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56254A - 一种混合预编码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合预编码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56254A
CN109756254A CN201910044306.XA CN201910044306A CN109756254A CN 109756254 A CN109756254 A CN 109756254A CN 201910044306 A CN201910044306 A CN 201910044306A CN 109756254 A CN109756254 A CN 1097562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rix
user terminal
base
precoding
coding matri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4430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56254B (zh
Inventor
丁婷
朱光军
祁澎泳
杨丽
宁少林
张海滨
马刚
张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Information Consultation Design &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Information Consultation Design &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Information Consultation Design &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Information Consultation Design &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4430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562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562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562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562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562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预编码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适用于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的基站设备,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包括基站设备和终端设备,包括K个用户终端,所传输的数据流为Ns个。该方法包括:获取待传输的KNs个数据流。基于基带数字预编码矩阵对KNs个数据流进行数字预编码处理,得到KNs个数字预编码数据流。基于模拟预编码矩阵对KNs个数字预编码数据流进行模拟预编码,得到传输给每一用户终端的传输信号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通用子阵列架构在基站设备处对待传输的数据流进行模拟预编码和数字预编码,能减少硬件数量和降低混合编码的迭代次数,有效降低硬件成本和功耗。

Description

一种混合预编码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与通信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混合预编码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5G(第五代移动通信)数据速率需求的增大,因具有潜在的复用/多样性增益的较短波长的毫米波大规模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技术也受到广泛关注。大规模MIMO系统中大的阵列增益是由数百个乃至更多的天线实现,目前采用毫米波技术与大规模MIMO技术结合能够极大减少大规模天线阵列的物理尺寸,同时大规模MIMO可以通过预编码技术提供足够的阵列增益,以克服毫米波信号的自由空间路径损耗,建立满足SNR(Signal-Noise Ratio,信噪比)的链路。
在现有技术中,为降低现有全数字基带预编码方案需要为每个天线提供RF(射频)链所带来的高硬件成本和能量消耗,提出来混合模拟和数字预编码的方案。混合预编码是在确保性能损失较小的情况下,通过将预编码去耦合到模拟域和基带域来减少RF链的数量的方法。根据RF链到天线的映射关系,混合预编码收发器架构可以分为全连接架构和子阵列架构。不同的架构具有不同的混合预编码方式。但是,目前不论是针对全连接架构的混合预编码,还是子阵列架构的混合预编码,都受到硬件成本和功耗的限制。
因此,当前亟需一种实现不同混合预编码架构下要求硬件复杂度低,且功耗小的混合预编码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预编码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以实现低硬件复杂度、低功耗的混合预编码处理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混合预编码处理方法,适用于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的基站设备,所述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包括所述基站设备和终端设备,所述基站设备配置有Nt根天线,NRF个射频RF链,NRF<Nt,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有Nr根天线,包括K个用户终端,每个所述用户终端的射频链数为Lr,所传输的数据流为Ns个,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传输的KNs个数据流;
