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74987B - 集成喷气阀和喷气系统 - Google Patents

集成喷气阀和喷气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74987B
CN109774987B CN201910207486.9A CN201910207486A CN109774987B CN 109774987 B CN109774987 B CN 109774987B CN 201910207486 A CN201910207486 A CN 201910207486A CN 109774987 B CN109774987 B CN 1097749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cavity
air inlet
air
pis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0748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74987A (zh
Inventor
李书田
李海霞
贾俊良
张娜
刘岩
刘向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Polytechnic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Polytechn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Polytechnic filed Critical Beijing Polytechnic
Priority to CN20191020748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749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749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749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749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749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间环境模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集成喷气阀和喷气系统。集成喷气阀包括阀壳、活塞杆、活塞、进气阀、喷气阀和连通阀;进气阀和喷气阀分别设置在阀壳的两端;活塞滑动设置在阀壳内,将阀壳内部分割为进气腔和喷气腔;进气阀与进气腔连通,喷气阀与喷气腔连通;连通阀设置在活塞上,能够在打开时连通进气腔和喷气腔。喷气系统包括上述集成喷气阀。本发明实现了去除卫星或实验体目标飞行器表面电荷的功能,保证了卫星或实验体目标飞行器的正常作业;其喷射量经过进气阀、连通阀和喷气阀三次控制后,喷出量较小,使得在空间载有较少气体的情况下,使用较久的时间,增加了目标飞行器的正常工作时间。

Description

集成喷气阀和喷气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间环境模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集成喷气阀和喷气系统。
背景技术
宇宙的真空环境,其具有较多的自由电子存在,在这种环境下,目标飞行器的表面会聚集大量的电子,当电子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影响到卫星的正常工作。
经反复研究表面,喷射微量中性气体能够诱发表面电荷的释放,而如何在目标飞行器的表面喷射微量中性气体,是现在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喷气阀和喷气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无法解决卫星表面存在电荷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集成喷气阀,包括阀壳、活塞杆、活塞、进气阀、喷气阀和连通阀;
所述进气阀和所述喷气阀分别设置在所述阀壳的两端;
所述活塞滑动设置在所述阀壳内,将所述阀壳内部分割为进气腔和喷气腔;
所述进气阀与所述进气腔连通,所述喷气阀与所述喷气腔连通;
所述连通阀设置在所述活塞上,能够在打开时连通所述进气腔和所述喷气腔。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阀包括第一阀芯、第一复位装置和第一阀杆;
所述阀壳上设置有连通所述进气腔的内部和外部的第一阀腔;
所述第一阀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阀腔内,用于封闭所述第一阀腔;
所述第一复位装置与所述第一阀芯连接,使所述第一阀芯将所述第一阀腔封闭;
所述第一阀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阀芯靠近所述活塞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伸入到所述进气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阀芯上设置有第一阀孔和第一侧孔;
