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79618B - 地层剩余油饱和度确定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地层剩余油饱和度确定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79618B
CN109779618B CN201910022451.8A CN201910022451A CN109779618B CN 109779618 B CN109779618 B CN 109779618B CN 201910022451 A CN201910022451 A CN 201910022451A CN 109779618 B CN109779618 B CN 1097796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y weight
carbon
oxygen
oil saturation
residual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2245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79618A (zh
Inventor
吴文圣
王瑞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Priority to CN20191002245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7961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796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796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796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7961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Investigation Or Analysis Of Materials By Electrical Mean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层剩余油饱和度确定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通过能谱测井获取地层的总碳干重和总氧干重;从总碳干重中减去岩石骨架的碳干重,得到地层的流体碳干重;从总氧干重减去岩石骨架的氧干重,得到地层的流体氧干重,并根据流体碳干重和流体氧干重确定流体碳氧干重比;根据流体碳氧干重比计算得到地层初始剩余油饱和度;对初始剩余油饱和度进行线性插值,得到地层的最终剩余油饱和度。由于去除了岩石骨架的碳干重和氧干重,使得得到的剩余油饱和度不受地层骨架因素的影响,能够精确反映地层中的真实流体情况,同时由于最终剩余油饱和度是对初始剩余油饱和度进行线性插值而不是直接对碳氧比进行线性插值得到的,避免系统误差的产生。

Description

地层剩余油饱和度确定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层剩余油饱和度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油气勘探开发,是指为了识别勘探区域,探明油气储量而进行的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钻探及相关活动,是油气开采的第一个关键环节。目前我国的多数油田经过长时间的持续注水开发已经进入高含水阶段,有的油田采油的含水率已经接近甚至超过90%,生产效率低下。因此,对地层中的剩余油饱和度进行确定,对提高地层采收率显得格外重要。
目前,现有的对地层中的剩余油饱和度进行确定的方法主要是,采用对油层和水层的碳、氧元素的能窗技术比或者元素产额比进行线性插值的方法,求得碳氧比对应的含油饱和度。
然而,发明人发现在现有的对地层中的剩余油饱和度进行确定的方法至少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现有的求取碳氧比时使用的是地层中碳氧元素的总含量,既包含流体中的碳氧元素含量,也包含骨架中的碳氧含量,因此,利用地层中碳氧元素的总含量确定的剩余油饱和度不能精确反映地层中的真实流体情况;其次,现有方式是直接对油层和水层对应的碳氧比进行线性插值求取任意地层的碳氧比对应的剩余油饱和度,但是碳氧比与剩余油饱和度呈非线性关系,直接对碳氧比进行线性插值会导致出现误差。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地层剩余油饱和度确定方法及装置,既能够精确反映地层中的真实流体情况,又能够避免碳氧比进行线性插值会导致出现的误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地层剩余油饱和度确定方法,包括:通过能谱测井获取地层的总碳干重和总氧干重;
从所述总碳干重中减去岩石骨架的碳干重,得到地层的流体碳干重;从所述总氧干重减去岩石骨架的氧干重,得到地层的流体氧干重,并根据所述流体碳干重和所述流体氧干重确定流体碳氧干重比;
根据所述流体碳氧干重比计算得到地层初始剩余油饱和度;
对所述初始剩余油饱和度进行线性插值,得到地层的最终剩余油饱和度。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通过能谱测井获取地层的总碳干重和总氧干重,包括:
在能谱测井的中子脉冲发射期间获取非弹混合伽马谱;
在能谱测井的中子脉冲停止后获取俘获伽马谱;
根据所述获取俘获伽马谱和所述非弹混合伽马谱,得到纯净非弹伽马谱;
对所述俘获伽马谱进行定量解析,得到各俘获元素的俘获产额,并根据氧化物闭合模型得到俘获元素的俘获干重;
对所述纯净非弹伽马谱进行定量解析,得到各非弹元素的非弹产额,并根据双谱联合解谱得到各非弹元素的非弹干重;
