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64552B - 一种能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能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64552B
CN109764552B CN201910018951.4A CN201910018951A CN109764552B CN 109764552 B CN109764552 B CN 109764552B CN 201910018951 A CN201910018951 A CN 201910018951A CN 109764552 B CN109764552 B CN 1097645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water heater
opening degree
transfer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1895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64552A (zh
Inventor
于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1895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6455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645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645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645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645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利用领域,公开一种能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能源系统包括:能量存储站、具有放热端和吸热端的中转换热器以及多个热水器,热水器与放热端以热传导形式连通,方法包括:根据第一热水器的温度情况确定第一导热阀门的理论开度;根据与第一放热端相邻的第二放热端的放热情况,对第一导热阀门的理论开度进行校正;根据中转换热器与第一热水器之间的管线长度,二次校正第一导热阀门的开度;根据第一导热阀门校正后的开度控制第一导热阀门。本发明的实施例在热水器为多个的情况下,能够降低相邻的放热端之间的相互影响,使导热介质在第一热水器和第一放热端之间合理流动,从而使第一热水器的实际温度能够在设定时间内达到目标温度。

Description

一种能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源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能源是能够提供能量的资源,能源通常指热能、电能、光能、机械能、化学能等。在一个能源系统中,包括能够提供能量的能量存储站。其中,有的能量存储站可以提供热量。热水器是指通过各种物理原理,在一定时间内使冷水温度升高变成热水的一种装置。热水器可以通过接收能量存储站的热量将冷水加热变为热水,如果要使热水器在设定时间内完成加热,可以根据热水器的温度情况对导热阀门的开度进行控制,导热阀门开启时能够向热水器传导热量、关闭时停止传导热量。当热水器的数量为多个时,每个热水器连接一个放热端,相邻的放热端若同时放热,则热水器际接收到的热量往往降低,该问题有待于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解决热水器为多个的情况下,相邻的放热端在同时放热时,热水器接收的热量发生降低的问题。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能源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能源系统包括:用于给中转换热器供应热量的能量存储站,具有第一放热端、第二放热端和吸热端的中转换热器以及第一热水器,所述第一热水器与第一放热端以热传导形式连通,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第一热水器的实际温度;
根据第一热水器的实际温度和目标温度确定第一放热端的第一导热阀门的理论开度;
根据与第一放热端相邻的第二放热端的放热情况,对第一导热阀门的理论开度进行校正,得到校正后的开度;
根据中转换热器与第一热水器之间的管线长度,二次校正第一导热阀门的开度,得到第一导热阀门的实际开度;
根据第一导热阀门的实际开度控制第一导热阀门。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根据与第一放热端相邻的第二放热端的放热情况,对第一导热阀门的理论开度进行校正,得到校正后的开度,包括:
确定与第一放热端相邻的第二放热端的温度以及中转换热器的吸热端的温度;
根据第二放热端的温度和中转换热器的吸热端的温度,对第一导热阀门的理论开度进行校正,得到第一导热阀门的实际开度。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第二放热端的温度和中转换热器的吸热端的温度,对第一导热阀门的理论开度进行校正,得到第一导热阀门的实际开度,包括:
计算第二放热端的温度t1和中转换热器的吸热端t0的温度之差△t,
当△t大于预定值时,则增加第一导热阀门的理论开度;
当△t小于等于预定值时,则保持第一导热阀门的理论开度。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根据中转换热器与第一热水器之间的管线长度,二次校正第一导热阀门的开度,得到第一导热阀门的实际开度,包括:
确定中转换热器和第一热水器的位置坐标;
确定第一热水器所在的高度以及中转换热器的高度;
根据中转换热器、第一热水器的位置坐标以及第一热水器、中转换热器的高度,计算中转换热器与第一热水器之间的管线长度;