所述第一阀孔设置在所述第一阀芯远离所述活塞的一端;
所述第一侧孔设置在所述第一阀芯的侧壁上,且与所述第一阀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孔为多个。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复位装置为压簧。
进一步的,所述连通阀包括第二阀芯、第二复位装置和第二阀杆;
所述活塞上设置有连通所述进气腔和所述喷气腔的第二阀腔;
所述第二阀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阀腔内,用于封闭所述第二阀腔;
所述第二复位装置与所述第二阀芯连接,使所述第二阀芯将所述第二阀腔封闭;
所述第二阀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阀芯靠近所述活塞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伸入到所述喷气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喷气阀包括第三阀芯、第三复位装置和第三阀杆;
所述阀壳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喷气腔内部和外部的第三阀腔;
所述第三阀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三阀腔内,用于封闭所述第三阀腔;
所述第三复位装置与所述第三阀芯连接,使所述第三阀芯将所述第三阀腔封闭;
所述第三阀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阀芯靠近所述活塞的一端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喷气腔与所述活塞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阀芯远离所述喷气腔的一端设置有喷嘴。
进一步的,所述阀壳上还设置有排气阀,用于连通所述进气腔的内部和外部;
所述排气阀包括第四阀芯、第四复位装置和推动连接装置;
所述阀壳上设置有连通所述进气腔内部和外部的第四阀腔;
所述第四阀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四阀腔内,用于封闭所述第四阀腔;
所述第四复位装置与所述第四阀腔连接,使得所述第四阀芯件将第四阀腔封比;
所述推动连接装置设置在所述活塞杆上,且与所述第四阀芯远离所述活塞的一端相抵。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喷气系统,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集成喷气阀。
本发明提供的集成喷气阀和喷气系统,在目标飞行器内设置气体,该气体通过进气阀进入到进气腔,再通过连通阀进入到喷气腔,最终通过喷气阀喷出,此时,喷出的气体会对目标飞行器的表面存在的电荷造成破坏,即破坏其电荷平衡,实现去除目标飞行器表面电荷的功能,保证了目标飞行器的正常作业;其喷射量经过进气阀、连通阀和喷气阀三次控制后,喷出量较小,使得在空间载有较少气体的情况下,使用较久的时间,增加了目标飞行器的正常工作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喷气阀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喷气阀的左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2的B-B剖视图;
图5为图3的C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3的D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3的E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3的F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喷气阀的活塞的主视图;
图10为图9的G-G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喷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活塞杆;
2:集成外壳;
3:进气管;
4:排气阀;4-1:复位端;4-2:第四复位装置;4-3:弹簧槽;4-4:第四滑动杆;4-5:第四阀孔;4-6:第四侧孔;4-7:第四密封端;4-8:第四阀腔;
5:连通阀;5-1:第二滑动杆;5-2:第二复位装置;5-3:第二阀腔;5-4:第二密封端;5-5:右通孔;5-6:第二阀杆;5-7:第二侧孔;5-8:第二阀孔;
6:阀壳;
7:喷气腔;
8:喷嘴;
9:喷孔;
10:喷气阀;10-1:第三滑动杆;10-2:第三复位装置;10-3:第三阀腔;10-4:第三阀孔;10-5:第三密封端;10-6:通气孔;
11:活塞;11-1:滑动孔;11-2:透气孔;
12:进气腔;
13:进气阀;13-1:第一阀杆;13-2:第一密封端;13-3:第一侧孔;13-4:第一滑动杆;13-5:第一阀孔;13-6:第一复位装置;13-7:密封环;13-8:第一阀腔;13-9:进气孔;