根据所述非弹元素干重得到的碳元素和氧元素干重即为总碳干重和总氧干重。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从所述总碳干重中减去岩石骨架的碳干重,得到地层的流体碳干重;并从所述总氧干重减去岩石骨架的氧干重,得到地层的流体氧干重之前,还包括:
根据岩石骨架中各阳离子对应的元素的干重,计算得到各阳离子对应的化合物中包含的碳干重和氧干重;
对各阳离子对应的碳干重和氧干重分别求和,计算得到岩石骨架的碳干重和岩石骨架的氧干重。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根据所述流体碳氧干重比计算得到地层初始剩余油饱和度,包括:
根据流体碳氧干重比与剩余油饱和度的关系式:
Figure GDA0002459518460000021
计算得到层初始剩余油饱和度;
其中
Figure GDA0002459518460000022
流体碳氧干重比为CORW,地层孔隙度为Φ,含油饱和度为So,油的密度为ρo,水的密度为ρw,油中的碳原子的重量比例为Poc,水中氧原子的重量比例为Pwo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对所述初始剩余油饱和度进行线性插值,得到地层的最终剩余油饱和度,包括:
计算纯水层对应的第一流体碳氧干重比,将所述第一流体碳氧干重比代入流体碳氧干重比与剩余油饱和度的关系式,得到第一剩余油饱和度;
计算纯油层对应的第二流体碳氧干重比,将所述第二流体碳氧干重比代入流体碳氧干重比与剩余油饱和度的关系式,得到第二剩余油饱和度;
根据所述初始剩余油饱和度,在所述第一剩余油饱和度和所述第二剩余油饱和度之间进行线性插值,得到所述最终剩余油饱和度。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地层剩余油饱和度确定装置,包括:
元素干重获取模块,用于通过能谱测井获取地层的总碳干重和总氧干重;
流体碳氧干重比确定模块,用于从所述总碳干重中减去岩石骨架的碳干重,得到地层的流体碳干重;从所述总氧干重减去岩石骨架的氧干重,得到地层的流体氧干重,并根据所述流体碳干重和所述流体氧干重确定流体碳氧干重比;
初始剩余油饱和度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流体碳氧干重比计算得到地层初始剩余油饱和度;
最终剩余油饱和度计算模块,用于对所述初始剩余油饱和度进行线性插值,得到地层的最终剩余油饱和度。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元素干重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在能谱测井的中子脉冲发射期间获取非弹混合伽马谱;在能谱测井的中子脉冲停止后获取俘获伽马谱;根据所述获取俘获伽马谱和所述非弹混合伽马谱,得到纯净非弹伽马谱;对所述俘获伽马谱进行定量解析,得到各俘获元素的俘获产额,并根据氧化物闭合模型得到俘获元素的俘获干重;对所述纯净非弹伽马谱进行定量解析,得到各非弹元素的非弹产额,并根据双谱联合解谱得到各非弹元素的非弹干重;根据所述非弹元素干重得到的碳元素和氧元素干重即为总碳干重和总氧干重。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岩石骨架碳氧干重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岩石骨架中各阳离子对应的元素的干重,计算得到各阳离子对应的化合物中包含的碳干重和氧干重;对各阳离子对应的碳干重和氧干重分别求和,计算得到岩石骨架的碳干重和岩石骨架的氧干重。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初始剩余油饱和度计算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流体碳氧干重比计算得到地层初始剩余油饱和度,包括:
根据流体碳氧干重比与剩余油饱和度的关系式:
Figure GDA0002459518460000041
计算得到层初始剩余油饱和度;
其中
Figure GDA0002459518460000042
流体碳氧干重比为CORW,地层孔隙度为Φ,含油饱和度为So,油的密度为ρo,水的密度为ρw,油中的碳原子的重量比例为Poc,水中氧原子的重量比例为Pwo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最终剩余油饱和度计算模块,具体用于计算纯水层对应的第一流体碳氧干重比,将所述第一流体碳氧干重比代入流体碳氧干重比与剩余油饱和度的关系式,得到第一剩余油饱和度;计算纯油层对应的第二流体碳氧干重比,将所述第二流体碳氧干重比代入流体碳氧干重比与剩余油饱和度的关系式,得到第二剩余油饱和度;根据所述初始剩余油饱和度,在所述第一剩余油饱和度和所述第二剩余油饱和度之间进行线性插值,得到所述最终剩余油饱和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层剩余油饱和度确定方法及装置,该方法通过能谱测井获取地层的总碳干重和总氧干重;从总碳干重中减去岩石骨架的碳干重,得到地层的流体碳干重;从总氧干重减去岩石骨架的氧干重,得到地层的流体氧干重,并根据流体碳干重和流体氧干重确定流体碳氧干重比;根据流体碳氧干重比计算得到地层初始剩余油饱和度;对初始剩余油饱和度进行线性插值,得到地层的最终剩余油饱和度。由于从地层的总碳干重和总氧干重去除了岩石骨架的碳干重和氧干重,使得得到的剩余油饱和度不受地层骨架因素的影响,同时由于最终剩余油饱和度是通过对初始剩余油饱和度进行线性插值得到的,而不是直接对与剩余油饱和度呈非线性关系的碳氧比直接进行线性插值得到,因此避免了系统误差的产生。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地层剩余油饱和度确定方法及装置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语音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层剩余油饱和度确定装置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层剩余油饱和度确定装置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层剩余油饱和度确定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层剩余油饱和度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为计算机或服务器。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S101:通过能谱测井获取地层的总碳干重和总氧干重。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能谱测井获取非弹混合伽马谱和获取俘获伽马谱,并利用氧化物闭合模型获取俘获元素的俘获干重,采用联合解谱方法获取非弹元素的非弹干重,从而分别获得总碳干重和总氧干重。
