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37552A - 一种新风机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风机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37552A
CN109737552A CN201910048471.2A CN201910048471A CN109737552A CN 109737552 A CN109737552 A CN 109737552A CN 201910048471 A CN201910048471 A CN 201910048471A CN 109737552 A CN109737552 A CN 1097375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w blower
exhaust fan
parameter
inductor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4847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时沈祥
林圣全
郭建明
汤汉
邱琳
孙炻虎
丁云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oubang Integrated Ceil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oubang Integrated Ceil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oubang Integrated Ceil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oubang Integrated Ceil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4847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37552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375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375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Positive-Displacement Air Blow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风机及其控制方法。现有新风机不能根据需要来自动调节运行状态。本发明包括壳体以及排风风道,新风机包括环境检测组件,所述人体活动感应器和环境检测组件感知实时人体活动状态和环境参数,以使排风风机可在停机状态以及具有差异化功率的运行状态间切换。在现有新风机上增设环境检测组件,室内第一空间中带有蒸汽或固体微粒的空气被排风风道排出,且新风机的运行状态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节,既确保新风机能及时外排室内第一空间内的蒸汽和固体微粒,确保室内第一空间空气清洁,确保使用者健康,还能通过减小排风风机运行负荷和时长来减小新风机的折旧和磨损,延长新风机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新风机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风机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新风机起到更新室内空气的作用。由于室内环境相对闭塞,使得室内带有固体微粒或水蒸气的空气无法及时扩散,容易对室内人员的健康产生危害。现有的新风机包括进风风道和排风风道,进风风道内设有进风风机,排风风道内设有排风风机,在运行时,进风风机和排风风机同步运行,通过引导气流循环流动来排除室内空气。但现有的新风机大多为手动模式,无法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工作状态切换,既影响室内空气外排效率,还容易因新风机长期高速运行而浪费电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新风机及其控制方法,通过在原有新风机结构上增设环境监测组件,以使新风机能根据室内空气状况来及时外排室内空气,确保使用者健康。
本发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新风机,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排风风道,排风风道内串联有排风风机,所述排风风道的进风口与外界空间通连,所述排风通道的出风口与室内第一空间通连,所述壳体上设有外露于所述室内第一空间的人体活动感应器和环境检测组件,所述人体活动感应器和环境检测组件感知实时人体活动状态和环境参数,以使排风风机可在停机状态以及具有差异化功率的运行状态间切换。在现有新风机上增设环境检测组件和人体活动感应器,室内第一空间中带有蒸汽或固体微粒的空气被排风风道排出,新风机能根据室内空气状况或用户活动状态对工作状态进行自动调节,并通过提前预判来确保新风机及时、主动地外排室内第一空间内的蒸汽和固体微粒,既确保室内空气始终保持清洁,有效避免污染物被使用者吸入,确保使用者自身健康,提升环境舒适性,还无需使用者手动操作,提升新风机使用便利性,提升使用体验,又能通过减小排风风机运行负荷和时长来减小新风机的折旧和磨损,延长新风机的使用寿命,提升使用安全性。
