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85069A - 一种订单轮询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订单轮询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85069A
CN109785069A CN201910060492.6A CN201910060492A CN109785069A CN 109785069 A CN109785069 A CN 109785069A CN 201910060492 A CN201910060492 A CN 201910060492A CN 109785069 A CN109785069 A CN 1097850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ling interval
interval
polling
poll
defau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6049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骥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F Intra Cit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F Intra C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F Intra Cit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F Intra C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6049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85069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850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850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订单轮询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客户端按照第一轮询间隔,向服务端发送查询请求;接收服务端响应查询请求返回的查询结果;根据查询结果,确定第二轮询间隔,按照第二轮询间隔向服务端发送查询请求。本申请可以通过第一轮询间隔和查询结果,自动确定第二轮询间隔,不仅可以合理利用服务端资源,还可以确保订单轮询的准确性、时效性,提升用户体验度。

Description

一种订单轮询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订单轮询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商业务平台中通常使用轮询的方法来及时获取消费者订单信息。轮询是指客户端每隔一段时间(称为轮询间隔),向服务端发起查询请求,以获取数据的行为。在实际应用中,即客户端每隔一段时间便向服务端发送查询请求,查询是否有新的消费者订单信息,查询到有新订单则称之为有效轮询,查询到无新订单则称之为无效轮询。
现有技术中,通过固定轮询间隔和可配置动态轮询间隔来进行获取消费者订单信息。固定轮询间隔为根据历史经验(如消费者下单频率等)确定一个固定的轮询间隔,将所有的客户端的轮询间隔设置为固定的时间;可配置动态轮询间隔为轮询间隔可以人工随时调整,系统维护人员可以随时根据时间、系统负载、订单量等情况,给不同的商户配置不同的轮询间隔。
但是,在订单量浮动较大的情况下,固定轮询间隔会浪费服务端的资源,或者造成商户不能及时获得订单信息,影响消费体验;可配置动态轮询间隔依赖人工介入,准确性较差且具有滞后性。
可见,亟需一种既可以合理分配服务端资源,又具有准确性、时效性的订单轮询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订单轮询方法及装置,不仅可以合理利用服务端资源,还可以确保订单轮询的准确性、时效性,提升用户体验度。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订单轮询方法,其中,包括:
按照第一轮询间隔,向服务端发送查询请求;
接收所述服务端响应所述查询请求返回的查询结果;
根据所述查询结果,确定第二轮询间隔,按照所述第二轮询间隔向服务端发送查询请求。
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根据所述查询结果,确定第二轮询间隔,包括:
若查询结果指示服务器接收新订单,则基于预设最小轮询间隔和所述第一轮询间隔,确所述定第二轮询间隔;
若查询结果指示服务器未接收新订单,则基于预设最大轮询间隔和所述第一轮询间隔,确所述定第二轮询间隔。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若查询结果指示服务器接收新订单,则基于预设最小轮询间隔和所述第一轮询间隔,确所述定第二轮询间隔,包括:
若查询结果指示服务器接收新订单,则判断所述第一轮询间隔是否大于所述预设最小轮询间隔;
若是,则根据所述第一轮询间隔和预设比值,确定所述第二轮询间隔;
若否,则将所述预设最小轮询间隔确定为所述第二轮询间隔。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轮询间隔和预设比值,确定所述第二轮询间隔,包括:
将所述第一轮询间隔和所述预设比值进行相乘运算,得到运算轮询间隔;
