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87201A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模智能分布式终端的故障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模智能分布式终端的故障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87201A
CN109787201A CN201910145154.2A CN201910145154A CN109787201A CN 109787201 A CN109787201 A CN 109787201A CN 201910145154 A CN201910145154 A CN 201910145154A CN 109787201 A CN109787201 A CN 1097872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fault
distribution
terminal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4515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87201B (zh
Inventor
范坤
张俊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Yunnan Power System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Electricity Yan Power Automation Ltd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Electricity Yan Power Automation Ltd Co filed Critical Nanjing Electricity Yan Power Automation Ltd Co
Priority to CN20191014515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872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872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872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872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8720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2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using protection elements,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40/00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 Y04S40/12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characterised by data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electrical equipment
    • Y04S40/124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characterised by data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electrical equipment using wired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 or data transmission bus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40/00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 Y04S40/12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characterised by data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electrical equipment
    • Y04S40/128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characterised by data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electrical equipment involving the use of Internet protocol

Landscapes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模智能分布式终端的故障处理方法,包括:建立分布式FA拓扑;当配电线路上发生故障后,配电终端采用采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等式的通信方式进行信息交互,收集相邻配电终端采集的信息,综合比较后确定出发生故障的区段,跳开故障区段两端的断路器或负荷开关,完成故障区域隔离动作;重合变电站出口开关和联络开关,恢复非故障区间供电,然后将结果上报配电主站。本发明通过采用物联网通信技术,使得在光纤铺设困难的老城区或旧线路改造难以实施的地区,实现配电自动化分布式的故障处理,为配电自动化的大规模应用,特别是配电自动化分布式故障处理在各种场合下的应用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模智能分布式终端的故障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模智能分布式终端的故障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的配电自动化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试点工程的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果,积累了不少经验。在馈线自动化方面,有以下几种解决方案:
