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51224A - 充放气装置及泵阀 - Google Patents

充放气装置及泵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51224A
CN109751224A CN201910149044.3A CN201910149044A CN109751224A CN 109751224 A CN109751224 A CN 109751224A CN 201910149044 A CN201910149044 A CN 201910149044A CN 109751224 A CN109751224 A CN 1097512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hannel
gas chamber
aerating
exhaust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4904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东征
李少英
高文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an Tuo Medical Instru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an Tuo Medical Instru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an Tuo Medical Instru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an Tuo Medical Instru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4904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51224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512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512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放气装置及泵阀,充放气装置包括壳体和封堵部件,壳体具有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通过导流通道相连通,壳体还具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及第三通道,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及第三通道均贯穿地设于壳体上,第一通道和第一气室相连通,第二通道和第二气室相连通,第三通道和第二气室相连通。第三通道和第一气室通过封堵部件隔断,封堵部件用于封堵或打开第三通道。

Description

充放气装置及泵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泵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充放气装置及泵阀。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一般采用第一隔膜泵来给诸如水加热器、泵阀这样的加压对象供给加压气体。但是第一隔膜泵需要和排气元件一起配合使用才能实现对加压对象的排气,而排气元件体积较大,占用空间较大,装配困难。
目前市场上也存在一些具有快速排气阀的第一隔膜泵,但是这些具有快速排气阀的第一隔膜泵的气流不稳定,易对泵阀等加压对象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排气功能的充放气装置及泵阀。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放气装置,包括壳体和封堵部件,壳体具有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通过导流通道相连通,壳体还具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及第三通道,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及第三通道均贯穿地设于壳体上,第一通道和第一气室相连通,第二通道和第二气室相连通,第三通道和第二气室相连通。第三通道和第一气室通过封堵部件隔断,封堵部件用于封堵或打开第三通道。
可选的,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三壳体、第四壳体及第五壳体,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三壳体及封堵部件围成第一气室,第四壳体和第五壳体围成第二气室。
可选的,第二壳体上设有导流槽,充放气装置还包括膜片,膜片设于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之间,膜片和导流槽配合形成导流通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设有密封垫。
可选的,充放气装置还包括隔膜,隔膜设于第四壳体和第三壳体之间,封堵部件设于隔膜上。
可选的,封堵部件的厚度不大于隔膜的厚度。
可选的,封堵部件和隔膜不在同一个平面上。
可选的,封堵部件为隔膜向第三壳体一侧突出设置。
可选的,壳体向第二气室的方向凸起形成凸起部件,凸起部件和封堵部件的位置相对应以实现封堵部件封堵或打开第三通道,凸起部件的中心轴和第三通道的中心轴重合。
