链路信号无线传递到无线设备110。
同样,集成设备天线124可以接收来自无线设备110的上行链路信号。该上行链路信号可以经由第一同轴电缆125或是可通过操作来传送射频信号的其他类型的射频连接而被提供给信号放大器122。该信号放大器12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用于放大和滤波的蜂窝信号放大器。经过放大和滤波的上行链路信号可以经由第二同轴电缆127或是可通过可操作以传送射频信号的其他类型的射频连接而被提供给集成节点天线126。集成节点天线126可以将经过放大和滤波的上行链路信号传递到基站130。
在一个示例中,信号增强器120可以用任何适当的模拟或数字滤波技术来对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信号执行滤波处理,这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声表面波(SAW)滤波器、体声波(BAW)滤波器、薄膜体声波谐振器(FBAR)滤波器、陶瓷滤波器、波导滤波器或低温共烧陶瓷(LTCC)滤波器。
在一个示例中,信号增强器120可以向节点发送上行链路信号和/或接收来自节点的下行链路信号。该节点可以包括无线广域网(WWAN)接入点(AP)、基站(BS)、演进型节点B(eNB)、基带单元(BBU)、远程无线电头端(RRH)、远程无线电设备(RRE)中继站(RS)、无线电设备(RE)、远程无线电单元(RRU)、中央处理模块(CPM)或别的类型的WWAN接入点。
在一个配置中,用于放大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信号的信号增强器120是手持式增强器。该手持式增强器可以在无线设备110的套筒(sleeve)中实现。无线设备套管可以附着于无线设备110,但是也可以根据需要而被移除。在该配置中,当无线设备110接近特定基站时,信号增强器120可以自动断电或者停止放大处理。换句话说,信号增强器120可以基于无线设备110相对于基站130的位置而在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信号质量高于所限定的阈值的时候确定停止执行信号放大处理。
在一个示例中,信号增强器120可以包括用于向不同组件(例如信号放大器122、集成设备天线124和集成节点天线126)供电的电池。该电池还可以为无线设备110(例如,电话或平板电脑)供电。作为替换,信号增强器120可以从无线设备110接收电力。
在一个配置中,信号增强器120可以是兼容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的消费类信号增强器。作为一个非限制性示例,信号增强器120可以兼容FCC Part 20或47联邦法规条文(C.F.R.)Part 20.21(2013年3月21日)。此外,信号增强器120可以根据47C.F.R.的Part 22(Cellular)、24(Broadband PCS)、27(AWS-1、700MHz Lower A-E Blocks以及700MHz UpperC Block)以及90(Specialized Mobile Radio)而在用于提供基于订户的服务的频率上工作。该信号增强器120可被配置成自动对其操作进行自我监视,以确保符合适用的噪声和增益限制。如果信号增强器120的操作违反FCC Part 20.21中限定的法规,那么该信号增强器可以执行自动校正或者自动停机。
在一个配置中,信号增强器120可以改善无线设备110与基站130(例如蜂窝塔)或别的类型的无线广域网(WWAN)接入点(AP)之间的无线连接。该信号增强器120可以增强用于蜂窝标准(例如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长期演进(LTE)第8、9、10、11、12或13版标准或是电子和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802.16)的信号。在一个配置中,信号增强器120可以增强用于3GPP LTE版本13.0.0(2016年3月)或其他期望版本的信号。该信号增强器120可以增强来自3GPP技术规范36.101(2015年6月12日发布)的频带或LTE频带的信号。举例来说,该信号增强器120可以增强来自以下LTE频带的信号:2、4、5、12、13、17以及25。此外,信号增强器120可以基于使用该信号增强器的国家或区域来增强所选择的频带,这其中包括如在ETSI TS136 104V13.5.0(2016-10)中公开的频带1-70或其他频带中的任一频带。
LTE频带的数量和信号提升等级可以基于特定的无线设备、蜂窝节点或位置而改变。此外还可以包含附加的国内和国际频率,以便提供更多的功能。所选择的信号增强器120的模型可被配置成基于使用位置而以所选择的频带工作。在另一个示例中,信号增强器120可以从无线设备110或基站130(或是GPS等等)自动感测所使用的是哪些频率,这一点对于国际旅行者来说是非常有益的。
在一个示例中,集成设备天线124和集成节点天线126可以包括单个天线、天线阵列,或者可以具有可伸缩的形状因子。在另一个示例中,集成设备天线124和集成节点天线126可以是微芯片天线。关于微芯片天线的一个示例是AMMAL001。在另一个示例中,集成设备天线124和集成节点天线126可以是印刷电路板(PCB)天线。关于PCB天线的一个示例是TE2118310-1。
在一个示例中,集成设备天线124可以使用单个天线来接收来自无线设备100的上行链路(UL)信号并向无线设备100发射DL信号。作为替换,该集成设备天线124可以使用专用的UL天线接收来自无线设备100的UL信号,并且该集成设备天线124可以使用专用的DL天线来向无线设备100发射DL信号。
在一个示例中,集成设备天线124可以使用近场通信来与无线设备110进行通信。作为替换,该集成设备天线124可以使用远场通信来与无线设备110进行通信。
在一个示例中,集成节点天线126可以接经由单个天线收来自基站130的下行链路(DL)信号并将上行链路(UL)信号发射到基站130。作为替换,该集成节点天线126可以使用专用的DL天线接收来自基站130的DL信号,并且该集成节点天线126可以使用专用的UL天线来向基站130发射UL信号。
在一个配置中,多个信号增强器可被用于放大UL和DL信号。例如,第一信号增强器可以用于放大UL信号,第二信号增强器可以用于放大DL信号。此外还可以使用不同的信号增强器来放大不同的频率范围。
在一个配置中,信号增强器120可被配置成识别无线设备110何时接收到较强的下行链路信号。关于强下行链路信号的一个示例可以是信号强度大于大约-80dBm的下行链路信号。该信号增强器120可被配置成自动关闭所选择的特征(例如放大)以节省电池寿命。当信号增强器120感测到无线设备110正在接收相对较弱的下行链路信号时,该集成增强器可被配置成提供放大下行链路信号的处理。关于弱下行链路信号的一个示例可以是信号强度小于-80dBm的下行链路信号。
在一个示例中,信号增强器120还可以包括以下的一项或多项:防水外壳、减震外壳、翻盖、钱包、或是用于无线设备的额外存储器。在一个示例中,通过信号增强器120与无线设备110之间的直接连接,可以实现附加的记忆存储器。在另一个示例中,信号增强器120与无线设备110可以用以下各项来耦合,以便能将数据从无线设备100传递至并保存到集成在信号增强器120中的附加记忆存储器中:近场通信(NFC)、Bluetooth v4.0、BluetoothLow Energy、Bluetooth v4.1、Bluetooth v4.2、Bluetooth 5、超高频(UHF)、3GPP LTE、电子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1a、IEEE 802.11b、IEEE 802.11g、IEEE 802.11n、IEEE802.11ac或IEEE802.11ad。作为替换,可使用连接器以将无线设备100连接到附加的记忆存储器。
在一个示例中,信号增强器120可以包括光伏电池或太阳能电池板,以此作为用于对集成电池和/或无线设备110的电池充电的技术。在另一个示例中,该信号增强器120可被配置成直接与具有信号增强器的其他无线设备进行通信。在一个示例中,集成节点天线126可以通过甚高频(VHF)通信来直接与其他信号增强器的集成节点天线进行通信。该信号增强器120可被配置成通过以下各项来与无线设备110进行通信:直接连接、近场通信(NFC)、Bluetooth v4.0、Bluetooth Low Energy、Bluetooth v4.1、Bluetooth v4.2、超高频(UHF)、3GPP LTE、电子和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802.11a、IEEE 802.11b、IEEE 802.11g、IEEE802.11n、IEEE 802.11ac、IEEE 802.11ad、TV空白频带(TVWS),或是任何其他工业、科学和医疗(ISM)无线电频带。关于此类ISM频带的示例包括2.4GHz、3.6GHz、4.9GHz、5GHz或5.9GHz。该配置可以允许在数据在具有信号增强器的多个无线设备之间以很高的速率通过。该配置还允许用户在具有信号增强器的无线设备之间发送文本消息、发起电话呼叫以及进行视频通信。在一个示例中,集成节点天线126可被配置成耦合到无线设备110。换句话说,集成节点天线126和无线设备110之间的通信可以绕过集成的增强器。