基于基带数字预编码矩阵对所述KNs个数据流进行数字预编码处理,得到KNs个数字预编码数据流,其中,零空间正交基,为除第k个用户终端以外包含其他用户终端的等效矩阵,k=1,2,···,K;
基于模拟预编码矩阵对所述KNs个数字预编码数据流进行模拟预编码,得到传输给每一用户终端的传输信号
其中,为所述模拟预编码矩阵FRF的非零权重,j=1,2,…,NRF,m=1,2,…,Ms,Ms表示连接到一个RF链的移相器的个数, 为第k个用户终端的基带组合器,为第k个用户终端的等效基带信道,为第k个用户终端的组合矩阵,为所述K个用户终端的总的信号矢量,是指第k个用户终端的信道矩阵,nk∈Nr×1为满足方差为的加性高斯白噪声的噪声向量。
优选的,还包括:
基于所述模拟预编码矩阵FRF,所述基带数字预编码矩阵FBB,所述第k个用户终端的组合矩阵所述第k个用户终端的基带组合器确定所述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的总频谱效率R和所述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的最大频谱效率Rmax
其中,Ri为干扰和噪声的协方差矩阵,
优选的,所述模拟预编码矩阵的获得过程包括:
获取下行链路信道矩阵H的共轭转置矩阵HH
基于所述共轭转置矩阵HH得到模拟预编码矩阵
其中,H=[h1 h2 … hK]T,FRF(s,t)表示FRF矩阵中第s行、第t列的元素,angle(HH(s,t))表示矩阵HH中第s行、第t列元素的相位,s=1,…Ms,t=1+(Ms-ΔM)(s-1),…s×Ms-ΔM(s-1),FRF中的其他元素为0,ΔM表示重叠子阵列的数量,0≤ΔM≤Ms
优选的,所述第k个用户终端的组合矩阵和用户终端的等效基带信道Heq的获得过程包括:
基于和所述模拟预编码矩阵对Qi(i)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并基于启发式的相位求解方法得到其中,
利用所述模拟预编码矩阵确定用户终端的等效基带信道Heq
优选的,所述基带数字预编码矩阵的获得过程包括:
构建除第k个用户终端以外包含其他用户终端的等效矩阵所述等效矩阵
基于用户终端的等效基带信道和所述等效矩阵的情况下,对所述等效矩阵进行处理,得到基带数字预编码矩阵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混合预编码处理系统,适用于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的基站设备,所述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包括所述基站设备和终端设备,所述基站设备配置有Nt根天线,NRF个射频RF链,NRF<Nt,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有Nr根天线,包括K个用户终端,每个所述用户终端的射频链数为Lr,所传输的数据流为Ns个,所述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传输的KNs个数据流;
基带数字预编码模块,用于基于基带数字预编码矩阵对所述KNs个数据流进行数字预编码处理,得到KNs个数字预编码数据流,其中,零空间正交基,为除第k个用户终端以外包含其他用户终端的等效矩阵,k=1,2,···,K;
模拟预编码模块,用于基于模拟预编码矩阵对所述KNs个数字预编码数据流进行模拟预编码,得到传输给每一用户终端的传输信号
其中,为所述模拟预编码矩阵FRF的非零权重,j=1,2,…,NRF,m=1,2,…,Ms,Ms表示连接到一个RF链的移相器的个数,为第k个用户终端的基带组合器,为第k个用户终端的等效基带信道,为第k个用户终端的组合矩阵,为所述K个用户终端的总的信号矢量,是指第k个用户终端的信道矩阵,nk∈Nr×1为满足方差为的加性高斯白噪声的噪声向量。
优选的,还包括:
频谱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模拟预编码矩阵FRF,所述基带数字预编码矩阵FBB,所述第k个用户终端的组合矩阵所述第k个用户终端的基带组合器确定所述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的总频谱效率R和所述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的最大频谱效率Rmax
其中,Ri为干扰和噪声的协方差矩阵,
优选的,所述基带数字预编码模块,包括:
构建单元,用于构建除第k个用户终端以外包含其他用户终端的等效矩阵所述等效矩阵
基带数字预编码单元,用于基于用户终端的等效基带信道和所述等效矩阵的情况下,对所述等效矩阵进行处理,得到基带数字预编码矩阵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公开了一种基站设备,包括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公开的混合预编码处理系统。
本发明第四方面公开了一种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包括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公开的基站设备和终端设备,所述基站设备配置有Nt根天线,NRF个射频RF链,NRF<Nt,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有Nr根天线,包括K个用户终端,每个所述用户终端的射频链数为Lr,所传输的数据流为Ns个。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混合预编码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通过获取待传输的KNs个数据流。基于基带数字预编码矩阵对KNs个数据流进行数字预编码处理,得到KNs个数字预编码数据流。基于模拟预编码矩阵对KNs个数字预编码数据流进行模拟预编码,得到传输给每一用户终端的传输信号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通用子阵列架构在基站设备处对待传输的数据流进行模拟预编码和数字预编码,能减少硬件数量和降低混合编码的迭代次数,有效降低硬件成本和功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混合预编码的阵列结构的架构图;
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混合预编码的阵列结构的架构图;