具体地,在能谱测井的中子脉冲发射期间获取非弹混合伽马谱;
在能谱测井的中子脉冲停止后获取俘获伽马谱;
根据所述获取俘获伽马谱和所述非弹混合伽马谱,得到纯净非弹伽马谱;
对所述俘获伽马谱进行定量解析,得到各俘获元素的俘获产额,并根据氧化物闭合模型得到俘获元素的俘获干重;对所述纯净非弹伽马谱进行定量解析,得到各非弹元素的非弹产额,并根据双谱联合解谱得到各非弹元素的非弹干重。
需要说明的是:中子脉冲源产生的快中子进入地层,与地层元素依次发生非弹性散射、弹性散射以及辐射俘获反应。发生非弹性散射与辐射获取反应时会分别释放出非弹性散射伽马射线与俘获伽马射线。通过同步测量脉冲发生期间的伽马射线得到含有非弹伽马谱与俘获伽马谱的非弹混合伽马谱,测量脉冲发生停止后的伽马谱得到俘获伽马谱,从非弹性混合伽马谱中减去一定比例的俘获伽马谱得到纯净非弹伽马谱。
根据元素非弹标准谱与加权最小二乘法对纯净非弹伽马谱进行解谱,得到非弹元素的相对产额。其中非弹元素包括C、O、Si、Ca等。
根据元素非标准普与加权最小二乘法对俘获伽马谱进行解谱,得到各俘获元素的俘获产额。
根据纯净非弹伽马谱解谱的非弹元素的相对产额与俘获伽马谱解谱的各俘获元素的的俘获产额,采用元素架桥法,得到元素的非弹干重,进而得到地层的总碳干重和总氧干重。
S102:从所述总碳干重中减去岩石骨架的碳干重,得到地层的流体碳干重;从所述总氧干重减去岩石骨架的氧干重,得到地层的流体氧干重,并根据所述流体碳干重和所述流体氧干重确定流体碳氧干重比。
在本实施例中,阳离子对应的元素多以氧化物或碳酸盐的形式存在与地层中,因此利用地层中各阳离子对应的化合物可以确定岩石骨架的碳干重和岩石骨架的氧干重。
将流体碳干重与所述流体氧干重的比值确定为流体碳氧干重比。
S103:根据所述流体碳氧干重比计算得到地层初始剩余油饱和度。
在本实施例中,流体碳氧干重比为CORW,地层孔隙度为Φ,含油饱和度为So,油的密度为ρo,水的密度为ρw,油中的碳原子的重量比例为Poc,水中氧原子的重量比例为Pwo
则流体碳氧干重比可以表示为
Figure GDA0002459518460000061
Figure GDA0002459518460000062
可得
Figure GDA0002459518460000071
利用公式(2)可以求取地层初始剩余油饱和度。
S104:对所述初始剩余油饱和度进行线性插值,得到地层的最终剩余油饱和度。
具体地,计算纯水层对应的第一流体碳氧干重比,将所述第一流体碳氧干重比代入流体碳氧干重比与剩余油饱和度的关系式公式(2),得到第一剩余油饱和度;
计算纯油层对应的第二流体碳氧干重比,将所述第二流体碳氧干重比代入流体碳氧干重比与剩余油饱和度的关系式公式(2),得到第二剩余油饱和度;
根据所述初始剩余油饱和度,在所述第一剩余油饱和度和所述第二剩余油饱和度之间进行线性插值,得到所述最终剩余油饱和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剩余油饱和度记为S1,第二剩余油饱和度记为S2,初始剩余油饱和度记为Soa,则在所述第一剩余油饱和度和所述第二剩余油饱和度之间进行线性插值,得到地层的最终剩余油饱和度So为:
Figure GDA0002459518460000072
从上述实施例可知,通过能谱测井获取地层的总碳干重和总氧干重;从总碳干重中减去岩石骨架的碳干重,得到地层的流体碳干重;从总氧干重减去岩石骨架的氧干重,得到地层的流体氧干重,并根据流体碳干重和流体氧干重确定流体碳氧干重比;根据流体碳氧干重比计算得到地层初始剩余油饱和度;对初始剩余油饱和度进行线性插值,得到地层的最终剩余油饱和度。由于从地层的总碳干重和总氧干重去除了岩石骨架的碳干重和氧干重,使得得到的剩余油饱和度不受地层骨架因素的影响,能够,同时由于最终剩余油饱和度是通过对初始剩余油饱和度进行线性插值得到的,而不是直接对与剩余油饱和度呈非线性关系的碳氧比直接进行线性插值得到,因此避免了系统误差的产生。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图1对应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步骤S102之前还包括:
S105:根据岩石骨架中各阳离子对应的元素的干重,计算得到各阳离子对应的化合物中包含的碳干重和氧干重;对各阳离子对应的碳干重和氧干重分别求和,计算得到岩石骨架的碳干重和岩石骨架的氧干重。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层剩余油饱和度确定装置结构示意图一。如图2所示,该地层剩余油饱和度确定装置包括:元素干重获取模块201、流体碳氧干重比确定模块202、初始剩余油饱和度计算模块203和最终剩余油饱和度计算模块204。
其中,元素干重获取模块201,用于通过能谱测井获取地层的总碳干重和总氧干重;
流体碳氧干重比确定模块202,用于从所述总碳干重中减去岩石骨架的碳干重,得到地层的流体碳干重;从所述总氧干重减去岩石骨架的氧干重,得到地层的流体氧干重,并根据所述流体碳干重和所述流体氧干重确定流体碳氧干重比;
初始剩余油饱和度计算模块203,用于根据所述流体碳氧干重比计算得到地层初始剩余油饱和度;