在另一个示例中,单独的VHF节点天线可被配置成通过VHF通信直接与其他信号增强器的单独的VHF节点天线进行通信。该配置可以允许使用集成节点天线126来执行同时的蜂窝通信。所述单独的VHF节点天线可被配置成通过以下各项来与无线设备110进行通信:直接连接、近场通信(NFC)、Bluetooth v4.0、Bluetooth Low Energy、Bluetooth v4.1、Bluetooth v4.2、超高频(UHF)、3GPP LTE、电子和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802.11a、IEEE802.11b、IEEE 802.11g、IEEE 802.11n、IEEE 802.11eac、IEEE 802.11ad、TV空白频带(TVWS),或是其他任何工业、科学和医疗(ISM)无线电频带。
在一个配置中,信号增强器120可被配置成执行卫星通信。在一个示例中,集成节点天线126可被配置成充当卫星通信天线。在另一个示例中,单独的节点天线可被用于卫星通信。该信号增强器120可以扩展被配置成用于卫星通信的无线设备110的覆盖范围。集成节点天线126可以接收来自用于无线设备110的卫星通信的下行链路信号。信号增强器120可以对来自卫星通信的下行链路信号执行滤波和放大。在另一个示例中,在卫星通信过程中,无线设备110可被配置成经由直接连接或ISM无线电频带耦合到信号增强器120。此类ISM频带的示例包括2.4GHz、3.6GHz、4.9GHz、5GHz或5.9GHz。
图2示出了一个被配置成通过为每一个上行链路(UL)频带和下行链路(DL)频带使用单独的信号路径来放大UL和DL信号的例示的双向无线信号增强器200以及控制器240。该双向无线信号增强器200可以与GPS模块一起集成在信号增强器中。外部天线210或集成节点天线可以接收下行链路信号。举例来说,该下行链路信号可以是从基站(未显示)接收的。下行链路信号可被提供给第一B1/B2双讯器212,其中B1代表第一频带,B2代表第二频带。第一B1/B2双讯器212可以创建B1下行链路信号路径和B2下行链路信号路径。由此,与B1相关联的下行链路信号可以沿着B1下行链路信号路径行进到第一B1双工器214,或者与B2相关联的下行链路信号可以沿着B2下行链路信号路径行进到第一B2双工器216。在经过第一B1双工器214之后,下行链路信号会通过一系列放大器(例如A10、A11和A12)以及下行链路带通滤波器(BPF)行进到第二B1双工器218。作为替换,在经过第一B2双工器216之后,下行链路信号会通过一系列放大器(例如A07、A08和A09)以及下行链路带通滤波器(BFF)行进到第二B2双工器220。此时,该下行链路信号(B1或B2)已被依照双向无线信号增强器200中包含的放大器和BPF类型进行了放大和滤波。分别来自第二B1双工器218或第二B2双工器220的下行链路信号可被提供给第二B1/B2双讯器222。所述第二B1/B2双讯器222可以向内部天线230或集成设备天线提供经过放大的下行链路信号。内部天线230可以将经过放大的下行链路信号传递到无线设备(未显示),例如移动电话。
在一个示例中,内部天线230可以接收来自无线设备的上行链路(UL)信号。该上行链路信号可被提供给第二B1/B2双讯器222。该第二B1/B2双讯器222可以创建B1上行链路信号路径和B2上行链路信号路径。由此,与B1相关联的上行链路信号可以沿着B1上行链路信号路径行进到第二B1双工器218,或者与B2相关联的上行链路信号可以沿着B2上行链路信号路径行进到第二B2双工器222。在经过第二B1双工器218之后,上行链路信号会通过一系列放大器(例如A01、A02和A03)以及上行链路带通滤波器(BPF)行进到第一B1双工器214。作为替换,在通过第二B2双工器220之后,上行链路信号会通过一系列放大器(例如A04、A05和A06)以及上行链路带通滤波器(BPF)行进到第一B2双工器216。此时,上行链路信号(B1或B2)已被依照双向无线信号增强器200中包含的放大器和BFF的类型进行了放大和滤波。分别来自第一B1双工器214或第一B2双工器216的上行链路信号可被提供给第一B1/B2双工器212。该第一B1/B2双讯器212可以向外部天线210提供经过放大的上行链路信号。该外部天线可以将经过放大的上行链路信号传送到基站。
在一个示例中,双向无线信号增强器200可以是6波段增强器。换句话说,双向无线信号增强器200可以对频率处于频带B1、B2、B3、B4、B5和/或B6的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信号执行放大和滤波。
在一个示例中,双向无线信号增强器200可以使用双工器来分离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频带,然后,这些频带可被分别放大和滤波。多频带蜂窝信号增强器通常可以对于每一个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频带具有专用的射频(RF)放大器(增益块)、RF检测器、可变RF衰减器以及RF滤波器。
图3示出了一个双向宽带信号增强器300的示例。该双向宽带信号增强器300可以为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频带使用多个射频(RF)检测器。由于信号增强器可以在所有频带上工作,因此,该双向宽带信号增强器300可以在每一个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频带上都具有RF检测器。该RF检测器可以是二极管。作为替换,该RF检测器可以是可用于获取增大的检测范围的对数检测器集成电路(IC)。对数检测器可以将其RF输入端的复合功率转换成比例直流(DC)电压。该对数检测器可被用于诸如自动增益控制、振荡检测和其他网络保护标准之类的功能。
在一个示例中,带通滤波器(BPF)可以具有以兆赫(MHz)为单位量度的限定通带。举例来说,频带25(B25)上行链路通带是1850-1915MHz,频带25(B25)下行链路通带是1930-1995MHz。该通带内部的频率上的信号可以通过,而该通带以外的频率上的信号则会被衰减。位于BPF之后的对数检测器会将滤波器的整个通带中的复合信号功率转换成直流电压。
在一个示例中,双向宽带信号增强器300可以包括耦合到第一双工器310的外部天线350以及耦合到第二双工器330的内部天线360。该双向宽带信号增强器300可以包括下行链路路径,所述下行链路路径可以包括一系列的放大器以及下行链路带通滤波器。同样,该双向宽带信号增强器300可以包括上行链路路径,所述上行链路路径可以包括一系列的放大器以及上行链路带通滤波器。此外,该双向宽带信号增强器300还可以包括与上行链路路径和下行链路路径中的一个或多个RF检测器耦合的控制器320。
一些网络保护标准(例如消费类增强器标准)包含了用于确定信号增强器是否振荡的规则。当位于信号增强器内部的外部和内部天线彼此处于限定距离以内时,将会产生振荡,由此,增强器放大等级大于天线之间的路径损耗,并且将会存在一个正反馈回路。有了信号增强器,两个彼此处于限定距离以内的天线会产生RF啸叫。
从安装的角度来看,客户有可能会以彼此相对接近的方式来安装信号增强天线(例如因为住宅限制),但是信号增强器所具有的较大增益需要以彼此远离的方式安装天线。在以相对接近的方式安装天线时,在下行链路路径或上行链路路径中将会发生振荡。
在一个示例中,振荡有可能是因为在信号增强器中被放大了一段时间的反馈或噪声引起的。由于信号增强器可以同时包括上行链路路径和下行链路路径,因此将会存在可能造成内部振荡的环路。举例来说,在从一个天线到另一个天线的反馈路径中,一个天线可以执行针对另一个天线的传输。当天线之间的损耗小于信号增强器中的增益时,将会发生振荡。当天线之间的损耗大于信号增强器中的增益时,振荡是不会发生的。此外,当信号增强器的输出端口因为屏蔽不良而反向耦合到信号增强器的输入端口时,将会发生振荡。
在一个示例中,信号增强器可以包括外部天线、放大器、内部天线以及用于连接外部天线、放大器和内部天线的电缆。外部天线可以在建筑物外部接收信号,以及将信号传送到放大器。放大器可以增强信号,然后将经过放大的信号发送到内部天线。内部天线可以将经过放大的信号广播到信号覆盖不良的区域。当外部天线检测到来自内部天线的广播信号并且该广播信号再次通过信号增强器(由此会导致产生背景噪声)时,这时将会发生振荡。该噪声会导致所用设备接收不良。在某些情况下,信号增强器可以在开始发生振荡或反馈时自动降低其功能或关闭。
在一个示例中,FCC消费类增强器标准规定,信号增强器需要在发生限定数量的振荡(例如5次振荡)之后重新启动。在该示例中,在5次振荡之后,用户可以关闭信号增强器,并且可以手动再循环(recycle)电源以重置信号增强器。由于这个在发生确定数量的信号振荡之后重新启动信号增强器的限制,在单次振荡之后,信号增强器可以被关闭,或者可以减小增益。当重新打开信号增强器时,可以减小增益以避免再次振荡。例如,对70分贝(dB)增益的信号增强器来说,增益可以退回到66dB或68dB。如果不再有振荡,那么信号增强器可以无限期地以这个减小的增益工作。由于增大增益存在很大的风险,由此可能在以后导致引发另一次振荡,因此,信号增强器可以继续使用相同的减小增益来工作。虽然状况会在以后发生变化(例如可以移动天线来降低噪声)并且信号增强器有可能能够恢复到70dB增益,但是当前的解决方案并不能检测到这种状况变化。
在本技术中描述了一种更被动的振荡检测技术,其不涉及振荡的实际发生。换句话说,在发生振荡之前可以检测可能发生或即将发生的振荡,而不是仅仅在发生振荡之后检测振荡。通过检测潜在的振荡或是振荡何时将会接近,可以采取动作来防止实际发生振荡,由此可以更好地保护网络。
