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37476A - 一种以地源热泵为热源的高低区分区采暖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以地源热泵为热源的高低区分区采暖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37476A
CN109737476A CN201811647679.8A CN201811647679A CN109737476A CN 109737476 A CN109737476 A CN 109737476A CN 201811647679 A CN201811647679 A CN 201811647679A CN 109737476 A CN109737476 A CN 1097374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area
heat
heat sourc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4767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37476B (zh
Inventor
刘凯
王楠
李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China Northwest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China Northwest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China Northwest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164767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374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374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374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374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3747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应用领域,具体为一种以地源热泵为热源的高低区分区采暖系统及方法,包括供暖侧的热源井、热源侧循环泵和热泵机组,以及采暖侧的低区循环泵和高区循环泵;热泵机组包括通过热媒回路连通的冷凝器和蒸发器;蒸发器进水入口通过进水管道连接热源侧循环泵出水口,回水出口通过回水管道与热源井注水口连接,热源井出水口与热源侧循环泵进水口连接;冷凝器内部设有换热铜管,两端设有端盖,端盖上设有高区供暖出口、高区供暖进口、低区供暖出口和低区供暖进口;冷凝器端盖处设有分隔挡板,分隔挡板将换热铜管组成的管束分成高区供暖和低区供暖两组独立的水系统,分别连接高区循环泵和低区循环泵用于高区采暖用户和低区采暖用户的供暖。

Description

一种以地源热泵为热源的高低区分区采暖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应用领域,具体为一种以地源热泵为热源的高低区分区采暖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能源供应的缺口和能源消费结构的不合理决定了能源问题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中央为此于2006年1月颁布与实施了《可再生能源法》,从此水能、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循环利用的清洁能源在建筑行业的应用日益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其中,利用地源热泵进行供热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
在利用地源热泵为高层建筑提供热源的时候,面对高层供暖系统中的高区与低区两个独立的水系统以及两个系统不同的静水压力要求,传统的解决办法是对热泵冷凝器热出水进行分流并分别换热加压,使换热后的热水分别适用于高、低区采暖系统的要求。但从节能的角度出发可以发现,这样的解决方式会带来一些问题,即分别对用于高、低区的热水进行换热加压的过程一方面会带来能量的损失,另一方面换热加压设备的增加也会增加初投资成本,这些都违背了研发可再生能源的初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以地源热泵为热源的高低区分区采暖系统,设计合理,适应性强,节能效果显著,实际利用价值高,能有效解决以地源热泵为热源的高低区分区供暖问题,不损失额外的能量不增加额外的设备。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以地源热泵为热源的高低区分区采暖系统,包括供暖侧的热源井、热源侧循环泵和热泵机组,以及采暖侧的低区循环泵和高区循环泵;
所述的热泵机组包括通过热媒回路连通的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的蒸发器的进水入口通过进水管道连接热源侧循环泵出水口,回水出口通过回水管道与热源井注水口连接,热源井出水口通过管路与热源侧循环泵进水口连接;