最终剩余油饱和度计算模块204,用于对所述初始剩余油饱和度进行线性插值,得到地层的最终剩余油饱和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元素干重获取模块201,具体用于在能谱测井的中子脉冲发射期间获取非弹混合伽马谱;在能谱测井的中子脉冲停止后获取俘获伽马谱;根据所述获取俘获伽马谱和所述非弹混合伽马谱,得到纯净非弹伽马谱;对所述俘获伽马谱进行定量解析,得到各俘获元素的俘获产额,并根据氧化物闭合模型得到俘获元素的俘获干重;对所述纯净非弹伽马谱进行定量解析,得到各非弹元素的非弹产额,并根据双谱联合解谱得到各非弹元素的非弹干重;根据所述非弹元素干重得到的碳元素和氧元素干重即为总碳干重和总氧干重。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3,在图2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装置还包括:
岩石骨架碳氧干重计算模块205,用于根据岩石骨架中各阳离子对应的元素的干重,计算得到各阳离子对应的化合物中包含的碳干重和氧干重;对各阳离子对应的碳干重和氧干重分别求和,计算得到岩石骨架的碳干重和岩石骨架的氧干重。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初始剩余油饱和度计算模块203,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流体碳氧干重比计算得到地层初始剩余油饱和度,包括:
根据流体碳氧干重比与剩余油饱和度的关系式:
Figure GDA0002459518460000091
计算得到层初始剩余油饱和度;
其中
Figure GDA0002459518460000092
流体碳氧干重比为CORW,地层孔隙度为Φ,含油饱和度为So,油的密度为ρo,水的密度为ρw,油中的碳原子的重量比例为Poc,水中氧原子的重量比例为Pwo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最终剩余油饱和度计算模块204,具体用于计算纯水层对应的第一流体碳氧干重比,将所述第一流体碳氧干重比代入流体碳氧干重比与剩余油饱和度的关系式,得到第一剩余油饱和度;计算纯油层对应的第二流体碳氧干重比,将所述第二流体碳氧干重比代入流体碳氧干重比与剩余油饱和度的关系式,得到第二剩余油饱和度;根据所述初始剩余油饱和度,在所述第一剩余油饱和度和所述第二剩余油饱和度之间进行线性插值,得到所述最终剩余油饱和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层剩余油饱和度确定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地层剩余油饱和度确定设备4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2。该地层剩余油饱和度确定设备400还包括通信部件403。其中,处理器401、存储器402以及通信部件403通过总线404连接。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至少一个处理器401执行所述存储器402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至少一个处理器401执行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基于神经网络的道路病害识别方法。通信部件403用于与终端设备和/或服务器进行通讯。
处理器401的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在上述的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应理解,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英文: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发明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存储器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总线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本申请附图中的总线并不限定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模块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模块,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模块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英文: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
应理解,上述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英文: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发明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存储器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还可以为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总线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本申请附图中的总线并不限定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上述存储介质可以是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简称:ASIC)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电子设备或主控设备中。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地层剩余油饱和度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能谱测井获取地层的总碳干重和总氧干重;
从所述总碳干重中减去岩石骨架的碳干重,得到地层的流体碳干重;从所述总氧干重减去岩石骨架的氧干重,得到地层的流体氧干重,并根据所述流体碳干重和所述流体氧干重确定流体碳氧干重比;