图1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混合预编码的阵列结构的架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合预编码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合预编码处理方法的实施架构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获取模拟预编码矩阵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获取数字预编码矩阵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合预编码处理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合预编码处理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合预编码处理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合预编码处理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引用和清楚起见,下文中使用的技术名词的说明、简写或缩写总结如下:
SVD分解:Singularvalue decomposition,奇异值分解,是一种正交矩阵分解法;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由背景技术可知,在现有技术中,为降低现有全数字基带预编码方案需要为每个天线提供RF(射频)链所带来的高硬件成本和能量消耗,提出来混合模拟和数字预编码的方案。混合预编码是在确保性能损失较小的情况下,通过将预编码去耦合到模拟域和基带域来减少RF链的数量的方法。根据RF链到天线的映射关系,混合预编码收发器架构可以分为全连接架构和子阵列架构。不同的架构具有不同的混合预编码方式。但是,目前不论是针对全连接架构的混合预编码,还是子阵列架构的混合预编码,都受到硬件成本和功耗的限制。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混合预编码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通过利用通用子阵列架构,在基站设备处对待传输的数据流进行模拟预编码和数字预编码,能减少硬件数量和降低混合编码的迭代次数,有效降低硬件成本和功耗。
下述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到的混合预编码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适用于图1a-图1c示出的混合预编码的阵列结构。参考图1a、图1b和图1c,分别示出了全连接架构示意图、非重叠子阵架构示意图和重叠子阵架构示意图。在所述图1a中,每个射频(Radio Frequency,RF)链连接到所有天线,模拟预编码需要NtNRF个移相器。在所述图1b中,每个RF链仅连接到天线子阵列,由于所述子阵列为连续的,因此需要Nt个移相器。在所述图1c中,每个RF链连接到天线子阵列,但所述子阵列为重叠子阵,由于重叠子阵中的一些天线也可能连接到多个RF链,因此需要NRFMs个移相器,其中Ms表示连接到一个RF链所需的移相器的数量,即每个子阵列中用于预编码的天线数量,ΔM为重叠子阵的数量。
在所述图1c中,当ΔM=Ms=Nt/NRF时,所述图1c中的重叠子阵架构相当于所述图1b中的非重叠子阵架构。当ΔM=Ms=Nt时,所述图1c中的重叠子阵架构相当于所述图1a中的全连接架构。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到的内容是基于重叠子阵架构上的,因此在所述图1c中,需要满足0≤ΔMs<Ms。即当0≤ΔMs<Ms时,所述图1c中的子阵架构为重叠子阵架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1a至图1c中示出的内容仅用于举例说明。
参考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合预编码处理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适用于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的基站设备,所述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包括所述基站设备和终端设备,所述基站设备配置有Nt根天线,NRF个射频RF链,NRF<Nt,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有Nr根天线,包括K个用户终端,每个所述用户终端的射频链数为Lr,所传输的数据流为Ns个,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获取待传输的KNs个数据流。
在具体实现步骤S201的过程中,由上述涉及到的终端设备配置可知,终端设备最多配置由K个用户终端,每个所述用户终端的射频链数为Lr,所传输的数据流为Ns个,因此所述MIMO系统最多传输的数据流的个数为KNs个。K为正整数。
步骤S202:基于基带数字预编码矩阵FBB,对所述KNs个数据流进行数字预编码处理,得到KNs个数字预编码数据流。
基带数字预编码矩阵FBB如公式(1)所示:
其中,零空间正交基,为除第k个用户终端以外包含其他用户终端的等效矩阵,k=1,2,···,K。
在具体执行步骤S202的过程中,所述基带数字预编码矩阵为预先构建好的矩阵。
步骤S203:基于模拟预编码矩阵FRF对所述KNs个数字预编码数据流进行模拟预编码,得到传输给每一用户终端的传输信号
所述模拟预编码矩阵FRF如公式(2)所示:
其中,为所述模拟预编码矩阵FRF的非零权重,j=1,2,…,NRF,m=1,2,…,Ms,Ms表示连接到一个RF链的移相器的个数。
在具体实现步骤S203的过程中,基于公式(3)得到传输给每一用户终端的传输信号
所述公式(3)为:
其中,为第k个用户终端的基带组合器,为第k个用户终端的等效基带信道,为第k个用户终端的组合矩阵,为所述K个用户终端的总的信号矢量,是指第k个用户终端的信道矩阵,nk∈Nr×1为满足方差为的加性高斯白噪声的噪声向量。
优选的,基于公式(4)和所述模拟预编码矩阵,对Qi(i)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公式(5),并基于启发式的相位求解方法求解所述公式(5)得到所述第k个用户终端的组合矩阵
所述公式(4)为:
所述公式(5)为:
所述组合矩阵如公式(6)所示:
其中,所述Qi(i)如公式(7)所示:
优选的,基于所述公式(5)和所述模拟预编码矩阵,确定用户终端的等效基带信道Heq
所述用户终端的等效基带信道Heq如公式(8)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模拟预编码矩阵为预先构建好的矩阵。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公式(3)由基于为每个用户定义的等效基带信道推导获得,具体推导过程如下:
对于第k个用户,经由数字预编码和模拟预编码后的接收信号yk如公式(9)所示:
为每个用户定义的等效基带信道Heq如公式(10)所示:
所述等效基带信道Heq可表示为如公式(11)所示:
基于所述公式(9)、公式(10)和公式(11)可以推理得到所述公式(3)。
优选的,基于所述模拟预编码矩阵FRF,所述基带数字预编码矩阵FBB,所述第k个用户终端的组合矩阵所述第k个用户终端的基带组合器确定所述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的总频谱效率R和所述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的最大频谱效率Rmax。其中,基于公式(12)和公式(13)获得所述最大频谱效率Rmax
所述公式(12)为:
其中,Ri为干扰和噪声的协方差矩阵。
所述公式(13)为:
所述公式(13)中的内容可以等效为公式(14)中的重构优化问题:
所述公式(14)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待传输的KNs个数据流。基于基带数字预编码矩阵对KNs个数据流进行数字预编码处理,得到KNs个数字预编码数据流。基于模拟预编码矩阵对KNs个数字预编码数据流进行模拟预编码,得到传输给每一用户终端的传输信号利用通用子阵列架构,在基站设备处对待传输的数据流进行模拟预编码和数字预编码,能减少硬件数量和降低混合编码的迭代次数,有效降低硬件成本和功耗。
结合图2中的内容,为更好解释说明上述涉及到的一种混合预编码处理方法的实施流程,请参阅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合预编码处理方法的实施架构图。
在所述图3中,将输入的数据流先经由数字预编码模块301进行数字预编码得到数字预编码数据流。再经由模拟预编码模块302对所述数字预编码数据流进行模拟预编码,得到传输给每一用户终端的传输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图3中示出的内容仅用于举例说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待传输的KNs个数据流。基于基带数字预编码矩阵对KNs个数据流进行数字预编码处理,得到KNs个数字预编码数据流。基于模拟预编码矩阵对KNs个数字预编码数据流进行模拟预编码,得到传输给每一用户终端的传输信号利用通用子阵列架构,在基站设备处对待传输的数据流进行模拟预编码和数字预编码,能减少硬件数量和降低混合编码的迭代次数,有效降低硬件成本和功耗。
上述图2步骤S203中涉及到的获取模拟预编码矩阵的过程,参考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获取模拟预编码矩阵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获取下行链路信道矩阵H的共轭转置矩阵HH
在具体实现步骤S401的过程中,基于公式(15)计算获得所述信道矩阵H。其中,预先假设第k个用户的散射体个数为L,并且每个散射体只有一条有效的传输路径。
所述公式(15)为:
其中,所述Hk为所述信道矩阵,为第k个用户的第l路径的增益,Nt、Nr分别表示发射、接收天线的个数,l为正整数。分别表示第l路径的到达角(angleofarrival,AoAs)和离开角(angle ofarrival departure,AoDs)。分别表示基站和用户终端的天线阵列响应矢量。所述响应矢量的表达式与天线阵列类型有关,在本发明发明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均匀平面阵列(UniformPlanarArray,UPA)。则所述天线阵列响应矢量的表达式如公式(16)和公式(17)所示:
其中,λ代表电磁波波长,d代表天线之间的间距。
步骤S402:基于所述共轭转置矩阵HH和公式(18),得到所述模拟预编码矩阵FRF
所述公式(18)为:
所述模拟预编码矩阵FRF如公式(19)所示:
其中,其中,H=[h1,h2,…,hK]T,FRF(s,t)表示FRF矩阵中第s行、第t列的元素,angle(HH(s,t))表示矩阵HH中第s行、第t列元素的相位,s=1,…Ms,t=1+(Ms-ΔM)(s-1),…s×Ms-ΔM(s-1),FRF中的其他元素为0,ΔM表示重叠子阵列的数量,0≤ΔM≤Ms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待传输的KNs个数据流。基于基带数字预编码矩阵对KNs个数据流进行数字预编码处理,得到KNs个数字预编码数据流。基于模拟预编码矩阵对KNs个数字预编码数据流进行模拟预编码,得到传输给每一用户终端的传输信号利用通用子阵列架构,在基站设备处对待传输的数据流进行模拟预编码和数字预编码,能减少硬件数量和降低混合编码的迭代次数,有效降低硬件成本和功耗。
上述图2公开的步骤S202涉及到的获取数字预编码矩阵的过程,参考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获取数字预编码矩阵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1:构建第k个用户终端以外包含其他用户终端的等效矩阵
所述等效矩阵如公式(20)所示:
在具体实现步骤S501的过程中,为消除用户之间的信号干扰,需要将第k个用户的数字预编码矩阵位于述等效矩阵的零空间中。
步骤S502:基于用户终端的等效基带信道Heq和所述等效矩阵在预定条件下对所述等效矩阵进行处理,得到基带数字预编码矩阵FBB
所述基带数字预编码矩阵FBB如公式(21)所示:
其中,零空间正交基,V在奇异值分解中表示右奇异矩阵。
在具体实现步骤S502的过程中,所述预定条件为所述用户终端的等效基带信道Heq如公式(10)所示。所述对所述等效矩阵进行处理的过程为:先对所述等效矩阵进行SVD分解,再进行基带块对角化,最后再进行SVD分解。具体过程在本发明实施例就不再进行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待传输的KNs个数据流。基于基带数字预编码矩阵对KNs个数据流进行数字预编码处理,得到KNs个数字预编码数据流。基于模拟预编码矩阵对KNs个数字预编码数据流进行模拟预编码,得到传输给每一用户终端的传输信号利用通用子阵列架构,在基站设备处对待传输的数据流进行模拟预编码和数字预编码,能减少硬件数量和降低混合编码的迭代次数,有效降低硬件成本和功耗。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混合预编码处理方法也适用于电磁波。
