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17924B - 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的休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的休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17924B
CN107317924B CN201710468503.5A CN201710468503A CN107317924B CN 107317924 B CN107317924 B CN 107317924B CN 201710468503 A CN201710468503 A CN 201710468503A CN 107317924 B CN107317924 B CN 1073179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sleep
module
dormancy
i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6850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17924A (zh
Inventor
牛建民
王伟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uany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uany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uany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uany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6850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179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73179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179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179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179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5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local events, e.g. events related to user activity
    • H04W52/0254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local events, e.g. events related to user activity detecting a user operation or a tactile contact or a motion of the devi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移动终端和一种移动终端的休眠方法,移动终端包括:运动感应模块,用于检测移动终端是否处于运动状态,生成第一判断结果;操作判断模块,与运动感应模块连接,用于判断移动终端是否接收到输入设备信号,生成第二判断结果;分析模块,与运动感应模块、操作判断模块连接,用于对第一判断结果和第二判断结果进行分析,当移动终端处于运动状态且移动终端未接收到输入设备信号时,则生成休眠指令;休眠模块,与分析模块连接,用于根据休眠指令,使移动终端进入休眠模式。上述移动终端能够使用户在运动状态时,移动终端能够更为快速的进入休眠模式,节省功耗。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的休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和一种移动终端的休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在生活中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用户对移动终端的性能要求也愈发全面,为了不断满足广大用户的各种需求,提升移动终端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手机的功能正在不断的扩充中,与此相对应的,手机的功耗也越来越大,续航能力成为困扰手机行业快速发展的一重大问题。
目前,为了尽可能的降低手机功耗,延长手机的待机时间,市场上涌现了五花八门的设计方案,比如手机套休眠唤醒功能、优化飞行模式下的系统方案等等,其设计核心都是让手机在不被用户使用的状态下,使手机的非必要,从而降低手机功耗。
现有的手机休眠方式是当手机长时间不被使用,系统根据手机设置里的“无操作多少秒后休眠”的选项自动进入省电模式,调低或者关闭一部分电压的输出,关闭屏幕背光亮度,启动休眠时钟作为主时钟,从而进入休眠模式,降低消耗,请参考图1,为现有技术的手机休眠流程图,手机休眠的步骤包括:步骤S101:手机正常运行状态,手机屏幕发亮,外设正常工作;步骤S102:手机在预设的休眠时间内未被使用或者用户按动休眠按钮,例如按动一次手机的电源键,发出休眠指令。步骤S103:根据休眠指令,系统进入睡眠状态;步骤S103:手机接收到休眠中断信息,手机亮屏,外设正常工作,手机处于正常运行状态。这种休眠方案是目前所有手机的共有功能,然而该方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当用户不使用手机时,手机需进行计时再进入休眠,而没有考虑用户所处的场景,当用户正处于跑步、爬楼梯等状态时,手机会被使用的概率很小,此时通过倒计时的方法进行休眠不够智能,比较死板,倒计时期间手机所耗损的电能是不必要的。