所述的冷凝器的内部设置有换热铜管,两端设置有端盖,端盖上设置有高区供暖出口、高区供暖进口、低区供暖出口和低区供暖进口;冷凝器的端盖处还设置有分隔挡板,分隔挡板将换热铜管组成的管束分成高区供暖和低区供暖两组独立的水系统,分别连接高区循环泵和低区循环泵用于高区采暖用户和低区采暖用户的供暖;高区供暖水系统的静水压力大于低区供暖水系统的静水压力。
优选的,所述的高区循环泵的进水口,与高区供暖出口连通,出水口接入高区采暖用户的进水管道;所述的高区采暖用户的回水管道与高区供暖进口连通;
所述的低区循环泵的进水口,与低区供暖出口连通,出水口接入低区采暖用户的进水管道;所述的低区采暖用户的回水管道与低区供暖进口连通。
独立区域的分布情况有如下三种。
分隔挡板设置在冷凝器的一端端盖处,分隔挡板将端盖分隔成四个独立区域,高区供暖出口、高区供暖进口、低区供暖出口和低区供暖进口分别位于同一端的四个独立区域内。
分隔挡板分别设置在冷凝器的两端端盖处;高区供暖进口和低区供暖进口分别位于同一端的两个独立区域内、高区供暖出口和低区供暖出口位于另一端的两个独立区域内;或者高区供暖进口和低区供暖出口分别位于同一端的两个独立区域内、高区供暖出口和低区供暖进口分别位于同一端的两个独立区域内。
优选的,所述的热泵机组共设置两组,且各管路并联设置互为备用。
优选的,所述的热源侧循环泵、低区循环泵和高区循环泵均至少并联三个水泵。
优选的,所述的热源井的回水管道上设置有综合水处理器。
一种以地源热泵为热源的高低区分区采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热源井的热水经热源侧循环泵供给到热泵机组中的蒸发器内提供热量,在蒸发器放热后的热水经管路注入到热源井中,完成供暖侧的循环;
b.蒸发器内中的热媒经热水加热升温后循环到冷凝器中,高温热媒在冷凝器中放热降温后回流到蒸发器内,完成热量交换;
c.同一个冷凝器中两组独立的水系统由放热的高温热媒加热后,分别经高区循环泵和低区循环泵给高区采暖用户和低区采暖用户的供暖形成循环回路,完成采暖侧的循环。
优选的,供暖侧的循环中,在蒸发器放热后的热水由综合水处理器处理后再注入到热源井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采暖系统,利用分隔挡板对冷凝器两侧端盖处进行分隔处理,并对冷凝器内部管束重新设计使换热铜管束组成两组独立的水系统,实现冷凝器内管内水与高温热媒的独立换热,则两个独立系统可以在初次注水时分别定压,满足高、低区供暖系统的不同静水压力要求,从而取消一级水路系统,节省相应换热过程和循环泵,达到简化系统降低造价、避免换热损失并降低运行成本的目的。
本发明通过将高、低区循环泵的进水口,分别与高、低区供暖出口连通,高、低区循环泵的出水口分别接入高、低区采暖用户的进水管道,高、低区采暖用户的回水管道分别与高、低区供暖进口连通,使得热源侧、采暖侧和供暖侧高效连通,保证供暖效果,安全节能。
本发明采用的分隔挡板可设置在冷凝器的一端端盖处,也可分别设置在冷凝器的两端端盖处,将端盖分隔成四个独立区域或者两个独立区域,再分别将位于不同位置的高区供暖出口、高区供暖进口、低区供暖出口和低区供暖进口与供暖侧连通,高效节能,损失热量小,能满足高、低区供暖系统的不同静水压力要求。
本发明设置两台热泵机组,分别对冷凝器采用同样的处理过程,两台热泵机组中的高、低区供水系统在进入采暖用户前分别进行合并,回水系统在室内换热过程完成后再分别连入两热泵机组,则系统部分负荷运行时,只运行其中一台热泵机组,且当热泵机组需要检修时,可使用没有进行检修的热泵机组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转。
本发明采用的热源侧循环泵、低区循环泵和高区循环泵,均至少并联三个水泵,能有效保证系统高效供热,提高采暖效果,增加安全可靠性;同时,在热源井的回水管道上设置了综合水处理器,可对供暖侧回流入热源井的回流水进行处理,保证热源井内的循坏水无杂质,提高供暖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本发明提供的采暖方法,利用热源井的热水经热源侧循环泵供给到热泵机组中的蒸发器内提供热量,蒸发器内中的热媒经热水加热升温后循环到冷凝器中,同一个冷凝器中两组独立的水系统由放热的高温热媒加热后,分别经高区循环泵和低区循环泵给高区采暖用户和低区采暖用户的供暖形成循环回路,完成采暖侧的循环,高效节能,在高、低区的热水进行换热加压的过程无能量的损失,初投资成本较少,有效确保可再生能源的高效低成本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例中以地源热泵为热源的传统高低区分区采暖系统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实例中以地源热泵为热源的高低区分区采暖系统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系统中高低区系统进出位于一侧的冷凝器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系统中高低区进出位于一侧冷凝器高区供暖侧主视图。
图3(b)为本发明系统中高低区进出位于一侧冷凝器低区供暖侧主视图。
图3(c)为本发明系统中高低区进出位于一侧冷凝器左视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系统中高低区系统进出位于同侧的冷凝器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系统中高低区进出位于同侧冷凝器高区供暖侧主视图。
图4(b)为本发明系统中高低区进出位于同侧冷凝器低区供暖侧主视图。
图4(c)为本发明系统中高低区进出位于同侧冷凝器左视图。