作为优选,所述新风机包括进风风道和人体活动感应器,进风风道的出风口与室内第一空间通连,进风风道的进风口与外界空间或室内第二空间通连,进风风道内串联有进风风机,所述进风风道的出风口处设有加热组件,人体活动感应器被触发时,进风风道内的气流流经处于运行状态的加热组件并形成热风,所述新风机上设有温度检测器。新风机通过人体活动感应器判断室内是否有人,为控制加热组件工作状态提供依据,进风风道内的气流在流经加热组件后被加热形成可提升室内第一空间温度的热风,为使用者提供温暖舒适的烹饪环境。进风风道的进风口可以与外界空间通连时,新风机能将外界空间的新鲜空气引入室内第一空间,进风风道的进风口与室内第二空间通连时,新风机能在不同的室内空间间实现空气循环。
作为优选,所述环境检测组件为噪音感应器,所述噪音感应器和人体活动感应器上均设有密封罩。使用者在进行烹饪时,通常会通过开启油烟机来外排烹饪产生的蒸汽或固体微粒,油烟机的噪音具有连续的特点,便于噪音感应器通过多点取值并通过加和平均方式检测感知,当室内第一空间内的污染物较多时,油烟机的运行功率也越大,新风机可以根据油烟机产生的噪音在低速状态、中速状态以及高速状态间切换,进而有效配合油烟机进行污染物外排操作。通过设置密封罩来避免噪音感应器和人体活动感应器因吸附异物而影响检测灵敏性,还方便清洁,减少清洁工作量。
作为优选,所述环境检测组件为湿度感应器和灰尘感应器。当使用者在室内第一空间内作业时,导致室内第一空间内的湿度或固体微粒浓度上升,进而通过触发湿度感应器和灰尘感应器来控制排风风机的运行状态,有效外排室内第一空间内的污染物。湿度感应器和灰尘感应器互为独立工作,当湿度感应器和灰尘感应器中任一被触发时,新风机均能切换至运行状态,并根据蒸汽或固体微粒浓度在低速状态、中速状态以及高速状态间切换,满足污染物外排需要。
作为优选,新风机包括区域活动感应器,所述区域活动感应器和人体活动感应器上均设有密封罩。通过区域活动感应器和人体活动感应器配合控制新风机工作状态,通过设置密封罩来避免区域活动感应器和人体活动感应器因吸附异物而影响检测灵敏性,还方便清洁,减少清洁工作量。
一种新风机的控制方法,所述新风机内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人体活动感应器环境检测组件实时检测室内第一空间内的实时环境参数,并以此为依据控制排风风机在具有差异化功率的停机状态、低速状态、中速状态以及高速状态间逐次切换,进风风机与排风风机同步联动。排风风机根据实时环境参数实现在停机状态、低速状态、中速状态以及高速状态间进行逐次切换,排风风机只能从当前工作状态切换至相邻的工作状态,防止排风风机因工作状态频繁剧烈变化而影响使用寿命的情况发生,排风风机处于低速状态时,可以根据需要切换至停机状态或中速状态,排风风机处于高速状态时,可以根据需要切换至中速状态,以此类推。进风风机与排风风机同步联动,确保进风风道和出风风道的流量互为匹配。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器内设有参数阀值An,包括依次增大的A1、A2和A3,并以此划分形成停机维持区间、低速维持区间、中速维持区间以及高速维持区间。当排风风机处于某一工作状态运行时,实时环境参数通常会在对应的维持区间内上下浮动,当实时环境参数出现较大变化且超过对应维持区间的上限值或下限值时,则排风风机的工作状态会进行相应变化,确保排风风道的风量满足污染物及时外排的需求。
所述控制器通过环境检测组件获得实时环境参数A,并以此记录形成△A;所述实时环境参数的种类与对应检测器种类匹配,所述噪音检测器、灰尘检测器、湿度检测器等均可以使用本方法,通过多个参考因素来提升新风机工作状态与室内第一空间空气质量匹配性。
设定所述排风风机的运行状态参数为n,并以此记录形成△n,当△n=1时,排风风机处于停机状态,且具有停机维持区间0<△A≤A1,当△n=2时,排风风机处于低速状态,且具有低速维持区间A1<△A≤A2,当△n =3时,排风风机处于中速状态,且具有中速维持区间A2<△A≤A3,当△n=4时,排风风机处于高速状态,且具有高速维持区间A3<△A,在运行时:
当排风风机处于△n状态且环境检测组件在持续时间T内检测到的A>A△n时,运行参数n=△n+1,且n≤4,并以此形成新的△n;
当排风风机处于△n状态且环境检测组件在持续时间T内检测到的A<A(△n-1)时,运行参数n=△n-1,且n≥1,并以此形成新的△n。
通过上述步骤实现排风风机工作状态在停机状态、低速状态、中速状态以及高速状态间逐次切换。
作为优选,所述环境检测组件在两次相邻检测操作间具有时差t,0.5s≤t≤3s,既通过增加检测次数来提升检测准确性,还有效控制检测次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5s≤T≤30s,所述排风风机完成工作状态切换后,参数T重新计时。通过设置参数T来为排风风机工作状态切换预留检测时间,确保检测精度。
环境检测组件以间隔采点方式获取预设时间内若干个连续的环境点参数,并通过加和平均方式获得实时环境参数。预设时间优选与切换延时T一致,既既通过增加环境点参数数量来提升检测准确性,还不会因检测频率过高而发生影响设备使用寿命的情况。
作为优选,所述新风机包括加热组件、温度检测器以及人体活动感应器,所述控制器内设有触发温度B,温度检测器感知获得室内第一空间的实时温度C,在使用时:当人体活动感应器被移动对象触发且C<B时,加热组件和进风风机同步开启,且△n≥2;当人体活动感应器被移动对象触发且C≥B时,加热组件关闭;当人体活动感应器未被触发时,加热组件关闭。人体活动感应器用于检测室内第一空间内是否有人,进而为开关加热组件提供参考依据。当加热组件开启时,进风风机必须且至少开启置低速状态。所述进风风机和出风风机互为联动,且始终处于相同的工作状态。当C≥B时,说明室内第一空间内温度较高,无需进行加热操作,加热组件关闭。