(1)电压时间型或电流计数型:
传统的电压时间型(根据变电站出现保护重合闸到再次出现故障电流的时间确定故障区域)和电流计数型(根据重合器开断故障电流动作次数确定故障区域)2种方式也属于分布式处理概念,由于其控制设备之间没有相互通信,完全依靠馈线上的电气量触发动作,靠时序配合来完成FA功能,它的缺点,因此故障处理及供电恢复速度慢,对系统及用户冲击大;缺乏选择性,并不适合城市配电自动化系统。
(2)主站集中型:
集中式处理的馈线自动化技术,依赖于主站或子站,由现场FTU/DTU采集故障电流信息,并传递给主站,由主站根据配电网络拓扑及其采集到的信息,进行故障定位、隔离与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其承载算法的软件需要适应历史上不同时期投运的不同种类的通信网络、不同特性终端之间的差异性,控制算法复杂庞大,而配电网络直接关系到用户的用电安全,算法执行结果的偏差有导致非故障区停电、故障区扩大、威胁设备与检修人员安全等危险。实际应用时,还有配电网棘手的变更管理问题,配电网改造频繁,导致配电网络的模型总在变化中,所以这种集中式故障处理难以投入到实际自愈应用中,一般仅限用于对调度员进行调度提示与辅助决策,没有发挥出提高供电可靠性应有的功效。
(3)智能分布式:
在国外,S&C电气公司开发了IntelliTeam II型自动供电恢复系统。IntelliTeam II是一项自动供电恢复系统的专利技术。他运用在智能分布式的和点对点通讯的开关上,实现故障部分线路的隔离和非故障线路的供电恢复。目前IntelliTeam II技术被运用到了诸多的线路中去,以便于最大程度上的保证供电的可恢复性。2010年后,在上海与天津等发达地区对于要求高可靠性供电区域,也采用了类似IntelliTeam II技术的智能分布式FA解决方案,收到非常好的效果。但这种模式都依赖于光纤通信。
(4)无线通信在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无线通信在配电自动化中主要应用在与主站的二遥通信中。一般通过GPRS/CDMA公网通信,终端与主站通过101/104规约建立连接,接收主站的指令,上送二遥数据。在馈线自动化系统中尚无无线通信的大规模应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新建或进行技术改造的配电网较多。传统的FA解决方案是基于集中式架构, 这种方式依赖于一个强有力的带高速通信能力,可以处理大量数据的控制中心,这种依赖性可能导致单点故障问题。而且随着负荷的增长以及现场拓扑的频繁变动,这种传统的集中式主站在处理FA功能上逐渐失去效率。需要重新考虑电网的控制结构,从传统的中央决策方式转向分布式决策,这需要各智能设备之间加强横向通信、协调与合作。
在应用智能分布式FA的场合中,对于通信要求较高,传统上主要采用光纤通信的EPON或者工业以太网技术,这种方式对于新建线路,可以提前规划相关的光缆铺设方案,但对于老城区或旧线路改造的项目很难实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模智能分布式终端的故障处理方法,实现分布式FA故障处理算法与物联网相结合的一种技术。通过采用物联网通信技术,使得在光纤铺设困难的老城区或旧线路改造难以实施的地区,实现配电自动化分布式的故障处理,为配电自动化的大规模应用,特别是配电自动化分布式故障处理在各种场合下的应用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具有较大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应用价值。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模智能分布式终端的故障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建立分布式FA拓扑;当配电线路上发生故障后,配电终端采用采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等式的通信方式进行信息交互,收集相邻配电终端采集的信息,综合比较后确定出发生故障的区段,跳开故障区段两端的断路器或负荷开关,完成故障区域隔离动作;重合变电站出口开关和联络开关,恢复非故障区间供电,然后将结果上报配电主站。
进一步地,所述分布式FA拓扑建立的具体方法为:
(1)当配电终端上电后获取FA配置参数,配电终端获悉FA参数并解析,通讯方式采用用户数据报协议与相邻终端进行通信;电源点附近首端开关通过自描述模型获取下一级开关参数,根据开关参数中IP地址即可与下一级进行通信,首端开关将发送一条链路拓扑报文;
(2)当下一级开关收到链路拓扑报文后,给首端开关回复一条确认帧,将首端信息更新至自身拓扑信息表中;然后通过自描述模型获取下一级开关参数,根据开关参数中IP地址即可与下一级进行通信,并将自身拓扑信息表填充至拓扑报文中,发至下一级开关;
(3)当链路拓扑报文发送至联络开关处时,联络开关形成自身的拓扑信息表,表中含有两侧的电源点信息,联络开关将自身的联络信息形成联络拓扑报文向另一侧电源点传递;联络开关通过自描述模型获取另一侧线路的相邻开关参数,根据开关参数中IP地址即可与下一级进行通信,将联络报文发至下一级开关,下一级开关收到链路拓扑报文后进行返回确认,直至报文传至到末端开关,最终完成整个网络的拓扑。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1)中,拓扑报文每间隔10秒钟发送,拓扑报文中包含电源点开关ID号、是否带电、开关状态、电源点电流冗余量和故障信息。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2)中,终端每间隔2秒检查是否收到拓扑确认帧,若没有收到则再次重发,收到拓扑报文确认后等待下一次拓扑更新。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3)中,联络拓扑报文包含联络开关ID号、对侧电源点ID、带电状态、联络开关ID。
