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41294B - 瞳距测试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瞳距测试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41294B
CN109741294B CN201811409921.8A CN201811409921A CN109741294B CN 109741294 B CN109741294 B CN 109741294B CN 201811409921 A CN201811409921 A CN 201811409921A CN 109741294 B CN109741294 B CN 1097412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
mounted display
display device
fixed camera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0992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41294A (zh
Inventor
姚威
董会
胡守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0992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4129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412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412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412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412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ye Examina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瞳距测试方法及设备。其中,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以头戴显示设备的投影光轴与固定相机的相机光轴重合的位置为初始移动位置,机械手按照预设步长沿着瞳距方向依次向左和向右带动头戴显示设备移动至多个位置处;头戴显示设备移动至多个位置中各位置处时,由固定相机对投影在头戴显示设备内的投影图片进行变焦拍摄;获取头戴显示设备移动至多个位置中各位置处时,固定相机拍摄的最佳焦距拍摄图像;计算各最佳焦距拍摄图像的清晰度值;根据清晰度值最高的最佳焦距拍摄图像对应的头戴显示设备的位置,确定头戴显示设备的瞳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结合机械手和变焦相机来测量瞳距,可提高瞳距测量精度。

Description

瞳距测试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瞳距测试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硬件技术的快速蓬勃发展,虚拟现实技术也愈发成熟。虚拟现实领域中的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对产品的技术要求也逐渐完善,尤其是在AR产品中IPD的重要性更是不可忽视。众所周知不同地区的人群瞳距是不同的,不同的瞳距会对产品的兼容性以及设计的镜准确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因此,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对IPD这一参数进行有效管控。
目前,通常采用机械测量的方式来测量VR(Virtual Reality)和AR产品的IPD。这种方式是测量VR或AR眼镜的两个入瞳中心的距离(如果是单眼系统则是测量眼镜中心到单眼入瞳中心的距离)。由于这种方式只是单纯的机械测量距离,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够代表真实IPD的数值。甚至会出现:有的产品IPD测量结果为64mm,可实际上其在65mm位置处成像最清晰,导致消费者佩戴后出现严重的眩晕感。
可见,现有技术中的瞳距测试方法不够准确,难以准确测量到产品的IPD值。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申请以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或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瞳距测试方法及设备。
于是,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瞳距测试方法。该方法包括:
以头戴显示设备的投影光轴与固定相机的相机光轴重合的位置为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的初始移动位置,机械手按照预设步长沿着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的瞳距方向依次向左和向右带动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移动至多个位置处;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移动至所述多个位置中各位置处时,由所述固定相机对投影在所述头戴显示设备内的投影图片进行变焦拍摄;
获取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移动至所述多个位置中各位置处时,所述固定相机拍摄的最佳焦距拍摄图像;
计算各最佳焦距拍摄图像的清晰度值;
根据清晰度值最高的最佳焦距拍摄图像对应的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的位置,确定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的瞳距。
进一步的,所述各最佳焦距拍摄图像包括第一最佳焦距拍摄图像;
计算所述第一最佳焦距拍摄图像的清晰度值,包括:
在所述第一最佳焦距拍摄图像中选取位于不同视场处的n个区域,其中,n为正整数;
采用如下公式计算所述第一最佳焦距拍摄图像的清晰度值Lp;
Figure BDA0001878247440000021
其中,Ci为所述n个区域中第i个区域对应的对比度值,其中,p的取值为大于等于10且小于等于20的整数。
进一步的,所述n个区域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最佳焦距拍摄图像中中心视场和四角视场处。
进一步的,上述方法,还包括:采用如下公式计算所述第i个区域对应的对比度值Ci
Figure BDA0001878247440000031