作为优选,所述环境检测组件为噪音检测器,当人体活动感应器被触发时,所述噪音检测器延时启动并获得噪音点参数,所述控制器内设有与噪音检测器对应的参数阀值。所述环境检测组件为灰尘检测器,所述控制器内设有与灰尘检测器对应的参数阀值,所述灰尘检测器的检测部外露于室内第一空间,所述控制器通过灰尘检测器获得控制排风风机运行状态的实时环境参数。所述环境检测组件为湿度检测器,所述控制器内设有与湿度检测器对应的参数阀值,所述湿度检测器的检测部外露于室内第一空间内,所述控制器通过湿度检测器获得控制排风风机运行状态的实时环境参数。当环境监测组件为不同检测器时,控制器通过预先存储且对应的参数阀值与通过对应检测器获得的实时环境参数按上述方法进行比较,进而确保排风风机的工作状态与室内第一空间内的空气质量匹配对应,通过提升空气流通速度来缩短空气质量恢复时间,提升使用体验。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器内预存有新风机分别处于低速状态、中速状态以及高速状态时的本体噪音参数,噪音点参数在减去对应本体噪音参数后形成供控制器控制排风风机运行状态用的实时噪音参数。由于新风机在运行时会产生噪音,通过预先存储新风机的本体噪音参数来提高噪音检测器对实时环境噪音的检测精确性,进而提升对排风风机的控制精度。
作为优选,所述新风机包括区域活动感应器,所述区域活动感应器的感应区域位于所述人体活动感应器的感应区域内,当人体活动感应器被触发且区域活动感应器未触发时,排风风机切换至低速状态,当人体活动感应器和区域活动感应器均被触发时,排风风机切换至高速状态。所述人体活动感应器的感应区域内包括整个区域活动感应器的感应区域,使得新风机可以根据使用者所处位置来切换排风风机的工作状态。
本发明的突出有益效果:在现有新风机上增设环境检测组件,室内第一空间中带有蒸汽或固体微粒的空气被排风风道排出,且新风机的运行状态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节,既确保新风机能及时外排室内第一空间内的蒸汽和固体微粒,确保室内第一空间空气清洁,确保使用者健康,还能通过减小排风风机运行负荷和时长来减小新风机的折旧和磨损,延长新风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 为新风机结构局部透视示意图;
图2 为新风机的控制系统结构图;
图3 为实施例一所述新风机的控制系统结构图;
图4为实施例二所述新风机的控制系统结构图;
图5 为实施例三所述新风机的控制系统结构图;
图6为实施例四所述新风机的控制系统结构图;
图中:1、壳体,2、排风风道,3、进风风道,4、排风风机,5、进风风机,6、人体活动感应器,7、环境检测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2所示的一种新风机,由壳体1以及设于壳体1内的排风风道2组成,排风风道2内串联有排风风机4,所述排风风道2的进风口与外界空间通连,所述排风通道的出风口与室内第一空间通连,所述壳体1上设有外露于所述室内第一空间的人体活动感应器6和环境检测组件7,所述人体活动感应器6和环境检测组件7感知实时人体活动状态和环境参数,以使排风风机4可在停机状态以及具有差异化功率的运行状态间切换。所述新风机内设有控制器,在使用时,所述控制器通过环境检测组件7实时检测室内第一空间内的实时环境参数,并以此为依据控制排风风机4在具有差异化功率的停机状态、低速状态、中速状态以及高速状态间逐次切换,进风风机5与排风风机4同步联动。
在实际操作中,通过在现有新风机上增设环境检测组件7,室内第一空间中带有蒸汽或固体微粒的空气被排风风道2排出,且新风机的运行状态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节,既确保新风机能及时外排室内第一空间内的蒸汽和固体微粒,确保室内第一空间空气清洁,确保使用者健康,还能通过减小排风风机4运行负荷和时长来减小新风机的折旧和磨损,延长新风机的使用寿命。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新风机包括进风风道3和人体活动感应器6,进风风道3的出风口与室内第一空间通连,进风风道3内串联有进风风机5,进风风道3的进风口与外界空间或室内第二空间通连。新风机通过排风风道2实现室内第一空间内空气外排,通过进风风道3实现外界清洁空气输入,为了提高室内第一空间内外空气循环效率,通常对进风风机5和排风风机4进行等功率控制,确保进风风道3和排风风道2的气流流量相同,进而提升气流流通效率。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新风机适用于在某一时段或触发条件下存在大量固体颗粒或水蒸气污染的环境中,例如进行烹饪作业的厨房、有人使用的洗手间、进行机加工的车间等,所述新风机上的环境检测组件7的种类和数量应该根据具体场景的特点来进行设定。
实施例一:
如图3所示,所述环境检测组件7包括人体活动感应器6和噪音检测器,通过两者配合使用实现新风机高效运转。此外,所述新风机包括加热组件、温度检测器以及人体活动感应器6,为使用者提供温暖舒适的烹饪环境。