根据中转换热器与第一热水器之间的管线长度和预设长度,二次校正第一导热阀门的开度,得到第一导热阀门的实际开度。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根据中转换热器与第一热水器之间的管线长度和预设长度,二次校正第一导热阀门的开度,得到第一导热阀门的实际开度,包括:
计算中转换热器与第一热水器之间的管线长度L1与预设长度L0之间的差值△L;
当△L>0时,增加第一导热阀门的开度;
当△L≤0时,保持第一导热阀门的开度。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当△L>0时,增加第一导热阀门的开度,为当△L>0时,第一导热阀门的开度增加值X=(△L/k)×1%,其中k为常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能源系统,包括:
能量存储站,用于存储热量;
多个热水器,用于吸收热量;
中转换热器,串联在所述热水器与所述能量存储站之间,所述中转换热器具有一个吸热端和多个放热端,所述吸热端与所述能量存储站以热传导的形式连通,每个所述放热端与一个所述热水器以热传导形式连通,所述中转换热器具有用于控制导热介质流量的导热阀门;
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中转换热器的导热阀门的开度。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热水器包括第一热水器,所述放热端包括第一放热端和第二放热端,所述第一放热端设置第一导热阀门,所述控制器包括:
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确定第一热水器的实际温度;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一热水器的实际温度和目标温度确定第一放热端的第一导热阀门的理论开度;
第一校正单元,用于根据与第一放热端相邻的第二放热端的放热情况,对第一导热阀门的理论开度进行校正,得到校正后的开度;
第二校正单元,用于根据中转换热器与第一热水器之间的管线长度,二次校正第一导热阀门的开度,得到第一导热阀门的实际开度;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导热阀门的实际开度控制第一导热阀门。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校正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与第一放热端相邻的第二放热端的温度以及中转换热器的吸热端的温度;
第一校正子单元,用于根据第二放热端的温度和中转换热器的吸热端的温度,对第一导热阀门的理论开度进行校正,得到第一导热阀门的实际开度。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校正单元包括: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中转换热器和第一热水器的位置坐标,以及第一热水器和第一放热端的高度;
计算子单元,根据中转换热器、第一热水器的位置坐标以及第一热水器、中转换热器的高度,计算中转换热器与第一热水器之间的管线长度;
第二校正子单元,根据中转换热器与第一热水器之间的管线长度和预设长度,二次校正第一导热阀门的开度,得到第一导热阀门的实际开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实施例在热水器为多个的情况下,根据第一热水器的温度情况,以及与第一放热端相邻的第二放热端的放热情况,设置第一导热阀门的开度,降低相邻的放热端之间的相互影响,使导热介质在第一热水器和第一放热端之间合理流动,从而使第一热水器的实际温度能够在设定时间内达到目标温度。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能源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能源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能源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能源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能源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能源系统的控制器的结构框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能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能源系统的控制器的结构框图;
图9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能源系统的控制器的结构框图;
图10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能源系统的控制器的结构框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中转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文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本文的实施方案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本文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被用来将一个元素与另一个元素区分开来,而不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元素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实际上第一元素也能够被称为第二元素,反之亦然。