进一步地,所述故障区域隔离的具体方法为:配电线路发生故障时,若配电线路一次开关为断路器,线路中发生故障时,则分布式FA开始启动;若配电线路一次开关为负荷开关,出口保护动作信号和出口开关跳闸信号同时产生,则分布式FA开始启动,配电终端采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等式的通信方式进行信息交互,采用用户数据报协议,实现终端彼此之间共享线路的电压、开关位置和故障状态信息,当开关在获悉过流或失压信号后分别向相邻发送故障信息报文,同时收集相邻终端的故障信息,故障信息报文采取重发机制,根据物联网通信的特点,设置重发时间为1秒,若1秒内未收到相邻终端的确认帧再次发送,相邻终端的故障信息收集完整后开始进行故障点判断,根据故障点上游均存在故障,故障点下游无故障的策略确定故障点,从而将故障自动切除。
进一步地,所述非故障区间恢复供电的具体方法为:在故障隔离完成之后,处在故障区域并成功隔离的配网终端启动故障恢复,故障点下游的终端根据自身拓扑信息表中的联络信息,向非故障段的联络开关进行询问是否可进行恢复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供电恢复的具体策略为:线路正常运行时,线路首端的配电终端根据最大电流容量与当前负荷电流计算本电源侧的冗余电流,并将冗余电流数据传递至联络开关;故障点隔离完成后,故障点下游终端启动非故障区域恢复操作,首先从自身拓扑表中寻找联络开关,向联络开关请求冗余量报文,联络开关处的配电终端根据故障隔离信息及馈线拓扑结构识别故障线路,并从自身拓扑表中获取非故障线路电源侧的电流冗余量传递给发起联络请求的终端,故障点下游终端收到非故障线路电源侧的电流冗余量,与自身线路段正常供电时的负荷电流进行比较,即可判断非故障线路电源侧的电流冗余量是否满足要求,如果备供不足,可根据备供电源不过流以及恢复供电范围最大的原则,确认需要恢复供电的区段;当配电线路发生故障时,配电终端根据FA自描述文件中的故障处理参数和实时的网络拓扑信息,自动生成故障处理策略,快速准确地定位故障点隔离故障。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1)可快速建立网络拓扑,具备网络自动拓扑、自恢复策略生成和信息自反馈等功能。
(2)当终端发生网络通信故障时,能够快速更新分布式FA网络拓扑结构。
(3)当线路开关发生变化时,如开关位置发生变化或线路增加开关,能够实时更新网络拓扑结构。
(4)分布式FA系统可通过局域网远程维护、查询、监视的功能。
(5)一旦检测通信故障分布式FA将停止;隔离故障时如果发生遥控拒动,智能分布式FA控制单元将直接停止动作进程,并闭锁所在回路的FA功能,向配电自动化主站报告出错情况。
(6)分布式FA控制单元电源站内具备投入/退出硬结点,控制本条馈线分布式FA投入与退出。
附图说明
图1是线路通信故障模拟图;
图2是故障隔离模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模智能分布式终端的故障处理方法,包括:建立分布式FA拓扑;当配电线路上发生故障后,配电终端采用采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等式的通信方式进行信息交互,收集相邻配电终端采集的信息,综合比较后确定出发生故障的区段,跳开故障区段两端的断路器或负荷开关,完成故障区域隔离动作;重合变电站出口开关和联络开关,恢复非故障区间供电,然后将结果上报配电主站。
具体包括以下方案:
(1)分布式FA拓扑建立
当配电终端上电后获取FA配置参数,配电终端获悉FA参数并解析,通讯方式采用用户数据报协议(UDP)与相邻终端进行通信。电源点附近首端开关通过自描述模型获取下一级开关参数,根据开关参数中IP地址即可与下一级进行通信,首端开关将发送一条链路拓扑报文,拓扑报文每间隔10秒钟发送,拓扑报文中包含电源点开关ID号、是否带电、开关状态、电源点电流冗余量和故障信息等。
当下一级开关收到链路拓扑报文后,给首端开关回复一条确认帧,将首端信息更新至自身拓扑信息表中。然后通过自描述模型获取下一级开关参数,根据开关参数中IP地址即可与下一级进行通信,并将自身拓扑信息表填充至拓扑报文中,发至下一级开关,终端每间隔2秒检查是否收到拓扑确认帧,若没有收到则再次重发,收到拓扑报文确认后等待下一次拓扑更新。
当链路拓扑报文发送至联络开关处时,联络开关形成自身的拓扑信息表,表中含有两侧的电源点信息,联络开关将自身的联络信息形成联络拓扑报文向另一侧电源点传递,联络拓扑报文包含联络开关ID号、对侧电源点ID、带电状态、联络开关ID等。联络开关通过自描述模型获取另一侧线路的相邻开关参数,根据开关参数中IP地址即可与下一级进行通信,将联络报文发至下一级开关,下一级开关收到链路拓扑报文后进行返回确认,直至报文传至到末端开关,最终完成整个网络的拓扑。
(2)分布式FA故障区域隔离
配电线路发生故障时,若配电线路一次开关为断路器,线路中发生故障时,则分布式FA开始启动。若配电线路一次开关为负荷开关,出口保护动作信号和出口开关跳闸信号同时产生,则分布式FA开始启动,配电终端采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等式的通信方式进行信息交互,采用UDP网络通信协议,实现终端彼此之间共享线路的电压、开关位置和故障状态等信息,当开关在获悉过流或失压信号后分别向相邻发送故障信息报文,同时收集相邻终端的故障信息,故障信息报文采取重发机制,根据物联网通信的特点,设置重发时间为1秒,若1秒内未收到相邻终端的确认帧再次发送,在一定时间内相邻终端的故障信息收集完整后开始进行故障点判断,根据故障点上游均存在故障,故障点下游无故障的策略确定故障点,从而将故障自动切除。
(3)分布式FA非故障区域恢复
分布式FA系统中,在故障隔离完成之后,处在故障区域并成功隔离的配网终端启动故障恢复,故障点下游的终端根据自身拓扑信息表中的联络信息,向非故障段的联络开关进行询问是否可进行恢复供电,供电恢复策略如下描述。
线路正常运行时,线路首端的配电终端根据最大电流容量与当前负荷电流计算本电源侧的冗余电流,并将冗余电流数据传递至联络开关。故障点隔离完成后,故障点下游终端启动非故障区域恢复操作,首先从自身拓扑表中寻找联络开关,向联络开关请求冗余量报文,联络开关处的配电终端根据故障隔离信息及馈线拓扑结构识别故障线路,并从自身拓扑表中获取非故障线路电源侧的电流冗余量传递给发起联络请求的终端(即故障点下游终端),故障点下游终端收到非故障线路电源侧的电流冗余量,与自身线路段正常供电时的负荷电流进行比较,即可判断非故障线路电源侧的电流冗余量是否满足要求,如果备供不足,可根据备供电源不过流以及恢复供电范围最大的原则,确认需要恢复供电的区段。当配电线路发生故障时,配电终端根据FA自描述文件中的故障处理参数和实时的网络拓扑信息,自动生成故障处理策略,快速准确地定位故障点隔离故障。