所以需要提供一种移动终端,通过判断移动终端所处的状态,从而制定不同的休眠方案,提升移动终端的智能性,降低功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和一种移动终端的休眠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运动感应模块,用于检测移动终端是否处于运动状态,生成第一判断结果;操作判断模块,与所述运动感应模块连接,用于判断移动终端是否接收到输入设备信号,生成第二判断结果;分析模块,与所述运动感应模块、所述操作判断模块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一判断结果和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进行分析,当移动终端处于运动状态且移动终端未接收到输入设备信号时,则生成休眠指令;休眠模块,与所述分析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休眠指令,使移动终端进入休眠模式。
可选的,所述运动感应模块包括:重力传感器,用于检测移动终端的运动过程;算法单元,与所述重力传感器连接,用于将移动终端的运动过程转化成数据信息;判断单元,与所述算法单元、所述分析模块、所述运动感应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数据信息与运动状态数据临界值进行比较,生成第一判断结果。
可选的,还包括:设置模块,与所述运动感应模块的判断单元连接,用于设置所述运动状态数据临界值。
可选的,还包括:休眠计时模块,与所述运动感应模块、所述操作判断模块、所述休眠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和所述第二判断结果,当移动终端进入非运动状态时,进行休眠倒计时,当移动终端在休眠倒计时期间未接收到输入设备信号,生成休眠指令。
可选的,所述休眠计时模块包括:计时单元,与所述运动感应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当移动终端进入非运动状态时,进行休眠倒计时;获取单元,与所述计时单元、所述操作判断模块连接,用于在进行休眠倒计时时,获取所述第二判断结果,当移动终端接收到输入设备信号时,生成计时中断指令;指令单元,与所述计时单元、所述休眠模块连接,用于在休眠倒计时完成之后生成休眠指令。
可选的,还包括:接收模块,与所述休眠模块连接,用于接收用户对移动终端的休眠操作指令,生成休眠指令。
可选的,还包括:监听模块,与所述休眠模块连接,用于监听移动终端的数据信息传输,当移动终端监听到数据信息,亮起屏幕提示信息。
可选的,还包括:唤醒模块,与所述休眠模块连接,用于接收用户解锁的操作指令,使移动终端解除休眠模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休眠方法,包括:检测移动终端是否处于运动状态,生成第一判断结果;判断移动终端是否接收到输入设备信号,生成第二判断结果;对所述第一判断结果和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进行分析,当移动终端处于运动状态且移动终端未接收到输入设备信号时,则生成休眠指令;根据所述休眠指令,使移动终端进入休眠模式。
可选的,所述检测移动终端是否处于运动状态,生成第一判断结果的步骤进一步包括:检测移动终端的运动过程;将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过程转化成数据信息;将所述数据信息与运动状态数据临界值进行比较,生成第一判断结果。
可选的,还包括:设置所述运动状态数据临界值。
可选的,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和所述第二判断结果,当移动终端进入非运动状态时,进行休眠倒计时,当移动终端在休眠倒计时期间未接收到输入设备信号,生成休眠指令。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和所述第二判断结果,当移动终端进入非运动状态时,进行休眠倒计时,当移动终端在休眠倒计时期间未接收到输入设备信号,生成休眠指令的步骤进一步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当移动终端进入非运动状态时,进行休眠倒计时;在进行休眠倒计时时,获取所述第二判断结果,当移动终端接收到输入设备信号时,生成计时中断指令;在休眠倒计时完成之后生成休眠指令。
可选的,还包括:接收用户对移动终端的休眠操作指令,生成休眠指令。
可选的,还包括:监听移动终端的数据信息传输,当移动终端监听到数据信息,亮起屏幕提示信息。
可选的,还包括:接收用户解锁的操作指令,使移动终端解除休眠模式。
本发明的移动终端,通过运动感应模块、操作判断模块、分析模块、以及休眠模块之间的相互配合,当检测到移动终端处于运动状态时,且移动终端未接收到输入设备信号,则移动终端立即进入休眠模式,而无需进行休眠倒计时,这种移动终端能够节省休眠倒计时期间所产生的功耗,更为节约电能,提升移动终端的续航能力。
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休眠方法,当检测到移动终端处于运动状态时,且移动终端未接收到输入设备信号,则移动终端立即进入休眠模式,而无需进行休眠倒计时,这种休眠方法能够节省休眠倒计时期间所产生的功耗,更为节约电能,提升移动终端的续航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移动终端的休眠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休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休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休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休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的休眠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2,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移动终端包括:运动感应模块201,用于检测移动终端是否处于运动状态,生成第一判断结果;操作判断模块202,与运动感应模块201连接,用于判断移动终端是否接收到输入设备信号,并生成第二判断结果;分析模块203,与运动感应模块201、操作判断模块202连接,用于对第一判断结果和第二判断结果进行分析,当移动终端处于运动状态且移动终端未接收到输入设备信号时,则生成休眠指令;休眠模块204,与分析模块203连接,用于根据休眠指令,使移动终端进入休眠模式。