其中,Hmax代表所述第i个区域内灰度值大于均值的多个像素点的灰度平均值;Hmin代表所述第i个区域内灰度值小于均值的多个像素点的灰度平均值。
进一步的,所述头戴显示设备安装在工装上;所述机械手夹持所述工装,并使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的入瞳中心对应于所述机械手的三维数模中设计的入瞳中心。
进一步的,所述多个位置包括第一位置;
获取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固定相机拍摄的最佳焦距拍摄图像,包括:
获取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固定相机在不同焦距下拍摄得到的多个待选图像;
计算所述多个待选图像的清晰度值;
将清晰度值最高的待选图像作为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固定相机拍摄的最佳焦距拍摄图像。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相机为液态相机。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瞳距测试设备。该设备包括:机械手、固定相机、控制器、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机械手和所述固定相机连接,用于:以头戴显示设备的投影光轴与固定相机的相机光轴重合的位置为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的初始移动位置,控制机械手按照预设步长沿着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的瞳距方向依次向左和向右带动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移动至多个位置处;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移动至所述多个位置中各位置处时,由所述固定相机对投影在所述头戴显示设备内的投影图片进行变焦拍摄;
所述处理装置与所述固定相机连接,用于:
获取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移动至所述多个位置中各位置处时,所述固定相机拍摄的最佳焦距拍摄图像;
计算各最佳焦距拍摄图像的清晰度值;
根据清晰度值最高的最佳焦距拍摄图像对应的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的位置,确定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的瞳距。
进一步。上述设备,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的工装;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所述机械手夹持所述工装,并使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的入瞳中心对应于所述机械手的三维数模中设计的入瞳中心。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相机为液态相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以头戴显示设备的投影光轴与固定相机的相机光轴重合的位置为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的初始移动位置,机械手按照预设步长沿着头戴显示设备的瞳距方向依次向左和向右带动头戴显示设备移动至多个位置处,头戴显示设备移动至这多个位置中各位置处时,由固定相机对投影在头戴显示设备内的投影图像进行变焦拍摄以得到最佳焦距拍摄图像,根据清晰度值最高的最佳焦距拍摄图像对应的头戴显示设备所处位置来确定头戴显示设备的瞳距。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结合机械手和变焦相机来测量瞳距,可提高瞳距测量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瞳距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瞳距测试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测试图卡;
图4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计算选取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发明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描述的一些流程中,包含了按照特定顺序出现的多个操作,这些操作可以不按照其在本文中出现的顺序来执行或并行执行。操作的序号如101、102等,仅仅是用于区分各个不同的操作,序号本身不代表任何的执行顺序。另外,这些流程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操作,并且这些操作可以按顺序执行或并行执行。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第一”、“第二”等描述,是用于区分不同的消息、设备、模块等,不代表先后顺序,也不限定“第一”和“第二”是不同的类型。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瞳距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101、以头戴显示设备的投影光轴与固定相机的相机光轴重合的位置为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的初始移动位置,机械手按照预设步长沿着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的瞳距方向依次向左和向右带动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移动至多个位置处;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移动至所述多个位置中各位置处时,由所述固定相机对投影在所述头戴显示设备内的投影图片进行变焦拍摄。
102、获取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移动至所述多个位置中各位置处时,所述固定相机拍摄的最佳焦距拍摄图像。
103、计算各最佳焦距拍摄图像的清晰度值。
104、根据清晰度值最高的最佳焦距拍摄图像对应的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的位置,确定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的瞳距。
上述101中,图2示出了头戴显示设备1位于其初始移动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头戴显示设备1的投影光轴10经过头戴显示设备1的入瞳中心11。头戴显示设备1两个入瞳中心的连线方向即为头戴显示设备1的瞳距方向12。