在本技术中,在不实际引发振荡的情况下可以对振荡裕度进行测量。在检测到趋近的振荡时,可以执行某些动作(例如可以减小增益)。减小增益的作用是缓解趋近的振荡(也就是防止发生振荡)。在未检测到趋近的振荡时也可以执行某些动作(例如可以增大增益)。在一个示例中,增益电平初始始于默认电平,并且增益会随时间缓慢增大,直至检测到趋近的振荡,此时可以减小增益。这种技术的一个益处是可以在没有实际产生振荡的情况下确定最佳增益。通过不引发实际振荡,信号增强器不会因为振荡次数达到预定值(例如5次振荡)而关闭。
另一个益处是可以依照振荡裕度来上调或下调增益。在先前的解决方案中,只有在检测到振荡的时候才会减小增强器增益,并且由于害怕发生另一次振荡,在以后也不会再尝试增大增强器增益。然而,当信号增强器的状况发生变化时,增大增益是有利的,而在先前的解决方案并不能实现这种好处。
此外,在先前的解决方案中,只有在发生振荡之后才能检测到振荡。举例来说,振荡可以被检测,然后可以将增益减小预定的量(例如5dB)。然而,在先前的解决方案中没有一种机制可用于检测趋近的振荡然后执行特定的动作(例如将增益减小预定的量)来避免实际发生振荡。换句话说,在先前的解决方案中,与被动方式(也就是在发生振荡之前)相反,振荡是以主动方式(也就是在发生振荡之后)检测的。
在一种配置中,随着信号增强器中的两个天线变得彼此更为靠近,信号增强器的本底噪声将会开始上升。换句话说,随着振荡的接近,本底噪声会开始增大并且反馈路径开始显露。该反馈路径最初会开始变弱,但是会在振荡全面爆发时变得更强。在某些频率上,本底噪声会开始上升。本底噪声的上升可以是周期性的,直到振荡全面爆发,此时本底噪声的增大会影响一个特定的频率。
如下文中更详细描述的那样,在本技术中,在发生振荡之前可以检测到本底噪声增大(例如周期性的本底噪声增大)。通过检测本底噪声增大,可以检测到潜在或趋近的振荡,并且可以通过执行某些动作来缓解振荡的发生(也就是防止实际发生振荡)。在一个示例中,在宽带增强器中可以实现检测趋近的振荡的能力,由此更好地保护网络。
在一个示例中,在本技术中,检测到本底噪声增大将会导致同时检测到内部振荡和外部振荡。在信号增强器的天线之间会发生外部振荡。内部振荡则会在信号增强器自身振荡的时候发生。举例来说,当滤波器降级、信号增强器设计发生故障等等的时候,信号增强器的内部有可能会振荡或者趋于振荡。
图4示出了一个双向窄带信号增强器400的示例。该双向窄带信号增强器400可以为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频带使用多个射频(RF)窄带检测器。举例来说,该双向窄带信号增强器400可以包括上行链路路径上的第一窄带检测器470和下行链路路径上的第二窄带检测器480。与宽带检测器(如图3所示)相比,窄带检测器可以查看更小的块或信道。该窄带检测器可以是二极管。作为替换,该窄带检测器可以是对数检测器集成电路(IC)。
在一个示例中,双向窄带信号增强器400可以包括耦合到第一双工器410的外部天线450以及耦合到第二双工器430的内部天线460。该双向窄带信号增强器400可以包括下行链路路径,该路径可以包括一系列的放大器以及下行链路带通滤波器。同样,该双向窄带信号增强器400可以包括上行链路路径,该路径可以包括一系列的放大器以及上行链路带通滤波器。此外,双向窄带信号增强器400还可以包括分别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路径中与窄带检测器470、480耦合的控制器420。
在一个配置中,窄带检测器(例如窄带检测器470或窄带检测器480)可以扫描(或扫掠)通带。在信号链中,该窄带检测器可以位于带通滤波器(BPF)之后。BPF可以具有以兆赫(MHz)为单位量度的限定通带。例如,频带25(B25)上行链路通带是1850-1915MHz,频带25(B25)下行链路通带是1930-1995MHz。位于通带内部的频率上的信号可以通过,而位于通带以外的频率上的信号则会被衰减。
窄带检测器可以扫描通带,然后可以存储检测到的功率电平。该窄带检测器可以为通带中的每一个子带存储一个或多个采样。例如,窄带检测器可以依照限定的粒度执行采样,并且该采样的粒度可以依照某些状况而改变(例如可以每1MHz或每100KHz的通带获得采样)。采样粒度会影响扫描通带所耗费的时间量。在窄带检测器扫描(或扫掠)通带时,该通带中的每一个采样频率上的信号功率电平将被检测和并存储。
在一个示例中,子带的带宽可以是可变的,并且子带的带宽可以基于状况或需求而被调整。子带的带宽可以小于整个通带。举个例子,子带的带宽的范围可以是从100千赫兹(kHz)或更低到20兆赫兹(MHz)或更高。
在窄带检测器扫描了通带之后,信号增强器的增益可被调整。调整信号增强器的增益有可能会导致反馈路径发生变化。信号增强器增益可以依照某些测试条件而被增大或减小。例如,增大信号增强器的增益会导致信号增强器更趋于振荡,而减小信号增强器增益会使信号增强器进一步远离振荡。无论增大还是减小信号增强器的增益,调整信号增强器增益都会导致反馈路径发生变化。
在一个示例中,在调整了信号增强器的增益之后,窄带检测器可以再次(也就是第二次)扫描(或扫掠)通带以及存储检测到的功率电平。与第一次扫描通带相似,窄带检测器可以为通带中的每一个子带存储一个或多个采样。窄带检测器可以再次依照限定的粒度来对通带进行采样。在获取了特定子带的多个采样时,可以计算平均功率电平并将其与该子带相关联。
换句话说,窄带检测器可以首次扫描通带并获取第一组检测功率电平。在窄带检测器首次扫描通带之后,信号增强器的增益可被调整(例如增大或减小)。在调整了增益之后,窄带检测器可以再次扫描通带,并且可以获取第二组检测功率电平。
在一个配置中,第一组检测功率电平可以与第二组检测功率电平相比较。当第一组检测功率电平与第二组检测功率电平处于限定阈值以内时(也就是说,第一组和第二组检测功率电平相对近似),可以确定信号增强器并不趋于振荡。另一方面,当第一组检测功率电平与第二组检测功率电平不在限定阈值内时(也就是说,第一组和第二组检测功率电平相对不同),可以确定信号增强器趋于振荡。第一和第二组检测功率电平(超出限定阈值)之间的差异有可能归因于本底噪声增大,由此可以表明信号增强器正趋于振荡状态。因此,通过比较第一和第二组检测功率电平,可以确定功率电平之间的幅度变化,并且这些幅度变化(例如相对于限定阈值的较小变化或较大变化)可以指示本底噪声的增大或减小,由此可以指示信号增强器是否趋于振荡。
在一个配置中,在生产过程中(例如在工厂)可以校准信号增强器,并且可以在校准过程中确定信号增强器的基本功率电平。这个基本功率电平可以对应于信号增强器不振荡的时间。换句话说,基本功率电平可以是与信号增强器未振荡相对应的预定功率电平。在现场安装信号增强器之后,窄带检测器可以扫描(或扫掠)通带,并且可以获得一组检测功率电平。该组检测功率电平可以与基本功率电平进行比较。基于该比较,可以确定信号增强器是否趋于振荡。例如,当该组检测功率电平与基本功率电平处于限定阈值以内时,可以确定信号增强器并未趋于振荡。当该组检测功率电平与基本功率电平不在限定阈值以内时,可以确定信号增强器正在趋于振荡。
在一个示例中,可以在不实际引发振荡的情况下确定信号增强器是否趋于振荡(如由本底噪声增大所指示)。在检测到趋于振荡时可执行某些动作(例如可以减小增益)。减小增益可以起到缓和趋于振荡的作用(也就是防止发生振荡)。在没有检测到趋于振荡的时候也可以执行某些动作(例如可以增大增益或者可以保持增益电平)。
在一个配置中,峰谷噪声差可以对照本底噪声的增大来计算。本底噪声是从噪声源和非预期信号(例如热噪声)之和中产生的信号的量度。当信号增强器开始趋于振荡时,本底噪声会在某些频率上增大,并且会引起波纹效应。本底噪声可以包括峰值和谷值,并且峰值可以是重复的。峰谷噪声差可以介于峰值与紧邻峰值的谷值之间。当峰谷噪声差高于限定阈值时,这指示信号增强器趋于振荡。通过增加天线之间的路径损耗或者增大天线之间的距离,所述峰值将会下降,由此导致峰谷噪声差减小。当峰谷噪声差减小时,信号增强器将会进一步远离振荡。
例如,在FCC消费类增强器标准中可以允许12dB的峰谷差,这与大约5dB的振荡裕度(或是信号增强器中的5dB增益或路径损耗调整)大致相似。如果峰谷差大于12dB,那么信号增强器有可能过于接近于振荡。如果峰谷差小于12dB,那么存在足够的振荡裕度,并且信号增强器可以继续以某个增益工作。在一个示例中,基于所期望的性能度量,信号增强器可以以8dB的峰谷差(或者对于高性能产品来说甚至是1dB)来工作。由此,dB值可以取决于产品的期望性能。
在一个配置中,窄带检测器可以扫描通带并获取一组检测功率电平,以及可以检测出噪声峰值。噪声峰值可以以相对于通带频率的规则间隔出现。基于噪声峰值的各种特性(例如噪声峰值数量、噪声峰值幅度、噪声峰值之间的频率差),可以检测到趋近的振荡。在一个示例中,每一个频带可以具有与通带中的已知噪声峰值的数量相关的规则的频率增量特性。如果存在具有不规则频率增量的其他噪声峰值,则可以确定信号增强器趋于振荡。
此外,窄带检测器可以依照基于噪声峰值的频率增量所选择的采样率来扫描通带。例如,当具有频率增量的峰值的数量已知以及频率增量的值已知时,可以以选定的速率执行采样,从而避免发生混叠。例如,如果当振荡趋近时每2MHz出现一个噪声峰值,那么可以每1MHz进行一次采样。另一方面,如果频率增量为每100KHz,则可以降低采样率。
在另一个示例中,振荡可以在特定的信号增强器上被表征(作为示例,由此确定该特定信号增强器具有怎样的振荡)。因此,当峰谷差对应的是已知指示了振荡正在趋近的峰谷差时,可以确定信号增强器正在趋于振荡。然而,当峰谷差不对应于已知指示了振荡正在趋近的峰谷差时,可以确定信号增强器并未趋于振荡。
在一个配置中,调制标识辨别算法可以被应用于每个窄带采样,该算法可以起到区分不同类型的信号的作用。结果,峰值可以被识别成与振荡相关,或者另一方面,峰值可以被识别成与实际信号相关。
在一个示例中,窄带检测会增加增强器的复杂度和成本。然而,窄带检测器可以适用于高性能宽带增强器,并且该市场类别对于价格不太敏感且需要改进的性能。
