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69302A - 发送信息的方法、接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送信息的方法、接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69302A
CN109769302A CN201910120547.8A CN201910120547A CN109769302A CN 109769302 A CN109769302 A CN 109769302A CN 201910120547 A CN201910120547 A CN 201910120547A CN 109769302 A CN109769302 A CN 1097693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channel
channel region
information
down control
re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2054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69302B (zh
Inventor
李超君
成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7693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693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693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693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common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multiple user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发送和接收信息的方法,包括:网络设备确定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包括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所述N为正整数,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确定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上述方法能够实现如何灵活地配置下行控制信道区域,进而灵活使用下行资源。

Description

发送信息的方法、接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发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接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中,终端设备在接收下行数据前,需要知道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设备的下行调度信息,例如时频资源分配、调制编码方式等,同理,终端设备在发送上行数据前,也需要知道上行调度信息。另外,网络设备也需要通知终端设备与上行传输相关的功控命令信息。这些上行调度信息,下行调度信息,和功控命令信息都可以称为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DCI用于调度数据传输。网络设备主要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承载DCI。搜索空间为终端设备待检测的PDCCH集合,因此,终端设备要在PDCCH区域中确定搜索空间,进而从搜索空间中的一个或多个PDCCH上获得DCI。
现行的通信系统中定义的PDCCH,都是用于调度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time interval,TTI)时长为1毫秒(ms)的数据传输,对于TTI时长小于1ms的数据传输,存在调度时延较长的缺陷。为了匹配不同的业务需求或场景需求,系统中需要存在多种TTI时长的数据传输,例如TTI时长小于1ms的短TTI(short TTI),进而在每个短TTI中引入sPDCCH(例如PDCCH for short TTI,或者shortened PDCCH)。如果按照现有LTE Rel-8(release-8)定义的PDCCH映射方式,sPDCCH区域和数据区域位于不同的符号,然而每个短TTI内包括的sPDCCH数不会很多,这样会导致资源浪费。如果按照Rel-11定义的EPDCCH映射方式,sPDCCH会占用该短TTI内的所有符号,这样终端设备需要较长的时间检测sPDCCH,影响时延降低。因此,对于多种TTI时长的数据传输,需要更加灵活地配置下行控制信道区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发送和接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以便实现如何灵活地配置灵活地配置下行控制信道区域。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接收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包括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所述N为正整数;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确定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第四指示信息和第五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下行调度信息中包括或者不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
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搜索空间的数量,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搜索空间的数量为0或正整数;
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为小于或等于7的正整数;
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对应的数据传输的时间长度;
所述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映射方式,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映射方式包括集中式映射方式或分布式映射方式。
可选的,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资源;或者,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不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资源;或者,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被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或者,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未被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
可选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承载于高层信令,或者,承载于LTE Rel-8定义的PDCCH。
可选的,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还包括第六指示信息,所述第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下行调度信息中包含的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的比特数。
可选的,在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确定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之后,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下行调度信息,所述下行调度信息承载于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下行控制信道;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下行调度信息确定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
可选的,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不包括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之外被配置给其它终端设备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所述其它终端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是不同的终端设备。
可选的,所述下行调度信息包括所述下行数据的频域资源信息,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下行调度信息确定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包括: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下行调度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和/或,所述第六指示信息指示下行调度信息中包含的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的比特数为正整数,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下行数据的频域资源信息和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或者,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下行调度信息不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和/或,所述第六指示信息指示下行调度信息中包含的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的比特数为0,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不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对应的资源。
可选的,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五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五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映射方式为集中式映射方式,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为1,2,或3;或者,所述第五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映射方式为分布式映射方式,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为1。
可选的,若所述第五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映射方式为集中式映射方式,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为S1-L;若所述第五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映射方式为分布式映射方式,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为S1-D;其中,S1-L的取值大于或等于S1-D。因此,采用集中式映射方式时,时域资源可以占用多个符号(例如,2或3个符号),这样频域资源可以尽量集中,配置在信道条件最好的PRB上;采用分布式映射方式时,时域资源占用符号越少越好,这样频域资源可以尽量展宽,获取更大频率分集效果。
可选的,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还包括第七指示信息,所述第七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搜索空间内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DCI的调度信息类型;或者,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还包括第八指示信息,所述第八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的调度信息类型;其中,所述调度信息类型包括上行调度信息或下行调度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第九指示信息,所述第九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的频域资源。可选的,所述第九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连续的频域资源,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的取值范围为1,2和3中的至少2种。可选的,所述频域资源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非连续的频域资源,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为1,或者,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的取值范围为1和2。
可选的,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包括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第十一指示信息,第十二指示信息,第十三指示信息,第十四指示信息和第十五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十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下行调度信息中包括或者不包括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
所述第十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搜索空间数量,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搜索空间的数量为0或正整数;
所述第十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为小于或等于7的正整数,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和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不相同;
所述第十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对应的数据传输的时间长度,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对应的数据传输的时间长度与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对应的数据传输的时间长度不相同;
所述第十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映射方式,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映射方式和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映射方式不相同。
可选的,所述第四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对应的数据传输的时间长度为2或3个符号,所述第十四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对应的数据传输的时间长度为1个时隙。
可选的,所述第四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对应的数据传输的时间长度为2或3个符号,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搜索空间的数量大于0;所述第十四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对应的数据传输的时间长度为1个时隙,所述第十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搜索空间的数量为0。这样,所述终端设备不需要在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搜索下行控制信道,但是还是需要知道该区域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情况,以便释放给下行数据使用。
可选的,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还包括第十八指示信息,所述第十八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的调度信息类型。
可选的,所述第八指示信息指示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只包括上行调度信息,所述第十八指示信息指示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只包括下行调度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八指示信息指示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只包括上行调度信息,所述第十八指示信息指示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包括下行调度信息和上行调度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包括N个CCE,所述N个CCE中的任何一个CCE由C个SREG组成,所述任何一个SREG在频域上占用6个子载波且在时域上占用1个符号,C为6,8或10;或者,所述任何一个SREG在频域上占用6个子载波且在时域上占用2个符号,C为3,4或5。可选的,所述任何一个CCE由C个非连续的SREG组成,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资源或不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资源按照最小粒度为2个CCE进行指示。
可选的,下行调度信息包括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和下行数据的频域资源信息;或者,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第二十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二十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所述第二十一指示信息承载于高层信令。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是否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可选的,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为1比特信息。该1比特信息为A时,指示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该1比特信息为B时,指示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不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其中,A为二进制(binary)‘1’,B为二进制‘0’;或者,B为二进制‘1’,A为二进制‘0’。
可选的,若该1比特信息为A,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下行调度信息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下行数据的频域资源信息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初始资源;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为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初始资源除去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不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资源外剩下的资源。
其中,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不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资源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初始资源和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重叠的区域内检测到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或者,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不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资源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初始资源和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重叠的区域内检测到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以及该检测到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CCE/RB之前的CCE/RB。
可选的,若该1比特信息为B,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下行调度信息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下行数据的频域资源信息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初始资源;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为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初始资源除去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的资源外剩下的资源。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接发送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确定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包括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所述N为正整数;