分布式FA的故障处理机制是检测到线路故障,通过相互通信确认出口保护动作并跳闸成功,确定故障点,将故障点前后的开关跳开隔离故障,隔离成功后,重合变电站出口开关和联络开关,恢复非故障区段供电。
以图1为例,假设KG3发生通信故障,KG2、KG4分别检测到KG3通信发生故障,设置联络开关位置为KG5,开关KG3发生通信故障。
KG2开关发现与KG3开关通信中断后越过KG3开关,KG2开关通过自描述模型获取KG4开关参数,根据开关参数中IP地址即可与KG4开关进行通信,并其更新自身的拓扑信息,并主动向KG4开关发送最新的拓扑连接报文,当KG4开关收到最新拓扑报文后,回复确认,并更新自身的拓扑结构以及相邻开关的信息,更新完成后并通过自描述模型获取KG5开关参数,根据开关参数中IP地址即可与KG5开关进行通信,直至末端整个拓扑信息完成更新。
在整个重建拓扑过程中,KG2、KG4之间直接建立链接,KG3从网络拓扑中删除,KG3自身切换成电压时间型保护,S3、S4线路合并为一条线路,当故障发生在S3、S4段,则KG2、KG4跳闸,扩大隔离区域,KG4请求联络KG5合闸,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如图2所示。
配电终端通过物联网的“物物相连”网络实现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交互,并向主站转发终端数据。与光纤通信的有线网络不同,基于无线物联网的分布式FA故障处理算法需要考虑可能会碰到的通信延时、通信中断等多种无线传输特征,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新的分布式故障处理算法需要对通信信道透明,即能够自适应不同的通信信号模式或者自动匹配不同的通信质量,从而满足基于物联网的配电自动化故障处理需求。
由于采用物联网技术与分布式FA相结合,因此在分布式FA处理过程中,网络通信会遇到异常,此时网络拓扑需要改变,针对这些问题本项目采用应用层协议控制与故障处理流程相结合的技术方案,并通过完善和改进分布式FA故障处理算法,来应对物联网的特殊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模智能分布式终端的故障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建立分布式FA拓扑;当配电线路上发生故障后,配电终端采用采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等式的通信方式进行信息交互,收集相邻配电终端采集的信息,综合比较后确定出发生故障的区段,跳开故障区段两端的断路器或负荷开关,完成故障区域隔离动作;重合变电站出口开关和联络开关,恢复非故障区间供电,然后将结果上报配电主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模智能分布式终端的故障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分布式FA拓扑建立的具体方法为:
(1)当配电终端上电后获取FA配置参数,配电终端获悉FA参数并解析,通讯方式采用用户数据报协议与相邻终端进行通信;电源点附近首端开关通过自描述模型获取下一级开关参数,根据开关参数中IP地址即可与下一级进行通信,首端开关将发送一条链路拓扑报文;
(2)当下一级开关收到链路拓扑报文后,给首端开关回复一条确认帧,将首端信息更新至自身拓扑信息表中;然后通过自描述模型获取下一级开关参数,根据开关参数中IP地址即可与下一级进行通信,并将自身拓扑信息表填充至拓扑报文中,发至下一级开关;
(3)当链路拓扑报文发送至联络开关处时,联络开关形成自身的拓扑信息表,表中含有两侧的电源点信息,联络开关将自身的联络信息形成联络拓扑报文向另一侧电源点传递;联络开关通过自描述模型获取另一侧线路的相邻开关参数,根据开关参数中IP地址即可与下一级进行通信,将联络报文发至下一级开关,下一级开关收到链路拓扑报文后进行返回确认,直至报文传至到末端开关,最终完成整个网络的拓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模智能分布式终端的故障处理方法,其特征是,上述步骤(1)中,拓扑报文每间隔10秒钟发送,拓扑报文中包含电源点开关ID号、是否带电、开关状态、电源点电流冗余量和故障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模智能分布式终端的故障处理方法,其特征是,上述步骤(2)中,终端每间隔2秒检查是否收到拓扑确认帧,若没有收到则再次重发,收到拓扑报文确认后等待下一次拓扑更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模智能分布式终端的故障处理方法,其特征是,上述步骤(3)中,联络拓扑报文包含联络开关ID号、对侧电源点ID、带电状态、联络开关ID。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模智能分布式终端的故障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故障区域隔离的具体方法为:配电线路发生故障时,若配电线路一次开关为断路器,线路中发生故障时,则分布式FA开始启动;若配电线路一次开关为负荷开关,出口保护动作信号和出口开关跳闸信号同时产生,则分布式FA开始启动,配电终端采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等式的通信方式进行信息交互,采用用户数据报协议,实现终端彼此之间共享线路的电压、开关位置和故障状态信息,当开关在获悉过流或失压信号后分别向相邻发送故障信息报文,同时收集相邻终端的故障信息,故障信息报文采取重发机制,根据物联网通信的特点,设置重发时间为1秒,若1秒内未收到相邻终端的确认帧再次发送,相邻终端的故障信息收集完整后开始进行故障点判断,根据故障点上游均存在故障,故障点下游无故障的策略确定故障点,从而将故障自动切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模智能分布式终端的