在一个示例中,窄带检测可以采用各种方式来实现。例如,所使用的可以是板载频谱分析仪集成电路(IC)。一种方式可以使用混频器、合成器以及中频(IF)滤波器。同样,窄带检测也可以用数字技术来执行,所述数字技术可以用模数转换器(ADC)和处理器取代代替IF滤波器。由于可以避免扫描频带,因此数字技术可以提高速度,但是数字技术也会提升成本。此外,窄带检测器还可以包括内部BPF功能。换句话说,在信号链中(如图4所示),窄带检测器不必跟随在BPF之后。
在一个示例中,由于窄带检测会很昂贵,因此,可以使用复用检测器以降低成本。在一个示例中,通过为每一个信号路径添加单刀单掷(SPST)开关或单刀双掷(SPDT)开关,可以增大隔离度。
在一个示例中,UL和DL可以使用相同的窄带检测器。在另一个示例中,第一窄带检测器只被用于UL路径,第二窄带检测器只被用于DL路径,这样做可以克服隔离问题。在另一个示例中,窄带检测可以用二极管而不是对数检测器来执行。在另一个示例中,信号拾取(分接)选项包括定向耦合器、电阻器、分路器、电容器等等。在另一个示例中,窄带和宽带检测可以使用相同的对数检测器。
图5示出了一个中继器的功能的示例。如方框510所示,中继器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其被配置成测量通带内部的第一功率电平。如方框520所示,中继器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其被配置成将中继器的增益调整选定的量。如方框530所示,中继器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其被配置成测量通带内部的第二功率电平。如方框540所示,中继器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其被配置成计算第一功率电平与第二功率电平之间的差值。如方框550所示,中继器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其被配置成在该差值与选定的量相差预定阈值的时候,确定该中继器趋于振荡。
图6示出了一个信号增强器的功能的示例。如方框610所示,该信号增强器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其被配置成识别关于包含在限定通带中的多个子带的第一功率电平,其中信号增强器被配置成依照放大等级来放大处于限定通带以内的频率上的信号。如方框620所示,信号增强器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其被配置成在将放大等级调整预定的量之后,识别关于包含在限定通带中的多个子带的第二功率电平。如方框630所示,信号增强器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其被配置成将第一功率电平与第二功率电平相比较,以确定信号增强器是否趋于振荡。如方框640所示,信号增强器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其被配置成根据信号增强器是否趋于振荡来修改放大等级。
图7提供了一个无线设备的例图,作为示例,该无线设备可以是用户设备(UE)、移动站(MS)、移动通信设备、平板电脑、手机、与处理器耦合的无线收发器或其他类型的无线设备。该无线设备可以包括被配置成与节点或传输站进行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天线,作为示例,所述节点或传输站可以是接入点(AP)、基站(BS)、演进型节点B(eNB)、基带单元(BBU)、远程无线电头端(RRH)、远程无线电设备(RRE)、中继站(RS)、无线电设备(RE)、远程无线电单元(RRU)、中央处理模块(CPM)或其他类型的无线广域网(WWAN)接入点。该无线设备可以为每一个无线通信标准使用单独的天线,或者为多个无线通信标准使用共享天线。该无线设备可以在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个域网(WPAN)和/或WWAN中进行通信。
图7还提供了可以用于来自无线设备的音频输入和输出的麦克风以及一个或多个扬声器的图示。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器(LCD)屏幕或其他类型的显示屏,例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该显示屏可被配置成是触摸屏。该触摸屏可以使用电容、电阻或其他类型的触摸屏技术。应用处理器和图形处理器可以与内部存储器耦合,以便提供处理和显示能力。非易失性存储器端口也可用于向用户提供数据输入/输出选项。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端口还可以用于扩展无线设备的存储能力。键盘可以伴随无线设备或是以无线方式连接到无线设备,以便提供附加的用户输入。此外也可以使用触摸屏来提供虚拟键盘。
示例
以下示例涉及具体的技术实施例,并且指出了可以在实施这些实施例的过程中使用或以其他方式组合的具体特征、要素或操作。
示例1包括一种中继器,该中继器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被配置成:测量通带内部的第一功率电平;将中继器的增益调整选定的量;测量通带内部的第二功率电平;计算第一功率电平与第二功率电平之间的差值;当所述差值与选定的量相差预定阈值时,确定所述中继器正趋于振荡。
示例2包括示例1的中继器,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进一步被配置成在整个通带上测量第一功率电平和第二功率电平。
示例3包括示例1至2中任一示例的中继器,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进一步被配置成:测量第一功率电平作为该通带的选定频率上的多个窄带功率电平测量,以确定多个第一功率电平;测量第二功率电平作为该通带的选定频率上的多个窄带功率电平测量,以确定多个第二功率电平;计算所述多个第一功率电平与所述多个第二功率电平中的每一个之间的差值,以确定多个功率电平差;当多个功率电平差中的一个或多个功率电平差比选定的量大预定阈值时,确定中继器正在趋于振荡。
示例4包括示例1至3中任一示例的中继器,其中窄带功率电平测量是通过使用窄带检测器扫描通带执行的。
示例5包括示例1至2中任一示例的中继器,其中当多个功率电平差中的一个或多个功率电平差所在的频率不是通带内部的信号频率时,确定中继器趋于振荡。
示例6包括一种信号增强器,所述信号增强器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被配置成:识别关于包含在限定通带中的多个子带的第一功率电平,其中所述信号增强器被配置成依照放大等级来放大处于限定通带内部的频率上的信号;在将放大等级调整了预定量之后,识别关于包含在限定通带中的多个子带的第二功率电平;比较第一功率电平与第二功率电平,以确定信号增强器是否趋于振荡;以及依照信号增强器是否趋于振荡来修改放大等级。
示例7包括示例6的信号增强器,进一步包括窄带检测器,其被配置成检测关于包含在限定通带中的多个子带的第一功率电平以及第二功率电平。
示例8包括示例6至7中任一示例的信号增强器,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被配置成:当第一功率电平与第二功率电平分离大于限定的值时,确定信号增强器正趋于振荡;以及当信号增强器趋于振荡时,降低放大等级。
示例9包括示例6至8中任一示例的信号增强器,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被配置成:当第一功率电平与第二功率电平分离小于限定的值时,确定信号增强器不趋于振荡;当信号增强器未趋于振荡时,增大放大等级;或者当信号增强器未趋于振荡时,保持当前放大等级。
示例10包括示例6至9中任一示例的信号增强器,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被配置成:当信号增强器趋于振荡时,降低放大等级;确定信号增强器在限定的时段之后不再趋于振荡;以及将放大等级增加到先前的放大等级。
示例11包括示例6至10中任一示例的信号增强器,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被配置成:识别在信号增强器上获取的功率电平测量值的峰谷差;当所述峰谷差超出限定阈值时,确定信号增强器趋于振荡。
示例12包括示例6至11中任一示例的信号增强器,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被配置成:识别在信号增强器上获取的功率电平测量值的峰谷差;当所述峰谷差与已知的指示趋于振荡的峰谷差相对应时,确定信号增强器趋于振荡。
示例13包括示例6至12中任一示例的信号增强器,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被配置成:当功率电平测量值的频率具有周期性时,确定信号增强器正趋于振荡,其中所述功率电平测量值的周期性是以通带频率为基础的。
示例14包括示例6至13中任一示例的信号增强器,其中当信号增强器的第一天线处于信号增强器的第二天线的限定距离以内时会产生振荡。
示例15包括示例6至14中任一示例的信号增强器,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被配置成:在信号增强器上产生振荡之前,修改放大等级,其中通过修改放大等级来防止信号增强器上发生振荡。