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结构、装置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结构、装置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结构、装置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文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文中的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文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文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本文中,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文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本文中,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能源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能源系统的结构框图。
如图7所示,一种能源系统,能源系统包括:用于给中转换热器供应热量的能量存储站10、具有多个放热端112和一个吸热端111的中转换热器11以及多个热水器1021,热水器1021与放热端112以热传导形式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能源系统包括:用于给中转换热器供应热量的能量存储站,具有第一放热端、第二放热端和吸热端的中转换热器以及第一热水器,第一热水器与第一放热端以热传导形式连通,控制方法包括:
S201、确定第一热水器的实际温度;
S202、根据第一热水器的实际温度和目标温度确定第一放热端的第一导热阀门的理论开度;
S203、根据与第一放热端相邻的第二放热端的放热情况,对第一导热阀门的理论开度进行校正,得到校正后的开度;
S204、根据中转换热器与第一热水器之间的管线长度,二次校正第一导热阀门的开度,得到第一导热阀门的实际开度;
S205、根据第一导热阀门的实际开度控制第一导热阀门。
能源系统的能量存储站10存储着热量,可以采用热传导的形式向中转换热器11供热,中转换热器11通过吸热端111吸收热量,通过放热端112向热水器1021释放热量,在放热端112和热水器1021之间通过导热阀门控制导热介质的流通和停止。其中,第一放热端与第一热水器以热传导形式连通且两者之间设置第一导热阀门,第一导热阀门用于控制第一放热端与第一热水器的连通和断开。
在S201中,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进行检测热水器的实际温度。可选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热水器水箱的外侧壁上。通过检测热水器水箱外侧壁的温度,确定热水器的实际温度。可选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热水器的内胆上。通过检测热水器内胆的温度,确定热水器的实际温度。通过该步骤,确定第一热水器的实际温度。
在S202中,第一热水器与第一放热端以热传导形式连通。可选地,第一终端换热器与第一放热端以热传导形式连通。第一放热端的第一导热阀门用于控制导热介质在中转换热器与第一热水器之间的流通,当第一导热阀门开度增大时,导热介质的流量增大,在一定时间内中转换热器与第一热水器之间传递的热量增大;当第一导热阀门开度减小时,导热介质的流量减小,在一定时间内中转换热器与第一热水器之间传递的热量减小。通过根据第一热水器的实际温度与目标温度确定第一导热阀门的理论开度,使第一热水器的实际温度在设定时间内达到目标温度。
可选地,如图2所示,根据第一热水器的实际温度和目标温度确定第一放热端的第一导热阀门的理论开度,包括:
S307、计算第一热水器的实际温度T1与目标温度T0的差值△T1
S308、根据△T1与第一预设值、第二预设值之间的大小关系,设置第一导热阀门的开度。
可选地,根据△T1与第一预设值、第二预设值之间的大小关系,设置第一导热阀门的开度,包括:
当△T1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时,将第一导热阀门设置为第一开度;
当△T1大于第一预设值且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时,将第一导热阀门设置为第二开度;
当△T1大于第二预设值时,将第一导热阀门设置为第三开度;
其中,第一开度小于第二开度,第二开度小于第三开度,第一预设值小于第二预设值。
在本实施例中,当△T1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时,△T1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即热水器的实际温度和目标温度相差很小,例如热水器在夏季的实际温度偏高,用户对水温的要求不高,目标温度可能设置较低,此时,将第一导热阀门设置为第一开度。可选地,第一预设值为10℃,第二预设值为30℃。示例性的,热水器的实际温度为30℃,目标温度为35℃,则△T1=35℃-30℃=5℃,5℃小于第一预设值,则将第一导热阀门设置为第一开度。可选地,第一开度为50%,第二开度为80%,第三开度为100%。
在S203中,当第二放热端释放热较多时,第二放热端处热量降低,则与其相邻的第一放热端热量值下降,如果第一放热端的第一导热阀门仍然按照理论开度开启,则其传导至第一热水器的热量较之理论值降低。因此,应当对第一导热阀门的理论开度进行校正。通常,多个放热端呈“一”字型排列,与第一放热端相邻的第二放热端的数量为一个或两个,当第一放热端相邻的第二放热端为两个时,要根据两个第二放热端的放热情况,对第一导热阀门的理论开度进行校正。通过S203,在第二放热端放热较多时,能够使第一导热阀门的开度进行合理调整,减少第一放热端受到的热量影响,从而确保第一热水器的实际温度在设定时间内达到目标温度。