运动感应模块201用于检测当前移动终端所处的状态,具体的,通过重力传感器检测移动终端加速力的变化,判断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运动状态,并生成第一判断结果,例如当移动终端处于运动状态时,则发送信号“1”,当移动终端未处于运动状态时,则发送信号“0”。
操作判断模块202与运动感应模块201连接,用于判断移动终端是否接受到输入设备信号,输入设备信号即为用户对移动终端进行操作,例如通过一些输入设备对移动终端发送通信信号,或者对移动终端进行点击、滑动等操作,且用户的操作能够使移动终端作出相应的响应。具体的,输入设备的外设有无线设备和有线设备,无线设备例如无线耳机、蓝牙等,有线设备例如有线耳机、有线充电器等,且移动终端还具有内置输入设备,例如扬声器、输入键盘等,当输入设备向移动终端发送请求,例如有线耳机发送切换歌曲的请求,充电器发送充电信号等,判断移动终端是否接受到输入设备信号,并生成第二判断结果,例如,当移动终端接收到输入设备信号,则发送信号“0”,当移动终端未接收到输入设备信号,则发送信号“1”。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也可以通过脉冲信号、模拟信号等信号发送判断结果。
分析模块203与操作判断模块202、运动感应模块201连接,用于对运动感应模块201和操作判断模块202所分别生成的第一判断结果和第二判断结果进行分析,当第一判断结果显示移动终端处于运动状态时,若第二判断结果显示为移动终端未接收到输入设备信号,则生成休眠指令,促使移动终端立即进入休眠模式,节约功耗;若第二判断结果显示为移动终端接收到输入设备信号时,则移动终端继续处于运行状态。当第一判断结果显示移动终端未处于运动状态时,则进行其他响应。
休眠模块204,与分析模块203连接,用于响应分析模块203所发送的休眠指令,移动终端释放主唤醒锁,使移动终端进入休眠模式,即移动终端的处理器和大部分应用程序都停止运行,从而降低移动终端的电量消耗,其中,主唤醒锁为移动终端的系统启动时创建的,在系统正常工作时,主唤醒锁被内核持有从而使移动终端无法进入休眠状态。具体的,首先释放移动终端内的主唤醒锁,并且检查移动终端内是否具有其他唤醒锁,若无其他唤醒锁,则停止移动终端的处理器和部分应用程序的运行,仅在后台监控数据传输,从而使移动终端进入休眠模式,节省移动终端的电能功耗。
请参考图3,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运动感应模块201包括:重力传感器301,用于检测移动终端的运动过程,具体的,通过重力传感器检测移动终端加速力的变化,当移动终端进行晃动、上升或者下降等移动时,重力传感器能够将移动终端的移动信息转化为电信号。
算法单元302,与重力传感器301连接,用于将移动终端的运动过程转化为数据信息,将重力传感器所传达的电信号进行算法分析,具体的,可通过绘制移动终端移动轨迹的空间曲线,获取相邻的波峰波谷之间的时间间隔,以作为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的判断依据。
判断单元303,与算法单元302、分析模块203、运动感应模块201连接,用于将数据信息与运动状态数据临界值进行比较,生成第一判断结果,具体的,当根据相邻里的波峰波谷的时间间隔进行判断时,将时间间隔与运动状态数据临界值进行比较,当时间间隔较短,则处于跑步或者快走等状态,当时间间隔较长,则移动终端处于静止或者轻微移动状态,此时,运动状态数据临界值为一时间间隔临界值,若时间间隔小于或者等于时间间隔临界值,则可被判断为移动终端处于运动状态,例如跑步、快走等运动状态,发送信号“1”;若时间间隔大于时间间隔临界值,则可被判断为移动终端未处于运动状态,即移动终端为静置中或者移动终端的摇晃程度较轻,为移动终端正常使用的摇晃程度,发送数据“0”。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根据其他算法对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进行判断。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还包括:设置模块,与运动感应模块201的判断单元303连接,用于设置运动状态数据临界值,不同的移动终端所配置的传感器不同,传感器的灵敏度不同,从而根据相应的晃动程度所产生的数据值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可以通过设置运动状态数据临界值,提升移动终端对其运动状态判断的准确性。
请参考图4,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还包括:休眠计时模块401,与运动感应模块201、操作判断模块202、休眠模块204连接,用于根据第一判断结果和第二判断结果,当移动终端进入非运动状态时,进行休眠倒计时,当移动终端在休眠倒计时期间未接收到移动终端的输入设备信号,生成休眠指令。具体的,系统具有一设定时间值,当移动终端未接收到输入设备信号达到一定时间,则移动终端便进入休眠模式,休眠计时模块401便用于以设定的时间值为初始值进行倒计时,当数值到达0时,则生成休眠指令。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休眠计时模块401包括:计时单元,与运动感应模块201连接,用于根据第一判断结果,当移动终端进入非运动状态时,进行休眠倒计时;获取单元,与计时单元连接,用于获取第二判断结果,在进行休眠倒计时时,获取第二判断结果,当移动终端未接收到输入设备信号时,生成计时中断指令,具体的,获取的第二判断结果为移动终端未接收到输入设备信号,则不发送任何信息,继续获取第二判断结果;若获取的第二判断结果为移动终端接收到输入设备信号,则向计时单元发送计时中断指令,移动终端停止休眠倒计时,依然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指令单元,用于在休眠倒计时完成之后生成休眠指令,具体的,当计时单元进行休眠倒计时,且未被中断,则当倒计时结束之时,即发送休眠指令,使休眠模块204对移动终端进行休眠操作。