14:驱动电机;
15:主架;
16:传动机构;
17:集成喷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附图1-图10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成喷气阀10,包括阀壳6、活塞杆1、活塞11、进气阀13、喷气阀10和连通阀5;进气阀13和喷气阀10分别设置在阀壳6的两端;活塞11滑动设置在阀壳6内,将阀壳6内部分割为进气腔12和喷气腔7;进气阀13与进气腔12连通,喷气阀10与喷气腔7连通;连通阀5设置在活塞11上,能够在打开时连通进气腔12和喷气腔7。
在本发明中,在目标飞行器上携带有中性气体,在阀壳6的一端设置有进气阀13,能够通过进气阀13将少量的中性气体输入到阀壳6内的阀腔中,活塞11将阀腔分割为进气腔12和喷气腔7两部分,通过活塞杆1带动活塞11在阀腔内做往复移动,改变进气腔12和喷气腔7的容积,在活塞11上设置连通阀5,使得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将进气腔12和喷气腔7进行连通。
具体的,在使用时,先通过进气阀13将中性气体输送到进气腔12中,移动活塞11向喷气阀10方向移动,同时打开进气阀13,使得进气腔12和喷气腔7的气压压力平衡,即将进入到进气腔12内的气体向喷气腔7内进行少量的输入,活塞11在活塞杆1的作用下,继续右移,到一定位置后,进气阀13关闭,使得进气腔12和喷气腔7封闭后,喷气阀10打开,由于外界环境为真空,进而可以将喷气腔7内的气体喷出,完成对目标飞行器表面电荷的释放,保证了目标飞行器的正常工作。
由于进气阀13先输入少量气体,而该气体有被进气腔12和喷气腔7进一步分散,使得从喷气阀10喷出的气体量极少,进而既能够实现对目标飞行器进行表面电荷的释放,又能够保证较长时间的喷气效果。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阀壳6外设置有集成外壳2,进气管3的一端与阀壳6端部的进气阀13连接,另一端穿过集成外壳2的侧壁后伸出,与目标飞行器连接;集成外壳2的左端,即设置有进气阀13的一端的外侧设置有端盖,用于与其他零部件进行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进气阀13包括第一阀芯、第一复位装置13-6和第一阀杆13-1;阀壳6上设置有连通进气腔12的内部和外部的第一阀腔13-8;第一阀芯滑动设置在第一阀腔13-8内,用于封闭第一阀腔13-8;第一复位装置13-6与第一阀芯连接,使第一阀芯将第一阀腔13-8封闭;第一阀杆13-1的一端与第一阀芯靠近活塞11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伸入到进气腔12内。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阀芯包括第一滑动杆13-4和第一密封端13-2,第一滑动杆13-4的一端伸入到第一阀腔13-8内,另一端在进气管3内,第一滑动杆13-4和第一阀杆13-1分别设置在第一密封端13-2的相对两端;第一密封端13-2的直径大于第一滑动杆13-4的直径,也大于与进气腔12连通的进气孔13-9的直径,进气孔13-9的直径大于第一阀杆13-1的直径,第一阀腔13-8的直径大于第一密封端13-2的直径,使得第一密封端13-2与进气孔13-9贴紧时,能够实现进气腔12与外部的密封,第一密封端13-2与进气孔13-9分离时,进气腔12与外部连通,能够向进气腔12输入气体。
具体的,在使用时,第一密封端13-2在第一复位装置13-6的作用下,与进气孔13-9贴紧,将进气腔12密封,在活塞11向左移动时,活塞11的左侧与第一阀杆13-1的右端相抵,继续左移,推动第一阀杆13-1,进而带动第一阀芯在第一阀腔13-8内向左滑动,使得第一密封端13-2与进气孔13-9分离,气体能够通过第一密封端13-2的外缘进入到进气孔13-9内,从而进入到进气腔12内。
为保证第一密封端13-2与进气孔13-9之间的密封,在第一密封端13-2靠近进气孔13-9的一端设置有密封槽,在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保证第一密封端13-2与进气孔13-9之间的密封性;为保证第一阀腔13-8与进气管3之间的密封性,在第一阀腔13-8左端设置有密封环13-7,密封环13-7上靠近进气管3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圈。
为实现进气管3与进气孔13-9的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阀芯上设置有第一阀孔13-5和第一侧孔13-3;第一阀孔13-5设置在第一阀芯远离活塞11的一端;第一侧孔13-3设置在第一阀芯的侧壁上,且与第一阀孔13-5连通。
第一阀孔13-5的一端与进气管3连通,另一端与第一侧孔13-3连通,使得气体能够通过进气管3进入到第一阀孔13-5内,再通过第一侧孔13-3进入到第一阀腔13-8内,再绕过第一密封端13-2边缘进入到进气孔13-9内,最后进入到进气腔12内,实现给进气腔12输气。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孔13-3设置为多个,既能够保证通气效果,又不需要将第一侧孔13-3的直径设置太大,保证了第一阀芯的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孔13-3可以是沿第一阀芯的轴线呈直线排列,也可以是以第一阀芯的轴线为中心环状排列。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复位装置13-6为压簧。