于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一体式泵阀,包括充放气装置和加气泵,加气泵和第一通道连通,充放气装置和加气泵一体式连接或分体式连接。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充放气装置通过设置两个独立的气室即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利用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的压强差来控制充气和放气的过程。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及第三通道均贯穿地设于壳体上,则可以和外界或其他装置连通。进一步的,利用第二气室相通的第三通道和第一气室之间设置的封堵部件,不仅具有隔断第二气室和第一气室的作用,使第一气室的气体只能通过导流通道流向第二气室,同时,在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的压强差的作用下,封堵部件还可以封堵第三通道,从而隔断第二气室和大气的通道。不仅如此,在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之间设置的导流通道对气体起到减压的作用,从而调节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的压强差,而且导流通道对气体有平滑的作用,使流向第二通道的气流稳定。因此,本发明的充放气装置的导流通道和封堵部件的互相配合,来实现充气和放气的过程,结构简单。
此外,本发明提供的泵阀包括了该充放气装置,也可以实现一体式充放气,同时对气体有平滑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的实施例一提供的充放气装置的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中的实施例一提供的充放气装置充气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的实施例一提供的充放气装置放气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的实施例二提供的充放气装置的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中的实施例二提供的充放气装置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中的实施例二提供的第二壳体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的实施例三提供的充放气装置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中的实施例三提供的充放气装置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提供一种充放气装置,包括壳体和封堵部件017,壳体具有第一气室014和第二气室015,第一气室014和第二气室015通过导流通道012相连通,壳体还具有第一通道016、第二通道010及第三通道011,第一通道016、第二通道010及第三通道011均贯穿地设于壳体上,第一通道016和第一气室014相连通,第二通道010和第二气室015相连通,第三通道011和第二气室015相连通。第三通道011和第一气室014通过封堵部件017隔断,封堵部件017用于封堵或打开第三通道011。
请参考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的充放气装置充放气过程如图所示,当需要充气时,第一通道016和气源连接,第二通道010和诸如泵阀的加压对象连接,第三通道011和大气连通,但是本发明对第一通道016、第二通道010及第三通道011的连接对象不做任何限定。当充气时,气源通过第一通道016向第一气室014输送气体,第一气室014被迅速充满,由于导流通道012的出气速度的限制,导流通道012具有减压作用,第一气室014和第二气室015形成压差,而第三通道011和第二气室015相连通,第二气室015和第三通道011的压强一致,因此第三通道011和第一气室014具有压差,设于第三通道011和第一气室014之间的封堵部件017在该压差的作用下发生形变,从而封堵第三通道011,从而封闭第二气室015和大气连通的第三通道011,第二气室015的气体只能流通第二通道010进入和第二通道010连通的加压对象,最终形成第一通道016——第一气室014——导流通道012——第二气室015——第二通道010的气流通路,如图2中箭头所指的方向。
当放气时,气源停止向第一气室014输送气体,由于导流通道012的作用,第一气室014和第二气室015之间的气压趋于平稳,也就是封堵部件017两端的气压趋于一致,此时在发生了形变的封堵部件017的张力作用下,使得封堵部件017离开第三通道011,从而打开第三通道011,和第二气室015相连通的加压对象内部的气体通过第三通道011向大气排气,如图3中箭头所指方向。而现有技术中的封堵部件017为弹性部件。
本发明的充放气装置通过设置两个独立的气室即第一气室014和第二气室015,利用第一气室014和第二气室015的压强差来控制充气和放气的过程。第一通道016、第二通道010及第三通道011均贯穿地设于壳体上,则可以和外界或其他装置连通。进一步的,利用第二气室015相通的第三通道011和第一气室014之间设置的封堵部件017,不仅具有隔断第二气室015和第一气室014的作用,使第一气室014的气体只能通过导流通道012流向第二气室015,同时,在第一气室014和第二气室015的压强差的作用下,封堵部件017还可以封堵第三通道011,从而隔断第二气室015和大气的通道。不仅如此,在第一气室014和第二气室015之间设置的导流通道012对气体起到减压的作用,从而调节第一气室014和第二气室015的压强差,而且导流通道012对气体有平滑的作用,使流向第二通道010的气流稳定。因此,本发明的充放气装置的导流通道012和封堵部件017的互相配合,来实现充气和放气的过程,结构简单。