若所述运算轮询间隔大于所述预设最小轮询间隔,则将所述运算轮询间隔确定为所述第二轮询间隔;
若所述运算轮询间隔不大于所述预设最小轮询间隔,则将所述预设最小轮询间隔确定为所述第二轮询间隔。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若查询结果指示服务器未接收新订单,则基于预设最大轮询间隔和所述第一轮询间隔,确所述定第二轮询间隔,包括:
若查询结果指示服务器未接收新订单,则判断所述第一轮询间隔是否小于所述预设最大轮询间隔;
若是,则将所述第一轮询间隔与预设固定间隔相加,得到所述第二轮询间隔;
若否,则将所述预设最大轮询间隔确定为所述第二轮询间隔。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订单轮询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按照第一轮询间隔,向服务端发送查询请求;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服务端响应所述查询请求返回的查询结果;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查询结果,确定第二轮询间隔,按照所述第二轮询间隔向服务端发送查询请求。
结合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查询结果指示服务器接收新订单,则基于预设最小轮询间隔和所述第一轮询间隔,确所述定第二轮询间隔;
若查询结果指示服务器未接收新订单,则基于预设最大轮询间隔和所述第一轮询间隔,确所述定第二轮询间隔。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若查询结果指示服务器接收新订单,则判断所述第一轮询间隔是否大于所述预设最小轮询间隔;
若是,则根据所述第一轮询间隔和预设比值,确定所述第二轮询间隔;
若否,则将所述预设最小轮询间隔确定为所述第二轮询间隔。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将所述第一轮询间隔和所述预设比值进行相乘运算,得到运算轮询间隔;
若所述运算轮询间隔大于所述预设最小轮询间隔,则将所述运算轮询间隔确定为所述第二轮询间隔;
若所述运算轮询间隔不大于所述预设最小轮询间隔,则将所述预设最小轮询间隔确定为所述第二轮询间隔。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若查询结果指示服务器未接收新订单,则判断所述第一轮询间隔是否小于所述预设最大轮询间隔;
若是,则将所述第一轮询间隔与预设固定间隔相加,得到所述第二轮询间隔;
若否,则将所述预设最大轮询间隔确定为所述第二轮询间隔。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订单轮询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客户端按照第一轮询间隔,向服务端发送查询请求;接收服务端响应查询请求返回的查询结果;根据查询结果,确定第二轮询间隔,按照第二轮询间隔向服务端发送查询请求。本申请可以通过第一轮询间隔和查询结果,自动确定第二轮询间隔,具体的,若查询结果指示服务器接收新订单,则基于预设最小轮询间隔和第一轮询间隔,确定第二轮询间隔;若查询结果指示服务器未接收新订单,则基于预设最大轮询间隔和第一轮询间隔,确定第二轮询间隔,通过上述订单轮询方法不仅可以合理利用服务端资源,还可以确保订单轮询的准确性、时效性,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在订单量浮动较大的情况下,固定轮询间隔会浪费服务端的资源,或者造成商户不能及时获得订单信息,影响消费体验;可配置动态轮询间隔依赖人工介入,准确性较差且具有滞后性的问题。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订单轮询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订单轮询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订单轮询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订单轮询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订单轮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固定轮询间隔和可配置动态轮询间隔来进行获取消费者订单信息,但是,在订单量浮动较大的情况下,固定轮询间隔会浪费服务端的资源,或者造成商户不能及时获得订单信息,影响消费体验;可配置动态轮询间隔依赖人工介入,准确性较差且具有滞后性。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订单轮询方法及装置,不仅可以合理利用服务端资源,还可以确保订单轮询的准确性、时效性,提升用户体验度。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订单轮询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目前,电商业务平台中通常使用轮询的方法来及时获取消费者订单信息。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以客户端为执行主体的订单轮询方法,其中,具体步骤如下:
S101、按照第一轮询间隔,向服务端发送查询请求。
在具体实施中,客户端根据订单轮询方法向服务端发送查询请求,以获得新订单。
