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39339A - 控制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控制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739339A CN109739339A CN201811648580.XA CN201811648580A CN109739339A CN 109739339 A CN109739339 A CN 109739339A CN 201811648580 A CN201811648580 A CN 201811648580A CN 109739339 A CN109739339 A CN 10973933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nic equipment
- operating mode
- sensor
- induction information
- condi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Power Sourc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控制方法和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得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一感应信息;至少响应于该第一感应信息表征用户与该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第一条件,获得第二传感器采集到的第二感应信息;至少响应于该第二感应信息表征用户与该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该第一条件,控制该电子设备处于与满足该第一条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匹配的工作模式;其中,该第一传感器的功耗小于该第二传感器的功耗。本实施例的方案可以更为精准、合理的控制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在用户长时间不使用电子设备时,电子设备就会进入休眠或者睡眠模式。同时,在用户使用该电子设备时,该电子设备会被唤醒并进入工作模式。
目前一般是基于电子设备的运行状况来判断是否需要切换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如,电子设备长时间检测不到用户操作或者电子设备不存在正在前台运行的程序,则会控制电子设备进入休眠状态等。然而,现有的方式并不能准确判断出切换工作模式的时机,从而无法精准、合理的控制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一感应信息;
至少响应于所述第一感应信息表征用户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第一条件,获得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二感应信息;
至少响应于所述第二感应信息表征用户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与满足所述第一条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匹配的工作模式;
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的功耗小于所述第二传感器的功耗。
优选的,在获得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二感应信息之前,还包括:获得所述电子设备当前所处的工作模式,且所述工作模式处于第一工作模式;
所述至少响应于所述第一感应信息表征用户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第一条件,包括:
响应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处于第一工作模式且所述第一感应信息表征用户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第一条件;
所述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与满足所述第一条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匹配的工作模式,包括:
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工作模式,其中,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不同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
优选的,其中,所述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处于第一工作模式且所述第一感应信息表征用户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第一条件,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处于第一工作模式且所述第一感应信息表征用户处于所述第一传感器的第一检测范围外;
所述第二感应信息表征用户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所述第一条件,包括:
所述第二感应信息表征用户处于所述第二传感器的第二检测范围外;
所述第二工作模式的功耗小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的功耗。
优选的,所述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处于第一工作模式且所述第一感应信息表征用户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第一条件,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处于第一工作模式且所述第一感应信息表征用户处于所述第一传感器的第一检测范围内;
所述第二感应信息表征用户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所述第一条件,包括:
所述第二感应信息表征用户处于所述第二传感器的第二检测范围内;
所述第二工作模式的功耗大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的功耗。
优选的,所述获得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一感应信息,包括:
响应于所述电子设备从第三工作模式切换为第一工作模式,启动所述第一传感器,并获得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一感应信息;
其中,所述第三工作模式的功耗大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的功耗。
优选的,所述获得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一感应信息,包括:
获得距离传感器探测到的距离信息;
所述获得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二感应信息,包括:
启动图像传感器,并采用图像传感器获得图像信息。
优选的,所述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与满足所述第一条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匹配的工作模式,包括:
向处理器发送模式控制信号,所述模式控制信号用于指示处理器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与满足所述第一条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匹配的工作模式。
优选的,在所述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与满足所述第一条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匹配的工作模式之后,还包括:
控制维持所述第一传感器的工作状态,并将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为休眠状态。
又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感应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一感应信息;
第二感应获得单元,用于至少响应于所述第一感应信息表征用户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第一条件,获得第二传感器检测的第二感应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的功耗小于所述第二传感器的功耗;
模式控制单元,用于至少响应于所述第二感应信息表征用户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与满足所述第一条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匹配的工作模式。