在实际操作中,当人体活动感应器6被触发时,所述噪音检测器延时启动并获得噪音点参数,所述控制器内设有与噪音检测器对应的参数阀值,所述控制器内预存有新风机分别处于低速状态、中速状态以及高速状态时的本体噪音参数,所述噪音点参数在减去对应本体噪音参数后形成供控制器控制排风风机4运行状态用的实时噪音参数。所述噪音检测器的安装优选方案为外露地设置在新风机的壳体1上,既方便准确获取室内第一空间内的实时噪音参数,还方便在加工时完成安装,此外,噪音检测器还可以与壳体1分体设置,并将噪音检测器设置在方便收集噪音点参数的工位上,也应视为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本体噪音参数的数值会因为噪音检测器的设置位置不同而改变,所以,当噪音检测器预先设置在壳体1上时,本体噪音参数的数值可以预先输入并被控制器存储。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控制器内设有参数阀值An,包括依次增大的A1、A2和A3,并以此划分形成停机维持区间、低速维持区间、中速维持区间以及高速维持区间。
所述控制器通过环境检测组件7获得实时环境参数A,并以此记录形成△A。设定所述排风风机4的运行状态参数为n,并以此记录形成△n,当△n=1时,排风风机4处于停机状态,且具有停机维持区间0<△A≤A1,当△n=2时,排风风机4处于低速状态,且具有低速维持区间A1<△A≤A2,当△n =3时,排风风机4处于中速状态,且具有中速维持区间A2<△A≤A3,当△n=4时,排风风机4处于高速状态,且具有高速维持区间A3<△A,在运行时:
当排风风机4处于△n状态且环境检测组件7在持续时间T内检测到的A>A△n时,运行参数n=△n+1,且n≤4,并以此形成新的△n;
当排风风机4处于△n状态且环境检测组件7在持续时间T内检测到的A<A(△N-1)时,运行参数n=△n-1,且n≥1,并以此形成新的△n。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环境检测组件7在两次相邻检测操作间具有时差t,0.5s≤t≤3s,优选方案,t=1s,既通过减小参数t来增加单位时间内的检测次数,进而提升检测精度,还通过增大参数t来控制单位时间内的检测次数,进而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此外,参数t还可以为0.5s、0.9s、1.1s、2s、3s等,只要符合0.5s≤t≤3s的要求,均应视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实际操作中,5s≤T≤30s,既为环境检测组件7预留了检测时间,提升检测精度,还通过控制检测时长来提升排风风机4在各工作状态间逐次切换的灵敏性,提升使用体验。当所述排风风机4完成工作状态切换后,参数T重新计时,并为排风风机4再次切换工作状态预留检测时间。当T=5s且t=1s时,那么环境检测组件7可以在T内获得5个环境点参数,并以此获得加和平均数。此外,参数T还可以为6s、10s、15s、25s、30s等,只要符合5s≤T≤30s的要求,均应视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环境检测组件7以间隔采点方式获取预设时间内若干个连续的环境点参数,并通过加和平均方式获得实时环境参数。预设时间与参数T相同。在参数T时间段内获得多个环境点参数,当出现各个环境点参数均超出对应维持区间或者所有环境点参数的平均值超出对应维持区间的情况,均视为实时环境参数符合切换排风风机4工作状态的条件。此处所述的超出是指大于维持区间的上限值或者小于维持区间的下限值。以厨房环境为例,新风机分别处于低速状态、中速状态以及高速状态时的本体噪音参数分别为20 dB、25 dB以及30 dB;所述控制器内预先存储有针对噪音检测器的参数阀值为A1=35dB、A2=45 dB、A3=55 dB;切换排风风机4工作状态的持续检测时间为T,T=5s。
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会在进入厨房后,先进行洗刷切配等准备工序,再在开启油烟机后进行烹饪操作,以此完成食材烹饪。通过如下演示来说明新风机的工作情况:
具体地,使用者进入厨房进行洗刷切配等准备工序,此时,人体活动感应器6会因检测到人体活动而被触发,此时,控制器通过温度感应器感知厨房温度并与触发温度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控制加热组件启停,进风风机5在发热管开启时被开启至低速状态,并可在控制器控制下切换至具有更高功率的中速状态或高速状态,同时,噪音检测器也处于开启状态,由于在洗刷切配时产生的噪音均为非连续噪音,5s时间内获得的多个噪音点参数在加和平均后不会达到维护区间的下限值,不会引起进风风机5工作状态切换。
当厨房内实时温度较低时,加热组件开启,进风风机5和排风风机4均处于△n=2的低速状态,在此情况下,使用者在开启油烟机后进行烹饪作业,由于使用者会根据油烟状况来调节油烟机的功率,当油烟机的运行功率越大时,其产生的噪音也越大。
假设,使用者在开始就将油烟机的功率调节至最大,且油烟机的噪音为连续性噪音,使得噪音检测器检测获得的噪音点参数均稳定在一定范围内,此时,噪音检测器检测到的噪音点参数为83 dB;由于此时的新风机处于△n=2的低速状态,其具有本体噪音参数20dB,所以,所以,用于加和平均的实时噪音参数为63 dB,在预设时间后获得加和平均数为63dB;由于排风风机4处于△n=2的低速状态,其具有的低速维持区间为A1至A2,当排风风机4处于△n=2状态且环境检测组件7在持续时间T=5s内检测到的A=63 dB>A△n=A2=45 dB时,运行参数n=△n+1=2+1=3,且n≤4,并以此形成新的△n=3,排风风机4的工作状态切换至中速状态;之后,排风风机4的工作状态切换至△n=3的中速状态后,其具有的中速维持区间为A2至A3,由于油烟机的噪音维持不变,当排风风机4处于△n=3状态且环境检测组件7在持续时间T=5s内检测到的A=63 dB>A△n=A3=55 dB时,运行参数n=△n+1=3+1=4,且n≤4,并以此形成新的△n=4,排风风机4的工作状态切换至高速状态。