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到的一种混合预编码处理方法相对应,参考图6,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混合预编码处理系统的结构框图,适用于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的基站设备,所述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包括所述基站设备和终端设备,所述基站设备配置有Nt根天线,NRF个射频RF链,NRF<Nt,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有Nr根天线,包括K个用户终端,每个所述用户终端的射频链数为Lr,所传输的数据流为Ns个,所述系统包括:获取模块601、基带数字预编码模块602和模拟预编码模块603。
获取模块601,用于获取待传输的KNs个数据流。具体内容参见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图2公开的步骤S201相对应的内容。
基带数字预编码模块603,用于基于基带数字预编码矩阵,对所述KNs个数据流进行数字预编码处理,得到KNs个数字预编码数据流。具体内容参见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图2公开的步骤S202相对应的内容。
模拟预编码模块603,用于基于模拟预编码矩阵对所述KNs个数字预编码数据流进行模拟预编码,得到传输给每一用户终端的传输信号具体内容参见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图2公开的步骤S203相对应的内容。
优选的,所述模拟预编码矩阵模块603还具体用于基于公式(4)、和所述模拟预编码矩阵对Qi(i)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公式(5),并基于启发式的相位求解方法得到公式(6)。以及利用所述模拟预编码矩阵和公式(5),确定用户终端的等效基带信道Heq。具体内容参见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图2公开的步骤S203相对应的内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待传输的KNs个数据流。基于基带数字预编码矩阵对KNs个数据流进行数字预编码处理,得到KNs个数字预编码数据流。基于模拟预编码矩阵对KNs个数字预编码数据流进行模拟预编码,得到传输给每一用户终端的传输信号利用通用子阵列架构,在基站设备处对待传输的数据流进行模拟预编码和数字预编码,能减少硬件数量和降低混合编码的迭代次数,有效降低硬件成本和功耗。
优选的,参考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合预编码处理系统的结构框图,所述系统还包括:
频谱计算模块604,用于基于所述模拟预编码矩阵FRF,所述基带数字预编码矩阵FBB,所述第k个用户终端的组合矩阵所述第k个用户终端的基带组合器确定所述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的总频谱效率R和所述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的最大频谱效率Rmax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待传输的KNs个数据流。基于基带数字预编码矩阵对KNs个数据流进行数字预编码处理,得到KNs个数字预编码数据流。基于模拟预编码矩阵对KNs个数字预编码数据流进行模拟预编码,得到传输给每一用户终端的传输信号利用通用子阵列架构,在基站设备处对待传输的数据流进行模拟预编码和数字预编码,能减少硬件数量和降低混合编码的迭代次数,有效降低硬件成本和功耗。
优选的,参考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合预编码处理系统的结构框图,所述模拟预编码模块603包括:
获取单元6031,用于获取下行链路信道矩阵H的共轭转置矩阵HH。具体内容参见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图4公开的步骤S401相对应的内容。
模拟预编码矩阵单元6032,用于基于所述共轭转置矩阵HH和公式(18),得到模拟预编码矩阵。具体内容参见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图4公开的步骤S402相对应的内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待传输的KNs个数据流。基于基带数字预编码矩阵对KNs个数据流进行数字预编码处理,得到KNs个数字预编码数据流。基于模拟预编码矩阵对KNs个数字预编码数据流进行模拟预编码,得到传输给每一用户终端的传输信号利用通用子阵列架构,在基站设备处对待传输的数据流进行模拟预编码和数字预编码,能减少硬件数量和降低混合编码的迭代次数,有效降低硬件成本和功耗。
优选的,参考图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合预编码处理系统的结构框图,所述基带数字预编码模块602包括:
构建单元6021,用于构建除第k个用户终端以外包含其他用户终端的等效矩阵具体内容参见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图5公开的步骤S501相对应的内容。
基带数字预编码单元6022,用于基于用户终端的等效基带信道Heq和所述等效矩阵在预定条件下对所述等效矩阵进行处理,得到基带数字预编码矩阵FBB。具体内容参见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图5公开的步骤S502相对应的内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待传输的KNs个数据流。基于基带数字预编码矩阵对KNs个数据流进行数字预编码处理,得到KNs个数字预编码数据流。基于模拟预编码矩阵对KNs个数字预编码数据流进行模拟预编码,得到传输给每一用户终端的传输信号利用通用子阵列架构,在基站设备处对待传输的数据流进行模拟预编码和数字预编码,能减少硬件数量和降低混合编码的迭代次数,有效降低硬件成本和功耗。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设备,所述设备包括上述图6至图9示出的混合预编码处理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包括上述涉及到的基站设备和终端设备,所述基站设备配置有Nt根天线,NRF个射频RF链,NRF<Nt,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有Nr根天线,包括K个用户终端,每个所述用户终端的射频链数为Lr,所传输的数据流为Ns个。