在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还包括:接收模块,与休眠模块204连接,用于接收用户对移动终端的休眠操作指令,生成休眠指令,当用户需立即使移动终端进入休眠模式时,可进行相应的操作,例如按动移动终端的关机键1秒钟,移动终端响应用户的休眠操作,向休眠模块204发送休眠指令。
请参考图5,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还包括监听模块501,与休眠模块204连接,用于在移动终端处于休眠模式时,监听移动终端的数据信息传输,当移动终端监听到数据信息,亮起屏幕提示信息。具体的,监听移动终端的各个应用的数据传输信息,当应用程序接收到数据信息时,将数据信息推送到移动终端界面,亮起屏幕提示信息,避免用户错过重要信息而造成损失。
在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还包括:唤醒模块,与休眠模块204连接,用于接收用户解锁的操作指令,使移动终端解除休眠模式。具体的,当唤醒模块接收到用户解锁的操作指令,例如用户按动移动终端的电源键或者指纹键等,使移动终端解除休眠模式,移动终端的处理器和相应的应用程序正常运行。这样既节省了移动终端不必要的电能消耗,又不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移动终端。
本发明的移动终端,通过运动感应模块、操作判断模块、分析模块、以及休眠模块之间的相互配合,当检测到移动终端处于运动状态时,且移动终端未接收到输入设备信号,则移动终端立即进入休眠模式,而无需进行休眠倒计时,这种移动终端能够节省休眠倒计时期间所产生的功耗,更为节约电能,提升移动终端的续航能力。
请参考图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休眠方法。
移动终端的休眠方法包括:
步骤S601:检测移动终端是否处于运动状态,生成第一判断结果。具体的,通过重力传感器检测移动终端加速力的变化,判断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运动状态,并生成第一判断结果,例如当移动终端处于运动状态时,则发送信号“0”,当移动终端未处于运动状态时,则发送信号“1”。
步骤S602:判断移动终端是否接收到输入设备信号,并生成第二判断结果。输入设备信号即为用户对移动终端进行操作,例如通过一些输入设备对移动终端发送通信信号,或者对移动终端进行点击、滑动等操作,且用户的操作能够使移动终端作出相应的响应。具体的,输入设备的外设有无线设备和有线设备,无线设备例如无线耳机、蓝牙等,有线设备例如有线耳机、有线充电器等,且移动终端还具有内置输入设备,例如扬声器、输入键盘等,当输入设备向移动终端发送请求,例如有线耳机发送切换歌曲的请求,充电器发送充电信号等,判断移动终端是否接受到输入设备信号,并生成第二判断结果,例如,当移动终端接收到输入设备信号,则发送信号“1”,当移动终端未接收到输入设备信号,则发送信号“0”,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也可以通过脉冲信号、模拟信号等信号发送判断结果。
步骤S603:对第一判断结果和第二判断结果进行分析,当移动终端处于运动状态且移动终端未接收到输入设备信号时,则生成休眠指令。具体的,当第一判断结果显示移动终端处于运动状态时,若第二判断结果显示为移动终端未接收到输入设备信号,则生成休眠指令,促使移动终端立即进入休眠模式,节约功耗;若第二判断结果显示为移动终端接收到输入设备信号时,则移动终端继续处于系统运行状态。当第一判断结果显示移动终端未处于运动状态时,则进行其他响应。
步骤S604:根据休眠指令,使移动终端进入休眠模式。响应休眠指令,移动终端释放主唤醒锁,使移动终端进入休眠模式,即移动终端的处理器和大部分应用程序都停止运行,从而降低移动终端的电量消耗,其中,主唤醒锁为移动终端的系统启动时创建的,在系统正常工作时,主唤醒锁被内核持有从而使移动终端无法进入休眠状态。具体的,首先释放移动终端内的主唤醒锁,并且检查移动终端内是否具有其他唤醒锁,若无其他唤醒锁,则停止移动终端的处理器和部分应用程序的运行,仅在后台监控数据传输,从而使移动终端进入休眠模式,节省移动终端的电能功耗。
请参考图7,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休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步骤S601进一步包括:
步骤S701:检测移动终端的运动过程。具体的,通过重力传感器检测移动终端加速力的变化,当移动终端进行晃动、上升或者下降等移动时,重力传感器能够将移动终端的移动信息转化为电信号。
步骤S702:将移动终端的运动过程转化为数据信息。具体的,将重力传感器所传达的电信号进行算法分析,可通过绘制移动终端移动轨迹的空间曲线,获取相邻的波峰波谷之间的时间间隔,以作为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的判断依据。
步骤S703:将数据信息与运动状态数据临界值进行比较,生成第一判断结果。具体的,当根据相邻里的波峰波谷的时间间隔进行判断时,将时间间隔与运动状态数据临界值进行比较,当时间间隔较短,则处于跑步或者快走等状态,当时间间隔较长,则移动终端处于静止或者轻微移动状态,此时,运动状态数据临界值为一时间间隔临界值,若时间间隔小于或者等于时间间隔临界值,则可被判断为移动终端处于运动状态,例如跑步、快走等运动状态,发送信号“1”;若时间间隔大于时间间隔临界值,则可被判断为移动终端未处于运动状态,即移动终端为静置中或者移动终端的摇晃程度较轻,为移动终端正常使用的摇晃程度,发送数据“0”。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根据其他算法对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进行判断。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的休眠方法还包括:设置运动状态数据临界值。不同的移动终端所配置的传感器不同,传感器的灵敏度不同,从而根据相应的晃动程度所产生的数据值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可以通过设置运动状态数据临界值,提升移动终端对其运动状态判断的准确性。