通过上述步骤实现新风机逐级依次提升运行功率,提升新风机的工作效率。当使用者因完成烹饪操作而关闭油烟机时,假设噪音检测器检测到的实时噪音参数A=45,由于新风机处于△n=4的高速状态,其具有本体噪音参数30dB,所以,用于加和平均的实时噪音参数为15 dB,在预设时间后获得加和平均数为15dB。在关闭油烟机时,新风机运行时实现如下控制:
首先,由于排风风机4处于△n=4的高速状态,其具有的低速维持区间为大于A3的区间,当排风风机4处于△n=4状态且环境检测组件7在持续时间T=5s内检测到的A=15 dB<A(△N-1)=A3=55 dB时,运行参数n=△n-1=4-1=3,且n≥1,并以此形成新的△n=3,排风风机4的工作状态切换至中速状态;
之后,排风风机4的工作状态切换至△n=3的中速状态后,其具有的中速维持区间为A2至A3,由于实时噪音参数维持不变,当排风风机4处于△n=3状态且环境检测组件7在持续时间T=5s内检测到的A=15 dB<A(△N-1)=A2=45dB时,运行参数n=△n-1=3-1=2,且n≥1,并以此形成新的△n=2,排风风机4的工作状态切换至低速状态;
最后,排风风机4的工作状态切换至△n=2的低速状态后,其具有的低速维持区间为A1至A2,由于实时噪音参数维持不变,当排风风机4处于△n=2状态且环境检测组件7在持续时间T=20s内检测到的A=15 dB<A(△N-1)=A1=35dB时,运行参数n=△n-1=2-1=1,且n≥1,并以此形成新的△n=1,排风风机4的工作状态切换至停机状态。此外,当加热组件还在运行时,进风风机5和排风风机4的工作状态维持在△n=2的低速状态。
在上述示例中,多个噪音源混合形成混合噪音,混合噪音的参数为各噪音源的参数直接相加,在消除本体噪音的影响时也使用直接减去本体噪音参数的方式,仅用于说明新风机的控制原理和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同噪音源在形成混合噪音时,各噪音的参数与各噪音源的相对距离距离、数量、大小以及与噪音检测器位置关系有关,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在实际操作中,当厨房温度达到触发温度时,加热组件关闭,此时,进风风机5与排风风机4受控制器统一控制并同步运行。
在实际操作中,当人体活动感应器6被触发时,噪音检测器开启;当人体活动感应器6因没有检测到活动对象而切换至未触发状态时,噪音检测器持续工作并延迟关闭,延迟关闭的时间优选为3-5mins,既防止使用者因没有发生肢体动作而被误认为厨房无人的情况,还能在使用者离开且食材持续烹饪时对厨房空气进行循环处理。
实施例二:
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环境检测组件7的新风机。
如图4所示,所述环境检测组件7为灰尘检测器、湿度检测器,通过两者配合使用实现新风机高效运转。此外,所述新风机包括加热组件、温度检测器以及人体活动感应器6,为使用者提供温暖舒适的烹饪环境。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加热组件结构和控制方法与实施例一中相同,在此不再复述。
在实施操作中,所述控制器内设有分别与灰尘检测器和湿度检测器对应的参数阀值,并以此形成与排风风机4各工作状态对应的停机维持区间、低速维持区间、中速维持区间以及高速维持区间。由于灰尘检测器和湿度检测器分别用于检测室内第一空间内的固体微粒和水蒸气,所以,灰尘检测器和湿度检测器分别向控制器输送实时环境参数,控制器分别对两组实时环境参数按预设方法进行处理并获得两个△n,之后,控制器以较高的△n为依据控制排风风机4和进风风机5运行。
在实际操作中,相较于实施例一种对于噪音的处理方式,由于新风机在运行时不会产生固体微粒和水蒸气,按预设方法计算时,无需考虑自身因素对实时环境参数的影响,此外,灰尘检测器和湿度检测器处于实时开启状态,与人体活动感应器6的开关状态间没有关联。
以厨房环境为例,具体地,当新风机安装完毕并通电后,灰尘检测器、湿度检测器以及人体活动感应器6均处于开启状态,并在遇到不同情况时进行如下操作:
当厨房没有人且由于其内自动烹饪电器或外来污染物的原因而导致厨房空气质量变差时,人体活动感应器6未被触发,环境检测组件7会因感知空气质量变差而驱使新风机运行,有效外排厨房空间内的污染物,既确保厨房内空气质量,还防止加热组件因误开启而发生浪费电能的情况。
当厨房有人且进行洗刷切配等准备工序时,人体活动感应器6被触发,进而导致温度感应器开启并检测厨房空间内实时温度,在此情况下,控制器通过判断触发温度与实时温度间大小关系来控制加热组件启停状态:当加热组件开启时,不论厨房空间内空气质量好坏,新风机均切换至△n=2的低速运行状态;当加热组件关闭时,新风机在没有外排污染物的任务时,可以切换至△n=1的停机运行状态。
当厨房有人,且进行会产生固体微粒或水蒸气的烹饪工序时,控制器分别通过灰尘检测器、湿度检测器检测厨房空间内的固体微粒浓度和湿度,并分别与对应的阀值参数进行比较,以此获得对应的△n,控制器根据较高的△n控制新风机的工作状态,确保污染物被迅速外排。
若同时厨房空气质量较差,则根据需要将新风机切换至具有更高功率的工作状态。
所述灰尘检测器的检测部外露于厨房空间,所述控制器通过灰尘检测器获得控制排风风机4运行状态的实时环境参数;所述湿度检测器的检测部外露于厨房空间内,所述控制器通过湿度检测器获得控制排风风机4运行状态的实时环境参数。
本实施例中所述新风机的其余结构和控制方法与实施例一中一致,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相较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新风机结构。