在S204中,由于中转换热器的放热端与热水器之间通过管道输送导热介质,随着管线长度的增加,导热介质在流通过程中产生热量损失,导致导热阀门在理论开度下,热量传递存在偏差。因此,根据中转换热器的第一放热端与第一热水器之间的管线长度,对第一导热阀门的开度进行校正,得到第一导热阀门的实际开度。通过S204使导热阀门的开度更加合理,从而确保热水器的实际温度在设定时间内达到目标温度。设定时间可以预先设定,设定时间可以是15min、20min、25min等。
在S205中,控制第一导热阀门达到实际开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根据与第一放热端相邻的第二放热端的放热情况,对第一导热阀门的理论开度进行校正,得到校正后的开度,包括:
S301、确定与第一放热端相邻的第二放热端的温度以及中转换热器的吸热端的温度;
S302、根据第二放热端的温度和中转换热器的吸热端的温度,对第一导热阀门的理论开度进行校正,得到第一导热阀门的实际开度。
在S301中,通过温度传感器测定温度,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于第二放热端和中转换热器的吸热端。中转换热器的吸热端与能量存储站以热传导的形式连通,用于接收能量存储站提供的热量。吸热端温度较高,放热端温度较吸热端降低。
在S302中,通过检测中转换热器的吸热端与放热端的温度变化,能够获知该放热端释放热量的程度。如果第二放热端对应的第二热水器温度变化较大,则第二导热阀门开度也大,第二放热端处释放热量较多。通过S302,对第一导热阀门的开度进行调整,降低第二放热端对第一热水器接收热量的影响。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根据第二放热端的温度和中转换热器的吸热端的温度,对第一导热阀门的理论开度进行校正,得到第一导热阀门的实际开度,包括:
S401、计算第二放热端的温度t1和中转换热器的吸热端t0的温度之差△t;
S402、当△t大于预定值时,则增加第一导热阀门的理论开度;当△t小于等于预定值时,则保持第一导热阀门的理论开度。
在S401中,△t=t0-t1,其中t0为吸热端温度,t1为第二放热端的温度。
在S402中,如果△t大于预定值,表示第二放热端释放热量较多,通过增加第一导热阀门的理论开度,使第一导热阀门接收的热量增加;如果△t小于等于预定值,表示第二放热端释放的热量不足以影响第一放热端,保持第一导热阀门的理论开度。通过S402,能够对第一导热阀门进行调节,降低第二放热端释放热量对第一热水器接收热量造成的影响。预设值例如可以是15℃~20℃。可选地,当△t大于预定值时,则第一导热阀门的理论开度的增加值为5%~7%。示例性的,第一导热阀门的理论开度为40%,第二放热端温度为70℃,中转换热器吸热端的温度为90℃,△t=90-70=20℃,大于预定值,则校正后第一导热阀门的开度为40%+5%=45%。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根据中转换热器与第一热水器之间的管线长度,二次校正第一导热阀门的开度,得到第一导热阀门的实际开度,包括:
S303、确定中转换热器和第一热水器的位置坐标;
S304、确定第一热水器所在的高度以及中转换热器的高度;
S305、根据中转换热器、第一热水器的位置坐标以及第一热水器、中转换热器的高度,计算中转换热器与第一热水器之间的管线长度;
S306、根据中转换热器与第一热水器之间的管线长度和预设长度,二次校正第一导热阀门的开度,得到第一导热阀门的实际开度。
在S303中,确定位置坐标可以通过GPS定位获取第一放热端和第一热水器的位置坐标,根据位置坐标计算第一放热端与第一热水器之间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管线长度。例如,计算出中转换热器与第一热水器之间沿第一方向的距离和沿第二方向的距离,将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距离求和,得到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管线长度。可选地,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示例性的,第一方向为东西方向、第二方向为南北方向。
在S304中,能够得到管线在垂直于地面方向的长度。
在S305中,通过结合同一水平面上的管线长度和垂直于地面方向的管线长度,得到第一放热端和第一热水器之间的管线长度。
该实施例能够确定第一放热端和第一热水器之间的管线长度,以此类推,确定中转换热器和各热水器之间的管线长度,对不同位置的热水器的理论开度进行二次调节,从而保证距离中转换热器不同远近的热水器在温度情况相同时,能够接受相同的热量,以使热水器在设定时间内达到目标温度。
可选地,如图6所示,根据中转换热器与第一热水器之间的管线长度和预设长度,二次校正第一导热阀门的开度,得到第一导热阀门的实际开度,包括:
S403、计算中转换热器与第一热水器之间的管线长度L1与预设长度L0之间的差值△L;
S404、当△L>0时,增加第一导热阀门的开度;当△L≤0时,保持第一导热阀门的开度。
在S403中,△L=L1-L0,其中L1为第一热水器与中转换热器之间的管线长度,L0为预设长度。
在S404中,当△L>0时,由于第一热水器与中转换热器之间的管线长度较长,超过了预设长度,存在热量损失的情况,故增加第一导热阀门的开度,补偿热量损失;△L≤0表示第一热水器与中转换热器之间的管线长度较短,没有超过预设长度,认定没有热量损失。这样,通过差值△L校正第一导热阀门的开度,使距离第一热水器较远的中转换热器得到热量补偿,避免影响热量传递效率。
可选地,当△L>0时,第一导热阀门的开度增加值X=(△L/k)×1%,其中,△L为第一热水器与中转换热器之间的管线长度与预设长度的差值,k为常数。可选地,k=200。示例性的,第一导热阀门的理论开度为80%,中转换热器与第一热水器之间的管线长度L1为1000m,预设长度L0为700m,k=200,则△L=L1-L0=300m,X=(△L/k)×1%=(300/200)×1%=1.5%,第一导热阀门的实际开度为80%+1.5%=81.5%。
一种能源系统,如图7所示,包括:
能量存储站10,用于存储热量;
多个热水器1021,用于吸收热量;
中转换热器11,串联在热水器1021与能量存储站10之间,中转换热器11具有一个吸热端111和多个放热端112,吸热端111与能量存储站10以热传导的形式连通,每个放热端112与一个热水器1021以热传导形式连通,中转换热器11具有用于控制导热介质流量的导热阀门
控制器,用于控制中转换热器11的导热阀门的开度。
本文中,如图7所示,能量存储站10,能量存储站10的热量吸收端101用于吸收能够产生相应热量的调温设备(吸收端调温设备1011)的热量,热量释放端102用于向需要相应热量的热水器1021释放热量。
能量存储站10的具体形式不限定,其主要功能是存储热量,其内具有能够储存热量的蓄能材料,并保证能量存储站10绝热保温即可。能量存储站10可以是一个绝热保温的箱体,其内填充蓄热材料。也可以是在地面上挖设的一个存储池,将存储池的内壁进行绝热保温处理。能量存储站10中,存储的热量依据热量所体现出来的温度。
调温设备指的是设备工作时能够带来自身或者环境的温度发生变化的设备,如,冰箱、空调器、空气能压缩机、太阳能集热调温设备、移动机器人放热充电器、暖气调温设备、压缩机、集冷调温设备、冰柜。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能量存储站10的热量吸收端101为一个或多个,每个吸热端101独立设置。例如,能量存储站10的热量吸收端101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换热装置,第一换热装置具有进液管141和出液管142(即,一组连通管路组14),通过两根管路与热量吸收端调温设备1011侧的换热装置连通,调温设备1011与能量存储站10之间通过各自的导热介质循环通路进行热量转换。
本发明实施例的中转换热器11中,中转换热器11的吸热端111连通至能量存储站10时,放热端112连通至调温设备,能量存储站10通过中转换热器11向调温设备供给热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中转换热器11的吸热端111具体采用换热装置,如,板式换热器、蒸发器或者换热盘管等。放热端112具体采用换热装置,如,板式换热器,冷凝器,或者,换热盘管等。
可选地,如图11所示,中转换热器11,包括:
吸热端111,用于连通至能量存储站10;
放热端112,用于连通至热水器1021;
单向导热装置120,吸热端111和放热端112设置在单向导热装置120的两端。
在本实施例中,单向导热装置120实现将吸热端111的热量(强制)交换至放热端112。具体可以采用冷媒换热器或者半导体温度调节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冷媒换热器包括蒸发器121、压缩机(图未示)、冷凝器122和膨胀阀(图未示),四者连接构成换热回路。中转换热器11包括两个绝热保温设置的吸热腔室113和放热腔室114;蒸发器121与中转换热器11的吸热端111相对设置,并设置在吸热腔室113中;冷凝器122与中转换热器11的放热端112相对设置,并设置在放热腔室114中。
可选地,第一放热端设置第一导热阀门,第二放热端设置第二导热阀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热水器包括第一热水器,放热端包括第一放热端和第二放热端,第一放热端设置第一导热阀门,如图8所示,控制器500包括:
第一温度传感器510,用于确定第一热水器的实际温度;
第一确定单元520,用于根据第一热水器的实际温度和目标温度确定第一放热端的第一导热阀门的理论开度;
第一校正单元530,用于根据与第一放热端相邻的第二放热端的放热情况,对第一导热阀门的理论开度进行校正,得到校正后的开度;
第二校正单元540,用于根据中转换热器与第一热水器之间的管线长度,二次校正第一导热阀门的开度,得到第一导热阀门的实际开度;
第一控制单元550,用于根据第一导热阀门的实际开度控制第一导热阀门。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510确定第一热水器的实际温度,第一确定单元520确定第一导热阀门的理论开度,第一校正单元530对第一放热端的第一导热阀门的理论开度进行校正,第二校正单元540进行二次校正,第一控制单元540控制第一导热阀门达到实际开度。通过该实施例,使导热介质在第一热水器和中转换热器之间合理流动,从而保证不同位置的热水器接收到的热量不受影响,以使热水器的实际温度在设定时间内达到目标温度。
可选地,第一校正单元530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531,用于确定与第一放热端相邻的第二放热端的温度以及中转换热器的吸热端的温度;
第一校正子单元532,用于根据第二放热端的温度和中转换热器的吸热端的温度,对第一导热阀门的理论开度进行校正,得到第一导热阀门的实际开度。
可选地,所述第二校正单元540包括:
第二确定子单元541,用于确定中转换热器和第一热水器的位置坐标,以及第一热水器和第一放热端的高度;
计算子单元542,根据中转换热器、第一热水器的位置坐标以及第一热水器、中转换热器的高度,计算中转换热器与第一热水器之间的管线长度;
第二校正子单元543,根据中转换热器与第一热水器之间的管线长度和预设长度,二次校正第一导热阀门的开度,得到第一导热阀门的实际开度。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可以根据热水器的温度情况确定导热阀门的理论开度,再对理论开度进行两次校正,从而使导热介质在热水器和中转换热器之间合理流动,从而保证不同位置的热水器接收到的热量不受影响,以使热水器的实际温度在设定时间内达到目标温度。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6)

1.一种能源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源系统包括:用于给中转换热器供应热量的能量存储站,具有第一放热端、第二放热端和吸热端的中转换热器以及第一热水器,所述第一热水器与第一放热端以热传导形式连通,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确定第一热水器的实际温度;