压簧的一端与第一密封端13-2靠近第一滑动杆13-4的一侧相抵,另一端与密封环13-7相抵,使得通过压簧能够给第一密封端13-2一个始终靠近进气孔13-9的力,进而能够保证进气阀13的密封性。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复位装置13-6为压簧,但其不仅仅局限于压簧,其还可以是其他的弹性复位装置,如还可以是拉簧、弹片等,也就是说,其只要能够给第一密封端13-2一个朝向进气孔13-9方向的力,使得第一密封端13-2在第一阀杆13-1的作用下,与进气孔13-9分离后,能够在第一复位装置13-6的作用下再次靠近进行密封即可。
在本发明中,连通阀5的目的是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将进气腔12和喷气腔7进行连通,进而使得进气腔12内的气体压力和喷气腔7内的气体压力相同,即使得进气腔12内的气体进入到喷气腔7内。
具体的,连通阀5包括第二阀芯、第二复位装置5-2和第二阀杆5-6;活塞11上设置有连通进气腔12和喷气腔7的第二阀腔5-3;第二阀芯滑动设置在第二阀腔5-3内,用于封闭第二阀腔5-3;第二复位装置5-2与第二阀芯连接,使第二阀芯将第二阀腔5-3封闭;第二阀杆5-6的一端与第二阀芯靠近活塞11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伸入到喷气腔7内。
更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阀芯包括第一密封端13-2和第二滑动杆5-1,第二密封端5-4设置在第二滑动杆5-1的一端;第二滑动杆5-1内设置有第二阀孔5-8,在第二滑动杆5-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侧孔5-7,第二阀孔5-8与第二滑动杆5-1同轴设置,且设置在第二滑动杆5-1远离第二密封端5-4的一端,第二阀孔5-8与第二侧孔5-7连通;第二阀芯与第二阀腔5-3同轴,第二密封端5-4的直径小于第二阀腔5-3的直径,且大于第二滑动杆5-1的直径;第二密封端5-4滑动设置在到第二阀腔5-3内,第二阀腔5-3的一端设置有与进气腔12连通的左通孔,第二阀腔5-3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喷气腔7连通的右通孔5-5,第二滑动杆5-1滑动设置在左通孔内,第二密封端5-4在第二复位装置5-2的作用下,与右通孔5-5相抵,将右通孔5-5与第二阀腔5-3密封分割;第二阀杆5-6滑动设置在右通孔5-5内,且第二阀杆5-6的直径小于右通孔5-5的直径;第二阀杆5-6的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二密封端5-4远离第二滑动杆5-1的一端,另一端穿过右通孔5-5后,伸入到喷气腔7内。
在使用时,活塞11在活塞杆1的作用下右移,当第二阀杆5-6与喷气腔7的右端的内壁相抵时,活塞11继续移动,第二阀杆5-6停止移动,且在喷气腔7的内壁的作用下,使得第二滑动杆5-1和第二密封端5-4向左移动,进而使得第二密封端5-4与右通孔5-5分离;由于喷气腔7内的气压小于进气腔12的气压,使得喷气腔7内的气体通过第二阀孔5-8和第二侧孔5-7进入到第二阀腔5-3后,再由第二阀腔5-3通过右通孔5-5进入到喷气腔7内。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复位装置5-2为压簧,其一端与第二密封端5-4设置有第一滑动杆13-4的一侧相抵,另一端与第二阀腔5-3靠近左通孔的一端相抵。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复位装置5-2为压簧,但其不仅仅局限于压簧,其还可以是其他的弹性复位装置,如还可以是拉簧、弹片等,也就是说,其只要能够给第二密封端5-4一个朝向右通孔5-5方向的力,使得第二密封端5-4在第二阀杆5-6的作用下,与右通孔5-5分离后,能够在第二复位装置5-2的作用下再次靠近进行密封即可。
为保证第二密封端5-4与右通孔5-5之间的密封,在第二密封端5-4靠近右通孔5-5的一端设置有密封槽,在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保证第二密封端5-4与右通孔5-5之间的密封性。
在本发明中,通过喷气阀10的设置,使得喷气腔7与外部连通,当连通后,由于外界环境为真空,进而会将喷气腔7内的气体全部释放,进而对目标飞行器表面电荷造成冲击,进而达到释放表面电荷的目的。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喷气阀10包括第三阀芯、第三复位装置10-2和第三阀杆;阀壳6上设置有连通喷气腔7内部和外部的第三阀腔10-3;第三阀芯滑动设置在第三阀腔10-3内,用于封闭第三阀腔10-3;第三复位装置10-2与第三阀芯连接,使第三阀芯将第三阀腔10-3封闭;第三阀杆的一端与第三阀芯靠近活塞11的一端连接,另一端穿过喷气腔7与活塞11连接。
