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36168A - 生物通道式园路及其铺设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生物通道式园路及其铺设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736168A CN109736168A CN201910065935.0A CN201910065935A CN109736168A CN 109736168 A CN109736168 A CN 109736168A CN 201910065935 A CN201910065935 A CN 201910065935A CN 109736168 A CN109736168 A CN 10973616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ad
- bottom plate
- arch support
- support plate
-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生物通道式园路及其铺设方法,本生物通道式园路包括至少一条沿园路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行道,行道包括若干组道路组件和若干块盖板,若干组道路组件前后依次拼合,盖板铺设在道路组件上面作为路面;道路组件包括底板、拱形支撑板和端部封板,底板的边缘设有用于与相邻的底板相互连接的卯榫结构,拱形支撑板倒扣在底板的上面,在拱形支撑板与底板之间形成生物通道,生物通道在宽度方向贯穿行道,盖板的下面卡扣在拱形支撑板上,端部封板盖设在相邻的道路组件与盖板三者之间形成的空隙的两端口处,在空隙中填充有砂石,本园路能使绿地整体处于较为均衡的状态。本铺设方法根据园路结构进行铺设,操作简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通道式园路,还涉及一种铺设生物通道式园路的铺设方法。
背景技术
园路是各类城市绿地、农业用地中常见的构筑物。一般的做法是在绿地上进行开槽,铺筑混凝土基础后再铺设各类路面材料。一般完成后的园路的上表面会高出两边土地约20cm以利于路面排水,而园路的宽度从1米至3米不等,根据绿地实际情况和设计意图确定,园路一般仅作为步行道路。
目前园路的这种做法,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对绿地生态系统会产生不利影响。具体来说,在一片绿地中,园路一般为通长式的,贯穿整个绿地。而由各级园路构成的整个园路系统,会将整片绿地分割成多个大小不一的绿地“块”。在这些绿地“块”地表生活的小型动物,如各类无脊椎动物、昆虫、蜥蜴、蛇、蟾蜍等,会被这种人为的分割,导致生存区域的碎片化,影响种群数量规律。而园林绿地的稳定、高效、低成本维护,必须靠整个园林绿地形成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在整个绿地生态系统中,这些在地表生活的小型动物是重要的组成,担任消费者、分解者,起到相互制约种群数量、消耗园林废弃物、保持绿地生态系统稳定等作用。
因此,当园路阻隔了这些小型动物的移动时,部分行动能力有限的小型动物,如各类蜗牛等,无法穿越这种阻隔,导致绿地作为一个整体,各个地块之间却会出现明显不正常的生物种群密度差异。
而行动能力较强且无攻击性的小型动物,如蜥蜴、蟾蜍等,在穿越园路的过程中,容易与使用园路的人群发生直接接触。虽然一般来说不会导致使用者出现人身伤害,但会影响使用者的感受。同时,园路沿线一般会设置人工光源,在夜晚是飞行类昆虫的聚集区,导致园路周边成为各类蜥蜴、蟾蜍的聚集区,这种现象虽然对控制绿地虫害有较好的效应,但也给部分不喜欢这类小型动物的使用者产生不适。
而行动能力较强且有攻击性的小型动物,如蛇,其生活习性导致其长期处于为静伏状态。当蛇静伏于园路周围时,由于园路周边一般较为开阔,无意进入其警戒范围的使用者,有可能会使被惊扰的蛇认为无处可逃,对使用者进行攻击,产生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生物通道式园路,其能平衡各绿地“块”中的生物种群密度,使绿地整体处于较为均衡的状态。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的铺设生物通道式园路的铺设方法。
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生物通道式园路,其包括至少一条沿园路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行道,行道包括若干组道路组件和若干块盖板,若干组道路组件前后依次拼合,盖板铺设在道路组件上面作为路面;道路组件包括底板、拱形支撑板和端部封板,底板的边缘设有用于与相邻的底板相互连接的卯榫结构,拱形支撑板倒扣在底板的上面,在拱形支撑板与底板之间形成生物通道,生物通道在宽度方向贯穿行道,盖板的下面卡扣在拱形支撑板上,端部封板盖设在相邻的道路组件与盖板三者之间形成的空隙的两端口处,在空隙中填充有砂石。
进一步的,在底板中部设于中洞。
进一步的,在底板的其中两斜对角分别第一榫头,另外两斜对角设有第一卯口,前后相邻的底板通过第一榫头与第一卯口相互接合;在底板的左右两端中部分别设有第二卯口,前后相邻的两底板上对应的第一榫头与第一卯口相互接合后形成第二榫头,当园路包括至少两条行道时,左右相邻的行道通过第二榫头与第二卯口相互接合。