这里,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订单轮询方法获取新订单时,为客户端设置第一轮询间隔(也即初始轮询间隔),使得客户端按照第一轮询间隔向服务端发送查询请求。
其中,第一轮询间隔可以根据初始轮询的时间段进行设置,例如,根据历史订单信息,在订单高峰的时间段时(例如中午11:00至13:00),可以将第一轮询间隔设置为较小的时间段,在订单低谷的时间段时(例如下午14:00点至16:00),可以将第一轮询间隔设置为较大的时间段,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S102、接收服务端响应查询请求返回的查询结果。
这里,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查询请求之后,服务端根据接收到的查询请求进行响应,并将响应该查询请求的查询结果返回至客户端。
客户端接收服务端返回的查询结果,其中,该查询结果至少包括第一轮询间隔内,服务器是否接收到新订单。
S103、根据查询结果,确定第二轮询间隔,按照第二轮询间隔向服务端发送查询请求。
这里,客户端根据服务器返回的查询结果,确定第二轮询间隔,其中,第二轮询间隔为客户端下一次进行订单轮询时的间隔。
客户端将按照第二轮询间隔向服务端发送查询请求,以获取服务器接收到的新订单。
具体的,可以根据如图2所示的方法来确定第二轮询结果,并且该方法同样是以客户端为执行主体的,具体步骤如下:
S201、若查询结果指示服务器接收新订单,则基于预设最小轮询间隔和第一轮询间隔,确定第二轮询间隔;
S202、若查询结果指示服务器未接收新订单,则基于预设最大轮询间隔和第一轮询间隔,确定第二轮询间隔。
这里,可以预先设置预设最小轮询间隔,即客户端进行订单轮询时可以达到的最小轮询间隔。客户端按照该预设最小轮询间隔进行订单轮询,可以确保用户的新订单被及时接收,避免订单的滞后性,保障用户的消费体验。
另外,还可以预先设置预设最大轮询间隔,即客户端进行订单轮询时可以达到的最大轮询间隔。客户端按照该预设最大轮询间隔进行订单轮询,使得资源可以被合理利用。
在具体实施中,可以按照如图3所示的方法来基于预设最小轮询间隔和第一轮询间隔,确定第二轮询间隔,其中,具体步骤如下:
S301、若查询结果指示服务器接收新订单,则判断第一轮询间隔是否大于预设最小轮询间隔;
S302、若第一轮询间隔大于预设最小轮询间隔,则根据第一轮询间隔和预设比值,确定第二轮询间隔;
S303、若第一轮询间隔不大于预设最小轮询间隔,则将预设最小轮询间隔确定为第二轮询间隔。
这里,若服务端返回的查询结果为服务器接收到新订单,也即可能达到订单高峰的时间段,则客户端可以自动调整轮询间隔,来确保用户的新订单可以被及时接收,以保障用户的消费体验。
具体的,在确定服务器接收到新订单之后,将第一轮询间隔与预设最小轮询间隔进行对比,若第一轮询间隔大于预设最小轮询间隔,则根据第一轮询间隔和预设比值,确定第二轮询间隔,本申请实施例以将第一轮询间隔和预设比值进行相乘运算,得到第二轮询间隔为例进行阐述。具体的,将第一轮询间隔和预设比值进行相乘运算,得到运算轮询间隔,若运算轮询间隔大于预设最小轮询间隔,则将运算轮询间隔确定为第二轮询间隔,若运算轮询间隔不大于预设最小轮询间隔,则将预设最小轮询间隔确定为第二轮询间隔。
例如,设置第一轮询间隔为90秒,预设最小轮询间隔为60秒,预设比值为1/2。客户端在启动时,按照90秒的轮询间隔进行向服务端发送查询请求,90秒之后,客户端接收到服务端的查询结果,且该查询结果指示服务器接收新订单,则将第一轮询间隔与预设比值相乘,即90/2,得到45秒。其中,预设最小轮询间隔60秒,大于第一轮询间隔与预设比值相乘得到的第二轮询间隔45秒,则将预设最小轮询间隔作为第二轮询间隔,也即第二轮询间隔为60秒。若预设最小轮询间隔为40秒,预设最小轮询间隔40秒,小于第一轮询间隔与预设比值相乘得到的第二轮询间隔45秒,则将第一轮询间隔与预设比值相乘得到的第二轮询间隔45秒作为第二轮询间隔。
进一步的,若第一轮询间隔不大于预设最小轮询间隔,则将预设最小轮询间隔确定为第二轮询间隔。
在具体实施中,可以按照如图4所示的方法来基于预设最大轮询间隔和第一轮询间隔,确定第二轮询间隔,其中,具体步骤如下:
S401、若查询结果指示服务器未接收新订单,则判断第一轮询间隔是否小于预设最大轮询间隔;
S402、若第一轮询间隔小于预设最大轮询间隔,则将第一轮询间隔与预设固定间隔相加,得到第二轮询间隔;
S403、若第一轮询间隔不小于预设最大轮询间隔,则将预设最大轮询间隔确定为第二轮询间隔。
这里,若服务端返回的查询结果为服务器未接收到新订单,也即可能达到订单低谷的时间段,则客户端可以自动调整轮询间隔,在确保客户端保持一定的订单轮询状态的基础上,使得资源可以被合理利用。
具体的,在确定服务器未接收到新订单之后,将第一轮询间隔与预设最大轮询间隔进行对比,若第一轮询间隔小于预设最大轮询间隔,则将第一轮询间隔与预设固定间隔相加,以得到第二轮询间隔。
例如,设置第一轮询间隔为90秒,预设最大轮询间隔为120秒,预设固定间隔为10秒。客户端在启动时,按照90秒的轮询间隔进行向服务端发送查询请求,90秒之后,客户端接收到服务端的查询结果,且该查询结果指示服务器未接收新订单,则将第一轮询间隔与预设固定间隔相加,即90+10,得到100秒。其中,预设最大轮询间隔120秒,大于第一轮询间隔与预设固定间隔相加得到的第二轮询间隔100秒,则将预设固定间隔相加得到的第二轮询间隔,作为第二轮询间隔,也即第二轮询间隔为100秒。
进一步的,若第一轮询间隔不小于预设最大轮询间隔,则将预设最大轮询间隔确定为第二轮询间隔。