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第四指示信息和第五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下行调度信息中包括或者不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
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搜索空间的数量,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搜索空间的数量为0或正整数;
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为小于或等于7的正整数;
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对应的数据传输的时间长度;
所述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映射方式,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映射方式包括集中式映射方式或分布式映射方式。
可选的,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资源;或者,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不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资源;或者,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被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或者,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未被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
可选的,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还包括第六指示信息,所述第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下行调度信息中包含的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的比特数。
可选的,在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之后,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确定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下行调度信息,所述下行调度信息承载于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下行控制信道,所述下行调度信息用于调度所述下行数据传输;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上发送所述下行数据。
可选的,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网络设备确定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包括: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下行调度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和/或,所述第六指示信息指示下行调度信息中包含的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的比特数为正整数,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不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指示的不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资源;或者,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下行调度信息不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和/或,所述第六指示信息指示下行调度信息中包含的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的比特数为0,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不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对应的资源。
可选的,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五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五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映射方式为集中式映射方式,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为1,2,或3;或者,所述第五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映射方式为分布式映射方式,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为1。
可选的,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还包括第七指示信息,所述第七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搜索空间内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DCI的调度信息类型;或者,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还包括第八指示信息,所述第八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的调度信息类型;其中,所述调度信息类型包括上行调度信息或下行调度信息。
可选的,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包括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第十一指示信息,第十二指示信息,第十三指示信息,第十四指示信息和第十五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十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下行调度信息中包括或者不包括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
所述第十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搜索空间数量,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搜索空间的数量为0或正整数;
所述第十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为小于或等于7的正整数,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和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不相同;
所述第十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对应的数据传输的时间长度,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对应的数据传输的时间长度与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对应的数据传输的时间长度不相同;
所述第十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映射方式,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映射方式包括集中式映射方式或分布式映射方式。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所述收发器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包括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所述N为正整数;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确定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其中,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第四指示信息和第五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下行调度信息中包括或者不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
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搜索空间的数量,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搜索空间的数量为0或正整数;
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为小于或等于7的正整数;
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对应的数据传输的时间长度;
所述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映射方式,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映射方式包括集中式映射方式或分布式映射方式。
可选的,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资源;或者,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不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资源;或者,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被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或者,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未被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
可选的,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还包括第六指示信息,所述第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下行调度信息中包含的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的比特数。
可选的,所述收发器,还用于接收所述下行调度信息,所述下行调度信息承载于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下行控制信道;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下行调度信息确定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
可选的,所述下行调度信息包括所述下行数据的频域资源信息,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下行调度信息确定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包括: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下行调度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和/或,所述第六指示信息指示下行调度信息中包含的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的比特数为正整数,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下行数据的频域资源信息和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或者,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下行调度信息不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和/或,所述第六指示信息指示下行调度信息中包含的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的比特数为0,所述处理器,还用于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不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对应的资源。
可选的,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五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五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映射方式为集中式映射方式,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为1,2,或3;或者,所述第五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映射方式为分布式映射方式,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为1。
可选的,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还包括第七指示信息,所述第七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搜索空间内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DCI的调度信息类型;或者,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还包括第八指示信息,所述第八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的调度信息类型;其中,所述调度信息类型包括上行调度信息或下行调度信息。
可选的,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包括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第十一指示信息,第十二指示信息,第十三指示信息,第十四指示信息和第十五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十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下行调度信息中包括或者不包括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
所述第十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搜索空间数量,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搜索空间的数量为0或正整数;
所述第十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为小于或等于7的正整数,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和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不相同;
所述第十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对应的数据传输的时间长度,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对应的数据传输的时间长度与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对应的数据传输的时间长度不相同;
所述第十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映射方式,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映射方式包括集中式映射方式或分布式映射方式。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所述收发器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处理器,用于确定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包括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所述N为正整数;
所述收发器,用于发送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第四指示信息和第五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下行调度信息中包括或者不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
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搜索空间的数量,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搜索空间的数量为0或正整数;
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为小于或等于7的正整数;
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对应的数据传输的时间长度;
所述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映射方式,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映射方式包括集中式映射方式或分布式映射方式。
可选的,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资源;或者,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不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资源;或者,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被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或者,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未被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
可选的,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还包括第六指示信息,所述第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下行调度信息中包含的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的比特数。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确定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发送所述下行调度信息,所述下行调度信息承载于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下行控制信道,所述下行调度信息用于调度所述下行数据传输;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在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上发送所述下行数据。
可选的,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处理器,还用于确定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包括: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下行调度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和/或,所述第六指示信息指示下行调度信息中包含的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的比特数为正整数,所述处理器,还用于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不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指示的不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资源;或者,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下行调度信息不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和/或,所述第六指示信息指示下行调度信息中包含的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的比特数为0,所述处理器,还用于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不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对应的资源。
可选的,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五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五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映射方式为集中式映射方式,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为1,2,或3;或者,所述第五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映射方式为分布式映射方式,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为1。
可选的,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还包括第七指示信息,所述第七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搜索空间内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DCI的调度信息类型;或者,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还包括第八指示信息,所述第八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的调度信息类型;其中,所述调度信息类型包括上行调度信息或下行调度信息。