如图5所示,所述进风风道3的出风口处设有加热组件,人体活动感应器6被触发时,进风风道3内的气流流经处于运行状态的加热组件并形成热风。所述新风机包括加热组件、温度检测器以及人体活动感应器6,所述控制器内设有触发温度B,温度检测器感知获得室内第一空间的实时温度C。以厨房环境为例,在使用时:
当人体活动感应器6被移动对象触发且C<B时,加热组件和进风风机5同步开启,且△n≥2,人体活动感应器6被移动对象触发说明使用者进入了厨房,C<B用于表明厨房实时温度较低,进风风机5抽取外界清洁空气在流经加热组件时形成热风,再将热风输送至室内第一空间内,有效提升厨房的实时温度,进而为使用者提供温暖舒适的烹饪环境。
当人体活动感应器6被移动对象触发且C≥B时,加热组件关闭。人体活动感应器6被移动对象触发说明有人进入了厨房,C≥B用于表明厨房实时温度较高,无需进行加热处理,有效降低能耗。
当人体活动感应器6未被触发时,说明厨房内没有人,加热组件关闭,无需进行加热处理,有效降低能耗。
通过上述方式实现加热组件工作。当加热组件关闭时,进风风机5可以与排风风机4同步切换工作状态,当加热组件开启时,进风风机5必须开启,排风风机4也随之同步开启,确保加热组件产生的热量能被及时输送至室内第一空间内。当厨房的实时温度C上升并满足C≥B的条件时,加热组件关闭。导致参数C上升的原因可能是加热组件产生的热量,还可以是使用者因烹饪活动而产生的热量,均应视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所述新风机的其余结构和控制方法与实施例一或二中一致,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如图6所示,所述新风机包括区域活动感应器,所述区域活动感应器的感应区域位于所述人体活动感应器6的感应区域内,当人体活动感应器6被触发且区域活动感应器未触发时,排风风机4切换至低速状态,当人体活动感应器6和区域活动感应器均被触发时,排风风机4切换至高速状态。
以厨房环境为例,所述人体活动感应器6的感应区域为整个厨房,区域活动感应器的感应区域为灶台,通常情况下,当使用者位于灶台前时会进行烹饪作业,进而会产生大量固体微粒或水蒸气,进而导致厨房空气恶化,所以当使用者位于灶台前方时,新风机需要切换至高速状态,进而尽快外排厨房内空气。

Claims (10)

1.一种新风机,包括壳体(1)以及设于壳体(1)内的排风风道(2),排风风道(2)内串联有排风风机(4),所述排风风道(2)的进风口与外界空间通连,所述排风通道的出风口与室内第一空间通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有外露于所述室内第一空间的人体活动感应器(6)和环境检测组件(7),所述人体活动感应器(6)和环境检测组件(7)感知实时人体活动状态和环境参数,以使新风机可在停机状态以及具有差异化功率的运行状态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机包括进风风道(3)和人体活动感应器(6),进风风道(3)的出风口与室内第一空间通连,进风风道(3)内串联有进风风机(5),进风风道(3)的进风口与外界空间或室内第二空间通连,所述进风风道(3)的出风口处设有加热组件,人体活动感应器(6)被触发时,进风风道(3)内的气流流经处于运行状态的加热组件并形成热风,所述新风机上设有温度检测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检测组件(7)为噪音感应器,所述噪音感应器和人体活动感应器上均设有密封罩;或者,所述环境检测组件(7)为湿度感应器和灰尘感应器;或者,新风机包括区域活动感应器,所述区域活动感应器和人体活动感应器上均设有密封罩。
4.一种新风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机内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人体活动感应器(6)环境检测组件(7)实时检测室内第一空间内的实时环境参数,并以此为依据控制排风风机(4)在具有差异化功率的停机状态、低速状态、中速状态以及高速状态间逐次切换,进风风机(5)与排风风机(4)同步联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风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内设有参数阀值An,包括依次增大的A1、A2和A3,并以此划分形成停机维持区间、低速维持区间、中速维持区间以及高速维持区间;所述控制器通过环境检测组件(7)获得实时环境参数A,并以此记录形成△A;设定所述排风风机(4)的运行状态参数为n,并以此记录形成△n,当△n=1时,排风风机(4)处于停机状态,且具有停机维持区间0<△A≤A1,当△n=2时,排风风机(4)处于低速状态,且具有低速维持区间A1<△A≤A2,当△n =3时,排风风机(4)处于中速状态,且具有中速维持区间A2<△A≤A3,当△n=4时,排风风机(4)处于高速状态,且具有高速维持区间A3<△A,在运行时:当排风风机(4)处于△n状态且环境检测组件(7)在持续时间T内检测到的A>A△n时,运行参数n=△n+1,且n≤4,并以此形成新的△n;当排风风机(4)处于△n状态且环境检测组件(7)在持续时间T内检测到的A<A(△n-1)时,运行参数n=△n-1,且n≥1,并以此形成新的△n。