根据第一热水器的实际温度和目标温度确定第一放热端的第一导热阀门的理论开度;
确定与第一放热端相邻的第二放热端的温度以及中转换热器的吸热端的温度;
计算第二放热端的温度t1和中转换热器的吸热端t0的温度之差△t,当△t大于预定值时,则增加第一导热阀门的理论开度,得到第一导热阀门的实际开度;当△t小于等于预定值时,则保持第一导热阀门的理论开度作为实际开度;
根据中转换热器与第一热水器之间的管线长度,二次校正第一导热阀门的开度,得到第一导热阀门的实际开度;
根据第一导热阀门的实际开度控制第一导热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源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中转换热器与第一热水器之间的管线长度,二次校正第一导热阀门的开度,得到第一导热阀门的实际开度,包括:
确定中转换热器和第一热水器的位置坐标;
确定第一热水器所在的高度以及中转换热器的高度;
根据中转换热器、第一热水器的位置坐标以及第一热水器、中转换热器的高度,计算中转换热器与第一热水器之间的管线长度;
根据中转换热器与第一热水器之间的管线长度和预设长度,二次校正第一导热阀门的开度,得到第一导热阀门的实际开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源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中转换热器与第一热水器之间的管线长度和预设长度,二次校正第一导热阀门的开度,得到第一导热阀门的实际开度,包括:
计算中转换热器与第一热水器之间的管线长度L1与预设长度L0之间的差值△L;
当△L>0时,增加第一导热阀门的开度;
当△L≤0时,保持第一导热阀门的开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源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L>0时,增加第一导热阀门的开度,为当△L>0时,第一导热阀门的开度增加值X=(△L/k)×1%,其中k为常数。
5.一种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能量存储站,用于存储热量;
多个热水器,用于吸收热量;
中转换热器,串联在所述热水器与所述能量存储站之间,所述中转换热器具有一个吸热端和多个放热端,所述吸热端与所述能量存储站以热传导的形式连通,每个所述放热端与一个所述热水器以热传导形式连通,所述中转换热器具有用于控制导热介质流量的导热阀门;其中,所述热水器包括第一热水器,所述放热端包括第一放热端和第二放热端,所述第一放热端设置第一导热阀门;
控制器,具体包括:
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确定第一热水器的实际温度;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一热水器的实际温度和目标温度确定第一放热端的第一导热阀门的理论开度;
第一校正单元,具体包括: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与第一放热端相邻的第二放热端的温度以及中转换热器的吸热端的温度;第一校正子单元,用于计算第二放热端的温度t1和中转换热器的吸热端t0的温度之差△t,当△t大于预定值时,则增加第一导热阀门的理论开度,得到第一导热阀门的实际开度;当△t小于等于预定值时,则保持第一导热阀门的理论开度作为实际开度;
第二校正单元,用于根据中转换热器与第一热水器之间的管线长度,二次校正第一导热阀门的开度,得到第一导热阀门的实际开度;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导热阀门的实际开度控制第一导热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校正单元包括: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中转换热器和第一热水器的位置坐标,以及第一热水器和第一放热端的高度;
计算子单元,根据中转换热器、第一热水器的位置坐标以及第一热水器、中转换热器的高度,计算中转换热器与第一热水器之间的管线长度;
第二校正子单元,根据中转换热器与第一热水器之间的管线长度和预设长度,二次校正第一导热阀门的开度,得到第一导热阀门的实际开度。
CN201910018951.4A 2019-01-09 2019-01-09 一种能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97645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18951.4A CN109764552B (zh) 2019-01-09 2019-01-09 一种能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18951.4A CN109764552B (zh) 2019-01-09 2019-01-09 一种能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64552A CN109764552A (zh) 2019-05-17
CN109764552B true CN109764552B (zh) 2021-04-20

Family

ID=66453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18951.4A Active CN109764552B (zh) 2019-01-09 2019-01-09 一种能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6455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55283A (zh) * 2008-08-19 2010-02-24 海尔集团公司 太阳能热水器及加热控制方法
GB0919934D0 (en) * 2009-11-16 2009-12-30 Sunamp Ltd Energy storage systems