请参考图8,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休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移动终端的休眠方法还包括:
步骤S801:根据第一判断结果和第二判断结果,当移动终端进入非运动状态时,进行休眠倒计时,当移动终端在休眠倒计时期间未接收到移动终端的输入设备信号,生成休眠指令。具体的,系统具有一设定时间值,当移动终端未接收到输入设备信号达到一定时间,则移动终端便进入休眠模式,以设定的时间值为初始值进行倒计时,当数值到达0时,则生成休眠指令。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步骤S801进一步包括:根据第一判断结果,当移动终端进入非运动状态时,进行休眠倒计时;获取第二判断结果,在进行休眠倒计时时,获取第二判断结果。具体的,获取的第二判断结果为移动终端未接收到输入设备信号,则不发送任何信息,继续获取第二判断结果;若获取的第二判断结果为移动终端接收到输入设备信号,则向计时单元发送计时中断指令,移动终端停止休眠倒计时,依然处于系统运行状态;在休眠倒计时完成之后生成休眠指令,具体的,当计时单元进行休眠倒计时,且未被中断,则当倒计时结束之时,即发送休眠指令,对移动终端进行休眠操作。
在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的休眠方法还包括:接收用户对移动终端的休眠操作指令,生成休眠指令。当用户需立即使移动终端进入休眠模式时,可进行相应的操作,例如按动移动终端的关机键1秒钟,移动终端响应用户的休眠操作,发送休眠指令。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的休眠方法还包括:监听移动终端的数据信息传输,生成唤醒指令。具体的,监听移动终端的各个应用的数据传输信息,当应用程序接收到数据信息时,将数据信息推送到移动终端界面,亮起屏幕提示信息,避免用户错过重要信息而造成损失。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的休眠方法还包括:接收用户解锁的操作指令,使移动终端解除休眠模式。具体的,当接收到用户解锁的操作指令,例如用户按动移动终端的电源键或者指纹键等,使移动终端解除休眠模式,移动终端的处理器和相应的应用程序正常运行。这样既节省了移动终端不必要的电能消耗,又不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移动终端。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请参考图9,移动终端的休眠方法包括:
步骤S901:手机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步骤S902: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运动状态,若用户正手持移动终端处于跑步状态,移动终端通过重力感应器检测到移动终端处于运动状态,则执行步骤S903:判断移动终端是否接收到输入设备信号;若检测到移动终端未处于运动状态,则执行步骤S906:进入休眠倒计时,在休眠倒计时期间移动终端未接收到输入设备信号,移动终端进入休眠模式。
在步骤S903中,若判定移动终端未接收到输入设备信号,则执行步骤S904:移动终端立即进入休眠模式。移动终端停止处理器和应用程序的运行,这样能够使用户在运动时,移动终端能够更快速的进入休眠模式,节约电量;若判定移动终端接收到输入设备信号,则移动终端不进入休眠模式,仍保持系统正常运行状态。
在步骤S904或者步骤S906之后为步骤S905:移动终端接收到唤醒指令,移动终端使屏幕亮起,处理器、应用程序正常工作,手机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休眠方法,当检测到移动终端处于运动状态时,且移动终端未接收到输入设备信号,则移动终端立即进入休眠模式,而无需进行休眠倒计时,这种休眠方法能够节省休眠倒计时期间所产生的功耗,更为节约电能,提升移动终端的续航能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运动感应模块,用于检测移动终端是否处于运动状态,生成第一判断结果;
操作判断模块,与所述运动感应模块连接,用于判断移动终端是否接收到输入设备信号,生成第二判断结果;
分析模块,与所述运动感应模块、所述操作判断模块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一判断结果和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进行分析,当移动终端处于运动状态且移动终端未接收到输入设备信号时,则生成休眠指令;
休眠模块,与所述分析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休眠指令,使移动终端进入休眠模式;
休眠计时模块,与所述运动感应模块、所述操作判断模块、所述休眠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和所述第二判断结果,或,当移动终端进入非运动状态时,进行休眠倒计时,当移动终端在休眠倒计时期间未接收到输入设备信号,生成休眠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感应模块包括:重力传感器,用于检测移动终端的运动过程;算法单元,与所述重力传感器连接,用于将移动终端的运动过程转化成数据信息;判断单元,与所述算法单元、所述分析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数据信息与运动状态数据临界值进行比较,生成第一判断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模块,与所述运动感应模块的判断单元连接,用于设置所述运动状态数据临界