于本实施例中,壳体包括第一壳体001、第二壳体003、第三壳体005、第四壳体007及第五壳体008。壳体的横截面为矩形,第一壳体001和第二壳体003接触的平面和该横截面平行。但是本发明对该横截面的形状不做任何限定,于其他实施例中,该横截面的形状还可以是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多边形等等任意其他形状。第一壳体001、第二壳体003、第三壳体005及封堵部件017围成第一气室014,第四壳体007和第五壳体008围成第二气室015。于本实施例中,第四壳体007和第五壳体008通过超声波焊接固定在一起,第一壳体001、第二壳体003、第三壳体005及第四壳体007之间通过螺丝紧固在一起。但是本发明对第一壳体001、第二壳体003、第三壳体005、第四壳体007及第五壳体008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做任何限定,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壳体001、第二壳体003、第三壳体005、第四壳体007及第五壳体008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螺纹连接、铆接、焊接、粘接等连接方式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并且,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壳体001、第二壳体003、第三壳体005、第四壳体007及第五壳体008中相邻设置的还可以是一体成型,比如说,第二壳体003、第三壳体005及第四壳体007可以是一体成型制成的。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001上设有第一通道016,第五壳体上设有第二通道010和第三通道011。第一通道016、第二通道010及第三通道011均为一个,但是本发明对第一通道016、第二通道010及第三通道011的个数不做任何限定,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通道016、第二通道010及第三通道011的个数还可以是两个,三个、四个或者任意多个,第一通道016、第二通道010及第三通道011的个数可以相同,第一通道016、第二通道010及第三通道011的个数也可以互不相同。同时,封堵部件017的个数也可以为任意多个,但是本发明中封堵部件017和第三通道011配套设置,也就是说,第三通道011的个数和封堵部件017的个数相同。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气室014还具有第四通道013,第四通道013和第三通道011的位置相对,第四通道013的设置利于封堵部件017在压差的作用下封堵第三通道011。
于本实施例中,第二壳体003上设有导流槽,导流槽为细长并且蜿蜒曲折的通道。充放气装置还包括膜片004,膜片004设于第二壳体003和第三壳体005之间,膜片004和导流槽配合形成导流通道012。导流槽和膜片004形成的导流通道012的直径很小,假设将第一气室014也看成一个气流通道,则导流通道012的直径要远远小于第一气室014这个气流通道,则导流通道012对气流速度有限制作用,因此导流通道012具有减压的作用。并且,仅通过导流槽和膜片004的互相配合就能实现减压,结构简单,导流通道012所占空间也较小。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001和第二壳体003之间设有密封垫002,但是本发明对密封垫002的设置不做任何限定,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壳体001和第二壳体003可以一体成型,或者第一壳体001和第二壳体003之间设有其他防漏气结构,如互相配合的细纹连接等等。
于本实施例中,充放气装置还包括隔膜006,隔膜006设于第四壳体007和第三壳体005之间,封堵部件017设于隔膜006上。封堵部件017可以和隔膜006一体成型,封堵部件017也可以通过和隔膜006粘接的方式连接。并且,封堵部件017的厚度不大于隔膜006的厚度。封堵部件017厚度的方向和隔膜006的厚度方向平行,封堵部件017和第三通道011封堵贴合的的面和厚度方向相垂直。封堵部件017的厚度不大于隔膜006设置,这样封堵部件017在自身的张力的作用下,才能更加容易恢复原状。
于本实施例中,封堵部件017和隔膜006不在同一个平面上,指的是封堵部件017和第三通道011封堵贴合的面,隔膜006和第四壳体007的接触面不在同一个平面上。这样设置,封堵部件017能形成相对的张力,优选的,封堵部件017为隔膜006向第三壳体005一侧突出设置,这样设计有利于封堵部件017的张力的形成。于其他实施例中,封堵部件017还可以是圆弧形突出,没有设置尖锐的角。
于本实施例中,壳体向第二气室015的方向凸起形成凸起部件009,凸起部件009和封堵部件017的位置相对应以实现封堵部件017封堵或离打开第三通道011,凸起部件009的中心轴和第三通道011的中心轴重合。凸起部件009的设置使第三通道011和封堵部件017的距离更近,有利于封堵部件017对第三通道011的封堵。但是本发明对凸起部件009的设置不做任何限定,于其他实施例中,凸起部件009可以不设置,凸起部件009和壳体的相对凸起高度也可以调节,凸起部件009和壳体可以是螺纹旋转连接从而可以调节凸起的高度,从而调节和封堵部件017的相对位置。还可以不设置凸起部件009,而是在第三通道011内通入气管,气管通入至能被封堵部件017封堵的位置,气管和第三通道011可以是螺纹连接,也可以是平面接触式连接,凸起部件009相对于壳体的凸起的高度可调节设置,可以调节第二气室015的放气的临界气压。
如图1至图3中所述,本实施例中的充放气装置的第一气室014和第二气室015为上下相邻设置,第一气室014和第二气室015通过第三壳体005隔断,但是本发明对第一气室014和第二气室015的方位不做任何限制,第一气室014和第二气室015还可以为左右相邻设置,或者第一气室014可以设置在第二气室015的内部,或者第二气室015可以设置于第一气室014的内部,或者第一气室014和第二气室015为斜对角设置。本发明也不限定第一气室014和第二气室015的隔断方法,于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不采用第三壳体005,第一气室014和第二气室015仅通过第二壳体003的内壁隔断。
实施例二
请参考图4至图6。本发明的实施例二提供一种一体式泵阀,包括充放气装置和加气泵018,加气泵018和第一通道连通,充放气装置和加气泵018一体式连接。实施例二中的一体式泵阀的充放气装置和实施例一提供的充放气装置的结构基本一致,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编号,在此不再赘述,以下今不同之处予以说明。