可选的,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包括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第十一指示信息,第十二指示信息,第十三指示信息,第十四指示信息和第十五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十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下行调度信息中包括或者不包括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
所述第十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搜索空间数量,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搜索空间的数量为0或正整数;
所述第十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为小于或等于7的正整数,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和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不相同;
所述第十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对应的数据传输的时间长度,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对应的数据传输的时间长度与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对应的数据传输的时间长度不相同;
所述第十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映射方式,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映射方式包括集中式映射方式或分布式映射方式。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例,可以实现灵活配置下行控制信道区域,进而灵活使用下行资源。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六指示信息灵活指示下行调度信息是否包含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资源指示信息,进而根据当前情况在下行控制信道开销和下行调度信息开销进行合理调整。网络设备可以通过配置第六指示信息来自适应调整资源指示信息的比特数,进而自适应调整下行调度信息的开销。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第二指示信息配置搜索空间为0,进而减小下行数据占用的频域资源受到的限制,可以分配到较大的频带范围内。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第四指示信息自适应配置当前的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对应的数据传输的时间长度,进而满足系统里面存在多种TTI长度的数据传输的需求。为了同时获得不同的好处,网络设备可以在不同的下行控制信道区域配置不同的符号数。例如,网络设备可以同时配置集中式映射方式和分布式映射方式,进而配置不同的符号数。例如,网络设备可以配置不同的控制信道区域对应的数据传输的时间长度不同,进而配置不同的符号数。
附图说明
图1是适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发送信息方法和装置及接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的通信系统的示意性架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送信息及接收信息的交互过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接收信息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接收信息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发送信息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发送信息的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介绍。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是以LTE系统为例进行介绍,但这并不意味着本发明实施例仅适用于LTE系统,事实上,任何通过调度进行数据传输的无线通信系统都可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一、帧结构
LTE系统中的一个无线帧(radio frame)包括10个子帧(subframe),每一个子帧的长度为1毫秒(ms),每个子帧均包括两个时隙(slot),每个slot为0.5ms。
每个slot包括的符号的个数与子帧中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长度相关。如果CP为普通(normal)CP,每个slot包括7个符号,每个子帧由14个符号组成,例如,每个子帧由序号分别为#0,#1,#2,#3,#4,#5,#6,#7,#8,#9,#10,#11,#12,#13的符号组成。如果CP为长(extended)CP,每个slot包括6个符号,每个子帧由12个符号组成,例如每个子帧由序号分别为#0,#1,#2,#3,#4,#5,#6,#7,#8,#9,#10,#11的符号组成。在未来的演进系统中,由于子载波间隔可以变大,子帧的长度也可以缩短,例如每个子帧的长度缩短到0.2ms,0.5ms,或者更短;时隙包括的符号数也可以变化,或者,时隙的长度也可以变化,例如,时隙的长度变短。
本申请对子帧的时间长度和一个符号的时间长度不作限制。不失一般性,一个子帧包括A个符号,其中A为正整数,即一个上行子帧包括A个上行符号,或者,一个子帧包括A个下行符号。同理,一个时隙包括B个符号,其中,B为正整数。上行符号和下行符号都简称为符号。其中,上行符号称为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 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 access,SC-FDMA)符号,下行符号称为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需要说明的是,若后续技术引入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的上行多址方式,上行符号也可以称为其他类型符号,例如OFDM符号。本申请对于上行多址方式和下行多址方式不做限制。
二、资源单元
资源单元(resource element,RE)是时频域上最小的单元,由索引对(k,l)唯一标识,其中,k为子载波索引,l为符号索引。当然,资源单元也可以通过其他形式的标识来标识。
三、下行控制信道,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及搜索空间
下行控制信道为用于承载DCI的信道,即DCI是承载在下行控制信道上的。下行控制信道可以是PDCCH,或者是EPDCCH,sPDCCH,NR-PDCCH以及未来版本定义的用于承载DCI的信道。sPDCCH(PDCCH for short TTI,或者,shortened PDCCH)是指占用的时域资源小于或等于0.5ms的下行控制信道。NR-PDCCH(new radio PDCCH)是指5G NR系统里定义的下行控制信道。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下行控制信道的类型和名称。
可选的,下行控制信道由L个下行控制信道单元(control channel element,CCE)聚合而成,L为正整数,称为AL(aggregation level,聚合级别)。例如,L可以是1、2、4或8。
下行控制信道区域是下行控制信道可以占用的区域。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包括一个或多个下行控制信道单元,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中的任何一个下行控制信道都是由下行控制信道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下行控制信道单元组成的。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的资源可以通过时域资源和频域资源来定义。
搜索空间由一个或多个候选下行控制信道组合而成,每个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均能够用于承载DCI。简言之,搜索空间为下行候选控制信道的集合。终端设备需要监听候选下行控制信道,所以搜索空间也就是终端设备监听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集合。可选的,搜索空间可以是终端设备特定的搜索空间,也就是说,该搜索空间是配置给一个终端设备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搜索空间位于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
四、TTI长度
目前,LTE系统里的各种物理信道都是按照1ms的TTI长度设计的。需要说明的是,虽然TTI长度为1ms,但是数据传输占用的时域资源可以小于1ms。例如,一个下行子帧中的前1、2、3或4个符号可以用于传输PDCCH,因此,TTI长度为1ms的下行数据传输占用的时域资源可以小于1ms。又例如,一个上行子帧中的最后1个符号可以用于传输SRS(SoundingReference Signal,信道探测参考信号),因此,TTI长度为1ms的上行数据传输占用的时域资源也可以小于1ms。
短TTI数据传输是指数据传输的TTI长度小于1个子帧或1ms。例如,短TTI长度为0.5ms,4个符号长度,3个符号长度,2个符号长度或1个符号长度。同理,短TTI数据传输占用的时域资源也可以小于或等于短TTI的长度。例如,对于TTI长度为3个符号的一个下行数据传输,如果该3个符号包括1个PDCCH符号,那么该下行数据传输只占用了2个符号。
五、可用带宽
本申请中,可用带宽可以是下行系统带宽,或者用于短TTI下行数据传输的带宽,或者,用于下行控制信道传输的带宽。其中,短TTI下行数据传输指的是占用小于1ms时域资源的下行数据传输,用于短TTI下行数据传输的带宽可以是配置给一个终端设备使用的,或者,配置给一组终端设备使用的。可用带宽可以是预定义的,或者是高层信令通知的。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发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接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以便实现如何灵活地配置下行控制信道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后续的演进系统,例如第五代5G系统等。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包括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terminal device orterminal equipment)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无线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例如,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设备。无线终端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远程终端(Remote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或用户装备(User Equipment)。网络设备可以是基站、增强型基站、或具有调度功能的中继、或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等。其中,基站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 B,eNB或eNodeB),也可以其他系统中的基站,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意性架构图。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100包括网络设备102,网络设备102可包括1个天线或多个天线例如,天线104、106、108、110、112和114。另外,网络设备102可附加地包括发射机链和接收机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它们均可包括与信号发送和接收相关的多个部件(例如处理器、调制器、复用器、解调器、解复用器或天线等)。
网络设备102可以与多个终端设备(例如终端设备116和终端设备122)通信。然而,可以理解,网络设备102可以与类似于终端设备116或终端设备122的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通信。终端设备116和122可以是例如蜂窝电话、智能电话、便携式电脑、手持通信设备、手持计算设备、卫星无线电装置、全球定位系统、PDA和/或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100上通信的任意其它适合设备。
如图1所示,终端设备116与天线112和114通信,其中天线112和114通过前向链路(也称为下行链路)118向终端设备116发送信息,并通过反向链路(也称为上行链路)120从终端设备116接收信息。此外,终端设备122与天线104和106通信,其中天线104和106通过前向链路124向终端设备122发送信息,并通过反向链路126从终端设备122接收信息。
此外,该通信系统100可以是PLMN网络或者D2D网络或者M2M网络或者其他网络,图1只是举例的简化示意图,网络中还可以包括其他网络设备,图1中未予以画出。
图2所示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发送信息及接收信息的交互过程示意图,值得说明的是,图2中的实施例以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信息,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信息为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任何发送和/或接收信息的通信场景均适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步骤201,网络设备确定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包括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所述N为正整数,其中,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第四指示信息和第五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下行调度信息中包括或者不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
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搜索空间的数量,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搜索空间的数量为0或正整数;
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为小于或等于7的正整数;
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对应的数据传输的时间长度;
所述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映射方式,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映射方式包括集中式映射方式或分布式映射方式。
步骤202,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
步骤203,终端设备接收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
步骤204,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确定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
网络设备可以为一个终端设备配置一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也可以为该终端设备配置多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当然,网络设备还可以为其服务的多个终端设备配置一个相同的或多个不同的下行控制信道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中,N为正整数。例如,N=1,网络设备仅确定了1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即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例如,N>1(例如,N等于2),网络设备确定了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和其他(N-1)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
值得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主要以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中的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为例进行描述,不失一般性,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可以是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中的任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
值得说明的是,所述网络设备可以单独确定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中的任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也可以联合确定部分配置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制。
若N>1,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网络设备对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的确定顺序和发送顺序。同理,本发明实施例也不限制终端设备对该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的接收顺序以及对该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确定顺序。例如,所述网络设备同时发送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相应地,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同时接收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又例如,所述网络设备在不同时刻发送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相应地,所述终端设备也可以在不同时刻接收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
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承载于一个或多个信令。例如,N等于1,所述一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承载于一个或多个信令。例如,N大于1,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承载于同一个信令或多个信令。可选的,该一个或多个信令都为高层信令。可选的,该多个信令中,部分信令为高层信令,部分信令为物理层信令。相应的,所述网络设备可以通过该一个或多个信令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相应地,所述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接收该一个或多个信令进而获取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其中,高层信令(Higher Layer Signaling)是相对物理层信令来说的,来自更高层面(layer)发送频率更慢的信令,包括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Resource Control)信令和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a Access Control)信令。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步骤205和步骤206。在步骤205中,所述网络设备确定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并发送所述下行调度信息和发送下行数据。相应地,在步骤206中,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下行调度信息,并根据所述下行调度信息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进而在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上获取下行数据。所述下行调度信息用于调度下行数据传输,所述下行调度信息包括所述下行数据占用资源的指示信息,所述下行调度信息承载于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下行控制信道。需要说明的是,步骤205中的所有子步骤可以都位于步骤204之后,或者,步骤205中的前一个或前几个子步骤可以位于步骤204之前,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制。步骤206位于步骤205之后。所述下行数据承载于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若PDSCH占用的时域资源小于或等于0.5ms时,该PDSCH也可以称为sPDSCH(shortened PDSCH)。在5G NR系统里,该PDSCH也可以称为NR-PDSCH(new radio PDSCH)。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PDSCH的名称。