本申请实施例中,客户端接收服务器响应客户端的查询请求返回的查询结果,并基于该查询结果,采用指数减少,线性增加的策略,自动调整客户端的第二轮询间隔,不仅可以合理利用服务端资源,还可以使得客户端对订单高峰的迅速反应,且对高峰期中的短暂间隔不敏感,在高峰期保证轮询间隔维持在较低值(即预设最小轮询间隔),确保订单轮询的准确性、时效性,提升用户体验度。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与订单轮询方法对应的订单轮询装置,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申请实施例上述订单轮询方法相似,因此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5所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订单轮询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501,用于按照第一轮询间隔,向服务端发送查询请求;
接收模块502,用于接收服务端响应查询请求返回的查询结果;
确定模块503,用于根据查询结果,确定第二轮询间隔,按照第二轮询间隔向服务端发送查询请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确定模块503具体用于:
若查询结果指示服务器接收新订单,则基于预设最小轮询间隔和第一轮询间隔,确定第二轮询间隔;
若查询结果指示服务器未接收新订单,则基于预设最大轮询间隔和第一轮询间隔,确定第二轮询间隔。
在又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确定模块503还用于:
若查询结果指示服务器接收新订单,则判断第一轮询间隔是否大于预设最小轮询间隔;
若是,则根据第一轮询间隔和预设比值,确定第二轮询间隔;
若否,则将预设最小轮询间隔确定为第二轮询间隔。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确定模块503还用于:
将第一轮询间隔和预设比值进行相乘运算,得到运算轮询间隔;
若运算轮询间隔大于预设最小轮询间隔,则将运算轮询间隔确定为第二轮询间隔;
若运算轮询间隔不大于预设最小轮询间隔,则将预设最小轮询间隔确定为第二轮询间隔。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确定模块503还用于:
若查询结果指示服务器未接收新订单,则判断第一轮询间隔是否小于预设最大轮询间隔;
若是,则将第一轮询间隔与预设固定间隔相加,得到第二轮询间隔;
若否,则将预设最大轮询间隔确定为第二轮询间隔。
如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处理器601、存储器602和总线603,存储器602存储执行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处理器601与存储器602之间通过总线603通信,机器可读指令被处理器601执行时执行如下处理:
按照第一轮询间隔,向服务端发送查询请求;
接收服务端响应查询请求返回的查询结果;
根据查询结果,确定第二轮询间隔,按照第二轮询间隔向服务端发送查询请求。
可选地,处理器601执行的方法中,根据查询结果,确定第二轮询间隔,包括:
若查询结果指示服务器接收新订单,则基于预设最小轮询间隔和第一轮询间隔,确定第二轮询间隔;
若查询结果指示服务器未接收新订单,则基于预设最大轮询间隔和第一轮询间隔,确定第二轮询间隔。
可选地,处理器601执行的方法中,若查询结果指示服务器接收新订单,则基于预设最小轮询间隔和第一轮询间隔,确定第二轮询间隔,包括:
若查询结果指示服务器接收新订单,则判断第一轮询间隔是否大于预设最小轮询间隔;
若是,则根据第一轮询间隔和预设比值,确定第二轮询间隔;
若否,则将预设最小轮询间隔确定为第二轮询间隔。
可选地,处理器601执行的方法中,根据第一轮询间隔和预设比值,确定第二轮询间隔,包括:
将第一轮询间隔和预设比值进行相乘运算,得到运算轮询间隔;
若运算轮询间隔大于预设最小轮询间隔,则将运算轮询间隔确定为第二轮询间隔;
若运算轮询间隔不大于预设最小轮询间隔,则将预设最小轮询间隔确定为第二轮询间隔。
可选地,处理器601执行的方法中,若查询结果指示服务器未接收新订单,则基于预设最大轮询间隔和第一轮询间隔,确定第二轮询间隔,包括:
若查询结果指示服务器未接收新订单,则判断第一轮询间隔是否小于预设最大轮询间隔;
若是,则将第一轮询间隔与预设固定间隔相加,得到第二轮询间隔;
若否,则将预设最大轮询间隔确定为第二轮询间隔。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订单轮询方法及装置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程序代码包括的指令可用于执行前面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具体实现可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该存储介质能够为通用的存储介质,如移动磁盘、硬盘等,该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能够执行上述订单轮询方法,从而不仅可以合理利用服务端资源,还可以确保订单轮询的准确性、时效性,提升用户体验度。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订单轮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按照第一轮询间隔,向服务端发送查询请求;
接收所述服务端响应所述查询请求返回的查询结果;
根据所述查询结果,确定第二轮询间隔,按照所述第二轮询间隔向服务端发送查询请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查询结果,确定第二轮询间隔,包括:
若查询结果指示服务器接收新订单,则基于预设最小轮询间隔和所述第一轮询间隔,确所述定第二轮询间隔;
