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56305B - 传输文件的控制/管理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传输文件的控制/管理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56305B
CN109756305B CN201711059671.5A CN201711059671A CN109756305B CN 109756305 B CN109756305 B CN 109756305B CN 201711059671 A CN201711059671 A CN 201711059671A CN 109756305 B CN109756305 B CN 1097563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e
time
request
transmission request
cl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5967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56305A (zh
Inventor
郭浩
王雄
蔡国庆
甘小莺
王新兵
田晓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Broadband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Broadband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Broadband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105967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5630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563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563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563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563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传输文件的控制/管理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设备,应用于包括若干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自组织网络;传输文件的控制方法包括:根据文件类型,对文件进行分类;发送文件传输请求;在发送文件传输请求的同时,生成重传时间,且在生成的重传时间内未收到与所述文件传输请求对应的文件,重新发送所述文件传输请求;其中,所述重传时间与文件类型和传输过程相关。本发明针对无线自组织网络编码方案,合理的选择了编码缓存过程中的时间因素,不仅满足了时间敏感性传输,而且减轻了无线网络的流量负担。

Description

传输文件的控制/管理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控制/管理方法及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传输文件的控制/管理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络的发展,多媒体内容的请求极大增加了无线网络的负担,此外人们对于多媒体请求的质量日益提高,进一步加剧了无线网络吞吐率的需求。减轻无线网络负担的一种有效方式是在网络节点中添加存储功能,以便存储客户端可能请求的文件,这就是缓存技术。缓存技术的提出允许客户在本机请求文件,而不需要直接向远端的服务器请求,结合本地缓存技术,编码缓存被提出。编码缓存不仅通过本地的缓存减少客户端对于服务器的请求,同时结合无线网络的广播功能,对不同客户端请求的文件编码,减少文件的传输次数。
现有技术提出了基本的编码缓存方案,与传统的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传输的方案,编码缓存首先在网络的空闲状态下,如夜间,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在客户端部署缓存文件,然后在本地的网络节点创建不同客户端所要求的内容块的线性组合。这样的组合使得每个客户端可以使用本地的高速缓存的内容来恢复他所请求的块。因此,高速缓存不仅用于在本地传送部分内容,还用于创建编码多播机会。结果表明,对于一些基本的网络结构,编码缓存可以比未编码的缓存显着提高性能。广泛使用的编码缓存策略如最不频繁使用(LFU)或最近最少使用的(LRU)对于网络的性能提高并不是很多,此外对于实际的无线信道的干扰,请求文件类型可能对于缓存网络而言是非常不理想的。
考虑实际无线信道广播的不可靠性,以及不同类型文件的时间敏感性不同,需要重新考虑文件请求在编码过程中的编码准则,此外不可避免的重传策略也需要进一步的考量。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传输文件的控制/管理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针对实际无线信道广播的不可靠性,以及不同类型文件的时间敏感性不同,未考虑到文件请求在编码过程中的编码准则,不满足时间敏感性传输,不可避免的重传策略增加了无线网络的流量负担等缺陷,实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输文件的控制/管理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针对实际无线信道广播的不可靠性,以及不同类型文件的时间敏感性不同,未考虑到文件请求在编码过程中的编码准则,不满足时间敏感性传输,不可避免的重传策略增加了无线网络的流量负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传输文件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包括若干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自组织网络;所述传输文件的控制方法包括:根据文件类型,对文件进行分类;发送文件传输请求;在发送文件传输请求的同时,生成重传时间,且在生成的重传时间内未收到与所述文件传输请求对应的文件,重新发送所述文件传输请求;其中,所述重传时间与文件类型和传输过程相关。