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风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检测组件(7)在两次相邻检测操作间具有时差t,0.5s≤t≤3s;或者,5s≤T≤30s,所述排风风机(4)完成工作状态切换后,参数T重新计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风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机包括加热组件、温度检测器以及人体活动感应器(6),所述控制器内设有触发温度B,温度检测器感知获得室内第一空间的实时温度C,在使用时:当人体活动感应器(6)被移动对象触发且C<B时,加热组件和进风风机(5)同步开启,且△n≥2;当人体活动感应器(6)被移动对象触发且C≥B时,加热组件关闭;当人体活动感应器(6)未被触发时,加热组件关闭。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风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检测组件(7)以间隔采点方式获取预设时间内若干个连续的环境点参数,并通过加和平均方式获得实时环境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风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检测组件(7)为噪音检测器,当人体活动感应器(6)被触发时,所述噪音检测器延时启动并获得噪音点参数,所述控制器内设有与噪音检测器对应的参数阀值,所述控制器内预存有新风机分别处于低速状态、中速状态以及高速状态时的本体噪音参数,所述噪音点参数在减去对应本体噪音参数后形成供控制器控制排风风机(4)运行状态用的实时噪音参数;或者,所述环境检测组件(7)为灰尘检测器,所述控制器内设有与灰尘检测器对应的参数阀值,所述灰尘检测器的检测部外露于室内第一空间,所述控制器通过灰尘检测器获得控制排风风机(4)运行状态的实时环境参数;或者,所述环境检测组件(7)为湿度检测器,所述控制器内设有与湿度检测器对应的参数阀值,所述湿度检测器的检测部外露于室内第一空间内,所述控制器通过湿度检测器获得控制排风风机(4)运行状态的实时环境参数。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风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机包括区域活动感应器,所述区域活动感应器的感应区域位于所述人体活动感应器(6)的感应区域内,当人体活动感应器(6)被触发且区域活动感应器未触发时,排风风机(4)切换至低速状态,当人体活动感应器(6)和区域活动感应器均被触发时,排风风机(4)切换至高速状态。
CN201910048471.2A 2019-01-18 2019-01-18 一种新风机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97375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48471.2A CN109737552A (zh) 2019-01-18 2019-01-18 一种新风机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48471.2A CN109737552A (zh) 2019-01-18 2019-01-18 一种新风机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37552A true CN109737552A (zh) 2019-05-10

Family

ID=66365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48471.2A Pending CN109737552A (zh) 2019-01-18 2019-01-18 一种新风机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3755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48663A (zh) * 2021-01-05 2021-04-13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吸油烟机的风机转速控制方法、系统及吸油烟机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5004A (zh) * 2012-04-23 2012-08-22 宁波奥克斯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静音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JP2016048128A (ja) * 2014-08-27 2016-04-07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205732223U (zh) * 2016-05-11 2016-11-30 广州昕展实验室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通风柜双稳态风量调节阀控制装置
CN106288173A (zh) * 2016-08-12 2017-01-04 青岛智慧云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机的智能控制方法
CN107202392A (zh) * 2017-06-29 2017-09-26 广州海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新风机及控制方法