根据所述流体碳氧干重比计算得到地层初始剩余油饱和度;
对所述初始剩余油饱和度进行线性插值,得到地层的最终剩余油饱和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能谱测井获取地层的总碳干重和总氧干重,包括:
在能谱测井的中子脉冲发射期间获取非弹混合伽马谱;
在能谱测井的中子脉冲停止后获取俘获伽马谱;
根据所述获取俘获伽马谱和所述非弹混合伽马谱,得到纯净非弹伽马谱;
对所述俘获伽马谱进行定量解析,得到各俘获元素的俘获产额,并根据氧化物闭合模型得到俘获元素的俘获干重;
对所述纯净非弹伽马谱进行定量解析,得到各非弹元素的非弹产额,并根据双谱联合解谱得到各非弹元素的非弹干重;
根据所述非弹元素干重得到的碳元素和氧元素干重即为总碳干重和总氧干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总碳干重中减去岩石骨架的碳干重,得到地层的流体碳干重;并从所述总氧干重减去岩石骨架的氧干重,得到地层的流体氧干重之前,还包括:
根据岩石骨架中各阳离子对应的元素的干重,计算得到各阳离子对应的化合物中包含的碳干重和氧干重;
对各阳离子对应的碳干重和氧干重分别求和,计算得到岩石骨架的碳干重和岩石骨架的氧干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流体碳氧干重比计算得到地层初始剩余油饱和度,包括:
根据流体碳氧干重比与剩余油饱和度的关系式:
Figure FDA0002459518450000011
计算得到层初始剩余油饱和度;
其中
Figure FDA0002459518450000021
流体碳氧干重比为CORW,地层孔隙度为Φ,含油饱和度为So,油的密度为ρo,水的密度为ρw,油中的碳原子的重量比例为Poc,水中氧原子的重量比例为Pwo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初始剩余油饱和度进行线性插值,得到地层的最终剩余油饱和度,包括:
计算纯水层对应的第一流体碳氧干重比,将所述第一流体碳氧干重比代入流体碳氧干重比与剩余油饱和度的关系式,得到第一剩余油饱和度;
计算纯油层对应的第二流体碳氧干重比,将所述第二流体碳氧干重比代入流体碳氧干重比与剩余油饱和度的关系式,得到第二剩余油饱和度;
根据所述初始剩余油饱和度,在所述第一剩余油饱和度和所述第二剩余油饱和度之间进行线性插值,得到所述最终剩余油饱和度。
6.一种地层剩余油饱和度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元素干重获取模块,用于通过能谱测井获取地层的总碳干重和总氧干重;
流体碳氧干重比确定模块,用于从所述总碳干重中减去岩石骨架的碳干重,得到地层的流体碳干重;从所述总氧干重减去岩石骨架的氧干重,得到地层的流体氧干重,并根据所述流体碳干重和所述流体氧干重确定流体碳氧干重比;
初始剩余油饱和度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流体碳氧干重比计算得到地层初始剩余油饱和度;
最终剩余油饱和度计算模块,用于对所述初始剩余油饱和度进行线性插值,得到地层的最终剩余油饱和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元素干重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在能谱测井的中子脉冲发射期间获取非弹混合伽马谱;在能谱测井的中子脉冲停止后获取俘获伽马谱;根据所述获取俘获伽马谱和所述非弹混合伽马谱,得到纯净非弹伽马谱;对所述俘获伽马谱进行定量解析,得到各俘获元素的俘获产额,并根据氧化物闭合模型得到俘获元素的俘获干重;对所述纯净非弹伽马谱进行定量解析,得到各非弹元素的非弹产额,并根据双谱联合解谱得到各非弹元素的非弹干重;根据所述非弹元素干重得到的碳元素和氧元素干重即为总碳干重和总氧干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岩石骨架碳氧干重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岩石骨架中各阳离子对应的元素的干重,计算得到各阳离子对应的化合物中包含的碳干重和氧干重;对各阳离子对应的碳干重和氧干重分别求和,计算得到岩石骨架的碳干重和岩石骨架的氧干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剩余油饱和度计算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流体碳氧干重比计算得到地层初始剩余油饱和度,包括:
根据流体碳氧干重比与剩余油饱和度的关系式:
Figure FDA0002459518450000031
计算得到层初始剩余油饱和度;
其中
Figure FDA0002459518450000032
流体碳氧干重比为CORW,地层孔隙度为Φ,含油饱和度为So,油的密度为ρo,水的密度为ρw,油中的碳原子的重量比例为Poc,水中氧原子的重量比例为Pwo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最终剩余油饱和度计算模块,具体用于计算纯水层对应的第一流体碳氧干重比,将所述第一流体碳氧干重比代入流体碳氧干重比与剩余油饱和度的关系式,得到第一剩余油饱和度;计算纯油层对应的第二流体碳氧干重比,将所述第二流体碳氧干重比代入流体碳氧干重比与剩余油饱和度的关系式,得到第二剩余油饱和度;根据所述初始剩余油饱和度,在所述第一剩余油饱和度和所述第二剩余油饱和度之间进行线性插值,得到所述最终剩余油饱和度。
CN201910022451.8A 2019-01-10 2019-01-10 地层剩余油饱和度确定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7796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22451.8A CN109779618B (zh) 2019-01-10 2019-01-10 地层剩余油饱和度确定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22451.8A CN109779618B (zh) 2019-01-10 2019-01-10 地层剩余油饱和度确定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79618A CN109779618A (zh) 2019-05-21