优选的,还包括:模式获得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感应单元获得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二感应信息之前,获得所述电子设备当前所处的工作模式,且所述工作模式处于第一工作模式;
所述第二感应获得单元具体用于,响应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处于第一工作模式且所述第一感应信息表征用户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第一条件,采用第二传感器检测第二感应信息;
所述模式控制单元,具体用于至少响应于所述第二感应信息表征用户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工作模式,其中,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不同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
通过以上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两个传感器感应到的感应信息来分析用户与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而用户与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更为准确、及时的反映出用户是否需要使用电子设备,从而有利于精准的确定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而且,本申请只有在第一感应信息以及该第二感应信息均表征用户与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才会控制电子设备处于相应的工作模式,这样,通过采用两个传感器的感应信息来综合判断电子设备所需处于的工作模式,也更利于精准的确定电子设备所需的工作模式,从而可以更为精准、合理的控制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又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又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又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一种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又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的一种组成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部分,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的以外的顺序实施。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适用于控制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以实现更为精准、合理控制电子设备所处的工作模式。
本申请实施例所适用的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等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进行介绍。
如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控制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S101,获得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一感应信息。
为了便于区分,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感应信息称为第一感应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第一传感器用于感应处于该第一传感器的感应范围的信息。通过第一传感器感应到的第一感应信息可以用于反映用户与电子设备的位置关系,以辅助判断电子设备所适合的工作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传感器可以根据需要选取并设置,只要是能够获取到用于反映用户与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的感应信息即可。
可选的,该第一传感器可以为距离传感器,该距离传感器可以执行距离探测,距离传感器探测到的距离信息就是第一感应信息。
如,距离传感器向外发射探测光信号,并根据反射会的光信号来确定探测到的距离信息。例如,该距离传感器可以为飞行时间(Time of Flight,TOF)传感器,该TOF传感器发出经调制的近红外光再遇到物体后被反射回来,TOF传感器通过计算光线发射和反射时间差或相位差,来换算被探测的景物的距离。
S102,至少响应于该第一感应信息表征用户与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第一条件,获得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二感应信息。
其中,该第一条件为控制电子设备处于某种工作模式的条件。其中,对应电子设备的不同工作模式,该第一条件也会有所差别。
具体的,该第一条件可以是根据需要预先设定,或者,通过服务器不定时将该服务器设定的第一条件推送给电子设备;或者,电子设备从服务器获取当前该服务器确定出的该第一条件等。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用户不在电子设备前端,则说明用户当前不需要使用电脑,在该种情况下,如果保持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则可能会造成资源浪费。相应的,如果在电子设备处于休眠或者低功耗的工作模式下,如果用户来到电子设备前端,则说明用户希望使用电子设备,在该种情况下,如果仍维持电子设备处于休眠或者低功耗的工作模式,则不利于用户快速方便的使用电子设备。由此可知,用户与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直观、快速的反映出电子设备所适合的工作模式。
在以上基础上,可以根据用户与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来确定电子设备的不同工作模式所对应的第一条件。相应的,如果该第一感应信息表征用户与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第一条件,则确定当前适合该第一条件对应的工作模式。
其中,第一传感器的类型不同,利用第一传感器采集到的第一感应信息来分析用户与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具体方式也会有所不同。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如果在第一传感器在较近的检测范围内检测到用户,则说明用户处于电子设备前或者距离电子设备较近;而如果在第一传感器距离较远的检测范围内才可以检测到用户或者甚至检测不到用户,则说明用户未处于电子设备前。基于此,可选的,可以设置第一传感器对应的第一检测范围,通过感应到的第一感应信息来分析用户是否处于该第一检测范围内。
相应的,根据所需控制的不同工作模式,可以设置在第一感应信息表征用户处于该第一检测范围内或者处于该第二检测范围外的情况下,确定用户与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第一条件。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每种传感器所能感应到的感应信息以及感应范围都比较有限,单独依据一种传感器感应到的感应信息有可能无法准确反映出用户与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比如,第一传感器为距离传感器时,由于距离传感器的探测范围有限,很容易由于用户未处于其探测范围内或者其他物品遮挡等而导致出现误判。而为了能够更为准确的确定当前适合该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感应信息表征用户与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还会采用第二传感器来感应第二传感器信息,以便进一步确定用户与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传感器的功耗小于第二传感器的功耗。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传感器的功耗小于第二传感器的功耗,在本实施例中会先采用功耗较低的第一传感器来感应第一感应信息,只有当第一感应信息表征用户与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才会采用第二传感器获得第二感应信息,从而有利于避免同时利用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感应信息所产生的较大功耗,进而有利于减少获得感应信息所需的功耗。