更具体的,第三阀芯包括第三滑动杆10-1和第三密封端10-5,第三密封端10-5上设置有第三阀孔10-4,连通第三密封端10-5的左右两侧,第三滑动杆10-1的一端与第三密封端10-5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活塞11滑动连接;活塞11上设置有滑动孔11-1,滑动孔11-1的开口处直径小于其内部直径;滑动孔11-1内设置滑动块,滑动块的直径大于滑动孔11-1的开口处的直径,不能从滑动孔11-1内脱离;第三滑动杆10-1与滑动块固定连接,能够在滑动块的带动下,跟随活塞11向远离喷气阀10的方向移动;为保证滑动孔11-1内的压力平衡,在滑动孔11-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喷气腔7连通的透气孔11-2,且透气孔11-2为多个;第三阀芯的左端设置有与喷气腔7连通的通气孔10-6,右端设置有喷嘴8;喷嘴8的左端设置有密封圈,当第三密封端10-5与喷嘴8相抵时,在密封圈的作用下,将第三阀孔10-4与喷嘴8中的喷孔9隔离,当第三密封端10-5与喷嘴8分离时,第三阀孔10-4与喷孔9通过第三阀腔10-3连通;第三复位装置10-2为压簧,其一端与第三密封端10-5的左侧相抵,另一端与第三阀腔10-3的左端相抵。
在使用时,活塞11在活塞杆1的作用下,向右移动,第三滑动杆10-1在滑动孔11-1内滑动;第三密封端10-5在第三复位装置10-2的作用下,与喷嘴8相抵,喷气腔7的内部与外界环境隔绝;当活塞11在活塞杆1的作用下,向左移动时,第三滑动杆10-1在滑动孔11-1内滑动,当滑动块移动到滑动孔11-1的开口处时,滑动块在活塞11的作用下,跟随活塞11向左移动,进而带动第三阀杆向左移动,使得第三密封端10-5与喷嘴8分离,进而实现喷气腔7与外界环境连通,实现喷气。
为保证进入到进气腔12内的气体的精确性,较少气体的排出量,在本实施例中,在阀壳6上还设置了排气阀4,用于连通进气腔12的内部和外部;排气阀4包括第四阀芯、第四复位装置4-2和推动连接装置;阀壳6上设置有连通进气腔12内部和外部的第四阀腔4-8;第四阀芯滑动设置在第四阀腔4-8内,用于封闭第四阀腔4-8;第四复位装置4-2与第四阀腔4-8连接,使得第四阀芯件将第四阀腔4-8封比;推动连接装置设置在活塞杆1上,且与第四阀芯远离活塞11的一端相抵。
具体的,在阀壳6上还设置有第四阀腔4-8、排气孔和弹簧槽4-3,第四阀腔4-8设置在阀壳6靠近进气腔12的一侧,弹簧槽4-3设置在阀壳6远离进气腔12的一侧,第四阀芯通过排气孔与弹簧槽4-3的底部连通;第四阀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密封端4-7、第四滑动杆4-4和复位端4-1;第四密封端4-7滑动设置在第四阀芯内,第四滑动杆4-4滑动设置在排气孔内,第四复位装置4-2为压簧,压簧的一端与弹簧槽4-3的底部相抵,另一端与复位端4-1靠近第四滑动杆4-4的一侧相抵。
更具体的,第四阀腔4-8的直径大于第四密封端4-7的直径,第四密封端4-7的直径大于排气孔的直径,排气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第四滑动杆4-4的直径,复位段的直径大于第四滑动杆4-4的直径;弹簧槽4-3的直径大于排气孔的直径。
更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四滑动杆4-4内设置有第四阀孔4-5,第四阀孔4-5的开口在第四滑动杆4-4设置复位端的一端,第四滑动杆4-4的侧壁上设置有第四侧孔4-6;第四侧孔4-6与第四阀孔4-5连通,且设置在第四滑动杆4-4靠近第四密封端4-7的一端。
在第四复位装置4-2即压簧的作用下,第四密封端4-7向第四阀腔4-8靠近排气孔的一端压紧,将第四阀腔4-8与排气孔之间进行密封,在活塞杆1推动活塞11向喷气阀10方向移动时,移动到一定位置后,活塞杆1上设置有挡板等结构,与复位端4-1远离第四滑动杆4-4的一侧相抵,带动复位端4-1以及整个第四阀芯向进气腔12方向移动,进而使得第四密封端4-7与第四阀腔4-8分离,将排气孔打开,进而将进气腔12内的气体通过排气孔排出。
由上述可知,本发明集成喷气阀10的整个工作过程为:
初始状态下,进气腔12和喷气腔7均为真空状态,且活塞11位于中部,启动驱动装置后,活塞杆1带动活塞11向进气阀13方向移动,与第一阀杆13-1相抵,将进气阀13打开,将气体输送到进气腔12内,此时连通阀5、喷气阀10均为关闭状态,喷气阀10为开通状态;当活塞杆1带动活塞11移动到位后,反向移动,当活塞11与第一阀杆13-1分离后,进气阀13关闭;当活塞11继续向喷气阀10方向移动时,第二阀杆5-6在喷气腔7内与喷气腔7的内壁相抵,在活塞11移动的过程中,第二阀杆5-6带动第二阀芯移动,连通阀5打开,进气腔12内的气体通过连通阀5进入到喷气腔7内,此时,进气阀13、喷气阀10均为关闭状态;当活塞杆1移动到位,开始进行反向移动后,第二阀芯在第二复位装置5-2关闭连通阀5,再继续移动活塞11,活塞11带动第三阀杆移动,将喷气阀10打开,实现将喷气腔7内的气体从喷嘴8喷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喷气系统,如图11所示,其包括上述任一项的集成喷气阀17。
在本发明中,喷气系统包括驱动电机14、传动机构16、主架15和集成喷气阀17,驱动电机14、传动机构16和集成喷气阀17均设置在主架15上,驱动电机14通过传动机构16与集成喷气阀17的活塞杆1连接,带动活塞杆1做往复运动。