所述下行调度信息指示的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不包括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之外(称为区域D)被配置给其它终端设备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所述其它终端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是不同的终端设备。因此,所述终端设备只需要获知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中被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或者说,所述终端设备只需要获知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中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资源。所述终端设备不需要知道区域D中被下行控制信道占用掉的资源。所述区域D为其它任何一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所述其它任何一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和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中的任何一个在资源上不重叠;或者,所述区域D为其它任何一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与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不重叠的部分,所述其它任何一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是配置给其它终端设备的。需要说明的是,若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中和其它任何一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资源上有重叠时,如果重叠区域存在被下行控制信道使用的资源,可以通过指示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中资源使用情况来获知重叠部分的使用情况,所以不需要专门知道其它任何一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中的资源使用情况。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中被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不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也就是,终端设备不期望在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中被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上接收到下行数据。相对应的,网络设备不会在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中被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上传输下行数据。可选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可以是“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RE”,“下行数据传输的资源”可以是“下行数据传输的RE”,“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可以是“下行数据占用的RE”。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下行调度信息中包括或者不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例如,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下行调度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从而所述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下行调度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例如,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下行调度信息中不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从而所述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下行调度信息中不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可选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承载于高层信令。可选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承载于物理层信令,例如承载于LTE Rel-8(release-8)定义的PDCCH。
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为定义一或定义二:
定义一、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不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资源。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不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资源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被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即“不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资源”等于或大于“被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例如,为了降低该资源指示信息使用的比特数,该资源指示信息指示的资源粒度可能不够精细,进而导致该资源指示信息指示的不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资源大于被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为了不浪费资源,该资源指示信息指示的不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资源应尽量等于或稍微大于被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因此,“不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资源”也可以称为“被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
定义二、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资源。同理,该资源指示信息指示的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资源应尽量等于或稍微小于未被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因此,“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资源”也可以称为“未被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第六指示信息,所述第六指示信息指示下行调度信息中包含的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的比特数。可选的,比特数为正整数。可选的,比特数为0或正整数。当所述第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下行调度信息中包含的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的比特数为0时,说明下行调度信息中不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网络设备可以通过配置资源指示信息的比特数来自适应调整下行调度信息的开销。例如,为了增强下行调度信息的性能,可以配置较小的比特数;为了精细指示资源,可以配置较大的比特数。
例如,所述第六指示信息通过Q个比特位指示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的比特数。假设每个比特位的取值为0或1,当Q=1,当该一个比特位的值为0时,意味着所述下行调度信息不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当该一个比特位的值为1时,意味着所述下行调度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假设每个比特位的取值为0或1,例如Q=3,当该3个比特的值为“000”时,这意味着所述下行调度信息不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当所述3个比特不是“000”时,这意味着所述下行调度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并且该3个比特的值代表了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的比特数,例如该3个比特的值为“110”,则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的比特数为6个比特,例如该3个比特的值为“111”,则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的比特数为7个比特。
若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下行调度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或者,所述第六指示信息指示下行调度信息中包含的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的比特数为正整数,所述下行调度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和所述下行数据的频域资源信息(注: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和所述下行数据的频域资源信息可以联合指示,也可以独立指示,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制)。步骤206中,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下行调度信息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具体为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下行数据的频域资源信息和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下行数据的频域资源信息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初始资源;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不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资源;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即实际占用的资源)为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初始资源除去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不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资源外剩下的资源。
例如,图3(a)所示。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下行数据的TTI长度为2符号,并根据所述下行数据的频域资源信息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初始频域资源为F,因此,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初始资源在时域上位于2个符号和在频域上位于F。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不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资源在时域上位于第一个符号和在频域上位于f2。进一步地,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实际占用的资源为图3(a)中所示的灰色部分。值得说明的是,图3仅仅示出N等于1的情况,对于N大于1的情况,频域为F的区域中还可以包括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中的其他下行控制信道区域。
若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下行调度信息中不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或者,所述第六指示信息指示下行调度信息中包含的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的比特数为0,所述下行调度信息包括所述下行数据的频域资源信息。步骤206中,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下行调度信息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具体为所述终端设备确定被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不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对应的资源,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下行数据的频域资源信息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初始资源;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即实际占用的资源)为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初始资源除去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的资源外剩下的资源。
例如,图3(b)所示。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下行数据的频域资源信息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初始资源在时域上位于2个符号和在频域上位于F。进一步地,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不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即使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被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在频域上只位于f2。因此,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实际占用的资源为图3(b)中所示的灰色部分。
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六指示信息灵活指示下行调度信息是否包含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资源指示信息,进而根据当前情况在下行控制信道开销和下行调度信息开销进行合理调整。例如,如果下行负载轻,即下行控制信道开销不是问题,网络设备可以配置下行调度信息不包含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资源指示信息,这样降低DCI的开销,进而提升DCI的解调性能。反之,网络设备可以配置下行调度信息包含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资源指示信息,这样把下行控制信道未使用的资源用于传输下行数据,降低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浪费,提升下行数据的频谱效率。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搜索空间的数量(记为M1),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搜索空间的数量为0或正整数。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第二指示信息如何指示搜索空间的数据。例如,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可以直接指示搜索空间的数量。例如,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也可以通过配置搜索空间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个数间隔间接指示。当配置某一个搜索空间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个数为0时,即代表该一个搜索空间不存在。可选的,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承载于高层信令,或者,承载于LTE Rel-8定义的PDCCH。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搜索空间的数量。若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搜索空间的数量为等于1或大于1的正整数,终端设备需要在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一个或多个搜索空间内检测下行控制信道。若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搜索空间的数量等于0,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不存在搜索空间,即网络设备不会在该区域内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道,因此,终端设备不需要在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检测下行控制信道。
若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的频域资源是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半静态配置的,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频域资源是网络设备通过下行调度信息动态配置的。下行数据占用的频域资源不应该受太多限制,最好能分配到较大的频带范围内,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引入了M1等于0的设计。假设网络设备给第一终端设备仅配置了一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记为第i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给第二终端设备也仅配置了一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记为第j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如前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不知道第j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存在,因此,网络设备不会把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配置在第j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的资源上,进而限制了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占用的频域资源。然而,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网络设备可以给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第i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和第j下行控制信道区域(不失一般性,对于第一终端设备,把第j下行控制信道区域认为是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且配置第j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不存在搜索空间(即M1等于0)。这样,第一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可分配的频域资源不受限制,另外,第一终端设备不需要在第j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盲检测下行控制信道,即没有引入额外的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次数。又例如:假设第一终端设备被配置了2或3符号的下行TTI长度,但是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是配置给下行TTI长度为7符号的终端设备使用的,因此网络设备配置M1等于0,即第一终端设备不需要在该区域搜索下行控制信道,但是还是需要知道该区域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情况,以便释放给下行数据使用。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记为S1),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为小于或等于7的正整数。例如,S1的取值范围为1,2和3。例如,S1的取值范围为1,2和3中的至少两种。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S1个符号。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对应的数据传输的时间长度。其中,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对应的数据传输的时间长度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符号(记为D1个符号)。例如,D1为小于或等于7的正整数。因为系统里面可以存在多种TTI长度的数据传输,所以网络设备可以自适应配置当前的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对应的数据传输的时间长度。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对应的数据传输的时间长度。
需要说明的,所述第四指示信息可以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对应的数据传输的时间长度为1个或多个。例如,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对应的数据传输的时间长度为2符号和3符号。例如,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对应的数据传输的时间长度为2符号,3符号和1个时隙。