示例16包括示例6至15中任一示例的信号增强器,其中多个子带中的每一个的范围可以是从100千赫兹(KHz)至2兆赫兹(MHz)。
示例17包括一种信号增强器,所述信号增强器包括:窄带检测器,其可通过操作来检测关于包含在限定通带中的多个子带的功率电平,其中信号增强器被配置成依照放大等级来放大处于限定通带以内的频率上的信号;和控制器,其被配置成:将检测功率电平与基准功率电平相比较,以确定信号增强器是否趋于振荡;以及依照信号增强器是否趋于振荡来修改放大等级。
示例18包括示例17的信号增强器,其中控制器被配置成:当检测功率电平与基准功率电平相差大于限定值时,确定信号增强器正在趋于振荡;以及当信号增强器趋于振荡时,降低放大等级。
示例19包括示例17至18中任一示例的信号增强器,其中控制器被配置成:当检测功率电平与基准功率电平相差小于限定值时,确定信号增强器未趋于振荡;以及当信号增强器未趋于振荡时,增大放大等级。
示例20包括示例17至19中任一示例的信号增强器,其中控制器被配置成:识别限定时段中信号增强器的本底噪声的峰谷差;以及当峰谷差超出限定阈值时,确定信号增强器趋于振荡。
示例21包括示例17至20中任一示例的信号增强器,其中控制器被配置成:识别限定时段中信号增强器的本底噪声的峰谷差;以及当所述峰谷差与已知的指示趋于振荡的峰谷差相对应时,确定信号增强器趋于振荡。
示例22包括示例17至21中任一示例的信号增强器,其中控制器被配置成当功率电平测量值的频率具有周期性时,确定信号增强器正趋于振荡,其中所述功率电平测量值的周期性是以通带频率为基础的。
不同的技术或是其某些方面或部分可以采用包含在有形介质中的程序代码(即指令)的形式,作为示例,所述有形介质可以是软盘、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硬盘驱动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是其他任何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在将程序代码载入机器(例如计算机)并由机器执行时,所述机器将会成为用于实践各种技术的装置。电路可以包括硬件、固件、程序代码、可执行代码、计算机指令和/或软件。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不包含信号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果在可编程计算机上执行程序代码,那么计算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处理器可读的存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和/或存储部件)、至少一个输入设备以及至少一个输出设备。所述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和/或存储部件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闪存驱动器、光学驱动器、磁硬盘驱动器、固态驱动器或其他用于存储电子数据的介质。低能量固定位置节点、无线设备和位置服务器还可以包括收发信机模块(即收发信机)、计数器模块(即计数器)、处理模块(即处理器)和/或时钟模块(即时钟)或定时器模块(即定时器)。可以实施或使用这里描述的各种技术的一个或多个程序可以使用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以及可重用控件等等。此类程序可以用高级编程语言或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来实施,以便与计算机系统进行通信。然而,如有需要,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也可以用汇编语言或机器语言实现。在任何情况下,该语言都可以是编译或解释语言,并且可以与硬件实施方式相结合。
这里使用的术语处理器可以包括通用处理器、专用处理器(例如VLSI、FPGA或其他类型的专用处理器)以及用于在收发信机中发送、接收和处理无线通信的基带处理器。
应该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很多功能单元都被标记成了模块,以便更具体地强调其实施独立性。例如,模块可以作为包含了定制的超大规模集成(VLSI)电路或门阵列、现成的半导体(例如逻辑芯片、晶体管或其他分立组件)的硬件电路来实施。模块也可以在可编程硬件设备中实现,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编程阵列逻辑或可编程逻辑设备等等。
在一个示例中,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功能单元可以用多个硬件电路或多个处理器来实施。例如,第一硬件电路或第一处理器可以用于执行处理操作,第二硬件电路或第二处理器(例如收发信机或基带处理器)可以用于与其他实体通信。所述第一硬件电路和第二硬件电路可以合并到单个硬件电路中,或者作为替换,第一硬件电路和第二硬件电路可以是独立的硬件电路。
模块还可以使用由各种类型的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来实施。例如,所标识的可执行代码模块可以包括计算机指令的一个或多个物理或逻辑块,其中作为示例,所述块可被组织成对象、过程或函数。然而,所标识的模块的可执行代码不必在物理上被定位在一起,而是可以包含存储在不同位置的不同指令,其中当在逻辑上被结合在一起时,所述可执行代码将会构成所述模块并且实现所陈述的模块用途。
实际上,可执行代码模块可以是单个指令或众多指令,甚至可以分布在若干个不同的代码段上、不同的程序之间以及若干个存储器设备上。同样,在这里可以在模块内部标识和示出工作数据,并且该工作数据可以用任何适当的形式来体现,以及被组织在任何适当类型的数据结构内部。所述工作数据可以作为单个数据集合来收集,或者也可以分布在包括不同存储设备在内的不同位置,并且至少部分可以仅仅作为系统或网络上的电子信号而存在。所述模块可以是被动或主动的,其中包括可通过操作来执行期望功能的代理。
本说明书中引用的“示例”或“例示”是指结合该示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含在了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本说明书中不同位置出现的短语“在示例中”或单词“例示”未必全都指代相同的实施例。
为了方便起见,这里使用的多个项目、结构元素、组成元素和/或材料可以在一个公共列表中被呈现。然而,这些列表应该以将所述列表中的每一个成员单独标识成是独立和位移的成员的方式来解释。因此,在没有相反指示的情况下,此类列表中的任何单个成员不应仅仅基于其在一个公共群组中被呈现而被解释成是相同列表中的其他成员的实际等同物。此外,在这里可以参考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和示例以及针对其不同组件的替换方案。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示例以及替换方案不应被解释成是彼此的实际等同物,而是应被看作是关于本发明的单独和自主的表示。
此外,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用任何适当的方式来组合。在以下描述中提供了许多具体细节(例如关于布局、距离、网络等等的示例),以便提供关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本发明是可以在没有一个或多个具体细节的情况下或是可以使用其他的方法、组件、布局等等实施的。在其他实例中,众多周知的结构、材料和操作将不被显示或描述,以免与本发明的方面相混淆。
虽然前述示例在一个或多个具体应用中例证了本发明的原理,但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在没有运用创造性能力以及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概念的情况下,众多形式、用途和实现细节方面的修改都是可行的。相应地,除了通过如下阐述的权利要求来进行限制之外,本发明是不受限制的。
Claims (22)
1.一种中继器,该中继器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被配置成:
测量通带内部的第一功率电平;
将所述中继器的增益调整选定的量;
测量所述通带内部的第二功率电平;
计算所述第一功率电平与所述第二功率电平之间的差值;以及
当所述差值与选定的量相差预定阈值时,确定所述中继器正趋于振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器,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进一步被配置成在整个通带上测量所述第一功率电平和所述第二功率电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器,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进一步被配置成:
测量所述第一功率电平作为该通带的选定频率上的多个窄带功率电平测量,以确定多个第一功率电平;
