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54501A - 智能锁的开锁方法及智能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智能锁的开锁方法及智能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54501A
CN109754501A CN201811384929.3A CN201811384929A CN109754501A CN 109754501 A CN109754501 A CN 109754501A CN 201811384929 A CN201811384929 A CN 201811384929A CN 109754501 A CN109754501 A CN 1097545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locking
smart lock
rcc
user
c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8492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z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z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z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Nationz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81138492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54501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545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545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锁的开锁方法及智能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智能锁通过在锁中设置RCC读写器模块,采用了RCC通信技术来实现与智能锁的通信开锁,具体是通过RCC读写器模块读取终端上RCC蓝牙SIM卡中的用户特征信息,然后根据用户特征信息进行开锁,而通过RCC蓝牙SIM卡来进行锁门解锁,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并且该开锁方式也比较简单,同时RCC通信解锁的方式在功能上的消耗也比较低,并且还容易实现。

Description

智能锁的开锁方法及智能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锁的开锁方法及智能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家居行业日渐流行,智能门锁使用得到普及,目前市面上的智能门锁普遍采用指纹识别、密码识别、刷IC卡等方式来实现非传统物理开锁方式,其中:指纹识别开锁是目前市场上安全性相对较高的一种方式,但是该种方式的精准实现,则需要靠大量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经过非常复杂的算法才能实现,并且对于一些指纹模型不清晰的用户则就不适用了,可见指纹识别的方式的制造成本高,实现难度高;
密码识别开锁和刷IC卡识别开锁这两种方式是目前使用的较多的方式,但是这两种方式的安全性比较低,因为密码容易被有心人偷窥,尤其是长期的使用,会在密码盘上留下痕迹,IC卡则是一种可以被复制、且相对容易丢失的卡片,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并且便捷性并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锁的开锁方法及智能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的开门解锁的方式中密钥容易出现丢失或者被窃而出现安全性隐患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锁,包括:处理单元,以及分别与所述处理单元通信连接的限域通信RCC读写模块和开锁单元;
所述RCC读写模块读取用户的刷卡终端的RCC蓝牙SIM卡上的用户特征信息,并发送给所述处理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将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用户特征信息生成的开锁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开锁单元;
所述开锁单元根据所述开锁控制信号对所述智能锁进行开锁。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锁还包括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与所述RCC读写模块通信连接,通过所述检测单元检测所述刷卡终端在所述智能锁上是否为刷卡动作,若是,则根据所述刷卡动作触发所述RCC读写模块读取所述用户特征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锁还包括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的安全存储单元,所述安全存储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处理单元接收到的所述用户特征信息,根据所述用户特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开锁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并将分析的结果返回给所述处理单元对所述开锁单元进行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锁还包括联网单元,所述联网单元用于通过互联网从所述刷卡终端中获取带有开锁信息和所述RCC蓝牙SIM卡的卡特征信息的密文,并发送至安全存储单元;所述安全存储单元根据预制算法对所述密文进行解密得到所述开锁信息和卡特征信息,并存储于所述安全存储单元中。
进一步的,所述联网单元包括无线WIFI通信模块、NB通信模块、蓝牙通信模块、LoRa通信模块、zigbee通信模块和433M通信模块中的一种。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智能锁的开锁方法,所述智能锁包括处理单元,以及分别与所述处理单元通信连接的限域通信RCC读写模块和开锁单元,所述开锁方法包括:
所述RCC读写模块读取用户的刷卡终端的SIM卡上的用户特征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用户特征信息生成的开锁控制信号;
所述开锁单元根据所述开锁控制信号对所述智能锁进行开锁。
进一步的,在所述RCC读写模块读取用户的刷卡终端的SIM卡上的用户特征信息之前,还包括:
检测所述刷卡终端在所述智能锁上是否为刷卡动作;
若是,则触发所述RCC读写模块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用户特征信息生成的开锁控制信号包括:
所述处理单元将所述用户特征信息发送给安全存储单元;