图4(d)为本发明系统中高低区进出位于同侧冷凝器右视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系统中高低区系统进出位于异侧的冷凝器结构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系统中高低区进出位于异侧冷凝器高区供暖侧主视图。
图5(b)为本发明系统中高低区进出位于异侧冷凝器低区供暖侧主视图。
图5(c)为本发明系统中高低区进出位于异侧冷凝器左视图。
图5(d)为本发明系统中高低区进出位于异侧冷凝器右视图。
图中,1为热泵机组、2为高区换热器、3为低区换热器、4为用户侧循环泵、5为住宅低区循环泵、6为住宅高区循环泵、7为热源侧循环泵、8为综合水处理器,9为换热铜管、10为分隔挡板、11为冷凝器、12为蒸发器、13为热源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实施例1
本发明背景中所述以地源热泵为热源的传统高、低区分区采暖系统,如图1所示,从热源井13出来的热水通过热源侧循环泵7进入热泵机组1中的蒸发器12中,为通入冷凝器11中的高温热媒提供热源,冷凝器11中的供暖回水与高温热媒进行换热提升热品质后,冷凝器11出水被分为两路分别送入高区换热器2和低区换热器3,再分别通过住宅高区循环泵6和住宅低区循环泵5送入高、低区采暖用户。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以地源热泵为热源的高低区分区采暖系统,如图2至图5所示,包括热泵机组1、住宅低区循环泵5、住宅高区循环泵6、热源侧循环泵7、综合水处理器8,换热铜管9、分隔挡板10、冷凝器11和蒸发器12;其中连接各设备的实线表示供水管道,虚线表示回水管道;
具体的,如图2所示,从热源井出来的热水通过热源侧循环泵7进入热泵机组1中的蒸发器12中,为通入冷凝器11中的高温热媒提供热源,此时冷凝器11中有两个独立的管路系统和高温热媒进行换热提升热品质,两套管路分别连接高、低区采暖系统,故冷凝器11出水会分别通过住宅高区循环泵6和住宅低区循环泵5直接进入高、低区采暖用户。
本发明利用分隔挡板10对冷凝器端盖处进行分隔处理的第一种形式是,如图3所示,将冷凝器11一侧端盖用分隔挡板10分为四个独立区域,分别连接高、低区供暖系统的供回水管道,从而形成两个独立的水系统;即,将冷凝器11一侧端盖用两块垂直分隔挡板10分为四个独立区域,四个区域形成的密闭腔分别连接高、低区两个供暖系统的供回水管道,换热铜管9与高温热媒进行换热,再分别通过住宅高区循环泵6和住宅低区循环泵5直接进入高、低区采暖用户进行供暖。
本发明利用分隔挡板10对冷凝器端盖处进行分隔处理的第二种形式是,如图4所示,将冷凝器11两侧端盖用分隔挡板10分别分为两个独立区域,一侧的两个区域分别连接高、低区供暖系统的供水管道,另一侧的两个区域分别连接高、低区供暖系统的回水管道,从而形成两个独立的水系统;即,将冷凝器11两侧端盖分别用分隔挡板10分为两个独立区域,其中一侧的两个密闭腔分别连接高、低区供暖系统的供水管道,另一侧的两个密闭腔分别连接高、低区供暖系统的回水管道,高、低区系统中的水同侧进出冷凝器11,换热铜管9与高温热媒进行换热,再分别通过住宅高区循环泵6和住宅低区循环泵5直接进入高、低区采暖用户进行供暖。
本发明利用分隔挡板10对冷凝器端盖处进行分隔处理的第三种形式是,如图5所示,将冷凝器11两侧端盖用分隔挡板10分别分为两个独立区域,一侧的两个区域分别连接高区供暖系统的供水管道和低区供暖系统的回水管道,另一侧的两个区域分别连接高区供暖系统的回水管道和低区供暖系统的供水管道,从而形成两个独立的水系统;即,将冷凝器11两侧端盖用分隔挡板10分别分为两个独立区域,一侧的两个密闭腔分别连接高区供暖系统的供水管道和低区供暖系统的回水管道,另一侧的两个密闭腔分别连接高区供暖系统的回水管道和低区供暖系统的供水管道,高、低区系统中的水异侧进出冷凝器11,换热铜管9与高温热媒进行换热,再分别通过住宅高区循环泵6和住宅低区循环泵5直接进入高、低区采暖用户进行供暖。
实施例2
本发明一种以地源热泵为热源的高低区分区采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热源井13的热水经热源侧循环泵7供给到热泵机组1中的蒸发器内提供热量,在蒸发器放热后的热水经管路注入到热源井13中,完成供暖侧的循环;
b.蒸发器内中的热媒经热水加热升温后循环到冷凝器中,高温热媒在冷凝器中放热降温后回流道蒸发器内再次加热,完成热量交换;
c.同一个冷凝器中两组独立的水系统由放热的高温热媒加热后,分别经高区循环泵6和低区循环泵5给高区采暖用户和低区采暖用户的供暖形成循环回路,完成采暖侧的循环。
其中,供暖侧的循环中,在蒸发器放热后的热水由综合水处理器处理后再注入到热源井13中。

Claims (9)

1.一种以地源热泵为热源的高低区分区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暖侧的热源井(13)、热源侧循环泵(7)和热泵机组(1),以及采暖侧的低区循环泵(5)和高区循环泵(6);
所述的热泵机组(1)包括通过热媒回路连通的冷凝器(11)和蒸发器(12);所述的蒸发器(12)的进水入口通过进水管道连接热源侧循环泵(7)出水口,回水出口通过回水管道与热源井(13)注水口连接,热源井(13)出水口通过管路与热源侧循环泵(7)进水口连接;
所述的冷凝器(11)的内部设置有换热铜管(9),两端设置有端盖,端盖上设置有高区供暖出口、高区供暖进口、低区供暖出口和低区供暖进口;冷凝器(11)的端盖处还设置有分隔挡板(10),分隔挡板(10)将换热铜管(9)组成的管束分成高区供暖和低区供暖两组独立的水系统,分别连接高区循环泵(6)和低区循环泵(5)用于高区采暖用户和低区采暖用户的供暖;高区供暖水系统的静水压力大于低区供暖水系统的静水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地源热泵为热源的高低区分区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区循环泵(6)的进水口,与高区供暖出口连通,出水口接入高区采暖用户的进水管道;所述的高区采暖用户的回水管道与高区供暖进口连通;