若第四指示信息指示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对应的数据传输的时间长度为2符号和/或3符号,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的取值范围为1和2。若第四指示信息指示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对应的数据传输的时间长度为1个时隙或7个符号,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的取值范围为1,2和3中至少2种。若第四指示信息指示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对应的数据传输的时间长度为2符号,3符号和1个时隙,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的取值范围为1,2和3中至少2种。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第五指示信息,所述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映射方式,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映射方式包括集中式映射方式或分布式映射方式。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五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映射方式。若所述第五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下行控制信道为集中式映射,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下行控制信道在频域上是连续映射的,即在频域上占用连续的物理资源块(PRB,physical resourceblock)。若所述第五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下行控制信道为分布式映射,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下行控制信道在频域上是分布式映射的,即在频域上占用非连续的PRB。为了获得频率调度增益,网络设备配置集中式映射;为了获得频率分集增益,网络设备配置分布式映射。
若所述第五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映射方式为集中式映射方式,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为S1-L;若所述第五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映射方式为分布式映射方式,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为S1-D。其中,S1-L的取值大于或等于S1-D。例如,S1-L等于2或3,S1-D等于1。例如,S1-L等于3,S1-D等于2。可选的,此时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对应的数据传输的时间长度为2符号或3符号。
所述第五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映射方式为集中式映射方式,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的取值范围为1,2和3中的至少2种;或者,所述第五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映射方式为分布式映射方式,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为1,或者,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的取值范围为1和2。需要说明的是,采用集中式映射方式时,时域资源可以占用多个符号(例如,2或3个符号),这样频域资源可以尽量集中,配置在信道条件最好的PRB上。采用分布式映射方式时,时域资源占用符号越少越好,这样频域资源可以尽量展宽,获取更大频率分集效果。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第七指示信息,所述第七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搜索空间内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的调度信息类型。其中所述调度信息类型可以是上行调度信息,也可以是下行调度信息。
所述第七指示信息指示所述M1个搜索空间中的每个搜索空间内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的调度信息类型。例如M1=2,该2个搜索空间中的一个搜索空间只包括上行调度信息,另一个搜索空间只包括下行调度信息。例如M1=2,该2个搜索空间中的一个搜索空间只包括上行调度信息,另一个搜索空间包括下行调度信息和上行调度信息。可选的,搜索空间只包括下行调度信息指的是只包括该终端设备的下行调度信息,这样,该搜索空间内被占用掉的下行控制信道资源,终端设备通过盲检测就可以获知,不需要额外信令通知。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第八指示信息,所述第八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的调度信息类型。其中所述调度信息类型可以是上行调度信息,也可以是下行调度信息。可选的,第八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只传输该终端设备的下行调度信息,这样,该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被占用掉的下行控制信道资源,终端设备通过盲检测就可以获知,不需要额外信令通知。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第九指示信息,所述第九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的频域资源。可选的,所述第九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连续的频域资源,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的取值范围为1,2和3中的至少2种。可选的,所述频域资源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非连续的频域资源,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为1,或者,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的取值范围为1和2。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N>1,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还包括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在这种情况下,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至少包括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和第二下行信道控制区域。例如N=2,那么网络设备确定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和第二下行信道控制区域的配置信息,并将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和第二下行信道控制区域的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和第二下行信道控制区域的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下行信道控制区域的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和第二下行信道控制区域。
值得说明的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部分实施例,引入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以及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的表述,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具有与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相同的特性。也就是说,将前述任何实施例中的“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替换为“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对应地,将“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替换为“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所描述的任何实施例依然成立。
因此,不失一般性,当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包括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和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时,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可以是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中除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以外的任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可以是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中除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以外的任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部分实施例,对于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的指示信息,引入下述的表述,值得说明的是,指示信息的编号仅仅是用来指代各指示信息,并未限定各个指示信息的功能和作用。
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第十一指示信息,第十二指示信息,第十三指示信息,第十四指示信息和第十五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十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下行调度信息中包括或者不包括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
所述第十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搜索空间的数量,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搜索空间的数量为0或正整数;
所述第十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为小于或等于7的正整数;
所述第十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对应的数据传输的时间长度;
所述第十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映射方式,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映射方式包括集中式映射方式或分布式映射方式。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指示信息和第十一指示信息是独立配置的,因此,可以出现四种情况:
情况一、所述下行调度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和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
情况二、所述下行调度信息中不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
情况三、所述下行调度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但是不包括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如图4所示,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空闲资源可以释放给下行数据使用,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空闲资源不能释放给下行数据使用。
情况四,所述下行调度信息中不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但是包括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三指示信息和第十三指示信息是独立配置的,因此,可以出现2种情况:
情况一、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和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相同。
情况二、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和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不相同。这样,为了同时获得不同的好处,网络设备可以在不同的下行控制信道区域配置不同的符号数。例如,网络设备可以同时配置集中式映射方式和分布式映射方式,进而配置不同的符号数。例如,网络设备可以配置不同的控制信道区域对应的数据传输的时间长度不同,进而配置不同的符号数。例如图5所示,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1个符号,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2个符号。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四指示信息和第十四指示信息是独立配置的,因此,可以出现2种情况:
情况一、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对应的数据传输的时间长度与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对应的数据传输的时间长度相同。
情况二、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对应的数据传输的时间长度与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对应的数据传输的时间长度不相同。例如,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对应的数据传输的时间长度为2或3个符号,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对应的数据传输的时间长度为1个时隙或7个符号。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四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对应的数据传输的时间长度为2或3个符号,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搜索空间的数量大于0;所述第十四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对应的数据传输的时间长度为1个时隙,所述第十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搜索空间的数量为0。这样,所述终端设备不需要在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搜索下行控制信道,但是还是需要知道该区域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情况,以便释放给下行数据使用。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五指示信息和第十五指示信息是独立配置的,因此,可以出现2种情况: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映射方式和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映射方式相同或不相同。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还包括第十八指示信息,所述第十八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的调度信息类型。可选的,第八指示信息和第十八指示信息是独立配置的。例如,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只包括上行调度信息,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只包括下行调度信息。例如,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只包括上行调度信息,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包括下行调度信息和上行调度信息。可选的,只包括下行调度信息指的是只包括该终端设备的下行调度信息,这样,该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被占用掉的下行控制信道资源,终端设备通过盲检测就可以获知,不需要额外信令通知。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第十指示信息,所述第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下行控制信道是基于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CRS)还是基于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进行解调的。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第二十指示信息,所述第二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下行控制信道是基于CRS还是基于DMRS进行解调的。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下行控制信道是基于CRS进行解调的,所述第二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下行控制信道是基于DMRS进行解调的。这样,网络设备可以动态配置基于CRS的下行控制信道和基于DMRS的下行控制信道,也可以进而灵活配置基于CRS的下行数据传输和基于DMRS的下行数据传输。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下行调度信息包括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和下行数据的频域资源信息;或者,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第二十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二十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所述第二十一指示信息承载于高层信令。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为1比特信息,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为定义一、定义二或定义三:
定义一、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是否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例如,该1比特信息为A时,指示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该1比特信息为B时,指示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不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
定义二、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是否可以用于下行数据传输。例如,该1比特信息为A时,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可以用于下行数据传输;该1比特信息为B时,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不可以用于下行数据传输。
定义三、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是否仅用于下行控制信道传输。例如,该1比特信息为A时,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还可以用于下行数据传输;该1比特信息为B时,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仅用于下行控制信道传输。
其中,A为二进制(binary)‘1’,B为二进制‘0’;或者,B为二进制‘1’,A为二进制‘0’。
采用该方法,仅1比特就可以指示未被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大大缩小信令开销。
步骤206中,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下行调度信息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具体为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下行数据的频域资源信息和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
若该1比特信息为A,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下行数据的频域资源信息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初始资源;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即实际占用的资源)为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初始资源除去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不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资源外剩下的资源。