故障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非故障区间恢复供电的具体方法为:在故障隔离完成之后,处在故障区域并成功隔离的配网终端启动故障恢复,故障点下游的终端根据自身拓扑信息表中的联络信息,向非故障段的联络开关进行询问是否可进行恢复供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模智能分布式终端的故障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供电恢复的具体策略为:线路正常运行时,线路首端的配电终端根据最大电流容量与当前负荷电流计算本电源侧的冗余电流,并将冗余电流数据传递至联络开关;故障点隔离完成后,故障点下游终端启动非故障区域恢复操作,首先从自身拓扑表中寻找联络开关,向联络开关请求冗余量报文,联络开关处的配电终端根据故障隔离信息及馈线拓扑结构识别故障线路,并从自身拓扑表中获取非故障线路电源侧的电流冗余量传递给发起联络请求的终端,故障点下游终端收到非故障线路电源侧的电流冗余量,与自身线路段正常供电时的负荷电流进行比较,即可判断非故障线路电源侧的电流冗余量是否满足要求,如果备供不足,可根据备供电源不过流以及恢复供电范围最大的原则,确认需要恢复供电的区段;当配电线路发生故障时,配电终端根据FA自描述文件中的故障处理参数和实时的网络拓扑信息,自动生成故障处理策略,快速准确地定位故障点隔离故障。
CN201910145154.2A 2019-02-27 2019-02-27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模智能分布式终端的故障处理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7872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45154.2A CN109787201B (zh) 2019-02-27 2019-02-27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模智能分布式终端的故障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45154.2A CN109787201B (zh) 2019-02-27 2019-02-27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模智能分布式终端的故障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87201A true CN109787201A (zh) 2019-05-21
CN109787201B CN109787201B (zh) 2020-01-10

Family

ID=66487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45154.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787201B (zh) 2019-02-27 2019-02-27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模智能分布式终端的故障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87201B (zh)

Cited B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24493A (zh) * 2019-07-08 2019-09-10 佳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新型配电自动化终端
CN110299765A (zh) * 2019-07-08 2019-10-01 佳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新型配电自动化终端
CN110365017A (zh) * 2019-08-06 2019-10-22 山东科汇电力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中低压配电网的配电终端拓扑网络生成方法
CN110797978A (zh) * 2019-10-31 2020-02-14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具备边缘计算能力的智能站所终端及故障判别方法
CN111555249A (zh) * 2020-05-25 2020-08-18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分布式配电网保护系统
CN111641265A (zh) * 2020-05-29 2020-09-08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配电网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终端及其自适应检测方法
CN111753385A (zh) * 2020-07-03 2020-10-09 石家庄科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仿水流路径算法的寻找电源方法
CN111864901A (zh) * 2020-06-30 2020-10-30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一种自适应通信时延的分布式fa与主站fa的协同控制方法
CN111884681A (zh) * 2020-06-20 2020-11-03 青岛鼎信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力线载波的智能分布式速动型fa通信方法
CN111970093A (zh) * 2020-08-18 2020-11-20 金华八达集团有限公司科技信息分公司 通信异常情况下的智能分布式fa处理方法
CN112003373A (zh) * 2020-08-20 2020-11-27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分布式馈线系统和配电系统