可选的,为了进一步减少第二传感器所产生的功耗,在采用第二传感器获得第二感应信息之前,可以控制第二传感器处于低功耗状态,如,第二传感器处于休眠状态等。在该种情况下,如果第一感应信息表征用户与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第一条件,启动该第二传感器,并采用第二传感器获得第二感应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传感器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只要是保证该第二传感器可以感应到用于反映用户与电子设备之间相对位置的感应信息,且功耗小于第一传感器即可。
可选的,在第一传感器为距离传感器的情况下,该第二传感器可以为图像传感器。相应的,可以获得图像传感器采集到的图像信息。
S103,至少响应于第二感应信息表征用户与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第一条件,控制电子设备处于与满足第一条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匹配的工作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针对所需控制电子设备的不同工作模式,可以设置不同的第一条件,相应的,该第一条件对应的工作模式也就是与满足第一条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匹配的工作模式。
与前面第一传感器类似,当第二传感器的类型不同,利用第二传感器采集到的第二感应信息来分析用户与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具体方式也会有所不同。但可以理解的是,如果在第二传感器对应的检测范围内检测到用户,则说明用户处于电子设备前或者距离电子设备较近;而如果在第二传感器对应的检测范围内无法检测到用户,则说明用户未处于电子设备前。因此,可选的,可以设置第二传感器对应的第二检测范围,通过感应到的第二感应信息来分析用户是否处于该第二检测范围内。
相应的,根据所需控制的不同工作模式,可以设置在第一感应信息表征用户处于该第一检测范围内或者处于该第二检测范围外的情况下,确定用户与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第一条件。
可选的,在控制电子设备处于该工作模式之后,为了避免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同时工作而产生较大的功耗,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控制维持该第一传感器的工作状态,并将该第二传感器设置为休眠状态。可以理解的是,维持第一传感器的工作状态可以实现利用第一传感器获得第一感应信息,以便基于第一感应信息对用户与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预判,以便在需要时再启动该第二传感器,从而达到降低功耗的目的。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两个传感器感应到的感应信息来分析用户与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而用户与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更为准确、及时的反映出用户是否需要使用电子设备,从而有利于精准的确定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而且,本申请只有在第一感应信息以及该第二感应信息均表征用户与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才会控制电子设备处于相应的工作模式,这样,通过采用两个传感器的感应信息来综合判断电子设备所需处于的工作模式,也更利于精准的确定电子设备所需的工作模式,从而可以更为精准、合理的控制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控制方法可以适用于控制电子设备处于某一种工作模式的情况,如,结合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各自感应到的感应信息,分析当前是否适合控制电子设备进入某种工作模式,并在确定出电子设备当前适合该种工作模式的情况下,控制电子设备进入该种工作模式。
本实施例的控制方法还适用于控制电子设备在不同工作模式之间切换,如,在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工作模式下,结合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各自感应到的感应信息,分析电子设备是否适合切换到第二工作模式,并在确定出电子设备适合处于第二工作模式的情况下,控制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工作模式。
如,参见图2,其示出了本申请一种控制方法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本实施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201,获得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一感应信息。
如,获得距离传感器探测到的距离信息。
该步骤S201具体可以参见前面实施例的相关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S202,获得该电子设备当前所处的工作模式,且该工作模式处于第一工作模式。
本实施例是以在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工作模式下,来判断是否需要将电子设备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为该第一工作模式之外的第二工作模式为例说明。
其中,该第一工作模式不同于第二工作模式。也就是说,电子设备工作在第一工作模式下所产生的功耗,不同于该电子设备工作于第二工作模式所产生的功耗。
其中,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该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二工作模式之间的功耗大小关系也会有所不同。如,在第一场景下,第一工作模式可以低功耗模式,而第二工作模式可以为休眠模式。又如,在另一种场景中,该第一工作模式为休眠模式,而第二工作模式为低功耗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先执行该步骤S201,再执行该步骤S202为例进行说明,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该步骤S201和步骤S202的顺序可以互换,也可以是同时执行。
S203,响应于该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处于第一工作模式且该第一感应信息表征用户与该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第一条件,获得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二感应信息。
如,启动图像传感器,并获得图像传感器采集到的图像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工作模式下,且该第一感应信息表征该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第一条件,才会启动第二传感器采集第二感应信息。
其中,该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工作模式且该第一感应信息表征用户与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第一条件,可以认为是第一电子设备适合处于第二工作模式的一个前提条件。
相应的,在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工作模式下,进一步验证该用户与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否符合第一条件,则还需要启动第二传感器来采集第二感应信息。
其中,关于第一感应信息表征用户与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第一条件以及第二传感器采集该第二感应信息可以具体参见前面实施例的相关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S204,至少响应于第二感应信息表征用户与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第一条件,控制该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工作模式。
其中,该第二工作模式不同于该第一工作模式。