所述安全存储单元根据所述用户特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开锁信息进行对比分析;
根据分析的结果生成所述开锁控制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开锁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刷卡终端中的应用程序APP将开锁信息写入到所述
SIM卡中,所述SIM卡为RCC蓝牙SIM卡;
根据预制算法将所述开锁信息和所述RCC蓝牙SIM卡的卡特征信息进行绑定,并生成用户权限;
所述RCC蓝牙SIM卡将所述用户权限经过所述预制算法进行加密,生成密文通过蓝牙返回给所述应用程序;
所述应用程序通过互联网将所述密文下发至所述智能锁;
所述智能锁对所述密文进行解密得到所述开锁信息和卡特征信息,并存储于所述智能锁的安全存储单元中。
进一步的,所述开锁信息包括:密码、用户指纹、身份证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所述的智能锁的开锁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锁的开锁方法及智能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智能锁通过在锁中设置RCC读写器模块,采用了RCC通信技术来实现与智能锁的通信开锁,具体是通过RCC读写器模块读取终端上RCC蓝牙SIM卡中的用户特征信息,然后根据用户特征信息进行开锁,而通过RCC蓝牙SIM卡来进行锁门解锁,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并且该开锁方式也比较简单,同时RCC通信解锁的方式在功能上的消耗也比较低,并且还容易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锁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锁的另一种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锁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权限生成及配置流程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锁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锁与手机的开锁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锁的结构示意图,该智能锁主要是通过采用RCC(Range Controlled Communication,限域通信)来实现的安全开门锁,具体是分别在门锁和SIM卡上增加一个2.45GHz RCC通信功能来实现开锁密码等信息的存储,在开锁时,直接通过手机上SIM卡来刷卡即可实现开门操作,由于SIM卡对于用户来说是随身携带的必备通信工具,而采用SIM作为开锁的密码信息,也相对比较安全的一种方式,SIM是唯一的东西,也不容易被复制,因此,安全性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进一步的,RCC智能门锁低功耗实现技术,由于智能门锁采用电池供电,且要求时间长,而RCC读写器模块工作功耗大,为实现RCC在智能门锁上的应用,必须采用检测触发模式工作,通过检测单元检测是否有开锁动作,如有开锁动作则触发RCC读写器模块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锁包括处理单元11,以及分别与所述处理单元11通信连接的限域通信RCC读写模块12和开锁单元13,其中:
所述RCC读写模块12读取用户的刷卡终端的RCC蓝牙SIM卡上的用户特征信息,并发送给所述处理单元11;
所述处理单元11将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用户特征信息生成的开锁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开锁单元13;
所述开锁单元13根据所述开锁控制信号对所述智能锁进行开锁。
为了进一步保证开锁信息的安全性,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锁中还会预先存储有用户预先设置开锁信息,该开锁信息可以是数字类的密码,也可以是图案类的密码,甚至还可以是身份证信息、用户指纹信息等等。
而在处理单元11根据RCC读写器模块12读取到的用户特征信息生成开锁控制信号时,具体是处理单元通过将用户特征信息与智能锁中预先存储的开锁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一个对比分析的结果,处理单元在根据该分析的结果生成对应的开锁控制信号,若对比不一致,则结束开锁处理,若对比两者一致,则生成一个开锁控制信号,并控制开锁单元开锁。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智能锁还包括安全存储单元14,该安全存储单元14与所述处理单元11通信连接,所述安全存储单元14用于获取所述处理单元11接收到的所述用户特征信息,根据所述用户特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开锁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并将分析的结果返回给所述处理单元11对所述开锁单元13进行控制。
在实际应用中,对于开锁的动作并不是经常性的操作的,若有人在家,或者是不需要使用门卡开门时,如果智能锁一致工作的话,就会造成电量的消耗浪费,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智能锁还提供了设置了一个检测单元15,该检测单元15主要是用来检测智能锁上是否存在刷卡动作,或者是在智能锁的刷卡位置上是否有手机靠近,若有,则启动RCC读写模块12,具体的所述检测单元15设置在智能锁的刷卡位置上,但是也可以是设置在其他位置,只要检测到有手机靠近的距离到达预设距离值即可触发。
即是所述检测单元15与所述RCC读写模块12通信连接,通过所述检测单元15检测所述刷卡终端在所述智能锁上是否为刷卡动作,若是,则根据所述刷卡动作触发所述RCC读写模块12读取所述用户特征信息,该用户特征信息具体指的是密码、身份证信息、指纹信息等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锁还包括联网单元16,该联网单元16主要是用于进行智能锁的开锁信息的设置,具体的通过互联网从所述刷卡终端中获取带有开锁信息和所述RCC蓝牙SIM卡的卡特征信息的密文,并发送至安全存储单元15;所述安全存储单元15根据预制算法对所述密文进行解密得到所述开锁信息和卡特征信息,并存储于所述安全存储单元15中,RCC蓝牙SIM卡上的开锁信息,可使用专有APP通过手机蓝牙写入到RCC蓝牙SIM卡里。
进一步的,所述联网单元16包括无线WIFI通信模块、NB通信模块(即是物联网通信模块)、蓝牙通信模块、LoRa通信模块、zigbee通信模块和433M通信模块等射频通信模块中的一种,具体还可以是GMS模块,设置还可以是近场通信模块(如蓝牙、NFC等等)、射频模块中的至少一种。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锁,该智能锁通过在锁中设置RCC读写器模块,采用了RCC通信技术来实现与智能锁的通信开锁,具体是通过RCC读写器模块读取终端上RCC蓝牙SIM卡中的用户特征信息,然后根据用户特征信息进行开锁,而通过RCC蓝牙SIM卡来进行锁门解锁,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并且该开锁方式也比较简单,同时RCC通信解锁的方式在功能上的消耗也比较低,并且还容易实现。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锁方法的流程图,该开锁方法是基于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智能锁的开锁控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301,所述RCC读写模块读取用户的刷卡终端的SIM卡上的用户特征信息;