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若在生成的重传时间内接收到与所述文件传输请求对应的文件时,判断该文件是否为编码文件,若是,则依据本地缓存解码该文件;若否,则直接获取该文件;在所述自组织网络处于空闲状态时,缓冲一部分所述文件;在所述自组织网络处于繁忙状态时,发送文件传输请求,以获取另一部分所述文件;所述文件以文件块为单位进行传输。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若文件类型为第i种类型,需要重传该种类型文件的第j块文件块时,所述重传时间表示为:
Figure BDA0001454482760000021
其中,a,b为调节参数,T1为基本的重传时间,Ai为文件类型i的时间敏感度量。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传输文件的管理方法,应用于包括若干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自组织网络;所述传输文件的管理方法包括:接收源于客户端发送的文件传输请求;判断该文件传输请求是为一客户端首次传输请求还是重传请求;若为首次传输请求,则将所述文件传输请求加入请求队列,并生成首次传输请求在所述请求队列中的逗留时间;若为重传请求,则将与所述文件传输请求对应的文件传输至对应的客户端;其中,所述逗留时间与文件的时间敏感性和文件传输请求的数量相关,请求文件在逗留时间结束后以广播或者单播的方式回传给客户端。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针对已存在于所述请求队列中的文件传输请求,遍历所请求队列中的文件传输请求,以判断所述文件传输请求是否为可合并请求,若是,则将与所述文件传输请求对应的文件进行编码,并确定以广播方式发送文件至自组织网络中的所有客户端;若否,则确定以单播方式发送与所述文件传输请求对应的文件至客户端。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客户端发送的文件传输请求到达速率为λ,对于第i种类型的文件,首次传输请求在所述请求队列中的逗留时间为:
Figure BDA0001454482760000022
其中,α,β,γ为调节参数,T2为基本的逗留时间,Ai为第i种类型的文件的时间敏感性度量。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传输文件的控制系统,应用于包括若干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自组织网络;所述传输文件的控制系统包括:分类模块,用于根据文件类型,对文件进行分类;第一通信模块,用于发送文件传输请求;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发送文件传输请求的同时,生成重传时间,若且生成的重传时间内所述第一通信模块未收到与所述文件传输请求对应的文件,令所述第一通信模块重新发送所述文件传输请求;其中,所述重传时间与文件类型和传输过程相关。
本发明另一方面又提供一种传输文件的管理系统,应用于包括若干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自组织网络;所述传输文件的管理系统包括:第二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文件传输请求;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判断该文件传输请求是为一客户端首次传输请求还是重传请求;若为首次传输请求,则将所述文件传输请求加入请求队列,并生成首次传输请求在所述请求队列中的逗留时间;若为重传请求,则将与所述文件传输请求对应的文件传输至对应的客户端;其中,所述逗留时间与文件的时间敏感性和文件传输请求的数量相关,请求文件在逗留时间结束后以广播或者单播的方式回传给客户端。
本发明又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传输文件的控制方法,或实现所述传输文件的管理方法。
本发明最后一方面提供一种设备,包括:处理器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所述设备执行所述传输文件的控制方法,或以使所述设备执行所述传输文件的管理方法。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设备为客户端或服务器端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传输文件的控制/管理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设备,具有以下
有益效果:
第一,本发明考虑了文件类型对于请求时延的敏感性,对于不同敏感性的文件动态调整文件在队列的逗留时间,满足不同时延文件的要求;
第二,本发明考虑了文件块重传,融合了实际系统的丢包特征,同时考虑文件类型与文件传输过程对于重传时间的影响;
第三,本发明综合考虑系统性能提升与时间设置的关系,在满足时延要求的前提下提高网络性能的增加。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的自组织网络示意图。
图2A显示为本发明的传输文件的控制方法于一实施例中的流程示意图。
图2B显示为本发明的传输文件的管理方法于一实施例中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显示为四种类型的文件重传时间的系统增益示意图。
图4显示为四种类型的文件逗留时间的系统增益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发明的传输文件的控制系统与传输文件的管理系统的交互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自组织网络