若查询结果指示服务器未接收新订单,则基于预设最大轮询间隔和所述第一轮询间隔,确所述定第二轮询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查询结果指示服务器接收新订单,则基于预设最小轮询间隔和所述第一轮询间隔,确所述定第二轮询间隔,包括:
若查询结果指示服务器接收新订单,则判断所述第一轮询间隔是否大于所述预设最小轮询间隔;
若是,则根据所述第一轮询间隔和预设比值,确定所述第二轮询间隔;
若否,则将所述预设最小轮询间隔确定为所述第二轮询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轮询间隔和预设比值,确定所述第二轮询间隔,包括:
将所述第一轮询间隔和所述预设比值进行相乘运算,得到运算轮询间隔;
若所述运算轮询间隔大于所述预设最小轮询间隔,则将所述运算轮询间隔确定为所述第二轮询间隔;
若所述运算轮询间隔不大于所述预设最小轮询间隔,则将所述预设最小轮询间隔确定为所述第二轮询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查询结果指示服务器未接收新订单,则基于预设最大轮询间隔和所述第一轮询间隔,确所述定第二轮询间隔,包括:
若查询结果指示服务器未接收新订单,则判断所述第一轮询间隔是否小于所述预设最大轮询间隔;
若是,则将所述第一轮询间隔与预设固定间隔相加,得到所述第二轮询间隔;
若否,则将所述预设最大轮询间隔确定为所述第二轮询间隔。
6.一种订单轮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按照第一轮询间隔,向服务端发送查询请求;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服务端响应所述查询请求返回的查询结果;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查询结果,确定第二轮询间隔,按照所述第二轮询间隔向服务端发送查询请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查询结果指示服务器接收新订单,则基于预设最小轮询间隔和所述第一轮询间隔,确所述定第二轮询间隔;
若查询结果指示服务器未接收新订单,则基于预设最大轮询间隔和所述第一轮询间隔,确所述定第二轮询间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若查询结果指示服务器接收新订单,则判断所述第一轮询间隔是否大于所述预设最小轮询间隔;
若是,则根据所述第一轮询间隔和预设比值,确定所述第二轮询间隔;
若否,则将所述预设最小轮询间隔确定为所述第二轮询间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将所述第一轮询间隔和所述预设比值进行相乘运算,得到运算轮询间隔;
若所述运算轮询间隔大于所述预设最小轮询间隔,则将所述运算轮询间隔确定为所述第二轮询间隔;
若所述运算轮询间隔不大于所述预设最小轮询间隔,则将所述预设最小轮询间隔确定为所述第二轮询间隔。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若查询结果指示服务器未接收新订单,则判断所述第一轮询间隔是否小于所述预设最大轮询间隔;
若是,则将所述第一轮询间隔与预设固定间隔相加,得到所述第二轮询间隔;
若否,则将所述预设最大轮询间隔确定为所述第二轮询间隔。
CN201910060492.6A 2019-01-22 2019-01-22 一种订单轮询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97850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60492.6A CN109785069A (zh) 2019-01-22 2019-01-22 一种订单轮询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60492.6A CN109785069A (zh) 2019-01-22 2019-01-22 一种订单轮询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85069A true CN109785069A (zh) 2019-05-21

Family

ID=66501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60492.6A Pending CN109785069A (zh) 2019-01-22 2019-01-22 一种订单轮询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8506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3674A (zh) * 2019-06-27 2019-11-12 口碑(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订单数据的拉取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2499A (zh) * 2008-03-28 2008-08-27 程凯征 一种检查邮件服务器是否有新邮件到达的邮件服务器动态轮询方法
CN103167017A (zh) * 2013-01-09 2013-06-19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Web轮询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943828A (zh) * 2017-10-18 2018-04-20 深圳市牛鼎丰科技有限公司 业务状态查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520454A (zh) * 2018-04-10 2018-09-11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实时回调订单的方法和系统