其中,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不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资源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初始资源和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重叠的区域内检测到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初始资源和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达区域重叠的区域内没有检测到任何下行控制信道时,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不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资源为0,即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即实际占用的资源)为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初始资源。当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初始资源和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达区域重叠的区域内检测到一个或多个下行控制信道时,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不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资源为所述一个或多个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即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即实际占用的资源)为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初始资源除去所述一个或多个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外剩下的资源。
或者,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不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资源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初始资源和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重叠的区域内检测到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以及该检测到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CCE/RB之前的CCE/RB。如前所述,当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初始资源和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达区域重叠的区域内没有检测到任何下行控制信道时,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即实际占用的资源)为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初始资源。当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初始资源和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达区域重叠的区域内检测到一个或多个下行控制信道时,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不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资源为所述一个或多个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以及所述一个或多个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CCE/RB之前的CCE/RB所位于的资源。
例如,图6所示。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下行数据的TTI长度为2符号,并根据所述下行数据的频域资源信息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初始频域资源为F,因此,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初始资源在时域上位于2个符号和在频域上位于F。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位于第一个符号和在频域上位于f1,f2和f3,其中,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初始资源和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达区域重叠的区域在时域上位于第一个符号,在频域上位于f1和f2。如图6(a)所示,所述终端设备在频域f1内检测到下行控制信道,因此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实际占用的资源为图6(a)中所示的灰色部分。如图6(b)所示,所述终端设备在频域f1内没有检测到下行控制信道,因此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实际占用的资源为图6(b)中所示的灰色部分。
网络设备在调度时,会根据信道条件把下行数据分配到较为适合的初始资源上,对于未分配的资源基本都是不适合该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传输。因此,即使在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和初始资源不重叠的区域上,有可用的控制信道资源,也不用于该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传输。所以本方法中,只判断初始资源上有无不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资源。
若该1比特信息为B,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下行数据的频域资源信息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初始资源;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即实际占用的资源)为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初始资源除去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的资源外剩下的资源。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下行调度信息包括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和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和下行数据的频域资源信息;或者,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还包括第二十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十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所述第二十二指示信息承载于高层信令。
可选的,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为1比特信息,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的定义可以参照上面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的三个定义描述,只需要把“第一”替换成“第二”,把“A”替换成“C”,把“B”替换成“D”,在此不再赘述。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和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是独立指示的。
采用该方法,仅2比特就可以指示两个控制信道区域未被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大大缩小信令开销。
步骤206中,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下行调度信息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具体为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下行数据的频域资源信息,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和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
若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为A且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为C,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下行数据的频域资源信息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初始资源;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即实际占用的资源)为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初始资源除去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和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不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资源外剩下的资源。
其中,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不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资源可以参照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不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资源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若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为B且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为D,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下行数据的频域资源信息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初始资源;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即实际占用的资源)为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初始资源除去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和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的资源外剩下的资源。
若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为A且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为D,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下行数据的频域资源信息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初始资源;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即实际占用的资源)为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初始资源除去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不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资源和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的资源外剩下的资源。
可选的,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和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是联合指示的,为m比特,m为正整数,例如,1或2。
例如,所述第一和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总共为1比特,按照定义一、定义二或定义三:
定义一、所述第一和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是否包括所述第一和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例如,该1比特信息为E时,指示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包括所述第一和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该1比特信息为F时,指示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不包括所述第一和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
定义二、所述第一和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和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是否可以用于下行数据传输。例如,该1比特信息为E时,指示所述第一和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可以用于下行数据传输;该1比特信息为F时,指示所述第一和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不可以用于下行数据传输。
定义三、所述第一和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和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是否仅用于下行控制信道传输。例如,该1比特信息为E时,指示所述第一和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还可以用于下行数据传输;该1比特信息为F时,指示所述第一和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仅用于下行控制信道传输。
其中,E为二进制(binary)‘1’,F为二进制‘0’;或者,F为二进制‘1’,E为二进制‘0’。
采用该方法,仅1比特就可以指示两个控制信道区域未被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大大缩小信令开销。
若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为F,步骤206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下行数据的频域资源信息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初始资源;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即实际占用的资源)为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初始资源除去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和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的资源外剩下的资源。
可选的,若第一和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为E,步骤206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下行数据的频域资源信息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初始资源;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即实际占用的资源)为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初始资源除去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和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不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资源外剩下的资源。
可选的,若第一和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为E,步骤206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下行数据的频域资源信息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初始资源;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即实际占用的资源)为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初始资源加上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和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资源。
其中,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和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资源为所述第一和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除去检测到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外的资源。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下行控制信达区域内没有检测到任何下行控制信道时,所述第一和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都为可用资源。当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下行控制信达区域内检测到一个或多个下行控制信道时,所述第一和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除去所述一个或多个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外的资源为可用资源。
或者,第一和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资源为所述第一和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除去检测到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以及该检测到的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CCE/RB之前的CCE/RB外的资源。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下行控制信达区域内没有检测到任何下行控制信道时,所述第一和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都为可用资源。当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下行控制信达区域内检测到一个或多个下行控制信道时,所述第一和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除去所述一个或多个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资源以及所述一个或多个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CCE/RB之前的CCE/RB之外的资源为可用资源。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包括N个CCE,一个CCE由C个SREG组成,C为正整数,例如,C=6,8或10。一个短资源单元组(SREG,ShortResource-Element Group)在频域上占用NSC个连续的子载波且在时域上占用个符号,NSC为正整数,为不大于7的正整数。例如,NSC=6。也就是,一个SREG在频域上占用6个子载波且在时域上占用1个符号,总共6个RE。此时,C=6,8或10。例如,NSC=6。也就是,一个SREG在频域上占用6个子载波且在时域上占用2个符号,总共12个RE。此时,C=3,4或5。
可选的,NSC=6,一个CCE由C个非连续的SREG组成,那么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资源或不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资源按照频域RB最小粒度指示,即最小指示粒度是2个CCE。这样,不仅可以减小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的开销,而且可以防止6个RE无法分配给基于DMRS的PDSCH的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需要说明的是,该终端设备能够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因此,其具体细节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描述,为了节约篇幅,后文相同的内容不再赘述。
如图7所示,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当然,所述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等。
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包括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所述N为正整数;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确定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其中,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第四指示信息和第五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下行调度信息中包括或者不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
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搜索空间的数量,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搜索空间的数量为0或正整数;