实施例二中的充放气装置的第一壳体001主要起密封作用,第一壳体上没有设置第一通道,第二壳体设有第一通道,于本实施例中,第一通道为通孔022,充放气装置通过密封垫002和去掉气嘴020后的加气泵018连接,加气泵018可以是一缸泵,也可以是两缸泵,也可以是多缸泵。加气泵018通过通孔022向充放气装置充气。
本实施例提供的导流通道012为细长并且蜿蜒曲折的通道,如图6所示,有助于第一气室014和第二气室015形成压差。
本发明的第二气室015呈“L”状,第一通道(通孔022)、第二通道010及第三通道011均位于第一气室014的同一侧,方便气路管道的安装。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通道、第二通道010及第三通道011的相对位置可根据使用者的使用需求来调整,适用范围较广。
于本发明中,虽然采用第一气室014和第二气室015这样的命名方式,但是本发明的第一气室014和第二气室015还可以用来容纳除气体以外的液体等具有流动性的物质,本发明中的充放气装置也可以用来充液和排液。
实施例三
请参考图7和图8。本发明的实施例三提供一种分体式泵阀,分体式泵阀和实施例二中提供的充放气装置的形状和结构基本一致,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编号,在此不再赘述,以下今不同之处予以说明。
充放气装置和加气泵018分体式连接。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通道为气嘴孔023,设于第二壳体003上。加气泵018具有气嘴020,气嘴020穿设于气嘴孔023内,第一壳体001和第二壳体003可拆卸连接,第二壳体003和加气泵018可拆卸连接。分体式泵阀还包括“O”型圈021,“O”型圈021用于密封并固定气嘴020。气嘴孔023用于连接市场上普通的加气泵,使充放气装置适配于市场上绝大多数的加气泵,增加了适用范围。当需要更改加气泵或者适配加气泵时,打开加气泵018和第二壳体003的连接即可,方便快捷。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揭露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发明的限制。
虽然本发明已由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知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为准。

Claims (9)

1.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具有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所述第一气室和所述第二气室通过导流通道相连通,所述壳体还具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及第三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及第三通道均贯穿地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一气室相连通,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二气室相连通,所述第三通道和所述第二气室相连通;及
封堵部件,所述第三通道和所述第一气室通过封堵部件隔断,所述封堵部件用于封堵或打开所述第三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三壳体、第四壳体及第五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三壳体及所述封堵部件围成所述第一气室,所述第四壳体和所述第五壳体围成所述第二气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导流槽,所述充放气装置还包括膜片,所述膜片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三壳体之间,所述膜片和所述导流槽配合形成所述导流通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设有密封垫。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气装置还包括隔膜,所述隔膜设于所述第四壳体和所述第三壳体之间,所述封堵部件设于所述隔膜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部件的厚度不大于所述隔膜的厚度。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部件和所述隔膜不在同一个平面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部件为所述隔膜向所述第三壳体一侧突出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向所述第二气室的方向凸起形成凸起部件,所述凸起部件和所述封堵部件的位置相对应以实现所述封堵部件封堵或打开所述第三通道,所述凸起部件的中心轴和所述第三通道的中心轴重合。
9.一种泵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充放气装置和加气泵,所述加气泵和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充放气装置和所述加气泵一体式或分体式连接。
CN201910149044.3A 2019-02-28 2019-02-28 充放气装置及泵阀 Pending CN1097512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49044.3A CN109751224A (zh) 2019-02-28 2019-02-28 充放气装置及泵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49044.3A CN109751224A (zh) 2019-02-28 2019-02-28 充放气装置及泵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51224A true CN109751224A (zh) 2019-05-14