CN109779618B true CN109779618B (zh) 2020-07-07

Family

ID=66500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22451.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779618B (zh) 2019-01-10 2019-01-10 地层剩余油饱和度确定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796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85875B (zh) * 2020-04-24 2020-12-25 克拉玛依市昂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等时剩余油饱和度评价方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09434A (en) * 1974-12-09 1977-02-22 Texaco Inc. Dielectric induction logging system for obtaining water and residual oil saturation of earth formations
CN101135733A (zh) * 2007-10-09 2008-03-05 西安奥华电子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脉冲中子双谱-示踪剩余油饱和度测井方法
CN101906963A (zh) * 2010-07-23 2010-12-08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利用c/o和地层宏观俘获截面交会技术确定饱和度方法
CN204070472U (zh) * 2014-09-17 2015-01-07 江苏百穗行饲料有限公司 一种硬颗粒饲料制粒机用的刮刀机构
CN104316971A (zh) * 2014-10-21 2015-01-2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非弹性散射和俘获伽马能谱联合解析方法
CN104500055A (zh) * 2014-12-16 2015-04-0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特低渗透油藏水淹层含水饱和度计算方法
CN105370273A (zh) * 2015-12-10 2016-03-02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碳氧比测井环境影响因素校正的方法
CN105673006A (zh) * 2016-01-07 2016-06-15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用于确定剩余油饱和度的碳氧比值计算方法
CN107152277A (zh) * 2017-06-07 2017-09-12 长江大学 一种碳氧比测井计算剩余油饱和度的方法及系统
CN107526113A (zh) * 2017-08-10 2017-12-2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俘获伽马能谱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8535786A (zh) * 2018-04-24 2018-09-14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非弹性散射伽马能谱解析方法与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09434A (en) * 1974-12-09 1977-02-22 Texaco Inc. Dielectric induction logging system for obtaining water and residual oil saturation of earth formations
CN101135733A (zh) * 2007-10-09 2008-03-05 西安奥华电子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脉冲中子双谱-示踪剩余油饱和度测井方法
CN101906963A (zh) * 2010-07-23 2010-12-08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利用c/o和地层宏观俘获截面交会技术确定饱和度方法
CN204070472U (zh) * 2014-09-17 2015-01-07 江苏百穗行饲料有限公司 一种硬颗粒饲料制粒机用的刮刀机构
CN104316971A (zh) * 2014-10-21 2015-01-2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非弹性散射和俘获伽马能谱联合解析方法
CN104500055A (zh) * 2014-12-16 2015-04-0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特低渗透油藏水淹层含水饱和度计算方法
CN105370273A (zh) * 2015-12-10 2016-03-02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碳氧比测井环境影响因素校正的方法
CN105673006A (zh) * 2016-01-07 2016-06-15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用于确定剩余油饱和度的碳氧比值计算方法