综上所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预编码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通过获取待传输的KNs个数据流。基于基带数字预编码矩阵对KNs个数据流进行数字预编码处理,得到KNs个数字预编码数据流。基于模拟预编码矩阵对KNs个数字预编码数据流进行模拟预编码,得到传输给每一用户终端的传输信号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通用子阵列架构,在基站设备处对待传输的数据流进行模拟预编码和数字预编码,能减少硬件数量和降低混合编码的迭代次数,有效降低硬件成本和功耗。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混合预编码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的基站设备,所述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包括所述基站设备和终端设备,所述基站设备配置有Nt根天线,NRF个射频RF链,NRF<Nt,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有Nr根天线,包括K个用户终端,每个所述用户终端的射频链数为Lr,所传输的数据流为Ns个,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传输的KNs个数据流;
基于基带数字预编码矩阵对所述KNs个数据流进行数字预编码处理,得到KNs个数字预编码数据流,其中,零空间正交基,为除第k个用户终端以外包含其他用户终端的等效矩阵,k=1,2,···,K;
基于模拟预编码矩阵对所述KNs个数字预编码数据流进行模拟预编码,得到传输给每一用户终端的传输信号
其中,为所述模拟预编码矩阵FRF的非零权重,j=1,2,…,NRF,m=1,2,…,Ms,Ms表示连接到一个RF链的移相器的个数, 为第k个用户终端的基带组合器,为第k个用户终端的等效基带信道,为第k个用户终端的组合矩阵,为所述K个用户终端的总的信号矢量,是指第k个用户终端的信道矩阵,nk∈Nr×1为满足方差为的加性高斯白噪声的噪声向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于所述模拟预编码矩阵FRF,所述基带数字预编码矩阵FBB,所述第k个用户终端的组合矩阵所述第k个用户终端的基带组合器确定所述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的总频谱效率R和所述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的最大频谱效率Rmax
其中,Ri为干扰和噪声的协方差矩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预编码矩阵的获得过程包括:
获取下行链路信道矩阵H的共轭转置矩阵HH
基于所述共轭转置矩阵HH得到模拟预编码矩阵
其中,H=[h1h2…hK]T,FRF(s,t)表示FRF矩阵中第s行、第t列的元素,angle(HH(s,t))表示矩阵HH中第s行、第t列元素的相位,s=1,…Ms,t=1+(Ms-ΔM)(s-1),…s×Ms-ΔM(s-1),FRF中的其他元素为0,ΔM表示重叠子阵列的数量,0≤ΔM≤Ms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k个用户终端的组合矩阵和用户终端的等效基带信道Heq的获得过程包括:
基于 和所述模拟预编码矩阵对Qi(i)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并基于启发式的相位求解方法得到其中,
利用所述模拟预编码矩阵确定用户终端的等效基带信道Heq
5.根据权利要求3-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带数字预编码矩阵的获得过程包括:
构建除第k个用户终端以外包含其他用户终端的等效矩阵所述等效矩阵
基于用户终端的等效基带信道和所述等效矩阵的情况下,对所述等效矩阵进行处理,得到基带数字预编码矩阵
6.一种混合预编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适用于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的基站设备,所述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包括所述基站设备和终端设备,所述基站设备配置有Nt根天线,NRF个射频RF链,NRF<Nt,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有Nr根天线,包括K个用户终端,每个所述用户终端的射频链数为Lr,所传输的数据流为Ns个,所述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传输的KNs个数据流;
基带数字预编码模块,用于基于基带数字预编码矩阵对所述KNs个数据流进行数字预编码处理,得到KNs个数字预编码数据流,其中,零空间正交基,为除第k个用户终端以外包含其他用户终端的等效矩阵,k=1,2,…,K;
模拟预编码模块,用于基于模拟预编码矩阵对所述KNs个数字预编码数据流进行模拟预编码,得到传输给每一用户终端的传输信号
其中,为所述模拟预编码矩阵FRF的非零权重,j=1,2,…,NRF,m=1,2,…,Ms,Ms表示连接到一个RF链的移相器的个数, 为第k个用户终端的基带组合器,为第k个用户终端的等效基带信道,为第k个用户终端的组合矩阵,为所述K个用户终端的总的信号矢量,是指第k个用户终端的信道矩阵,nk∈Nr×1为满足方差为的加性高斯白噪声的噪声向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频谱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模拟预编码矩阵FRF,所述基带数字预编码矩阵FBB,所述第k个用户终端的组合矩阵所述第k个用户终端的基带组合器确定所述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的总频谱效率R和所述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的最大频谱效率Rmax