测量所述第二功率电平作为该通带的选定频率上的多个窄带功率电平测量,以确定多个第二功率电平;
计算所述多个第一功率电平与所述多个第二功率电平中的每一个之间的差值,以确定多个功率电平差;以及
当所述多个功率电平差中的一个或多个功率电平差比所述选定的量大所述预定阈值时,确定所述中继器正在趋于振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继器,其中所述多个窄带功率电平测量是通过使用窄带检测器扫描所述通带执行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继器,其中当所述多个功率电平差中的一个或多个功率电平差发生的频率不是所述通带内部的信号频率时,确定所述中继器趋于振荡。
6.一种信号增强器,所述信号增强器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被配置成:
识别关于包含在限定通带中的多个子带的第一功率电平,其中所述信号增强器被配置成依照放大等级来放大处于所述限定通带内部的频率上的信号;
在将所述放大等级调整了预定量之后,识别关于包含在所述限定通带中的所述多个子带的第二功率电平;
比较所述第一功率电平与所述第二功率电平,以确定所述信号增强器是否趋于振荡;以及
依照所述信号增强器是否趋于振荡来修改所述放大等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号增强器,进一步包括窄带检测器,其被配置成检测关于包含在所述限定通带中的所述多个子带的所述第一功率电平以及所述第二功率电平。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号增强器,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被配置成:
当所述第一功率电平与所述第二功率电平分离大于限定的值时,确定所述信号增强器正趋于振荡;以及
当所述信号增强器趋于振荡时,降低所述放大等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号增强器,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被配置成:
当所述第一功率电平与所述第二功率电平分离小于所述限定的值时,确定所述信号增强器不趋于振荡;
当所述信号增强器未趋于振荡时,增大所述放大等级;或者
当所述信号增强器未趋于振荡时,保持当前放大等级。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号增强器,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被配置成:
当所述信号增强器趋于振荡时,降低所述放大等级;
确定所述信号增强器在限定的时段之后不再趋于振荡;以及
将所述放大等级增大到先前的放大等级。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号增强器,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被配置成:
识别在所述信号增强器上获取的功率电平测量值的峰谷差;以及
当所述峰谷差超出限定阈值时,确定所述信号增强器趋于振荡。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号增强器,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被配置成:
识别在所述信号增强器上获取的功率电平测量值的峰谷差;以及
当所述峰谷差与已知的指示趋于振荡的峰谷差相对应时,确定所述信号增强器趋于振荡。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号增强器,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被配置成:当功率电平测量值的频率具有周期性时,确定所述信号增强器正趋于振荡,其中所述功率电平测量值的周期性是以通带频率为基础的。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号增强器,其中当所述信号增强器的第一天线处于所述信号增强器的第二天线的限定距离以内时,产生振荡。
1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号增强器,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被配置成:在所述信号增强器上产生振荡之前,修改所述放大等级,其中通过修改所述放大等级来防止所述信号增强器上发生振荡。
1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号增强器,其中所述多个子带中的每一个的范围可以是从100千赫兹(KHz)至2兆赫兹(MHz)。
17.一种信号增强器,所述信号增强器包括:
窄带检测器,其被操作来检测关于包含在限定通带中的多个子带的功率电平,其中所述信号增强器被配置成依照放大等级来放大处于所述限定通带中的频率上的信号;和
控制器,其被配置成:
将检测功率电平与基准功率电平相比较,以确定所述信号增强器是否趋于振荡;以及
依照所述信号增强器是否趋于振荡来修改所述放大等级。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信号增强器,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
当所述检测功率电平与所述基准功率电平分离大于限定值时,确定所述信号增强器正在趋于振荡;以及
当所述信号增强器趋于振荡时,降低所述放大等级。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信号增强器,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
当所述检测功率电平与所述基准功率电平分离小于限定值时,确定所述信号增强器未趋于振荡;以及
当所述信号增强器未趋于振荡时,增大所述放大等级。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信号增强器,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
识别限定时段中所述信号增强器的本底噪声的峰谷差;以及
当所述峰谷差超出限定阈值时,确定所述信号增强器趋于振荡。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信号增强器,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
识别限定时段中所述信号增强器的本底噪声的峰谷差;以及
当所述峰谷差与已知的指示趋于振荡的峰谷差相对应时,确定所述信号增强器趋于振荡。
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信号增强器,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
当功率电平测量值的频率具有周期性时,确定所述信号增强器正趋于振荡,其中所述功率电平测量值的周期性是以通带频率为基础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662405511P | 2016-10-07 | 2016-10-07 | |
US62/405,511 | 2016-10-07 | ||
PCT/US2017/054996 WO2018067612A2 (en) | 2016-10-07 | 2017-10-03 | Narrowband signal detection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792291A true CN109792291A (zh) | 2019-05-21 |
Family
ID=61830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62032.6A Pending CN109792291A (zh) | 2016-10-07 | 2017-10-03 | 窄带信号检测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0432332B2 (zh) |
EP (1) | EP3523889A4 (zh) |
CN (1) | CN109792291A (zh) |
CA (1) | CA3038807A1 (zh) |
WO (1) | WO2018067612A2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19586A (zh) * | 2018-02-28 | 2020-12-22 | 莫莱克斯Cvs达本多夫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检测振荡的方法和装置以及信号耦合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3092456B1 (fr) * | 2019-02-01 | 2021-01-15 | Sigfox | Procédé et système de communication sans fil entre un dispositif émetteur et un dispositif récepteur au moyen d’un dispositif répéteur, sans perte d’information sur une propriété physique |