CN113156265A (zh) * 2021-03-29 2021-07-23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配电网馈线批量转供的故障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3872162A (zh) * 2021-09-26 2021-12-31 武汉市速隔迅联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分布式与自适应现场动作型平滑转换方法
CN114039338A (zh) * 2021-11-04 2022-02-11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云技术的馈线自愈测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57018A (zh) * 2021-10-25 2022-03-08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线路负载率与对等通信的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恢复方法
CN114189045A (zh) * 2021-11-15 2022-03-15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玉溪供电局 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智能分布式fa通信容错控制方法
CN114221308A (zh) * 2021-12-15 2022-03-22 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分布式智能自动化终端的故障隔离方法及装置
CN114336545A (zh) * 2021-12-15 2022-04-12 北京科锐配电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适应通信速率能力的分布式保护方法、介质
CN114498941A (zh) * 2022-04-14 2022-05-13 江苏黑马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无线通信的智能配电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5314366A (zh) * 2022-07-19 2022-11-08 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通信故障的分布式处理方法
CN115642707A (zh) * 2022-11-22 2023-01-24 石家庄科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馈线网络配电终端逻辑统一方法及配电终端系统
CN116526480A (zh) * 2023-07-05 2023-08-01 山西中控绿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智慧能源管理平台的分布式供电系统及方法
CN116742596A (zh) * 2023-08-10 2023-09-12 石家庄科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馈线自动保护方法、配电终端、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7239939A (zh) * 2023-11-15 2023-12-15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主站与分布式终端配合实现的配电自动化保护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19186A1 (en) * 2007-03-05 2008-09-11 Grid Net, Inc. Energy switch router
CN101867223A (zh) * 2010-04-08 2010-10-20 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院 一种含分布式多电源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故障处理方法
CN106790266A (zh) * 2017-02-13 2017-05-31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19186A1 (en) * 2007-03-05 2008-09-11 Grid Net, Inc. Energy switch router
CN101867223A (zh) * 2010-04-08 2010-10-20 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院 一种含分布式多电源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故障处理方法
CN106790266A (zh) * 2017-02-13 2017-05-31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99765A (zh) * 2019-07-08 2019-10-01 佳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新型配电自动化终端
CN110224493B (zh) * 2019-07-08 2020-09-15 佳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新型配电自动化终端
CN110224493A (zh) * 2019-07-08 2019-09-10 佳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新型配电自动化终端
CN110365017B (zh) * 2019-08-06 2022-12-13 山东科汇电力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中低压配电网的配电终端拓扑网络生成方法