CN107152277A (zh) * 2017-06-07 2017-09-12 长江大学 一种碳氧比测井计算剩余油饱和度的方法及系统
CN107526113A (zh) * 2017-08-10 2017-12-2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俘获伽马能谱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8535786A (zh) * 2018-04-24 2018-09-14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非弹性散射伽马能谱解析方法与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一种基于环空流体影响的碳氧比测井剩余油饱和度校正方法;乐彪;《中国锰业》;20180430;第36卷(第2期);第6-9页 *
脉冲中子全谱饱和度测井在大王庄油田的应用;脉冲中子全谱饱和度测井在大王庄油田的应用;《中国石油勘探》;20181113;第23卷(第6期);第114-118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79618A (zh) 2019-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leckler et al. Human-induced global ocean warming on multidecadal timescales
Peters et al. Determinants of extinction in the fossil record
Vaughan et al. Detecting cycles in stratigraphic data: Spectral analysis in the presence of red noise
Yi et al. A reconstruction of late Pleistocene relative sea level in the south Bohai Sea, China, based on sediment grain-size analysis
Li et al. An analysis of extreme flood events during the past 400 years at Taihu Lake, China
CN110486002B (zh) 中子伽马密度测井中地层体积密度确定方法及设备
CN115685377B (zh) 氦气成因资源评价方法及装置
CN104316971A (zh) 一种非弹性散射和俘获伽马能谱联合解析方法
Chen et al. Provenance discrimination of the clay sediment in the western Taiwan Strait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coastal current variability during the late-Holocene
CN104297810A (zh) 一种地层元素测井中净非弹性散射伽马能谱的获取方法
Zhao et al. Recent sedimentary record of storms and floods within the estuarine-inner shelf region of the East China Sea
CN114240212A (zh) 地质参数对资源量影响权重的确定方法及设备
CN109779618B (zh) 地层剩余油饱和度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6360000B (zh) 一种地壳物质结构的航空磁法探测方法
Missiaen et al. Downcore variations of sedimentary detrital (238U/232Th) ratio: Implications on the use of 230Thxs and 231Paxs to reconstruct sediment flux and ocean circulation
Lawman et al. Unraveling forced responses of extreme El Niño variability over the Holocene
Liu et al. Luminescence dating of the late Quaternary sediments in Hangzhou Bay, China
CN114186879A (zh) 地质参数对资源量计算误差影响的评估方法及设备
Wu et al. Physics-embedded inverse analysis with algorithmic differentiation for the earth’s subsurface
CN110894785B (zh) 超热中子孔隙度测井方法及设备
CN112213782A (zh) 分相位地震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16927771A (zh) 一种预测页岩储层总有机碳数据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580159A (zh) 基于微震品质因子的压裂效果评价方法及装置
Koch et al. Does fluvial channel-belt clustering predict net sand to gross rock volume? Architectural metrics and point-pattern analysis of a digital outcrop model
CN113076651A (zh) 基于宇宙成因核素恢复基岩剥露历史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07

Termination date: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