实际应用时,可通过控制机械手3实现初始移动位置的校准,即实现头戴显示设备1的投影光轴10和固定相机2的相机光轴20的重合。
从图2中可以看出,头戴显示设备1位于其初始移动位置时,相机光轴20与头戴显示设备1的眼镜中心线13的距离等于头戴显示设备1的入瞳中心到头戴显示设备1的眼镜中心的距离。
初始移动位置校准完成后,机械手3按照预设步长沿着瞳距方向12依次向左和向右带动头戴显示设备1移动至多个位置处。预设步长的值越小,瞳距测量值越精确。预设步长的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例如:预设步长为0.1mm。
举例来说:头戴显示设备1位于初始移动位置时,头戴显示设备的位置记为X=x0,且可事先定义,沿着瞳距方向12向左的方向为正方向(即瞳距增加的方向),沿着瞳距方向12向右的方向为负方向(即瞳距减小的方向)。机械手3按照预设步长b沿着瞳距方向12依次向左和向右带动头戴显示设备移动至X=x0+b,X=x0+2b,X=x0+3b,…,X=x0+nb以及X=x0-b,X=x0-2b,X=x0-3b,…,X=x0-mb等位置处。实际应用中,可将x0的值定义为零。
n和m的值可以相等,也可不相等,m和n的具体数值也可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头戴显示设备1在机械手3的带动下移动至这多个位置中各位置处时,由固定相机2对投影在头戴显示设备1内的投影图片进行变焦拍摄。其中,投影图片可以为任意一图像,或者为MTF(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调制度传递函数)测试图卡,图3示出了一种MTF测试图卡。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测试系统中固定相机是用来模拟人眼的,由于人眼具有调焦功能,为了提高测量精确度,固定相机采用的是可变焦相机,具体地,固定相机可为液态相机。液态相机不仅具有变焦功能,还具有体积小,适配头戴显示设备的优势。此外,固定相机到头戴显示设备两个入瞳中心的连线的距离由头戴显示设备的设计值决定,该设计值即是:用户带上头戴显示设备后,人眼距头戴显示设备两个入瞳中心的连线的距离。
上述102中,最佳焦距拍摄图像指的是固定相机在最佳焦距下拍摄得到的图像。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案中,上述103中,各最佳焦距拍摄图像包括第一最佳焦距拍摄图像,可分别计算第一最佳焦距拍摄图像中多个区域的对比度值,将这多个区域的对比度值的平均值作为第一最佳焦距拍摄图像的清晰度值。
上述104中,上述步骤103中计算出了各最佳焦距拍摄图像的清晰度值后,获取清晰度值最高的最佳焦距拍摄图像对应的头戴显示设备的位置;根据该位置,来确定头戴显示设备的瞳距。
假设:头戴显示设备1的初始位移位置为X=x0,清晰度值最高的最佳焦距拍摄图像对应的头戴显示设备的位置为X=x0+x,即:当头戴显示设备1位于X=x0+x处时,固定相机2的相机光轴20与头戴显示设备1的眼镜中心线13的距离L的两倍即为该头戴显示设备1的瞳距值,瞳距计算公式(1)如下:
IPD=2(R+x) (1)
其中,R为头戴显示设备1位于其初始移动位置时,相机光轴20与头戴显示设备1的眼镜中心线13的距离,x为头戴显示设备相对于初始位移位置的位移量。当x0的值为0时,x也即为头戴显示设备的位置坐标。
举例来说:头戴显示设备1的初始位移位置为X=0;清晰度值最高的最佳焦距拍摄图像对应的头戴显示设备的位置为X=-4b,也就是说:当头戴显示设备1位于X=-4b处时,固定相机2的相机光轴20与头戴显示设备1的眼镜中心线的距离L的两倍即为该头戴显示设备1的瞳距值,即:
IPD=2(R+x)=2(R-4b)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以头戴显示设备的投影光轴与固定相机的相机光轴重合的位置为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的初始移动位置,机械手按照预设步长沿着头戴显示设备的瞳距方向依次向左和向右带动头戴显示设备移动至多个位置处,头戴显示设备移动至这多个位置中各位置处时,由固定相机对投影在头戴显示设备内的投影图像进行变焦拍摄以得到最佳焦距拍摄图像,根据清晰度值最高的最佳焦距拍摄图像对应的头戴显示设备所处位置来确定头戴显示设备的瞳距。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结合机械手和变焦相机来测量瞳距,可提高瞳距测量精度。
上述实施例中是将第一最佳焦距拍摄图像中多个区域的对比度值的平均值作为第一最佳焦距拍摄图像的清晰度值。这种计算方法的理论依据是:无论表现好的区域还是表现差的区域对整个图像的清晰度值的贡献都是一样的。而发明人经过分析研究发现:在评估整个图像的清晰度值时,虽然表现较差的区域不能够完全决定整个图像的清晰度值,但是表现较差的区域对整个图像的清晰度值的“贡献”要大于表现较好的区域对整个图像的清晰度值的“贡献”。
因此。为了更加合理的评估整个图像的清晰度值以提高瞳距测量准确率,上述103中“计算第一最佳焦距拍摄图像的清晰度值”,可采用如下步骤来实现:
1031、在所述第一最佳焦距拍摄图像中选取位于不同视场处的n个区域。
1032、采用如下公式(2)计算所述第一最佳焦距拍摄图像的清晰度值Lp。
Figure BDA0001878247440000081
其中,Ci为所述n个区域中第i个区域对应的对比度值,其中,p的取值为大于等于10且小于等于20的整数。
其中,视场可包括中心视场和四角视场。上述n个区域可均匀分布在第一最佳焦距拍摄图像中中心视场和四角视场处。四角视场包括四个角部视场。
如图3所示,n等于20,中心视场100和四个角部视场200均包括四个区域;每个区域均为正方形,每个区域内均为横竖条纹图案。
上述公式(2)中,p取正整数且p越大,表现较差的区域对整个图像的清晰度值的“贡献”就越大,当p取为正无穷大时,最终计算结果Lp将无限接近这n个区域对应的对比度值中的最小值,也即p取为正无穷大时,Lp完全由这n个区域对应的对比度值中的最小值决定。
若Lp的值完全由这n个区域对应的对比度值中的最小值决定,必然也是不够合理的。
可见,p的取值是关键。发明人通过实验发现:p的取值为大于等于10且小于等于20的整数时,上述公式(2)可以较准确的评估图像的清晰度值。
进一步的,上述方法,还可包括:
105、采用如下公式(3)计算所述第i个区域对应的对比度值Ci
Figure BDA0001878247440000091
其中,Hmax代表所述第i个区域内灰度值大于均值的多个像素点的灰度平均值;Hmin代表所述第i个区域内灰度值小于均值的多个像素点的灰度平均值。如图4所示,可对40*40像素大小区域40进行选取计算Ci
采用公式(3)可较精确地计算出第i个区域的对比度值。
在实际应用时,为了防止机械手3直接夹持头戴显示设备1,导致头戴显示设备1的损伤,可将头戴显示设备1安装在工装4上;机械手3夹持该工装4,并使头戴显示设备1的入瞳中心11对应于机械手3的三维数模中设计的入瞳中心。可事先为机械手3创建三维数模以便于机械手的后续操作。机械手3可通过移动或旋转来实现初始移动位置的校准。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案中,所述多个位置包括第一位置。上述102中“获取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固定相机拍摄的最佳焦距拍摄图像”,具体可采用如下步骤来实现:
1021、获取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固定相机在不同焦距下拍摄得到的多个待选图像。
1022、计算所述多个待选图像的清晰度值。
1023、将清晰度值最高的待选图像作为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固定相机拍摄的最佳焦距拍摄图像。
上述1021中,在头戴显示设备移动至第一位置时,固定相机会通过变焦拍摄得到多个待选图像。
上述1022中,可参照上述各实施例中第一最佳焦距拍摄图像的清晰度值的计算方法来计算待选图像的清晰度值,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瞳距测试方法能够准确地测量头戴显示设备的瞳距,以保证头戴显示设备的出厂质量。
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瞳距测试设备的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该设备包括:机械手3、固定相机2、控制器(未图示)、处理装置(未图示)。
其中,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机械手3和所述固定相机2连接,用于:以头戴显示设备1的投影光轴与固定相机2的相机光轴重合的位置为所述头戴显示设备1的初始移动位置,控制机械手3按照预设步长沿着所述头戴显示设备1的瞳距方向依次向左和向右带动所述头戴显示设备1移动至多个位置处;所述头戴显示设备1移动至所述多个位置中各位置处时,由所述固定相机2对投影在所述头戴显示设备1内的投影图片进行变焦拍摄;
所述处理装置与所述固定相机2连接,用于:
获取所述头戴显示设备1移动至所述多个位置中各位置处时,所述固定相机2拍摄的最佳焦距拍摄图像;
计算各最佳焦距拍摄图像的清晰度值;
根据清晰度值最高的最佳焦距拍摄图像对应的所述头戴显示设备1的位置,确定所述头戴显示设备1的瞳距。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以头戴显示设备的投影光轴与固定相机的相机光轴重合的位置为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的初始移动位置,机械手按照预设步长沿着头戴显示设备的瞳距方向依次向左和向右带动头戴显示设备移动至多个位置处,头戴显示设备移动至这多个位置中各位置处时,由固定相机对投影在头戴显示设备内的投影图像进行变焦拍摄以得到最佳焦距拍摄图像,根据清晰度值最高的最佳焦距拍摄图像对应的头戴显示设备所处位置来确定头戴显示设备的瞳距。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结合机械手和变焦相机来测量瞳距,可提高瞳距测量精度。
进一步的,上述设备,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的工装4;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所述机械手3夹持所述工装4,并使所述头戴显示设备1的入瞳中心对应于所述机械手3的三维数模中设计的入瞳中心。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相机为液态相机。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瞳距测试设备可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技术方案,具体实现的原理可参见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瞳距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以头戴显示设备的投影光轴与固定相机的相机光轴重合的位置为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的初始移动位置,机械手按照预设步长沿着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的瞳距方向依次向左和向右带动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移动至多个位置处,所述固定相机是用来模拟人眼的;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移动至所述多个位置中各位置处时,由所述固定相机对投影在所述头戴显示设备内的投影图片进行变焦拍摄;其中,所述头戴显示设备安装在工装上,所述机械手夹持所述工装,并使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的入瞳中心对应于所述机械手的三维数模中设计的入瞳中心;
获取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移动至所述多个位置中各位置处时,所述固定相机拍摄的最佳焦距拍摄图像;所述多个位置中一位置处的最佳焦距拍摄图像是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移动至该位置时,所述固定相机在不同焦距拍摄得到的多个待选图像中清晰度最高的待选图像;
计算各最佳焦距拍摄图像的清晰度值;
根据清晰度值最高的最佳焦距拍摄图像对应的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的位置,确定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的瞳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最佳焦距拍摄图像包括第一最佳焦距拍摄图像;
计算所述第一最佳焦距拍摄图像的清晰度值,包括:
在所述第一最佳焦距拍摄图像中选取位于不同视场处的n个区域,其中,n为正整数;
采用如下公式计算所述第一最佳焦距拍摄图像的清晰度值Lp;
Figure FDA0003020783130000011
其中,Ci为所述n个区域中第i个区域对应的对比度值,其中,p的取值为大于等于10且小于等于20的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区域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最佳焦距拍摄图像中中心视场和四角视场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采用如下公式计算所述第i个区域对应的对比度值Ci
Figure FDA0003020783130000021
其中,Hmax代表所述第i个区域内灰度值大于均值的多个像素点的灰度平均值;Hmin代表所述第i个区域内灰度值小于均值的多个像素点的灰度平均值。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位置包括第一位置;
获取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固定相机拍摄的最佳焦距拍摄图像,包括:
获取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固定相机在不同焦距下拍摄得到的多个待选图像;