可见,在本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工作模式下,如果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一感应信息表征用户与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第一条件,则会采用第二传感器采集第二感应信息,以便进一步依据该第二感应信息判断当前是否适合控制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工作模式;同时,在第二感应信息也表征用户与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工作模式,从而可以更为准确、合理的控制电子设备由第一工作模式切换为第二工作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在图2的实施例中,其中,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该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二工作模式之间的功耗大小关系也会有所不同;相应的,基于第一感应信息或者第二感应信息判断用户与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否满足第一条件的具体方式也会有所不同。下面结合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的不同功耗大小关系,对本申请的控制方法进行介绍。
首先,对第一工作模式的功耗小于第二工作模式的功耗的情况进行介绍。
如,参见图3,其示出了本申请一种控制方法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301,获得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一感应信息。
S302,获得该电子设备当前所处的工作模式,且该工作模式处于第一工作模式。
其中,该步骤S301和步骤S302可以参见前面实施例的相关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该步骤S301和步骤S302的顺序同样可以互换,或者也可以同时执行该步骤S301和S302。
S303,响应于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处于第一工作模式且该第一感应信息表征用户处于该第一传感器的第一检测范围内,采用第二传感器检测第二感应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第一感应信息表征用户处于第一传感器的第一检测范围内,则说明用户与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符合第一条件。
其中,该第一检测范围可以根据需要设定,或者由服务器不定时推送给该电子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检测范围并不是该第一传感器实际所能检测到的检测范围,而是指用于判定用户与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否满足第一条件所设定的一个检测范围。其中,该第一检测范围对应的范围区域的大小可以具体设定。如,可以依据用户在正常操作电子设备的情况下,用户与电子设备之间相对位置关系确定,例如,依据用户正常操作电子设备的情况下,用户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来确定该第一检测范围。
可以理解的是,在电子设备处于相对功耗较低的第一工作模式下,如果第一传感器感应到的第一感应信息表征用户处于该第一检测范围内,则说明用户处于电子设备的操作范围内,从而说明用户希望使用电子设备。在该种情况下,电子设备可以判定基于第一传感器探测到的探测距离符合控制电子设备处于较低功耗的第二工作模式的条件。
如,以第一传感器为距离传感器为例,距离传感器感应到的第一感应信息可以为该距离传感器探测到的探测距离;而该距离传感器对应的第一检测范围可以为距离传感器对应的第一探测距离。例如,第一探测距离可以为1米。
相应的,如果距离传感器探测到探测距离小于该第一距离传感器,则表征用户与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第一条件,同时也就说明了用户需要使用该电子设备。
与前面实施例相似,为了更为可靠、准确的确定当前是否适合切换到第二工作模式,则还需要进一步启动第二传感器,并获得第二传感器感应到的第二感应信息。
响应于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处于第一工作模式且该第一感应信息表征用户处于该第一传感器的第一检测范围
S304,响应于第二感应信息表征用户处于第二传感器的第二检测范围内,控制该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工作模式。
其中,第二工作模式的功耗大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的功耗。
与第一传感器对应的第一检测范围相似,该第二传感器也对应了一个第二检测范围,该第二检测范围有可能是该第二传感器的最大检测范围;也有可能小于该第二传感器的最大检测范围。具体的,第二检测范围是指用于判定用户与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否满足第一条件所设定的该第二传感器对应的一个检测范围。
其中,在电子设备处于相对功耗较低的第一工作模式下,如果第二传感器感应到的第二感应信息表征用户处于该第二检测范围内,则说明用户处于电子设备的操作范围内,从而说明用户希望使用电子设备。在该种情况下,电子设备可以判定基于第二传感器探测到的探测距离符合控制电子设备处于较低功耗的第二工作模式的条件。
如,在该第二传感器为图像传感器的情况下,该图像传感器采集到的图像信息就是该第二感应信息。相应的,如果该图像信息中包含用户图像,则表征用户处于该图像传感器的第二检测范围内,在该种情况下,则确定基于图像传感器感应到的图像信息表征用户与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符合第一条件。
可见,本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处于功耗较低的第一工作模式下,如果第一传感器感应到第一感应信息表征用户处于第一检测范围内,且第二传感器感应到的第二感应信息也表征用户处于第二检测范围内,则说明用户处于可操作该电子设备的操作范围内,从而适合将电子设备从低功耗的第一工作模式切换为适合用户使用该电子设备且功耗相对较高的第二工作模式,从而可以较为准确、合理的控制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
同时,本申请可以不基于用户对电子设备的操作来控制工作模式,这样,在用户操作电子设备之前,基于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感应到的感应信息确定出电子设备适合第二工作模式,则可以控制电子设备处于较高功耗的第二工作模式,进而可以避免再由用户唤醒电子设备,有利于更为及时的切换电子设备的工作状态。
为了便于理解图3实施例,下面结合一种应用场景进行介绍。
如,以电子设备的第一工作模式为休眠模式,而第二工作模式为正常工作模式(或者称为正常运行模式);同时,为了便于理解,以第一传感器为距离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为图像传感器为例说明。
在用户未使用电子设备的情况下,如,用户离开电子设备且长时间未使用该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会从正常工作模式切换为休眠模式。通常情况下,如果用户希望再次使用该电子设备,则用户会重新返回该电子设备前。基于此,在电子设备处于休眠模式下,该距离传感器会处于工作状态,如果距离传感器探测到的探测距离小于第一探测距离,则可以说明用户与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第一探测距离,在该种情况下,用户具备使用电子设备的需求。
相应的,为了避免误判,电子设备会启动图像传感器采集图像,如果图像传感器采集到的图像中包含用户的图像信息,则电子设备会判定用户希望使用该电子设备,则电子设备会从休眠模式切换为正常工作模式。
下面对第一工作模式的功耗大于第二工作模式的功耗的情况进行介绍。
如,参见图4,其示出了本申请一种控制方法的又一种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应用于电子设备,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401,获得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一感应信息。
S402,获得该电子设备当前所处的工作模式,且该工作模式处于第一工作模式。
该步骤S401和S402可以参见前面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S403,响应于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处于第一工作模式且该第一感应信息表征用户处于该第一传感器的第一检测范围外,采用第二传感器检测第二感应信息。
其中,该第一检测范围的含义可以参见图3实施例的相关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第一感应信息表征用户处于该第一传感器的第一检测范围外,则表征用户当前未处于适合操作电子设备的操作范围内,也说明了用户与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第一条件。在该种情况下,则可以初步判定电子设备适合从较高功耗的第一工作模式切换为较低工作的第二工作模式。
如,仍以第一传感器为距离传感器为例,该距离传感器对应的第一检测范围可以为第一探测距离。相应的,如果距离传感器探测到的探测距离大于第一探测距离,则表征用户处于该距离传感器的第一探测距离外。