CN110365017A (zh) * 2019-08-06 2019-10-22 山东科汇电力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中低压配电网的配电终端拓扑网络生成方法
CN110797978A (zh) * 2019-10-31 2020-02-14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具备边缘计算能力的智能站所终端及故障判别方法
CN111555249A (zh) * 2020-05-25 2020-08-18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分布式配电网保护系统
CN111641265A (zh) * 2020-05-29 2020-09-08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配电网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终端及其自适应检测方法
CN111884681A (zh) * 2020-06-20 2020-11-03 青岛鼎信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力线载波的智能分布式速动型fa通信方法
CN111864901A (zh) * 2020-06-30 2020-10-30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一种自适应通信时延的分布式fa与主站fa的协同控制方法
CN111753385A (zh) * 2020-07-03 2020-10-09 石家庄科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仿水流路径算法的寻找电源方法
CN111970093B (zh) * 2020-08-18 2023-06-16 金华八达集团有限公司科技信息分公司 通信异常情况下的智能分布式fa处理方法
CN111970093A (zh) * 2020-08-18 2020-11-20 金华八达集团有限公司科技信息分公司 通信异常情况下的智能分布式fa处理方法
CN112003373A (zh) * 2020-08-20 2020-11-27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分布式馈线系统和配电系统
CN112003373B (zh) * 2020-08-20 2022-08-30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分布式馈线系统和配电系统
CN113156265A (zh) * 2021-03-29 2021-07-23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配电网馈线批量转供的故障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3872162A (zh) * 2021-09-26 2021-12-31 武汉市速隔迅联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分布式与自适应现场动作型平滑转换方法
CN114157018A (zh) * 2021-10-25 2022-03-08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线路负载率与对等通信的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恢复方法
CN114157018B (zh) * 2021-10-25 2024-04-19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线路负载率与对等通信的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恢复方法
CN114039338A (zh) * 2021-11-04 2022-02-11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云技术的馈线自愈测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89045A (zh) * 2021-11-15 2022-03-15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玉溪供电局 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智能分布式fa通信容错控制方法
CN114221308A (zh) * 2021-12-15 2022-03-22 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分布式智能自动化终端的故障隔离方法及装置
CN114221308B (zh) * 2021-12-15 2024-02-27 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分布式智能自动化终端的故障隔离方法及装置
CN114336545A (zh) * 2021-12-15 2022-04-12 北京科锐配电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适应通信速率能力的分布式保护方法、介质
CN114498941A (zh) * 2022-04-14 2022-05-13 江苏黑马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无线通信的智能配电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5314366A (zh) * 2022-07-19 2022-11-08 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通信故障的分布式处理方法
CN115642707A (zh) * 2022-11-22 2023-01-24 石家庄科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馈线网络配电终端逻辑统一方法及配电终端系统