所述的低区循环泵(5)的进水口,与低区供暖出口连通,出水口接入低区采暖用户的进水管道;所述的低区采暖用户的回水管道与低区供暖进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地源热泵为热源的高低区分区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隔挡板(10)设置在冷凝器(11)的一端端盖处,分隔挡板(10)将端盖分隔成四个独立区域,高区供暖出口、高区供暖进口、低区供暖出口和低区供暖进口分别位于同一端的四个独立区域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地源热泵为热源的高低区分区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隔挡板(10)分别设置在冷凝器(11)的两端端盖处;分隔挡板(10)分别将端盖分隔成两个独立区域;高区供暖进口和低区供暖进口分别位于同一端的两个独立区域内、高区供暖出口和低区供暖出口位于另一端的两个独立区域内,或者高区供暖进口和低区供暖出口分别位于同一端的两个独立区域内、高区供暖出口和低区供暖进口分别位于同一端的两个独立区域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地源热泵为热源的高低区分区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泵机组(1)共设置两组,且各管路并联设置互为备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地源热泵为热源的高低区分区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源侧循环泵(7)、低区循环泵(5)和高区循环泵(6)均至少包括并联的三个水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地源热泵为热源的高低区分区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源井(13)的回水管道上设置有综合水处理器(8)。
8.一种以地源热泵为热源的高低区分区采暖方法,基于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任意一种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a.热源井(13)的热水经热源侧循环泵(7)供给到热泵机组(1)中的蒸发器内提供热量,在蒸发器放热后的热水经管路注入到热源井(13)中,完成供暖侧的循环;
b.蒸发器内中的热媒经热水加热升温后循环到冷凝器中,高温热媒在冷凝器中放热降温后回流道蒸发器内再次加热,完成热量交换;
c.同一个冷凝器中两组独立的水系统由放热的高温热媒加热后,分别经高区循环泵(6)和低区循环泵(5)给高区采暖用户和低区采暖用户的供暖形成循环回路,完成采暖侧的循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以地源热泵为热源的新型高低区分区采暖方法,其特征在于:供暖侧的循环中,在蒸发器放热后的热水由综合水处理器处理后再注入到热源井(13)中。
CN201811647679.8A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以地源热泵为热源的高低区分区采暖系统及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7374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47679.8A CN109737476B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以地源热泵为热源的高低区分区采暖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47679.8A CN109737476B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以地源热泵为热源的高低区分区采暖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37476A true CN109737476A (zh) 2019-05-10
CN109737476B CN109737476B (zh) 2021-01-29

Family

ID=66362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4767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737476B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以地源热泵为热源的高低区分区采暖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3747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46150A (zh) * 2020-09-05 2020-12-29 万江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供热系统高低区共用储热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3810A (zh) * 2004-03-19 2005-01-12 宋传泰 高层建筑高区和低区直接连接的采暖系统