Family

ID=66407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49044.3A Pending CN109751224A (zh) 2019-02-28 2019-02-28 充放气装置及泵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5122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97710A1 (zh) * 2022-04-14 2023-10-19 东辉休闲运动用品(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充泄气一体式阀及充气体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99606A (zh) * 2008-04-16 2011-06-15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止回阀结构、隔膜泵以及血压计
KR20110068766A (ko) * 2009-12-16 2011-06-22 다다플라스틱공업주식회사 유체용 다이아프램 펌프
CN105134568A (zh) * 2015-08-27 2015-12-09 广东乐心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排气一体式气泵以及包含该气泵的电子血压计
CN207740148U (zh) * 2017-11-29 2018-08-17 厦门科际精密器材有限公司 隔膜泵
CN109139438A (zh) * 2018-10-13 2019-01-04 厦门科际精密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隔膜泵
CN209704801U (zh) * 2019-02-28 2019-11-29 浙江健拓医疗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充放气装置及泵阀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99606A (zh) * 2008-04-16 2011-06-15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止回阀结构、隔膜泵以及血压计
KR20110068766A (ko) * 2009-12-16 2011-06-22 다다플라스틱공업주식회사 유체용 다이아프램 펌프
CN105134568A (zh) * 2015-08-27 2015-12-09 广东乐心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排气一体式气泵以及包含该气泵的电子血压计
CN207740148U (zh) * 2017-11-29 2018-08-17 厦门科际精密器材有限公司 隔膜泵
CN109139438A (zh) * 2018-10-13 2019-01-04 厦门科际精密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隔膜泵
CN209704801U (zh) * 2019-02-28 2019-11-29 浙江健拓医疗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充放气装置及泵阀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97710A1 (zh) * 2022-04-14 2023-10-19 东辉休闲运动用品(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充泄气一体式阀及充气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80878B (zh) 單向閥組件
CN102366739B (zh) 排残留水吸气止逆机构
CN209704801U (zh) 充放气装置及泵阀
CN103671079B (zh) 一种气密性改良型气泵
CN204573212U (zh) 单向阀气嘴
CN100547241C (zh) 一种充气装置
CN109751224A (zh) 充放气装置及泵阀
WO2020253698A1 (zh) 一种可调式柔性截流装置
JP2001526370A (ja) ユニバーサル弁
CN105292729B (zh) 一种用于分配液体剂量的定量装置
JP6713045B2 (ja) 2つの小孔間の食塊の流れを容易にする装置
US10253893B2 (en) Inflation valve seat with adjustable flow
US20210071658A1 (en) Diaphragm pump
WO2020211800A1 (zh) 一种气动截流装置用橡胶套筒及气动截流装置
CN204921344U (zh) 一种用于往复泵的吸排阀组
CN106837773A (zh) 止回阀式隔膜泵泵盖
CN203979535U (zh) 一体式放气阀气嘴
CN103906957B (zh) 阀装置及包括该阀装置的自来水系统
US20070123145A1 (en) Adjustable brassiere support
CN206468855U (zh) 止回球阀
CN106488849B (zh) 阀门组件
US6758236B2 (en) Self-acting valve
CN105840881A (zh) 轮边系统总成
CN208831739U (zh) 用于充气服装的充放气一体式助力充气阀
CN206419193U (zh) 低噪音止回阀式隔膜泵泵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