相应的,为了提高模式切换的可靠性,本实施例同样会再启动该第二传感器,并采用第二传感器检测第二感应信息。
S404,响应于第二感应信息表征用户处于该第二传感器的第二检测范围外,控制该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工作模式。
其中,第二工作模式的功耗小于该第一工作模式的功耗。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第二感应信息表征用户处于该第二传感器的第二检测范围外,则表征用户当前未处于适合操作电子设备的操作范围内,在该种情况下,则可以进一步判定电子设备适合从较高功耗的第一工作模式切换为较低工作的第二工作模式。
如,仍以第二传感器为图像传感器为例,则该图像传感器对应的第二检测范围可以为图像传感器的图像采集范围。相应的,如果图像传感器在其图像采集范围内采集到的图像中未包含用户图像,则说明用户未处于图像采集范围内,此时,用户与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第一条件。
可见,本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处于功耗较高的第一工作模式下,如果第一传感器感应到第一感应信息表征用户处于第一检测范围外,且第二传感器感应到的第二感应信息也表征用户处于第二检测范围外,则说明用户未处于可操作该电子设备的操作范围内,从而适合将电子设备从较高功耗的第一工作模式切换为功耗相对较低的第二工作模式,从而可以较为准确、合理的控制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考虑到用户在正常使用电子设备的过程中,用户也可能会因为临时有事,需要短暂离开下电子设备,而电子设备中仍可能有一些程序正在前台运行,在该种情况下,用户并不希望电子设备进入低功耗模式。基于此,本申请获得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一感应信息可以具体为:响应于该电子设备从第三工作模式切换为第一工作模式,启动该第一传感器,并获得该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一感应信息。
其中,该第三工作模式的功耗大于该第一工作模式的功耗。
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从第三工作模式切换为第一工作模式时,电子设备可以获得该电子设备所处的工作模式为第一工作模式,在该种情况下,则可以无需重复执行图4中的步骤S402。也就是说,在图4中步骤S401和S402可以为:响应于该电子设备从第三工作模式切换为第一工作模式,启动该第一传感器,并获得该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一感应信息。
如,第三工作模式可以为正常工作模式,而第一工作模式可以为低功耗工作模式,第二工作模式为休眠模式。相应的,如果电子设备从正常工作模式切换到低功耗模式,为了确定用户是否需要继续使用该电子设备,或者说确认是否需要将电子设备设置为休眠模式,则需要启动第一传感器,并利用第一传感器获得第一感应信息并执行后续操作,以便判断是否需要切换到休眠模式。
为了便于理解图4实施例,下面结合一种应用场景进行介绍。
为了便于描述,仍以第三工作模式可以为正常工作模式,第一工作模式可以为低功耗工作模式,第二工作模式为休眠模式,且第一传感器为距离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为图像传感器为例说明。
在电子设备从正常工作模式切换到第一工作模式的情况下,该电子设备会启动功耗较低的距离传感器,并利用距离传感器获得探测距离。如果距离传感器探测到的探测距离大于设定的第一探测距离,则说明在电子处于低功耗工作模式下,用户也已经离开电子设备。在该种情况下,为了进一步确认用户是否已经离开电子设备,则会启动图像传感器采集图像信息,如果图像传感器采集到的图像信息中未包含用户图像,则确认用户离开电子设备,并将电子设备从低功耗工作模式切换为休眠模式,以减少电子设备的功耗。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进一步降低误判,可以在基于图4的实施例将电子设备设置为低功耗的第二工作模式的基础上,再基于图3实施例来判断是否需要再次切换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
如,在基于图4实施例的方案,在确定用户离开电子设备,而将电子设备从低功耗工作模式切换为休眠模式之后,可以按照图3实施例的步骤,在电子设备处于休眠模式的情况下,获得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第一感应信息;如果第一感应信息表征用户处于第一检测范围内,则采用第二传感器采集第二感应信息,且,如果第二感应信息也表征用户处于第二检测范围内,则说明用户又重新回到电子设备前,在该种情况下,可以将电子设备从休眠模式切换为低功耗工作模式或者正常工作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为了控制切换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而不断频繁唤醒处理器来进行信息分析以及工作模式切换,则可能会导致电子设备的功耗较高。为了进一步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设置一个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SignalProcessing,DSP)模块,以通过该DSP模块来执行本申请的控制方法。其中,相对于处理器,该DSP模块所需的功耗较低。
如,参见图5,其示出了本申请的电子设备的一种组成结构示意图。
由图5可以看出,本申请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DSP模块501、与DSP模块相连的第一传感器502和第二传感器503;以及与DSP模块相连的处理器504。
其中,该DSP模块可以通过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Bus,USB)与CPU相连。
相应的,基于前面任意一个实施例的方式中,DSP模块可以控制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采集感应信息,并在确定控制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时,向处理器发送模式控制信号。具体的,在以上任意一个实施例中,控制该电子设备处于与满足第一条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匹配的工作模式,可以为DSP模块向处理器发送模式控制信号,该模式控制信号用于指示处理器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与满足该第一条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匹配的工作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DSP模块的功耗相对处理器的功耗较低,因此,通过DSP模块控制传感器采集感应信息,并在需要控制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时再指示处理器控制电子设备处于相应的工作模式,从而可以降低处理器的运行时长以及唤醒处理器的次数,从而有利于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
可以理解的是,图5中该第一传感器的功耗小于第二传感器的功耗。如,第一传感器可以为距离传感器,而第二传感器为图像传感器。
可以理解的是,在电子设备具有图像传感器的前提下,该DSP模块可以为用于处理图像传感器相关数据的DSP模块。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的方案,下面以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为例对本申请的方案进行介绍。
如,参见图6,其示出了本申请一种控制方法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6的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的DSP模块,且以第一传感器为距离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为图像传感器为例。
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601,DSP模块响应于电子设备从正常工作模式切换为低功耗工作模式,启动该距离传感器,以使得距离传感器进行距离探测。
其中,该低功耗工作模式可以为俗称的省电模式,即俗称的D3模式。在该步骤S601中该低功耗工作模式可以认为是前面提到的第一工作模式,而该正常工作模式可以认为是第三工作模式。
在电子设备处于低功耗模式下,为了探测用户是否仍处于电子设备前端,则可以启动距离传感器进行监测,而此处该DSP模块也可以进入休眠状态,以进一步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
S602,DSP模块响应于该探测距离大于第一探测距离,则启动图像传感器,并获得图像传感器采集到的图像信息。
其中,该第一探测距离为表征用户处于电子设备前的最大距离。
如果该距离传感器探测到的探测距离大于第一探测距离,则会唤醒DSP模块,该DSP模块为了进一步确认用户是否处于电子设备前,则会唤醒并启动图像传感器进行图像采集。
S603,DSP模块响应于图像传感器采集到的图像信息未包含用户图像,向处理器发送第一模式控制信号。