计算所述多个待选图像的清晰度值;
将清晰度值最高的待选图像作为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固定相机拍摄的最佳焦距拍摄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相机为液态相机。
7.一种瞳距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手、固定相机、控制器、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机械手和所述固定相机连接,用于:以头戴显示设备的投影光轴与固定相机的相机光轴重合的位置为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的初始移动位置,控制机械手按照预设步长沿着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的瞳距方向依次向左和向右带动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移动至多个位置处,所述固定相机是用来模拟人眼的;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移动至所述多个位置中各位置处时,由所述固定相机对投影在所述头戴显示设备内的投影图片进行变焦拍摄;其中,所述头戴显示设备安装在工装上;所述机械手夹持所述工装,并使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的入瞳中心对应于所述机械手的三维数模中设计的入瞳中心;
所述处理装置与所述固定相机连接,用于:
获取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移动至所述多个位置中各位置处时,所述固定相机拍摄的最佳焦距拍摄图像;所述多个位置中一位置处的最佳焦距拍摄图像是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移动至该位置时,所述固定相机在不同焦距拍摄得到的多个待选图像中清晰度最高的待选图像;
计算各最佳焦距拍摄图像的清晰度值;
根据清晰度值最高的最佳焦距拍摄图像对应的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的位置,确定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的瞳距。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的工装;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所述机械手夹持所述工装,并使所述头戴显示设备的入瞳中心对应于所述机械手的三维数模中设计的入瞳中心。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相机为液态相机。
CN201811409921.8A 2018-11-23 2018-11-23 瞳距测试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097412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09921.8A CN109741294B (zh) 2018-11-23 2018-11-23 瞳距测试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09921.8A CN109741294B (zh) 2018-11-23 2018-11-23 瞳距测试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41294A CN109741294A (zh) 2019-05-10
CN109741294B true CN109741294B (zh) 2021-11-02

Family

ID=66358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09921.8A Active CN109741294B (zh) 2018-11-23 2018-11-23 瞳距测试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4129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2126624A1 (de) 2022-10-12 2024-04-18 tooz technologies GmbH Messvorrichtung zum Messen einer Position einer Eyebox eines virtuellen Bild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52959B (zh) 2020-05-29 2022-01-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近眼显示设备、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72527A (zh) * 2015-01-21 2016-08-17 成都理想境界科技有限公司 双目ar头戴显示设备及其信息显示方法
CN107833181A (zh) * 2017-11-17 2018-03-23 沈阳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变焦立体视觉的三维全景图像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07908007A (zh) * 2017-12-28 2018-04-13 武汉市陆刻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调节vr眼镜瞳距的方法
CN108012147A (zh) * 2017-12-22 2018-05-08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Ar成像系统虚像距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8170283A (zh) * 2018-01-30 2018-06-15 小派科技(上海)有限责任公司 虚拟现实显示设备的瞳距调节方法和装置
CN108267299A (zh) * 2017-12-22 2018-07-10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Ar眼镜瞳距测试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72527A (zh) * 2015-01-21 2016-08-17 成都理想境界科技有限公司 双目ar头戴显示设备及其信息显示方法