11 客户端
12 服务器端
51 传输文件的控制系统
52 传输文件的管理系统
511 分类模块
512 第一通信模块
513 第一处理模块
521 第二通信模块
522 第二处理模块
S211~S217 步骤
S221~S224 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文件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包括若干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自组织网络;所述传输文件的控制方法包括:
根据文件类型,对文件进行分类;
发送文件传输请求;
在发送文件传输请求的同时,生成重传时间,且在生成的重传时间内未收到与所述文件传输请求对应的文件,重新发送所述文件传输请求;其中,所述重传时间与文件类型和传输过程相关。
以下将结合图示对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传输文件的控制方法进行详细描述。本实施例所述提供的传输文件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自组织网络1中,所述自组织网络1包括若干客户端11和服务器端12。文件的传输通过无线信道,传输过程不仅受传输速率,编码方式的影响,还受发送功率,节点间距以及外界干扰的影响;不失一般性,以两个客户端11,一个服务器端12为例,客户端11依据本地缓存与需求生成文件传输请求发送给服务器端12。
请参阅图2A,显示为传输文件的控制方法于一实施例中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A所示,所述传输文件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S211,根据文件类型,对文件进行分类。根据文件对时间的敏感性文件将文件分为N类,如视频文件,音频文件,文本文件,图像文件,可执行文件等等。
由于每一个类型的文件对于时间的敏感性不同,比如对于视频文件,客户希望能流畅的播放视频,那么其对于请求到获得视频的时间较为敏感,即时间敏感性较高,相对的,如果请求文本文件,如下载某个文档,客户对于文本文件的实时性要求不高,则时间敏感性较低;Ai表示第i种类型的文件对于时间的敏感性度量,不失一般性,如果i<j,Ai<Aj,即文件类型按照时间敏感性由低到高排列,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总共有4类文件,对应的时间敏感性度量分别为1,2,3,4。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类型的文件是按照较小的文件块存在,便于文件的编码,多个块组成一个完整为文件,块的大小相同,具体来说当块较大,传输的次数较少,通信的额外开销较小,但是重传的损失较大;块较小,传输的次数较多,通信的额外开销较大,重传的损失较小,依据实际的无线信道传输,块的大小为10KB。客户端的缓存文件部署按照随机的方式,即客户端随机缓存服务器的50%的文件块。客户端依据本地的缓存文件,以单播的模式向服务器发送文件传输请求,服务器已单播或广播的模式给客户端回传请求文件。
S212,发送文件传输请求,在发送文件传输请求的同时,生成重传时间。在实施例中,所述客户端是周期性发送文件传输请求。例如,每隔100ms发送一次请求。
S213,在生成的重传时间内判断是否收到与所述文件传输请求对应的文件,若否,则执行步骤S214,即重新发送所述文件传输请求;若是,则执行步骤S215。其中,所述重传时间与文件类型和传输过程相关。服务器端在给客户端传输的过程中需要广播多个客户端请求的编码文件,此过程存在丢包的可能,为获取完整的文件,客户端会重传丢失的文件传输请求。因此,文件传输请求的重传的实现是通过设置重传时间完成的。
具体地,若文件类型为第i种类型,需要重传该种类型文件的第j块文件块时,所述重传时间表示为:
Figure BDA0001454482760000061
其中,a,b为调节参数,T1为基本的重传时间,Ai为文件类型i的时间敏感度量。实际的测量过程中a,b均为1,T1为3000ms。
S215,若在生成的重传时间内接收到与所述文件传输请求对应的文件时,判断该文件是否为编码文件,若是,则执行S216,依据本地缓存解码该文件;若否,则执行S217,直接获取该文件。由于客户端缓存空间有限,只能缓存部分需求文件,因此,在所述自组织网络处于空闲状态时,缓冲一部分所述文件;在所述自组织网络处于繁忙状态时,发送文件传输请求,以获取另一部分所述文件。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传输文件的管理方法,应用于包括若干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自组织网络;所述传输文件的管理方法包括:
接收源于客户端发送的文件传输请求;
判断该文件传输请求是为一客户端首次传输请求还是重传请求;若为首次传输请求,则将所述文件传输请求加入请求队列,并生成首次传输请求在所述请求队列中的逗留时间;若为重传请求,则将与所述文件传输请求对应的文件传输至对应的客户端;其中,所述逗留时间与文件的时间敏感性和文件传输请求的数量相关,请求文件在逗留时间结束后以广播或者单播的方式回传给客户端。
以下将结合图示对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传输文件的管理方法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2B,显示为传输文件的管理方法于一实施例中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B所示,所述传输文件的管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S221,接收源于客户端发送的文件传输请求。
S222,判断该文件传输请求是为若干客户端中的一客户端首次传输请求还是重传请求。若是,则执行步骤S223;若否,则执行步骤S224。
S223,若为该客户端首次传输请求,则将所述文件传输请求加入请求队列,并生成首次传输请求在所述请求队列中的逗留时间。所述逗留时间与文件的时间敏感性和文件传输请求的数量相关。所客户端发送的文件传输请求到达速率为λ,对于第i种类型的文件,首次传输请求在所述请求队列中的逗留时间为:
Figure BDA0001454482760000071