CN207797225U (zh) * 2018-02-02 2018-08-31 三三空品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i智能空气环境控制系统
CN210050946U (zh) * 2019-01-18 2020-02-11 浙江友邦集成吊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5004A (zh) * 2012-04-23 2012-08-22 宁波奥克斯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静音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JP2016048128A (ja) * 2014-08-27 2016-04-07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205732223U (zh) * 2016-05-11 2016-11-30 广州昕展实验室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通风柜双稳态风量调节阀控制装置
CN106288173A (zh) * 2016-08-12 2017-01-04 青岛智慧云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机的智能控制方法
CN107202392A (zh) * 2017-06-29 2017-09-26 广州海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新风机及控制方法
CN207797225U (zh) * 2018-02-02 2018-08-31 三三空品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i智能空气环境控制系统
CN210050946U (zh) * 2019-01-18 2020-02-11 浙江友邦集成吊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益武: "通风空调管道安装", 31 October 2010,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pages: 5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48663A (zh) * 2021-01-05 2021-04-13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吸油烟机的风机转速控制方法、系统及吸油烟机
CN112648663B (zh) * 2021-01-05 2021-10-29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吸油烟机的风机转速控制方法、系统及吸油烟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96006U (zh) 一种智能空气品质保障系统
CN103267328B (zh) 一种智能空气品质保障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2074654U (zh) 净化空调系统送风量恒定控制用闭环控制系统
CN105182785B (zh) 一种智能家居系统
CN201074862Y (zh) 风幕吸油烟机
CN103398405B (zh) 双制式内循环净化机
CN101968247A (zh) 一种智能保健新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3697517A (zh) 一种智能变频抽油烟机
CN108930992A (zh) 一种智能油烟机控制系统
CN105987488A (zh) 一种智能物联网家居空气质量监控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0408927C (zh) 生物洁净系统及其压力控制方法
CN202868922U (zh) 一种智能精控小型中央空调系统
CN109737552A (zh) 一种新风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9340723A (zh) 一种燃气泄漏时自动报警的集成灶
CN206817560U (zh) 基于pm2.5浓度及去除率控制的节能气幕式油烟机
CN202158617U (zh) 空气净化温湿调节机
CN105066261B (zh) 一种兼顾室内温度的带子机的智能空气净化设备
CN210050946U (zh) 一种新风机
CN105091277A (zh) 一种具有热交换机构且配有子机的智能空气净化设备
CN116202118A (zh) 一种智能变频节能天花集气罩系统及安装方法
CN203744388U (zh) 智能型净化抑菌空气处理机组
CN207279731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109798570A (zh) 制冷式吸油烟机
CN214664947U (zh) 一种光强温度湿度新风可调的房屋
KR102302864B1 (ko) 공기청정 환기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