该第一模式控制信号用于指示处理器将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从低功耗工作模式切换为休眠模式。
如果DSP模块分析出图像传感器采集到的图像信息中未包含用户图像,则可以确认用户并不在电子设备前,在该种模式下,DSP模块确定用户与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第一条件,从而控制处理器将电子设备从低功耗工作模式(如省电工作模式)切换为休眠模式。
在步骤S601到S603为控制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的一种场景,在该种场景中,该休眠模式可以为与作为第一工作模式的低功耗工作模式对应的第二工作模式。
S604,DSP模块维持距离传感器的工作状态,并设置图像传感器以及DSP模块处于休眠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在电子设备处于休眠模式的情况下,减少电子设备的功耗,该DSP模块可以维持距离传感器的工作模式,并控制自身以及图像传感器处于休眠状态。
S605,在电子设备处于休眠模式下,DSP模块响应于距离传感器探测到的探测距离小于第一探测距离,唤醒图像传感器,并获得图像传感器采集到的图像信息。
在电子设备处于休眠模式下,如果距离传感器探测到的探测距离小于第一探测距离,则说明有可能在该第一探测距离范围内探测到用户,此处有可能说明用户又重新回到了电子设备前。在该种情况下,距离传感器会唤醒DSP模块。相应的,DSP模块为了确认用户是否处于电子设备前(即用户与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否满足该休眠模式下设定的第一条件),该DSP模块会唤醒图像传感器,以获得图像信息。
S606,DSP模块响应于图像传感器采集到的图像信息中包含用户信息,向处理器发送第二模式控制信号。
该第二模式控制信号用于指示处理器将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从休眠模式切换为正常工作模式。
如果DSP模块分析出当前采集到的图像信息中包含用户信息,则说明用户回到电子设备前端,此时为了便于用户使用电子设备,则该DSP模块会控制电子设备的处理器将电子设备切换为正常工作模式。
其中,该正常工作模式可以认为是俗称的S1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步骤S605到S606为控制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切换的又一场景,在该场景中,该休眠模式可以认为是前面提到的第一工作模式,而正常工作模式则可以认为是与作为第一工作模式的该休眠模式对应的第二工作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图6仅仅是基于DSP控制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的一个实施例,对于前面其他实施例也同样适用于该DSP模块,在此不再赘述。
又一方面,对应本申请的一种控制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
如,参见图7,其示出了本申请一种控制装置的一种组成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该装置包括:
第一感应获得单元701,用于获得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一感应信息;
第二感应获得单元702,用于至少响应于所述第一感应信息表征用户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第一条件,获得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二感应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的功耗小于所述第二传感器的功耗;
模式控制单元703,用于至少响应于所述第二感应信息表征用户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与满足所述第一条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匹配的工作模式。
可选的,该装置还可以包括:模式获得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感应单元采用第二传感器检测第二感应信息之前,获得所述电子设备当前所处的工作模式,且所述工作模式处于第一工作模式;
相应的,第二感应获得单元具体用于,响应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处于第一工作模式且所述第一感应信息表征用户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第一条件,采用第二传感器检测第二感应信息;
该模式控制单元,具体用于至少响应于所述第二感应信息表征用户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工作模式,其中,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不同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感应获得单元,包括:
第一感应触发子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处于第一工作模式且所述第一感应信息表征用户处于所述第一传感器的第一检测范围内,获得第二传感器检测的第二感应信息;
所述模式控制单元,包括:
第一模式控制子单元,用于响应于第二感应信息表征用户处于所述第二传感器的第二检测范围内,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工作模式;第二工作模式的功耗大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的功耗。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感应获得单元包括:
第二感应触发子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处于第一工作模式且所述第一感应信息表征用户处于所述第一传感器的第一检测范围外,获得第二传感器检测的第二感应信息;
所述模式控制单元,包括:
第二模式控制子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感应信息表征用户处于所述第二传感器的第二检测范围外,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工作模式,所述第二工作模式的功耗小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的功耗。
可选的,所述第一感应获得单元,包括:
模式感应触发子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电子设备从第三工作模式切换为第一工作模式,启动所述第一传感器,并获得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一感应信息;其中,所述第三工作模式的功耗大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的功耗。
可选的,在以上装置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感应获得单元具体为用于获得距离传感器探测到的距离信息;
该第二感应获得单元在采用第二传感器检测第二感应信息时,具体用于启动图像传感器,并采用图像传感器获得图像信息。
可选的,在以上装置的实施例中,该模式控制单元在控制该电子设备处于与满足该第一条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匹配的工作模式时,具体用于向处理器发送模式控制信号,所述模式控制信号用于指示处理器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与满足所述第一条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匹配的工作模式。
可选的,在以上装置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
传感器模式控制单元,用于在模式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与满足所述第一条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匹配的工作模式之后,控制维持所述第一传感器的工作状态,并将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为休眠状态。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一感应信息;
至少响应于所述第一感应信息表征用户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第一条件,获得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二感应信息;
至少响应于所述第二感应信息表征用户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与满足所述第一条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匹配的工作模式;