进一步的,拱形支撑板的一端面与底板的一端面平齐,拱形支撑板的另一端面与底板的另一端的第二卯口的底部平齐。
进一步的,拱形支撑板的宽度小于底板的宽度。
进一步的,端部封板的其中两相对边分别设有与拱形支撑板的形状对应的弧形缺口,端部封板对应插在前后相邻的两拱形支撑板之间,弧形缺口与拱形支撑板的表面贴平,端部封板的上表面与拱形支撑板的上端平齐。
进一步的,在盖板的下面设有卡板,在卡板上设有与拱形支撑板的结构对应的卡口,盖板通过卡口卡扣在拱形支撑板上。
进一步的,卡板上设有两个卡口,两个卡口分别卡扣在两相邻的拱形支撑板上。
进一步的,卡板的高度等于拱形支撑板的高度的三分之一。
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所述的生物通道式园路的铺设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需铺设园路的线路上对应挖出基础面,并将基础面夯实;
步骤二,将底板依次铺设在基础面上,前后相邻的底板通过第一榫头与第一卯口相互接合,当园路包括至少两条行道时,左右相邻的行道的底板通过第二榫头与第二卯口相互接合;
步骤三,将拱形支撑板对应倒扣在底板的上面,将端部封板对应盖在空隙的两端口处,在空隙中填充砂石;
步骤四,将盖板铺设在道路组件上面作为路面;
步骤五,重复上述步骤完成对所有园路的铺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本发明的园路在地表以上设置了连接园路两侧边的生物通道,可有效减少小型动物迁移难度,使小型动物的可较为方便的迁移至各绿地“块”,平衡各绿地“块”中的生物种群密度,使绿地整体处于较为均衡的状态。
2、各类小型动物,从生活习性上来看,喜阴暗、封闭或半封闭环境。本发明的园路在连续路面下设置若干个生物通道,生物通道就如同一个个深洞一样,深洞状的生物通道会将喜欢聚集于园路附近的各类小型动物吸引进去,有效减少人类接触绿地中各类小型动物与人接触的概率。同时,当人惊扰到蛇这类具有攻击性的小型动物时,其天性会使其选择逃离进入深洞状的生物通道内,也可减少蛇对使用者的伤害。
3、本发明的园路各部分构造之间具有较强的配套性,对地基要求不高,铺设较简单,且在移除后不会产生建筑垃圾,不增加环境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部分行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道路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底板与拱形支撑板装配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底板与拱形支撑板装配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底板与拱形支撑板装配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端部封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端部封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端部封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盖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0是本发明的盖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1是本发明的盖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盖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的道路组件的安装示意图之一;
图14是本发明的道路组件的安装示意图之二;
图15是本发明的两行道之间的安装示意图之一;
图16是本发明的端部封板的安装示意图之一;
图17是本发明的端部封板的安装示意图之二;
图18是本发明的端部封板的安装示意图之三;
图19是本发明的端部封板的安装示意图之四;
图20是本发明的盖板的安装示意图之一;
图21是本发明的盖板的安装示意图之二;
图22是本发明的盖板的安装示意图之三;
图23是本发明的两行道之间的安装示意图之二;
图24是本发明的两行道之间的安装示意图之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生物通道式园路,其包括至少一条沿园路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行道,图1所示为行道的一部分。即园路可以由单独一条行道组成,也可以由并排的两条或多条行道组成。行道包括若干组道路组件和若干块盖板3,若干组道路组件前后依次拼合,盖板3铺设在道路组件上面作为路面。