CN109191291A (zh) * 2018-07-26 2019-01-1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轮询策略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2499A (zh) * 2008-03-28 2008-08-27 程凯征 一种检查邮件服务器是否有新邮件到达的邮件服务器动态轮询方法
CN103167017A (zh) * 2013-01-09 2013-06-19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Web轮询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943828A (zh) * 2017-10-18 2018-04-20 深圳市牛鼎丰科技有限公司 业务状态查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520454A (zh) * 2018-04-10 2018-09-11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实时回调订单的方法和系统
CN109191291A (zh) * 2018-07-26 2019-01-1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轮询策略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3674A (zh) * 2019-06-27 2019-11-12 口碑(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订单数据的拉取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
CN110443674B (zh) * 2019-06-27 2021-09-07 口碑(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订单数据的拉取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91341B (zh) 一种应用发布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EP2996366B1 (en) Application recommendation method, system and server
CN112165691B (zh) 内容分发网络调度方法、装置、服务器和介质
US10783002B1 (en) Cost determination of a service call
EP2040171A1 (en) Computer system managing device, and computer system managing method
CN111026553B (zh) 离线混部作业的资源调度方法及服务器系统
CN105159782A (zh) 基于云主机为订单分配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CN105493045A (zh) 虚拟计算实例迁移
EP2391943B1 (en) Allocation of processing tasks
CN106411920B (zh) 数据分享方法及装置
CN105208125A (zh) 消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699443A (zh) 任务分发方法及扫描器
CN103488538B (zh) 云计算系统中的应用扩展装置和应用扩展方法
CN111565216A (zh) 一种后端负载均衡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9992392A (zh) 一种资源部署方法、装置及资源服务器
CN109785069A (zh) 一种订单轮询方法及装置
CN110113176B (zh) 用于配置服务器的信息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17149665A (zh) 持续集成方法、控制设备、持续集成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347477B (zh) 一种云环境下服务自适应部署方法和装置
CN116703071A (zh) 资源共享方法、装置及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2200928A (zh) 计算资源控制设备和计算资源控制方法
CN115695435A (zh) 动态调整节点流量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040283A (zh) 一种基于差值反馈式的改进型负载均衡算法
CN103024091A (zh) 获得网络客户端真实物理地址的方法及装置
Guo et al. Optimal probabilistic routing in distributed parallel queu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2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