本发明提供的集成喷气阀和喷气系统,在目标飞行器内设置气体,该气体通过进气阀13进入到进气腔12,再通过连通阀5进入到喷气腔7,最终通过喷气阀10喷出,此时,喷出的气体会对目标飞行器的表面存在的电荷造成破坏,即破坏其电荷平衡,实现去除目标飞行器表面电荷的功能,保证了目标飞行器的正常作业;其喷射量经过进气阀13、连通阀5和喷气阀10三次控制后,喷出量较小,使得在空间载有较少气体的情况下,使用较久的时间,增加了目标飞行器的正常工作时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上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2)

1.一种集成喷气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壳、活塞杆、活塞、进气阀、喷气阀和连通阀;
所述进气阀和所述喷气阀分别设置在所述阀壳的两端;
所述活塞滑动设置在所述阀壳内,将所述阀壳内部分割为进气腔和喷气腔;
所述进气阀与所述进气腔连通,所述喷气阀与所述喷气腔连通;
所述连通阀设置在所述活塞上,能够在打开时连通所述进气腔和所述喷气腔;
所述进气阀包括第一阀芯、第一复位装置和第一阀杆;
所述阀壳上设置有连通所述进气腔的内部和外部的第一阀腔;
所述第一阀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阀腔内,用于封闭所述第一阀腔;
所述第一复位装置与所述第一阀芯连接,使所述第一阀芯将所述第一阀腔封闭;
所述第一阀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阀芯靠近所述活塞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伸入到所述进气腔内;
所述第一阀芯上设置有第一阀孔和第一侧孔;
所述第一阀孔设置在所述第一阀芯远离所述活塞的一端;
所述第一侧孔设置在所述第一阀芯的侧壁上,且与所述第一阀孔连通;
所述第一侧孔为多个;
所述第一复位装置为压簧;
所述连通阀包括第二阀芯、第二复位装置和第二阀杆;
所述活塞上设置有连通所述进气腔和所述喷气腔的第二阀腔;
所述第二阀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阀腔内,用于封闭所述第二阀腔;
所述第二复位装置与所述第二阀芯连接,使所述第二阀芯将所述第二阀腔封闭;
所述第二阀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阀芯靠近所述活塞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伸入到所述喷气腔内;
所述喷气阀包括第三阀芯、第三复位装置和第三阀杆;
所述阀壳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喷气腔内部和外部的第三阀腔;
所述第三阀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三阀腔内,用于封闭所述第三阀腔;
所述第三复位装置与所述第三阀芯连接,使所述第三阀芯将所述第三阀腔封闭;
所述第三阀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阀芯靠近所述活塞的一端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喷气腔与所述活塞连接;
所述第三阀芯远离所述喷气腔的一端设置有喷嘴;
所述阀壳上还设置有排气阀,用于连通所述进气腔的内部和外部;
所述排气阀包括第四阀芯、第四复位装置和推动连接装置;
所述阀壳上设置有连通所述进气腔内部和外部的第四阀腔;
所述第四阀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四阀腔内,用于封闭所述第四阀腔;
所述第四复位装置与所述第四阀腔连接,使得所述第四阀芯件将第四阀腔封比;
所述推动连接装置设置在所述活塞杆上,且与所述第四阀芯远离所述活塞的一端相抵。
2.一种喷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喷气阀。
CN201910207486.9A 2019-03-19 2019-03-19 集成喷气阀和喷气系统 Active CN1097749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07486.9A CN109774987B (zh) 2019-03-19 2019-03-19 集成喷气阀和喷气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07486.9A CN109774987B (zh) 2019-03-19 2019-03-19 集成喷气阀和喷气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74987A CN109774987A (zh) 2019-05-21
CN109774987B true CN109774987B (zh) 2024-03-08

Family

ID=66488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07486.9A Active CN109774987B (zh) 2019-03-19 2019-03-19 集成喷气阀和喷气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7498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6606A (zh) * 2010-09-05 2011-01-26 张显荣 辐流式涡轮发动机