S302,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用户特征信息生成的开锁控制信号;
在该步骤中,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所述处理单元将所述用户特征信息发送给安全存储单元;
所述安全存储单元根据所述用户特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开锁信息进行对比分析;
根据分析的结果生成所述开锁控制信息。
也即是说,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在使用所述智能锁之前,还需要在智能锁中设置于SIM卡对应的开锁信息。
而在开锁时,智能锁直接通过RCC读写器模块读取SIM卡的信息即可实现开锁的操作。
S303,所述开锁单元根据所述开锁控制信号对所述智能锁进行开锁。
在所述RCC读写模块读取用户的刷卡终端的SIM卡上的用户特征信息之前,还包括:
检测所述刷卡终端在所述智能锁上是否为刷卡动作;
若是,则触发所述RCC读写模块工作。
为了进一步保证开锁信息的安全性,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锁中还会预先存储有用户预先设置开锁信息,该开锁信息可以是数字类的密码,也可以是图案类的密码,甚至还可以是身份证信息、用户指纹信息等等,其具体设置过程如下:
通过所述刷卡终端中的应用程序APP将开锁信息写入到所述
SIM卡中,所述SIM卡为RCC蓝牙SIM卡;
根据预制算法将所述开锁信息和所述RCC蓝牙SIM卡的卡特征信息进行绑定,并生成用户权限;
所述RCC蓝牙SIM卡将所述用户权限经过所述预制算法进行加密,生成密文通过蓝牙返回给所述应用程序;
所述应用程序通过互联网将所述密文下发至所述智能锁;
所述智能锁对所述密文进行解密得到所述开锁信息和卡特征信息,并存储于所述智能锁的安全存储单元中。
下面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对上述提供的开锁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6所示,以刷卡终端为手机20、智能锁为图中的10指示的普通门锁,只是在普通门锁上增加了本发明提供的智能锁的各个模块,使得其具有RCC开锁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对智能锁10和手机20进行开锁的权限和开锁信息的配置,用户权限生成及配置流程,就是实现RCC蓝牙SIM卡与用户进行绑定,使RCC蓝牙SIM卡成为用户唯一开锁凭证,具体如图4所示:
S401,用户在手机上下载专用应用程序APP。
S402,通过APP与RCC蓝牙SIM卡进行蓝牙连接。
S403,用户在APP上输入密码,密码通过蓝牙通道保存到RCC蓝牙SIM卡上。
具体的,用户在APP上,输入6位密码,通过蓝牙保存到RCC蓝牙SIM卡内。
S404,RCC蓝牙SIM卡通过对密码和RCC蓝牙SIM卡特征信息进行绑定,生产用户权限,用户权限经过预制算法进行加密,生成密文,此密文通过蓝牙传给APP。
S405,APP通过互联网将密文发给智能门锁。
S406,智能门锁通过联网单元接收密文。
S407,将密文传送给安全单元处理单元。
S408,安全处理单元将密文进行解密,并将解密用户权限储存。
此用户输入的不限于密码、也可是网络身份证副本等代表个人信息的特征数据。
进一步的,在通过上述的方法设置完开锁信息后,开启智能锁的开锁检测流程,具体如图5所示:
首先该智能锁10包括以下模块: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刷卡动作,启动RCC读写器模块工作。
RCC读写器模块:用于读取RCC蓝牙SIM卡上的用户特征开锁数据。
处理单元:控制处理各单元工作。
安全储存单元:存放比对用户特征数据及比对数据,只能写入,不能读取。
联网单元:联网通道。
开锁单元:执行开锁操作
而手机上的电路结构,主要是设置有一个RCC蓝牙SIM卡:用户随身钥匙,存储用户开锁信息。
基于上述的硬件结构,其开锁步骤包括:
1)刷卡步骤:
将装有RCC蓝牙SIM卡的手机靠近到智能门锁刷卡区域。具体是通过智能锁上的检测单元检测在刷卡区域上是否有手机靠近,优选的检测单元包括但不限制与红外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感应线圈等等。
若检测到有手机靠近,则说明是刷卡开门的动作,跳转至开锁步骤,反之,则继续检测手机的靠近。
2)开锁步骤:
检测单元定时检测,当有手机靠近后,处理单元启动RCC读写器模块工作。
RCC读写器模块工作后,处理单元根据预设流程指令,通过RCC读写器模块对RCC蓝牙SIM卡进行读卡操作,并通过RCC读写器模块将RCC蓝牙SIM卡上的用户特征数据返回给处理单元。
处理单元获取到用户特征数据后,将数据发送给安全存储单元,安全存储单元负责信息比对,反馈比对结果。
处理单元收到比对结果后,执行相应开锁或结束操作。
3)结束:
将手机拿离刷卡区域,开门。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锁方法,通过在锁中设置RCC读写器模块,采用了RCC通信技术来实现与智能锁的通信开锁,具体是通过RCC读写器模块读取终端上RCC蓝牙SIM卡中的用户特征信息,然后根据用户特征信息进行开锁,而通过RCC蓝牙SIM卡来进行锁门解锁,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并且该开锁方式也比较简单,同时RCC通信解锁的方式在功能上的消耗也比较低,并且还容易实现。
对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计算机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可移除或不可移除的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带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光盘只读存储器),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
在一种示例中,本实施例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该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实施例中的开锁方法的至少一个步骤,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采用不同于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至少一个步骤。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装置,该计算机可读装置上存储有如上所示的计算机程序。本实施例中该计算机可读装置可包括如上所示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在实际应用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体还可以是嵌入式CPU程序,也即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是通过写入软件写入到嵌入式CPU中使用,然后在使用代用该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CPU设置一个智能锁来实现上述的开锁的操作,但是还是需要结合RCC通信模块。