FR3092457B1 (fr) * | 2019-02-01 | 2021-01-22 | Sigfox | Procédé et système de communication sans fil entre des dispositifs émetteurs et un dispositif récepteur au moyen d’un dispositif répéteur à répétition simultanée |
CA3076973C (en) | 2019-03-29 | 2023-10-31 | Neptune Technology Group Inc. | Antenna detection using antenna return loss |
CN113055041B (zh) * | 2019-12-26 | 2022-04-05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基带单元、扩展单元、射频单元及数字室分设备自检方法 |
US11876573B2 (en) * | 2021-07-23 | 2024-01-1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peater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sub-band power measurement capability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48376A (zh) * | 2003-02-06 | 2006-03-15 | 斯波微无线公司 | 在在频转发器中的智能增益控制 |
US7280799B1 (en) * | 2004-08-18 | 2007-10-09 | Broadlink Research Inc. | Mobile phone repeater |
CN101361290A (zh) * | 2005-12-26 | 2009-02-04 | Kmw株式会社 | Rf转发器 |
CN104169815A (zh) * | 2011-08-23 | 2014-11-26 | 威尔逊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验证并减轻放大器中的振荡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776032A (en) | 1985-05-15 | 1988-10-04 |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 Repeater for a same frequency with spillover measurement |
US5095528A (en) | 1988-10-28 | 1992-03-10 | Orion Industries, Inc. | Repeater with feedback oscillation control |
US5303395A (en) | 1991-11-06 | 1994-04-12 | Mitsubishi Consumer Electronics America, Inc. | Power control with a constant gain amplifier for portable radio transceivers |
US5737687A (en) | 1995-03-01 | 1998-04-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elf-attenuating RF transceiver system using antenna and modem interfaces and cable link |
US6005884A (en) | 1995-11-06 | 1999-12-21 | Ems Technologies, Inc. | Distributed architecture for a wireless data communications system |
US5777530A (en) | 1996-01-31 | 1998-07-07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Switch attenuator |
US5835848A (en) | 1996-12-30 | 1998-11-10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Range repeater for a transmission system |
CA2342402C (en) | 1999-02-02 | 2003-09-02 | Illinois Superconductor Canada Corporation | A method for detecting and eliminating narrowband channel interference |
US6681100B1 (en) | 1999-03-15 | 2004-01-20 | Teletronics International, Inc. | Smart amplifier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 wireless applications |
US6711388B1 (en) | 2000-03-30 | 2004-03-23 | Nokia Corporation | Distributed power level control system of transmitter for cellular communication |
CA2323881A1 (en) | 2000-10-18 | 2002-04-18 | Dps Wireless Inc. | Adaptive personal repeater |
US7088953B2 (en) | 2000-10-18 | 2006-08-08 | Spotwave Wireless Canada Inc. | Coverage area signature in an on-frequency repeater |
WO2002098014A2 (en) | 2001-05-29 | 2002-12-05 | Spotwave Wireless Inc. | Intelligent gain control in an on-frequency repeater |
WO2003013028A1 (en) | 2001-08-02 | 2003-02-13 | Spotwave Wireless Inc. | Adaptive coverage area control in an on-frequency repeater |
RU2300839C2 (ru) | 2001-11-20 | 2007-06-10 | Квэлкомм Инкорпорейтед | Ретранслятор, осуществляющий управление мощностью обратно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
US6990313B1 (en) | 2002-03-14 | 2006-01-24 |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 Wireless repeater with intelligent signal display |
AU2003239577A1 (en) | 2002-06-21 | 2004-01-0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repeater |
US20040106382A1 (en) * | 2002-12-03 | 2004-06-03 | Andrew Corporation | Repeater calibration system |
AU2003293436A1 (en) | 2002-12-05 | 2004-06-3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tting the reverse link gain of repeater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US20040146013A1 (en) | 2003-01-22 | 2004-07-29 | Hong Kong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time division duplex relay system with high speed automatic up-link and down-link detection |
RU2005129712A (ru) | 2003-02-24 | 2006-03-20 | Квэлкомм Инкорпорейтед (US) | Предотвращение генерации ретранслятора |