CN106958686A (zh) * 2017-05-16 2017-07-18 眉山中车制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气控排气阀
CN208019593U (zh) * 2018-01-16 2018-10-30 上海晶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永磁控制节能焊枪
CN109038921A (zh) * 2018-08-14 2018-12-18 浙江钜丰冲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内置喷气的高效散热型永磁电机
CN209667398U (zh) * 2019-03-19 2019-11-22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集成喷气阀和喷气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31831B2 (en) * 2002-06-18 2005-08-23 Jansen's Aircraft Systems Controls, Inc. Distributor purge valv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6606A (zh) * 2010-09-05 2011-01-26 张显荣 辐流式涡轮发动机
CN106958686A (zh) * 2017-05-16 2017-07-18 眉山中车制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气控排气阀
CN208019593U (zh) * 2018-01-16 2018-10-30 上海晶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永磁控制节能焊枪
CN109038921A (zh) * 2018-08-14 2018-12-18 浙江钜丰冲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内置喷气的高效散热型永磁电机
CN209667398U (zh) * 2019-03-19 2019-11-22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集成喷气阀和喷气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替代率对柴油引燃天然气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宋建桐;张春化;吴晗;陈金柱;;甘肃农业大学学报(06);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74987A (zh) 2019-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48372B2 (en) Shooting structure of a paint bullet gun
CN101542173B (zh) 用于流体控制装置的排放物排放
US20060169265A1 (en) Shooting structure of a paint bullet gun
CN102817819A (zh) 微型气泵
KR20060049931A (ko) 모터 차량용 스프링 시스템
CN109774987B (zh) 集成喷气阀和喷气系统
JPH09183080A (ja) 火薬力作動型の打込装置
KR20150110498A (ko) 평면 진공 그리퍼
US10717418B2 (en) Air compressor and extraneous-matter removing apparatus
CN209667398U (zh) 集成喷气阀和喷气系统
TW201806672A (zh) 切換閥及間歇吹氣槍
US20060169264A1 (en) Shooting structure of a paint bullet gun ( = )
US7712464B2 (en) Valve for paint ball guns
GB2520038A (en) Mechanism for rapid discharge of compressed gas
US7401719B2 (en) Staple-driving gun with safety protection
KR20010102936A (ko) 실린더 조작형 복합밸브
CN106334640B (zh) 一种弹簧式自动喷涂连体喷头
CN111981308A (zh) 气动驱动装置与无人机
CN111442116A (zh) 一种先导阀结构的活塞
CN103935422A (zh) 快速安装门框密封条的工具
CN212430428U (zh) 气动驱动装置与无人机
CN110206775A (zh) 一种排气机构
CN110529358A (zh) 加压减压两用气筒
CN107923549B (zh)
CN212155896U (zh) 一种双先导式滑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