CN107833181A (zh) * 2017-11-17 2018-03-23 沈阳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变焦立体视觉的三维全景图像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08012147A (zh) * 2017-12-22 2018-05-08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Ar成像系统虚像距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8267299A (zh) * 2017-12-22 2018-07-10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Ar眼镜瞳距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7908007A (zh) * 2017-12-28 2018-04-13 武汉市陆刻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调节vr眼镜瞳距的方法
CN108170283A (zh) * 2018-01-30 2018-06-15 小派科技(上海)有限责任公司 虚拟现实显示设备的瞳距调节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2126624A1 (de) 2022-10-12 2024-04-18 tooz technologies GmbH Messvorrichtung zum Messen einer Position einer Eyebox eines virtuellen Bild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41294A (zh) 2019-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94925B2 (ja) 固定具なしのレンズメータ及びその操作方法
CN108012147B (zh) Ar成像系统虚像距测试方法及装置
WO2018019282A1 (zh) 双目全景图像获取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967166B (zh) 近眼显示光学系统的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和检测系统
CN108267299B (zh) Ar眼镜瞳距测试方法及装置
EP2597597A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hree dimensional (3D) positions of feature points
KR101933842B1 (ko) 센터링 체크 방법 및 장치
CN108833795B (zh) 一种图像获取设备的对焦方法及装置
CN111667536A (zh) 一种基于变焦相机深度估计的参数标定方法
CN109862345B (zh) 视场角测试方法和系统
CN113252309A (zh) 一种用于近眼显示设备的测试方法、测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210322247U (zh) 一种光学模组装调测试装置
CN109741294B (zh) 瞳距测试方法及设备
CN111899307A (zh) 一种空间标定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U2019360254B2 (en) Fixtureless lensmeter system
CN111609995A (zh) 一种光学模组装调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6289118A (zh) 表面平整度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2595496A (zh) 近眼显示设备的不良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494652A (zh) 一种对头显设备进行装配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44262A (zh) 近眼显示光机模组检测装置
JP7126031B2 (ja) 眼鏡レンズの局所屈折度数及び/又は屈折度数分布を測定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デバイス
US20240159621A1 (en) Calibration method of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15876443A (zh) 一种近眼显示设备的测量几何中心对位方法及系统
CN115471566A (zh) 一种双目标定方法和系统
US10736504B2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pupil diameter of an eye with high accuracy, and corresponding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29

Address after: 261061 north of Yuqing East Street, east of Dongming Road, Weifang High tech Zone, Weif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Room 502, Geer electronic office building)

Applicant after: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1031 No. 268 Dongfang Road, Weifang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Weifang

Applicant before: GOERTEK Inc.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61061 east of Dongming Road, north of Yuqing East Street, high tech Zone, Weif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Room 502, Geer electronics office building)

Applicant after: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1061 East of Dongming Road, Weifang High-tech Zone, Weif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North of Yuqing East Street (Room 502, Goertek Office Building)

Applicant before: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