WO2004079922A2 (en) | 2003-02-26 | 2004-09-16 | Ems Technologies, Inc. | Cellular signal enhancer |
US7555261B2 (en) | 2003-03-04 | 2009-06-30 | O'neill Frank P | Repeater system for strong signal environments |
CA2531143A1 (en) | 2003-06-30 | 2005-01-06 | Dekolink Wireless Ltd. | Method for automatic control of rf output level of a repeater |
US7593689B2 (en) | 2003-09-16 | 2009-09-22 | Spotwave Wireless Inc. | Method for detecting an oscillation in an on-frequency repeater |
US7221967B2 (en) | 2004-09-14 | 2007-05-22 | Wilson Electronics, Inc. | Enhanced gain selected cell phone booster system |
JP2006115149A (ja) | 2004-10-14 | 2006-04-27 |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 デジタル受信機及びデジタル放送受信方法 |
EP1982440B1 (en) | 2006-01-27 | 2013-05-0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peater open loop gain measurement |
US20080081555A1 (en) | 2006-10-03 | 2008-04-03 | Wireless Data Communication Co., Ltd | Unified communication repeater |
US20080096483A1 (en) | 2006-10-20 | 2008-04-24 | Wilson Electronics | Power saving circuits for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amplifiers |
GB2444308B (en) | 2006-12-01 | 2011-11-16 | Plextek Ltd | Narrow band transceiver |
US7877066B2 (en) | 2007-05-07 | 2011-01-25 | Paratek Microwave Inc | Techniques to reduce the power consumption of an RF log-amp detector |
KR20110022191A (ko) | 2009-08-27 | 2011-03-07 | (주)하이게인텔레콤 | 이동통신 중계기의 발진 감지회로 및 방법 |
KR101298590B1 (ko) | 2009-12-21 | 2013-08-26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중계 장치 및 방법 |
US8583034B2 (en) * | 2011-08-23 | 2013-11-12 | Wilson Electronics, Llc | Verifying and mitigating oscillation in amplifiers |
US20160036403A1 (en) * | 2014-07-23 | 2016-02-04 | Wilson Electronics, Llc | Multiple-port signal boosters |
-
2017
- 2017-10-03 WO PCT/US2017/054996 patent/WO2018067612A2/en unknown
- 2017-10-03 EP EP17859052.7A patent/EP3523889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7-10-03 CA CA3038807A patent/CA3038807A1/en active Pending
- 2017-10-03 US US15/724,193 patent/US10432332B2/en active Active
- 2017-10-03 CN CN201780062032.6A patent/CN109792291A/zh active Pending
-
2019
- 2019-08-22 US US16/548,728 patent/US10805026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48376A (zh) * | 2003-02-06 | 2006-03-15 | 斯波微无线公司 | 在在频转发器中的智能增益控制 |
US7280799B1 (en) * | 2004-08-18 | 2007-10-09 | Broadlink Research Inc. | Mobile phone repeater |
CN101361290A (zh) * | 2005-12-26 | 2009-02-04 | Kmw株式会社 | Rf转发器 |
CN104169815A (zh) * | 2011-08-23 | 2014-11-26 | 威尔逊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验证并减轻放大器中的振荡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19586A (zh) * | 2018-02-28 | 2020-12-22 | 莫莱克斯Cvs达本多夫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检测振荡的方法和装置以及信号耦合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8067612A2 (en) | 2018-04-12 |
US20180102861A1 (en) | 2018-04-12 |
WO2018067612A3 (en) | 2018-07-26 |
EP3523889A4 (en) | 2020-05-27 |
US10805026B2 (en) | 2020-10-13 |
CA3038807A1 (en) | 2018-04-12 |
US20190379471A1 (en) | 2019-12-12 |
US10432332B2 (en) | 2019-10-01 |
EP3523889A2 (en) | 2019-08-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792291A (zh) | 窄带信号检测 | |
US10862533B2 (en) | Line loss detection in a signal booster system | |
CN110249552A (zh) | 信号增强器中的频带特定检测 | |
US11102801B2 (en) | Location based access to selected communication bands | |
US10356732B2 (en) | Narrowband signal detection for network protection | |
US10925115B2 (en) | Signal booster with coaxial cable connections | |
US20190090209A1 (en) | Oscillation mitigation using successive approximation in a signal booster | |
US20120258759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justing wlan radio receiver gain in a wireless device | |
US20230319803A1 (en) |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ransmission Frequency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 |
US10374698B2 (en) | Reducing oscillation in a signal booster | |
CN110476372A (zh) | 具有有源和无源信号路径的信号增强器 | |
US20230088031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tandalone Carrier Aggregation Handover | |
CN114448533A (zh) | 接收链路的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2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