其中,如图2所示,道路组件包括底板1、拱形支撑板4和端部封板2。底板1的长度、宽度、厚度根据工程实际需求进行确定,底板1的边缘设有用于与相邻的底板相互连接的卯榫结构,本实施例的拱形支撑板4的横截面为半圆拱形,拱形支撑板4倒扣在底板1的上面,在拱形支撑板4与底板1之间形成生物通道5,生物通道5如深洞状,生物通道5在宽度方向贯穿行道,绿地“块”中的动物可通过生物通道5横穿行道。盖板3的下面卡扣在拱形支撑板4上,端部封板2盖设在相邻的道路组件与盖板3三者之间形成的空隙6的两端口处,在空隙6中填充有砂石。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在底板1中部设有中洞1.3,中洞1.3为长方形,中洞1.3位于生物通道5的底部。通过中洞1.3,可减小底板1的重量,从而减小整个园路构造的重量;中洞1.3部分是土地,后期可以长出部分杂草,吸引小型动物,有效减少小型动物通往园路路面上的概率。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卯榫结构为:在底板的其中两斜对角分别第一榫头1.4,第一榫头1.4对应向前或向后突出,另外两斜对角设有第一卯口1.1,在铺设园路时,前后相邻的底板通1过第一榫头1.4与第一卯口1.1相互接合,以使得行道更稳定牢固,铺设时能更准确方便的将位置对应。在底板的左右两端中部分别设有第二卯口1.2,前后相邻的两底板1上对应的第一榫头1.4与第一卯口1.1相互接合后形成第二榫头1.5,如图15和图23所示,当园路包括至少两条行道时,左右相邻的行道通过第二榫头1.5与第二卯口1.2相互接合,以使得园路整体更稳定牢固,铺设时能更准确方便的将位置对应,此时,左右相邻的道路组件前后错开。本实施例的卯榫结构使得园路的铺设和移除的更简单方便。如图24所示,当左右相邻的行道相互接合后,生物通道5会相互错开,不会堵塞。
为了使得左右相邻的行道在接合处能更整齐,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拱形支撑板4的一端面与底板1的一端面平齐,拱形支撑板4的另一端面与底板1的另一端的第二卯口1.2的底部平齐。如图23所示,在第二榫头1.5与第二卯口1.2相互接合后,左右相邻的拱形支撑板4的端面相互平贴。
本实施例的拱形支撑板4的宽度小于底板1的宽度,在将拱形支撑板4倒扣在底板1的上面后,底板1的前后两边将突出,形成侧翼,这样有利于各道路组件的部件之间和各道路组件之间的相互组合。
如图6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端部封板2的具体结构为:端部封板2的其中两相对边分别设有与拱形支撑板的形状对应的弧形缺口2.3,端部封板3对应插在前后相邻的两拱形支撑板4之间,弧形缺口2.3与拱形支撑板4的表面贴平,端部封板的上表面2.1与拱形支撑板4的上端平齐。本实施例的弧形缺口2.3的大小与拱形支撑板4的外表面所对应的圆的四分之一大小相应。由于本实施例的底板1的前后两边突出,使得端部封板2的下部也设置成相应宽度,在端部封板安装完成后,端部封板的下端面2.2平贴在底板1的上面。
如图9至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盖板3的结构为:在盖板3的下面设有卡板3.2,在卡板3.2上设有与拱形支撑板4的结构对应的卡口3.3,盖板3通过卡口3.3卡扣在拱形支撑板4上。
优选的,卡板3.2上设有两个卡口3.3,两个卡口3.3分别卡扣在两相邻的拱形支撑板4上。
优选的,卡板3.2的高度等于拱形支撑板4的高度的三分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盖板3的长度为底板1的宽度的两倍,宽度为拱形支撑板4的长度的一半,在道路组件上面铺设两列盖板3,通过左右两列盖板3覆盖满道路组件的上面,其中,左右相邻的盖板3前后错开。
优选的,砂石的大小为5mm~7mm。
优选的,底板1为长方形状的钢筋混凝土板,端部封板2由混凝土制成,
本实施例的生物通道式园路的铺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需铺设园路的线路上对应挖出基础面,并将基础面夯实;
步骤二,将底板依次铺设在基础面上,如图13和图14所示,前后相邻的底板1通过第一榫头1.4与第一卯口1.1相互接合,对应的第一榫头1.4刚好插在对应的第一卯口1.1上;如图15所示,当园路包括至少两条行道时,左右相邻的行道的底板1通过第二榫头1.5与第二卯口1.2相互接合,对应的第二榫头1.5刚好插在对应的第二卯口1.2上;
步骤三,将拱形支撑板对应倒扣在底板的上面,如图16至图19所示,将端部封板2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对应盖在空隙6的两端口处,在空隙6中填充砂石;
步骤四,如图20至图22所示,将盖板3铺设在道路组件上面,盖板的上表面3.1作为路面;为了使得盖板3下面的卡口3.3与拱形支撑板4的上表面更好的贴紧,在铺设过程中,可用橡皮锤敲击盖板3;盖板3铺设完成后,盖板3下面的卡板3.2埋入砂石中;
步骤五,重复上述步骤完成对所有园路的铺设。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凡此种种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对本发明上述结构做出的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生物通道式园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条沿所述园路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行道,所述行道包括若干组道路组件和若干块盖板,若干组所述道路组件前后依次拼合,所述盖板铺设在所述道路组件上面作为路面;所述道路组件包括底板、拱形支撑板和端部封板,所述底板的边缘设有用于与相邻的底板相互连接的卯榫结构,所述拱形支撑板倒扣在所述底板的上面,在所述拱形支撑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生物通道,所述生物通道在宽度方向贯穿所述行道,所述盖板的下面卡扣在所述拱形支撑板