可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来实现)、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计算机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所以,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智能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单元,以及分别与所述处理单元通信连接的限域通信RCC读写模块和开锁单元;
所述RCC读写模块读取用户的刷卡终端的RCC蓝牙SIM卡上的用户特征信息,并发送给所述处理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将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用户特征信息生成的开锁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开锁单元;
所述开锁单元根据所述开锁控制信号对所述智能锁进行开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锁还包括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与所述RCC读写模块通信连接,通过所述检测单元检测所述刷卡终端在所述智能锁上是否为刷卡动作,若是,则根据所述刷卡动作触发所述RCC读写模块读取所述用户特征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锁还包括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的安全存储单元,所述安全存储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处理单元接收到的所述用户特征信息,根据所述用户特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开锁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并将分析的结果返回给所述处理单元对所述开锁单元进行控制。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锁还包括联网单元,所述联网单元用于通过互联网从所述刷卡终端中获取带有开锁信息和所述RCC蓝牙SIM卡的卡特征信息的密文,并发送至安全存储单元;所述安全存储单元根据预制算法对所述密文进行解密得到所述开锁信息和卡特征信息,并存储于所述安全存储单元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网单元包括无线WIFI通信模块、NB通信模块、蓝牙通信模块、LoRa通信模块、zigbee通信模块和433M通信模块中的一种。
6.一种智能锁的开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锁包括处理单元,以及分别与所述处理单元通信连接的限域通信RCC读写模块和开锁单元,所述开锁方法包括:
所述RCC读写模块读取用户的刷卡终端的SIM卡上的用户特征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用户特征信息生成的开锁控制信号;
所述开锁单元根据所述开锁控制信号对所述智能锁进行开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锁的开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RCC读写模块读取用户的刷卡终端的SIM卡上的用户特征信息之前,还包括:
检测所述刷卡终端在所述智能锁上是否为刷卡动作;
若是,则触发所述RCC读写模块工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锁的开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用户特征信息生成的开锁控制信号包括:
所述处理单元将所述用户特征信息发送给安全存储单元;
所述安全存储单元根据所述用户特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开锁信息进行对比分析;
根据分析的结果生成所述开锁控制信息。
9.如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智能锁的开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锁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刷卡终端中的应用程序APP将开锁信息写入到所述SIM卡中,所述SIM卡为RCC蓝牙SIM卡;
根据预制算法将所述开锁信息和所述RCC蓝牙SIM卡的卡特征信息进行绑定,并生成用户权限;
所述RCC蓝牙SIM卡将所述用户权限经过所述预制算法进行加密,生成密文通过蓝牙返回给所述应用程序;
所述应用程序通过互联网将所述密文下发至所述智能锁;
所述智能锁对所述密文进行解密得到所述开锁信息和卡特征信息,并存储于所述智能锁的安全存储单元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开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锁信息包括:密码、用户指纹、身份证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6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锁的开锁方法的步骤。
CN201811384929.3A 2018-11-20 2018-11-20 智能锁的开锁方法及智能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097545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84929.3A CN109754501A (zh) 2018-11-20 2018-11-20 智能锁的开锁方法及智能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84929.3A CN109754501A (zh) 2018-11-20 2018-11-20 智能锁的开锁方法及智能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54501A true CN109754501A (zh) 2019-05-14

Family