其中,Ri为干扰和噪声的协方差矩阵,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带数字预编码模块,包括:
构建单元,用于构建除第k个用户终端以外包含其他用户终端的等效矩阵所述等效矩阵
基带数字预编码单元,用于基于用户终端的等效基带信道和所述等效矩阵的情况下,对所述等效矩阵进行处理,得到基带数字预编码矩阵
9.一种基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预编码处理系统。
10.一种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设备和终端设备,所述基站设备配置有Nt根天线,NRF个射频RF链,NRF<Nt,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有Nr根天线,包括K个用户终端,每个所述用户终端的射频链数为Lr,所传输的数据流为Ns个。
CN201910044306.XA 2019-01-17 2019-01-17 一种混合预编码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Active CN1097562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44306.XA CN109756254B (zh) 2019-01-17 2019-01-17 一种混合预编码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44306.XA CN109756254B (zh) 2019-01-17 2019-01-17 一种混合预编码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56254A true CN109756254A (zh) 2019-05-14
CN109756254B CN109756254B (zh) 2020-06-02

Family

ID=66404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44306.XA Active CN109756254B (zh) 2019-01-17 2019-01-17 一种混合预编码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5625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73105A (zh) * 2020-11-11 2020-12-11 华东交通大学 一种低能耗的毫米波mimo通信预编码设计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39401A1 (en) * 2011-08-11 2013-02-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aratus for mixed analog/digital beamforming
KR20150087741A (ko) * 2014-01-22 2015-07-30 한국과학기술원 통계적 채널정보 기반의 혼합 빔포밍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장치들
WO2017115930A1 (ko) * 2015-12-29 2017-07-06 고려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하이브리드 빔포밍을 위한 송신기, 수신기 및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CN107359921A (zh) * 2017-08-04 2017-11-17 西安科技大学 大规模mimo系统基于标准正交化的混合预编码方法
CN108123741A (zh) * 2016-11-30 2018-06-05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重叠子阵列(osa)的波束赋形方法和设备
WO2018120339A1 (zh) * 2016-12-28 2018-07-05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实际宽带大规模mimo系统的混合预编码设计方法
CN108471325A (zh) * 2018-03-23 2018-08-31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稀疏射频/基带混合预编码方法
CN108736943A (zh) * 2018-05-22 2018-11-02 湘潭大学 一种适用于大规模mimo系统的混合预编码方法
CN108832981A (zh) * 2018-06-20 2018-11-16 北京邮电大学 混合波束成形传输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39401A1 (en) * 2011-08-11 2013-02-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aratus for mixed analog/digital beamforming
KR20150087741A (ko) * 2014-01-22 2015-07-30 한국과학기술원 통계적 채널정보 기반의 혼합 빔포밍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장치들
WO2017115930A1 (ko) * 2015-12-29 2017-07-06 고려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하이브리드 빔포밍을 위한 송신기, 수신기 및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CN108123741A (zh) * 2016-11-30 2018-06-05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重叠子阵列(osa)的波束赋形方法和设备