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休眠计时模块包括:计时单元,与所述运动感应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当移动终端进入非运动状态时,进行休眠倒计时;获取单元,与所述计时单元、所述操作判断模块连接,用于在进行休眠倒计时时,获取所述第二判断结果,当移动终端接收到输入设备信号时,生成计时中断指令;指令单元,与所述计时单元、所述休眠模块连接,用于在休眠倒计时完成之后生成休眠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收模块,与所述休眠模块连接,用于接收用户对移动终端的休眠操作指令,生成休眠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监听模块,与所述休眠模块连接,用于监听移动终端的数据信息传输,当移动终端监听到数据信息,亮起屏幕提示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唤醒模块,与所述休眠模块连接,用于接收用户解锁的操作指令,使移动终端解除休眠模式。
8.一种移动终端的休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移动终端是否处于运动状态,生成第一判断结果;
判断移动终端是否接收到输入设备信号,生成第二判断结果;
对所述第一判断结果和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进行分析,当移动终端处于运动状态且移动终端未接收到输入设备信号时,则生成休眠指令,或,当移动终端进入非运动状态时,进行休眠倒计时,当移动终端在休眠倒计时期间未接收到输入设备信号,生成休眠指令;
根据所述休眠指令,使移动终端进入休眠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的休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移动终端是否处于运动状态,生成第一判断结果的步骤进一步包括:检测移动终端的运动过程;将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过程转化成数据信息;将所述数据信息与运动状态数据临界值进行比较,生成第一判断结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的休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所述运动状态数据临界值。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的休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和所述第二判断结果,当移动终端进入非运动状态时,进行休眠倒计时,当移动终端在休眠倒计时期间未接收到输入设备信号,生成休眠指令的步骤进一步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判断结果,当移动终端进入非运动状态时,进行休眠倒计时;在进行休眠倒计时时,获取所述第二判断结果,当移动终端接收到输入设备信号时,生成计时中断指令;在休眠倒计时完成之后生成休眠指令。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的休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收用户对移动终端的休眠操作指令,生成休眠指令。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的休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监听移动终端的数据信息传输,当移动终端监听到数据信息,亮起屏幕提示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的休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收用户解锁的操作指令,使移动终端解除休眠模式。
CN201710468503.5A 2017-06-20 2017-06-20 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的休眠方法 Active CN1073179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68503.5A CN107317924B (zh) 2017-06-20 2017-06-20 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的休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68503.5A CN107317924B (zh) 2017-06-20 2017-06-20 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的休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17924A CN107317924A (zh) 2017-11-03
CN107317924B true CN107317924B (zh) 2020-11-06

Family

ID=60182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68503.5A Active CN107317924B (zh) 2017-06-20 2017-06-20 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的休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179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48516A (zh) * 2018-06-14 2018-11-20 深圳普创天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nb-iot终端的设备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9274830A (zh) * 2018-10-08 2019-01-25 程桂平 调整进入睡眠状态时间的方法和装置