其中,α,β,γ为调节参数,T2为基本的逗留时间,Ai为第i种类型的文件的时间敏感性度量。例如,其中α,β,γ均为1,T2为50000,逗留时间单位为ms。
S224,若为该客户端重传请求,则将与所述文件传输请求对应的文件以单播方式传输至对应的客户端。
S225,在逗留时间结束后,判断该文件传输请求是否为可合并请求,若是,则执行步骤S226;若否,则执行步骤S227。
S226,若该文件传输请求是可合并请求,将与所述文件传输请求对应的文件进行编码,并确定以广播方式发送文件至自组织网络中的所有客户端。
S227,若该文件传输请求不是可合并请求,则确定以单播方式发送与所述文件传输请求对应的文件至客户端。
在所述自组织网络1的客户端11实际应用所述传输文件的控制方法,在所述服务器端12上实际应用所述传输文件的管理方法时,在实验的过程中,本发明应用控制变法,首先测试重传时间对结果的影响,文件块请求在请求队列逗留的是时间500ms,然后分别让重传时间为以下四种情况:时间敏感性度量分别为1,2,3,4,得到这四种情况下的系统增益如图3所示(横轴为重传时间,纵轴为系统增益),发现当逗留时间一定,重传时间越大,系统增益越大,但是文件可能恢复的时间越长;接着假定重传时间一定,即
Figure BDA0001454482760000072
分别测试四种文件类型下的系统增益如图4所示(横轴为逗留时间,纵轴为增益),发现当重传时间一定,逗留时间较小时,编码缓存增益较小,系统增益较小,随着逗留时间变大,编码缓存增益增大,系统增益增大,当逗留时间进一步增大的时候会引起多次重传,严重降低系统性能。总的来说,对不同的文件类型,需要按照计算选择合适的时间,如对于第二类文件,重传时间与逗留时间分别为以1500ms和500ms为例,此时编码缓存的性能较原本非编码缓存性能提高约20%。
本实施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又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传输文件的控制方法,或实现所述传输文件的管理方法。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实施例所的传输文件的控制方法及管理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实施例所的传输文件的控制方法及管理方法考虑了文件类型对于请求时延的敏感性,对于不同敏感性的文件动态调整文件在队列的逗留时间,满足不同时延文件的要求;
第二,本实施例所的传输文件的控制方法及管理方法考虑了文件块重传,融合了实际系统的丢包特征,同时考虑文件类型与文件传输过程对于重传时间的影响;
第三,本实施例所的传输文件的控制方法及管理方法综合考虑系统性能提升与时间设置的关系,在满足时延要求的前提下提高网络性能的增加,减轻了无线网络的流量负担。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请参阅图5,显示为传输文件的控制系统与传输文件的管理系统于一实施例中的交互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应理解以上传输文件的控制系统与传输文件的管理系统的各个模块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集成到一个物理实体上,也可以物理上分开。且这些模块可以全部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也可以全部以硬件的形式实现;还可以部分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用软件的形式实现,部分模块通过硬件的形式实现。例如,x模块可以为单独设立的处理元件,也可以集成在上述装置的某一个芯片中实现,此外,也可以以程序代码的形式存储于上述装置的存储器中,由上述装置的某一个处理元件调用并执行以上x模块的功能。其它模块的实现与之类似。此外这些模块全部或部分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实现。这里所述的处理元件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或以上各个模块可以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
例如,以上这些模块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简称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ngnal Processor,简称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简称FPGA)等。再如,当以上某个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代码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简称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代码的处理器。再如,这些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简称SOC)的形式实现。
如图5所示,所述传输文件的控制系统51具体包括分类模块511、第一通信模块512及第一处理模块513。
所述分类模块511用于根据文件类型,对文件进行分类。根据文件对时间的敏感性文件将文件分为N类,如视频文件,音频文件,文本文件,图像文件,可执行文件等等。
由于每一个类型的文件对于时间的敏感性不同,比如对于视频文件,客户希望能流畅的播放视频,那么其对于请求到获得视频的时间较为敏感,即时间敏感性较高,相对的,如果请求文本文件,如下载某个文档,客户对于文本文件的实时性要求不高,则时间敏感性较低;Ai表示第i种类型的文件对于时间的敏感性度量,不失一般性,如果i<j,Ai<Aj,即文件类型按照时间敏感性由低到高排列,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总共有4类文件,对应的时间敏感性度量分别为1,2,3,4。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类型的文件是按照较小的文件块存在,便于文件的编码,多个块组成一个完整为文件,块的大小相同,具体来说当块较大,传输的次数较少,通信的额外开销较小,但是重传的损失较大;块较小,传输的次数较多,通信的额外开销较大,重传的损失较小,依据实际的无线信道传输,块的大小为10KB。客户端的缓存文件部署按照随机的方式,即客户端随机缓存服务器的50%的文件块。客户端依据本地的缓存文件,以单播的模式向服务器发送文件传输请求,服务器以单播或广播的模式给客户端回传请求文件。