CN116526480A (zh) * 2023-07-05 2023-08-01 山西中控绿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智慧能源管理平台的分布式供电系统及方法
CN116526480B (zh) * 2023-07-05 2023-10-13 北京中芯标准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智慧能源管理平台的分布式供电系统及方法
CN116742596A (zh) * 2023-08-10 2023-09-12 石家庄科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馈线自动保护方法、配电终端、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6742596B (zh) * 2023-08-10 2023-11-07 石家庄科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馈线自动保护方法、配电终端、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7239939A (zh) * 2023-11-15 2023-12-15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主站与分布式终端配合实现的配电自动化保护方法
CN117239939B (zh) * 2023-11-15 2024-04-02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主站与分布式终端配合实现的配电自动化保护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87201B (zh) 2020-0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87201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模智能分布式终端的故障处理方法
CN106058831B (zh) 一种自适应配电网的智能分布式快速保护及故障隔离方法
CN105281435B (zh) 面向智能配电网的分布式故障检测与隔离系统及工作方法
CN101409442B (zh) 基于广域测量系统的具有可靠选择性的快速线路后备保护方法
CN105375635B (zh) 配电网级联开闭所智能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4518564B (zh) 一种具有区域自投功能的备自投装置及备自投方法
CN103022994B (zh) 一种实现渗透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隔离和恢复方法
CN109713794B (zh) 一种分布式智能自恢复系统及方法
CN111049112B (zh) 一种10kV环网配电线路自动化故障隔离及自愈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2165090A (zh) 一种协同自愈系统及方法
CN211880174U (zh) 一种基于5g无线通信的自适应差动保护装置
CN105514951B (zh) 一种基于开放式通信实现的分布式馈线自动化决策方法
CN204089179U (zh) 辐射型配电网自愈控制系统
CN211880175U (zh) 一种基于5g的智能分布式馈线装置
CN102623994B (zh) 微网运行方式的站域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1682508A (zh) 一种适用于区域配电网的差动保护与快速自愈的方法
CN106026088A (zh) 基于负荷分层分区转移的配电网自动化策略
CN104882959A (zh) 配电网区域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7069964B (zh) 一种智能分布式fa与主站集中式fa协同方法
CN110535241A (zh) 一种配电网络故障自愈装置及其方法
CN108233345A (zh) 一种智能分布式配网馈线故障快速切除隔离方法
CN102185372B (zh) 基于ems的备自投控制模型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202550668U (zh) 一种分布式配电网管理终端
CN105406473B (zh) 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配电网故障统一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4135079A (zh) 含分布式电源的智能配电网故障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31

Address after: 650011 No.105, Yunda West Roa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Kunming City, Yunna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Yunnan Power System Ltd

Address before: 210031 No. 29, Liuzhou North Road, Xiaoliu Industrial Park, Jiangbei New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Nanjing electricity Yan power automation limited company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10

Termination date: 202102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