WO2018120339A1 (zh) * 2016-12-28 2018-07-05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实际宽带大规模mimo系统的混合预编码设计方法
CN107359921A (zh) * 2017-08-04 2017-11-17 西安科技大学 大规模mimo系统基于标准正交化的混合预编码方法
CN108471325A (zh) * 2018-03-23 2018-08-31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稀疏射频/基带混合预编码方法
CN108736943A (zh) * 2018-05-22 2018-11-02 湘潭大学 一种适用于大规模mimo系统的混合预编码方法
CN108832981A (zh) * 2018-06-20 2018-11-16 北京邮电大学 混合波束成形传输方法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KEVIN BRADLEY DSOUZA ET AL: "Hybrid Precoding With Partially Connected Structure for Millimeter Wave Massive MIMO OFDM A Parallel Framework and Feasibility Analysis", 《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MOHAMMAD MAJIDZADEH ET AL: "Hybrid beamforming for single-user MIMO with partially connected RF architecture", 《2017 EUROPEAN CONFERENCE ON NETWORKS AND COMMUNICATIONS》 *
SUNGWOO PARK ET AL: "Dynamic subarray architecture for wideband hybrid precoding in millimeter wave massive MIMO systems", 《2016 IEEE GLOBAL CONFERENCE ON SIGNAL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钟亚: "大规模天线系统混合预编码算法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 *
钟鹏 等: "基于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的混合预编码设计", 《电讯技术》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73105A (zh) * 2020-11-11 2020-12-11 华东交通大学 一种低能耗的毫米波mimo通信预编码设计方法
CN112073105B (zh) * 2020-11-11 2021-02-26 华东交通大学 一种低能耗的毫米波mimo通信预编码设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56254B (zh) 2020-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59921B (zh) 大规模mimo系统基于标准正交化的混合预编码方法
KR102154481B1 (ko) 딥러닝을 이용한 대규모 mimo 시스템의 빔포밍 장치 및 방법
CN109861731B (zh) 一种混合预编码器及其设计方法
CN109714091B (zh) 一种在毫米波mimo系统中基于分层设计的迭代混合预编码方法
CN107332596B (zh) 一种基于迫零的毫米波通信系统混合预编码方法
CN112782652B (zh) 一种ris辅助的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波形设计方法
CN106571858B (zh) 一种混合波束成形传输系统
CN110113088B (zh) 一种分离型数模混合天线系统波达角智能化估计方法
CN107046434A (zh) 大规模mimo系统模数混合预编码方法
CN110401476A (zh) 一种基于码本的毫米波通信多用户并行波束训练方法
CN114726687B (zh) 一种智能反射面辅助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的信道估计方法
CN107171757B (zh) 一种融合智能天线的mimo无线信道建模方法
CN109379122A (zh) 一种毫米波通信多径信道动态波束训练方法
CN109039400A (zh) 一种基于矩阵分解的混合预编码/合并器设计方法
CN115085774B (zh) 一种基于克拉美罗界的通感融合混合波束赋形方法
Huang et al. Deep learning for super-resolution DOA estimation in massive MIMO systems
CN108832981A (zh) 混合波束成形传输方法和系统
Sun et al. A robust secure hybrid analog and digital receive beamforming scheme for efficient interference reduction
Li et al. Multi-task deep learning based hybrid precoding for mmWave massive MIMO system
Kumari et al. Deep learning-based hybrid system for multiuser MIMO systems
CN104994041B (zh) 三维大规模天线系统基于导频的波达波离角联合估计方法
Koc et al. Angular-based 3D hybrid precoding for URA in multi-user massive MIMO systems
Roze et al. Millimeter-wave digital beamsteering in highly line-of-sight environments for massive MIMO systems
CN109756254A (zh) 一种混合预编码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3929224B (zh) 蜂窝网络中干扰抑制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