上,所述端部封板盖设在相邻的所述道路组件与所述盖板三者之间形成的空隙的两端口处,在所述空隙中填充有砂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通道式园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中部设有中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通道式园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的其中两斜对角分别第一榫头,另外两斜对角设有第一卯口,前后相邻的所述底板通过所述第一榫头与所述第一卯口相互接合;在所述底板的左右两端中部分别设有第二卯口,前后相邻的两所述底板上对应的所述第一榫头与所述第一卯口相互接合后形成第二榫头,当所述园路包括至少两条所述行道时,左右相邻的所述行道通过所述第二榫头与所述第二卯口相互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通道式园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支撑板的一端面与所述底板的一端面平齐,所述拱形支撑板的另一端面与所述底板的另一端的第二卯口的底部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通道式园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支撑板的宽度小于所述底板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通道式园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封板的其中两相对边分别设有与所述拱形支撑板的形状对应的弧形缺口,所述端部封板对应插在前后相邻的两所述拱形支撑板之间,所述弧形缺口与所述拱形支撑板的表面贴平,所述端部封板的上表面与所述拱形支撑板的上端平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通道式园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板的下面设有卡板,在所述卡板上设有与所述拱形支撑板的结构对应的卡口,所述盖板通过所述卡口卡扣在所述拱形支撑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物通道式园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上设有两个所述卡口,两个所述卡口分别卡扣在两相邻的所述拱形支撑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物通道式园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的高度等于所述拱形支撑板的高度的三分之一。
10.一种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生物通道式园路的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需铺设所述园路的线路上对应挖出基础面,并将基础面夯实;
步骤二,将所述底板依次铺设在所述基础面上,前后相邻的所述底板通过所述第一榫头与所述第一卯口相互接合,当所述园路包括至少两条所述行道时,左右相邻的所述行道的底板通过所述第二榫头与所述第二卯口相互接合;
步骤三,将所述拱形支撑板对应倒扣在所述底板的上面,将所述端部封板对应盖在所述空隙的两端口处,在所述空隙中填充砂石;
步骤四,将所述盖板铺设在所述道路组件上面作为路面;
步骤五,重复上述步骤完成对所有园路的铺设。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065935.0A CN109736168B (zh) | 2019-01-23 | 2019-01-23 | 生物通道式园路及其铺设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065935.0A CN109736168B (zh) | 2019-01-23 | 2019-01-23 | 生物通道式园路及其铺设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736168A true CN109736168A (zh) | 2019-05-10 |
CN109736168B CN109736168B (zh) | 2023-09-12 |
Family
ID=66365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065935.0A Active CN109736168B (zh) | 2019-01-23 | 2019-01-23 | 生物通道式园路及其铺设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736168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786734B1 (ko) * | 2007-08-08 | 2007-12-18 | (주)우주엔지니어링 | 신도시용 환경 보도블록 |
KR100833413B1 (ko) * | 2007-01-15 | 2008-05-29 | 강성택 | 생태통로를 갖는 도로 |