与所述分类模块511耦合的第一通信模块512用于发送文件传输请求。在实施例中,所述客户端是周期性发送文件传输请求。例如,每隔100ms发送一次请求。
与所述第一通信模块512耦合的所述第一处理模块513用于在所述第一通信模块512发送文件传输请求的同时,生成重传时间。在生成的重传时间内判断是否收到与所述文件传输请求对应的文件,若否,则重新发送所述文件传输请求;若是,则判断该文件是否为编码文件,若是,则依据本地缓存解码该文件;若否,则直接获取该文件。其中,所述重传时间与文件类型和传输过程相关。服务器端在给客户端传输的过程中需要广播多个客户端请求的编码文件,此过程存在丢包的可能,为获取完整的文件,客户端会重传丢失的文件传输请求。因此,文件传输请求的重传的实现是通过设置重传时间完成的。
具体地,若文件类型为第i种类型,需要重传该种类型文件的第j块文件块时,所述重传时间表示为:
Figure BDA0001454482760000091
其中,a,b为调节参数,T1为基本的重传时间,Ai为文件类型i的时间敏感度量。实际的测量过程中a,b均为1,T1为3000ms。
所述传输文件的管理系统52包括第二通信模块521及第二处理模块522。
其中,所述第二通信模块521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通信模块511发送的文件传输请求。
与所述第二通信模块521耦合的第二处理模块522用于判断该文件传输请求是为若干客户端中的一客户端首次传输请求还是重传请求。若为该客户端首次传输请求,则将所述文件传输请求加入请求队列,并生成首次传输请求在所述请求队列中的逗留时间。所述逗留时间与文件的时间敏感性和文件传输请求的数量相关。所客户端发送的文件传输请求到达速率为λ,对于第i种类型的文件,首次传输请求在所述请求队列中的逗留时间为:
Figure BDA0001454482760000101
其中,α,β,γ为调节参数,T2为基本的逗留时间,Ai为第i种类型的文件的时间敏感性度量。例如,其中α,β,γ均为1,T2为50000,逗留时间单位为ms。若为该客户端重传请求,则将与所述文件传输请求对应的文件以单播方式传输至对应的客户端。
在实施例中,在接收到所述文件传输请求,所述第二处理模块522针对已存在于所述请求队列中的文件传输请求,遍历所请求队列中的文件传输请求,以判断所述文件传输请求是否为可合并请求,若是,则将与所述文件传输请求对应的文件进行编码,并确定以广播方式发送文件至自组织网络中的所有客户端;若否,则确定以单播方式发送与所述文件传输请求对应的文件至客户端。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收发器、通信接口和系统总线;存储器和通信接口通过系统总线与处理器和收发器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通信接口用于和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处理器和收发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使设备执行如上所述传输文件的控制方法的各个步骤,或使设备执行如上所述传输文件的管理方法的各个步骤。其中,执行所述传输文件的控制方法的设备为客户端,执行所述传输文件的管理方法的设备为服务器端。
上述提到的系统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Pomponent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IndustryStandard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该系统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通信接口用于实现数据库访问装置与其他设备(例如客户端、读写库和只读库)之间的通信。存储器可能包含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简称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ing,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简称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传输文件的控制/管理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设备具有如下
有益效果:
第一,本发明考虑了文件类型对于请求时延的敏感性,对于不同敏感性的文件动态调整文件在队列的逗留时间,满足不同时延文件的要求;
第二,本发明考虑了文件块重传,融合了实际系统的丢包特征,同时考虑文件类型与文件传输过程对于重传时间的影响;
第三,本发明综合考虑系统性能提升与时间设置的关系,在满足时延要求的前提下提高网络性能的增加,减轻了无线网络的流量负担。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9)

1.一种基于传输文件的控制方法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括若干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自组织网络;其中,所述传输文件的控制方法包括根据文件类型,对文件进行分类;发送文件传输请求;在发送文件传输请求的同时,生成重传时间,且在生成的重传时间内未收到与所述文件传输请求对应的文件,重新发送所述文件传输请求;其中,所述重传时间与文件类型、基本的重传时间及文件类型的时间敏感度量相关;所述管理方法包括:
接收源于客户端发送的文件传输请求;