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为小于或等于7的正整数;
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对应的数据传输的时间长度;
所述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映射方式,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映射方式包括集中式映射方式或分布式映射方式。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收发器,还用于接收所述下行调度信息,所述下行调度信息承载于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下行控制信道;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下行调度信息确定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又一种终端设备。需要说明的是,该终端设备能够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因此,其具体细节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描述,为了节约篇幅,后文相同的内容不再赘述。
如图8所示,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当然,所述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等。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接收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包括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所述N为正整数;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确定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其中,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第四指示信息和第五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下行调度信息中包括或者不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
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搜索空间的数量,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搜索空间的数量为0或正整数;
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为小于或等于7的正整数;
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对应的数据传输的时间长度;
所述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映射方式,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映射方式包括集中式映射方式或分布式映射方式。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下行调度信息,所述下行调度信息承载于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下行控制信道;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下行调度信息确定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终端设备确定接收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并确定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参见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本终端设备的实施例与上述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其带来的技术效果与本发明实施例方法实施例相同,具体内容可参见本发明实施例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需要说明的是,该网络设备能够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因此,其具体细节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描述,为了节约篇幅,后文相同的内容不再赘述。
如图9所示,所述网络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当然,所述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等。
所述处理器,用于确定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包括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所述N为正整数;
所述收发器,用于发送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第四指示信息和第五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下行调度信息中包括或者不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
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搜索空间的数量,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搜索空间的数量为0或正整数;
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为小于或等于7的正整数;
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对应的数据传输的时间长度;
所述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映射方式,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映射方式包括集中式映射方式或分布式映射方式。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确定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发送所述下行调度信息,所述下行调度信息承载于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下行控制信道,所述下行调度信息用于调度所述下行数据传输;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在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上发送所述下行数据。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又一种网络设备。需要说明的是,该网络设备能够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因此,其具体细节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描述,为了节约篇幅,后文相同的内容不再赘述。
如图10所示,所述网络设备可以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当然,所述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等。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确定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包括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所述N为正整数;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发送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第四指示信息和第五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下行调度信息中包括或者不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
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搜索空间的数量,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搜索空间的数量为0或正整数;
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在时域上占用的符号数量为小于或等于7的正整数;
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对应的数据传输的时间长度;
所述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映射方式,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映射方式包括集中式映射方式或分布式映射方式。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确定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发送所述下行调度信息,所述下行调度信息承载于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下行控制信道,所述下行调度信息用于调度所述下行数据传输;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在所述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上发送所述下行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网络设备上述终端设备确定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并发送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参见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本网络设备的实施例与上述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其带来的技术效果与本发明实施例方法实施例相同,具体内容可参见本发明实施例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上述所有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ng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等部件,这里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存储器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处理器调用存储器的指令代码,控制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和用户设备中的其他模块执行上述操作。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一实施例”或“本发明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实施例中”或“本发明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另外,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可互换使用。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理解,“与A相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实施例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0)

1.一种信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包括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所述N为正整数;
发送所述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和第六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下行调度信息中包括或者不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
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搜索空间的数量为0或正整数;
所述第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下行调度信息中包含的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的比特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不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在发送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之后,还包括:
确定第一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
发送第一下行调度信息,所述第一下行调度信息承载于下行控制信道,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位于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中,所述第一下行调度信息用于调度第一下行数据传输;
在所述第一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下行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下行调度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不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指示的不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资源;或者,
当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下行调度信息不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不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对应的资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六指示信息,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六指示信息所述下行调度信息中包含的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的比特数为正整数,确定所述第一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不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指示的不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资源;或者,
所述第六指示信息指示下行调度信息中包含的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的比特数为0,确定所述第一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不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对应的资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行调度信息包括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和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频域资源信息;
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为1比特,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为1时,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不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行调度信息包括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和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频域资源信息,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和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总共为2比特,其中,
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为1比特,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为1时,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不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
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为1比特,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为1时,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不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行调度信息包括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和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频域资源信息;
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和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总共为1比特;
所述1比特信息为1时,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和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不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存在正整数个搜索空间或者不存在搜索空间。
10.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用于确定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包括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所述N为正整数;
所述收发器,用于发送所述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和第六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下行调度信息中包括或者不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
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的搜索空间的数量为0或正整数;
所述第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下行调度信息中包含的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的比特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不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资源。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用于确定第一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
所述收发器,用于发送第一下行调度信息,所述第一下行调度信息承载下行控制信道,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位于所述N个下行控制信道区域中,所述第一下行调度信息用于调度所述第一下行数据传输;
所述收发器,用于在所述第一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下行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当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下行调度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所述处理器,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不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指示的不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资源;或者,
当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下行调度信息不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所述处理器,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不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对应的资源。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六指示信息;
当所述第六指示信息指示下行调度信息中包含的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的比特数为正整数,所述处理器,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不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指示的不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资源;或者,