CN2924365Y (zh) * 2006-06-29 2007-07-18 王忠义 高层建筑供暖水力平衡装置
CN201221820Y (zh) * 2006-12-12 2009-04-15 何长江 中央空调-热水锅炉两用一体机系统
CN104896803A (zh) * 2015-06-24 2015-09-09 台州龙江化工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系统满液式蒸发器
GB2534610A (en) * 2015-01-29 2016-08-03 C-Tech Innovation Ltd Heat pump
CN108488880A (zh) * 2018-03-30 2018-09-04 河南三张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分区式地源热泵空调地暖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3810A (zh) * 2004-03-19 2005-01-12 宋传泰 高层建筑高区和低区直接连接的采暖系统
CN2924365Y (zh) * 2006-06-29 2007-07-18 王忠义 高层建筑供暖水力平衡装置
CN201221820Y (zh) * 2006-12-12 2009-04-15 何长江 中央空调-热水锅炉两用一体机系统
GB2534610A (en) * 2015-01-29 2016-08-03 C-Tech Innovation Ltd Heat pump
CN104896803A (zh) * 2015-06-24 2015-09-09 台州龙江化工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系统满液式蒸发器
CN108488880A (zh) * 2018-03-30 2018-09-04 河南三张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分区式地源热泵空调地暖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长风: "谈地源热泵技术及其应用", 《山西建筑》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46150A (zh) * 2020-09-05 2020-12-29 万江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供热系统高低区共用储热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37476B (zh) 2021-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98318B (zh) 一种供冷供热能源站及方法
CN203190489U (zh) 一种高效率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换热机组
CN108087944B (zh) 一种基于水水喷射器的凝结水再循环供热系统
CN203549973U (zh) 热源再利用集成换热机组
CN207849525U (zh) 一种增汽机乏汽回收与全水热泵联合供热系统
CN203477891U (zh) 一种用于天然气加气站的分布式能源综合利用系统
CN205980297U (zh) 一种基于污水换热模块的余热回收热泵热水系统
CN103423591B (zh) 一种用于天然气加气站的分布式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及方法
CN109737476A (zh) 一种以地源热泵为热源的高低区分区采暖系统及方法
CN206073240U (zh) 一种智能的天然气供暖系统
CN107869860A (zh) 一种太阳能辅助加热的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CN208253697U (zh) 一种蓄热与多级终端用户联合供热的地热供热运行系统
CN201173610Y (zh) 太阳能节能饮用水系统
CN202902612U (zh) 一种洗浴废水两级热回收装置
CN106402981A (zh) 电驱热泵大温差余热回收供热机组
CN207585143U (zh) 一种太阳能辅助加热的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CN206626814U (zh) 双级升温开水系统
CN202709449U (zh) 基于热泵技术的多温段开水炉
CN205536656U (zh) 一种多种供热工况的阶梯供热热泵机组
CN107101249A (zh) 用于集中供暖的节能型生活热水管路系统
CN109237586A (zh) 深层地热间接供暖系统
CN207006325U (zh) 用于集中供暖的节能型生活热水管路系统
CN207847715U (zh) 一种水冷汽轮机组乏汽余热回收供热系统
CN203848272U (zh) 供热机组的热网疏水加热系统
CN208936369U (zh) 一种自循环节能型水冷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29

Termination date: 202112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