WO2020133535A1 (zh) * 2018-12-29 2020-07-02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机控制方法和除颤仪
CN110704119B (zh) * 2019-10-15 2023-07-04 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车载影音娱乐系统预启动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240456A (zh) * 2020-01-10 2020-06-0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省电设置方法、省电设置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698074A (zh) * 2022-04-07 2022-07-01 广州航天海特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24903B1 (ko) * 2009-09-16 2016-05-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용 단말기에서 전력 소모를 줄이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06331294A (zh) * 2015-06-30 2017-01-11 上海卓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运动的移动终端及其音量自动调节方法
CN105183133B (zh) * 2015-09-01 2019-01-1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357401A (zh) * 2015-11-18 2016-02-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多核移动终端的省电方法及装置
CN106131314A (zh) * 2016-06-24 2016-11-16 上海青橙实业有限公司 智能穿戴装置、智能手机及其省电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17924A (zh) 2017-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17924B (zh) 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的休眠方法
CN103019521B (zh) 一种移动终端熄屏方法及装置
CN107809793B (zh) 智能终端的唤醒控制方法及装置
KR101624903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에서 전력 소모를 줄이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WO2019015435A1 (zh) 语音识别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US2015005865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aving battery of portable terminal
CN109947496B (zh) 应用程序预加载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4899029A (zh) 一种屏幕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2981766B (zh) 一种终端激活方法及终端
CN106410896B (zh) 一种移动终端充电时进入省电模式的方法及系统
CN104142728A (zh) 电子装置
CN110574355B (zh) 闹钟提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11614790B2 (en) Electronic p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electronic pen,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4503569A (zh) 电子设备及其唤醒方法
CN103312874A (zh) 移动设备工作状态转换方法及移动设备
CN108108090B (zh) 通信消息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9388225A (zh) 按键触发节能控制方法、存储介质、控制装置及其终端
CN112530056A (zh) 降低智能门锁功耗的方法、智能门锁和存储介质
CN106371938B (zh) 智能延迟自动关机系统及其方法
CN103324273A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03024183A (zh) 一种唤醒手机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13472357A (zh) 触摸按键扫描电路、低功耗模式退出方法及装置
CN110806816A (zh) 触摸检测方法、mcu、触控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832131B (zh) 应用程序关闭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5721671A (zh) 一种误唤醒的便携式终端休眠方法及便携式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