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的功耗小于所述第二传感器的功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在获得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二感应信息之前,还包括:获得所述电子设备当前所处的工作模式,且所述工作模式处于第一工作模式;
所述至少响应于所述第一感应信息表征用户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第一条件,包括:
响应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处于第一工作模式且所述第一感应信息表征用户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第一条件;
所述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与满足所述第一条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匹配的工作模式,包括:
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工作模式,其中,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不同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处于第一工作模式且所述第一感应信息表征用户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第一条件,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处于第一工作模式且所述第一感应信息表征用户处于所述第一传感器的第一检测范围外;
所述第二感应信息表征用户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所述第一条件,包括:
所述第二感应信息表征用户处于所述第二传感器的第二检测范围外;
所述第二工作模式的功耗小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的功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所述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处于第一工作模式且所述第一感应信息表征用户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第一条件,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处于第一工作模式且所述第一感应信息表征用户处于所述第一传感器的第一检测范围内;
所述第二感应信息表征用户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所述第一条件,包括:
所述第二感应信息表征用户处于所述第二传感器的第二检测范围内;
所述第二工作模式的功耗大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的功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所述获得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一感应信息,包括:
响应于所述电子设备从第三工作模式切换为第一工作模式,启动所述第一传感器,并获得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一感应信息;
其中,所述第三工作模式的功耗大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的功耗。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所述获得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一感应信息,包括:
获得距离传感器探测到的距离信息;
所述获得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二感应信息,包括:
启动图像传感器,并采用图像传感器获得图像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与满足所述第一条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匹配的工作模式,包括:
向处理器发送模式控制信号,所述模式控制信号用于指示处理器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与满足所述第一条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匹配的工作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在所述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与满足所述第一条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匹配的工作模式之后,还包括:
控制维持所述第一传感器的工作状态,并将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为休眠状态。
9.一种控制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感应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一感应信息;
第二感应获得单元,用于至少响应于所述第一感应信息表征用户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第一条件,获得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二感应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的功耗小于所述第二传感器的功耗;
模式控制单元,用于至少响应于所述第二感应信息表征用户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与满足所述第一条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匹配的工作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装置,还包括:模式获得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感应单元获得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二感应信息之前,获得所述电子设备当前所处的工作模式,且所述工作模式处于第一工作模式;
所述第二感应获得单元具体用于,响应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处于第一工作模式且所述第一感应信息表征用户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第一条件,采用第二传感器检测第二感应信息;
所述模式控制单元,具体用于至少响应于所述第二感应信息表征用户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工作模式,其中,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不同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648580.XA CN109739339B (zh) | 2018-12-30 | 2018-12-30 | 控制方法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648580.XA CN109739339B (zh) | 2018-12-30 | 2018-12-30 | 控制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739339A true CN109739339A (zh) | 2019-05-10 |
CN109739339B CN109739339B (zh) | 2021-10-22 |
Family
ID=663628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648580.XA Active CN109739339B (zh) | 2018-12-30 | 2018-12-30 | 控制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739339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552364A (zh) * | 2020-04-30 | 2020-08-18 | 深圳市智微智能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 断电保护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3064805A (zh) * | 2021-03-29 | 2021-07-02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以及控制装置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845299U (zh) * | 2010-09-29 | 2011-05-25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感测装置和计算机 |