CN207919292U (zh) * | 2017-08-08 | 2018-09-28 | 曾龙宝 | 一种地砖 |
CN210031405U (zh) * | 2019-01-23 | 2020-02-07 |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 生物通道式园路 |
-
2019
- 2019-01-23 CN CN201910065935.0A patent/CN10973616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833413B1 (ko) * | 2007-01-15 | 2008-05-29 | 강성택 | 생태통로를 갖는 도로 |
KR100786734B1 (ko) * | 2007-08-08 | 2007-12-18 | (주)우주엔지니어링 | 신도시용 환경 보도블록 |
CN207919292U (zh) * | 2017-08-08 | 2018-09-28 | 曾龙宝 | 一种地砖 |
CN210031405U (zh) * | 2019-01-23 | 2020-02-07 |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 生物通道式园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736168B (zh) | 2023-09-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429207B (zh) | 一种区田植物篱复合耕作方法及其结构 | |
Kempe et al. | Desert kites in Jordan and Saudi Arabia: Structure, statistics and function, a Google Earth study | |
Hoppert et al. | The Saale-Unstrut cultural landscape corridor | |
Atkins | Green streets as habitat for biodiversity | |
CN109736168A (zh) | 生物通道式园路及其铺设方法 | |
KR200389264Y1 (ko) | 생태옹벽블록 | |
CN210031405U (zh) | 生物通道式园路 | |
JPH07180103A (ja) | 透水ブロックを用いた駐車場 | |
JPH0827751A (ja) | ガードフェンス | |
Prestasia et al. | Living with Nature: Water Stories of Kampung Naga, Indonesia | |
Grey et al. | Familiarity, Repetition, and Quotidian Movement in Roman Tuscany. | |
Dadhich et al. | Rainfall deficiency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echanisms in western Rajasthan | |
Seefeld | Public provisions for dry seasons: the hydraulic system of Uxul and its relevance for the survivability of the settlement | |
Palermo | Pots on the border: Ceramics, identity and mobility in Northern Mesopotamia between Rome and the East | |
KR20120072456A (ko) | 침하방지가 가능한 조립식 보도블록 | |
KR200364351Y1 (ko) | 식생 옹벽 어도블록 | |
Qi | Developing a Resilient XiChong | |
Abudanah et al. | Production in the hinterland of Petra: winepresses as a case study | |
KR102333349B1 (ko) | 블럭이 일체화된 친환경 대형 식생호안블럭 | |
KR200364352Y1 (ko) | 식생 옹벽 어도블록 | |
Yao | Design of Ecological Land Remediation Planning and Remediation Mode Based on Spatial Clustering Algorithm | |
JP4431269B2 (ja) | 採光孔付上部張出しブロック | |
Rosen | The agricultural base of urbanism in the Early Bronze II-III Levant | |
Mughal | Impact of urbanization on ancient gardenscape of Lahore and the World Monument of Shalamar Garden (Pakistan) | |
Boguszewska et al. | COURTYARDS OF CASTLES PARTIALLY RECONSTRUCTED IN HISTORICAL TOWN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