判断该文件传输请求是为一客户端首次传输请求还是重传请求;若为首次传输请求,则将所述文件传输请求加入请求队列,并生成首次传输请求在所述请求队列中的逗留时间;若为重传请求,则将与所述文件传输请求对应的文件传输至对应的客户端;其中,所述逗留时间与文件的时间敏感性、文件传输请求到达速率、基本的逗留时间及不同类型文件的时间敏感性度量相关,请求文件在逗留时间结束后以广播或者单播的方式回传给客户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在生成的重传时间内接收到与所述文件传输请求对应的文件时,判断该文件是否为编码文件,若是,则依据本地缓存解码该文件;若否,则直接获取该文件;在所述自组织网络处于空闲状态时,缓冲一部分所述文件;在所述自组织网络处于繁忙状态时,发送文件传输请求,以获取另一部分所述文件;所述文件以文件块为单位进行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文件类型为第i种类型,需要重传该种类型文件的第j块文件块时,所述重传时间表示为:
Figure FDA0003468061770000011
其中,a,b为调节参数,T1为基本的重传时间,Ai为文件类型i的时间敏感度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已存在于所述请求队列中的文件传输请求,遍历所请求队列中的文件传输请求,以判断所述文件传输请求是否为可合并请求,若是,则将与所述文件传输请求对应的文件进行编码,并确定以广播方式发送文件至自组织网络中的所有客户端;若否,则确定以单播方式发送与所述文件传输请求对应的文件至客户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客户端发送的文件传输请求到达速率为λ,对于第i种类型的文件,首次传输请求在所述请求队列中的逗留时间为:
Figure FDA0003468061770000021
其中,α,β,γ为调节参数,T2为基本的逗留时间,Ai为第i种类型的文件的时间敏感性度量。
6.一种基于传输文件的控制系统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括若干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自组织网络;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分类模块,用于根据文件类型,对文件进行分类;
第一通信模块,用于发送文件传输请求;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发送文件传输请求的同时,生成重传时间,若且生成的重传时间内所述第一通信模块未收到与所述文件传输请求对应的文件,令所述第一通信模块重新发送所述文件传输请求;其中,所述重传时间与文件类型、基本的重传时间及文件类型的时间敏感度量相关;所述传输文件的管理系统包括:
第二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文件传输请求;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判断该文件传输请求是为一客户端首次传输请求还是重传请求;若为首次传输请求,则将所述文件传输请求加入请求队列,并生成首次传输请求在所述请求队列中的逗留时间;若为重传请求,则将与所述文件传输请求对应的文件传输至对应的客户端;其中,所述逗留时间与文件的时间敏感性、文件传输请求到达速率、基本的逗留时间及不同类型文件的时间敏感性度量相关,请求文件在逗留时间结束后以广播或者单播的方式回传给客户端。
7.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管理方法。
8.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所述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管理方法。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为客户端或服务器端。
CN201711059671.5A 2017-11-01 2017-11-01 传输文件的控制/管理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设备 Active CN1097563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59671.5A CN109756305B (zh) 2017-11-01 2017-11-01 传输文件的控制/管理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59671.5A CN109756305B (zh) 2017-11-01 2017-11-01 传输文件的控制/管理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56305A CN109756305A (zh) 2019-05-14
CN109756305B true CN109756305B (zh) 2022-05-06

Family

ID=66398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59671.5A Active CN109756305B (zh) 2017-11-01 2017-11-01 传输文件的控制/管理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563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55001B (zh) * 2019-09-05 2021-05-2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CN112019447A (zh) * 2020-08-19 2020-12-01 博锐尚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流量控制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6267A (zh) * 2002-05-10 2004-02-18 ���ǵ�����ʽ����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重传数据的装置和方法