当所述第六指示信息指示下行调度信息中包含的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的资源指示信息的比特数为0,所述处理器,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下行数据占用的资源不包括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对应的资源。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行调度信息包括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和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频域资源信息;
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为1比特,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为1时,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不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行调度信息包括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和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频域资源信息,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和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总共为2比特,其中,
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为1比特,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为1时,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不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
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为1比特,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为1时,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不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行调度信息包括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和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频域资源信息;
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和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占用信息总共为1比特;
所述1比特信息为1时,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和第二下行控制信道区域不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
18.根据权利要求10-17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内存在正整数个搜索空间或者不存在搜索空间。
19.一种信息发送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并运行所述指令,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0.一种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指令,当所述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以使得所述计算机实现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120547.8A 2017-02-04 2017-05-05 发送信息的方法、接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97693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PCT/CN2017/072899 2017-02-04
PCT/CN2017/072899 WO2018141091A1 (zh) 2017-02-04 2017-02-04 发送信息的方法、接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201780031818.1A CN109156012B (zh) 2017-02-04 2017-05-05 发送信息的方法、接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31818.1A Division CN109156012B (zh) 2017-02-04 2017-05-05 发送信息的方法、接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69302A true CN109769302A (zh) 2019-05-17
CN109769302B CN109769302B (zh) 2020-01-03

Family

ID=63039232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20251.6A Active CN109889317B (zh) 2017-02-04 2017-05-05 发送信息的方法、接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201780031818.1A Active CN109156012B (zh) 2017-02-04 2017-05-05 发送信息的方法、接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201910120547.8A Active CN109769302B (zh) 2017-02-04 2017-05-05 发送信息的方法、接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20251.6A Active CN109889317B (zh) 2017-02-04 2017-05-05 发送信息的方法、接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201780031818.1A Active CN109156012B (zh) 2017-02-04 2017-05-05 发送信息的方法、接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11166266B2 (zh)
EP (1) EP3589042A4 (zh)
JP (1) JP6847241B2 (zh)
CN (3) CN109889317B (zh)
BR (1) BR112019016102A2 (zh)
CA (1) CA3052508A1 (zh)
WO (2) WO201814109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PI0815862A2 (pt) * 2007-09-11 2015-09-29 Wi Lan Inc alocação persistente de recursos
EP3735080A4 (en) * 2017-12-29 2020-12-23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RECEPTION METHOD AND DEVICE
BR112023014315A2 (pt) * 2021-01-15 2023-09-26 Huawei Tech Co Ltd Método de transmissão de canal de controle de enlace descendente físico e aparelho relacionado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39291A1 (en) * 2011-08-12 2013-02-14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Design on Enhanced Control Channel for Wireless System
CN103178942A (zh) * 2011-12-21 2013-06-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令传输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4396326A (zh) * 2012-09-21 2015-03-04 富士通株式会社 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用户设备以及基站
CN106162656A (zh) * 2015-03-30 2016-11-2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基站、终端及通信系统
WO2017041301A1 (zh) * 2015-09-11 2017-03-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68295B1 (en) * 2007-06-20 2012-07-25 Motorola Mobility,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candidate control channels
KR101420879B1 (ko) * 2007-11-29 2014-07-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스케줄링 정보에 관한 데이터의 전송방법
JP4511621B2 (ja) * 2008-04-22 2010-07-28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方法、移動局及び無線基地局
KR101789325B1 (ko) * 2009-05-14 2017-10-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반송파 시스템에서 제어채널을 모니터링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CN101895925B (zh) * 2009-05-22 2014-1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中继站下行协作重传的方法及中继站
CN101932024A (zh) * 2009-06-24 2010-1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息发送方法和装置
EP3731451B1 (en) * 2009-09-28 2023-01-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xtending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s
WO2011093093A1 (ja) * 2010-01-28 2011-08-0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制御情報送信装置、制御情報受信装置、及び制御情報送信方法
CN102149208B (zh) * 2010-02-05 2013-1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载波激活相关信息的处理方法、基站及ue
KR20110122033A (ko) * 2010-05-03 2011-11-09 주식회사 팬택 다중 요소반송파 시스템에서 제어정보의 전송장치 및 방법
US8923223B2 (en) * 2010-08-16 2014-12-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multiple component carriers
WO2012044135A2 (ko) * 2010-10-01 2012-04-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제어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2154003A2 (ko) * 2011-05-11 2012-11-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수의 코드워드를 이용하여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송신단
WO2013015632A2 (ko) * 2011-07-26 2013-01-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9503239B2 (en) * 2011-08-11 2016-11-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adio network node,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s therein
US9628242B2 (en) * 2011-09-26 2017-04-1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 sign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937570B1 (en) * 2011-12-22 2024-01-3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Resource grant cancellation
CN109921889B (zh) * 2012-01-30 2022-05-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通信系统中的公共控制信道的系统和方法
WO2014025140A1 (en) * 2012-08-06 2014-02-13 Kt Corporation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nd uplink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 mapping
KR101584751B1 (ko) 2012-08-16 2016-01-12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송수신 포인트의 상향링크 제어채널 자원 설정 방법, 그 송수신 포인트, 단말의 상향링크 제어채널 자원 매핑방법 및 그 단말
US9131498B2 (en) * 2012-09-12 2015-09-08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TTI) structure
JP5994986B2 (ja) * 2012-09-20 2016-09-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3716917B (zh) * 2012-09-29 2018-07-03 索尼公司 基站设备、终端设备及通信系统
US10034278B2 (en) * 2013-05-21 2018-07-2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device for handling different DCI messages in a wireless network node of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providing multiple bandwidths
US10477546B2 (en) * 2013-09-10 2019-11-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for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025574B (zh) * 2014-04-16 2019-07-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0404441B2 (en) * 2014-11-11 2019-09-03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6142006A1 (en) * 2015-03-09 2016-09-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ducing reference signals when communicating multiple sub-subframes between a base station and a wireless terminal
CN104812079B (zh) * 2015-04-03 2018-07-06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pdcch资源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6304097B (zh) * 2015-05-15 2021-09-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使用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7170157A1 (ja) * 2016-03-30 2017-10-05 京セラ株式会社 基地局及び無線端末
EP3500018B1 (en) * 2016-08-09 2024-05-0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39291A1 (en) * 2011-08-12 2013-02-14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Design on Enhanced Control Channel for Wireless System
CN103178942A (zh) * 2011-12-21 2013-06-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令传输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4396326A (zh) * 2012-09-21 2015-03-04 富士通株式会社 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用户设备以及基站
CN106162656A (zh) * 2015-03-30 2016-11-2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基站、终端及通信系统
WO2017041301A1 (zh) * 2015-09-11 2017-03-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41091A1 (zh) 2018-08-09
CN109889317A (zh) 2019-06-14
CN109889317B (zh) 2020-07-07
BR112019016102A2 (pt) 2020-04-14
US11166266B2 (en) 2021-11-02
EP3589042A4 (en) 2020-04-15
EP3589042A1 (en) 2020-01-01
JP2020507283A (ja) 2020-03-05
JP6847241B2 (ja) 2021-03-24
US20220095287A1 (en) 2022-03-24
CN109769302B (zh) 2020-01-03
CN109156012B (zh) 2024-05-17
US20190289579A1 (en) 2019-09-19
WO2018141139A1 (zh) 2018-08-09
CN109156012A (zh) 2019-01-04
CA3052508A1 (en) 2018-08-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74016B (zh) 通信方法、通信設備及電腦程式
WO201802939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dynamic signaling of downlink control usage
CN106416393A (zh) 用于利用薄控制的干扰减轻的装置和方法
CN107370562A (zh) 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0167153A (zh)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dci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CN111954308B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0249572A (zh) 用于短pdcch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WO2013168942A1 (ko)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8605234A (zh) 下行控制信息检测方法、下行控制信息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10419253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设置和控制用于直接装置到装置通信的载波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9699063B (zh) 一种抢占指示信令的处理和发送方法、终端和基站
CN109391359A (zh)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0166207A (zh) 一种资源确定方法和装置
US20220095287A1 (en)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Rece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7155181A (zh) 处理用户设备能力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4471998B (zh) 用于分配上行链路子帧的资源的方法和网络节点
CN108282876A (zh)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终端、网络侧设备
CN109845364A (zh) 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8886394A (zh) 一种天线端口的指示方法和装置
CN110115076A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EP364144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and receiving data
CN107277920A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160100381A1 (e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efficient indication of bandwidth and stream allocation
CN107710848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534984A (zh) 一种分量载波组的配置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