US9441889B2 (en) * 2011-09-28 2016-09-13 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 Thermal energy storage devices, systems, and thermal energy storage device monitoring methods
FR3015644B1 (fr) * 2013-12-20 2017-03-24 David Vendeirinho Dispositif de chauffage reversible solair hybride a double stockages calorifiques
CN103398627B (zh) * 2013-08-19 2014-12-10 大连交通大学 一种多源流体余热回收与综合利用系统
CN107228488B (zh) * 2016-08-06 2018-09-21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智能加热控制的电热水器
CN108916984B (zh) * 2018-07-25 2020-06-09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一种解决供热系统水力失调的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64552A (zh) 2019-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05110B2 (en) Thermal energy module
US7832217B1 (en) Method of control of thermal energy module background of the invention
KR101836360B1 (ko) 지중열 및 태양열을 이용한 하이브리드 열교환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KR20160128122A (ko) 복합식 태양열 시스템
CN109764552B (zh) 一种能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742978B (zh) 一种能源站及其控制方法
CN109764460B (zh) 一种能源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9764564B (zh) 一种能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764550B (zh) 一种能源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9764560B (zh) 一种能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764561B (zh) 一种能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737468B (zh) 一种能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764378B (zh) 一种能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764541B (zh) 一种能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757913A (zh) 能源系统、能源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09672259B (zh) 一种能源站
CN109757912A (zh) 能源系统、能源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09780908B (zh) 一种能源站的控制方法
CN109764562B (zh) 一种能源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9764551A (zh) 能源系统、能源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09764377B (zh) 一种能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780906B (zh) 一种中转换热器和能源站
CN213178639U (zh) 一种空调系统
CN109855271B (zh) 一种包括备用储能站的能源站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09764563B (zh) 一种能源系统的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225

Address after: 266101 Haier Industrial Park, 1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Applicant after: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ERAL Corp.,Ltd.

Applicant after: Haier Zhijia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101 Haier Industrial Park, 1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Applicant befor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ERAL Corp.,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