CN103577073A (zh) * | 2012-07-30 | 2014-02-12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
CN104508588A (zh) * | 2012-09-28 | 2015-04-08 |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 向中间功率状态转变 |
CN106066693A (zh) * | 2016-05-30 | 2016-11-02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06210336A (zh) * | 2016-07-22 | 2016-12-07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控制移动终端状态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
US20170090579A1 (en) * | 2015-09-30 | 2017-03-30 | Beijing Lenovo Software Ltd. | Electronic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
CN107219995A (zh) * | 2016-03-21 | 2017-09-29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CN108919949A (zh) * | 2018-06-25 | 2018-11-30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状态切换方法及装置 |
-
2018
- 2018-12-30 CN CN201811648580.XA patent/CN10973933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845299U (zh) * | 2010-09-29 | 2011-05-25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感测装置和计算机 |
CN103577073A (zh) * | 2012-07-30 | 2014-02-12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
CN104508588A (zh) * | 2012-09-28 | 2015-04-08 |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 向中间功率状态转变 |
US20170090579A1 (en) * | 2015-09-30 | 2017-03-30 | Beijing Lenovo Software Ltd. | Electronic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
CN107219995A (zh) * | 2016-03-21 | 2017-09-29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CN106066693A (zh) * | 2016-05-30 | 2016-11-02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06210336A (zh) * | 2016-07-22 | 2016-12-07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控制移动终端状态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
CN108919949A (zh) * | 2018-06-25 | 2018-11-30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状态切换方法及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MARK LOONER: "《物联网智能传感器的噪声与功耗》", 《今日电子》 * |
SAVERIO DE VITO等: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for Distributed Chemical Sensing: Addressing PowerConsumption Limits With On-Board Intelligence》", 《IEEE SENSORS JOURNAL》 *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552364A (zh) * | 2020-04-30 | 2020-08-18 | 深圳市智微智能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 断电保护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3064805A (zh) * | 2021-03-29 | 2021-07-02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以及控制装置 |
US11947404B2 (en) | 2021-03-29 | 2024-04-02 | Lenovo (Beijing) Limited | Electronic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739339B (zh) | 2021-10-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AU2013324507B2 (en) | Low energy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function ope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mobile terminal | |
CN104040460B (zh) | Pc功率监视 | |
CN102387022B (zh) | 一种以太网供电方法和装置 | |
US6650322B2 (en) | Computer screen power management through detection of user presence | |
US20130084922A1 (en) |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the Mode Switching Method Thereof | |
WO2017185701A1 (zh) | 在移动终端上进行距离传感器防污的方法及系统 | |
WO2014134930A1 (zh) | 触摸屏解锁方法、触摸屏解锁系统及电子设备 | |
JP2006053748A5 (zh) | ||
JP2000232452A (ja) | バスコントローラ回路およびバス稼働方法 | |
CN107317924B (zh) | 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的休眠方法 | |
US20110199336A1 (en) | Optical touch device | |
CN103027710A (zh) | 超声探测系统及其冻结自动控制方法和装置 | |
CN109739339A (zh) | 控制方法和装置 | |
CN101546218A (zh) | 一种显示器节电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5607843A (zh) | 基于手势控制终端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9565171A (zh) | 充电保护方法、终端及充电器 | |
CN106162101A (zh) | 一种楼宇对讲智能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 |
KR20130021862A (ko) | 사용 컨텍스트를 반영한 전자기기의 부팅 방법 및 장치 | |
CN104486089B (zh) | 一种计算机网络唤醒方法及装置 | |
CN104597947A (zh) | 一种可手势交互的环境监测方法及装置 | |
CN109766136A (zh) | 一种唤醒屏幕方法 | |
CN105759941A (zh) | 一种移动终端休眠控制系统、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210894629U (zh) | 一种电量计组件和电子设备 | |
US8412146B2 (en) | Mutual awakening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between a handheld device and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ule | |
CN111030205A (zh) |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