CN1815943A (zh) * 2005-02-01 2006-08-0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通信系统、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
CN101278513A (zh) * 2005-11-04 2008-10-01 英特尔公司 用于提高无线网络中的数据吞吐量的系统和方法
CN102394925A (zh) * 2011-10-28 2012-03-28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远程监测诊断中心与地区调度中心的通讯方法及装置
CN103944695A (zh) * 2008-11-24 2014-07-2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自适应的tsp设置以最小化重复的分组传输的装置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6267A (zh) * 2002-05-10 2004-02-18 ���ǵ�����ʽ����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重传数据的装置和方法
CN1815943A (zh) * 2005-02-01 2006-08-0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通信系统、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
CN101278513A (zh) * 2005-11-04 2008-10-01 英特尔公司 用于提高无线网络中的数据吞吐量的系统和方法
CN103944695A (zh) * 2008-11-24 2014-07-2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自适应的tsp设置以最小化重复的分组传输的装置和方法
CN102394925A (zh) * 2011-10-28 2012-03-28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远程监测诊断中心与地区调度中心的通讯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56305A (zh) 2019-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25747B1 (en) Content request pattern-based routing system
Chen et al. Edge-CoCaCo: Toward joint optimization of computation, caching, and communication on edge cloud
Niesen et al. Coded caching with nonuniform demands
US9686358B2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network-coded and caching-aided content distribution
US8804721B2 (en) Multi-stream communication
US10542302B2 (en) Distributed multi-datacenter video packaging system
US11064230B2 (en) Optimizing adaptive bit rate streaming for content delivery
US10659512B1 (en) Optimizing adaptive bit rate streaming at edge locations
US10592578B1 (en) Predictive content push-enabled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US10346303B1 (en) Origin server cache eviction system
US20180205802A1 (en) Cache Aware Streaming
CN109756305B (zh) 传输文件的控制/管理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0022482A (zh) 视频起播方法、视频服务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809167B (zh) 一种视频播放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451517B (zh) 一种基于移动边缘缓存网络的缓存放置优化方法
CN112543357A (zh) 一种基于dash协议的流媒体数据传输方法
KR20210030191A (ko) 수신단 캐싱을 활용한 적응형 비디오 스트리밍 시스템
US1069399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streaming service
US8510832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ent categorization
US9521064B2 (en) Cooperative cach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Fang et al. A cooperative caching algorithm for cluster-based vehicular content networks with vehicular caches
CN111314349B (zh) 雾无线接入网中基于联合最大距离可分码与簇协作的编码缓存方法
CN112839082B (zh) 一种异构边缘缓存分配方法、系统、介质及应用
CN105263122B (zh) 一种基于rs编码的无线广播传输优化方法
CN112839070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cdn网络中的节点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