ID=66402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84929.3A Pending CN109754501A (zh) 2018-11-20 2018-11-20 智能锁的开锁方法及智能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5450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35645A (zh) * 2022-06-02 2022-09-09 北京万家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感门禁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15065745A (zh) * 2022-06-02 2022-09-16 北京万家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蓝牙sim卡的近场通信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42468A1 (en) * 2007-01-03 2008-07-09 Actividentity Inc. Configurable digital badge holder
CN202731470U (zh) * 2012-06-18 2013-02-13 黄德明 一种利用手机sim卡射频信号开锁的电子门锁控制机构
CN203250329U (zh) * 2013-04-11 2013-10-23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卡通手机卡及其读卡器
CN104637140A (zh) * 2014-12-30 2015-05-20 东莞市高明企业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电子锁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303656A (zh) * 2015-09-22 2016-02-03 广州盛华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ca技术应用识别的智能门禁系统
CN107566464A (zh) * 2017-08-22 2018-01-09 济宁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抗攻击的汽车双模式自动开关车门系统及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42468A1 (en) * 2007-01-03 2008-07-09 Actividentity Inc. Configurable digital badge holder
CN202731470U (zh) * 2012-06-18 2013-02-13 黄德明 一种利用手机sim卡射频信号开锁的电子门锁控制机构
CN203250329U (zh) * 2013-04-11 2013-10-23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卡通手机卡及其读卡器
CN104637140A (zh) * 2014-12-30 2015-05-20 东莞市高明企业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电子锁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303656A (zh) * 2015-09-22 2016-02-03 广州盛华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ca技术应用识别的智能门禁系统
CN107566464A (zh) * 2017-08-22 2018-01-09 济宁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抗攻击的汽车双模式自动开关车门系统及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林东海 等: ""基于RCC 技术门禁系统设计"",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35645A (zh) * 2022-06-02 2022-09-09 北京万家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感门禁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15065745A (zh) * 2022-06-02 2022-09-16 北京万家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蓝牙sim卡的近场通信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040770A1 (zh) 一种基于指纹识别和nfc的移动终端开锁方法及系统
US10037528B2 (en) Biometric device utilizing finger sequence for authentication
CN106952377A (zh) 通过手机指纹开启智能家居门锁的方法及系统
CN104156651B (zh) 用于终端的访问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2819721B (zh) 基于nfc的信息交互方法和装置
US2013017392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ingerprint-Based Operations
EP3471070A1 (en) Configurable digital badge holder
US9135761B2 (en) Method of migrating RFID transponders in situ
KR102377147B1 (ko) 지문 인증 가능 장치
CN100533459C (zh) 数据安全读取方法及其安全存储装置
JP2016511460A (ja) 強化されたセキュリティ機能を有するスマートカード及びスマートカードシステム
CN103778705A (zh) 一种nfc电子锁的实现方法、系统及nfc电子锁读卡器
AU2008248013A1 (en) Dynamically programmable RFID transponder
CN110048998B (zh) 基于Token的身份验证方法及其系统、智能门锁
CN103699995A (zh) 一种基于指纹和指静脉的支付认证方法
CN205788368U (zh) 一种手机门禁系统
CN109754501A (zh) 智能锁的开锁方法及智能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798759A (zh) 门锁开门方法、门锁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2228746A1 (en) Realization of access control conditions as boolean expressions in credential authentications
CN105128818A (zh) 一种多级身份认证的汽车遥控钥匙及其工作方法
CN105913252A (zh) 一种指纹加密eid金融卡及实现方法
Govindraj et al. Smart door using biometric NFC band and OTP based methods
WO2022272038A1 (en) Cryptographic authentication to control access to storage devices
CN102385673B (zh) 一种人体锁
US20150143512A1 (en) Iris key, system and method of unlocking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iris ke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